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老苦(8h)
Total words: 46,072. Estimated reading time: 3 hour and 29 minutes.
上师知
具足众多难忍之苦痛
彼现安乐欺意无常众
一切有漏五蕴痛苦因
三界轮回犹处火坑中
我等不知如是尚贪世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生起出离意乐求加持
菩提道次第广论
申二、思惟老苦分五:① 盛色衰退 ② 气力衰退 ③ 诸根衰退 ④ 受用境界衰退 ⑤ 寿量衰退
思惟老苦分五。
思惟老苦分五个方面:① 盛色衰退;二、气力衰退;三、诸根衰退;四、受用境界衰退;五、寿量衰退。老苦就是由这五种衰退所导致的痛苦。
酉一、盛色衰退
盛色衰退者,谓腰曲如弓,头白如艾,额如砧板、皱纹充满,由如是等,衰其容貌令成非爱。
人老之后青春容颜衰退,腰弯成了弓,头发花白,额头就像用久了的砧板,布满了皱纹,由这些变易衰退了容貌,变成了不悦意之相。
“盛色”:青春容貌。人一旦衰老,容貌完全衰变、退失,这是有为法无法改变的规律。
“腰曲如弓”:原来腰板挺直,年老时腰也弯了,背也驮了,如弓一般。坐的时候,头和身体都不能挺直。
“头白如艾”:青丝换成白发,就像青草在入冬之后都会枯黄。同样,当业力成熟时,须发颜色衰变,无法转变。
“额如砧板、皱纹充满”:原先皮肤光滑细腻,年老时额头就像切菜的砧板一样,布满一条条皱纹。
“由如是等,衰其容貌令成非爱”:由于这些身体色蕴的变易而使容貌衰变,变成了不可爱之相。
“等”字包含了所有形色、显色的衰变,前文虽然仅列举了三例,但实际上一切容貌都会被老摧毁。比如,颧骨突出,脸上出现黑斑,形容枯槁、没有光色,牙齿脱落等。应当全面观察由老而衰退容貌之相,才会明白衰老所带来的痛苦。人人都幻想自己能青春永驻,所以老来盛色衰退时,便有一种无法面对的痛苦。
现代人想以美容等手段留住容颜,只是自欺欺人而己。有智者应当从此处善加观察,觉悟人生是苦的真相之后,一心寻求出离。
酉二、气力衰退
气力衰退者,谓于坐时如袋断索,起如拔树,语言迟钝,行步缓慢等。
人老之后气力衰退,坐下时如挂着的袋子突然断了绳索;站起时犹如拔树,异常艰难;语言迟钝,行走缓慢等等。
“坐时如袋断索”:老人关节僵硬,坐的时候,就像悬挂的口袋断了绳索,“扑嗵”一声重重地摔下。
“起如拔树”:老人起身也很困难,就像要把树从地里硬拔出来一样。老人要用双手支撑,才能勉强站起来。
“语言迟钝”:老人因为没有气力,所以语速缓慢,说话口齿不清。
“行步缓慢”:老人行走时脚步不能迅速起落,就像小孩抓小鸟一样,只能弯着腰、低着头,慢慢地行走,稍走快些,便会气喘吁吁。而有些老人只能依靠拐杖站立和行走。所以,年老气力衰退,行动非常艰难。
“等”字还包括其他的相,比如,因身体的风脉衰退,老人身心的承受力、忍耐力都很脆弱等。
米拉日巴尊者说:“拔出牧桩之起式,悄捉小鸟之走式,重物落地之坐式,倘若具足此三时,祖母身衰心意败。”
学习老苦之后就应知道,凡夫出生之后,就注定了老苦的降临,所以我们必须出离轮回。实际上,年老时显现的衰相,都是在对我们显露轮回本质是苦的真相。如果能对此苦深入观察,就会发现,除了走解脱道,别无选择。同时,年轻人也要警策自己,趁现在气力旺盛、条件具足之时,及时把握这一段宝贵的黄金时期,不要将精力用偏了。否则,老来气力衰退,行动不便时,再要修行就非常困难了。比如,车子好的时候,不向既定的目标奋发前进,一旦车子的引擎、轮胎等都已磨损时,就无法再行进了。所以,今生既已获得难得之人身,又能修持佛法,就应趁年轻精力充沛时,全力以赴积累解脱资粮。如果以此宝贵的人身去追求世间八法,则十分可惜。
酉三、诸根衰退
诸根衰退者,谓眼等不能明见色等,重忘念等、减念力等。
人老后诸根衰退,眼睛不能看清楚东西,记忆力严重退失、念力损减等。
“眼等不能明见色等”:以眼根为例,眼根衰退后,无法看清远处和细微的东西,连看书也困难,需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等”字包括其他根的衰退,比如,老人耳根衰退后,在他耳边大声说话,他才能稍稍听清楚;舌根衰退后,已分辨不出各种味道;牙齿也一颗颗掉落,无法咀嚼食物等等。
“重忘念等、减念力等”:老人意根衰退,导致记忆力严重退失、念力损减,所以往往才刚说过的事情转身就忘,遇见熟人却说不出对方的名字,想不起来自己将东西放在何处。老人就是处在这种糊涂的状态中。《心性休息》说:“根失蔽眼不见色,声香味触皆不觉,忆念不清痴沉眠,享用外境力微弱。”
酉四、受用境界衰退
受用境界衰退者,谓受饮食等,极难消化,又无堪能受诸欲尘。
人老后受用境界衰退,所受用的饮食等难以消化,又没有能力受用色声香味触等欲尘。
比如,老人没有能力听声音、看色法、用心思惟等。一般世间老人五根功能衰退,虽然心里还是非常羡慕五欲的享受,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一段是紧接前文而来的。受用境界的工具,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诸根衰退的缘故,受用境界的能力自然也随之衰退。因受用境界的能力衰退的缘故,而感受老苦。
年轻时虽然精力充沛、六根明利,但人们却天天用它来追逐欲尘。舌根好,就用它来受用美味,或者说恶语、绮语,唱流行歌曲等;身根好,便用它来造恶、散乱,跳舞、打架;意根明利,却很少用在行善断恶上,反而用来追逐世间八法。所以,年轻时虽然六根明利,但如果没有把握好方向,就会变成造恶的工具。
以佛法来说,在自己六根有能力时,应该善加利用,学习佛法。眼根好,就应用来行持善法、深入经藏;舌根好,就要用来宣说善法、持咒念佛;身根好,就应为佛法、为众生服务。这样才是真正善用了人身。
酉五、寿量衰退
寿量衰退苦者,谓寿多灭尽,速趣于死。
人老之后寿量减少,一生大半的寿命已经用尽,很快就会趣入死亡。
老人的心态很复杂,一方面不堪老苦,希望早日结束这不悦意的人生,另一方面又总是害怕死亡到来。这就是老人的痛苦。
应当数数思惟此等。
应当反覆思惟以上老苦之相。
《广大游戏经》中亦云:“由老令老坏少壮,犹如大树被雷击,由老令耄朽屋畏,能仁 快说老出离。”
《广大游戏经》中也说:老会毁坏年轻、健壮,就像大树被雷击一样,不论是支分还是根本,都被摧坏。老使人身心衰败,就像身处年久失修的危房中,时刻畏惧房屋垮掉一样,老年人时时都害怕死亡到来,整个身心瓦解。能仁!请您快宣说出离老苦的方法。
这段经文的缘起是这样的:往昔,释迦牟尼佛示现为悉达多太子的时候,在东门见到老苦,在南门见到病苦,在西门见到死苦,他便向随行的人询问原因,随从回答:老病死苦无人能逃避,不论是谁都要一一领受。太子走到北门,见到一位罗汉形象的比丘行者时,他心想:此人是否具有解脱诸苦的方法?于是用上面的话向行者阐明诸苦,向他请教厌离诸苦的方法。
“诸男女众由老枯,如猛风摧娑罗林,老夺精进及勇势,譬如士夫陷淤泥。”
悉达多太子继续说:世上众多男女由于年老而个个衰枯,就像一阵大风将娑罗树林刮得只剩枯枝败叶一样,老会夺走精进以及身体的勇健和心的势力,犹如勇士陷入淤泥一般。
人年老时身心衰败,六根功能衰退,年轻时的勇猛气势全被夺走,会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
“老令妙色成丑陋,老夺威德夺势力,老夺安乐做毁訾,老夺光泽而令死。”
老使容颜尽失,变成丑陋不堪;老会夺走威德和势力,使人变得怯弱无能;老会夺走身心的安乐,倍受他人欺负,使人身心陷入痛苦;老会夺走光泽,最后将人送往死路。
以下是语录。
慬哦瓦云:“死苦虽重,而时短促。此老最重。”
慬哦瓦说:“死亡的痛苦虽然严重,但是断命根的时间短促,而此老苦最为深重。 这是以老苦漫长来显示老苦的深重。
迦玛瓦云:“老渐渐至,故稍可忍,若一时顿至,实无能忍之方便。”
迦玛瓦说:老渐渐来到,因为它是渐渐来到,让人在不知不觉之中慢慢地适应,所以稍微还能忍受。假如老苦在一时之间顿然来到,那么实在是没有办法承受。
前行广释
庚二、老苦
轮回中任何一件事情,都无有实质性可言,也始终没有完结的时候,人们正在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时,不知不觉就会步入老年,感受到了衰老的痛苦。
虽然世人都喜爱青春韶华,却不曾想暮年易至,诚如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所言:“韶华适落后,复又现于前,虽住此世间,现见如赛跑。”青春时光刚刚谢落,衰老就会现于眼前,虽然世人都想青春常在、永远不老,但青春与衰老就像赛跑一样,刹那不停地就流逝了。有些人一老就特别伤心,始终没有面对的勇气,这就是没有学过佛所致。真正对生老病死了解的人,当衰老甚至死亡降临时,内心会非常坦然,既不会忧愁,也不会难过。
现在大城市的许多人,思想极其空虚,故一定要用佛法来滋润,否则,他们对无常的很多环节都无法接受。其实,生老病死就像春夏秋冬一样,是种自然规律,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然而特别愚痴的人,却不了解这一点,一旦衰老来临,他们就面对不了,痛苦万分。
因此,无常的理念,每个人都应该有,正如《劝世偈》所云:“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我们的生活再怎么快乐,无常也迟早会到来,唯有修行佛法对自己最有利益,故应以念佛等方式度过一生,让生命有个真实的归宿。
在座各位,每个人都有弘扬佛法的责任,所以要在不同范围内,把佛法的教义与精神传播出去。当然,不同的人接受能力截然有异,也不一定非要让他皈依、作些形式不可,而应通过各种方式来传道。只要他们学了佛,衰老时自会坦然面对,知道这是正常现象,甚至还觉得很高兴:“噢,我现在老了,是不是贪嗔痴就没有了?我这一生戒律清净、修行圆满,最终肯定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对有境界的人而言,生老病死都是一种欢乐。反之,没有学过佛的老人,即使儿女给他买房子、雇保姆,吃的、喝的样样俱全,但看着自己一天天虚弱,心里仍会痛苦不堪。
因此,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佛法。倘若心灵有了归宿,懂得念佛的殊胜、了解佛法的基本教理,即使物质条件不具足,他也会快快乐乐、欢欢喜喜,脸上总是带着微笑。所以,引导老年人学佛非常重要,这远远超过金钱的供养。
那么,人老了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痛苦呢?
人到了垂暮之年,周身体力会逐渐衰退,再香再好的食品也消化不了,就算是自己年轻时最爱吃的东西,此时也没了胃口。医学中说,人的肠内有害细菌和有益细菌达到平衡时,肠胃是健康的。而人在55岁之后,往往会感到肠胃不适,这就是因为肠胃开始衰老,肠道内的环境日益恶化,不太适合有益细菌的生存,有益细菌的数量逐年下降,吃什么都消化不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部肌肉也变得越来越无力,眼睛的聚焦能力开始下降,这时候视力减退,老眼昏花,根本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或细小的物体。其实,人在40岁以后视力开始减退,近距离观察事物会非常费劲。所以,老人们不能怨天尤人:“我以前年轻时,什么都看得见,现在怎么看不清了?还要整天拿个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嗡—玛—尼—巴—美—吽—舍。”
我刚来学院时,隔壁住了一位新龙的老喇嘛。他修行非常精进,每天一大早就起来念经,常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有时我就是在他念经声中醒来的。不过他的视力不行,每次会供时,都要拿一个大大的放大镜念经(他现在已圆寂了)。我们这里很多老菩萨也是这样,别的倒还可以,主要是视力模糊,只能看得见大白菜,其他都看不清——开玩笑,这是我编的!
老年人耳根衰退,无论别人说话多大声,都听不清楚。人的内耳中有毛发细胞,可接收一切声波的振动,从而使人能听到声音。但从55岁开始,这些“接收器”就开始减少,听声音变得异常吃力,出现老年耳聋的现象。(此处暂且不讲《俱舍论》中五根的说法。对于五种有色根,有部、经部观点各异,但这里不作阐述。)
如今医院的五官科,常有许多老年人就诊:“医生啊,您一定要想办法让我听得见、看得清楚!”但这是不现实的,你这个四大组成的“机器”,已经磨损老化了,再怎么恢复也无法像当年一样,除非你整个肉体换了,转为“第二世活佛”,这才有点希望。
此外,老年人舌根衰退,品尝不出饮食的味道,说起话来也口齿不清。人吃东西能品尝出酸甜苦辣,是因为舌头上分布着许多味蕾,它是味觉的感受器,成年人约有一万多个,但逐渐逐渐,可能是吃得太多了,味蕾慢慢就磨光了(众笑)。过了60岁,数目只剩下一半了。所以,老年人吃什么都没味道。
那天我炒了个菜,跟一位老菩萨共同享用。我问:“这菜好不好吃?”他回答:“还可以。”我说:“具体感觉怎么样?”他咂吧咂吧嘴,说:“反正感觉不出来,还可以吧!”我们到了一定时候,肯定也是这样的。以前读书的时候,吃什么都特别香、特别快乐,可是步入老年以后,吃饭时说没感受吧,也有一点,说有感觉吧,又不敏锐,这就是舌根退化的缘故。
老年人意根衰弱,神志不清、非常健忘,总是昏昏沉沉。从医学角度来讲,意根衰退与脑细胞有关。美国生物学家洛信博士说:“人刚出生时,脑细胞多达140亿个,但从25岁起,每天死亡约10万个(也有说是1万个),之后随着年龄递增,每年脑细胞的死亡数还要增加。”人在二十多岁时,脑细胞共有1000亿左右,但以后就开始逐年下降,有些人60岁会出现老年痴呆,有些则是80岁后患老年痴呆。此时他们的脑细胞锐减,记忆力和智慧大不如前。
但极个别的高僧大德,即使老了,脑细胞依然很旺盛,好像没有减少一样。比如,法王如意宝圆寂前两年,那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讲《大圆满前行》、《宝性论》时,引用佛经、印藏大德的教证滔滔不绝,不信佛的领导从收音机中听到后,特别惊讶:“啊?七十多岁的老人,还能背出这么多教证,真是太精彩了!”
明朗大师造《三戒论注疏》时,也是年过七十了,他在此论结尾的小字中说:“尽管我年事已高、色身已衰,但智慧却有增无减,越来越炽盛。”
最近我看了一位大德的讲法,他年近八旬,但《中论》、《入行论》等的许多教证,都能信手拈来、朗朗上口。如果是世间老人,七八十岁时不要说背教证,就连说话都啰啰唆唆、条理不清,好多事情一不小心就忘了。但佛教的有些老修行人,依靠诸佛菩萨尤其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的加持,的确令人刮目相看,不得不佩服。
前不久,我看了本焕老和尚103岁时的一段演讲,感觉真的很了不起,世间人根本做不到。在过去,荣索班智达活了119岁,虚云老和尚是120岁,在这样的末法时代,这些高僧大德以其高龄,显示了对四大已获得自在。所以,对真正的修行人而言,脑细胞衰退得不是很严重。像德巴堪布 ,最近在写《窍决宝藏论》的注释,他什么资料都没参考,只拿了一本《窍决宝藏论》,在汉地某城市以闭关的方式撰著,这两天可能就写完了。这种造论方式,不像世间人写一本书,需要翻阅大量典籍,他们这些老修行人,一生中积累的智慧不可思议,以文字的形式留给后人很有必要。
因此,高僧大德住世期间,弟子们应多祈请、多提问,通过各种方式请他们传法、造论。以前麦彭仁波切身边有不少了不起的大德,经常请求尊者造论,尊者既然已示现为人的形象,也就顺应这些因缘,造了大量论典。法王如意宝身边也有一个人叫达吉,我特别感激他,因为法王的许多殊胜论典,都是应他请求而造的。所以,祈请上师传法、造论很有必要,否则,一旦他们离开了人间,智慧没有机会留给后人,真的特别可惜!
根登群佩也说过:“我离开世间时,肉身舍弃了倒不要紧,但我超越的智慧,谁都没有通达,这是最遗憾的!”他于1951年圆寂,享年49岁。根登群佩非常厉害,虽然造的论不多,但却是举世公认的。然而,他住世时并不出名,就像麦彭仁波切、无垢光尊者一样,他们所流露出来的智慧,是到后来才被人们发现的。当然,也有些大德住世时就被无数人恭敬,智慧甘霖滋润了无量众生。
刚才从诸根的角度,大致描述了年老的痛苦,下面继续宣讲:
人到了老年时,口中原有的两排牙齿脱落,嚼不动坚硬的食物,说起话来也吞吞吐吐。现代医学认为,人在40岁以后,唾液的分泌量会减少,唾液少了,就更容易出现牙周炎,致使牙齿腐烂、牙龈萎缩。
老年人体温失调,衣服稍微单薄,便感觉冷得要命,同时支撑力下降,无法承受沉重的衣服。他们穿少了觉得冷,穿多了又害怕重,真的很可怜,所以大家对老年人要特别关心。中国的老人节,是九月初九“重阳节”,怎么过的?(下面许多人摇头。)你们自己都不知道?那天学院一位大堪布到学校去,给老师们讲藏族母语的重要性,他问:“国际母语节是什么时候?”结果谁都答不上来,堪布十分失望。其实,国际母语节是每年的2月21日。
那么,国际老人节是什么时候?你们谁知道?(下面许多人面面相觑、仍然摇头。)10月1日。1990年联合国第45届国际会议上决定:从1991年开始,每年10月1日为国际老人节。所以,“十一”国庆节,就是国际上所有老人的节日。“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小孩子会穿最好看的衣服,那到了“十一”国庆节时,希望老菩萨们精进念阿弥陀佛,好不好?
人老了以后,皮肤、头发、骨骼等都会加速退化,他们虽渴望欲妙受用,怎奈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身体的风脉衰退,以至于承受力、忍耐力极其薄弱;常受众人欺辱,感到万分绝望,徒生苦恼;身体四大紊乱,故要遭受百病萦身、多重损恼的折磨;行住坐卧、活动活动也是气喘吁吁,感到困难重重,做什么事都很费劲……年老的这些痛苦,不用多说,相信许多人也应该清楚。
米拉日巴尊者唱给老太太的道歌
下面讲一个米拉日巴尊者的故事,进一步阐明老苦的道理:
有一次,米拉日巴尊者到北马雪山去修行,当时正值秋收季节,路上遇到一个约十五岁的少女,具足空行母的各种征相,正领导着许多村民在收割庄稼。米拉日巴尊者向她化缘,她很高兴地答应了,并说:“请先到我房子的门口等一下,我马上就回来。”
尊者依言走到她门前,刚把门推开一道缝,突然从屋里跳出一个老太太,手中紧抓着一大把灰,怒声喝道:“穷要饭的游方瑜伽士,你们夏天来讨牛奶和酥油,冬天来讨粮食,现在你是不是见无人在家,又想趁机来偷我女儿和媳妇的首饰珍宝?”说着准备将灰撒到尊者脸上。
米拉日巴尊者平静地说:“老太太,请稍等一下,先听我唱一首歌,唱完你再撒灰不迟!”于是给她唱了一首道歌,讲了许多老苦的道理,并告诫她要好好修行。唱完以后,老太太就生起了信心,在尊者面前忏悔往昔的一切罪业,手中的灰也从指缝间落在了地上。后来少女回来了,听了尊者的一些开示,供养了很多食物,并皈依成为尊者的弟子。
下面引用一部分刚才的道歌,与华智仁波切的解释结合起来,讲述年老之后的苦状:
米拉日巴尊者说:“拔出牧桩之起式,悄捉小鸟之走式,重物落地之坐式,倘若具足此三时,祖母身衰心意败。”
正如尊者所形容的,年事已高的老人,站起来时,不能自然而然立即起来,必须要两手撑地,那姿势就像从坚硬的大地中拔出木桩一样。有些老年人下课时,穿鞋也要好半天,年轻人快快乐乐地出去了,只有他坐在那里起不来。包括平时走路、上厕所,很多方面年轻人都不理解,但也没办法,人到了这个时候,都是这样。
他们行走时,也是弯腰低头,双足不能速起速落,慢慢腾腾蹒跚而行,就像儿童蹑手蹑脚去捉小鸟一样。我们学院分了个老年净修班,专门把老菩萨们安排在一起,这样很好,毕竟他们的想法、意乐、行为都差不多。否则,老年人跟小孩子、年轻人一起上课,下课后可能就把他们撞翻了。那天我遇到老年班正在下课,看老菩萨们一个个很开心——“今天法师讲了什么?”“不知道,我听得不是很清楚,只不过一直傻傻地呆着而已。”(那个人已经感觉到了,当时我就在你的身边。)
他们坐下时,由于手脚关节疼痛难忍,不能轻缓坐下,有时候拄着拐杖,慢慢慢慢地坐下去,但到了最后,因无力支撑身体的重量,只能“砰”一声沉重落下,如同重物坠落到大地上一样。不过,有些小孩子也喜欢这样坐。2004年我讲《大圆满前行》时,正讲这一段的当天,我旁边的小西绕措坐下时,好像一个大口袋扔在了地上,我的整个法座都在震动。但今天还可以啊,我没有发现她这样。
米拉日巴尊者又说:“外皮集聚诸皱纹,内失血肉现凹凸,痴哑盲聋境迷乱,倘若具足此三时,祖母示现忿怒母。”
老年人由于体肉几乎耗尽、皮膜聚集,所以身上、脸上都是沟壑纵横,布满皱纹。又因体内的血肉减少,骨头和皮之间的肉慢慢干了,使得骨节暴露无遗,牙腮骨、关节头也全都凸出在外。同时意念减退,到了如痴如哑、如盲如聋的地步,内心始终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中。
很多老年人看到这种情景,心里特别苦恼,其实也没什么可苦恼的,这完全是自然规律。就好比到了秋天时,再怎么洒水、施肥,鲜花仍会慢慢枯萎,人老了也是同样如此,所以应当顺其自然,没必要去做什么整容手术。
前几年,有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想为乳房做整形手术。医生担心她身体吃不消,手术可能有风险2耀她却执意坚持,非做不可。当记者问及原因时,她直言不讳地回答:“就是为了美丽,这样才会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愉快,爱美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去医院做了除皱手术。他告诉记者说:“我平时爱锻炼,身体没任何毛病,就是脸上皱纹实在太多了,看起来特别不舒服,所以我下决心求助于整容医生的妙手,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另外,2007年62岁的陈姨也接受不了自己变老的事实,非要做面部拉皮、隆胸等多项手术,结果手术没有成功,整容让她离开了人间。而且,术前她没有把整容的事告诉家人,对老伴也只说是6000元的小手术,但实际上却花掉了25万人民币。
2008年,南京一位65岁的老太太也去整容。她告诉医生,自己老伴染黑了头发后,看起来年轻多了,两人一起上街时,总觉得别扭,心里不是滋味。与老伴商量一晚后,她决定到医院做全面除皱的手术。医生怕她身体不行,没有承受能力,劝她不要冒险,但她执意非做不可。
……
现在许多老年人,不懂生老病死的规律,一味做些毫无意义的事,真的特别愚痴!其实,衰老一旦已经降临,你再怎么躲避也无济于事。我认识一个很有钱的老年人,身边许多人常吹捧她越老越年轻、越老越漂亮,她听了以后美滋滋的,很受用。但实际上,谁都看得出来,这只是恭维而已。然而,就是为了这些恭维,她自己饱受了很多痛苦。所以,不懂万法规律的人,行为总是非常可怜。
我们作为修行人,应从内心中认识这些道理。以后一旦老年来临,遭受到了诸多痛苦,如《正法念处经》中形容的:“人为老所压,身羸心意劣,伛偻柱杖行,此苦不可说。”也会明白这是自然规律,每个人的身上都不可避免。因此,当自己五根慢慢衰退时,假如你是佛教徒,念阿弥陀佛、行持善法是最好的。否则,怎么样都不愿面对无常,非要靠整容来挽留青春,这完全是白费心机。你是年轻人的话,这样做我们也理解,而如今整容四分之一的都是老年人,这个问题就值得深思了。
米拉日巴尊者又说:“身著沉重褴褛衣,口进冰冷浑浊食,睡处四层皮垫褥,倘若具足此三时,人狗践踏似证士。”
老年人周身体力衰退,想梳妆打扮的念头已经消失,以至于穿的衣服总是破破烂烂,沉甸甸的。不过,现在的老年人,大多数还特别喜欢打扮。一般来讲,人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没有爱美的兴趣了。
我今天碰到两个中学同学,谈起往日的时光,我感慨地说:“我们都老了。”一个同学叫宁玛才让,生性就爱开玩笑,他说:“是啊,要在以前,你可是特别喜欢打扮的。”我惊讶地问:“我喜欢打扮?”“喜欢哦!你在上课时还照镜子。”“不可能!我又不是小女孩。”……我俩争论了很长时间,我想不起来有这回事,但也很难说。(众笑)不好意思啊!不过现在不要说上课,就算是下课也没那种想法了。这个同学以前在课堂上总爱说些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老师特别讨厌他,但他现在这种本性还没改,今天一起吃饭时,一直在说这个、说那个。
人老了以后,吃的也是残羹剩饭,再加上舌头功能退失,所有的食物都感觉冷冰冰、脏兮兮的。而且由于身体沉重,怎样都觉得不舒适,即便四周有依靠物,比如可以拉些绳子,也不能经常从床上站起来。
老年人的身体,真的跟年轻人无法相比。所以,我们身边有老人的话,应该照顾得周到一点,给他专门弄个楼梯,为他上厕所、起床等方面提供一些方便。如今许多高龄老人,不光是身体不便,内心也很失落。有时我去一些养老院,看到那里的条件不错,但老人们心里很落寞。如果你观想不来老苦,到了那里以后,看到老人们睡的地方、吃饭的状况,就会感悟到:“哦,总有一天,我也会变成这样。”所以,这个修法并不难。
人到了那个时候,外在的幻身老朽不堪,内在的意识完全颓败,昔日的美貌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皮肤上皱纹累累,显然已示现了忿怒母的丑陋形象。有些老年人常夸耀自己年轻时如何漂亮,但现在再怎么讲,脸上也找不到一丝漂亮的痕迹。而且,平日里说话吞吞吐吐,走路颠颠倒倒,跟年轻时相比,简直相差悬殊。不仅如此,《佛说八师经》里还说:“念人衰老时,百病同时生。”人衰老时会百病丛生,精神也不好,心里也痛苦,此时若有人帮助他,真的非常感激。因此,希望你们有能力的话,应该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方便。
听说老年班的法师很慈悲,老人们想什么都能理解,说什么也能去照办。我们安排法师时就是这样考虑的,挑一些脾气好、忍耐心强、慈悲心重的人,可以照顾老菩萨们,希望他们长久住世。据说重阳节之所以定在九月初九,也是因为与“久久”同音,取生命长久、健康长寿之意。但无论这个愿望有多好,关键还是要在各方面对老年人给予帮助。
同时,老年人也要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应该多修往生法,为来世做好准备。现在世间上很多老年人没有这个概念,整天迷迷糊糊的,跟家人吵架,怨天尤人:“儿子不管我了,媳妇态度不好……”每天说这些无聊的话,日子过得特别苦。
其实人老了以后,别人都会欺负他,而他自己衰弱无力,即使众人在他头上跨来跨去,也站不起来反抗,真好似无有净垢分别的证悟者一样。如果是个年轻人,从他头上跨过去,他肯定火冒三丈,骂你不长眼睛。但人老了就没力气了,任凭别人怎样侮辱,也无力争辩,似乎没有好坏的分别了。可是,还没到这个份上时,像刚才所讲的老太太、老公公,他们发疯一样地想抓住青春,不知死亡将至,实在很可悲。所以,作为修行人,年老时一定要服老,不要妄图以其他方式推翻这个规律。
以上所讲的内容,如果你能观想得来,是非常甚深的修法。其实人的一生,包括少年、中年、老年乃至死亡,都是很好的修行教材,若能对每一个道理进行思维,最终认识到无常等规律,并对此产生坚定不移的定解,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教证–《瑜伽师地论》中讲老苦的五种状况
《瑜伽师地论》中,还讲了老苦的五种状况 :一、盛色衰退:身体、脸色的光华消失,不复年轻时的模样。二、气力衰退:以前力气充沛,年老后虚弱不堪。三、诸根衰退:眼、耳、鼻等诸根日益老化。四、受用境界衰退:过去可随意享受各种妙欲,人老后就有心无力了。五、寿量衰退:寿命日渐穷尽、有减无增,除了有证量的高僧大德,谁也无法增加一天的寿量。
良宽禅师开导外甥的故事
不过,同样是衰老,修行人在面对时,与世人有天壤之别,甚至还能利用它导人向善。日本有一位良宽禅师,毕生精进修持,从未懈怠。晚年时,家乡的亲戚来找他,说他外甥不知上进,整日花天酒地、不务正业,希望禅师能用佛法开导他。于是禅师答应回去看看。
禅师回到故乡后,外甥对他的突然到来,有预感是来教训自己的,但仍然殷勤接待,并特地留他住了一夜。谁知禅师一句重话也没说,好像什么事都不知道的样子。
第二天,禅师临走时,对外甥说:“我老了,两只手老是发抖,你能帮我把鞋带子系上吗?”外甥很欢喜地照做了。
这时,禅师语重心长地说:“谢谢你了。唉,人老了,做什么都没用,连一个鞋带都不能系。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把人做好,把事业基础打好
。”说完话后,禅师就离开了,对他的非法行为只字不提。但从那天以后,他的外甥痛改前非,再也不去花天酒地了。
可见,有些老禅师因为一生修行,点点滴滴的行为都能感化他人。所以,我们学院的老年人回去时,跟世人接触的过程中,也不要动不动就示现忿怒相。本来你的年纪就已经大了,样子就是“忿怒母”了,如果再加上嗔恨心,那就更不好看了。所以,要以微笑的“忿怒母”来接近别人,切莫认为自己是老人,大家就非得尊重你。有时老年人脾气不太好,就算以前修行不错,但到了最后,经常对人大发雷霆,一直没完没了、啰啰唆唆,致使别人都不管他了。因此,老年人自己也要注意,如果你想度化众生,应当采用一种其他的方法。
总而言之,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讲过,生老病死是一种规律,谁也没办法超越 。有些人因承受不了衰老的痛苦,故希望尽快死去,但实际上,所有的老人又非常害怕死亡……诸如此类的老苦,也相当于是恶趣众生的痛苦了。
其实,人一旦衰老,就应该坦然面对。不要像有些老人那样,明明已经80岁了,却非要年轻40岁,想重新过美好的生活,这是办不到的。萨迦班智达也说:“诸人羡慕得长寿,又复恐惧成衰老,畏惧衰老望长寿,此乃愚者之邪念。”一味地渴望长寿、畏惧衰老,这是愚人的邪念。因此,人也不要太愚痴了,怕老是根本没有用的,而应像藏地有些修行人那样,老了的时候特别开心,以这种方式来面对。即使你做不到这样,也不要总想着要长寿:“医生,你不能让我死啊!一定要想办法让我活100岁!”这是不现实的,医生又不是万能的。
当然,这一点口头上谁都会说,但衰老真正到来时,你到底会如何面对?这要看你肚子里有没有一点境界了。如果有境界的话,实际行动中就会做得出来。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前行广释辅导
《前行广释》第51课辅导资料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前行引导文》。
《前行引导文》调伏我们的心安住在正道当中,对于初学的道友来讲,学了一遍或一段时间之后,会感觉前行很简单,可能就会不重视,认为后面的法非常殊胜。因为《前行引导文》的“引导”这几个字,会认为后面是正行,这个就意味着基础。但是按照上师们的教言,往往是修行越好的人对前行的修心法越重视。我们觉得简单就很容易轻视,而法入于心的大修行者或者传承上师们,对于修心的法要非常重视。这就是在学习佛法过程中,法入心和没有入心的不同情况所导致的不同显现。重复讲这些,主要也是上师们在传讲法要时,再再地提醒、保证这样的法要对于调心、让心趋入于正道非常重要。不要落入到一些上师所讲的“浅的法不愿意学,深的法学不懂、也学不进去,最后什么都没有学到”的情况。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学前行的时候要再再地看上师们的重要提示,这些就是调伏心的真实引导。高的法虽然很了义、很接近心性,但是我们现在的根基、状态难以相应。要真实地安住在究竟的实相,或是说能够学习、掌握、相应接近实相的殊胜的法,就要让根基成熟到一定的阶段。
只有当心成熟了、达到殊胜法义要求的标准,这些高法才能够显示出不共的威力。否则都说法特别殊胜,但学过之后除了听不懂之外没感觉到什么殊胜的。这是什么原因呢?不是说这个殊胜的法被分别心改变了属性,法永远都是殊胜的。要体会到这种殊胜性,要求修行者达到和法相应的高度,否则这些很殊胜的法就根本没办法使用。要接受非常殊胜的法要,在前期让心能够达到相应高度的引导至关重要。慢慢地学下去,把上师传递的妙法都非常殷重地去闻思和修行,不断地观修、不断地发愿去相应。这时就发现每一个阶段的法对我们而言都是殊胜的。学四加行的时候觉得这个法特别殊胜,可以转变耽著轮回的心,对我们来讲非常相应,就会高度赞叹、也会给别人推荐;皈依修到相应的时候会觉得皈依的法很殊胜;修菩提心又会觉得菩提心太好了,属于一切佛法的精要,没有菩提心绝对不可能相应于大乘道。
如果很认真地去面对上师们传的法,在每一个阶段都会发自内心地体会到殊胜性,这样一路修上去,没有好高骛远、没有急躁。否则就荒废了时间,本来应该去好好地闻思修行,可是内心当中应该生起的境界也没有生起来。勉强到了可以听受高法的时候,就会发现听不懂、相应不了,殊胜性一点踪迹都找不到。这样很有可能退失当初追求高法的热情,也许就不愿意再学习下去了,或者在那种状态中没有办法上进和相应,难以体会到法喜。
很多道友修加行是为了获得听密法的资格,觉得密法非常好。但是一旦这种最宽泛的资格获得了,可以进入密法班的时候,就发现好像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那么美好。很多时候听不懂、不知道讲的什么窍诀。在预科班学习《入行论》的菩提心,《前行》的共同加行、不共加行,学懂并相应、放在内心中去体会、产生那种感觉,在每个阶段都是欢喜的、都能够体会到佛法的殊胜性。在这样的状态中走到密法,就可以感受到的确非常殊胜。从共同加行走到不共加行,菩提心乃至于空性,一路走下来,都有一种切实的体会。到了密法阶段的时候,密法的那种高度和殊胜的加持力也能够很顺利地体会到。如果当前的法要没有学好,只是为了得到入场券才去打坐、每天报修量,最后还是需要补课的。有些道友在意识到问题后,知道自己前面还没有做好,在对密法和上师不退失信心的前提之下,边学密法边回头补课,这样的例子很多,也是属于有福德、善根深厚。知道自己缺什么,然后去补。如果没有福德的话,可能就退了下来,觉得到了这么高的高度没有发现密法有什么殊胜的,有可能产生怀疑、邪见等不必要的思想。
上师也开许加行修完、得到灌顶后可以继续学密法。很多道友对密法有很大的兴趣,上师在传密法的时候也经常鼓励、赞叹。对密法有兴趣是有根性,且有福报的体现。但是永远不要忘记,上师在讲很多教言的时候,都是从方方面面给我们提醒。虽然密法的确很殊胜,修学者对密法的兴趣,说明佛法兴盛的一种表相。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讲,如果根基、资粮不够,密法很难在相续中相应。虽然密法很快可以证悟实相,但是必须要达到密法要求的标准,否则很难很快地相应或者证悟。
只要信心不退失且在不断地努力,学密法可以快速集资净障、很迅猛地在相续中种下解脱的习气。从这个侧面来讲,密法的威力是非常巨大的。但是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不能只在强调前行的同时,而轻视所有已进入密法的道友,认为是都没有修好前行,是在浪费时间
。一方面密法的确殊胜,另一方面如果打好前行的基础再去学密法,的确不一样。如果前行基础没打好而学密法,虽然也有很大功德和加持力,但是发现有地方欠缺还是应该来“补课”。如果前面四加行没有修好,后面再修密法的同时也需要补前面欠缺的如菩提心、空性的见解等,在此过程中增上稳固对上师、对密法的信心。有信心再去祈祷的话,也会从密法中获得很多不共的相应和加持。
不能够认为前行不重要,只是走个形式而已,既然学就要学好。应该好好地思维、观修,一次观修不相应不要紧,还有第二次和第三次等。修五加行也是,第一遍五加行可能只走了个数字,第二次再重新来,在此基础上慢慢地有质量地修第二遍五加行。乃至于没有登地、没有成佛之前都需要不断地精进
。佛陀和大恩上师都没明确说过所有修行者只需要修一遍五加行就足够了,在没有达到量之前反复要修,把这个观念牢固树立起来。第一遍五加行修的没有质量也不用太沮丧,修了一遍也是累积了一定的经验、福德、清净了一定的罪业,肯定是有作用的
。
第一遍五加行自认为修的质量不好,这是一个好事。在第一遍的基础上保质保量地修。第一遍累积了经验、福德,不断地学习了佛法的教理,把这些学到的道理用在五加行上再来修。这样一遍遍地修会越来越好,心越来越趋于成熟
。强调加行的重要性是要求正在学习的道友们引起高度重视。学加行的时候要对于加行的法特别重视,该下的功夫一定要下;正在学《入行论》的道友们对于《入行论》的颂词及意义、菩提心的方方面面也要很认真地对待。正在学其它的如般若波罗蜜多等的道友,也需要认真去对待。这些对于修持解脱道都是至关重要。
《前行引导文》包含共同前行、不共前行和破瓦法。现在学的共同前行有六个科判,前面四个叫做四厌世心,让我们看破轮回。现在所处的环境中的有情叫做能依,环境叫所依,一切的能依、所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在轮回当中应该为了解脱做什么如理的思维?这么多思维作意中,哪种是出离轮回必须要思维的,其因果关系我们是看不到的。佛菩萨、祖师们早就看到,在这么多的轮回的思维中总结了四种思维方式,数量少而且简明扼要。一旦把这四种思维到量、相应了,内心就自然从耽著轮回转向追求解脱道,这个叫出离心,出离轮回的心。怎么样才能对于轮回出离呢?这四个观修方法帮助我们看破轮回,并善用现在的时间去修行,看破今生后世。
在四个修法中,知道了前因后果的关系、修行的原理以及是从哪个方向引导我们的心趋向于出离和看破轮回。暇满难得和寿命无常是打破对今生的执著,业因果和轮回痛苦是打破对于后世的执著。如果把问题和道理思维透再座上观修,把原理在内心当中观修得非常纯熟时,就不会再耽著现在轮回的世间八法,会觉得没有实际意义,唯有解脱才是最有利益的。
前面四个科判主要是讲把心引到看破、出离轮回。第五个科判是解脱利益,出离轮回之后就是解脱,三层解脱都是寂静清凉的自性。第六个科判是获得解脱就必须要依止善知识,如果不依止善知识的话,仅凭自己的能力是解脱不了的。应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在上师那里求取真实的解脱轮回的方法。前面只是生起了出离心,没有具体的说怎样去解脱,讲了解脱利益,但是具体要修什么法?怎样才能解脱?必须要合理地依止上师,通过上师引导后面五个加行如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等一系列修法,逐渐地心就开始成熟于解脱道。只是对轮回生起出离心是不够的,还要在出离心的基础上修什么法,才能让我们的心成熟、相应于解脱道,从烦恼、业惑或者从人我和法我的执著当中解脱出来?上师会给我们讲这些殊胜的引导,让我们获得解脱。
现在观修的是四个共同加行的第三个轮回过患,轮回过患是说今生死完之后还会有后世。相信业因果、轮回转生的很多人会想后世一定转一个比现在好的去处,因为这一世有太多不如意,可能对家庭、财富、相貌、人际关系等等觉得不如意。就想修很多善法,下一世得到一个更好的去处,摆脱这些不如意。菩萨们很善巧,告诉我们后世如果没有解脱的话,不管转生到轮回的任何一个地方(善趣或恶趣)都是痛苦的自性,仍然没办法获得真实的解脱。有时候只是暂时吃一些止痛药缓解一下痛苦而已,但是病还在。
轮回也是这样的。如果只是希求后世善趣的安乐,想转生到比现在更好的环境中去的话,这只是暂时止痛、或者转移痛苦的方式,不是究竟的解脱。比如今生一辈子都在为钱财操心:想着怎么赚钱,认为有钱了就不会这么痛苦。下一世有钱了,为钱财操心这个痛苦没了,但是其它的痛苦还是存在。所以我们要观修轮回痛苦,不管转生在恶趣还是善趣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整个轮回都是有过患的。必须非常详尽地了知、观修,内心中真实地生起“整个轮回没有可贪恋的”觉受。有了这种
觉受之后,才会下决心不再为了今生的安乐、或者后世转生善趣去奋发,而是真实地想求解脱道。这对我们来讲是决定方向的思维,我们不再耽著轮回了。如果不懂、没有观修这些的话,修行佛法就为了升天,或者得到更好的利益,这些都和解脱没有关系。佛陀出现于世虽然是为了利益一切种类的众生,但是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众生趋向于解脱,给众生宣讲能够解脱的正道。如果只是给众生宣说能够往生天界的法的话,不用显现佛陀这么殊胜的化身来引导,这个转轮王都做得到。转轮王出世的时候,任务就是一方面赐予众生安乐,一方面引导众生修十善,修十善下一世能够升天。
佛陀示现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十二相成道的殊胜的导师形象,主要的任务就是给众生宣讲解脱道。在这个过程中,针对根性没有成熟的有情也会宣讲十善业道、人天乘,但主要的目的是宣讲解脱道,让众生认识到自己本具佛性,然后发菩提心,修持大乘解脱。我们对这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学了这个之后,扭转以前的错误思想,真正开始发出离心。也许我们上一世串习过出离心,但到一定时间没成功就死掉了,今生接着串,也许修得成、也许修不成,反正种子种在这,下一世再接着串。一世一世地串,总有一世出离心会非常稳固,决定性地不再贪恋轮回。我们可以反复地串习四共加行,一方面自己努力,一方面祈祷上师三宝加持,力争在今生中,能够生起很强烈的出离心,在这个基础上修持解脱道。这样我们很多世做的努力,在今生可以开花结果,可以产生非常强劲的出离心,乃至于修菩提心等等。
现在学的是善趣——人、阿修罗和天人的痛苦,人的痛苦有三大根本苦,已经学完了,现在学的是四支分苦。四支分苦有生老病死四大苦河。河是河流的意思,四大苦河就是痛苦像河流一样源源不断、没有终止的时候。佛陀很多的经典中讲,生老病死为四大苦河。一方面河流湍急,众生很难对抗,只有随波逐流没有自在;一方面河流源源不断,众生身在其中没有办法控制,难以对抗、无有自在。我们要思维这个。
无论是否思维,我们都在生老病死中,但是思维了和不思维不一样。如果不思维就是被动地去感受,或者会产生一些其它的思想。但是如果我们通过佛陀、上师们的指引去观修老苦,是为了出离做准备的、目的性非常强。不是说我们不知道老苦是怎么回事,也许知道但是没有通过这种植入性的思想去观修,这让我们对整个轮回生起厌离心。
也许我们正在感受老苦,但是感受老苦的时候是以一种逃避性的、假装不存在、掩盖的心态,觉得老存在就存在,或者有时候还不承认自己是老人,认为自己还很年轻、心态年轻,或者什么什么年轻
。这也没什么不好,但关键是这种心态是欺惑性的,蒙蔽了我们对于事实本身的看法
。其实我们自己很清楚,但就是不愿意承认,这种不接受、对抗心态很强烈,有时候会错失很多生活中的痛苦修道之缘
。如果没有懂得观修老苦的方向的话,就会错失很多机缘。总之,生老病死,众生在轮回过程当中无可避免。除非夭折了,或者根本没有等到老就死了,这个另当别论。长寿的人都会遭遇衰老,不衰老就不长寿,现在的社会就是这种情况。
老苦就是我们要思维的。有些正在老、有些即将老、反正终究都会老。现在去思维就是提前知道老的痛苦,一方面来讲今生当中可能会因为思维而生起厌离心;另一方面来讲,假如选择后一世还要再投人的话,就会幻想自己第二世是人有多么的美好:长得也好看、钱也多、非常风光,脑海当中就会勾勒出这样的画面。其实只要选择投生人,这些老苦、病苦都会跟随而去。吉祥的旁边就是黑暗“不吉祥”。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绝对没办法离开的。只要选择下一世投人,就要准备接受,如果不接受这些东西,那就要准备解脱了。
有时候众生的智慧不够,总是幻想若下一世投生到好的地方,就没有这些痛苦了。下一世转生成为天人会怎么样?转生成人又会怎么样?其实不管怎么样选,只要还选择下一世投生为人,这里面讲到的所有生苦,包括怀胎、生产、出生之后的痛苦都要准备好接受,而且要仔细观想摆在当前的这些痛苦。如果准备投生人,现在学习的所有老苦的状态,包括病苦、死苦,都要准备好接受。如果还想要一世一世继续投生为人的话,那这一切的痛苦都要准备好接受。其实当我们在勾勒以后的愿景时,很多时候只是想着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根本就不愿意想、也想不到。
但是佛菩萨把实际存在的这些痛苦,让我们知道之后在内心当中反复去观修。原来一世一世是这样转生的、每一世都是伴随着很多不可思议的痛苦,只不过不知道而已。这就是具有前瞻性的观修。当有了这样一种观修之后,我们的心就变了,觉得这样走下去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那么还有另外一条路吗?这条路就叫解脱道。如果从轮回当中解脱并不再投生的话,一方面我们可以获得永远远离痛苦涅槃的境地;一方面前面讲到六道当中所有的痛苦,包括地狱、饿鬼、旁生的痛苦,还有现在人道的痛苦,以及后面还要学阿修罗和天人的痛苦,所有的痛苦都会远离我们,直至消散。
当我们一方面在观修轮回痛苦,一方面又在观修解脱的安乐时,两者一对比,就不会再为了下一世获得很好的人趣而发愿,就会愿意选择解脱道、并且发愿解脱。作为真实的解脱来讲,即便下一世要投生,也要带着善愿力、修道的心、修道的愿、菩提心等来投生。虽然知道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但是可以接受,因为是带着任务,修学佛法、利益众生。如果有空正见、如梦如幻的崇高思想,那没什么;但如果是以凡夫人的心态去选择投生人的话,那么这些生老病死就是实打实的痛苦,而且感受这些痛苦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利益。
如果是带着菩提心投生的话,你的心就会很清楚。当在投生或者是在生活的过程当中遇到生老病死,就可以把菩提心转化成利益众生的力量,这种能量可变废为宝,也可以把生老病死的痛苦转变成利他的动力及资粮。如果没有菩提心的话就不行。即便下一世要选择带着菩提心的方式去投生,现在对这个苦也必须要了解。首先要知道轮回当中的种种痛苦,而且不能耽著在看似的安乐之中,并且知道要生起出离心。在这个基础上,缘众生的痛苦而产生菩提心。这样带着菩提心去投生的话,才是对自他都有利益的。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厌离轮回,就是不再耽著轮回当中假象的安乐。要知道它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要思维老苦。
庚二、老苦
轮回的事情无有实质性可言,也始终没有一个完结的时候,正在吃喝玩乐享受生活之中,不知不觉就已感受到了衰老的痛苦。
首先告诉我们整个轮回的事情没有实质性可言。现在我们正在轮回当中漂,觉得这里面有很多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在生活及工作中正在做的、正在谋划所追求的,但是以解脱者智慧的眼光看了之后,告诉我们整个轮回的事情没有实质性。即便在不断地奋斗与拼搏,然后也得到很多别人没有的地位、财富等享受,但即便这些东西得到了之后,终归还是会失去。因为死的时候就是一场空,第二世又从头再来,如果今生当中没有积累资粮就会发现一世不如一世。下一世能不能得到人身都打问号。即便得到了,如果今生当中没有去造很多善业的话,若想得起来你就会发现自己上一世拼搏的时候还没这么困难,为什么到了这一世就这么困难呢?到了再下一世越来越困难,会一世不如一世。
因为众生内心当中贪嗔痴的烦恼是自在的。很难去自主想要修些善法、或是为了后世积累资粮,很少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没有做这些准备,即便第二世继续转为人,能不能复制今生当中的辉煌呢?这个事情不好说、也说不清楚,所以没有实质性可言。如果在轮回当中没有修行善法,所有的奋斗与拼搏其实到最后来讲就是一场空。很多时候当我们赚到足够多的钱之后就走了。把钱像还债一样,留给了我们认为的亲人,或者其他什么的。从某个角度来讲,会觉得反正是我的亲人得到了也行。但是从自己侧面来讲,在这个过程当中很辛苦,有可能以造很多业的代价所换来的东西,自己并没有享受到什么。所以整个角度以一个局外人的侧面来看,就是偿还债务。可能是你以前欠了他的钱,今生当中辛辛苦苦把钱挣好之后,心甘情愿地全部移交给他,和还债一模一样。懂得积资净障的话还可以,如果不懂就是纯粹的还债,所以说没有实质性可言。
假如今生勤奋地拼搏能够成为集资净障和圆满资粮的途径,那么怎么样也是值得的。但关键它对解脱没有什么实质性可言。没有善心去摄持的话,创造财富或者轮回的过程本身不会成为善业。第一是死的时候带不走一分钱,这是没有实质性的体现;第二所有的努力不会自动转成资粮和善业以带给后世继续享受,这也是无有实质性的体现。而且始终没有完结的时候,这是必须要了解的。
只要轮回在持续,这种没有实质性的奋斗就没有终结。今生当中在拼命地努力,但在努力的过程中也在为后一世继续投生做铺垫。因为有“我执”、烦恼,这些行为本身也在转变成业。当这些都具足,这一世终结之后就会自动地生成下一世,并再度流转下去。在流转的过程中也带着“我执”、烦恼和业。在下一世拼搏的时候,又自动地创造再下一世的业,没有完结的时候。什么时候完结呢?当加入了终结的因素,比如生起出离心、厌烦了轮回,终于知道这个没有意义,想要出离解脱。不单单是要有想解脱的心,更需要抓住主要的要素。只想解脱是不够的,很多外道也想解脱,但为什么解脱不了呢?因为虽然想解脱,但是终止轮回的要素没有抓住也不知道。
这些业和烦恼,最关键的就是无明“我执”不知道怎么样对治。不把主要的因素毁灭掉的话,虽然想解脱但是也抓不住核心、扼要。为什么没有完结的时候?因为这个原动力的“我”一直都在,无论怎样去制止都停不下来。因为它的引擎一直在发动、在高速运转。为了让“我执”引擎停止下来,就要从外围慢慢入手、逐渐
突破核心阶段。所修的这一切就是为了最后直击老巢、灭掉“我执”。现在做很多前期的铺垫准备,首先把外围战场打扫干净,逐渐从外往内开始突破。
当我们准备好之后,遇到了空性法门并开始有兴趣和观修。这时就真正涉及到了轮回的根本—“我执”。现在一些道友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不要紧先学下去,之后很多教义慢慢都会牵扯到这些问题,上师们也会讲这些,我们也会逐渐对空性产生兴趣。那时就可以开始彻底地把轮回的引擎关掉,摧毁“我执”。“我执”一旦摧毁,引擎就不再发动了。虽然发动机关掉之后可能还有残留的一些能量,但支持不了多久。从这方面来进行观察的时候,轮回当中的有情没有一个完结的时候。
正在吃喝玩乐享受生活之中,不知不觉就已感受到了衰老的痛苦。
当众生正在享受、正在少年不知愁滋味、正在不断地去追求吃喝玩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衰老已经降临。有时一天的时间很漫长很难打发,但有时一眨眼二三十年就已经过了。慢慢就从青年到了中年、从中年趋向老年。
人到了垂墓之年,周身体力逐渐衰退,再香再好的食品也消化不了;
下面开始分别介绍老苦。到了垂墓之年因为风脉明点的衰败,周身的体力也是逐渐衰退。这时再香再好的食物也是很难消化。年龄越大越难消化食物,到了垂墓之年能够选择的食物并不多。
眼根视力减退,老眼昏花,根本看不到远处的景物或细小的物体;
到了一定的时间,眼根的视力减退、开始老眼昏花,看不到远处的景物和细小的物体。在古代的时候没有老花镜和放大镜。现在戴上老花镜的时候还可以看一看这些文字。但是以前眼根衰退就是看不清了,也没有什么其它的办法。但即便是有了老花镜,还是会感受到很多不方便之苦。
耳根衰退,无论别人说话声音大小,都听不清楚;
耳根也开始衰退了,表现在不管别人说话声音大小都是听不清楚。当然极个别的老年人通过善业的缘故,即使到了八九十岁的时候耳根还是很好。但绝大多数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由于耳根衰退的缘故,别人说的话听不清楚。交谈时在耳边使劲地喊才能听得清楚一点点。我也看到过一次这样的呐喊,只能听到一点就去做交流。平常这种说话根本听不到,不知道在说什么,嗡嗡的感觉。我们老年的时候会逐渐面临这样的情况,这也是人道不可避免的痛苦。
舌根衰退,品尝不出饮食的味道,而且说起话来也是口齿不清;
【舌根衰退】饮食的味道品尝不出来了,因为味觉衰退了(舌根主要是味觉)。很多年轻时、孩提时代的美食越年老越吃不出味道,对饮食的很多耽著慢慢也就不那么强烈了。觉得这个东西不如小时候的好吃,是不是小的时候东西好吃也存在一个问号,也可能是舌根开始衰退的问题。感觉外面这些瓜果粮食是不是质量有变化?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小孩子吃什么都香,味觉还很发达,吃的时候能感觉到美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味觉慢慢衰退,很多东西吃不出感觉了,兴趣也就慢慢淡掉了,越往后越分不清美味与否,味觉也是越来越迟钝。最后老年的时候就随便吃一点也没什么讲究,因为的确是吃不出来什么味道。随着衰老舌根不断地衰退,能够品出来的味道很少,而且说话的时候也口齿不清。有时可能是因为牙齿掉了或者其它方面的原因,口齿不清的情况也是非常多的。
意根衰弱,神志不清、非常健忘,总是昏昏沉沉;
【意根衰弱】,人有眼、耳、鼻、舌、身、意,意根。意根不像眼根、耳根是真实的色法。前面的识灭掉,最后一刹那安立为意根,所以意根是一种心识。意根衰弱的话神志不清,非常健忘。放的东西也找不到或说的话记不住,总是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和年轻时就不一样,一般来讲在孩童的时候记忆很强,背东西、记东西很清楚。但是年龄越大记忆力越衰退。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总是觉得记不住有时和年龄还是有关系的。有些大德、修法的人一直都在修习无为法和了义的智慧,到了年老的时候智慧还非常敏锐的有很多。但对一般的人来讲随着年龄的增上,意根会越来越衰弱,也会越来越健忘,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当中,思维也不会很活跃。
口中原有的两排牙齿脱落,嚼不动坚硬的食物,说起话来吞吞吐吐。
现在还好一点,因为有了假牙技术。牙齿掉了还可以做一口假牙,这样一来就不会影响吃饭、咀嚼、说话了。但古代并没有这样的技术,三十二颗牙齿掉一颗就少一颗,也没有假牙可以准备。但即使现在有了假牙,也还是会出现一些状况,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体温失调,衣服稍微有些单薄,便会感觉冷得要命。
【体温失调】是由于人体的风脉明点,地、水、火、风等都开始衰败了。体温失调后会穿很多衣服,一旦稍有单薄,就会感觉非常寒冷。人越老越怕冷,也有这个原因,这都是老苦的一种体相。
支撑力下降,实在无法承受沉重的衣服。
一方面要穿很多,一方面因为支撑力下降的缘故,穿很重的衣服又受不了,走不动,所以穿上衣服后就只能坐在椅子上不动,要么躺着、要么靠着。现在情况会好一些,因为有一些既轻薄又保暖的衣服。以前在藏区,暖和的衣服就是特别厚的羊皮。人的体温下降,就必须要穿很厚的衣服,但是支撑力也下降,穿上就走不动了,只能在一个地方呆着。这也是一种痛苦。
虽然他们渴望欲妙受用,怎奈心有余而力不足。
人虽老,内心的烦恼并没有真正灭尽,还是非常渴望欲妙、受用,常常回忆起年轻时或享受欲妙时的种种事情。但因为风脉明点等方面全方位下降,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再去享受欲妙。有时连走动都困难,比如要出去旅游也没办法。
由于身体的风脉衰退而造成承受力、忍耐力极其薄弱;经常受到众人的欺辱,感到万分绝望,徒生苦恼。
我们的风脉明点和心识之间存在很多关连,身体和心之间也有很多关连。风脉明点其实是构成人、构成众生的几个要素。有些是身体的因、有些是语言的因,有些是识的因。当风脉明点旺盛时会思维活跃,身体轻盈,谈吐正常。孩提时风脉明点还未完全成熟,方方面面的能力也不够,等到十八九岁、二十几岁时,风脉明点开始强盛。年轻时方方面面基本上都很兴旺、兴盛,一过中年,风脉明点就开始慢慢衰弱。伴随风脉明点和力量的衰弱,身心各方面的指标也逐渐下滑,各方面都会出现状况。通常而言,年轻时气脉明点比较兴盛,忍耐力也很强。也就是说此时的心力很强大,别人如果说几句,一般不会放在心上。但步入老年之后,人的忍耐力开始变弱,一方面是源于风脉明点的下降。
法王如意宝以前常说,年轻人要注意自己的贪欲心,老年人要注意自己的嗔恨心。为什么呢?是因为年轻时风脉明点比较强盛,贪心也旺盛,所以年轻人要着重控制自己的贪欲。步入老年风脉明点开始衰败,贪欲心不强了,但是嗔恨心却大了起来,因为他的忍耐力变弱了。法王还说要尊重老年人,这也是因为老年人的忍耐力比较弱。有时稍不留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他就有可能起嗔心、发脾气,因为他忍耐不了也控制不住。因此法王在对老年人说话、处事时要具足耐心这方面有很多教诲。一般而言,年轻人的忍耐力还是比较不错的,这方面不用太操心,但是贪欲心较大。所以说年轻人要着重控制贪欲,而老年人则要注重控制嗔心。
【经常受到别人的欺辱感到万分绝望,徒增苦恼。】因为承受力、忍耐力弱,旁人说上几句他就不堪忍受。此外,因为人老休衰,一般人都比较轻视老年人,觉得他们没什么力量。为什么有些做生意的要声明童叟无欺?意思是无论来者是孩童或是老叟,本店都不会欺骗,以此说明他很诚信。反过来看,比较容易受欺骗的无外乎小孩子和老年人。一般人对自己的父母不一定轻视,但对不相识的老人就比较不放在眼里,所以老人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欺辱。在这个过程中老人也是有心的,是有烦恼的,他会感觉到很绝望,而且徒增苦恼,却没办法做其它反制措施。
因为身体的四大紊乱,又要遭受百病萦身、多重损恼的折磨,行住坐卧、活动活动也是气喘嘘嘘,感到困难重重。
因为身体的四大很容易紊乱,所以经常百病缠身。年轻时抵抗力强,不太容易生病。等到老年时抵抗力下降,很容易感冒,稍微碰一下、摔一下也容易骨折,会出现很多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一些人在年轻时不注意,由此埋下很多病根。年轻时抵抗力强不易发作,等到老年之后逐渐病发,此时没什么抵抗力,就会感到病患非常多,这也是一个原因。有经验的人常说年轻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因为年轻人不太注意,比较冷的时候也穿很少,还觉得没什么。这只是因为年轻力壮,一旦年龄增大,这些埋下的病根就会慢慢发作。
事实上,对年轻人讲这些,他们也听不进去,觉得讲这些没什么用。然而等到他们老去时也会这样教育下一代,(要注意保护身体,这都属于经验之谈。)但下一代照例也不会听。所以往往出现下述情况,在行、住、坐、卧等活动中气喘嘘嘘,倍感疲劳,困难重重。这只是诸多老苦中的一部分而已,还有许许多多内容要认认真真地思维。如正值老年,则应以一种解脱的、出离的心态来思维。年轻人也应思维:有朝一日面临这种状态时如何自处?来世若选择投生为人则还要感受如是况味,自己能否接受?是被动地承受还是选择现在主动地去改变呢?如果选择主动改变,就是修佛法、修解脱道。如果被动改变,(下一世一定有轮回。)那带着业惑去投生还是会感受诸多生老病死,尤其是老苦的折磨。
下面是引用米拉日巴尊者的教言来解释老苦。刚刚讲了生老病死是众生的一种自然规律。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喜欢打扮也好不喜欢打扮也好,觉得自己年轻也好不年轻也好,这都不重要。关键要知道这是轮回的一部分、痛苦的一部分,要知道怎么样通过智慧的心态来看待老苦的问题。不需要逃避或掩饰,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问题慢慢就会出现。有些人很担心,掰着手指头算:三十五了,三十六了,再过几年就四十了,慢慢开始老了……很操心。其实也不需要过于操心,生老病死都是人的自然规律、众生的自然规律,本来就是这样的,没什么好操心的。我们在轮回中,生老病死经历了不是一次两次,无数次了,但以前没有通过佛法来观待,徒生痛苦而已。现在有了佛法,第一,要知道老苦是存在的;第二,如果不解脱,它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存在;第三,现在作为学习佛法的人,通过佛法的智慧来面对衰老、老苦才是要思维的。
一般形容老年人老有作为,就称他是夕阳红。怎么样在佛法智慧的摄受之下真正达到高质量、有智慧的夕阳红,做一个慈悲、智慧的老人很重要。虽然自己年老了,但仍为众生发菩提心、不断追求解脱道,这方面的心永远不衰老,这样才有意义。如果没有这些,要么很消极地等待死亡到来,要么做一些徒劳的抗争,其实在别人看起来已经很老了,但自己觉得还没有。如果完完全全把时间花在这上面是没有必要的。上师们也讲了,作为佛弟子,没有必要要让别人觉得学了佛之后很痛苦、很邋遢,穿好一点、打扮一下都是可以的,这样别人就会认为佛弟子学了佛之后还是很阳光、很积极、很向上的。我们应该要用看破的智慧来做这些事情,这是真正应该做的。
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以前佛陀也示现极端,刚开始享受很好的生活,后面出家修行之后就开始苦行,很长时间不吃饭、也不穿好衣服等等。后面佛陀发现这不对,两个极端都不是真实修行的正确的心态和行为。他老人家是这样示现的,他的教言也是这样教导后学的。我们也一样,不能说学佛法之前非常奢侈、挥霍,之后把自己搞成像乞丐似的,觉得这才是修行者。“你看,我这些都不执著,碗不洗,房间也不打扫。只要打扫了就是执著,不要执相、着相……”其实这是走极端,没有必要。该做的就把它做好,但做的时候不要耽著、黏着它就行了,这就是佛陀告诉我们的一种智慧。
这种智慧不好生起来,但这是我们训练的内容,如果做不好,就把它当成佛法来修炼。用智慧摄持把一件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修行。既要做,也不耽著,这是一种本事、是一种修行。单纯放下来简单,狠下心来几天、十几二十天不洗澡不换衣服也可以,但这对调心没有什么作用。关键是要做,但做的过程中要通过智慧来摄受,要时刻保持佛法思想的指引,永远不偏堕于两边,这才是修行,是一个本事。佛陀怎么做、佛陀教育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一方面不要认为这和修行无关,这本来就是修行的一个内容。这样就不会觉得纠结:我到底做还是不做呀?我要出离,又要去打扮画眉毛,到底是画还是不画?以智慧心、出离心来画就可以了。但这不太容易,需要训练。因为要画的时候,可能以前的习气——贪心就开始起来了,但这时要用智慧去控制它,不要让它往贪欲发展,这其实就是修行。
下面是米拉日巴尊者的教言。
米拉日巴尊者说:
“拔出牧桩之起式,悄捉小鸟之走式,重物落地之坐式,倘若具足此三时,祖母身衰心意败;
米拉日巴尊者讲了三组特征,具足这三组的时候,祖母身衰心意败。这个缘起大恩上师在前行讲记中讲到了。他和弟子去化缘的时候,在一家门口,遇到了一个老年人,是个老祖母。她刚开始很不喜欢米拉日巴尊者他们来化缘,非常不愿意,想要抓一把灰洒在他们身上向他们诅咒。但米拉日巴尊者说你先不要洒,先听我把这歌唱完,再洒也不迟。然后米拉日巴尊者就唱这道歌,唱完之后,她的灰早就不知不觉地掉到地上了,也生起了信心,就开始修解脱道。
这里面讲的什么教言呢?老苦,对老年人讲的老苦。【起式】就是起来的时候,好像是【拔出牧桩】。在牧场上为了拴牛、捆牛,把一截截木桩,扎在草地里面,再把牛拴在这上面,就是【牧桩】。起来的时候,就像拔出牧桩一样的起式。走的时候,悄悄的,就像小孩子抓小鸟的走式。坐的时候,就好像重的物体落地这种坐式。当然这是针对当时的老婆婆讲的,现在这个教言也可以针对很多老相比较圆满具足的老年人。所以具足这三个条件、特征的时候,祖母身体衰败了,心意也开始衰败了。
外皮集聚诸皱纹,内失血肉现凹凸,痴哑盲聋境迷乱,倘若具足此三时,祖母示现愤怒母;
这是从她的外表、外相来进行描绘的。【外皮集聚诸皱纹】,就是说她外面的皮肤,已经显现出很多皱纹。【内失血肉】,皮肤下面的血肉,因为年轻的时候气血比较兴旺,肌肉也比较丰满,但老年的时候就开始【现凹凸】,内失血肉,血气开始衰败,肌肉开始收缩,身上现出很多凹凸不平的这种情况。【痴哑盲聋境迷乱】,痴哑就是他的心境逐渐开始迷乱了,开始神志不清、口齿不清。盲聋,不一定是真正的盲聋,是眼睛看不清楚,耳朵也听清楚。境迷乱,自己的一切境界,都属于迷乱的状态中。【倘若具足此三时】,如果这三个特征具足了,【祖母示现忿怒母】,这个祖母就好像忿怒母的形像一样,就是年轻韶华消失后比较丑陋的形象。
身著沉重褴褛衣,口进冰冷浑浊食,睡处四层皮垫褥,倘若具足此三时,人狗践踏似证士。
很多人不尊重老年人,一方面有刚刚讲的原因(有些家庭是很尊重老人的,但是社会上不一定:有权有势的可能被尊重,一般的人不会);还有一个原因:老人气脉明点衰败后,忍耐力很弱,喜欢唠叨,说很多闲言碎语,有时候儿女听不进去,他就很烦,态度慢慢就会转变,这也是一个不受尊重的原因。
【身着沉重褴褛衣】,因为不受尊重的缘故,好衣服不给穿了,穿很沉重的褴褛破旧的衣裳
,口里面吃的是冰冷浑浊的食物。【睡处四层皮垫褥】,看词句好像是四层皮垫子做成的被褥,但以前大恩上师讲过:破了之后补,补完之后又破,好像有四层的全都是补丁的很差的垫子,叫做四层皮垫褥
。【如果具足此三时,人狗践踏似证士】,谁都不把你放在眼里,人、狗都可以欺负你
。【证士】就像证悟者一样没有分别念。老年人无可奈何的时候就像没分别念,随便被说被辱骂时,像一个忍辱修得很好的人
。像佛陀以前为忍辱仙人时,耳朵、鼻子任人割一样,好像没有分别。老年人像证悟者一样随便可以践踏,其实这是一种痛苦的表现
。
正如尊者所形容的那样,年事已高的老人,站起来的时候,不能自然而然立即起来,必须要两手撑地,那姿势简直就像从坚硬的大地中拔出木桩一样;
【拔除木桩之起式】,有些老年人的确年龄很高,站起来很困难,不能自然而然地像年轻时,很容易从地上、椅子上站起来,必须双手撑地,姿势就像从坚硬的大地里把木桩使劲地拽出,非常费力。
行走的时候,也是弯腰低头,双足不能速起速落,慢慢腾腾蹒跚而行,的确就像儿童蹑手蹑脚地去捉小鸟一样;
【悄捉小鸟之走势】,走路特别慢,就像儿童抓小鸟时把腰弯起来,蹑手蹑脚地去抓,动静一大可能就会惊动小鸟而抓不到,老年人走路也这样。老年人有时有拐杖,有时没有,不管怎样,到了年老的时候,腰弯着头低着,两只脚也不能够速起速落,慢慢吞吞地蹒跚而行。
以前在学院看到很多老年人转坛城。有时候看到老人的腰已经弯着接近于九十度,左手拎一串念珠,右手拄个拐杖,一边转一边哇哇在念,当时就想(当然前提是我能活到这么久)也许我也会变成这么衰老的样子,腰也直不起来,走路也很费劲。他那么衰老,心中还有佛法,还左手拿念珠右手拿拐杖,还在转坛城、祈祷、修行善法,的确很不错,(很多老年人做不到,虽然老了,但是没有要念咒、转坛城这样的想法),还是很幸福的。想我自己变成这样的时候,还想不想得起修佛法,心变没变,当时在坛城上面想了很多。转坛城的时候看了很多现象,做了一些思考和发愿。那时年龄还不是很大,大概二十八九岁、三十来岁,就想我像他这样老的时候对佛法的信心会不会变?会不会继续修佛法?想这些老苦如果降临到自己身上,也一样会感受到很多衰老的痛苦……。
我们如果不解脱,的确会感受到这些实实在在的痛苦;如果是化身,这种老苦就纯粹是示现,内心当中没有丝毫痛苦,只是我们的感觉认为很难受、很痛苦。化身生老病死的痛苦早就已经远离了,在他衰老的驱壳当中没有老苦。精神上没有,只是外在的身体上显现衰老的形象,心识很自在,没有丝毫的痛苦。我们要力争达到:即便要显现老苦,也以圣者的身份来显现,那时不会有实质性的痛苦。就像当年那位老年人启发了我一样,也许成了圣者之后,能通过老苦、病苦去启发其他人。以病苦、老苦给他人修行做一些启发,这也是利益众生的一种方式。
坐下的时候,由于手脚所有关节疼痛难忍,不能轻缓坐下,身体沉重落下时,如同重物坠落到大地上一样。
【重物落地之坐式】,坐下时因为身体的支撑力很弱、没有体力,【手脚所有关节疼痛难忍】,不能够很慢地坐下,一下子砰地一声就坐下来了。【如同重物坠地】,就像物体落到地面上一样发出很大的声响,自己根本控制不住。年轻人体力好,可以慢慢坐下来,但老年时控制不了了。这就是【倘若具足此三时,祖母身衰心意败】的意思。
由于体肉几乎耗尽、皮膜聚集,几乎每一位老年人的身上、脸上都是沟壑纵横,布满皱纹;
【外皮集聚诸皱纹】,因为体肉耗尽了,慢慢地肌肉开始萎缩,皮膜、皱纹开始聚集,所以每一位老年人的身上、脸上、手上都会布满皱纹,脸上尤其明显。年轻时候很好看的身体、容貌都没有了,慢慢地变得比较丑陋。
体内的血肉减少,使得骨节暴露无遗,牙腮骨、关节头也全都凸出在外;
因为身体里面的血肉减少的缘故,年轻的时候谷姐看不出来,年老的时候很多粗大的骨节开始暴露无遗,【牙腮骨、关节头也全都凸出在外】,也是一种老苦的体现。
意念减退,已到了如痴如哑、如盲如聋的地步;心也始终处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中。
【意念减退】,心开始衰败迷乱,所以【如痴如哑、如盲如聋】。不一定是真正的盲聋,但是接近于那种状态了,看不清也听不清。这就叫祖母示现忿怒母。
全身体力衰退,想要梳妆打扮的念头已经消失,以致于穿的衣服总是破破烂烂,沉甸甸的;
【体力衰退】,像年轻时那样穿得很光鲜,打扮得很漂亮的心念慢慢也没有了,以至于穿得很随意,破破烂烂的,对新衣服也没兴趣了。这里和前面的解释不一样。前面是从一般的老年人不受尊重,穿不到好衣服的角度解释。这里是老年人自己好像证悟者一样,鲜艳的衣服不想穿,梳妆打扮没兴趣,破破烂烂的衣服穿在身上,没感觉丢人,或者说对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想法。
吃的饮食也是残羹剩饭,再加上舌的功能丧失,感觉所有的食物都是冷冰冰、肮兮兮;
味觉衰退。舌头的功能衰退了,所以吃些残羹剩饭也无所谓,将就一下就够了。吃的时候感觉不到美味,感觉所有的食物都是冷冰冰、脏兮兮的样子,都差不多。这方面也像证悟者。
由于身体沉重,无论怎样都感到不舒适,即便四周都有依靠物,也不能经常从床上起来。
由于身体很沉重,不管怎样感觉都不舒服。即便四周都有依靠物,也不能经常从床上起来,而且前面讲了他的睡处像四层皮垫褥。
人到了这时候,外面的幻身老朽不堪,里面的意识完全颓败,这该有多么的痛苦;
这就提醒我们到了这时外面的幻身都已老朽不堪了,里面的意识也是完全颓败了。这该多么痛苦!我们应该真正思维这是很难忍的一种痛苦——老苦。如果心中有佛法,内心还是温暖的、年轻的。这种心态的年轻,和有些人说自己年龄八十岁心态十八岁,这种所谓的心态年轻不是一回事。他内心有佛法的光明,永远是活力的。佛法的智慧和慈悲在他心中还在不断发挥作用。这种心态很积极,知道生老病死,知道老苦是人生的必要环节而已。在人生的火车上要经过生老病死几个大站,就是一个过程而已,没有感觉特殊,也不容易让自己非常痛苦。虽然衰老本身的确有很多不方便或痛苦,但是他并没有被这种痛苦的假象所迷惑,没有跟着走。不管怎样,只要你投身为人,生病、衰老一定会痛苦,但是心如果真正安住在佛法的智慧、慈悲中相应正法,那么在这些老苦、病苦出现的时候,心态上不会人为地加深痛苦徒增束缚。虽然生老病死不断显现,但心态超然,此时就不会有累加的痛苦出现。
如果现在精进修法,内心通过观修佛法就知道是自然规律,不会在衰老到来时像世间普通人一样想尽一切办法挽留住自己的青春。其实这是很困难的事情,抓不住的。世间人也说既然抓不住就送一程,所以青春抓不住就送一程算了。接受自己就是老了,年老时就应该好好修行佛法,青春走就走了,现在自己到了另一个阶段,也许记忆不如以前,但是可以不断发菩提心、念咒语、打坐,这些都可以做。如果有佛法心态,不用刻意挽留已经逝去的青春,它已经走了,抓不住了,怎么挽留也不会回来了。每天都做梦哪天一觉醒来突然重返二十岁、十八岁,这种事情是不会出现的。
不管怎样,衰老慢慢到来时就好好串习自己的慈悲心和智慧,这样生也好,老也好,病也好,死也好,只要内心修行佛法的智慧不变,永远作为自己真实的依靠处(自己可以换不同的身体,但内心的境界和佛法不变,是永远的依靠),而不是把依靠放在变幻的身体上。很多时候我们就把依靠投在变幻不定的东西上,钱财、房屋、身体。最后一看,我们找的依靠处都在变化,没有一个是可靠的。身体会病,会衰老,最后会死亡,这不是真实的依靠处,真实的所依就是内心的智慧和慈悲。如果把它变成所依,那身体怎么变都不要紧,内心的智慧是不断增上的,不会像身体那样用的时间越长越衰败,智慧和慈悲心用得越多,训练的时间越长就越强壮越年轻。
真正越来越有活力的,永远不会衰老的就是无漏智,这就是我们需要训练生起的。其他方面的法的确没有一个可靠的,我们要认识清楚,不要找错依靠处。如果找错我们会失望,总有一天会发现这个不对,它变了,不再是以前认为的那种可靠的状态。但是佛法的慈悲和智慧,上师三宝的威德、功德力是永远不会变化的。这方面我们要通过学习认准,认准之后安住在这个状态中。
昔日的容颜美貌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皮肤上皱纹累累,显然已示现了丑陋愤怒母的形象;
这些容颜美貌已经消失无踪了,皮肤上也有很多皱纹,显现上已经变成丑陋忿怒母的形象。
即使众人百般欺辱、在他头上跨来跨去,也站不起来了,真好似无有净垢分别的证悟者一样。
到了老年的时候被众生欺辱、在头上跨来跨去,自己也站不起来、没办法反抗,好像是没有清净和不清净分别的证悟者一样。【证悟者】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内心类似于无欲无求,像一位无分别的证悟者。另一种是在被别人欺负的时候,除了接受别无他法,也好像证悟者一样。如果是年轻人,一般谁也不敢随随便便地欺负、侮辱,他马上会反击、而且有很多反击的措施。
因为实在承受不了这种衰老的痛苦,所以他们希望尽快死去,但是实际上所有的老人都非常害怕面临死亡,诸如此类。
因为衰老的痛苦太多了,难以忍受,会觉得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一方面想尽快地死去,结束衰老的痛苦。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只要是人都是怕死的,所以所有的老人都害怕面临死亡。死亡的痛苦是俱生带来的,一旦面临死亡的时候,都会想方设法地保护自己,不管怎么样都要避免死亡降临到自己身上。所以老年人感到很多老的痛苦的时候,一方面想尽快地死去,一方面也很害怕死,这种内心的纠结也是一种痛苦。
这种老苦,其实也相当于恶趣众生的痛苦了。
这种老苦比较接近于恶趣众生的痛苦。好像是在《广论》中看到一个教授说,老苦是逐渐而来的。如果老苦是突然到来的话,我们根本受不了,也没办法接受。但老苦是逐渐发生的,有一个缓冲,可以慢慢地接受衰老的降临。假如突然降临的话,一者心理上承受不了,二者身体上也承受不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老苦是很严重、很难忍受的。如果现在是老年的话,就应该抓紧时间修行佛法。因为已经到老年了,现在抓紧修行的话,有可能这次的老苦就是轮回中最后的一次老苦,可以选择往生极乐世界。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不会再感受老苦,即便乘愿再来,显现上面还会有衰老的躯壳,但是内心的智慧不会再感受老苦的痛苦。
对于年轻人来讲也应当多思维老苦的到来,假如现在不精进,要等老了再修行,那么到老了心会不会变化?行持佛法时还有没有这么大的力量?这都不好说。所以年轻的时候还有能力,应该好好修加行,好好地修所有的修法,把这种状态保持到老年,到那个时候的信心、智慧、慈悲心可能会逐渐增上。当内心中有了强大的三宝的加持,或者是温暖的源泉,这个时候即便老苦降临,有了智慧、应对的资粮可以去面对,这都是年轻时候攒下来的。当然并不是为了对治老苦才去精进,年轻时修了佛法,到了老年自然就会起到作用。就像现在修法到了死苦快到来的时候就会发挥作用一样。并不是专门地为了对治这一世的老苦和死苦而精进,而是为了解脱或利益众生而精进。
有了为利益众生修行佛法的勇猛精进的心,积累资粮、修持智慧,当遇到生老病死时心态、境界状态也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学习和不学习、修行和不修行之间巨大的差别。如果没有修行,就是被动承受。因为修行的人即便遇到生老病死,内心当中强大的智慧、慈悲的力量,会自动地发挥佛法的功效。修学佛法相当于附带地获得利益功德,但真正的意义还是在于出离轮回、利益众生。在座上一方面要思维老苦,一方面围绕有关老苦的相关问题观修。不单单是观修老苦,和老苦相关的内容都要展开去进行观修,要扩大视野。如果观老苦不合乎解脱道,就会比较狭隘。若能够以老苦为中心,展开去观想有关的种种法义的话,那收获的不单单是从老苦当中出离而已,而是对整个佛法修学的理念比较高的一种认知。今天的课就暂时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本稿仅为方便内部学习所用,非正式文稿,仅供参考!
前行系列3
(2)思维老苦
分三:1)总略思维;2)分别思维;3)总结思维。
1)总略思维
其次老苦者,如是行于无休无止的无实义轮回事务中,不知不觉就已衰老,而由无量的老苦行至边际。
这里要纵贯前后,看到在人一生的流程中,“老”这个阶段的苦状。我们要开启缘起的正眼,就一定要有整个纵贯的认识,因此,这里要连前连后来观察。所谓“连前”,就是要连着生;所谓“连后”,就是要连着死;到了后面的阶段就叫“老”。
首先连前来看。要知道,人的一生就在这样没有实义、没有完结的生死边的事情中,一直行进或者度过,像这样,不知不觉就到了衰残的老年。就像经过了春天的生长、夏季的繁荣,之后就到了秋天,在这期间,一花一草等全数都要衰残、凋落,这就好比老年。而这个老是什么状况呢?这是我们要关注的内容。人生真的有乐吗?前面通过观察生,整个就看到是非常苦的。这里进一步观察,人生到了老年的时候,真的是夕阳无限好吗?还是有无数的衰残苦呢?这里有一丝毫的乐吗?这就要通过缘起的正理、事实的真相来看到,老的状况的确是以无量的苦行至边际,到了最后边际就是死,叫“彻底的消亡”。就像这样,人生有何意义呢?
这个前后贯穿的眼光让我们看到,这一生只有两种事情,一种是没完没了地还业债,一种是以无量的老苦走向死亡。也就是,轮回的事情一点意义没有,然而还要出现,而且,由于宿世的有漏业非常多,一个个地等着现行,成熟果报,因此,就在这样的状况里,从小时候开始,逐渐地变成儿童,开始读小学、中学、大学,全是还业债。读的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书,每一天都在考试、竞争,变成一个知识机器。在青春的岁月里,就是要考大学。然后,大学几年也不过是混过去,没得到什么意义。之后又要工作、恋爱、成家、养家,就像这样疲于应付。这样就会发现,人生的流程就是一个接一个无意义事件的发生,它是没完没了的。
过去看起来朝气蓬勃,青春美丽,或者在盛壮的年华,事业如日中天,感觉有非常美好的前景。就像这样,一天一天过,一周一周过,一月一月过,一年一年过,不知不觉几十年就过去了。看看镜子,脸上都是皱纹,头发也白了,人生已经到黄昏了。就像这样,在非常快的状况里什么也没捞着,全是虚的,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老年。就好像春天才刚刚开始,这时候万物复苏,到处都是绿色;很快就到了夏季,满眼繁荣的景象;马上秋风一来,就衰残至极了;那么再往后,没有什么好事情,就是要以这种衰残的苦来收场。
接着要思维老和死之间的关系。这里用一个句子来说,就是“由无量的老苦行至边际”。如果知道这一切都是因缘所现的状况,又能够透彻《入胎经》所讲的身体形成的过程,一幕一幕具体都能认识的话,那就会知道,这样一个根身,实际是因缘所生法。年轻的时候虽然看不出什么,但是我们去关注老年的状况时,就会发现它将出现无数衰老的苦,身心的一切内容都在逐渐地走向后边际。就好比去观察从秋天到冬天的过程,会看到大地上所有的草木,乃至一棵树上根茎枝叶花果的所有内容,全数都要凋残。就好像无量的老苦,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要走到后边际上去,这就叫做“老的苦河”。为什么称它为“河”呢?就是无量的衰残一一都会出现,这是身心无数内容的衰残。
那么,这里讲到“无量”,是本人翻译的时候加的,为了让大家了解,什么是“老”“老苦”以及“行至边际”。比如按照《入胎经》所讲,过去身体在形成的时候,就像春天草木生长那样,那个时候,身上的筋、脉、血、肉、内脏、骨骼、皮肤等等,任何一项内容都是按照七天一个周期,业风一吹就开始形成,这里面有无数细分的内容在形成,而它们又都是由因缘支撑的。那么当因缘维持不住的时候,这一切内容全部都要发生衰变,这就是所谓的“老苦”。懂了这一点就要知道,总体上蕴在成熟的时候就称为“老”。逐渐地,老的黑暗要笼罩全身,老的狂风要吹垮脆弱的身心的娑罗树,每一片叶子都要吹掉,每一个青色的内容都要吹得枯黄,每一个有生命力的状况都要凋残至死,这就叫做“行至边际”。总体上是这样的。
然后要看到,身上的体力、消化能力、诸根的功能、热量、气脉、内心的状况、行动的能力等等,所有一切分的内容都要走到边际去。而在走到边际的过程中,虽然仅仅是十年、二十年等,然而它一天一天地会在身心上现出来。就像古德所说,如果老苦骤然来临,那谁也接受不了,但是,它是慢慢地侵蚀,慢慢地衰残,逐渐逐渐地收场。像这样,就叫“由无量的老苦行至边际”。最后的收场就是所谓的“死苦”。
整个贯穿来看生、老、死三个过程的话,我们就知道人生纯苦而已。看到后面无数衰残的老苦降临到身上,像雨点一样密集,而且逐渐地老,像恶魔一样要吞噬掉身心上所有的喜乐、舒适、力量、健康、威势等等,就会知道,这个有为之法多诸过患。而它最终的收场就是一个死,就像大地变得白茫茫一片那样。这样就知道,有为法是虚假的,一点实义也没有。那么我们对生的看法,就不是在其中寻求意义,而是要遮止掉生,由此会发生厌患,一心寻求无生的果位。
思考题
1、(1)“此生之俗事如水面的波纹般一个接一个出现,无有了办、无有完结,于此状况中行”是怎样的情形?为什么会是如此?
(2)为什么说此生的一切所作都由唯一与罪相连而只能作恶趣之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思维。
2、(1)“人生在无休无止的无实义轮回事务中,不知不觉就已衰老”的情形是怎样的?结合譬喻和所见到的事实思维。
(2)解释“老”“老苦”“行至边际”。结合《入胎经》身体形成的状况,思维“由无量的老苦行至边际”的涵义。
2)分别思维分二:①思维衰残之苦;②思维畏死之苦。
①思维衰残之苦分二:A依《法轨》分项思维;B依《米拉日巴道歌》综合思维。
我们要从整体和细节上把握“老之苦河”的状况,这就好像去看一个非常大的苦的领域,既要有纵向观,又要有横向观。
纵向观察,是指在前后时间的连接上观察。首先连前来看,如何由有生之乐全数连到衰老之苦上面,从中能够看到身心受用等所有的乐,都将走到衰残之苦中。由前面乐的状况,去看后边际衰退的状况,联合起来就会发现前面一切乐都是坏苦。接着连后来看,已经到了衰残之年,一切身心的状况都逐渐出现衰残的相,老苦一个接一个过来,这时候人也预感到自己快要死了,对于即将到来的死充满恐惧。再者,从苦苦的角度来说,一旦进入老年期,一个接一个的苦纷至沓来,没办法避免。这是由于有漏蕴身成熟,自然现出无数过患的相,一个又一个的老苦整天在身上逼恼着,接受一个又一个的苦难。就像这样,我们将会看到坏苦、苦苦的事实。
再者,横向观察,需要一项一项去看到苦的内涵。比如体力衰残的苦、消化力衰残的苦、诸根衰残的苦、气脉衰残的苦、热力衰退的苦、行动力衰败的苦、四大种紊乱的苦、众人轻贱的苦等等。诸如此类,一类一类地去看,就叫“依《法轨》分项认定”。再依靠《米拉日巴道歌》的指点,把几个老苦的相放在一起思维,综合形相就出来了,或者那种老的状况就显得很清楚。像这样,就是横向上面分项和综合的观察。由纵横的状况就知道,的确老苦是一条苦河。
要知道,一到了老年,身心一切分的状况全数衰残,而且每一个地方都要走到边际去。就好像火逐渐逐渐地熄灭,热度逐渐逐渐地消退而变得冰冷,流动的水逐渐逐渐地变成冰块,运行的风逐渐逐渐就不动了,白天光明的显相逐渐逐渐就退到了暗夜。同样,有为法的身体到了衰老之际,会出现无数的老苦。这样我们就会警觉到轮回的可怕,特别是做人的可怕,因此,不会以为人生还有什么真乐可得。
A依《法轨》分项思维
一切身体之力逐渐衰退,一切受用美食皆不消化;
这个色身是过去在胎中经过三十八周孕育而成的,方方面面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就体力而言,当三百六十骨骼、肌肉等圆满地形成时,会出现各种力量。然而这一切都是坏苦,到了衰残之年,由于骨骼、肌肉等的退化,就使得身体的一切力量都逐渐地减退。其实,节节骨头都能发力,然而到老的时候,提的力量、走的力量、跳的力量、跑的力量、转动的力量等等全面衰退,最终只能躺在床上,一点力气也没有。就像这样,力量将会被老魔全部吞噬掉,这就可见老之苦。
再者,从前由于胃等的功能,吃进去的食物都能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现在不必说其他食物,就连很好消化、富有营养的食品,吃下去都不消化,消化、吸收的能力减退了。这样的话,不断地耗减而难以吸收到食物的精华,营养这个身体。就好像一棵枯树,自身的生命力越来越衰减,乃至最终完全失掉,同时又没法吸收养料。像这样,最终会退落到这种状况。
这样去观察就知道,身体的机器衰老到了这种地步,最终就只有一死而已。可以看到,有漏有为法的确都是苦的自性,从老这一边就暴露出了它的无数苦相。
接着还有一个个诸根衰退的苦:
由眼根衰退故,不见远处及细小的色法;
眼根是发生眼识的根本。从前在胎中时,根由三个七天等渐渐就出来了,非常明净。在眼根方面,能看到很细很远的色法。后来眼根逐渐衰退,就像今天,到成年的时候已经近视眼了,再过几十年,眼根就衰退了。外在的眼球等只是根依,属于粗显的色法,内在的微细色才是眼根。眼根是有为法,而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这是由于过去的业风,然后在母体里吸收各种色法,之后逐渐会出微细色的根以及根所依的器官。由于它是因缘合成的,所以到老的时候自然衰退。眼根这个色法退了以后,就不能生起有力量的眼识,最后眼识就发不起来而瞎掉了。像这样,眼根逐渐地衰退、穷尽,导致视力逐渐衰退,最后就完全没有了。
过去刚出生时,看到这个世界是多么美好,处处五光十色、千姿百态,感觉人世间是一个幸福的乐园。之后在年轻时什么都能享受,能看这看那的。但是到老的时候就不行了,看不到细小的色法,视力衰退了。再发展下去就成了老眼昏花,眼前一片模糊,看不清近前的东西了。进一步如果发展得厉害的话,就会彻底瞎掉。
由耳根衰退故,不能如实而闻声响、语言;
耳根是发生耳识的所依。当因缘和合时,会出现明利的耳根,由此会发生明了的耳识。到了这个世上来,听到各种无情的声音,风声、雨声、车声等等,又能听到男女老少说话的声音,之后学习语言,听到人间充满了言音。这时就感觉这个世界很好,有各种语言,还有歌声等等,也成为受用的所依。然而到了老的时候,由于因缘力的退减,色法的耳根必然会衰退。耳根一旦衰退,耳识就起不来,这时就出现了听力上的老年化。到了六、七十岁,很多人就感觉听力严重退化。声音本来在近前,也感觉很远,收不到信号,反应不出来。随口一说出来,发现根本不是听到的内容,别人就感觉,说东他听成了西,其实就是由于耳根衰退,没法正确显出声音的相。
这样的话,从外在来看,风声、雨声、敲门声,或者在东边发声的、西边发声的等等,他就会听错或者显不出来。再者,近旁说话的声音也显不出相来,不会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很清楚地显出。退化得更严重时,电话铃声一响,一拿起来,没声音,马上放下。就像这样,听力逐渐衰退下来,最终会完全聋掉。
这就可以看到,人身这个因缘和合的有为法的确是苦的自性。看到了前面耳根聪利,能清晰地听很多声音,就要知道这意味着后面因缘不能支持时,就会发生这样的退变,最终会完全退光的。
由舌根衰退故,不能品尝饮食味道,且说不出组合的语言;
舌根是发生舌识和语言运行的工具,现在由于舌根衰退的缘故,酸甜苦辣咸等的味道都没法尝出,而且,没法灵活地组合出各种语言,而说出流畅连贯的话语。这样就会发现,已经不行了。
一切有为法都要由因缘来维持,现在舌根这个重要的所依已经衰退的缘故,吃什么东西都吃不出味道了。过去舌根出现时,来到这个世上,首先吃母奶,之后开始吃饭菜等。舌根很好的缘故,吃一点好吃的,就能尝出特别明显的酸味、甜味、辣味等,百味饮食都能受用,觉得享用美食是人生的一大快乐。但是,这一切全是坏苦,到了老年因缘消散时就会发现,已经不对头了,吃什么都尝不出味道。因为根已经不行了,没办法产生明了的舌识,所以吃什么都没味道。
再者,舌头是说话的重要所依。过去舌根灵活,可以说各种话,语言这么联系,那么组合,能够滔滔不绝地说。就像一个人身体轻盈时,能做出各种舞蹈动作,腾空跳跃什么都可以,但如果身根衰残了,不必说做这么多动作以及它的组合,连走几步路都很困难。那么同样,舌根衰退的缘故,没办法说出各种言语的组合,只能几个字几个字慢慢地说,或者根本说不出。
老的时候,连舌根都衰退了,连话都没办法流畅地表达。人到了这个地步,舌根的功能去掉了,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最终都要收尾了。这就可见人生很苦,只要耽著生的快乐,就一定会有老的衰苦,而且陷在里面一点前途都没有,一点希望都没有。在因缘消散,已经枯枝败叶的时候,哪里还能出现青青的绿色,或者出现轻盈的姿态呢?这是不可能的。
由意根衰退故,蒙昧而失念且昏愦严重;
意根衰退的缘故,没法产生明清的意识。这更加可怕了,就会发现,念力严重衰退,心识的反应力也没有了。
这里从两个重要的方面来看意根衰败的苦相。首先念力衰退。对于从前发生过的事情,如果意根很好,那马上会产生明了的意识,能够回忆起当时的细节、某人说过的话,或者整个过程等等。然而,由于意根衰退的缘故,没法生起回忆过去影尘的意识,因此,发现念心所严重退化。这个严重的失念指什么呢?要回想某件事情时,心里没法现出来。或者刚刚发生过的事情,“那是谁啊?是什么事啊?”心里一点明记的能力都没有。由于意识的力量没有了,因此就显不出那个影像,导致失掉了念。
再者,当前正在发生事情时,比如别人在叙述一件事情,心没办法明了地反应或者出现理解力,出现非常重的昏愦。“昏愦”,指对于现前的境没法反应。“你说什么啊?什么意思啊?听不懂。”已经衰到,连很简单的事情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样逐渐发展下去,严重的就变成老年痴呆,连基本的反应力都没有了。
人有了灵敏的意根,不同于动物,能够作很多的记忆、理解、分析、判断、思维、抉择等等。这都是由于意根好,而出现了非常明了的意识,以及伴随的各种心所,因此出现很好的状况。但是要知道,这是因缘和合的法,心再灵光的人,意识再灵敏的人,最终都会衰掉的。由于意根越来越衰,意识就越来越差,这时候就发现,老年的心处在一种昏蒙、黑暗、没有能力的状况里。连意识都全面衰掉了,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先前心识明了,就像早上出现了阳光,对一切事物都看得清清楚楚;后面意识衰残,就像傍晚太阳落山,逐渐就变得阴暗、沉迷,看不清东西;最终全部收掉时,整个就是一片黑暗。像这样,就可以看到有为法的过患。
由口中齿鬘掉落故,不能咀嚼硬物,且语句讷讷不清;
口里两排牙齿一颗颗地掉落,硬的东西已经不能嚼了,想吃一点坚果或者硬状的食物,本来嚼起来很有劲,现在完全嚼不动,只能吃豆腐等很软的东西。
再者,牙齿掉了关不住风,说起话来讷讷不清。说话需要舌头、牙齿、气、意念等,这些因缘和合时就能很好地进行语言表达。但是,现在牙齿掉了的缘故,说话关不住风,说起话来“讷讷”,吐字不清。
由身热衰退故,衣薄则不暖热;由承举之力衰退故,衣重则不能承;
身上的热力衰退的缘故,衣服稍微单薄就不暖热,穿很多都感觉不暖和。
过去身体有承重的力量,但现在衰退了,衣服重一点就扛不起来,觉得很重很重。连衣服都扛不起来,那其他东西还能背得动、举得动吗?更不必谈了。
虽乐受用五欲,然无力行之;
虽然对于声色、男女等的五欲受用,心里是喜欢的,但已经没有力量来行了。比如要看个什么、听个什么、参与什么,都没有力量了,那时只是心里想要,但已经没法受用了。
五欲是人生的快乐,年轻时可以受用歌舞、声色、娱乐、旅游、狂欢以及各种鲜新事物等等,由于身心各方面的状况好、有力量,感觉人生很享受,但是,这只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一时假相,像泡沫一样,过了就没有了。而且,这一切乐都是坏苦,到了老年时,不必说受用男女和高级的五欲享受,就连对一点点可意境,也没有受用的能力。这样就被迫退到了世界的一角,只是眼睛看着很羡慕,心里也很想要,但是一点去受用的能力都没有。
这就看到,老年人基本上成了全面的残废,作为一个全面的残废者,又怎么可能受用五欲呢?就像这样,最后坐都坐不住,眼睛也看不见,耳朵也听不到,舌头也不能辨,全身的气脉都衰退,躺在那里最终就要变成一具尸体了。就像这样,人生哪有真实的安乐可言呢?丝毫也不可能有的。
由于暂时因缘和合,人能按照自己的欲望受用各种欲境,就感觉人生真的有快乐,这只是愚痴人的看法。前后连起来观察就发现,身体这个有为法到了没法维持时,无数的衰残、失意、不能如意的大苦,就会降临在身上。从前的一切贪著、爱恋,在这时都反过来成了无数忧心的刺、无数的灰心冷落。到了败落的时候,这些都会全数地反映出来,过去的乐著越大,现在的失落、失意的苦就越大。就像这样,老来的时候,不光只是身体衰败,还有心上的各种苦纷至沓来。
由色身气脉衰朽故,心薄弱而忍耐差;
再者,身体的气脉也是有为法,它也是由众因缘和合而成。当初在三十八周里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脉,多的有八万四千,这样就组成了脉的系统,还有上行下行等各种的气,然后心就骑在气的马上,走在脉的道路中。
年轻时气脉好,因此心堪能、有力量,然而到了老年时,身上大大小小的脉都衰损了,然后气就不行了。以这种根本性的衰损,心骑在一匹跛马上面,像坐在老爷车上一样,脉道上也出现很多损坏,这个时候就狼狈了。由于心薄弱得很,没法忍耐,稍微受一点刺激,马上就生气、陷落,这都是由于气脉衰损的缘故。那个时候就发现,无数的心苦已经出来了。这时候心是很薄弱的,它的马是一匹衰残老病的马,路上到处都出问题,所以,对于别人的一个看法、一个说法,稍微听到一点点、想到一点点,或者稍微不如意的时候,心马上就掉下来了。就像这样,老年时心上的苦非常大。
由众人轻贱故,频生懊恼及忧苦;
老年时的相貌这么丑陋,整个状况看起来都让人不喜欢,又没什么用,还需要照顾等等,众人一看就觉得是个累赘,就像垃圾,只想扔掉一样。或者对老人就是嘲笑、轻视,甚至还做一些侮辱等等。由于众人轻贱的缘故,老人常常陷在很深的懊恼当中,以及出生非常强的忧苦。
像这样,自己感觉没人喜欢。别人看起来,那么一个老态,那么一个丑样子,当面、背后都是轻视的眼光,一种鄙视的态度。这样受轻贱的缘故,他的我执受不了。不是说年老了就没我执,反而我执更大,心更脆弱,结果一下子陷在很深的懊恼当中。有为法就是这样,因缘消散以后,还会出现年轻吗?还会出现美貌吗?还会出现能力吗?不可能的,已经成老家伙了。自我感觉:这个“我”变成了老家伙,没人喜欢了。自然就发生很大的懊恼,内心忧苦不堪。可见老人的心是非常苦的。
由身大种界紊乱故,多病及多伤损;
地水火风四大种各自有不同的功能、体相,处于平衡状态时,身体就健康,不会受损害,但是,现在四大种界都发生紊乱了。要知道,某一大发生增损,没法调整过来,身上就要出现病相,现在四大种四个领域里的事情,都发生了非常大的紊乱,那就可见在老年的几年或者若干年里,身上的病苦非常多。比如地界增盛的缘故,全身僵化,骨头也硬,这样的话动不动就出现苦,摔个跤就骨折了。又比如火界衰退的缘故,身上没有热力,各种受凉、受寒等的病常常会发生。再者,外界稍有一点刺激,自己又没保护好,那就这受损、那受害,各式各样的损恼都出来了。
就像这样,由于里面四大的系统都紊乱的缘故,老年是多么脆弱。就像风中残烛,或者一推就倒的沙堆,或者像衰朽不堪的娑罗树,风一吹,叶子就要掉。这么脆弱衰残的系统,时时都有病苦发生,稍微遇到一点逆缘,就要出现损伤等等。老时的蕴是出现无数苦的器皿,是这样一种衰弱不堪的状况,可见太脆弱了,会发生太多的苦了。
从前年轻时,由于四大种间能够平衡、稳定,看起来好像没有病,到哪里去都可以。稍微冷一点、热一点、重一点等等,都能扛得起来。现在像风中残烛般的老年的蕴,处在无数怨敌的包围之中,稍微有所触及就会发生苦,因为它已经处在衰残的状况中了。
于一切行住运转都无能力的同时,需要以艰苦而作。
虽然时时受着各种老苦的折磨,但还是要活下去,苟延残喘,要走、要站、要有各种运转等的活动。比如要起床、要穿衣、要做饭等等,这时候就要在实际没有能力的同时,非常艰难地来做,忍着很多的苦。
比如从这间房走到那间房有十几米,虽然走不动但还是得走过去,因为要上厕所。这个时候,手要扶着某些东西,两脚艰难地站起来,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过去。或者要料理什么事情时,转眼就忘了,这个怎么办呢?到底是什么啊?又搞不清楚。不必说做很复杂的事,连穿个上下衣服都很困难。如果还要做一顿饭,这时候该怎么洗米,怎么拣菜,怎么烧等等,都非常困难。
像这样,从各个方面去看老苦的相,就知道它的确是一条苦河。
B依《米拉日巴道歌》综合思维
如至尊米拉云:“拔桩橛之起式为一,潜捉鸟之行式为二,如袋断索之坐式为三,于彼三者聚汇之时,祖母幻躯衰败心意颓;外皮聚之皱纹为一,内肉尽之骨凸为二,中痴哑盲聋之迷糊为三,于彼三者聚汇之时,祖母示不可意忿怒皱;重而破旧之衣为一,冷而混杂之饮食为二,四方依靠之卧处为三,于彼三者聚汇之时,祖母人狗跨之具证母。”
依《米拉日巴道歌》综合思维老苦 分四:一、行动三苦;二、衰朽三苦;三、受用三苦;四、总结苦相。
一、行动三苦 分三:(一)起身苦;(二)行走苦;(三)安坐苦。
(一)起身苦
意为起身之时,不能自然顿起,而两手按着地后,从坚地拔出桩橛一样起;
思维起身苦,要按照先反、后正、再喻的方式,一路确认以后就会发生定解,确定必然如此。首先反面说,年轻时以身体自身的体性,非常轻便、快速起来的安乐状况已经彻底消失了。正面呈现的就是两只手按着地,借着反弹的力量很艰难地起来。譬喻就像在坚硬的地里面拔出桩橛一样。
认识这种苦相时要知道,年轻时以身体各个组织自身的体性和合可以很快起来,先起一个意念,之后很利索就起来了。这是由于气脉、骨骼、关节、韧带等,这些因缘的组合力很大,这就叫做因缘法的自性。当它呈现出一种兴盛相的时候,非常便利地就起来了。然而现在这个状况一去不复返,就是由于有为法多诸过患。这些都是因缘所生法,当他的引业功能逐渐衰退时,就表现出全面的衰残。要看到内层是气脉衰,外层是骨骼、关节、韧带等都衰退了。这样以自身的因缘力就没办法很快速、轻利地起身。就会看到,到老的时候要两只手按着地给他一个力量,然后非常缓慢,要很用劲地像从硬地当中拔出桩橛一样,是那么吃力、艰难、缓慢。这就看到,连起身都这般艰难,已经成一个破机器了,人生的安乐最终就变成这样的衰残之苦。关键就是在因缘和合上观察,到了老的阶段一定会落在这种苦当中。
(二)行走苦
行走之时,其腰弯故头不能抬,步之举、放也不能快作,而缓慢如儿童潜行捉鸟一样行;
这里从一、反;二、正;三、喻的方式,去观察到决定出现这样的衰残苦相。反面说,年轻时昂首阔步、腿脚轻利的安乐状况没有了。因为脊柱骨不能挺直,就腰弯抬不起头。接着就是腿脚的气血、关节、肌肉、韧带等都衰败了,因此脚没办法一步一步很快地抬起、放下。由于因缘的状况已经变成这样,这是没办法凭想象能够挽回的,因此最终彻底地以衰残之苦来收场。正面就能看到,他是缓缓地、很艰难地走动。这种状况就像小孩潜行捉鸟,因为他怕发出声音惊动鸟,所以小孩是从旁边悄悄地、慢慢地、一步一步走过去。这只是状况上的描写,已经成这个样子了,非常像的。但小孩还是很轻松的,而这个老人就不是了,可以看到他的那种缓慢是由于内层的气脉,外层的骨骼、肌肉、韧带等全部僵化、衰退,因此没办法很轻松地走路。这里再看一看,连走路都这么艰难,成了一辆破车,那就知道往后只有苦,因为连最简单的轻松行走都做不到了。
如果学过《入胎经》就知道,入胎以后,身体七天七天不断地变化生成,它是一种兴起的相。那时候就像一台新机器一样。所以小孩腿脚便利,身体非常柔软、气脉很盛,会暂时出现一种乐相。但要知道,所有的有漏有为法最终全是以衰残收场,所有现似的乐最终一点都不会出现,因此知道人生是毫无滋味的。
(三)安坐苦
安坐之时,由于手足的诸多关节疼痛故,不能徐徐坐下,身体的重量如袋断索般落下而坐;
这里从一、反;二、正;三、喻的方式在缘起上确认,这个有漏有为法的身体到了成熟之际必然出现这样的苦相,连最基本的安坐都成了一个大苦的事。因此知道不要再做人了,这里面有无数的苦,应当赶紧出离。反面是说,年轻时徐徐安坐的安乐之相完全退掉了,因为手脚的很多关节疼痛,没办法徐缓地坐下。正面的苦相是什么呢?要坐下的时候,身体的重量降下来持不住,“扑通”一声就坐下去了,好像整个地板都要颤动一样。就像悬挂的袋子绳子一断,很快就掉下去了,没有控制力。就像这样非常苦,每一次坐下来都很艰难。
这就可以看到,老来了以后,逐渐变得行动不便,在行动的任何点上都充满了苦。最终再也动不了的时候,逐渐逐渐僵化下去,就要成尸体了,就像朽木一样。当我们看到后边际的时候就知道,生之乐迎来的就是老之衰、死之苦,因此不是真实的乐。无数生之乐的后边际就是无数衰残的苦,任何一点都是由众因缘支持的缘故,这些因缘一旦退减,全面的苦相都要出来,密密麻麻,渗透到身心的任何的方面、任何的部件、任何的威仪、任何的阶段。要像这样知道老苦是一条苦河。
二、衰朽三苦 分三:(一)皱纹满;(二)骨节突;(三)迷糊住。
在这里要看到,人到了老年,从外到内全都变成了丑陋、衰残之相,就像花枯萎了那样,一点美丽也没有了,一点精气神也没有了,一点光辉灿烂的相都没有了。就像世尊当年出四门时,一看到老的相就知道这太苦了,我不要贪著这暂时的荣华富贵,要趁早修道求出离,这才是人生的真义。
(一)皱纹满
身肉尽故,皮膜皱集而身体及面部充满皱纹;
对此要从因相推到果相,看到必然如此,由此就会断定,最终的结局就是这般丑陋。之后就要想,年轻时的美貌算什么呢?只不过是满足一下自我的虚荣心而已,其实最终都要落到这样枯枝败叶的状况中。
我们从缘起上观察。肉也是个有漏有为法,到了老的时候,里面的肉越来越少,手一摸的时候都是干瘪的。由于里面的肉尽的缘故,使得原先拉直的皮膜变得松驰了。就好像在两点之间拉直一根绳子,现在里面的肉没有了,这根绳子就松掉了,表现为皱纹集聚,都变成了一条条曲线。这样的话,由于全身的肉是一种总体的相,到了老的时候,鲜活的肉没有了,全身从上到下布满了皱纹。总的身体和特别能直接看到的脸部都布满了皱纹,必然出现这种丑相,连基本的面目好看的相都没有了。
造化确实捉弄人。当初在胎中经过三十八周的制造,好像出现了一个艺术品,之后人们也觉得这个孩子好看得很,然后逐渐地长大,到了十六岁花季岁月的确像鲜花一样,然而这只是一时的假相,实际全部要收场,最终就是脸上和身上布满了皱纹。现在的人都不愿意接受无常的事实,不知道有为法多诸过患,拼命地拉直皮肤要显年轻,这就更苦了。所以,不要在假相上认为有真正的青春美丽,所有的美丽都是以丑陋收场的。
这样就知道,我必然会老成那个样子,要赶紧出离。不然的话,每一次来人间,年轻的时候臭美几年,整天照镜自赏,实际最终全是以这样的苦来收场的。因此,不要被暂时的假相迷惑,应当彻底去掉胞胎,寻求不生不灭的本性风光。
(二)骨节突
内血肉减故,一切骨节显露而两颧骨、诸关节向外凸出;
还是要看到由因相决定了果相。过去年轻的时候,由于诸因缘的支持力大,血肉丰满,包住了骨头,一点都不显出,尤其孩童时期更加好看。但是逐渐就发现血肉在减少,骨节越来越暴露出来,出现非常明显的相。这个时候,脸部的两个颧骨突出,身上的手脚、颈部等各个关节都开始突出。年轻时的丰满姿态没有了,丑相非常明显。
(三)迷糊住
心念衰退故痴钝及成盲聋后,心不明了迷糊而住;
这是由内的因相推出外的苦相必然如此。内是由于心识上的念力衰退,它也是由气以及过去的福德力等支持而出现的,这些衰退了以后,就表现为念力衰得很厉害,以此在外相上就必然成了痴钝状态。“啊?你在说什么?”根本就不知道。而且,连基本的生活小事都记不住,那当然就是个痴呆状态。再加上眼睛瞎、耳朵聋,整个心识昏昏不明,迷迷糊糊地过日子。
过去年轻时的心像朝阳一样非常明了,表示生命的开始,现在心识暗钝无光,就像日落黄昏,表示人生就要收场了。内外的一切乐相最终全部要收场。想一想,连心识都变得暗暗的,什么都不清楚,这多么可怕。连最根本的心都完全迷糊、反应不清了,这表示一切安乐受用全部要收场。
三、受用苦 分三:(一)穿着苦;(二)饮食苦;(三)身重苦。
(一)穿着苦
身力衰退且欲美之阶段退故,诸衣沉重而破旧;
这里以两种内相为因,一种外相为果。内相上,第一、身体的力量衰退了;第二、爱美的心退掉了。由此就出现了外面穿的衣服沉重而破旧的苦相。
年老的时候,身体连起码的力气都没有了,连穿个衣服都感觉很重,驮不起来。心也衰了,再也不想打扮了,没有年轻的气氛了。这样就看到,人竟然衰到了这个地步。
(二)饮食苦
受用剩余饮食且舌尝不出味故,诸食凉冷而混浊;
这里也是由两种内相为因,一种外相为果。内相上,第一、待遇差了,受人歧视或者自己也不想搞,就吃一些残羹剩饭;第二、舌功能不行了,尝不出味道。由此表现出的苦相是,吃什么东西都是冷的,而且味道混浊。
过去舌识功能强,酸甜苦辣都能辨得清清楚楚,现在舌识功能退了,吃不出味道来,人生的乐趣到这里就退失殆尽了。欲界以饮食男女为乐,饮食是第一享受,现在连吃东西都没味道了,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只有苦了,连基本的美食都辨尝不出来,就像这样,每天吃一点维持生命,苟延残喘。
(三)身重苦
身重故,怎么作也不乐故,常时依靠四方而卧在床上,不能起身。
这里由一个内相为因、一个苦相为果。内相就是气脉衰了,身上的各种组织也衰残了,身体本身都有上百斤,非常沉重,现在连身体都成了最大的苦恼器,由于身体沉重驮不起,因此怎么作也不乐。也就是,如今的老朽之人驮着身体这个负担,实在太苦了,走也不舒服,站也不舒服,坐也不舒服,身体根本没办法摆弄。就像非常虚弱的人要驮一百斤的东西那样,年老的时候,支撑着坐起来也苦,想站也站不稳要扶着墙,想躺但平躺也不舒服,一直希望有东西能把身体托住。这样发展下去就出现了一种苦相为果,那就是整天靠着四边躺在床上,因为这样才舒服一点。躺着的时候稍微好一点,因为有床支撑全身,但直接躺着还不行,需要左边靠靠右边靠靠,没法起身。
这就可以看到,身体本身都成了沉重的负担,所以时时处处都是苦。由此就要知道,人生了无乐趣。原先这个身体可以受各种欲乐,做小孩的时候整天窜蹦跳跃,到了年轻阶段就用身体到处去求名利地位、五欲享乐,到处寻刺激,这个身体好像是让人用来享乐的。但它毕竟是有漏有为法,到了老年,各方面都衰了以后就是这种命,最终就要这么收场。年轻时出现的只是暂时的幻乐,实际都是坏苦。
看到这三种受用苦就知道,人生到了老年阶段,一切衣、食、住全数成了苦。因为连基本的根功能都没有了,连身体本身都驮不动,那每天就只有受苦的份。就这样一天天挨下去,最终躺在床上死掉,彻底起不来了。所以,千万不要对这样苦患的人生抱有什么幻想。
四、总结苦相
以下是对上三类苦相做的总结。
那时,外的幻身衰朽故,内的识心颓败而苦重;
由于外的幻身衰朽了,依靠它的内在心识也就彻底塌陷下去了,苦非常重。
要知道,就像有情和器世间是能依所依的关系,心和身也是如此,身一旦衰了,心就塌陷下去了。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关键就是因为气脉盛,那时心的骑士骑着身体的骏马到处奔驰,感觉很享乐。然而到了老年,连身体的马都变得衰残,走不动了,这时候想表现也表现不了,想在众人面前张扬自我、显露自我都彻底做不到了。连说个话、走个路都很艰难,心里感觉失败得很,所以是彻底的颓败,意苦尤其深重。
就像这样,原本想依靠身体来享乐,结果最终身体衰朽得一塌糊涂,让人的心十分颓败,整天陷在苦中。那时连起一点气都难,心还会感觉很活跃、很满意、很快乐吗?意苦是非常重的。那时候只会“唉唉唉”,因为实在太苦了。
容颜美泽衰退后皮肤皱纹多故,显出丑陋的忿怒皱;
容颜的美丽光泽全数退减了,就像鲜花褪色那样,皮肤上到处都是皱纹,这时候显出一个大丑相,就像忿怒的时候脸上的肌肉紧张、横纹显出那样,谁都不喜欢看到。这是老时必然的衰相,连容貌都没人喜欢,还会有什么乐呢?
众人轻贱而从头上跨过也不能起故,犹如无净秽分别的具证者般安住等等。
当别人轻贱他,从头上跨过去的时候,由于他根本起不来,所以对此不加理会,就像一个没有净垢分别的具证者一样。老了以后整天糊里糊涂的,什么都没法管,不是不想管,而是连自己的身体都料理不过来。由于身体太沉重,没法动,别人跨就跨吧,这样的话,就好像一个无分别的人一样,实际是衰到了连为自我维护或者躲闪都做不到了,最终肯定要变成一具尸体。就像这样,生命的内容是由众因缘而出现的,因此最终全部要灭掉,当快要灭掉的时候,还会有什么能力呢?
“等等”,表示诸如此类有无量无数的衰残苦相。有为之法多诸过患,令人厌恶。也就是过去有多少兴盛的乐,现在就有多少衰残的苦,青春的乐相全数都是坏苦,只要有形成就必定有衰亡。如果结合《入胎经》三十八周身体形成的过程去看的话,就会发现原来一点一点全是过去的业风吹起来的,由各种因缘组合起来的,那是相当难。当看到了无量无数因缘才组合出一个人体,这时智者就会知道这太难维持了。多少年过去以后,当一个个因缘再也维持不住的时候,就会这里塌,那里出窟窿,那里又裂开,那里又黯淡等等,总之整个身心系统要全面地衰退。因此,在进入老年期以后,无数的苦会像雨点一样密密麻麻地降临在身心上,而所谓的老就是一天一天地挨,一直到死。
这样我们就知道,人生就是苦,不可能从这里得到真正的意义,当虚诳的乐相过去以后,就要面临一个个的苦,所以,不要再取人道中的身。恶趣身当然不用说,一生中连一点点乐相都很少出现。而人生太具有欺诳性,以为有非常大的意义,实际只是由暂时的因缘抛出了一点假相,最终全数都要息灭掉。而息灭的时候,一个个苦相是很具体的,不是口里说一下就没有了,像银幕上的电影一下子收场那样。电影只是个影像,而在人生灭尽的过程中的确有一个个的苦,在老年的几十年里,从早到晚都要一个个去受。
因此要知道,原来做人最终会变成这种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为什么要取胞胎?应当早日寻求出离。我们知道了在秽土里全是苦,只有一条又一条的苦河,之后应当这一生就生到净土,证取无生,那里是没有这些苦的,从此将得到真正的大乐。
虽于老苦忍受不了而愿死,然实际离死近故极为恐惧。如是等,受衰老之苦无异于恶趣众生。
虽然受不了老苦而愿意死,觉得这么多苦降在身上,早一天死好,但实际上离死越来越近的缘故,特别恐惧。比如,接到癌症晚期的诊断通知,知道活不了多久,心里非常害怕。对于生有很大的耽著,一听到死就没法承受。“等”字包括寂寞、孤独,被遗弃等等。人到了衰老的时候,就要受着跟恶趣众生一样的苦,指匮乏如饿鬼,愚痴如旁生,苦重如地狱。
思考题
1、依据《米拉日巴道歌》:
(1)从反面、正面、譬喻三分思维行动三苦。
(2)从内的因相决定外的果相思维衰朽三苦。
(3)从内相之因、外相之果思维受用三苦。
(4)如何总结思维老苦之相?
前行系列4
老苦
思惟老苦时就要想,老的时候有各种各样衰退的苦,身上每一个地方都变得衰朽不堪。任何一种根、一种境界,小到每一块皮肤都全数衰退,最终都要瓦解,这样想起来是非常难接受的。老苦渐渐来还好承受,如果一时到来,那是谁也没办法堪受的。就像这样,原来人世间是这么苦,来世不要再做人了,最好马上就生到净土。这样就不是想来世做人,而是想彻底摆脱,这就叫“出离之心”。
就像这样,一分一分地去想的话,当很清楚地现出这些苦相的时候,心里就非常地厌患,跟原来的观感完全相反。原来认为人世间有很多的美好、幸福、快乐,现在知道其实一点点真实的乐都没有。任何看起来美好的东西,最终全数都要瓦解、衰败,陷在苦坑里。人世间所谓的爱情、名誉、辉煌、娱乐等等,最终全部都要变坏,而且在这个当中会引发无数的苦患。这样才知道,人间的乐最终全数都是苦。这时候心已经变掉了,就想:我一定要从中脱出去,我要关闭胞胎的门,不要再进去了。像这样就有了反方向的意乐,想从人的受生中解脱出去。
接着,在有了厌患出离的道心以后,就要想:人间是以我执烦恼引发的十种有漏善业为主而受生的。也就是想为私我求得欲界的享乐,为此以行善作为资本,想换取这么一个利益。但是这很愚痴,因为私我是没有的,而这世上的各种可意境也都是假的,不能让心满足、得到真实安乐。世间的名利之乐是虚假的,为了私我得到这些乐去作各种善行,只会出现暂时人间乐的假相,实际全是苦的自性,最终全部落入苦中,就想:这样一种为了私我求取世间欲乐的状况是不好的。因此,在前面忏除十种不善业的基础上要更进一步,对于这样的有漏善业也要忏除。因为无始以来积集了不可计量那么多的有漏善业,如果不励力地破坏掉它的功能,那免不了来世还要投胎,投胎就是轮回,只不过比直接堕下去晚一步而已。这就是所谓的“三世冤”,第一世行善,第二世享福,第三世堕落,只比造恶直堕恶趣晚一步。因此要以四力去忏除。
然后发誓:“将来哪怕肉被揪成了一块块然后杀掉,我也不再为私我求虚假的世间欲乐而造有漏业!”带着这种色彩的有漏善业最好都不要作,都换成清净的出世解脱成佛的妙业。有了这样一种誓愿,在更细的地方就能防护住。也就是将来一旦为了私我,想求得来世名利的乐、人天福报,以行善作为资本的话,当下就能够觉察到这个是不好的。我执加上三有的爱,两个结合起来作那些有漏善的作业是不好的,实际是出于自私心、愚痴心的指使,因此要断除这样的业,把它升华成出世解脱道和成佛道的善业。
接着,不单单自己处在这种状况里,还要想到无量的母有情也深陷在人道的苦因苦果当中。在地球上都有七十多亿的人,加上其他部洲,那当然更多;在十亿个这么多的单位里,那是多得不得了;在全法界里,那是有无量无数受生为人的众生。他们不是与我无关,而是都是我过去世的母亲。在做母亲的时候,有生恩、养恩等的世间大恩,以及给予我人身修道等的佛法上的大恩。而现在这些母亲们一个个都被生老病死四条苦河漂荡着,被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不欲临四条苦绳绑得牢牢的,按照苦苦、坏苦、行苦来看的话,从生到死全是苦,做了短暂的人生大梦以后,来世是无穷无尽的苦流。这样就看到,这些母有情们并不是得到了什么乐,连一点点真实的乐都没有。那么人道的母亲们处在这样的苦中,我一定要报恩。要起这样一种分别:“这些母有情不靠我靠谁,我不去救谁去救?他们漂荡在人道的苦流中,最终会陷在非常悲惨的境地,我岂能不救?不报恩是极沉重的负担!”像这样提起心来,趣入到欲、愿、誓三分的修习中。
首先是欲:“愿这一切的母有情远离人间的苦因苦果!”接着,在果上希愿:“全法界处在人苦中的母亲们,能够远离做人的苦因苦果,该有多好啊!最好每一个人都不要再入胎、读书、求名求利、爱恨情仇、生老病死等等,能够舍开这些苦该有多好啊!”接着就想:光是在旁边的一种祈愿是不够的,我是他们的孩子,而他们正陷在人世间非常有迷惑性的苦坑里面,因此我要主动跳下去把他们拔济出来,主动承担起把这一切母有情全部拔济出人间苦坑的重任。像这样,发誓由我独自来做到使这些母亲们舍开做人的苦因苦果这件事。
这样以三关联发展出大悲意乐以后,就要向三宝祈请。能够真实地使母亲们舍离人间的苦因苦果、具有大救护力的只有三宝。这样认定以后,在祈请的时候非常地迫切:“法界里所有四大部洲为主的人道母亲们,现在就及时性地不隔到第二刹那、迅速性地没有丝毫延缓,不是在其他地方解决,而是就在这个住处、这个座垫处,全数地从人间的苦因苦果中得到解脱!”像这样,出现了极迫切的悲愿,然后向三宝祈请,念诵相应的仪轨文。
在修人苦的时候一路这么连接下来,就不会落入到只为自己脱离人苦的很小的心量中。不必另外强力,作意自利的意乐就可以退掉了。按照这种方式,配合三苦、八苦,按照《法轨》《言教》的指示一分分地这么思惟下来,就是完整的人道苦的修法。
扩展学习
纪录片 – 银发汹涌
虽见轮回痛苦仍贪执,虽畏恶趣险地仍作恶,
我与如我邪道众有情,看破放下今世祈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