8喑哑(3h)
Total words: 18,594. Estimated reading time: 1 hour and 24 minutes.
上师知
暇满难得犹如优昙花
既得大义超胜如意宝
获得如是此身唯一回
若未修持究竟大义果
我等无义虚度此人身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愿获暇满实义求加持
1 了解
慧灯之光
此生我们没有变成这八种无暇众生,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八种闲暇,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在众生福报比较浅薄的末法时代,就更不容易离开这八种无暇。那么,今后我们要怎么做呢?一定要珍惜这样的人身,珍惜这个机会去修行。
以上介绍了八无暇。在讲述这些内容的同时,其实也讲了相应的修法。具体的修法是,在如理入座后,就要认真思维。思维的方法,在《普贤上师言教》里讲得比较清楚。比如说,先思维地狱的环境、地狱众生的身体、痛苦和寿命的长短,再思维饿鬼及旁生的处境,之后是长寿天、边地人等等,这样一个一个地思维,最后就深深地体会到:世间有很多生命根本没有办法修行。现在我已经远离这八种无暇,得到了修行的机会,这绝不是偶然的。得到这样的机会,真可谓来之不易,千百万劫难逢难遇,所以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认真修行。这就是八无暇的修法。
加行的修法都是一些思维,有些修法却不是这样。比如,禅宗修法时什么思维都不能有,什么念头都不能起,所有的念头都要放弃。这是另外一种修法,修加行时不能这样做,一定要有思维。因为,开始时不思维就没有办法建立正知正见,没有正知正见就不能建立修行的基础。所以,在加行的修法当中,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每天需要思维多久呢?每天两座也好,四座也行,若做不到,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至于每个修法要修多长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往里观察自己的心,看有没有达到它的标准。达到标准的时候,就可以暂停。例如:如果半个月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就只修半个月也可以;如果总是达不到它的标准,即使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是需要的。所以,修法时间是不一定的,要视个人的情况而定。
这个修法要达到的标准是什么呢?对一般的人来说,以前不觉得人身有这么难得,没有这样的概念,但是自从学了人身难得后,通过修行深深体会到,得到这样的人身是多么不容易,正因为不易,就要去珍惜,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念头:这样一个人身是很难得到的,这次得到了,我绝不能让它白白浪费掉,我一定要修行!要有这样坚定不移的决心。这种决心,就是初步的修行标准。达到标准后,就可以修下一个修法;如果还没有,就不忙继续往下修,而要反反复复地思维人身难得。
我们可以安排每一个外加行修半个月,则整个外加行要修两个月;或者每个外加行修一个月,这样总共是四个月。时间长短,要看大家的实际情况。修多长时间是不一定的,因为有些人修得快些,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达到标准,有些人修了很久还是不行。但暂时可以这样制定,因为还要修后面的五加行,所以一定要有时间的安排。如果没有时间安排,一直这样拖下去,就很难有修完的时候。最好是在修了一段时间以后,自己往内观察,看有没有资格修下一个修法。当有了上面讲的决心之后,就可以换下一个修法——寿命无常;还没有这种概念之前,就要反复修持。加行,特别是外加行的修法不是很复杂,但是要切实做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然而,除非你不想解脱,否则一定要这样入手。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脱离轮回,但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现在讲的这些是最基础的修法,就是要从这里开始,由浅入深,慢慢推进。虽然这些是基础修法,比较简单,后面的修法会比较复杂,但没有这些简单的基础修法,修其他的法是没有用的。所以,千万不能小看这些加行,觉得不值得修,不用听一看就知道,或是根本不修,这样都是不对的。如果加行前前的修法没有修好,后后的修法也不会修好,这个很重要。
大圆满前行
若生为喑哑者,则自相续不堪能故,于法的听、讲、修什么也做不了。所谓喑哑者,一般是说语喑哑者,彼也不具备能言能解义的人相故,是无暇之处。然意根喑哑,而成极为愚蒙故,不领会法的表诠,他们也是无暇。
菩提道次第广论
诸根不具,亦无能力了解佛法,如哑巴无法言说,聋子无法听闻,痴呆能闻会说然不解义,皆是了解佛法的严重障碍;
前行广释 14 课
八、喑哑:如果投生为心不堪能、诸根不具的喑哑之人,则心相续无法以佛法来调柔,由此导致无有机会修法。
佛经中也说:“由彼先身造恶业,聋盲喑哑缺诸根,痴钝即是人身牛,此人岂能闻正法?”意即假如前世造了许多恶业,今生就会转生为聋子、哑巴、盲人等诸根残缺之人;或者其他诸根虽具足,但意识不堪能,非常痴钝,给他讲得清清楚楚的道理,一转眼就忘光了,让他上来却下去,让他下去却上来。马戏团的动物在鞭子的“教育”下,尚且能学会坐下、起来等基本动作,但这种人比动物还笨,让他坐下的话,他会站起来,这就是心不堪能,这种人很难得到佛法的利益。
简而言之,佛陀在经中云:“我说八无暇,是众生难处,得住有暇者,斯人世稀有。”佛陀所说的八种无暇,实际上是众生的难处,若能远离这八无暇而具足闲暇,修法一点危害也没有,这在世间上确实稀有。现在有些人说:“这个人今年赚了一百万,很稀有!”“那个人变成了市委书记,很稀有!”这些没什么稀有的,最稀有的是什么?就是原来你是城市里忙忙碌碌的“犯人”,连一个小时的修法机会也没有,而现在放下一切,每天无忧无虑地行持善法,这种快乐可以说是极为稀有、也极其难得的。我们理应想方设法令自己具足这样的因缘。
然而现在有很多人,让他行持世间法的话,有条不紊,极有计划,时间可以安排出来,但让他行持正法的话,常常借口说“我现在不空”、“我特别忙”,总能找到百般理由来推辞。比如,让他修菩提心,八点钟起床都很吃力,而如果是公司上班,七点钟起来也没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业障深重。我们现在修加行,很多人每天半小时能磕 180 或 200 个头,但有些人连这个都做不到。其实很多无暇是你自己造成的,你每天再怎么忙,半小时肯定拿得出来,所以大家应该要求自己,这一点我觉得比较重要!
前行广释 14 课辅导
八:喑哑:如果投生为喑哑之人,则心相续无法调柔,由此导致无有机会修法。
喑哑指没办法讲话、听不到声音,还有心不堪能的意根喑哑,类似白痴,意根中没有俱生慧(辨别能力)。我们想想看,如果自己诸根不具会怎么样?有眼根可以看佛经,有耳根可以听法语,心智正常可以思维。否则,就看不到经书、佛像,也没办法听闻法义。喑哑是第四种人间的无暇,看不到、听不到、心智也没办法思维的话,虽然是人也属于无暇之处。
远离了以上讲的八种情况,也叫“八难”或八无暇,就是闲暇的自性。首先,排除地狱、恶鬼、旁生、长寿天之后是个人,就有闲暇,至少有机会了。再排除佛不出世:虽然是人,佛不出世一切都没办法安立。再排除边地:虽然佛出世了,但生在边地也不行。又排除持邪见者:虽然佛出世,我没生在边地,生在中土,但如果是一个持邪见者怎么办?在佛法兴盛时,中土也有很多持邪见的人,持邪见者是不会有机会的。虽然内心当中没有明显的邪见,但如果诸根不具、喑哑,也没办法接受佛法。把这些一一排除之后,修行佛法的所有闲暇都有了:佛已出世、不是边地、不持邪见、不是喑哑,这是总的基础,再加上后面要讲的特法:自圆满和他圆满(五种他圆满,五种自圆满),这十圆满具有了,才真正是暇满难得的人身,修行佛法的所有条件、框架和特法都有了。
前行广释 15 课
(八)喑哑:通常指不具备"知言解义"这一人之法相的哑巴
假如转生为喑哑之人,自相续刚强难化,闻法、讲法、修法对他们来说,实在力所不及。所谓的喑哑,通常指不具备“知言解义”这一人之法相的哑巴。但由于意根喑哑之人愚不可及,什么道理都一无所知,无法领悟正法含义,所以也属于无暇之处。
有些人特别愚笨,今天讲了什么法,一点一滴都不懂,如此可称之为喑哑。但这种人在世间上比较少。在座有些道友自以为非常笨,但实际上,你去理解的话,不论是念观音心咒、念南无阿弥陀佛、行持一些善法,多多少少都会懂一点,若是这样,则不算是转生于无暇之处。
通过以上分析,大家一定要通达八无暇,这与我们自身有一定的关系,倘若没有空闲修行,每天都忙于世间八法,那短暂的人生中,肯定拿不出一个“境界”来。寂天菩萨说过:“吾当再三思,历劫得暇满。”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也说:“友等暇满宝藏身,六趣之中极难得。”所以,我们对自己应该有种强烈的要求,既然多生累劫才能得一个暇满人身,就要以难得之心来珍惜,利用它获得一点点利益。
现在拥有这样的人身,我们应当像病人遇到良医一样,认认真真地闻法。佛经中也说:“犹如病者遇良医,应可至心闻正法。”哪怕一天只听一堂课,这个功德也不可思议。这种机会不一定很长久,每个人只有一段缘分,假如你福报不够,或许只有一两年的时间闻法,而不可能有二三十年那么久的听法时间。因此,为了自己今生来世的利益,大家务必要珍惜这个机会,尽量克服各种困难违缘。
在闻法的过程中,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懈怠
在闻法的过程中,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懈怠。诚如 《正法念处经》 所言:“若求现未乐,应离于懈怠,放逸懈怠人,如狗等无异。”意思是说,若想希求今生来世的快乐,一定要竭尽全力远离懈怠,懈怠放逸的人整日浑浑噩噩,跟猪狗没有什么差别
。
我经常害怕自己懈怠,所以总是多增加一点课,累一点不要紧,病了也没什么,反正每天必须坚持讲课。在讲课的时候,也多安排一点善法,比如,课前念《释迦牟尼佛仪轨》、《普贤行愿品》,课后跟大家一起磕头,这样心里很舒服。有了一堂课的话,能强迫自己做很多善事;而不讲课的那一天,这些让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做,又要念《普贤行愿品》,又要磕头,力量会很薄弱。所以,每天最好能上一堂课,集体共同修持善法,这样真的很快乐!
前行辅导 15 课
喑哑:假如转生为喑哑之人,自相续刚强难化,闻法、讲法、修法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力所不及。
如果转生为喑哑之人,也算是一种无暇。
“刚强难化”有很多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天生的聋哑人,不知道别人在讲什么、说又说不出来,怎么理解法义呢?相续当中的刚强难化是很难调伏的。还有一些(不是百分之百,是有一种说法)聋哑人相续当中因为自卑引发了奇特的性格,导致他们比较刚强。有的残疾人比较自卑,性格也是和其他人不一样,总是觉得别人看不起他、欺负他。有的残疾人的心是比较难以调伏的,脾气比较大、比较古怪,这个情况也有,不是百分之百。所以,自相续刚强难化的话,闻法也是做不到,因为没有耳根怎么闻法呢?很多天生的哑巴基本上是又哑又聋,像这样听法是听不到的、讲法、修法也是不行的;虽然也是有一些手语等交流方式,但是不是完全用这个方面能够做到还不确定。如果能够用手语表示佛法那当然好,但是一般来讲很困难。闻法、讲法、修法对他们来说是力所不及的。
所谓的喑哑,通常是指不具备知言解义这一人之法相的哑巴,他们也身处无暇之处。
人的法相的特点就是知言解义,能够听得懂、知言解义的就是人,这主要是从大多数的方面讲,是能够知言解义。哑巴虽然是人,但是人的法相知言解义这一点就不具足。虽然是人但是还不能真实修行佛法,因为佛法当中要通过讲解、思维、辨别,来了知一切万法的因果之道、修行之道,不具备知言解义的话,只能称为无暇之人,没办法真实地修行。
但由于意根喑哑之人愚不可及而无法领悟正法的含义,所以他们也属于无暇之处。
喑哑主要是指聋哑,还有一些是意哑,即意根喑哑。这种人太过于愚笨,怎么讲都听不懂。
有些精神错乱、近乎于白痴的人,还有领悟力太低的一些人。现在我们对法很难领悟,但还绝对没到那种完全一点佛法领悟不到的情况。比如念佛求往生或讲三宝的功德,可以听得懂、可以去修行正法。如果太过于愚不可及,也没办法领悟正法的含义,这也是属于无暇。主要是“喑”,聋哑,还有是意根比较喑哑。
如果聋哑人有眼根,可以让他看佛像、佛塔等见解脱,在相续当中种下一点种子也是可以的。因为他虽然是聋哑,但眼根还是起作用的,如果眼根有问题了,那么听一些佛号也可以,或者有般若摄颂挂件,聋哑人也可以挂、可以和他们结缘,眼根不好的盲人也可以挂,做一些功德。
以前在学院有个聋哑人,平时也是拿个念珠念,熟悉他的问他在念什么?他不知道在念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念。但是对上师显现上是有信心的,而且可以做其它功德,比如转坛城、打扫经堂、顶礼。但是内心当中怎么观想的就不知道了,上师对他显现上还是很慈爱的,我想上师在用大悲心发愿摄受他。他自己能做的转绕坛城功德很大。转生到这种身份可能是以前的业,但是能够遇到大恩上师、遇到学院僧团、在殊胜对境中能做一些福报善根,我在想他下一世肯定会远离这种不好的身份。是不是往生不清楚,但是下世通过上师的加持还有自己转坛城、顶礼等这些善根,肯定也会远离无暇,得到暇满人身。他还是愿意做这些事情、能遇到这个环境还有亲友帮助,这方面也是很有福报因缘的。
如果我们身边有这些人,能不能帮助他呢?也能帮助。但前提是他不抵触,给他吃解脱丸或戴挂件、看佛像,多少都种点善根。如果我们不做的话,他还要拖很长时间才能够改变,如果做了有可能改变的。作为一个佛弟子尽量去做,我们是初学者,也不能保证达到什么效果,但是能做的话就尽量去做。
对于无暇要好好地思维,无垢光尊者专门造了这个引导文,让我们一个修法一个修法地去想。如果转到无暇,根本上就没办法修行,又非常可怜。如果不修行善根,下一世得不到人身善趣,那什么时候才能从恶趣当中出来?什么时候才能进解脱道?一边观想无暇的时候,一边觉得现在的瑕满人身太好了、太有幸了。现在得到暇满人身,还能坐在这观修,还能引发出离心、对上师有信心等等。对于现在得到暇满人身就会很高兴,特别珍惜而且一定要用暇满人身修持正法。
观修每个无暇也好,观远离无暇也好,或者观自圆满、他圆满,所有的这些数量、比喻,一个一个地去观修,就知道现在得到人身太好了,越观修越高兴。用以修佛法,才是最佳的瑕满人身使用方法,不能用来造罪业、耽著世间轮回等等,像这样的话心态就会转变。通过思维暇满难得,把耽著世间的思想引导转变成开始思维解脱、思维善巧使用人身的佛法方面,这个转变把心从耽著轮回方面转变成希求解脱道了。这个就是四加行其中一个侧面的功用,后面我们讲完了还可以做下归纳,也是在四加行中对于生出离心方面的一个作用。
前行系列 2
喑哑,又分语喑哑和意喑哑(最严重)
再从根身来观察,所谓喑哑,又分语喑哑和意喑哑两种,语喑哑即不能说话,或者无法顺利地进行语言表达;意喑哑则是心识方面的障碍。后者是在根缺当中最严重的问题,其他眼瞎、耳聋等等或许还有可能缘法,但是一旦落入喑哑当中,心识就没办法正常运转。由于意根不健全,缘于法句思维、抉择、辨别、记忆等等都不可能。既然不能意持佛法,又怎么能够修法?人类是以根等生识、以识来修法的缘故,如果根门尤其是意根有残缺,就不能正常地运转心识;识不能运行,就是弱智、喑哑,或者白痴、哑巴等等,也就没办法修法,是非常可怜的无暇者。
如此通过道理,我们不难确认以上八种无暇。要想在心中出现定解,要么透过现量,要么透过比量。以天眼、他心等可以现量见知众生的状况;透过比量也就是以理由来证成,也能了知彼等完全是处于悲惨境地的无暇者。
前行系列 3
自相续不堪能
若生为喑哑者,则自相续不堪能故,于法的听、讲、修什么也做不了。所谓喑哑者,一般是说语喑哑者,彼也不具备能言能解义的人相故,是无暇之处。然意根喑哑,而成极为愚蒙故,不领会法的表诠,他们也是无暇。
心要提示:
以感受报障,心识不堪运行法和领会法教故,成为无暇。
灯丝断坏的照明率是零,机器损坏的生产率是零,同样,喑哑之人的整个相续都不堪能
“自相续不堪能”的涵义通过比喻来理解:腿脚被截、举步维艰,对于行走完全不堪能。或者,灯丝坏损,顿时断路,整个屋子黑漆漆的,除非立即换上新灯泡,否则根本不堪能照明。或者,机器坏了,如果没有再换一台新机器,就丝毫没有正常运行的可能性。断足者行走的几率是零,灯丝断坏的照明率是零,机器损坏的生产率是零,同样,喑哑之人的整个相续都不堪能。
喑哑,又分语喑哑(哑巴)和意喑哑(痴呆)
此处所说喑哑,包括语和意两种,也就是哑巴和痴呆。
人类有两大功能,一是语言功能,指能说话;二是心智功能,指能理解话的涵义。只有具备了此等体相,才可能缘教法文字来运作法行。
语喑哑佛法上的运作几乎是零
然而,语喑哑并不具足能言、能解义的人相,没办法在语言上进行缘起的运作,没办法缘教法进行任何法行,由此成为无暇之处。
再者,法行需要心识的运转、运行,偏偏意喑哑者以前世恶业所出现的报障,天生痴呆,尽其一生都无法出现正常运行的心识,不能对法进行如理的讲、闻、修等。由此可以认定,他彻底处在无暇的状况,在其相续当中,发生法行上运作的几率是零,多么可怜!
佛在人间传授佛法,其中语言是关键环节,一个一个符号代表着各种义理而组成教法。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旦听到符号,就能马上发起理解,由此认定种种规律、法则,并逐渐了知世俗和胜义的体相;之后开发自心的规则、道路,从而破除颠倒心,生起无颠倒心,逐渐趣向觉悟,还归本来。如果对于文字教法这一系列符号没有领悟力和运作力,就会成为无暇。因为人类须要透过这种方便,将自己引向成就菩提的法行。作为哑巴,已经缺少最根本的趣入机制的缘故,佛法上的运作几乎是零。
有人会反驳:为什么某某哑巴还念佛往生呢?
意喑哑完全处于无暇状态
回答:这属于非常稀少的特殊现相,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意根喑哑者,则是由于前世谤法等业障摄制,使意根无法正常产生意识而处于痴呆状态,也就无法缘念精细复杂的语言进行运作。意喑哑也有轻重差别,重的是基本处于痴呆,轻一点的智力很差,可能连加法都做不来,这样就很难学习深细的教法,很难领会种种表诠,从而处于无暇修法的状态。
法的表诠就是符号,各种教法的名相组织表达着不同的涵义,一定要有极大的善根福德因缘才能明了。或者业障不太重的,经过消障之后也能很快明白。但如果业障特别重,意根喑哑、处在愚蒙状态,就根本没办法领悟,听什么都茫茫然地反应不过来,没能力进行法上的运作,从而完全处于无暇状态。
前行系列 4
第四种,人间的喑哑者,包括语喑哑和意喑哑,也就是哑巴和痴呆。他们以识不堪能的缘故,无法进行讲闻、思维、修行正法。哑巴没有说话和解义的能力,从生到死之间都不具有修持正法的因缘;痴呆者无法领会法的表诠义,同样不具有刹那修法的机会。而我没有堕为喑哑,能流利地讲说,能灵活地运转心识来抉择、思维、修习、积资净障等,能从早到晚进行正法方面的讲闻与修行等,多么幸运!我不应该再浪费一分一秒,我应当百倍珍惜。如是数数思维。
2 对比
前行系列 3
结合自身的修心
心要提示:
逐项思维自身已脱离无暇而获得闲暇,于此生欢喜心,之后发起珍惜有暇时机、尽量修法之心。
总说
具体展开观察的前提是掌握观察点。我们此次需要认识闲暇,而认识闲暇必须首先了知每一种无暇是什么,之后观察自身从中脱出,得到这种闲暇。
所谓八闲暇中“八”的数字是如何得出?“八”其实就是:从地狱无暇的状态中脱出,得到第一个闲暇;从饿鬼道中脱出,得到第二个闲暇;从旁生道脱出,得到第三个闲暇;从边地脱出,得到第四个闲暇;从长寿天脱出,得到第五个闲暇;从邪见中脱出,得到第六个闲暇;从无佛出世中脱出,得到第七个闲暇;又从喑哑中脱出,共得到了八个闲暇。需要如是进行具体、逐个地观察,最后还是落到第一句的定义当中——我没有生在八无暇处,而有修法的闲暇,叫做获得闲暇。由此认识到自身的体性叫做“闲暇人身”。
当前的问题是认识闲暇。如果没有反面的对比,就不知道自己是个幸运者、有暇者;透过跟无暇者的对比,才能认识到自己太幸运了,实现了有暇人身,得到一个珍宝暇身。即使自身所出现的一刹那法上的运作,对于整日整夜处在修法零状态中的地狱众生来说,都是无论如何无法企及的事。如是逐个进行真切地观察,才能发生真实感,并使自己从内心承认,的确是这种状况。之后再反观对比,看到自身的状况而生起庆幸。
我们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能去监狱看一看,才会认识到自己的自由自在是多么难得。或者,到癌症病房看看病人,到养殖场看看家畜,就能了解到那些情况的确太恐怖,而自己获得闲暇是真正的幸运。也可以看看那些生活颠倒者、见解混乱者、入外道教门者,以及生在边鄙地、邪文化区域中的人们,跟他们的生活状况对比,发现自己的确得到了人身宝。
我脱离了喑哑的无暇而有修法的闲暇
修法要以皈依、因果为基础,向上逐层建立。然而语喑哑者听不懂法理,没办法以文字的缘起产生理解,只能对他打一些手势,结果他基本学不到法。而且既不能诵,也无法修,法上的运作也就基本等于零。什么叫无常?说一切都会在缘坏时散尽,他搞不清楚;说今天有可能会死,他不知道;说有漏法全是苦,也没办法理解;让他寻求解脱,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他其实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连人最根本的说话、理解的能力都没有,的确成了难以行走在法道上的残废。
我现在舌根健全,能流利地说话、讽诵、学语言,对于文字的表诠一个个都能理解,真是太幸运了。由此,我决定有能力在法上逐步运作,能够一生一世献身于修行,因为我已经从语喑哑中脱开而得到闲暇。
说到意喑哑,我们不妨观察世上痴呆、弱智的人身,他们具有诸多障难。退一步观察,即使是智商稍低的人,学什么也都非常困难,因为他没办法领会那些高级智力活动。以意根的残障,他无法灵敏地运转意识,由此乃至业障尚未消除、善缘尚未出现之前,不可能有修法的机会。
人的智商水平不一,意根残障的人已经被异熟障严重控制,连自己的名字都叫不上来,连父母、兄弟姐妹都分不清。他们生活无法自理,上街就会迷路,记不住公交车号码,心识根本没办法完成精细的运作。
佛法上的运作对于内心灵敏度的要求更高,福德和智慧上升到更高,才可能接触并修持正法,从而回归本性。
现在我的心智正常,意根健全,这就是学法的资源。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脱离意根喑哑的确极其幸运,也是累世修积福德才出现的闲暇状况。
我能够安然修法–太幸运太欢喜了
经过以上对比无暇的引导,不难学会如理作意闲暇人身。再回到晋美朗巴大祖师的修轨当中,也应该清楚得多。皈依发心以后,对于现在自己没有受生在八无暇处数数修持欢喜,思维自己已经得到的难得之八闲暇而发起珍惜心,我一定要好好修法,无意义地度过闲暇人身就太可惜了。
通达理路以后,又经过广大观察开展自己的心态、心理,便不难认识:我现在没有生在地狱火海里,太幸运了!没有火烧冰冻之苦,脱离了每一层地狱,分分秒秒都能够心态安然地修法,太幸运了!太欢喜了!
再思维:我没有生在饿鬼界,不是天天受着饥渴的煎熬,而是每天都能吃饱,能身心安然地修法,太幸运了!我已经脱离了饿鬼的无暇。
再思维,自己没有投生为猪马牛羊,没有处在被驱使、奴役,或者相互残杀、感受愚蒙之苦等状态,能得到不受逼迫的人身来安心、闲适自在地学修,太幸运了!
再想到自己没有被冰冻在无想天里,不是处于一种酣睡般的等持;再扩展来说,也不是身为欲界天的散逸状态。当下自己的心识能如理运转,能如理地运行种种修法,太幸运了!太欢喜了!
再看人间的四个无暇状态,我也已经一一远离。
没生在边地而身处佛法中土,秉性向法,受持的是法轨,有许多法上的运作因缘,多么幸运啊!
我所处的时代正值释迦佛教的末法期,能够遇到佛的法教,不是此前与此后的时期,也不是十方无佛出世的空虚刹土,我太幸运了!释迦佛出世的缘起极其难得,意味着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三宝由此得以建立、佛法上的各种事业得以推展,我就处在如是佛法的大缘起当中,当然应该倍加珍惜!
从根身方面观察,自己诸根健全、不哑不呆,心识能够正常运转,口舌能够流利地表达,多么幸运!对于法的表诠都能念诵、能领会,多么值得欢喜!
前行系列 4
第四种,人间的喑哑者,包括语喑哑和意喑哑,也就是哑巴和痴呆。他们以识不堪能的缘故,无法进行讲闻、思维、修行正法。哑巴没有说话和解义的能力,从生到死之间都不具有修持正法的因缘;痴呆者无法领会法的表诠义,同样不具有刹那修法的机会。而我没有堕为喑哑,能流利地讲说,能灵活地运转心识来抉择、思维、修习、积资净障等,能从早到晚进行正法方面的讲闻与修行等,多么幸运!我不应该再浪费一分一秒,我应当百倍珍惜。如是数数思维。
3 珍惜
正确的学佛(人身难得视频 4)
法喜充满,越来越快乐,不但自己快乐,家里人快乐,周边的同事朋友,亲戚同学都能够让他们幸福,这叫做正确的学佛!(1:06:50)
5. 学佛的方法不能错 (1.07.10)
5.1. 做功课为什么不法喜充满–因为投入得不够
我们学佛为什么不法喜充满呢,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功课,很痛苦,很枯燥,很累很辛苦 是因为我们投入的不够,还没有尝到甜头,还没有体会感受到佛陀的慈悲和智慧
真正体会到以后,从此就会法喜充满. 真正体会到以后,吃喝玩乐这些就不能给我带来打坐,学佛,或者是帮助众生的幸福感.
5.2. 学佛要学实质性的东西(1.09.30)
如果越学佛,越傲慢,越挑剔,越计较 那么这个学佛还不如不学佛的人,甚至不如没有信仰的人
很多人看看书也可以给大家讲,但是他们不一定能够得到实质性的东西. 同样的佛法道理,有修行的人讲出来的有感染力 我们学佛要追求实质性的,核心的东西. 核心,实质性的就是修行的体会,才能改变陋习,自己的脾气。消除烦恼,
前行系列 4
静坐之前行
毗卢七支
静坐之前行,一、身要:毗卢七支坐,(一)金刚跏趺坐,(二)手结定印,(三)脊椎自然直竖,如叠铜钱,(四)两臂平张,(五)颈曲微俯,(六)舌抵上颚,(七)眼睛下对鼻尖。
修法前行的正体,是指做好身语意三要。身要是毗卢七支坐法。“毗卢”指毗卢遮那佛,“七支”是静坐方法的七个支分,包括跏趺坐等七个方面的重要调整,以此能使脉入于身,气入于脉。由于持住气的缘故,能够把握心念、安稳地进入修行。
毗卢七支的内容,以下按照印度桑吉桑哇《大幻变续道次第》的一段来作解释。
《大幻变续道次第》片段
身具乐而心于解脱喜故作毗卢七支。
应当作毗卢七支的原因是:把身体调整舒服,心会对解脱产生欢喜。以下逐条列出,说明坐的姿势及所为(即有什么必要或用处),一一明确调身方面确实存在的很多要点。
何者呢?
一、双足金刚跏趺坐,
所为:左右二踝骨压股沟间的四个动脉后,身体自然生起暖相。
双跏趺坐就是把左脚放在右腿上,再把右脚牵来放在左腿上,使两脚交叉,左右腿也分别围成三角形。优点是两个膝盖能紧贴坐垫,坐式自然端正,不会向前后或左右歪斜,所以叫“金刚跏趺坐”。
双跏趺坐的必要:用左右两踝骨压住股沟间的四个动脉以后,身体自然生起暖热;再者,底盘广大而坚实,可以四平八稳、安然而坐。身体不动,就不会因活动而激起思绪,心便容易平静安宁。
二、手结定印,
置于脐下,所为:压一切脉之总汇处故,气将自然入于中脉。
手结定印,就是两臂放松、垂下,左右手相叠,掌心向上,左手放在右手上、右手放在左手上都可以。两个拇指尖很自然地接触之后,放在肚脐下。
用处是:压住一切脉的总汇处,使气自然入于中脉。两拇指轻轻相抵,能在心理上产生平衡和宁静。再者,两指尖接触,使两手臂围成环状,能让左右的动力交流,左右的气、明点都能得到循环。但是要自然,如果用力顶触,就容易使身体紧张,出现不理想的效果。
三、脊椎自然直竖如叠铜钱,
所为:身体各部分重量平衡之故,不起病相。也就是身体前俯会压到肝;颈部或上身后仰,会引起心脏的风;左右歪斜,会导致肾痛;而由身体自然正直,不会生这些病相。
“自然直竖”,是指要把脊椎骨调整笔直,不能前俯后仰、左斜右歪,同时又要放松,而不是强行撑直,这样效果才好。“叠铜钱”是形容每一节的脊椎骨都自然重叠、笔直排列,如同一枚枚铜钱叠上去一样。叠铜钱时,如果倾斜就很容易全部倒下。此处叠铜钱的相表达出两层涵义:一是从下到上笔直;二是脊椎骨一节一节叠置。脊椎笔直叠置的用处,是使身体各部分重量平衡而不易生病。
如果坐姿不正确,就容易压迫人体当中的五脏六腑,导致病相。比如,身体前俯就会压迫肝脏,久而成病;颈或上身往后仰,会使心脏不舒服,引起心脏的风,久而成病;身体往左边或右边歪斜,就会加重两侧肾脏的负担,造成疼痛等。
脊椎弯曲不仅导致病相,还会致使心情迟缓、头脑丧失活力和清明而妄念纷飞。脊骨直竖才容易集中心力、减少妄念、加速得定。同时,妄念一旦去除,脊骨也会不挺而自挺,所以不必故意著力。妄念与脊骨二者互相影响的缘故,脊椎自然直竖能让遍行风摄入中脉。
再者,脊椎上达头部,下到尾闾,支持着全身的骨骼和神经系统,是所有器官的主干,能最为密切地联系全身。脊椎孔内有精神灵力的所经通道,脊骨能自然笔直,会使得精力容易进行而畅通,精神也就一定旺盛。但是,脊骨特意挺直,又容易挺胸而呈现紧张状态。所以,在坐垫上跏趺坐,调整脊椎自然笔直,使血气运行灵活,这一点很重要。
四、颈部如铁钩般微曲,
所为:自然压上行气后,持得住心。也就是压喉结而压了两个睡眠脉后,无分别易生,有此关要。
跏趺坐中,需要颈部如钩子般弯曲,头部微微向前俯下,下巴微微下压喉结,目的是压住上行风而易于持心。
具体操作起来,由于下巴压喉结的缘故,也压住了颈部两边的脉,使风运行缓慢,心念就容易停住。妄念一旦停息,无分别容易出现,这才是关要。总之,毗卢七法中的这一条能让我们止息妄念,使上行气摄入中脉等。由于善加控制而妄念不动,心在脉中运行时便能停能住、能自在地把握;由于心中妄念歇灭,无分别也就容易显现。
五、眼睛像兽王舍罗婆一样,很放松地放下来,对准鼻尖,
所为:识不散于余境。
这一条是要调整眼睛下对鼻尖。“兽王舍罗婆”是八脚狮子,力大无比,它在任何时处都没有恐怖,此处意在取用其神态。由于非常放心、静穆地安坐,它的眼睛特别放松、安静。眼睛向下对准鼻尖,是为了不让心识散乱到其他对境。眼睛通常比较敏感,容易受外物吸引而影响自心的缘故,需要控制得宜。同时,眼睛往下对准鼻尖是表示一种方式,由于不受其他东西吸引,心就容易安静下来。
六、舌抵上颚故,咽喉不干。
“舌抵上颚”是要求关闭口唇,牙齿上下相扣,舌尖自然微微地抵住上颚。如此一来,自然生出津液。这第六点的主要用处是调摄细脉,并使前后气、明点得到循环。对此适当加以运用,即使坐得时间较长,也不会感到唇干舌燥。
七、嘴唇和牙齿跟平常一样放(不加改造)故,身心会松下来。
嘴唇和牙齿都跟平常一样自然放置,不必改造,如此身心便容易放松下来。
如是作七支,脉入于身处,气入于脉处,随后气入于自处。气入之故,心的跛子骑在气的马上后,由持得住气,就自然持得住心。如是宣说。
《金刚乘共同前行引导之补文——遍知言教解脱车》片段
此处,引用大成就者西钦嘉曹著作中的一些片段,有助于我们认识前行修持中的要点。“补文”,即对大圆满共同前行引导的补充说明。这并不是另外有什么创新,轨道都是大祖师印定,只是针对时代、弟子等的情形,后代的成就者又附加一些说明而已。“解脱车”表明了本法的作用,也就是能依此行至解脱之地。
首先,介绍作者西钦嘉曹·久美贝玛南嘉的传记。“西钦”是宁玛派六大寺院之一,“嘉曹”意为补处,他的名字是“久美贝玛南嘉”。
作者五岁时被请到西钦寺坐床。一生当中,曾在蒋贡洛珠塔义、文殊麦彭仁波切等大德前,非常透彻地闻思过显密无数典籍。尤其在不共怙主蒋扬钦则旺波处,得到许多深广的成熟灌顶和引导解脱,而且得到了上师满瓶倾泻般的大圆满窍诀教授,得到了心传证悟。此后,他决定在静处扎西曲林寺居住,发誓即生永不离开。直到圆寂为止,他都在彼处实修,亲见了诸多特殊本尊,尤其是吉祥普巴金刚。他还向大遍知龙钦巴法王虔诚地祈请,从而亲见智慧身,得到了加持。他曾在岩石上留下脚印等,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成就。
他常常表现为隐遁瑜伽士的身份,极其卑微、平常地穿着破衣,言说“我不知道,我不懂”等,以至于谁都不了解他内证的高深。然而,即使是一些罪业累累的人见到这位上师,内心也会产生厌患世间的出离心;无数有缘众生都以见、闻、忆、触这位尊者而到达轮回的边际。
他致力于心髓法的修持,培养的弟子主要有第六世西钦冉江珠古、法王顶果钦则仁波切等等。最后,他完成了弘扬佛教、利益众生的事业,寿命将尽之时,给心子第六世西钦冉江留下遗嘱说:“要向莲花生大师祈请!”随后在无数奇异的征兆中,将色身收至原始法界中。
第二,中善以共同四部退心法净治自相续分二:一、入座前之前行;二、分说别别修习。
共同四部退心法是与小乘共、与大乘显教共。修法的目的是消退一切世间耽著,不仅是现世,还包括对来世的耽著。消退之后,在一心希求趣入解脱道时,进入内前行修持。
“净治自相续”,由于自相续中有很多意乐、行为的染污,必须透过四部退心法,观察了解到人身义大、寿命无常、轮回苦患、业果不虚,认识到一切追求世间法的行为都将导致衰祸,乃至出现无穷无尽的生死过患,因而我们必须净除内心对世间的贪求,生起厌患与厌离,从此一心希求解脱。
然而,自相续仍有许多颠倒意乐、行为的习气,如同凹凸不平、坚硬、干枯的田地般,必须通过正法的铁犁去开垦、耕植。这平整心地的过程就叫做“净治”。净治自相续之后,心地变得平直、柔软、趣向解脱,才能在此基础上种植内在的功德庄稼,继而生起出世的皈依、利乐无边有情的菩提心、六度万行,或者为证道故积大资粮、净除罪障、与上师相应等等。
修法之前,有入座前的前行或身口意等的准备工作。前行圆满,就能非常顺利地趣入正行;相反,作为缘起的前行若不齐全,就会直接影响或障碍正行,导致难以达到相应。因此,其实前行非常关键。此处所说的前行,是指修每一座法之前应作的法行。任何作法都有正有前,正式进行的内容叫“正”,之前的准备叫“前”,这一条规则可适用于不同时处。比如,修暇满难得的内涵是这一座上的正行,在修正行之前需要进行的即是“前行”。
“分说别别修习”,就是分别宣说四部退心法所包含的各部分修习内涵。
初者,在不生昼时人之行走往来、夜间读诵之声等静虑之刺的静处。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静处。静处的要求是不生静虑的刺。“刺”表示障碍,如同走路时,地面有很多荆棘便无法通行。我们修持静虑时,需要止息各种念虑而一心系于所修法。“静虑”是以心一境性为体相,需要安心,需要免受外境等的干扰,本文中尤其标出声音。
如果修行者在关房中能很好地遵守纪律,避免与人来往,就不会看到太多干扰,这时,外界的主要干扰就是声音。所以,在白天没有很多人来人往的嘈杂声,夜晚连小喇嘛念藏文或读诵等的声音都没有,需要选择如是宁谧寂静之处。我们的心非常敏感,通常是出现一些声音,马上就被牵引到外界,于是没办法静心观修。诸如此类声音的干扰都叫做“静虑之刺”。排除这些声音的干扰,心就容易安住所缘。
“等”字中还包括其他各种人事的打扰,或者饮食不当、睡眠不当等干扰。总之,在静处要避免人事、声音等,才能保证长期观修而有所成就。因此,选择静处非常重要。
就当今城市的状况而言,很多人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有自己的房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因地制宜:拔掉电话线、关闭手机、关好门窗等,种种事务交待完毕后一心安住。对于只能做到如此,我们应当感到惭愧,业障深重的缘故,没有适合的静处,的确在修行的成长上缺少了一定的助缘。
环境安静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尤其重要,不受干扰,才能在微细的法义上安住。否则,干扰纷呈、心绪波动,根本没办法修持下去。可见,长年实修需要诸多福德资粮,需要内在非常坚固的道心,具足种种因缘才能成办,并非仅凭想象就轻易做到。即使目前得不到理想的修持环境,也应在心中发愿,并在平时勤积资粮、忏除业障等,以求能有修行上更好的进展。在任何情况下绝不退失修法之心,这一点极其重要。
于舒适的坐垫上修身要毗卢七支:
在一处感觉不是太硬、太软等的舒适坐垫上安坐,避免以坐垫的不适发生修持过程中的干扰。我们的心很娇贵,稍有不安稳就会受到影响而无法安住。尤其是观修、观照、运行本部大法,需要内心非常寂静、明了,不能有丝毫动摇、影响。因此,坐垫令人感到舒适而不分心,是选择的标准。
“身要毗卢七支”是持身的要点,按照毗卢遮那佛的七支坐法来筹备缘起。坐姿正确,气脉即顺,心才不会乱动,由此能一缘住于观修。否则,身体不调带来的巨大干扰,使初学者无法安心,也就没办法观修。所以,身要极其重要。
“七支”即身体的七个关键部位,若能妥善调整,脉、气、心都会因此而协调。也就是说,一件事情有关键的几个部分,一旦处理妥当,就能将全体都随顺而调整到轨范当中。譬如,一个国家有七大部门,将它们全部理顺,整个国家就能非常通畅地运行起来。
一、两足左下右上,结金刚跏趺坐;二、手结定印;三、两肩平张;四、脊椎自然直竖如叠金钱;五、舌抵上颚;六、颈曲微俯;七、眼球不动、睫毛不眨、垂视鼻尖前方虚空,头不歪斜而直起,需要身体一切部分都集中精力而住。
前六支作法同于《备忘录》中的解释,在此我们只解释第七支。也就是需要调整眼睛和头部的位置,做到眼球不动、睫毛不眨,眼睛垂视鼻尖前的虚空。同时,头部保持正直而不向左或右歪斜。这一支主要是头和眼的姿势。其中,垂视虚空的原因是:没有所缘相,心自然会放松。当然,这并不是盯着鼻尖看,那样会使自己很紧张。
总的要求是:身体的一切部分都处在能集中力量的状态。修法需要身心都具有力量,而不是涣散。如此安住,有助于心不动摇、精神凝聚,从而能够有规律、专一地运行于所修,圆满完成从头到尾两小时的每座修法。
其原因:身如都市、脉如道路、气如马、识如跛人之故,好好运行的话,密门被遮止故,如同人马入内而被管制不会乱走一样。
毗卢七支身要坐式其实具有甚深的身心缘起。原因以譬喻来说明:身体如城市,体内的脉道犹如道路,气如马匹般在脉道中运行(即所谓的上行气、下行气等),识则如跛子般,必须骑着马匹一般的气才能运行。因此,在毗卢七法坐式当中,运行顺畅,密门被遮止的缘故,识与气也会得到控制,如同入于正轨的人马一般,不会随便出轨到其他歧途邪路。
譬如,城市当中有很多主干道、次干道,交警会把人、车都安置在正确的轨道,而不允许胡乱行路。同样,人的密处两边都有脉,气一旦入于非正轨的那些脉中,杂念、烦恼顿时就会生起。只有密门被拦阻,不令气误入其他路线而行于安稳、正确的轨道,同时使身体当中各部分有调不紊地运行,才会自然止息各种烦恼、杂念,心也容易得到控制。也就是说,只要控制好气,把它安置在正确的脉道中,识跟随气而行,就不会随便散乱,于是自然调整好自心,能够自在地转入所修法义。这就是所谓“身调故脉调,脉调故气调,气调故心调”,心调的缘故,善能把持而置心于修行中。反之,没有调正身体,脉处于紊乱状态,气如野马般乱闯,识也随气而行,就难以控制而导致心识混乱。如此一来,修法还能有什么希望?
心如人,气如马,跛子一般的心依靠自力无法运行而只有依止气。心和身是能依所依的关系,心总是骑在气的马上,走在脉的道路中,身要毗卢七支就是要让它们全部进入正轨而运行。这时,由于气不乱的缘故,心就不乱,不会产生杂念,能安静地住于修法当中。总之,身要作为修法的第一个关键,我们应当善加掌握而运用。
又如蛇有身支,然不掐的话不显出故,做了身要及将会大驯服的方便故,诸智慧之现将会增长。
本有的金刚身是很稀奇的,尤其金刚乘特别重视方便,一旦修好气脉明点,智慧便会顿时显出。毗卢七支即是一种大方便,以譬喻来说,蛇有脚等支分,但一般情况下我们看不到,不掐它的时候支分处在隐藏状态,用力掐捉一下才会显出来。一般人认为蛇没脚,但实际上蛇是有脚的。比喻要表示什么?我们的相续中有大智慧,调正身要,有些人顿时就出现智慧增长的相,甚至开悟、生起无分别智等等,所以身要确实有很大必要。妥善处置金刚身的坛城,修持身要、修持大驯服(即驯服气、心)的方便,以此缘起力,智慧就会呈现。
“智慧之现将会增长”,比如,打坐时身体调整得当,会发现心很清明、很敏锐、觉受增长等等,其实就是由于身要调整恰到好处的缘故,身直则心正,无论看什么、想什么,都很容易出现所缘、行相,使智慧的量得以增长。相反,如果气乱、心也乱,就不免表现为智慧的敏锐度降低、不灵光。
古圣贤说:“安而后能虑”、“身安则道隆”、“由定发慧”等等,都含有身、脉、气、心的道理。身安以后则脉顺,脉顺以后则气通,心也就随之安稳。心安有虑即能安住修法并清明地观照,由此使道业兴盛。由定发慧,也是意味着调身而使气行顺畅,在正确的脉道中运行,乃至入于中脉。或者说,气运行于正确的脉道,心跟随气而行,也就能够安定下来;犹如油灯不乱晃动时就能光芒四射,同样,心安定时,闻、思、修等各方面的慧也将自然显现。总之,从整体上说,只要有定,慧就会显现出来,甚至以调整得当,将会现前无分别智慧。
诸前辈智者成就者曾说:由组织好身的缘起故,心中现起证德,有如是所为之义。
这是非常重要的要点指示。组织好身体气脉等的缘起,心里顿时会现起证德,身心竟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组织缘起”,好比把杂乱无章的事有次第地组织起来,如此积聚一个个因缘,就会发生很好的结果,同样,我们把身体从脚到头重要的七个部分合理调控,充分积聚各方面的因缘,心中便会现起证德、现起各种修量乃至真正证悟。心乘气而行,气行于脉中,脉处于身内,它们各有轨范,一旦杂乱,严重者甚至会发疯,或者贪瞋痴非常炽猛,由此导致堕入恶趣。如果调控身要得当,烦恼不会妄动,杂念也不现行,心始终以正面的方式运行,能安定、宁静地安住于法义、或与法相应,从而出现证德。调身具有如是必要,这是前辈的智者、成就者们亲口所说。
思考题
1、 什么是“前行的前行”?之后如何放松、如何发誓?做这些有何必要?
2、 按《大幻变续道次第》,一一解释毗卢七支的作法和必要。
3、 修行应选择怎样的环境?有何必要?
4、 从身、脉、气、心的关系上分析,作毗卢七支身要有何甚深缘起?
语要
二、语要:排浊气,
即右鼻孔三次,左鼻孔三次,同时三次,共九节;或者右一次,左一次,同时一次,共三节;或者同时三次,共三节。随做一种。
对此,左手握着金刚拳压在腿的大脉上,右手以三股金刚印按住右鼻孔,从左鼻孔向内缓缓吸气,降到脐下之处,轻轻松松地压住。观想我从无始轮回受生以来,所积的业、惑、罪障、失坏誓言、修法之过——昏愦、沉没、蒙昧等,都成了黑气之相后向外排出,一干二净了。排气时,先是像青稞粒一样小,中间变大,最终长形排出。由此就像做了清洗器皿一样。
左手握金刚拳,拇指抵住无明指的根部;拳背按在左大腿根的大(动)脉上,原因是这两处有让心散乱的脉,按住它们能使心安稳而专注。
修法的三过即昏、沉、蒙:有时候昏愦,有时候心会陷没下去,有时候心懵懵懂懂。呼气时要观想:从无始轮回受生以来,所有积下的业、惑、罪障、失坏誓言、修的三种过等等,全部变成黑气的形相向外排出,直到排得一干二净。排气时,首先观想如青稞粒般细小,然后变大,最后长形排出。这种做法就好比清洗器皿一样,器皿洁净后才能盛装上妙的汁液,我们排出浊气,也是要使自身变为清净。
意要
为了让一切有情远离苦因苦果,而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我应当修暇满难得
三、意要:调正等起者,“噶类,现在我绑定了这一座,是求息灭今生疾病等的救怖畏的等起,还是成办利养、赞叹求好处的心呢?如果是这两者,就像毒一样断除;如果是无记,就改正。下士道的等起是世间老人的所想,因此不是我一个入道者的思想。中士的等起,由于还是成办我自欲的意乐,所以也是所断。现在上士的等起,就是想:为了让一切有情远离苦因苦果,而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我应当修暇满难得。”要发起这样的清净等起。
意的要点是细致地调整好等起。等起是缘起的枢钮,决定法行的方向。
“噶类”意为开始对自己审察、审判,扪心自问:老兄,你绑定这一座想干什么?“绑定了这一座”,以上前行的前行各种内外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之后自己发下誓愿,哪怕死也不放弃此座,即是绑定在座上。接下来的毗卢七支坐以及语要的九节排浊气法,犹如用绳子绑在桌上一样,再也不能动,马上就要开始修法。修法之前应具备意要,而意要又以等起为先。因此,此时开始检查等起。
需要观察自心:我修这座法是为了遣除今生的病障、灾难、贫困等吗?如果是,那么等起就成为救怖畏等起。或者,修这一座法是为了得到名利赞叹、恭敬地位等吗?如果是,那么就成为求现世好处的等起。这两种都如毒物一般,一旦染上就只能算作求现世法的人,根本不算行者。以求现世法所做的事,多数只能成为堕落恶趣的因,所以应当立即断除。譬如,服毒便会毁坏自己,同样,如果等起在心中扎根,一方面此座法被染污,成为只实现现世法的因;再者,这种习气一旦串习坚固,以后也会常求现世法,成为堕落的因。所以,我们要像见到毒物一样遣除它,绝不可任其发展。直到细细检查一遍,发现自己不再具有如是等起,才算已经防止。
接下来观察:我现在是一种习惯性的上座修法吗?是不是内心没有任何想法?如果是这样,就说明自己仅仅在进行一种惯性的运动。内心没有任何想法的缘故,缘起点上空白,不能判定善或恶。这种无记等起也要纠正,否则与机器人、无心的人有什么区别?我起码要具有一种士或者行者的等起,为法道而修法。
接下来继续抉择,假使生起下士等起——现在多修一点,来世会好,其实只是世间老人的想法而不是求解脱者的等起,因此不能保留。“世间老人的所想”:作为老年人,会更多地开始考虑后世,没有多少天了,应该多修一些对来世有利的福德,这就是世间老人的想法。年轻人往往是依仗年轻,认为还可以在世上拼博一番、还可以求取名利,还不肯考虑后世,他们放不下今生,连吃的、穿的都放不下,样样都想争取,对于他们来说,很难真正具足下士等起。虽然藏地的仲敦巴格西曾经一再强调“放下此生、放下此生”,但是有几人能真正做到?下士道等起也就是求后世,它是世间老人的想法,不应是入道者的所思。又如普贤上师也说:看到轮回一切法都毫无实义,生起厌患而唯一希求解脱道,这才叫“入道”。因此,我们应当舍弃希求来世的等起。
再者,中士等起未免狭小。只为一己所欲而修法,只想一个人从轮回中解脱,其实很不如理,我怎么能够舍弃尽虚空界曾对自己有过深恩的母有情?
因此,每一次修法是应当思维:尽虚空界的所有母亲,让他们都脱离苦因苦果,得到圆满正等觉的果位,我要为此而修法,我一定要好好修持这一座。——这才是清净的上士等起,我们每次都需要如是发起,如是把握意的要点,即缘起的初端,它决定了这一座修法将成为成佛的因。
虽得闲暇而乏真实法,虽入佛门而耽非法行,
我与如我愚痴诸有情,获得暇满实义祈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