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08皈依
Total words: 59,341. Estimated reading time: 4 hour and 29 minutes.
第八十四节课
下面学习《大圆满前行》中的不共加行。
不共内加行
◎ “不共”的定义
所谓的“不共”,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与小乘不共。小乘经论中只讲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业因果、轮回过患的观修,却没有提及为一切众生而皈依、发心、积资净障、修往生法等大乘不共修法。
二、与汉传、南传佛教不共。只有在藏传佛教的教言中,才着重强调了修持不共加行。
三、与藏地格鲁、萨迦、噶举、觉囊等派不共。各大教派的加行虽然大体上相同,但各自传承上师的教言、特法有所差别,以下修法是宁玛派独有的窍诀,所以称之为不共。
◎ 藏传各派的不共加行
不共加行的具体修法,藏传佛教各派说法不一。比如,萨迦派、噶举派强调修四加行,即皈依、顶礼、百字明、供曼茶罗,没有提到发心、上师瑜伽;格鲁派强调九加行,前五项与宁玛派的不共加行一样,此外还要加上金刚空行火供、三昧耶金刚、做小佛像、供水;还有些教派强调六加行……尽管各派分法不同,但大致修行并无二致。
在我们宁玛派中,按照宁提大圆满前行的观点,上师瑜伽若不与顶礼合修,而是单独计算的话,可以说是六加行,即皈依十万、顶礼十万、发心十万、百字明十万、供曼茶十万、上师瑜伽一千万莲师心咒;如果与顶礼合修,则算是五加行。
其实不管哪个教派,加行修法都基本一样,只有小部分不同。例如,皈依都是为一切众生皈依三宝;发心都是为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而发心;积资净障、上师瑜伽也基本上相同,只不过所观想的传承祖师、皈依境以及祈祷文,各大教派有所差异;还有供曼茶罗,也有五堆、七堆、三十七堆等不同窍诀。
◎ 修不共加行的要求
无论修哪个教派的不共加行,只有当心获得一种证量或达到一个定量,才可以说圆满了加行。否则,光是完成一个数量,自心却没有得到任何调伏,那还算不上是“圆满”。因此,从现在开始,大家在修不共加行时,一定要特别特别认真。
不共加行的基础,是前面所讲的四种厌世心,再加上依止善知识这五个引导。当然,所谓的修行次第,并不是前面的要全部修圆满了,才可以修后面的。如果真是这样,那根基差的人一辈子都修不好“人身难得”,如此一来,他就始终没机会往上修了。其实真正的次第,是指前面的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不管哪一个引导,都要尽量地修,要达到一定境界,然后再往上修,这才是最关键的。
今天开始讲不共加行,我本人而言非常欢喜。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汉地,虽说修大乘皈依、发心的人很多,积资净障的人也不少,可许多人只是名相上的皈依、表面上的发心,对其真正的内涵却一无所知。而这部《前行》,将皈依、发心等讲得特别细致,大家有机会学修的话,多多少少都会了知它的内容,之后再去进一步修持,这样才会得到真实的利益。
如今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大家有了这样的学习机会,理应有种难得之心,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依人,而要依法。如果是依人的话,我自己各方面功德欠缺,法相确实不具足,这也不是故作谦虚。但你们所学习的佛法,绝对是纯洁无垢的,完全可令你得到不同程度的超世功德。所以,尽管我本人微不足道,但自己所传讲的法,绝不会障碍道友们的境界。
这次的不共加行,每个人一定要好好学习,同时要从质量上完成。若实在不能保证质量,也应按照传承祖师的要求,尽量圆满规定的数量。听说尼泊尔有位格鲁派的衮却格西,他在喜马拉雅山苦修了十六年,与野兽同住,以至于刚被山下村民发现时,被认为是野人,这与米拉日巴当年的经历有几分相似。他在自己一生中,顶礼修了150万,供曼茶修了120万,皈依发心修了80万……所修加行的量特别特别多,2001年圆寂后,烧出了许许多多罕见的舍利。我以前看过那些照片,确实感到十分稀有,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的许多信徒,也有因此而皈依三宝的。
所以,一个人相续中若真正有了佛法基础,自然而然会产生无比的功德和境界,有了这些以后,无数人也不得不信奉他。当然,这些成就,跟自己的信心和三宝的加持连在一起,大家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下面开始讲不共加行,每个人应当以欢喜心来听受这些甚深法要。
首先,作者结合本品的内容,以偈颂的方式顶礼根本上师:
以外皈依顶戴三宝尊,以内皈依成就三根本,
以密皈依现前三身者,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
华智仁波切的上师如来芽尊者,具足什么样的功德呢?外皈依以恭敬心顶戴佛、法、僧三宝;内皈依成就了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密皈依则现前了法、报、化三身。这样的上师在三界中无与伦比,华智仁波切于其足下恭恭敬敬地顶礼。
米拉日巴尊者的《道歌集》中也讲过:“佛陀、正法与僧宝,此三外之皈依境……上师、本尊与空行,此三内之皈依境……气、脉、明点三精要,此三皈依密境也……显现、空寂与无别,此三了义皈依境……若欲脱离无边苦,应以身心作皈依,全体交付三宝尊!”
这里作者从外内密三方面,赞叹了自己的根本上师。在座各位也有不同的传承上师,他们显现上虽然不同,有些示现为智者相,有些示现为一般修行人的形象,但实际上都是诸佛菩萨的化现。这一点,前面讲依止善知识时也分析过。因此,大家对所有的传承上师,最好能拥有不偏袒的信心。
有些出家人或居士对任何上师都有欢喜心、恭敬心,这样很好。而有些人的心态不是如此,他非要把上师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认为“上师只是我一个人的”,见别人对上师起欢喜心恭敬顶礼,就生起嫉恨、矛盾等不良心态,这是不应该的。就像作为佛教徒,谁都可以祈祷顶礼释迦牟尼佛,而不会把释迦牟尼佛当成自己的私有物;或者像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它可以照耀整个世界,对此谁都可以生欢喜心,而不能将其据为己有。同样,只要是真正的善知识,人人都可以恭敬依止,对他产生欢喜心,这个道理我们应该要明白。
尤其是对自己有无比法恩的以根本上师为主的传承上师,以及虽不曾给自己传法但住于世间的许多大德,都是值得我们皈依的对境。对于他们,理应以欢喜心和清净心来恭敬顶礼!
乙二(不共内加行)分五:一、诸圣道之基石――皈依;二、趣入最胜大乘――发殊胜菩提心;三、清净违缘罪障――念修金刚萨埵;四、积累顺缘资粮之供曼茶罗与顿然断除四魔之古萨里――积累资粮;五、自相续生起证悟智慧之究竟方便――上师瑜伽。
一、皈依
丙一(诸圣道之基石――皈依)分五:一、皈依之基础;二、皈依之分类;三、皈依之方法;四、皈依之学处;五、皈依之功德。
丁一、皈依之基础:
◎ 信心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能开启一切正法之门的就是皈依。阿底峡尊者曾讲过:外道和内道之间的差别,不是用其他行为、装束、教理来区分,是要用皈依来辨别。而若要开启皈依之门,必须依赖于信心。因此,在皈依之初,我们生起稳固的信心非常重要。
没有信心的话,尽管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你也不可能得到利益;而一旦有了信心,这些自然就可以获得,所以信心是一切的根本。诚如《入行论》所言:“佛说一切善,根本为信解。”《心地观经》也说:“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
其实就算是世间人,也很在乎信心。那天我看见一户人在吵架,那女的边吵边哭:“你对我连信心都没有,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她的“信心”可能指信任吧。可见,世间人也觉得信心是非常根本的东西,没有它,彼此之间很难以相处。
而我们作为佛教徒,信心就更重要了。看有些在家人或出家人,表情、言行举止中经常对上师三宝,流露出纯正的信心,这样的话,什么事情都好办,不可思议的无形加持自会融入心田。反之,倘若对上师三宝没有一点恭敬心、欢喜心或信心,那么上师三宝再有功德,对自己也没有丝毫利益。就像一个被盖住的器皿,天上月亮的影子是无法显现在里面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阻塞信心之门!
◎ 信心的分类
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三种。
(一)清净信:
当你步入陈设佛像、经书、佛塔的佛殿或经堂,或者见到上师、善知识、高僧大德的尊颜,听到他们的丰功伟绩及感人事迹,依靠此类因缘,立即想到他们的悲心广大等等,这种由清净心引发而生起的信心,就叫做清净信。
如果寻找清净信的根源,你就会发现它只是突然产生的一种强烈激动,并不稳固。不少人可能都有这种经验:第一次看到佛像、听到佛经,在佛塔前顶礼,泪水就止不住地一直流;或者见到一位高僧大德,自己就开始哇哇大哭:“上师啊,您真是好慈悲,我越看您越想哭……”这都是一种清净信。但这种信心并不稳固,尤其是刚开始特别爱哭的人,一次性都流干了,到最后就不哭了。其实这样也不好,你还是要留一点点,以后偶尔再哭一哭。(众笑)
不过即便如此,清净信的功德也很大。《杂宝藏经》中有一则公案说:一位童女乘车到园中游戏,正好见到佛陀入城,马上就避开让路。她在路边看到相好庄严的佛陀,特别生欢喜心,以此功德,死后转生到了天界。帝释天问她转生的因缘,她回答说:“我见佛入城,回车而避道,欢喜生敬信,命终得生天。”这就是一种清净信,以此一念信心,就可以令她转生天界。
所以,我们平时走在路上,见到高僧大德来了,也应该让到一边,恭敬并且心生欢喜。那天觉姆经堂开光,迎请门措上师下来时,好多居士都一直在哭。这并不是因为痛苦,而是因为欢喜。也许在不信佛的人眼里,觉得这些人特别傻,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难道是上师太慈悲了,经堂太庄严了,然后就很想哭?却不知这是他们善根的萌发和流露。
这种清净信也是需要的。不然,你看见佛像也好、上师也好,就像石头一样,什么感觉都没有,甚至是特别不满的、蔑视的眼光,那诸佛菩萨和上师的加持没办法入于你心。所以,我们的心还是要稍微有点触动,不要总排斥:“这些人怎么这么激动?哭什么!欢喜什么!”看到他们拿鲜花见上师时都跳起来了,就认为这些人精神有毛病,却没意识到这是信心的一种标志。
(二)欲乐信:
当听到恶趣轮回的痛苦,自然生起恐惧心,渴望从中解脱;当听到善趣、净土与解脱的安乐,油然生起渴求获得的心态;当听到善法的功德,就生起想要修行的念头;当现见罪业的过患,便立即下决心想要断除。这些都属于欲乐信。
欲乐信的境界比清净信有所提升,因为它不是纯粹的感性,而是包含了理性的成分在内。过去你行持善法时不明白道理,现在知道了行善断恶的好处后,这种信心就不会轻易动摇,以此最终可获得解脱,远离一切恐怖。《诸法集要经》云:“若人意清净,常礼敬诸佛,获最上吉祥,得离诸恐怖。”
前面所讲的清净信,只是一种激动、一种欢喜,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感冒发烧一样。而欲乐信的话,必须要先懂得功德和过患,之后再生起想断除恶业、行持善法的心,这种心就不容易消失,并以此可以出离轮回。《父子合集经》亦言:“众会若闻佛所说,心生净信决定解,勤修妙行趣菩提,超出轮回生死海。”意思是,在众会中听闻佛陀所说的法,若能生起清净及决定的信解,精勤修持趣往菩提的妙行,那么定然会超出轮回的生死大海。
因此,欲乐信的力量远远超过清净信,希望各位务必要具足这一点。其实信心就像门票,没有它的话,在门口上就卡住了,无法进入电影院,观看到三宝的精彩影片。
(三)胜解信:
通过一定的闻思,了知三宝的不共功德与加持后,我们从内心深处生起信解,知道一切时分无欺的皈依处,就是三宝;无论是苦是乐、是病是痛、是生是死,不管发生任何事,三宝都会知晓;除了三宝之外,没有其他可依赖、可指望的靠山。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心,就称为胜解信。
这种信心最为难得,是从骨髓里生起的信心,而不是仅留在表皮上的。胜解信会让你对三宝产生完全的信赖:“今生乃至生生世世,不管是苦是乐,我一切的一切全部交付于您,除了您以外,我没有其他的皈依处。”这就好比一个孤儿,找到全心帮助自己的人后,会把一切诚心托付给他。
《法句譬喻经》中讲过一个公案:有个尊崇外道的国家,三年连一滴雨都没有下,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心急如焚的国王召来国内所有婆罗门,请他们向天神请示:何以降下如此大灾?这些婆罗门观察之后,说要作广大祭祀,让国王准备二十车的柴火、酥酪、蜜、膏、油、花、香、幡盖、金、银及祭祀器具,同时选出七个人,准备以火化的方式派他们到天界去,询问梵天旱灾的原因。
这七人接受完祝祷仪式后,便在大家的簇拥下,登上柴堆顶端,旁人则从下燃起熊熊火焰。当炽热的火苗渐渐窜升,这七人被烈火焚烧得苦不堪言,在向周围求救未果的情况下,他们绝望地喊道:“在三界之中,有谁能解除我们的痛苦,我们就从内心皈依他!”
祈求之后,佛陀闻声救苦、当下现前,并在虚空中说了几个偈颂:“或多自归,山川树神,厝立图像,祷祠求福。自归如是,非吉非上,彼不能来,度汝众苦……自归三尊,最吉最上,唯独有是,度一切苦。”意即皈依山川、树神,为其设立画像,祈祷福祉护佑自己,并不是最吉祥、最无上的皈依,因为这些不能解除你的痛苦。只有皈依三宝,才是最吉祥、最无上的,只有这种皈依,才能救度你的一切苦难。
讲完以后,火焰全部熄灭,七个人都得救了。目睹这一景象,所有婆罗门皆追随佛陀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国王、大臣及百姓也都皈依佛陀,信奉佛法。不久,天空降下大雨,解除了长久以来的旱灾。
佛陀讲的那个偈颂,《俱舍论自释》以及荣索班智达在《入大乘论》中都引用过,汉地的《法句经》中也有,只是版本略有不同,所以是很重要的一个偈颂。世人在遇到危难时,要么皈依人,要么皈依非人,要么皈依山川等,但这都不是究竟的皈依。究竟的皈依唯有三宝,《得无垢女经》中也说:“更无异归依,能救护众生,唯有佛法僧,三宝能救护。”所以,大家应经常念这些偈颂,知道唯有佛法僧三宝才能救护我们。若时时刻刻具足这种心态,这才是真实的皈依。
不过,世人遇到违缘痛苦时,不加取舍,什么都皈依,这也是正常现象。最近我看到一条消息说,因担心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的场景噩梦成真,一个叫维希诺的美国人正在打造“末日地堡”。它位于地下约9米深处,号称可抵挡10级地震、500小时的洪水以及核生化袭击,即使地面677度的烈火持续燃烧10天10夜,只要居住其间,也可以安然无恙。
维希诺计划在美国各大主要城市附近,都建造这种“末日地堡”,总共20座,共可容纳4000人,预定于2012年12月21日之前正式启用。地堡内有电视、宽带网络、跑步机等生活设施,此外还储存了一年的饮食。也就是说,一年中无论发生地水火风的任何灾难,在地堡中都可以安然度过。
据称,这样一座“末日地堡”每人入住一年的价格高达5万美元,但尽管如此,目前已有上千名富人预订客房。届时一旦“客满”,再有钱恐怕也进不去了。
我觉得此举比较愚昧,假如整个世界真的都毁完了,那你多活一年也没有用,一年以后什么吃喝都没有,这时候你又该怎么办呢?――当然,世界末日只是个谣言,是不可能发生的。
世人在遇到急难时,会皈依地堡、皈依山、皈依水、皈依鬼神救护自己。但作为虔诚的佛教徒,我们应远离一切怀疑,一心一意祈祷三宝,只有三宝才是真正的皈依处。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别人说佛陀了不起,说三宝有无边威力,自己就去盲目跟随。而是通过系统的闻思,学了《成量品》知道佛陀是量士夫,学了《随念三宝经》知道三宝的功德不可思议,从而对三宝产生的无比信心。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讲过:“唯佛薄伽梵,慧日大圣尊,能破我等疑,真实归依处。”唯有佛陀――智慧如杲日般的大圣尊,能破除我等一切邪知邪见、怀疑、无明,才是真实的皈依处。可世间上多少人能明白这个道理呢?有些人就算已皈依佛门,皈依证都办十几年了,但对佛陀的信心仍没有从内心生起,这样也只是表面上的皈依。在他的心目中,佛陀跟地神天王可能分不出高下,让他选择的话,说不定会选择地神。这种信心下的皈依,只是相似的皈依。
所以,我非常希望每个人都有真实的皈依,即使刚开始你只是源于清净信,但到了最后,也应该成就不退转或胜解信的皈依,如此对弘法利生才有非常大的贡献。
就像从前的迦腻色迦国王,他是印度贵霜王朝第三代王,起先特别喜欢打猎。有一次到山林里,他发现一只小白兔,于是就持箭追赶。突然小白兔不见了,只见一个牧童在用泥巴建造三尺高的佛塔。国王问:“你为什么做这个?”牧童回答:“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之前曾授记:五百年之后,有一位国王名叫迦腻色迦王,会来这里建造宝塔,并对佛法做出贡献。我在这儿聚泥做塔,是给您一个提示。”说完便消失了。国王一听,立刻生起清净信和欢喜心,心想:“释迦牟尼佛真了不起,早就知道有我这么一位王,既然已经预言了,那我现在应该信佛了。”于是就崇信佛教,对佛教特别有兴趣。
他在王宫里造了个大讲堂,每天请一位不同的高僧来讲经说法。可是同一部经,每位高僧解释的意思都不同,国王无所适从,不知道哪个才正确,于是问胁尊者这是什么缘故。尊者说:“佛陀涅槃已五百年了,现在上座部、大众部等很多部各持己见,彼此不和,是时候迎请诸位尊者作第四次结集了,这次结集一定对佛教有极大贡献。”
国王采纳尊者的建议,迎请证果的圣僧共同来结集经藏。最开始只有499位,这时世友菩萨降临,并成为首座,当时结集的就是《大毗婆沙论》。历史上说《大毗婆沙论》是由500圣者所结集,即是指这第四次的结集,这也是北传大乘经藏的一个开始。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出来,迦腻色迦王最初听到佛的授记,对佛法只是一种清净信;但后来听经闻法之后,将所有事务全部放下,着力弘扬佛法,就变成胜解信了。在座很多道友或许也有类似的经历:初见上师或三宝时有一种感动,那时候还不懂佛理,只是被因缘牵引进了佛门;而进入佛门以后,通过闻思才真正知道三宝的功德,这时候才有了坚定不移的胜解信。
◎ 信心的重要性
邬金莲花生大士说过:“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成所愿。”有了坚定的信心,就会得到加持;离开了一切怀疑,所愿便可以成就。《大庄严论经》亦云:“若以深信心,礼敬佛足者,是人于生死,便为不久住。”若以深深的信心礼敬佛足,这种人在生死轮回中呆的时间不会太久。
因此,信心犹如种子,能生长一切善法功德,倘若不具备信心,就如同种子被火烧得一干二净一样,不可能产生点滴善法。如经云:“无信心之人,不生诸善法,如种被火焚,青芽岂能生?”《大宝积经》第28卷也有个类似的教证:“若不信之人,不生诸白法,犹如烧种子,不生根牙等。”
此外,信心还居于七圣财的首位,如云:“信心如宝轮,昼夜修善道。”所以说,信心是一切财宝中首屈一指的。信心就像宝藏,是无穷无尽功德的源泉,《华严经》云:“信是宝藏第一法,为清净手受众行。”又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信心就像双足,能令人踏上解脱胜道;信心又像双手,能将一切善法揽入自相续。如颂云:“信财宝藏双足胜,犹如双手摄善根。”因此,信心能摄一切善根,一切功德皆依信心而得。
三宝的悲心与加持虽不可思议,但若想使之融入相续,唯一还要依赖信心和恭敬心。如果你具有上等的信心与恭敬心,那所得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上等的;倘若具有中等的信心与恭敬心,所得到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中等的;假如仅仅具备下等的信心与恭敬心,就只能获得少许的加持与悲悯;若是根本没有信心和恭敬心,那绝不可能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
这一点,希望各位务必要牢记!有时候我们常会怨天尤人:“怎么回事?我天天都祈祷,但什么感应也没有!”其实你或许只是口头上祈祷、身体上顶礼,但内心的信心还不够,这样一来,上师三宝无比的功德、悲悯、加持,你就不一定能获得。所以,大家要想方设法将自己的信心提升。
而若要做到这一点,听闻佛法相当重要。《华严经》云:“若常信奉于尊法,则闻佛法无厌足。若闻佛法无厌足,彼人信法不思议。”意思是说,假如你信奉尊胜的佛法,就会无有厌足地听闻佛法;如果听闻佛法不知疲厌,一直没有满足感,那你对佛法的信心会不可思议,各种功德也将随之出现。
《大智度论》中就讲了一个天界的手居士,他之所以转生于天界,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供养佛陀无有厌倦;二、听闻佛法无有厌倦;三、供养僧众无有厌倦。
所以,大家一定要不断地闻思修行,只有对佛法的真理越来越了解,信心才会越来越增上。否则,完全把佛法搁置一边、抛之脑后,自己的信心则很难长久保持!
第八十五节课
现在继续讲不共加行中的“皈依”。
前面已讲了信心的重要性,也就是具足上品的信心和恭敬心,就可以得到上品的加持;信心和恭敬心若不具足,则得不到点滴加持。这方面讲了非常甚深的教言,大家应反反复复地去思维。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深入思维至关重要,像以前的许多高僧大德,每天至少会读几页《大圆满前行》,然后慢慢体会它的意思,这样久而久之,必定可增上自己的信心。
前两天,我传《大圆满虚幻休息》的时候,当时说不用作财物供养,有人非要供养的话,可以作些法供养。说了以后,首先是女众法供养的“报告”写得比较多,后来我在课堂上讲了一句后,结果男众也写了非常非常多。十分感谢!我看了还是很生欢喜心。我这边有好多代表性的信,如果以后有时间,可以给大家读一下。
今天也有个人在我面前发愿,名字她不一定愿意说,不说也可以吧。下面请个道友念一下她的法供养:
顶礼大恩上师!
弟子誓愿:以身口意供养上师,一生为上师发心。发心期间,放下自私自利之心,诸善奉行,愿发殊胜菩提之心。
弟子忏悔:曾对上师所生为凡夫之想,誓愿自净其意,从而生起视师如佛不退之信心。
弟子忏悔:之前对家人未尽好孝道,誓愿自此后,为家人而行真正之大孝道。
弟子誓愿:曾发愿每日只睡四小时,但未做到,心感忧恐。今再在上师面前誓愿:每日只睡四小时。
弟子誓愿:每日磕320个大头。每日至少念诵21遍百字明;《阿弥陀经》、《金刚经》、《楞严咒》、《八吉祥颂》、《普贤行愿品》、《释迦佛修法仪轨》、《心经》、《三十五佛忏悔文》、《随念三宝经》、《麦彭仁波切极乐愿文》、《生生世世摄受愿文》、《恒常发愿文》、《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胜利道歌》各一遍;一万遍佛号;文殊心咒、阿弥陀佛心咒、金刚萨埵心咒、莲师心咒、观音心咒各10遍。
弟子誓愿:在条件允许下,每日至少供21盏酥油灯,供3盏清油灯,作一次火施。
弟子誓愿:每日至少看《前行引导文》两页。
弟子誓愿:每日观修上师瑜伽、前行、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各一座,共计不低于半小时。
弟子誓愿:只察己过,常念他好,断除恶念,断除绮语。如有违背,马上重忏。
弟子愿以此供养上师,恳请上师长久住世,常转F轮。愿以此能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续佛慧命。愿以此清净我与一切有情所有罪障,而能即生了脱生死,往生净土。
弟子恳请上师恒时加持弟子,使自相续早日现前和上师相续无二之智悲力,从而能奉行如来家业,广利有情。
以上誓愿若未实施,弟子愿永受地狱之苦!
惭愧弟子
2010年11月16日
讲得可以。你们也想一想,大家都在共同修法、共同行善,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做得怎么样?我想这个道友应该不是口头上,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她在实际行动中,可能每天也一直都在做,念那么多经、那么多佛号,还有看两页《前行》等等,这样的话,一个人的善行,会超过好几个懒惰的人。
以前我刚来学院时,也觉得睡四个小时太长了,但有些愿望在上了年龄以后,或者工作特别繁忙时,不一定能实现。但不管怎么样,有这样的愿力很好,以此可经常约束自己!
下面我们继续讲课:
◎ 无信心者,佛也不能救度
假如自己没有信心,即使遇到真佛摄受,也不会有什么收益。在这个世间上,再没有比佛陀更了不起的成就者了。像前面提到的善星比丘和世尊的弟弟提婆达多,亲自在佛陀面前听受了那么长时间的教言,但也未能被调化,原因就是没有信心。
有人常说:“某某人在佛学院呆了那么多年,在上师面前听了那么多法,怎么还会做这样的事,还会生起这样的念头?”其实这也跟他的根基和信心有关,没有信心的人,不要说一般的善知识,就算是在如来跟前,也不会看到任何功德。
佛陀在《如来兴显经》中也说:“如日照天下,生盲不能见……众生失本净,不信如来慧。”意思是,虽有太阳照耀整个天下,但生盲根本见不到,同样,如来的智慧虽至高无上,但具有邪见而失掉清净心的人,对此根本不会相信,这种人不管出家或学佛多少年,都不一定有什么成就。
《增一阿含经》就讲过一个简短的公案: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为大众讲法。此时,一位年高腊长的比丘,无视于睽睽众目,双脚朝前,正对着讲坛,肆意而眠。同时佛陀附近还坐着一位小沙弥,年仅8岁,跏趺端坐,威仪具足,以欢喜心和恭敬心谛听佛陀的教言。
佛陀决定借机施教,于是向大众开示:“所谓的长老,未必是先出家者,如果心中没有智慧,仍会表现出愚痴的行为。若有人明白佛法真理,六根清净无烦恼,即使刚刚出家,也堪称为长老。”
说到这里,佛陀问:“你们看到前排这位舒脚酣眠的长老比丘吗?”大众答:“见到了。”
又问:“看到这位8岁的沙弥吗?”皆答:“看到了。”
佛陀接着说:“这两人对三宝的恭敬心、信心截然不同,当来的果报也有天渊之别。此长老比丘前五百世常为龙身,若现在命终,又将堕落为龙,因为他对佛、法、僧无敬仰之心。而此沙弥听法恭敬,有惭有愧,七日过后,修行当有成就……”
可见,一个人学佛、听经的时间再长,但始终没有信心的话,也不见得有多大收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法油子”。这种人不管听到什么道理,都认为“这个我听过,那个也明白”,自相续与法根本不相应,与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没什么差别,真的特别可怕!
所以,佛教徒最需要的就是信心,这种信心最好是不退转的信心。即使这对一般人来讲很难生起,至少也应具足清净信或欲乐信。否则,连这些都没有的话,入佛门的基本条件就丧失了。因此,无论是谁,都要具有一颗真诚的信心与恭敬心。若能如此,只要你虔诚祈祷,佛陀便会降临并赐予加持。
◎ 佛菩萨的加持无处不在
不管是哪一位本尊、哪一位佛陀,对众生的悲心都无有亲疏,一视同仁,只要时时祈祷,他永远会对你不离不弃,一直赐予灌顶加持。如颂云:“何人诚作意,能仁现彼前,赐灌顶加持。”同样,上师的身、语、意、功德、事业,也没有一个不遍及的地方,若能经常观想祈祷,定然会得到无欺的加持。
藏文中有一部《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这在汉文里也有,其中就说:“如其虚空广大故,佛身广大亦复然;由身广大量无边,光明广大亦如是;由其光明广大故,语密广大亦复然;语密广大量无边,心密广大亦如是。”意思是什么呢?犹如虚空般广大而无处不遍,佛陀的身体也是如此;犹如佛陀的身体般广大覆盖一切,佛陀的金刚语也是如此;犹如佛语般无有边际,佛陀的意密智慧也是如此;犹如佛的智慧广大无边,佛陀的功德事业之光也是如此。(藏译中“光”在身、语、意后面,与汉译的位置稍有不同。)
所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佛陀都无不遍及,屋子里、火车上、飞机上、公共汽车上……都遍满了佛身乃至佛的事业和功德。只要你虔诚祈祷,就像水器清净会映现月影一样,佛的加持自然而然也会现前。
因此,能否获得加持,关键在自己有没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佛陀的加持再大,也不一定对你有利;而一旦有了信心,即使大海离开了波浪,佛陀对所化者的济拔和度化,永远也不会消失、不会过期。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云:“假使大海潮,或失于期限,佛于所化者,济度不过时。”
或许有人会问:“谁说佛陀度化众生不过期?一尊佛陀的教期圆满之后,众生不就无法成为他的所化了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一尊佛陀的教期圆满,只是他度化众生的时间已满,并不是说他从此就没有加持力了。我们都知道,贤劫千佛的任何一尊佛,无论是过去的毗婆尸佛、迦叶佛,还是未来的诸佛,只要祈祷他的名号,当下即会得到加持,这方面有很多精彩的传记。所以,佛陀的加持永远都不会离开。可是我们自己,有时候因恭敬心、清净心不够,把佛看成是无有加持的普通人,这样一来,自然也就得不到加持了。这不能怪佛陀,而是自己的无明愚痴所致。
莲花生大士当年前往罗刹国时,藏地的善男善女曾恳求他留在雪域,始终赐予灌顶加持。莲师回答:“具有信心善男女,莲生不去何处住,吾寿无有殁尽时,信士前我各现一。”意即其实我并没有去往别的地方,我已获得长寿持明果位,永远也不会死亡,只要你们以信心祈祷,我会在每个人面前各现一尊莲师。如今,我们念莲师心咒祈祷莲师也是如此,莲师一直在时时赐予加持,只不过我们看不见而已。这就像在生盲面前,具眼者对他施以帮助一样,不能因为看不见就说没有。
昔日无著菩萨修了12年的大悲心,才见到了弥勒菩萨。他见菩萨的第一句就是抱怨:“您的悲心实在微弱,我祈祷了那么长时间,您也迟迟不现前。”弥勒菩萨告诉他:“并不是我不现前,实际上我与你从未分离过,只因为你被业力所蔽,自己看不见我而已。”
因此,我们祈祷诸佛菩萨时,要坚信他们就在面前,这一点很重要。倘若没有这种信心,只是将其当作世间鬼神,祈祷不见效果就退失信心,绝不会得到真实的利益。假如你能具有不退的胜解信,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得到佛菩萨的悲悯,就像人们通常所说的“自己有胜解信,老妇依靠狗牙得成佛”。
◎ 老妇依狗牙而成佛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藏地可谓家喻户晓:
从前,一位老妇人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经常去印度经商,母亲就对他说:“你在那边赚多少钱我不关心,这对一个老人来讲不重要,但印度金刚座是释迦牟尼佛成佛的圣地,你一定要从印度带一个殊胜的加持品,作为我天天顶礼的对境。”
尽管母亲三番五次地嘱咐,但这不孝的儿子并没有特别重视,把这些话都忘在脑后了,以至于每次从印度回来都两手空空。
一次,儿子又准备去印度。母亲就开始威胁他:“如果这次你还不给我带回一个加持品,我就自杀死在你面前。”
(母亲真的不高兴了。因为这不是一次两次了,说了那么多次,却始终没有带回一点点东西。其实,像菩提伽耶的一片树叶,觉沃佛的一块法衣,甚至初转F轮之地――鹿野苑的一块石头,这些也可以,但是什么都没有。无奈之下,母亲只好以死相逼了。)
结果儿子去印度经商期间,又忘记了母亲的嘱咐。回来快到家门口时,才突然想起母亲的话,他心里嘀咕:“现在该怎么办呢?我没给母亲带回任何顶礼所依的加持品,这样空手而归,她一定会自尽身亡的。”
他左右环顾,发现路边有个狗头,于是拔出狗牙,用五颜六色的绸缎裹好,带回来交给母亲说:“您一定要保存好!这是佛陀的牙齿,特别不好得,我在印度花了很长时间才弄到,希望您将它作为祈祷的对境。”(这个儿子很坏呀,给母亲一个狗牙,说是佛牙。但母亲也有点笨,不然,人牙跟狗牙肯定是有差别的。)
母亲将这狗牙当作真正的佛牙,生起了强烈信心,经常顶礼供养。后来狗牙降下了许多舍利。当她去世的时候,彩虹光环等瑞相纷纷呈现。
她不像现在大城市的有些人,分别念特别多、特别复杂,就算是真的东西,也会产生各种邪念。尤其是没有福报、没有正见的人,邪分别念特别特别多;而有福报、有智慧的人,产生正见很容易,邪念倒不容易生起。就像《正法念处经》中所说:“善人行善易,恶人行善难,恶人造恶易,善人作恶难。”
其实,这个老妇人之所以成就,并非是狗牙具有加持力,否则,狗牙随处都找得到,我们就不用去圣地拜佛了。有些人听了这个故事,就认为:“藏地有狗牙成佛的故事,看来狗牙加持很大,以后有狗牙的话,一定要带给父母作加持品。”我们不能从这方面理解。那从什么方面理解呢?这是因为老妇人以强烈的信心力,认为狗牙是真正的佛牙,这样一来,佛的加持融入了狗牙中,狗牙也就与佛牙没有差别了。
由此可见,信心是最关键的因素。即使对方不是功德所依,但只要你生起真正的信心,对方自然也就成了有功德者、具加持者。所以,信心在佛法中非常非常重要。
不仅藏传佛教特别重视这一点,汉传佛教也是如此。印光大师在《增广文钞》中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这与华智仁波切的意思完全一致,即恭敬心和信心越大,消除业障、增慧增福的能力就越大;但若一点恭敬心和信心都没有,诸佛菩萨的加持则很难融入自心。
◎ 渔夫们依信心而得度的故事
《法句譬喻经》中还有个“笃信品”,里面就讲信心的很多功德,其中有一则公案说: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东南边有一条大江,江边住了五百多户人家,全部以欺诈造业为生。有一天,佛陀见度化他们的因缘已成熟,便来到江边,坐在树下身体发光。村人从未见过放光的人,既惊异又好奇,于是集聚过来向佛礼拜问讯。佛陀让他们坐下,为他们传讲佛法,但这些人听了,心中不信,无法度化。
这时佛陀幻化出一个人,从江的南边踏水而来,水只没过他的脚踝,身体并没有沉下去。过江以后,他来到佛前顶礼。人们觉得有点稀有,纷纷问他:“这条江特别深,你有什么功夫,可以不沉下去?”那人回答:“我是江南边的一个愚冥之人,听说佛陀在这里说法,急切地想听佛宣说道德。到了岸边后没有渡船,我向一个人打听水的深浅,他说:‘水只齐踝,你为何不渡过去?’我就相信他的话,从水面上过来了,并没有什么道术。”
佛陀赞叹道:“善哉善哉,信心至诚的人,连生死之渊都可以度越,更何况这区区数里的大江了?”并说偈云:“信能渡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这时,村人们依靠那人的行为见证了信心的力量,纷纷对佛陀产生信心,求受三皈五戒,成了居士,最后都得到了度化。
所以,信心是入佛门的先导。个别道友经常抱怨:“我的家人朋友实在没办法学佛!”其实这跟信心有很大关系。假如他们第一步有了信心,那不管是官员还是什么身份,都有进入佛门的机会;但若连信心都没有,根本不相信“这一套”,那他的人再好,再有智慧、有悲心,也还是不行,根本不会入这个门。
因此,信心的确非常重要。有了虔诚信心的话,就像刚才那个老妇女,她不会左思右想,完全相信那个狗牙就是佛牙,然后去诚心祈祷,结果真正现前了佛牙的加持。包括很多道友也是如此,如果对一条金刚结、一本书、一尊佛像有极大的信心,时时皈依顶礼,就算它的质量不是特别好,所获的加持也不可思议。
我寺院(多芒寺)有一个很好的修行人,十多年来一直在拉萨那一带云游神山,独自修行,听说他已念了一亿遍文殊心咒。前段时间他下来了,我们稍微接触了一下,他身上还带着十五年前我给他的莲师铜像。这尊铜像质量比较差,是我在马尔康的商店里看到的,花了五元钱请回来,当作礼物送给了他。可能当时有一些缘起吧,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带着,从不离身。他拿出来给我看,质量确实一般般,我说:“给你换一个吧。我有尊尼泊尔的莲师像,送给你。”他连连摇头:“不要不要!这尊莲师像遣除了我的很多道障。去年去印度过海关时,我最害怕这尊莲师像被没收了,还好没有。”我开玩笑道:“肯定不会。莲师既然能遣除你的违缘,怎么可能遣除不了他自己的违缘?”
可见,人的信心很关键。如果没有信心,几块钱的佛像,十五年一直带在身上,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有了信心的话,在修行过程中,依靠这尊佛像,他一定遣除了很多障碍,得过很多不共的加持。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纯洁的信心!
◎ 觉沃奔与觉沃佛的故事
觉沃佛,是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由文成公主带入藏地,现供奉于拉萨大昭寺内。前段时间有一个领导,他是半藏半汉的年轻人,对佛教一点都不懂。他说:“哎哟,我始终想不通,一个汉族女人带来的铜像,为什么藏族人那么崇拜?”――不懂历史、不懂加持的人,有时候说话也比较可笑。
按照藏地的习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若没有见过觉沃佛,这是很遗憾的。所以,对很多老人而言,毕生能去拜一次觉沃佛,是自己心中最大的愿望。藏族子女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在各方面因缘具足时,也一定会带他们去拉萨朝拜。过去都有这样的传统。但现在的藏族年轻人,好像不关心这方面,自己有了钱以后,就像汉地有些人一样,非要给父母买个房子,买个自行车――开玩笑!自行车倒没有。
从前,在工布地方,有一个叫觉沃奔的愚人。一次他去拉萨朝拜觉沃佛像,当时觉沃佛像前,没有香灯师等任何人,于是他便走到近前。他把觉沃佛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看到供桌上的食品和酥油灯,心想:“觉沃佛还是挺享受的,有这么多的糌粑和酥油汤。他应该是将这些糌粑团,蘸上灯器里的酥油汁以后才吃,为了使酥油汁不凝固才燃火的。我从很远的地方来这里,也算是觉沃的客人了,所以他怎么享用,我也应该同样食用。”
于是乎,他将糌粑食子蘸上酥油汁,就开始吃了起来。吃完以后,他心里有点担心,因为把觉沃吃的全吃了,喝的也全喝了,害怕觉沃会不高兴,于是慢慢地看觉沃的脸。结果发现他特别慈祥,一直笑眯眯的,这时他才比较安心,不禁赞叹道:“神馐被狗叼走了,您也是笑眯眯的;酥油灯被风吹动,您还是笑眯眯的,您真是一位好上师。我这双鞋托您保管,我转绕您一圈就回来。”说完,便将脏兮兮的鞋子脱下来,放在觉沃佛像前面,他自己去转绕了。
香灯师来了以后,见觉沃佛前的“酥油汤”被喝完了,神馐也被吃完了,气得不行,再看到佛像前有一双脏鞋,就准备扔出去。觉沃佛像突然开口说话了:“这是工布奔委托我保管的,不要扔掉。”――香灯师可能吓坏了,以为工布奔是特别了不起的高僧大德。
这个时候,工布奔回来取鞋了,又说:“您真是一位好上师,给我吃了一顿好的,又帮我保管鞋子,现在我已经见到您了,也该回去了。明年请到我家乡来玩一玩吧。我宰一头老猪,炖上猪肉,煮熟陈旧的青稞酿成青稞酒,等着您。”
觉沃佛像说:“可以。”――香灯师可能要晕倒了。
这位工布奔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我已经邀请了觉沃仁波切来做客,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来,所以你经常不要忘了瞧着点,看他是否来了。”
第二年的一天,他妻子去河边提水,在水中清楚地显出“觉沃”的影像。妻子立刻跑回家告诉丈夫:“那边水里有一个人,是不是你请的客人呀?”
他马上跑去看,果然看到水里现出“觉沃”仁波切。他认为“觉沃”落到水里了,于是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去捞。因为信心所致,他果真将“觉沃”抓住并拽了上来,然后带着他高高兴兴往家中走。
途中到了一块大石头前,觉沃说:“我不去俗人家里。”不肯再继续前行,而融入了那块岩石中。后来石头上自然显出了觉沃佛像,被人们称为“觉沃石”;显现觉沃身像的河,则被叫做“觉沃河”。据说至今它们仍与拉萨觉沃具有相同的加持力,络绎不绝的信众也经常对它们顶礼供养。
以前藏地很多老年人去拉萨时,有些是磕长头,有些是走路,不像现在一样交通方便,可以乘火车、客车或飞机。他们从石渠上去经过工布地方时,都会先朝拜觉沃石和觉沃河,然后再去拉萨,据说现在还是如此。所以,这是真正的事实,绝对不是传说或神话故事。
那个“觉沃奔”完全是依靠坚定的信心,才得到了佛陀的悲悯。否则,换成一般人的话,喝了觉沃佛的灯油、吃了觉沃佛的神馐,又将不干净的鞋子放在觉沃佛像前面,怎么会没有罪过呢?但他却凭着信心力,反而得到了那样的功德――觉沃佛对他说了两次话,后来还在他的家乡出现了。所以,具足信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得到佛菩萨的感应。
◎ 孤儿与绿度母石像的故事
藏地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贫穷的小孩,从小是孤儿,没有父母。每当看到其他小孩都有妈妈疼爱,他就特别特别伤心。
他住的附近,有一尊很大的石雕绿度母像,他每天都跑去和绿度母像说话,把她想象成自己的妈妈,心情不好时就说着自己的心事,像孩子和母亲撒娇一般,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跟绿度母像倾诉。
有一次,他被别人欺负了,特别伤心,就抱着石像大哭。这时绿度母像竟然动了,将他抱了起来,深深拥入自己怀中,像慈母般不断安慰着他,并开始陪他玩耍。最后在他离开时,绿度母像取下自己脖子上的珍宝项链,挂在了那小孩的颈上,以帮助他的贫困。
后来,有人看到那小孩身上有一串珍贵罕见的项链,就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小孩回答:“这是我妈妈给我的。”人们问:“你不是无父无母吗?”小孩说:“我妈妈就是那尊石雕绿度母呀!”人们不信,跑去看那尊绿度母像,发现石雕上的项链居然不见了,也没有任何被敲下的痕迹。从此之后,大家对这尊度母像更生信心了。
诸如此类的故事,确实不胜枚举。大家不要认为这些都是迷信、是神话传说,若以这种语气把所有神秘的事实统统抹杀,那就是愚者的行为。相反,倘若我们因此对三宝产生信心、恭敬心,也一定会获得相应的加持和功德。
◎ 证悟空性唯一依靠信心
且不说世俗中的各种感应,就算是证悟空性、大圆满等胜义谛实相,也唯一依赖于信心。《入中论》中讲过,对空性法门有信心的人,才能成为真实的法器。佛在经中也说:“舍利子,胜义谛唯以信心才能证悟。”倘若我们依靠自己的不共信心,以及上师三宝的殊胜加持,这种因缘一旦聚合,自然就会生起真实的证悟。而只有证悟了实相,才能真正对上师三宝深信不疑,并生起与众不同的不退信心。由此可见,证悟实相与胜解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当然,就算暂时没有生起胜解信,哪怕对佛陀产生一刹那信心,自己也不会堕入恶趣。《德护长者经》中云:“一心恭敬信,出世胜导师,无量百千劫,不堕诸恶道。”所以,对佛陀起信心特别重要,因为佛陀的确能救护一切,《法华经》亦云:“世尊甚希有,难可得值遇,具无量功德,能救护一切。”这方面的教证还有许许多多。
从前,米拉日巴尊者有两位殊胜的弟子――塔波仁波切、惹琼巴。惹琼巴在尊者面前呆的时间特别长,但违背了三次上师的教言,故没有得到即身成就。而塔波仁波切最初听到米拉日巴尊者的名字,就生起了不共信心,依止上师以后更是依教奉行。当他第一次见到上师时,上师递给他一碗酒,虽然他是出家比丘,按照戒律不能饮酒,但他仍以信心将酒喝光。以此缘起,上师知道他是个能护持传承、接受全部窍诀的法器。
塔波仁波切在米拉日巴尊者前呆的时间并不长,差不多有十三个月,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尽管如此,他却获得了上师的全部加持。有一次,他在境界中现见了药师七佛,之后又见到贤劫千佛,他马上去拜见上师。还没来得及禀告,上师就告诉他:“你见的只是佛的色身,佛的法身以后才能见到。你现在已不必和我住在一起了,可以到别处去了。你应该去岗波神山建立道场,弘法利生。”
临行时,他问上师:“我去那里建立道场后,什么时候可以摄受眷属?”
上师告诉他:“一旦你与现在截然不同,相续中生起了现见心性的证悟,并且将老父我看作真佛。当萌生这样的坚定信心时,你便可以摄受眷属。”
(这对我们后学者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教言。许多人来了学院以后,只听两三堂课就跟我说:“我可不可以回去收弟子啊?我准备给他们做个漂亮的皈依证,您开许吧?您若是开许了,我马上就去大量收弟子。比较有能力的,我自己留一部分,其他的全部供养给您!”)
米拉日巴尊者为塔波仁波切授记的岗波神山,形状像一个国王坐在垫子上,在山之颈项处,就是他今后弘法的地方。后来,塔波仁波切在那里建立了寺院,创立了塔波噶举的传承,后人又称他为“岗波巴”。直到现在,这个法脉的弟子也遍于整个世界,数量特别多。
记得岗波巴在离开上师时,米拉日巴尊者送他到了一个树林,那里有一条河,河上有座小桥。上师对他说:“为了尊重缘起,我不想走过河那边去。我就送到这里,你可以离开了。”他就对上师顶礼多次,然后一面流泪一面祈祷。上师觉得这个缘起不太好,显得十分不高兴。岗波巴依依不舍地离开上师后,因为他是利根者,依止上师的时间虽不长,但后来也真正认识了心的本性,生起了视米拉日巴尊者与佛无别的境界。
法王如意宝以前也经常讲:“什么时候你认为自己的根本上师跟佛没有差别,并依靠上师直指的窍诀,认识了心的本来面目。此时再摄受弟子、广弘佛法,就会有非常好的缘起。”
因此,上师三宝的大悲与加持若要融入自相续,唯一依靠恭敬和信心。从前,阿底峡尊者的一个弟子,边使劲敲尊者的门,边直呼尊者名字:“觉沃,我身体不好,给我加持加持!”敲了三次之后,尊者才面现不悦地开门说:“坏弟子,恭敬一点吧!加持不是通过使劲敲门而得到的,我不给你加持!”
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假如对上师、佛菩萨没有恭敬心,是不可能得到加持的。平时我常会遇到一些不信佛、没有信心的人――“来!你给我摸一摸,用那个菩萨给我敲一敲……”然后给他“敲”的时候,他体内好像有根钢管一样弯不下去,这种态度是根本得不到任何加持的。要知道,只有以坚定不移的不共信心与恭敬心,才能开启皈依及加持之门。所以,信心对每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第八十六节课
前面介绍了皈依三宝要具足信心,信心分为清净信、欲乐信、不退转的胜解信。今天开始讲“皈依之分类”:
丁二、皈依之分类:
◎ 皈依分小、中、大三种
具有如此信心的皈依,根据动机的不同也分为三种。这一点大家务必要清楚。在座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自以为早已皈依佛门,但你到底属于哪一种皈依,小士道、中士道还是大士道?这个一定要观察好。
一、小士道皈依:畏惧地狱、饿鬼、旁生三恶趣的痛苦,希求天界、人间的善趣安乐,为了得到快乐、避免痛苦而皈依三宝。
现在这样的人比较多。我看到有些佛教徒比这还差,他们对下一世不重视,只求这辈子远离灾祸,生意兴隆、家庭平安、升官发财等,以这样的目标而皈依,甚至连小士道都不如。所以,有些寺院平日里人山人海,不少人喜欢办皈依证,但这些人只求今生离苦得乐的话,基本不能列为真正的皈依。
你们以后若给人讲三皈五戒,这些道理一定要弄明白。同时还应观察:“我最初皈依是怎么样的发心?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每个人应常常扪心自问。
二、中士道皈依:通过闻思修行,认识到无论生在轮回的善趣、恶趣,都不离痛苦的本性,三界之中无有快乐,犹如不净室中没有妙香。为了摆脱轮回的一切痛苦、获得寂静涅槃的果位,而皈依三宝。
就像有些人,想到清净刹土的殊胜功德,就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但这样的发心,只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不愿自己感受痛苦,故叫做中士道,不是最上等的皈依。
三、大士道皈依:见沉溺在无边轮回大苦海中的所有众生,遭受无法想象的深重苦难,故不能只想自己一人解脱,要将他们安置于无上佛果而皈依三宝――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皈依。
◎ 选择大士道皈依的原因
当然,不管是哪一种皈依,功德都非常大,诚如《本事经》所言:“最胜有三种,所谓佛法僧,依生净信心,能见最胜法。”意思是说,最殊胜的是佛法僧三宝,若能对此生起清净的信心,就能现见无与伦比的甚深之法。所以,皈依三宝是最荣幸的事情,也是我们来到世间最大的获得。
不过,在这三种发心中,最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皈依,不能只求下辈子的人天安乐,或者只想自己独自解脱。《华严经》亦云:“除灭一切诸心毒,思惟修习最上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因为善趣的人天安乐,暂时看似快乐,实际上也超不出痛苦的范畴,有朝一日善趣乐果耗尽后,又会再度堕入恶趣。《杂譬喻经》中就讲了一则公案:从前,印度有个修行之处,那里有十万沙门。其中五万人已证得阿罗汉果,断除烦恼,具足六通;剩下的五万人,或得少果,或未得果。一位长者对他们生起信心,为求人天福乐而作了供养。在最后回向时,僧众中地位最高的长老却说:“今天你作供养,实际上造了大罪业。”
未得果的沙门不理解,以为他年纪太大,有点老糊涂了。长老解释道:“这位施主是为了人天安乐而供养。将来获得这种快乐时,他会滋生骄慢,不求解脱,对三宝没有恭敬心,最终福报享尽,必定堕入恶趣。”
由此可见,我们无论做任何善事,都不能追求瞬间的善趣安乐,或者独自一人得到寂静的声闻缘觉果位。如果是这种发心,不去饶益无始以来曾当过父母、现今沉沦在轮回苦海中的无边众生,那实在不合情理。所以,我们理当修行无量福德的大士道皈依,为一切众生获得佛果而皈依三宝。
若能如此,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说:“有情界无量,利彼亦复然。”因为众生是无量无边的,故想利益他们而发心行持六度万行,福德也是无量无边的。为什么?因为所缘对境是无量的,故缘此只是发心的话,功德也是无量的。
修皈依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知道大士道的功德。如果不懂这一点,只为了暂时的利益而皈依,不但没有大的功德,反而会像那个施主那样,造下堕入三恶趣的因。《四童子三昧经》中也说:“三界何有乐,数数流转生,死已复更生,增长相续苦。”众生流转轮回、死而复生,如此不断地增上痛苦,毫无实义。因此,我们要为了他们斩断轮回根本、发无上菩提心而皈依。
总之,作为大乘佛教徒,无论在任何场合,利益众生都不能忘。这一点,这次修五十万加行,务必要贯彻始终。无论是哪一个修法,在最初时都要想到:“修它不是为了我获得解脱,是为了利益无边众生。”而千万不要认为“修加行是为了能听密法,不修完,就没有资格得到密法传承”,若是这样一个目的,那你的方向就搞错了!
丁三、皈依之方法:
◎ 皈依法的分类
一、共同乘皈依法:
以诚信佛为本师、法为道、僧众为修道助伴的方式来皈依。
这是显宗的皈依。就像一个人去印度的话,首先要找个有经验的向导,以前曾去过那里,或对各方面比较了解;然后需要有道路,要么是空中的航道,要么是地上的公路等;还需要有同伴,在路上可以彼此照顾。
同样,众生若想得到圆满正等觉的果位,首先要依止佛陀,佛陀相当于是向导,指引我们该怎么走,这个叫皈依佛;然后佛陀是依靠修法而得道,故他所宣讲的法,就是我们要行的道,所以要皈依法;在漫长的菩提道路中,没有可靠的助伴或道友,一个人可能会害怕,担心路上遇到种种违缘,没办法独自前往菩提之路,因此就要皈依僧众。
(不过,有些人跟道友出去时,因为很多观点不同、想法不同,回来就不说话了。你们要注意啊!以前就有这样的,出去旅游或朝圣时,刚开始两人关系特别好,钱全部合在一起,但到了后来,由于好几次观点不合,钱就分开了,最后都不理对方了,这样就不好。)
这是共同乘的皈依三宝。
二、不共同密乘皈依法:
通过三门供养上师、依止本尊、空行为助伴的方式而皈依。
皈依时要以三门供养上师,因为上师是一切加持的来源;依止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本尊,因为本尊是一切悉地的根本;要以空行为助伴,因为空行是一切事业的根本。上师、本尊、空行称为三根本,以此对境而作皈依,就是不共密乘的皈依。
三、殊胜方便之金刚藏皈依法:
依靠脉清净显现化身、风清净显现报身、明点清净显现法身的捷径来皈依。
《前行备忘录》中也讲了,处所的脉清净,为僧宝和化身;动摇的风清净,为法宝和报身;庄严的明点清净,为佛宝和法身。以这三者为皈依对境,就是金刚藏的皈依方法。
四、究竟无欺实相金刚乘皈依法:皈依境圣众相续中的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无二无别大智慧,我们为了使自己也能生起来,反复修持、决定,依靠这样的方式而皈依。
其中,本体空性即佛宝和法身,自性光明是法宝和报身;大悲周遍是僧宝和化身。莲花生大士在《空行心滴》中,也以不共的窍诀阐述过。
◎ 念诵的皈依偈
念皈依偈的时候,可以是龙钦心滴派的“真实三宝善逝三根本……”,也可以是《开显解脱道》的“南葵内色那卡刚瓦耶……”,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念。但不管是哪一个,最好能圆满十万遍。
有人说自己已经修过觉囊派、格鲁派或其他教派的皈依,这个我也很赞叹,但你以后如果要听无上大圆满密法,最好是修无垢光尊者龙钦心滴派的五十万加行。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并不是说其他教派的加行修完之后,不修这个的话,还是没有用。我不是这个意思,也不敢这么说。但我总觉得,每个传承的加持、悉地略有不同,理念上还是有点差别,即使你修过其他教派的加行,但这次因为不同的缘起,最好能再修龙钦心滴派的五十万加行,或全知麦彭仁波切《开显解脱道》的五十万加行。我个人而言,对这个法脉特别熟悉,我们若能一起将这个传承的仪轨修圆满,各方面定有不共的殊胜之处。
当然,你修其他教派的加行,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只要法清净,不是某某人以分别念写的仪轨,就都有资格学修密法。否则,我也确实不敢保证,大家一定要注意!
◎ 明观皈依境
皈依境
以上内容明确之后,接下来是明观皈依境,修持真实皈依。观想的时候,如果你有能力,就一步一步全部观想;实在不行的话,就想:“我前面有一棵五枝菩提树,树上有三宝总集的莲花生大士,还有佛宝、法宝、僧宝。”这样简单地观想也可以。
在座的各位,有些年龄稍微高一点,听说连观音心咒都不会背,那背皈依偈也许有点困难。但除了这种情况以外,其他人应该没问题,务必要把这个念完。
具体来说,先将自己的住处观想成珍宝组成的清净刹土,美妙悦意,平坦光滑犹如镜面,无有凹凸不平的山岗、洼地。就像《维摩诘经》中讲的,螺髻梵王说释迦牟尼佛的刹土极为清净,但舍利子不承认,于是佛陀用脚趾压地,三千大千世界顿现清净无比。佛陀说:“我此佛土恒常清净,只不过有些众生没有见到罢了。譬如天人享用同一食物,由于各自福德不同,感受的味道千差万别,同样,众生因为业力有异,有些人见不到此土庄严。心清净的人,才能见到诸法清净。”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首先将住处观想清净,这是第一步。
然后在自己正前方,观想一棵具有五枝的如意树,枝繁叶茂、百花齐放、硕果累累,极其圆满,蔓及各方,遍布东南西北整个虚空界,枝叶全部是由各种珍宝铃、璎珞装点。这在唐卡和一些图片上都有,大家观不起来就好好看,之后再分别观想五方树枝上的境相。
观想的时候,除了这些,就不用多想了。有些人还要问很多细节,“树枝有多少,树叶有多少……”。其实你能观这些,观想能力就够丰富了。我的话,能观这个已经不错了,不用再加很多了。
中央的树枝:根本上师
观想本体为三世诸佛总集的根本上师,形象是莲花生大士。这跟前不久学的《虚幻休息》不同,《虚幻休息》中无垢光尊者一再要求,观想时上师的形象不能变。但此处,法王如意宝也讲过,如果你上师年迈体老、满面皱纹,不能这样观想,一定要观成莲花生大士佛父佛母。所以,每个修法的要求不一样。
这里的要求是,观想形象为莲花生大士,本体是自己的根本上师。他身色白里透红,一面二臂,双足以国王游舞式,安坐在八大狮子宝座的莲花、日月坐垫上。右手以契克印执持纯金五股金刚杵,左手平托天灵盖,里面有充满无死智慧甘露的宝瓶,瓶口由如意树严饰。莲师身著锦缎大氅、法衣、咒士衣,头戴莲花帽,与身色洁白、手持弯刀和托巴的佛母益西措嘉空行双运。(对密宗有信心的话,可观修双身像;假如不但生不起信心,还有一些不清净的念头,那修单身像也可以。)莲师的面部朝向自己,安坐在前方的虚空中。
上方的树枝:传承上师
观想莲师的头顶上,诸位传承上师以重楼式安坐。本来各大教派有无数传承上师,如格鲁派的传承上师,噶举派的传承上师。单单是我们宁玛派,续部中也有不同的传承上师,据佛教史记载,有杰珍大圆满的传承上师,龙钦大圆满的传承上师,布玛莫扎派的传承上师……但在这里,只是略观大圆满心滴派最根本的传承上师。
这些传承上师,《前行》后面一一有画像,《上师心滴•历史宝鬘论》中,也有这些上师的简介及彩图,大家应该一个一个地看。这些上师对我们生起大圆满的觉性证悟,有不可缺少的缘起,所以一定要观想。
这些传承上师分别是:法身普贤如来、报身金刚萨埵、化身极喜金刚(嘎绕多吉)、阿阇黎文殊友(蒋花西宁)、上师西日桑哈、智者加纳思扎、大班智达无垢友(布玛莫扎)、邬金莲花生大士、法王赤松德赞、译师贝若扎那、空行益西措嘉、遍知龙钦绕降、持明无畏洲(智悲光尊者)。这在《前行•上师瑜伽》中也有专门介绍。
如果你能继续观想,下面还有如来芽尊者、蒋阳钦哲旺波、华智仁波切、全知麦彭仁波切、托嘎如意宝、法王如意宝,这是我本人的传承上师。当然,假如你是其他教派的,传承上师不一定是这些。但学《前行》的话,把法从普贤如来一直传到你这里的,就是你的传承上师。
刚才也说了,这些传承上师的位置,就在莲花生大士上方。他们各自的装饰、装束样样齐全,上面一位上师的坐垫没接触到下面一位上师的头部。这些传承上师就这样以重楼式安坐,周围由本尊及四续部不可思议的尊众、空行勇士、护法团团围绕。
前方的树枝:三世诸佛
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周围,由贤劫1002尊佛等十方三世诸佛所围绕。他们全部是殊胜化身梵净行的装束,头有顶髻、足有轮宝等具足三十二相与八十随好,双足金刚跏趺坐,身色有白、黄、红、绿、蓝,身体放射出不可思议的光芒。
这是观想佛宝。在不同经典中,有些说是贤劫千佛,也有说是1002尊佛。不过,在皈依境上,只画了三尊,代表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这些佛都是殊胜化身的装束,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这样观修,就是皈依佛;刚才观想的是上师,修法上是皈依师。
右方的树枝:大乘僧众
以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观音菩萨这三位怙主为首的八大随行佛子,由大乘圣者僧众围绕。
他们的身色也有白、黄、红、绿、蓝,以十三种圆满报身装饰庄严,双足以平等式站立。
左方的树枝:小乘僧众
舍利子、目犍连声闻二圣,由声闻缘觉圣者僧众围绕,身色洁白,身著三法衣,手持锡杖与钵盂,双足站立。
以上左右两方的树枝代表僧宝,即是皈依中的皈依僧。
后方的树枝:法宝经函
法宝经函层层叠叠,金光闪闪的格架中央最上方,陈列着640万颂大圆满续部。所有函头的标签都对向自己,经函光芒四射,自然发出“阿勒、嘎勒”的自声。
树枝的空隙:男女护法
这些树枝的所有空隙中间,有智慧护法神、业成护法神。
其中,男相护法神面部一律朝外,成办和保护修持菩提正法、遣除违缘与障碍、禁止外部障碍进入内部的事业;女相护法神面部向内,成办内在成就不散失于外的事业。
这些护法神,正如《大幻化网》所说,不管是业成也好、智慧成也好,全部是佛陀的自现,具有智、悲、力的无量功德,对我们十分慈爱。总之,所有护法神、本尊、空行都是主尊的显现,皈依时一定要这样观想,把他们全部观成引导众生的大导师,跟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士没有任何差别。
◎具体观修方法
假如你很难同时观想这么多对境,可以一会儿观中间的莲花生大士,一会儿观左边的小乘僧众,一会儿观右边的大乘僧众,一会儿观后面的经函,一会儿观前面的三世佛。最好以闭关的方式,一边这样观想一边念诵。
念皈依偈的时候,皈依的对境就是这些,但心里应该怎么想,才是最关键的。首先,你要皈依的话,就应把身体、寿命等一切,全部托付给佛陀等三宝。若能如此,《经律异相》中说:“诸有归命佛,不趣三恶道,受福天人间,后逮涅槃界。”
其次,要明确皈依的目的,是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不是为了求身体健康,或是为了可以听密法,看别人念完了自己还没有,就拼命念求个数量。所以,你们这次修十万皈依,应该反反复复地想:“我皈依是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众生。”
修皈依时,从自身而言,应当如何观修呢?
把今生的父亲观想在右侧,母亲观想在左侧,前面是以憎恨自己的敌人、加害自己的魔障为首的三界众生,他们就像大地上规模盛大聚会的人们一样,聚集在一起。
今生的父母观在两侧,因为他们是恩德之处,《前行备忘录》和其他教言中也讲了,即生中对父母一定要有感恩之心。然后,还要把关系最不好的人,观在自己前面。那天有个道友说:“我正在修加行,但最近跟我不好的人太多了,所以我前面有一群道友,今天又增加了一个……”她每天都跟一个人吵架,吵完后又把那人观在前面。不过,这样观想也是对的。
假如你没有关系不好的人,把六道众生观在前面就可以了,不用单独观一个特别“重要”的人。或者,对你身体、修道制造违缘的魔障,以及在生活中无缘无故诽谤你、害你的,这些都可以观在前面。
然后,你和这些人一起面向皈依境,双手合掌,三门毕恭毕敬――身恭敬顶礼膜拜,语恭敬念诵皈依偈,意恭敬心里默念。(我们作为凡夫人,不一定能时时如此,但至少也要在一座之间观修一次。)
默念什么呢?“从现在起,我无论是上升还是下堕、是苦是乐、是好是坏、是病是痛,除了上师三宝您以外,我没有其他依靠、救护、怙主、友军、希求处与皈依处。”以这样特别虔诚的心,在上师三宝等皈依境面前,发誓“从今以后我的一切都拜托您了”――那天有个领导找我,他平时对我不好,我建学校他也不理,经常远离我。那次他跟老乡发生冲突,实在没办法了,就打电话让我劝劝老乡。这时他对我很有信心,一直连连说:“一切事情都拜托您了!”
我们在三宝面前也要如此,自己苦也好、乐也好,“一切事情都拜托您了”。虽然生起这样虔诚真挚的心很困难,但如果生不起来的话,只是口头上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确实意义不大。所以,这次修皈依,希望大家要注重质量,“利益众生”、“全心全意”、“一切依赖于您”这些关键词,必须要反反复复地思维,否则,皈依的效果不一定很好。
刚才也讲了,除了三宝以外,再没有其他的救护处、皈依处。接着还要默念:“从即日起,直到获得菩提果之前,我全心全意、诚心诚意将自己托付于您。成办任何事情,既不向父亲询问,也不与母亲商量,又不自作主张,完全依赖于上师三宝您。一切奉献给您,精勤修持您,除您之外,我无有其他皈依处、指望处。”
要想真正成为一名三宝弟子,就要有这样一颗心。以这样的心态念十万遍皈依偈,质量上肯定会过关。上师如意宝讲过,一般而言,五十万加行最好以闭关方式修,这样没有什么散乱,每天处于寂静的状态中。尤其是,若能在每座当中,开头发菩提心,中间在前面放张皈依境的唐卡,作些供养,然后一心一意地念诵仪轨,最后作个回向,每次都以三殊胜来摄持,加行肯定修得很圆满。
这次《大圆满前行》我讲得比较广,在一生中,这是第一次,也应该是最后一次。所以,大家不要轻易错过,这方面一定要下功夫。
下面以至真至诚的猛烈心,念诵皈依偈:
དཀོན་མཆོག་གསུམ་དངོས་བདེ་གཤེགས་རྩ་བ་གསུམ༔
滚秋色怄得相匝瓦色
真实三宝善逝三根本
རྩ་རླུང་ཐིག་ལེའི་རང་བཞིན་བྱང་ཆུབ་སེམས༔
匝龙特利让云向切塞
风脉明点自性菩提心
ངོ་བོ་རང་བཞིན་ཐུགས་རྗེའི་དཀྱིལ་འཁོར་ལ༔
怄哦让云特吉杰阔拉
本体自性大悲坛城中
བྱང་ཆུབ་སྙིང་པོའི་བར་དུ་སྐྱབས་སུ་མཆི༔
向切酿波瓦德加色切
直至菩提果间永皈依
念这个十万遍也可以。或者,还可以念《开显解脱道》里的皈依偈:“南葵内色南夸刚瓦耶,喇嘛耶丹宽竹措南当,桑吉秋当帕波给登拉,达当桌折给贝嘉森切。”这个可能很多人比较熟悉,两个都可以,没有很大差别。
从明天开始,大家就要修皈依了。凡是看光盘和学会里的人,一定要把十万遍皈依偈念完。现场听课的学院道友,最近就要把它修完。假如你各方面条件具足,应该以闭关的方式修;实在没办法的话,各班就以集体共修的方式来完成。
总而言之,一定要把十万遍完成,这是我们宁玛巴传承上师始终强调的,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传承上师也特别重视。现在极个别人说,五十万加行不修也没关系,这样的做法我们无法想象。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讲过:“每一座期间,尽心尽力念诵皈依偈,总数合计起来至少要圆满十万遍。”在华智仁波切、麦彭仁波切、法王如意宝等诸多大德的传统里,若不修完五十万加行,根本没有资格听任何密法。
所以,希望你们这次好好修,不仅要在数量上完成,质量上也应尽量过关。修这个虽然要花一点功夫,但若想获得解脱的话,就肯定要下功夫。否则,纵然你人生过了七八十年,修行也不一定成功。
恰卡瓦格西曾说,在他60年的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被饮食、衣食、治病耗光了,如果真正算起来,用于修行的时间连5年都不到。我们好多人也是如此,在短暂的人生中,忙忙碌碌了一辈子,却连一次五十万加行都没有修。看看以前的高僧大德,他们一生修过多少次加行?我们若连一次质量过关的都没修完,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人了。
当然,若想质量过关,华智仁波切也说了,最好是以“闭关”的形式观修。希望大家尽量做到,即使做不到,也应避开一些散乱的因缘。那么五十万加行修完之后,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放下了呢?也不是。你平日里还要经常串习,该念修的皈依偈一直要念。这点必须要注意!
第八十七节课
“皈依”中,上一节课已介绍了皈依境,又叫资粮田。其中讲到,中间是形象为莲花生大士、本体为根本上师,上面是历代传承上师,前面是三世佛,后面是以大圆满十七大续部为主的一切经函,左右分别为小乘、大乘僧众,周围有寂猛浩瀚的护法神。自己观想:前方是怨敌、魔障为主的六道众生,左右两侧是今世的父母,大家全部面向皈依境,口里念诵皈依偈,身体恭敬顶礼。
有些道友十万遍顶礼没完成的话,按个别上师的传统,也可以将皈依和顶礼一起修。我自己刚开始修加行就是这样;而且很早在学院带过一部分道友修五加行,当时也要求皈依与顶礼合修。
修的时候,观想带着三界六道的众生,身体作顶礼,口诵皈依偈,心里意念:“从今日起乃至菩提果之间,一切都依赖于三宝您。除了您以外,梦中也不寻找其他皈依处。做任何一件事情,不与父亲询问,不与母亲商量,也不自作主张,一切的一切都依赖于您。”然后以非常虔诚的心,全心全意地祈祷三宝。
若能以这样的心态念诵十万遍皈依偈,在三宝面前发十万遍誓,自己则不太会改变。之所以要念这么多数量,也是因为皈依非常重要,若在三宝面前再再表决心,以这种方式坚定自己的信念,以后就不容易退转。
所以,不管是现场的道友,还是将来通过法本、光碟听受的人,如果你真想成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五十万加行必须要修,这是历代传承上师的要求。除了极个别病人或年龄特别高的人之外,在这一辈子中,自己一定要想办法完成五十万加行。
这一点,希望大家都应该发愿,这对我们来讲特别重要。如果你把加行修得非常纯熟圆满,以后的修行会很踏实、稳固。当然,除非是极个别利根者,可能不需要这样,但我们95%的人并不是这种根器,故应遵从历代上师的传统,这对自己来讲也是特别好的缘起。
我们这次共修加行,机会确实来之不易,所以一定要珍惜。有些人自认为境界很高,没有必要这样修,若果真如此,我也不会勉强。但过去的传承上师们,境界再高,一生中也修过多次加行。所以,你应该怎么样做?最好还是考虑考虑。
下面开始讲今天的内容:
◎ 怨敌、魔障比父母恩德更大
有人可能问:“皈依时,将自己的大恩父母观在左右,却将讨厌的怨敌、魔障观在前面,为什么他们比父母还重要呢?”
这是因为,作为已进入大乘的修行人,我们理当对一切众生平等地修慈悲心与菩提心。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也好、得果后也罢,对罗睺罗与提婆达多都平等看待、一视同仁,并没有因为一个常常诽谤自己,就对他不满;一个是自己亲生儿子,就对他极其慈爱、另眼相看。同样,我们也应当像佛陀那样,平等地修慈悲菩提心,即使原来对某人有嗔心、有偏见,也要消除这种耽著。
尤其是为了圆满广大的福德资粮,避免失毁以前的一切善根,完全有必要将修安忍放在首位。否则,以一念的嗔恨心,就能摧毁千百劫中所积累的布施、持戒等善根。
而且,《入行论》云:“若无生嗔境,于谁修安忍?”也就是说,只有依靠怨敌、魔障对自己进行损害,我们才能修成难行的忍辱。故对菩萨来讲,安忍的对境就像如意宝出现在穷人家里一样,非常难得,由于他可助自己圆满菩提行,我们一定要对怨敌生喜。诚如《入行论》所言:“故敌极难得,如宝现贫舍,能助菩提行,故当喜自敌。”
可是很多人因为修行不够,不愿意见到怨敌的样子,不愿意听到怨敌的声音,只愿意接触关系好的人,只愿意跟见修行果一致的人交往,这就是安忍修得特别差的原因。其实,假如没有怨恨的敌人,我们又对谁修六度中的安忍呢?
当然,就六度本身而言,前前比后后更容易。比如说,跟布施比起来,持戒比较难;但跟安忍相比的话,持戒就简单多了。所以,对一般人来讲,布施东西、守持戒律轻而易举,但面对敌人的危害,自己能做到安之若素的,实在寥寥无几。
不过,倘若你好好加以观察,就不难发现,仇人、魔障并不那么让人恨之入骨,从修行方面而言,他们甚至比父母的恩德更大。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都知道,父母教给我们的,是成办现世利益的一切欺诳手段,从小就灌输怎么样杀生、怎么样谈朋友等教育,让我们不断串习贪嗔痴为主的各种行为,使后世无法从恶趣的深渊中解脱。从这一点来说,父母的恩德并不是很大。
而怨敌、魔障呢?先拿怨敌来说,他对我们制造违缘、妨碍修行,成了我们修安忍的对境。并且通过巧取豪夺等方式,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斩断或远离长久以来无法摆脱的轮回缚索――一切痛苦来源之财产、受用等,所以对我们恩德极大。
佛经中就有一则公案:昔日有个富人,他有两个儿子,临终时嘱咐大儿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弟弟。后来,大儿子娶了一个妻子,妻子担心弟弟长大后分家产,就经常劝丈夫尽早除掉弟弟。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挑唆,大儿子便听从她的建议,把弟弟带到城外的坟地那儿,由于不忍心亲手杀死他,就用绳子把他紧紧绑在树上,想让虎狼等猛兽把他吃掉。
临离去时,他假装跟弟弟说:“你在家里经常触怒我,今天在这儿好好思过,明天我再来接你回家。”说完就走了。
到了黄昏,天慢慢黑了,猛兽四处狂叫,弟弟听了非常害怕,但动也动不了,只好仰天叹息:“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大慈大悲的皈依处,可以救护我?”佛陀听到他的求救,放出一种大光明,名曰除冥,将坟地周围照亮;接着放出第二种光,名曰解缚,令他身上的捆缚不那么紧,身体不再疼痛;然后放出第三种光,名曰饱满一切,令一天都没吃饭的他,不感到饥饿。然后佛陀亲自现前,用手解开他的绳子,对他进行说法。弟弟当下获得了圣果。
此时,他很感恩哥哥和嫂子,因为若没有他们的加害,自己就不会有这番遭遇。于是他以神足通飞回家里,哥哥和嫂子见到他,羞愧万分,特别不好意思。后来他给他们说法,他们当即获得须陀洹果。
另外,至尊米拉日巴,也是依靠伯父与姑母霸占他家财产的这种外缘,才遇到了正法。
他的传记前面已提过好几次,当时如果他父亲没有死,伯父和姑母没有害他,可能他一辈子也不会有这么高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害他特别惨,他的仇恨特别强,才发生了后来一连串的事情。
他为了报复伯父和姑母,与几个人离开家乡去学恶咒时,母亲送了他们很远一段路,并再三地叮嘱:“闻喜啊,你跟他们不同。他们是因为好奇或维生去求学的,而我们,实在被逼得走投无路了。如果你这次没有好好学,回来我就死在你面前。”后来,米拉日巴在修恶咒时,眼前常浮现母亲的这一句话,以此来鞭策自己,一定要能害到伯父他们。之后,他依靠恶咒确实造了弥天大罪,看到死了那么多人和畜生,他生起真实的后悔心,最终精进修行而获得成就。所以,怨敌正是米拉日巴即身成就的唯一因。而且他在成就以后,也经常把善根回向给他们。
从这些公案可以看出,依靠怨敌,可令我们获得法利。在座的很多道友也想一想,你刚开始学佛时,是不是因为诸多不顺?尤其是个别人,最初不但不信佛,甚至特别排斥佛教,但后来因为怨敌的加害,才逐渐开始步入佛门。试想,倘若没有当年的痛苦,你如今或许还在五欲中沉浮,不求解脱,故一定要对怨敌存感恩之心。
同样,魔障也是我们修忍辱的对境,它使我们身体不好、心情不好,遭受百般折磨。但依靠这种折磨,可以清净自己往昔的许多罪业。例如藏地的吉祥比丘尼,就是因为遭受龙魔的侵害而修持观音法,最后获得了殊胜成就。
吉祥比丘尼,本是一位国王的女儿,长得非常漂亮,有许多王子及贵族向她求婚,但都没有成功。公主在16岁时,不幸染上了麻风病。原来追求她的人得知后,一个个都退避三舍,就连平日最疼爱她的父王与母后,也因此不再亲近她。
公主深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于是独自离开王宫,躲入大雪山的山洞里,殷勤礼拜观世音菩萨,祈祷菩萨解除她身心所受的痛苦。这样经过了十二年。
有一天,她在礼拜时,忽见观世音菩萨伫立在面前,顿感身心无比清凉,麻风病也遂即痊愈。
她问观世音菩萨:“我看世间有许多浊恶的众生,不知有何方法能度化这些人?”菩萨回答:“我救度众生的方法有很多,每一种都是随众生需要而显现出来的。”菩萨现为十一面观音,并传授密法给她,令其以后用此法度化众生。
公主受到加持、获得成就后,随即返回王宫。认识她的人都觉得,她比以前更漂亮、更好看了,又纷纷前来求婚。然而公主已悟世间无常的道理,于是放下一切,出家为尼,以十一面观音的密法利益众生,并开创了藏地的巴摩派,成为十一面观音密法的第一代传承祖师。
以前我们去印度时,有些大德就专门传了这个法门。巴摩派的法非常殊胜,到目前为止在藏地一直很兴盛。金刚橛中也有巴摩派的修法,《藏密佛教史》中还提到了此派的一些传承。
试想,吉祥比丘尼当年若不是病魔缠身,也不一定有后来成就的机会。包括我们学院的个别道友,也是因为以前得了特别严重的病,后来一心出家,把病魔放下,全心全意地皈依三宝,结果依靠诸佛菩萨加持,自己的癌症等恶疾不药而愈,所有的违缘荡然无存。据我所知,这样的事例在学院有好几个。
通过诸如此类的事例可以看出,怨敌和魔障作为我们值遇正法之因,可以说是恩德深厚。如果没有他们,很多人都会沉溺在世间八法的苦海中,不会有解脱的因缘。
◎ 无垢光尊者对此的看法
这方面的道理,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曾在《窍诀宝藏论》中也揭示过。如云:
遭受危害令己遇正法,得解脱道害者恩德大。
正因为遭受别人的危害,我们才有幸遇到正法,得到解脱。所以,害我们的人恩德非常大。
《大庄严论经》中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在印度的摩突罗国,有位相当聪慧、但不信佛法的婆罗门。一天,与他结怨的几位婆罗门为了算计他,明知他不喜欢亲近僧众,却特意悄悄来到僧团,假借他之名,邀请比丘到他家中应供。想到第二天他将因无法供养比丘饮食而恶名远扬,这些人不禁暗自窃喜。
次日早晨,比丘们威仪庄严地来到他家。他见后非常惊讶,但马上冷静下来,心想这可能是与自己有嫌隙的人,故意让他措手不及,落得不敬僧宝的坏名声。于是,他礼仪具足地恭请比丘进入家中,并派人尽速准备美味佳肴,供养僧宝。
比丘用斋毕,慈悲地告诉他:“僧众在接受居士的供养后,会为其开示法要。虽然你非信佛之人,但还是可借此因缘仔细聆听。”于是,婆罗门端身正坐,听受比丘开示轮回痛苦及四谛之理。由于过去善根成熟,他对三宝生起极大的信心,当下证得须陀洹果。
可见,有时候陷害自己的人,恩德非常大,他使我们有因缘遇到正法,获得解脱。
厌离痛苦令己遇正法,获得永乐痛苦恩德大。
有人因为家人死了等痛苦,从而遇到正法,得到永久的安乐。所以,这种痛苦的恩德很大。
就像塔波仁波切,他在家时跟妻子感情很好,后来妻子因瘟疫突然去世,他特别特别伤心。最后跑到米拉日巴那里,证悟了特别高的境界。
还有莲花色比丘尼,也是因为一生中遭受了特别多的痛苦,以此引发她趋入佛门而获得解脱。
个别道友可能也是如此,因为在家里遇到各种痛苦,即生才有缘学习正法。所以,我们理应感谢那些痛苦的来源。
非人作害令己遇正法,获得无畏鬼魔恩德大。
因为非人对你进行作害,结果令你遇到正法,最终获得无死无畏的果位。所以,鬼魔的恩德也非常大。
米拉日巴在拉息雪山修行时,就有许多非人鬼神幻现各种形象,多次向尊者攻击。尊者对他们说:“一切妖魔的幻变和魔障,都是我心的庄严。对我来说,魔障越厉害,越能增益我的菩提胜行。”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有些道友平时在修行时,没必要担心出现不顺,也用不着在走路时看到关系不好的人,就赶紧掉头,不愿意走这一条路。
人等嗔恨令己遇正法,获得利乐嗔者恩德大。
别人嗔恨你,令你遇到正法,获得了利乐。所以,嗔者的恩德非常大。
唐朝有个人叫马子云,一次,他负责督运本郡的租粮入京,途中船队沉溺,致使万斛皇米沉入江中,他也因此被禁闭狱中。马子云从此专心念佛。5年之后,遇到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出狱。此后,他隐居寺中,精持佛法,最终成就了西方净业,往生极乐。
所以,他遭受的那种违缘,其实是很好的解脱顺缘。
猛烈恶缘令己遇正法,获无变道恶缘恩德大。
遇到病痛、逆境等猛烈的恶缘,亦可令自己值遇正法,成就无边大乐的圣果。所以,这些恶缘的恩德非常大。
以前我也讲过,嘎秋喇嘛在“文革”期间,天天挨批斗。每一次批斗时,他就以三殊胜摄持修自他交换。最后在接近圆寂前,他说:“我一生中修的就是自他交换,这个窍诀对修行最有效果、最有利益。”
我们遇到一些违缘、恶劣的对境时,常会特别痛苦伤心,而境界比较高的圣者,绝对不会如此。像无著菩萨生病时,弟子问他以什么办法治疗,无著菩萨回答:“如果我病了对众生有利,但愿我生病;如果我死了对众生有利,但愿我死去;如果我健康对众生有利,但愿我健康。除此专一祈请三宝外,不需作任何其他治疗。”
我翻阅《无著菩萨传》时,就对这句话触动很大。这种圣者的行境,我后来每次生病、遇到违缘时,虽然不能完全行持,但不管怎么样,经常口里假装说一说,对自己的心态也很有帮助。
所以,修行人将违缘转为道用,这一点跟世间人完全不同。有些修心要诀里也讲了,对高明的医生而言,山上所有的草木无非是药,同样,修行好的人,不论是遇到快乐、痛苦,或是生病、不生病,都可以变成修行的助缘。
他人劝告令己遇正法,获精华义劝者恩德大。
别人劝你皈依、学佛,以此使你遇到了正法,获得无上的精华义。所以,劝你的这个人恩德很大。
有些人被别人带到学院,去某某上师那里皈依时,刚开始什么都不懂,连头都不会磕,但慢慢通过学习,最后成了大法师。这种现象不在少数,我们就有一位法师是这样。谁啊?猜一猜。
平等报恩善根回向彼。
因此,不管是恩重如山的父母,还是这些害自己的怨敌、非人,我们都要平等地报恩,把善根回向给他们。
以上华智仁波切讲了将怨敌、魔障观想在前面的原因。他们不仅今生对我们恩德很大,而且也是往昔生生世世的父母。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原来你把他们观在前面,可能心里有点不舒服,现在就可以想通了。
◎ 收座时的观修方法
最后收座时,自己要以满怀恭敬作为缘,观想莲花生大士为主的皈依境所有圣尊,身体放射出无量光芒,普照自他一切众生。众生接触到这些光后,犹如鸟雀被石簧惊动“扑棱棱”地飞起一样,融入皈依境的诸位圣尊。(这不是特别深的生圆次第,应该大家都会观想。)
接着,皈依境的所有尊众,也从边缘逐渐融入光中,之后,融入中间的莲花生大士佛父佛母。头顶重楼式的一切尊众,也慢慢融入下面的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又融于光中,光也消失于法界,最后自心尽可能地安住在远离分别散收的离戏法身本体中。你们独修的时候,最好这样稍微安住一下,观想一下。
起座时,将一切善根回向无边众生,并念诵:
དགེ་བ་འདི་ཡིས་མྱུར་དུ་བདག །
给瓦的意涅德大
我速以此善
དཀོན་མཆག་གསུམ་པོ་འགྲུབ་གྱུར་ནས། །
滚秋色波哲杰内
成就三宝尊
འགྲོ་བ་གཅིག་ཀྱང་མ་ལུས་པ། །
卓瓦戒江玛利巴
愿将无余众
དེ་ཡི་ས་ལ་འགོད་པར་ཤོག །
得叶萨拉故巴秀
安置于佛地
等一会儿下课,我们共修皈依时,也是这样:先念诵“南葵内色南夸刚瓦耶,喇嘛耶丹宽竹措南当,桑吉秋当帕波根登拉,达当桌折给贝嘉森切”,然后稍微安住一下。起定时念“给瓦的意涅德大……”,最后再用“索南德义……”回向。
这个没什么不会修的,一定要按这样修。修多了以后,三宝的加持自会融入心,你的修行自然非常顺利。现在有些人喜欢修风脉明点,但修了多少年,什么感觉都没有,其实这是因为基础没有打好。如果你先好好地修皈依,那生起大圆满的境界并不会很难。
◎ 日常如何修皈依
我们随时随地,都要不离正知正念而观想皈依境的尊众。
不管到哪里去,在行走的时候,可将皈依境观在自己右肩的虚空中,作为转绕的对境。
安坐的时候,把他们观想在自己的头顶,作为祈祷的对境。以前很多上师就是如此,无论坐在哪里,都观想传承上师和莲花生大士为主的皈依境,就在自己的头顶上,并念“喇嘛钦”来作祈祷。
享用饮食的时候,将其观想在自己喉间,作为饮食献新的供养处。现在好多人做得还可以,吃饭时不忘供养三宝。这一点,《前行备忘录》中曾一再强调,我也要求在吃饭之前,最好能先念供养偈:
敦巴拉美桑吉仁波切无上本师即佛宝
秀巴拉美丹秋仁波切无上救护即法宝
珍巴拉美根登仁波切无上引导即僧宝
嘉内滚秋森拉秋巴波日供养皈处三宝尊
如果你祈祷的话,就把最后一句的“秋巴波日”改成“所瓦德”,并将三宝观在自己头顶上,这样就可以了。
睡觉的时候,观想皈依境在自己的心间,或者在头顶的枕头旁边,所有的三宝圣尊以慈悲关照着自己,以此作为迷乱梦境隐没于光明境界的要诀。
总之,一切威仪中,要处在明观皈依境尊众的境界中。其实,你别的不会修也不要紧,若能在行住坐卧中经常不离三宝,这就是非常好的修行人。而且你这样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属于上等皈依。所以,我们应以坚定不移的信解,诚心诚意依止三宝,坚持不懈地修行皈依。
有些人修皈依不能持之以恒,修加行的话,一两个月中念念皈依偈,数量完成后就再也不修了,这种做法是不行的。真正好的修行人,终身都会把它当成自己的功课,日积月累不断地修持,这样才对自己有利。
我本人接触这个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自己虽然观修得特别差,不能做到时时忆念,但它的重要性还是明白,平时只要想得起来,行住坐卧都在观。我想以后应该也会如此。不过下一辈子不好说,因为身体这些换了以后,有没有这种正知正念很难讲,但即生当中,一般不可能以种种原因产生邪见。
以前我刚学《前行》时,德巴堪布讲得特别细致,而且再三要求必须这么做。这些老修行人跟我们不同,他们不但给别人这么强调,而且在自己生活中,也是这样行持的。后来我来到学院,法王如意宝也常常叮咛:我们作为佛教徒,应当在行住坐卧中,时时刻刻不离皈依境。依靠这些上师们的教言,我虽不敢说证悟了很高的境界,但对皈依境的重要性和修行次第牢记于心;这些不敢说一天也没有忘,但至少一个月中观修几次,应该是有的。
所以,希望在座的道友,也能终身把皈依作为最主要的修行,而不是为了完成五加行,为了听一部密法。若能以这样的信念圆满一生,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丁四(皈依之学处)分三:一、三种所断;二、三种所修;三、三种同分。
戊一、三种所断:
皈依以后,就应该有皈依戒。下面先讲讲必须要断除的三种戒律:
一、皈依佛之后,不能再顶礼世间天神,也就是说,不能把那些还没摆脱轮回痛苦的自在天、遍入天、上帝等外道天尊,以及地方神、土地神等世间大力鬼神,作为后世的皈依处,对他们顶礼、供养等。
当然,从广义上讲,各大宗教应和睦共处,可以不称他们是外道;但从狭义而言,我们皈依佛之后,不能再把鬼神、天尊当作解脱的究竟依处。
有些人认为这只是藏传佛教的说法,实际上,汉传佛教中也有这样的理念。《大般涅槃经》第8卷中就说:“归依于佛者,真名优婆塞,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天神。”可见,这并不是藏传佛教的一家之言。我们作为佛教徒,皈依了佛陀的话,就不能再皈依天神、土地神等等。
有些地方供养土地神、世间护法、龙王、狐仙,这虽是当地的一种习俗,但你不能永远皈依他们,而应把他们当成自己成佛的助伴,以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莲花生大士的很多仪轨中,也有供养鬼神、天龙八部的。不过,这些众生不像智慧护法神、业成护法神那样已获得了出世间成就,只不过是在莲师等大成就者面前作过皈依,承诺要护持我们的修行,故不是究竟皈依的对境。所以,皈依跟供养还是有一定差别,在这些问题上,希望很多人应该要懂得。
现在有些人一听这样说,就觉得是种执著,如今网上有不少人,经常对佛教的内容断章取义。像我昨天发了条微博,讲了《前行》的三种皈依,马上就有人评论:“佛教不是讲平等吗,为什么有皈依、有高贱的差别?”其实,如果什么都要平等的话,世上怎么会有男女的差别?怎么会有富人和穷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你不能因为提倡男女平等,就要求所有男女的个子都一样,权利也是平等的。
现在很多人佛教水平特别低,看到一个词就依文解义,用自己的分别念去理解。这样的话,不要说佛教的甚深道理,就连世间的法则也很难成立。所以,有时候看到这些人的问题,真的不想回答,只有一笑了之。
二、皈依法以后,必须断除恼害众生之事,尽己所能防微杜渐,努力做到连梦中也不损害众生。
汉地有些人明明已皈依了三宝,但还在杀鸡、杀虫、杀蚊子蟑螂,甚至有些法师也开许这么做。但佛陀明确告诉我们,这样做是不合理的,正如《涅槃经》所云:“归依于法者,则离于杀害。”《涅槃经》说的是“杀害”,《前行》说的是“伤害”,也就是连轻微地害众生都不行,更何况是杀他们了?
所以,佛教徒一定要杜绝杀生。否则,你把皈依证揣在包里,然后开始杀害众生,此举就已经破了皈依戒,已经不是佛教徒了。
三、皈依僧之后,不可与外道为友,也就是不能与不信仰佛教及导师佛陀的外道交往。
当然,有时候跟不信佛的人说个话、吃个饭,这也是很难免的,但你的见解千万不能与之同流合污。在我们藏地,虽然没有真正的外道,但侮辱上师、诋毁正法,及诽谤密宗甚深法门的人,也与外道基本上相同,故绝不能和他们亲密接触,友好往来。
我们常说“远离恶友佛子行”,对上师、佛法不恭敬的人,跟他交往久了以后,自己的善根就会全部毁坏,故《涅槃经》中云:“归依圣僧者,不求于外道,如是归三宝,则得无所畏。”皈依僧众之后,不要与外道交往,这样的皈依,可令你获得无所畏惧的境界。其他佛经也说:“若尊重三宝,当得三菩提,远离三种见,则不生诸苦。”倘若尊重、恭敬三宝,就能证得三种菩提,远离障碍解脱的三种邪见,断绝一切痛苦的产生。
因此,我们一定要懂得皈依的这些道理!
第八十八节课
现在正在讲皈依的学处,也就是皈依后须守的九条戒律。昨天已讲了三条所断的戒律,今天接着讲:
戊二、三种所修:
所修,就是皈依三宝后应该做的。它也有三条:
一、皈依佛以后,对佛宝的身像,乃至零碎片段以上,也要恭敬供养,以头顶戴,放在清净的地方。对它起真实佛宝想,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
佛陀虽然已示现了涅槃,但很多经典里也讲了,佛陀幻化的形象就是佛像。故《亲友书》中说,作为智者,即使看到木雕的佛像,也会恭敬顶礼。
我们作为皈依佛门的人,不要说对佛菩萨的画像、塑像顶礼膜拜,就算是佛像的碎片、唐卡的一角,也应当恭敬顶礼,放在清净之处,不能任人践踏。在末法时代,佛陀会显现为佛像来度化众生,故要把这看作是真正的佛陀,对它生起欢喜心、恭敬心。而千万不能轻蔑佛像,甚至见到时连帽子都不摘,以不恭敬的态度来对待。
二、皈依法后,不要说对显宗的《大藏经》、论著,密宗的续部、经典要有恭敬心,甚至是只言片语,乃至一字一句,也要顶戴供养,生起真实法宝想。
佛陀曾在经中说:末法浊世时,我会以文字相来利益众生。因此,我们不仅要恭敬佛经论典的文字,从广义上讲,世间的杂志报纸由于能指导人们取舍,故也应该值得恭敬。
然而,听说有些寺院的佛教徒,在跟别人辩论时,手里拿着《释量论》的法本,说它只不过是文字而已,对它恭敬没什么意义,然后就放在屁股下面。这种行为特别可怕!持此邪见的人,表面上是佛教徒,实际上根本不是。当然,他也是因为愚痴所致,不知道佛经的价值,所以非常可怜。
我们作为佛教徒,皈依了法宝之后,不能把经典放在不净的地方,或者地上,而一定要放在高处。有些人把法宝、佛像塞在床底下,甚至坐火车时把有经书的行李放在下层,这真的很不合理。一般来讲,有智慧的人,绝不可能将法宝放在身体下面,这样对三宝连基本的恭敬都没有。
“文革”期间,藏地有些人被红卫兵逼迫必须坐在转经轮上、经函上,他们宁死也不坐,不愿意舍弃三宝。还有个地方的红卫兵,把经函、玻璃碎片分别摊在路上,让一个誓言特别坚定的人,要么光脚踩玻璃碎片,要么就去踩经书。后来那人选择了玻璃碎片,而不愿意踩在经书上。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所有的佛经有恭敬心,因为你已经皈依了法宝。
三、皈依僧以后,对僧宝所依、乃至僧衣的红黄补丁以上,也应当生起真实僧宝想,恭恭敬敬顶戴供养,将它放在干净的地方,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
僧众的僧衣,我们千万不能踩,如果在上面跨来跨去,过失也相当大。为什么呢?因为有关经典中说,出家人的红黄僧衣,实际上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成佛时的装束,天龙八部、人与非人都会恭敬顶戴。还有些经典里说,大鹏每天捉龙而食,龙王向佛陀求救,佛以僧衣赠与龙王,教其及眷属各分一缕,系在龙角上,就能避免大鹏捉食之难。
所以,出家僧衣加持极大,我们穿上之后,除非是前世杀生等异熟果报现前,否则,一般的世间鬼神无法加害。
现在有些在家人,邪见特别重,对出家人很看不惯,看到谁都觉得是坏人。有这种心态的话,造的业会非常大。阿底峡尊者说过:“四个僧人中,一定会有一位圣者。”只不过我们的心不清净,看不到而已。因此,能穿上这样的红黄僧衣非常不容易,大家理应观清净心,否则,一不小心就会破皈依戒。
戊三、三种同分:
一、对为自己开示取舍道理的上师,不管他的身相如何、地位怎么样,我们都应把他看作真正的佛宝。甚至连其身影也不能随意践踏,而要精勤承侍、供养。
当然,将上师视为与佛无异,并不只是藏传佛教的说法,汉传佛教个别人对此颇有微词,这也是他孤陋寡闻而已。其实,汉地有一部经典叫《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里面就说:“当于阿阇梨,起大信重心,其阿阇梨者,诸佛等无异。”所以,我们对上师像佛陀那样承侍恭敬,是非常合理的,如果没有这样,则得不到佛法的悉地和加持。
二、对上师所赐的任何教言,都应当作真正法宝想。如果你天天吹毛求疵,觉得上师讲的这个不对、那个不对,那绝得不到真实的利益。所以,我们应当依教奉行,对上师要有恭敬心,对上师的教言要有欢喜心,哪怕仅仅是一言一句,也不能置之不理。
现在有些人认为:“对上师要有恭敬心,这是一种过时的传统思想。现在已进入21世纪了,人人都是平等的,上师和弟子也不例外。”
如果你这样想,那不要说佛教中,连世间上也说不过去。试想,假如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平起平坐,学生可以随意反抗老师,他们不愿意坐在下面,就可以跟老师一样坐在讲台上,如此没有尊重心的话,学生永远也学不到任何知识。所以,现在这个时代特别可怕,好多人都特别愚痴,将很多传统理念弃之不顾,反而去推崇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
另外,对于上师的眷属、弟子,及与自己共同持梵净行的道友们,也要作真正僧宝想。身语意恭敬依止,一刹那也不做令他们不欢喜的事。
包括为上师发心的人,你也不能看作敌人,背后遇到谁都讲他的过失,甚至觉得上师如何如何偏袒。就像藏地的一句谚语:“看到骑马的人,在他面前站着说;看到走路的人,在他面前坐着说。”其实,就算是当年释迦牟尼佛身边,也有好人和坏人,但这并不是佛陀的过失。不过,嘴巴长在自己身上,你想给别人说是上师的过失,说是上师身边发心人员的过失,不把他们当僧宝想的话,想怎么说都可以。如果上师的眷属不欢喜,实际上也跟间接危害上师没什么差别。
当然,假如上师的眷属、弟子,行为确实说不过去,那也不一定非要维护。包括上师若不是真正的善知识,所作所为完全违背正理,佛教中也并不是强迫你一听说是上师,就必须无条件服从,上师什么都可以随心所欲,什么坏事都可以干。
不过,上师若是真正的善知识,就必须要以恭敬心来依止。尤其在密宗金刚乘中,皈依境的主尊就是上师。我们务必要清楚地认识到,上师的身为僧众,他代表了十方诸佛,在末法众生面前示现为善知识的形象;语为妙法,以讲辩著的方法,为众生开示取舍,广转F轮;意为佛陀,他已证得一切万法的实相,跟佛陀的密意无二无别。故上师是三宝总集的本体,对于上师的所作所为,我们都要看作是正确的、善妙的,诚信不疑地精进依止,时时刻刻虔诚祈祷。
假若自己三门的行为,让上师生起厌烦心、生起不欢喜心,那就完全舍弃了一切皈依境。这样的话,再祈祷诸佛菩萨赐予悉地,也没有一点用处。因此,我们应随时随地以坚定不移的毅力和决心,想方设法让上师欢喜。
然而现在末法时代,好多弟子不在乎这一点。包括不少听过密法的人,觉得上师就像亲友一样,不高兴也无所谓,从来没想过自己触怒上师的话,不能过夜就要忏悔。有些人可能是不懂这个道理,有些虽然懂一些,但不把它当回事,如此一来,他们一切悉地都得不到。
以前我看到《蓝色手册》里说:“一切大乘之教规,令师欢喜最重要,上师极为喜悦故,一切所为具大义。”只有让上师心生欢喜,一切所作所为才有了实义。因此,令师生喜在修行中特别重要,我们应当以三种欢喜来依止上师。
◎ 一切都是佛陀的加持
总而言之,在生活中,不论痛苦也好、快乐也好,吉祥也好、不幸也好,疼痛也好、哀伤也好,我们都应一心一意依赖上师三宝。如果幸福快乐,也知道这是三宝的悲悯所致。诚如佛在经中所说:此世间的安乐与善事,乃至烈日炎炎时,有习习微风吹到脸上,都是佛陀的悲悯与加持。
《福盖正行所集经》亦云:“若佛不兴世,三界何有乐?由佛出现故,我等获安乐。”佛陀出世,不仅能开示正法,引导我们懂得取舍,获得解脱的安乐。甚至在夏天特别热时,吹来一丝凉风;冬天特别寒冷时,出现一缕阳光,也都是佛陀的加持。
记得《中观庄严论释》里还说,对出家人而言,包括刀能剃发、衣能着色,也完全源于佛陀的加持,只不过人们不知道而已。到了末法五百年的形象期时,释迦牟尼佛的度生事业在娑婆世界已经圆满,此时人们很难获得佛陀的加持。很多出家人虽想剃头发,但剃发工具无法使用,只能把牛皮覆在头上,装成光头的形象;想把法衣染成红黄色,颜色也没办法染在衣服上,只好将牛皮反过来,当成袈裟穿。
对此,或许有人不一定相信。但不管怎么样,大家应该知道,世间上的一分快乐、一分开心、一分祥和,全部是佛的加持。很多老修行人就有这样的心态,自己如果特别快乐,或是喝了一杯茶,特别香,马上就会说:“这是佛陀的加持!这是上师的加持!”
同样,哪怕你生起一刹那的善分别念,比如想修行、想出家、想放生、想发菩提心等,也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带来的。就像《入行论》中所言:“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在这样的末法时代,我们生起如闪电般短暂的学佛意乐,或者对佛陀生起信心、对众生生起悲心,是特别特别不容易的,因此,这一切均为佛陀的加持。
倘若没有这种加持,我们会永远沉溺在苦海中,感受极大的痛苦,所以一定要时时感恩佛陀。《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也说:“若佛如来不出世,一切众生受大苦,无复善道唯恶趣,但闻三涂苦恼声。”《方广总持经》还说:佛陀灭度之后,若有法师为人说法,令众生趋入大乘之道,假如他们生起一丝欢喜心,乃至掉下一滴眼泪,这也是佛的威神力所致。
就像我们跟别人交流佛法时,有些人对佛陀生起欢喜心和信心,听着听着就感动地流泪,这都是佛陀的加持,是很不容易的。对一般世间人而言,哭的话,多是为了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家庭,这时候他流的眼泪比长江黄河还长,但这种眼泪没有任何价值。
以前我在一所医院住院,有个护士对我很不好。有一天,我看她在流泪,就问:“你是不是为我哭的?”她恶狠狠地回答:“我才不会为你哭呢!”(众笑)法王讲《释尊广传》时说,对众生因悲心而流泪,或者对三宝因信心而流泪,这种泪水有很大功德。但如果只为了自己而哭,那没有什么意义可言。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三宝有这么厉害,那天天祈祷三宝就可以了,我生病是不是就不用看病吃药了?”
并不是这样。假如出现病痛、苦痛、魔障等磨难,首先你要祈祷三宝,除此之外,若是需要采取医疗术、禳解术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明白这些都是三宝的事业,然后再接受治疗等,而不要认为“祈祷三宝起不到什么作用,我看了医生以后才好”。其实你到医院去,不管是医生诊断还是开药,全是三宝的威神力在作饶益。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理念搞清楚,对“一切显现都是三宝的游舞”要深信不疑,并且观清净心。
如果为了办事等目的,我们要前往异地他乡,也应先顶礼所去方向的如来或三宝,然后再开始动身。比如,要去东方的话,就观想东方如来,并作顶礼、祈祷;去西方的话,就向西方如来顶礼和祈祷。或者,可以念些《八吉祥颂》,对三宝始终有一种恭敬心。若能如此,则会成就一切顺缘。《佛说灌顶经》亦云:“礼拜向三宝,供养散花香,释梵相拥护,万事皆吉祥。”
我们藏地就有这种习惯:出门之前先去寺院供养僧众,请他们念经,然后自己进行祈祷,向所去地方的佛陀顶礼,这样的话,一切所愿就很容易成办。
《三戒论》中也讲过,阿底峡尊者规定,皈依后有五个共同学处:“不为命奖舍三宝,何等要事不寻他,常供令自他皈依,顶礼所去之方佛。”
意思就是,第一、皈依以后,就算遇到生命危险,或者得到再大的奖赏,也不能舍弃三宝。
第二、不管发生怎样重大的事,也不能认为三宝不能救护,而去另寻其他的世间办法。
第三、行住坐卧中恒时忆念三宝功德,不间断供养。
第四、了知功德后,令自他虔诚地皈依三宝。有些人出去时,坐车也看看有没有容易调伏的对象,如果有人看起来不错,就马上坐到他跟前,笑眯眯地问:“你皈依过没有啊?”结果别人不但不领情,反而一直抽烟,最后把他给熏跑了。
第五、无论去往何方,要对那方的佛陀进行顶礼。
◎ 日常生活中如何祈祷三宝
一切时处,都应念修宁提派仪轨的皈依偈“真实三宝善逝三根本,风脉明点自性菩提心,本体自性大悲坛城中,直至菩提果间永皈依”,或者共同乘的皈依偈“皈依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藏地,几乎人人都会念。那天我去一个学校,问了很多小学生,他们大多数都会。不过,现在藏地很多知识分子不像以前了,因为新文化的冲击特别大,他们对三宝的信心日益退化,这种现状不容乐观。
念诵三皈依,其实功德非常大,《圣解脱经》中说,若能在临死的旁生耳边,念“南无布达雅,南无达玛雅,南无桑嘎雅”,它来世就会摆脱恶趣之苦。而四皈依,是在三皈依的基础上加了“皈依师”,因为上师是三宝的总集。所以,我们要经常念修四皈依,在他人面前也不时赞叹三宝的功德,令其皈依,并使他们明白:自他所有众生今生来世的依赖处就是三宝,故要精勤念修皈依。
不过现在末法时代,有些人真的特别过分,常说佛经的这个道理不对、那个道理不对,出家人如何如何不好……这些人口口声声说这是事实,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只看到过失的一面,却从不看功德的一面,因为自己心不清净,故根本看不到皈依三宝的功德。
其实,就所有众生而言,对今生来世最有利的,即是皈依三宝。如经云:“唯有诸世尊,能加施无畏,当至归命佛,及法与圣众。”唯有世尊可以赐予无畏的境界,故我们应以诚挚的信心,皈依佛陀、法宝和僧众,只有这样,今生来世才会得到快乐。
真正懂得皈依功德的人,不管到哪里去,哪怕路上见到一个人,没有皈依过的话,他也肯定要讲皈依的功德。或者他在旅馆里住一晚上,旁边的人若不信佛教,他就慢慢慢慢讲,到了第二天分开时,那人已经皈依佛门了。
不过,有些人特别刚强难化,你讲了半天也没有用,这样的话,你就给他念些皈依偈或佛陀名号,这对他也是有利的,因为在暗劫中,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所以,遇到实在听不进去的人,你可以在他耳边突然念“佛、法、僧”;或者走路、坐电梯时,突然念“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在别人看来,你可能有点问题,但实际上,这对他们利益非常大。只要能在众生阿赖耶上种下善根,这也是一种弘扬佛法。毕竟你即生中想找一批眷属,专门给他们讲经说法,机缘不一定很成熟。但在走路的时候,可以把路人当成你的得力弟子――呵呵,是不是啊?
在日常的行住坐卧中,也要观想忆念三宝。
睡觉:晚上就寝时,要像前面所说那样,将皈依境的尊众观想在自己心间,心专注于皈依境而入睡;倘若你没有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境界,实在不会观想,那也要在心里意念:“上师三宝此时就安住在我的枕头上,以慈悲的目光垂视我,怜悯地关照我、加持我。”若能在这种境界中入眠,自己迷乱的梦就会变成光明梦。所以,睡觉前应当这样观修,尽量不要有贪嗔痴的心态,而应在不离随念三宝的状态中入睡。
吃饭:享用饮食的时候,就像平时会供一样,将三宝的坛城观于自己喉间,以饮食的美味作供养。不过,有实执的人因为没有生圆次第的境界,就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念头:“具体是在喉间的哪里呢?三宝会不会有这么小?”其实,在观想时,我们的身体并不像现在这样,而是全部显而无自性的,一尘上有无数刹土和世界。说喉间,只是一个方向而已,在那里有无量无边的如来坛城,你也变成无量无边的幻化身作供养。
若实在不能这样观想,则可诚心意念:一切所饮所食的献新部分,首先供养三宝。藏地很多老修行人就是这样,平时哪怕喝一瓶饮料,也是一打开就先沾少许,向空中弹三下。假如你不方便这样做,也可以在心里念一遍供养三宝的偈颂,然后再自己享用。
这方面,学院大多数道友做得不错,不管是男众、女众,平时吃饭的时候,把饭盛到碗里后,先合十念供养偈,然后才开始吃。这也是一种修行,这种习惯要慢慢养成。我们每个人世间习气很重,不好的念头和行为经常出现,好的行为学起来非常艰难,所以,大家应该经常这样串习。
穿衣:当你准备换上一件崭新的衣服时,还没有穿之前,应先观想供养三宝,向空中甩动一下,然后意念三宝赐给了自己,再穿上。
当然,不仅仅是新衣服,任何一种你特别喜欢的对境,比如新房子、新道场,都可以先供养三宝,之后观想三宝赐给自己,这样是非常有功德的。听说有个道友天天在佛前供水果,完了以后,就跟佛说:“释迦牟尼佛啊,您把最好的苹果给我吃哦!”呵呵,这样也可以。
同样,遇到悦意的外境,如美丽的花园、清澈的河流、美妙的宫殿、悦意的树林、广大的财产、富饶的受用、佩带装饰的俊男美女等,也应先供养三宝。(你在路上看到一个特别好看的人,可以马上想:“供养三宝!供养三宝!”)无论看见任何喜爱或贪执的事物,都要诚心意念供养三宝。
打水时,也应将献新供养三宝之后,再把水装入自己的水器。不过,现在城市里有自来水,不一定有条件这样做。在以前,人们去泉边、井边打水时,都会先沾取水瓢里的一点点,向空中洒三下,然后再装入自己的水桶。
古人的这些行为,如今不少人觉得是一种多余,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此举的功德。其实,除了我们眼睛看见的以外,还有无形的三宝加持,不管你承不承认,只要供养了三宝,就算财物不是很多,也可以积累许许多多功德。《大庄严论经》云:“虽无诸珍宝,及以资生具,能信三宝者,是名第一富。”因此,我们看见一个美妙的对境时,随时随地都要供养三宝。
此外,自己获得现世的幸福美满、安居乐业、名声远扬等任何称心如意的事情,也要想到这完全来自于三宝的大悲,首先供养三宝,生起恭敬心,并观清净心。
自己顶礼供养、观修本尊、念诵咒语等一切善根,也应当供养三宝,然后回向众生。我们平时念的放生仪轨中,就有专门供养三宝的偈颂,有些人看后觉得:“我自己放生就可以了,还供养三宝干嘛?没有必要。”其实不是这样的,无论你做任何一件善事,将善根先供养三宝,后回向众生,如此既有供养的功德,也有布施的功德。比如,你今天听课、念《普贤行愿品》、修加行的善根,首先观想供养三宝,然后回向给天下无边的众生。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耽著,但实际上,这种耽著可令我们积累很大的菩提资粮。
尤其在藏历每月十五、三十的昼夜六时中,一定要尽可能供养三宝。或者每月的初八、初十、二十五、二十九,以及汉地的佛陀成道日、观音菩萨诞生日等吉日中,也要尽量作供养。并且,平时也不间断供养三宝。
我在小的时候,常听父母、附近修行人说:“今天是初十,一定要行持善法。”“今天是初八,所有孩童都要行善。”从小就有这样的传统。但现在藏地的一些地方,这种习惯还是有点改变。我常常会想:“可能是与前世的福德有关吧,我从小不管读小学、中学,还是在家里放牦牛,总能遇到非常好的善知识,一直不让我学得特别坏。一个人在年龄没有成熟时,很容易随外境而转变,此时周围如果有好的观念和行为,就会影响他一辈子。”所以,现在的父母特别需要在孩子耳边、孩子眼前,作正面的引导。我们也应通过各种方法,给这些新一代的孩子灌输佛教的理念和教育。
总之,大家随时随地切切不要忘记:无论是苦是乐,唯一要皈依三宝。若能做到这一点,那在梦中心里害怕、恐惧万分时,也能够皈依,这样一来,在中阴界时也能做到。在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前,务必要努力念修皈依。
◎ 宁死也不舍弃三宝
归根到底一句话:一心一意依托三宝之后,纵遇命难,也绝不能舍弃三宝。
《六度集经》中说,从前有一位国王,以佛法来治理国家。为了推行佛法,他诏令天下:凡是肯受持戒律、身心清净者,即可免除一切赋役。
有些人为了免税,表面上信奉三宝,背地里却为非作歹。国王发觉这种情况后,决定重重惩治这些人。为了分辨出哪些人是伪善之徒,国王想出一条计策:
他命人在全国各地贴出告示,上面写着:“凡是信奉佛法者,都要处以死刑!”结果,那些伪善之徒一看告示,纷纷舍弃佛法,露出本性,毫无顾忌地作奸犯科。
当时有一位年老的修行人,看到国王的禁令,心里非常悲哀。他想:“佛经中记载,三宝的功德非常大。我今以宿世功德,才能信奉三宝,如果要我舍弃正道,即使可贵为帝王,我也不会去做。若能亲近三宝,就算牺牲性命,我也在所不惜。”于是,他对佛教依然笃信不已,并劝儿子千万不能舍弃三宝。
国王得知后非常高兴,派人请他到王宫来,任命他为宰相,并待以厚礼。至于那些舍弃佛教的伪善之徒,皆被课以重税和劳役。从此以后,国内就再无伪善的行为了。
其实,我们对三宝若有这样虔诚的信心,三宝的加持自会时时入于心。假如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永远不舍弃三宝,有如此坚定信念的话,才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徒。
从前,印度的一位居士,被外道徒抓住了。他们威胁:“如果舍弃皈依三宝,就放你一条生路;如果不舍弃,就杀掉你。”这位居士回答:“仅仅口头上说一句也可以,但我内心绝不可能舍弃。”最后,他被外道徒杀害了。我们也务必要竭尽全力,使自己拥有这样的境界。
尤其是这次大家共修皈依,一定要反反复复地思维。虽然你现在没有遇到那么大的违缘,但可能你家里不信佛教的人,经常对你百般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万万不能舍弃三宝,这种誓言一定要坚定。(口头上也不能舍弃,否则也有一定的过失。)
在“文革”期间,藏地也好、汉地也好,这方面可歌可泣的故事相当多。那个时候,谁是真正的佛教徒,谁是虚伪的佛教徒,一下子就可以看得出来。而我们没有遭受这种逆境时,理应多多串习,修满十万遍皈依。其实,每个人的心是可以转变的,以前对三宝的信心马马虎虎,后来通过不断修持,必定能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否则,只是名相上的佛教徒,对解脱没有多大意义。
这些内容,大家必须要先了解好,之后再慢慢串习,串习到了究竟时,才算是有了修行境界。加行中虽要求我们念十万遍皈依,但这个数字只不过是最低界限。你念完之后可以扪心自问,如果有人逼你舍弃三宝,不然就会杀死你,此时你会怎么做?倘若你有可能舍弃,那说明修行还不到量,还要继续念,二十万遍、三十万遍都可以。
总之,皈依不是口头上的,大家一定要从内心中,对三宝生起稳固的信心。假如你在皈依境面前,已经发了十万遍誓言,再变心的话,就太坏了。世间人说一句海誓山盟,永远都会刻在心底,将来变了要受到惩罚。那我们在三宝面前,一心一意地发了十万遍誓,就更不能轻易改变了!
第八十九节课
皈依的学处还没讲完,下面接着讲:
前面也说了,我们既然已皈依了三宝,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改变。一旦放弃了皈依三宝,那么即使修持再高深莫测的大法,也不能列入佛教徒的行列中。如阿底峡尊者云:“内外道以皈依别。”
阿底峡尊者,是当年印度东西方无与伦比的大班智达,他被迎请至藏地之后,主要强调了两个问题:因果与皈依。尤其在皈依中,他说外道和内道的区别,不是看身上的穿着、守持的戒律,而是有没有皈依三宝。
其实在外道中,也有断除恶业、行持善法、观修本尊、修持风脉的,并能依此获得共同成就。以前为迎请阿底峡尊者进藏,藏地先后派了很多人,藏王智光也付出了生命代价。在尊者入藏前的很长时间,去印度迎请他的译师,一直形影不离地跟着他。一次在恒河旁边,尊者和译师看见一个老婆罗门,背着一个小孩的尸体。到了河边,老婆罗门放下尸体,先在恒河里洗干净,放在自己身边,然后就开始坐禅。过了一会儿,只见小孩复活过来,老婆罗门却断气身亡。之后,小孩把老婆罗门的尸体扔到恒河里,大摇大摆地扬长而去。藏地的译师见此深感稀有,问阿底峡尊者是怎么回事。尊者告诉他,这是外道的一种借尸还魂法。
(类似的修法,在藏传佛教中也有,名为迁识夺舍法。以前玛尔巴的儿子不慎落马身亡,之后就把自己的心识迁移到一个尸体中,从而得到了重生。当然,被迁移的身体必须完好无损,不能受伤或者残疾。)
从这个故事也可以看出,外道不光是只会念咒语、持戒律、行善法,甚至有些出乎意料的境界,比如在水里像鱼一样畅游,在空中像飞禽一样飞翔,在山岩中无碍地穿来穿去,他们也都具有。但因为不知皈依三宝,他们与解脱道就有千里之遥,永远不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现在世间上有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名声、地位、财富,其实,今生短暂的快乐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要永远脱离三界轮回。若想达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要皈依三宝。汉地的《庐山莲宗宝鉴》说:“佛言一切众生,若不归依三宝,永劫堕三恶道。”《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里也有相似的教证:“归依佛法僧宝,脱苦方便。若不归依,后悔何及?”所以,脱离轮回的最好方法,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在我们藏地,大大小小、男女老少都特别重视皈依,他们从小就对三宝有非常虔诚的心,皈依偈也念得特别多。前两天,我们学院刚圆寂了一位老喇嘛,他念了很多皈依偈,具体数目我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还念了六亿遍观音心咒,十万遍《三十五佛忏悔文》,一百万遍《普贤行愿品》。他叫丹珠喇嘛,学院许多人都认识他,我刚来学院时,他就已经在了。前不久他圆寂时,好像是去往另一个地方一样,没有任何恐惧心,非常自在洒脱的感觉。他一辈子都在行持善法,去世时是84岁。希Ra荣博堪布的传记中说,第一次到学院时,自己就是跟他一起上来的。据他隔壁的有些法师讲,丹珠喇嘛在闻思上不是很聪明,但在念诵、观修方面,还是很下功夫,白天晚上非常精进,晚上睡眠也比较少。其实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离开这个世界时,有些人是满载而归,有些人却两手空空。
话说回来,我们若想从轮回中解脱,没有皈依三宝的话,是根本不可能的。阿底峡尊者是藏地后弘时期著名的大德,他在朗达玛灭佛后一百多年,即公元1040年59岁时来到藏地,从阿里开始弘扬正法,后渐扩展至整个藏区。他对浩瀚如海的显密正法,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对个别有缘者也传过密宗的灌顶、窍诀,但考虑到皈依对初学者来说是重中之重,于是在所有的法会中,着重弘扬皈依和业因果,由此被人们称为“皈依班智达”、“业果班智达”。
有些弟子曾问阿底峡尊者:“您是印度那么出名的大班智达,结果来到藏地之后,却被称为‘皈依班智达’。这对您来讲是一种侮辱吧?因为皈依是特别简单的法。”尊者回答:“显密所有教法的根本,就是皈依。人们给我这个称呼,是对我的莫大赞叹,我今后还要不断弘扬皈依。”
由此,皈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打好这个基础。否则,光是身上穿着红色僧衣,头发剃得光光的,对三宝连尊重心、欢喜心都没有,那怎么称得上是出家人呢?倘若连皈依的基本要求都做不到,这是特别可笑、可耻的。
因此,作为已迈入解脱道的佛教徒,从今往后,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绝不可舍弃皈依及皈依戒,这一点必须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中。正如经中所说:“何人皈依佛,彼为真居士,何时亦不能,皈依其他尊;皈依于正法,远离恼害心;皈依圣僧众,不应交外道……”
这个教证,与我前面引用的《涅槃经》意思一致,只不过译法不同。意思是说,皈依佛陀之后,你就成了真正的居士,何时也不能皈依帝释、梵天等外道天尊。常有人说:“我只想皈依三宝,居士戒不想受。”其实你皈依了三宝的话,就已经成了居士了。
皈依正法之后,千万不能损害任何众生。当然,你无意中因嗔心控制不住,可能会直接或间接伤害众生,但做了以后要马上忏悔,而且不能杀害众生。
皈依僧众之后,与外道徒、无信仰者,乃至詈骂上师或亵渎正法之人,绝对不能交往。否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慢慢受到他们的影响,自己的见行也会同流合污,结果与正法背道而驰。
若能虔诚地皈依三宝,佛陀是绝不会欺惑我们的,始终会赐予加持和悉地,让我们真正得到快乐。诚如《妙法莲华经》所言:“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所以,佛陀、佛法、僧众这三者,是一切功德之海,我们理应恭恭敬敬、欢欢喜喜地皈依,经常观想和祈祷,《华严经》中也说:“一切诸导师,正法菩萨众,圣僧功德海,皆悉应恭敬。”
◎ 杜绝对三宝所依的不敬
如今有些人,表面上是佛教徒、出家人,自以为是三宝的随行者,可对佛经、佛塔、佛像等三宝所依,没有一丝一毫的恭敬心,甚至把这些只看成是普通的财物,进行买卖或作为抵押品……这就是所谓的“享用三宝身财”,罪过极其严重。
《观佛三昧海经》里有一位优填王,他因思念去忉利天为母说法的佛陀,就特意造了一尊释迦牟尼佛的金像,天天顶礼供养。后来佛陀从忉利天回到人间,他用大象载金像去迎接。金像见到佛陀之后,从象背上下来向佛陀顶礼。佛陀也合掌向金像顶礼,虚空中百千化佛也向金像合掌长跪。佛陀对金像授记:“我灭度之后,我的弟子就托付给你了……”从那时起,世间上就有了佛像。即使佛陀后来示现了涅槃,但众生仍有礼拜、供养的对境。
这样的三宝所依,我们若为养活自己而当成买卖品,是非常不合理的。我以前也讲过,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及其自释中说:“如果买卖或毁坏佛像、佛经、佛塔,依靠三宝而造罪,这叫做无与伦比的罪业。应当怎么弥补呢?应按照两倍以上作修复,再在三宝面前忏悔。”比如,以前你毁过100块钱的佛像,就要造一尊200块钱的佛像;你毁过100块钱的经书,就要印200块钱的经书,然后再进行忏悔,如此方能得以清净。
在座的道友也不妨想想,你曾毁坏过佛像、佛塔没有?如果有,临死前就要赶紧忏悔,否则,这种罪业不但影响来世,甚至现世中也会感受报应。
《安士全书》中记载:康熙初年,檀香的价格相当昂贵。有个开香铺的人,过去以三金买了一尊檀香的观音像,此时这些檀香已升至十六金,于是他想把观音像毁掉,变成檀香条去卖。他家佣人怕造罪,极力劝阻,但因身份卑微而没有人听。后来他们把观音像给毁了,不到一天,整个香铺突然起火,所有人都葬身火海。只有那个佣人,因去别的香铺帮工而逃过一劫。
可见,以三宝所依为对境造罪,过失非常严重。在我的人生中,也见过有些人故意烧经堂、毁佛像,最后他们在今生中成熟的果报极其惨烈。还有,在《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中,有人问:“买卖佛像有怎样的过失?”答:“罪同买卖父母。”所以,这方面务必要注意!
此外,除非是绘画、雕刻佛像时需要测量尺度,不得不评价佛头的大小、佛身的高矮,否则,对佛像指手画脚,妄加评论这里不庄严、那里不美观,过失也相当严重。
《极乐愿文大疏》中讲过,从前有个人对着一尊断了手指的佛像,说“断指佛”。话音刚落,他自己的手指就断了。
现在汉地有些人,根本不懂这个道理,经常说:“这是胖胖的佛、瘦瘦的佛、高高的佛……”这是不允许的。我们对人尚且不能如此不敬,更何况是佛像等三宝所依了?常有人评论:“这个莲花生大士很难看!”“这个释迦牟尼佛不庄严!”哪有这样的?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士等诸佛菩萨,全是相好圆满,我们千万不能对如此严厉的对境,乱造口业。
倘若你对有些佛像的工艺不满意,那不能说佛像不庄严,而应该说造佛像者的技术不好,不能像有些人动不动就:“哇,这么难看的观音菩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不然的话,轻易就会造很大恶业。
另外,也不允许将经函等直接放在地上,从经书上跨来跨去,或者翻页时手指蘸唾液等。所有这些不恭敬的行为,罪过都特别严重。
以前法王去美国时,有一次给大家传《文殊大圆满》。中间灌顶的时候,有些人把法本放在圆圆的坐垫下,用坐垫压着法本,然后上去接受灌顶加持物。我们看了觉得特别可怕,赶紧提醒他们不能这样做。但个别人听了不以为然,连声说:“没事,没事。”
那么,这样做为什么会有过失呢?佛陀在经中亲口讲过:“末世五百年,我现文字相,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大般若经》中也说:“法是佛身,若供养法即供养佛。”还有《大方便佛报恩经》说:“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历代三宝纪》亦云:“法是佛母,佛从法生,三世如来皆供养法。”其实经函等文字就是佛法,能够出生三世一切佛,因而我们务必要恭敬。
如今,佛陀虽然已涅槃2500多年了,但佛教中慈悲喜舍的智慧,出离心、菩提心等教义,仍然保留完好,令我们相续中产生各种功德。这一切也来源于法。
前段时间,我跟一位法师聊天时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贡献最大的,就是写些好书。”如果写了不好的书,可能毁坏整个世界,但若是好书的话,对人类的贡献真的非常大,其价值远远胜过一些建筑。像无垢光尊者、宗喀巴大师、麦彭仁波切,正是当年留下了大量珍贵法宝,我们现在才能“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快乐地享受这些法义。
经书既然如此殊胜,世间也有这样的俗话:“佛经上不能放佛像。”我们在摆设佛堂时,应该把经书摆上面,佛像摆下面。因为在所有佛像、经典、佛塔中,佛经具有开示取舍道理、延续佛法慧命等作用,与真佛没有一点一滴差别,甚至与佛陀相比,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经书比佛像更为重要。
《地藏十轮经》也说:“如遇得贤瓶,除贫获富乐,如是遇佛法,灭惑证菩提。”穷人若遇到珍宝如意瓶,就能遣除贫困,获得富裕之乐。同样,我们遇到佛法之后,能成为精神上的富翁,就算有漏财产不多,也会过得非常快乐。
所以,佛法特别重要。我们皈依了佛法后,对一字一句以上的法宝,乃至佛经的一点点碎片,也务必要恭敬供养。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藏地,很多修行人去一些乡村念经时,虽知道金刚铃杵是不可缺少的,但多数人只将它当作平平常常的用品,而不认为是三宝所依。
实际上,金刚杵表示佛陀的五种意智慧。金刚铃也同样具有本尊面相,下续部中说这代表毗卢遮那佛,上续部中说表示金刚界自在母,因此,它具有佛陀的身相;再者,金刚铃上的莲花中有八个文字,是八大佛母真实的种子字;它清脆的响声,代表佛陀说法的妙音。可见,金刚铃已完全具备佛陀身语意三所依的象征。尤其是密宗的文武百尊坛城轮,在它上面象征性地全部具足,并且它也是不共誓言的标志。
在密宗中,凡是得过灌顶的人,都要护持密咒和手印不间断的誓言,铃杵不能离身。当然,如果金刚铃杵太大,你到处带着不方便,则可在念珠上系个小铃杵,作为象征和标志,如此不会毁坏誓言,对法器也能保持恭敬。反之,假如对这些轻视,就会有严重的罪过。因此,我们必须常常恭敬供养。
丁五、皈依之功德:
皈依三宝是一切正法的基础,任何人仅仅皈依,也能播下解脱种子,远离不善业、增上善业,所以它是一切功德的源泉。假如没有皈依,仅仅做一些形象上的善事,则功德不大。而且皈依也是一切戒律的根本,没有皈依的话,任何一个戒条也不能受。
皈依三宝的人,会受到白法护法神的保护,一切所愿称心如意,值遇善知识,远离魔众,经常不离三宝的光明,能回忆宿世,今生来世安乐,究竟获得佛果等等,功德利益不可估量。
《皈依七十颂》中还说:“虽众皆可受戒律,然未皈依不可得。”在比丘戒、沙弥戒、居士戒等所有别解脱戒中,皈依都是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倘若没有皈依,不但得不到出家戒,连居士戒也不能受。而且,大乘发菩提心与密宗灌顶等,也必须以具足皈依为前提,在没有皈依的人面前,不能宣讲大乘、乃至密宗的甚深教言。甚至仅仅受持一天的八关斋戒,首先也不可缺少皈依。因此说,皈依是一切戒律与功德的根本。
◎ 引导更多的人懂得皈依
汉地常讲“三皈五戒”,但皈依的真实涵义和功德,不少皈依多年的佛教徒也茫然无知。所以,你们今后要特别弘扬这方面的道理,就算讲不了中观、大圆满等高深大法,但让别人相信三宝,受皈依戒,这应该也没什么困难。
这次来学院的个别出家人、居士,回去的路上,可以给旁边的人讲讲这些。他们其实很可怜的,来到这个世界,只知道杀生、邪淫、偷盗,整天为了短暂的生活而奔波,造恶业方面很擅长,而行持善法方面,基本上一无所知、极其愚痴。现在学校里的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时,也是再三强调今生的快乐,根本不知除了今生还有来世,还有更加漫长的时日。如此以盲导盲的下场,只能令自他陷入痛苦的深渊。
说实话,现在这个迷乱的世界,到处都是迷乱的教育,这样教出来的人,目标是什么呢?吃吃喝喝,就像萨迦班智达在《萨迦格言》中所言,跟无毛猪没有什么差别。所以,这些连皈依都不懂的人,从某个层面来讲确实可怜,他们一生中兢兢业业、努力经营,却只为了眼前几十年的生活。
因此,我们应将佛教的广大智慧,传递给更多的有缘人,这比给他们金钱、地位更有意义。给一两百万钱的话,他们很快就花光了,只能带来暂时的享乐,但若在其相续中种下解脱的种子,对他们今生来世的利益不可思议。故而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人,我们了知皈依的功德之后,理应随时将这些与周围的人分享。
否则,让你给他们灌顶,你可能也没有这种能力,但只是讲个皈依的话,相对来说简单多了。有时候别人让我灌顶,我仔细观察自己:本尊的咒语念满了没有?梦中或境界中得过本尊加持没有?虽然有人说二十年前我给别人灌过顶,但这完全是一种假象,只是用个照片来摸个顶。真正的灌顶不是那么容易的,《大幻化网》中讲了二因四缘,哪一个我都不具足。不过让我讲皈依的话,我应该会,内心中也有这样的定解:确定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重要,皈依三宝很重要。所以,若有人让我讲皈依,我肯定欢喜若狂――“过来过来,我马上给你讲!”
◎ 与三宝仅结少缘也能解脱
不要说知道三宝功德后,生起信心而皈依,甚至仅仅耳闻佛号,或对佛陀身语意所依的任何一种结上少许善缘,也会播下解脱的种子,最终得到涅槃。
《心性休息大车疏》中,引用过《佛陀众行经》的教证说:“于导师佛陀,虽做微小事,转种种善趣,后获菩提果。”汉地的《三宝感应要略录》也说:“释迦如来末法中,一闻三宝生少信,三世罪障尽消除,当生必见诸圣众。”
律藏中记载:曾经一头猪被狗追赶,转绕了一座佛塔,由此,相续中播下了解脱的种子。当时的那头猪,根本没有转佛塔的意乐,只是不知不觉中转了一圈。以此善根,它在佛陀住世时转生为华杰施主,100岁时他想去寺院出家,结果阿罗汉用神通看不出他有什么善根,因而都不同意。(很多人也常问我:“我有没有出家的因缘?有没有解脱的因缘?”阿罗汉都看不出来,我就更不用说了。)于是他特别苦恼,就到佛陀那里。
佛陀同意他出家,一出家,他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位。
他的善根来自哪里呢?就是往昔当猪时,被狗追着转了佛塔。猪只是无意中转绕,就有这么大功德,那我们与之完全不相同,若能以善心来转绕,功德更是不可估量。
还有藏地第一批出家的预试七人,他们前世是树叶上的七条虫,树叶被风吹落水中,水中有一座古塔,它们随波逐流右转佛塔七圈,以此也成了解脱之因。
这些善根不但微小,而且无记,都能成就如此功德的话,那我们发心转佛塔、转佛像、转寺院、拜佛,功德又会怎样?可想而知。尤其是转生于南赡部洲,造什么业都会很快成熟,所以,我们即使转一圈转经轮,在佛像面前磕一个头,不信因果就另当别论了,相信的话,功德的的确确非常广大。因此,大家现在得到这样的人身,并遇到了佛法,确实是不幸中的万幸。
此外,还有“依靠一泥像,三人得成佛”的公案:从前,有个人发心造了一尊小泥像,放在路边。另一个人看到之后,心想:“这尊小泥像这样放着,很快会被雨水淋坏,不能让它就这样毁坏。”他左顾右盼,发现前面有一个被扔掉的鞋垫,于是将鞋垫盖在小泥像上面。又有一人看到这种情景,认为肮脏不堪的鞋垫盖在小泥像上,很不恭敬,就将鞋垫扔掉了。
盖鞋垫和扔鞋垫的二人,虽然行为截然相反,但因发心贤善、清净,后世都获得了王位。如颂云:“善意置鞋垫,于能仁佛顶,他人复弃彼,二者得王位。”(现在有些国家领导人,得这些地位也不是特别难,对三宝做一点点善事的话,就可以了。)所以,最初造小泥像、中间盖鞋垫、最后扔鞋垫的三个人,暂时得到了王位等善趣乐果,究竟播下了解脱种子,逐渐都得以成佛了。
一个殊胜的对境,实际上就可令无数人获得解脱。比如,一个人造了尊佛像,一个人给佛像加些装饰品,一个人见到佛像就去转绕,一个人对佛像供一朵花,一个人供一根香……仅仅是一尊佛像,就能让很多人都结上善缘。所以,我有时候去汉地的一些寺院,看到庄严无比的佛像、殿堂非常随喜,因为造这些功德非常大,可令大家逐渐趋入菩提之道。
◎ 虔诚皈依可摆脱痛苦
皈依能远离不善的功德,也是同样。若以最大的虔诚和恭敬皈依三宝,那么,以往所造的恶业就会减轻,或消尽无余。
《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中说,有一个天子,还剩七天寿命时,以神通发现自己下一世会变成王舍城的猪,住处肮脏不堪,就伤心地向帝释天求救。帝释天让他好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于是全心皈依,死了以后,帝释天用神通观察,怎么都找不到他的去处。帝释天跑到佛陀那里询问,佛陀说因为皈依三宝的功德,他已转生到兜率天了,因为在帝释天的上面,所以他看不到。
可见,皈依三宝功德真的很大,大家千万不能轻视。《帝释所问经》中说:“唯有佛世尊,是世间大师,善降大魔军,能度诸有情。”而且皈依之后,自相续承蒙三宝的大悲加持,一切所作都会成为善法,不会再造恶业。
佛经中记载:未生怨王尚处母胎时,占卜师就预言此子将会弑父。父王听后十分惊恐,在他刚出生时,把他从高楼上摔下去,然因业力未尽,他仅折断一个手指而未死。长大之后,他造了无间罪,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后来至诚皈依三宝,以此原因,他仅感受了七天的地狱痛苦,便得以解脱;也有经中说,他本应堕无间地狱,然以皈依的功德,死后堕入黑绳地狱,并很快获得了解脱。他还在佛陀涅槃后,成为佛教的大护法,大迦叶于七叶窟结集三藏时,他为大施主,供给一切资具所需。
提婆达多,也曾造了三个无间罪――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杀阿罗汉。他还驱使大醉象攻击佛陀,并于十个指甲中藏毒,欲礼佛足而伤佛陀。他命终之后堕入地狱,活活感受烈火焚身时,才对佛语诚信不疑。他说:“我现在从心坎深处皈依佛陀。”佛陀告诉他:“光是皈依佛还不行,还要皈依法、皈依僧。”随后他发自内心皈依三宝,佛陀授记他将来成就缘觉果位,号为具骨。
小乘经典中说提婆达多是恶人,但大乘《妙法莲华经》专门有个“提婆达多品”,佛陀在里面讲了,因地时正是提婆达多传授《法华经》,自己才依此获得了成就。佛陀还说,谁听闻此“提婆达多品”,就能不堕三恶趣等,有许许多多功德。故从大乘了义经典来看,提婆达多应该是佛菩萨的化现。不过这里讲的,是提婆达多造了三个无间罪,后来虔诚皈依三宝,终于得到了解脱。
在座的道友们,你以前虽不一定造过无间罪,但多多少少都造了一些恶业。若能在三宝所依面前,发自内心地忏悔,并念诵:“我从现在开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些罪业很容易就能得以清净。
所以,这次共修皈依,大家应时而观想皈依境,时而思维自己的罪业,明白得个人身不容易,故一定要皈依三宝,然后再念“南葵内色那卡刚瓦耶……”。这样才不会只是口头上的声音,而是发自内心的“心声”。若以此心态修十万遍皈依,对三宝的信心定然生得起来,那自己过去造的业再严重,以后也不会堕三恶趣;就算还是要堕,时间也非常短暂,这是佛陀的语言,刚才也说了,“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因此,大家应该有这个信心!
第九十节课
下面继续讲皈依:
◎ 皈依是斩断不善、遣除障碍的最好途径
如今,依靠善知识的恩德和加持,大家有幸听闻佛法,并生起一点点行善断恶的念头:“我要修加行”、“我要出家”、“我要利益众生”……此时若能从内心深处皈依三宝,三宝必定会赐予加持,使我们的信心、清净心、出离心、菩提心、坚信因果等善法功德,自然而然增上。
不管是出世间法,还是世间法,信心都非常重要。尤其是我们发心人员,还是要有一种信心,有一种积极性。否则,就像石头一样,做什么都没有感觉,这样不行,行持善法方面还是要有信心。《大庄严论经》云:“信亦如河箭,驶流甚迅速,能令于心意,速疾至善法。”所以,有了信心的话,你的动作不得不快,做任何事都会有效率。
同样,对三宝也要有信心。倘若你懂得三宝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力量,信心自会日益增上,一切功德也会直线上升。相反,假如将皈依、祈祷三宝弃之一旁,即使你现在的出离心等非常善妙,表面上行持善法也不错,但由于形形色色的外境善于蛊惑人心,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的信息,十之八九都在引人造恶。再加上我们自身智慧浅薄、无有主见,不像古大德那样,就算到眼花缭乱的城市里去,心也像山王一样不为所动。而我们只要换了一个环境,就很容易被外境诱惑,心随着外境不断在转。这样一来,纵然我们现在奉行善法,但到了一定的时候,也很可能把这一切抛之脑后,轻而易举地走向罪恶,有这个危险性。
(这一点特别重要!《前行》的每一段文字,从开头到结尾都特别珍贵,字字句句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的如意宝。)
因此,我们务必要清楚认识到:若想今后彻底斩断不善业的相续,再没有比皈依更为殊胜的了。
完全依靠自力的话,一般人很难把握自己不受外在的影响。就像有些父母送孩子去外地读书,临走前会谆谆告诫:“你一个人出门在外,千万不要跟人学坏了!”孩子虽然也常提醒自己,但由于外境的诱惑太大,不由自主就会随波逐流。或者像有些道友放假回去,一切行为很难完全如理如法,此时一方面自己要有正知正念,不能一点也没有“刹车”的能力,同时,最关键的是什么?就是要皈依三宝、祈祷三宝。
尤其在黑暗的末法时代,要想遣除修行中的违缘,祈祷度母和莲师尤为殊胜,这也是我自己的经验之谈。假如你不会念二十一度母的祈祷文,那度母心咒“嗡 达列 度达列 度列所哈”,这个谁都会念;如果祈祷莲师的仪轨或伏藏品不会念,念莲师心咒也可以,这是遣除违缘的最好方法。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行持善法善始善终,许多出家人也想终生清净戒律、闻思修行,但有时候魔众干扰相当厉害,自己虽不愿意做不如法的事情,然而随着外缘的诱惑,内心的烦恼逐渐增上,最终也会身不由己,被恶业的河流卷走。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祈祷。
我原来也讲过,我们寺院有个老修行人叫拉雪堪布,他经常说:“依靠正知正念来对治烦恼固然重要,但最主要的,还是常常祈祷三宝。”法王如意宝也讲过:“我们出门也好、在家也好,时时刻刻要有祈祷三宝的意念。若能如此,不管你到什么地方、住在哪里,修行的境界和善良的人格都会保持下去,延续下去。”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应该好好记住,并再三思维这些金刚语!
再者,在修行的过程中,正如人们所说:“精进行者,魔众尤憎恨。”《虚幻休息妙车疏》中也引用《宝积经》讲了,不精进、不好好闻思修的人,魔众不会加害,这种人身体特别壮,不容易生病,也不会有任何违缘;而越是精进的人,魔众越喜欢干扰,即使你没有出现大病和魔障,每天也会不断咳嗽――呵呵,我们经堂里咳嗽的,都是精进的人。不过,不要故意咳嗽啊!
俗话说:“法深之时,黑魔亦猖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今正值五浊恶世,我们修持甚深法义、行持广大善举时,常会面临世间名声、地位的种种诱惑,或亲朋好友的百般阻挠――有些道友来这里求法很不容易的,非常随喜你们的精神。包括学会的有些居士,听一堂课也要骗家人,说是单位组织出去玩。经常用这个借口的话,家人都产生怀疑了:“怎么你们每个星期天都出去玩?”
还有,法越来越殊胜,修行越来越踏实时,还会出现病痛魔障的层层违缘,心里也会疑惑重重、妄念纷纷,觉得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各种障碍变化多端,以此摧毁自己的善业资粮。
此时此刻,我们若能精进地皈依三宝、祈祷三宝,就不容易退失道心,修行的所有障碍也会变成顺缘,并使善法越来越增上。诚如《舍利弗阿毗昙论》所云:“若归佛法僧,此归最为安,此归最为上。归依于此处,能离一切苦。”
而且,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们就算暂时遇到一些违缘,比如家人的阻挠、自身的疾病等,如果自己很坚强,不会因为今天感冒了,就“我不行了,以后再也不看书了,再也不念皈依了”,魔众便不会有机可乘,善法也不会因此而断灭。所以,大家在修行时,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这是不可缺少的!
◎ 降伏法并非人人都能行持
在过去,按照藏地的传统,有些在家人为保佑全家一年平安、除病免灾,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于是就将一些既没有得过灌顶和传承、也未曾圆满持诵基数密咒的上师僧人请到家中。这些僧人表面上摆一个猛修仪轨的坛城,明明自己没有生圆次第的境界,只是睁着碗大的眼睛,对着一个食团,生起忍无可忍的嗔心,口中喊着“召召、杀杀、呀呀、打打”,一听就给人面目狰狞的感觉。随后,他们唯一做的,就是血肉供养……若好好观察诸如此类的现象,诚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说:迎请智慧天尊维护世间的利益,犹如将国王从宝座上拉下来,吩咐他做扫地的事情一样。
米拉日巴在圆寂之前,还跟弟子们说:“降伏事业应以慈悲为怀,千万不能有嗔恨心,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密法,自己也会因此而堕入地狱。”《大萨遮尼干子经》亦云:“若不修慈悲,能行嗔害心,虽行诸善行,死入于泥犁。”
又如帕单巴尊者亲口说过:“将密宗的坛城设在村子的羊圈里,怎么能对治呢?简直可笑!”意思就是,请一些什么境界都没有的人,以嗔恨心去做降伏事业,就像把密宗坛城摆在肮脏的羊圈里一样,怎么可能请到圣尊赐予吉祥呢?因此,像这样的持诵密咒,必将沾染上苯波教吟诵的过患,所作所为都是在欺骗众生。
如今汉地也有个别“上师”,打着密宗旗号,到处宣扬降伏、双运,让大家做不如法的事,这是必须要断绝的。阿底峡尊者当年来藏地时,也是看到个别寺院和僧人的行为与教理不符,就对此作了重新整顿。
那这些是不是密宗的过失呢?并不是,这是个人的过错,不能说是教法的过失,这个一定要分清楚。密宗的教义,完全经得起任何观察,就算以显宗教义来衡量,也根本找不到可遮破之处。但是行持密宗的人,有些因为贪财,有些因为贪色,有些因为贪名声,行为上难免出现种种差错,可这不能怪到法的头上。
刚才米拉日巴和帕单巴尊者,异口同声批评了藏地个别的不良现象。其实,这两位尊者是同一个时代的,彼此之间还见过一面。
记得米拉日巴的《道歌集》中说:有一天,米拉日巴在梦中见到狮面空行母,说次日帕单巴尊者从印度来到藏地,问他要不要去见见。与此同时,帕单巴尊者也梦到狮面空行母鼓励他去见米拉日巴。
第二天,米拉日巴去的时候,想看帕单巴尊者的神通如何,就在路上变成一丛鲜花。帕单巴尊者走近时,似乎毫无知觉的样子。米拉日巴心想:“人们说他具有无漏神通,看来好像不太可靠!”正这样想着,帕单巴尊者忽然转过身来,用脚就要踢那一堆花,但又转念一想:“米拉日巴是大成就者,这样不恭敬,算了算了。”
此时,米拉日巴现出自己的身体,与帕单巴尊者交流修行境界,并邀请他一起举行会供。帕单巴尊者说:“好,但你是西藏人,作为主人理应招待我这个印度人,所以请先为我准备会供的供品。”
于是米拉日巴把身体全部化为甘露,用绝地火来烧煮颅器。此时,帕单巴尊者变化了七个化身,个个站立在七根马尾草的尖端。米拉日巴也变化了七个化身,同样站立在七根马尾草的尖上。接着二人开始会供,得到了六种满足。
此时,米拉日巴所站立的马尾草尖端,略微出现一点弯曲。他问帕单巴尊者:“你我在宝瓶气的成就上没有差别,为什么我站立的草尖会有弯曲呢?”
帕单巴尊者说:“我们断证功德上无有差别,可因为你出生在西藏,所以会如此。你我的见、行完全相同,所以,未来我们的传承弟子在见行上也会一致。”
故而在此处,他们两个的观点完全一样,都认为当时藏地个别修行人的行为不如法,并不留情面地进行了批评。
其实,藏传佛教中的降伏事业,不是人人都能行持的,它只对那些没有私心、能成办广大弘法利生事业的人才有开许。而且,对于理应降伏的十大应诛,有能力的瑜伽士若不作降伏,也是犯了密乘戒。但如果你偏执自他,以自相的嗔心进行降伏,那不但不可能降伏对方,反而将成为自己堕入地狱之因。
原来有个人,专门来学院求降伏法。我问他为什么,他咬牙切齿、唾沫横飞地说,因为某人对他特别不好,所以一定要把那人害得家破人亡。我就告诉他:“看你的态度,肯定修不成降伏法!”诚如《正法念处经》中所说:“一切不能护,嗔恚乱心人,于此世他世,能作黑暗果。”对众生嗔恨心特别重的人,根本无法得到三宝的维护,今生来世只能成就黑暗的恶果。所以,我们修密宗的人,千万不能为了害别人,就跑到上师那里去,非要修个降伏法。
不过,假如你是以悲心摄持,麦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网总说》里讲了,即使只能做一个降伏形象,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法王如意宝在梦境中,也从上师托嘎如意宝那里,得过这样的教言。
因此,这些不能一概而论,认为无论是谁都不能修,一见到双身像或降伏法就产生恶心、嗔心,这是特别愚痴的行为。许多不可思议的境界,你不起信心的话,也应当观清净心,因为这不是你智慧的对境。
◎ 祈求平安的方法莫过于念修皈依
前面刚讲了,根本没有生圆次第境界、三昧耶不清净的人,以嗔恨心作降伏法,一味进行血肉供养,此举非但不能得到智慧天尊和护法神的护持,反而会使黑法方面的鬼神云集,来享用那些供品及食子。虽说这些鬼神眼前能给你做一些利益,可是从长远来看,只会给你带来诸多不幸。所以,若想获得平安吉祥,皈依三宝才是最保险的。
《米拉日巴道歌集》中就讲了一个故事,米拉日巴尊者有个特别富裕的施主,他虽生长在苯波教的家庭里,但却对佛法信仰甚笃,并常将自己的财物供养尊者师徒。
后来他得了不治之症,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于是集合所有的亲人,宣告遗嘱说:“我要把一切财产供养给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请他们来超度我,你们千万不能给苯波教。”过了一会儿,他怀疑众人不听他的话,就威胁道:“你们如果不听,我就自杀。”大家只好依他的话去做,他才放心地断了气。
家人依遗嘱去请米拉日巴师徒,让他们住在二楼;但也迎请了苯波教的教徒,住在楼下。双方同时各作法事。
作法不久,在苯波教的坛城中,出现了死者的灵魂,他全身碧绿、满头长发,大口大口地在喝酒。正好尊者的妹妹经过楼下,苯波教徒就对她说:“米拉日巴总和我们敌对,现在你看,我们能把死者的亡灵勾召来,他办得到吗?”
妹妹上去后,就将此事告诉米拉日巴尊者。尊者说:“那根本不是死者的亡灵,只是他们的骗人把戏。”然后对一个弟子说:“你去握住那亡灵的无名指,问他在雅龙腹崖窟接受灌顶时,我给他起的密名叫什么?”弟子去后,那亡灵受不住尊者的大悲光明,变成一溜烟就逃走了。
苯波教徒跟米拉日巴说:“我们勾召的,既然不是亡人的灵魂,那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尊者回答:“死者因过去的一点小业障,死后未能得到解脱,现已投生为一条小虫,在山谷上面的一块干牛粪下,所以没办法把他勾召过来。”
他们不相信。米拉日巴就带他们到了那个山谷,在一块干牛粪旁边,尊者呼唤亡者的密名,只见牛粪里爬出一条小虫。尊者即向它说法开示,并为其修往生法。小虫立刻死去,虫身上发出一道细长的光,直射融入尊者的心中。尊者稍微安住片刻,小虫的心识变成一个白色“阿”字,由尊者心中放出,渐渐升至空中,越升越高。此时,空中传出声音:“尊者仁波切,您使我得到解脱,实在是恩德广大!”大家亲眼目睹此事后,都对尊者生起了信心。
可见,佛教的加持力,客观评价的话,确实无与伦比,但真正了知的人并不多。
其实,我们若想自己平安、家庭和乐,不一定非要作特别大的降伏仪轨,只要迎请那些寂静调柔、戒律清净的上师僧人,来家里念诵十万遍皈依偈,这是最保险不过的。这样一来,你已经入于三宝的庇护下,今生不会出现任何不快之事,一切所欲如愿以偿,还会得到善法天众的竭力保护,黑法魔障也无法靠近。
因此,大家这次修十万遍皈依,心里应该非常欢喜,不要觉得:“哎呀,念十万遍多麻烦,不念又不能听密法,怎么办呢?要不要报个假数?”这是没有必要的。对每个人来讲,一生中能念这么多皈依偈,真的特别幸运。我以前刚听《前行》时,就像枯木逢春般,内心欢喜踊跃,每天都在这种心态中念修。其实能念满十万遍皈依偈的话,不但对众生能赐予平安,自己也能修行圆满。
我认识的一些藏地老师,都发了愿要一辈子修一次五十万加行。以前他们好多人都不修,前不久我跟他们讲了,来到这个世间,连一次五十万加行都没修的话,确实有点可惜。若能念十万遍皈依,对自己是永恒的一种保护,而没有福报的人,肯定没有这个机会。
有时候我看见有些人,根本不愿意修加行,反而另外找个借口,说要修什么什么大法,这种人真的特别可怜,但也没办法。所以,大家一定要念十万遍皈依偈,如此一来,邪魔外道不能亲近你,善法护法神也会经常保护你。
◎ 皈依三宝者不为鬼魔所害
举个例子来说:从前,一个盗贼被主人逮住。主人一边念皈依偈,一边用棍棒打他,念一声“皈依佛”就打一下,这样三句皈依全部念完后,才将他放了。盗贼想:“释迦牟尼佛的恩德实在很大,幸好皈依偈只有三句,如果有四句的话,我可能已被打死了。”在他心中,好像皈依偈的声音与疼痛成了无二无别,脑海里一直回响着朗朗的皈依偈。他到一个桥下躺了下来。这时桥上来了许多鬼魔,说“这里有个皈依三宝的人”,都不敢过桥害他,便吵吵嚷嚷地逃走了。
其实《大庄严论经》里也有这个公案,说是往昔有一位比丘,家里常被盗贼光顾。一次他在家里时,盗贼又来撬门。他发现后,说:“我看到你就害怕,你不要进来了,只要把手伸进来,我把你需要的东西给你。”盗贼信以为真,就将手从门缝里伸进来。比丘马上用绳子把他手捆起来了,然后拿着一个棍棒,念一句“皈依佛”就打一下,盗贼因害怕就重复一遍;念一句“皈依法”打一下,盗贼重复一遍;念一句“皈依僧”打一下,盗贼重复一遍。这样打了三下,就把他给放了。后来这个盗贼也出家了。
所以,就算在别人的逼迫下,自己口里念诵,或心中忆念皈依偈,也有这么大的功德,三宝的加持确实非常殊胜。
当然,在这里要给大家澄清一下:现在汉地有些人,引用这个公案反驳藏传佛教的四皈依,说“四皈依害死人”。理由是什么呢?因为刚才那个盗贼之所以出家,是他觉得:“佛陀真是慈悲,多亏只讲了三个皈依,如果有四皈依的话,就把我给打死了。”所以,这些人就说四皈依不合理。
这完全是一种可笑的谬论。那个盗贼说幸亏没有四皈依,不然就被打死了,是此经中特定的故事情节,不能以此就说四皈依害死人。其实,四皈依并无任何不合理之处。藏传大德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加上皈依上师,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上师是魔鬼的话,你不皈依也无可厚非,但不管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中,上师都是值得皈依的对境,那为什么不能皈依呢?
比如,汉地的《苏悉地经》云:“弟子之法,视阿阇梨,犹如三宝。”还有《大辨邪正经》也说:“未知者令知,亦当归依真善知识;未觉者令觉,亦当归依真善知识;未悟者令悟,亦当归依真善知识;未通者令通,亦当归依真善知识。”尽管皈依三宝非常重要,但三宝的教义依靠谁来传给我们呢?就是善知识。没有善知识的话,根本无从得到佛教的真义。
《华严经》中也说:“尊重恭敬诸善知识。”为什么呢?因为善知识“满众生心,如如意宝”。可见,《华严经》说上师就是“宝”,我们皈依三宝和皈依四宝没什么差别。
还有,《大教王经》云:“此阿阇梨佛无异。”《瑜伽大教王经》亦云:“此金刚阿阇梨,即是一切如来。”既然上师就是佛陀,那你皈依佛之后,再皈依与佛无别的上师,会不会害死你呢?
所以,有些人真的太愚痴了,什么道理都不懂,就随便胡言乱语。其实,若把魔众或石头放在三宝当中,让你皈依,你不愿意也可以。但上师是那么殊胜的对境,汉传佛教中早晚课的念诵仪轨,也并非全是佛说的,好多都来自上师的结集、上师的语言,你们天天都念这些,怎么可能害死你?
我平时给别人皈依的话,有时候念《圣解脱经》中的“南无布达雅,南无达玛雅,南无僧嘎雅”,用的是三皈依;有时候按照藏传佛教的“皈依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的是四皈依。这两个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就像你从印度请来一个金戒指,上面再镶嵌一个藏地的金刚钻石,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现在汉地个别人,对自己的语言不负责任,看到一段佛经就断章取义,开始诽谤这个、诽谤那个,这实在是愚痴之举。你连三相推理的基本逻辑都搞不懂,就想推翻藏传佛教的智慧大山,真的是白日做梦,非常可笑。这样的结果,不会是四皈依害死你,而是你的语言会害死你,让你永远沉溺在地狱中感受无边痛苦,所以说话不可不慎啊!
言归正传,假如我们从内心诚挚皈依三宝,不但今生可遣除一切损害,后世也将获得解脱和佛果等,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无垢经》也说:“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满虚空界,彼将胜虚空。”皈依的功德无法衡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舍弃皈依,有因缘的时候,还应通过各种方法劝他人皈依。
《杂宝藏经》中讲过一个故事:昔日有位长者,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女儿虔诚信奉三宝,出家后证得阿罗汉果;另一个女儿不信三宝,持有各种邪见。后来,父亲跟不信佛的女儿说:“如果你皈依佛陀,我就给你一千金;若能再皈依佛法和僧众,并受五戒,我给你八千金。”这个女儿特别贪财,为了金钱就皈依了。她死后转生于天界,用神通看到生前的因缘,对三宝生起了信心,于是来到人间向佛陀求法,之后获得须陀洹果。
所以,有些人的父母亲友,实在不信佛教的话,你若有钱财方面的能力,可以跟他们说:“你要能皈依的话,我每个月给您一百块钱!”(众笑)
要知道,皈依三宝的功德相当大。《般若摄颂》中云:“皈依福德若具相,此三界亦成小器,大海乃为水宝藏,藏合岂能衡量耶?”又如《日藏经》云:“有情谁人皈依佛,俱胝魔众不能害,纵破戒律心散乱,彼亦定能趋涅槃。”假如你虔诚皈依佛陀,千亿魔众也不能加害,即使你受戒后破了戒,心智不正常,但因为你内心中皈依了佛,也不会堕入恶趣,并能逐渐获得解脱。《大集经》中也有类似的教证说:“若有众生皈佛者,彼人不畏千亿魔,何况欲度生死流,到于无为涅槃岸。”
因此,我们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舍弃三宝。就像法王如意宝,以前在“文革”时,有个官员叫慈诚嘉列,对法王一直颇为不满。有一次,他威胁法王必须舍弃三宝,说佛教是迷信。法王不卑不亢地回答:“要想让我说这句话,比登天还难,佛教完全是正信,即使舍弃生命,我也绝不舍弃三宝。”他暴跳如雷,大声吼道:“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走着瞧吧,三天后我们准备开个大会,到时候看你会悲惨地关在监狱,还是安稳地坐在这里。”当时法王住在紫清山谷。那个官员回去的路上,突然酒瘾大发,一杯接一杯地喝酒,结果口吐鲜血,一命呜呼了。
还有拉萨的一位格西兰仁巴,又名阿旺彭措。在“文革”期间,公开念经要受到批斗,大家都手不敢拿念珠,口不敢诵六字真言。但他仍在自己的僧舍里,敲锣打鼓地诵经做佛事,明目张胆地宣扬三宝功德。别人劝他,说这样做很危险,兰仁巴说:“灯就是黑夜照明用的,白天何必点灯?在灭法的紧要关头,才需要尽力支撑,以后圣教重兴时,我就可以撒手不管了。”所以,这些高僧大德的故事非常感人。
总而言之,皈依具有无量功德,《圣解脱经》中说,即使皈依三宝的声音在旁生耳边听到,它们也会不堕恶趣。因此,我们平时看见待宰的牦牛,或市场上的鱼类,没有能力放生的话,也应多给它们念皈依偈,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一切智光明仙人不食肉经》亦云:“若有畜生类,得闻诸佛名,永离三恶道,不生八难处。”
对此我们一定要相信,因为这是佛陀说的,肯定会有这么大功德。佛经云:“海水可枯竭,修罗宫可堕,日月可坠落,世尊语叵异。”就算海水会干涸,阿修罗宫殿会倒塌,日月会从空中坠落,佛陀的金刚语永远也不会欺骗人。所以,我们理当坚信佛陀的语言,认认真真以欢喜心来念修一切正法之根本――皈依。
若能以闭关的方式修,这是最好不过的;但如果实在没有条件,数量上也要尽量完成。我前几天也讲过,丹珠喇嘛念《普贤行愿品》有一百万、观音心咒有六个亿,而你若连十万遍的四句偈都不能念,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本品的结文:
虽已皈依然而诚信弱,虽受三学然仍舍持戒,
我与如我无心诸有情,不退坚固信心祈加持。
华智仁波切谦虚地说:虽已皈依三宝很长时间,但信心仍极其微弱;虽已受持戒定慧三学,可自己并没有好好持戒。对于我和像我这样的无心者,祈愿三宝加持,信心永远不要退,并且越来越增上。
堪布阿琼等高僧大德,每次在修完皈依后,也经常用这个祈祷文来回向。“万法信为先”,如果你有了信心,什么事情都好办,不管是祈祷、磕头、修加行,都会有一种积极性。否则,对修行根本没信心,而看到好吃的东西,眼睛马上睁得大大的,这样就不是修行人了。
〖一切圣道之基石――皈依之引导终〗
我们这个学期已将“皈依”讲完了。
前不久,我在元旦贺词中,给外面学会的人说了:从2006年8月起,近五年的时间里,我们用网络、光盘的方式,对外传授了《入菩萨行论》、《量理宝藏论》、《般若摄颂》等多部大论。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以后若没有什么特殊违缘,我希望还是能继续下去。无论如何,闻思修行不能舍弃;无论在哪里,一定要树立这样的佛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