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班笔记(仅供参考请勿转发) / 35暇满之因缘(3h)

35暇满之因缘(3h)

Total words: 62,988. Estimated reading time: 4 hour and 46 minutes.

上师知
暇满难得犹如优昙花
既得大义超胜如意宝
获得如是此身唯一回
若未修持究竟大义果
我等无义虚度此人身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愿获暇满实义求加持

1 了解

慧灯之光

(三)从暇满人身所需因缘思维难得

这一世虽然已经得到这样的暇满人身,但下一生能不能再得呢?可以!如果下一世还想得到这样的人身,就需要作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持戒。此处所说的戒律,不一定是指出家人的戒律,居士的戒律也算。我们可以从居士五戒中挑选,持一条戒、二条戒、三条戒,或者四条、五条都行,而且要守持得很清净。这是最根本的一个;

第二、行善。在持戒的基础上,还要行善,如布施、修行等等,要积累福德;

第三、发愿。要时常祈祷:愿我生生世世能够得到暇满人身!

如果有了这三种因缘,以后也有可能得到暇满人身;如果三个条件中缺少一个,就无法得到。我们现在是自由的人,又遇到了佛法,要做到这三点不是那么困难。但对其他众生,比如旁生或者天人来说,要做这三件事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根本无法做到。所以,从获得人身所需因缘的角度来看,暇满人身也是非常难得的。

经书里有一个比喻:有一座监狱,里面有很多人在坐牢,监狱里又黑又冷,囚于其中的人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有一次机会出来晒太阳,之后还要回去。晒太阳时,坐牢的人如果不想办法逃出去,其下场只有再度被关回牢中,别无他路。如果他利用这个机会,就可以想办法逃出去,也有办法不再坐牢。逃不逃得出去,想不想办法,主动权都在他自己,如果不愿意回去,就要想方设法逃离,如果不想办法,晒了一、两个小时太阳以后,他还会被再度关进监狱,长期承受囚禁之苦。

获得暇满人身的此生,就是我们从监狱里面出来,在外面晒太阳的时候。我们要不要想办法不再重入狱中,就要看自己的意愿。如果不愿想办法也可以,没有人勉强你一定要逃出去,但这样的结果,就是还要再回到那个又黑又冷的监狱。此处的监狱,是指三恶趣,众生流转轮回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恶趣里感受无量痛苦,不得自在,好像蹲监狱一样。黑暗象征着无明,如果此生不修行,一旦堕落于恶趣,如地狱或旁生道,就根本没有修行和解脱的概念,那时就只顾得上自己的生活,其他什么都不懂,内心充满了无明,充满了黑暗。冷表示什么意思呢?在三恶趣中,地狱众生的痛苦可谓无量无边、难以尽言;而饿鬼长时感受的饥渴之苦,旁生所受的互相残杀之苦,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所以用“冷”来表示。

如果这一世不修行,我们就要回到阴冷黑暗的轮回中去。这不是佛教的教条,也不是威胁、吓唬,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世不修行也可以(很多人不在乎这些,根本不修行),但是下场就是这样;修行的话,就有办法不再回到这个“监狱”,想不想办法,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佛也告诉我们,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不可能依靠别人来救。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佛也不需要吗?佛是需要的,佛需要出世给我们传法,但在佛陀讲完法之后,下一步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如果自己不努力,佛也没有办法;如果努力,就完全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前途。所以,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做不做是每个人的自由,不做就继续轮回!做就可以解脱!这是人身难得的修法。

这样修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左右,如果修得认真,肯定会有体会、会有收获,在此基础上就可以修下一个修法。如果没有体会,就不要着急往下修,修了也没有用!希望各位能精进修持!

前行广释

暇满之因缘

前面通过六道众生的数量进行对比,得出了人身难得的结论。下面进一步阐述这个道理:

这样的暇满人身,并不是平白无故或偶尔侥幸获得的,而是多生累劫中积集福慧二资的果报。正如《前行备忘录》所说:“要得到闲暇,需要守护清净戒律;要得到圆满,必须大量累积布施等福善。为了获得暇满人身,还要以清净的发愿来衔接……”

菩提道次第广论

辛二、难得之理分二: ① 从因之角度成立 ② 从果之角度成立

壬一、从因之角度成立分二:① 真实 ② 遣疑
癸一、真实

若作是念:彼由何故,如是难得?

若想:暇身为何如此难得?以下从三方面回答。

如《四百颂》云:“诸人多受行,非殊胜善品,是故诸异生,多定往恶趣。”谓善趣人等,亦多受行十不善等非胜妙品,由是亦多往恶趣故。

“非殊胜善品”即不善品。

如《中观四百论》所说:“人们大多受持不善,故诸异生多数决定趣往恶道。”即善趣人类等,亦多数受持十不善等非胜妙品,由此亦多数趣往恶道之故。

此由人类等普遍造集十恶,成立多数人皆会丧失人身,堕入恶趣。

又如于菩萨所起嗔恚心,一一刹那尚须经劫住阿鼻狱。

又如对菩萨起嗔恚心,随起多少刹那嗔心,即须经历如是劫数住阿鼻地狱中。

《入行论》说:“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最极寂静神变经》中说:“妙吉祥,若菩萨于菩萨所,发起嗔心,发起慢心,起时即彼自言我当经劫住于地狱。”

此以对菩萨起嗔心为例,说明人类易造极重罪业,以此罪因将长劫住于恶趣而不得人身。

以上二者皆由“造集新罪”成立人身难得。以下由“宿业未消”成立。

况内相续现有往昔多生所造众多恶业,果未出生,对治未坏,岂能不经多劫住恶趣耶?

何况内心中现在有往昔多生以来所造众多恶业,其果尚未出生,亦未以对治力破坏,怎能不经多劫住于恶趣中?

无始至今,在无量岁月中,吾人不知造下多少罪业。今生一日尚造多罪,比量可知,往昔无量生中,以三毒造罪决定无量无边,如《行愿品》云:“假使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无法容受。”既然相续中具如此众多罪业,果报尚未现行,又未以四种对治力破坏罪业种子,以此等罪业决定会成熟恶趣果报,且以其数量之多,必令我等长劫住于恶趣。

如是若能决定净治往昔所造恶趣之因,防护新造,则诸善趣虽非希贵,然能尔者实极稀少。若未如是修则定往恶趣,既入恶趣则不能修善,相续为恶,故经多劫,虽善趣名亦不得闻,故极难得。

如是往昔所造恶趣之因,若能决定以四力忏悔净治,未来亦防止新造恶趣之因,则诸善趣虽非极其稀有珍贵,然能如此作者实为稀少。若未如是修治,则决定趣往恶道,已入恶趣则不能修习善法,相续不断皆是造恶,故经多劫,即使善趣之名亦不得闻,何况修集善趣之因,故欲再得人身极其困难。

《入行论》云:“我以如是行,且不得人身,人身若不得,唯恶全无善。若时能善行,然我不作善,恶趣苦蒙蔽,尔时我何为?”

《入行论》说:“以我如此放逸之行,来世将不得人身,若不得人身而生恶趣,则唯是造恶,全无善法。若具人身有能力行善时,我却未曾努力行持善法,一旦堕落恶趣为苦蒙蔽,彼时我能有何作为?”

“未能作诸善,然已作众恶,经百俱胝劫,不闻善趣名。是故薄伽梵,说人极难得,如龟项趣入,海漂轭木孔。”

“在恶趣中非但不能行善,反造众多恶业,如是纵经一百俱胝劫,亦不闻善趣之名,不必说转生善趣。故佛于《杂阿含经》等经典中说:人身极为难得,犹如盲龟颈项欲趣入漂浮海中之轭木孔般困难。”

盲龟值木之喻,说明从恶趣转为暇满人身,可能性极小。盲龟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而轭木于茫茫大海中四处漂浮,无有定所,盲龟无目寻轭木,轭木无心等盲龟,盲龟出海,其头颈恰能趣入轭木孔隙之机率,几近于零。暇满人身正如盲龟值木般难得。

“虽刹那作罪,尚住无间劫,况无始生死,作恶岂善趣。”

《入行论》云:“即使刹那间造作重罪,尚须在无间地狱中长住一劫,何况无始生死以来,不断作恶,岂能转生善趣?”

癸二、遣疑

若作是念:由受恶趣苦尽昔恶业已,仍可生乐趣,故非难脱也。

若想:以感受恶趣苦果消尽宿业之后,仍可转生安乐善趣,故恶趣并非难以解脱。

此以受苦消业成立恶趣并非难脱。以下以受苦时仍时时造恶,成立恶趣极难解脱。

即受彼苦之时,时时为恶,从恶趣没后,仍须转恶趣,故难脱离。如云:“非唯受彼已,即便能脱离,谓正受彼时,复起诸余恶。”

因感受恶趣苦果之同时,仍时时造作新恶,以致从恶趣死后,仍须转生恶趣,故极难脱离。如《入行论》所说:“非仅感受恶趣苦果后,即能出离,因为正受彼苦之时,又造其余恶业。”

譬如狼在感受傍生果报时,仍以嗔心杀生,赖以活命之食皆须以杀生获取,一生杀生无数,死后必堕恶趣,难得殊胜人身。又如,炮烙地狱众生,以粗猛淫欲所感,烧红铁柱现为美女,彼等以淫欲所驱而拥抱“美女”,却惨遭烈火焚身,复活后忘却彼苦,又抱向铁柱,如是周而复始,以淫欲造诸恶业。故堕落越深,越难脱离。古人常言:“一失人身,万劫莫复。”正是此理。

壬二、从果之角度成立

暇满人身极少出现,因为:地狱、饿鬼、傍生中,愈是后后,有情数量愈少;与傍生相比,人类数量更为稀少;人类之中,生于暗劫者与生于光明劫者相比,后者更为稀少;同生于光明劫,生于佛法不兴盛时期者与生于佛法兴盛时期者相比,后者又更为稀少;了知佛法的人类中,不通达佛法扼要者与通达者相比,后者又更为稀少;通达佛法扼要者中,不实修者与实修者相比,后者又更为稀少;实修者中,未证悟者与证悟者相比,后者又更为稀少。

由以上根据可知,暇满人身极为稀少,而依此暇身修行成就者,更如林中如意树,天中帝释,人中转轮王,众山中须弥一般。在《华严经》《法华经》《涅槃经》《菩萨藏经》《别解脱经》等中,亦由佛陀出世与佛法难闻,说明暇满人身极为难得。

前行广释辅导 27 课

《前行引导文》分三个主要内容。前面部分主要是讲共同的前行,引导我们生起出离心,打破对今生后世的执著,生起希求解脱的意乐;后面部分是生了出离心想要解脱之后,积资净障,修持内加行。

内加行是让我们的心在出离心的基础上,进一步行持正行大圆满的殊胜修法。这些修法有大乘的皈依和菩提心、清净无始以来的罪业、短时间内圆满资粮、迅速得到上师加持、证悟心性的殊胜方便。这些修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前行,但在内心中修行的时候,完全可以作为正行。因为这些修行的方式不是完全按照前行进行安立的,前行的皈依中也有相应于大乘、密乘的意义,发菩提心也同样如此。

自宗的前行修法都比较甚深,逐渐修持后可以不断让自己的心趋向成熟。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三个修法中的共同外加行,其中有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按照宗喀巴大师殊胜的观点,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主要是打破对今生的执著。众生执著的方式有执著今生的,也有耽著后世的,打破耽著今生主要是观修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后面两个内容是轮回和业因果,主要是打破后世的执著。

思维如何打破对今生的执著,可以通过观修暇满人身的难得来转变。如果不了知暇满难得,就非常可能用暇满的人身追求今生的享受。

这个人身听起来似乎是一个身体,但其实暇满人身包括身、心两个部分,尤其是以心来安立的。身体是通过五蕴为本体的,暇满人身其实就是现在的五蕴,它有一般的五蕴,也有殊胜的五蕴。殊胜的五蕴就是指能够修持正法,能够对今生后世起到关键所依作用的暇满人身。通过了知这个人身难得从而让我们从追求今生五蕴的享受,转变成追求殊胜正法、追求解脱。从这方面让我们放下对今生名闻利养等等的执著。这也称为转心法。

在暇满难得中,我们学习了思维本体闲暇、思维特法圆满,也安立了暇满难得的数量差别,还有难得的比喻等,有些以前讲圆满了,有些讲了一部分。第四个科判安立的是数目差别。

上堂课分析了所有六道众生的数量和人天善趣的数量比较,差距非常大。虽然人和天的数量都比较少,如果从受用的侧面来讲,人身当然比不了天身。天身光明高大,而且受用非常圆满,基本没有粗大的痛苦,而人身有苦有乐。但是从修学佛法的侧面来讲,人的身体远远超胜天人的身体。由于天人太过享受,方方面面太顺了,所以内心不易生起要解脱的思想。

第二,天人的身体不是获得修行佛法的基础戒律——别解脱戒的所依。天人身份无法获得殊胜的别解脱戒律,而人身就可以。这些都是属于遍知佛陀观察后如是确定的。为什么如此呢?从一个角度来讲,别解脱戒一定要有出离心,而天人过于享受、放逸的缘故,很难生起真实的出离心,偶尔生起也不能够作为别解脱戒的稳固所依。而人身就可以产生比较稳固的出离心,在此摄受下的别解脱戒律就可以完全守持。还有,天人的身体构造等因素也不太适合守持殊胜的戒律。

由此可知,天和人的身份难得,但是人身从修行解脱道的角度来讲,比天界的身份更难得。二者之间并不是比谁受用更好,如果仅仅比受用,可能天人远远超胜于人。但此处安立的是能够修法的暇满人身,人的身份比天人的身份从修行佛法的角度来讲还要稀有难得,尤其是暇满人身。

按照《俱舍论》等的观点,人的身体超胜于其他任何五道。在人道中,如果从四大部洲进行分析,北俱卢洲基本上没有修行佛法的机缘,不是真正的佛法根基。很多地方都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这三洲的人身可值遇佛法,可以修行,而这里面南瞻部洲最为殊胜。虽然南瞻部洲在经论中划分的范围有大有小,但基本可以肯定现在的地球是南瞻部洲。

在这么多人中能获得暇满人身是很稀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它的因难得,果也就难得。就好像世间的黄金、钻石为什么稀有珍贵?形成这些稀有金属、钻石的因素难以积聚的缘故,所以显现的黄金、钻石、宝石就非常稀少。它的因缘难以具足,从而导致它的果很稀缺。

现在分析在整个众生当中人身难得,而且暇满人身更加难得,也是由于因缘难以俱全的缘故。今天要学这个内容。

这样的暇满人身也并非是偶然或侥幸获得的,而是多生累劫中积集二种资粮的果报。

具有闲暇和圆满的人身并不是偶然或者侥幸。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来讲,是不是谁的运气好就会遇到佛法,谁的运气好就能够生起很强烈的信心?在佛法中、在整个世间中,没有纯粹的叫做偶然或者运气,所有的现象都有前因。

但是并不是说因缘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可以改变的。以前没有这个因,通过不断的努力,因就具足了。所以这个因通过发心等其它的力量是可以改变的,可以从轮回的因变成解脱的因,也有可能从解脱的因变成轮回的因,它本身来讲是无自性的。所以因缘、业其实可以改变的,这是它的特征之一。如果业因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我们不管再怎么努力也没有什么作用。业可以改变这一点,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关键的。

这里面讲这种人身不是偶然或者侥幸得到的,是多生累劫中积聚二种资粮的果报。积聚二种资粮是要得到能发菩提心、了知空性的人身。人身程度也有高有低,有些人身能够接受、修持空性;有些人身能够发菩提心。既能够修空性又能够发菩提心的人身,就是积累了两种资粮——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如果这两种资粮以前都积聚过,现在的人身就可以在这个上面修持福慧。

二资粮主要是前世曾经修过善因的结果,分别来讲就是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这两个方面是修行过的。在修持福慧二种资粮的时候,有些人前世福、智两种资粮修的多一些,今生他的暇满人身就显现成又是暇满又是利根的;有的可能前世福德修的多,智慧修的少,他现在的暇满人身的福报就会多一些,但是了知空性的智慧肯定要少一点;有些可能前世智慧资粮多一些,福德资粮少一些,所以显现上面可能是比较有了知胜义的智慧,但是世间的身体还有受用等可能不是那么圆满。现在能够得到暇满人身,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积聚过福德或者智慧两种资粮,这个不是侥幸的、不是运气,一定是必然的。

既然现在我们的暇满人身是以前修集福资的必然结果,那么现在我们继续修持殊胜的福德和智慧资粮,也必定在后世继续获得暇满人身,而且这个暇满人身的质量越来越高。高质量的人身换成现在的术语来讲就是利根者,有些人根基利到什么程度?过目不忘,或是法义听了就懂,懂了就不忘、很容易相应,一听了之后就证悟了,那种是利根的具体体现。而且怀疑心非常少,信心非常强烈、深厚等等。所有修道的要素在他身上体现的非常圆满。这都属于业果或者因果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的人身是以前我们努力过,那么以后我们能不能获得人身要看现在努不努力。以前大恩上师也曾经在微博中发一条教言,说现在我们的一些福报,是以前我们的善因。下一世会不会继续受用呢?要看现在我们会不会继续修持这种善根。老人家打比喻就像手机一样,现在我们用的手机能打电话,说明我们昨天或者以前充过电。如果现在用完了不充电,明天就用不了。比如说现在很多人很有福报,如果只是受用福报,没有再继续投资善根的话,当善根用完何以为继呢?当你今天手机电用完了,你凭什么说还可以继续用?没有电了就必须再充电才可以用。这是个很好的比喻来说明这样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讲暇满人身?当然这里面很多必要性,生出离心等等,但是这里面也有个理念,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人身是以前努力得到的,以后还能不能够再一次受用这种殊胜的善根形成的人身呢?就要看我们现在是否继续在人身上面修持善法。如果再继续修,那就还可以获得很多使用这种身份的机会。

获得闲暇的因就是守戒

我们以前也讲过,大恩上师在这堂课之前也讲过,按照《前行备忘录》和其它地方的观点,要获得暇满人身有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必须守护戒律。有的时候是五戒,有的时候是十善等等,守戒律是获得人天善趣的正因。如果守的戒律很圆满可能是生天的因,也可能是得人身的因。我们现在当然是讲人身了,获得闲暇的因就是守戒。

获得圆满的因是修持布施

获得圆满的因是什么呢?圆满的因是必须修持布施。有些地方经常讲布施之后会得到很多的财富,你得到人身了,又有这样的财富受用,在这个基础上不需要过多的劳作。因为以前修了殊胜的因,今生财产方面比较富裕充足,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劳作和操心钱的问题。

有些地方还讲要布施和安忍,安忍可以获得相好等等。但我们在延伸的时候,得人身后还可以具足精进、禅定、智慧的本体。当然有些地方主要指布施和安忍,主要强调这两种。但是如果以前你对善法精进喜欢,今生中你也会有一种威力,这也是精进的果。比如今生做事很顺利,或具有威德、具有能力等等。我们修了禅定心很清净。如果有了智慧可以分辨诸法的自性。

当然得人身主要的因是持戒,得到圆满的因是布施和安忍。得暇满人身的第一个因就是守持戒律,第二个因就是修布施和安忍。通过修布施和安忍会非常庄严、财富比较多等等。单单这两条还不够,这两条能够让你成为一个富裕的人,就像现在我们世间的富裕的人,第一他一定曾经受过戒律(至少一条以上戒守过的);第二曾经做过布施,这个人肯定很有钱,但是他有可能很丑,我们现在也看到一些富裕的人,但一看这个人好像不生信心了,长得怎么这么丑啊?他可能没有修安忍,相貌就可能没那么庄严。有些人可能修了安忍,没有修布施,所以他很庄严没有钱。

第三个条件——发清净的愿

有些人又是得到人身了,又有钱,又很庄严的这种,他的这些因素都具有了,但是不信佛法就不算是暇满人身,缺少第三个条件——发清净的愿。修了持戒、布施和安忍,还要发愿以这个善根获得暇满的人身。如果发了这样的愿,善根就朝你所发愿的方面去成熟,你也就可以获得能修持佛法的暇满人身。

如果没有发愿,你虽然修了布施、安忍和持戒,但是不确定得到能够修行佛法的暇满人身。或许成为一般的暇满人身——一个穷人或者富裕的人,或者成为一个丑陋的人。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实例。要得人身,大概的来讲,就这三个因素。

这三个因素不是那么容易具备的。尤其守持戒律,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一说持戒,马上想到这是个大束缚。我能不能不守戒律?从某个角度来讲,你守戒不守戒都是自由的。但是,如果你不守戒的话,后世得人身的主因就没有了。后世得人身的主因是守戒;圆满的因素就是布施和安忍;然后还要发清净愿。

很多众生都不具有这些条件。在《广论》等经论里面有讲,人死之后再转人的非常少;从恶趣死了之后转人的极其稀少——恶趣的身份根本没办法持戒的。善趣的人中,真正守戒的人少,能够修布施和安忍的人也少,能够真实发清净愿的那就更少了。所以暇满的人身极其稀少。为什么稀少呢?因太难具足。

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这些条件;有些人知道了,但却想方设法地给自己找不做的理由。只要愿意找,理由总是有的——我今天没有空,这个我做不到等等。只要这样找理由,就说明你内心没有意乐。所以像这种时候上师们就会算了。

但是,如果我们现在给自己不修善法找很多理由的话,在后世是没有理由可找的。那时业因已经成熟了,该有的善因你没有修;不该有的恶因你又做了很多。就像世间很多可怜人,经常生病、没有钱等等;还有恶趣的众生。一些修学佛法的佛弟子中,有些人信心老是摇摆;有些人有信心但家里人不支持、没有自由;有些人没有钱;有些人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现在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怪谁呢?只能怪以前你自己没有修这个因。

很有可能上师在上一世的时候,曾经告诉你要这样这样做,但是你给自己找很多理由,没有时间或者怎么怎么样。今生那么就欠缺这些了,这没办法了。现在这种情况是谁造成的?现在这个情况是你自己造成的!以前有的得选择的时候,你没有选,所以现在就怪不了任何人。

现在我们有自由、有得选的时候,就不要再去可以选的不选。而且上师们经常给我们讲,这些因素一定要认真对待。如果我们还继续找理由,认为没有时间、没有空等等,那么以后还是这样,或者比现在还要差。

这个暇满的人身不太容易得到。你自己要去配合,自己要去做。这个方面做得越多,获得的暇满人身的质量就越高,修行佛法就越容易相应。因为这个暇满人身,刚刚我们也讲了,是分了很多档次的。高质量的暇满人身,就是上根利智,这样的暇满人身很容易解脱。上根分三种——上根的上根、上根的中根、上根的下根,也许上根的上根还要分很多层次;中根有中根的上根、中根的中根、中根的下根;下根有下根的上根、下根的中根、下根的下根。这些都是属于人身中的不同分类。

这些分类是谁来分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当然是在我们不了知,在烦恼或者业力的驱使下选择的。我们现在越努力,以后得到的暇满人身质量也就越高;现在我们想方设法地逃避、躲闪,没有花很多时间去认真修行的话,以后就不会得到那么完美的暇满人身。这些因和果之间可以划等号的。付出多少因,得到多少果;如果不付出这个因,也没办法得到这个果;如果完完全全做了错误的因,就会完全丧失暇满人身。

前行系列 3

来之不易(暇满之因缘)

如此的暇满,这也并非以偶然或侥幸获得,而是多劫之中积集二种资粮之果。

“偶然”跟必然相对,指事理上不一定发生,却真实发生了;“侥幸”是以为不必经过正当途径就可以意外获得,以上两者都跟因果律相违。因果律是必然性的,没有偶然或侥幸。换言之,一切都是由相应的因缘所决定。

暇满人身具足了修法顺缘,有根身、环境、意乐、自入圣教、善知识摄持等等,脱离了各种无暇状况,有很多福缘条件,这每一种果相是凭空而来吗?当然不可能。是偶然发生的吗?不是。是侥幸得到的吗?也不对。任何一种修法条件或福缘,都是来自相应的福德因缘,每一分都是多劫当中积集福慧二种资粮的果。

今世得到很好的根身,六根具足,当然是过去修福的果,否则哪有如此安稳、具强劲功能的身体?再者,如果往昔没种过善根,此世也不可能信入佛法。遇到佛法,生在佛法环境,拥有殊胜的法缘,都是过去世在三宝门前种下福德,是由发愿和善业而来。再者,趋入法门后就能发起胜解信,对于教证为体性的法宝,能够由因相或者正量获得信心,这都是过去积集慧资粮的结果。得到善知识摄持,也同样是依靠极大善根福德才出现的结果。

在入圣教门方面,即使是信入人天乘法,其实也是过去世种下正法之因而得到的。进一步生起无伪的出离心,一心趋入解脱道,也是由于过去世中深植善根。具备慧资粮,才了知一切轮回法无实义;具备福资粮,才能脱离尘缘,安心修法。每一分每一秒的清净修法时间,都是由过去修慧修福而感得。没有人打扰,不受人管制,身心安宁、烦恼鲜少、不受染缘等等,都是佛法上很大的福缘,叫做“清福”。

由过去多生累劫的勤苦修行积下福慧资粮,才在今生实现了暇满人身宝,得到如此地位、资格,比上哈佛大学更加殊胜百千万亿倍。一名学生必须长期刻苦地钻研学业,经过层层过关成为佼佼者,才可能进入哈佛大学,绝不会偶然或者凭借侥幸进入,那是高资格学府,一般人根本无从问津。但实际上这还不算稀奇,最稀奇的是得到堪能修法的暇满人身宝,它是无数劫来自己辛勤积资的结果,是世上最珍贵、最有价值的一种身份,超越了哈佛大学等世界上各行各业最令人瞩目的身份。我们应当如此了解,并且善加运用所得人身,否则,实在太可惜了。

班钦札巴坚赞云:“得暇满人身,非由强力得,而是积福果。”

班钦札巴坚赞说:得到今世暇满人身,不是由强大的权势、武力才得到,而是福德积聚的果。

世上有很多富豪、高官、成功人士、明星、名流,他们光彩耀眼,能呼风唤雨。但是以佛法的眼光来看,他们实际上是无意义的人身,或者是造罪人身、殃祸者、空过者、无心者,是非常可怜的人,好像什么都能干,唯独没有修法的因缘。由于过去世中不种善根,导致没有在三宝门中听受一堂佛法的福缘,也没有生起少许信心的可能,根本不堪成为修法者。以多数人的状况来看,不知道还要经过多少百千万亿生之后才能入于修法者的行列中,可见十分不易。这种没有修法之缘的人身是无暇人身,很快失去之后,又会现前无数世的苦难。得到一世暇满人身,最珍贵的便是趋入修法,这是我们唯一应当踏入的门径,唯一需要取得的资格。我们不应当受到舆论影响,或者听从世人的无意义说法,而要确认自己尊贵的身份,并加以百倍珍惜。

“非由强力得”一句,意为并非侥幸或偶然得到。真理才最公平,一切都是受到不徇私情因果律的支配,暇满人身也不可能通过强权、武力、机巧等得到。有偷心的人,总以为凭借自身的力量或者后门、背景,利用某种手段,使用某种办法,搞一些小动作就可以得到它,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好笑的第六意识以为能通过什么捷径得到,但事实上,“有因即得,无因不得”是铁定的因果律。也就是说,不是凭侥幸、强权、武力、偶然、碰运气、走后门、拉关系,或者讨价还价等在突然之间获得,暇满人身唯一是积累福德之果。

“积福果”只是作为点示,事实上,暇满人身是积累福慧二资的果。为什么呢?这一点由果推因就能证成。一切果都是由相应的因法而来,不可能是无因生。如果无因而生,应该在任何处都出现,为什么只在他的身上出现?再者,它也不是非因而得,世上绝无造恶得乐的道理。暇满人身上出现的任何一分法缘,根身、环境、善知识摄持、具信心、入教门、有善意乐等等,都是种下相应的福德和智慧才获得的。

假使谤法、偷盗、邪淫、发邪愿、不守戒等等,就不可能得到暇满人身。例如,瞎子、哑巴即是谤法、谤贤圣等的果报;心识混乱,即是往昔长期非理作意、不依循法道所养成的习性。或者不信解因果和轮回苦,没有出离心,也同样不能入于教门。或者喜欢造恶,跟恶人恶事混在一起,这种鄙恶的业力只能使之始终生在边地,无福进入正法的中心地带。或者往昔不曾积累足够福德的缘故,疾病缠身、穷困潦倒,甚至被关押入狱,也都是业感所现。

诸如此类,如果没有以往昔的持戒为根本,上供下施为助缘,净愿为结合,今生就不可能得到暇满人身,这的确是多生多劫积累无数善根的结果。因此,我们一定要好自为知,善加珍惜。花费大勤苦才换来的宝贝,却用它去装粪或者任其空耗、摔坏,当最后万劫不复时,就实在太可怜了。

超级恶棍(对比)

仅得人身而无法的光明,唯行不善的话,比三恶趣还下流。米拉日巴尊者对猎人怙主金刚说:“总的暇满人身难得,而见如你者则无可贵处。”如所说般,做恶趣的坠石没有比人更厉害的。

得到人身后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在佛法光明的照耀下看到正道所在,依靠自己极特殊的、具大能力的所依人身,来趋入法道并依法道行持,由此实现不可思议的利益。另一种,如果没有法的光明,是行走在非法漆黑的路上,人身也有可能成为非常强劲的造业机器,狂奔在趣往恶趣的路上。而且,人类心识造业的力量、频率、持续度、广大度,比三恶趣众生要厉害得多;唯行不善的手段,也是比三恶趣还下流。

米拉日巴尊者对猎人怙主金刚说:总的来说,暇满人身非常难得,但是像你这样的就没什么难得。所谓“难得”,是出现法的光明、利益很难,出现修法的因缘很难,很稀有。可是猎人整天造恶业,所做之事特别下劣,“怙主金刚”这名字起得再伟大,又有什么难得?有什么可珍贵的?称为人身宝是因为它能摄取无量大义,而猎人以杀生为业,拿猎枪残害生命,造业的手段比虎狼还厉害,纯粹是造业机器,就没有任何可珍贵处。譬如,大学生本来是天之骄子,堪称人才,但是某些学生只是吃喝玩乐,当然也就没什么可珍贵处。

“如所说般”意在承接以上米拉日巴尊者的话语。人类本来有闲暇、有修法的条件或者说根身功能,但是将这些条件用在造恶业方面,就成为下堕恶趣的坠石,能让人身高速堕入恶趣深渊。

旁生虽然有俱生烦恼,也会造下一些恶业,但是它的量不多。例如,凶残的猛兽只是在饥饿的时候吃一些肉类。只要自己有东西吃,它一般不会伤人。相比之下,人类造起业来简直是疯狂式的、几何级数倍的增长率,能令人顿时坠入恶趣渊底。比如,缘法、缘善知识造下诽谤的罪业,一次性就可以堕到地狱的最底层。

人类心识的能力和邪慧、欲望相结合,发展出来的造恶力量比三恶趣强悍百千万亿倍。对于这一点,只需看看本世纪以来人类以极大的扩张欲望、征服欲望发生了多少战争就不难明白。从各种冷兵器、热兵器到核武器等,瞬间就可以毁灭成千上万的人,恶趣众生有如此凶残吗?

在商业领域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博斗中,他们会使出各种心机,这类恶劣心识的运行哪个旁生有呢?无明心和人的聪慧结合,竟然出现如此层出不穷的计谋、阴险、凶残、狡诈、各种手段、杀人不见血、笑面虎、两面三刀。他们做出各种迫害、打击,利用言论制造种种邪恶运动。再者,思想家们也写出不少荒唐的邪论,毒害无数人的相续,这些遍计执著,哪里是动物界中能够出现的呢?或者,哪种动物会夸张地做出蛊惑人心的广告?日日大面积、高强度、高伪装地诳骗世人,挑动人的欲望,是哪种旁生能够造下的业?

再者,人类发明出各种影视、赌博、体育、娱乐、游戏等,这些自从产生以后就铺天盖地地展开,一波接一波,形成极强大的时代浊浪洪流,把人类带向毁灭的边缘,或者带动一大批人走向心识狂乱之途,使无数的人发狂般进入邪业区域,继而纷纷堕入恶途。比如,电子游戏制造商们集体造恶,利用现代科技迎合人们的各种欲望,他们的伎俩或造业程度是哪种旁生可比?

人类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无所不吃。想出那么多凶残手段,活吃猴脑、吃生猛海鲜等,同时又打扮得衣冠楚楚,标榜所谓的现代文明,哪些旁生能如此凶残、虚伪呢?人类以性解放学说作为滥行的依据,随意进行邪淫,哪些旁生能如此淫荡?人类的意识发明了多少造业手段和发泄烦恼的方法,哪些旁生有这种力量呢?人类以极大的贪欲妄想,将物质推陈出新,使它们越来越纷繁多样,哪些旁生有如此盛大的贪心?人类的意识驰骋在五欲六尘里,打游戏可以三天三夜不下火线,期间生起烦恼的强度或他们造业的能力是哪类旁生具有的呢?

可见,人们造起业来能比三恶趣下流百千万倍。所谓的“下流”,是指除了俱生烦恼,还有遍计烦恼,他们的邪慧有无限的驰骋空间、假立空间,他们可以建立起各种邪的思想模式、行为机制、追求目标等等,引领着心识无限狂奔,造业的力量实在太大了。说他下流,也是因为根本不符合真理法则,下至善恶因果法则都丝毫不契合。人类也由此变得越来越冷漠、凶残、自私,充满了贪婪、欲望和自以为是,这些是任何旁生界都达不到的。旁生们除了俱生的饮食和淫欲的本能,在得到满足后还能有安分的时候。譬如,一只狗除了饥饿或发情期,并没有生起很多烦恼、造很多恶业。然而,人类的心智能力一旦用于非法,就会变得极其恶劣狂乱。

在座多数是女性,看看自己一生在服装、美容、整容等方面下了多少功夫?相比之下,有哪只母孔雀想要整容?有哪只母鸟天天照镜子?再看看自己是如何化妆,一年要换多少套衣服,从上到下是如何打扮等等,这些又是哪类旁生所具有的烦恼?它们有各种洗面奶、面膜、化妆水、粉底、眉笔、睫毛膏、口红等等吗?人类的贪欲发展到如此强烈的地步,难怪化妆品业成为世上经久不衰的高利润产业!再者,它们有各种头饰、耳环、项链、服饰、高跟鞋吗?它们衣柜里有成百上千件衣服吗?它们会将稍微陈旧的衣服随意丢弃吗?从各种方面,不难看出人类膨胀的欲望。这些都是因为对自我的执著,为了虚假的自我,在一生中造下无数贪烦恼的业。

我们还可以观察人类贪取欲尘的计谋和恶业。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第六意识所缘法尘海量地增长。多少概念、名词、感觉,都是为了吸引人们的意识,乃至影视、游戏等都成为制造一种产品,使分别心识享受幻觉的美餐,使人们的妄想越来越达到极深重的地步,相比之下,哪些旁生能天天如此妄想?它吃饱以后只是在地上打个滚,最多瞟一瞟眼前的风景,但是人类每天都要看电视、上网、看新闻,猎取各种杂乱信息、产生各种炽猛烦恼。当代人类的各种失聪、失明、失忆等怪病,也都是人心胡乱使用的结果。人类不断地发明各种产品,有意地鼓起贪嗔;人类的第六意识严重造业,每天猎取无数法尘,在网络、影视上分别,任其挑起种种欲望,把自心撩得狂乱不堪,相比之下,哪些旁生有如此严重的烦恼与恶业?

人们还会有意地挑起竞争欲、征服欲,制造各种虚幻场景去烘托自我,将自我形象伪装得非常伟大,将相续充满贪嗔痴的凡夫,推上天王、天女的高位,使他越来越荣耀、虚伪,最后只能以毁灭而告终。哪类旁生的我执、我慢、自我表现欲能如此膨胀?狗类根本没有如此强大的自我意识,除非受到打杀,它一般都是与人类相亲近。人们的自我感却是大到无法比拟的地步,认为自己是天下最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物类,大有“老子天下第一”之我慢或强势。

非理作意通过邪文化的鼓动,使人们的自我感越来越膨胀,内心却是越来越脆弱,稍微受伤就落入绝望之境,甚至想要自杀,这种脆弱是哪些旁生所具有?再说,动物之中没有多少精神病,但是现代的很多人们以过分的焦虑患上精神病,他们发疯、发狂、自杀等等;动物不会失眠,人类当中却有很多患上失眠;动物不会整天花心思或使用狡诈手段损害同类,人类却经常以各种或明或暗的手段陷害他人。

人类的心非常躁动、不稳定、不安分,他有一种追风的观念,或者更新为好的观念,由此变得浅薄、恶劣而浮躁;任何事物一旦陈旧或过时,人们就马上抛弃,衣服可以甩,配偶可以甩,家庭可以甩,事业也可以甩,根本没有原则,这多么可怕!人类心识被邪观念熏染后,就导致如此结果。

再说表现欲,哪个旁生时时都想要表现自我?它没那么强。但是人类在一顶帽子、一件衣服、一双鞋上面,都能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走在人前耸耸肩、眨眨眼、伸伸手,表现出一个很强的自我,一个与众不同的、有个性的自我。这些遍计的自我执著使得人心格外不安分,连几分钟的安宁都谈不上。然而,旁生吃饱以后,往往还会悠闲地在草地上走来走去或安静地打个盹。再看,人类的狂想、竞争,使得多少次处在竞争的焦灼当中连夜失眠,不吃安眠药根本没法过日子,相比之下,哪个旁生会是如此妄想未来?哪个旁生一旦失落,就认为自我受到了打击或自我没得到承认,从此心情一落千丈、沮丧到近乎崩溃?

人类的第六意识已经失控,他的狂妄追求,他的心有不甘,使得他非要不可,并且是无所不用其极。人类在诸多混乱观念的灌输下,建立了各种自我价值观,认为一定要实现他所谓的价值,结果刚强的个性、过分的妄想,并不能使他安心。他也不肯按照伦理道德去行持,狂妄的自我张扬使人失去了正常状态,实际苦的还是自己,这样的日子有什么安宁、快乐可得?

同时,人类拼命地矫饰,其虚伪程度超过任何旁生。旁生心里有什么俱生烦恼都会表现得清楚直接,爱,也要呼鸣,恨,也要表现出愤怒的神情。很多虚情假意的人内心如毒蛇,外表却伪装得像朋友,各种包装的伎俩、伪善的伎俩都能做得出来,相比之下,旁生尚不至于如此残忍、冷漠、阴暗。

可见,人心如果用错,绝对会成为掉入轮回深渊的坠石。没得到法的调化,没有走上正理之路,的确比旁生造业更深重。因此,最关键是心中要有法的光明,要不白得一世人身,要真正走上觉悟之路。

【思考题】

1、 对以下情况作比较,认识暇满人身极其稀有:

(1) 纵向逐级比较人天身与六道其余身;

(2) 横向逐级比较人天身与六道其余身;

(3) 现量比较人与旁生;

(4) 现量比较暇满人与无暇人。

2、 分别解释“人身宝”、“庸俗人身”、“大殃祸者”、“无实义人”、“空过者”的涵义。

3、 具种种修法顺缘的暇满身是如何获得的?从各方面观察,引生珍惜心。

4、 为什么以人身造恶业比三恶趣还下流?

普贤上师引导的理路

整个一大段是连环套的演说方式,一环扣一环,由理由推出结论,再推出下一个结论,或者正面、或者反面,由此形成环环相扣、非常紧密的理路关系。

比如,普贤上师说到今世所得自由人身,不像旁生有障碍或能力有限的根身,想造恶造不起来,想造善也造不起来。人类有一种特殊的自在能力,如颂文所说:以此行善,人身就成了解脱的舟船;相反,人身就会成为堕入轮回的铁锚。身体受善恶心念的驱使,会成为它的仆人,为它办事。由于人的意识特别发达,想做什么都能很快想出办法或者发出心力,做什么都有自在,因此紧接着就有颂文之后的三句话。

也就是说,以过去积集福德的力量,今生得到一个具暇满的人身,此时就看我们如何运用了。如果不是打算摄取坚实、胜妙的正法,而是盘算:此生定要求得现世的成功,得到好衣美食以及名利事业等,以此计划驱使,他将在现世法中奔波,在声色名利的虚假幻尘中很快耗尽一世,终究不能以暇满摄取到坚实义。他会在临终时以手捶胸,痛苦懊悔。因为没有修成有利于后世的正法,反而积下诸多罪业,枉费了此世健全的根身、丈夫身,没有用它来成办顶天立地的正法事业,没有出现圣贤之道,甚至都不应当算是生为男子。这的确是一个最不好的计划——竟然以人身这辆“奔驰牌”宝车直接开到恶趣当中。由于暇满人身功能强劲,无论做什么都极有能力,万一没用对,就是非常不好的计划和使用方式,成为一种最大的欺骗和最大的愚痴。

接下来的“是故”是从正面说明,由于这一次的人生是计划永好永坏分界处的缘故,应当思维:今生如果没有摄取坚固地,以后就再难得到暇满;如果生在恶趣的种类当中,没有正法的光明,对于取舍之处愚蒙,必将越来越下堕,一直堕到暗无天日的恶趣渊底,所以今生一定要精进。我们应当如是激励自心,看清人生的方向,从而善加把握。

如此了解普贤上师上上下下引导的理路,以及引心趣入的线索,这一点非常重要。

愚莫过此(对比)

而此次无论怎么做都是有自在的,所以颂云:“善则此身解脱舟,恶则此身轮回锚,此身善恶之奴仆。”

这次不管怎么做是有自在的缘故,如教典所说:用得好的话,今世人身是解脱的船,它能让人越过轮回大海,到达解脱彼岸;用得不好,人身就成为轮回的锚,它能让人直接沉入轮回深渊,无法自拔。也就是说,一旦趣入邪道,人身将会加速自己造业而崩溃,导致一落千丈,沉入恶趣渊底。

可见,就人的生命而言,有两种面向和判定:说到他能修法,当然是非常尊贵;说到他能造恶,也是非常可怕的事。总之,一切善恶的奴仆即是今世人身。善恶是指内心,它如同国王或主人,一旦生起就会驾驭着身体去造业。如果生起学修正法的善心,当然会驱使身体作一切法行;如果生起贪嗔痴等恶心,想追求美色、权力、名声、享受等等,也会驾驭身体为它服务。身体没有善恶性,它只是个工具,善恶之心才是主人。因此,我们一定要生起好心,生起一种向上的愿望,以此驱使而立志,继而善加运用此身来摄取大义,即“取心要欲”。

是故由往昔积集福德之力,这次具足十八暇满的一个人身,是得到了,于此未能摄取坚实的胜妙天法,而在作此生的衣食及世间八法中,暇满无义耗尽,临终以手捶胸的话,则未生为男子,是不好的计划!

以往昔的福德力,这一次得到了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假使在此所依身上没有摄取到坚实、殊胜的天法[[11]],却在忙碌今生的衣食、营办世间八法中无意义地耗尽暇满,临终以手捶胸、悔恨不已,其实就不算是男子,不算是大丈夫,这是个不好的计划。

也就是说,如果事先没有计划好、考虑好,将此人身一旦用错,就会全盘皆错。以此人身高密度、大面积、高强度地造作极端可怕的三恶趣业、轮回业,这种错误的规划,将把自己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此,我们最初就要观察、思维:我得到暇满了吗?我应当如何争取?我的一生要用来干什么?只有发起取心要欲来摄持自相续,使缘起转向正面、良性面,使自心入于安稳的法道中,才能有利于实现大义。世上唯一的一条安稳路,即是法道,除此之外的险道,每一条都是通入万丈悬崖,使人堕入死海、虎狼群、罗刹洲等等,非常可怕。所以,我们首先要抉择好自己的前途、道路。

《入行论》亦云:“得如是暇已,我若不修善,无余欺过此,亦无过此愚。”

基于本法即生求解脱的主旨,此处“善”应当扣在出世法或解脱上来理解。获得如此闲暇,是万劫难遇的良机,假使我不利用有限的光阴修持出世间善法,就没有比这更自欺,也没有比这更愚痴的了。

所谓“自欺”,即自己骗自己:我现在做的事情非常有实义,是很现代、很时尚、很让人骄傲瞩目的等等。他给自己定义的人生意义已经完全错误,就如同对自己说:我要去吃那个毒药,那可真是美餐。这难道不是自欺吗?明明知道有毒还去吃,除了毁坏自己又能有什么好结局?或者说:我要用金盆来盛粪,盛装这种精华品才是非常值得。他拿人身宝器盛装求现世的愚痴粪、烦恼恶业粪,而且是填得满满地来玷污自心。或者他会说:那不是悬崖,是快乐的花园。于是用力往悬崖冲,发疯似的追逐,最后才发觉自己欺骗了自己时,但为时已晚。

我们自以为是的心是内在最大的欺诳者,它常常指挥着我们说:那种名声有意义,那种利益非常不错,一定要争取,不然岂不是白活一世。或者:我是个人啊,当然要吃、要穿、要名誉、要爱情、要事业、要紧跟时代潮流,各种新鲜事物我都要去尝试、去拥有,我哪样也不愿放过,我是个现代人等等。诸如此类,内在欺诳的声音逐渐引导着我们向恶趣悬崖奔驰,难道不是最大的欺诳吗?到了老年,原先以为的灿烂人生突然变得一片漆黑,想到深重的罪业十分害怕、马上要堕入恶趣时才知道,把自己骗得最苦的是自己的心。

为什么会被骗?因为不懂得人生的意义。这才是最大的愚痴。譬如,一个人拼命吃毒,别人说:太愚痴了,吃毒会损伤生命,你为什么这样做?他却说:这是世上最好的美味,我一定要吃它。又如,明明是万丈悬崖,他却说:下面是快乐大本营,极其刺激,是实现人生的高峰点。结果驶入深渊,难道不是因为愚痴吗?同样,经过万劫精勤积累资粮得到的人身资本,却任意挥霍无度,拼命用它来造集各种极其狂乱的业,杀盗淫妄、谤圣谤贤、谤正法等,就如同我们拿无数把刀拼命往自身上击刺、自残一般,没有比这更愚痴的了。

观念一旦颠倒,自然会用人身大造恶业,积下无量恶趣生死的苦报。本可摄取无边利益的殊胜暇满人身,却以一念偏差,尽做些自虐、自残的蠢事,难道还有比这更愚痴的吗?应当反省:我为什么还要这样做?难道我不是个人?如此责备、打骂自己,让自己尽快清醒,乃至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浪费地珍惜暇满,任何少许的时机都要去摄取究竟解脱道的坚实利益,只有实现了它,才算是到达永无迁变的安宁之地。

背水一战(珍惜)

是故,这一次人生是策划永好永坏分界点的缘故,心想:今生未摄持坚固地的话,往后难得这样的闲暇;而像生在恶趣处种类的话,则无有法的光明,于取舍之处愚蒙,将辗转下堕无有边际的恶趣,是故这次需要精进。

“这一次人生”是指通过多劫努力所得到的人身。“分界点”即上升下沉的岔路口。“永好”指究竟解脱之路,一旦成功就不会变坏,叫做“决定胜”,或者说一向好。“永坏”指轮回路,会越走越深,从苦入苦。“计划”是到了人身这一岔路口上,内心应当思维:我到底往哪条路上走?假使往永好的解脱路上走,将来的确会从乐入乐,最终实现永乐;如果在轮回道上继续奔驰,结果只会落入无边际的苦流中。

以此缘故,如果今生不去摄持坚固地,以后就很难再得到闲暇,很难再积聚如此齐全的修法因缘来实现暇满人身,拥有自在修法的缘分。人心与业力非常复杂,只要不在正法的路上行进,邪法的因缘就会越增越多;今生如果没有利用极难得的机缘摄取坚固之地,人心就会非常严重地造下轮回之业,将来很难得到闲暇。

我们一定要牢记噶当四依——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岩,最初即是应当一心依止正法。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不是法就是非法。不肯在法道上走,就会落在非法中打转。非法是不正常状态,是远离闲暇、完全随顺自己的愚狂习性而转。今生是人畜分界之处,是法与非法分界之处。修习暇满,发起励力依法的誓愿之后,才会一直摄取正法的大义,才会在来世仍然出现正法的生命。否则,必然是一生在娱乐、声色、竞争、贪嗔等中打转了。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没有好好依止法的人,会干些什么呢?考虑不到来世,唯一只求现世,为了声色享乐、饮食男女,他们任意妄为,跟旁生又有什么差别?以目前这种状况混下去而不肯摄持坚固地,他来世还能得到暇满吗?不可能。今生到达宝洲,有如此良好的修法机缘,却造下众多猥杂之业,可想而知,来世除了堕落恶趣,没有其它去处。

假使生在恶趣种类中,没有法的光明,从生到死都是痴暗一片,依于愚昧的心,随着俱生烦恼的冲动,造下杀盗淫等各种恶业,就只能以此继续下堕,叫做“从暗入暗”、“从苦入苦”,辗转转生于不见边际的恶趣当中,难以超出。譬如,堕为老鼠时丝毫不懂佛法文句,不知取舍只知偷,它能依靠什么善业得到超生呢?只可能继续下堕。整个三恶趣都是无有一丝法的光明,不会认识此是法,我要依法道行持等。可以想象,堕入深不见底之处,还要一堕再堕,如无底洞般一直下堕,如坠入绝壁悬崖般一直下堕,如何才能得救呢?

我们今世就如同到达一处暂时的休歇点,旁边有个孔洞,可以由此直接穿过轮回的关隘,去往无限光明的解脱之地。彼处再无苦恼、忧患的缘故,叫做“坚固地”。过去有个人落入被覆盖的千尺深井里,井口上只有一个很小的孔眼,狐狸给他传密诀:眼目专注在孔眼上,一心想着从那里飞出。于是,他观到心不散乱时,孔眼没变大,身体也没变小,就这样从孔眼飞出去了。同样,如同出现了一个孔眼般,我们今生有一个机缘,可以从轮回深井中超出,它极其宝贵,一旦错过,便不再出现。

这关键所在的暇满,它意味着以此修法光阴去摄持坚固地,就能顿然超出,之后再无忧虑、不再轮转。如果没有把握这一机会,如同一线光隐没以后,将会重新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当中。对此,我们应当再再策励自己:当前有自在的时候,决定要从轮回中脱出,一定要在今生就达成解脱,否则以后将更难有希望。

过去生中多数在恶趣中流转,在苦海中流转,没有得到救度的机会。今世既然已经到达人身的分界点,就是非常关键的岔路口,可以由此走往解脱之路。在岔路口上只有一条法道可以通往解脱,其他茫茫无际的全是轮回路。那些因缘的潮流一直将人推往恶趣、生死。而且,在此过程中,人们很难扭转局势,只能随业漂流。如今好不容易因缘积聚,我们来到了中间岔路口,有心力或“有自在”走往解脱道。一旦错失,不免身不由己地随业继续流转,再难出现机缘。

茫茫无际的轮回业海,全是非法的因缘,被潮流一推再推,推到无边际处。无数生以来积聚的因缘现今成熟,我们已经到达近海的一处,此时有两方面的可能性:或者继续往轮回深流里走,或者趁波浪的冲击不大,全力以赴地逆流而上,游向海滩。当然,选择后者就需要我们抓紧争取,非常精进地奋力前进,才能到达坚固地、成功地,从此再也不会被海浪席卷而走。相反,假使在关键之处忘失正念,没有去努力地把握、争取,有限的精力将很快耗尽,等下一个海浪冲来,冲到远洋、冲到离海滩越来越远的轮回,就丧失了仅有的机缘。那时再想游往海岸,就已经是身不由己,最终陷没海中,非常可怜地被海浪一阵阵席卷而去。

我们今生到达轮回、解脱的分界点,回头张望,是茫茫无际的轮回之海,业浪一阵比一阵高,一阵比一阵凶猛可怕,根本看不到希望。往前面看,已经能望见海滩,只是还有一段距离。此时考量自己的体能,发现只要精进、不失时机地游去,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并在有限的时间当中逐渐到达海滩,到达坚固地。

“需要精进”意为,已经看到海滩,海水的冲击力也不大,自己还有能力逆流而上、有自在游往海滩的此时,就一定要努力,以有限的光阴和精力,毫不松懈地摄持坚固地,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曾经仲敦巴尊者问金厄瓦:你忆念已得的暇满人身吗?

金厄瓦是每次修法前,一定要诵一遍《入中论》的一颂作为心要:“若时自在住顺处,设此不能自摄持,堕落险处随他转,后以何因从彼出?”他深知人身是分界点,当前自在地住于具足修法顺缘的地方,假使这时不能好好把持,将来一旦落到恶趣险处随他而转,能够以什么因缘从彼中脱出呢?必定是万劫不复!

因此,目前须要好好把握,才能在不久之后走出轮回;如果没有把握,一旦堕落恶趣,机缘将不再出现。金厄瓦一再策励自心:依此人身,我一定要走往解脱,一定要摄取心要,一旦失去就再也难以得到。缘起实在太难积聚,一旦被业流冲到轮回波涛汹涌之处,如何能够返转?根本没有机会和能力。因此,只有珍惜这一次机会,不能再失去了。

三殊胜摄持勤修(珍惜)

需要以加行发心、正行无缘、结行回向,即三殊胜摄持之门,数数修而实行。

此处的正行无缘就是不换题目,不缘暇满以外的法,抓紧时间、集中精力,相续不断地观修暇满难得。在正行阶段不能随意切换主题,或改换重点、中断观修,如同烧水也需要持续,直至烧开,以免前功尽弃。

“数数”即相续不断。不能专一、相续就绝对不可能成功。之前我们讲过六字诀[[12]],专、勤、坚、久、广、深,都是就一个主题用功。专,专门修暇满;勤,数数不断地用功,力争在各个点上产生认识,首先取得定解,之后转变观念、心态;坚,即正行的任何时候都不退缩、不转移;久,即长久地进行;广,从各个层面拓开观察的智慧,看到自己的错误之处、颠倒之处;深,让它成为心中永远不忘的观念,让它深化再深化,变成任运就能生起的心念,让珍惜暇满的心、摄取心要的欲乐贯穿在每一分、每一秒。

修量

由如是修持,相续中生起之量,是需要达到像金厄瓦格西一样。他从不睡眠而唯修善行,为此仲敦巴格西说:“儿啊!身界的疲劳要消除,不然会生病的。”他回答:“实应如是。然我思维暇满难得,则无空闲消除身界的疲劳。”他是念了不动佛心咒九亿遍,终生未睡。相续中尚未如是决定生起之间,当须修习。

金厄瓦格西修法或者取心要的欲,就是暇满修量的标准。从“他从不睡眠”一直到“终生未睡”之间,表达了在他心中开发出来的修法欲,这种状况通过一个对话得以体现。

他从不睡眠,唯一修善行,这是一种外在表现,是由内在的欲而发出。只看外在并不足够,我们还需要观察到他内在的机制。机制是指在深刻的暇满观念摄持之下,出现了到量的取心要欲。相比之下,我们专门睡觉、不修善行,就是没有取心要欲的原因所导致。暇满如此难得,我唯一要用它来修善,不能浪费,这才是发起了欲。它是能够摄持自心的根本因素,具有欲或者胜解才会出生后后的一切善法。

金厄瓦格西的心态如何体现呢?师徒间的对话。仲敦巴格西说:你还是要消除身体四大种界的疲劳,身体如同机器,用久之后就需要通过睡眠来缓解,不然会生病。但他说:是该这样,但我思维暇满难得,就没有空闲消除身界疲劳。

由想起暇满难得,便觉得时间不能用在睡眠上,一定要抓紧再抓紧、修善再修善,可见他的善法欲强大,以至于排开了消除疲劳等一切事。譬如,勤奋的学生会说:时间宝贵,我一定要用来抓紧读书。于是,以一种很强的求学欲,排除了到户外玩耍、看电影、放松等,他摄持身心唯一投入所欲处。

金厄瓦格西至少把握了以下两点:第一、思维暇满难得,对此达到极为了知;第二、思维义大,了知只有修法才是最大的意义,其他都没有意义。由于生起极强的欲,他一直不肯把时间花在其他地方,而是完全统摄自心唯一修善,这就使得他不再睡眠。以此取心要欲达成了何种结果呢?一生不断地持咒,单从持咒这一个修法来看,他持诵不动佛心咒九亿遍。以取心要欲完全摄持自心,以致于他终生都没有睡眠。

我们应当了解这一段话的深义,了知如何才叫做“需要达到像金厄瓦格西一样”。修量的具体说明是从“他从不睡眠”到“终生未睡”一段。内在的心态如何,外在表现是如何,这些都是由修法到量才出现的状态。而且,修龙钦宁体法门的目标是即生成就,最初就需要发展出修法欲、取心要欲,来摄持大圆满外内前行乃至正行的一切道分。暇满是有限的资源,寿量也是有限的天数,想要达到即生成就谈何容易?为能完全献身心于法道,当然要具备金厄瓦昼夜投入修道的精进心态,以取心要欲来贯彻一生。从《大圆胜慧》中可以看出,真正专修大圆满的人,他的功课表完全排满,二六时中都用于修法,否则必定难以圆成。

法门的要求非常高,此处也说到,相续中没有如是决定生起之间都应当修习,否则根本无法把握并且摄持自心昼夜投入法道的修持当中——也就是说,这都是因为暇满没修到量。

求加持偈

虽得闲暇而乏坚实法,虽入法门犹散非法行,

我与如我愚痴诸有情,暇满摄取实义求加持。

坚实和不坚实是一对。比如,财富会被水、火、盗贼、败家子以及王法五家所夺,但用财富来布施就得到了绵绵无尽的福报,因此是成为坚实。总的来说,人身是泡沫之身,如果修得好,它能摄持坚实法;如果不肯精进,也只能是虚度此生。所以已得闲暇时应当修持对后世有利,乃至能成办解脱成佛的法,这就是此处所谓的“坚实”。

“闲暇”,指方方面面因缘积聚,拥有堪能修法的大好光景,时时都能摄取法的利益。很多人由于愚痴,虽然获得闲暇,却尽是忙碌一些泡沫法,追求享受、男女、名利等等,无所事事或者大混光阴,不肯去摄取实义。即使得到少许现世的享乐也是刹那消失,对于来世毫无利益,更何况在此期间大都是起烦恼造罪、往恶趣奔。这些做法的确非常愚痴。

最有能力的大好人身,本可以分分秒秒都摄取坚实法财,也就是以闻法、思法、修法来摄取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舍财、慧财等。下至施一碗饭、供一支香,都可以让它增长成无尽的福德。而且以人心可以发愿,可以随顺普贤行愿修学,可以得到未来无量无边的福德聚,产生极其殊胜的果报。或者,利用人身可以增长智慧,可以认知从世俗缘起到胜义空性的诸法实相,可以了知世上的一切法都受缘起律支配而毫不紊乱,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以及如何在心上行持法道等。

或者,利用人身可以修前行法,从暇满直到最后一步,每一步都能发展善心、远离颠倒,逐步淘汰一切流落轮回的因缘,一心修持解脱道的各分法行,由此趣往解脱;或者利用人身发起层层深入的皈依;或者发起大菩提心,实践六度万行。以人身还能够修曼荼罗和金刚萨埵法等来积资净障,之后与上师大宝相应、开发心性,最终还归法界。总之,无量无边现时究竟、解脱成佛的利益都能依人身得以实现。

由于正法相合缘起,绝非虚设,所以行持一分就能得一分坚实的法财,或者说种在心中会源源不断地生果。所谓“食少金刚,终竟不销”,在法上点点滴滴的运行都会出现无边利益,可见是非常坚实。譬如,从《贤愚经》中可知,在三宝门中供一朵花,多少劫来都不会亡失果报,此“金刚种子”会源源不断地出生乐果,这些都是由缘起律所决定。再者,结上了出世的因缘,由此必然得到解脱。如《法华经》所说,一声“南无佛”,或者一个小低头、小合掌等等,都成为成佛的因缘,因为正法才是引领我们回归法界的最关键因缘。

总之,获得人身就应当舍弃现世泡沫法,一心依止正法。四部退心法中,暇满引导起到了最初的作用——了知自己的愚痴所在,了知大义和非义的差别,之后一心以人身摄取坚实法财,摄取一切法上的利益。具备了这种心态后,才能够一心向法、一心依法,也就是说,偈颂的第一句是指责自己的愚痴。

第二句也是说明这种愚痴性。虽然已入法门,却仍然以非法行整天处于散乱中。心在法上运行就是法行,在非法上运行就是非法行,凡在佛法之外的全部属于非法行。愚痴的我们偏偏区分不清,还以为世法和佛法可以并行,以为世间学术权威的邪谬说法可以跟佛法的真理并行等等。乃至对此没有一种断然的取舍、没有黑白分明的眼光之前,其实都无法唯一行持法行,无法做到刹那也不散乱于非法行中。但是,晋美朗巴大尊者在闭关时可以做到连一弹指间的放逸都没有,这意味着什么?自心外散于非法道中都叫放逸,尊者断除愚痴,能够策励、勉励、珍惜暇满的缘故,成为纯粹的法道行者。只有完成四退心法的修行,才可能做到噶当四依;做到一心依法,才可能叫做行者,我们对此务必认清。

以前两句反省自心之后,接下来是向上师祈求加持。此处是以普贤上师为代表,华智仁波切希望我们面对尊者的这部言教、语录,生起如真佛亲自教导般的珍惜心,同时,祈求普贤上师加持自己和一切不知取舍的愚痴诸有情,让暇满能够一分一秒都摄取实义。这就是确立行持法道的志愿,修行暇满一定要出现这种献身于法的心态。

暇满难得之引导终

【思考题】

1、 祖师引导取心要欲的理路是什么?准确掌握后如理引导自心。

2、 为什么说“得暇满身时不修出世善法是最大的自欺和愚痴”?

3、 为什么今生是计划永好、永坏的分界处?懂得这一点后,我们应当如何劝勉自心精进修行?

4、 暇满难得的修量是什么?

5、 在暇满的修法上,如何向上师祈求加持?

[[1]]因相:即理由。

[[2]]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3]]对于“入圣教门”,下文有严格的鉴定:就出世法来说,自身有出离心才算进入圣教门;有菩提心才算进入大乘佛门等等。

[[4]]《大乘庄严经论》云:自性无间续,三佛俱常住。

[[5]]关于佛陀与法教的住世,有不同的说法。

[[6]]是在《莲师祈请七章》中以小字所标明。

[[7]]过去藏地煮饭用三块石头支成一个灶,前面一块倾斜的矮石头,后面两块竖着的高石头。尊者见到母亲就在前面那块斜石头里。

[[8]]《原人论》中判大乘,一曰大乘法相教,二曰大乘破相教,三曰一乘显性教。《禅源诸诠集都序》谓:一曰密意依性说相教,二曰密意破相显性教,三曰显示真心即性教。

[[9]]藏文中的“海”是指湖泊。

[[10]]《四百论》云:智者畏天趣,亦等同地狱,彼等于三有,难得不生畏。

[[11]]“天”是印度文化,藏人常用,它表示高尚。比如说“天上”,即是最高、最好之意。

[[12]] 在《一生修行的重点和归宿》中讲过六字诀。

珍惜暇满

(一)以因难得

分二:1、暇满之因;2、积因极难。

1、暇满之因

单单生在善趣,也需要以持戒等修持一种清净善法作为因,而得到具足八暇十满的人身宝,更需要以圆满的善法作为因,也就是需要以清净戒作为根本、以布施等作为助伴、结合清净的发愿等,修积众多善根。

总的来说,单单得人身或天身,至少需要以一种清净善法为因,纯粹的恶法因缘是不能感召善趣的。

特别地观察,善趣中具足“八暇十满”的胜妙人身,它远离了种种修法违缘,具足了自他方面的种种顺缘,这不是无因无缘、侥幸现前的,每一分都是由相应的善缘所感。所以,要积聚众多的善根,既要有清净戒这一根本,又要修布施、供养、恭敬、慈、悲、喜、舍等等作为辅助,没有这些不可能在自身上现前种种修法的顺缘。而且,要以清净的发愿摄持善根,往成就自己修法的方面作回向,比如:“获得人身、生在中国、童贞入道、正信出家、长遇明师”等,即发愿自己来世能得暇满人身。这样结合清净的发愿,摄持种种善根因缘,才能特定地往获得暇满人身的方面成熟果报。

2、积因极难

认识了成就暇满的因之后,接下来思维修积这样的因缘非常困难。具体分两方面:正面思维修积成就暇满的善因极难;反面思维造集失坏人身的业因极为容易,数量极多。

在地狱、饿鬼、旁生这三种恶趣中,见不到众生在造作能得安乐的善法,不必说清净的善法,连混杂烦恼的不清净善法也看不到。(比如在旁生界里,有多少畜生在守持五戒、在修上供下施等呢?在地狱和饿鬼界里,有多少众生一刹那生起了善心呢?几乎看不到。)

在阿修罗界和天界当中,多少众生守持戒律、行持十善业呢?阿修罗成天嫉妒、斗争,欲天的心恒时散乱在五欲中,上界天住在定中不动念,怎么可能生善法的念呢?

人类当中,在无佛出世的时代、在边地不开化的人群当中、在持邪见者和痴呆者的心里,有多少善念生起呢?这些无暇之处,不具足修作善法的因缘,所以善法极为稀少。

再说,即使在佛法兴盛的中土,也并非人人都在行持善法。比如中国十多亿人当中,修善法的人非常罕见。再看这些行善的人,所做也多是夹杂着烦恼和不善业的不净善法(行善时,带有贪、嗔、嫉妒、傲慢的心,带有攀缘的心、自我显示的心,带有追求现世福报、求名求利的心),真正能做到清净善法是非常困难的。

像这样,因的白法很难积集,所以果的暇满人身极难获得。就像春天在田地里播的种子非常稀少,秋天收获的果实自然是非常稀少的。

再从反面观察,众生极容易造集失坏人身的因。比如三恶趣众生的心里,刹那刹那现行嗔恚、悭贪、愚痴等的烦恼,造集杀、盗、淫等的不善业。这其中的每一个刹那都是堕恶趣的业因。阿修罗界和欲天中的生活,也只是增长嫉妒、斗争和贪欲。

再看人类的造业状况,大多数人多数时间都在造集不善业,结局多数是往恶趣里走。而且,对菩萨起嗔恚心,每一刹那的嗔心都会感得长劫住在无间地狱,像这样,缘着善知识、缘着佛法僧三宝所造的严重恶业非常多,这其中的每一个业都是长劫沉溺恶趣的因。而且,自己识田中还有往昔多生所造下的数不清的恶业所熏的种子,这些业种没有感果、又没有修习对治加以摧坏,合算起来,不知需要多少劫住在恶趣当中!这样衡量就知道,得人身是非常困难的。

总之,在我们获得暇满人身的期间,能远离一分分的修法违缘,能具足一分分的修法顺缘,其中的任何一点都是以往昔所修的众多善法为因而感得的。所以,暇满确实是由无量劫精勤修习善根所感得的极为珍贵的如意宝。

2 比较

前行系列 4

思维难得之喻者,依窍诀之规,首先需要由因门思维难得。扎巴嘉村曾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强力得,乃积福德果。”此语即是宣说彼义。

思维难得的譬喻,按照窍诀之规,首先需要由因的门径来思维难得。扎巴嘉村说:“得到暇满人身,不是以力量强行得到的,而是积集福德才现前。”一切无不随顺缘起,并非偶尔、强制性,或者依靠某种外在力量而现前。暇满作为一法也不例外,它是由相应的因缘产生,并非依靠贿赂、靠山,或者通过邪道、碰运气等来获得,世上不存在任何无因生、邪因生的情况。因此,我们应当从缘起门来思维暇满难得,扎巴嘉村所说即是此意,这叫做“由因门思维难得”。

此又分总别二种。总者,思维自己以往积集了什么善业,现前在积集什么。若思维的话,善虽有少许积累,然罪有不可思议的积累之故,仅仅闲暇尚且难得,何须说获得圆满?

由因门思维又有总别两种。“总”指总体上思维:我过去积下什么善业?现在在做什么?仔细思维就知道善少恶多,整日整夜都在积集不可思议的罪业。类推到前世也不难了知,基本是恶业多、善业少。由此看来,连闲暇都难以得到,何况得圆满呢?

八暇是脱离四种非人的无暇处和四种人中的无暇处,得到有修法机缘的所依身。得到所依尚且极难,何况在此所依身上具足自分、他分的十种圆满,必定是要求更高、难上加难。例如,自身有信心,业不倒,能入教,有无伪的出离心而根本不求现世名利、来世人天享受等,一心为求解脱而修法,或者有真实的皈依、无伪的菩提心等等,哪一项不是极其难得?再者,得善知识悲心摄受就必须自身具足信敬,常忆念功德、恩德,有华严九心、三喜承事等的内涵,否则,自己善根不够也没办法得到摄受。诸如此类,得到暇满相当不易。

观修时,缘他人而思维不一定亲切,关键是按照自己的情况来观察。忆念自己一生曾做过几件好事?起过几次善心?结果往往是发现非常缺少,所生起的大多是自私心、贪嗔痴烦恼,做的基本是维护自己、损害他人的事。凡事都以我执当头,适合自己的才愿意去做,稍有违逆马上嗔怒。处处是我执、烦恼在起作用,真正发善心,克己奉公、舍己利他却非常少。但实际上,只有削减我执与贪嗔痴,放低自己、恭敬别人,有一分奉献、利他才叫做善。如果内心只有一个自我,特别自私、狠毒、刚强、可恶等,行善对自己来说又何尝不是难事呢?

从小到大来观察,幼年、小学、中学、大学、工作、成家、在社会上行事、入佛门学法等等,仔细检查发现几乎天天在造恶,罪业多到不可计数,至于善业更是少得可怜,即使做一点善事,大多也都为满足自我而沦为伪善。譬如,有时为满足虚荣心,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努力行善,意思是:你们看到了吗?我在行善,我在利益你们。实际只是让自心有一种成就感、庄严感。或者认为以此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所以我来行一点善,一旦我的利益受损,就绝对不干。

总的来说,得人身不能缺失仁义礼智信,但检查下来,自己有多少善的内涵呢?今生学佛前造的几乎都是恶业,自私、凶残、逃避、虚伪、谄曲等,依凭这些见不得人的豺狼心、猪心、狐狸心、蛇心等,又岂能得到人身?再看学佛后如何呢?心未改变的缘故,换汤不换药,甚至将佛法作为滋生烦恼的因素。因为有佛法,所以我更了不起;因为有佛法,我比别人更超越;因为有佛法,我可以自由自在,胡作非为;因为有佛法,我不必负责任;因为有佛法,我可以做更高级的宗教表演等,如是不断地增长功利心、虚荣感、自我庄严感。或者把自己包装为成就者,或者装扮成堪为人师的假相,或者显出佛教学者的假相等等,无非是拿佛法加强名利心,利用佛法成办世间八法,造下更深重的罪行而已,可见善是多么难得。自己的前世可以依此类推,必然有各种恶的习性和作法。所有这些合集起来,必定是连闲暇都很难得到。

然而,今生我们稀奇地得到了难得的闲暇,一定是依于过去持清净戒的因。再者,获得圆满就更需要有恭敬、布施、慈悲、忍辱等许多善法资粮,否则,会很容易出现各种障道的内外因素。身体生病,内心烦躁不安、起邪见,法也学不进去,想依止也没有条件,再如何盼望都难以出现自身的德相或修法的证量等等。这些都是因为前世善行少,福德资粮不够,也就是说,获得圆满更为不易。

每一种修法闲暇,没有生逢暗劫,没有环境、邪见、根缺等障缘,内心不受干扰等都极其难得。这些都需要因地深信因果、守持净戒,才能有今世行于法道的清净因缘;否则,轻视戒律、胡乱而为只可能染上非法因缘。

所谓守戒,是指唯一按照因果正道走,从最低一分戒开始,都必须受持律仪,守护不犯。但是,当今自由主义严重泛滥,大都是跟随自己的狂乱心,想如何就如何,从不考虑什么守戒、持戒,还能得闲暇吗?不可能。只会任由邪恶因素牵制,让人们不自在地行于非法境界,或者是与恶友、邪言论为伴的恶劣生活方式等当中。

很多人以为能闲坐喝茶就叫闲暇,但实际上,只有心里有空间、能安住佛法才叫闲暇。整天处在染污环境中,接触影视、网络等错乱信息,不断地胡思乱想、散乱放逸等,怎能算是有闲暇?这些都是自己不守戒的恶果。

再者,所谓“圆满”,是指修法的内外条件圆满,具有方方面面的因缘。要环境有环境,要导师有导师,要法有法,以及内在清净心的状态,外在的善知识护持等等,每一方面都来自往昔圆满地修集因缘。譬如,对善知识没修过恭敬,就绝对得不到摄受,不是善知识不慈悲摄受,而是自己没有得蒙摄受的条件。或者没有念德、思恩也同样没办法,即使见面,内心却相差十万八千里,心与心之间不能贴近。什么原因呢?自己缺少善心福德。未曾诚心修持恭敬、礼拜、称赞、忏悔、承事等等,根本不肯作善,只是一种自私心,哪里能接近善知识呢?凡事表面化、纯粹为了虚荣,即使再如何夸赞自我,也都落于虚假,他的心根本无法与善知识相应。

再说,有没有法缘,法能否入心,尚且观待是否具足善根。整天不行善,连安稳的心理环境都不具备,如何能使法义入心呢?善根若不具足,闻法后如何主动地一步一步受持,并仔细地思维、修习、发愿,以及再再地依法道而转呢?只是浮于表面言说,沾上一点佛法的皮毛就把自己吹嘘得上了天,怎么可能进入教门呢?颠倒的是,很多人都认为现世法无比具义,对现世法最有兴趣,最热衷追求的是时髦法,最愿意表现的是自我,拿现世法的垃圾包装自己,如此种种,怎么可能趣入教门呢?缺少善心善行,心不软化、不正直就不可能受持法义,或者说无论如何都受不住、持不住。唯有诸多的善行、福德、因缘,以及吃苦、能屈辱、能奉献、能恭敬、一心依止正法等的品格与内涵,才可能感得圆满。

现代人不必说以上内涵,即使是善知识稍微批评指正,都会认为是在损辱自我而无法接受,怎么还可能去接近?他只能是失去难得的法缘,因为法就是要折伏烦恼、打破自我。由于善行不够,忠孝仁义等人天善德尚未显发,他不可能召感各种正法方面的因缘。或者说,基本的善心尚未发出、恶心尚未破除,他怎么可能行持更大的善行?不可能。当前的问题不在于所学之法是多么高等、殊胜,只要学修之人不具圆满,一切都是枉然,所以关键在于基础。如果善心未曾开启,一切所谓的行善或学修就只能落于虚假。人的第六意识善于各种伪装,但只是用一个假的“大”来包装自己,这就很危险。内心如果没有从基本的善心——忠孝仁义等进行开发,其实就存在巨大的潜在隐患。善心开发以后,心才是真诚的,才可能逐步发展。

由此可见,真正积聚学法的因缘并不容易,它需要大福德、大善心来感得内外圆满。我们今天不必虚夸,应该了知自己目前处在一种杂乱的状态,说没暇满,还沾上了一点边缘,说有暇满,仔细检查就发现非常可怜。我们一方面应该反省、思过,认识自身的很多错乱、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就需要在正法方面尽量争取。从当下开始改过自新,往法道进发,以后的人生才会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应当如是看待。

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只顾虚假地给予赞美,因为人们大都看不清自己,导致很多问题非常棘手、困难、难以解决。毕竟末法时期根性陋劣,人们内心有很多坚固的颠倒习性,没有几十年的功夫必定难以化解。唱高调、说大话当然容易,一句话就可以说得让各位都听得舒服、欢喜,但实际并不能解决问题

一切都是缘起,我们需要防止两个弊端,一方面不可虚夸,而应当有自知自明,知道自己吃几碗饭、走在什么田地上;另一方面也不必自馁,如果因为困难而放弃,只会更加悲惨。我们既要有自知之明,又要了知基础的重要,现在还来得及,就应该竭尽全力补足基础,为自己开辟希望。

清净律仪,善行资粮,无垢净愿

别者,欲得闲暇,须护持清净律仪,欲得圆满,亦须积集极多施等善行资粮。此复为得暇满,须以无垢净愿而为结合

“别”是详细地思维,来把握获得暇满的三类因素。首先,要得闲暇必须护持清净戒,具足戒足才能得生人天善趣,失坏戒足必堕恶趣。戒是基本,要想得到脱离非人四无暇、人中四无暇的闲暇之身,关键以持戒作为根本。护持清净律仪,同时具足能得暇满身的德相,自然会感得暇满人身。

如果现世都是衣冠禽兽,做的是畜生级别的事,或者如饿鬼般贪婪,如地狱烈火般狠毒等等,自然也就不得人身。得人身起码需要持守五戒,基本上是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没有人伦的规范,没有持守清净律仪,就不可能得到修法的闲暇身,而只会遭到各种恶报。譬如,所得身依不能安心,没有善法因缘,就没有闲暇,整日整夜受着极大的割截、焚烧、饥渴、奴役等苦,这些都是过去不守戒的结果。

其次,要得到自在而安然修法的圆满,还必须积集众多的布施等善行资粮。“等”字包括恭敬、赞叹、慈悲喜舍、作利他事业、敬上爱下、尽责任、尽义务等等。如果因位没有结下种种善缘,即使得到人身,也会如孤家寡人般,缺乏福缘;如果没有行持利他之事,就没有充足的修法资本或条件,比如安稳的环境、外在护持的力量或者衣食不缺等等;如果没有为佛法的利益而行事,也就不会有殊胜的法缘。诸如此类,要想得到修法内外的圆满,必须积聚相应的善行资粮。

再者,为获暇满,还需要有无垢的净愿(也就是正法方面的清净愿)作结合。无论行持任何善行,内心都要发起修法的希愿,发愿生生世世行持正法,以此愿力牵引,才能感现各种暇满的境界。

律仪

是故,首先从得闲暇之因——律仪而言,于外之别解脱律仪应遮学处二百五十三条、应行学处十七事,对彼取舍。若首先从四根本审细思维的话,仅仅以害怕丢脸面的秉性,心想:我不能得到公然有妻的恶名之外,于别解脱之律仪上,有可坚信的得闲暇之律仪也是很难的。

按照护持净戒、积集资粮、无垢净愿三项来说,首先从得闲暇的因——律仪来说,外层别解脱戒所遮的学处二百五十三条,应行的学处十七事,对此一定要精严地取舍。但实际状况却是非常困难,不必说细分的戒条,就连思维、考察一下四根本戒,自己从等起的发心上是不是求解脱都很成问题。如果没有出离心摄持,当然也就不成为真实的别解脱戒。仅仅是一种害怕丢脸面或畏惧舆论的谴责:“我出家了,不能公然有妻”,此外在别解脱律仪的持守方面,自己都没有以此获得闲暇的坚信。

由此可知,修因的确不易,我们今生的暇满,是累世持守净戒、积集善根所得,对此一定要好自为之。趁着仅有的修法机会、解脱机会,我无论如何都要即生出离轮回、往生净土,这一点非常关键。

佛子菩萨之律仪,对于甚深见派的根本堕罪十八条、愿行学处共二十条以及支分恶作八十条做审谛思量的话,就更难了。广大行派方面,根本堕罪、四等起、八加行、支分四十六条恶作,若说由取舍后得闲暇之因可坚信者,也极难得。

佛子菩萨的律仪,对于甚深见派的十八根本堕罪,加上愿和行的学处一共有二十条,再加上八十条支分恶作,如此细细思量起来,就更加难以护持。广大行派也是同样,都是需要在别解脱戒的基础上,具备更大的心力,在菩提心摄持下更精严地进行取舍。因而,由取舍后得到闲暇人身的因,并且自己对此坚信不疑,则更是极其难得。

密咒金刚乘者,首先,二十五条进止、共同外内的五部律仪、十四条根本堕罪、支分八粗罪。大圆满有护的渐门诸誓戒,于根本上师身语意分二十七条,支分誓戒二十五条,无护的顿门诸誓戒,无实、平等、唯一、任运四类。支分誓戒十万三昧耶。思量诸戒的话,得闲暇之因可坚信者,比白日星辰还难得。

密乘戒就更不必说,比菩萨律仪更细致,要求也更高、更深刻。静心思维一下,对层层递增、如此深细的戒律能守护,能坚信以此得闲暇之因,这种行者比白天的星星还难得。

思考题

1、 什么是“断种性无暇”?八种无暇分别如何对治?

2、 由因门思维难得:

(1) 总的思维获得修法闲暇和圆满的因缘,反省自己此生断恶修善的状况,对暇满难得发起定解。

(2) 得闲暇的因是什么?结合自身情况思维,认定难得闲暇。

善行资粮

纵然容或有得闲暇之因戒律清净,然而得圆满之因施等善法,譬如上供三宝,下济贫穷,随其所有给了多少,于自相续审察的话,这也难得。

接下来需要考察,真正做到得圆满之因的概率也极小。也就是说,假使具足持戒清净,获得闲暇人身之因,再看这所依身上是不是具足各种修法的圆满条件呢?也是要观待往昔积下的业。人身是总报,而人身的各种差别法是别报,这些都由业来决定。如果曾积众多善行,而且业行纯善,那么所得人身自然具足圆满,能一直在内外因缘摄持下不断地安稳修法。如果善恶夹杂,甚至恶业多,所得人身也就会出现学法不顺,乃至环境、身体、心理上的各种恶缘。只要业风一吹,就不知道人已经流落何方,或者烦恼现起,他就随之颠倒堕落等等,学修非常困难。

现在具体来检查:得修法条件的圆满因——上供下施、恭敬柔顺、博爱利他等,自己做过多少呢?以布施来说,自己真正诚心供养过三宝吗?可能很多人内心根本没有三宝。由于久受唯物论影响,年轻一代对三宝的诚信尤其不够,他们对自己的供养却非常盛大、非常讲究。如果问他:“什么是法宝?”他会说:“就是书嘛!”问他:“什么是佛?”他会说:“就是纸质的佛像呗!”他认为三宝虚无飘渺,供养也可以,不供养也可以,根本发不起一种真诚心。老一代的修行传统在逐渐丧失,然而这种崇尚享受、自由妄为等,如何能积集来世修法的圆满条件呢?供养三宝的诚心都没有,将来如何能值遇三宝呢?

从下济贫困来观察,情形也不容乐观。我们能根据自己的所有来施予多少呢?往往很难生起利他心,总是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连替他人考虑、帮助他人的善心都没有,从来不曾修集福德,将来会无缘无故有很多人来帮助、护持自己修道吗?不可能。只占便宜不想奉献的心不可能有福缘,也不会出现修法的顺缘。一切都是由因缘感召,只有放下自己、真心行善,才能以福德自然出现护持的力量。否则,怎么可能有人无缘无故地护持自己修道呢?天天供你吃喝?没有德行怎么可能成为供养的福田呢?没有德行怎么可能感召护持的力量呢?没有德行如何得到善知识的摄受呢?由于缺乏福德,外在也没有护持的力量;身体出障难、生病;内心不能安稳,常常处在烦恼、狂乱的状态;不能堪忍苦行而一心修道,无法掌握修法因缘的关键等等。福德犹如保护伞,可以使人在修法的路上顺利、安心地前进;缺乏福德的人往往感觉事事不如意,不断受到业障的牵制。

像这样,我们要忽略口头或外在行为,来仔细检查自己有没有真心去利他,能不能发得起善心。比如,见到饥寒的人,有没有施衣给食的善心?见人贫困时,是无视、冷漠还是生起“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般感同身受的悲心呢?或者对于利他,内心是否具有胜解和意乐?抑或只是处处自我表现,或达到显露、竞争、占取的目的来满足自我成就感呢?如果自我意识太强,就不成为善行,善法都是需要利他,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如此看来,得到圆满的因——行清净善法,真心殷重地积累资粮等也很少见。

清净愿

如果做了护戒、布施等的话,就再审察有没有以清净愿为助缘而连结。

假使做到了持戒、布施等,还要审察有没有以清净发愿为助缘来连结。“连结”,指愿力如线,能连及所愿处。愿是前驱、引导、决定方向者,缘起上以愿为关键,所谓“诸法唯缘性,枢要在欲乐”。只要具备清净的发愿,持戒、修福等都会为愿摄持而共同实现修法的条件——暇满。

然而,如果检查起来,其实这一条也难以做到。很多人胸无大志,缺乏菩提心愿,将《普贤行愿品》唱得好听,却并不是以真诚心、殷重心去学,他们不肯思维,不肯在心上一遍一遍地刻下这些誓愿。由此,怎么会起到真实作用呢?对于他们来说,发普贤愿是虚假,发世间愿才是真实。譬如,我要吃、要穿、要实现自我、要积累知识、要得到地位等等,内心全是现世之愿,没有正法大愿。

在萨迦《离四耽著》中说“耽著现世非行者”,如果不肯为来世以上着想,只是披着佛法外衣,谋求现世名利、自我实现等,那么清净愿就流于虚假。清净愿,是指唯一想做法道上的行者,是以坚固的道心来依止正法。然而,在现代人心中已经出现了很大偏差,他们不崇尚道心,在千万人中也很难找到一个具有真实道心者。多数人都是虚假、骄狂,以自我为中心或者想借佛教来实现名利等,此外没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偏离了缘起的根本点。由无始以来的俱生习气,一心追求眼前的欲乐、名利等,很难想到希求正法;又由于没有皈依和业果见这两大基础,他也很难建立起清净愿。可见,做每一项善行都以清净愿来结合并不容易,即使有,往往都落于口头,难以从内心真正发起。

虽然没有为了得到暇满而特意以清净愿连结,但是如果有以菩提心宝摄持而做的持戒等的真实善法的话,譬如为了秋季的庄稼而播下种子的话,茎、干、叶子自然就生起那样,缘一切种智佛果的善法的话,现前位中,是自然就成就人天的殊胜所依身的。也就是说,现前位中娑罗树般的婆罗门种性、娑罗树般的施主种性、娑罗树般的国王种性等是能多次得到的。如是需要很细地审察,由思择和止住轮番而修。

此处对一点进行特别说明。虽然没有为了求得来世的暇满而特别以清净发愿来连结、把善法功德转向实现暇满,但只要以菩提心摄持来行善,以发心的力量,来世自会得到人天的殊胜所依身。什么缘故呢?因为以大能摄小。菩提心的唯一目的是要让一切有情远离苦因苦果,得到正等觉佛果,以此摄持而行善,假使还需要在轮回中受生,自然会使行者得到良好的修法所依身。

譬如,播种是为了得到秋季庄稼丰收的结果,虽然没有特意希求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茎、干、叶等等,但播种作为能生果的缘起,中间的茎、干、叶等自然生起。同样,为了得到一切种智无上佛果而行善,不但善根会成为实现佛果之因,而且在此期间也将发生各方面的助缘、如枝叶般的助缘。因为菩提心种子是能得无上佛果的种子,即使行善时没有特别为来世暇满而发愿,但是以菩提心与回向等三殊胜来摄持,也必定会在现前位或暂时位中出现人天善妙所依。也就是说,如娑罗树般的婆罗门种姓、施主种姓、国王种姓等都能辗转不断地得到,因为它们能有助于修行。其中,婆罗门种姓是一心依道的修行种姓,施主种姓具有福报而财富圆满,国王种姓具有权势,三大种姓代表出世的修道、世间的财富与权势等方方面面的因缘,这些当然是非常良好的修道身依。

由于已经播下能成就圆满庄稼的种子,以种姓的势力,在此整个过程中,能繁茂地生出茎、干、叶等,这就是以大能含小、以圆满能含部分、以究竟能含现前的道理。因此,我们对此大可放心。关键是注意每一次都以菩提心摄持行善,即使没有无伪的菩提心,也应当发起造作的菩提心。

如是善加思维的话,“前世作何业,当视此世身”,因之是由宿世多积福德而感得此生殊胜身所依的。而“来世生何处,当视此世业”,对此阿沃仁波切说道:“牧民能喝酸奶、农夫能吃饼子的地方,来世决定生不到的。”

这一段是提醒我们思前想后,从而百倍珍惜此次难得的机缘。机缘只有一次,不必幻想能有很多。通过思维前世因缘,不难了知暇满来之不易;通过思维将来,不难了知失去难以再得。由此想到:只有这一次机会,能不能脱出就看今生,能不能得到永久利益就看今生,今生是永苦永乐的分界点。

如何“思前”呢?从缘起上观察:今世得到如此殊胜的身依,从果上比较,是只能在无数恶趣有情中才出现的零星人身,是在无数人群中才出现的凤毛麟角般的暇满身。作为众生中的珍瑞,决不是简简单单或偶然获得,而是前世多劫积集福德善行,缘佛法做过无数次发愿、承事、修行等。因此,我所得到的宝贵人身,就如同到达宝洲,又如昙花一现般来之不易。

从自身个体而言,犹如那只盲龟,无数百千亿劫中难以得到一次套入轭木孔的机缘。从整个众生界来说,是在尘沙般的有情中,只出现纯金般的几个暇满身,如此难得,当然要珍惜。在《道次第》中,老人听说玛卡喀的庄严雕房失而复得,祥瑞再次出现,他尚且感到无比欢喜,我们今天得到了无比难得的暇满身,当然更要好好珍惜。

其次,观察未来方向,自己来世能生在哪里,还需要观待此世的业,今世如果没能好好把握,来世就不必妄想再得人身。阿沃仁波切(即华智仁波切)说:牧民能安安心心吃酸奶、农民能安安心心吃饼子的地方,来世决定生不到。意思是,如此安闲、舒适、惬意、自在的人身,不必劳作,也不必受地狱、饿鬼、旁生等大苦的逼迫,其实极其难得。顺治皇帝也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可见,出现安心修法的清福与境况实在太难,因为我们习惯于猛厉造恶,内心常常难以把握。阿沃仁波切这句话是要点醒我们,如果不争取,就不要幻想来世还能得暇满。也就是说,我们只有这一次,今世人身如同百年一饭,一定要珍惜。

对于现在这样的暇满,须要思维因门难得的诸道理,而于暇满摄取坚实。

前行广释辅导 27 课

有人会想,既然像你所说的,或者像佛法中所讲的人身这么难得,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多的人身呢?如果按照你的观点来讲,现在地球上总共有七十亿人口都是不可能的。还有这么多学习佛法的人,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人身这么难得,还有这么多的人相继得到人身?原因何在呢?

实际上来看,一方面人身的确很难得。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地狱的众生、恶鬼的众生、旁生、还有其他人道等等,这些众生的基数是很大的。这么多的基数中现在能够显现七十亿的人口,这对于无量无边的众生来讲是非常难的。所以众生基数大,这个是第一个原因。

但是如果所有人都不修暇满人身,基数再大也没有用。这里面有个微细的地方,因为业因果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不是说造了这个业,果就马上成熟的。有些业因是很多劫之前造的,但是当时它的力量不够强大,所以还没有成熟。在这过程中,他就堕恶趣了,比如旁生、饿鬼。但是他相续中的善趣因缘或者种子并没有消亡,因为没有遇到消亡的因。也就是说,在这么庞大基数的众生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众生得善趣的业因种子尚未成熟、正在酝酿。当堕入恶趣的恶果成熟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他的善根会成熟,这时他就会转成人身。

所以我们就不能断章取义地引用《入行论》中所言,“只要堕恶趣很难起来”,如果以前没有修学佛法、值遇佛法,那现在就没办法修学佛法,也就会越堕越深。这样就好像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样是不是就永远起不来了呢?

从总的趋势来讲,众生在流转中,在恶趣呆的时间多,善趣的时间很少。但是也不能完全不考虑其它的因素。尽管在无量无边的轮回中,得善趣的身份很少。但是有的时候也会发善心,有的时候也会守戒律。这些戒律可能力量还不是那么大,但是善心、善根是会慢慢增长的。业因果的增长是一种作用。在增长过程中有可能受到其它因素的制约,没办法增长那么迅速;没办法直接显现成善趣果的因。现在虽然没有造、没有修。但是以前的这个因在我们相续中就像一个种子一样。

无始轮回中各式各样的种子太多了,没办法衡量。这里面也有很多让我们转为人身的种子。平常说的一念轮回,就是说当你发起一念时候,这就是一世的果的因。我们在人间的时候,有时发起守戒的心。有时候守戒可能是没有那么圆满,但是总是守过戒;或者是发愿一天不杀生、不偷盗。这些都可以成为后世获得人身的因。但是力量不大。

我们在恶趣中受苦不可能是永远的。有时候这么一想,就堕地狱了,在地狱中又造业,也没有修善法,就继续堕。从大的方向来讲是这样的。但是在地狱中所造的业,不能肯定马上第二世就要成熟了。如果不是第二世成熟的话,那么当你在这一期地狱的寿命终结了后,就有可能是以前相续中善因体现成熟后从地狱上来,在人间冒个泡又下去了,像这样起来翻个转就是因为有善根。因为力量不够大,可能人间待几十年又下去。

所以业因果不是今生造了第二世马上成熟,有时是今生造了,可能中间会隔几世才会成熟,业因果很复杂、业网很广大。即便是在恶趣造中的业会不会第二世无间成熟?有些会,有些不会。所以就有些缝隙让我们得到人身的机会,因以前在人间曾经造过一些善业,这些善业会有作用。

大多数人死后没有把握能生善趣。但今生中造了恶业,是不是第二世一定要堕恶趣这也不确定。因为有时一个业的力量会连续多世成熟,以前造过一个业今生变成人,死后虽然今生中没有造什么善业,但以前的善根还没有用尽,第二世、第三世再转人,这情况也有。不能说造了业下世一定会堕落,很有可能会堕落,因为没有造善根的缘故。但是不是完全确定呢?这个不好确定。所以我们说人身难得,难是难,但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现在,很多旁生、很多人都没有造善根,会不会这批人死完后人就很少了?因为大家都在造堕恶趣的业,到处是杀业、偷盗、邪淫,会不会过几十年后,人从七十亿骤减为十亿,再过一世时骤减为 1 亿,最后就没有了?这是不会的。因为我们这地方,这些人的业没有用尽还会继续转人,还有一些以前在恶趣中的众生中间有缝隙时出来了,也可以转人,因为基数很大。为什么基数大?是无量无边的数字。总会有些人恶趣的因中断一段时间,善因成熟了就会转成人,所以它是一个个阶段的。

以前造过善因现在要成熟,业因果是不虚的,你造过了会受,没造过不会受。至于怎么样成熟?有些很快,有些可能很慢。但是对业因果的问题很微细,完完全全按照我们思想去决定也很难。这么多人没有造善因,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得人身?就是因为我们刚刚讲的这些。

一些道友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疑惑,经常问这些问题。在学《入行论》时问,在学《前行》时也问。这些众生堕恶趣,好像永远起不来了,确实很难起来,大部分时间都在恶趣中。但是他以前造了善根也会成熟,很多善根的因缘也有。而且佛菩萨会想方设法让他们生些善心、造些善根,只要做点慈善能够发些善心,都会去教诲的。做了就可以让他以后得善趣、得到人身,这些种子因都在不断地种。

总的来讲,得到暇满人身非常困难,但是得一般人身相对容易些,众生的基数太多了。所以总会有些人在前期恶趣的因受尽了,后期恶趣的因还没有成熟,这时他以前善趣的因恰好成熟,这时就会获得人身。

大智者称幢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

札巴坚赞尊者——萨迦派的三祖,是这样讲的:“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得到暇满人身,不是说谁的力量强大、谁的钱多、谁长得好看,谁有权利优先可以选择。而其他人没有钱、没有势就得不到。现在的力量强大和后世得暇满人身是没关系的,关键是内心的福报、善根有多少。从这个角度,佛法中的观点完全是平等的,在因果面前人人平等。

如果你是一个乞丐、一个穷人,力量很弱,但经常发善心,情愿自己损失也不愿意伤害别人,常修这样的善法,那么在后世也可以得到殊胜的安乐。现在有的人,虽然现在显现有钱有势,但是如过没有修善法,后世也不保证能够得到暇满人身。所以得暇满人身不是看谁的力量强大。出家人也不一定下一世能得到暇满人身,在家人不保证在下一世得不到暇满人身。

不管出家人还是在家人,谁具足了因缘就能得到,因缘不具足就得不到,连佛都是这样安立的。佛陀就是因果自在,菩萨们也随顺因果,因为出定时分别心还在现形,还有心识,因果还没有完全超越,但是法心力不会造恶业,所以菩萨们在出定时是随顺因果的。现在众生也是这样,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在因果面前,谁做的贤善、圆满,这样以后的人身修行就好。如果没有做这些,不管现在是大法师、大居士,以后不一定就这样。

在佛法中讲平等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绝对是从因果方面的平等。佛果是谁精进谁能得到;功德是谁精进谁能得到,如果不精进就得不到。累世积佛果都是积累福德资粮而获得的果,这方面对我们启示是非常大的。所以,在修行佛法时应该多观察、多思维,把法义在内心中反复观、反复思维。对业因果一定要好好地取舍。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好的人身,不应该浪费。这样心就会越来越强烈,修善法、修出离道的信心、兴趣会越来越大,对世间就会没兴趣,觉得是时间浪费。

所以在分析暇满时经常做对比,如果现在的众生只有十年的时间修佛法,那在这时间中就没有造恶业,如用这个时间造恶业了就没有修善法。造了恶业的同时损失了善法——造恶业时相续受到染污,累积了很多后世受苦的因,损失了善业、损失了以后的安乐,埋下了很多生世受苦的因缘。所以千万不要造恶业,很多连带反应都有。

反过来造善业、修佛法的过程中是终止恶业的,不可能是在修佛法的同时在造恶业,修善法的时间越长,阻止恶业的时间也就长。在修善法的同时,也没有造恶业,这个过程让心更清净。善法的善根会导致后世、再后世、生生世世中能够得到安乐。没有造恶业的缘故,后世、再后世,生生世世中不会感受痛苦。计算后一对比,就觉得不应该造恶业,损失太大了,善法同时也没有做,这个时间越长越明显。

如果一小时中修了善法,这一小时中就造了很多的善业,心清净没有造恶业,一天安住在善法中,那么一天没有造恶业,一天中的善法可以保证以后生生世世的安乐。如果把这一天变成一个月,把这一个月变成一年,或者把一年变成十年、把十年变成一辈子呢?如果这样我们的相续中就很少恶业,全都是善法和功德。如果能在十年甚至一辈子不断地修善法,那么我的心也会越来越清净,善根也越来越多,这就完全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反之如果在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或一年、甚至一辈子中都主要在造恶业,那么你想想看损失有多大?没有善根可得。不仅如此,由于你在这么长时间中不断地熏习恶业,造成烦恼越来越重,且恶业越来越多。因此你后世的痛苦也会连续不断,这也是一个连锁反应,是一个恶性循环!

这时候我们要做个比较,对比之后就会发现这样不行,应该把暇满的人身放在修善法方面,而且这个时间越多越好。这个方面我们一算账的确就知道,不能够耽著这一生,也不能够把人生花在造恶业上面。因为耽著今生的时候本身就是和佛法没有相应。而且多少和杀生、偷盗、邪淫等很容易相应。

这时一观察就觉得这样浪费自己的人生是不行的,不能眼睁睁地让自己堕到恶趣中。很多时候如果愿意去细细地观察,且观想的时候能和它相应,那么后面故事中所讲的这些的确就会在我们身上发生。

上述这些我们都要在观修思维的时候认真地去观想,因为这里面有很深的意义。暇满人身可能给我们的感觉不外乎就是远离八无暇、获得十圆满,然而通过学习这一品,就知道里面的内容非常多、非常深。而且对修行人来讲,关于如何调伏和转变自心,这里面有太多珍贵的教授。如果不去挖掘、观修、体会的话,我们就会放过去,觉得这没什么,观了也没啥感觉。但事实上这里面对转变我们的心有某种很强大的加持。

因此如果我们现在修了,没有感觉,那就返过来再修。这里面的意义一定能转变我们的心。如果没有转变是因为我们修的不够,或者认识的不够深刻。这些基础修法最好能够好好思维,把自己的心真正转变到一心一意求解脱方面,那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再看:

虽然得到了人身,但对于无有正法光明而无恶不作的人来说,甚至比恶趣众生还下劣。

“没有正法光明”就是说没有学佛法,内心没有按照佛法去做取舍。为什么没有正法光明无恶不作的人比恶趣众生还要下劣呢?当然这是从普遍一般意义上来讲,无有光明、无恶不作,说明这个人相续中的烦恼很粗猛。人若有这种力量,造善的力量很大,同样造恶的能力也很大。

如上师在注释中讲到的牛、马,还有兔子等很多有情恶趣的众生,一方面很可怜,一方面它也肯定有烦恼。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恶趣众生基本上不会造业,这个也不敢肯定。谁说它相续中没有贪嗔痴呢?若有贪嗔痴,不造业的情况是没有的。就一般情况而言,虽然它们有造恶业的能力,但与人相比,能力还是很有限的。由于它们没修善法所以肯定会造恶业,但造恶业的能力还是很有限。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是一种高等动物,之所以高级是因为他可以有创造力,且能力也很大。有的人造善法不行,但造恶业还是很大的,所以说有些人比恶趣的众生还要下劣。

如米拉日巴尊者对猎人怙主金刚说:“本来佛说暇满人身珍贵难得,但看见象你这样的人,便会觉得人身并没有什么珍贵难得的。”

“怙主金刚”是个猎人的名字。以前有些道友不知道,认为“怙主金刚”怎么还会造恶业呢?他是“怙主”啊!都是“金刚”了还造恶业?其实只是他的名字叫怙主金刚。虽然他的名字取得很好,但是在修佛法之前,他的名字和意义没有真实地对应。他以前是一个造恶业的猎人,名字取为怙主金刚。

故事在上师的讲记以及《米拉日巴尊者传》当中也是讲到,这个猎人每天打猎造很多罪业,米拉日巴尊者为了调化他就对这个猎人说,本来佛陀讲了暇满的人身是非常珍贵难得的,但是看到像你这样天天造业、且内心中烦恼粗猛的人,就觉得人身没有什么珍贵和难得的。因为你用这样的人身去造恶业,这种造恶业的人身并没有什么难得和稀有的。由于这个怙主金刚内心中也有善根,所以他听到这个之后就幡然悔悟了,放弃了打猎、跟随尊者修行。

这个故事的道理大恩上师也讲了,第一个是说具德上师的能力很重要,比如他的善巧方便、说法以及威德力。第二个是说怙主金刚的根器也很重要,他是一个利根者。有人会说“利根者”还这么重的烦恼?还要打猎?烦恼重的人是不是就不是利根者?这个不确定。有些利根者可能从外表上看他的烦恼暂时很粗猛,但是烦恼粗猛不等于他就不能成为利根者。

有些地方说越往末法的时候大圆满的光明越来越强盛,有时很多道友们就提问,越往后的时候不是烦恼越来越重了吗?那么大圆满强盛怎么来体现它呢?其实,烦恼重不等于根基就钝。有些人的烦恼可以重,但他的根基同样也很利,这个情况也有的。有些人则烦恼不重、根基也不利。他没有什么烦恼但根基不利,最明显的就是阿罗汉这样的小乘修行者。他已经断掉了贪嗔痴,没有了烦恼,但是他的根基不利啊!他没有办法发菩提心,没有办法接受大空性。所以他这种是根基不利的。

然而有些人的烦恼很粗重,但是根基很利。烦恼和根基是两回事,不能划等号。我们不能说,你烦恼重所以你根基就钝。有些人暂时来看烦恼很粗重,但是根基很利,只要能有个上师把他的根基、种姓突发出来,即使他早期烦恼粗重,仍可以接受很深的、很了义的观点。有些人虽然烦恼很重,但是他对法义如本性无二、空性等都能够理解和悟入。如果能持续的悟入,那么他对这种相应实相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他的烦恼,对他来讲没有了影响,且烦恼越重你就越能够发现他的智慧,因为烦恼就是菩提,对利根者来讲就是这样。

如果你的根钝的话,那就不是这样的了。刚刚我们讲,烦恼轻薄不等于根基利 。比如小乘的修行者、声闻阿罗汉。他没有烦恼了但是暂时来讲接受不了大乘的观点。所以说烦恼弱,根基就一定利吗?这个不确定。那么烦恼粗重,根基就钝吗?这个也不敢确定。

烦恼和根基这两个可以分成四种情况。有些人是烦恼轻、根基也利,比如一些大菩萨;有些人是烦恼重、根基利;有些人是烦恼轻、根基钝;有些人是烦恼重、根基钝。因此这方面有很多种情况。

这个怙主金刚就属于暂时来讲烦恼重、但是根基利的人,所以容易被调化,刚刚我们讲到,这个弟子的善根和前世与尊者的因缘很重要。第二说明有些因缘是不能够错失的,一旦错失就没办法。因为在故事中祜主金刚就想,既然我现在发心跟尊者修法,但家里的事情还没有交待好,我要不要先回去把这个事情交待一下,或把家庭安置一下?尊者说没必要,你不用回去安顿什么,就在这跟我修行。

很多时候因缘错过就没办法了,所以这里也是说明这个问题。有的时候上师们讲的这些或者尊者们示现的事迹,对我们来讲有很多可以去观察、发现的。我们的很多启示都来自于这些公案、故事、传记中。这些对我们的修行来说很多都是珍贵的指示。

当然我们并不确定,在故事中哪一条会打动我。因为每个人的情况、环境不同、根基也不一样。但是整个传记中,总有一个能找到相应我的地方,这样就知道应该怎样去修行。回过来说,像上述这样造恶的人身不是难得的。

因此说,再没有比人身更容易成为恶趣坠石的了。

真正来讲,人身造善业可以很厉害,但是造恶业也很厉害。所以说没有比人身更容易成恶趣坠石的了。完全堕到恶趣的底端。堕于底部,没有办法起来的,叫作坠石。没办法起来就是长时间、很困难的意思。真正来讲,打入地狱永世不得超生,这是不可能有的。在佛法中不可能有永世不得超生或不能解脱的说法。只是说时间很长、很困难,这个可以有。

在地狱中永远起不来的是一个都没有的,一定会起来的,因为这个是业。既然是业,它一定是有轻消尽的一天。虽然说完全打入地狱不得超生,这个实际情况是没有的,但是却很难以超越。如果你造的这个业很重,比如大恩上师在讲记中提到,三五一宗灭佛的这些皇帝力量很大,如果他要大兴佛法,能够造很多的善根。但是他要去灭佛法、去造这些大罪业,也是只有他才能造。下面的人没有这些能力,如果一个老百姓说要去灭佛是不可能的事情。皇帝这样是不行的,但是他的能力大,同时造恶业的能力也很大。

从整体来看,佛法、佛法的僧人、佛像、佛经都是属于人天的眼目。“人天的眼目”就是说如果世间有佛法的话,那么很多人会懂取舍、懂修行、懂得集资净障,这会对众生有很大的作用。如果你把这个根都给灭了,如把寺院、佛经烧毁了,把僧人杀死或者让他们还俗,让他们没办法修行,这个过失绝对是无法想象的大。

这些皇帝造了这么大的罪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没有比这人身更容易成为恶趣赘石的了。比如希特勒发动战争死了这么多的人,这个业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也做不到这个后果。但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所以就很容易。还有一般的五无间罪,旁生一般也没办法造,但是人可以造。虽然人相对旁生来讲根基利,但是造罪业的力量也很大,这永远都是两面的。

从这方面来说,如果根基钝,那么大的罪业可能造不了。反之根基利就比较容易造罪业,关键在于你怎么样使用他。大善大恶的人都是容易做一些大的事情。中间的一些性格绵绵软软的人,让他做大善做不了、做个大恶也做不了,就这样很普普通通地过去了。

但是这方面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没办法大起大落,平平淡淡过一生也可以。没造什么大的资粮,也没造什么大的恶业。这些上根利智的人也非常可能是造了很大的善根解脱,或有可能造下大的罪业。比如说谤法的人如果口才好,有理解能力就可以去诽谤别人,这样诽谤佛法很厉害,而一般人就做不到。所以人身也很容易成恶趣坠石。

这在提醒我们,现在的我们就是处在这个阶段。要好好利用这个短暂的人身,在这个短暂的一生中。后世是很长的,虽然今生是很短暂的,有没有必要为了今生所有的利益,就把后世的、很多生世的安乐,都放在今生一下子就挥霍掉,有没有必要呢?我们要好好去观察,好好去思考,是这样的。

3 珍惜

慧灯之光 3 附录:贰 法王如意宝的遗言

法王如意宝的遗言

—慈诚罗珠由录音整理

你们要经常思维:这次我们有幸获得了非常难得的人身;不仅是得到了人身,而且还值遇了真正的善知识;

不但是遇到了善知识,而且善知识还为我们宣讲了断恶行善的方法。虽然你们听不懂所有的内容,但却要把握其中的主要精神,并且去身体力行。比如,当一位法师在宣说一个深广法要时,闻法者不一定需要听懂全部内容,但却要掌握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第一点是为了自他一切众生而往生极乐世界(发愿)

这次为了参加极乐法会,各地来了很多僧俗信众。所有人的共同目的,就是为了自己、亲友以及所有的有缘众生现世能够长寿、健康,具足圆满的幸福,并在后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家一致认为,参加这次极乐法会,就能达到这一目的,实现这一心愿。

今天是极乐大法会的第六天,会期只剩下明后两天。在这两天当中,大家必须认定今生具体要修什么法,并发誓修持。其实,对自己真正有益的法,主要就是祈祷阿弥陀佛的修法,你们平常也要祈祷阿弥陀佛,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在任何地方,也没有像极乐世界一样极易往生、又具有超胜功德的刹土了

极乐愿文》云:“八百一十万具胝,那由他佛之佛刹,功德庄严皆合一,愿生胜过诸刹土,无上殊胜极乐刹。”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在行菩萨道时,曾将千百万净土的功德汇集一处,并发愿:我成佛时的净土,将成为这样的净土。如今,阿弥陀佛的心愿已经实现了,只要我们发愿,就肯定比其他任何刹土都更容易往生。有些刹土虽然可以往生,但功德却不是很大。比如说,人间的五台山、普陀山,虽然也是刹土,但却是为凡夫众生而现前的,所以相对来说没有太大功德。往生极乐世界,不但身无疾病、心无痛苦,而且没有生老病死的折磨,以及贪嗔痴等烦恼;唯有快乐,寿命也很长。《极乐愿文》中也说过:“彼刹阿弥陀佛尊,住无数劫不涅槃。”总之,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就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

大菩萨在修行时,可以创立自己的净土,但我们现在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比如说,新建一栋楼是很难的,但使用别人已经建成的房屋却很容易。同样,目前我们不必创建新的净土,因为阿弥陀佛经过无数劫的集资净障,已经建成了这样的净土,我们只需直接往生就行了。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在学道的时候,曾多次转世为关系亲密的国王和王子,因此,任何释迦牟尼佛教法下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你们千万不要放弃这种发愿,平时也不要忘记这一点。无论住在学院也好,还是回家也好,都要努力地念诵阿弥陀佛圣号,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受持不杀生的戒

第二点,是受持不杀生的戒,这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戒律呢?戒律有很多种,包括比丘戒、沙弥戒、居士戒以及皈依戒,哪怕受持其中的一条戒也可以。仅仅受持不杀生这一条戒,其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不杀生的这条戒,千万不要杀生。明白吗?

现在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罪行,在末法时期魔障危害极其猖獗的时候,所有人都会造作各种各样的罪业,其中杀生的罪业更是不可思议。如今的喇荣佛学院,拥有着在智慧、持戒、利他事业以及成就等各方面都无比圆满的堪布和活佛,这并不是我的浮夸之谈,他们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主要就是动员大家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及断除杀生的罪业。

这次也有一些村落发愿不杀生等等,这虽然也是不可思议的善业,但与我们学院的有些堪布、活佛所作的善业相比,我们的善业是微不足道的。即便如此,我们大家同心协力所造的善业却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放生的善业。

几年前,我梦到了托嘎如意宝,他在梦中向我宣讲了放生的功德,并赞叹了放生。我把这件事告诉大家之后,因为是佛菩萨加持语的缘故,堪布、活佛们像得到甘露一般感到无比高兴,之后便开始动员大家断除杀生。

迄今为止,我们所放的生命已经达到了数亿个。慈诚罗珠前几天给我打来电话说,好像仅仅今年放的一种大约一卡长的鱼类(泥鳅)数量都已经将近一亿条,放完以后他就要回来。先后几年所放的数量加起来,已经有好几个亿。

目前有些地方的屠宰场,因为没有太大利润,也应该关闭。无论如何,希望大家能努力地去戒杀放生!

善男信女们,此生是唯一的机会,你们千万不要杀生!人生是很短暂的,我们不会长久地住在人间。死亡的时候,就像佛经(《教王经》)中所说的:“国王趋入死亡时,受用亲友不随身,士夫无论至何处,业如身影紧随后。”一样,走的时候,即使是再富有的人,也不能带走一针一线;即使是管辖上万村寨的官员,也无法带走一个侍者,只有独自一人两手空空地上路。经过中阴身的艰险,在阎王前清算善恶后,绝大多数的人只有堕入恶趣,很难投生善趣。请你们反省一下,自己究竟造了多少能得解脱的善业?造了多少堕入恶趣的罪业?我们所造的大多数业,都是堕入恶趣的因。其中堕入地狱的因,就是嗔恨心和剥夺他众的生命。

其实我们每个人即使完全戒除杀生,也能照常存活。比如,学院现在所有法会的食物,已经完全改变为素食,却没有遇到任何生活困难。各个地方的很多施主听说后,也时常前来供养酸奶、素斋。以前很多僧人非常盼望能够吃到酸奶,有些尼姑甚至将所有的糌粑都拿去换酸奶,最后虽然吃到了酸奶,回家时却没有维生的糌粑了。自从吃素以后,因为有很多酸奶吃,大家吃酸奶的愿望也就不太迫切了。这就是布施和持戒的回报,也是断除杀生和荤食的功德所感。你们如果能够戒杀,在生活上也不会有困难的。尤其是不要杀害无辜的野生动物,政府也在号召大家保护并禁止杀害野生动物。所以,大家一定要尽力发誓戒除杀生。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

第三点,是要以善心去对待所有众生

第三点,是要以善心去对待所有众生,善良的心是无与伦比的。所谓善心的最低要求,是作一个好心肠的人,善良地去对待每个众生,不作杀生、偷盗等伤害众生的行为。你们一定要努力地去培植善心,一切正法都可以包含在善心当中,这是我要讲的第三点。

我今天给你们讲了三个要点:第一点,是为了自他一切众生而往生极乐世界,哪怕念一句玛尼,也要为此回向。往生还要具备发菩提心等其他因素,但这些要素在这个发愿回向当中已经包含了;第二点,是尽量受持自己所能守护的戒律,如果不能做到太多,也要受持不杀生这一条戒;第三点,是随时随地地发善心,善心既可以解释为信心和慈悲心,也可以解释为世人所说的好心。即使在平时,你们也要努力地行善

因为前世的因缘,而使我们能在此生聚集在同一个地方;不但是聚集在同一个地方,而且也共同参加了同一个法会。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有些上师说我能活到九十五岁,但这是不了义的,不要说九十五岁,我今年刚七十出头,就已经感到体力衰竭了,所以肯定不会住世很久。多病是死亡的前兆,我十分清楚自己能活多久,也就只有像一只衰老绵羊的生命一般长短。

这次我们的相聚,也许是最后一次。但愿不是,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还会见面。明年,也即猴年的猴月初十,是莲花生大师走遍雪域的纪念日,我们会举行简单的仪式来庆祝这个节日,但只能由常住学院的人参加,如果规模太大,政府也不会批准。另外,在持明大法会、金刚萨埵法会期间,我们也有可能见面,但愿此生能够再三地重逢。

但也许我会去世,死后我会不会回来呢?在我死了以后,你们会认为有转世活佛,也许连怀胎期尚未经过,就会去寻找、辨认我的转世。但是,如果我有自由的话,以我的愿力决不会马上回到这个世间,而准备在死后立即就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目睹阿弥陀佛的金颜,聆听阿弥陀佛的法音,他将如同莲花般细腻的右手放在我的头顶,使我得到获证菩提的授记、自在慧眼和神通,度化众生的能力也不会像此生一般微弱。

当我像《普贤行愿品》的“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一偈中所说的一般,获得了无量功德,当我在世俗红尘中获得了方便、智慧、精进、禅定与神变的时候,我永远都不会放弃度化全世界的众生,特别是其中的雪域众生,尤其是我生长的故土——色达的众生。除非是我堕入恶趣而失去了自由,如果能往生到净土,我在任何时候也不会忘记诸位同乡和亲人,你们也要努力地行善,我们双方都要努力。俗话说:“众人抬木负担轻”,所以你们也要加倍地努力。

我说这些话绝不包含任何自私的成分,我弘法事业中的大多数,也绝对没有什么自私心,不是为了贪图名声,因为我在很多国家中已经享有了足够的声望,很多人也将我视为当之无愧的上师,但我本人却并没有什么可以享有更高名声的功德;就财产而言,在我妹妹的后事处理完以后,即使一无所剩,也立即会有人供养衣食,但事实上也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两人(指上师本人与门措空行母)除了行动不便需要一些侍者之外,即使不作任何事情,在明年春天之前也不会有任何生活上的困难,所以绝对没有对财产的希求。以前有时在看到一些东西,比如玩具等等后,偶尔在一两天之内会有点兴趣,但现在连这种感觉都消失了。因为不缺钱财,所以没有贪欲心。当然,如果因为缺钱而整天吃不上饭的话,也有可能会产生欲望。但如果有欲望,又何必向这么多的僧众撒谎呢?即使全世界的财产现在可以任我挑选,我也不会有一点儿占有欲。因此,你们以后不要拿很多的财物来跟我结缘,没有任何必要。我只希望你们能努力地行善,并劝勉他人行善。

前行广释

佛经中讲过四种难得——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正法难生信、菩提心难发,而我们如今四者已一一具足,这完全是往昔积累过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即生中才有如此殊胜的因缘。有些人赚到很多钱,就觉得福报真大,其实钱即使赚得再多,也只能得一些暂时利益,不像获得人身一样,能够解决生生世世的大事。

所以,大家对此应当再三思维,这就是修行人身难得。所谓修行,不一定非要闭着眼修出什么,也不一定要看到明点,若对此道理反反复复观察,最后不是假装的、也不是改造的,而是自然生起“修学佛法的人身来之不易”的定解,并对自己得到人身感到庆幸,这说明你对人身难得有所感悟。这种修行其实没什么不会的,有些道友说:“我早上起来观半天,不知道业力深重还是什么,一直观不出来,非常痛苦,只好又睡下去。”其实你再怎么笨、分别念再怎么涌现,对此道理也可以反反复复读、反反复复思维,这没什么不懂的。

大智者称幢 说:“得暇满人身,非由力强得,乃是积福果。”我们能获得远离八无暇、具足十圆满的人身,并不是因为自己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有地位、有钱财、有名声,(不像世间有些领导一样,官位是用钱买的、凭关系得的,)而唯一是因为往昔多劫中积累过福报、做过善事。你们不要认为自己出家纯属巧合,是偶尔对家庭产生了出离心,实际上它有非常奇妙的因果。很多人喜欢说“命中注定”、“命运不可改”,其实若以《俱舍论》和因明的观点来解释,你不得不承认前因后果,如果懂得了深奥的因果,就会明白一啄一饮莫非前定,现在的一切皆有因有果。明白这个道理后,只要是有智慧的人,对未来漫长的生死问题必然会考虑,如此一来,就不得不关心人身的价值,不可能将其随意空耗。

然而,对无有正法光明的人来说,虽然得到了人身,可是杀盗淫妄无恶不作,这比恶趣众生还下劣。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是一个旁生,由于生性愚笨,所造的恶业毕竟有限,而人类在某些领域很聪明,能制造核武器、原子弹等各种武器,瞬间即可毁灭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有些人虽没有能力这么大面积地造业,可是他从小养成非常不好的习惯,天天杀鸡宰鱼,吞食无数生命,以滋养自己的血肉之躯。相比之下,旁生尽管身处恶趣,却不会如此无所不为、罪业滔天,就拿山上的牦牛、山羊来说,它们一辈子都吃草喝水,生活非常清净。

有些人真的特别可怕,造恶业无所不专、无所不精,造善业却一点能力都没有,对三宝根本不相信,连磕一个头、供一盏灯、烧一支香,一生中也从来没做过。我们周围就有这样的人,他们随处可见、比比皆是,用不着我们在屋里使劲观想,通过其所作所为也可以看出,他们的人身毫无价值。诚如米拉日巴尊者对猎人怙主金刚所说:“本来佛讲暇满人身珍贵难得,但看见像你这样的人,便会觉得人身并没有什么珍贵难得的。”

大家可能也看过米拉日巴的传记,当时尊者住在西藏与尼泊尔交界处的尼香古打山上,有一天,突然听见猎狗的狂吠声,随即又有“砰”一声枪响。不到片刻,只见一只黑鹿,通身汗如雨下,显出极度惊骇的样子,战栗栗地跑到尊者面前。尊者见状,不觉生起难忍的大悲心,对它唱了一首道歌,平息了它身心的恐惧和苦痛。黑鹿快乐地走近尊者,在尊者的左边卧下。

过了一会儿,追擒这黑鹿的一只红色母狗,气势汹汹、大声狂吠地飞奔而来。尊者对母狗也生起极大的悲心,对它唱了一首道歌,平息了它的嗔恨心。母狗向尊者摇着尾巴,作出各种亲善的样子,随即在尊者的右边卧下。

尊者忖道:“在这两个众生的后面,一定还有个罪业深重的人正在追寻,恐怕就要来了。”片刻间,只见一个凶狠残暴的猎人 ,眼露闪闪凶光,背着猎枪和弓箭,急急地跑近前来。他看见自己的猎狗和黑鹿竟像一对母子般静卧在尊者两旁,不禁想到:“这个瑜伽士一定是在我的狗和黑鹿身上施了什么法术!”于是将弓弦拉满,一箭射向尊者,谁知一向百发百中的他,竟没有射中。这时尊者又对他唱了一首道歌,其中有一句就是:“经云人身贵似宝,汝之人身不值钱。”(确实,猎人、渔夫、屠夫一生都在造恶业,真的非常非常可怜!)

唱完以后,猎人觉得这个瑜伽士比较奇妙,或许是位与众不同的大成就者。于是他走进尊者的崖洞,到处仔细查看了一番,发现除了一些荨麻和野草根外,什么粮食和用具都没有。他不禁生起了无比的信心,马上把弓箭、猎物全部供养尊者,祈求尊者收他为徒,并发誓今后再也不造任何罪业。原本他想回去向家人交代一下,然后就回来依止尊者,(可能是办离婚手续吧。)尊者没有答应,让他立即斩断对家人的爱恋,当下就随自己修行……从历史上看,后来猎人怙主金刚成为很了不起的大成就者,而母狗和黑鹿也永远摆脱了恶趣的痛苦。

米拉日巴生平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有些人如果没有看过,还是应该看一下。米拉日巴在藏传佛教历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者,他的道歌、金刚教言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包括我自己在内,对此传记的信心也非常大。记得二十多年前在读初中时,我有一次生病在家,当时乡里有一位喇嘛,每天晚上给我们读《米拉日巴尊者传》,我就在他面前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全部听完。那时候记性比较可以,许多故事能复述得下来。

我病好上学以后,有一年夏天,跟同学索朗泽让去宗塔草原,那里遍地开满鲜花,非常美丽。我们先在河边洗了脚,然后坐在草地上,我给他讲了《米拉日巴尊者传》和一些故事,大概讲了一下午。他听着听着,眼泪就流下来了。虽然他成绩不太好,之后没能考上师范学校,但至今仍记得有些故事。去年他碰到我时,说:“我们读中学时,你就给我传过法,我的印象还是很深,当时对佛法生起了很大信心。”其实小小的一个故事,有时就能改变人的一生。我以前编《智海浪花》时,有些大学生读了米拉日巴的《传记》和《道歌集》后,开始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最终踏上舍俗出家之路,这种现象不乏其数。

言归正传,大家有时间、有机会的话,应该多观修人身难得。现在很多人,要么因为心力不够,要么因为没有机会,懂得人身难得的寥寥无几。放眼整个世界,许许多多人根本不像一个人——当然,在他们面前这样说,他们肯定不高兴,但实际上,他们的人身并没有丝毫意义。

当今全球人口急剧膨胀,短短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其数量已从 1950 年的 25 亿,迅速增加到 60 多亿,预计再过几十年,人口将突破 100 亿大关。由于地球空间和资源有限,人口的急剧膨胀将会带来一系列资源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变得日趋狭窄。之所以导致这种局面,并不是因为行善的人越来越多,给世界带来了一片光明,而是人们不行善法、不信因果,造恶业的越来越多,以此原因,未来人类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磨难。

我们作为佛教徒,对这些现象不得不深思。现在人这么爱造恶业,其手段跟古人比起来有增无减,甚至超越无数倍,如今的伦理道德、人文教育也日渐薄弱,根本无法跟古人相比。所以,这个世界看似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向前发展,无数人对此纷纷歌功颂德,可是由于人心日益恶化,到了最后,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肯定越来越迷茫、越来越危险。

因此,大家应多思维人身难得的道理,不要像这些世间人一样,整天鼓吹及时行乐。当然,我们也不是悲观主义者,对真假黑白看不出来,盲目地认为人生皆苦。毕竟佛教的智慧无比敏锐,超过任何世间学问,如果享乐真有一个亮点,佛教中可以发现得到,但佛陀从来也没有提倡过享乐,可想而知究竟是为什么。

毁坏佛法,其下场确实不堪设想–“三武一宗 ”

其实,如果造恶业,人身完全超过余道众生,再没有比人身更容易成为恶趣坠石的了。有些人一辈子所造的恶业,令自己万劫不复,多生累劫都在地狱受苦,比如一个领导发动战乱,或者毁坏佛法,其下场确实不堪设想。汉地历史上就有几次灭佛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莫过于“三武一宗 ”。

北魏太武帝:他脾气暴躁、为人凶残,曾三次下诏打击佛教,令全国各地碎佛像、焚佛经,佛像经典无复遗存。同时,佛教沙门无论少长,全部坑杀,绝不留情。若有逃窜者,一经捕获,必将斩首示众或坑杀。因而,当时国境之内,看不见一个出家人。

北周武帝:破毁寺塔,焚烧经像,勒令僧人还俗。后来他灭了北齐,又对北齐实行排佛政策,焚毁一切经像,废 4 万所寺庙,赐王公大臣充为地宅,300 多万僧尼被迫还俗。佛教一时之间销声匿迹。

唐武宗:下令焚烧皇宫内所有佛经,将宫中所供佛像皆深埋地下。令寺院停止讲经说法。在全国共废大、中寺院 4600 余所,废小寺庙近 4 万所,还俗僧尼约 26 万人。

后周世宗:虽没有大量屠杀僧尼、焚毁佛经,但废减寺院 3 万多所,数万僧尼勒令还俗,销毁佛像用来铸钱,以充实国库。

这几个朝代的皇帝,跟藏地的朗达玛灭佛差不多。他们一个人在一辈子中造的弥天大罪,非常非常可怕。像唐武宗,是唐代 21 位皇帝中唯一反对佛教的,他在位只有短短 6 年,却因看不惯佛教而下令灭佛,如果当时科学发达,他可能会对全世界的佛教进行破坏吧。

根据历史分析,三武灭佛与道教有关,一宗灭佛跟儒教有关。不过也有人说,灭佛的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这四次灭佛事件都如出一辙。由于之前几个朝代大兴佛教,如此加大了财政支出,使国库空竭。遇到外患,僧尼不能出征打仗,平时也不用缴纳赋税,给社会带来很多压力。出家人本当艰苦修行,现在都坐拥大量地产,成为了大地主,寺院经济恶性膨胀。再加上皇帝认为佛教是印度的外来文化,与汉地土生土长的宗教有冲突,鉴于种种原因,之后采取措施灭佛。

为此,宋代宗颐禅师也作过检讨:“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俭守真风。”意思是,天上降下来的三武毁灭我们佛教,寺院和塔庙都被毁坏,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无家可归,但究其原因,也是因为昔日佛教备受推崇时,许多出家人不能安贫乐道,守持清净道风,以至于为今日种下了祸殃。

禅师的这番话语,我们后学者不得不反思。现在有些出家人或修行人,知足少欲、生活简朴,行持真正的佛法,这很值得称道。但也有一部分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对社会和佛教没有任何贡献,反而引发世人对佛教的误解。作为一个佛教徒,倘若自己行持善法,对国家、社会会有非常大的利益,即使没能力做一些事,以清净心发愿的话,无形中也会给众生带来幸福安乐,这是毫无疑问的。反之,假如没有这样做,而是对钱财非常贪婪,从不守持清净戒律,行为也不如法,这种人泛滥成灾的话,确实给社会带来压力。所以,大家在了解人身难得的同时,对历史也有必要回顾,当前状况要跟以前佛教毁灭的因素进行对比。

刚才说一个人若造下大罪,多劫中不能从恶趣解脱。因此,获得这样的人身时,无论是行善还是造恶,主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些人说:“我没办法学佛,被家庭监视着、被单位控制着、被业力牵引着……”其实跟别的众生比起来,你还是有自由的。假如你变成一个旁生,想行持善法也力不从心,但现在你有了宝贵人身,面对社会、家庭的压力,肯定可以想出方法应付,关键看自己心力够不够。有一篇文章叫《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里面就说了,一个成熟的人能掌握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必期待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同样,未来快乐的钥匙,也握在我们手中,关键看自己选择什么样的方向。如果对因果循环深信不疑,则不会眼睁睁地跳入深渊,但有些人因为环境、业力等的影响,对恶趣痛苦半信半疑,这样一来,难免行为中会有一些偏差。

颂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此身一切善恶之奴仆。”我们这个身体若行持供灯、磕头等善法,它就是解脱之船,依此可离开烦恼和痛苦的生死大海,趋达解脱和涅槃的彼岸;这个身体如果造杀生等罪业,那么它就是轮回之锚,会让我们永远在恶趣中不能解脱。此身就像是一个奴仆,可以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也可以弄得乱七八糟,所以,对于它的利害,我们不得不分析。人人都有一个身体,做任何事皆由它来实施,所以作为身体的主人——心识,必须以正知正念来守护,看身体到底在干什么,始终要有这样一种监督。

我们因为往昔的善业,如今获得了暇满人身,故一定要利用它,求得殊胜妙法的精华,《入行论》亦云:“故应惜此身,独为修诸善。”除了修持善法外,身体做无记事、甚至造罪业,我们千万要制止。虽然见身犹如怨仇是众苦之源,然也应善加保护,因为此身如果具足戒律长久存活,依靠它能作广大福德。如云:“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因此,行持善法之人,在世上就算住一天,也有很大的利益;而天天造恶业的人,倒不如早一点离开好,即使变成旁生也比现在强,至少不会像人一样造恶业。很多人成天吃喝玩乐、贪图钱财,在追求今生的衣食住行和世间八法中,无义虚度了宝贵人身。假如我们修行人也是这样,一辈子中没有好好行持善法,那么在临终时,只能手抓胸口、追悔莫及,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啊!

当然,极个别人不知道前世后世存在,死时就像牦牛一样,只有痛的感觉,此外对以前造业没有后悔心,对后世的恐怖也没有警惕心。其实有时看来,人类并不像所宣扬的那样聪明,一些科学家和文学家自以为有智慧,可他们连有没有来世都不清楚,对未来的事情漠不关心,这样的人会不会很聪明呢?可想而知。《入行论》也说:“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我们获得了这么好的人身,如果没有修持善法,再没有比这更愚笨的了。别人骗你倒没什么,但若自己骗自己,哪有比这更过分的?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因前世业力和后天教育所致,已经到了愚不可及的地步,非常可怜。

在座的道友,如今获得了信仰佛教的人身,理应生起欢喜心。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人身难得》中,专门讲了以欢喜心来随念人身 。说实话,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是否觉得在茫茫人海中,成千上万的人不知后世存在,而幸运的是,自己对来世还是有点准备,虽不敢说修行非常好,但对造恶业有种恐怖感,看身边人造恶业也觉得触目惊心?如果有了这种感觉,就会知道珍惜这个人身,用它来渡越生死苦海。

要知道,今生是决定永善或永恶的关键就像孩子的读书时代,是决定将来能否找到好工作的关键,我们现在也是如此,获得暇满人身的短短几十年,可决定自己来世是永远快乐,还是永远痛苦。所以,大家要深深思索:如果今生没有依靠人身得到坚固地(佛果),来世很难再获得这样的人身,一旦转生于恶趣中,到时根本没有正法光明,对取舍之处也懵然不懂,则很难从恶趣中出来,只会越来越向下堕入无边深渊,故从现在开始就必须百般努力。

观想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加行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三殊胜来摄持。即最初要为利益天下无边的众生发菩提心;之后在观想时,不一定非要闭着眼睛,你可以对法本再三阅读,最后自会产生定解。有些人正听课时,觉得人身真的难得,但这种感觉就像黑夜的闪电般,很容易就消失了。堪布阿琼也比喻道,如同在火里烧得通红的铁,一取出来就会马上变黑,这些人也是同样,正在观想时眼泪簌簌直流,但出座之后,一点感觉都没有了,这就是没有长期串习的缘故。若能长期串习、一直思维,就会觉得人身实在难得,在这个世间上,除了好好地修持善法,其他一切名声、地位、悦意外境都不可靠。正如有些大德所说,就像你本来非常信任一个朋友,结果有一天他骗你了,从此之后你很绝望,对他会生起极度厌恶之心。我们若对世间一切也像这样极度厌恶,说明自己真正产生了厌世心。

四种厌世心中,第一个就是人身难得。一旦这种定解在心中生起,便会长期有种出离心,除了希求解脱外,对什么都没兴趣。诚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言:“无人山谷岩洞中,恒具出离厌世心,上师乃为三世佛,强烈坚信永不离。”我非常喜欢这个偈颂。米拉日巴在无人的岩洞里,并不是一两天,而是恒时对轮回一切毫无兴趣,就像男女感情破裂后,觉得整个世界没有意义一样,始终有种厌离心;同时,坚信上师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不是今天看见上师特别高兴,过两天就舍弃上师、诽谤上师,而是对上师的强烈信心永不退转,这是修行中特别关键的两个要点。

我们提过以上学习,对于暇满难得的道理,必须屡次三番地观修,并付诸于实践。经过实地修行,对此生起定解的界限到底是怎样的呢?应当像金厄瓦格西 一样。金厄瓦格西从来都是彻夜不眠,全心全意修持善法。见此情景,善知识仲敦巴怕他身体受不了,不禁关切地说:“弟子呀,身体的疲劳还是要消除,否则会导致四大不调。”金厄瓦格西回答:“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我一想到暇满难得,就觉得无有空闲休息。”金厄瓦格西终生没有睡眠,总共念了九亿遍不动佛心咒 。

这个界限比较高啊,要像金厄瓦格西一样,永远不睡觉,连一个小时也不行,我们可能很难以做到。华智仁波切应该是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最高层次是像金厄瓦,如果实在不能达到,至少也要很精进、不偷懒。

一个人一辈子念了九亿遍心咒,真的非常了不起。上师如意宝讲过,他老人家也念了九亿遍不同本尊的心咒,有一个字的,也有十几个字的。但即便是一个字的,念一亿遍其实也不容易,以前我们发愿念“阿”字时,我就念得不是很多。最近我也一直念某个咒语,但每天都念十万遍,很费劲的,平时这个事情、那个事情也多,只有起得早、睡得晚,才能挤出一点时间,否则,像我这样琐事多的人,修行非常困难。

你们若想好好修行,千万不要偷懒,否则,假如睡得太厉害,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了。《入行论》中说:“此筏难复得,愚者勿贪眠。”我们这个人身船筏,可渡过生死轮回的大海,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得,故愚笨的人不要天天睡懒觉。萨迦班智达也说:“诸人寿短其一半,夜间入眠如死亡。 ”我们这个人身本来就短暂,如果一半都入于睡眠,则非常可惜。

像金厄瓦格西那样从来都不睡觉,对我们来讲非常困难,但即使没有这种境界,也要尽量生起人身难得的定解。假如这个理念非常强,确实不容易睡懒觉,比如你明天一早要办大事,要去北京、香港、美国,肯定想睡也睡不着;如果一点感觉都没有,便会睡得很香,人身难得修得越不好,睡的时间就越长。所以说,现在很多人特别贪睡,主要是因为修行特别差,这个一定要想方法解决。

当然,完全不睡恐怕也不行。以前上师如意宝讲过,该休息的就要好好休息,当时我比较年轻,有点不理解,心想:“晚上的时间这么珍贵,最好只睡一点点就可以,怎么上师这样说呢?”可是自己到了一定年龄,就能明白上师的苦心,该睡的时候是要睡,不然的确不行。但也不能像世间人一样,整天浑浑噩噩的,什么善法都不做。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不能走极端。

总之,没有生起人身难得的定解之前,大家务必要精进修持。

下面是这一品的总结偈:

虽得闲暇而乏真实法,虽入佛门而耽非法行,
我与如我愚痴诸有情,获得暇满实义祈加持。

华智仁波切谦虚地说:虽已获得暇满人身,可修法上还是特别欠缺;虽然早就入了佛门,但仍耽著贪嗔痴所引发的种种非法行。对于我和像我这般愚痴的有情,祈愿诸佛菩萨、传承上师、护法神加持,一定要生起暇满难得的境界。

其实祈祷很重要。《前行备忘录》后面对四种观修专门有祈祷和发愿,没有好好祈祷的话,光是想一想绝对不够。你们修的时候,一定要合掌念诵,闭着眼睛忆念:“依靠上师诸佛菩萨加持,让我生起暇满难得的境界。”对此要有强烈的希求心,对上师也要有不可思议的信心,在这种状态中开始观修,修行势必会成功。否则,以无所谓的态度随便想想,不可能生起任何境界。

希望大家能真正生起人身难得的定解,这比什么都重要。有了这个为基础,那上面一层层的修行,一点困难都没有。相反,假如基础没有打好,上面的建筑再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到了一定时候也会轰然倒塌。所以,打基础对每个人来讲至关重要!

【暇满难得之引导终】

前行广释辅导 27 课

如今无论是行善还是造恶,主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颂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此身一切善恶之奴仆。”

不管是修善法还是造恶业,这个自主权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刚刚我们讲了,有些人可能在显现上面是不太自在,就说是有的时候可能是被家庭束缚,儿女、妻子丈夫不让你去好好修行佛法,这个情况有。但是心呢?如果你自己真正要安住在善法的话,他是管不了你的心的。可能可以限制住你的身体,但是你的心他是限制不了的。所以说不管怎么说这个身体和心中,心占主导。

所以还可以说主动权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如颂云:此身行善即是解脱舟,我们这个身就是暇满人身,刚刚我们讲了,其实是指五蕴的,身心都有了。暇满的人身如果是用来行善就是解脱舟,就可以获得解脱——能够解脱此岸的、轮回大海的一种解脱舟。

“此身造恶便是轮回锚”,如果这个身体造恶业,就是一个轮回中的锚。抛锚就是这样的,如果要停下来,就要把锚抛下去。这个船就走不动了,是这样。所以说轮回锚意思就是说,你在轮回中抛锚之后你就永远出不了了,你就在轮回当中转,很难从轮回当中出离的意思。此身造恶的也是轮回的锚。此身一切善恶之奴仆——身体,这个暇满人身就是一切善的、和一切恶的奴仆。

如果要造善,就可以让这个身体去造善,这个身体是造善的奴仆。要造恶就驱使这个身心去造恶。所以说这个身体也是奴仆。所以这个方面主要还是说;主动权、取舍权还在这里。佛陀那么大的智慧——遍智。佛陀也只是用尽方法劝我们修善,最好还是修善法,用很多道理。但是如果我们铁了心的不听佛的教言,不管上师再怎么讲,不管佛法、经典到底怎么,反正我就是按照我当前的去做。那也没办法。是这样的。所以意思是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还是自主的。我们现在还没有堕恶趣之前,都还是自主的。自主之后我们要多思维、观察。

有些时候该放弃的就放下了,是这样的。有的时候不必要过多的执著。刚刚我们讲了,短暂的人身很容易就过去了。但是后世很长远、解脱道很殊胜,错失解脱道的损失会很大。这方面要观察。

如果我们学完了四加行,再来观修的时候,前后还有关联的。把后面的意思和前面的意思合在一起观修的话,其实有的时候后面的有些意义对前面观修暇满的时候,有辅助作用。而前面对后面也有辅助作用。但是现在我们就学这么多。把当前学好了,慢慢去观察、思维。这方面就可以把我们的心逐渐调柔,当然一次两次不一定马上就起作用。但还是需要长时间的观修。

由往昔积累的福德力,如今获得了具有十八种暇满的人身,如果没有求得殊胜妙法精华,而在追求今生的衣食住行和世间八法中无义虚度枉然耗尽,那么在临终时只能是手抓胸口,追悔莫及,那该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事!

我们现在十八种暇满的人身,是因为以前积累了福德的力量呈现的。现在我们得到了,但是这只是一个开端。是这样的。当然从某个角度来讲,暇满人身是以前的因的果。但是现在这个暇满人身,也是以后果的因。怎么样使用这个人身,关系到以后自己的走向。这不是说得到暇满人身就万事大吉了,这个人身是很容易失去的。

尤其是我们学了第二品无常之后,我们觉得这个人身的确是得到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放弃。我们的人身是借来的,啥时候债主让你还就必须要还,是这样的。所以说是暂时借而已。

从这方面去看就是,现在我们的人身,只是另外一个旅程的开端。那么这个怎么样开端呢?应该去求殊胜妙法精华。那么我们就应该用这个人身去闻、思、修行。尤其是大乘的妙法,应该好好去闻思、修行。听闻,要去寻求听闻的机缘。以前要听闻佛法很困难的。像米拉日巴尊者我们就知道,听闻佛法多困难。上师就在身边,就不给你传法。

有些大德像法王如意宝,为了依止上师听法,背行李走路步行、有的时候走好几个月。以前汉地和西藏的这些人去印度求法,他都是要很长时间的奔波,才能够求到正法。常啼菩萨求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也是经历了如此的苦行。那若巴也是。很多的苦行。

所以说就是说这些方面的话,就说是有的时候我们在听闻的时候,要去创造闻法的机缘。现在其实对我们来讲,大恩上师非常的慈悲,用一切的资源来让我们在家里面就可以听到佛法。这对我们来讲也是非常的一种方便。根本不需要去很远的地方或高原上。放弃你的工作、家庭,根本不需要,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听法。

所以在这个有机会的时候,听法的时候,尽量百分之百能做到。但是因为这个城市里面修行的人毕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所以我们说每个人都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舍弃一切就闻思修行,这个也不可能。但是尽量的,有些时候我实在没办法,就是很大的压力,今天这个课听不了。那可能是没办法了。

如果是觉得其它的事情比听法还重要,就很随便地就放弃这个机缘,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知道,不管什么事情,它都没办法和闻思修佛相比拟的。所以要听闻,听完之后要好好去思维、遣除疑惑,然后要去观修。要让这种法义融入我们的心中去。闻思修,这个就是非常殊胜的妙法精华。

如果没有求得殊胜妙法精华,而在追求今生的衣食住行,就是很多人都是在追求今生的行住坐卧、衣食住行,在这个方面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在世间八法中无义虚度枉然耗尽,那么,我们的人生非常可惜,有的时候一回首几十年就过去了。

有的时候我们觉得一天很漫长,一个星期很漫长。尤其是无聊的时候,很痛苦的时候,就觉得一天或者一个月很漫长。但是真正来讲的话,现在一眨眼、一回首之间很多人就说是三四十年、四五十年的光阴就没有了。基本上就在追求衣食住行,追求世间八法,在没有什么意义中已经枉然耗尽了。这个就应该让我们警醒的事情啊!以前看到汉地大德的一个感慨,就说是一眨眼一回首的时候,好像几十年过了。

每天晚上都想,今天又没有得到什么收获,觉得非常痛心疾首。有时候想起来,出家修行脚跟还没站稳,修行还没得到什么消息,几十年就过了。专门修行的大德们,他们容易发生这些感慨。我们不精进的人,觉得没什么,大德们为什么这么说、这样想?我们不会发生这种感慨。

就像世间人讲的一样,小人经常说自己没有过失,“君子常犯错,小人常无过”。小人好像什么过失都没有;君子今天犯了错误,明天又不对,这件事没做对,那件事又没做对,这就不一样。就像一根毛,如果你放在手心上,根本看不出什么,没感觉;但你放在眼睛里面,就会感觉很刺激。修行好的人,越修行就越容易发出这种感慨。修行越不好的人,越加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觉得没有什么可着急的,每天都快快乐乐在生活。

当然,并不是说修行佛法一定要把每个人搞得非常慌张,或者怎么样,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的心态不要太过懒散。如果没有生起这种紧迫感和修行意乐,的的确确就在无义虚度中耗尽了。你看,出家人说脚跟还没站稳,几十年就过去了。这些大德们,非常容易去反省、警醒自己,觉得不能空耗时间,连这些经常一心一意修行的人,都觉得很难了,何况没有长时间和上师在一起闻思修行的人、一般城市里的修行者。

我们到底是不是虚度、多大程度虚度自己的人生呢?高僧大德都有这种感慨,都觉得这很难;那我们没有达到这标准的人,难道真比他们修行还好吗?这是不可能的事。这方面来讲,应该多思维法义,法义每一句话都很殊胜,每句话都能击中你的心。如果你自己没感觉、没思维,觉得好像很简单——前行很简单。

上师经常说,一个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人,看前行都没问题,词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但是它的意义,对我们的修行、心的调伏,作用很大。如果你不精进,就发现不了,挖不了这个大宝贝。如果你精进了,就可以挖掘出它的宝藏。尤其是越闻思、修行,内心当中的感觉会越明显、强烈。

如果真的枉然耗尽人生,“在临终时只能手抓胸口、追悔莫及”。在临终的时候一回首:马上要死了,做没做什么?没有做什么。世间人也会后悔莫及,说我没赚到钱,或者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有些人刚赚了钱,还没享受就这样了,很追悔莫及。不学佛法的人是这样。学佛的人可能是另一种观点,本来佛法这么好,可以帮助我在临终时对治这种恐怖,但我没有好好利用,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这是一种让人痛心疾首的事。

我们在观想的时候,要观想现在我已经到临终了。假如我现在正在打坐,我就故意想:现在我已经临死了,就观想现在是已经临死的状态,临死之后有多大的把握?就比如说,现在临死,往前推几年,遇到佛法多少年了?遇到佛法后,精进了多少?有没有把佛法当成最重要的事来对待?你就把当前的心态作为临死的心态,反观一下过去几年的所作所为,这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假如这时候真要死亡怎么办?我没有修很多啊!我没有很重视啊!这时就会觉得非常害怕。但这只是一个演习、预演而已。

预演很有必要。如果没有这样预演,就提不起真正要精进的心。经常去预演,每次打坐都想我现在是在死亡的最后关头了,现在什么都要抛弃了,现在我所执著的身体、钱财、房子、所有的东西,像我死了一样,不管执不执著,它都是要离我而去的。假如现在要死了,这些东西到底对我有多大用处?对我有用处的佛法到底有多少?有没有认真去对待?经常这样修,心就慢慢地转变了。

每一次就这样去预演。如果这样,你提前去做准备了,每次在预演中发现不足,修改不足的地方,然后去补充。真正死的时候,该做的都做了。不要刚开始时,好像死亡不会发生,一切都很好,但等到真正的死亡到来时,你再回首一看,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

所以我们在打坐的时候,应该把当前的心想成临死的状态,我现在马上要死了。再反观、回头看一下,我以前所执著、放不下的这些东西,哪个是真实放不下的?哪个是对我有用的?没有!真正有用的佛法修了没有?真正应该努力的地方努力了没有?有没有得到很大的把握去对抗死亡?这时就发现差距很大,自己该努力的地方没努力,就从这方面来提醒我们精进的心,这还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这里描述的是没有修法的众生要死亡的状态。这段话也可以当成我们今天一座的修法,我就要观现在就临死了,我到底做没做以前该做的事?有没有善巧使用暇满人身?现在马上要死了,我执著的这些东西有多少用处?我放不下的东西有多少用处?应该有的东西,我到底有没有?到底有没有努力?努力了没做到也没什么,毕竟尽力了。但可以努力,还有很多时间可以用的,为什么没用呢?反复这样去想,自己就可以警醒起来。这还是很有必要的。

《入行论》中说道:“既得此闲暇,若我不修善,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

《入菩萨行论》中讲,既然现在得到了暇满人身,如果不修行善法,没有比这更大的自欺欺人了。“自欺莫胜此,亦无过此愚。”也没有比这更大的愚痴了,这就是最大的自欺欺人,最大的欺骗自己。

我们自己所做的事情,要为自己负责任。现在所做的任何事情,任何的行为,以后都要承担后果的。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我所做的事情,以后我要承受那种果报,我准备好了去承受这种果报吗?这个果报是什么?好好去想一想、观察一下佛经中所讲的后果。

好的后果当然可以,我准备好了,好的后果我要去准备。不好的后果准备好了吗?现在做杀生、邪淫、偷盗的事,它的后果准备好去承受了吗?这么长时间地狱的痛苦,准备好去承受了吗?得好好去想一想!所以如果得到了暇满人身,没有去修善法,的确就是最大的自欺欺人、最大的愚蠢。这方面,我们一定要好好去观察、思维。对于调伏我们的心,帮助的作用、加持力非常大。

可见,今生就是决定永善或永恶的关键一步。

今生(就是现在)是我们决定以后永远贤善、永远解脱,或永远恶劣的关键一步。

当然这要从某个阶段来讲。大的方向,永善是从解脱角度讲的,如果精进,今生中,比如修了净土,往生极乐世界了,永远就解脱,不可能再轮回了;或者今生成佛了,可以永远解脱了;或者今生中修了很大的善业,可能生生世世中获得暇满人身。从永善的侧面讲,真正的永善是解脱。真正的永恶的意思是什么呢?从某个角度来讲,没有永恶,不可能有永恶。不管这个恶是从恶趣、恶业,还是整个轮回叫恶,不管哪方面,都没有叫永恶的。但可以说它的时间特别长,叫永恶。

现在你的决定,比如造一个很大的罪业,有可能很长时间在恶趣中漂泊,没办法出来,这叫永恶;如果精进修法,有可能今生还有几年、十几、二十年,你抓紧时间修行殊胜的上师瑜珈、修加行、或是修净土,几年之后,可能你死了之后,什么时候死,往生极乐世界的时间就到了,就永远可以获得安乐了。

轮回说长很长,说短也很短。关键看有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掌握方法后有没有去行持,如果行持了,说短真的短。几年之后,或一两年之后(死了之后)就到极乐世界了。就这么简单,极乐世界去了后,就永远不会再堕恶趣、再轮回了。这个不是永善吗?有时候获得解脱的时间可以说很短,当然要长也长,如果浪费了暇满人身,还会继续漂流,时间会很长。这方面我们要好好思维。

我们要深深思索:如果今生没有得到坚固地,来世也很难再度获得这样的闲暇人身。

我们要想,如果今生没有得到坚固地(坚固地在括号中说是佛果),如果没有获得佛果,来世也很难再度得到暇满人身。

这个我们要做解读,有可能道友会疑惑,今生当中如果得不到佛果,后世就得不到暇满人身吗?当然这是不一定的。坚固地有很多种,最高的坚固地当然是佛果了,如果得到佛果,每一世都是暇满人身,即便得到佛果后转到恶趣了,还是暇满人身。因为根本不可能有无暇的状态。

所以说得到佛果之后,只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度化众生。最高的坚固地是佛果,完全可以周遍下面的。第二坚固地指的是一地以上的菩萨。一地以上的菩萨也是很坚固,因为他不会再退失轮回了,他的境界非常的坚固。如果得到了圣果了,后世都是不可能堕恶趣的。

还有一种凡夫的坚固地,今生修得的善根非常坚固,修持善法成了决定的善业,其它的因素影响不了他,他在后世一定会得到暇满人身,这是没办法逆转的。这也叫坚固地。所以“坚固地”有以佛果为首的最高的坚固地,然后是中间菩萨的坚固地,还有在资粮道、加行道的坚固地,以及现在我们这种相似的坚固地。就是说你该做的都做了,戒律守持了,积资净障、该忏悔的忏悔、该发愿的发愿,这些都做了,你的相续中的这种业是不可逆转的,下世一定会成熟到善趣中。这种坚固地可以这样讲。如果我们没有获得这种坚固地,来世也很难获得暇满人身。

所以我们要解读一下这里面坚固地佛果的意思,佛果坚固地是最高标准。这个坚固地往下的标准还有很多。有可能是指修行很坚固、不可逆转,虽然是凡夫人,但是你的决心很大,修行不会退失,在后世也有把握获得暇满人身。但是如果这些都没有——如果没得到佛果,那你有什么可以傲慢、有什么可以放松修行的呢?初地菩萨也没有获得,有什么放松的呢?为什么不去精进呢?资粮道、加行道坚固地也没有,你凭什么要去放松呢?如果连凡夫的坚固地都没有,那就更加没有资格去放松了。如果你现在这些都没有得到的话,来世很难再度得到这样暇满的人身。

一旦转生到恶趣之中,那么根本没有正法的光明,而且对取舍之处懵然不懂,后果只能是越来越向下堕入无边无际的恶趣中,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必须百般努力。

这个意思刚刚我们分析过了,一旦转到恶趣中,根本没有正法光明,除了偶尔一些恶趣的众生。比如前世有一些善根的人,转生为一些学习佛法的道友家里面的宠物,上师讲课的时候把它放在电视机面前,让它看看上师、听听佛法。有的时候用摄颂、系解脱给它加持,或者给它吃点甘露丸、念念佛号,这个方面还有一点机会。但是它们理解不了。这还是比较好的,但还有很多根本没办法。如果所谓的正法光明是闻思修的话,闻可能会有一点点,但是也不是自主地想听闻,是被动地听闻。

当然这也算是一种善因了,还有很多连这种善因也没有。这么多的宠物、旁生,有几只能够转到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天天听到佛号,天天可以在上师讲课的时候,看到上师的样子?这些的确是非常少的。想要自主地求解脱道的是没有的。对“取舍之处”——该做的不该做的懵然不懂,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根本不知道。

尤其是取舍之处,指的是因果方面的取舍。旁生一般的取舍还是有的,比如说这些地方不能便便,拉屎是在那个地方,经常示范它也懂。但是因果方面的取舍它不会有,懵然不懂。如果不懂取舍,没有集资净障,后世内心中的贪嗔痴烦恼是自在的,也没有通过善恶去对治、去取舍,所以后世从总的走势来讲是越来越往下走,堕入到无边无际的恶趣中。

从整个大的方向来讲是这样的,但是偶尔会不会起来呢?刚刚分析了,中间还会起来,就像盲龟值木的比喻,一百年中从海底总有一次上来。从大的走势来讲是往下的,即便上来了最后还往下,是这样的。我们也不能解读成只要堕恶趣,就永远不可能获得人身,也不是这个意思;但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总的趋势是往下走的,主要从这方面解读。

既然这样,从现在开始就要百般努力,现在就是永善永恶的关键起点。如果你现在好好精进,以后就是永善;现在懒惰放逸,以后就是永恶。现在就是非常关键的时候,很多大德教言中讲,世间人现在乐未来苦,什么意思呢?只盯着眼前的享受,把很多精力、资源投入到追求今生的财富受用上,今生乐是有一种乐,“后世苦”,未来是苦的,因为没有做善业、没有忏悔的缘故。修行人现在苦、以后乐,现在苦——放弃很多,跟自己的烦恼斗争、很多种苦行,以后就步入到永恒快乐中,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讲很重要,是要思维的地方。

在观想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加行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三殊胜来摄持。

下面讲观修,前行引导文主要是让我们观修,从而改变我们的心。观修时三殊胜很重要,前期一定要发心,发心最基本的是发出离心,一定要解脱。当然出离心对我们来讲是不够的,我们要发菩提心,不但自己解脱也愿意众生都解脱,不管现在有没有生起真实的菩提心都要发起来,就像现在不管我们是否生起出离心也要发,不管现在是否能到极乐世界也要修一样的,心量大力量就大。

发心的时候要用菩提心摄持,首先发心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要利益像我一样的所有众生出离轮回,所以我要修持正法。“正行无缘”,无缘的意思有很多种,就是说比较单纯的无缘,一切无所执、一切无所缘。缘就是缘取、执著的意思,无缘就是无执著,但是这是相应于无分别智,相应离戏的空性和离戏的光明,这是比较高层次的无缘,初学者做不到。

还有一种专注叫无缘,就是不缘其他的杂分别念,只缘当前所观修的法。没有缘其他不好的作意,上师说专心专意就叫正行无缘。只是专注于当前观修的文字,专注这个法义而不断去修,其他思维如家庭、工作一概不想,这叫正行无缘。如果偏离了就再拉回来,这要不断地训练。

当然我们打坐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没有底子和功力,修的时候慢慢就不知道修到哪里去了,会观修家庭、公司、旅游等别的事情,过了十分钟或二十分钟才发现,怎么观修这个了?马上就反应过来了,不要紧,什么时候反应过来,什么时候再拉过来。刚开始会很挫败,觉得修行没有质量,但这是每个修行人基本上都要经过的,没有什么丢人的,修行就是这样慢慢成熟的。这个时间越来越短,也许就是第一次或者一段时间会在十分钟后反应过来,或者两分、三分钟后反应过来,但是只要反应过来就马上拉回到法义上面。逐渐训练到一走神就知道不对,就要马上拉回来,最后就会很专注。通过不断的训练会越来越专注。

有些道友问我到底观修前面的花,还是观修法义?都可以,作用是一样的。如果观修法义,就注意力缘法义去修,只要一散乱,再放在所缘继续观修。观花、观石头也是这样的,就是修寂止。现在我们暇满的、无常的心很猛厉,我们要让法义在相续中浮现的强烈,而且力量必须要很强大,这方面叫正行无缘。

这个时候你就要很专注,尽量不要想其它的,即便是想了也要尽快的发现,把他拉回到我们的所缘中。这个时间有的人可能要几个月,有些人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达到,这个中间不要放弃。心识是可以训练的,如果我们持续训练,我们的心一定会达到很自主的状态,最后我们的心就调柔了,这叫堪能。想要专注法义它就会专注,就像听话的孩子,你让它怎么样它就怎么样。

所以我们的心会被训练得很调柔,你想让他怎么样就怎么样,你想发菩提心它就发,你让它发出离心,它就法出离心,让它打坐就打坐。完完全全你想做什么它就做什么,这叫心调柔,通过正确的训练就会达到。

后期要把善根回向一切众生,总的来讲回向众生成就佛果,为了度化众生自己发誓成佛也可以。先总回向,再分别回向,暂时来讲回向自己的戒定慧、信心、闻思修都不要出障碍。暂时来讲对自己修行有利的可以回向,但是总的目标回向众生都能成佛,要有这种三殊胜来摄持。

对于以上道理,我们必须屡次三番地观修并付诸于实践。

华智仁波切讲,对于这些道理要屡次三番地观修,而且尽量在平常的生活中赋予实践。观修是要屡次三番地进行,不能认为观过一次了,是不是就可以不观了。如果你生起这样的状态就可以不观了,而且不是一定要观的怎么样,但是如果你没有生起的话,还是要反复地观。

但是比如现在我们修行的时候,上师也讲并不是一定要修暇满修到这种界限后,再去修无常。如果长时间修一个法修不动,我们的心会很枯燥,这时候换一换口味也可以,换无常就开始修无常,再修轮回痛苦、业因果,一轮完了再修第二轮。这样有什么呢?内心会逐渐感受到法义,感觉就会慢慢生起来,修的越多,修法之间的影响就越大,有些其它的修法可以帮助暇满的修法,或者可以帮助无常的修法。都可以互相之间有所帮助、有所注意的,在观修之中慢慢就会找到这里面的关联。

经过这般实地修行,在自相续中对暇满难得生起定解的界限到底是怎样的呢?

这样实地修行之后有没有一个界限、一个标准呢?什么样算是达到量了?暇满人身的修法在我们自相续中产生定解的界限到底怎么样?这里面有个公案来说明。

应当像金厄瓦格西一样。见到金厄瓦格西从来都是彻夜不眠,全心全意修持善法,善知识仲敦巴不禁关切地说:“弟子呀,身体的疲劳还是要消除,否则会导致四大不调的。”

金厄瓦格西、仲敦巴都是噶当派的大德,噶当派是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仲敦巴创建的修心的殊胜宗派。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仲敦巴,在他的弟子中,金厄瓦格西是非常精进的,从来都是彻夜不眠,全心全意地修行,什么时候都能看到他在修行善法。上师就比较关心:弟子啊,你的身体这样长期地做,消除疲劳的必要性还是要有的,否则会导致四大不调,劝他劳逸结合,该休息的时候休息。

金厄瓦格西回答说:“身体恢复固然应该,但我一想到此暇满难得时,就觉得无有空闲休息。”

金厄瓦格西回答是发自内心的,而且他有这种能力,他说身体恢复还是很重要的,但是一想到暇满很难得,就觉得不应该浪费,没有空闲休息。哪怕第二天让他休息了,可能这段时间没有修什么善法,他也觉得不行、认为没有完全利用时间,是这样的。

有些人赚钱就是这样的,只要是赚钱的机会一个都不会放过,不管是赚多少,只要赚钱就行。所有赚钱的机会他都利用。金厄瓦格西只要是修善法的机会,他都是一点也不要浪费的,哪怕休息睡觉都不愿意,这就是一个高标准。

金厄瓦格西总共念诵了九亿遍不动佛心咒,终生从未睡眠过。

金厄瓦格西精进地念了九亿遍不动佛心咒。不动佛心咒有两种,一种是不动明王的咒,上师在讲记中也提过,这样的好像次数不那么多;还有一种寂静不动佛的心咒比较长。他一生当中念了九亿遍的不动佛心咒,就从这些精进中念来的。

对有些人来说,一百万或一千万念不完、没有时间念。对我们来说时间是很少的,但是对格西来讲,休息的时间是没有的,他不愿意休息、不愿意放弃修行这样正法的机缘。所以说在这样的努力之下,一生中念了九亿遍不动佛心咒。以他这种珍惜暇满人身的心态,九亿遍心咒绝对不是数字的堆砌而已,绝对是高质量。因为修佛法、念咒质量高不高,主要看你内心中的状态。尊者是这么强烈地对人身珍惜的状态,这种心态念下来的九亿遍不动佛心咒,绝对是百分之百高质量的。

反而我们自己这样的心态念下来,对暇满人身、寿命无常,对这些以这种心态念下来心咒,那可能就是数字,有的可能连数字都不能圆满的。所以如果从内心当中了知,所有的也就变化了。终生没有睡眠也不能说从他生下来就没有睡眠过,不是这个意思。他可能是从什么时候认识到暇满人身的难得了,估计修法之前还是睡觉的,然后上师给他教授暇满难得,他哪一天认识到这么暇满难得,然后我一定要抓紧时间,可能从那个时间起就没有睡觉的意思。

听上师讲了这个就是高标准,对我们来讲目标有点高远,我们也做不到。即便是想做,一定要学金厄瓦,精进两三天之后就受不了了,最后睡下去的时候,一下子就把以前所睡的觉全部补完了,什么也不做,全部都是睡觉了,这有可能的。所以上师告诉我们,初学时细水长流很重要,有个稳定的心很重要。

这个公案告诉我们的是达到定解的高标准。但是除了高标准之外还有中标准,对我们来讲还有初级标准。这个方面要按照我们自己修行能力的增进而去相应,而不是说看到这个之后,马上就是热血沸腾了,一定要去模仿,最后做不到就开始走向失败。怎么可能一辈子不睡觉呢?现在八小时睡觉都不够,现在让我整夜不睡那做不到,干脆我就放弃了。

所以我们不要堕两个极端,一方面要知道这里面讲的是什么意思,大恩上师在其他地方教诲我们初学的人,不要太过于热情。后面学得时间长了之后,也不要太过于冷漠、麻木。循序渐进地细水长流,这决定是佛法中专家们的建议,要保持一个比较守恒的状态。

刚开始我们也不要达到什么状态,保持这种心慢慢地、次第地学,该学的学、该修的修,慢慢地调伏自己的心。刚开始达不到这么高的标准,没有神通、神变也不要紧,只要把基础打好了,上师说怎么样做,我们就怎么样做,慢慢地去依教奉行,这样做就可以。上师说你该休息,那么我们就休息;不能认为金厄瓦格西的上师和他讲了,他都没有休息,那我也就不听你的话,我也就不休息。这样是不行的。

格西的修行已经达到了某个高度,他自然而然就有这个能力。一方面他的心力很大,一方面他有这个能力,我们有可能心力也达不到,也可能刚开始有这个心力,但身体跟不上,身体垮了、心力也就跟着垮了。所以我们要知道,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慢慢地向这个目标靠近。反正我们资粮不够,我们知道有这个目标,靠近他,到底怎么样策略地靠近?我们要好好地分析观察,要慢慢地走,总有一天我们会达到这个目标的,所以这个方面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这样的。

在相续中没有生起这样的定解之前,我们务必要精进修持。

在相续中没有产生这种高标准的定解之前,我们务必要精进,何况我们有的目标没确认就说我们很精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越学习越会反观自心、发现我们的心和法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我们就会下决心去填补空隙,慢慢地靠近法义,通过正确的闻思修引导,我们逐渐可以达到的。

下面一个求加持的偈颂,是一个暂停偈,本品的结束语。

虽得闲暇而乏真实法,虽入佛门而耽非法行,

我与如我愚痴诸有情,获得暇满实义祈加持。

这个颂词是求加持的,也是本品的结束。华智仁波切谦虚地说自己虽然得到了闲暇的人身,“而乏真实法”,却没有用暇满的人身修持真实的正法;“虽入佛门而耽非法行”,虽然进入了佛门,但还是执著于非法的行为。“我与如我愚痴诸有情”,华智仁波切说,我和像我一样愚痴的有情,“获得暇满实义祈加持”,愿上师三宝加持我们相续中获得暇满人身的实义,像这样精进地、诚心诚意地祈祷。

为什么我们说这是一个谦虚句呢?我们知道华智仁波切他老人家功德不可思议,造前行时他的内心中证悟是圆满的,所以不可能说他得到了闲暇而乏真实法,入佛门之后耽非法行也不可能有,完完全全是一个真实的法行者。

虽然他是谦虚,但是也是从他的谦虚词中间接地说出了我们的状态。把这个颂词放在我们的身上,那完完全全每个都是严丝合缝、对号入座的。我们虽然得到了闲暇,但是“乏真实法”,因为的确我们没有善巧地使用暇满的人身,去修持真实有意义的法。“虽入佛门”,有些是出了家的,有些是皈了依的佛门的,但是耽著非法行还是很厉害的,“我和像我一样”,这个我就是我自己,不是华智仁波切,我和像我一样愚痴的有情们,“获得暇满实义”,就说是内心中早日生起暇满难得的觉受,通过暇满的人身获得真实的法义。祈祷大恩上师加持我和我的这些道友们,早日在暇满人身上面实现真实大义。不断地观修,不断地求加持,在我们修行的时候,平时也要这样地去念诵,这样念诵也是提醒自己不要放逸的意思。

暇满难得之引导终。

虽得闲暇而乏真实法,虽入佛门而耽非法行,
我与如我愚痴诸有情,获得暇满实义祈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