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班笔记(仅供参考请勿转发) / 大圆满心性休息广释-辅导07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圆满心性休息广释-辅导07

Total words: 185,990. Estimated reading time: 14 hour and 5 minutes.

第六十一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当中如今在宣讲第六品,在讲皈依品,皈依品当中主要是宣讲共同的因皈依和不共的果皈依,或者说是暂时和究竟的皈依,前面已介绍了皈依者、皈依的时间等等,这些方面作了观察了,现在今天开始讲第三个科判:皈依的对境。

丙三(皈依对境)分二:一、总说共不共皈依境;二、别说因皈依境。

皈依境分了两个方面,总的宣讲共同和不共同的皈依境,然后分别再宣讲共同的因皈依境,把这些必须要介绍清楚。因为我们自己要皈依的话,皈依的对象是什么?皈依的境是什么?这个方面必须要了知,所皈依的境它自己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利益?如何能够成为我们的依靠处?如何能够成为我们皈依处?这个方面必须要通过教理再在抉择观察之后,相续当中对自己皈依的对象生起一个不退的清静的信心,然后自己再在去祈祷,再在依靠皈依境如实去修持的话就可以获得加持可以获得证悟,所以说对于修持大乘道来讲的话,必须要修持皈依,通过自己的能力难于遣除很多的违缘和障碍,通过殊胜皈依境的加持和能力,这方面可以迅速有效地遣除我们相续当中隐藏的业惑,或者在修道的过程当中自己的依靠处等等,都有很多殊胜的必要,究竟来讲的话,这样一种皈依境的三宝都是自己的本体,通过认知自己的本体,就是三宝的话,可以从更究竟更深层次的方式去修持及皈依,这个就牵扯到了如来藏的本体,或者牵扯到了究竟本性的认知,心性的认知等等很究竟的侧面。

首先宣讲第一个:

丁一、总说共不共皈依境:

一切皈依境分二,共同因与不共果。

为因发誓因皈依,为果发誓果皈依,

显宗成就许他时,密宗成就今自心,

因相乘中说此理,仅名相同乃部分。

所有的皈依境概括起来的话,就分为两种,共同的因皈依境和不共的果皈依境,分两种都是总说的,下面讲为因发誓因皈依,为果发誓果皈依,

所谓的因皈依和果皈依,它主要都是一种发誓,都是一种内心当中的一种誓愿。皈依与否实际上外在的仪式外在的仪轨或者正见都是一种附件,都是附带的,最主要的核心实际上是内心当中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心,坚定不移的一种誓愿,要宁舍生命不舍弃三宝,宁舍生命不舍弃皈依,这个方面才是我们修持皈依的一种核心之处,我们在修十万皈依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再在地提醒自己内心当中,必须要以皈依、皈依境、以三世三宝作为依靠处,如果别人逼着自己发誓,舍弃生命还是舍弃三宝的时候,自己内心当中应该深深地决定:宁可舍弃生命绝对不舍弃上师三宝。因为舍弃生命在无始以来已经舍弃过无数次了,但是都是没有意义的舍弃的,如今找到了皈依处,找到了皈依境的话,通过这样种皈依境,可以成就今生后世等等暂时和究竟的利益,所以舍弃生命就是一次,舍弃皈依的话也会生生世世当中失去解脱的因缘,生生世世当中会感受恶趣的痛苦,所以内心当中有个非常坚固的誓愿,才是真正皈依的核心和内容。

为因发誓因主要是为了获得果位的一种方便,为了获得一种果他的一种依靠处,暂时的一种依靠处就称之为因皈依,对于暂时的依靠处的上师三宝发誓愿不舍弃,发誓愿恒时地恭敬祈祷供养等等,从这个方面讲是一种顺缘,所以称之为因皈依。

为果发誓果皈依。什么叫果皈依呢?实际上果皈依通过外在的上师三宝助缘,最后自己成熟上师的本体,最后自己成就上师成就三宝的本体,从这个方面发誓愿,就叫做果皈依。

所以因皈依主要是一种助伴,因皈依主要是一种护送者的一种成份,果皈依主要是自己内心当中必须要成就,必须要成熟上师三宝的本性,所以从这个方面称为果皈依,为果发誓,为了自己相续当中获得三宝的本体而发誓愿修持,或者发誓愿皈依,这方面称之为果皈依,在注释当中还对因皈依和果皈依还要作详尽的观察。

显宗成就许他时,密宗成就今自心,

对于显宗和密宗来讲的时候也有缓慢道和快捷道的区别,为什么有这样种差别呢?实际上这里面就有一种见解的高低的不同。

显宗成就许他时,显宗成就什么呢?显宗成就果皈依许他时,在三个无数劫之后,自己获得一种佛陀的本体,三宝的本体,这个方面叫许他时。

密宗成就今自心,密宗它有甚深的见解,所以直接点出自己本体的缘故,所以修持当下心性,所以密宗成就今自心,今自心就是如今的自心的心性,实际上本来就是正等觉的佛陀,本来就是佛陀的缘故,所以叫密宗成就今自心。

因相乘中说此理,仅名相同乃部分。

因相乘就是讲显宗,因相乘就是讲显乘,在因相乘或者在显乘当中说此理,这个“此”也可以说是今自心,或者说是现在自己就是圆满的佛陀。

仅名相同,在宣讲果皈依的时候,在宣讲心性三宝的时候,单单是名称上面已经宣讲到了果皈依当中密宗当中的心性本具实相等等。

乃部分,宣讲的时候只是宣讲了部分,或者说是摄略,简略的方式宣讲,密宗当中是圆满、广大,直接的方式来宣讲的,这个方面也是区别显宗密宗的一个最关键的地方。

皈依境分共同与不共二种。小士与中士二者之皈依对境为共同皈依境;大士之皈依对境为不共皈依境。

总的来讲分为两种,小世道的皈依和中士道的皈依,这二者的皈依对境它是属于一种共同的皈依境,大乘菩萨所修持的皈依的对境应该说是一种不共的皈依境,从这两个方面首先作观察,下面就讲根据。讲根据的时候就讲

为什么呢?因为小士夫片面趋入此法,中士夫的声闻缘觉将暂时的所依执为殊胜皈依处。

首先讲小世和中世它是一种共同皈依境的原因,首先解释小世夫,就是小世他为什么是一种共同皈依境呢?因为小世夫前面讲它体相的时候,它是通过各种方便为了自己获得善趣,为了自己获得利益的缘故趋入这样一种修行的,所以说它的果只是后世的人天善果而已,小世夫依靠皈依三宝,片面趋入正道的缘故,片面趋入佛法的缘故,所以称之为共同皈依境。

中士夫的声闻缘觉将暂时的所依执为殊胜皈依处。

暂时的所依按照声闻缘觉他们的皈依来讲就是暂时的所依,暂时的所依此处可以理解成比如说佛陀的色身,佛陀的化身在声闻缘觉在凡夫面前共同示现的,声闻缘觉为了获得这样一种道果,必须要皈依佛陀。在皈依佛陀的时候所皈依的是佛陀的法身还是皈依佛陀的色身,应该承许皈依佛陀的色身,而且在色身当中,也是报身化身当中的化身,殊胜化身作为他们的皈依处,化身是暂时和究竟的呢?化身是暂时的,而且对于法来讲,对于皈依的法来讲的话,也是皈依是谛摄因缘等等这部分声闻三藏,所以说像这样的话它也是一种暂时的所依,还有皈依的僧众也是小乘的四果罗汉等等,或者获得四果的圣者罗汉等等,这个方面作为这些圣果,它是一种暂时的圣果,实际上有没有获得究竟的圣果,实际上根本没有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小乘的僧众他也是一种暂时的皈依处,这些声闻缘觉将暂时的所依,前面我们分别三宝的时候都是暂时的所依,把他们执为究竟的殊胜的皈依处的缘故,所以说安立成共同的皈依境,因为他们对于最究竟的法身或者说大乘的妙法还有大乘菩萨僧众等等,像这样的话都没有了知、没有性受,所以说也没有生起皈依的心,因此说他从这个侧面来讲叫做共同皈依境。

而大乘的皈依境在此之上,承认小士、中士未承认的佛之法身、大乘之法以及菩萨僧众。那么大乘为什么称之为不共的皈依境呢,称之为不共皈依境的原因呢啊就说是这个,承认这样一种小士和中士没有承认的佛陀的法身。佛陀的法身呢就说是这个智慧和大公性的本体,如来藏的本性等等,这个方面呢是在小乘藏当中我们宣讲的。所以说呢这些小士夫、中士夫呢根本没有承认过,而大乘呢它就说认定佛的法身是自己的究竟皈依处。然后呢大乘之法呢,大乘之法呢就宣讲几个大悲心、菩提心,宣讲这样一种甚深的这个六度,四摄,宣讲甚深的这样一种而我空性,宣讲甚深的佛的法身等等这样一种教法。所以说这方面是在深入指南(??)【10:49】当中根本没有的。还有呢就是菩萨僧众,菩萨僧众呢就从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这样一种这个大菩萨,这些大菩萨呢相续当中也证悟了法的实相,所以说称之为了义的,或者说这个菩萨的僧众,非常殊胜的这样对境。所以说呢称之为不共。其中,因皈依是指得果的护送者;果皈依是指欲求自己的相续中真实成就果三宝。这个呢是最初介绍因皈依和果皈依,那么在后面的讲义当中呢全知无垢尊者还再再的,或者再三的提到过这个因皈依和果皈依的差别。

那么这个方面呢首先了知什么是因皈依呢,因皈依是指得果的护送者,得果的护送者呢就说是这个果就称之为究竟的果,比如说就说是自己成佛,自己具有正法,自己就是了义的僧众等等,这个方面就是指成佛的这个果。护送者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暂时要获得这个果,我们要获得这个果暂时的依靠处呢就依靠外在的三宝,外在的三宝就是护送者。如果我们依靠,我们以这个佛陀为导师,以法为这个正道,以僧众这个为助伴的话,通过这样一种护送者我们就可以顺利到达佛果,我们就可以成熟佛果。所以说呢因皈依呢主要是这个得果的护送者,这个无垢光尊者讲的非常清楚的。所以说呢以后我们在分别因皈依和果皈依的时候呢,完全可以按照这样一种这个标准,按照这样的准则来进行这个??【12:13】进行这个分析呢是非常清楚的。果皈依是指欲求自己的相续中真实成就果三宝。那么就说是这个自己的相续当中成就果三宝,就说自性三宝。自性三宝是在每一个众生相续当中呢都具备的,如来藏上面呢完全具备这样的功德。或者就说是在最初成就的时候就说佛的本体,正法的本体,甚深的本体,在自己一个人相续当中完全自性具足,所以说呢自己想要欲求在我自己的相续当中真实成就三宝而皈依的话,就称之为果皈依了。那么因皈依呢主要是外在的相续当中,外在的相续当中呢依靠一个护送者的身份,依靠一个护送者的形式帮助自己成熟这样果皈依,帮助自己成熟自性三宝的缘故呢,所以说呢一个是护送者,一个是目的地,一个是真正的自性当中如实成就的。所以说这就是因果皈依的差距。二者具有相同的仪轨与慈悲的助缘。那么对于这样因皈依也好,果皈依也好,实际上它的仪轨有的时候都是相同具有的。就说是在这个受皈依的时候呢,我们要通过这样一种阿阇离的这样一种上师的这种语言,或者说自己的发心,自己的行为等等,和合的时候呢自己获得皈依,自己获得皈依戒,实际上我们的皈依戒呢就是从这个皈依三宝的时候呢,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有的。有了皈依之后呢以皈依戒做为基础就可以产生上上的这个五戒啊,或者说十戒啊等等很多很多差距的。所以说呢仪轨也是有相同的。还有呢有相同的慈悲,因为这个是大乘皈依的缘故。大乘皈依呢它必须要慈悲心发动,也就是说有大悲菩提心推动,然后呢就为了一切众生成佛而皈依的话, 就成为真正的这个大乘的皈依。

经观庄严论》云:“欲得成就之誓言,当知亦依慈悲心。”那么这个呢主要是强调慈悲心是一种助缘。那么欲得成就,就说我们要成就佛果啊,我们要成就这样一种这个殊胜的大乘道果,那么他的誓言呢,当知亦依慈悲心,他的这种誓言,他的不可缺少这样一种,不可缺少的助伴呢应该要知道必须要依靠慈悲心。通过慈悲心的摄受才能成为大乘的皈依,如果没有通过慈悲心的摄受不能成为大乘皈依。如果没有安住大乘皈依呢就没办法去大乘道,如果不去大乘道,就没办法获得大乘果,所以这些方面都是渐进的,都是梯阶的方式如是如实伸进的。

因相乘承认在三大劫等之末际获得佛果而皈依,那么困相乘显宗呢承认在三大劫,就说通过三个无数劫修行,最后呢在三个无数劫的最后边际,三个无数劫圆满的这个时候就叫做它的末际,这个时候呢获得佛果如是皈依。这个等字呢,等字呢当然以前我们学过,主要是呢这个上根来讲的话,三个无数劫成佛,中根来讲的话,七个无数劫成佛,劣根来讲,或者下根的菩萨来讲,三十三个无数劫成佛。所以这个等字呢包含中根下根的修行者,这个是在《大宝积经》当中呢也有这样一种殊胜校正【15:24】的。然后呢承认于自相续中获得究竟法身者即是果皈依,那么承认在自己相续当中会获得法身,或者究竟绝对可以获得这样一种法身呢,从这个方面去皈依三宝的话就称之为果皈依,或者了知,或者认知,象这样的话就是一种这个皈依,就说是自己相续当中首先了知,然后安住在这个相续当中,安住在相续当中的时候呢,他本身就是一种皈依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是外面寻求,一个是内在寻求,所以说呢有一个呢在于差距。

“在未得果之前将三宝视为道之护送者而皈依,即是作为所得果之因,故称为因皈依。”那么这个方面是讲解前面那个护送者,什么呢护送者呢,那么在未得果之前,那么自己没有获得这样一种这个自性法身的时候呢,没有获得究竟佛果的时候呢,将这个三宝视为道之护送者,那么就说是从此处到彼处这个中间叫道,那么从凡夫到佛果这个过程叫道。实际上呢这个道呢也是用假列??【16:25】的,是不是有个真实的路让我们去走呢,实际上没有的。通过修行正法呢从这个凡夫到圣者,从圣者到佛果之间呢,这个整个过程所经历的这样一个过程就称之为道的。那么就说是这个我们自己真正要获得佛果,在获得佛果之前呢就把这个三宝视为这个正道,三宝视为正道,下面还要讲,就前面我们提过,佛陀是导师的身份,然后法是道的身份,还有呢就说僧众是助伴的身份。所以说呢总的来讲的话, 三宝都是道之护送者,他只是道之护送者的缘故,这个方面就称之为因皈依了。“即是作为所得果之因”那么就说所得果当然是佛果了,那么做为所得佛果的因是什么呢,那么就是三宝,那么我们在获得真正的三宝之前,真正获得这个佛果之前的话,必须要皈依三宝,通过皈依三宝的方式就成为所得果的这样一种助缘,或者得到果这样的因,就是这样。如果按照这个真实的这个了义的如来藏的观点来看的时候,进取因绝对是如来藏,这个是不用讲的。具有缘了可能是外在的三宝了,那么就说一方面自己相续当中有这样一种这个进取因,最主要的因就是进取因,那么我们相续当中都具备这个如来藏,这个就最主要的因。然后呢要使它开发,要使它全体呈现显露的话,那么必须要依靠缘,缘呢就是这个外在的佛陀正法和这个僧众,就它相续的这样一种佛法僧,它相续的佛法僧宣讲正法,然后呢就说加持自己,我们自己相续当中的这个垢者一点一点的消尽,那么如来藏功德就一分一分的呈现,最终呢完全呈现这个叫做这个成佛。所以说呢做为所得果的因的缘故呢故称为因皈依。“暂时承认三宝为所依,究竟是佛的唯一佛法身。”那么这一段呢主要是解释前面有略说,前面略说呢不是中士夫的声闻缘觉,将暂时的所依执为殊胜皈依处这一段话,那么这一段话呢就是下面做广释。下面做广释的时候呢什么是暂时的这样一种皈依,什么是究竟的皈依,象这样的话呢就说在此处讲义当中呢做一个诠释的。“暂时承认三宝为所依,究竟是佛的唯一佛法身。”那么就说暂时承认三宝呢是一个所依的,有一些这个它的特点,然后究竟的皈依处呢是唯一是佛陀的法身。除此之外,色身,较法,正法,菩萨相续中的四道,声闻缘觉,相续中的二寂灭,小乘,沙门,释果,以及入大乘十地之诸菩萨都非为皈依处。那么此处呢在讲这个究竟的皈依处,那么就说是在讲皈依的时候,当然我们就说佛法僧三宝就是我们永远的皈依处了,那么如果还要再进一步分析的话,那么如果还要进一步分析,在我们所皈依的佛法僧三宝当中,还要分别,什么是暂时的这个所依,什么是究竟的所依,在《宝性论》当中呢也是这样分析,在此处呢也是这样分析,只不过这个方面的色身呢,在色身呢在《宝性论》当中呢不明显的,那么在后面无垢光尊者还要引用这个其他经典来证成这个观点的。除了这个之外呢, 我们知道,佛陀的色身,这个色身它不是究竟皈依处,这个方面是第一个成许的??【19:37】然后较法呢, 不是究竟皈依处,较法呢就是三藏十二部的这个经较(叫【19:42】)或者说这些论典等等。暂时来讲呢肯定是这个皈依处的,我们在皈依三宝的时候,肯定说是较法正法在内全部皈依。那么较法是不是究竟皈依处呢,较法不是究竟皈依处。然后正法呢就是内心当中所获得这样一种这个可以说是智慧呀,认知呀等等,叫做这个正法。那么如果说是真正严格定义来讲的话,这个较法呢就是佛陀所讲这些这个经典。

佛陀所宣讲的种种经典和论典称之为教法。如果广的来讲的话,乃至于一句话就是一种教法,一个颂词一句话都可以包含在教法当中。证法的话,佛陀相续当中究竟的智慧、菩萨相续当中的智慧、声闻缘觉相续中的智慧都叫证法。广的来讲的话,相续当中生起一念的慈心、相续当中生起一念的善心,这都叫证法。还有一种,受持戒律,比如说守持居士戒,守持比丘戒,出家戒等等。守持戒律就是证法,所以说,它有狭义广义的差别。除了教法证法还有菩萨相续当中的四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凡夫菩萨和圣者菩萨,统称有学菩萨。统称有学菩萨相续当中的四道。资粮道加行道属于凡夫二道,见道和修道属于圣者二道。所以说菩萨相续中四道,这也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声闻缘觉相续当中的二种寂灭。

二种寂灭实际上就是二种灭法,二种无为法。二灭指抉择灭和非抉择灭。声闻缘觉相续当中具有这两种???这两种灭法。这个也不是究竟皈依处的。实际上二寂灭属于证法的范围所摄。小乘沙门四果,一果二果三果四果。声闻乘,他们相续当中所具备得四果。还有大乘住十地菩萨的相续中证悟都不是究竟的皈依处。非皈依的意思,当然就是非究竟皈依处。

为什么他们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呢?

因为彼等是世俗谛故,尚未究竟故、自己仍需依他缘而得解脱故。

为什么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呢?下面讲根据。因为这属于世俗谛所摄,下面讲色身是世俗谛所摄。世俗谛所摄的法,不是究竟的皈依处,这是第一个根据。尚未究竟故,声闻自己的证法,还有菩萨相续中的证法。有没有达到究竟呢?没有达到究竟。因为没有达到究竟的缘故,所以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自己仍需依他缘而得解脱故。

入了灭尽定,无余涅盘的声闻罗汉和缘觉罗汉,他们最后要依他缘而得解脱。依他缘而得解脱就是暂时要依靠菩萨善知识。究竟来讲,依靠佛陀,获得究竟解脱。他们入定一万大劫,然后在一万大劫中末际,佛放光弹指,然后说谛实语,让他们出定。出定之后呢,然后发大奋心入大乘道。入大乘道之后,从大乘的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最后成佛。所以我们知道小乘的证法不究竟,还要依靠他缘,依靠佛陀大乘善知识的因缘,才能够究竟解脱,还有一地到十地的菩萨还要依靠他缘,仍然需要他缘。依靠佛陀的因缘而得到究竟解脱的缘故,所以说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也就是说,色身是世俗谛的缘故,下面进一步继续宣讲,什么是世俗谛。前面说色身教法证法等讲了很多,现在逐一解释,色身是世俗谛。这个方面可以按照空性的层面来讲,空性的层面来讲,法身空性是胜义谛,色身的显现应该是世俗谛所摄的。从这个方面了知的。

初佛所证之法外,菩萨与声缘相续所摄之证法也要通过勤修、进步,是无常法的缘故实属欺惑性

那你主要讲证法,证法有菩萨相续中的证法和声缘相续中的证法,菩萨和声缘他们相续当中所摄证法,是不是究竟的皈依处,不是究竟皈依处。为什么不是究竟皈依处呢,因为他们没有变化的缘故。如何变化呢,勤修、进步。前面讲过声闻缘觉相续中的果是不会退失的。不是从这个角度讲无常迁变的。而是说他们还要上进的缘故,通过勤修进一步增长的缘故。所以说,他们要从地上地,从一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通过勤修,他才进步。从这个层面来讲,他们相续中的智慧的是无常法,是迁变性的,因为是迁变性的无常法的缘故,具欺惑性。如果具欺惑性,那么没办法作为众生究竟的皈依处。一切众生究竟的皈依处,绝对不可能有丝毫的欺惑性,但欺惑性根本不像外道的欺惑性严重,还有也不像世俗当中邪知识欺惑性这么严重的。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而是从最圆满,像佛陀那样不变化的层面来讲,才真正远离欺惑。还有一个,因为这些声闻缘觉大菩萨相续当中,多多少少都有具生惑。这是因为无明的习气没有彻底断尽。没有彻底断尽的话,从一个侧面来讲,就没办法圆满的成为一切众生的导师。没办法圆满成为一切众生救护处的缘故,从这个侧面也可以安立欺惑性。所以说欺惑性是广义的欺惑性,也就是说安立到很甚深,很细微的地方。当然这里是再再宣讲究竟归处的缘故,所以乃至不究竟的都没办法安立为究竟的皈依处。这个地方过失可以说,不圆满的因也可以讲。

一切教法于见谛时必须舍弃。

为什么教法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呢,我们的法本我们的经典等等,不是究竟皈依处。什么原因呢?因为一切文字的教法,在见谛的时候应该舍弃,就像船一样,就像金刚经中讲就像船一样。我们要渡过彼岸,从此岸到彼岸,不依靠船还是不行的,过了河之会你还是需要船呢?必须舍弃的。

《庄严经论》中弥勒菩萨也是十这样讲过的,这样进行宣讲的。所以就知道了,在见谛之前必须要再再依靠文字、教典树立相续中的正见。来印证,获得见谛的时候,文字就不能?足了。见谛的时候就要舍弃了。这是不是皈依处的原因,他自己都要舍弃的缘故,所以说它不是究竟的皈依处。这方面的界限讲得很清楚,教法于见谛时就可以舍弃了,不是教导我们现在就可以舍弃文字,像这样的话,现在就可以舍弃文字啊现在舍弃经典呀,很有可能就造成谤法舍法,这样一种重大的罪业。这方面是讲,在见谛的时候不要执着,不用再耽执这个文字。从这个方面讲叫必须舍弃,而不是说要把书烧掉扔掉。

彼等僧众也畏惧自地之障及随眠烦恼而需要皈依佛陀,具有畏惧之故。

下面讲僧众不是究竟皈依处的原因。僧众有小乘僧众,大乘僧众。他们畏惧自己的障碍,随眠烦恼等等,也需要依靠佛陀。他们要消除相续当中禅定的障碍习气。随眠烦恼等等,畏惧这些什么作害的缘故。依佛陀听受教法,而彻底断除。所以他们因畏惧的缘故,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宝性论》:“弃故欺惑故,无故具畏故,二法与圣众,非究竟皈处。”

《宝性论》当中也讲。弃故,是讲教法。前面讲在见谛时,因为必须要抛弃的缘故,所以教法不是真正的皈依处,是这个意思。然后,欺惑故,主要是讲证法。证法,主要是内心当中所证悟的智慧。内心当中证悟的智慧有声闻缘觉相续当中证悟的智慧、菩萨相续当中所证悟的智慧,这些圣者相续当中证悟的智慧。通过勤修、无常法的缘故,欺惑性的缘故,他们相续当中能证的智慧不是究竟的皈依处,这主要是从能证的侧面来讲的。无故主要是从所证的侧面来讲的,从所证的境界来讲,所证的境界主要是讲灭谛,灭谛也是所证。能证是一种智慧,所证是一种灭谛。这个地方,无故的灭谛,主要是小乘的灭谛。为什么不叫大乘的灭谛?大乘的灭谛,就是佛果。大乘的灭谛只有佛陀才具有,所以此处的证法当中的灭谛,不包含佛果。

所以此处的正法当中的灭谛不包含佛果,只是安立二乘,安立小乘它的灭谛。小乘的灭谛为什么叫无呢?为什么叫无故呢?因为声闻、缘觉他们所证的灭谛最后会灰飞烟灭的缘故,非生灭治的缘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自己最后的本体都犹如灯灭一样不存在了,怎么可能作为究竟皈依处呢?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这个叫无故。

具畏故,具畏故主要是讲僧众,暂时的僧众,暂时的僧众具有畏惧的缘故,因为声闻缘觉他自己畏惧烦恼随眠,或者声闻缘觉他对于对于五蕴,我执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是五蕴,因为他们虽然相续当中已经成熟了圆满的智慧,但是异熟的五蕴的身和心还存在的,那么这些获得圣果、阿罗汉的僧众,他们对于相续当中的五蕴,残存的五蕴非常畏惧,时时就想怎么样进无余涅槃,早一点进无余涅槃。所以说在以前佛陀和这些阿罗汉的问答当中就表现的很清楚。

富罗巴尊者要去边地,最后佛陀说如果这些人把你杀了怎么办?那太感谢他们了,因为他们把我杀了之后我会舍弃这个五蕴的身体进入无余涅槃的究竟大乐当中,这个讲的很清楚了,所以他们对这个五蕴非常非常的恐怖的,所以说他们还是有这样的恐惧之处的。

菩萨呢,菩萨这么明显的畏惧没有,但是相续当中还是有,在《宝性论》当中讲,从一个侧面安立菩萨具畏,那么从哪个方面安立菩萨具畏呢?主要是从佛果的侧面,佛果是无畏的,真正的无有畏惧的果单单在佛果,而菩萨还没有获得这个佛果的缘故,还没有真实获得无畏佛果,所以从这个侧面讲他还是具有畏惧的,所以我们就讲声闻缘觉的这样的菩萨他们还是具有畏惧的。

二法与圣众,非究竟皈处。”

二法就是讲教法和证法,这个是归纳了,前面是广说,弃故是教法,然后正法当中有欺惑和无故,这个方面就是讲正法,然后具畏是讲圣众,所以说二法是讲教法和正法。圣众就是讲圣僧,这些僧宝。非究竟皈处,这个讲的很清楚。

那么应当皈依何者呢?皈依究竟之法身。

佛陀的法身这个是最为究竟的皈依,因为前面已经简别了色身了,所以说此处只是将佛陀的法身作为究竟皈依处。前面讲过为什么不能皈依色身呢?他是世俗之缘故,不是究竟胜义谛,不是究竟胜义谛的缘故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前面也是讲过,但是《宝性论》当中这个方面的说明是不明显的。

彼论又云:“皈依唯一佛,能仁法身故,僧亦彼究竟。”

这个颂词主要就是讲唯一佛陀是究竟皈依处,唯一佛陀的比喻就是《宝性论》,《宝性论》当中讲这个究竟的皈依处是什么呢?唯一是佛,能仁法身故,这个实际上唯一的佛这一句,唯一佛的佛字就是指佛宝,能仁法身故这个是指法宝,僧亦彼究竟这个是指僧宝。也就是说成佛的时候,佛相续当中佛法僧三宝完全具备,而且佛法僧三宝他所具备的时候都是通过最极圆满的方式而具备的。佛陀的法身当然不用讲了,相续当中最极充满智慧,能仁的法身就是指正法,所以我们以前在学习《入行论》开篇那个颂词的时候,善逝法身佛子伴,那个地方讲的法身是指法宝而言的,所以如果这个方面法身指法宝,这个方面法身就是指法宝。那么法宝就是说从真正彻底寂灭一切欲妙,彻底寂灭一切的烦恼侧面讲就称之为法身,这个方面法身并不是指法报化三身的法,这个是指正法。

僧亦彼究竟,佛陀也是僧,为什么也是僧呢?前面不是说僧不是究竟皈依处吗?但是僧的身份在佛陀的这个角度的时候,他的层次上已经究竟圆满了,就是说就畏惧这个侧面,比如说十地菩萨他是一种僧众,当他灭尽相续当中最后一分烦恼的时候成佛了,那么这个时候他的僧的身份,僧众的身份、圣僧的身份,在佛地的时候彻底圆满,比究竟就是说已经完全究竟了。所以说真正的皈依就是佛法僧一体的一种唯一的佛宝就真正成为皈依处了。

《报恩经》中云:“具寿阿难请问世尊:‘皈依何佛?’佛告阿难:‘皈依法身而非色身。’

阿难尊者在问佛陀的时候,我们皈依三宝的时候,皈依佛宝的时候皈依什么样的佛呢?佛陀说应该皈依法身而不是皈依色身。

又问:‘皈依何法?’告曰:‘皈依胜义之法而非世俗之法。’

在皈依法的时候应该皈依胜义法,胜义这样的法是皈依处,世俗当中的这些法不是皈依处。这些世俗或者胜义,二转法轮、三转法轮这个给我们讲法,或者教法、证法等等不同的讲法,反正这个胜义之法是最究竟的意思。

复问:‘皈依何僧?’告曰:‘皈依胜义僧众而非世俗僧众。’”

胜义僧众就是指圣僧,或就是佛相续当中圆满僧宝的这个侧面就称之为真正的僧众。所以说这个《报恩经》当中的教证,皈依法身而非色身,所以前面无垢光尊者讲,法身是究竟皈依处,色身不是究竟皈依处,教证这个方面非常明显的。

总而言之,承认于自相续中获得三菩提后实修彼义而皈依是因之究竟所修,所以称为果皈依。

这个方面再进一步讲果皈依和因皈依,进一步归纳的时候,承许自相续中想获得三菩提,这个就是最初的一个发心了,就是说我自己的相续比如说张三、李四啊等等,反正每一个都行,每一个相续他自己承认或者想要在自己相续当中获得三菩提的果位。三菩提的果位前面讲过,佛陀的菩提,然后声闻的菩提,缘觉的菩提,那么自己相续当中获得三菩提的果位。实修彼义,然后想要获得这样三菩提的果位,想要通过实修这个彼义的方式而成办,这个方面的皈依是因之究竟所修。因之究竟所修就是说他这个因位啊,因位他究竟的所修实际上就是自己相续当中获得这样一种法性菩提果,所以说称之为因之究竟所修,所以称之果皈依。

称为果皈依主要是自己相续想要安立三菩提,或大乘的角度来讲自己相续当中想要获得三宝的果位,这个方面叫做想获得果位,然后实修彼义而皈依是称之为因的究竟所修的缘故,称之为果皈依。这方面的词句一个一个分析的话还是讲落到果皈依方面的。

于他相续中出世的释迦牟尼佛等佛陀宣说了救护怖畏之道,因而作为导师;

就是说因皈依又如何安立的呢?因皈依主要讲的话是他相续中安立的,前面是我自己的相续当中想获得三菩提果,或者我自己相续当中想获得佛果,那么此处讲的很清楚,什么因皈依呢?首先讲佛果,就是说皈依佛的时候与他相续出世的释迦牟尼佛,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相续和我的相续是不是一个呢?不是一个。所以说释迦牟尼安立成他相续,那么这个佛果已经在释迦牟尼他老人家相续当中已经成办了,所以说我们在皈依的时候呢,在世俗谛当中的时候,自相续和他相续,自他的分别还存在的时候,肯定有自相续或者众生,他相续的佛果等等。

所以说他相续当中出世的释迦牟尼佛等,等字就是讲三世诸佛,像这样的佛陀宣说了救护怖畏之道,所以说是导师,平时我们讲佛为导师就是从这个角度进行安立的。

彼等所开示的正法作为至无畏地之道,因而作为道;

佛为导师,那么法是什么呢?法就是道,法做道相,所以说开示的正法,像这样佛陀开示的四圣谛啊、十二因缘,开示的六度四摄,开示的一切五到十地的修法,这些都是至无畏地之道,无畏地就是佛地,或者无畏地观待于小乘来讲无畏地就是解脱地,反正观待大乘来讲无畏地就是佛地。这些法都可以作为到达无畏地的道,因而称之为道,就是将法作道相的。

僧众行救脱怖畏之助伴。

僧众行的“行”字改为“作为”,就是僧众作为救脱怖畏之助伴。

那么僧众是什么呢?僧众作为救脱怖畏之助伴,那么我们要从此地到彼处,或者要实践佛陀的正道,要实践佛陀的正道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很多怖畏,出现烦恼的时候怎么办?出现违缘的时候怎么办等等。那么僧众就是作为救脱怖畏的助伴了,我们一个人行道这个时候会有很多很多违缘,那么如果很多人行道,而且这些人都是有能力的人,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怖畏的呢?当我们要穿越一片非常恐怖的森林的时候,或是要穿过一片很恐怖的旷野的时候,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很多大力士,还有很多具有智慧、精明强干的人,那么我自己和他们一起走路,就可以很顺利的度脱一切的怖畏。

所以说我自己现在要从凡夫地到解脱地,要从凡夫地到佛地,那么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很多这样一种怖畏,那么我皈依僧众,我依止僧众,像这样就可以救脱怖畏了,这些僧众就是救脱怖畏的助缘,作为善知识或者作为其他的道友都可以帮助自己遣除怖畏。所以像这样依止这些僧众,不管是凡夫僧也好,圣僧也好,反正依止这些僧众都能够救脱自己行道当中的怖畏,所以说作为助伴的。

因作为自相续成立三宝之因故安立为因皈依境。

此句改为:由于作为自相续成就三宝之因故安立为因皈依境。

由于作为自相续成就三宝之因,就是说自相续成就三宝这个是果皈依了,这个是果方面讲的。那么作为自相续成就三宝的助缘,或者自相续能够成就三宝的因的侧面就安立成因皈依境。就是前面讲的佛作为导师,法作为道,然后僧众作为助伴,这个方面就是说能够使自己,帮助自己相续当中成就自性的三宝,所以说安立为因皈依境。

若与僧众一同实修佛法,则可解脱怖畏之故。

此句的“若”字改为“因为”。

因为和僧众一起、一同的实修佛法的话,就可以解脱怖畏。这句话好像突然,实际上就是解释前面的僧众作为救脱怖畏之处吧,那么讲整个讲完之后,再把前面这个问题再进一步进行作为解释的。那么和僧众一起实修,做?也好,或者说是一起闻思修也好,这方面就可以解脱怖畏,获得正见,然后获得修行当中的戒体,或者获得很多很多方便的缘故,所以说可以解脱很多很多怖畏。

对此,有些上师说:大乘承认,唯有自己所获得的法身佛能救护疾病恐怖与细微障碍的畏惧,所以安立为果皈依;

下面是有些上师不共的观点,不共的观点是将大乘的佛果作为果皈依,将缘觉乘的法宝作为果皈依,将声闻乘的僧众作为果皈依,所以说大乘、缘觉乘和声闻乘的果皈依别别安立的,就从这个方面安立。

那么首先大乘认为就是自己获得了法身佛之后,能够救护一切的疾病恐怖,然后可以从细微的障碍当中解脱的缘故,所以将大乘的佛果,将法身佛安立成果皈依,而没有安立法宝和僧宝,他这个方面单单是佛宝安立成皈依的。

缘觉乘未来自相续将自然而然生起证悟之法宝为果,所以也安立为果皈依;

那么针对于缘觉乘别别来讲的话,那么这个缘觉乘的众生绝对是通过百劫积累资粮之后,在最后有的时候,在最后世的时候,他自己在修法的时候,修法的时候他自己没有获得罗汉果,但是他自己修法的时候这个种性绝对要苏醒的,这个是很强的一种引业,非常猛烈的一种业以前已经修完了,所以说在今世的时候虽然没有遇到任何的善知识,什么佛法都没有了,声闻都已经灭尽了,但是他自己一个人就可以证道。

所以说他未来自己的相续当中自然而然会生起证悟的法,自然而然会生起证悟的法宝,他就会到到四道谛当中去观察十二因缘,首先四道谛当中尸骨,从尸体开始观,这个尸体的来源是什么,就是说老死,老死的因缘是什么,老死的因缘就是生,生的因缘是什么,就是有。然后往上观的时候就观到无明,然后他就想如果要打破死亡怎么办呢?首先打破无明,无明破,行灭,行灭识灭,这方面顺观、逆观十二缘起,然后相续当中就证悟人无我空性。这是非常利根的缘觉这样证道的,所以说这个方面为什么讲,这个未来自相续中自然生起证悟之法宝呢,这个方面就是绝对性的,缘觉、独觉修行的方法就是这样的。所以安立为果皈依,主要是将法宝,他相续当中会自然而然证悟这个法宝的缘故,将法宝作为果皈依。

声闻乘未来自相续所得阿罗汉之僧众也安立为果皈依。

然后从声闻乘的侧面讲的话,自相续当中得到阿罗汉的僧众,他自己获得阿罗汉的果,就是说自己获得阿罗汉的果,这个僧众的身份安立为果皈依的,所以说这个很清楚的。

因此,三乘各自果皈依是分开的。

三乘各自的果皈依侧重点,大乘侧重于佛果、佛宝,然后缘觉侧重于法宝,然后声闻侧重于僧宝,就是从佛法僧三宝各各的安立,就是说三乘的果皈依,他从这个方面安立的。

然而,此种说法也稍不合理,因为大乘承认成佛时三身与三宝自性一体,所以其果皈依无有法宝与僧宝难道应理吗?

此句改为:然而,此种说法也稍不合理,因为大乘承认成佛时三身在三宝的自性中逝一体得。

因为前面这些阿奢黎承许大乘的果皈依唯一是佛宝,无垢光尊者的意思说从大乘的侧面来讲,承许成佛的时候三身,就是法报化三身,法报化三身在三宝的自性当中,完全是一体,都是没办法分别的。那么成佛的时候没有法宝和僧宝不可能,所以说在果皈依的时候,没有法宝和僧宝不是很应理,根本不应理的,所以说前面说单单将佛宝作为果皈依就稍微不合理。

声闻缘觉承认二寂灭为究竟所得,他们自宗的胜义谛实际上成了无上菩提法身,因此声闻怎么无有佛宝与法宝呢?

然后再破斥第二种观点,声闻缘觉承认二寂灭,二寂灭就是前面讲的二灭法,就是说抉择灭,非抉择灭那种,那么这两种无为法是究竟的所得,他们就认为承许这两种灭法是究竟所得,他们自宗的胜义谛实际上成了无上菩提法身,这个无上菩提法身只是一个名词,实际上是完全观待于声闻乘缘觉乘,观待声闻乘缘觉乘他们相续当中的二灭可以安立成无上菩提法的。

实际意义上讲,非常严格的定义来看的时候,无上菩提法身只有佛才具备,但是在他们各自的宗派当中,他们自宗的胜义谛,这方面讲的很清楚,在声闻乘他自己的宗派当中,在缘觉乘自己的宗派当中,实际上究竟所得的二灭可以安立成无上菩提法身,无上菩提法身实际上就是佛宝。所以前面我们讲三菩提,三菩提就是说菩提就是佛的意思了,所以说我们就讲大乘当中有佛,然后声闻当中也有佛,然后缘觉当中也有佛,这方面就是讲的很清楚的。

在《入中论》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很清楚,所以说声闻中佛,这个中佛实际上就是指缘觉,因此说从这个侧面讲的话,安立一个菩提两个字,安立一个无上菩提法身,在他们自宗当中可以安立的,这个方面就可以成立成佛宝了。因此声闻怎么无有佛宝与法宝呢?佛宝、法宝肯定有,佛宝他的究竟的所得的,像这样二灭当中可以安立一个侧面,还有从他自己的菩提果的侧面讲可以安立成法宝。

所以说阿罗汉他的僧众这个侧面安立成僧宝,然后他所证悟的法,就是二寂灭法可以安立成法宝,然后究竟所得,已获得菩提的缘故可以安立成佛宝。因此说声闻乘当中可以有佛法僧三宝,从这个方面做观察的。

缘觉也承认寂灭为法性菩提,而并未承认寂灭是唯一的法宝。

然后缘觉他自己承认这个寂灭,这个寂灭也是灭法的意思,承许这个灭法是法性菩提,究竟的这样所得,而并没有承认寂灭是唯的法宝。像这样一种灭法是唯一的法宝,那么就是说缘觉他自己不承认的,然后他也承许灭法是究竟的所得的缘故,所以说佛和法都可以安立的。

所以说,承认果皈依为各自之菩提。

所以说果皈依是各自的菩提,前面讲的很清楚,就是在前面这一页当中,总而言之,承认与自相续中想获得三菩提,这个已经这样说了。说了之后,下面开始分析,分析的时候就是讲所以说承许,承认果皈依就是各自的菩提。

即想获得究竟三宝为果皈依。

下面就进一步宣讲究竟三宝是果皈依的道理。

《圣雄长者请问经》云:“皈依佛即欲得佛果;皈依法即欲得正法;皈依僧即欲得僧位。”

这方面讲三皈依的话,就是皈依佛的时候自己相续当中肯定是想要获得佛果的,然后皈依法也是想要获得正法的法宝,皈依僧也是想要获得僧宝的果位。

为成办自他二利而皈依三宝为因皈依。

像这样也是讲为了成办自他二利,为了承办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来皈依三宝,也可以安立成因皈依当中。

《宝积经》云:“诸比丘,汝等无论为自他,抑或为解脱怖畏、损害而皈依,汝之愿望皆能圆满。”

这个教证当中就讲,当等无论为自他,为自己皈依也好,为他人皈依也好,或是说为承办自己的利益,为他人的利益,或是说想要解脱这些怖畏而皈依,为了解脱损害而皈依,那么只要皈依三宝一切的愿望都能够承办。就是很清楚的说明,承办自他二利的皈依三宝是因皈依方面的,他主要是讲的很清楚,这个方面讲的非常的清楚,就是说承办自他二利而皈依三宝因皈依,然后下面有这个教证,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他也是为了成就暂时的自他二利进行观察的。

下面讲密宗对果皈依承许的方式。

密宗承认的是,想现见自己具有的心性本来即是正等觉,皈依了共同境之外三宝,于不共境本来无生之心性中入定。

此句改为:密宗承认的是,想现见自己具有、现在就固有存在着的心性正等觉,进而皈依共同境——外三宝,于不共对境——本来无生之心性中入定。

实际上就是讲了因皈依、果皈依两种,那么这个方面就讲了,对于密宗所承许的,想要现见自己所本来具有的,现在就固有存在的这样一种正等觉,然后进而皈依共同境的外三宝,就是说想要通过现前自己本来正等觉,然后皈依共同境,外面的这些佛法僧三宝的诚心皈依。于不共对境本来无生之心性中入定,那么不共对境是什么呢?不共对境是本来的心性,本来无生的心性这个是不共对境。然后怎么样皈依呢?入定,你安住在这个层次就是果皈依了。

他们承认各自坛城之三宝与共同之三宝二者为因皈依境,对此皈依即是因皈依;

密乘的行者承许各自坛城的三宝,各自坛城的三宝可以说是观音菩萨坛城,或是说这些各各的坛城,各各坛城当中都有这些佛法僧三宝,那么这个方面是各各的坛城当中,就是说从表面上看起来一种他相续安立的外在的一种坛城的三宝,然后共同的这些佛法僧三宝,这二者是因的皈依境。

那么对于这样一种分别坛城的三宝,和对于共同坛城的三宝进行皈依的话就是因皈依。

承认本来具有三宝的自心自然智慧为果皈依境,于无取无舍无改无染的境界中一缘安住为果皈依。

这个在讲的时候,果皈依也是讲果皈依境和果皈依的方法。那么果皈依境是什么呢?就是说本来具有三宝的自心自然智慧,就是说每一个众生本具的佛果,本来具备这样一种佛果的这个智慧就是果皈依境,所皈依的对境。然后怎么样皈依呢?安住它,安住的方式就是无取无舍,没有什么取舍,没有什么改造的,没有什么染污的等等。

像这样的话,这个境界中一缘安住这个叫果皈依,所以这个方面是讲的非常清楚的。

虽然,从外三宝中得果分而言为果皈依,为得果而承认皈依境分而言为因皈依,

就是说从另外一个侧面讲,从外三宝当中说,比如说他相续的三宝当中得果的这个分,分就是侧面,这个部分。那么从这个侧面、部分讲的时候可以安立成果皈依,因为他必定得到了果了,从得果的这个角度来看的时候中,应该叫果皈依了。然后从得果而承许皈依境部分、这个侧面来讲,这个因安立为因皈依,这个也是可以的。

但最主要的是,于自己本来任运自成具足果三宝故不希求其他之境为果皈依,皈依修持彼之顺缘外三宝安立为因皈依。

这个就是无垢光尊者再再给我们强调,果皈依和因皈依之间的差别,所以说从自己本来就具备这个果的三宝,不希求其他的境,安住在自己的自性三宝当中,这个就是果皈依了,这个方面讲的非常的清楚的。然后从皈依修持彼之顺缘,彼之顺缘就是说要现前自己本具的三宝,为了现前这个三宝,然后依靠外面的三宝的顺缘,这个时候安立成因皈依,就是皈依外面的释迦牟尼佛啊,这些佛法,这些僧众,这个方面就是为了现前自己本具的佛性,所以说外在的三宝安立成顺缘,皈依他就称之为因皈依。

《成智论》云:“三坛城主尊,承认他圆满,何故希求因,证光明心性,三坛城本性,一缘而入定,真说为胜果。”

在这个颂词当中也是讲到了因皈依、果皈依,首先就是讲因皈依,因皈依的前三句主要是讲因皈依的。三坛城主尊承许,承认他圆满,就是说三坛城,上师讲身语意的坛城,身语意坛城就承认他圆满。承认他圆满的意思就是说通过承认,他就是其他的顺缘,通过承许皈依或依靠其他的顺缘来圆满这个三坛城,这个就是因皈依。

何故,为什么呢,希求因,像这样的话为什么是因皈依呢?就是主要是希求因的缘故,希求他的因,为了三坛城的主尊彻底圆满现前的话,希求一个外在的因,所以说称之为因皈依。

然后后面就讲果皈依,证光明心性,三坛城本性,一缘而入定,真说为胜果。证悟自己的光明心性就是三坛城的本性,在这个本体当中一缘专注而入定,真说为胜果,这个说是果皈依。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第六十二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宣讲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十三品当中正在宣讲第六品,第六品主要是宣讲皈依的修法,皈依的修法前面无垢光尊者也讲得很清楚,这个就是进入大乘道的基石,如果我们要修持大乘道,没有这样种基础的话是根本没办法进修上面的瑜伽的,所以说刚开始修持皈依非常关键,实际上皈依主要是内心当中的一种决心一种承诺,从现在乃至菩提果之间永远不舍弃上师三宝,依靠上师三宝作为助缘,然后现前相续当中的自性三宝的功德,这个就是外相的皈依和内在的真实的皈依,也可以说是因皈依和果皈依两种。现在在宣讲共同、不共同的皈依境当中,前面对于显宗密宗的一些观点已经作了观察了,今天继续宣讲对三宝的认知和方式。

此处认知三宝有二种,共同小乘中承认佛为殊胜化身;

这个方面就是说认知了三宝有两种,一个是共同的一个不共同的,首先是共同的小乘当中承认佛是殊胜化身,皈依的佛宝主要是承许化身,在化身当中有好几种化身,有工巧化身,有殊胜的化身等等,此处的殊胜化身主要是示现十二相成道或者说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的殊胜的佛宝,所以说称之为殊胜化身。

法为十二部经典之教法以及各自相续之道、等持等证法;

小乘认为的法宝主要是有分两种,一个是教法和证法,教法证法当中,所谓的教法是十二部经典这方面的教法,还有正法是各自相续之道,自己相续当中所体悟的道,还有相续当中等持智慧等等都称之为证法。

僧众有凡夫僧众与圣者僧众两种,

对于僧宝的安立有凡夫僧众和圣者僧众,下面首先宣讲凡夫僧,再宣讲圣僧。

凡夫小僧为沙弥、沙弥尼及居士,是众生之福田故;

在此处无垢光尊者安立僧众的时候,安立凡夫僧的时候分了两种:一个是小僧一个大僧。小僧就是沙弥、还有沙弥尼,这个是出家僧,还有包含居士,男居士女居士,反正相续当中具有居士戒的话也可以称之为僧,也可以称之为小僧众,所以在无垢光尊者的这个论典当中就这样宣讲的,因此住在佛学院的时候,有的说供僧的时候,因为有这样一种教证的缘故,所以法王如意宝说,只要是佛学院居住的居士也可以受供养,也可以接受斋饭等等,所以根据主要从此处来的,这个方面属于凡夫小僧,而且是沙弥、沙弥尼还有居士等等,因为这些是众生的福田,相续当中皈依了三宝,相续当中有戒体的话,肯定是众生福田,这个在很多地方都是进行宣讲过的,对于居士供养什么功德,对于出家人供养、对于声闻缘觉供养、对菩萨供养、对佛供养这个方面都有超胜的功德,所以就知道小僧众也是众生福田。

大僧为具近圆戒者,即是说比丘为大僧众,四位比丘以上称为僧众;

在凡夫僧当中有大僧,大僧是具有近圆戒者,具备这样一种比丘戒,这方面称之为近圆戒。近主要是讲接近涅槃的意思,如果是受了这样种戒律的话,他离涅槃道非常近,所以叫近,圆就是圆满的意思,针对于下面的这些戒体,比丘的戒律是最具圆满的,所以说近圆戒有的时候称之为近圆戒,有的时候是比丘戒,实际上意义上来讲是近圆戒。

即说比丘为大僧众,这个地方直接所宣讲的就是比丘,大恩上师讲比丘尼也包含在这个里面,因为他也是受了近圆戒的原因,所以说像这样的话主要是受持大僧众。四位比丘以上称之为僧众或者称之为僧团。

以上介绍了凡夫僧,下面再讲圣僧。

圣者僧众是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因为此处主要是宣讲小乘的共同道,共同的小乘当中宣讲的时候,他们的圣僧主要是这些得了圣果的这些圣者,得了预留果乃至得了阿罗汉果等等都称之为圣僧。

在有些地方讲圣僧的话,一个就可以称为僧众了,凡夫僧四个以上称为僧众,这个也是有安立的方式的,还有所谓的预留果、一来果、不来果,还有阿罗汉果这些名称在大乘当中也有,将这些大乘菩萨安立成预留果,然后安立成一来、不来果,最后将佛安立成阿罗汉果,这方面也是有安立的。比如说《庄严经论》,在这个里面也有如是承许的。

大乘共称佛宝为具二清净、究竟圆满二利之三身自性,

前面讲了共同的小乘,下面讲不共大乘,不共大乘安立了佛法僧三宝就是下面这些内容应该了知,首先是大乘共称的佛宝,共称的佛宝是具有二清净,二清净主要是本来清净,本来离垢清净和染污清净这两种,本来清净就是如来藏的本体,染污清净就是通过修持将一切的垢染全部彻底消尽之后所显露的如来藏本性就称之为离垢清净,所以说大乘的佛宝是必须要具有二清净,为什么说必须有二清净呢?因为凡夫人具有一清净,凡夫虽然很多业惑,但是本来清净是具备的,只要佛陀才具备二清净,所以说只要提到二清净肯定是指佛陀。

究竟圆满二利之三身自性,佛陀已经自利他利成究竟圆满,所以佛陀法报化三身的自性就是佛宝所摄,。

《宝性论》云:“无为任运成,非依他缘证,具足智悲力,具二利为佛。”

《宝性论》开篇的时候分别顶礼佛法僧三宝,分别顶礼佛法僧三宝的时候,对佛宝进行顶礼,这个颂词前段时间在心性休息当中也遇到过,当时也解释过,实际上在这个颂词当中主要是以六种特点或者八种特点来赞扬或者来宣讲佛的功德的。

无为法任运成就非依他缘证,这个方面是前三种,具足智悲力是后三种,具二力从自相续方面具备其功德是具自力,令他人也获得这样种功德叫具他力,所以说实际上六个反体或八个反体开合不同的。

前面讲的时候前三种后三种实际上总的来讲有六种,具有六种肯定是具有二力的,所以说加后二种就是八种特点。

这个以上主要是宣讲佛宝,下面讲法宝。

法宝之本体是不可思议的,自性为成佛之道或对治法。

所谓的法宝的体性他不可思议的,很多地方讲法宝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种自性来进行观察的,法宝的自性是成佛得到,通过大乘的法宝可以获得成佛,然后是其他的障碍其他的垢染对治之道,所以说这个就是法宝它自己的本体或自己的作用。

(法分义法与句法:)

法分为句义两种,一般来讲,句就是讲典籍等文字典籍,意义就是六度或者其他的修法称之为义。下面对这些进行解释:

具相道与二寂灭之有相法为义法,句法为十二部经典。

这个方面的解释方式主要是按照《宝性论》的传统,《宝性论》的传统解释的时候和其他地方解释这些稍有点不同的地方,所以说这个方面的“具相道”是什么意思呢?“具相道”的“道”就是指道谛的意思,“具相”的“相”字就具有它的特点,具有特点的道谛,这个方面是一种道谛所摄的法。

二寂灭主要是灭谛所摄的,二寂灭主要是灭谛,所以说所谓的义法,它就包含的道、灭二谛,道谛就是具相,具有这样种相的道谛,下面还要讲具有什么相。二寂灭主要是讲抉择面和非抉择面这两种,这两种都是灭谛所摄的,所以说二寂灭是指灭谛,具相道是指道谛。

有相法:这个方面有相法如果出现在其他地方应该理解成有执着有相状的法,这个地方有相法具有这样特点的意思,具有这样一种特点的法就是这个义法,就是具有这样道谛,具有灭谛的这样一种相,这个方面称之为义法,所以说有相法其他地方的解释就不相同的。

句法为十二部经典。

句法是什么呢?就是讲十二部经典,十二部经典就是十二部契经,在有些地方讲十二部契经,在三藏十二部当中的十二部,反正下面还要再讲法宝的时候还可以分别再宣讲的。。。。。。。。。。。

《宝性论》云:“无二无思念,依净除对治,何依何离贪,二谛相为法,二离贪寂灭,即道谛所摄也。”那么就说二离贪寂灭,即道谛所摄。那么这个方面意思怎么样的呢,就说是这个无二无思念,依净除对治,这两种呢主要是宣讲这样一种这个法,讲法的时候呢首先二或思念呢是果,然后呢依净除对治是因,就是这样安列的。那么无二无思念这句当中呢有三层意思啊,就说是这个有三个意思给你解读。首先呢一个无二,那么这个无二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无二就是指没有业惑,戒和惑呢称之为二,那么在这个真正的证悟的时候呢没有业惑所以称之为无二。所以此处的无二不是双的意思,此处的无二不是优的意思,这个地方的无二就是没有业惑称之为无二的。业和惑称为二的缘故,因为就说在这个法的执行当中呢没有这个业惑所以称之为无二。无思念呢就是无思和无念,就是这两种。实际上无思念就是无思和无念,那么什么叫无思呢,无思的意思就是说这样法的自性呢不是非理念,不是能够思考的对境,没办法思议,所以说叫做无思,也可以理解成是不思议的意思。无念呢就是没有分别念的意思,那么没有什么分别念呢,主要就是讲这些非理注意的分别念,非理注意的分别念是引发这些业惑,引发这样一种这个可以说是思议的因,所以说在这个法宝的这个果当中呢,第一个呢是业惑,第二个呢它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本体,无念呢就是根本没有非理作业的这样分别念,所以说呢主要是果法。依净除对治呢也就说是也是讲三种因,依净除对治,依净除对治在字面上的话,也是两层意思隐含了第三层意思。那么在这个《宝性论》当中呢??【12:05】翻译的《宝性论》当中呢还有另外就说是比较明显,实际上呢另外还有这个意思,我们讲的时候可以带出来。那么就是说这个方面讲的是净除,净除是什么意思呢,净除的意思就是说净除这样一种这个烦恼障,净除烦恼障称之为净除。然后对治什么呢,就说是这个依靠三毒的对治仪式。就说净除呢主要是从净除烦恼障的角度讲的,对治呢主要是讲三毒的对治,这个道是三毒的对治,三毒的对治呢就是道。然后呢依净除对治呢它有一个显现,就是在这个此处的讼词当中不明显的一个显现,这个显现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显现就是指显现智慧光明,显现智慧光明呢主要是一种这个证,主要是证得,净除和对治呢侧重于断,然后呢就说是显现智慧光明可以侧重于正法。所以在这个地方呢讲依净除对治,依靠这个净除和对治之后呢它就显现光明智慧的本体,所以说呢这个附带带出来的意思就是说是光明显现这个本体的。这个方面呢是在此处讼词当中不明显的它的意思。

何依何离贪,何依何离贪呢意思就是说也是在宣讲这个法道,离贪两个字呢就主要是这个讲到了这个法宝的自性。那么在有些地方翻译成离欲,就说法呢是离欲尊,我在这个方面讲就说是离贪,所以说呢这离贪两个字呢主要是指法宝而讲的。那么什么样的本体叫离贪呢,或者叫离欲的法呢,何依何这两字呢进行观察的。这个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何就是它的果,二果呢主要是前面的无二无思无念,无二无思无念这三者是果,所以叫何。何方面代表它的果法,依何呢就说是这样的果依靠什么,依靠就是这个它的对治,对治就下面这个第二句当中所讲到的净除对治和显现这三种。所以说呢具备了这个这样一种无二无思念的这个果,然后具备了依靠这样一种这个因的净除对治的显现,这个就构成了离贪的法了。所以说何依何离贪的意思就是这样的意思。

二谛相为法,这个二谛呢不是指世俗谛和胜义谛,这个二谛是指灭谛和道谛,那么就说是具有灭谛道谛的相这个就是法。就说二谛相为法,意思就是说具备这个道体灭谛的相,称之为法,就称之为法宝,所以说此处的谛就是指道灭二谛的。二离贪寂灭,即道谛所摄也。二离贪呢意思就说在具有两种特性的离贪,具有两种特性的法呢称之为离贪的法宝,就是二离贪的意思,二呢就是讲具备了两种自性,两种特点,离贪呢主要是介绍法宝它自己的本体。那么什么是法宝呢,就是具有两种离贪的这个自性叫法宝。那么这两种自性是什么呢,寂灭即道谛所摄,寂灭就是灭谛,即道谛所摄这个道谛。所以说通过灭谛和道谛构成了就说离贪的这样一种本体,就是从这个方面来了解的。

二寂灭是指以对治法去除前有之垢无有戏论的抉择灭与垢染或戏论,住于犹如虚空般无有自性之义中的非抉择灭;那么就说是这个二灭呢是这个抉择灭和非抉择灭,那么抉择灭和非抉择灭在这个??【15:30】都开始宣讲这个二灭。那么但是呢它的意义呢完全就是不同的地方。那么在有部当中成许这样一种二灭呢它是一种有死法,它是死有的。经部以上呢不成许它是一种死有的。那么在大乘游戏在此处宣讲,宣讲二寂灭的时候,它是站在很高的高度,站在最高的高度来进行安列抉择灭和非抉择灭的。那么这个方面呢这个抉择灭呢是对治法,通过对治法去除前有之垢无有戏论的这样一种本体,那么通过对治法呢主要是通过离戏因,通过这样一种离戏的这样一种因,能净因呢,通过能净因呢然后可以去除前有之垢。前无之垢和前有之垢呢主要是从实相现象来观察的。有些时候说这个垢染呢是以前就不存在的,有的时候说这个垢染是以前有的,如果说这个垢染是以前不存在,如果看到这个字句的时候一定是实相。然后如果说这个垢染是以前有的后面没有,这个肯定是现象,在现象界当中呢肯定相续当中有烦恼,然后通过修法可以将烦恼去除,这个绝对是从现象的层面讲。所以说呢通过对治法去除以前有的垢染,然后显现无有戏论的抉择灭这个层面,与垢染与戏论,与垢染与戏论呢可以说理解成它的这个课程可以讲,就说是通过抉择灭来将垢染和戏论灭除,但是从这个句子来看的时候呢,似乎是将抉择灭和垢染戏论放在一起同等的方式来进行就说是观察的。也就是说呢二寂灭是指对治法去除,这个去除两个字,去除什么呢,就是连起来看呢所去除这个就说抉择灭与去除垢染,去除戏论就这样的。那么如果这样的如果理解呢,那么就如果这样可以理解成这个到位的抉择灭的智慧和它的这个垢染和戏论,也就是说能对这个所对治,能对治呢就是抉择灭的这种智慧,所对治呢就是指垢染和戏论,那么从这个侧面理解也可以。确确实实也是可以的。那么在变法法义当中也是讲到了,就说是这个能对治和所对治二者来讲呢,都是不存在的。因为有了所对治,才有了能对治。如果说没有所对治,没有能对治。所以说这个句当中说要去除这样一种这个无有戏论的抉择灭,要把抉择灭去掉,然后要去掉垢染戏论这个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呢就说是这个??【17:47】真正现前的时候,能被这个智慧和所对治的垢染戏论同等都是假列的【17:51】。这个方面可以了解它的含义。

然后呢下面讲非抉择灭。住于犹如虚空般无有自性之义中的非抉择灭,也就是说去掉,排除了去除了抉择灭和垢染戏论之后,然后安住于犹如虚空一样没有自性义的非抉择灭当中,那么后面这个“住于犹如”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本来的这个智慧光明,不是通过能对治生起的抉择灭,也不是就说是抉择灭所对治的这些,都不是。那么就说虚空一样无有自性之义呢,就说本来自成的这样自然光明,本来具备了如来藏的这个特点等等。那么这个方面称之为非抉择灭。为什么叫非抉择灭呢,因为它本身就是无为法,它不是通过抉择之后才安列的灭缘故,它本来就是灭自性灭的缘故。所以说呢安列成非抉择灭。所以之方面的讲法是相当高的一种讲法。

道为资粮、加行、见、修之证悟分,那么下面再讲道。道是什么呢,道就是讲这个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的这个证悟分,就证悟了这些侧面,证悟的部分呢就称为道谛。二谛之相是指一切教法与证法,那么这个二谛的相呢就是讲这个道谛灭谛这个叫二谛,这个方面的二谛都是讲道谛灭谛,不是讲世俗胜义谛。我们说道谛和灭谛的相呢就是指教法和证法所摄的。反正呢一部分呢,一部分的道谛呢是这个教法,然后呢就说证法呢也是包含一部分。道谛当中有一部分证法,然后在这个灭谛当中也有一部分证法。灭谛当中的证法就是二灭,前面所讲的二灭呢它的这种证法呢是灭谛所摄的。然后道谛所摄的呢,道谛所摄的证法呢也有这样一种菩萨相续当中智慧呀等等。这方面也可以说是这个道谛所摄的证法。所以说二谛的相呢它具有的这个特点,就是指与教法与证法都包含的。僧众是指重新现见心性光明之义住于十地的圣者。那么所谓的大乘僧众呢是指重新现见,重新现见就说以前没有见过,以前没有见过,现在呢这个可以说新见,重新见到的意思就说是新见,或者说重新两个字呢,重新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好象是以前见过了,好象遮障又重新见到的意思。这个也可以理解 ,理解的意思就是从二清净的侧面来理解的。那么因为众生本身具备 这样心性光明之意,那么就说本身具备,后面通过遮障没有现见成了众生之后呢,后面通过修道又重新现见,也可以理解。“重新”两个字的意思:以前见过了,遮障了又重新见到一次,这个也可以理解,理解是从二清净侧面理解的,因为众生本身具备心性光明之义,本身具备,后面经过遮障没有现见众生之后,后面通过修道重新现见,也可以理解,反正两个方面都可以理解,从字面上意义上都可以了解这个地方的含义

重新现见心性光明之义住于十地的圣者。这个地方讲决定是圣者所摄的,从一地菩萨到十地末,这些都是见到心性光明之义安住十地圣者中。

《宝性论》云:“如所尽所义,智慧清净故,具慧不退众,具无上功德。”

在《宝性论》中讲僧众的功德“如所尽所义,智慧清净故”“如所尽所义”,是如所有法和尽所有法方面来讲的,圣者僧众对于如所有法和尽所有法的意义都能够照见,如所有的智慧主要是见到万法真如义,尽所有智慧是见到众生相续当中普遍具有如来藏光明侧面讲的,所以叫“如所尽所义”,从对境来讲叫如所有法、尽所有法,从有境来讲叫如所有智、尽所有智,从境和有境这两个方面可以如是分别,“智慧清净故 ”意思是说,因为圣僧通过修持具足了清净智慧障垢的缘故,智慧的障垢远离了,智慧就清净的显露,“具慧不退众”,具慧是具如所有智慧和尽所有智慧,“不退众”是说到了一地菩萨以后不退转,不会再退到轮回当中,“具无上功德”具备一般凡夫或僧人根本不具备的这种无上的功德。

共不共的金刚乘安立三宝的观点,下面进行宣讲,或者前面讲小乘大乘这方面可以安立为共同,此处的金刚乘可以安立为不共同,小乘大乘安立为共同,金刚乘安立为不共乘,这方面可以看各自定义和出现的场合,比如说下面的圣乘,这个圣乘观待小乘来讲,大乘叫圣乘,或者观待金刚乘来讲大乘不叫圣乘,金刚乘叫圣乘,观待大圆满来讲,大圆满才是圣乘,所以,这里所谓的共与不共都是可以如是理解的。

不共金刚乘中各续部的观点各不相同。

下面引用事部、瑜伽部等续部的观点略说三宝的自性。

事部与行部承认佛宝为三身五智,

三身后面加个“或四身”,也就是说事部与行部承认佛宝为三身或四身五智,有些地方讲三身五智有些地方讲四身五智,有些地方讲三身四智,关于这些观点,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庄严经论注疏》当中也讲过的,四身五智的讲法在显教的经部中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意义上面完全可以包含的,因为法身的侧面安立的自性身,再加上法界体性自,其实完全都是合理的,所以说三身四智或四身五智,意义上面没什么无别的。

或者清净法性、神变、加持之天尊、如来部、莲花部、金刚部所摄之报身以及寂猛装束大小坛城诸化身尊众;

所谓的佛宝,前面宣讲了清净法性,把清净法性安立为佛宝,神变所幻现的天尊,加持所幻现的天尊,还有如来部、莲花部、金刚部所摄的报身,还有寂猛装束大小坛城诸化身尊众,这全部是佛宝所摄。

法宝即如前所说的一切法,尤其是各自共称之论;

法宝在事部行部当中,前面所说的一切法和大乘当中的所讲的是一样的,还有尤其是各自所称之论,包含在事部行部,各自所称得论也可以包含在法宝当中。前面讲十二部经典,除了十二部经典之外,再加上各自的论典。这些方面也称为法宝。

僧宝指声闻、菩萨与持明僧众三者。

所谓僧宝包含声闻僧众,菩萨一到十的僧众,还有持明僧众。持明僧众主要是密乘当中的成就者,或者密咒士,这方面都称之为持明僧众。持明僧众、菩萨僧众,不一定显现身相的。无垢光尊者在此处声闻乘也是包含在僧众中缘故,所以说声闻菩萨持明含在家,出家二众。

瑜伽续承认佛宝是三身五智,也加或四身,后面“或者”不要,改为“的”字,即瑜伽续承认佛宝是三身或四身五智的清净法性,这样连下来。

包括与,“与”前面加个“属”字,包括坛城中的诸部主尊金刚萨埵、珍宝部、莲花部、事业部、如来部五部所摄之三身寂猛相以及主尊、眷属、一多根本坛城、誓言、法、事业之坛城、四手印、一手印等次第即包括于大小坛城中的一切圣尊;

在瑜伽续当中宣讲三身五智清净法性是佛宝所摄。还有坛城主尊金刚萨垛也是佛宝所摄,还有珍宝如来五部所摄的三身威猛相的主尊眷属都称之为佛宝。还有一坛城多坛城根本坛城,坛城当中的圣尊,还有誓言法事业的坛城,这是誓言就是誓言坛城,法就是法坛城,事业就是事业坛城。四手印、一手印这是生起次第的学修方式。观一次本尊称为一手印,观多次就叫多手印或四手印,这些次第包括大小坛城的一切圣尊,从这个方面了知安立的。

法宝与僧宝与事部、行部所许相同。

前面怎么承许法宝和僧宝,这方面在这里也是相同的。

大瑜伽续中承认佛宝是一切出有坏报身如来之身语意与金刚自性无别之主尊、眷属、一本尊、多本尊、圣聚、住于自成坛城密严刹土中的圣众以及从中示现的一切化身;

前面讲到了事部与行部,……也讲到了事部、行部、瑜伽续。大瑜伽续主要是讲无上瑜伽续,无上瑜伽续当中的佛宝,出有坏佛陀的报身如来之身语意与金刚自性无别之主尊、眷属,主尊与报身佛无二无别,眷属也是他化身的缘故,所以显现的眷属也是佛的自性。一本尊或多本尊、圣聚都是坛城的自性,住于自成坛城密严刹土中的圣众以及从中示现的一切化身都是佛的本体的缘故都安立为佛宝。

法宝是前面所说的一切法;与三宝无二无别之自性并具灿然相好者为无上僧宝。

上师解释无上僧宝的时候说包括佛菩萨在内,这个地方安立与三宝无二无别的自性。具灿然相好者为无上僧宝。这是略说密乘当中安立三宝的方式,这主要是从内具三身五智等等安住皈依处,这个角度称为不共金刚乘的观点。

下面解释三宝当中的宝。为什么称为宝呢,平时我们讲三宝,为什么称为三宝呢?《宝性论》当中讲的很详细。如果没有学《宝性论》这种观点,连为什么称为宝的含义就了解的很马虎,很模糊。

下面引用《宝性论》的观点来宣讲为什么称之为宝的根据。

《宝性论》云:“源罕(改为“难得”)无垢染,具力世间饰,殊胜性无变,是故称为宝。”

在《宝性论》当中从六个侧面安立称“宝”的,第一个是难得,第二个是无垢染,第三个是具力,第四个是世间装饰,第五个是殊胜,第六个是性无变。下面一个一个宣讲,一个一个对照。另外因为具有这六种特点的缘故。“是故称为宝”,具有这种特性的佛法僧才能称之为三宝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下面无故光尊者略释:总而言之,以六种相同点可以说明所谓的佛法僧三宝与珍宝相同。

这个地方的“宝”和珍宝相同。 世间的珍宝世间的如意宝等等具有这六种特点,佛法僧三宝具有这六种特点与珍宝相同相似,相似的意义前面讲过很多次,实际上具有珍宝能不能和真正的佛法僧相比呢,没办法相比,因为三宝是真正的引导众生出离的智慧的自性,珍宝是无情物的自性,所以二者没办法相比,但是从相似的角度讲有六个相同点说明佛法僧与珍宝相同,所以将佛法僧安立为三宝。

来源难得相同,若不是多生累劫中积累善根者不能值遇之故,二者相同。

这样的三宝很难得很难以值遇,为什么三宝很难以值遇呢,因为要值遇三宝必须多生累劫中积累善根

也就是说这个地方的宝是和珍宝相同的,世间的珍宝或者世间的如意宝等等,这个方面具有这六种特点。那么佛法僧自性具有和珍宝的六种特点相同或者相似的这样一种特点的缘故称之为宝。相似的意思以前讲了很多次了,实际上这些珍宝能不能够和真正的佛法僧相比呢?没办法相比的,因为一个是真正的引导众生出离的,或者说一种智慧的自性,珍宝是无情的自性,所以说二者没法办法相比。但是从相似的角度来讲,有六个相同点,所以说通过六个相同点来说明佛法僧和珍宝相同,所以说将佛法僧安立成三宝。

来源相同:若不是多生累劫中积累善根者不能值遇之故,二者相同;

来源二字改成“难得”,难得相同。

所谓的难得相同,就是说这样一种三宝很难得,很难以值遇,为什么这个三宝很难以值遇呢?因为要值遇三宝必须多生累劫当中积累善根,或者说以前发过殊胜的愿,这个方面的话在因缘福报成熟的时候他才可以值遇三宝,才可以进入正道当中修学。所以说因为需要多生累劫当中积累善根的缘故,如果说没有在多生累劫当中积累善根根本没办法值遇,所以说这个难得就是从这个角度讲的。

那么既然这个方面有一个二者相同,那么从他珍宝方面是什么难得呢?比如说世间的珍宝,世间的这些殊胜的这些黄金啊,或者说殊胜琉璃啊,还有这些如意宝等等,或者金刚钻石这些方面的珍宝呢,那么它也是很难得的,它不像石头瓦块一样,不像这些泥巴一样到处都有,实际上黄金、钻石,这些方面的如意宝它是很难得。那么谁能够得的到呢?有大福报者,具有殊胜因缘者他能够值遇,所以说不是一般的贫穷人,也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可以值遇这些珍宝的。所以说如果没有具备福报,没有具有殊胜的因缘得不到、值遇不到这样的珍宝,所以说此处这个珍宝和三宝也是相同的,从难得侧面完全相同。

无垢相同:因诸相远离垢染之故,二者相同;

无垢相同,无垢就是无有垢染方面是相同的。

诸相改成“随时随地都”,因随时随地都远离垢染之故,二者相同。

因为随时随地都远离垢染,那么什么意思呢?从三宝的侧面来讲,就是说随时,不管是什么时间,不管哪一个地方出现三宝,这个三宝的自性都是远离垢染的,没有丝毫的垢染,所以说都是远离垢染的缘故,可以说是无垢的特点的。那么珍宝也是这样的,这些如意宝也好,或者其它黄金也好,实际上本身来讲都是无垢的,随时随地远离垢染的缘故,所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讲它们二者是相同的,都是非常清净没有什么垢染,三宝也是这样的,珍宝也是这样的,所以说二者有这样相同之处。

具力相同,其具有六神通等不可思议之功德力,二者相同;

具力相同,具力就是具有这样不共的能力,不共的作用不共的能力,这个叫具力。

从佛法僧三宝的侧面来讲的话,佛宝啊或者法宝,或者摄于佛、僧众当中的法,他们具有六神通,尤其是佛僧等等,比较明显的方面观察的时候,具备这样六种神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力,能够如欲的降下这些所欲的语,或者说能够遣除众生的怖畏等等,这些方面都是一般的凡夫分别念难以思议的,不可思议的功德的能力的显现,这个方面就是佛法僧三宝的。然后珍宝有什么能力呢?如意宝它可以遣除世间的衰败,它可以遣除世界的贫穷,它具备一般的这些无情难以具备的功德的,难以具备的能力如意宝是具备的,所以说它也具备能力。

还有一些世间的珍宝,它本身就是有一种不共的能力,比如说传承当中这些天珠啊,或者殊胜的珍宝啊,传说戴在身上就可以些邪魔,或戴在身上就可以远离疾病啊,或者说放在家里可以招来吉祥啊等等等等,这些方面它的不共的能力就是这样的,本身就有这样不共的能力。因此说这些珍宝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所以说二者是相同的。

成为世间之饰相同:作为众生善心之因故,二者相同;

他的特点是成为世间的装饰,三宝可以作为世间的装饰,而且他是世间的最胜的装饰。为什么?有什么根据可以安立他是世间的装饰呢?因为这个三宝可以成人众生一切善心的因。一切众生的善心从哪里引发的呢?实际上一切众生的善心就是从佛法僧引发的,依止佛陀为导师,然后佛陀开示了四谛、十二因缘,或者说取舍因果之道,这个方面都是引发众生善心的因。或者就是说依止这样的僧众,依止僧众受皈依,依止僧众戒除、断除杀生、偷盗、邪淫等等的恶业,这些都是引发众生的善心的来源根据。

所以说佛法僧三宝不单单是装饰,而是世间的最胜装饰,如果在整个世间当中没有佛法僧三宝的话,那么众生将变得极为贫瘠,尤其是众生的心相续将会变得非常的黑暗。那么三宝出世之后引导众生生起善心,引导众生心向善法的缘故,就成了世间的最胜装饰品。

然后珍宝可以作为世间的装饰,人们将黄金打成首饰,然后挂在耳朵上,挂在脖子上,或戴在帽子上等等,这方面因为它很珍贵的缘故所以说可以作为世间的装饰品。因此说珍宝作为一般众生的身体上面的装饰,或者屋里面的装饰。而三宝可以作为整个世间的最胜装饰,成为世间的装饰品的侧面来讲二者是相同的。

殊胜相同:较人造珍宝殊胜并超过世间之故,二者相同;

并字改为:作为相同点而。较人造珍宝殊胜作为相同点而超过世间之故。

这样殊胜的三宝他就是远远超胜于其他的法,超过世间,或者他根本不是造作的,根本不是人们去造作,不是通过因缘产生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就是说三宝自性本来本具的如来藏特点开发的时候叫做三宝的自性。所以说这样一种殊胜大无为的善法绝对超过现在的一切世间因缘的造作中,从这个侧面讲殊胜,极其殊胜就是这样的,根本没有改变过的,完全是本来具备的这样的特点叫做殊胜。

珍宝是什么样的呢?珍宝它也是天然形成的,珍宝当中有人造珍宝,还有天然珍宝,当然大家对人造珍宝的价值都知道肯定是很低劣的,然后天然珍宝的价值大家认为是非常高的,有这样一种看法。所以说就犹如天然珍宝远较人造珍宝殊胜的缘故,所以说安立成宝。就是说大无为三宝的自性也远超其他一些因缘所生的善法,所以从这个方面讲也是超过世间的,二者是相同的,从这个相同点进行比较的时候就知道了。

无变性相同:不以褒贬等而改变并是无为法之故,二者相同。

“并”字也是改成“作为相同点”。

观察的时候无变性相同,三宝他是不改变的,珍宝是不改变的。那么从哪个方面讲不改变的呢?三宝不以世间的褒贬而改变,意思是说信仰佛法的人,信仰三宝的人再再的造颂词,再再的去对三宝顶礼、赞颂,那么三宝的本体会不会因为很多很多的赞颂而改变或者增上呢?这个是根本不可能增上、改变的。然后有很多不信三宝的人,对于三宝诋毁或者詈骂等等,那么三宝的自性会不会因为很多很多人毁谤、低贬而减弱呢?也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他是根本不变化的本体,不可能因为褒贬而改变的。

同样的道理,这个如意宝或者这些黄金等等的价值,它的本体也根本不会因为人们的褒贬而改变它的本体,根本不可能通过褒贬改变它的本体的。人们心目当中或者在实际运用的时候有可能这个黄金涨价,黄金跌价,有这个方面的现象,但是实际意义上通过褒贬或者涨价也好跌价也好,它的自性会不会因此而改变?它的自性绝对不可能增长、减弱,从这个方面就可以了解的。

因为三宝是无为法的缘故,所以说不可能有褒贬,那么此处并不是说珍宝是无为法,他这个地方讲而改变是作为相同点,就是不以褒贬而改变作为相同点观察的时候,三宝是无为法,珍宝当然不是无为法,这个是二者不相同的地方。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三宝安立成宝的根据主要是和珍宝相比都有六种相同点,所以说安立成三宝。

三种安立方式,

下面有安立佛法僧三宝的三种安立的方式。

《宝性论》云:“佛陀正法僧,佛陀正法僧,三乘三事业,依照诸信解,安立三皈依。”

对于佛陀、正法和僧宝这三种,在三乘当中,三乘就是所闻乘、缘觉乘和大乘,就是在这三乘当中有三事业,三事业就是说依靠佛陀做的事业,然后依靠正法做的事业和依靠僧众做的事业,有这样三乘三事业,首先是这样的。依照诸信解,安立三皈依,依靠三乘的行者对于三种事业信受的程度,或者说对于佛法僧三宝供养的程度安立三皈依的,主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也就是说对于佛陀或者对于大乘,佛陀的事业,佛的事业有信心的人,或者着重供养佛的人他主要安立成大乘的皈依。然后对于法宝有信心的,比如说缘觉乘的种性他对正法非常非常的恭敬,所以说他依靠法的事业如是来进行的缘故,所以依靠他的信解安立缘觉乘的皈依。然后声闻乘对于僧众特别特别恭敬,所以说他主要依靠僧众的事业而进行修法的缘故,所以从这个角度安立声闻乘的皈依。所以说从三个方面进行安立,就是三种方式。

下面用《宝性论》注释的观点进行观察:

《宝性论释》中云:“对于为宣说本师功德、趋入佛真实义之菩萨乘的补特伽罗,以及对佛殊胜事业有信解之人而言,佛为皈依处,是二足尊故;

就是说对于宣说本师的功德,宣讲佛陀本师的功德,然后为了趋入佛真实义,他是为了趋入佛真实义,这个菩萨乘的补特伽罗,就是说大乘的众生来讲的话,还有对佛的殊胜事业有信解之人,他单单侧重于对佛的殊胜事业非常有信心,这个侧面讲的话佛为皈依处,主要以佛作为皈依处。是二足尊故,那么谁是二足尊呢?佛陀就是两足尊,或者佛陀是二足尊。

这个就是前面所讲的三乘三事业,就可以在注释当中讲三乘是哪个地方对照的,然后三种事业当中的佛的事业是怎么样的,所以下面讲以及对佛殊胜事业有信解之人而言,佛为皈依处,这就是第一种安立皈依的方式。

对于为利本师所说教法、自己随念甚深缘起法之缘觉乘补特伽罗,以及对法殊胜事业有信解者而言,法是皈依处,乃离贪之殊胜故;

最后的“殊胜”改为“尊”。

第二种皈依的安立的方式主要是对于为利本师所说教法,因为缘觉乘他出世的环境,所出世的时间是非常特殊的,佛陀早就涅槃了,然后正法早就隐没了,或者说佛陀所宣讲的正法隐没了,然后他自己修行的助伴没有,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独觉、缘觉他主要出世在无佛之时,没有这些四众弟子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所以说他相续当中能够恭敬的、能够安立的就是佛陀所说的教法,为利本师所说的教法,为利这两个字不是很好理解的意思,上师也没有讲过为利是什么意思,但是从其他的注释当中观察的时候,这个为利就是利益的意思,功德的意思。那么对于本师所宣讲的教法的功德生起很甚深的信解。因为佛陀也没有了,然后导师也不存在,然后僧众也没有,修行的助伴也不存在。所以说这个时候能够忆念的,能够依止的就是有利益的佛陀所宣讲的正法,就是说有利益的佛陀所宣讲的正法。

所以说他自己随念甚深缘起法,他自己对法特别恭敬,然后对于甚深的缘起法自己能够随念,就是前面我们讲的顺、逆观十二缘起,这样一种缘觉乘的修行者,缘觉乘的补特伽罗讲的话,还有对于法的事业有信解者,对于依靠、通过正法能够做殊胜事业,对正法非常有信解的人,就是说不单单是缘觉乘的众生,而除了缘觉乘之外有一些人,比如现在处于有佛法的时代,有一部分众生他对正法非常的恭敬,而且对于法的殊胜事业非常有信解,对他们来讲的话主要皈依法,法是他的皈依处。

乃离贪之尊故,离贪之尊就是前面我们讲的离欲尊,正法尊是离欲尊,像这样是离欲尊的缘故,离贪之尊的缘故,所以说以正法作为主要皈依处的。

对于为宣说入佛法之僧众的功德随念从他人处所闻之法音而趋入的声闻乘补特伽罗,以及对僧众殊胜事业有信解者而言,僧是皈依处,为诸众之殊胜故。”

最后的“殊胜”改为“尊”字。

也就是说,第三类是对于宣讲入佛法僧众的功德随念。因为我们要进入佛法的话,主要是依靠僧众的加持,通过僧众、僧团的力量,然后自己生起信心而进入佛法当中。所以说对于宣说入佛法僧众的功德,然后从这个方面随念。

还有从他人处,从其他可以修行者的地方所闻的法音,而趋入声闻乘。声闻的意思就是听闻声音而入叫做声闻,就是说听闻声音而入,听闻佛音、佛的声音而入,所以说这样叫做声闻。这方面也是一样的,听闻所闻的法,他人所闻的法音而趋入的这样修行者就安立成声闻乘的补特伽罗。

还有对于僧众的殊胜事业,他有一个比较不共特殊的信心、信解,从这个方面讲的话僧宝是他的皈依处,因为是诸众之尊故,那么众中尊,有的时候佛是两足尊,然后法是离欲尊,然后僧众是众中尊,像这样一切众人当中最殊胜的最尊贵的僧宝,所以说他就是诸众之尊故,从这个方面理解。

总之,暂时皈依处是三宝;究竟皈依处是唯一佛陀。

前面无垢光尊者讲了很多很多观点,总而言之概括的时候,暂时的皈依处作为救护者,暂时的皈依处就是外在佛法僧三宝,究竟皈依处是唯一的佛陀。因为前面分析这样一种法宝和僧宝都不究竟的缘故,有为法等等变化的缘故,所以说只是唯一的皈依处就是佛。

《宝性论》云:“胜义众皈依,乃唯一佛陀,佛具法身故,僧亦究竟佛。”

这个颂词昨天解释过的,主要还是成立佛陀是唯一的究竟皈依处。

因此佛陀是所求究竟义之果皈依。

下面再讲第二个科判:

丁二(别说因皈依境)分三:一、总说三宝;二、别说法宝;三、别说僧宝

戊一、总说三宝:

总说三宝当中实际意义上,无垢光尊者也是宣讲了佛和法,僧宝在此处直接没有讲的。

谁具救护之能力,自己应向其请求救脱怖畏之法,并且通过仪轨而皈依。

“皈依”两个字改为“承诺”,“承诺”后面再加一句话:“为宣其自性而说。”

这一段的意思是怎么样理解的呢?不管是谁具有救护的能力,那么自己应该向他请求救脱怖畏之法,也就是说要皈依他,要依靠他,就是这样的。在安立究竟皈依处的时候,在安立谁能够救脱怖畏的时候,比如说以前在广论当中引用了赞印赞,殊胜赞等等,这些印度的大德都是说我不是偏袒佛陀,我也不轻视外道,反正我通过智慧、理论的观察,谁具有救护的能力我就皈依谁。就是说非常公正的,通过很公正的理论来观察之后,不管是谁,反正只要具备这个能力,真正能够开示救脱怖畏的方法,通过殊胜的观察决定之后,我就向他皈依。最后观察完之后,只有佛陀、只有三宝具有这个能力,所以说舍弃外道而进入佛门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并且通过仪轨而承诺,实际上我们在受皈依戒的时候,通过这样的仪轨,阿奢黎上师开始念诵,自己开始重复,最后通过仪轨承诺,承诺自己乃至于成佛之间,宁愿舍生命不舍弃三宝等等,这个方面就是一个决心,自己发了一个承诺。为了宣讲其自性,就是讲三宝的自性,为了宣讲三宝的自性而宣说下面的这些含义和偈颂。

有缘三宝因皈依,佛为化身相好饰,

一切佛法分二种,其中无垢之教法,

种种经续乘之义,显现经典文字相。

有缘三宝当中的有缘不是指有缘份的意思,这个缘就是指缘取的意思,就是在法义当中有一个有缘的修法,无缘的修法。有缘的修法就是指有缘取有相执,无缘的修法就是无缘取无相执,就是说有缘主要从显现方面讲,无缘主要从空性方面讲。此处这个有缘,这个因皈依不是从空性等等的角度来讲的,有缘就是有可缘取,有对境的意思。

有缘的三宝是因皈依,对于外在的佛法宝三宝安立因皈依,安立因皈依境的时候,佛为化身相好饰,主要是按照和小乘共同而承许的。和小乘共同承许的话,就是说殊胜的化身,佛就是殊胜的化身,然后相好庄严来装饰的,就是说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从这个方面装饰佛陀的化身的身相,然后这个就是佛,主要是皈依佛宝的境。

然后是法宝,一切佛法这个就是法宝,一切佛法分二种,就是讲教法和正法,就是说世亲论师的《俱舍论》,最后的时候也是这样讲的,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有这样一种颂词。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一切佛法分两种,是教法和证法。

教法是通过宣讲而住持的,证法主要是通过修持来住持的。反正如果有讲解的人,有修持的人,那么佛陀的教法、证法就会长住世间,这个方面就是这个含义。所以说我们自己要住持法的话,就是住持佛法,要不然你通过讲闻的方式来住持,要不然就通过实修的方式住持,除了这些之外,没有什么能够令佛法长住的,所以说为了令佛法长住,要不然就是讲解听闻,要不然就是实修实证。

其中无垢之教法,正法在此处没有侧重讲,下面讲正法,其中无垢之教法,在教法、证法两种佛法当中,其中有无垢的教法,就是非常清净的教法,通过三量观察再再能够成立的教法,所以说像这样无垢的教法。

种种经续乘之义,显现经典文字相,种种的经典还有续部诸乘的这样一种含义,就显现成经典文字相。经续乘就是讲显宗和密宗,经乘、续乘可以理解成显宗、密宗,所以种种经续乘之义,是通过显现经典,显现文字的形相来进行表示、表达的。所以说直接是宣讲佛宝和法宝,僧宝此处未宣讲的。

此观点是大小乘共同承认的。尤其是成为皈依境的佛宝是指相好严饰的化身、法身以及报身;

此观点是大小乘共同承认的意思,这个就是说颂词当中所宣讲的佛为化身相好饰,乃至于显现经典之相,这个观点是大小乘共同承认的,尤其,这个尤其之后应该是讲大乘的观点的。尤其是成为皈依境的佛宝,不单单是化身,而且是法身和报身都包含在内的,就是这个意思。

法是指一切经续之句义以及一切文字相。(僧宝下文有广说,故于此未述。)

就是说这样一种正法是指一切经典续部的句义,还有一切文字相的全部称之为法宝。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第六十三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十三品当中如今在宣讲第六品:皈依品,皈依品当中已宣讲了皈依的人、皈依的时间、皈依的境、皈依的功德等,现在在宣讲皈依境,皈依境如今在别说因皈依境当中,这个分了总说三宝、别说法宝和别说僧宝,三个科判,其中第一个科判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二个科判:别说法宝。

戊二(别说法宝)分二:一、教法;二、证法。

己一(教法)分二:一、因法;二、果法。

在教法当中,也有因和果两个方面,因的教法主要是显教的法称之为因法。果法主要是密宗的法称之为果法。所以有这样两个侧面。首先来讲

庚一、因法:

彼即经典十二部,契经应颂记讽诵,

自说因缘喻本事,本生方广希论议。

“彼”就是讲因的教法,因的教法就是经典,经典当中十二部,十二部在大小乘当中都有承认的,对于这样种承许的方式,像《瑜伽师地论》的观点,除了方广之外,其他都是小乘声闻部的经典,也就是方广这部分是大乘的,麦彭仁波切《庄严经论》的注释当中也是讲过,方广还有稀有,这些方面主要侧重于大乘,其他的话大乘小乘都有的,有些是着重于小乘的,从经典当中有这样种分别。

“契经”有些地方翻译成长行,长行也好契经也好,这方面就是第一类的。

“应颂”有的地方翻译成从颂,从颂也是这样翻译的,就是应颂,下面都要一一宣讲。

“记”主要是讲授记,佛陀对于其他弟子的授记。

“讽诵”主要是颂词,单单的颂词,没有长行,也没有长行和颂词配合起来的,像这样的话单单是颂词称之为“讽诵”

“自说”《无问自说经》、《阿弥陀经》之类的。

“因缘”宣讲在佛前求法以前的因缘等等

“喻”主要是说比喻,通过种种比喻来了知法义的。

“本事”主要是讲以前弟子的本生,这个本生主要是佛陀以前的本生。

“方广”主要是非常广大的非常甚深的经典,比如说《华严经》之类的

“希”就是指稀有的意思,有些地方翻译成未成有,未成有也好稀有也好,反正在这个当中宣讲很多精华的法义。

“论议”主要是一问一答的方式来抉择的

《圣月灯经》云:“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称为经部。”

这个有十二种经部,出自于《圣月灯经》,在这个里面有这样种记载,下面开始一一介绍。

相同部分合在一起为契经;

所谓的契经就是相同部分合在一起,比如说佛陀宣讲蕴的时候,将宣讲蕴的侧面全部是在一起,宣讲称之为相同部分合在一起,还有宣讲其他戒等等,这方面都是相同部分合在一起称之为契经。如果按照其他解释,契经就称之为长行,长行主要是鉴别于其他的颂词等等,因为他在宣讲的时候格式不一的,不是按照对仗很工整的文字,从这个角度讲主要是说有些句子长有些句子短,从这个方面宣讲长行文。

第二就是讲最初以散文的形式,最终将彼义集为颂词为应颂;

散文就是讲长行的意思,最初的时候通过长行或者散文的方式来进行宣讲的,后面将散文当中长行当中所宣讲的意义在集为颂词重新宣讲,所以说这个叫作应颂,在很多经典当中都有这样一种特点,首先佛陀宣讲,然后为重宣比喻即说颂曰,这方面也这样讲的,《华严经》也好,还有其他的《法华经》也好,这方面是比较明显的,这个叫做应颂或者叫从颂,从颂的“颂”字主要是讲首先以散文,后面以颂词归纳这个叫颂,“从”有从宣比喻的意思,所以在散文当中所宣讲在颂词当中又进一步宣讲,因此两个意义合起来叫从颂。

佛陀等授记为记别;

佛陀作这个授记,这个叫“记别”,对什么作授记呢?实际上对声闻弟子,阿罗汉的弟子也好,对于菩萨弟子也好授成佛记,授记以后如何成佛,他的刹土、眷属、寿量等等这个方面详细作“记别”,这个方面叫作授记,也叫做记别的这样十二部当中的一部经。

均是颂词为讽诵;

从刚开始到最后全都是颂词的形式,这个叫作讽诵。讽诵有些地方翻译成“孤起”, 孤起的意思就是他没有其他的长行,全部都是单独的颂词,所以叫“孤起”或者叫“讽诵”等。

劝诫闻法者而宣说之经为自说;

自说就是无问自说的意思,有些经典当中有弟子请问佛陀回答的这样一种形式,有一部分劝诫闻法者,为了劝诫闻法者,没有人去劝请,佛陀自己宣讲这部分叫做自说,很多地方打比喻就是《阿弥陀经》,这个就是自说,但是很有经也是无问自说的,翻开《大藏经》都是可以观察得到的,有这类经典。

以各自传记加持为譬喻;

通过各自的传记加持为譬喻,从这个意思可以理解佛陀的传记也好,还有其他弟子的传记也好,通过宣讲传记的方式来作加持,或者为了令其他人了解,更加地深入地了解含义呢,所以说以传记的方式来加持的方式就称之为譬喻,在很多其他的解释方式,这个譬喻主要是说佛陀在宣讲经典的时候,有的时候为了让众生能够迅速地证悟法义,能够了达法义,所以说在经典当中加很多的比喻,从这个方面作了观察抉择的。

宣说宿世为本事;

本事是宣讲宿世的因缘,宣讲宿世的因缘为本事,这个和后面本生的差别乃至于本事这部分主要是宣讲弟子的本生,就是说这些目犍连尊者也好,舍利弗尊者等等,这些弟子的本生,宣讲他们的宿世,这一部分称之为本事的。

具有因及缘所说之经为因缘;

因缘的这部分主要是说具有因和缘,具有因和缘的意思就是说当时向佛陀请法,通过某种因缘向佛陀请法,然后佛陀开始说法,或者说佛陀在说法的时候,又宣讲他的以前的因缘,这部分叫作因缘,这个因缘比如说《贤愚因缘经》,《贤愚因缘经》当中有很多就是这样的,佛陀在说法的时候,宣讲了有些人得证悟,或者有些人得果报,佛陀在宣讲佛法的时候,他不单单今世这样的,以前也是这样的等等,然后开始广说这些贤劣的因缘,这方面也称之为因缘。

无边广说为方广;

方广的意思就是说对于法义无边地广述,无边的广述叫方广,比如说《华严经》,这方面称之为大方广《华严经》等等,所以说这一类称之为方广。

生起信心的情节为本生;

为了令弟子生起信心,这些情节宣讲以前的情节叫本生,这个本生主要是宣讲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在因地的时候他曾经如何转生或者如何行菩萨行等等,这一类的经典叫本生,本生方面就是这样,六度集经也好等等其他的话都有宣讲这样一种佛陀的本生的意义的。

略说一义后说其解释为论议;

首先是略说一个意义,然后对这个意义再加以光述,这方面叫论议,或者有些地方在解释论议的时候,通过问答的方式详加论议,通过问答的方式详加解释,这方面叫作论议,比如说在《般若经》当中,也有须菩提尊者和舍利弗尊者等等这些方面问答得非常非常多,所以说通过问答有的时候是弟子问佛,佛答;有的时候是佛问弟子,弟子回答;有的时候是弟子和弟子回答等等,这方面都是通过问答的方式而抉择,所以称之为论议。

宣说稀有精华义为希法。

宣讲非常稀有的精华的法义就叫作稀有法或者叫未曾有,稀有的法义像宣讲如来藏或者宣讲大空性等等,非常非常稀有的精华要义称之为稀有法。为什么有些地方在解释这个希法的时候,解释成佛陀显示广大的神变,记载佛陀显示广大神变的这些稀有的事迹或者未曾有的神变等等这部分的经典呢称之为这个稀有法,未曾有。这个就是经典的十二部,经典的十二部当中呢如是进行分别的。

那么下面讲第二个呢是果法:

一切续部分六种,事行瑜伽苦行续,

智慧方便及无二,父续母续无二续,

即是内密大瑜伽,彼字书籍等果法。

那么这个果法呢主要是讲这个密宗续部的这些文字和这些书籍,经典也好,还有这些这个可以说是论典也好,这方面都称之为果法。首先呢讲一切续部分六种,那么就说密宗当中呢有六续部,或有些地方讲四续部。一方面新派呢就是讲四续部,然后呢就旧派呢讲六续部的这样的讲法的。然后就是说事行瑜伽苦行续,首先呢是讲这样一种这个苦行续,苦行续当中包含了事续、行续、瑜伽续这三种,这三种呢就称之为苦行续。为什么称之为苦行续呢,因为观待于就说上面的大瑜伽来讲的时候呢,观待于上面的无上瑜伽来说的时候,象这样的话他们要通过很多这个这些沐浴等苦行,所以说呢从这个方面苦行之后呢才能证悟这个佛果的缘故,所以说呢就说叫苦行续。但是这个事行瑜伽续呢,观待于显教,观待于这些小乘,或者说观待于这些外道声闻来讲,绝对不是苦行续了。因为就说四续当中呢也是四六声成佛的说法也是很多的。所以说呢观待于这些下乘来讲呢不是苦行续,但观待于上乘来讲来呢它是苦行续。

“智慧方便及无二,父续母续无二续”那么事行瑜伽这三续呢就是这个讲到了六续当中啊,一切续部分六种当中第一第二第三,那么就说第四第五第六呢,这个后面呢主要是从无上瑜伽分出来的。分上瑜伽分出来的话,就说智慧方便及无二,智慧方便及无二呢是对照父续母续无二续进行宣讲的,那么就说父续是就说是第四种,母续是第五种,无二续呢是第六种。那么所谓的这样一种父续呢是对照前面的方便,方便呢就说是宣讲方便呢叫父续。然后呢母续呢是对照前面的智慧,那么就说宣讲智慧这部分呢叫母续。那么就说无二续呢,那么就说智慧方便无二的,这方面称之为无二续。那么就是说在一个续部当中呢它着重宣讲这个父续的,着重宣讲方便的,就是说宣讲方便的修法占多数的话,这一部分的续部就称之为父续了。然后呢就是在这个续部当中宣讲智慧,这个智慧就是空性。宣讲空性这个方面较多的话,就称为母续,然后在这个续部当中呢,就说是方便和智慧平等,这方面叫做无二续。有这样一种分别。以前讲??【12:45】的时候呢上师也这样区别过。那么这个呢即是内密大瑜伽,那么这个称之为内密,前面有个苦行,就说是外密宗,那么这个呢主要即是内密大瑜伽,彼字书籍等果法,那么就说它的这个文字,书籍等等都是果法,全都是果法,这个果法呢就是称之为教法当中的果法。因为它就说是文字书籍等等缘故,所以说呢就说这里面呢有这个六种续部所有的书籍呢都称之为果法。

苦行者依靠外在的清洁而成就菩提,与彼相同之事部、行部、瑜伽部三者为苦行续乘。那么就苦行者依靠外在的清洁而成就菩提,那么我们就要知道,依靠外在的清洁这个是什么含义。实际上呢我们了知呢依靠外在的清洁呢主要是一种修法,一种助缘而已。那么是不是纯粹依靠外在的清洁,就换衣服洗澡洗头这些方面就可以成就菩提呢,那么这样的话就太简单了,根本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呢就是比较侧重啊,比较明显的就是比较注重外在的清洁,就说注重一些外在坛城的这些这个整洁啊清洁啊或者摆设的这样一种方式啊,还有自己的这样一些衣服啊,自己所食用的食品啊,还有呢就说是这个其他的很多就说沐浴等等。这个方面呢是做为成就的助缘。实际意义上真正的因缘来自于,还是来自于内在的这个正见,来自于内在的正见。因为这个里面毕竟是密宗,在宣讲密宗的时候呢他绝对是在这个就说是菩萨乘,也就说在显宗的大菩提心,就说大空性,大光明无二的,无二无别的这个状态当中呢,再进一步的指点,本身就是这个佛的观点,所以说呢内心当中毕竟有这个正见,然后在这个正见的基础上面来修持其他这些外在的清洁,这方面就可以相应,这就可以成佛的。所以说呢观待于这样的苦行呢它有事部、行部、瑜伽部三个者呢是称之为苦行续乘,“无有取舍而成就菩提之方便、智慧、无二者为内密乘。”那么无有取舍的意思就是说它在外面的这些这个外面的方式呢不注重于取舍,主要注重于内心。主要注重内心的智慧方便等等,所以在外在的这些沐浴啊外在的行为等等,这个方面就说是都不着重的。有的时候呢就说是甘露也好,或者说这些酒也好,这些这个粪便也好等等,全无有取舍响应【15:11】。这方面呢那是因为它证悟很高,正见很高,所以说通过这个层次来成就这个修佛,修菩提的方便呢,就是这个就称之为内密宗。内密宗当中有方便,智慧无二这三续称之为内密乘。“共有六种密”共有六种密这个呢改成这六种是密宗,啊就说是这六种是密宗,因为前面讲了苦行续,然后再讲了内密乘,那么前面的三者和后面的三者呢就总共有六种,所以呢就改成“这六种是密宗”,这六种是称之为密宗,包括彼之文字都是果法。那么就是说这个方面就是宣讲的它的这个包括文字在内,包括文字在内的意思因为此处在讲教法,在讲教法,所以宣讲这些续部修行的文字书籍呢,这些全包含在果法当中了。

那么下面再讲第二个科判呢是讲证法。证法分四:一、总说生圆次第;二、宣说十地;三、别说内外分类;四、宣说五道。首先来讲第一个科判呢总说生圆次第:

证法地道生圆次,总持等持智慧藏,

以及大悲之自性,种种方便无有量。

那么在颂词当中实际上没有单独宣讲生圆次第,那么就宣讲其他的这个证法的分类,那么为什么科判说总说生圆次第呢,我们可以理解成呢就总说生圆次第为主的其他的一些证法,那么为什么说以生圆次第为主呢,因为就是说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修法,那么就说是成佛捷径的缘故,成佛的捷径呢就说在所有的修证的证法当中呢以它为主,那么就说是这个总说生圆次第呢有这样的含义,实际 上我们在对照颂词的时候你肯定可以看到也宣讲其他的证法。“证法地道生圆次”第一个这个首先两个这个证法就是总说,那么因为前面讲了教法,那么此处呢再讲证法,所以说这个证法呢是总述,那么下面呢都是这些证法的分类。地道生圆次,就说地呢是指实地,实地而言,或者说是从声闻地方面有讲这个声闻八地,声缘八地的说法,所以说这个地呢也是包含在证法当中。道呢就是指五道,五道呢也有就说声闻乘所摄的五道和菩萨乘所摄的五道等等。还有呢就是密宗的道等等,全部都是证法所摄的。生圆次呢就是讲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观想本尊和观想这样一种空性的这些这个珠胜的教摄。“总持等持智慧藏”总持呢就是前面讲就是陀罗尼的意思,啊就说不忘总持或者说是种种陀罗尼称之为总持。然后等持呢就是种种的这个禅定,智慧藏呢就是将这个内心当中生起的种种这个智慧,种种这个智慧的本体,有分别的智慧,无分别的智慧,这些方面都称之为智慧藏。“以及大悲之自性”那么大悲心也是一种证法所摄的,那么相续当中生起这样有缘的悲心,无缘的悲心,或者相和于就说是这个初发心的悲心,还是说是这个菩萨相续当中的无缘大悲心,这些都是证法所摄的。“种种方便无有量。”实际上呢就是证法就说有种种的方便不可限量的。那么在这个颂词当中只是宣讲了几种证法而已,宣讲了几种证法,所以说呢这个就是总说证法,或者说以总说生圆次第为主这个证法就开始这个已经略说完毕了。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呢宣说十地,那么就说对于这个十地的自信啊,十地都是证法。那么对于十地的证法呢进行这个宣讲,进行广释。

十地极喜无垢地,发光焰慧难胜地,

现前远行不动地,善慧及与法云地。

而十地呢这个就是总标了,然后后面呢就说是分述,分述就十地的名称。第一地呢叫极喜地,叫欢喜地,那么就是初地菩萨的境界。无垢地呢就是第二地,然后呢发光是第三地,焰慧呢是第四地,难胜呢是第五地,现前是第六地,远行是第七地,不动地是第八地,善慧地是第九地,法云地是第十地。那么就说是所有的这些这个圣者菩萨道它的这个地呢全部包含在这个十地当中,都是十地当中就已经包含的。那么这些呢都是这个不管是入定位的还是出定位的,都是这个证法所摄。所以说呢包含在这个证法当中宣讲的。

《般若八千颂广释》中云:“成为功德所依故称为地。”那么首先呢依靠《般若八千颂广释》当中的这样一种教证来解释什么叫地。地呢就是这个地方解释成为功德所依,就是能够成为功德所依的缘故呢就称之为地。好象这个大地呢它能成为所有有情无情的所依一样。所以说呢这个一地到十地当中的地呢也能够成为一切功德的所依,也就这个地方讲的很清楚,这个所谓的地呢, 似乎就象这个台阶一样,或者象这个十层楼一样呢,就说是安住在第一层楼呢这个就是初地菩萨,安住第二层的就是二地菩萨,没有这样一种分别的。所以地呢就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功德所依处,都是从自己相续当中???【20:10】的。你自己相续当中有这种功德,就可以称之为一种地。那么这种地呢可以成为其他功德的所依处。入定慧的功德也好,出定慧的功德也好,或者成为就说从地上地的基础,从地上地的所依,这个方面都称之为地。

庚二、宣说十地:

十地极喜无垢地,发光焰慧难胜地,

现前远行不动地,善慧及与法云地。

《般若八千颂广释》中云:“成为功德所依故称为地。”

安在第二层就是二地菩萨,没有这样的分别的。实际上,地是能够成为功德所依处,是从自己相续中假立的,自己相续中有这种功德就可以称为地,这种地可以成为其他功德的所依处,入定位的功德也好,出定位的功德也好,从地上地的接触,从地上地的所依都称为地。称为地的时候我们脑海当中就会浮现出十个层次,十层天一样,十个层次 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么明显的差别。

像十层天十层楼一样,真正的外境当中这么明显的有这样一种地呢?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说,地从一个侧面来讲是假立的,假立的一种安立方式。因为在究竟实相当中,菩萨入定位当中,没有这种安立。所以我们就知道了,成为功德所依这个侧面来讲,称之为地的。

有声闻、缘觉八地与菩萨十地。

分类的话,声闻缘觉有八地,菩萨有十地,声闻缘觉的八地和菩萨的十地,不是一个概念。声闻缘觉八地的境界的分法和菩萨十地的分法,完全不是一回事。并不是说声闻缘觉,它有八种地,然后后面两种地是菩萨的,不是这个意思的。下面就开始宣讲声缘八地。

声缘八地,《中般若经》云:“种姓地、第八地、现见地、微薄地、离贪地、已证地、声闻地、缘觉地,此等称为声缘八地。”

种性地主要是在殊胜种性的时候,安立种性地的。殊胜三乘种性,声闻种姓缘觉种姓菩萨种性,在殊胜种姓最初的时候,安立成种姓地,从那个时候开始修持这个殊胜的法。从这个时候开始进入小乘修法的缘故称之为种性地。

第八地是从罗汉果数下来第八个地。是从罗汉果往下数而不是从预流果往上数,声闻有八果,从罗汉果罗汉相数下来到预流向,预流向就是第八地,《入中论》当中、颂词当中都是这样观察解释的。

现见地是预流果地。

微薄地可以说是一来果,离贪地是无来果。已证地是罗汉果。声闻地主要是在讲它的向,前面第八地的时候讲到了预流向、一果向二果向三果向、还有罗汉向等等。像这样的话就称之为声闻地。

缘觉地主要是讲缘觉果位。这里的声缘八地是略说,后面还会介绍这方面的安立方式的。

《宝鬘论》云:“如声闻乘中,说声闻八地,如是大乘中,说菩萨十地。”

这个是在与傲慢声闻辩论的时候,龙树菩萨也《宝鬘论》中成立大乘的是佛说,因为傲慢声闻不承认大乘是佛说的。这个只是一种根据一种理论,声闻乘中有声闻八地的说法,在大乘当中也有说菩萨十地的这种讲法,果位方面进行安立的。

下面先讲声闻八地的安立。

声缘八地:最初的加行道,三乘各自安立的缘故为种姓地。

此处改动为:分别决定三乘,三乘前加分别决定。各自安立四个字,不要了。

种性的的安立是在加行道时,分别决定三乘的种姓,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各自进住的时候了,这方面称为种姓地。

对此,《般若二万颂》云:“现见白法地。”

教证后面加:是说现见白法,这几个字。

《般若二万颂》是说“现见白法”,也是安立种性地。在种姓地的时候,一方面分别决定三乘。一方面在这个时候开始修持白法、现见白法。所以说是说现见白法的缘故,从这个角度安立种性地。

预流向是从阿罗汉数第八位,故称为第八地;

声闻八果当中,第一果称之为预流向,都是果。当然在八果中再详细分别的话,有四个是向,有四个是果,详细安立的只有四果,但是预流向也可以包含在果当中,因为预流向是从阿罗汉果往下数到第八个时恰好是预流向,故称为第八地。第八地的安立是从预流向而言的

脱离欲界、四色禅定、四无色之九种垢染故称为阿罗汉,

在宣讲见地之前首先介绍阿罗汉,阿罗汉脱离九种垢染,九种垢然如何安立呢?欲界算一种垢染,四禅定的是四种,四无色是四种,总共加起来有九种。脱离了这九种垢染的果称为阿罗汉果。

现见沙门第一果预流果为见地;

因为这个时候彻底断除九种垢染称之为阿罗汉,但是如果只是现见沙门第一果,称之为预流果呢,安立预留果称之为现见地。现见地是从沙门第一果预流果安立的。

欲界之修断多数已微薄,是故一来果称为微薄地;

欲界有九品,九品修断,九品到六品就断掉了,六品断掉后,欲界之修断多说都断掉了,只剩下很微薄、很微薄的三品的修断。所以说,一来果称之为微薄地。微薄地主要是对应一来果的。

远离欲界贪欲之无来果称为离贪地;

离贪的贪主要是指欲界的贪欲。离贪主要是指的无来果,无来果彻底断掉了欲界所断的缘故,欲界修断永远断离,不可能因为什么业力再生到欲界当中。不可能因业力投生到欲界当中的缘故,所以称之为离贪地,无来的意思,就是不需要再来欲界受生。那自己是不是就彻底断除三界呢,还没有彻底超离三界,虽然不来欲界受生,但是色界和无色界还是可以受生的。学俱舍论的时候,这方面讲得很清楚。

已成事故阿罗汉称为已证地;

已成事故改为已经完成所作故。已经完成所作故阿罗汉称为已证地。已经完成所做的意思是佛经中讲的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作为一个修行者,他自己该做的事情,全部已经做完了,他该做的事情就是断除三界的一切烦恼,然后成就涅槃的果位,这方面所作已办。所作已办的缘故阿罗汉称为已证地,这方面都有详细的含义。

一来向、无来向、阿罗汉向三地称为声闻地,声闻地称之为三种向。

预留向前面安立成第八地了,四果前面已经安立了,四向当中第八地已经安立。剩下的一来果的一来向,无来果的无来向、阿罗汉果的阿罗汉向。这三地统称为声闻地。

以此可了达各乘不同之量。

此处改为:以此有理解不同乘的必要。为什么要这样分别呢?为什么在佛陀的经典当中也这样分别呢?无垢光尊者这个地方进行宣讲实际上对我们了解不同的乘的教义,不同层次的果位,名称意义等等分析之后,可以理解有什么不同的乘,所以在此处宣讲的。

缘觉地是指缘觉四果地。

这以上讲了七种果,最后一种果讲缘觉地,缘觉地是指缘觉四果地。缘觉四果地就是缘觉阿罗汉果。因为声闻乘缘觉乘所修持的道不同,但是最后都是获得阿罗汉果的,只不过缘觉乘的阿罗汉的证悟要比声闻乘阿罗汉证悟要高一些,前面讲过,一方面的积累资粮的时间长,一百大劫,一方面自己所修持的这种含义所证悟的除了人无我之外,还证悟部分的法无我,证悟法无我,业就是外面色法就已经证悟空性了。只剩下相续当中的刹那没证悟空性。也就是说声闻罗汉只是证悟粗大的五蕴。粗大的五蕴就是色蕴和行蕴的粗大的部分无实有。从这个角度证悟的无我空性。缘觉在证悟这种共同的粗大五蕴的同时。还证悟了外面的色蕴当中的无分微尘,保留了相续当中无分刹那实有,这方面没有证悟,所以缘觉的证悟应该要比阿罗汉要高。

这以上宣讲了小乘的八地,声闻缘觉声缘八地。

就是前面讲过,一方面积累资粮的时间长一百个大劫,一方面呢它自己这个所修持的这样的一种含义呢,所证悟的这个,除了就是说人无我证悟之外呢,还证悟了部分的法无我。证悟法无我的时候,就是说外面的这样的一种色法都已经证悟空性了,外面的色法证悟空性了,只剩下相续当中的刹那没有证悟空性了。也就是说呢声闻罗汉呢,声闻罗汉呢只是证悟了粗大的这个五蕴,粗大的五蕴就是色蕴和心蕴的粗大部分无实有,从这个角度证悟了人无我空性。那么缘觉呢他在证悟共同的一切粗大的五蕴的这个同时呢,还证悟了外面的这个色蕴,色蕴当中的无分微尘,这个空性它引申出来,保留了相续当中的无分刹那的实有,这个方面没有证悟。所以说呢缘觉的证悟应该比这个阿罗汉要高,这个以上宣讲到了小乘的这个八地,声闻缘觉声缘八地宣讲完了。

下面再宣讲菩萨十地,于此宣说菩萨十地,因为能脱离无量的见断,修断烦恼魔的畏惧,并且越来越向上,所以称之为地。那么在这个方面安立地的时候呢,就是说总的前提总的意思,和前面成立所说所依的方面是一样的。那么在此处呢按照《庄严经论》这个观点,宣讲十地的这样一种意义的时候怎么安立的呢?因为这个十地,就是说从一地到十地呢,能够脱离无量的见断,无量的修断的烦恼魔。那么就是说这个见断也好,这个修断也好,这都是烦恼,广义的烦恼魔。所以广义的烦恼就是见断的这些烦恼,还有呢就是修断当中俱生的这个烦恼障,俱生的所知障,这些方面都是称之为烦恼的。所以说如果人们有了这个见断、修断的烦恼魔的话,会因此而生起畏惧心。那么一地到十地呢,它可以脱离无量的见断,脱离无量的修断,然后呢脱离这样的一种这个畏惧,而且越来越向上的。我们要知道大乘初地的时候呢,一切的见断彻底的斩断的。二地到十地是个修道,修道的时候主要是断除这个修断。断除修断的时候,就是说二地到十地之间,它自己所断除的这个烦恼,它的这个烦恼是越来越微细的。也就是说在见道的时候,断除是最初大的这种烦恼。然后二地、三地、乃至于十地呢,它的这个烦恼的层次越来越微细,越来越微细。所以说越微细的越难断除,粗大的越好断除。就像洗衣服一样,我们在洗衣服的时候呢,就是说粗大的部分,一搓的时候粗大的这个油垢马上就搓掉了。但是这个领口、还有袖口这些方面,就是说很微细的垢染必需要反复的去搓,反复的去洗。断障也是这样的,断障首先是断粗大的,然后微细的是最后断。最后最微细的这样一些所知障呢,种子习气是在十地末尾金刚喻定才能断除,所以说像这样的话,是越来越向上了,故称为地,从这个侧面安立成地的。

《经观庄严以论》云:“无量魔怖畏,悉皆脱离故,逐渐趋向上,许彼等为地。”那么在《庄严经论》当中安立的时候呢,就是说无量的魔的怖畏悉皆脱离,那么就是说和前面的这个意思是一样的。无量魔就是见断魔、修断烦恼魔,这些怖畏呢全部脱离了,全部远离的缘故,而且也逐渐向上,逐渐圆满的缘故。许彼等为地,然后呢从一地到十地之间逐渐向上,一地到十地之间的功德逐渐圆满,所以说这些方面称之为地的。

观待遣除悭吝的十种违品,而安立为地,也就是说呢,所谓的十地呢,它只是一种安立,观待某种所断,观待某种般若蜜多圆满的侧面安立成地。如果在入定位的时候是无法安立为地的,那么只有在初定位来安立,那么初定位安立的时候它又不断的圆满十度,还有不断的遣除十种违品的障碍的缘故呢,单单从初定位的侧面安立成这个地的这样一种名称的。那么就是说遣除了悭吝的十种违品,然后安立成十地,也就是说从一地到十地之间,有十种违品,一地的断除一个,最后呢断除第十种违品,最后就成佛了。

《华严经》云:“嗟!诸佛子,为清净十地之违品,而详细分为十度。”那么就是说为了清净十地违品的缘故呢,而详细分为十度,十度分离的时候呢,遣除它的违品而安立十地的。一地以行布施度为主,其余诸度并非完全不修,这个也是在入中论的注疏当中也是这样讲的。那么就是说一地到十地的修法呢,就是一地的时候呢,布施度为主,主要是修持布施度,其它的诸度并非是不修的意思,就是还是要修,不是主要要修,那么它主要修持就是布施度,然后主要圆满的也是布施度,主要遣除的违品也是布施度的违品,主要是遣除悭吝。那么在一地的时候呢,这种布施度的违品不再现前,所以从这个方面安立布施度已经圆满了。其余诸度并非完全不修,其它诸度也是要修的。到智度之间以此类推,一地布施度为主,二度持戒度为主。那么持戒度不是不修布施度,也是要修布施。修不修安忍?也修安忍。但是二地的时候主要以布施度为主,其它的附带的。然后三地乃至十地智度之间呢,都是以此类推就可以了知这个它的含义的。所谓十度,《辨中边论》云:“布施、持戒与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度,方便力愿与智度,此等许为十度也。”那么所谓十度呢,按弥勒菩萨的《辨中边论》当中进行安立的。《辨中边论》辩论当中这样讲的,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平时我们宣讲了六度,然后在六度的基础上,再加后面的四度呢,成为这个菩萨十度。后面的四度就是,方便度、方便、力、愿、智就是这样,那么就是说方便度、力度、愿度、智度、此等许为十度也,那么前面的六度加后面的四度呢,就称之为十度。那么就是说六度和十度的说法呢,以前在讲《入中论》的时候也是宣讲过,那么就是说后面的四度,它是从第六度分出来的,那么就是说在智慧度再分下去的时候,或者说以智慧度为基础再进行修持的时候呢,就有后面四度的安立。所以如果要摄持总摄的话菩萨六度就够了,那么如果要再分开讲的话,就是宣讲十度。尤其是要对应菩萨十地的话,那么通过第六度,通过智慧度,他在分别宣讲方面,愿、力、智,这方面就可以宣讲为菩萨十度了。所以有些地方在讲,为什么有些讲六度四摄?六度四摄可以包含一切菩萨,就没有宣讲其它了,但是在智慧度里面,它已经包含方便度、力度、愿度、智度。方便、力、愿、智,这方面安立的方式和方便愿力方便安立的智度呢,所以有些时候方便安立的是第七地所修持的,然后有时候愿力是第八度修持,愿力是第九度修持,智度呢是第十度修持,有这样的一种分别的。所谓的方便度呢,是这个七地菩萨回向的时候非常善巧,通过回向的方便呢,可以使善根再再的增长,所以说他这种方便绝对是不共的,虽然下面六度都有方便,下面的六度都有回向,但真正在七地的时候他的方便度就圆满了。还有就是悭吝它的违品等等不可夺,就是说一切的违品绝对不可夺的方式,安立成力度。然后愿度呢,马上发愿马上成熟的。这样一种可以说无量的大愿呢,在八地的时候绝对可以成熟。智度呢主要是大智慧度,那么就是第十度和第六度呢,就是智慧度。智慧度和智度之间的差别以前讲过,那么就是说是智慧度,就是第六度当中所修持的这个度呢,主要是甚深的智慧方面空性方面。第十度当中的这个智度呢,主要是指世俗法方面的,世俗法方面的通达。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会说,为什么第六度的时候,它的智慧度通达,而世俗的智慧到第十地才能通达,这是什么原因?实际上这个方面的意思就是说,真正的现见法界,或者说对于法界这方面的证悟呢,就是说第六度的智慧就已经够了。但是呢就是说如果要真正了知一切的尽所有法,尽所有法是非常非常广大的,尽所有法的体系是非常难知的,所以说必须要到第十度智度,通过智度来了达。所以为什么慧度它是了知甚深空性的,而智度它是了知广大显现的。就是通过空性方面,我们知过理证观察的时候,大概的知道一切空性是怎么决择的。空性的总相能够现出来,但是现在让我们去推知广大的显现,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因果之间的这些差别呢,完全是一无所知的。所以我们知道这个慧度呢,它是空性方面容易了知证悟,然后智度世俗广大的方面是难以通达的,第十地的智度方面。此等许为十地也,主要是世俗方面广大的了知。彼知所断,悭吝、破戒,嗔恨、懈怡、散乱、愚痴,不具方便、力障、不成所愿以及所知障十者。那么就是说它的十种所断是什么,它的十种违品是什么?前面不是说十度的安立主要是遣除十种违品方式安立的,既然这样的话,那么到底什么是十度的违品呢?十度的违品就是下面所例举的这些,悭吝是布施度的违品,如果你要布施呢就不能悭吝,悭吝就没办法布施,没办法圆满布施度,所以说呢初地菩萨他的内外的资具善根乃至于自己的头目上手脚全部都可以毫无悭吝的布施,就是说明他的悭吝全部已经远离了。

然后二地菩萨的时候远离破戒,不单单是白天粗细的戒律,连晚上做梦的时候根本不会违犯丝毫的戒律,所以说白天晚上都是圆满戒律。月称菩萨也是说梦中亦离梵戒垢,这个就是二地菩萨的标准,初地菩萨获得无漏戒,但是他的违品还没有彻底远离,在二地的时候他的违品彻底远离了,所以说安立持戒度圆满,因为他破戒的违品彻底断掉的缘故。

第三个嗔恨是安忍的违品,三地菩萨他自己的安忍度极为圆满的缘故,相续当中丝毫的嗔恨心不生起来,即便是在很长时间当中一个人分分支解他的身体,然后慢慢一刀一刀的把他的身体割下来,经过很长的时间,那么菩萨对割他的人不但不生嗔心,反而更加增上大悲心,这个方面就是彻底断除嗔恨违品的界限。

然后懈怠主要是精进度所断的,精进和懈怠是相违的,如果有懈怠不可能精进,精进不可能懈怠的。只不过在四地菩萨之前,能不能够恒时精进呢,能不能够彻底断除懈怠呢?这个不敢讲,尤其是在凡夫地,凡夫地有的时候精进,有的时候懈怠,所以精进懈怠是交杂而有的。在四地菩萨的时候懈怠全部断掉了。

然后散乱是第五地菩萨精虑度的所断,有散乱不可能静虑的,所以说像这样五地菩萨他对一切的散乱法彻底断除,没有它的违品,所以说他禅定度圆满。

愚痴主要是智慧度的违品,所以说六地菩萨乃至于出定位他的智慧度都是增上的,所以说绝对没有愚痴,可以通达一切的种种缘起法等等,所以说就是没有愚痴的。

然后方便和不具方便是相违的,七地菩萨极具善巧可以再再的回向,所以说他通过方便可以迅速积累资粮,可以断除不具方便的违品,不具方便实际上也是一种愚痴所摄的。

然后利障,因为八地的时候或者此处讲的话,利他的障碍就是利障,那么不但显现种种的能力,种种的功德、能力没办法显现的缘故无法自在,所以说在第八地的时候一切的利障彻底斩断了。

然后不成所愿是对应愿度的,因为在八地或者这个地方讲九地的时候,他的一切的愿望马上成熟的,他的愿就是在初地发的一切愿成熟,在这个时候不成所愿的违品彻底斩断的。

然后最的一个是所知障,智慧和所知这两个方面和所知障方面是相违的,如果你真正有了所知障的话不可能说是有智度,如果有智度肯定所知障方面非常微薄。当然这个方面彻底断除所知障是不是就讲成佛了呢?这个方面还不能讲成佛,因为这个方面是在讲十地,在讲智度,所以说也可以理解像佛那样最微细的所知障没有断除,但是他自己通过智度增盛而断除的一切的所知障彻底已经远离了。所以有些地方讲,十地菩萨的功德没办法衡量的,而且十地菩萨有时候他的能力也可以显现十二相成道的,他也可以显现从兜率天下降,然后开始最后成佛,最后涅槃,这些都可以显现。那么在显现的时候,佛知道这个是十地菩萨显现的,十地菩萨他自己知道这个是我显现的我不是佛。那么十地菩萨以下的,九地菩萨看的时候分不清楚到底是十地菩萨显现的十二相成道,还是佛陀显现的十二相成道,这方面都是无法分别的,所以说十地菩萨的功德事业和佛陀非常非常相近的。

观待断除彼等而分为十地。

观待这样断除的十种而分为十地的,上面就是广释十地的内容。

其中第一极喜地,《经观庄严论》云:“趋近得菩提,见成众生利,极其生欢喜,故称极喜地。”

趋近得菩提的意思就是说他对于大菩提果已经非常非常的接近了,虽然还有九个层次需要跨越,但是一旦登地之后他自己知道反正马上要成佛的,决定要成佛的,绝对不会再退转的。在了义的经典当中,比如说在《般若二万颂》当中也是讲到,如果初地菩萨愿意的话七天可以成佛,完全可以的,他具有的能力或者说具有大方便、善巧大智慧的缘故,不需要很长时间,单单在七天当中就可以成佛。

所以从趋近得菩提这个侧面来讲,七天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趋近得菩提,或者从已经获得圣者果位的时候,观待于遥遥无期的这些几个大劫的话,无数的大劫来讲的话,他只需要两个无数劫就可以成佛,再修持两个无数劫就可以成佛的缘故,所以说也称之为趋近得菩提。

因为他知道自己马上要得菩提果的缘故,所以说就生起极喜,生起极大的欢喜心,见成众生利,然后见到能够成就众生的利益了,在登地的时候真正能够成熟众生,意思就不是单单讲法然后令众生知道取舍之处怎么怎么样,反正以前也是大德再再讲过的,初地菩萨他有能力将凡夫众生安立在初地。比如说他是初地菩萨,通过他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将一个凡夫众生通过不同的调化然后最后将他安置在初地果位,就是这样的。

二地菩萨可以将众生安置在二地,十地菩萨可以安置在十地,十地菩萨有没有办法通过他的自力将众生安置在佛地呢?这是不行的。所以说只有佛陀能够通过自力将一切众生安置在佛地,就是这样的。所以说他能够成就众生的利益,能够将众生从轮回当中救度出来的缘故,极其欢喜的。所以说极其生欢喜的缘故,故称极喜地,就这样安立的。

《宝鬘论》云:“彼等初欢喜,菩萨欢喜故,三结永断除,生如来种姓。

在《宝鬘论》当中龙树菩萨也是这样安立的,彼等初欢喜就是讲这些圣者,这些一地的圣者,初欢喜,最初获得欢喜就是说刚刚登地了,刚刚登地的时候生起很大的欢喜心,就叫做彼等初欢喜,因为他有上述的这些功德的缘故,菩萨欢喜,菩萨欢喜就称之为极喜地。

三结永断除,生如来种姓。这个也是自己的欢喜之处,三结在《俱舍论》当中讲也好,还是从《入中论》都是解释在初地的时候绝对断除三结,三结就是讲见取见,然后戒进取见,还有随眠疑见,就是这三种。见取就是一些外道他自己的这些邪见,邪见他认为是很高的见,那么这个时候外道的这些邪见全部断除掉的。戒进取主要从戒律方面、行持方面、行为方面,就是一些外道他行持牛戒、狗戒等等,学猪爬学牛叫,这方面他认为是解脱的因,那么这个也是在有些地方讲,为什么这些外道要行持学狗、学牛,或者一只脚翘起来,或者烧身。因为有些外道他有些神通,有些有漏神通,但是这个神通不究竟,他通过神通观察一个天人,观察天人升天的因缘,观察的时候他以前是牛,他就认为行持牛的行为就可以升天。或者观察他以前是一个猪,然后他就认为这个猪他升天了,他就认为学猪叫学猪爬等等这个方面就可以升天。

有时候看到有些人在世的时候经常翘脚,经常把一只脚翘起来,然后他就认为翘一脚休息就可以升天等等等等,他们有神通可以观察到这个人升天的因缘。但是神通不究竟的缘故,他就不知道这个人升天的因缘并不是他转为牛转为狗之后,通过这个身份吃这些草,或者吃这些不净粪就可以升天,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这些牛狗升天的因缘是在以前人道的时候曾经造过升天的因缘,顺生受业或者顺后受业,这个方面他看不到的,他只能看到一点点,他有漏神通观察一点点,所以他就认为这样修行能够成就,他们就开始学这样,一直这样恶劣的行为就这样传下来了,这方面叫做戒进取。

然后随眠疑,主要是相续当中一种怀疑,内心当中一种怀疑叫做随眠疑,就是一种烦恼,随眠主要是烦恼,像这样一种怀疑就是随眠疑。

三结永断除,反正只要登地的时候,这三结永远不复出生,绝对不会出生的。如果在加行道的时候,虽然不会现形,但是他的结是不是会永远断除呢?不是永远断除的。尤其是现在我们相续当中就有这些见取见,戒进取见,随眠疑见等等,这方面的遍计烦恼还有,只不过现在我们遇到了佛法遇到了善知识它不现形而已。什么时候如果我们换一个环境,遇到了邪知识给你指引,遇到很多邪友给你指引,因为我们内心当中就有这些种子的缘故,就有这个习气的缘故,还非常有可能再重新现起。

所以那个时候一现起的时候,自己会舍弃内道,然后趋入外道的修行当中,因为无始以来早就熏习了很多种子的缘故。在初地之前都没有永远断除,在初地的时候三结是永远断除的。

生如来种姓,虽然发心就成了如来种姓,但是真正的生于如来种姓,真正生于如来家族就是初地的时候,初地登地的时候他就真正的已经生于如来种姓当中了,绝对是要承担如来家业的,就像一个大长者的他的儿子一样,一个大长者的他的儿子绝对要承担长者的事业,因为血缘的缘故。所以说我们就知道,生到初地的时候,绝对是荷担佛的家业的,因为他已经生于圣者种姓,已经成了佛种姓的缘故,所以他极其欢喜的。

彼之异熟果,施度极殊胜,震动百世界,作赡部洲王。”

他的异熟果,因为他在初地的时候或者以前再再修布施,施度极殊胜的缘故,所以说他的异熟可以震动一百个世界,然后可以作赡部洲王。震动百世界实际上略说,菩萨十二种百功德的第一种,震动百世界的,然后还有其他的功德,还有其他的十一种在《入中论》或《十地经》当中广述的。

作赡部洲王,他的福报、他的异熟果可以作南赡部洲的国王,这个方面是可以的意思,并不是说只要登初地必须要作一个南赡部洲的王位,不一定,他也可以显现其他的出家身份,或者显现其他的身份度化众生都是可以的。这个地方说他有能力的意思,他可以无勤的作赡洲的国王。

一地菩萨能于一刹那间面见一百尊佛;

这个方面就是菩萨十二种百功德,百功德有十二种,首先时间是一刹那,在一刹那间可以面见一百尊佛,就是在短短的一刹那时间当中初地菩萨他就可以同时见到一百尊佛的容颜。

了达百佛加持;

就是说一百个佛给他加持的时候,他自己很清楚。

示现一百化身;

他自己通过自力能够示现一百个初地菩萨的化身,就是在一刹那当中就可以示现的。

显示一百劫;

一百劫当中事情都可以显示出来,可以了知的。

彻见前后百世;

然后他自己可以彻见前面一百世后面一百世的这些宿世,这方面都可以在一刹那当中完全了知的,这方面是一刹那,不是说他只有这个功德,这个前面讲的很清楚,能够在一刹那当中示现这些功德的。

入出百种等持;

就是一个刹那当中他可以进一百个等持,然后同时从一百个等持当中出来,这方面也是他的一个功德。

成熟一百众生;

然后在一个刹那当中令一百个众生成熟,让一百个众生的相续成熟,这方面一个刹那当中完全可以成办的。

震动一百刹土;

初地菩萨真正证悟的时候,通过他自己的能力,一百个世界、一百个刹土同时可以震动,通过他的能力可以震动一百个刹土的。

照亮一百刹土;

而且他自己放光明可以将一百个刹土全部照亮。

开启百种法门;

就是在一刹那当中可以同时宣讲一百种法门,可以同时宣示一百种法门的。

示现一百自身;每一身体为一百圆满眷属所围绕;

然后还可以示现一百个身体,每一个身体四周有一百个圆满的眷属所团团围绕的,就是这样的。

受生为南赡部洲之王。

这个方面是十二种之外的,因为前面在《宝鬘论》当中讲,震动百世界作赡部洲王,所以真正十二种百功德就是在每一身体为一百圆满眷属所围绕这个截止,然后受生为南赡部洲的国王是他的能力,他有这样一种福报,这样示现的。

所以这个方面已经讲到了初地菩萨的功德,初地菩萨的功德是在入定的时候见到一切万法的本性,通过见一切万法本性的利用,在初地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显现百种功德的。所以说这个方面也可以让我们知道菩萨的功德,或者说初地菩萨他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功德,这个方面是对菩萨生信心的因,第二个方面也可以作为一个对照,可以做一个印证。

就是说有的时候自己认为自己登地了,你登地了看一看有没有这些功德,反正登地的菩萨肯定都有这些功德的,如果你说你是初地菩萨,但是根本没有具备这些功德的话,那就根本不是了。有的时候自己认为绝对是初地菩萨,当然并不是一定是妄语,他不是打大妄语,他是一种增上慢,他就真正认为自己登地了,绝对是一地菩萨。

那么你是一地菩萨你绝对要显现断证功德,断证功德像前面所讲的,三结永断除,或者说一切的遍计烦恼全部断掉,这方面也要有,还有证悟的功德你必须要现见法界,还有在出定的时候显现十二种百功德,这个方面也必须要具备。如果没有这些你说是初地菩萨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个也可以作为自己的修行的印证。

第二离垢地,《经观庄严论》云:“离破戒垢故,称为离垢地。”

在《经观庄严论》中也是讲二地菩萨的时候,离破戒垢故,远离了破戒的垢染所以称之为离垢地,这个垢是讲破戒之垢,破戒之垢当然不像凡夫人这么明显的根本戒,这个方面绝对不会有的,就是说他的违品连梦中都彻底远离的缘故,所以说就称之为离垢地。

《宝鬘论》云:“二地名离垢,身语意十业,无有诸垢故,任运住彼等。

二地菩萨的名称叫做离垢地,然后离垢地它的意义是身语意十业,主浊身三语四意三,总共有十种业,十种业无有诸垢故,十种业极其清净,极其增长的,没有一点的垢染,所以说叫做无有诸垢故。任运住彼等,他可以任运的住彼等,这个彼等就是讲十善,他可以任运的住于十善法当中,没有丝毫的垢染的。

彼之异熟果,戒度极殊胜,具德七宝主,利众转轮王。”

他的异熟果是什么呢?因为戒度极殊胜的缘故,再再超胜的缘故,他可以成为具德七宝主,具德具有这些功德,七宝主就是讲轮王七宝的主人,那么谁是拥有轮王七宝的人呢?就是转轮王,尤其是经轮王,他拥有七轮宝,所以说七宝主就是利众的转轮王。转轮王他可以安住在四洲当中统摄四洲,令一切众生都行持十善,所以说二地菩萨的十善极其圆满,他可以转生为转轮王,每个转轮王都有个特点,就是将一切的庶民都安置在十善道当中,最后让他们解脱让他们生天,这个方面是在很多很多传记当中都可以看得到的。

不造十不善业,行持十善法,

谁呢?这个方面讲二菩萨,二地菩萨不造十不善业,行持十善法,我们认为这个标准太低了,实际上像前面所讲的一样,他所断除的十不善业是连梦中也不造微细的,连相续当中根本不生起一刹那的不善心,他的十不善业的标准极高,而且行持的十善法也是非常的圆满的。

刹那获得前述一地功德之一万二千倍,成为四洲转轮王。

此句改为:刹那获得千数的十二种功德,成为四洲转轮王。

前面所讲的一地菩萨的时候,一刹那之间面见一百尊佛,在二地菩萨的时候,一刹那之间面见一千尊佛,然后了达千尊佛的加持等等,这个方面叫做千数的十二种功德的意思,成为四洲转轮王。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第六十四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十三品当中如今在宣讲第六品,第六品在宣讲皈依,皈依的对境是是上师三宝,主要在这品当中是以三宝作为自己的皈依境,或者说是着重宣讲的,三宝的本体就是上师,所以在前面也是宣讲过依止上师的教言,我们在此处实际上三宝也好上师也好没有分离的本体,现在在宣讲皈依证法,皈依证法也分了教法和证法两个方面,教法是显宗密宗的无自相,以经典和论典。证法也有五到十地、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空性大悲藏等等,都是属于证法所摄的。现在正在宣讲十地当中,在宣讲证法当中的十地,在宣讲十地证法的时候,前面第一地和第二地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三地。

第三发光地,《经观庄严论》云:“能放法光芒,故称发光地。”

第三地就是发光地,发光地它的安立的根据有两个根据,第一是《庄严经论》和《经观庄严经论》当中安立的。

“能放法光芒,故称发光地。”的意思就是说,三地菩萨他自己方面能够对一切的万法一切的法义都能够通达,然后也能够将这样的法义给别人宣讲,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叫作能放法光芒。法光芒自己通达万法的法义,再加上给别人宣讲万法的法义,所以叫作放法光芒,故称发光地。

《宝鬘论》云:“三地名发光,智放寂静焰,生静虑神通,永尽贪嗔故。

在《宝鬘论》当中,龙树菩萨安立三地发光地的时候,三地名发光,首先是宣讲它的名称。

智放寂静焰,智是什么意思呢?智慧的智就是讲三地菩萨他自己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这个智慧,入根本慧定的智慧他可以完全地灭除一切的所知障,他入定的时候可以灭除一切所知障,所以说灭除所知障的缘故,在入定慧的时候放出寂静的光焰,非常寂静的光焰,因为他已经寂灭的所知障的缘故,所以说极为寂静,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非常寂静,从这个方面讲能够放出寂静的火焰,这是入定位。

在出定位的时候,在《入中论》等等也是讲过,在出定位的时候,菩萨能够放出犹如太阳一样的光明,白色的光明,金黄色的光明等等,都能够放出光明,所以说入定位的时候也能放出寂静的光明焰,出定位的时候能够放出犹如太阳光一样的光明,所以说从这个方面称之为发光。

生静虑神通,在三地的时候获得静虑,静虑就是指四无禅、四无色等等一些静虑,通过静虑引发五种神通,通过静虑引发神通,所以叫生静虑神通。

永尽贪嗔故。永远地灭尽贪心和嗔心,我们知道贪心和嗔心的遍计烦恼是在初地的时候已经断掉了,二地之后是断除这样一种俱生障,俱生障当中贪心嗔心都是属于俱生的烦恼障,永尽贪嗔是不是在三地的时候一切俱生烦恼障全部断尽了呢?这个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在三地菩萨他自己应该断除的俱生贪嗔,俱生的烦恼是可以断除的,因为我们知道真正俱生,烦恼障应该在七地末在八地的时候彻底断除,三地的时候肯定还有俱生的烦恼障的,此处所讲的永尽贪嗔,他自己本地,他本地应该断除的这些贪嗔绝对是永远断除的。

彼之异熟果,行胜忍精进,作帝释天王,遣除欲界贪。”

三地菩萨他自己的异熟果,行胜忍精进,因为他自己修行,“行”就是修行的意思,“忍”这方面讲胜忍,胜忍的意思就是殊胜的安忍,三地菩萨的安忍度增胜的,所以他的安忍不同于其他的菩萨的安忍,他是极为增胜,所以叫作行胜忍。

“精进”就是再在地修行的意思,非常非常地喜欢,再在地实行大安忍。

“做帝释天王”,通过这样一种异熟果,他可以做帝释天王,遣除欲界贪,他自己显现成帝释天王之后,可以善巧地遣除其他天人,遣除其他的人间众生的欲界贪欲,就能够这样遣除,这方面三地菩萨他自己经常示现成帝释天王。

以前上师也讲过,并不是必须要做,而是说他有能力或者说很多示现成这样种帝释天王的方面来进行宣讲的。

三地菩萨有十二种十万数的功德。和前面可以对照的,前面有十二类功德,十二类一地的时候是一百数,二地的时候是千数,在三地的时候就是十万数,数字是十万数,所以说三地菩萨有十二种十万数的功德。

转生为帝释天王。他自己转生为帝释天王。

第四焰慧地,《经观庄严论》云:“菩提同分法,具如烈火光,四地焚二取,故称焰慧地。”

在《经观庄严论》当中,弥勒菩萨在讲焰慧地的时候是这样讲的:

菩提同分法,就是讲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菩提分在凡夫的时候,或者圣者位的都要修持,但是四地菩萨他对于三十七菩提分,尤其是增上修持,因为他第四地菩萨是精进度增胜,精进度增胜而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他也能够包含其他的修法的缘故,所以说对于这样种菩提分法,对于这样种三十七菩提分是增上修持的。

具如烈火光,通过修持这样种三十七菩提分法的话,精进度尤其增上的缘故具如烈火光,具如烈火光之关键是焰慧,焰慧它的智慧极为增胜的,它的精进极为增胜的,智慧极为增胜,所以这方面讲的时候他的智慧犹如火焰一样,这个方面焰慧地和发光地都有一个这样的发光或者一个这样种火焰的安立,二者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样的呢?在很多注释当中讲,二者的差别四地菩萨他放出来的智慧光明远超第三地,第三地他虽然也是安立成发光,但是这个方面是称之为具如烈火光,他的光明是极为超胜的,四地焚二取,而且通过这样一种火光,通过这样智慧火光,在四地的时候可以焚烧二取,这个二取实际上一方面可以理解成能取所取,当然在注释当中是解释成二障,就是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和所知障可以焚烧的,完全可以焚烧,这个方面也是他四地本分的二障,绝对可以通过精进修持三十七菩提分彻底消尽,不会再现形,故称焰慧地。

《宝鬘论》云:“第四名焰慧,发正智光故,一切菩提分,增上修持故。

第四焰慧地,焰慧地通过精进地修持,发正智光明,放出正智的光明,一切菩提分是增上修持的,对于三十七道菩提品,三十七菩提分,增上修持,因为他精进极为圆满的缘故,没有懈怠的缘故,所以说对于三十七菩提分是增上修持的。

彼之异熟果,转夜摩天王,善巧摧一切,萨迦耶见等。”

它的异熟果可以转生在夜摩天,夜摩天也叫离增天,也可以转生在离增天当中,转为天王之后可以善巧催伏一切的萨迦耶见,萨迦耶见可以催伏,他自己相续当中的萨迦耶见可以催伏,也可以催伏其他众生的萨迦耶见,萨迦耶见就是我见,在初地的时候圆满证悟人我,圆满证悟人我的时候是断掉遍计的萨迦耶见,遍计的我执断除,俱生的我执在修道的时候断除,这个时候可以善巧摧毁一切的萨迦耶见等。

四地菩萨获得十二种百万数的功德,转生为夜摩天王。

前面是十万数,现在是百万数,也是十二种类当中的百万数的功德,四地菩萨获得十二种百万数的功德,转生为夜摩天王。

第五难胜地,《经观庄严论》云:“成熟诸众生,亦护自心故,具慧者难行,故称难胜地。”

第五地呢就称之为难胜地,难胜地解释的方式呢就说稍为有不同的地方,那么在《经观庄严论》当中比较【10:08】菩萨在解释难胜地的时候呢,说“成熟诸众生,亦护自心故”,那么他自己的??【10:13】不增胜,通过这样一种种种的方式呢可以成熟一切众生的相续,在成熟一切众生相续的时候呢,也能够善巧的保护自己的心。具慧者啊,具慧者就是指菩萨,在此处呢专指第五地菩萨,第五地菩萨在这个地方叫具慧者,然后呢具慧者难行,难行呢就是说难行能行,什么叫做难行能行呢,在注释当中讲,那么因为呢就说是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呢,他会受到这个两种难行。第一种难行呢是遇到这个极其刚强难化的众生,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容易生起这个,容易生起厌离心,因为这些非常非常刚强难化的众生,就说不听教言哪,或者说给佛法,给三宝,给菩萨本人造成很多很多障碍的缘故,且很多人呢就缘自于刚强难化的众生而容易退转。还有一类更难忍受的就是自己的弟子,自己的弟子就是说是团体当中呢然后呢就开始做种种邪行,不听教言哪,或者说是这个和尚是唱反调等等。象这样一个很多很多这样一种难行,尤其是第二种,第二种的话,就是弟子当中的这个邪行,在第五地菩萨的时候,绝对就是不能够说是超胜的。也就是说第五地菩萨呢不管是这个第一种刚强难化的众生,一般众生的邪行也好,还是说是这个弟子眷属当中的邪行也好,都能够忍受。那么以前堪布在讲这个《庄经论》【11:35】的时候也是提过,那么如果说是这个,如果说是这样一种这个五地以下的菩萨的话,有可能,就说有可能因为弟子的邪行然后呢不传法,实现涅槃也是有的。那么就说五地菩萨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他是,除非他示现,示现有可能。但是从他自己的境界来讲的话,因为就说这个方面称之为难行,就难胜地。所以这些这个其他的违缘,这些的违品,这些的魔障,难以胜服这个五地菩萨的相续,难以胜过他,所以说呢从这个角度讲呢,叫做具慧者难行。“故称难胜地”所以说称之为难胜地的。

《宝鬘论》云:“第五极难胜,诸魔难胜故,善知圣谛等,微细深义故。”那么在这个《宝鬘论》解释的时候呢,第五极难胜,极难胜是谁极难胜呢,诸魔难胜故。那么其他的天子魔等等呢难以胜过这个五地菩萨,就是这样的。那么就说是在很多注释当中讲到,这个方面的诸魔呢就是专指这样一个魔王啊,种种的魔王呢没办法就说是超胜五地菩萨,如果连魔王都超胜不过的话,那么魔的眷属,给魔做事情的听魔命令的这些人呢就更加没办法超胜,所以说呢这个方面讲呢叫做诸魔难胜故。善知圣谛等,微细深义故。然后呢就在五地菩萨的时候呢,尽力都极为增胜的缘故,所以他能够善知圣谛。圣谛呢又分为两种,一个圣谛呢是分为四圣谛啊,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呢五地菩萨极其通达的,善知就非常通达。然后呢第二种圣谛呢就是二谛,就是胜义谛和世俗谛,那么我们就知道呢就说是这个四谛的范围窄,二谛的范围就是,二谛的范围要宽得多,要广得多,那么就说四谛当中不一定包含一切的所知,四谛当中不一定包含一切的万法,它只是宣讲流转的因果和还灭的因果。所以说呢对于解脱道,对于修解脱道来讲的话,四圣谛已完全足够了,完全足够了。但是呢就说其他的还有一些没包括在这个里面的,那么在二谛当中就可以包含。一切法当中,要么就是胜义谛,要么就是世俗谛,所以说呢二谛的范围要比这个四谛的范围要广。不管怎么样呢,反正五地菩萨对于四地安列也好,对于二地安列也好,反正呢这些都能够通达,为的就是圣谛的这样一种微细甚深义,非常微细的非常甚深的含义呢,五地菩萨就可以通达的。彼之异熟果,转兜率天王。它就是说五地菩萨的这个异熟果呢可以转生在兜率天当中作这个天王。五地菩萨的功德这个后面也要改,然后就是说功德后面全删掉,然后在五地菩萨这个后面加上有十二种千万数这几个字,十二种千万数,往前面是百万数,这个方面是千万数,就把这个百改成千就可以了。五地菩萨有十二种千万数的功德做兜率天王,这个地方类推就可以了知这个五地菩萨的功德。那么一地到十地的这些功德就是这个层层增上的,而且增上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好,下面开始讲第六现前地,《经观庄严论》云:“依靠智慧度,尔后即现前,轮回涅槃故,称为现前地。”那么在这个《经观庄严论》当中讲到, 依靠智慧度现前这个轮回涅槃,那么什么意思呢,因为第六地的时候呢智慧度增胜,第六地的智慧度增胜,智慧度增胜也是在讲出定的时候,不是说是入定。入定呢肯定是增长智慧的,每一定都增长智慧,但是呢就是不共在出定位增胜的呢就是这个六地,六地的时候呢它的慧度极其增胜,而后即现前,因为它六地增胜智慧度的缘故,依靠这个智慧度,而后即现前轮回涅槃。就说现前轮回涅槃是什么意思,这个地方应该理解成就说现前轮回涅槃的本性,那么怎么样是轮回涅槃的本性呢,就说是六地菩萨通过 他极其甚深的智慧啊,他可以知道所谓的轮回是通过缘起而有的,而轮回通过缘起而有,就可以理解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实际上就包含了整个轮回,轮回就是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就是轮回,除了十二缘起之外没有轮回。所以说呢就说六地菩萨极其通达这样一种这个通过缘起而显现轮回的道理,然后呢通过还灭或者涅槃的道理也是通达的。为什么能够通达呢,智慧增胜故,他的智慧极其增胜,所以说呢他能够现前,就说轮回是通过缘起而显现,涅槃是通过还灭而显现的这样一种道理,通达这样一种轮回和涅槃的真实义。通达轮回和涅槃的真实义之后呢,对于轮回涅槃都不执着,所以说故称现前地。就是说现前呢现前轮回和涅槃的本性,现前轮回和涅槃的实相,所以说呢就称之为现前地。《庄经论》是这样做解释的。

然后呢下面是《宝鬘论》云:“第六名现前,现前佛法故,依修习止观,圆满得寂灭。”那么就说第六地呢也称之为现前地,现前佛法故,现前佛法故的意思是什么样的呢,实际上和前面意思是差不多的。就说是这个现前地的时候呢他可以就说是这个佛法的缘起完全可以影像显现出来,那么就说佛法的缘起,种种这个佛法通过修持这个正法之后获得这个佛法功德,这些佛的缘起呢犹如影像一样完全可以显现在六地菩萨面前,六地菩萨可以很清楚的了达一切这个佛法的缘起,所以说呢从这个侧面叫做现前。依修习止观,圆满得寂灭。依修习止观是什么意思呢,实际意义上呢就是止观在什么道,什么位置都要修的。那么为什么这个地方就单独讲依止止观呢,因为在五地的时候呢他的这个 JING YU DU 【17:24】圆满,五地的时候呢 JING YU DU 圆满,所以说这个方面六地菩萨呢, 他的智慧是以五地的就说,他自己在五地的这个圆满就寂止,圆满的禅定度为基础,以这个做为基础,然后在第六地的时候呢又增上这个圣观,又增上这个智慧度,所以说他自己的本体当中呢是止观极为圆满的。因为就说是安住这样的止观,因为修习这样的止观,圆满得寂灭,所以说呢可以圆满得了寂灭,这个寂灭呢有些注释当中讲成根本慧定。那么他可以圆满得到根本慧定的这样一种境界,止观及其双运,及其增上的缘故,所以说他可以圆满得到这个根本慧定的境界就是这样解释的。彼之异熟果,转化乐天王。他的异熟果呢可以转生在这个乐界当中转化成化乐天的天王,就是这样的。而六地菩萨的功德这个后面就删掉了,六地菩萨后面呢,六地菩萨获得十二种十万俱胝数的功德,象这样的话呢六地菩萨获得十二种十万俱胝数的功德,作化乐天王。那么就说比前面呢更加超胜了,他是成了这个十万俱胝数,所以六地菩萨或以获得十万俱胝数的这样一种这个功德。

下面讲第七远行地,《经观庄严论》云:“趋至一道故,称为远行地。”那么就说是这个七地菩萨呢他的地呢称之第七呢为远行地,为什么称之为第七是远行地呢,趋至一道故,趋至呢就是接近的意思,就是接近或是马上要到的意思。那么什么是一道呢,一道就是一行道,一二三的一,行呢就是行持的行,一行道。那么什么叫一行道呢,谁叫一行道,八地叫一行道,以前在讲《庄严经论》的时候呢也讲过八地是一行道。那么因为呢八地菩萨他无分别智慧获得自在,无分别智慧获得自在的缘故呢,一个八地菩萨修一个法的时候,所有的八地菩萨都同时修这个法,所以说呢一个八地菩萨修了之后,所有菩萨修他的功德就在他的身上,所以说这个方面是非常非常殊胜的修法,很殊胜的一个特点。其他的话就是八地以下根本没有,这个称之一行道。那么就是说七地菩萨还没有到达一行道,但是已经趋至一行道,或者已接近一行道,所以这个方面称之为远行,那么为什么就说接近一行道就称之为远行呢,因为这个七地,因为七地它是一切勤做的究竟地,一切勤做的究竟地,一行道实际上就是无勤做地,也可以理解成无勤做地。那么到了八地之后呢,无勤做成佛的,就是这样根本不需要勤做,它就说不要努力不勤做反而绝对会成佛这个叫做不动,不退,或者说是叫做这个一行道,或者叫做这个可以说是前面所讲的这样一种这个殊胜的地,无分别智慧的自在的。

实际上就是无勤作地,也可以理解成无勤作地,到了八地之后无勤作成佛,就是这样根本不需要勤作,不要努力不勤作反正绝对会成佛,这个叫不动、不退,或者叫易行道,或者前面所讲的殊胜的地,无分别智慧自在的。

在八地之后出定的无分别智慧就已经获得自在,那么到七地的时候终止在七地,就是以前都是有勤作的,有相有勤作,七地就是有勤作的最终的了,过了第七地就到第八地,第八地就无勤作了,无分别智慧自在了。所以说他已经极为远行,因为他已经到达了究竟地,就是远行,平时我们说走到很远很远了,到底什么样是走的很远了呢?他的勤作地,就是说他通过勤作的方式已经达到了究竟了,所以说叫做远行,从这个方面叫做远行的名称的。

《宝鬘论》云:“第七名远行,由数远行故,刹那刹那中,能趣入灭定。

第七地叫远行地,由数远行故,在注释当中讲数远行就是讲他的时间,时间到第七地的时候他的两个无数劫马上圆满,因为在小资粮道开始入道的时候到初地之间是一个无数劫,然后一地到七地之间要一个无数劫,所以说在七地的时候他已经马上圆满两个无数劫,所以说叫做数数修持远行,就是说极其远行。或是说通过两个无数劫的修持远远超胜下地的功德,所以这个也叫做远行的意思。

然后刹那刹那中能趋入灭定,这个是介绍七地菩萨的不共功德,不共功德是在刹那刹那当中能够趣入灭定,就是说刹那入灭定,刹那起灭定,他就有这样一种智慧力,他的智慧力是极其广大的,所以说刹那刹那入灭定,出灭定的功德是在七地之后获得的。六地菩萨以下,六地菩萨虽然智慧度增上,但是没办法刹那刹那之间入出灭定,他在入灭定的时候必须要作意,然后必须要作意做加行,然后入到灭定当中,出定的时候也必须要作意然后做加行、出定。七地菩萨不需要这么麻烦,然后一作意马上就入定,然后马上就出定,就是这样的,所以从这个根据就是说彼之远行慧意胜,在《入中论》讲也超过声闻缘觉,声闻缘觉没办法刹那刹那入出灭定,然后七地菩萨可以刹那刹那入出灭定,这个方面是完全超胜的。

当然我们以前也讲过,从所入的灭定的种类来讲的话是不一样的,小乘入的是共同灭定,灭尽受想定,然后大乘他从一地开始有入灭定的功德,他入灭定是入了法界灭定,这个灭定绝对是小乘没有办法比较的,但是从能不能够刹那入出灭定的角度来讲,六地菩萨和小乘一样都需要勤作,而七地的时候不需要勤作,所以说从这个侧面讲是一个最不共的功德、特点。

彼之异熟果,转自在天王。”

他的异熟果是转在自在天当中成为自在天王,或这个地方的自在天王就称之为他化自在天的天王。

七地菩萨的功德是六地菩萨的一百二十俱胝那由他倍,作他乐自在天王。

改成:七地菩萨有十二种十万俱胝那由他数的功德,作他化自在天王。

前面是十二种十万俱胝数,这个方面是十万俱胝那由他数,所以又加了个那由他的数字,就远远超胜了。

第八不动地,《经观庄严论》云:“二想不动故,定称不动地。”

为什么称之为不动地呢?这个方面在解释不动的时候称之为二想不动。什么叫二想不动?这个方面实际上从前面七地当中分了两个层次,一地到六地是一个层次,第七地是一种层次。到地到六地是什么层次呢?有相有勤作,或者说有的地方翻译成有相有功用,又有相执又有勤作,这个是一地到六地之间他的特点。然后这个是二想当中的一想,就是相或者想,有的把想字解释成相,就是相状的相,相执的相国。

《宝鬘论》云:“第八童子地,不动无分别,身语意不动,行境不可思。彼之异熟果,一千梵天王。”八地菩萨能面见等同十万大千世界微尘数的佛陀。

第九善慧地,《经观庄严论》云:“无碍解妙慧,称之善慧地。”《宝鬘论》云:“九地名善慧,如王太子位,得无碍智解,故称善慧地。彼之异熟果,二千大梵王,有情心所问,罗汉不可夺”九地菩萨现见等同成无数大千世界微尘数的佛陀等。

第十法云地,《经观庄严论》云:“如云之二法,遍布虚空界,故称法云地。”《宝鬘论》云:“十地名法云,普降正法雨,菩萨得诸佛,光芒灌顶故。彼之异熟果,转净居天王,无量智境主,殊胜大自在。”十地菩萨于刹那刹那可亲睹等同不可言说佛刹之不可言说极细微尘数之佛陀等十二倍功德。

此外,一地菩萨证悟心性光明藏遍布一切众生而生起自他平等之菩提心。二地菩萨证悟一切所知而精进净除如来藏之垢。三地菩萨证悟闻法为法界之顺缘故越过熊熊烈火之三千世界而闻法。四地菩萨证悟无我所执而断除贪法。五地菩萨证悟自他相续同具如来藏而以十清净意乐证悟诸佛平等。十清净即功德、学处、了知道与非道、三十七道法、能成熟众生,前二者各分身语意三种。六地菩萨证悟自性清净而遣除取舍轮涅的一切执著。七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无异而遣除一切相执。八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无功过增减而生起极其清净殊胜之法忍。九地菩萨证悟本来佛性中具有四无碍解而获得智慧自在。十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是圆满事业之来源而获得四种自在。

四种自在,《辨中边论》云:“通达普行义,等流殊胜义,一切无执义,无有异体义,无增无减义,四种自在处。”何为四种自在?《经观庄严论》云:“意识执著念,转为无分别,净刹事业智,即为四自在。不动等三地,具此四自在,八地二自在,余地一自在。”意思是说,染污意识转依而获得无分别自在;五根识执著转依而获得清净刹土自在,八地菩萨具此二自在;意识转依而获得四无碍解自在并且获得事业圆满自在,能成熟众生相续,九地菩萨具此自在;十地时分别念意识之现基阿赖耶识转依而获得大圆镜智自在,能够行持与佛行境相同之事业。《宝性论》云:“菩萨之后得,于诸世间界,救度诸有情,等同诸如来。”也就是说,八地平等性智、妙观察智获得自在;九地成所作智获得自在;十地大圆镜智获得自在,十地末的相续后际时,种种习气阿赖耶转依即刻获得法界性智自在,从而成佛。十地相续后际时得受大光明灌顶而成佛。《经观庄严论》云:“修道终获得,大光明灌顶,得不为念毁,如金刚等持,转依究竟地,无后诸障垢,住于任何处,皆饶益众生,获得遍知佛,无上之果位。”即十地菩萨于十方佛前作大供养,即刻从十方诸佛白毫间放光融入彼菩萨之头顶,使其获得如金刚定等前所未得的无量等持,清净细微所知障,从而成佛。

九地呢称之为善慧地,比喻呢是王太子,相当于已经安立成王太子了 ,像这样的话,安立成王太了就等于灌顶之后,就开始就是说是登上这个王位,所以说他这个位置叫做王太子位。得无碍智解,无碍智解就是前面讲的四无碍解,无碍智就是四无碍智解的意思故称善慧地。

彼之异熟果,二千大梵王,有情心所问,罗汉不可夺。那么他的异熟果呢, 是二千大千世界当中就是做大梵天王,然后呢或者他主宰呢二千大千世界的。有情心所问,罗汉不可夺,有情心所问的意思就是说,因为他的智慧增胜的缘故,因为他的四无碍解极其增胜的缘故,所以说有情心所问,有情随心所问,他自己想要问问什么问题,他自己内心当中想问什么问出来之后呢,马上就是说九地菩萨呢马上给他广解,然后呢就是从很多很多方面给他解答,所以说随便问什么问题,根本没办法难住这个九地菩萨的。而且有些地方讲了获得这些四无碍解的这个大菩萨,获得这些功德的,一个法义展开了,就宣讲一个大劫没办法穷尽的,就这么说是广大的智慧。有的时候就是说我们讲的很广,实际上很广也就是几分钟,也就是十几二十分钟,一个小时,但是呢这些大菩萨获得四无碍解的时候,一个法义要展开的时候,一个大劫根本宣讲不完,这个就是他的不共超胜的智慧,就是这样的。罗汉不可夺,罗汉不可夺的意思就是说,罗汉的智慧本来也是很大的,但是罗汉的智慧在这个九地菩萨的智慧面前比较起来的时候呢,罗汉的智慧根本不可应夺的,就是远远比不上的意思,不可应夺他的智慧这个,从这个方面理解。九地菩萨现见等同成无数大千世界微尘数的佛陀等,那么这个前面是十万个大千世界,这个方面是等同无数的大千世界的微尘数的佛陀,一刹那之间可以面见这么多的佛陀,一个刹那就可以面见等同于无数大千世界当中所有的微尘数这么多的佛陀都可以就是说是了知,然后前面的十二类功德,每一类呢,都在每一个在刹那都可以如是的具备的。

然后下面讲第十,法云地,第十地菩萨的这个功德。《经观庄严论》云:“如云之二法,遍布虚空世界,故成法云地。”而如云一样的二法,那么什么是二法呢?二法的话就是讲这个,十地菩萨或者大菩萨的这个陀罗尼,这个是一种法。第二地就是三昧三摩地,三摩地和陀罗尼这两种称之为二法。那么这两种法如云周遍虚空界的,我们就是说要下大雪的时候,这个乌云滚滚周遍一切虚空就这样想的。那么十地菩萨相续当中的这个陀罗尼的功德,相续当中的这个无量的三摩地的功德,就犹如大雨云一样遍布虚空界,故称法云地。所以说这个法和云二者联合起来,比喻和意义结合起来称之为法云界的。

《宝鬘论》云:“十地名法云,普降正法雨,菩萨得诸佛,光芒灌顶故。”那么第十地呢,称之为法云地,法云地呢是普降正法雨。因为他相续当中周遍了这样一种陀罗尼,周遍了这样一种三摩地的缘故,所以说可以对一切的众生任运的普降大法雨,普诉(33:27)大法雨这样的。然后菩萨得到一切十方诸佛光芒灌顶的缘故呢,也称之为法云界,或者说称之为灌顶地这样的,那么就是说是得到灌顶马上成佛,就是从这样进行安立的。彼增异熟果,转进俱天王,无量智境主,殊胜大自在。那么就是说十地菩萨他的异熟果呢,是转进俱天王。进俱天王呢,就是五进俱天王。我们在学那个《俱舍论》的时候,也是提到过这个进俱天,进俱天主要是圣者居住的地方,四层上面就是有这个凡夫的这个三天三地。然后后面呢五地呢,主要是这些圣者罗汉啊,菩萨所居住的地方,所以说十地菩萨他是转生在进俱天当中,成为这个进俱天王的。无量智境主,殊胜大自在,那么这两句呢,也可以讲十地菩萨呢,即将成佛的境界,也可以讲佛的境界这样的。那么为什么这样理解呢?无量智,什么叫无量智?谁的智慧叫无量智?佛陀的智慧是无量智,那么就是无量智就称之为佛陀。

那么“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以无量智慧做为境,以无量智慧做为这个境的缘故。那么“主”呢成为这个灌顶之尊主,具有无量智慧的佛陀,他以无量智慧做为境,然后成为灌顶的主尊。所以说殊胜大自在的意思,所以说名称就叫做殊胜大自在者,这就是在迦叶大师(35:02)在注释当中这样解释的。所以说无量智境主呢,就这个方面意思他应该是指佛陀的境界。无量智呢就是指佛智,无量智做为境,做为对境,然后无量智做为境成为灌顶的尊者,那么他的名字叫做殊胜大自在者,也可以理解成十地菩萨即将成佛,他的功德很殊胜,也可以理解成给十地菩萨灌顶的这个方面是殊胜大自在者的佛陀。

十地菩萨于刹那刹那可亲睹等同不可言佛刹之不可言说极细微尘数之佛陀等十二倍。十二倍改成十二种,等十二种功德,那么就是十地菩萨他能够见到,每个刹那当中呢,可以亲睹不可言说的佛刹当中,不可言说的这样一种极细微尘数的佛陀等等,面见这么多的佛陀,所以说呢这是一种,还要再加上其余的十一种,就是十二种功德。然后下面从另外一个层侧面讲解,讲解一到十地之间的境界。前面通过这些《庄严经论》,通过《宝鬘论》的教证为主,然后宣讲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正法的功德,然后下面呢几乎是按照《辨中边论》,我们学过《辨中边论》,《辨中中边论》就是从这些侧面去安立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功德。而讲的时候主要是讲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地障,就是障碍是什么?但是在讲他的障碍的时候,附带也讲到了一地到十地之间他们的不共超胜之处,所以说看这个内容的话和这个《辨中边论》当中安立的非常相似的。此外一地菩萨证悟心性光明藏,遍布一切从而生起自他平等之菩提心。那么就是说一地的叫做普贤地,叫做遍形地(36:49)或者普贤地,那么遍形(36:51)是什么呢?就是一地菩萨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证悟的心性光明藏,已经证悟心性光明藏。证悟了心性光明藏之后呢,就是说这个光明藏遍布一切众生,普遍周遍一切众生,这个时候呢生起自他平等的菩萨心。在学《庄严经论》的时候呢,也是知道一地菩萨入定的时候见法义,出定的时候自然生起五种平等。所以说这个方面也是生起自他,自己和他人平等的菩提心,这个方面就是真实生起来了。那么平时在凡夫地的时候,我们可以观想自他平等,但是再怎么观想还是只有一种自他的分别,那么在初地之后呢,他自己也确确实实,自己也是他人,他人也是自己,这个方面完全也是达到了平等。因为他已经证悟了心性周遍一切众生,出定的时候自己和他人的显现都是无二无别的,这个定解就是完全可以生起来,这个正见就完全可以生起来了。二地菩萨证悟一切所知,而精进尽除如来藏之垢,这个一切所知而并不是所有的一切万法的所知,因为真正圆满证悟一切所知只有在佛地。那么这个方面的一切所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比初地的一切智慧更高,更超胜就是这样的。那么初地的时候他能见到这些心性光明藏,或者生起智慧。那么在二地的时候他通达了所知障,证悟智慧很高,通达的所知证悟的所知就更广,所以说就是证悟了比初地所知更广的缘故,他就更加精进的尽除如来藏的垢染,这个方面就是第二地的不共的增胜的功德。这些主要都是从初定位,入定位的时候麦彭仁波切在讲这个《辨中边论》的时候,入定位没办法分别地,你说这个是一地二地,那么在虚空当中怎么去分地呢?分不了的,所以说当然从这个这些上地的菩萨观察下地的菩萨,他安住的根本慧定呢,当然可以通达他安住的是深还是广,佛陀看十地菩萨的境界的时候都可以,这个方面是从一个侧面来进行安立的。当真正菩萨入根本慧定的时候,虚空是无法安立这个地的?全部都是从初地位,这些都是初定位,一地菩萨入定位见性光明,初地位的生起自他平等的菩提心,然后二地菩萨入定位见这个心性光明,出定位的时候更加精进的去消除这障垢等等,全部都是出定位。三地菩萨证悟闻法为法界顺缘故越过熊熊烈火之三千世界而闻法。那么三地菩萨呢他是对于听法,对于闻法,最精进的,非常的精进,法王如意宝以前经常引用这个教证,《辨中边论》经常引用,然后呢堪布也是经常引用这个教证,有些时候我们认为我们闻法已经足够多了,但是呢我们想是不是三地菩萨呢?三地菩萨证悟这么圆满,或者说这么高的证悟,他自己还要为了听闻佛法精进的去求法,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呢三地菩萨呢他对于听法非常非常的精进,非常的恭敬的,有时候呢,看到这样一种句子的时候呢,会想到以前这个帝察活佛,帝察活佛听法方面是非常有兴趣的。

他对听法方面非常有兴趣的,他证悟很高,很多人对他非常恭敬,但是他每天都要去听法,首先他要到德巴堪布的地方听法,听完之后还要去下面的辅导员那去听法,然后听完之后还不满足,然后在哪个地方看到个小喇嘛,然后马上再再的请求,再再的合掌你给我讲一下这个颂词,今天讲的再给我辅导一次,像这样这么精进去听法的。

所以说这些菩萨的显现,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内心当中的密意不知道,但是看到这个句子的时候,确确实实至少从显现方面,很符合三地菩萨他的出定位的时候示现这么精进闻法的情况。为什么他对听法这么有兴趣呢?或者说是兴趣这么高呢?当然有原因的。因为他入定的时候,见到法界的本性,出定的时候他就知道闻法是法界的顺缘,顺缘有的时候我们说是等流,就是法界的等流。

法界的等流是什么意思?讲简单一点,佛经、论典当中所讲的这些意思全部都是在如实的宣讲法界的意义,佛陀证悟了法界意义之后,他怎么样表述他自己证悟的法界?就通过经典表述的,经典当中的一切的含义,实际上就能够直接和法界的本体所对照的。因此说三地菩萨入定见到了法界,出定的时候他就完全通达一切的经典全部都是法界的等流,然后通过闻思经典就可以作为等流因,又入到法界当中去,又成了安住法界、证悟法界的殊胜助缘,就是这样的意思的。

所以为什么这么精进呢?因为三地菩萨完全通达了。从这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知道,广论当中,宗喀巴大师讲的时候就是这个意思。宗喀巴大师讲一切的这些文字,一切的经典全部都是修法的关要,都是修法的要诀,肯定有一个非常深的认识。所以说现在有的时候我们自己内心当中会认为,理论是理论,实修是实修,理论和实修根本就是没有一点关系的,完全没有一点关系。

但是根本不是这样,我们看三地菩萨的示现,或者他的行为,我们就知道这样一种经典、论典,还有这些修法的窍诀都是在描述如何进入法界的关要,如果进入法界的修法,所以说我们就知道这些闻思、修行就从这个侧面就可以完全非常密切的结合起来。

这个方面就是他为了听法甚至可以越过熊熊烈火的三千世界,就是说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充满了火坑,充满熊熊烈火,那么三地菩萨为了听法,他就根本不顾自己身体,然后穿越火堆去求法,就这么精进。

四地菩萨证悟无我所执而断除贪法。

四地菩萨相续当中无我的证悟更高,断除的我执更多,所以说他断除贪法。三地菩萨显现上面还对佛法非常贪著,但在四地菩萨的时候他就没有这种贪著了,就对三地菩萨这么精进的闻法在第四地的时候,他已经断除了贪法。就是对于三地的时候他去求法的这样一种贪心,显现上面的贪心吧,就只能这样描述了,从这个方面就完全已经断掉了,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四地菩萨证悟更高。

五地菩萨证悟自他相续同具如来藏而以十清净意乐证悟诸佛平等。

五地菩萨他自己证悟自相续、他相续,或者自己和佛陀都是俱有缘,同等具有如来藏,而以十种清净的意乐证悟自己和诸佛平等。

下面大概介绍十清净:

十清净即功德、学处、了知道与非道、三十七道法、能成熟众生,前二者各分身语意三种。

前二者功德和学处,功德、学处如果分身语意的话,身功德、语功德、意功德,学处是身学处、语学处、意学处,这个就是六种了,再加上第七种了知道,第八种了知非道,第九种修持三十七道法,然后第十种能成熟众生。像这样的话,十种清净,就通过这十种清净然后证悟自己和诸佛平等的。

六地菩萨证悟自性清净而遣除取舍轮涅的一切执著。

轮回恒杂染的自性,涅槃是清净的自性,因为六地菩萨智慧度增胜的缘故,他证悟轮涅的本性清净而遣除对轮回和涅槃做取舍的一切微细的执著,全部已经遣除了。

七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无异而遣除一切相执。

就是说有相的执著是在七地的时候遣除,前面我们讲的时候,六地以下都有或多或少的不相同的执著相,七地的时候遣除一切相执了,在六地以下的这些相执全部遣除。因为证悟如来藏无异的缘故,这个是在《庄严经论》注释当中全知麦彭仁波切讲的很清楚,一地具有什么执著什么相,二地什么相,三地什么相,乃至于六地具有什么相,七地的时候全部遣除,这个方面讲的很清楚的。

八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无功过增减而生起极其清净殊胜之法忍。

八地菩萨证悟的时候,如来藏在佛位无增,在众生无减,就是完全无有功过增减的这样一种真实义完全证悟通达,所以说生起非常清净的无生法忍,这是八地菩萨的境界。

九地菩萨证悟本来佛性中具有四无碍解而获得智慧自在。

四无碍解本身在佛性当中圆满具备,九地的时候完全把它开发出来了,真的已经获得了这个智慧自在。

十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是圆满事业之来源而获得四种自在。

十地菩萨证悟如来藏是圆满事业的来源,像这样就获得四种自在,四种自在并不单说十地的时候获得四种自在,其他没有获得四种自在,不是这个意思。十地真正的圆满了四种自在是在十地获得的,实际上在八地的时候获得四种自在当中前两种自在,九地的时候获得一种自在,十地的时候获得四种自在。

所以我们可以说十地菩萨是圆满获得四种自在,那么因为八地只有获得两种,九地获得三种,十地才是四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是说获得四种自在。不是说单单在十地的时候获得四种自在,九地、八地没有获得四种自在,不是这个意思。

下面就开始解释四种自在:

首先这个四种自在,后面引用《辨中边论》了,这个方面实际意义上是讲四种自在的出处,四种自在是从哪个地方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从《辨中边论》这个地方出的。

四种自在,《辨中边论》云:“通达普行义,等流殊胜义,一切无执义,无有异体义,无增无减义,四种自在处。”

此句改为:“遍行最胜义,等流殊胜义,一切无执义,相续无异义,无净无染义,种种法无别,无增无减义,四种自在处。”

这个颂词实际上就对照前面的这个一地到十地的境界,所谓一地叫遍行义,就是前面我们改的时候遍行最胜义嘛,遍行就是指一地的时候遍行,就是说了达一切的如来藏,遍行于一切众生相续当中,然后出定位的时候,一切的众生平等的修持自他菩提心叫遍行义。

最胜义就是说二地菩萨的证悟比一地菩萨还要超胜,达到了最极超胜,他通达一切所知,所以说叫做最胜义,是二地菩萨的意思。

等流殊胜义这个是讲第三,就是第三地菩萨,第三地菩萨叫做等流殊胜,等流前面我们讲过,经典就是法界的等流,所以他就知道等流殊胜义,他就非常这个境界非常殊胜,所以说三地菩萨为了求法越过熊熊烈火,他自己不辞辛劳,就因为证悟的是法界等流的缘故,等流殊胜义是第三地。

一切无执义是安立第四地。因为他是无色的缘故,乃至于对求法的这个贪执都已经遣除了,如果对法执都遣除了,何况说对其他的世间八法,对其他的东西更加不会执著,所以叫一切无执。一切无执最主要表现在四地菩萨对三地菩萨求法的这种贪执断掉了。如果连这个善法欲都断掉了,那么何况说非法欲呢?何况说其他的非法欲呢,更加不用说了,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讲叫做一切无执义。

第五地叫做相续无异义,自相续和佛陀相续根本没有什么差别的,叫做相续无异义。

第六地叫做无净无染义,就是说对于涅槃的清净和轮回的染污,他就通达无有差别,所以说叫做无净无染,对照前面的长行文理解的。

种种法无别是第七地,七地的时候遣除一切相执,种种法没有差别了,所以叫做种种法无别,是第七地的境界。

无增无减义,这个是第八地。前面讲证悟如来藏无功过增减,所以说叫做无增减,就是说无增无减义。

四种自在处呢,四种自在处就是讲三清净地的时候获得四种自在。什么叫做四种自在处的处字?就是指八地菩萨、九地菩萨、十地菩萨的根本慧定,它是四种自在的依处。为什么是四种自在的依处呢?因为八、九、十,三清净地的根本慧定,然后圆满这个根本慧定之后出定的时候,四种自在就自然引发了。那么为什么在七地以前没有呢?因为七地以前功德这些没有圆满,那么只有在八、九、十,三清净地的根本慧定作为依靠处,然后才可以在出定位的时候在八地、九地、十地分别获得四种自在,所以这个叫做四种自在处的处的意思。

那么这个主要是解释了前面一地到十地的出处,就是说《辨中边论》中的含义,还有讲到四种自在。

然后下面解释何为四种自在:

何为四种自在?《经观庄严论》云:“意识执著念,转为无分别,净刹事业智,即为四自在。

意识或者分别,执著的这个念头全部转依,转依的,八地的时候,转为无分别,无分别就叫做无分别智慧自在,第一种自在叫做无分别自在,这个就是在第一种自在安立。

净刹,净刹是第二种自在,清净刹土自在,这个叫做清净刹土自在,叫净刹。然后事业就叫做事业自在,最后一个智叫做智慧自在,智自在。

就是说四种自在的安立即为四自在,无分别智自在,清净刹土自在,智慧自在和事业自在,就是这种自在,即为四自在。

首先安立四种自在的名称,然后下面这个颂词是讲如何获得,在三清净地如何分配四种自在的:

不动等三地,具此四自在,八地二自在,余地一自在。

不动等三地就是说不动第八地,然后净慧第九地和法云第十地,这个叫做三清净地。三清净地因为没有俱生烦恼障的缘故叫清净地,下面还有俱生的烦恼障,所以说叫做不净地,不净七地,所以说这个叫三清净地。

那么三清净地的时候,具此四自在,就具有这四种自在。八地二自在,在八地的时候,首先,率先获得两种自在,就是获得无分别智慧自在和净土自在,获得这两种自在。

余地一自在,就是说八地之后还剩了两地,每一地一个自在的意思,就是说第九地获得智慧自在,第十地获得事业自在,就是这样叫做余地一自在,总共就是四种自在。

下面再进一步解释:

意思是说,染污意识转依而获得无分别自在;

首先是染污意识转依,染污意识转依之后,然后获得无分别智慧的自在。

五根识执著转依而获得清净刹土自在,八地菩萨具此二自在;

五根识转依之后,获得了清净刹土,一切的清净刹土全部获得,八地菩萨具有两种自在。

然后下面讲第九、第十地获得的两种自在:

意识转依而获得四无碍解自在并且获得事业圆满自在,能成熟众生相续,九地菩萨具此自在;

此句改为:意识转依而获得四无碍解、事业圆满自在,能成熟众生相续,九地菩萨具此自在;

就是说意识转依的缘故获得四无碍劫,事业圆满的自在,这个地方好像也提到了事业圆满自在,但是在九地的时候着重是因为获得四无碍解的缘故获得智慧自在。那么智慧自在就是说引发他的事业相对圆满,所以说按照前后文或者按照《庄严经论》注释等等观察的时候,九地菩萨主要是智慧自在,智慧自在主要安立在四无碍解上面,所以说而获得四无碍解。事业圆满自在,主要是安立在四无碍解上面的。

能成熟众生相续,因为他能够随意的普答一切众生的问题,能够成熟众生相续的缘故,九地菩萨获得智慧自在。

十地时分别念意识之现基阿赖耶识转依而获得大圆镜智自在,能够行持与佛行境相同之事业。

十地的时候,分别念意识,它的现基,分别念意识它的所依处,就是什么呢?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根本识,其它的是转识,所以我们就知道阿赖识是最根本的,它转依是最后转依的,十地末尾的时候转依,所以说像这样的话,十地末尾的时候阿赖耶识要转依,最后获得大圆镜智的自在。

这方面好像提到的是大圆镜智的自在,但是主要是后面这个,能够行持与佛行境相同之事业,所以说最后十地的时候获得事业自在,因为他自己的大圆镜智自在的缘故,所以说他的事业能够,几乎来讲和佛不相上下,这个是在昨天我们论典当中讲过嘛,反正十地菩萨他示现十二相成道,就是非常合乎,几乎没有差别的,就是说佛陀知道十地菩萨知道,九地菩萨没办法分别是佛示现的,还是十地菩萨示现的。所以说他的事业几乎和佛平等,所以说称之为事业自在的意思。

《宝性论》云:“菩萨之后得,于诸世间界,救度诸有情,等同诸如来。”

在《宝性论》当中讲,菩萨的后得于诸世间界,是讲十地菩萨,十地菩萨的后得在一切世界当中救度一切有情,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就等同一切如来的事业,主要还是在解释事业自在的这个意思。

就是说,八地平等性智、妙观察智获得自在;九地成所作智获得自在;十地大圆镜智获得自在,十地末的相续后际时,种种习气阿赖耶转依即刻获得法界性智自在,从而成佛。

这个在安立的时候从八地开始,平等性智,妙观察智获得,然后九地的时候成所作智获得自在,十地的时候大圆镜智获得自在,然后在十地末尾,最后种种习气阿赖耶,最细的所依处,最极微细的所依处也转依成为法界性智,所以说最终就成佛。

十地相续后际时得受大光明灌顶而成佛。《经观庄严论》云:“修道终获得,大光明灌顶,得不为念毁,如金刚等持,

修道终就是修道末尾的意思,在修道的末尾,这个修道并不是平时我们所讲的这个修道,这个修道就是见道和修道当中的修道。就是说这个修道末尾应该是十地,所以说十地的末尾的意思,十地的最终获得大光明灌顶,得到大光明灌顶之后,得到不为念毁,就是根本不为最微细的分别念所摧毁了,如金刚等持,就是金刚三摩地,金刚狱定,就是这个意思。

转依究竟地,无后诸障垢,住于任何处,皆饶益众生,获得遍知佛,无上之果位。”

“无后诸障垢”改为:“无有诸障垢”。

转依究竟实际上是佛地,在佛地的时候,在这个之后根本没有一切障碍了,住于任何处全部饶益众生,最后已经获得遍知佛无上的果位的缘故。

即十地菩萨于十方佛前作大供养,即刻从十方诸佛白毫间放光融入彼菩萨之头顶,使其获得如金刚定等前所未得的无量等持,清净细微所知障,从而成佛。

在十地菩萨末尾的时候,首先以无量无边的供品对十方的一切诸佛作最大的供养,在作供养的时候,十方诸佛从各自的刹土当中降临到这个菩萨的眼前,然后从十方诸佛的白毫间放光,然后加持他、灌顶他,然后这些光芒融入菩萨的头顶,生起金刚狱定的智慧,生起金刚狱定的智慧之后,刹那之间清净最极为微细的所知障,然后所知障一消尽,第二刹那无间成佛。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第六十五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正在宣讲第六品皈依品,皈依品当中,今天开始宣讲第三个科判:

庚三、别说内外分类:

因乘安立学十地,十一化身普光地,

金刚乘以功德分,安立十二等无量。

这个主要是内外的分类,从共同的显宗乃至于不共密宗,内外的修法当中如是分类这样种地道的,或者说对正法如是有分类的。

因乘主要是讲显宗,显宗因乘当中安立学十地,安立学十地的意思就是说安立学道有十地。

十一化身普光地,第十一地就是佛地,佛地主要是安立成化身普光地,从这个方面安立的,就是因乘安立了有学道的十地,第十一地主要是安立化身地或者安立佛地,这个方面在显宗当中普遍共称就叫普光地。

金刚乘以功德分,安立十二等无量。

金刚乘是内密宗,内密宗的观点当中通过功德或者他的侧面进行安立的十二等无量,十二就是讲十二地十三地等等有无量无边的数目来安立。

以功德分的意思就是说真正的本体除了普光地之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更高的安立了,但是金刚乘他通过不同的功德、不同的侧面安立十二地、十三地、十四地、十五地、十六地乃至于无量地,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无垢光尊者最后也总结说,除了普光地之外实际上没有超胜的的功德,都是一个本体不同的侧面而已。

因乘承认相续后际时以前的界性转为菩提,诸法皆为无垢无分别智所摄。

因乘显宗承认相续后际,所谓的相继后际,就是说我们的心相续的最后的边际,心相续的最后的边际,以前的界性转为菩提,以前的所有的种种的不同差别这些法全部转为菩提果,所谓的相续后际,我们应该了知真正我们的心分别,我们自己的心,心实他的最后边际绝对是在十地末尾的时候,在佛地的时候心相续绝对不会存在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小乘阿罗汉他在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他是不是心相续已经断绝了?心相续是绝对没断绝的,那个时候断绝的什么呢?那个时候只是断绝了三界轮回流转的因或者人我执,这方面已经彻底断绝了。人我执只不过是在心相续上面假立的,将心认定为我,但是彻证人我空性之后他的心相续有没有顿最低执呢?就是他的心相续断没断绝?他的心相续绝对没断绝,没断绝的原因主要是他的对治性根本没有生起来,没有修持法无我空性,所以说没有修持法无我空性,没有证悟法无我空性的缘故,这个罗汉他有心实,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入定慧的时候当然是无分别智慧,出定位的时候还要现形这样种心实,所以正真的心相续的最后遍计绝对是在佛地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切的界性全部转为菩提,一切诸法都被无垢无分别智慧所摄受了。

《成就三身论》云:“除无垢真如,无分别智外,诸佛于他法,少许亦无有。”

在最后的时候除了无垢真如的法界和无分别智慧之外,诸佛对于其他法少许也没有获得的,或者说除了这些之外,诸佛相续当中根本没有其他的证悟。

无垢之身是指法性本性身;彼之自性无分别智慧力等相为法身;

这个方面是安立四种身,安立四身,安立四身的时候,从无垢的身方面就是指法性身或者法性本性身从这里面讲的。这样一种法性他的自性无分别智慧力等,这些相就是法身,本性身和法身以前在讲《庄严经论》的时候也是介绍过,介绍的时候主要是从空分的侧面来讲的时候,就是等性身,从名分的侧面来讲就是法身,从断德的侧面来讲是本性身,从证德的角度来讲是法身,所以实际上法身和本性身就是一本体两个侧面而已,所以从空分和名分两个侧面讲,或者从断德和证德两个侧面讲,可以安立,分别安立本性身和法身之间的差距。

彼智慧于十地菩萨前所现相好严饰之相为报身;

所谓的报身是离智慧、佛的智慧、法身的智慧、佛和法僧的智慧在十地菩萨面前显现相好严饰的相为法身报身,十地菩萨不是指第十地,而是从第一地到第十地之间,一地到十地都能够亲见佛陀的报身,报身宣讲佛法上的受用,所以称受用身。

彼智慧于所化众生前随机所现之相为化身;

仍然是彼智慧,仍然是一个法身智慧,法身的智慧在所化的这些众生,这些所化的众生就鉴别了这些前面的清净所化,就是说不清净的所化,不清净的所化有声闻还有缘觉,还有一般的世间众生,这些方面就称之为化身的所化,化身的所化就是不净的所化,报身的所化是清净的所化,佛陀他自己是法身,对菩萨面前示现的是报身,对于声闻缘觉和一般的众生面前示现的是化身,所以一本体三个侧面也是如是安立这样的法报化三身的。

彼智慧乃至轮回未空前,不间断任运自成利益他众为事业。

佛陀的事业是佛陀他的智慧乃至于轮回未空之前,轮回未空的话众生要安住,众生安住的话有很多业、惑等等痛苦,佛陀出世或者佛陀证悟这样法性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说当现前佛地的时候,他这样种智慧身他就从来不间断,所以他的事业也是绝对不间断,而且是任运自成的方式来利益一切众生,这个方面就安立成佛的事业。

下面再对本性身等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观察。

本性身:《现观庄严论》云:“能仁自性身,得诸无漏法,一切皆清净,具有自性相。”

在《现观庄严论》当中讲:能仁佛陀的自性身,得诸无漏法,他获得了这样一种清净无漏的法,或者离开一切的垢染,一切显现成清净,具有这样种自性之相。

下面是讲法身:

法身:《现观庄严论》云:“顺菩提分法,无量及解脱,九次第等至,十遍处自体。

最为殊胜处,差别有八种,无诤与愿智,神通无碍解,四一切清净,十自在十力,四种无所畏,及三种不护,与三种念住,无忘失法性,永害诸随眠,极悯诸众生,唯佛不共法,说有十八种,及一切种智,说名为法身。”

这一段《现观庄严论》的颂词就讲了法身的二十一种功德,广释在下面,在二十一种功德法就是佛陀的法身所具备的一切的殊胜的功德,这些功德有顺菩提分法,也就是说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是在佛相续当中是最具圆满清净的方式来具备的。

无量是指四无量心。

解脱是八解脱。

九等至就是次第等至,在后面讲是九等至。

十遍处自体。就是讲十遍一切处的禅定。

最为殊胜处,差别有八种,这里讲八胜处。

无诤在下面注释当中解释成无染,无诤等至也好无染等至也好,这方面就是一个本体。

获得了愿智功德。

神通,就是指佛陀具备六神通。

无碍解,就是指受碍解。

四一切清净,就是下面讲的四清净法。

十自在,十种自在法。

佛陀的十力。

四无所畏,三不护,三念住,无忘失:不忘失利益众生

法性,永害诸随眠,一切的习气永远彻底断除,这个叫法性永害诸随眠。

极悯诸众生,恒时不舍弃,恒时悲悯一切众生。

唯佛不共法,说有十八种,佛陀十八种不共法。

及一切种智,这个是第二十一种,说名为法身。

这个以上从颂词的方式解释了二十一种法。

下面依照讲义来进行解释佛陀具备了二十一种法。

此外,宣说法身之二十一种无漏智:(一)菩提分三十七品: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支、八正道。

菩提分菩提品三十七种修法,有四念住:身受心法四念住。身受心法四念住就是大乘小乘安立的方式不相同的,小乘安立身体不净,受是苦,这些方面一个一个安立的,那么在大乘当中安立这样一种四种念处呢就说生受心法,四种法就是无自性的,生无自性啊,就说受无自性,心无自性,法无自性,从四个方面呢安列法无空性。四正断呢,四正断主要是精进为性的,主要是精进前呢,四念处呢主要是智慧为性的,四正断呢主要是精进为性的。那么就是说是这个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呢令增长,未生善呢令生起,这个就是四正断。四正断都是精进,全部都是一种精进性。那么这个恶业呢精进断除,然后呢就是善法呢精进的生起四正断的这个自性。四神足呢就是 yu qin【10:42】心观,啊就是四神足,有些地方称之为四如意足,四如意足呢主要是禅定为性的,为什么叫做神足呢,神就是神通,足呢就说是它的这个方法,那么要获得神通的方法,yu qin 心观就这四种。

五根呢我们就知道性净念定慧这个是五根,然后五力呢就同他没办法,就它的违品没办法胜伏的这个力角度讲的。然后呢就说七菩提分呢有可以说是这个,就说有的地方称之为觉知,就菩提知也好,觉知也好,菩提就是觉的意思,所以有些方面是翻译成七菩提支,有些方面是翻译成七觉知,念觉知啊,即法觉知啊等等,这个方面就说有这个七种。八正道呢就说是这个正见、正思维、正命、正业等等有这个八种。那么就说是这个四念处、四正断呢、这些八正道呢在这些大小乘当中都成许这个就是一种殊胜的修法,那么在这个大乘当中呢就说是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大资粮道呢分别就修持这个四念住、四正断、四如意神足,然后呢就说是这个【11:47】?顶呢修五根,忍四谛法修五力,然后见道修七觉知,修道修八正道,这个方面呢有这个对应的。那么这些修法在佛地的时候全部都是远离障碍,然后最具功德亲近的方式而具备的。

第二呢是四无量,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那么这个就是四种无量心,四无量心呢在佛地的时候也是最具圆满的方式,遣除障碍的方式叫圆满具备。慈无量呢主要是以这个与乐无性的,悲无量呢是以拔苦为性的,然后喜无量呢是观待于这个众生的这个安乐啊,可以说解脱啊等等生起一种欢喜心,啊没有嫉妒心,象这样的话啊就说欢喜心。然后舍无量心呢就是一个平等观,对于就说这个亲怨等等一切呢都是平等的,一切都说是这个愿他们离苦得乐这种心呢称之为舍无量心。

然后呢下面讲这个第三呢八解脱第三类功德法,第三类功德法就是八解脱,有色观色定、无色观色定、净色定、以及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四无色定与灭尽定。那么这个称之为八解脱,八解脱呢也称之为八背舍,就说是这个背弃的背,舍弃的舍,以前旧义呢称之为八背舍,那么在新义当中称之为八解脱。那么八解脱呢是以禅定,啊主要是就说是禅定。它就是禅定主要是对治什么呢,这个禅定呢主要是对治这个贪欲心的。那么这个八解脱也好,还有后面的十遍处也好,还有后面的八圣处也好,这三种修法,这三种修法都是对治贪欲心。那么都是对治贪欲心的这样一种这个等持,啊这样一种这个殊胜的禅定。那么解脱是从什么地方解脱呢,八解脱呢就是这样一个贪欲中获得解脱,或者说背舍呢就说是这个,背弃这样一种贪欲心叫做八背舍,或者说叫八解脱,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下面就是可以简单介绍这个八解脱的修法。有色观色定,这个有色呢实际上就说内有色观外色定,就说从这个方面,或者说内有色观外色解脱,内无色观外色解脱等等,有这样一种安列的方式。什么叫内有色观外色解脱呢,内有色这个,内有色的意思就是说内心当中有贪欲心,自己内心当中呢有这样一处这个对于这些女生等等的贪欲心。那么有贪欲心的时候呢必须要对治这样的贪欲心,必须要背舍这样的贪欲心。那么怎么修呢,观外色解脱,观外色的意思就是说内心当中有这样一种贪欲的想,内心当中有贪欲的相的时候呢就观外色,观外色什么呢,就观外色的不净,清淤等等。就说这个女生呢她就说本身不净,然后死亡之后呢她就说清淤相啊,肿胀相啊或者等等等等,从这个方面呢就叫做内有色观外色解脱。那么就说内心当中的这个贪欲,没有一个对治性的话,没有办法自然解脱的。所以通过观外色的这个清淤等相的话可以解脱这样一种这个,解脱这样一种这个贪欲心,所以这个也是一处不净观的修法,这个也是一种修持对治这个贪欲心的禅定,这样来理解的。

然后第二个无色观色定,内无色观外色解脱的意思。内无色的意思就是说当修了一段时间之后呢,自己内心当中的贪欲心它已没有了,这个叫做内无色。内无色的意思就是说内心当中的贪欲心已经很微薄,或者说已经是不存在了,不存在的时候观外色解脱,那么这个时候还要观外色的这个清淤等相,还要观外色的不净是什么原因呢,就说通过前面第一个修法,自己内色的这个贪欲泯灭之后呢,也许【15:26】??还在。所以说呢通过观想,再再的观想外色的这个不净的话,它可以巩固就说是这个,巩固这个不净观,巩固自己内心当中无贪的这样一种自性。所以说第二个修法呢是内无色观外色解脱也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呢就是这个净色定,净色定的意思就是说通过第二步修法之后呢,自己内心当中的这样一种这个,内心当中的这样一种这个贪欲心极其微略,极其微略之后呢这个时候观净色,观净色的意思就是说观外面的清净的色,第一个第二个呢主要是观外面的不净色,啊主要是观外面的不净色。那么第三个修法呢是观外面的清净色,就是这个自己安住的时候呢观想外面的这些很清净的这样一种颜色,这些清净的白色啊,清净的这样一种黄色等等,去观这样一种外色。那么这个观这个外色是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进一步的巩固,进一步的巩固这个不净观,因为自己通过修持长时间啊,长时间修持这个禅定之后呢,相续当中贪欲极其微薄,极其微薄之后呢这个时候就要检验自己的修法到底怎么样,啊就是检验自己的修法到底怎么样,就故意呢观想这些极其清净的颜色。那么如果自己修很长时间之后,对这个清净的颜色就说非常鲜明的白色黄色等等,都能够不贪着的话,就说明自己的这个可以说是贪欲心啊已经这个不存在,或者说已经彻底被压服了。这个第三个修法就是这个净色定。然后呢进一步修持四无色定、以及空无边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那么修持这样四无色定。那么四无色定呢是彻底对色法一种厌弃,色法当中第一个修法呢就是空无边,空无边的这个修法。那么这个就是完全按照这样次第来讲的。那么首先第一个呢就是观想一切都是虚空,虚空遍一切处,这个方面呢就是说能够彻底的对色法厌弃,然后呢就修一段时间之后呢对这个空无边呢也生起厌弃,然后观想认无边处,然后再修持呢就说修持无所有处,一切都是无所有的 。最后呢修持非想非非想处,那么就一切的粗大想都没有了,这个呢叫非想。非非想呢就说是内心当中还有极其细微的心思的这个相续叫非非想,这个方面在这个三界当中它是应该算是这个最细微的心,非想非非想四无色定。还有呢最后修持灭尽定,灭尽定呢有些地方就叫灭尽受想定,啊灭尽受想定,灭尽受想呢就是说对于这个受和想就说是这个,就在五蕴当中有色受想行识,有色受想行识呢就说有些对受和想极其厌弃,啊极其厌弃然后就说是修持灭尽受想定,那么这个灭尽定呢外道是绝对没有的,那么就只有内道有。内道的生者当中呢从小乘来讲的话就是这个三果以上的罗汉,三果以上的这个圣者他可以入灭尽定,然后三果四果都可以,然后大乘呢就说一地以上可以入灭尽定,那么就这样的。那么有的时候解释成灭定受想,有的时候解释成灭定心心所【18:26】,就从这个方面来安列的。当然了佛陀的这个侧面来讲的话, 八解脱的修法全部都是圆满的方式具备的。我们解释的时候呢有时候是根据《俱舍论》的观点,跟随共同者的观点在解释这样一种这个名相,在解释一种修法,但实际上呢就说这些这个修法在佛的相续当中全部圆满的方式具备,这个方面呢我们就说后面呢不需要一一介绍了。反正呢这些所讲的修法在佛相续当中,既然在佛的法身功德绝对最最具圆满的。那么这个呢就是这个八解脱,八背舍。

那么下面讲第四个就是九等至,九等至呢就是九种等持或者九种禅定,九种禅定呢就是四禅,是一禅,二禅,三禅,四禅。四无色定呢就前面所讲的空无边的这个非想非非想,还有再加灭尽定呢这个就是九等至。然后呢就是讲第五个十遍处,遍处是什么意思呢,遍处就是遍一切处,啊遍一切处,什么遍一切处呢,就是这个十遍一切处,就下面有十种法,这十种法呢周遍一切处,叫十遍处,啊这个意思。

十遍处也是一种禅定的修法,这个十遍处也是对治贪心的一种修法,就是这样的。然后呢下面讲观地水火风、青黄白赤四显色、空无边及识无边。前面呢就说地水火风啦就是指这个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所以说呢地水火风是讲四大的。 然后青黄赤白呢是讲四处显色的,然后再加上空无边和识无边的禅定呢就称之为十遍处。就说是观想的时候呢地大周遍一切处,水大周遍一切处,火大周遍一切处,风大周遍一切处,乃至于青色周遍一切处,黄色周遍一切处,白和红色都周遍一切处,从这个方面进行安列的。那么就说是这样一种这个安列的方法呢,就说是这个地水火风清黄赤白啊,象这样安列的方式的话,主要是跟随前面的八解脱当中,八解脱当中有个净色定,啊这个就是净色定的之分【20:23】。

十遍处:观地水火风、青黄白赤四显色、空无边及识无边。

…… 火大周遍一切处、风大周遍一切处,乃至于青色周遍一切处、黄色周遍一切处、白色和红色都周遍一切处。从这些方面进行安立的。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周遍一切处,这种安立的方法是跟随前面的八解脱当中的净色定的支分。

青黄赤白,非常清净的色。这个时候进一步的观想,青色、黄色、白色、红色周遍一切处。按照《俱舍论》注释的观点的话,进一步的观想,这四种颜色的依靠处是什么?那四种颜色依靠处就是地水火风,所以刚开始修持青黄赤白四显色,然后进一步想它的依靠处应该是地水火风,所以再进一步观想地水火风周遍一切处,再进一步观想地水火风周边一切处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是空无边的缘故,因为观想空无边处,它就可以周遍。然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观想呢?通过心识来观想,所以再观想心识周遍一切处:识无边。

观想次第是这样安立的。

内有色相外观色小,内有色相外观色大,内无色相外观色小,内无色相外观色大,共为四胜处,现见唯有内无色观胜于蓝黄红白四种,共八种。

下面观想八胜处。八胜处的意思是什么呢?“处”是所缘或者烦恼的意思。胜就是超胜的意思,通过这八种修法可以超胜烦恼,可以压伏所缘境,所以叫八胜处。八胜处可以说是对前面八解脱的一种广说。对八解脱当中的什么广说呢?是对八解脱当中的第一解脱、第二解脱、第三解脱的广说。八解脱的第一解脱——内有色相观外色解脱是八胜处的第一胜处和第二胜处。内无色相观外色解脱是第三胜处和第四胜处,净色定的广说是后面的四胜处:观想青黄赤白,后面的四种处是这样的。

所以,为了巩固前面的不净观和清净观这两种观,然后才宣讲八胜处的。《俱舍论》当中在安立顺序的时候,通过小乘的修法安立的时候或者通过共同乘的修法安立的时候,首先呢,修持八解脱,然后为了巩固八解脱而修持八胜处,再为了巩固八胜处修持十遍处,就是这样进行一个一个进行安立的,次第从这个方面可以了解。

下面我们来了解八胜处是怎样安立的,内有色想的意思和前面一样,内心当中有贪欲叫内有色相,外观色小,观外面的色,色主要是讲不净,主要观想总障相、轻*相等等,小有些地方翻译成少的意思,后面观色大,翻译是多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说有一定的必要性呢?在前面八解脱中并没有说观外色小观外色大,这里进一步要修持的是内心当中有贪欲心要观想外色不净,而且要观外色小。龙树菩萨在解释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刚刚初学的人他自己的观力非常的浅薄观力不够,所以一下子观很多境的话,难以趣入,所以刚开始先观一个小境,观一个很小很小的,这个时候他的心容易专注。这一步是这样的。

然后,当他的修行纯熟之后,就可以观外色大了。我们知道八胜处中的第二胜处,内有色相,也是内心当中有贪欲心,也是观外面的不净。但是,因为他第一个修法已经成熟了,心志能够自在的驾驭,所以他可以观外色大。观外色大就可以观很大的相或者观很多的相,可以说同时观想 1 万个相是不净的或者所有的相是不净的,这方面他是可以驾驭的。

这两个实际是八解脱中的第一个有色观色定的延续,他延续的原因。我们知道,前面都是内有色、都是观外色,所以八胜处的第一个都是内有色相,这个是从少的方面讲,第二个是从内有色观外色多的方面讲。这是观待修行逐渐成熟的修法。内无色相外观色小,内无色相外观色大,这是前面八解脱当中的第二个:无色观色定。内无色相是说内心当中的贪欲心很微薄,不显形,但是为了巩固内心当中的无贪的不净观成果,他还要继续观想。还要观外色,所以,观外色小观外色大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内心当中有没有烦恼、有没有贪心,这方面安立第三个或第四个的相,观外色小的必要、观外色大的必要和前面都是一个意思,这是讲形色四胜处,后面讲显色四胜处。

现见唯有内无色观胜于蓝黄红白四种,蓝字同于前面的青字,青和蓝字面上是青和蓝,实际上意义是一样的。青黄赤白或者蓝黄红白,这是前面净色定在八胜处中进一步的观想,净色定是观想极其鲜明的颜色、极其清净的颜色。清净的颜色就是青黄赤白四种颜色。对于相续当中清净的色能够舍弃的缘故,内无色相续当中没有贪心,然后观剩余蓝黄红白等等四胜处,这方面共八种。

八胜处在小乘也好,大乘也好,在很多地方都要讲的,八解脱、九等持、八胜处、十遍处都要讲,再再处处会遇到,这也是修法的时候对治贪心的修法。所以这还是需要再再地想它其中的意思,还需要再再看其他的注释,就可以通达它的含义。

下面讲第七个功德:

前面是颂词当中的“无诤”,这里是“无染”。“无诤”是通过入定的方式来息灭诤论,息灭诤论:首先发愿、入定,入定之后,息灭诤论。那么“无染”呢?“无染”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七)遣除他相续之烦恼故无染等至。

如果按照阿罗汉的境界来讲,阿罗汉为了息灭他相续的烦恼,为了制止别人对自己生起贪心,为了遣除他相续的烦恼。罗汉首先作意:我要遣除他相续的贪心,或者我今天出门的时候,所有的众生见到我不生起贪心,有这样一种发愿。然后通过这个愿就入定,,出定之后就具备了这样一种的功德了,就可以遣除他相续的烦恼,所以这是一种专门的修法。在阿罗汉的相续当中必须要再再的以入定、发愿、勤作的方式才生起无染等持的。佛陀的相续不需要这样勤作,佛陀自然而然安住在这样的状态当中,圆满具备这样的污染等持。这就是阿罗汉和佛陀不相同的地方,实际上作用都是一样的。

(八)一切事业任运自成故为知愿处。

知愿处,就是前面所讲的愿智。知愿处就是了知自己所希愿之处。比如,阿罗汉要了知某一个事情,他要了知某个众生的心、要了知很细微的境或者很远的法,就开始作意、发愿:愿我能够知道某某众生的心,发愿之后入定,专门入这样一个定,入定之后自然而然地马上通达了别人的心、知道很多隐蔽的事情,所以叫知愿处。

佛陀没有这么麻烦,佛陀不需要刚开始发愿,然后入定,最后才知道。佛陀根本不需要这样勤作,一切事业任运自成,他具备了愿智的功德。

下面讲第九类功德:六通:

(九)六通:神变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现行而生之天眼通、漏尽通。 这是具备了六神的功德。六神通的功德,阿罗汉也有,但是佛陀的功德是最最圆满的。神变通又叫神足通,有些地方讲神变就是一变多、多变一。外面的大变小、小变大,这个都叫神变通,有些地方叫神足通,可以从此处迅速到达彼处,所以叫神足通。天耳通是能够听到粗粗细细等等一切的声音,这个能够通达就叫天耳通。他心通是指能够了知有情相续中的想法。宿命通能够了知有情或者自己宿世中的一些事情。现行而生之天眼通是知道现在发生的事情,哪些众生正在死亡、哪些众生正在产生等等。漏尽通是指灭一切漏,将一切烦恼漏彻底彻底的灭尽叫做漏尽通。 下面讲第十:四无碍解或者四无碍智,实际上是一个意思,这个解也是一种智慧。有些时候叫四无碍解,有些时候叫四无碍智。但是佛陀他这个功德是最具圆满的,神变通呢也叫神足,有些地方神变呢一变多,多变一啊,这个方面呢大变小,小变大都叫做神变通。然后有些地方叫做神足通,可以从此迅速的处到达彼处呢这个叫做神足或者神变通。天耳通呢能够听到粗粗细细等等一切的声音,这个能够通达的话就是天耳通。他心通呢就是能够了知一切有情相续当中的这些想法。宿命通呢能够知道自己或者一切有情数世的他的一切的事情。现形而生的天眼通呢就可以知道现在发生的事情,哪些众生正在死,哪些众生正在产生等等,这方面是天眼通。然后六尽通,六尽通就是永灭一切漏,那么将一切的这样一种烦恼,漏啊彻底彻底的灭尽了这个叫做六尽通。

然后下面呢讲第十呢,四无碍解或者叫四无碍智,实际上四无碍解和四无碍智是一个意思。这个“解”呢也是一种智慧,所以有些地方呢翻译成四无碍解,有些时候呢四无碍智,实际上都是一种智慧的。这种智慧呢,可以说是在小乘相续当中呢,或者在这个菩萨相续当中,佛相续当中都具备的。

四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法无碍智,利无碍智,利呢就改成变,辩无碍智,辩论的辩。那么就是说按照其它经论当中的次第呢,首先讲法无碍解,再讲义无碍解,再讲实无碍解,再讲变无碍解,就这样的。那么什么叫做法无碍解呢?法无碍解,实际上就是对于种种的名称,都能够无碍的通达。种种的名称呢,比如这个法有很多种,这个法呢有有漏法有无漏法,有为法有无为法等等,这个法有很多,然后呢这样一种有为法也好,或者有漏法无漏法还有很多的义名。比如说这样一种无明啊、烦恼啊、黑暗处啊等等,或者就是说光明啊、智慧啊大乐等等,这个方面都是这个烦恼的译名或者光明的译名,这很多很多的译名就是说名字方面呢都通达,叫法无碍解。这个叫做法无碍解,主要是有漏法无漏法一切法的总类,它的名称完全通达,这个叫做法无碍解。然后呢通过了知法无碍解之后呢,再进一步宣讲义无碍解,那么对于这些种种的名词啊,种种的名称的意义无碍的通达,不单单是名词通达,而且是意义通达,这个意义是怎么样呢?就是一切法的共相和一切法的自相,一切法共同的相和一切法不共的相,这个方面完全通达叫做义无碍解。打个比喻讲,比喻说这个火的它自己的这个自相呢,火的自相就是热性的,热相或者燃烧的相,这个就是它自己的自相。水的自相就是潮湿啊,这个方面就是它的相,那么呢共相是什么呢?那么不管是这个火也好,水也好等等,这些的共相,要不然在世俗当中是无常诠释它的共性,要不然是空性就是它的共相,所以说一切法它有它自己的相,然后一切法有它不共同的相,这个方面可以说它的这个自相和它的这个共相,对于一切的意义呢,无碍通达。词无碍解呢,有些的解释就是在讲解的时候,无有障碍,能够流利的宣讲。那么在这个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庄严经论》的注疏当中这个词无碍解呢,主要是说对于这个词语,对于词语呢全部无碍的通达。有的前面不是有一个法和义吗,这个法和义不单单是人道当中的法和义能够通达,然后就是人的语言可以通达,然后通过其它的语言,其它这些罗刹的语言呢,天人的语言,非天的语言呢,畜生的语言等等这些一切的词语,一切的语言能够无碍的通达这个叫做词无碍解。然后辩无碍解呢,每个众生对佛或者对菩萨提问的话,不管哪个问题,完全都能无碍的通达能够讲解。然后前面我们昨天讲的一样,就是说如果对一个法义展开它的辩论的话,宣讲一个大劫无法穷尽它的辩才,这个叫做辩无碍解。佛陀相续当中四无碍解完全是具备的,完全圆满的。

那么下面再讲第十一类四尽,四种心净。前面讲四宜解清净,颂词当中讲四宜解清净,四宜解清净讲的就是四净的意思,四净呢就是身净、缘净、心净、自净就是这四种。那么什么叫做身净呢?就是说是上师在讲的时候就是说是,他的身体可以任运的变化,身体能够任运的变化这个叫做身清净,身清净没有垢染的缘故呢,身体任意的变化,身体任意的转变这个叫做身净。缘净,这个缘字就是所缘的意思,就是指它的所缘,比如说我们的所缘,我们的所缘有这些众生,我们的所缘有地水火风啊,或者说有些山河大地是我们的所缘,然后佛陀呢他对于这个所缘任意的能够转变,能够将所缘能够任意的转变这个叫做缘净。就是对于所缘方面清净的,这个方面叫做缘净。那么心净呢,自己的心可以任意的趋入等持,就是说一切的等持,自己的心都能够任意的趋入,这个叫做心净。智净的这个智就是说能够通达一切的万法,对一切万法的本体等等都能够知道这个叫做智净,所以说呢身、缘、心、自这个方面就是说四种心净。

那么下面再讲十二类,十自在:命自在、心自在、资具自在、业力自在、寿身自在、解自在、愿自在、神力自在、法自在、自自在。那么就是解释这个十种自在,那十种自在第一个就是命自在,就是寿命的意思。那么什么叫做寿命自在呢?因为善巧修持四神足的缘故呢,所以说可以加持自己的寿命再再的延长,对于自己愿意驻世的话,就是可以一直驻世,加持自己的寿命一直驻世,所以他自己的寿命呢,就是如是如是的获得了自在,叫做命自在。然后下面讲第二类呢,下面讲心自在,那么心自在呢也是对于一切的等持,自由自在能够安住,自由自在能够趋入,这个叫做心自在。然后资具自在呢,一切的财富啊完全自在的,他可以在十方世界普降这些资具的雨,这个方面叫做资具自在,菩萨都具备这样一种资具自在,佛陀更加具备这样的资具自在。因为以前善巧修习很多很多这样的一种法,修持这个布施财物的缘故呢,所以说在最具圆满的时候,他一切的资具完全就是获得自在的,都叫做资具自在。然后呢第四个呢叫做业自在,所谓的业自在,就是说是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这个业呢就是佛陀的身语之业可以幻化,可以任运的幻化,可以任意的幻化身和语的业,身和语的业可以自由自在的幻变这个叫做业自在。还有一个方面呢,就是比如说就是一个众生为了自己或者菩萨为了众生,他通过这个业将要生在某一处某一道,但是菩萨或者佛陀他的业自在的缘故呢,他可以加持他改变投生的方向,可以改变他的业,然后呢去其余之处投生,这个方面叫做业自在。然后呢寿身自在,寿身自在解释的意思呢,就是随意的寿身,随意的寿身叫做寿身自在。或者说呢麦彭仁波切给我们解释的时候,说自己的心安定在色界的这样的一种禅定当中,安住在四禅当中,但是这个身体呢可以自在的投身到欲界当中,那为什么叫做这样的一种色身自在呢?如果真正按照一般修持禅定来讲,他如果真正安住在四禅定的时候呢,他是一种定业吗,前段时间广传也讲,他是一种定业,他修持这样一种四禅,安住这样一种四禅,绝对是投身四禅定。但是呢菩萨也好或者说佛也好,他这个寿身自在的缘故,他的心安住在四禅当中,根本不动摇,但是他的身体呢,或者说这些完全可以自在的投身到欲界当中,这个方面就是说是寿身自在的意思。解自在叫做圣解自在或者叫意乐自在,那么什么叫做圣解自在或者意乐自在呢?这个方面就是佛陀的心,他的心极其自在的,那么为什么不叫心自在,而叫圣解意乐自在呢?为了鉴别前面这样一种心自在吗?前面这样一种心自在可以任运趋入等持,任运可以趋入禅定当中,这个叫心自在。那么此处他一种意乐,意乐的意思就是说自己的想法随意的转变,自己的想法已经获得自在了。那比如说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土石,或者说一切众生的土石,他可以随意的转变土石为黄金,然后随意将水转变为甘露等等,这个方面叫做圣解自在或者说意乐自在,这个方面叫做意乐自在。愿自在呢,就是他的愿力自在,发愿自在的,诸地菩萨哪为了度化众生发了无数的大愿,这个方面呢叫做愿自在,然后呢在八地的时候,在佛地的时候发很多很多,无量无边的愿,度化众生呢这些愿都能够一一成熟,所以说这个叫做愿力自在。然后再宣讲第八种呢,叫做神力自在,神力就是神通的意思,就是说神通自在,因为一般的众生对于这些神变啊,稀有的神通呢非常的起信心,所以说呢佛菩萨呢,在他的面前就是随意的示现神通,他的神力神通是自在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了,佛他就是神力自在的缘故,他就可以任意的度化众生。法自在呢,这个法字怎么理解?就是三藏的意思,或者说这些佛法,那么就是说菩萨或者佛呢,对于一切的佛法一切的三藏全部无余精通,所以说能善巧的讲解,令众生生起欢喜心,这个就是说对于正法自在,这些法义全部自在了,那么第十类呢,这个智自在,这个智

这个第十类智自在,这个智就是前面的四无碍解,除了前面的四无碍解之外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性,所以说自在前面的四无碍智就知道这个地方的智自在了,就是说智慧获得通达获得自在。

下面再讲第十三类是十力,佛陀的十力不共的殊胜功德:

(十三)十力:知处非处智力、知业报智力、知种种解智力、知种种界智力、知根胜劣智力、知遍趣行智力、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知宿住随念智力、知死生智力和知漏尽智力。

这个就是在很多佛经论典当中所讲的十力的功德,佛陀的十力的功德实际上都是智慧,这十种法都是智慧的本体,那么都是智慧的本体为什么在此处不安立成十智而安立成十力呢?因为这十种不共的法单单佛具有,那么这十种智慧在佛相续当中最极圆满,它是一种力,一种力的意思就是说它的违品绝对不可胜伏的,就是说绝对是超胜一切违品的,所以说将这十种智慧安立成十力的原因也是这样的。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当中在解释为什么将十种智慧安立成十力的名称的原因的时候,就是这样做观察解释的。

首先第一个知处非处智力,什么叫处什么叫非处呢?就是说合理的因果叫处,不合理的因果叫非处,就是这样的。比如说放生最后长寿还有无病,这个叫做处。通过放生的因最后得到安乐的果这个叫做处,然后如果一个人杀生,通过造杀生的业,他获得的长寿无病的果叫非处,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那么处非处就是说佛陀的最主要的智慧就是了知处非处的智慧,这个方面就是非常关键的,一切如是的因产生如是的果,或是佛陀说你造这样的因感受什么样的果等等,这方面全部都是了知的,处和非处的关键。

那么还有一些外道,他就认为杀生 可以升天,或者有些人破戒可以获得解脱,这些都叫非处。因和果根本不是一回事情,所以说这个方面就是非处的意思。佛陀完全了知处和非处的差别,所以说安立成知处和非处的智慧力。

第二个是知业报智力。你造如是的业,然后感召如是的果报,佛陀对于一切种类的业报都能够通达,所以说像这样的话是知业报智力。那么在一些地方讲,戒律唯佛能制定的原因就是这样的,因为佛陀才有知业报智力,其他都没有知业报智力,所以说我们就说菩萨也好罗汉也好,他有相似的这样一种智慧,相似的知业报,但是连最微细的业和果报都能够通达的唯一在佛陀,所以只有佛陀有这样知业报智力的缘故,只有佛陀有资格制定戒律,就是这样一种很殊胜的观点。

第三是知种种解智力。那么这个解是胜解的意思,或是说也可以理解成意乐,或是说众生的想法,众生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众生想要随学佛法而成佛,有些众生想要随学佛法成其他的圣者,或者有些人想要通过这些法然后获得人天的快乐,反正众生相续的这些胜解,众生相续当中的想法意乐是非常非常多的。那么佛陀一个时间当中完全可以无余的照见,无余的通达,这方面叫做知种种解智力。

第四个知种种界智力。这个界就是讲十八界,或者解释成三界,界就是众多的意思,众多的含义就称之为界。种种的界的差别,种种的界的本体,怎么转变怎么安住等等,反正种种的界,十八界也好、三界也好等等,这方面界佛陀也能够完全能够了知,这个叫知种种界智慧力。

第五个知根胜劣智力。根有两种,一个是胜根,利根、钝根当中的根;第二种根就是二十二根当中的根,就是这样两种安立方式。就是说在一切众生当中有很多根,那么有些是极其利根的,能够堪修这些大乘法,有些是中根的堪修缘觉法,有些是钝根堪修声闻法。然后在三类根之外还有一些这些外道的根器,对立的根性也有的。这个方面佛陀也是同时能了知一切的根,因为佛陀了知一切根的差别的缘故,所以佛陀在传法的时候,佛陀在讲法的时候,绝对是相应每一个众生的根性如是来宣讲的。有的时候直接能够解脱,有的时候间接成为解脱的因,反正这样一种众生的根性佛陀都照见的。还有一种二十二根当中的根,哪些根是轮回的因,哪些根是随顺解脱的因,哪些根是完全解脱的因,完全解脱的等性,这个方面在二十二根当中都有讲的,所以佛陀对这些根全部都了知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称之为知根胜劣。什么是胜根,什么是劣根,这些方面差别完全通达的一种力叫做知根胜劣智力。

第六是知遍趣行智力。遍趣行,修持这些外道的法,他趋向于何处,或是说众生修持这样一种业趋向于何处,声闻趋向于何处,缘觉趋向于何处,菩萨趋向于何处,这些方面普遍的趋向、修行、方式方法的话,佛陀都了知。就是说你现在做这样一种修行,你现在做这样的行持,最后将趋向于何道,最后将趋向于何处,像这样佛陀都是完全了知的,这个叫知遍趣行智力。

第七是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就是说佛陀了知静虑,然后解脱,然后等持,等智,前面不是说有八解脱,四静虑,还有九等持啊,或种种等智等等,反正佛陀对于一切种类的等持全部都通达,全部都遍知,所以说叫做知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

第八是知宿住随念智力。是指众生或者或者佛陀自己往生,其他的宿世,就是说这个众生以前是怎么样的众生,他当时是什么样的种性,他的名字是什么,他活了多久,活时的想法等等,这方面都可以无余的照见,这个叫做知宿住随念智力,就是说对一切众生以前曾经转世的这些情况都完全了知的。

第九是知死生智力。佛陀也能够知道一切众生在轮回当中什么时候死什么时候生,死和生的这些情况完全都可以知道,所以叫做知死生智力。

第十是知漏尽智力。最后一个就是知漏尽智,漏尽智,一切烦恼永尽,这个叫漏尽。当然从狭义的侧面来讲,阿罗汉他也可以安立成有漏尽智,有这样一种漏尽。那么佛陀是彻底消尽烦恼障、所知障的随眠,所以说佛陀也是完全有漏的。那么佛陀就知道佛陀相续当中的漏尽和阿罗汉相续当中的漏完全通达,完全知道这个方面叫做知漏尽智力。

那么这个就是佛陀的十种力。

下面讲第十四类,四无所畏:

(十四)四无畏:正等觉无畏、漏永尽无畏、说障法无畏和说出离道无畏。

四无畏也是佛陀具备的,佛陀具备的四无畏是正等觉无畏,意思就是说佛陀他就能够在一切众生面前说我已经获得正等觉了,他说自己获得正等觉绝对是没有丝毫的畏惧的,因为确确实实已经获得了正等觉的缘故,所以说其他的众生再要辩论说你没有获得正等觉,你的原因是什么没有获得正等觉,佛陀根本没有丝毫的畏惧,这个叫做说正等觉无畏。

然后说漏永尽无畏。佛陀也是说我的诸漏永尽,绝对说这句话了,或者说自己诸漏永尽,这个解释绝对也是没有丝毫的怖畏的,这个叫做漏永尽无畏。

然后说障法无畏。佛陀就会宣讲这个法是修道之障,那个法是修道之障,这个方面就是障法,障法的意思就是说对于修法的障碍,修法的障碍有很多种,这个就是说平时讲魔障啊,其他的种种的外密的障碍,反正只有佛陀才能够彻底知道,什么对正法有障碍,什么不是正法的障碍,这方面叫做说障法无畏。因为佛陀有遍知的缘故,有遍知他就可以宣讲什么是真正的障道法,这方面就是说障法无畏。

然后是说出离道无畏。从障道法当中如何出离的方式,如果对治,这个方面是佛陀完全通达,完全可以宣讲,没有丝毫的畏惧的,所以这个就是佛陀不共的四无畏的功德。

然后第十五类是三无护:

(十五)三无护:身语意之诸行不想颠倒隐瞒。

无护就是不护持的意思,三无护就是佛陀对于身语意的这三种想法,或者三种这样的行为根本不想隐瞒,为什么不想隐瞒?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这个就是说一般的凡夫众生就要隐瞒,自己的想法不敢说出来,如果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相续当中的想法说出来的话,那就是不得了了。所以相续当中这么多的烦恼,这么多的不如意的想法,这方面不敢说的,所以说众生要隐瞒,隐瞒自己的身体的这些不如理的行为,然后在大众当中他会装出一幅比较贤善的样子,说话的时候也是不能随随便便讲,然后必须要说如理的话,这些方面都是有所保护的,对自己的身语意有所保护有所隐瞒。

佛陀根本不需要,因为一切身语意的习气障垢彻底永尽的缘故,所以说佛陀的身语意全部都是如理如法的,怎么样走,怎么样说,怎么样一种想法,全部都是如理如法,根本没有必要去隐瞒,这个就叫做三无护的功德。

然后下面讲第十六类,三念住:

(十六)三念住:于恭敬听受所说法者,不以为喜之心念住;于不敬听受所说法者,不以为怒之心念住;于听及不听二者,不以喜怒之心念住。

就是说在佛面前非常恭敬的听正法的人,佛陀也不会对他生起一种特殊的欢喜心,这方面安住在这样的念住当中。然后对听佛讲法的人当中有非常不恭敬的,像这样佛陀也不会生起嗔恨之心。然后对听、不听二者共同起来的时候,佛陀没有喜怒的心。所以像这样都没有,佛陀的心从他自己相续来讲的话,完全是安住在平等的心理当中,完全安住在平等的心智当中,所以说你恭敬听也好,不恭敬听也好,或者听和不听二者也好,反正都不会有任何喜怒。

那么为什么佛陀没有喜怒还会对这些修法的人进行赞叹啊,或者曾经有一次阿那律尊者不是在听法打瞌睡,打瞌睡的时候示现上好像不恭敬,佛陀就呵斥他,你这样听法的时候打瞌睡的话,以后会转为蚌壳,螺丝等等,像这样听不到佛法的名声,就这样呵斥,呵斥之后尊者开始生起惭愧心,然后发愿不睡觉,最后眼睛搞瞎了,然后佛陀教他金刚照明三昧之后获得天眼。为什么有这样的示现?这个方面是外在的事情观待他方的承许而已,佛陀他自己来讲的话,都是一种完全平等的,但是为了调化弟子的话,当然对于好的弟子有赞叹,对于不好的弟子呵斥的,这方面都是为了众生能够入道的原因就是这样的。

(十七)不忘利益众生。

就是说佛陀绝对不会亡失利众的。

(十八)摧毁一切习气之垢。

所有粗细的习气的垢染彻底摧毁的。

(十九)具饶益一切有情之大悲。

饶益一切众生的大悲心也是完全相续当中具备的。

(二十)佛十八不共法:如来无有误失、无卒暴音、无忘失念、无不定心、无种种想、无不择舍、志欲无退、正勤无退、念无退、慧无退、等持无退、解脱无退、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于过去世无著无碍智、于未来世无著无碍智、于现在世无著无碍智,共为十八种。

这个就是佛陀的十八种不共法。

佛陀的十八种不共法绝对是佛陀具备的,其他的不具备这个叫不共。有些地方解释的时候,将十力、四无所畏等等有十八种,这个是菩萨、声闻、缘觉共同也相似的有,但是这十八种不共法绝对是佛有的,其他都没办法相似具备的。

如来无有误失主要是讲,佛陀的身体绝对没有误失的,佛陀的身体没有丝毫的过患,这个叫如来无有误失,如来无有误失这一句主要单指身体方面的功德,身体方面根本没有丝毫过失叫做无有误失。

无卒暴音,就是说佛陀的语言没有过失。

无忘失念,主要是佛陀的意没有过失,而且佛陀长时间修持正法的缘故,对一切正法根本没有忘失的,就是说不会有失念的这样的,恒时安住于正念当中,所以说佛意极其清净圆满。

无不定心,什么叫不定心?不定心就是浮躁的心,不定心就是散乱的心。比如说一切众生自性散乱,就是一种不定的心。那么佛陀有没有一刹那在不定心当中呢?绝对在一刹那都没有的,无不定心,就可以一概讲没有这个不安住的心,全部都是自性安住,所以说这个叫做无不定主。

无种种想。什么叫做无种种想呢?就是对于亲怨,他不会分别这个是我的亲人,这个是我的怨敌。比如说佛陀也讲过,左边罗睺罗尊者,然后用檀香涂抹他的身体,右边是提婆达多用斧头劈他的手,这个方面根本不会有丝毫的想法,这个就是罗睺罗我的亲生儿子,他可以供养檀香,这个是提婆达多,和我做对的人,他用斧头劈我等等,这方面的想法根本没有,所以说叫无种种想,这个方面的无种种想,可以界定成一种无有亲怨,这些种种的分别,这些种种的想法绝对没有。对一切众生普遍平等观待,这个叫做无种种想的功德。

无不择舍,什么叫做择舍?舍就是舍弃的意思,众生舍弃的时候,一般的众生舍弃的时候,不可能每一个事情舍弃都通过智慧来抉择,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这个择就是通过智慧抉择的意思。佛陀在舍一切法的时候,会不会有不择舍的情况,无不择舍,所以说根本没有不择舍的情况,佛陀的智慧照见一切这个叫择,然后照见一切之后舍弃,这个叫做舍。一切法都是通过抉择之后舍弃的,这个叫做无不择舍的意思。

志欲无退,这个欲就是讲熄欲,欲有非法欲和正法欲。非法欲佛陀肯定没有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然后正法欲,正法欲志欲无退,佛陀对修正法修福德,他的乐欲根本没有退失过,即便是成佛了,再没有功德可以圆满了,但是佛陀他对修学善法的兴趣或者志欲,绝对不退失,或者讲志欲无减,根本没有减退的。佛陀成佛之后对于修善法,对于积累功德,都没有这样的满足的时候,成佛之后还是这样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就知道,现在离成佛还有很远,但是不能够生起已经圆满了,已经可以了,修了这么多了,绝对是不行的。

然后正勤无退,佛陀精进是不减的,佛陀精进是不退的,虽然佛陀已经达到了最极圆满的果位,再没有超胜的功德,但是因为三无数劫精进的串习,成佛之后他的精进还是不退的。

念无退,就是对于三世诸佛的教法完全都能够通达,能够记忆,没有忘失的时候,这个叫念无退。

慧无退,就是对于一切万法的本性完全的了知,完全的通达,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自性等等,这方面的智慧没有减弱的,没有退失的,这个叫做慧无退。

等持无退,当然是佛陀的等持,佛陀的禅定没有退减的时候。

解脱无退,就是从一切的烦恼障、所知障当中解脱出来,从来没有退失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就是三种业,身语意三业,在做身业的时候,在做语业的时候,在做意业的时候,绝对是智慧而转的,智慧为前导的,没有哪一个事业不是首先不是以智慧摄受的,每一个都是以智慧摄受而转,所以叫做身语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的意思。

于过去世无著无碍智、于未来世无著无碍智、于现在世无著无碍智,就是说佛陀的智慧对于过去世间的事情无著无碍可以通达,对未来的一切事情无著无碍可以通达,对于现在的世间的一切事情无著无碍可以通达,这个方面对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的法完全通达的智慧。共为十八种。

(二十一)一切种智。

佛陀对一切种类的法全部了知,全部通达,这个叫做一切种智,一切种就是一切种类的意思,所有的一切法就是一切种,那么佛陀对一切种类的法全部了知通达这个叫一切种智。

这个以上就简单介绍了法身,下面再介绍报身:

报身:《现观庄严论》云:“许三十二相,八十随好性,享受大乘故,名佛受用身。”

《现观庄严论》讲的时候,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这方面是他色身的功德,享受大乘,这方面佛陀享受大乘的果,或说是佛陀实现的报身是诸大菩萨享受大乘教法的因,一地到十地菩萨他的相续清净,所以说见到清净的报身,在清净的报身面前听闻大乘的教法,享用大乘的教法,所以说佛的报身叫受用身。是一切大菩萨受用大乘佛法的来源,或者说受用大乘教法的依靠处的缘故,所以叫做受用身,就是这样解释的。

下文有广说。

下面还会对报身有宣讲的。

化身:《现观庄严论》云:“若乃至三有,于众生平等,作种种利益,佛化身不断。”

乃至于三有没间断的时候,于众生平等,作种种利益。佛陀对一切众生平等作一切的利益,暂时和究竟的等等的利益都作,所以说为了救度众生的缘故,佛陀化身不断示现。

《经观庄严论》云:“工巧及受生,以及大菩提,胜菩提化身,解脱大方便。”

在《庄严经论》当中也是讲了四类,通过四类的方式来度化众生,来利益众生,就是化身有四类的。第一类就是工巧,工巧化身,所谓的工巧化身,比如说佛陀示现为陶师,佛陀示现为工程师,佛陀示现为修路的人,或者佛陀示现其他的,这个都叫工巧化身。只要能够度化众生,能够帮助众生能够了知取舍,或说是安住在安乐当中,佛陀会示现这些工匠,教这些人如何种地,教这些人如何写文字,教这些人如何的建筑房屋,如何的造衣服,这些全都是工巧化身。

然后受生,受生就是佛陀受生在人间当中,开始降生,降生到人间当中开始利益众生。然后以及大菩提,受生人间当中开始成佛,大菩提之后一个隐藏的第四类就是涅槃,佛陀成佛说法度化众生这个也是一种殊胜的利生方便,乃至于佛陀示现大涅槃,这个也是利益众生的方便,所以通过示现涅槃就可以督促、鞭策很多懈怠的众生开始精进修道,所以说这个方面也是佛的一个事业。胜菩提化身,解脱大方便。殊胜菩提的化身是解脱的大方便,就从四个角度观察的。

四个角度当中,大菩提隐藏了涅槃的意思,在这个颂词当中没有,但是在唐译的颂词当中很清楚,就是成佛和涅槃这两个都有的。

事业:《经观庄严论》云:“轮回未空前,事业不间断。”

乃至于轮回未空之前,佛陀的事业一直都是不间断的。

下面按照密宗所宣讲的观点,前面不是说显宗安立学道十地和化身事业普光地,然后密宗当中通过功德分十二等无量这个观点。

密宗论中说:在十一地之上,还有十二莲花地,

就是说在十一地之上,十一地是普光地,普光地之上还有莲花地,菩萨前不现。

菩萨前不现,而恒时任运自成无一多之遍知大报身。

此句改为:菩萨前不现,而唯有遍知佛陀前,大受用身无一、无多,恒时任运自成。

这个十二莲花地在菩萨前不现的,当然十一普光地的菩萨也不现的,应该知道这个也是不现的,十二莲花地也是这样的。唯有在遍知佛陀面前,大受用身,无一无多恒时任运自成,就是无一无多恒时任运自成的方式来具备,这个是十二莲花地。

也有些人说:在十一地之上,还有十三持金刚地,它是遍空大乐周遍离戏之法身。

此句改为:也有些人说:在十二地之上,还有十三金刚持地,它是遍空大乐离戏之法身所周遍。

就是金刚持地,金刚持地是遍空大乐的离戏法身所周遍的。

有些论中说:“十四大乐地、十五等持地、十六上智地”等,虽有无量说法,然而这些都与普光地是一本体的,

此句改为:有些论中说:“十四大乐地、十五等持地、十六上智地”等,虽有无量无数,然而这些都与普光地是一本体的,

不管在安立很多很多这些十四地、十五地、十六地等等,还有这些无量无数的安立,但是都是与普光地是一个本体的。前面无垢光尊者讲的很清楚,通过功德来分,佛陀的功德有无量无边,佛陀的功德侧面无量无边的缘故,所以说如果要以功德来分的话,当然安立地的数字那就没办法测其边际了,这个地方只是说十二莲花地啊、十三金刚持地啊、或者十四大乐地、十五等持地、十六上智地,安立这些,但是因为佛陀功德无量的缘故,地的名称绝对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前面无垢光尊者讲安立十二等无量,就是这样安立的,然而这些都是与普光地是一本体的。

只是从不同的反体上分析而已。其它论中对三身五智之各自分类有明示。

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第六十六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个科判,十三个科判当中前面主要是宣讲了四种厌世心,也就是说我们自己的相续要趋入正道,或者这个法要入于心的话必须要按照暇满人身难得等等的次第、可以了知、通达、然后详尽地思维和观察,最后就可以真正地生起一种出离心,生起出离心之后才堪能修持殊胜的正道,这个就是前面的内容。

前面内容讲完之后又进一步宣讲依止上师的方法,依止了上师的方法我们就知道不单单是按照一般的依止共同上师的方法,在依止善知识这一品当中也宣讲了一个密宗的弟子如何依止自己上师的殊胜的窍诀,然后再进一步宣讲皈依。皈依无垢光尊者也讲过:一切入大乘道的基础,大乘门的殊胜的方法,现在正在宣讲殊胜的修法,殊胜修法当中前面已经宣讲了皈依的人、皈依的时间、皈依境,现在正在皈依境当中,皈依境对于三宝,以三宝作为皈依境,前面已经讲过了佛宝的体性、总说三宝的方式已经宣讲完了,现在正在宣讲别说法宝,别说法宝当中又有教法和证法,教法主要宣讲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文字相,然后再宣讲证法,证法方面前面也总说了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为主的证法,然后宣讲十地的证法,宣讲了十地证法之后再宣讲佛陀殊胜的境界,他的自性身,法身报身化身和事业,这一方面也进一步作了观察,今天讲第四个科判:

庚四:宣说五道:

资粮加行与见道,修道无学之五道,

二次第等深心境,妙法日具无垢光。

首先宣讲了五道的名称:五道的名称在颂词当中讲资粮就讲资粮道、加行是讲加行道,见道、修道这个是菩萨位所具备的,最后是无学道,这个是佛位所具备的,虽然在小乘也具备无学道,在此处的无学道应该是指大乘的无学道,是宣讲佛果。

资粮道当中也分了小资粮、中资粮道和大资粮道有三个这样的分位,加行道当中暖、顶、忍、世第一法位。见道主要是讲初地的时候,修道是二至十地,无学道指佛果。

二次第等深心境,在这个里面也包含着二种次第,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这样一种甚深心的对境,甚深心的对境也进行了宣讲 。

妙法日具无垢光。这个也是比喻和意义结合在一起进行宣讲的,它的比喻也是这样种“日”,“日”就是太阳,“光”就是太阳光明的意思,妙法比喻成太阳一样,妙法的这样种善说或者说是殊胜的妙法的境界,证悟的境界就比喻成无垢的光芒一样,就是这样一种对照的,这个妙法主要是讲法宝,而且是正法所摄的。

初学者入门的资粮道与加行道随抉择分法是胜解地即凡夫之二道;

初学者入门的资粮道,这个方面主要是讲入道的修行者,初学者在入道,正真进入五道的时候,在小资粮道称之为入道者,就叫初学者的入门,如果观待于其他的真正开始初次皈依,或者相续当中根本没有正见者来讲的话,这个也算是久修佛法的人,但是观待后面的中资粮和大资粮道等等的话,它就属于初学道的入门,初学道的资粮,初入门的资粮道,从小乘和大乘来观察的时候,小乘他主要是生起出离心为界限,相续当中生起一个无畏的出离心,非常猛烈的出离心,再加上修持四念处的法,就称为小乘资粮道。

大乘的资粮道也必需要以无畏的出离心作为他的基础,相续当中要具备真实无畏地不造作的世俗菩提心,然后在这样种基础上再进一步的修学或者具备四念处,身受心法四念处、四无自性的空性见,然后菩提心和空性双运的这样种本体,就称之为大乘的资粮道,这个就是初入门的资粮道。然后再加上中资粮和大资粮道。

还有加行道随抉择分法,加行道是前面讲过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四位,四位主要是以实修为主,四位主要是以禅定为主,所以说是以四种禅定的方式,四层禅定的方式来体悟在资粮道的时候他自己所具备抉择的正见,这叫作加行道。

随抉择分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呢?抉择分我们就知道这个抉择,抉择就是讲智慧的意思。抉择分实际上就是指初地的智慧,初地的智慧真实生起了这样种了知或者召见法界的这样种真正的圣智,所以称之为抉择分。

随抉择分就是随顺初地智慧的意思,也就是在加行道的时候,他自己的这样一种智慧已经非常地成熟,对于资粮道当中的正见进一步通过禅定的方式来进行体悟,所以他在加行道第一个暖位,这个暖实际上就是一个比喻温暖的意思,比如说靠近钢炉的时候,靠近火炉的时候,还没有靠近火炉但是他已经感受到它热量了,所以说到加行道第一位的时候,虽然没有登见道,但是已经了知或者大概能够感受到初地无分别智慧的觉受,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也可以称之为随抉择分法,在加行道四位当中都称之为随抉择分法。这个就是胜解地的凡夫二道。

见道与修道是圣者有学道,此道菩萨精进修持并断除见修所断;

在加行道圆满之后,就无间进入见道,再继续修持的话就进入修道位,这些都是圣者位,圣者位当中又分有学、无学,这个方面是包含在有学道当中,此道就是讲见道和修道这二道的菩萨,他一方面是极其精进地修持,一方面断除见道的所断和修道的所断,这两个方面都已经断除了。

无学道是无与伦比、究竟唯一之地。

对无学道大乘的佛果,大乘佛果当然就是无与伦比的,或者说是究竟的、是唯一的这样种目的,或者唯一的这样种果位地,所以称之为究竟唯一之地。

彼等地中的总持、等持等心智之境的一切深法,即是此处所说的法宝。

在这些资粮道、加行道乃至于无学道当中,这些地当中的这些总持陀罗尼也好,还是种种无量无边的大乘等持也好,这些心智的境的一切深法,就是此处所说的法宝,还有颂词当中讲的二次第,二次第是颂词当中讲的,“等”字就是此处所讲的总持,等持,这些自己的心智面前对境的一切深法全都是此处所说的法宝,无学道他的相续当中,无学道的智慧他也有殊胜的证悟,他也有他的对境,所以说从这个侧面也可以安置法宝等。

此外,所谓的无学道为法、助缘为僧众、本师为佛陀是从不同方面而言的,此可包括相同、不同究竟暂时的一切三宝。

所谓的无学道是法,无学道之法的说法在此处,在这个颂词当中,在这个科判当中也是讲过,五道都是正法,就是五道,五道的证法,所以此处将无学道安立成法宝,然后助缘为僧众,助缘是僧众。

下面第三个科判:别说僧宝当中有一个助缘的僧众,这个方面也安立三宝当中的僧宝,然后本师是佛陀,这些都是从不同方面而言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在此处宣讲正法的时候,在讲法宝的时候,也可以将无学道安立成法宝,安立的方式,无垢光尊者的意思就是说在这品当中或者在前前后后宣讲的次第,讲三宝的这些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他可以包括相同安立的三宝,还有不同的安立的三宝,究竟安立的三宝和暂时安立的三宝,暂时安立的三宝就是前面所讲的佛法僧都是真正的皈依处,但是是暂时的,究竟来讲的话,唯一是佛陀,前面已是作了观察的,所以说相同的三宝或者不共同的三宝安立的方式,前面也作了观察的,下面就讲第三个科判:

戊三、别说僧宝:

以上法宝已经讲完了,下面开始别说僧宝。

僧宝是助缘所依,象这个僧宝呢是修法的助缘,修法助缘的所依靠处,所以说呢在此处呢在别说。

声缘佛子为外僧,空行密众为内僧。

那么在讲僧宝的时候呢也有外僧内僧的这个安列的方式,那么总的来说呢将显教当中的这个共同不共证悟者的这些这个证悟者都安列成外僧,将密宗当中这些证悟者安列成内僧,就从这个显宗密宗来安列这个外僧和内僧的差别,外僧当中呢有这个二乘当中呢声闻乘、缘觉乘当中的僧者,还有呢就说是大乘的一地到十地的菩萨呢也都称之为外僧。这些外僧呢都是一种助缘,啊都是一种助缘。然后呢空行密众为内僧,空行、密众都是这个密宗当中的这些术语,那么密宗当中这些空行母、这些密咒士等等,众多的这些成就者呢啊这些全都是一种这个内僧。反正是就说真正的圣者呢全都是如实包含在这个内僧当中的。

声闻缘觉之预流等四果与住于十地之间的菩萨为外僧众;那么这个呢就是和前面的颂词对照看起来的时候呢就说这个声闻和缘觉的预流果乃至于罗汉果,那么当然呢在前面所讲的,或其他地方所讲的一样,声闻当中呢有这样一种这个四果的安列,也有有学无学的安列。然后呢缘觉乘当中呢有时候不安列这样一种有学,不安列有学到一道当中啊一坐当中证菩提的缘故,所以说呢就将缘觉安列成无学,这个安列的方式也是有的,而等这些四果。还有呢往于十地之间的这些大菩萨,啊外僧众主要是从显宗的角度进行安列的。

空行众、力行众、密咒者、事业者、金刚部、珍宝部、莲花部、事业部以及如来部所摄之出世间众和住于大手印持明、长寿持明、任运持明地的诸阿阇黎即是内僧众。那么内僧众就是密宗当中所提到的这些圣者,空行众呢就是三根本当中的这些空行,空行也好,或者说有时讲空行母,这个方面呢就说赐予这个可以说是共同习地呀,或者说遣除这个障碍的,遣除障碍的这样一种所依呢就是这个空行。力行呢,这个力行的意思就是说依靠密宗的能力而行, 依靠密宗的能力而行呢上师在解释的时候就是讲勇士,那么在这个密宗当中呢有勇士空行的说法,空行勇士的说法,那么此处的力行就是指勇士,因为依靠密宗的能力而行持事业的缘故呢,所以说就称之为力行众。然后密咒者呢就是在密宗当中呢依靠持这个名咒啊持密咒,反正持咒者这些密咒士这方面这些成就都都称之为这个僧众。事业者呢也是依靠这样一种这个依靠密宗的修法而行持四种事业,行持四种事业呢称之为事业者。金刚部到如来部之间呢就是密宗当中的五部,那么这些五部所摄持的这个出世间众,主要是出世间众这方面讲的。然后呢后面就说和住于大手印持明、长寿持明、任运持明地,那么此处呢未包括异熟持明,为什么不包含异熟持明呢,那么依某些观点来讲异熟持明是凡夫所摄的,那么此处呢是讲这个可以说圣者,所以说呢在四持明当中呢只是讲大手印持明、长寿持明、任运持明,那么异熟持明呢就没有讲。这些可以说是殊胜的阿阇黎呢就称之为内僧众。

持明若分,则有四种,即异熟持明、长寿持明、大手印持明与任运持明。那么这个持明呢有这样一种这个分为四种的,那么所谓的持明呢,持呢就是守持的意思,明呢就是一种明信,明信呢实际上就是一种智慧的。那么就说是这个守持,或者说是安住在这样明信当中这样一种身份呢持明。那么持明者呢我们就知道真正的要证悟这样一种明信,内心当中这些光明自信呢必须要证悟要守持呢就称之为持明。那么对于持明呢可以分为四种,那么异熟持明到这个任运持明,按照无垢光尊者的观点呢,异熟持明是凡夫谛所致,任运持明是福谛所致,所以说呢从这个异熟持明到福谛之间呢都是可以这安列这个持明的。当然还有其他的这些这个另处派的这些这个大德啊安列这个,可以说是这个异熟持明到任运持明是一地到十地所摄的,这方面这个具体的安列呢就是这个无垢光尊者的这个《大方位广述》,还有呢选择麦彭仁波切的这个如来藏,如来藏就是说《大方往光明藏论》【14:53】这些里面所宣讲的。

那么下面就讲四种持明的这个安列,四种持明的安列呢上师也是这个很略的讲,那么就很略的讲呢,我这个方面也没办法就说是这个通达,没办法通达的话就不敢乱讲这样一种四个持明,这是也是很深的一种安列的方法。所以说呢今天就不讲这个,就读下去就可以了。

异熟持明:资粮道与加行道中通过修生圆次第,虽然身体平凡存在,但心已成为本尊之身。《广幻网续》云:“如秤星秤杆,速获大手印,相圆满具力。”秤星是指身体,秤杆是指心获得大手印。又如同印模与泥像。倘若他未得胜法位就离开了人世,则将于中阴获得大手印持明果位,舍弃身体时心已成熟为本尊身之故。《业次第论》云:“一多本尊之瑜伽,所示之地抑或得,六月十六依修时,未成金刚身之前,力微缘愿薄弱故,生分别念身住世,觉性趋至金刚持。”如果已经得到胜法位,就已真实获得长寿持明果位。《业次第论》云:“倘若诸缘未断绝,此即获得金刚身。”

然后呢是长寿持明,究竟胜法位后,因获得金刚身而无有生死,心得见地。《业次第论》云:“究竟趋入现见义,修行资粮之成就,身界生处有漏尽,成金刚身寿持明,现见法义定涅槃,不舍身体至佛地,远离诸畏神变圆。”也就是说,获得长寿持明者的身体住于胜法位,《密藏续》云:“虽持人与天,梵天清净身,然住殊胜地。”彼之化身与功德皆等同于一地菩萨。

大手印持明是从二地到十地间之修道九地,即身体现为坛城(本尊)的形相,心已净除九垢具有无相智慧。《业次第论》云:“自心大手印,以修现前身,具共胜相好,第二报身者,金刚轮宝珠,莲花与宝剑,大手印持明。”即二地、三地、四地、五地称为金刚持明,以如金刚般的证悟摧毁自地之障故。六地主要行持智慧度,并转法轮,所以称为轮宝持明。七地善巧方便如同宝轮,因此也称为宝轮持明。八地获得无分别智慧宝自在,所以称为宝珠持明。九地以无贪修刹土、行事业故称为莲花持明。十地圆满而行利众事业,因此称为宝剑持明。

任运持明是指佛地。《业次第论》云:“以前力圆满,如说净垢染,佛之三智慧,任运持明者。”有些阿阇黎认为一地至七地之间是大手印持明,任运持明在三清净地。但这是因为他们尚未懂得圣教密意。为什么呢?从初学地至佛地之间为四持明所摄之故。那么无垢光尊者在此处呢也是论说了所持明,那么以后呢上师要讲这个幻化网【18:59】这个总说,那么在讲幻化网总说的时候呢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四种持明的他们各自的安列呀各自的功德修法等等,这方面都可以这个了知,所以此处呢这次是没有办法讲的。

那么下面再讲第四个科判呢真是皈依,真实皈依分三:一、皈依境;二、皈依方法;三、放摄光芒。首先呢第一个是讲皈依境,

所依缘境虚空中,观想上师或佛尊。

所依缘境呢就说所依、所缘的境,那么所依境就是皈依境的意思,然后呢缘境呢就是自己的心识所缘的对境,实际上也是指这个皈依境。那么自己所皈依的所依靠的这个对境是观想在虚空当中,啊自己的虚空当中,观想上师或佛尊,观想上师或佛尊呢无垢光尊者解释的是如果是密宗呢以上师为主,所以说呢观想上师。显宗呢以佛陀为主,所以说观想佛尊,这个方面实际上都是这个可以的。不管自己怎么样修持皈依呢,如果自己是修持共同的显宗为主的话,就是观想佛陀为主尊,然后呢如果是修密宗为主的话,就是这个皈依上师,以上师做为观主尊。丁一、皈依境:

所依缘境虚空中,观想上师或佛尊。

如果自己修持共同的显宗为主,观想佛陀为主尊,如果是修密宗为主的话,皈依上师,以上师作为主尊。

平凡之士因畏惧恶趣欲求善趣等功德而皈依;声缘在此基础上畏惧三有、生起三信而皈依;这里再一次讲到了皈依者。平凡之士就是前面所讲的小士,小士夫畏惧恶趣,对于恶趣的痛苦极其恐怖,对于善趣的功德和安乐极为需求。所以说他为了脱离恶趣需求善趣的缘故,皈投共同三宝。声闻缘觉是在下士的基础上不以此为满足,生起整个畏惧三有的心,生起三种信心而皈依的。清净信、欲乐信和不退信称之为三信,生起三种信心而皈依。皈依的因是什么,皈依的因就是信心。在皈依的时候,必须要生起这三种信心,有了三种信心才可以做皈依。在大圆满前行当中,华智仁波切在讲刚刚讲皈依的时候就提到,皈依的基础是信心,信心有清净信、欲乐信和不退信。或者有地方加胜解信。胜解信和不退信实际上是从两个侧面来观察,安立一个就已经足够了。

所谓的清净性,就是看到佛经佛塔上师诸佛的时候,生起一种清净心,生起一种很清静的感觉,称之为清净信。

欲乐信是听闻了恶趣的痛苦听闻了善趣的安乐,听闻了解脱的殊胜的功德之后生起一种欲求欲乐。欲乐什么呢?就是很希望断除恶趣很希望获得善趣、获得涅磐,这方面生起的信心,称之为欲乐信。不退信,是指没有他的违品没有他的障碍这方面的生起不退的信心,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其中前两个不可靠,容易退失,第三种不退信是比较稳固的。华智仁波切了也教导后学者应该生起不退转信。从这个方面而皈依。

大乘之士以悲心为救度他众脱离轮回而皈依。

大乘之士以悲心见到众生的痛苦 ,或者以自相续的痛苦为基础然后广推一切众生也是这么痛苦,一切众生和自己一样,也愿意离苦得乐。这样的心态生起来之后,他就放弃了自利,然后以救度他众为自己的事业,所以他是以悲心而救度众生而皈依佛陀,或者皈依上师三宝的。

《经观庄严论》云:“当知以大悲……”当知以大悲是当知以大悲心而皈依的意思,真正的大士是以大悲心而引发,对于三宝,对于佛陀进行皈依。不过光尊者没有引用完。就引用一句:大悲心来皈依。

上师宣说皈依功德后,(皈依者)应当调正自心,于三宝所依前供养、忏悔,

上师宣讲了皈依的功德后,想皈依者应当调整自心,这个皈依者不要认为是以前我们没有入佛门,现在正准备入佛门。单单这个思维皈依一次,我们需要调整自心,然后去做供养忏悔,那么是不是就是说入了佛门之后再不需要修皈依的呢?绝对不是的,实际上我们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皈依,第二件事就是发心,这方面是必须的,一醒来之后,第一个就要想我现在皈依上师三宝,第二个为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发菩提心,今天一切的事业都是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奋发,从这个方面观想而后起床。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今天一天的修法,都能够被皈依和发心的功德所摄受。因为有皈依的缘故呢,能够得到上师三宝的垂念可以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因为发心的缘故,今天的一切善根都可以成为成佛的因,可以成为度化众生的殊胜因缘。所以说,每天都要修,而且,修完 10 万皈依,修完之后还要继续修。有些地方讲 10 万只是一个数字,但是我们相续当中如果没有生起这种决心的话,还必须要再再修持,如果说没有修到 10 万,但是他的量已经到了,生起了宁舍生命也绝不舍弃上师三宝这样的决心之后呢,那数字圆满不圆满都是可以的,这方面有很多讲法。不过对于一般众生来讲,在修皈依的时候要再再的发誓言。再再地发决心,这个方面是很重要的,质量也很重要,但是数量也很重要。为什么数量很重要呢,为什么一定要求我们修 10 万遍呢。实际上修一遍,我们就随念一遍。修两遍,我们就随念两遍,通过 10 万次的串习,我们相续当中对上师三宝的这种决心,就会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所以,质量也好,数量也好,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我们认为单单在质量上入手,没有想着去圆满数量的话,对于凡夫懈怠者来讲,修持一段时间,就退失了。所以一方面注重质量,一方面用数量来约束自己。通过 10 万次的串习。一次次如理如法的发决心。10 万次修完之后,她相续中的皈依心应该是很坚固的。发菩提心也是这样的,实际上 10 万次发心,每一次对众生发起菩提心,10 万次串习后,也应该非常熟悉,有这样的必要性。不单单入佛门时要调整皈依和发心,每次我们自己修皈依的时候都要调整我们的发心。

于三宝所依前供养、忏悔,

作供养很多种供养,后面讲发菩提心的时候还会讲到实物供养、意幻供养。很多供养的方式,此处也是略说。所以说,我们首先要陈设这种供品。然后忏悔,无始以来的罪业,因为修持大乘皈依的缘故呢,要代一切众生忏悔。自己在忏悔的时候要想一切众生的罪过,我一个人代受,将一切众生的罪业,全部忏悔清净,这样进行观想的。

观想前方虚空中上述的佛陀等三宝如云密集般降临。显宗说佛为主尊,密宗承认上师为主尊。

在显宗承许佛为主尊,密宗当中承许上师为主尊。那么是不是讲上师与佛陀分开呢,有些没有深入了解密宗法义,密宗当中以上师为主,和显教不一样,显教以佛为主,密宗以上师为主尊的缘故就认为不应理。实际上密宗当中讲的很清楚,上师与佛陀并不是别别他体的,佛陀的本体是上师,上师的本体是佛陀,只不过今世当中与上师的因缘特别特别的密切,如果能够经常皈依上师,经常修上师瑜伽的话,因为自己即生当中在上师面前得灌顶、得殊胜的窍决的缘故,有很甚深的法缘缘故,再加上以上师做为主尊来皈依来修持的话,更能够得到上师诸佛的加持,更能够生起正道的功德。所以说在密宗当中,并不是说上师是上师,佛陀是佛陀,二者水火不容一样。有如怨敌一样,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是密宗和显宗有前面所讲的差别的缘故,才会有显宗以佛为主尊,密宗以上师为主尊,这样一种修法。

丁二、皈依方法:

真实意幻而供养,内外密之供品后,

我与诸众敬合掌,乃至菩提为利他,

皈依上师佛法僧,诚心诚意反复行。

前面说对与皈依境要做供养。供养分为真实意幻供养。真实供养又分为自己所拥有财务的供养,自己没有真实拥有财务的供养,比如说,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财物,衣服、饮食、清净的水、明灯、香花等等,自己拥有又真实的,在佛堂上摆设得整整齐齐、非常干净、非常悦意,然后念诵供养偈,念诵殊胜的颂词,内心当中为了积累资粮,为了度化一切众生。如是的进行供养,还有一种是真实的但是不是我拥有的。比如说,在天界当中,天人所具有的这种物品,还有在其他世界当中别人家里这种物品,或者是大商店当中的种种物品,都是真实的但不属于我自己的,但是我可以将它作为供品来上供诸佛,这个方面是真实供养。意幻供养不一定存在,内心当中幻变出来的作为供养诸佛的供品。真实意幻供养他所供的是内外密的供品,我与诸众敬合掌,乃至菩提为利他,

然后观想我和一切众生恭敬合掌。真实当中我和一切众生敬合掌,比如说一个团体当中要受皈依,我和其他众生都恭恭敬敬的合掌,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因为是发大乘菩提心的缘故,也要观想和我一切十方三界六道的一切众生呢,在皈依境面前恭恭敬敬的合掌就这样的观想。

乃至菩提为利他,实际上是一种菩提心,那么菩提心此处呢也是放在大乘当中,做为大乘皈依的所依。皈依上师、佛、法、僧,然后呢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皈依四宝。

诚心诚意反复行,然后呢就是自己诚心诚意的反复行,反复行呢就是反复的行持,反复的行持就是可以说是在念诵的时候呢,念诵三遍也可以讲,或者说从这个时候开始呢,就是说每天都要这样诚心诚意的反复的行这个殊胜的皈依。那么就是说对这样一种上师,对这样一种三宝,对这样一种对境,如果真正能够生起一种皈依心的话,就像很多佛经当中讲的,那么他的福德是没有办法限量的,无法限量。所以说呢虚空无量的缘故,所以说自己皈依,一次皈依佛法僧的功德也是无法限量的。那么如果有些地方讲做这样皈依的形状,皈依的功德有形象的话,虚空无法容纳有这样讲法。所以说打比喻讲的时候呢,就是说这个大海的水是无量的,所以说我们用一个小小的容器去量到底有多少,有多少壶有多少杯,这个方面根本没办法容纳,没办法去量的。所以说我们自己的分别心没办法衡量,真正皈依上师三宝的功德,所以这个方面也是对于每个佛弟子来讲也是必须要知道的。知道这个功德呢,是劝诫别人皈依的时候也是一种根据,还有就是自己每天也要做皈依,自己每天做皈依的时候,为了避免流于形式,为了避免成为一种完成任务,为了避免成为交税的一种皈依的的缘故呢,所以必须每天都要忆念它的功德。忆念它的功德就知道了,单单像这样的话,一次皈依佛、法、僧,它的功德无法限量的。所以说我们要尽快的圆满资粮,要获得殊胜的功德的话,这个也是一种殊胜的方便,也是一个殊胜的方便。所以说必须要反反复复的行持这样皈依,这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功德是非常大的。还有些地方讲的话,在《日藏经》当中讲,一个修行人他即便是破了戒律,即便是破了戒律,但是而且呢就是而且心散乱了,破了戒律心散乱,但如果他诚心诚意皈依的话,那么死的时候也不会堕入恶趣的,也会就说生到善趣,而最终呢获得涅槃果,这个方面是佛陀亲口所讲的这个殊胜的教言。

在遍布虚空的诸佛菩萨宾客前供养鲜花等外供品,而甘露冰片等内供品,以及等性喜胜菩提等密供遍满虚空的供品。那么所供养的供品呢,有这样一种外在的香花等等,还有就是甘露冰片的这一类的供品这个叫内供,前面叫外供,后面甘露冰片这一类的叫做内供。然后等性喜舍菩提等,这个是密供,有些方面就是讲这样一种证悟的觉性啊,或者所证悟的这样的一种感受等等,这个方面呢也可以说是一种密供,或者平等的一切万法都是平等性的等等的,从这个方面见解来做出供品的。观想这一切的供品遍满整个的虚空界,然后呢诚心念诵,诚心念诵就是自己的皈依的时候呢,就是通过这个方面念诵,自己如果每天皈依,但也有其它的皈依偈,在《入行论》当中呢,也有这样的皈依偈,在很多开显解脱道当中呢也有这个皈依偈,在释伽佛的这个修法面前也有,在修法的前面也有这样的皈依偈,那么这个地方也是这样皈依的一种皈依偈吧,就是这样的。那么自己如果说是要受皈依呢,也可以这样去念诵,如果自己要给别人传皈依的话也是念诵这个,也是通过念诵这个方式就可以皈依,这个皈依呢就是说是非常的简便易行的一种皈依,通过这样一种念诵之后呢,念三次之后那么就可以获得这个皈依戒了。诚心念诵我某某,某某实际上就是名字,如果自己每天要行皈依的话,就加自己的名字,我是什么名字,然后从现在开始。那么如果是给别人传皈依,然后这个时候就要给对方交待,然后说我某某的时候,要让他念他的名字,然后念了之后呢,最后就可以得到皈依的。我某某从即日起乃至菩提果之间,因为这个是大乘皈依的缘故,所以说并不是尽形寿,并不是在此世当中怎么怎么样,而且就是自己大乘皈依的缘故呢,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成佛,因此说皈依的时间从现在开始,然后乃至于成佛之间。乃至菩提果之间为一切众生而皈依,那么自己也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皈依的。皈依的对境,就是讲而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遍,那么像这样的话,三遍就可以。那么就是说皈依的时候,实际上自己给别人传皈依的时候,并不是让别人皈依你,就是这样的,那么实际上是以你做为一种方便,皈依上师三宝,皈依三宝,就是说这个有在汉地的话或者在显宗当中,皈依三宝,密宗当中就是皈依上师,只不过呢,就是你自己做了一种媒体,做了一个传媒,像这样的话就是引导他向这个上师三宝皈依,他不懂怎么皈依,然后现在呢自己给他传这样的一种皈依的话,实际上他成了三宝的弟子,而不说成了你的弟子。那么有的时候说皈依了之后而成了你的弟子了,这方面也可能是这样的,皈依师吗,这样的话也可以这样讲,皈依师。还有一方面讲实际上是皈依三宝的,实际上就是皈依三宝,通过表示而获得皈依戒,那么如果是上师传戒,在念完三遍之后,然后弹手指,弹手指之后,自己观想得了皈依戒,那么或者是在自己念皈依的时候,在念完三遍之后,自己观想已经获得了皈依戒了,通过法性力,通过念诵这样的颂词呢,自己在念完三遍之后就观想我已经获得了皈依戒了,就是这样一种方式。

那么在传皈依戒的时候呢,自己就是说代表他念,然后自己再念一遍让他再重复一遍,然后自己再念一遍让他再重复一遍,所以说像这样的话,重复三次之后,然后弹手指之后就可以获得皈依戒,让他观想他自己获得了一个皈依戒,像这样的话,就成了这个皈依者,或者说就是成了这个三宝弟子,像这样的话相续当中就已经获得了皈依戒了。

而之后于无缘中安住,证悟无声法性,这是胜义皈依。然后前面这个是世俗的,可以说通过这个仪轨而获得的,通过仪轨而获得了世俗的皈依,前面这样一种方式通过念诵,通过弹手指等等这个是世俗的皈依,通过仪轨来授戒的。那么后面是胜义的皈依,通过法性得,法性得的皈依呢讲之后呢,就是自己得到皈依戒后,然后在无缘当中安住,当然是对于一般的初学者来讲,在无缘当中安住是很困难的,但是呢现在因为毕竟自己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空性教法,对于这样的无缘的空性大概有所了知,所以说自己在获得皈依戒之后呢,就在无缘当中放松,什么都不执着当中开始安住。最好最上等能够证悟无声的法性,如果能够证悟无声的法性的皈依就是胜义的皈依。如果说能够没办法证悟无声的法性,那么就是自己在分别心当中,在分别心当中的缘故,安住一段时间,这个也是以后获得胜义皈依的一种进取,一种方便一种进取因。这些法性而获得皈依戒,是超越世间皈依之因,那么后面这种真正证悟法性,证悟无声法性这种是很关键的词语,我们观想这个并不是证悟,我们观想无声法性,分别念安住在这样一种分别法性当中呢,这个不是真正的法性的皈依戒,它只是一种串习空性的一种修法,所以说如果是通过法性获得的皈依戒呢,主要是圣者,圣者就可以获得,那么这个是超越世间皈依之因。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放射光芒,观想彼等喜放光,净除自他三门障,获得一切诸悉地,圆满佛智成色身。那么自己在这样一种从空性定当中出来之后呢,他的后行再进一步观想呢,彼等就是皈依境,那么前面以上师为主尊,以佛陀为主尊,反正这些皈依境呢喜放光,自己诚心诚意的和一切众生都皈依之后呢,上师诸佛就极具欢喜非常欢喜。因为有了皈依,他就有了入大乘的基础了,有了皈依就可以获得上师三宝的加持,皈依实际是通过信心发誓愿,永远皈投依靠你,所以说诸佛菩萨并不可能通过我所执的方式,不可能通过烦恼的方式然后这个已经是我的眷属了,然后可以加持他怎么样并没有这样世俗的想法,但是呢毕竟自己诚心诚意的皈依上师三宝的话,那么已经进入了解脱道,已经被上师三宝的光芒所照住。所以说我们就知道这些显现上面呢,这些皈依境的圣众极具欢喜,然后通过极具欢喜的状态当中呢,放射出无量的光芒。无量光芒观想这些光芒净除自他三门障,然后呢三门主要是身、语、意。观想放光的时候也可以观想这些圣众呢,就是说他的眉间放白光,喉间放红光,然后心间放蓝光,分别进入我们的头顶、我们的喉间、和我们的心间,像这样的话清净身体的罪障,语言的罪障,和可以说是业的罪障,将三门一切的罪障全部的清净。清净之后呢获得一切诸喜地,就是共同的和不共同的一切的诸悉地,一切的成就都已经获得。圆满佛之成色身,然后再观想能够圆满福德资粮,成就佛的色身。那么因为这个方面讲了因皈依,讲因皈依就是他侧重于世俗的这个有缘方面的,就是侧重于圆满福德资粮,所以说通过这样一种修法呢,就观想圆满福资成色身。后面的果皈依侧重于空性方面,所以说他是圆满慧资成法身,这个后面还要讲的,这个方面就是观想自己圆满了福德资粮,然后成色身,观想自己已经成就了色身,或者说观想自己已经具备了成就色身的殊胜的因缘,

《宝积经》云:“皈依三宝者圆满二资粮,亦成就佛果,获得法身重。”获得法身重,改成获得正法身,就是法前面加个正字,就是说正邪的正,获得正法身就是殊胜正法的正,获得正法身。那么在《宝积经》当中讲,皈依三宝的人可以圆满二资粮,主要是宣讲他的功德,那么圆满二资粮呢,可以成就佛果,获得正法然后呢说成就僧众,成就正法获得僧众,获得僧众的功德,或者说获得僧宝的功德,也可以讲的。因为前面在讲皈依之前呢,也是引用无垢光尊者引用很多宝性论的观点,实际上在成佛的时候,佛法僧的佛宝、法宝、僧宝的功德呢,是完全圆满一起的方式具备的,所以说成就佛果,成就正法的功德,成就僧宝的功德,就是通过皈依三宝如是的话都能成办的,那么在这个颂词当中它是讲到圆满福资成色身,在引用教证当中圆满佛果圆满二资粮,实际上这个方面引用了教证主是可以成佛,可以圆满资粮这个方面来进行教证的,也可以作为是福德资粮和圆满福慧资粮,两种资粮共同的教证也可以这样进行理解的,暂时之因皈依宣说完毕,这个以上讲到了因皈依,因皈依呢是指暂时的皈依,所以说叫暂时的因皈依以上已经宣讲完毕了。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第六十七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正在讲第六品,第六品之前也宣讲到了四种厌世心的修法,还有如何依止上师、依止善知识的这些窍诀、依止的方式、依止的利益等等,这方面作了观察宣讲。现在正在讲第六品的皈依,皈依无垢光尊者宣讲是入一切大乘门的基础,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大乘皈依的修法,如果修持大乘的修法,第一步实际上就是大乘的皈依,当然前面也讲过,大乘的皈依和大乘的发心只是一本体一反体的关系而已,并不是“皈依是皈依,发心是发心”两个他体的修法,并不是如是承许和安立的,所以在皈依品当中,宣讲大乘皈依的时候,应该知道这个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皈依的,这个角度是前面已经作了观察,前面已是宣讲到了皈依者和皈依的时间、皈依境这些方面观察的,在讲皈依境的时候,有因皈依和果皈依,因皈依前面已经作了观察,今天开始讲第二个科判:

乙二(果皈依)分四:一、宣说皈依境;二、真实皈依法;三、宣说后得;四、皈依学处。

在果位当中分了四个科判,四个侧面来进行一一地宣讲的,首先是讲第一个科判:

丙一:宣说皈依境:

究竟果皈依之境,即是唯一之法身,

佛法僧众了义尊,离戏光明之自心。

在颂词当中,第一句第二句应该是宣讲共同乘,因乘当中的果皈依境;第三第四句后两句是讲密乘的观点。

究竟果皈依之境,在共同乘当中它有暂时的皈依境和究竟的皈依境,暂时的皈依境前面所讲到了佛法僧三宝或者法和僧方面安立成暂时的,究竟的皈依境是为依止法身,这个以前也是引用了《宝性论》的观点,通过《宝性论》的观点进行宣讲和观察之后,我们知道实际上佛陀的法身实际上就是唯一的皈依境,或者说是究竟的皈依境。

佛法僧众了义尊,离戏光明之自心。通过密乘的观点来讲的话,“了义尊”是什么呢?就是了义的皈依境,了义的皈依境就是佛法僧众离戏光明的自心,在自己的心性当中,在自己的本体当中,本身就具备了义的佛宝法宝和僧宝,这个就称之为佛法僧众了义尊,离戏光明之自心,离戏光明的自心就是本具佛法僧三宝了义功德,尤其是认知自性当中具备这样种殊胜的自性,证悟他皈依他,这个就是密乘不共的这样一种皈依境,所以说皈依境当中可以分这两层观点来进行宣讲的。

因乘中说自己欲求获得佛果为果皈依,

前面我们讲因乘,因乘在显教当中它也有这样种助伴,助伴为了达到果皈依他有助伴,这个助伴就是前面所讲的三宝,还有他相续他们所包含三宝的自性,究竟是欲自己获得佛果,欲自己获得佛果这个就是一种果皈依。

彼之皈依境暂时是法与僧,究竟为唯一佛法身。

彼之皈依境,是因乘就是法相成了果皈依,暂时的皈依境是法和僧,究竟皈依境是唯一佛法僧,唯一佛法身的意思就是唯一的佛陀的法身,或者说是法身佛,这个方面我们就知道是究竟的、也是唯一的,它的根据前面也讲过,正法和圣僧,法方面还具有欺惑性等等,这方面有这样种必要安立的,僧众他自己也是畏怖的原因,他还皈依佛陀,所以说法和僧他不是究竟皈依境,不是唯一的皈依境,究竟的皈依境是佛陀,是佛陀的法身,色身也不能安立成究竟的皈依境,前面已经观察了。

如云“胜义之皈依,乃为唯一佛。”

胜义当中的皈依或者究竟了义的皈依,唯一就是佛陀或者佛陀的法身就是我们唯一皈依处。

然而,此处(密乘)所说的究竟果皈依境即是法身,因其为究竟三宝之故。

在此处也就是说以密宗的观点为主进行观察的时候,究竟的果皈依境就是法身,这个法身按照下面的解释,这个法身应该说是了知自己相续当中如今就具有法身,如今安住修持这样种殊胜的心性,所以说从这个侧面讲,唯一是从自相续当中,从自己的相续当中安立具备这样种法身,所以说安立成究竟果皈依境,否则的话从字句上看的时候,前面因相乘的时候,也是究竟为唯一佛法身,这个地方讲究竟的果皈依也是法身,这个方面是有差距的,虽然在因乘当中究竟的果皈依绝对法身佛,或者自己力求法身佛,但是是不是如今就能够安住,如今就能够修持,有没有认识到这么高的高度呢?在法相乘当中没有如实地进行抉择,在密宗当中就抉择,如今就是具备这样殊胜的法身自性,而且这样的法身自性当中是究竟三宝的本体,这个方面是在密乘当中刚开始就开始观察抉择,仔细地进行分辨,让修行者努力地安住,等等,所以说从这个侧面讲是不相同的。

所谓的法身,即于他相续中已现前佛果的为因皈依境;住于三宝自性中离诸戏边之自心性为果皈依境。

法身也有他相续具备的法身和自相续当中本具的法身,他相续当中已经现前的佛果,比如说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等,这方面从显现上面来讲的话,释迦佛和阿弥陀佛等等是他相续,我们自己凡夫的心是自相续,他相续当中已经现前了佛果,而我们的相续没有现前佛果,这个唯一是从显现的侧面讲,如果从实相的侧面讲,就没办法分别阿弥陀佛或者释迦佛和自己的心本身都是无二无别的,没有什么自他的差别,没有一多的差别,这方面从实相的侧面,从究竟的侧面来决定这样安立的,所以说从暂时从显现的侧面来讲的话,确实是他相续当中安立的,这方面的佛果就是因皈依境。

住于三宝自性中离诸戏边之自心性为果皈依境。

自己的本体他住于三宝的自性,或者说自己的本体本身就是具有三宝的自性,这样种自性是离开一切边戏的这样种自性本体,了知这个皈依这个就称之为果的皈依境。

所以皈依或证悟自之心性乃为真正的果皈依。

这个讲得很清楚,真正的果皈依是什么呢?无垢光尊者说,皈依这样一种心性,证悟自己的心性,这个就是正真的果皈依,或者有些方面从资具从显现,表面上看的时候我们要有一个皈依境,然后要对他作皈依,这个方面好像就是一种形式上的皈依一样,但是如果从证悟自己的心性,你不安立皈依的名称,不干预他皈依的仪式,实际意义上当你证悟自己心性的时候,这个就是真正的果皈依了。

《成智论》云:“离得净心即为佛,无变无垢为法宝,功德圆满乃僧众,是故殊胜自心性。”

这个引用《成智论》它的教证来进行说明,首先是宣讲佛宝,这个佛宝是什么呢?离得净心。实际上他的主要的核心离得要放在净心上面,净心就是讲清净的心,清净的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离得,离就是讲离开一切的垢染,离开一切的客尘称之为离。得就是显现上面获得一种证悟。离得这样的净心就是佛宝,这个实际上净心就是指自己的心性,自己的本身心性他是一种离得的自性,所以说他称之为佛,或者从实相的侧面来讲,本身就是离得的自性,或者从修道的侧面来讲,当你离开了垢染,获得了证悟的时候,他可以称之为心性,已经完全清净了,所以说离得净心的意思就是这样理解的。

无变无垢为法宝,

什么是法宝呢?就是自己的心性不变化无有垢染,从无变无垢的侧面就安立成法宝,前面是从他清净离得的净心方面安立成佛宝,然后从无变无垢这个侧面安立成法宝,也就是这个不是三个东西,这个只是自己心性的三个部分,自己心性的三个部分三个侧面然后分别安立成佛宝、法宝和僧宝,从安立法宝的侧面讲,就是无变无垢的侧面进行安立的。

功德圆满乃僧众,

自己相续当中本身具备僧众僧宝的功德,那么从哪个侧面来功德圆满?从自己的功德,就说是这个,一切功德圆满具备的侧面呢就安列成僧众。是故殊胜自心性,所以说呢这个就是殊胜的自心性,自己自,殊胜的自心性呢就是这个三宝的自性,这个完全就是三宝的自性,在《宝性论》当中呢宣是宣讲了,但是呢就说是它是通过比较隐藏的方式啊或者比较这个间接的方式来宣讲的,密乘当中呢都是广大的就说明显的方式进行这个介绍。

第二呢是讲真实皈依法:

世俗皈依道用后,当知一切皆自心,

实无能所皈依故,如是境界中入定,

执著心境非究竟,无愿即为果皈依。

真实皈依法,皈依法的法字呢不是说是法宝的法,这个法呢就是皈依的方法的意思。那么就说了知了皈依境之后呢,它们皈依的方法是什么样的,对于这个果皈依如何皈依,所以这个叫做真实皈依法。那么真实皈依法它也有一个前行和它的正行,所谓的前行就是指世俗皈依道用后,那么世俗皈依道用后呢在修持果皈依之前呢它必须也要有一个世俗皈依,有个世俗皈依呢就是观想一个皈依境,然后呢自己和一切众生在皈依境面前呢然后发誓愿,发这个决心,然后呢念诵这些皈依谒,念诵这些皈依谒,当然这些皈依谒呢有很甚深的皈依谒,比如说有些密乘的皈依谒呢它就是这个直接就提到自己和一些众生都是佛,了知这样自性的皈依呢,这方面呢有这样一个皈依谒的。还有一些就说是这个共同乘的皈依也有,但不管怎么样呢,反正有一个所观,有一个能观,有一个所皈依,有一个能皈依,有这样一种心境的执着,反正呢称之为世俗皈依。那么首先呢有一个世俗皈依道用,道用呢实际上就说通过这样一种首先修持这个世俗皈依,通过修持这样世俗皈依的道之后,然后呢就是进入这个果皈依的修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世俗皈依道用后呢就说首先修持世俗皈依,相续当中发起这样一种这个非常坚固的猛烈的这样子的誓言,发起这样的决心,发愿呢纵有??【12:08】也不舍弃这个上师三宝,也不舍弃这样一种这个皈依境,这样一种反反复复进行修持,就称之为世俗皈依的道用。

那么修持了这样一种这个世俗皈依之后,当知一切皆自心,这个也是一种这个次第的修法,也就是说次第进入果皈依的这个方式。次第进入果皈依是什么样的呢,就按照很多这个窍诀当中讲的话, 那么就一切显现,首先知者为自心,然后呢将自心知之为空性,从这个方面进行观察的。所以说呢世俗皈依道用后,当知一切皆自心。当知一切皆自心的意思就是说从所皈依的这个对境,还有呢就是说能皈依的自己,能皈依的一切众生,这一切呢都是自己的心所幻变的,全部都是自己的心所显现的。除了自己的心之外呢没有其他的任何一个微尘许的法,所以说呢首先将一切的这样一个能所,这些对境全部都已经了知为这个自心。实无能所皈依故,然后呢就说是这个了知自心之后呢再了知自己的心,本身也是这个空性的, 本身也是这个法性的自性。所以说呢在这样一种这个法性的自性当中的话, 实无能所皈依故,能皈依者,就自己和一切众生,这个也不存在。所皈依的这样一种圣众,或者说所皈依的这种境界,这个方面也是这个不存在的。所谓的能所呢就是自己的分别念的妄现,分别念,除了分别念的妄现之外呢,能皈依所皈依在法界自性中啊,在实际情况当中呢根本不可能有丝毫的自性,所以说呢此处就是这个无垢光尊者引导我们的心逐渐逐渐的就说是这个抛弃,出它而去,然后呢进入到非常非常微细的二觉当中,然后呢引导我们将这个很微细的二觉给彻底打破,安住在这个法界的自性当中。所以说呢首先让我们知道实无能所皈依,当然呢如果我们没有证悟法性的时候呢,这个时候仍然是用分别心在观察 ,也就是说,就是无垢光尊者在这个地方的词句已经提到了没有能所皈依,但是我们自己的心还是有一个很微细的这个分别去执着无能取无所取的这个境界,这个方面是一种加行。当我们的福德圆满,就这样清净之后呢, 这方面呢就很微细的心识它也可以说逐渐逐渐会融于法义当中,最后真实安住在境界当中的时候就可以称之为真实的这个果皈依了。

如是境界中入定,那么了知了这样一种这个正见,安住在这样无有能所皈依的境界当中,入定呢,实际上就是一种殊胜的修法,就是果皈依的这样一种修法。执著心境非究竟,无愿即为果皈依。执著心境非究竟,那么就说执着有能皈依的心,所皈依的境,就说有心和外境有二取的时候呢,无论如何修持都不是究竟的修法,都不是空间的实相。所以说呢这个方面就讲的非常的深,讲的这个很深的实相。让我们要逐渐认识到有心有境这样的皈依境呢,不是究竟皈依境,要引导我们的心逐渐放弃对心境的执着,然后呢就说是安住在法性当中,无愿即为果皈依,无愿呢实际上就是没有什么心愿的,实际上我们在世俗皈依当中有一个希愿处,能希愿者所希愿的这样一种,所希愿的这样一种对境呢,这个方面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有这样能所的这样一种希求、希愿的话完全都是非究竟的。所以说呢最后我们要安住在这个无愿的空性当中,然后呢就是这个做殊胜的果皈依了。这就是真实的皈依的方法。

于所观想的皈依境前,自己与一切众生皈依,之后尽可能以词句而作皈依,这是世俗有缘之因皈依。这个就是在解释第一句“世俗皈依道用后”那么世俗皈依道用呢就是如何去做世俗的皈依道用呢,就说首先呢观想这个名观皈依境,名观皈依境这个方面呢不管说是自己观想这个皈依,平时我们所修持的这个上师三宝的聚会这个方面的皈依境也好, 或就是说了知这样一种这个自性的三宝也好,反正呢就是说观想这样的皈依境,自己与一切众生皈依,然后在皈依境面前呢自己和所有一切这个轮回六道轮回的众生呢都进行皈依,之后呢尽可能以词句而做皈依,啊皈依呢前面我们讲过,它的核心,它的这个主要的根本呢就是这种信心,那么就说是这个发起殊胜的信心做为它的这个根本,它的基础,然后呢皈依呢实际上是一种这个发誓愿的一种这个,发誓愿的这样一种这个方便,啊就说皈依呢实际上是一种发誓愿,怎么发誓愿呢,对于皈依境然后自己发起一种这个殊胜的誓愿,宁舍生命,不舍僧宝,不舍这样一种皈依境,实际上呢从这个侧面就安列成永皈依了。这个就是世俗的有缘。因皈依首先呢就说修持这样一种因皈依,或者上师三宝的一种加持后护念,之后呢可以进入果皈依的修法。

于虚空中所观想的对境三宝与作皈依的我等一切众生此二者,也仅是自心的幻化而已,实际上微尘许异体也不成立。那么前面颂词当中讲“当知一切皆自心”,那么就说是这个在虚空当中所观想的对境上师三宝,还有呢就做皈依的我和一切众生,那么因为此处是讲大乘皈依的缘故,所以说呢这个能皈依者呢除了我之外还有一切众生,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就非常关键的一点呢就是自己在做皈依的时候,千万不要很狭碍的认为这个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做皈依,根本不想不观察,就说不观想其它的众生和自己一起皈依,实际上呢自己皈依的时候呢必须要自己和一切众生同时做观想,那么这些能皈依和所皈依呢都是自心的幻化,除了这样自心的幻化之外呢实际上微尘许的异体呢也不成立的,那么就说我们认为有一个真实的能静的心,有一个真正的所静的外境,这个如果有这样的认识的话,就叫做变际者【18:03】,在这个唯识论当中就称之为变际者。这个变际者呢本身没有就说实实在在的能所,但是自己认为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能所就叫做变际。那么变际就说本身不存在世俗当中,在世俗本性当中都完全不存在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这一切都是依它依,依它起的心识而已,完全都是自己的幻化,那么在这个外境上面,在实际当中呢,微尘许的异体完全都不存在,这个呢就是一个心识的本体而已。“心性不堕于任何一方,本体犹如虚空”,这个就通过这个从知者为自心,然后呢再进一步观想心性也是根本不存在的,前面就说是这个微尘许异体不成立这个以上呢实际上讲一切都是知者为自己的心识,然后呢这个心识也只是一个世俗的实相而已,不是说胜义的实相,世俗的实相。所以说呢我们要进入胜义的实相呢也进一步要将这个心性观为空性,所以说第二步修法就是讲心性不堕于任何一方,不堕于任何一方的话就说世俗谛这个方面也好,胜义谛这个方面也好,它的显也好,空也好,实际上呢就说是都不偏堕的,它的本体呢就是完全犹如虚空一样,远离一切戏论的,于此境界中安住,然后呢安住在这样的境界当中,这个方面呢就是它的心性本空,那么心性本空是不是单单的一个空性呢,并不是一个单单的空性,此处呢只不过就是为了让我们对置掉这样的一种戏论执着啊,让我们修空性。我们说这个空性,它不可能单独存在的,什么事都有它的这个空性,什么事就有它的这个显现,所以说呢二者完全都是这个无二无别的,当我们自己的这个心缘这样一种有缘的显现,就说是不轻易显现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形同双运的。【19:46】。当现我们的心完全的已离开一切执着戏论的时候呢,和它双运的就是这个清净的光明法,所以说这个和前面 的皈依境这个是绝对不相脱离的。

所以这个方面讲犹如虚空,远离戏论,于此境界中安住呢,这个方面主要是打破我们的执着,打破我们的执着呢就说是这个这个引导法,实际意义上真正安住的时候呢自己的心性呢这些这个显现,它绝对会就说它的光明的显现会呈现的,乃至于自己空间安列在空性当中的时候呢,佛一样的显现,绝对会显现的。所以说这个方面这个侧面稍微有所不同,实际意义上呢这个心性空性和它的光明呢绝对是不离开的。

《中般若经》云:“须菩提,何者若既不缘佛,亦不思法与僧,则此为真实皈依。”

……心性不堕于任何一方,本体犹如虚空,远离戏论,于此境界中安住。

这个方面是打破我们的执着。引导法师,实际上真正意义安住的时候自己心性的光明,绝对会呈现的,乃至于究竟安立在空性当中的时候,佛一样的显现绝对会显现的。这个侧面稍微有所不同,心性真正意义上空性和光明的绝对是不离开的。

《中般若经》云:“须菩提,何者若既不缘佛,亦不思法与僧,则此为真实皈依。”

在《中般若经》当中也讲到了真正的果皈依。何者若既不缘佛,皈依者如果对佛也不缘,也不思法也不思僧,如果安住在这样的境界,就是真实的果皈依,不缘佛不缘法不缘僧绝对不是一般世间上的人不缘三宝发信心,绝对不是这样的。《中般若经》讲的殊胜的教证已经达到了很甚深的侧面了,就是说自己修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必须要如是安住在这样的境界中,才可以真实的去掉一切的实执,安住在究竟的法性空性当中。所以在讲真实皈依的时候,讲到佛法僧都不缘都不生起实执,这方面的安住就称为真实皈依。

所以,认为皈依境——三宝与皈依者——我及一切众生为异体并非是实相义,当了知真实皈依为无愿之自性。

所以无垢光尊者下面就开始总结,认为皈依境就是三宝,三宝就是皈依境,皈依者就是我和一切众生,如果认为心和境或者能皈依和所皈依是别别他体的,如果这样去做皈依的话。无论怎么样去精进,有了这样的二取,当然这个二取是一种善的二取,是一种靠近法界的二取,但不管怎么样在讲最为了义的最究竟的法界实相义时候,认为能皈依和所皈依是他体的,从究竟来讲,并不是真正的实相义。如果将非实相义认为是实相义进行修持,对于大乘利根者来说,它就是一种歧途。大乘的利根者本身具有修持能所二取无缘的或者皈依者、皈依境无缘的这种能力,可以逐渐逐渐修习和安住。但是将非实相义执着为实相义的话,这就会引导他进入一种很危险的歧途当中,进入很危险的歧途就会耽误他登地,耽误他成佛。

很多了义的修法中再再提起必须要一切无缘进行修持的。

当了知真实皈依为无愿之自性。真实的皈依境就是无愿,无愿就是无有希愿处。无愿也是空性的异名,在三解脱门当中,无相、无愿、空性,实际上无缘也是空性的异名。所以说没有一个真实希愿处安住在一切万法空性当中。心安住了就是果皈依的修法,所以说无垢光尊者在讲皈依的时候,讲的很深很深,非常深,甚至安立在法性当中,这个就是果皈依,不需要发什么誓愿,也不需要发什么决心,实际上是自他一切众生和法性无二无别,就安住它,认识它。这完全是一种果皈依。

丙三、宣说后得:

所谓的后得就是讲出定之后的修法。第二个科判讲正行的时候,就是讲安住在一切不缘的一切大空性当中。这个就是正行入定的修法。出定的修法主要是安立在做回向方面。所以就宣说后得是如何做回向。 圆满慧资得法身,如梦幻中作回向。 圆满慧资得法身,首先介绍这种空性的修法属于智慧资粮,如果如是恒时的安住,就是不断的积累智慧资粮。所谓的积累资粮,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就像堆积财物一样,一个东西有了,第二个东西又有了,堆积到一定程度就圆满了,世间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但是在佛法当中。积累福德资粮也主要是从他的习性方面,善的习气,善根,这方面进行安立的。慧资粮也是这样的,慧资粮就是安住一次空性,安住第二次空性,安住第三次空性,像这样安住无数次之后,相续当中的空性的习气就累积的越来越深厚,累积的越来越多的时候,他的势力越大,反方面实有的执着就会越小。最后智慧资粮成为一种非常迅猛的势力,它非常迅猛的时候,相续当中无始以来存在的我执根本就无法抵挡它发展的趋势。当他资粮圆满的时候就会证悟殊胜的自性。

圆满慧资得法身,慧资粮最圆满的时候就会获得法身果、究竟的佛果。以前在讲《辩法法性论》的时候再再提到过,所谓的圆满资粮有很多很多的层次。比如最圆满的层次,当然是讲佛陀的时候,中等圆满的时候是登地的时候,也就是说,你的福慧二资粮圆满到一定的时候必定会登地的,再往下走的时候,你的资粮圆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获得加行道。圆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获得资粮道。反正我们相续当中所获得五道十地的功德没有一个不是依靠种种的因缘,必须要圆满种种资粮之后,果法才会生起来。无因不肯生果,无因生果是顺势外道的观点,对于佛教徒来讲必须要诚信因果规律。因果规律也能够运用到五道十地上面。反正我们现在精进的修持积累智慧福德资粮。我们相续当中的智慧福德资粮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显前各种各样的功德。比如说出离心,比如说大悲心,比如说菩提心等等,都是通过,我们修持圆满的因之后获得的圆满的果。最圆满的时候呢,因为它是智慧空性的缘故就会获得佛的法身。 如梦幻中作回向,在起坐的时候在一切万法如梦如幻中做回向。因为在出定的时候,不像安住在入定位时,安住在入定位的时候,一切不缘,因为一切不缘的缘故,连它的显现也没有,所以在介绍入定位的时候不安立如梦如幻。出定位的时候,因为心识又开始现起,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一切的皈依境,一切的众生都会有显现,这个时候一切的显现都如梦幻一样。现而无自性,安住在这样当中做回向,将现而无自性的善根回向给现而无自性的众生,愿无自性的众生获得现而无自性的佛果。这个就是出定位的修法。

无缘空性是智慧资粮,依此可成就法身。 无缘空性前面第二个科判已经讲了无缘空性的修法,这其实是一种积累资粮的方便。这是一种积累智慧资粮的正行,还有很多积累智慧资粮的支分,分支的修法的广说是在《宝鬘论》。《宝鬘论》当中的对于智慧资粮的本体,智慧资粮的支分,福德资粮的本体,福德资粮的支分,如何去修持,积累这种支分的修法,《宝鬘论》当中有广述的。所以,如果要了知什么是智慧资粮的分支的话,可以参阅龙树菩萨所造的《宝鬘论》,里边讲了很多很多圆满福德和智慧资粮方法。

《宣说二谛经》中云:“文殊,以福德资粮可得色身;依智慧资粮可现前殊胜法身。” 在《宣说二谛经》中也这样讲过,如果圆满福德资粮。最后圆满时候,可以获得佛的色身。通过圆满智慧资粮可以现前殊胜的法身,相顺与二转法轮的这种说法。二转法轮,佛陀的色身、法身是通过修持福德和智慧资粮如是如是而现前的。当然在三转法轮当中,或者在密乘当中,主要是离戏果,因主要是讲能净因,净除垢障之后法身色身自然显现,实际上密意都是一样的。

因此,应当了知现有轮涅之诸法无而显现,于如梦如幻中作回向。

最后的时候应该了知现有轮涅。现指器世界,有轮指有情世界,轮回法涅槃法一切万法都是无二显现的。都是现而无自性的。了知这样一种等起,然后就在如梦如幻的定解当中将善根做回向。 如何回向呢?《毗奈耶经》云:“以此广大之善根,愿有众生自成佛,昔日诸佛未度众,愿我悉皆救度之。”当以此方式作回向。 在回向时安住什么正见呢?前面已经讲了,安住如梦如幻的正见中。回向时如何观想、如何念诵或者如何做回向呢?无垢光尊者就引用《毗奈耶经》的教证教导我们做殊胜的回向。以前的圣者再再讲过做回向的时候一定要用圣者的金刚句,佛陀的金刚句,菩萨的金刚句,至少是登地以上的菩萨的金刚句做回向时,它就可以成熟。自己造一个回向文自己编一个颂词做回向的话不一定有这样的的谛实力,不一定有这样谛实力的话,自己的善根就不一定如愿成熟。所以说在很多地方都提到以圣者所造的金刚句做回向文,此处也是《毗奈耶经》讲以此广大之善根,反正自己所修持的世俗谛的善根,胜义谛的善根,若以菩提心摄持的话就非常广大。通过这样广大的善根如何回向呢?愿有众生自成佛,愿有众这个“有”就是三有的意思。那么愿三有的众生自成佛,自成佛的话就是各自成佛也可以理解,或者就是说自然成佛也可以理解。

然后呢昔日诸佛为度众,愿我悉皆救度之。那么以前的诸佛没有度化的遗留在轮回当中的众生呢,愿我悉皆救度,就是说我来担负起救度一切众生的重担,然后呢将我的善根回向给他们,以后呢就是愿他们都能够被我救度。从这个方面呢做回向,这个回向文很清楚可以看到是以利他为主,那么以利他为主呢,没有说是自己怎么样,但是呢就是按照《入行论》等等,这方面殊胜的颂词和讲义都提到过,反正呢如果他利都圆满,自利不圆满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呢如果真正能够做广大的利他的回向的话,实际上这个就是打击我执,就是抛弃我执的一个殊胜的方便,我执一抛尽之后呢,自己的菩提心啊或者自己的菩萨行,自然就能够圆满。

当以此方式做回向,所以说应该通过这样的一种见解,这样类似《毗奈耶经》这样一种颂词的方式,来做这个殊胜的回向。就是说是在做回向的时候,以前我们也讲过,还有后面也是要讲有一种无上的回向,无上回向的话就是三世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文殊普贤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这个方面一观想叫做无上回向。通过这样的无上回向的话,自己的善根呢,没有一点会空耗的,这是是再再必须要具足的。

下面就是讲第四个科判呢,皈依的学处,皈依的学处就是讲皈依的戒律,那么讲了皈依之后呢,皈依者他的戒律是怎么样的安立的呢?此处就讲皈依戒。分二:一、因皈依学处;二、果皈依学处。因为前面皈依有因皈依和果皈依两种,所以说在安立因皈依戒和果皈依戒的时候呢,也是就说是分了两种,从这个两个方面分别安立的。

首先第一个因皈依学处分四:一、不舍三宝;二、不欺应供;三、皈依三宝之戒;四、以信供养。

首先讲第一个:不舍三宝,

学处分二初因戒,不为王位及生命,

一切奖赏等利益,舍弃上师与三宝。

那么就是说学处分二,这个就是讲总说,实际上在颂词当中它是讲因皈依和果皈依,首先有一个总说,首先一个总说,因皈依的学处和果皈依的学处,在颂词当中有一个总说。当然了科判当中分的很清楚的,首先是因皈依后面是果皈依,但是在颂词当中呢,首先就总说学处分二,学处分二呢,就是因皈依的学处和果皈依的学处。

初因戒呢,首先宣讲因的戒律,这个因的戒律就是因皈依它的戒律,首先是这样宣讲的。那么因皈依的戒律是怎么样的呢?不为王位及生命,首先呢自己根本不能够为了登上王位,然后呢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为了得到一些奖赏等等利益呢,然后舍弃上师与三宝。如果自己为了得到这样的一种王位生命,这些奖赏等等,舍弃上师三宝的话,就算是违背了皈依戒了。那么就是做为一个佛弟子来讲,他在皈依上师三宝的时候,他有一种皈依的戒律,这个皈依的戒律如果能够守持的话,那么对今生后世都有很大的利益的。如果就说没有这么强烈的誓愿,没有这么强烈的决心的话,那么自己的皈依呢就是说三心二意的,或者说没办法发起殊胜的信解,那么通过这样一种肤浅的信心,很难以获得上师三宝的加持,就是这样的。那么就是说如果有人说,如果你舍弃三宝,让你登上王位,那么自己想要登上王位,然后说内心当中舍弃三宝,或者乃至于自己口中说舍弃三宝,这个方面也是不行的。还有就是说生命,那么生命就是说遇到怖畏的时候,尤其是遇到生命的怖畏的时候,那么就是说现在呢让他自己选择,或者让我们自己选择,选择的时候要不然舍弃三宝,要不然舍弃生命,如果舍弃三宝的话可以保留你的生命,那么如果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的时候,那么我们怎么样选择?如果自己在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况的时候,宁舍生命不舍三宝的话,这个就是一种誓愿,这个就是一种戒律了。当然了我们现在处于一种相对比较和平的时期了,越到这样一种和平时期的时候呢,当然我们都会认为可以做得到的,绝对会做得到的,但是这个方面呢,平时我们在打坐的时候,或者说平时私下里进行思考的时候,真的要想如果哪一天真正遇到这样一种情况的时候,我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决心?有没有这样的一种决心,就是说宁舍生命不舍三宝,如果在自己思考的时候都不敢下决心的话,那么说明自己相续当中皈依心不稳固,不稳固必须要通过很多的方便去再再的增上它,乃至于自己在观想的时候没有一点的犹豫,没有一点这样的恐惧,绝对呢宁舍生命不舍三宝,这个方面呢,就是相续当中的皈依,它这样的决心已经有一种成就或者增增上的兆头。这个方面主要是生命,在前行当中华智仁波切也提到过,一个居士被一个外道抓住之后叫,就这个外道就给他讲,就说是今天如果你说舍弃三宝的话,就不杀你,如果说是不舍弃就杀死你,这个居士呢也是最后宁可舍弃生命,也绝对不舍弃三宝,然后最后呢被这个外道杀死了。那么华智仁波切赞叹这样的一种行为应该随学,应该做为我们后代的佛弟子的一种榜样,从这个方面讲。在法王仁波切的传记当中,也是一种有这样的类似的记载的,法王也是说宁舍生命呢,绝对不舍弃三宝的,所以呢我们自己呢,相续当中也是要再再的发这样的誓愿。还有呢就是一切奖赏,比如说呢今天就是给你十万人民币,然后给你十万块人民币之后呢,就是说如果你舍弃上师三宝的话,就把这个钱给你,那么自己想的话就是宁可不要这样一种奖赏,自己也不舍弃上师三宝,应该有这样的一种决心。这个“等”呢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情况的,所以说不为这一切的利益舍弃上师三宝。

为什么不能舍弃三宝呢?因为获得王位等,只是现世少许的安乐而已,而皈依三宝者能成办增上生,决定胜一切安乐,因此这二者有胜劣之差别。那么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舍弃上师三宝?无垢光尊者就做了一个解释,讲它的道理,实际上这个道理看似很简单,好像我们都知道的。但是我们在修皈依的时候,这个必须要思考自己把这些问题思考的越多,那么自己皈依的决心才会越深入。如果自己认为自己这个懂了,或者以前学过那么放下这样的一种理论,放下这样的一种很殊胜的道理不思考的话,自己遇到这些情况的话,因为在以前自己没有再再的串习,自己没有再再的串习的时候,遇到关键时刻自己就会忘记,他的这样根本的一种根据就会忘记,如果这些根本的根据你忘记之后呢,自己非常有可能做出舍弃三宝的这样的一种事情的。所以说些文字,这样一种所诠,对于我们的相续有很大的调伏作用。那么就是说能不能调伏我们的相续?还是要看这些法句有没有融入到自己的相续当中?第一个法句能不能融入到自已的相续当中,就是要看自己对于这个法义有没有再三的串习,有没有再三去思维有没有再三去观想?任何一个事情就是这样的,观想串习的越多,它的印象就越深。如果自己观想的串习的越弱呢,它的这个印象就越弱这个是肯定。比如说背颂,如果说我们背颂用很多很多的功夫,再再去串习的话,那我们就越背越熟悉,如果就说背一两次,这个方面就肯定没有办法有这么强的力量。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对于这些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不舍三宝,在皈依戒律的问题上面呢,再再的串习,串习的越深,自己在使用的时候才越方便。所以说在使用的时候,往往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所以说我们看一个人的修行好不好,就是看最关键的时候,在遇到大事情的时候呢,看他的表现怎么样,平时的话大家都具有顺缘的时候,大家都很安乐的时候,这个时候看不出一个人的修行,这个时候看不出自己内心当中的佛法融入的程度。那么遇到大事情的时候才能看清,这个人修行好,那个人修行不好。这个方面呢乃至于平时的再再串习,所以说对于这样的一种金刚句呢,必须要再再的串习。无垢光尊者讲因为获得王位,只是获得现世的安乐而已,王位也好或者就是说保全自己的这个生命也好,还有获得奖赏也好,这个方面只能获得现世的少许的安乐。而皈依三宝能成办增上生,决定胜的安乐,那么皈依三宝的话,不舍弃三宝的话,增上生的安乐可以获得,决定胜的安乐也可以获得,所以说呢这二者之间有巨大的差别,然后就是说有很多很多的违缘,这些违缘都有可能将自己的这些所谓的奖赏、这些奖品都可以一一的毁灭的。而皈依三宝这样一种功德,他的这样一种习气是无形的,是无形的谁能够抢夺呢,谁都没办法抢夺。国王没办法抢夺,这些强盗、野兽、洪水都没办法抢夺。

所以说从很多很多方面观察、比较的时候,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大,然后获得这些世间的无常的地位、名声,这些方面是没有多大利益的,所以说必须要做甚深的思考。

与寂天菩萨所说“莫因小舍大,主思为他利”之义相同。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当中也是讲,莫因小失大,大处思利他,现在的翻译是这样的。在颂词当中好像在讲舍身的问题,但是此处也是意义上不相违的。

不要因为小的东西失去大的利益,主要在大处要思考利他的。所以什么是小什么是大,王位、生命、奖赏这个要小,然后皈依三宝的功德就大,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小的利益而舍去他的利益。世间上也有讲不要为了捡一个芝麻丢了西瓜,像这样也有这样说法的,意义上面是这样了解的。

《毗奈耶经》云:“汝为生命、王位,即使是开玩笑亦不应舍弃三宝。”

佛陀教诫我们为了生命或者为了王位,即使说自己开玩笑的时候也不能说舍弃三宝。就是说如果连开玩笑都不能说的话,真正内心当中生起舍三宝的心,或者说真实自己嘴里面说舍弃三宝,这个是更加不应该的。所以说我们就讲,平时在说话的时候乃至于开玩笑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舍弃三宝这方面是一个很严厉的事情。或者有的时候讲,开玩笑自己上师的事情,或者这些圣者菩萨的这些事情,都应该注意不要把这些拿来开玩笑,否则的话自己得到意传的加持,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这上面就成为一个障碍,所以这个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必须要牢牢记在自己的心中。

下面讲第二个不欺应供,就是第二条戒律,第二类吧。

戊二、不欺应供:

不欺上师应供处,断除恶言谤圣者。

自从自己皈依了上师三宝之后,不欺上师,就是不应该欺骗上师,不应该欺骗三宝,应供处,然后对于应供处也不应该欺骗,或者就是说上师就是应供处,从这个方面连起来看也可以,或者说上师应供处分开这个方面也是可以的。应供处是什么呢?就是说除了上师应供处之外,三宝就是应供处,或者不欺上师应供处,上师是三宝的总集,这个方面也是可以的。

断除恶言谤圣者,然后我们皈依上师三宝之后,必须要断除以恶言诽谤圣者,不管是有根诽谤还是无根诽谤,反正诽谤圣者的过失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说相续当中恒时能够保持一个清醒的念头,能够保持一种清净观,保持一个清净观对自己的修行没有丝毫的损害,只有利益没有丝毫损害的。

因为现在我们处于五浊恶世,处于末法时代,我们身边的很多人不一定都是像劫初的时候,每个人都非常调柔,每个人都很贤善。实际上在我们周围的显现当中,有可能是圣者的化身,如果说他是圣者的化身,我们看到的行为,然后看不顺眼,或者认为他有一个表面上的过失,然后开始恶言诽谤,这个方面自己造罪业而已,对自己的修行没有丝毫的利益,只是获得无量无边的罪业。

再说如果对方不是一个圣者,他是一个凡夫,我们恶言去诽谤他,恶言去说他对我们又有什么利益呢?对自己也没有利益,对他人还是没有利益。

佛陀在经典当中也是遮止对众生没有利益的事情都要断除的,所以我们作为佛教徒来讲的话,尤其作为大乘的修法,唯一观自心,确确实实唯一内观这个是很重要的。如果把自己的眼光往外看,尤其是通过自己所学的教法去观察这个,观察那个的话,实际上通过教法成了堕落的因缘。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这个是吾等塔波仁波切也是讲过的。

所以说我们恶言谤圣者是没有必要的,没有任何必要,尤其是现在的话,分不清楚谁是圣者,谁是凡夫的时候,尤其应该观清净心,尤其应该制止自己这个嘴,因为这个嘴就是百祸之门。很多很多过失,很多这样的罪业就是从自己的嘴里出来的。

还有有些地方讲,口是灭尽一切福德之门,很多很多福德都通过自己的嘴,通过自己的语言,说一句话就灭尽了,说一句话又灭尽自己的福德了,所以说积累福德不容易,但是灭尽福德是太容易了。从这个方面讲,尤其多应该观察,或者安住在清净的状态,这方面对自他都有利益的。

《华严经》中云:“依止善知识后不欺应供,当断除于诸圣者大德说不悦耳之语,随正法而行。”

《华严经》当中也是这样讲,在依止上师善知识之后,不能够欺骗应供处的上师,然后要断除对一切的圣者大德说不悦耳的语言,有些时候这些大德是大家公认的这些佛陀、菩萨,有些方面是有争议的圣者,但不管怎么样,反正对于一切圣者大德都不能够说不悦耳之语,然后随正法而行。

第三是皈依三宝之戒。

戊三、皈依三宝之戒:

自此皈依佛陀后,不礼其余诸天尊,

皈依正法不害众,皈依僧不交外道。

自此皈依之后,就是进行了三皈依,然后皈依了佛陀之后不礼其余诸天尊,对其他的天尊不做礼敬不做顶礼,这方面是因为自己只是皈依佛陀,只是以佛陀作为皈依处,所以说皈依了佛陀之后对其他的导师,其他的天尊不做礼拜的。

然后皈依正法不害众,正法是利益众生的,调伏自心利益众生的,然后自己皈依了正法之后不应该伤害这些众生,乃至于内心当中尽量不要生起害心,害心都不能生起何况说真实去打击,真实去辱骂,这方面是不允许的,所以说皈依正法之后不能够伤害众生。

皈依僧不交外道,然后皈依了僧众之后,不与外道共住,不交外道就是不与外道共住,或是说不以外道为修法的伴侣。当然有的时候和有些外道不接触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现在遍地都是外道,所以说这个方面不交外道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能看,不能一起坐车等等,不是这个意思,主要是不能将这些外道作为修行的伴侣,修行的道伴不能这样安住的。

《圣者大涅槃经》云:“何人皈依佛,彼为真居士,恒时不皈依,其余诸天尊;

任何一个人皈依佛之后,彼为真居士,真居士可以理解成佛弟子的意思。比如说这些出家人他实际上也是皈依佛的,他就是一种真居士吗?实际上居士是一种广义的,或是说从居士以上吧,或是说真的一种佛弟子,从这个方面可以理解的。皈依佛之后他是一种真正的佛弟子,是一个佛弟子之后,恒时不应该皈依其余的天尊,其余的世间的天尊,其余外道的天尊啊,实际上不应该皈依他。

有的时候是可以去对他做一些供养,然后承办一些世间的事情,这个方面在汉传佛教当中好像都是有的,但是你是不是真正的皈依他呢?皈投依靠他,把他作为自己的真实究竟的皈依处呢?这个是不开许的,所以说恒时不皈依其余诸天尊。

皈依正法者,远离损害心;

皈依了正法之后,我们必须要远离损害心,当然这个并不容易,不容易是不容易,但是我们必须要靠近这样的心。因为佛陀在经典当中教导的清清楚楚,你自己皈依了正法之后,你必须要远离损害心。那么我们相续当中损害心无始以来串习的非常纯熟,所有有的时候损害心都是任运自成的方式,每天都在不断的冒出来,所以说我们自己一下断除可能困难。但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意识,有个什么意识呢?我必须要逐渐逐渐的断掉它,把这样的损害心逐渐的磨练掉,这个方面有这种决心也是一种殊胜的修法。

所以说我们在皈依正法之后,应该远离损害心,我们要观察相续当中的损害心,一观察的时候可能会知道非常非常的多,当一个损害心,有打别人的心,有杀别人的心,有愿别人倒霉的心,也有别人失败的心,这方面的心是很多的。尤其是对于怨敌,对于对佛教作害的人,这个方面生起损害心是非常非常容易的,很容易。所以我们自己在皈依了正法之后,必须要认识到对于一切的众生生起损害心这个是不对的,尤其是在一个道场当中,对于这些同行的道友都生起损害心的话,就是更加不应理的,这样一种对境,更加不应理的作意了,因此说对修行人来讲远离损害心非常关键。

皈依僧众者,不交往外道。”

皈依僧众之后不与外道为伴侣,不以外道为修道的助伴,这方面不交往。

第四个是以信供养。

戊四、以信供养:

以信供养三宝相,日夜随念恒皈依。

自己皈依了之后必须每天通过信心供养三宝相,三宝相就是三宝的形相。三宝的形相比如说佛陀的相,佛陀的画像也好,然后塑像也好等等这个方面,或者实在没有的时候,自己可以观想这些佛陀的身相,于虚空当中然后自己礼拜,自己去供养,这个方面也是可以的。有时候在外面的时候,在外地的时候,自己出去的时候在旅店里面也没有这些所依,自己也应该观想因为三宝法身遍满一切,所以说自己观想就在自己面前如实显现,通过这方面也可以的。

然后法宝相,就是通过经书作为它的代表,所以在自己佛堂,自己面前的这些般若经啊,或者幻化网的这些续部啊,这些方面都可以作为法宝的代表。

然后僧众,现前的僧众,还有十方的僧众,现前的僧众就是在我们周围的现身相的人,还有十方这些圣者僧众,一地到十地的菩萨,还有这些空行勇士等等,前面无垢光尊者所讲到的外僧众、内僧众,这方面都是僧众的形象,所以说要以信心对三宝的形相做供养。

日夜随念恒皈依,在日夜当中都应该随念上师三宝,随念上师三宝的功德,恒时生起皈依的念头,皈依的这样一种修法。

对三宝以及上师像,既不应污辱,也不能践踏它们的影子,当尽力供养,因为它们是佛的幻化,是众生福田。

对于三宝的形象,对于上师的形象,这方面是不能够污辱的,污辱很多种,比如说随随便便把上师三宝的形象扔来扔去,或是说自己坐的地方自己睡的地方,佛像比经书还要高啊,这方面实际上不恭敬的一种态度。或是说自己跨过去跨过来,或者把这些方面放在非常污秽的地方,这方面都是对上师三宝象进行污辱的。所以说我们也不要认为这个和自己无关,实际上自己不注意的时候,很容易污辱上师和三宝的形象。

还有不能够践踏它们的影子,那么对于佛像的影子、上师影子不能够践踏,尤其上师的影子在《事师五十颂》等等这方面讲过。还有佛塔的影子,佛像的影子,这些方面是不能践踏的,有的时候如果真正不得已,比如说绕塔的时候,绕佛像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有影子的时候,一边念心咒,念这些佛教当中的偈颂,这方面转绕的时候无过的,这方面也这样讲过。

这方面是比较严格的要求,严格的要求来讲的话是不能够踏它的影子。当然比如说和上师走的时候,如果和上师走的时候没办法要踏到上师影子的时候,要请上师开许,给上师讲,上师开许之后无过,这方面也是很多地方讲过的。

所以说我们学这些教言的时候,一方面要知道这些遮止的方面,还有一方面要知道什么是开许的方面,什么是开缘,然后怎么样做无过啊,这方面知道之后,自己不会生起没有必要的担心,没有必要这样担忧,或是说了知这些之后什么都不能做啊,这方面可以避免的。

还有应该尽力的供养,因为上师三宝是佛陀的幻化,是众生的福田的缘故。

如颂云:“吾于五浊时,化为善知识。”

这个吾就是讲佛陀,佛陀讲他在五浊恶世的时候,化现为善知识的形象救度一切众生。

《白莲经》云:“化为诸多佛像后,利益众生令行善。”

佛陀说他也会幻化很多很多的佛像,为了利益众生,为了让众生行善法,然后如是如是的幻化的。所以现在我们知道,很多地方塑造很多的佛像,按照《白莲经》等的教证可以知道,这些都是佛陀的化身,不管是一个小小的画像,还是一个很高大的塑像,这些方面都是佛陀的化身。

那么佛陀幻化是为了干什么?是为了利益众生的,然后如果众生能够对这样一种像能够转绕,能够顶礼,能够供养,能够起恭敬心乃至于合掌的话,都能够种下殊胜的因缘,都能够种下解脱的善根。所以说佛陀乃至于出入息都是为了利益有情的,何况说是真正幻化一个佛像呢。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对泥塑的佛像顶礼,为什么要对这些纸片的佛像顶礼,实际上这些都是佛陀的幻化,如果我们能够对佛像表示恭敬表示礼拜的话,就能够获得福德,这个方面通过教证都是可以了知的。所以说从某个侧面来讲的话,现在很多地方塑造这些各种各样的佛像的话,绝对对众生是有利益的,即便是说今生当中不能够调伏,但是你通过见到佛像的这个因缘,相续当中能够种下这样一种习气,种下这个善根,最后就可以得度。

《耳饰经》中云:“末法五百世,吾现文字相,意念彼为我,尔时恭敬之。”

这个方面主要是讲法宝,前面是讲佛宝,当然佛像方面也是佛宝的一种代表,也可以包含。然后这方面讲法宝的话,佛陀在《耳饰经》当中讲,在末法五百世的时候,他显现成文字相,然后来利益众生。意念彼为我,应该忆念这样的经典、论典等等的文字,就是佛陀的本身,所以说尔时恭敬之,这个时候应该恭敬。

益西彭措堪布再再的给我们提醒,就是这些经书这方面都是佛陀的本体,所以说我们要改字的时候,千万不要在上面划,一下子就划过去,好像拦腰斩断的感觉,这方面是不行的,因为他是佛陀,它是佛陀的本体,所以说我们要改字的时候,有其他的方便,就是说用圆圈,或者用方框框住,然后在旁边改动的。有的时候我看到一些法本当中改字的时候,一条横线一下子把它划掉,或者把它涂的非常非常的黑,这个方面我们就知道这个是佛陀的化身,我们敢不敢在佛陀的画像面前通过黑笔来涂,通过黑笔来画、画条,我们不敢。那么我们在经书上面为什么敢呢?实际上就没有认识到这个经书就是佛陀化身,如果我们把这样一种教义牢牢的记在心中的时候,那么不敢在经书当中,尤其是在文字上面直接去画,直接去涂,画一个很黑的黑图图,这个方面肯定是不允许的。所以说乃至于微细的地方,上师都是再再的教诫的,这方面必须要了知。

日日夜夜或昼夜六时或三时,最起码每日应当忆念一次而皈依上师三宝,修持此等善法。

这个方面是刘日夜随念恒皈依,日夜随念就是说首先是讲日夜当中,如果最上等的日日夜夜不间断,或就是说在昼夜六时,昼夜六时和日日夜夜实际上一个意思,还有在三时当中,或者在早上的时候,中午的时候,晚上的时候,三时当中。还有最起码的话每天一次,每天忆念一次上师三宝的功德,一次皈依上师三宝,这个方面是最低的界限,不能再低于这个界限,然后应该修持这样一种善法。

也就是说,赞颂善知识的功德并随学彼之行为。赞说三宝功德并随之而行。

那么如果行持,应该忆念、赞叹善知识的功德,然后随学善知识的行为,实际上善知识出现在世间,他就是善巧的教导我们的心,教导我们的行为逐渐趋向于正道的。所以说善知识的戒律,他的戒定慧的功德,或其他的威仪实际上都是让我们随学的,随学善知识的行为之后,自己的相续、自己的行为慢慢会转变为这样一种本体的。还有赞说三宝的功德,然后随之而行。

下面讲行为戒:

行为戒,修为经,见为论,如是实修即是修道之皈依。

此句改为:相应行为律,修为经,见为论,如是实修即是修道之皈依。

相应行,如何相应而行呢?实际上见修行,分别通过经律论来进行作为所依的,相应于经律而修行。

行是什么呢?相应的行为是律,就是佛陀所宣讲的律藏,律藏主要是规范我们的行为的,乃至于如何走路如何吃饭在律藏当中讲的清清楚楚的,所以说相应了这样的行为,是律藏当中讲得很清楚的。

修为经,那么如何修持这样一种修法在经典当中安立的。

见为论,见解的方式在论典当中讲的,也就是说见解是论,然后修行是经,行为是律。像这样的话如是随学,应该了知这些都是上师三宝的本体,然后如是随学的。

如是实修即是修道之皈依,这样实修就是修道的皈依。

《摄事分》云:“依止圣士,听闻正法,随行僧众而修,此乃皈依。”

在《摄事分》当中,这个也是律藏的一部分,律藏的一部分当中讲,依止圣士,上师善知识、佛陀等等,然后依止圣士听闻正法,然后自己的行为随行僧众而修持,此乃皈依,这个就是皈依的方式。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第六十八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十三品当中前面八品宣讲了显宗共同修法,显宗共同修法对于我们修行者调服相续侧面来讲的话也是非常关键的,密宗的修法虽然很究竟很了义,但是如果没有下面的修法作为基础,作为桥梁的话我们没办法可以一下子到达殊胜密法的境界当中,所以说前面这些修法对我们来讲非常关键的,非常重要的,尤其前面所讲到的四种厌世心的修法,共同四加行的修法也是调服我们自己的内心令我们的心趋向于正法也是非常关键的,后面也讲到了依止善知识的这些殊胜的方便,现在在讲第六品,在讲皈依,皈依分了因皈依和分了果皈依,分了两个方面,在皈依品当中也宣讲到了三种皈依,皈依者、可以皈依的人、皈依的时间。现在我们自己作为大乘的行者,作为大乘修行人来讲的话,当然要取上士道的皈依,上士道的皈依我们在修皈依的时候,必须要缘一切众生,就是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佛果,如是进行皈依的,这个就是学习本品一个殊胜的要点,现在在宣讲皈依的戒律,皈依的戒律分了因皈依的学处和果仪轨的学处,其中因皈依的学处昨天以上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二个科判:

丁二(果皈依学处)分二:一、真实学处;二、失毁之因。

这两个科判当中,首先是讲到了真实学处,真实果皈依的学处。

第二个失毁之因。失毁之因是附在果皈依的学处当中的,实际上因皈依的学处,果皈依的学处他有失毁之因,实际上是一起宣讲的,但是此处失毁之因或者附在果皈依的科判后面进行宣讲,也就是我们在理解的时候,第二个科判失毁之因不能够单纯地理解是失毁果皈依的因,失毁果学处的因这个意思,实际上因学处和果皈依的学处他失毁之因在第二个科判当中一起宣讲。

戊一、真实学处:

果戒等性当勤守,不念贤劣无取舍,

不依戏论修法性,皆于圆一坛城行。

果戒就是讲果皈依的学处,称之为果戒,这样种果皈依的学处如何修持呢?

下面讲等性当勤守,等性就是了知一切万法都是平等性的,什么是一切万法平等性?一切万法可以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所以一切的有为法无为法平等性当中如是安住的,还有一切法可以包括轮回法和涅槃法,所以我们就知道轮回法和涅槃法这个也是一切万法都是等性的,实际上一切万法等性也就是宣讲一切万法都是平等无二的,平等无二从中观宗的侧面来讲,从大空性的侧面来讲的话,在胜义谛当中一切的胜义谛、一切的世俗谛、一切的众生、一切的佛、一切的贤劣。。。。。。。在本性当中没有什么丝毫差别、都是平等无二自性,这个完全叫作平等性的。

当然以前我们在介绍三转法轮如来藏光明的时候也是介绍过,在三转法轮当中也有平等性,也就是说如今的一切的现象在实相当中一点都不存在,或者说在证悟的时候一切的现象融入于实相当中,从这个侧面来讲也叫作等性,不管怎么样,只要抓住了二转三转空性和显现的关要的话,对理解等性都有把握或者说是有一种定解的。

等性当勤守,实际上守持果皈依,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殊胜的教理生起定解,然后恒时地去观想恒时去安住,实际上从这个侧面讲就叫做守持果皈依的戒律。

下面进一步广说:

不念贤劣无取舍,不依戏论修法性,

这个就是如何进一步地宣讲什么是对于果戒对于等性如何勤守的方式。

不念贤劣无取舍,在世俗当中,在现象当中的话,有贤有劣的差别,所谓的贤,指佛菩萨等等他们相续当中已经证悟了殊胜的法性,叫贤。

劣就是一般的凡夫人相续当中具备萨迦耶见,具备种种的无明烦恼,这方面叫作劣。

对于贤和劣不念,不念的意思就是说并不是说,实际意义上他有贤有劣,而我们现在装作没看到,装得不去忆念他,不是这个意思,实际上不念贤劣它必定安立在一个定解的基础上面,我们要对为什么没有贤劣生起一个定解,生起定解之后就直接安住在这样一个无贤无劣的定解当中,从这个侧面讲,叫作不念贤劣。

无取舍也是这样的,在世俗当中有取有舍,所谓的取就是要取佛道、取涅槃、要取利益众生的行为,舍要舍弃五毒、舍弃轮回、舍弃自私自利的分别等等,这叫舍。

在名言谛当中当然有这样种取舍的差别,在胜义谛当中实际上取舍都是不存在的,取舍不存在的道理他可以观察到他取舍的基,取舍的基我们要有取有舍,必须要知道他的基础存在的话,如果它真正的取舍基存在,我们就可以取舍,但是取舍的基完全都不存在的缘故,就没办法取舍,取舍的基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这些佛或者涅槃或者轮回或者众生,这些就是取舍的基,那么这些取舍的基通过胜义理论观察的时候微尘许都不存在,丝毫都不存在,所以说它的基既然不存在的话,就没办法在实相当中去作一个取舍,所以说安住在无取无舍的状态当中,就是守持果戒。

不依戏论的意思就是说种种戏论法,心相续当中安立的有为是非,这方面是包含一切的戏论,当然以前我们在学《定解宝性论》的时候也是提到过,戏论有两种能取所取的戏论,有分成四种有无是非的戏论,分为八种在《中论》的开篇顶礼句当中讲的一异来去等常断这方面叫八种戏论,还有分为十六种、三十二种戏论、无量无边的戏论,这些戏论都是分别念安立的,如果没有以分别念安立,戏论在法界当中本身不存在,所以现在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打破我们的种种戏论,为什么上师要安排这么多的课程让我们学,佛陀为什么讲这么多的经典,菩萨为什么在再在造论,实际上我们的戏论分别心很多,为了逐一打破必须要再在学习,再在地学习并不是增加其他的分别念,实际上再在学习就认识到以前我们的种种分别念都是不正确的,通过道理上面知道了不正确,再通过修行去真正地安住去对治它的种种的戏论,最后就能够达到一切万法本来状态,本来状态的本身就是没有戏论的,所以说只不过还原,将我们的本性还原而已,我们现在认为,有无是非的戏论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颠倒错误的认知,就好像将绳子看为蛇一样,或者将虚空当中看为毛发纷纷下堕一样,就像这些在实际情况当中都不存在,所以现在我们要通过学习各种各样中观的教法,还有光明藏的教法,将一切的戏论统统打破,所以我们只要有了这样一种离戏的见解才能够达到不依戏论,如果我们现在对于什么是戏论,如何熄灭戏论的方法都不知道,都没有修习的话,我们说要修持果皈依,我们要修持守持果皈依的戒律这个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说我们自己要广学正法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不依戏论。

修法性的意思就是说要离开贤劣、取舍、戏论,修持万法的本性,要修持万法的本性,也就是说不念贤劣、无取舍、不依戏论这个是从遮破的层面讲的,如果从建立的侧面来讲,正面说的话就是修法性,不能够依靠其它的贤劣、取舍和戏论,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应该修持法性。修持一切万法本来的无二的心性,就是前面所讲的等性的的意思。

皆于圆一坛城行。圆一坛城是什么意思?圆就是讲圆满的意思,一就是讲唯一的意思,什么是圆满唯一的?本性就是圆满唯一的,在法性当中的话,一切万法的本性这是最圆满的,唯一也除了这个本性之外,没有其它的第二个法可以存在,所以在《定解宝性论》当中也是讲过,因为法界唯一的缘故,证悟的智慧也是唯一的,宣讲的时候好像有一个所证的法界,有一个能证的智慧,但是实际意义上真正证悟的时候所证的法界能证的智慧它是无二无别的方式来进行存在的,这个方面叫作圆一的坛城。一切的修法都是安住于圆一的坛城而行持,这个方面就是守持果皈依的戒律。因皈依和果皈依各有作用,刚开始趋入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通过它相续的三宝来做这个皈依,这个方面呢作为我们成佛的助伴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凡夫人的分别心呢最初的时候只能够依靠因皈依来进行修持,所以说这个是它的作用。然后呢如果我们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是将这个三宝,将皈依境放在外面去追求,放在外面这样一种去修持的话,从了义的层面来讲,仍然是心外求法。如果是心外求法,仍然是外道。从这个究竟了义的观点来讲是这样的。所以说呢修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要放弃对这个二取的执着,心境离别它境的执着必须要放弃,那么这个放弃怎么办呢,必须要转而就说行持果皈依,这个方面也是这个从修行的侧面来讲也可以分成这两个层次。那么如果我们要修持果皈依,那么就必须要知道自性的心性,要知道自性的心性呢就必须要知道自己心性的空性和必须要知道自己心性的光明这两大部分,知道之后呢才可以做果皈依,知道之后呢才可以守持果皈依的学处。所以说呢这些方面都是一层一层的啊就说是互相关联的。皆于圆一坛城行,就是这个从非常了义的修法侧面进行观察的。

《中般若经》中云:“欲修智慧波罗蜜多者,当以不缘任何法,不随其见而修学。”那么这个呢就是引用这个《中般若经》的观点来进行证成前面这些果皈依的学处。欲修智慧波罗蜜多,那么就说大乘菩萨呢都要修持这个智慧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多就是智慧度,就是般若度。那么想要修持这样一种智慧度,般若度,想要修持诸法的法性空性的话,当以不缘任何法,不随其见而修学。不缘任何法呢就是前面我们讲过,并不是说是我们它这个法存在,我们不去圆它的意思,并不是说外面明明存在这个东西,我们把眼睛闭了,我们把眼睛闭住,然后就没有圆其他法,并不是这个意思的。实际意义上呢这些万法本身就是没有什么任何可圆的,是空性的缘故呢没有任何可缘,所以说叫不缘任何法。不随其见,那么这个其呢就是讲前面的这个任何法的意思啊,就是说是或者说是圆执着的其它的这个法。难道我们不能随,不能跟随外面的这个存在的法,然后呢对它生起这个二取,不能跟随这样一种世俗见解而修学的。

“即不应以见二者之式而伺察此乃殊胜,此乃下劣,此为应取,此为应舍,此为佛法,此为他法。”即不应就是对前面这样一种这个意义呢进一步的广说,进一步的解释,那么不缘任何法,怎么样不缘任何法呢,无垢光尊者引用这个《般若经》当中佛陀就这样讲的,即不应以见二者之式,见二者之式,见二者之式呢来伺察,伺察什么呢,此乃殊胜,此乃下劣,这个殊生和少劣就是二者,我们不能认为呢真正在法界当中有一个真正殊胜的法,有一个真正下劣的法,智慧是殊胜的,心识是下劣的,这个方面不能够去这样圆二取,圆二者的方式。这个呢实际上就是前面所讲的贤劣,或者说是这个胜劣二者之间的这个,二者之间的这样一种差距。此为应取,此为应舍,然后呢也不能够说这个是应该取的,这个是应该舍的,就是颂词当中讲的这个无取舍,无取无舍。此为佛法,此为他法,那么这个呢就是殊胜的佛法,这个不是佛法,这个是除了佛法之外的其它法,所以就是法和非法之间的差别。那么当然在世俗当中有法和非法的差别,佛法和其他外道法的差别。当然在等性当中有没有佛法和他法的差别呢,有没有法和非法的差别呢,实际上呢都是没有的。那么在这个金刚经当中讲,“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陀意思讲的很清楚的,实际上在这个胜义谛当中呢啊,象这样一种正法善法应该舍弃,何况是说其它的非法呢。所以说我呢我们就知道在世俗谛当中有法和非法的这个差别,殊胜和下劣的差别。胜义当中一切都是平等一位的。这个方面呢如是了解如是勤修,如是精简的安住,这个叫做这个对于果界。对于果皈依的学处呢精进守持的殊胜的方便。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呢失毁之因:

宣说护持共同学处之方式:

相似舍因迟受时,真实舍因生邪见,

失毁学处向下堕,当具正念慎取舍。

那么科判当中讲的失毁之因,那么就说无垢光尊者的这个引文呢就说是这个科判和颂词之间的连接文是说宣说护持共同学处的方式,这个是不是有抵触的地方,或者说是不是有不正确的地方,是根本没有的。那么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在这个颂词当中,在颂词当中呢前面的这个,前面的三句呀或者是第二句和第三句呢它主要是讲到真实失毁之因,第四句呢当具正念慎取舍,实际上就讲到连接文宣说护持共同学处的方式,就是这样的。那么这个里面有一个,可以说是这个圆融,或者说是有一个必要性的。有什么必要性呢?无垢光尊者首先给我们指出就说舍弃的因,真正的舍弃的这个就说是因和果学处的因,指出来之后呢我们就知道我们不能舍弃,不能够就放弃这样一种这个果皈依学处。那么不能够放弃怎么护持呢,怎么护持呢,那么当具正念慎取舍。所以说在这个科判当中在这个颂词和连接文当中呢都有这些意思在里面的。一方面指出什么是失毁之因,然后呢就说让我们了知,让我们就说避免。然后呢我们要避免,那么什么是最好的方式,什么是护持共同学处的方式呢,那么当具正念慎取舍这个就是它的方式。

然后呢我们开始解释这个颂词,那么这个舍弃这个失毁的因呢它有真实的舍弃啊就说是这个舍弃的因和真实舍弃的因,首先讲相似舍弃的因,相似舍因迟受时,这个就讲相似舍因,那么就说舍因呢它也是舍弃皈依学处的一个因,但是呢它毕竟是一种相似的舍因,它这个相似的舍因呢不具备过患的,而且是功德增上的一种表现,那么怎么样迟受时,迟受时呢就说从了义的侧面来讲它绝对是一种这个功德法,在在增上,迟受时就是说比如说现在我们在皈依的时候,从大乘的这个皈依来讲,从大乘皈依来讲,从现在乃至于成佛之间,前面刚开始讲皈依的时候不是讲过三种皈依的时间嘛,三种皈依的时间,那么在这个,那么在这个大乘的皈依的时间乃至于成佛之间,至于成佛之间呢自己皈依佛陀,那么当自己成佛的时候呢就说是以前发誓,就说是承诺皈依的时间呢已经超过了,已经超过了受戒的时候呢承诺的时间,所以说呢当自己成佛的时候呢,以前自己在凡夫位的时候这种世俗的皈依啊,这种世俗的皈依呢他已经舍弃了,自然就舍弃,就象我们以前讲《庄严经论》的时候呢也是讲到了这个世俗不退心,世俗不退心它也有就说舍弃世俗不退心的时候,舍弃世俗不退心的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那么在佛地的时候唯一只有菩萨心,根本没有世俗菩提心。所以说我们在这个守世俗菩提心,发世俗菩提心的时候,乃至于成佛间,反正这个方面说的很清楚的。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讲的话,他在成佛的时候呢绝对会守戒,肯定会舍弃这样一种这个皈依戒,但是这种皈依戒是这个具有功德而增上方面的就说是这个舍戒,但是呢也是一种舍戒的原过呢也是舍戒的因,所以说称之为相似的舍因。但除了在这个注释当中所讲到的这个成佛的时候舍弃的因之外呢,还有其它的,还有其它的比如说在这个下士道的这个皈依。下士道的皈依呢它的这个皈依的时间呢从现在乃至于获得这个,获得这样善趣的果位之间,象这样的话开始皈依的。如果是这个角度皈依,让他自己获得善趣的时候呢,已经超过受戒的时间,所以这个时候皈依戒也会自然舍弃。或就是说从一般的众生尽形寿,皈依佛,皈依三宝,尽形寿呢就是说乃至自己的这个身体啊,这一切的生命存在的时候呢皈依佛。那么如果说是这个舍弃了这个身体的时候呢他发的誓愿呢是这个尽形寿。所以当自己的这样一种这个形寿舍弃的时候呢,暂就失去了,就象这个别举陀戒【18:11】一样。别举陀戒【18:12】我们就说是这个从现在乃至于自己生命啊就说是这具终结之前我要开始守持戒律,那么当自己死亡的时候,这个戒自然就舍弃了,就这个意思。所以说这一句当中呢所谓的相似舍因呢它从究竟来讲,从暂时来讲都有可以说不同的了解。

那么下面再讲真实的舍因,真实舍因生邪见,那么就说自己对因果啊,对上师三宝生起了严重的邪见的时候,而且不改悔的话,这个时候相续当中的皈依戒彻底失毁了,就不可能再安列皈依戒了,所以说这个方面是一种真实的舍因。然后呢失毁学处向下堕,下面就是讲真实的舍因失毁皈依戒之后呢,这个方面就称之为失毁不处,失毁学处有什么过患,向下堕,向下堕的话,今生当中呢远离一切上师三宝的护持,远离一切白发的天神护持,所以象这样的话, 今生当中自己一切不悦意,然后呢因为舍弃了上师三宝的缘故呢,在后世的时候绝对 会堕入去三恶趣当中,这个方面就是失毁学处的过患。当具正念慎取舍,无垢光尊者可以说是给我们教导了之后呢,当然就说相似的舍因我们还不具备,我们不用考虑的。然后呢要考虑的就是这个真实的舍因,要观察相续当中有没有这个真实的舍因,再进一步引导我们要观察如果真正的舍弃了学处,它后果绝对是不悦意的,所以说呢就说是为了护持共同学处的缘故呢,当真正念慎取舍,应该具备这个正知正念来谨慎的取舍这个这处,该取的必须要做,该舍弃的不能做的必须要舍弃,因为在这个,在很多学处当中呢有这个,应该做的这个应该舍弃的这样一种学处。所以对于这样一种皈依戒呢必须要了知,了知之后呢必须要谨慎的取舍。如果我们对这些皈依的戒律都不知道,还说我们的皈依戒很清净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戊二、失毁之因:

宣说护持共同学处之方式:

相似舍因迟受时,真实舍因生邪见,

失毁学处向下堕,当具正念慎取舍。

……如果我们对于皈依的戒律都不知道,还我们皈依戒很清静,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米勒日巴尊者在道歌中也是讲过的:一个守护戒律的人如果连他所守护的戒律都不知道,还说他的戒律很清醒,这个是没有人能相信的,都不相信他的戒律能清净的。因为你自己的戒律是什么呢?根本戒是什么?不知道,这个关键的不知道,其他的支分戒是什么?完全不知道。如果不知道的话,那么在平时的行为当中肯定会违犯很多戒律,所以说不知道戒律还说自己的戒律清净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违犯戒律之后都不知道自己犯戒这个是最可怜最可悲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学佛要真正的受持皈依戒,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皈依戒,皈依戒怎样分类,皈依戒有多少条。这个方面必须要了解。了解之后考虑从什么方面守持才可以说戒律清净。在了知皈依戒的基础上,即便是违犯了,自己马上知道自己违犯了戒律。然后就可以忏悔。皈依的戒律在大圆满前行当中从九种方面进行观察,阿底峡尊者是从五种方面进行观察的。《三戒论》颂词当中还有十八圆满前行当中都有这样观察的。

成就菩提佛果时,则超过了以仪轨而受戒的时间,故名相似舍戒因。

在成佛的时候,对大乘的菩萨来讲因为已经成就了佛果所以说超过了依靠仪轨而受戒的时间。前面已经讲过,依靠仪轨通过阿阇梨的语言,阿阇梨的弹指,自己重复,相续当中发誓愿,很多很多因缘和合就取得了戒体。这个就是通过仪轨而受戒。超过了依靠仪轨而受戒的时间的缘故,称为相似的舍戒因。

以生邪见而舍弃三宝及不能修持而舍弃皈依学处,是真实的舍戒因。

对于上师三宝,对于因果生起了邪见,生起了邪见之后,这个绝对就是真实的舍戒因。尤其是对于因果方面产生了严重的邪见,认为这些因果都不是真实的,因果都是虚假的,相续当中生起了这么严重的邪见,这个称之为邪见。如果相续当中生起了邪见时候,皈依戒当下就破了,肯定就会破掉自己的皈依戒,如果皈依戒破了,其它戒律跟随也破掉了这个以前也是讲过的。还有一种呢,不能修持而舍弃,自己没办法修持皈依的学处,然后从心底当中就舍弃了皈依的学处。这也是舍弃的音,真实的舍戒因。

礼拜其他天尊等仅仅失坏了少许学处,称为趋向下劣。

如果相续当中没有生起严重的邪见,或者因为不能修持而舍弃这样的皈依戒,仅仅是礼拜其他的天尊,或者是相续当中偶尔偶尔生起损害众生的心等等,这个方面仅仅是失坏少许学处,趋向下劣,什么是趋向下劣?如果你不忏悔不对治,这样的一种心态发展下去的话,就会越来越趋向下劣。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失坏少许学处,如果不对治的话,最后就会失毁根本戒,生起邪见或者真正不能修持舍弃皈依学处,这不再是趋向下劣,而是真实的舍戒因,所以不应该认为这些是失毁少许学处的因就忽略,这个是不行的,就好像我们在失毁戒律例如这些支分戒、恶作罪还有其他的一些戒律的时候,不要认为我现在只要把根本戒守护清净,其他微细的戒律不守护也不要紧,这个不能这样想的,因为很多其他微细戒是保护根本戒的所依。就好像庭院当中的一个芒果树,这个芒果树呢就比喻成根本戒律。然后芒果树的周围有些泥巴,有些院子,这个院子就比喻成微细的戒律,支分戒律。当然这个院子失毁的时候,还没有能够触及到它的根本,芒果树还没有失毁。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加以保护,院子坏了没有修复的话,总有一天肯定会触及到芒果本身的。所以我们自己如果对微细的戒律再再以无所谓的心去违犯,最后这个根本戒很难以保持清净的。此处也是这个意思。不要认为是少许学处就开始轻视,这样的话最后发展下去绝对会失毁自己根本的皈依戒的。

下面讲失毁皈依戒的过患:

如果失坏皈依戒,则如同腐败的王族不能趋入内道;

下面讲了很多比喻与意义的对照的方式来说明它的过患的,如果皈依戒失毁了之后不能趋入内道当中,就好像是腐败的王族。如果王族不腐败,没有堕落或者说没有失落的时候,他可以做很多很多王族的事业,如他种性高贵、他行持正法等等,这些都有了。那么如果这个王族已经失落了,这个王族已经腐败了,像这样他还能不能做他高贵血统的事情吗?根本没办法趋入到高贵王族他自己的事业当中。同样的道理,如果失坏了皈依戒的话,佛法的血统已经失坏成了腐败的王族一样。这个时候能不能成为内道呢?不能称为内道了,不能够趣入内道的修法了。所以,因为皈依是一切内道的基础的缘故,如果连皈依戒都失毁的话,其它内道当中一切的功德都没办法获得就好像腐败的王族,腐败之后的一切王族种种的安乐,种种的事业都完全失毁了一样。

如受到护送者欺骗的商人般所作所为皆怀畏惧;

如果失坏了皈依戒的话,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他会产生很多很多的畏惧,打个比喻讲,就像护送者和商人的关系。商人要做生意,自己要得到很多很多财富的话,要经过很多很多危险的地方,要经过危险的地方,护送者是最关键的。护送者都将商人欺骗的话,那么他自己绝对是畏惧的,那么连护送者都欺骗了自己,他就想其他人肯定是欺骗自己的。所以说,他一路上都会心怀恐惧,不会获得安乐的。同样的道理,如果自己失毁皈依戒的话,自己会心怀恐惧,自己心怀恐惧有很多种。第一个,因为自己学佛,从现在到成佛之间,很有很多障碍,有这样的危险,那么护送者三宝,现在自己已经失坏了皈依戒的话,很多的烦恼很多的邪魔,很多国王盗贼等等一切一切的恐怖都会趁虚而入,因为失去护送者的缘故,自己今生后世都会感受到很多很多的畏惧的。第二个,因为失毁皈依戒的缘故,想到业果广大想到业果成熟后世堕入恶趣也会心怀畏惧的。不管怎么样了,如果自己失毁了皈依戒,绝对会畏惧起来。

如倒塌墙壁上的图案般容易失毁一切戒律;

失毁了皈依戒,其他的戒律都没办法保持的。为什么呢,因为皈依戒是一切戒律的所依,皈依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础,所以说如果有了皈依戒,在皈依戒的基础上才可以受其他戒律,现在它的基础,它的根本都没有了,怎么可能保持其他戒律了?这个不可能,打比喻讲的话,就好像墙壁和墙壁上的图案。墙壁就是所依,图案就是能依。墙壁上的花纹,墙壁上的图案的存在必须要依靠墙壁,如果墙壁都倒塌了都不存在了,你图案怎么能保持呢,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如果失毁了皈依戒的话,其它的一切的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等等这些戒律全部都会失毁,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远离亲友的百姓般容易遭受损害;

亲友两个字改为靠山。靠山就是依靠处的意思。如果我们失毁了皈依戒的话,我们容易受到各种的损害。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受到皈依戒所皈依的三宝就是我们的靠山。如果我们有这么大的靠山的话,就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损害。一切的损害都会远离我们的。因为皈依三宝,三宝有很大的加持力,自己相续当中有誓言。自己相续当中的誓言再加上外在的三宝的能力合和起来的话,很多很多损害都会远离的。现在自己已经失毁皈依戒了,失毁了皈依戒之后也就是舍弃三宝。舍弃了三宝,就是舍弃了靠山。舍弃了靠山之后,那么其他很多很多的违缘就会进入自己的体内。打个比喻讲,老百姓的靠山是谁呢,老百姓的靠山就是国王,国家也好,国王也好,如果说他的国家非常富裕,国家很强大,这个国王很有能力,那么他肯定会保护他的百姓的。百姓有这么好的祖国,这么好的国王的话,肯定不会受到其他国家的损害。如果说他的国家已经失陷了,国王已经走向衰败了,百姓的靠山失去之后,他肯定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损害的。

如违犯法律之人般因破戒而堕入恶趣等有许多过患。

还有一个就是说,如果失毁皈依戒了的话会堕入恶趣,有很多这样的过患,打比喻讲的话,就是违犯法律之人,他违犯了国王的法律,违犯了国王的法律,他有什么后果呢?他就会被抓到监狱当中,受不自在,受各种各样的拷打等等痛苦。所以说失坏皈依戒了,就会堕到恶趣当中受痛苦的等等很多很多过患。

因此,了知破戒的过患后若忏悔并有不再就犯之心受戒,则可恢复。后面加受戒两个字,首先了知破戒的过患,了解破戒的过患之后要忏悔,不管是通过邪见而毁坏也好,还是通过这样一种不能修持而舍弃也好。那么当然了如果自己真正已经生起了邪见的话,打比或分两个层次来讲,第一个层次,第一种层次就是自己已经生起了严重的邪见,自己已经生起了严重的邪见,或者自己已经舍弃了皈依戒这怎么办呢?那么必须要相续当中要励励 31;29 生起正见,那么就是诚信因果存在的正见,必须要生起来。有了这样一种因果正见之后呢,在这个基础上再才可以重新受戒的,这个方面就是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就是现在我们还没有生起严重的邪见,现在我们还没有舍弃皈依学处,所以我们现在就必须要了知它的过患励励 31:49 的防护。所以说像这样呢我们就是说分两种,那么其中第一种的话已经破戒了,了知了这样一种破戒之后呢,了知了破戒的过患,然后呢就是励励 31:58 的忏悔,生起了不再就犯之心,然后受戒重新受戒,那么在上师阿阇黎面前重新受皈依戒,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可以恢复。

有些人认为皈依戒数量已定,但我认为是不一定的。而有些大德认为呢皈依戒的数量是一定的,比如说阿底峡尊者讲的五种,然后前行当中讲的九种等等。这方面就是说的皈依戒的这个戒条呢有一定的数量,但是无垢光尊者他老人家认为皈依戒的数量不一定。下面讲根据,因为何时生起舍恶守戒的善心就可以得戒,《入行论》云:“获断恶之心,说为戒度圆。那么就是说所谓的皈依戒呢,它就是舍恶,就是说是守持戒律的一种善心,那么如果什么时候生起了舍弃恶业,能够修持善法这样一种善心的时候就可以得戒。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这个恶心,这样的一种罪恶,这样的恶心无量无边,那么就这样舍弃恶心的善心无量无边,那么既然说舍弃了恶心是一种戒律的话,那么当然得到了这样的一种戒条呢,也是无量无边的,他主要是从这个方面推理的。因为恶心无量无边的缘故,而舍弃了恶心的善心是无量无边的缘故,所以说它的戒条肯定是不一定的,而又引用了《入行论》就是说获得断恶心的时候,戒律度已经圆满了。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皈依的意义分七:一、救护诸世之利益;二、圆满二资之利益;三、无量功德之利益;四、蒙受善法天尊护佑之利益;五、具有无量之利益;六、诸德所依之利益;七、遣除有寂衰败之利益。

而首先讲第一个呢,救护诸世之利益。皈依外道的大自在天等结果会堕入恶趣,那么这一句话的意思怎么样理解呢?就是说如果我们以外道的大自在天等做为究竟的皈依处,那么他肯定会欺逛我们的,所以说呢最终的结局仍然是堕入恶趣的。那么这个要分两种情况来讲暂时和究竟,那么如果从暂时的侧面来讲,有些外道依止天神,他也会教导他的这些信徒去行善法。比如说呢这些上帝、或者其他的这些帝释天、梵天等等,他们相续当中也是具有慈悲心,他们相续当中也有一定的功德,也有一定的净律。那么他们要引导他们的信徒就是升到三十三天,升到梵天,当然要叫他们去行持十善,要让他们修习禅定让他们修习善法了,从暂时的侧面来讲不会堕恶趣的,暂时会升到善趣。但另外一个究竟的侧面来讲的话,因为这些帝释啊、大自在啊、梵天等等,他们自己不具备究竟断证的功德,不具备真实无伪的大悲菩提心。就是说他自己的我执还存在,他自己都要堕落,何况说是依止他的人呢,何况说是皈依他的人呢。所以说从这个侧面,从究竟的侧面来讲的话,因为他们不是究竟皈依处,我们皈依他呢就会受到欺逛,就会欺骗我们,就会欺骗皈依他的人。所以说从最究竟的侧面来讲会堕入恶趣的,这个必须要从两个方面去分析,否则的话我们会生怀疑,现在有些世间的宗教它仍然可以升天吗,为什么就是说会堕入恶趣呢?这可以从暂时和究竟两个方面分析之后呢就会很清楚的。

见他依处皆欺惑,更加诚信大悲尊,生生世世救离畏,何有胜彼之利乐?见他依处皆欺惑,这个“见”呢,就说是了知,就说是见到的意思。他依处讲的就是除了三宝之外的其他的皈依。皆欺惑,都是具有欺惑性的,当然了我们要真正知道这些其他的皈依处是具有欺惑性的,必须要从道理上去分析,不能够说是完全随人,完全是不考虑不观察的情况下,就说是通过自己的感情,然后因为我是佛教徒,所以这些外道都不对不能这样的,实际上就是佛陀就是说我的教言对不对?你必须要观察,再再的观察,就是说观察之后再去信受,再去信奉,而不是一些其它宗派说,我们的这些宗派我们的这些教理是不能观察的,你必须是这样去接受就够了,这个方面是不行的。而因为佛陀的教育是最极圆满的,真正的越观察越清净,所以说我们对于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再再的观察之后呢,再再观察三宝和外道之间的皈依处差别之后呢,我们就会知道外道确确实实是有欺惑性的,然后上师三宝绝对是不具有欺惑性的。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详细了知之后啊,就可以知道见他依处皆欺惑。那么在这此处是略说,广说呢在《广论》当中宗喀巴大师他也是通过很多方面来比较,为什么佛陀等是真实无欺的皈依处,外道等是具有欺惑处,这方面是通过很多理证进行决择的,所以说如果要通达见他依处皆欺惑这个问题,可以去参考其它的这些论典。了知这个之后呢,更加诚信大悲尊,对于大悲尊呢,就是三宝,三宝就是大悲的自性,所以说呢更加城信具有大悲,具有智悲的这样的一种三宝。

生生世世救离畏,那么如果自己能够城信的话,在自己生生世世当中呢,都能够救度自己,救度自己离开一切的畏怖。离开一切的畏怖有很多种,那么一切畏怖呢,暂时来讲是恶趣当中的畏怖,那么因为皈依了三宝,可以离开恶趣的畏怖,然后就是可以离开轮回的畏怖,那么就是说整个轮回的畏怖呢,连三善趣在内的畏怖都可以离开。然后呢就是在《宝性论》当中讲,像这样声闻、缘觉、菩萨都有这些微细的畏怖,所以说如果能够皈依上师三宝呢,连这些微细的畏怖都能够远离,都能够彻底离开的。所以说生生世世救离畏,何有胜彼之利乐?所以说哪里有皈依超胜三宝的利乐呢?根本没有超胜皈依三宝的利乐,这个方面必须要了解的。仅仅皈依三宝也能阻塞恶趣之门,生生世世获得善趣解脱道之安乐。暂时来说呢皈依三宝之后呢,能够阻塞恶趣之门,那么皈依佛陀、皈依法、皈依僧不会堕入地狱、不会堕入旁生、不会堕入恶鬼,所以我们就知道皈依三宝,三宝有无穷的加持力,还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们现在呢通过真正的信心,对于这个皈依处,发起这个信心去皈依,发起誓愿力不舍弃的话,那么就是连世间上一个比较正直的人,你诚心诚意依靠他,他都不会欺骗我们,何况就是说具有一切断证功德的三宝呢,所以说绝对会加持我们保护我们,不会堕入恶趣当中去,所以说像这样的话,能阻塞恶趣的门,然后阻塞恶趣门,可以获得善趣生于善趣当中感到安乐,然后通过善趣再进一步修持,可以获得解脱道的安乐,这个方面就是说皈依三宝的殊胜利益。而因此说皈依三宝是无语伦比的,《猪传经》云:“何者皈依佛,不堕入恶趣,离开人世后。转入天界中。”那么在这个《猪传经》呢,就是说是佛本身的一种传记,就像前面的《铁四传》39:12,实际上就是铁四王子,39:14 佛陀以前转为铁四王子 39:15 的时候,他的那个传记。《猪传经》呢具体是指哪一个呢,不太清楚,但是按照很多的这样一种方式看起来的时候,应该是指佛陀,本身的时候是不是有这样一个传记。“何者”任何一个人皈依佛陀的时候呢,不堕入恶趣,然后就是说如果离开人世之后,可以转到天界当中可以感受这些暂时的安乐。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圆满二资之利益;也就是说呢如果我们诚心诚意的皈依三宝,可以圆满二资粮,圆满二资粮可以承办一切增上生,决定胜的殊胜的安乐,所以我们自己通过诚心诚意的皈依,也能够圆满二种资粮,

丙二、圆满二资之利益:

清净诚信心田上,灌溉福慧之甘霖,

生长善法界苗芽,成熟圆满佛庄稼。

那么就是说是清净成熟。清净诚信这个作为一种心田,就是说清净诚信的这个心作为一个良田,在良田当中才可以播下种子,如果没有这样的良田没办法播种,有了这样的良田,有了种子,再灌溉水的话,就可以长出苗芽,最后可以丰收,这个庄稼可以丰收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现在要真正成佛,也通过田、种子、灌溉水,然后不断的生长到庄稼丰收之间也有这样一种对比的。此处的种子是什么呢?这个地方种子就是我们的佛性,就是每一个众生都具备的如来藏的本体,然后这样一种如来藏的本体它要苏醒,它要发芽,就是说性种和习种,这个性种就是如来藏的本体,习种就是修习的种性。

虽然有性种,但是如果不苏醒,如果不修持的话,性种没办法发挥作用,像这样要让我们的本来住种性要苏醒的话,必须有一个诚信,诚信就是它的一种必要的条件,诚信就像田一样。所以说我们相续当中什么时候生起信心的时候,我们相续当中无为法的种子,像这样一种如来藏的种子就会开始慢慢慢慢通过修种的方式来不断的增上。

像这样我们通过诚信去皈依,好像在田当中又浇下这种水一样,就开始灌溉这个种子,那么这个皈依可以获得福慧,福就是福德,慧就是智慧,实际上就是指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通过智慧福德两种资粮的灌溉种子的话,它就会不断的增长,刚开始发芽,然后抽枝长叶,最后开花结果,就是这样的,所以灌溉福慧之甘霖就是这样的。

生长善法界苗芽,善法界实际上就是相合于解脱道的,相合于实际情况的善法界,能够生长善法界的苗芽,就是说能够生起五道十地,生起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然后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等这些善法界的苗芽不断不断会增长。增长完之后,到一定的时间它就会成熟,成熟为圆满的佛果,这些方面就是通过这样一种皈依而来的。皈依的因是诚信,所以说将这样一种诚信表示心田。然后有这样一种田地,把种子播下去之后,然后通过水灌溉,这个方面就可以生起甘霖。

此处科判说,能够成办二资的功德,成办二资的功德就是将皈依三宝能够成就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所以说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不断的灌溉我们菩提心的苗芽,佛性的苗芽,最后它会不断的生长乃至于结果。

众生信心的田地上,二资的雨水使佛性的种子发芽、增长,最后使佛陀之庄稼成熟。

这个佛性的种子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所以这个我们不需要考虑的,反正每一个众生不管你贤劣,都具备本来的佛性,不同的众生所不具备的或有些具备的就是有没有信心,有了这个信心他就会苏醒,然后有了信心可以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就会获得二资粮,二资粮来了之后就好像用雨水灌溉种子一样。所以这个佛性的种子就不断的发芽增长,最后使佛陀的庄稼成熟。

最后使佛陀的庄稼成熟,都比喻这个水,这个水可以说初、中、后都重要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这样一种二资粮,初、中、后都是很重要的,来自于皈依。

《涅槃经》云:“皈依三宝者,福慧胜资粮,世间佛法增,将获得佛果。”

《涅槃经》当中也是讲,如果我们皈依三宝的话,福慧胜资粮,就是说能够获得福德和智慧这两种殊胜的资粮,这两种殊胜的资粮是通过皈依三宝而获得的。世间佛法增,将获得佛果,世间佛法增是什么意思呢?世间增和佛法增的意思,所谓的世间增我们理解成增上生,所谓的佛法增可以理解成决定胜,或者说世间增长,就是说在世间当中的一切的功德的圆满。比如说获得善趣,获得善趣众生的安乐。

佛法增就是逐渐逐渐的生起前面所讲的四念处,乃至于五根、五力等等这些功德,就是佛法不断的增长,世间的安乐不断的增长。将获得佛果,最终的时候就会获得佛果的,这个完全来自于三宝。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把皈依三宝作为至始至终的修法,皈依作为至始至终的修法,我们修法的很多障碍都是通过皈依上师,皈依三宝,不断的祈祷能够遣除的。

如果自己不去皈依上师三宝,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战胜违缘,战胜魔障很困难,不是不行,但是非常非常的困难。现在我们要用自利和他利二者结合起来的方式,然后就开始修持的话,很多这些障碍都可以迅速遣除,迅速成佛。

丙三、无量功德之利益:

如法行善知惭愧,具有正念不放逸,

获得诸多之功德,心现总持云智日,

梦中亦见不离此,忆念宿世种财饰。

这个就是讲皈依之后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无量无边的利益。当然科判当中讲无量无边的功德,那么颂词当中是通过六句来解释,我们讲实际上这样一种功德没办法诠释的,只不过通过一些比较重要,比较代表性的,或者一种简略的方式来叙述,然后我们生起欢喜心,然后再再的皈依的意思。

皈依三宝如法行善,如果我们真正能够诚心皈依三宝,我们自然而然内心当中能够如法的行善,自从我们开始皈依的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当中以前的恶习气,以前的这些恶劣的行为,逐渐当中就会舍弃的。现在我们也许认为我们相续当中的烦恼很粗重,然后没办法对治,有很多很多习气,好像没什么大的意义。但是只要我们皈依三宝的信心没有舍弃,誓愿没有舍弃,那么我们从现在这一世,乃至于后世,每一世当中慢慢自己相续当中的习气,相续当中的恶行就会遣除,这方面就是皈依三宝的殊胜的功德。所以皈依三宝之后,获得三宝的加持,就会自然而然如法行善。

知惭愧,就是知惭有愧的功德就会生起来。然后具有正念就是具有正知正念,不放逸,这些在《入行论》当中都是讲过的。获得诸多之功德,心现总持云智日,这个方面也是通过比喻、意义对照,就是说将总持比喻成云,将智慧比喻成太阳。也就是说心现总持云,这个总持就是陀罗尼的意思,像这样不忘智,不忘总持,就是句、义二者。

相续当中因为皈依三宝的缘故,自己的内心当中会显现,最后会出现总持的云,总持的云就是很多很多的意思,乌云将整个天空遮蔽了,我们相续当中充满了总持的这种功德。智日,就是将智慧比喻成太阳,因为智慧可以遣除无明等等有很多功德,太阳也有这样的能力,所以说我们相续当中会充满这样一种总持的云,也会显现出智慧的太阳的,这个也是来自于皈依。

梦中亦见不离此,白天再再的修皈依,乃至于在梦中亦见不离此。亦见不离此的意思就是说亦见此,亦不离此,这个此就是讲三宝,就是说我们在梦中会见到三宝的形象,也在梦当中不会离开不会舍弃皈依和祈祷三宝。不要说是白天,如果自己精进修持,连梦中也不会离开三宝的。那么如果我们白天不离开,梦中也不离开,那么实际上我们的皈依就打成一片了,就是说我们整个一天当中,整个的一切时间当中都是在忆念皈依三宝的当中度过的。

如果一天是这样,梦中也是这样,第二天的白天、梦中又是这样,那么一生都是这样的话,我们在中阴的时候绝对会忆念上师三宝,中阴的时候忆念上师三宝,绝对会往生刹土获得解脱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说梦中亦见不离此,这个也是具有很甚深的含义的。

忆念宿世种财饰。忆念宿世,皈依三宝逐渐逐渐我们会回忆无量无边的前世,回忆无量无边的前世会敦促我们修行,有的时候我们太过于懈怠就不知道我们的前世,如果我们真正哪一天能够回忆到我们的前世的时候,能够了知我们的前世的时候,肯定会精进修行的。我们就会看到以前受的怎么样的痛苦,很多很多地狱、饿鬼的痛苦都会忆念起来,像这样自然而然就会精进修持了,所以这个也是一种功德。种,就是指种姓的意思。种性有高贵的种姓和低劣的种姓,如果自己皈依三宝,生生世世转在高贵的种姓当中,不会转为低劣种姓,这个叫种的意思。财就是获得世间财和圣财两种财物。饰就是装饰的意思,世间人通过耳环、项链的装饰,修法的人通过这些功德装饰,所以说最后一个饰字,就是和整个这个颂词当中,这个科判当中,自惭有愧啊,或者正念不放逸,这些一切的功德就作为修行来装饰。

所以说如果我们有这些,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相续当中有这些功德的装饰的话,肯定成为一个非常殊胜的修行者。

《施宝童子请问经》云:“皈依佛者,一切善法皆明显增上,知惭有愧;

皈依佛陀的人一切的善法明显增上的,就是说非常明显就可以再再的增上,而且逐渐获得知惭有愧的功德。

皈依法者,常不放逸,具有诸多功德,恒时能忆宿世,具有修法之缘份与福德;

现在皈依正法的话,经常处于不放逸的状态,还有具有其他诸多的功德,恒时回忆自己的宿世,还有具有修法的缘份,具有修法的福德。我们现在是具有修法的缘份的,现在我们具有修法的福德,当然按照这个颂词来讲肯定是以前皈依过法宝,那么现在我们还要进一步的皈依法宝,如果现在我们能够进一步皈依法宝的话,那么后世又具备了修法的缘份和福德了,那么这个就成了良性循环,如果成了良性循环的话,我们就能在很快的时间当中积累很多功德,遣除很多罪障,最后就可以顺利解脱的。

皈依僧者,自心堪能,具众多等持总持法门,种姓恒时高贵,梦中亦不离佛法僧。”

如果皈依僧,内心当中真正以大乘僧众或者这些世间的僧众作为自己的皈依处,那么如果能够这样皈依的话,自己的内心逐渐能够堪能,堪能什么呢?能够堪能安住正法,堪能修持正法。具有很多等持和总持的法门的功德,然后种姓恒时生于高贵的种族,梦中也不离开佛法僧的忆念,这些方面就是具有无量功德的意义。

丙四、蒙受善法天尊护佑之利益:

自成二利众皆喜,终成众生之依处,

作为有情之至亲,故得三身之财富。

自成二利实际上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皈依三宝的话,自然而然成就二利的,自然而然就能够自利是和他利。众皆喜的这个众字,当然这个众字也可以理解成一切众生对自己能够生起欢喜心和喜爱心。但是按照注释当中讲,这个众可以理解成护法天众,这些护法众、天尊众或者这些天神众,这些方面都能够对自己生起欢喜。这些护法天众如果能够对自己生起欢喜的话,通过这些护法天众的能力就可以遣除自己很多很多的衰败,遣除很多的违缘,自己很多的修法可以堪能,或者说自己增长善根有很多利益的。

比如昨天仁波切讲,开始讲《二规教言论》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提到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事业顺利,或者说一切很吉祥,就是因为除了他自利之外,护法天众恒时在加持。为什么很多人他经常失败,事业不成呢?护法天众没有加持。所以这个方面众皆喜很关键,我们自己要获得护法天众的欢喜,加持我们的话,要诚心诚意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之后,这些护法天众对于皈依三宝的人他是很欢喜的,很欢喜接近他,很欢喜帮助他,这个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利益。

就是说得到了护法天众的欢喜加持之后,终成众生之依处,那么就是说自己会稳步的前进,最终成为一切众生的依止处。

作为有情之至亲,最后成为一切有情的至亲,最亲的亲人就是至亲,那么最亲的亲人,一切有情最亲的亲人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菩萨或者说是佛陀,这方面成为一切有情的至亲,就是说成佛的意思。

故得三身之财富,所以如果能够皈依的话,自己独三身的财富,就是法、报、化三身自己都可以成办。

喜爱善法的诸天尊欢喜护佑皈依三宝者,并使其善根增上。

在天尊当中,这些护法神或者天神当中有两类,一类是喜爱恶法的,喜爱黑法的,一类的天尊、天神是喜爱白法的,喜爱善法的。如果自己诚心诚意皈依三宝的话,喜爱善法的这些天尊都会欢喜,保护这些皈依三宝的人,然后使他的善根再再增长。一方面使皈依三宝的人善根再再增长,我们就说两个方面可以理解,一个是直接的,一个是间接的。所谓的直接比如说天尊他是一个佛菩萨的化身,他可以加持我们的善根再再增长。还有一方面这些天尊他是世间的这些天尊护法,像这样直接加持我们的相续,有时候有困难,但是因为遣除了违缘而使善根再再增长,这个方面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没有使善根增长的障碍,那么把这个障碍遣除之后,我们的善根自然就会增长的,所以说这个善根增长也来自于天神、护法神的加持保护如是才成办的。

《施宝童子请问经》云:“此外,喜白法之诸天尊护持,诸善根亦增上。”

这个是和前面的意思一样的。

并且可迅速获得佛果,《涅槃经》云:“皈依三宝者,速得佛果位。”

皈依三宝可以迅速获得佛果,在《涅槃经》当中讲,诚心诚意皈依三宝,一直不舍弃皈依三宝的人,可以迅速获得佛果位。

因皈依佛而成就佛果;因皈依法而转法轮;因皈依僧而集聚如海般不退转之僧众。

皈依佛陀最终可以成就佛果,皈依正法最后成佛之后可以广转法轮,皈依僧众,自己因为现在皈依僧众,在成佛之后可以集聚如海般不可以思议的不退转的僧众。就像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在他的身边集聚了很多如海的僧众。还有又犹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以前皈依的缘故,现在在极乐世界他的眷属无量无边,没办法去度量的,所以说我们皈依三宝最终会成佛的。

丙五、具有无量之利益:

皈依功德若有形,超胜虚空无量倍。

这第五个科判和第三个科判有侧面不一样的,前面无量功德的利益和这个方面具有无量的利益,前面是从比较具体的方式进行宣讲,哪些种类有无量。这个方面主要是它的数量无量无边的意思,我们可以从颂词方面很明显的看出来。

皈依功德如果有形象的话,超胜虚空无量倍了,像这样虚空是很广大的,我们说皈依三宝的功德,如果它有形象的话,乃至可以超胜虚空无量倍,就没办法容纳的意思,所以从这个侧面安立他无量的功德利益。

《无垢经》云:“皈依之福德,倘若有色相,则遍布虚空,较此更超胜。”

皈依的福德,如果是通过有形象的方式来去衡量的话,它可以遍布整个虚空,而且整个虚空都没办法容纳,就是说比这个虚空还要超胜的。

皈依可遣除一切畏惧与危害。《胜幢经》云:“诸比丘,汝无论住于寺庙、尸林抑或旷野等处,若皈依三宝,则无有畏惧、痛苦及毛骨悚然之现象。”

无垢光尊者进一步讲,如果自己诚心诚意的皈依,对于所皈依境,对他的功德没有丝毫的怀疑,然后自己内心当中有非常清净的、迫切的皈依心,这二者和合起来的时候,那么绝对可以遣除一切畏惧、一切的危害的。那么在经典当中讲,如果在寺院当中也好,尸陀林也好,旷野等处也好,这个方面如果自己诚心皈依三宝的话,那么无有畏惧无有痛苦,在寺院当中也没有任何的畏惧和痛苦。在尸陀林当中,很多恶兽,很多鬼神聚集的地方,所以说一般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自然而然不会生起这样的痛苦的,还有在旷野当中也不会痛苦、毛骨悚然的现象的。

有些时候我们到一个地方的时候,自然而然感觉非常非常的害怕,自然而然感觉毛骨悚然,这个方面按照一些说法来讲的话,这个地方就有非人,这个地方有非人的缘故,到了这个地方自然而然会感到毛骨悚然。但是如果自己能够诚心诚意皈依三宝,那么在三宝所在之处,他通过三宝的威德力,威神力的话,这些非人、这些饿鬼没办法接近,没办法给自己做障碍的。

所以说如果没办法接近做障碍,当然就远离了畏怖、痛苦、毛骨悚然等等一切的现象全部远离了,就怕我们皈依的时候心不切,就怕我们皈依的时候怀疑上师三宝的能力,如果我们怀疑上师三宝的能力,上师三宝的能力不可能通过我们的怀疑而减弱的,但是自己能不能这样的利益呢?还是要观察自己的信心,自己的信心非常的清净很圆满,那么上师三宝的威德力就能够最大程度的显现出来。

如果我们自己都有怀疑的话,我们到了一个很恐怖的地方,我们祈祷上师三宝,但是一边祈祷一边怀疑三宝到底有没有能力救度我,有没有办法真正帮助我,如果有这样怀疑的话,当然不一定能够遣除这些痛苦、恐怖,这方面不一定的。

所以说在经典当中讲绝对是正确的,只不过有的时候我们祈祷之后没有发生任何的作用,这方面也可能是自己的信心不足够,有可能有这样一种原因,所以说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清净的信心,对于上师三宝的功德再再的串习,再再的了解,然后了解的越圆满越坚固,我们的皈依的心就越清净越圆满。

皈依者也不会出现恶魔及恶趣的恐怖。《日藏经》云:“皈依佛陀之众生,俱胝魔众不能害,纵然失戒心烦乱,亦定趋向解脱道。”

皈依佛陀之众生,俱胝魔众不能害,对照前面的皈依者不会出现恶魔这个意思了,就是说我们皈依佛陀,那么一切的魔众没办法伤害我们的。纵然失戒心烦乱,亦定趋向解脱道,这个是对照前面的恶趣的恐怖,因为失戒的人他的戒律破坏了,他的戒律失毁了,他当然很恐怖,他对于恶趣很恐怖,他就想如今失坏了戒律了,肯定会堕恶趣。

然后如果自己能诚心诚意的皈依上师三宝,通过信心皈依上师三宝的话,一方面通过上师三宝的加持不会堕恶趣,或者说通过皈依上师三宝的功德可以忏除这样的罪业。所以说真正内心当中有一个皈依心的话,那么即便是失坏了戒律,那么也不会有恶趣的恐怖。这个方面是说明皈依的利益,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再解释它的含义,就是可以这样理解。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破戒是因为以前的习气,或者通过放弃了正知正念,不具备正知正念,这个方面破戒的话,我们不要认为一切都完蛋了,如果我们认为一切都完蛋了,破罐子破摔的话,最终肯定堕入恶趣的。这个时候破了戒不要破见,我们的见对于上师三宝还是有一种信心,对上师三宝的信心没有退,我们破戒是没办法的,破戒是通过自己的习气,前世的业因导致了破戒的行为,但是现在我不能破见,我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不能退,像这样即便破了戒,然后对上师三宝信心不退,再再的皈依,再再的祈祷,像这样的话在临终的时候,因为三宝威德力,因为自己皈依三宝能力的缘故,不会堕入恶趣当中。

所以这个方面我们要了知的,因为在这个世间当中,破戒的因缘太多了,守戒的顺缘很少,所以说不敢担保自己,在座的这些修行者,从现在乃至于成就之前都不会破戒的,这个不敢担保。既然不敢担保我们就要多学这些教法,就是说如果出现了破戒的情况,我们的见解不要失毁,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不要失毁,对善法的修持不要失毁,像这样的话是可以清净的,这些破戒的过患是可以清净的。

如果不了知这些修法的话,就认为破戒了,什么都完了,然后也不修法了,什么都不做了,这个方面真正自己把自己趋向于、堕到于恶趣当中,这个必须要了解的。自己要了解,对别人有机会开示的时候,有机会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这个方面也是可以从这个方面善巧去劝解的。

总而言之,若皈依三宝,则可救脱烦恼、危害、小乘道以及轮回恶趣等一切违缘,并且获得增上生、决定胜之一切利益。

总而言之,皈依三宝可以从烦恼当中救脱,危害当中救脱,小乘道当中救脱,乃至于轮回恶趣等等一切违缘当中救脱,然后获得增上生、决定胜的一切安乐。

《经观庄严论》云:“佛陀恒救脱,一切诸烦恼,一切恶罪行,衰老与死亡。

这个就是讲佛陀恒救护一切众生的三染污,皈依佛陀好像应该是在《庄严经论》第四品菩提品当中讲到佛陀是皈依处,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一切众生的三种染污都可以通过皈依佛陀而救度的。

三种染污,第一个染污是诸烦恼,第二个染污是一切罪恶行,第三个染污是衰老和死亡,可以说这三种染污可以归纳十二缘起的。十二缘起当中,烦恼杂染,业杂染和身杂染。第一个烦恼杂染就是讲无明和爱取,这个方面就是烦恼,皈依佛陀一切烦恼都可以被彻底的遣除;第二个方面罪恶行就是业,一切这样的业,十二缘起当中无明缘行,行就是业,所以说我们就知道自己的罪业可以通过皈依三宝的方式,皈依佛陀的方式彻底可以遣除;然后衰老和死亡可以理解成食、名色,还有其他的六触等等其他的身杂染,反正衰老和死亡可以包含前面的生、老、病、死,这个方面都可以包含的,所以说可以救度衰老和死亡,从轮回当中救度的。

然后下面佛陀还可以救度其他的,成为其他皈依处:

救脱诸危害,恶趣与非处,坏聚小乘故,即是胜皈依。”

实际上这个颂词的意思,就是说佛陀可以从五种衰败当中救度出来,那么这个里面有五种种类。第一种种类救脱诸危害这个是第一类,那么这些危害是什么呢?就是说在世间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危害,比如说通过我们前世的业,通过我们自己前世的恶业,今生当中转成手足不具的,或者眼根有伤害的,耳根有伤害的,这方面的这些危害。

这些危害佛陀可以遣除的,比如说在《本生传》,或者在经典当中讲,佛陀驾临某个地方的时候,比如说驾临?罗威国,佛陀回国的时候,很多通过佛陀的加持,盲者见色,聋者闻声,还有跛者、断手的人恢复手足,疯狂者一下子心智正常,这方面都是从这样的危害当中救度的。

还有这个危害有地水火风的危害,比如说地震,比如说水灾、火灾、风灾,这个方面佛陀的威德力也能够遣除这个,所以说皈依佛陀,或者说佛陀可以遣除这些危害。我们现在如果真正有一个很清净的心,猛厉的心去祈祷,肯定能够救度的,就怕自己没有这样的清净信心,所以我们要努力培养对佛陀的信心,可以从很多危害当中彻底解脱。

第二个是恶趣,佛陀可以将很多恶趣众生救度出来。这个分二类,第一类如果皈依佛陀,听受佛陀的教化不会堕恶趣,从这个上面讲就是将众生从恶趣当中救度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遇到佛陀的话,很多众生肯定堕恶趣的,但是因为遇到了佛陀,听从了佛陀的教化所以就没有堕恶趣,当然就是从恶趣当中救度;第二种就是直接将恶趣众生救度出来,比如说经典当中记载,佛陀放光然后加持恶趣的众生,然后地狱众生接触到佛陀的光明然后超生地狱的。饿鬼的众生、旁生的众生接触到佛陀的光明超生恶趣的,这方面在经典当中很多很多都是记载,所以说佛陀可以救度恶趣的众生。

还有非处,非处就是指外道,外道他的修持就是非处的修法了,他就是将外道的修法执为真正的修法这个叫非处。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很多的公案看,救度了很多的外道,很多的佛弟子都是外道的,最初的时候连舍利子、目犍连尊者,还有这些三个迦者等等,他们最初的时候都是外道。但是通过佛陀的这些种种的方便善巧,让他们舍弃这样的邪见,舍弃这样一种邪行,然后趋入到正道当中,不单单是说入了正道,而且获得四果的、三果的、二果的、初果的,种下解脱善根的,发无上菩提心的,非常非常多,所以说佛陀绝对能够解脱非处。

然后就是坏聚,坏聚就是身见的意思,萨迦耶见叫做坏聚见,就是说一切众生不解脱的原因就是因为有坏聚见的缘故,有身见的缘故,就是说佛陀善巧说四谛法轮,佛陀善巧说一切法轮,所以说众生观察自己的我见根本不存在,因此打破我见证初果,然后最终彻底铲除我见而证悟罗汉果,或者大乘菩萨的果位,很多的,所以佛陀能够从坏聚见,将一切众生从坏聚见当中获得解脱。

还有小乘,救度小乘的违缘,观照大乘来讲的话,入小乘就入了歧途,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佛陀他可以用很多很多的方式让小乘种性的众生趋向于大乘,乃至于在了义的经典当中,佛陀呵斥这些大罗汉骄芽败种,这些方面都是有必要性,然后呵斥之后,很多小乘者舍弃自利心,发大乘的心,最后得到成佛的授记的,这个方面就很明显的从小乘当中救度的。

所以说即是圣皈依,佛陀能够救度这五种怖畏的缘故,佛陀是圣皈依处,从这个方面观察。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第六十九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现在正在宣讲第六品皈依品,皈依品当中主要宣讲大乘的殊胜皈依,为了引导学法者次第地趋入又分了因皈依和果皈依,因皈依是暂时的一种助伴,果皈依是究竟的目的或者是一种比较了义的修法,所以说我们一方面要了知因皈依的殊胜体相,还有它的修法,然后也了知果皈依的体相和它的修法,一方面了知一方面相续当中生起定解,自己相续当中有了这样种能力的时候次第地进行因皈依和果皈依两种皈依的修法,皈依三宝是很殊胜的功德和利益,如今正在宣讲这样种功德利益,今天接着宣讲第六个科判:

丙六、诸德所依之利益:

诸德所依的利益就是从一切功德的依止处的方面安立皈依的利益。

诸妙功德之根本,智者谁人不依之?

诸妙功德之根本,皈依三宝是正道一切殊妙功德的根本依处,它最根本的基础就是皈依,所以说有智慧的人了知了这样一种殊胜的功德,了知了利益之后,为什么不依靠呢?为什么不去皈依三宝呢?肯定要去皈依三宝的。如果是一个愚者的话,分不清楚应该做的和该取的、应该舍的这些一切的分类,没办法分清楚这个也是情有可原,但是现在我们相续当中有一种可以分辨的智慧,通过无垢光尊者这些文句的指引引导相续当中可以生起一个殊胜的定解,就应该知道一切殊妙功德的根本就是皈依三宝,所以说如今应该历历地去安住、历历去修持这样种殊胜的皈依,从这个方面来行安立的,在这个方面也讲到了必须要开始殊胜的修持这样种皈依的修法。

对于功德无量的皈依处,诸智者理应依止。

就是前面颂词当中讲的,诸妙功德之根本,智者谁人不依之?这样种意思。

功德无量的皈依处,就是讲三世三宝,皈依上师三宝就是功德无量的皈依处,有智慧的人理应依靠这样一种依止处勤修皈依。

《宝积经》云:“智者随功德,依此圆成事。”因此当依此理而皈依。

《宝积经》当中也是这样讲,“智者随功德,依此圆成事。”智者他成就智者或者成就一切功德都是跟随相续当中的福德和功德而来的。依此圆成事,依靠这样一种殊妙的功德可以圆满成就一切事业的意思。所以说应该依靠这样种道理来进行皈依。

下面讲第七个科判:

丙七、遣除有寂衰败之利益:

百倍诚信而顶礼,弃罪趋寂众至亲,

皈依恩赐三界福,利乐源泉如意树。

百倍诚信而顶礼,观待于所化观待于皈依者来讲的话,对于这样一种皈依处,对于顶礼处应该以百倍的诚信,百倍诚信就是非常殊妙的信心,无与伦比的信心,有了这样的信心之后,他所生起信心的对境、顶礼的对境就是下面所讲到的,弃罪趋寂众至亲,弃罪就是能够引导我们舍弃相续当中一切的罪业,一切的烦恼无明。

趋寂就是趋向于寂灭的涅槃,像这样弃罪趋寂的根本或者对境就是众至亲,众就是众生,至亲是最好的亲人、最亲的亲人,实际上就是讲上师三宝,上师三宝就是众生的至亲。所以对于一切众生的至亲上师三宝的对境应该通过百倍的诚信而顶礼来祈祷。

皈依恩赐三界福,利乐源泉如意树。

通过皈依可以恩赐、赐给我们整个三界的福德,一切利乐的源泉犹如如意树一样,这个就是对于皈依三宝来讲的话确确实实就成为如意树一样的。

人天等世间的殊胜依怙即是三宝,因为三宝是救脱一切罪恶并将众生引向寂乐的大商主。

人天等世间的殊胜皈依、殊胜依怙就是三宝,人天实际上代表一切的世间,此处只是以人和天作为例子而言的,三宝是能够救度一切罪业而且能够将众生引向寂乐的大商主的缘故,颂词当中讲到弃罪趋寂就是这样理解的。

三宝是福田,赐与所欲之如意树,功德之宝库。

三宝是殊胜的福田,是福田我们只要在福田当中种下种子的话,绝对在殊胜的福田当中可以赐予圆满的安乐,所以在福田当中可以赐予所欲犹如如意树一样,是一切功德的根本,犹如宝库一样。

《宝积经》云:“三宝是天等世间之应礼处、应合掌处、殊胜福田。”

一切天等世间的应礼处,应该合掌的地方,殊胜的福田就是这个殊胜的三宝,所以我们对于三宝应该恒时地合掌、恒时的礼敬、恒时地供养。

《入行论》云:“谁令怨敌乐,归敬彼乐源。”

本身这个地方讲菩萨第一品的时候最后一个颂词,谁令怨敌乐,实际上就是菩萨他可以令怨敌获得安乐,所以说菩萨就是一切安乐的源泉,皈依这样种安乐的源泉,此处将菩萨安立成三宝,安立成皈依之处,实际上他是一切快乐的根源的缘故,所以应该礼敬。

此等经论中均说明了此理。为此,昼夜六时甚至用餐时也应当观想三宝在前方虚空中,意念顶礼、意幻供养、忏悔罪业、随喜福德、请转法轮、祈不涅槃,

三宝既然是这么殊胜的福田,这么好的一个良田,我们已经遇到这个良田的时候就不应该空过,不应该空过那么如何行持呢?无垢光尊者教导我们,在昼夜六时当中,应该对于殊胜的三宝应该做应做之事,甚至在用餐的时候,也不应该远离三宝的观想。用餐的时候一般来讲是一种无记的心态、无记的行为,但是作为一个皈依三宝的人,或者作为一个大乘行者来讲,可以善用一切的时间来修行,所以这个方面讲甚至在用餐的这样一种无关紧要或者短短的时间当中都应该观想三宝的所依,或者观想三宝的形象,在自己前方虚空当中忆念顶礼,自己观想对这样一种三宝顶礼,尤其自己和一切众生顶礼。意幻供养,将一切自己拥有的还有没有办法拥有一切的事物、乃至于善根都对于三宝作殊胜的供养。然后在三宝所依面前忏悔自己和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所积累的一切的罪业。

随喜自他乃至于佛菩萨的一切的福德,请求三宝或者三宝的化现转动无上的妙法轮,祈请三宝常驻世间永远不隐没,这方面就是祈不涅槃的意思。

此后随念三宝功德,观想为利一切众生愿我也获得如是功德。

然后开始随念三宝的功德,在随念三宝功德过程当中,因为在随念三宝功德的时候,自己相续当中会对于三宝的功德生起一种明观,生起一种定解,在对三宝生起定解的时候,观想自己和一切众生或者为了利益众生我也要成就殊胜三宝的功德,如是利益众生。

边观想边合掌念诵《宝积经》《月灯经》中所说的

下面就《随念三宝经》的经文,《随念三宝经》的经文从《宝积经》《月灯经》当中已经作了宣讲,所以此处我们所随念的三宝主要是按照《随念三宝经》的经文来进行观想、来进行随念的。随念三宝经分了三部分:随念佛经、随念法经、随念僧经。下面从字面上简单的解释,因为如果要广说的话,全智麦彭仁波切对于随念三宝经有一个大的注释,益彭堪布也是讲得很广的,所以说我们要广讲的话也必须要按照这些殊胜的讲义这方面去讲解才行,所以今天主要是从字面上或者简单的方式对于它的词义来作一个观察作一个讲解,麦彭仁波切也说,如果对于这样种随念三宝经,对于三宝,那么知道功德之后呢,乃至于念诵一遍的功德都是无量无边的,啊功德非常大,何况说做讲解,何况说做听闻呢,所以说它的功德就是更加大的。我们应该知道这样一种经文当中所讲到的佛的功德,法的功德,甚深的功德,这个方面呢我们了解之后就能够真正对于三宝的这个所具备的功德生起一种定解,否则呢我们说我们是三宝弟子,我们是佛弟子,那么别人就问,凭什么说你是佛弟子,那么就对你的皈依的三宝,你三宝弟子,三宝有什么功德,他有什么自信,这个方面我们就是没办法说出来。没办法说出来的话呢,那么连自己对自己所皈依的定义都不知道的话,还怎么样说自己是一个三宝弟子呢?所以说对于三宝所具备的功德呢必须要祥尽的了知。那么今天是??(10 分 48)说,那么就说广大的了知呢应该参阅,就说是这个全知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所造的这个无尽吉祥妙音呢这个注释,??(10 分 48)的讲记呢都可以参阅,参阅之后呢可以祥尽的了知。

“如是佛陀薄伽梵者,谓: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如是佛陀薄伽梵者呢它是一个总说,那么用下面的这些这个如来,乃至于薄伽梵,乃至于这个佛、薄伽梵呢,这些呢都是它这个别说十号,那么实际上呢就说佛陀薄伽梵呢就是一种这个总述,那么什么是佛陀薄伽梵,下面开始一个一个解释的。谓:如来、应供、正等觉,那么如来是什么意思呢,如就是真如的意思,来呢实际上就是现前的意思,那么也就是说呢如来的意思就是现前真如,谁现前的真如,佛陀已经现前的真如,一切的真如佛陀已经完全现前了,这个叫如来。那么从来自即是曾现前的话,主要是从自利的侧面讲的。还有一种解释的方法的话,就是这个自己了知真如之后这个叫如,来呢就说是这个了知真如之后呢来到于三界当中度化众生,来三界当中度化众生,这个就是来自,所以说如来的来自也翻译成是现前的意思。一方面就是到来的意思,到三界当中来度化众生,让众生也了悟这个真如,这个叫如来的意思。应供呢在藏文当中就是这个灭敌者,灭敌者,那么这个敌是什么意思,那么这个敌呢,怨敌的敌,那么这个敌呢在世间当中能够引发这个不悦意之处,能够引发痛苦恐怖之处这个叫敌。那么如果灭除了敌人呢自己获得安乐的。那么在佛法当中当然没有一个这样一种怨敌让我们去灭除的,那么在佛法当中的敌呢就是指这个烦恼,这些无明,烦恼的所知障啊,获得一切的轮回称之为怨敌,这个方面是世俗当中了义的怨敌,而佛陀呢通过这个殊胜的修行已经灭除了这样的怨敌,所以说称之为灭敌者。那么灭敌者和应供这二两个呢就说翻译的时候稍为不一样,汉传佛教当中经常喜欢翻译成应供,藏传佛教当中呢喜欢翻译成灭敌者,实际上应供和灭敌者呢是一个本体的两个侧面而已,也就是说呢如果你灭除了怨敌那当然成了应供了,那么你要成应供肯定要灭除怨敌,肯定要灭除烦恼才能成应供,所以一般的凡夫人,一般的这些这个功德不圆满的人,究竟来讲不应该成为三界的应供处,那么谁能够成为三界的应供处,灭除烦恼的人,他能够成为三界的应供处,所以说灭敌者是从他的这个断除的这个功德讲的,断除的功德讲。应供就说呢断除了功德之后呢自然而然成为三界的应供处,所以从这个方面称之为应供。当然了,罗汉呢也称之为应供,也称之为杀贼或者灭敌,当然就说从这个方面讲也可以称之为就说这个应供的名称,实际上指出呢主要是从烦恼障所知障,还有呢就是同他微细的习气的侧面讲的究竟的灭敌,究竟的应供呢非佛莫属。这方面主要是从就说断得的侧面讲。

正等觉呢主要是从这个证德的方面讲,就说佛陀的相续当中证悟的功德。而正等觉的呢有些地方全称叫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觉悟的意思,就是觉醒的意思,有些地方呢佛陀呢就叫觉悟者,就叫做这个觉醒者,那么就说是正等觉,或者无上正等觉呢它简别其它的一些这个其他的一些觉,比如说呢从这个正等觉就简别了外道的邪觉,那么外道呢他们认为他们有觉悟,但是这个是邪觉,它是一种邪觉,不是这种正觉。所以说要讲正觉呢,是内道当中才具备的。然后呢就说是还有一些就说是偏觉呀,比如说声闻罗汉缘觉,这些偏觉,还说有上觉,那么有上觉是谁呢,比如菩萨他就是有上觉。为什么称之为有上觉呢,因为他上面还有可以说更殊胜的境界的缘故,叫有上。谁是无上正等正觉呢,无上正等正觉就简别了其它前面的这些外道啊,二乘哪,菩萨简别之后称之为无上的,因为佛陀,他世上再没有一个超胜的,再没有比他证悟的缘故,叫做无上。那么不是外道的邪觉也不是偏觉的缘故呢,所以说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方面呢就只是佛方面才能够安列的。那么这个如来应供正等觉呢,麦彭仁波切在解释的时候,就一本体一凡体。如来呢实际上就他的本体而讲的,应供或者灭敌呢是从断德讲的,正等觉呢是从证德的侧而讲的,所以这个就是一本体一凡体的关系。

明行圆满、善逝这两个呢是因果的关系,啊因果的关系,明行圆满是因,善逝是果。那么明行圆满是什么意思呢,有些地方翻译成明行足啊,就是这个明行足,那么明行足的足呢不是说是脚的意思,不是说手足的足,这个足呢就是这个具足,就是此处所讲的圆满,圆满和具足就是一个意思。所以有些地方翻译成明行圆满,有些地方翻译成明行足,我们都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意思。那么什么叫明行呢,明呢实际上就是见解,行呢就是指行为。那么就说是见解和行为都不圆满,就是称之为他的因彻底圆满。他的因一圆满,他的果毕定要圆满,所以说呢就说明行圆满。那么就说再进一步讲什么是明行,什么是他的正见和他的修行呢。那么这样一种的明行呢可以从两个方面,大概的从两个方面讲,第一个就说是明行呢,第一层意思它就从三学的侧面讲,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呢可以包含一切的修道的因,一切修道的因可以包含在戒定慧三学当中。三学当中哪个是明,哪一个是行,戒定慧三学的慧学是明,因为它是正见,然后呢就说戒和定呢是行,行持,所以说呢就明行就是从三学的侧面可以理解的。还有呢明行可以从八正道的侧面来理解的。八正道当中呢,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等等有八种这个正道之分,其中的一个明呢就是指低知,这个低正道的正见,正见就是此处的明,所以说此处的明可以理解成是正见的意思,就是见解。那么其余的正思维正业正命啊,或者说正精进正念正定,这方面七知呢它就是行。所以说呢一个修行者,一个修行者他没有正见,没有正见没办法圆满的行持,那么就有了正见不行持也没办法到达目的地。所以说呢就说一个殊胜的大乘行者呢明行圆满,就说明行其运呢,明行双运,这个时候才可以称之为圆满的因,圆满的因。当然就说是在这个所谓的明行圆满呢,在资粮道,在加行道,见道,修道,几个都有这个所谓的明行的这样一种双运的修法,都有这样一种双运的修法,所以说呢这个称之为明行圆满。我们说是佛陀是明行圆满,或者说是明行足,确确实实呢佛陀的功德是最具圆满的,他的果已经是圆满的,他的因肯定必须要圆满。他的因不圆满,他的果不会圆满的。比如说现我们的因没有圆满,所以说我们相续当中还没办法现前这个胜道,没办法现前佛的功德。那么佛在因地的时候,三个无数劫都这行,他的明行呢已经圆满了,也就是说见修已经圆满了,所以说这个主要是从因的侧面来讲的。

善逝呢主要是从果的侧面讲的,善逝呢有的地方也称之为好去,就是好来好去这个好去。那么这个好去或者说是善逝是什么意思呢,那么这个所谓的善逝呢同无上的安乐因到达无上的安乐果,这个叫做善逝,这个叫好去。所以说无上的安乐因,从无上的安乐因,去向于无上的安乐果,或者说达到于无上的安乐果,这个就叫做善逝的意思。什么是无上的安乐间,明行圆满这个叫无上的安乐因。什么是无上的安乐果,就是善逝最终所证悟的佛果叫做这个无上安乐果。所以说善逝两个字呢就是从无上的安乐因去向于无上的安乐果,这个称之为善逝或者说好去的意思。那么这个就是从因果的侧面讲。

那么下面呢借几个呢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就这五个名号呢主要是从自利,凭着于佛陀的自利。

下面呢是有四个名号呢就是从他利的侧面讲的,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这四个名号,这四个名号呢就是从佛陀的他利,利他的功德而安列的。首先讲第一个呢世间解,那么解呢就是了知的意思,实际上呢就说了知世间,了知世间就称之为佛的一个名号。世间是讲什么意思,世间有很多种分类,气世间,有情世间,痛苦的世间,五蕴世间等等,这个世间就是指所化,就是佛陀所调化的对境叫世间。那么佛陀调化谁呢,佛陀就调化世间的。所以说呢这个世间两个字呢从所化的侧面讲。解呢就是了知的意思,了知世间是什么意思,了知世间就是体现佛陀智悲双运的功德。为什么了知世间就能够体现佛陀的智悲双运的功德呢,你没有一个最清净的智慧如何了知这个世间的种种差别呢,如何了知你所调化的这样一种有情的根性呢,所以说必须要以最极清净的智慧了知。了知之后呢佛陀的智慧不可能是一个,就说是单独的智慧,他是一个和大悲心双运的智慧。所以说呢当他彻底的了知这样一种世间痛苦之后呢,他就会同时生起无与伦比的无缘大悲心。

……

善逝、

这五个名号主要是从自利*下面有四个名号,是从他利的层面讲的。

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

这四个名号是佛陀利他的功德来安立的。首先讲第一个世间解,解就是了知的意思,了知世间。了知世间就成为佛陀的一个名号。世间是讲什么意思,世间有很多种分类,器世间有情世间,痛苦的世间,五蕴世间等等。世间是指所化,佛陀所调化的对境叫世间,佛陀调化谁呢?佛陀调化世间。世间两个字从所化的层面讲,解就是了知的意思。了知世间是什么意思?了知世间体现了佛陀智悲双运的功德。为什么说了知世间就体现了佛陀智悲双运的功德呢?没有一个最清净的智慧你如何了知世间的种种差别呢。如何了知你所调化众生的根性呢?所以要以最清净的智慧来了知。了知之后,佛陀的智慧不可能是一个单独的智慧,而是和大悲心双运的智慧。所以让他彻底的了知世间的痛苦之后,就会同时生起无与伦比的大悲心。所以说了知世间这个名号当中一个核心就体现了佛陀智悲的功德。佛陀有这样智悲的功德才能够去调化。所以说世间解就讲了佛陀智悲圆满的功德。无上士、调御丈夫这是讲佛陀通过智悲如何调化世间的、如何让世间解脱的,从这两个方面讲的。

首先讲调御丈夫再讲无上士。调御丈夫的丈夫两个字怎么了解呢?丈夫就是所化,我们这些有情就叫丈夫就是所化。丈夫是广义丈夫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讲有情,就是讲所调化众生的相续。或者有些地方讲士夫,有些地方讲调御士,不管讲调御丈夫还是调御士,反正就是讲调御有情。丈夫就是讲有情,调御丈夫就是讲佛陀能够调御的众生。调御大概有两种调御,比如说一种是世间的调御,如国王调御他的子民一样,父母调御他的儿子一样,有的时候就是通过比较强暴的方式,你不听我的话就杀你或你不听我的话就把你关起来,像这样通过世间的法律世间的政策就可以调御他的子民,但是这个方面的调御只是暂时的调御,佛陀的调御不是通过粗暴的方式调御的,佛陀的调御就是让众生了知这个安乐,让他们修持利乐之道,最终获得解脱,这个叫佛陀殊胜的调御方式,又不需要打又不需要骂,通过这种殊胜的传道殊胜的加持,通过修行的方式就能够调御,是真正的调御丈夫。

无上士是调御丈夫的进一步开显。无上士是在调御丈夫的基础上进一步宣讲的。为什么称之为无上师,因为佛陀对各种各样的众生都能够调御。比如说对于贪心极其严重的士夫,嗔心极其严重的士夫,愚痴心极其严重的士夫,傲慢心极其炽盛的士夫,都能够调御,没有哪一个不能调御,所以称之为无上士,只有佛陀才能做的到,比如调伏佛陀的弟弟难陀,调伏嗔心极大的指曼,调化傲慢心或者我慢心严重的老迦叶,还有愚痴心比较重的周利盘陀尊者。这方面都是做了极其调御。反正佛陀用了一切的方便,不舍一个众生,任何一个只要是他所化的众生,不舍一个众生,都能够调御,都能够将他们安立在正道,都能够让他们解脱,这个就是无上士,谁做得到这个?只有佛陀才做得到,所以在调御丈夫中最具调御的缘故,所以称之为无上士。注释当中也是先讲调御丈夫再讲无上士,这个也有一定的必要性。 下面讲天人师,天人这两个字就代表一切的众生。佛陀所调化的实际上是三界六道的一切众生,为什么单单以天人的导师安立佛陀的名号呢?因为在所有的所化当中有直接的所化和间接的所化,直接的所化就是天和人,天和人可以成为佛陀的直接所化。比如很多人道众生听到佛陀讲法一下子就证悟了证果了,还有很多 33 天的天人通过佛陀说法之后,证悟初果的很多,证悟圣地的很多,所以说天和人是直接所化的缘故,以天人为代表来说明佛陀是一切众生的导师,这是天人师。

佛、薄伽梵。

佛、薄伽梵是总结,是一个名号,是总结。十个名号当中,前面五个名号是讲佛陀的自利,后面四个名号是讲佛陀的他利。佛、薄伽梵是总结这样的一种功德。佛陀的意思在讲正等觉的时候已经说完了,薄伽梵是出有怀的意思,有些汉文的经典当中翻译成世尊,佛世尊、佛薄伽梵、佛出有坏,这方面都是一个意思。出有坏,出就是出离的意思,从哪个地方出离呢,从有际的边出离,佛陀不住于三有的边,不住于涅槃的边,所以说具备出离的功德,有是具有的意思,具有什么?佛陀具有六种圆满具有六种功德所以叫有。比如说佛陀具有自在的功德,*的功德,名称的功德,吉祥的功德,尊贵的功德,具有六种功德,所以说叫有。坏就是毁坏世魔,成佛的时候彻底将世魔毁坏。所以说佛陀叫出有坏、薄伽梵。这个对于佛陀的十号进行宣讲。

下面再进行差别的宣讲,差别宣讲是广说,广说分佛陀利他的功德、佛陀自利的功德。佛陀的这种利他的功德是从诸如来者是福等流乃至于观身无厌,身无与等这里以上是利他。不染诸欲,不染众色,不染无色乃至于思维如来正等正觉功德,这里以上是讲自利的功德。就是从两个方面来讲佛陀的功德。

诸如来者,是福等流,

首先讲利他,我们从经文当中讲,诸如来者,是福等流,诸如来是一切如来,是福等流,是讲福德的等流,佛陀是福德的等流果。也就是佛陀积累了无量无边,通过殊胜的大悲心,通过殊胜的菩提心摄受,积累了很多很多三个劫无数福德,通过福德为因所产生的果就是佛陀,所以说佛陀是福德的等流。什么叫等什么叫流呢,果和因相似这个叫等,流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果是从因而产生的。这个果是从因而流现的所以叫流,等流的意思就是这样。这个地方就是讲等流,是讲等流果的意思,谁是等流果?是谁的等流果?佛陀就是等流果,佛陀是福德的等流果。佛陀积累了无量无边福德的缘故最后产生了佛果,这个方面叫士夫等流。士夫等流一方面讲佛陀的很多功德,一方面宣讲了佛法当中因果这样的特性,也就是说佛陀的功德不是无因无缘来的,佛陀的功德是积累了无量无边的福德,是福德的等流,所以就教导后学者我们现在要转凡成圣,现在要成佛必须要积累广大的福德,有了广大的福德才能真正的获得殊胜的果位。这个叫是福等流的意思。

善根无尽,

善根无尽是什么意思?前面讲是福等流的福,这样的善根是无有穷尽的。既然是无有穷尽就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宣讲。谁是有穷尽的,凡夫的善根有穷尽的。声缘的善根有穷尽。为什么说凡夫的善根有穷尽呢?凡夫的善根果报成熟之后,不会再延续了。凡夫的善根的果报一旦成熟就不会再有。声闻缘觉的善根一旦趋入无余涅磐的时候,善根不会再生果了,是有尽的,佛陀的善根是无尽的。因为佛陀和法界平起的,和法界等同的,乃至于虚空未尽佛陀善根无尽,这样安立的。所以说佛陀的善根无尽。还有一种是说,佛陀在因地位修道的时候出定位的时候通过大悲心摄受,积累无量无边的功德,入定位,*法性积累无量无边的功德,加持这样的功德无量无尽,所以有出定入定这种双运修行的缘故,能够加持善根无尽,这方面讲佛陀的善根、佛陀的福德根本没有穷尽的。

安忍庄严,

下面讲安忍庄严,安忍庄严有两层意思,第一种所谓安忍庄严是指佛陀的身体。佛陀的身体百视不厌,*,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众生见了佛陀的 32 相 80 随好都生起很大的欢喜心。那么佛陀这种身体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安忍而庄严的,为什么说通过安忍而庄严的呢?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修了无量无边的安忍,安忍的果就是获得殊胜的相好,所以说一般的众生。现在一般的众生如果我们现在能够修持安忍的话,在后世当中都能够获得殊胜的相好,那更何况说佛陀,他修持安忍的时候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劫两个劫,很多很多无数世当中都在修持安忍,每一世都在修持安忍而且所行持的安忍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受的了的,所以说佛陀圆满一切安忍的功德的缘故,佛陀的相貌绝对是没有一点过失的,绝对是圆满的,所以说佛陀的相好通过安忍而庄严,安忍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堪忍的意思。安忍就是堪忍,佛陀于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够堪忍,没有哪个不堪忍的。所以说这个方面就叫安忍庄严。佛陀能够忍受一切的违缘障碍没有一个不能忍受的缘故,这个侧面也叫做安忍。

下面讲福藏根本,这个藏字是无尽的意思,福藏是无有穷尽的福德,无尽的福德的根本。谁是无尽无边的福德的根本?佛陀就是这个伏藏的根本,佛陀就是无尽功德的根本,为什么这样讲呢?从两个方面讲:第一方面呢,我们就知道佛陀的一个毛孔的功德,一个毛孔的功德的话,就是所有的世间的众生,还有这些声闻、缘觉、菩萨的福德加起来,没办法和佛陀一个毛孔的功德相比。那么就是说如果说连佛陀的一个毛孔的功德都是无尽福德的根本的话,那么何况说佛陀的周身毛孔的功德,佛陀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功德,为什么不是伏藏的根本呢?肯定是伏藏的根本。就是说是一切无量无边的福德的根本,一切无量无边的福德的根本的依处就是佛身。佛陀的身体就具备这么大的福德,这个就是第一层意思叫做伏藏的根本,从佛陀自己的角度来安立。还有伏藏的的根本是从利他的侧面讲,从利他的侧面讲是什么意思呢?佛陀是伏藏的根本,佛陀是无尽的大福田,所以说后寻(31:07)的众生缘佛陀做一个小小的善根,都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福德,这个叫做伏藏根本。比如说呢顶生王,顶生王的福德是怎么来的呢?顶生王他在这个南瞻部洲,或者在整个四大部洲做了这个转轮生王就是说很多很多年,又说到这个四大天王天,又到三十三天,和帝释天平起平坐三十六代。那么这个善根哪里来的?就以前的时候他就像这个佛沙佛(31:33),像这样的话就是见到这个佛陀的时候,生起信心将手中的一把豌豆,这个碗豆值不了多少钱的,所以一把就豌豆通过信心撒向佛陀,洒向佛陀的时候一粒豌豆落到的佛陀的顶上,四粒豌豆落入到了佛陀的钵当中,所以说依靠四颗豌豆入钵,佛钵的这个善根呢,就做了统摄四洲的转轮王,一颗豌豆触到佛顶的缘故呢,做统摄三十三天,或者说在三十三天和帝释天平起平坐三十六代,就是像这样一种殊胜的福德。所以说这个不是伏藏根本是什么?绝对是伏藏的根本。还有在《法华经》当中讲了对佛像乃至于上一个花,乃至于小低头,乃至于顶个礼,这个功德无量无边,皆供成佛道了,所以说这个就是伏藏的根本。所以说现在我们应该知道,佛陀啊佛陀的本体他就是一个伏藏的根本,所以说现在我们遇到佛陀的时候,不管是说我们真正遇到了佛陀,这样一种殊胜的化身,或者说我们现在错过了拜见佛陀,供养佛陀的机会,但是呢有佛陀身的所依,佛陀的语所依,佛陀的意的所依,佛陀身、语、意的所依都在世界上没有隐没的,还有呢就是我们可以在虚空当中观想佛陀,然后乃至于散一个花的话,这个福德是没有办法穷尽的。为什么没办法穷尽?因为佛陀他是一个殊胜的福田,佛陀是伏藏根本的缘故,对境太严厉了,对境太殊胜了,所以说我们只是对佛陀做一点小小的这个善根,他就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福报,这个方面就是伏藏的根本,所以说对于这样一种殊胜的佛陀呢,应该恒时的供养,恒时的顶礼和发愿。

妙好间饰,众相花敷,这两句呢主要讲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妙好就是讲八十随形好,众相就是讲三十二妙相。那么这个通过花朵来比喻的,那么什么是众相花敷妙好间饰呢?那么就是佛陀的三十二相,就像花朵一样,这是整体而言的,妙好就是他的差别而言的,就是这样的。所以说呢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形好,不是别别分开的,不是一个别别的三十二相,一个别别的八十随形好。实际上呢就是三十二相,我们以前讲的实际上是粗相,他是可以说是比较整体的相,八十随形好呢,是进一步的在每一个相好当中,在每一个妙相当中进一步的这个细的功德。打比喻讲呢,比喻说这样一种花朵,一个花朵整个这个花呢,比喻成佛陀的这个三十二相当中的一个相,那么就是说呢,八十随形好呢,就是说是花的它的花蕊,花瓣还有其它的这样一种颜色,这方面就是他的这样一种差别法,所以说在这个地方讲妙好间饰,妙好间饰的意思就是说佛陀的八十随形好,“间”就是在三十二相的中间,做为一种掩饰的。众相花敷就是讲他的整个相的,所以说佛陀的整个相就是三十二相,他的这个差别法是分的更细的功德就是八十随形好,就讲到了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功德。行境相顺,这个方面讲的时候,行境主是讲佛的侧面讲,相顺的相字呢就是讲相续,谁的相续呢?众生的相续。“顺”呢就是说是适合或者说是适从的意思。那么行境相顺是什么意思呢?就说是佛陀他是功德已经圆满的,那么在众生面前显现的时候,跟随不同的相续,会显现不同的行境。那么所显现的每一种行境呢都能够令众生欢喜,都能够随顺众生的心意,这个叫做行境相顺的意思。所以说我们知道这个行境相顺也是主要是从这个可以说是每一个众生不同的相续,通过每一个众生见到佛陀所缘的时候呢,佛陀会显现不同的行境,让他生起欢喜心,这个叫做行境相顺的意思。

见无违逆,信解欢喜,见无违逆就是一切众生对于佛陀的相好啊,见到佛陀的相好之后呢,见到佛陀的身相之后呢,没有为违逆心,就是说没有什么反感,没有什么逆反没有这些。反正没有这些,见到佛的相好之后呢,都能够生起欢喜心,都能够知道这个是一切智者,都能够知道这个就是佛陀,很多众生见到佛陀相好之后呢,然后开始舍弃邪见了,进入了佛门的。或者说是长时间的观看佛陀这样一种相好,根本没有一点厌烦,没有一点的厌倦心,所以说从这个方面讲叫做见无违逆。信解欢喜,信解是因,欢喜是果,那么这个也是从所化的相续,所化的相续来讲的,所化的相续见到了佛陀的相好,见到佛陀的功德生起信解,因为生起信解进一步呢生起欢喜就这样。那么就是说是从哪个方面说信解欢喜呢?注释当中讲,主要是在见见佛陀的时候,去朝拜佛陀的时候。去见佛陀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想要去亲见佛陀供养佛陀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想要和佛陀辩论的争论的这种情况。那么这两类情况呢,都能够信解欢喜,也就是说如果听说佛陀在转法轮,听说佛陀在某某地方带多少众生,那么有些众生就生起了一种想见佛陀的心,然后远远处见到佛陀之后呢,看到了佛陀的这个光明和衣(37:03),殊胜的妙相和随好的功德之后,然后呢对佛陀生起信解,通过生起信解进一步呢对于佛陀生起欢喜心就是第一类。第二类呢有外道 有外道呢听说佛是一切智人,佛陀有很大的功德,或者是嫉妒或者说是不满,反正呢就想要和佛辩论。那要和佛辩论的时候,到达佛面前的时候,通过佛陀的这个威神力,通过佛陀的这个威德力,很多的外道到了佛的面前的时候连动都动不了,何况说和佛辩论呢,所以说从这个时候彻底折服他的傲慢,而彻底使他的善根苏醒,所以说依此因缘对佛陀生起信解,然后呢进一步生起欢喜心,这个叫做信解欢喜的意思。

慧无能胜,力无能屈,慧无能胜主要是讲这个佛陀的智慧啊,就是说无着无碍,佛陀的智慧是无着无碍的智慧,所以说无能胜,没有哪个人的智慧能够超胜佛陀的智慧。那么在注释当中也是打了比喻,提婆达多呢就是想测试佛陀的这个智慧,从很多地方很多城市当中要了很多的炭灰,要这家的炭炭灰然后要来放在这个小袋子里面写清楚,这个是某某城市某某家名字叫什么他们家的,然后第二家第二个城市,反正呢就要了很多很多装在这个小口袋当中,然后到佛的面前的时候,一个一个的取出来考佛陀,这个是哪一家的?佛陀就说这个是某某城市哪一家的。这个呢这个是哪一家的?反正呢清清楚楚的。还有一个叫谁家大米的?大米呢挨家挨户要了很多的大米,然后呢装在小口袋当中写上名字,也来考佛陀,佛陀也是一个一个的都是讲的清清楚楚的。所以说佛陀的智慧知三世,通达三世的智慧,所以说根本没有任何的这个障碍,就是无着无碍的这样的一种殊胜智慧,在整个三界在整个世间当中没有办法相比,所以叫做慧无能胜。力无能屈呢就是整个一切三界的力量啊,没办法使佛屈服,或者说没办法硬服(38:59),或者说应逼(39:01)佛陀的能力这个叫做力无能屈,就是说佛陀的力量呢在整个三界当中,在整个实法界当中呢,是最为超胜的,这个叫做力无能屈,那么这个力怎么样理解呢?这个力有很多力,比如说实力,主要是说体现佛陀的智慧方面的,还有呢佛陀的身力,这样的种父母所生的力量,修习所生的力量,然后神通所生的力量,还有慈悲心的力量,还有其它的力量,很多很多的力量,反正佛陀的一切力量无人能够胜任,不管是比父母所生力也比不了,神通力比不了,修习力也不比了,反正任何的力量佛陀都是最极超胜的这个叫做力无能屈。比如说佛陀在做太子的时候,提婆达多啊难陀啊等等比武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这样的,在当菩萨的时候射箭,一箭射穿了七个铁珠,然后就是说插到这个地上,插到地上之后这个箭直接射到这个金刚地狱。这个还是父母所生力,就是这样一种殊胜的力量。所以说再加上修习力,再加上神通力,这方面是绝对无法相比的,所以说力无能屈的意思就是这样的。

诸有情师,诸菩萨父,众圣者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

下面就是讲佛陀是作为一切导师,引导一切种类的众生趋向于解脱的。首先第一个是诸有情师,诸有情师就是佛陀是一切有情的导师,一切有情,反正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一种相续,你是什么样一种根性,佛陀都能够善巧的调化你,都能够引导一切众生趋向于解脱,所以说这个叫做诸有情师。能够跟一切有情宣讲随顺他们根性的正法,然后引导他们趋向于解脱,这个叫做诸有情师。这个方面就是从一切凡夫众生,一切有情的导师方面讲的。

诸菩萨父,就是说佛陀是一切菩萨的父亲,尤其是这个方面讲父亲,转轮王的太子,从这个方面来进行观察的。转轮王对他的儿子做什么事情呢?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授与种子,授与他殊胜的种姓,可以说是授与种子。第二件事就是让他在母胎当中孕育,让他在母胎当中逐渐逐渐的发育,最后生下来,这个方面就是最初授与种子的事业。第二个就是善巧的抚育他,生下来之后给他请很多教师,然后给他提供很圆满的住处、衣食啊等等,善巧的培育他,让他逐渐成人,这个是第二件事情。第三件事情当他长大之后,堪能当王的时候,给他授予灌顶,让他登上王位,这个就是转轮王父亲给他做的第三件事情。

那么佛陀他对菩萨做了什么事情?也是做三件事情。第一个授与菩萨种姓,就让菩萨苏醒种姓,一切菩萨本来具备佛性的,所以说佛陀通过加持让他从种姓当中苏醒,或者让他发菩提心,让他修持这样的菩萨行,让他苏醒种姓,这个是第一个事情;第二个事情让他修习,从一地到十地之间佛陀逐渐培育的,这些菩萨都是佛陀一手培育出来的,所以像这样让他登地,让他修行,从?地最后到十地之间,这是第二个事情,善巧的抚育他;第三个事情到了十地末尾的时候,给他授权灌顶,然后十方诸佛给他灌顶,让他消除相续当中最极微细的无明,让他成佛,这个就是做的第三件事情。

所以说可以说佛陀给菩萨做的三个事情就称之为诸菩萨父,就是称之为诸菩萨父,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佛陀就是一切菩萨的父亲,从这个方面进行观察的。

然后下面讲众圣者王。从圣者王全称就是众圣者阿罗汉之王,这个方面主要侧重点放在了阿罗汉,放在了声闻缘觉的种姓上面,也就是说诸有情师可以说总的来讲是一切世间众生,诸菩萨父就是引导菩萨的导师,诸圣者王是引导声闻缘觉的导师,尤其是成为一切圣者阿罗汉之王。为什么成为一切圣者阿罗汉之王呢?因为我们说这个圣者,比如说在佛陀的僧团当中,佛陀弟子当中,圣者有很多,比如说目犍连尊者,还有舍利弗尊者,这些方面都是圣者,佛陀就是这一切圣者之王。为什么称之为一切圣者之王呢?因为这一切的圣者都要听佛的话,都要听佛的话的缘故,就好像一个国家当中,你的官再大,但是你要听国王的话一样,不敢违越国王的话一样,所以说国王就是一切国家的总的首领。

那么为什么说这些声闻缘觉还要听佛的话呢?第一个,这些圣者,比如说目犍连还有舍利旨尊者,他们对于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乃至于微细的戒律不敢违犯的,丝毫不敢违越,这个方面说明佛陀是圣者王。

还有一个这些圣者也必须按照佛陀开示的教法去修行才能够达到自利的缘故,所以说是圣者王,所以众圣者王主要是讲在一切圣者当中佛陀是一切圣者之王。

往涅槃城者之商主。涅槃城就是讲殊胜的解脱地,要趋向于这样的殊胜解脱地,就好像去一个地方取宝一样,一个大臣去取宝一样,没有商主是不行的。佛陀就是带领一切的商人趋向于涅槃的取宝的商主,他就是引导者,他就是导师。所以说一切的众生只有佛陀的教诲,佛陀将众生安置在道的所依当中,安立在道当中,安立在道的果当中,像这样引导众生。

什么是道的所依?道的所依就是暇满的人身,就是这些暇满人身或是发起意乐,比如说我们要趋向于解脱,首先要得到道的所依,修道的依止处,修道的基础,那么你没有一个暇满的人身,没有一个正确的发心的心态,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佛陀可以让你生起这个,然后道就是讲三十七道品,佛陀给你开示,让你安住,最后达到道的果,真实趋向涅槃城,这个方面就是说获得三菩提的果位,获得阿罗汉的果位、菩萨果位,或就是说最后达到佛的果位。

所以说佛陀是趋向于涅槃城的商主,他是一切趋向于涅槃者总的导师,所以说佛陀有这样殊胜的功德。

下面是从佛陀的身语意的功德,身语意的事业进一步的安立的,首先是讲意的事业。

妙智无量,辩才难思,语言清净,音声和美;

佛陀意的事业是,妙智无量,辩才难思这两句,妙智无量辩才难思是讲佛的意的事业。佛陀意的事业就是讲妙智无量,辩才难思。佛陀的妙智无有穷尽无有限量的,当然有些地方讲主要是从佛陀的五智、四智来安立的;有的时候是从知过去、现在、未来三时的三字来安立的;有的时候是从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来安立的;有的时候安立唯一的一切种智,就是安立一个智为一切种智来安立的。总之来讲,佛陀的妙智无有量,为什么佛陀的妙智无有量呢?因为所知无量的缘故,所知无量,那么佛陀对所知都能够通达,所以说都能够无误的了知的缘故所以称之为妙智无量。

辩才难思,因为妙智无量的缘故,所以说得到了辩才难思的这样一种殊胜的作用。佛陀将一个智展开宣讲的时候,无量劫、无数劫没办法穷尽的,像这样的话就是佛陀的辩才难思。佛陀四无碍劫已经圆满了,已经没办法再超越了,所以说就是妙智无量,辩才难思,主要是讲佛陀意的事业。

语言清净,音声和美。主要是讲佛陀语的事业,佛陀具备了这么殊胜的功德,那么他在讲经说法,在传法的时候,语言清净,音声和美。语言清净就是讲他的离过患,他的语言离开一切过患,无有垢染称之为清净。所以佛陀的语言最极清净的,没有丝毫的烦恼的成份,现在我们的语言都有不清净的地方,因为相续当中有三毒的缘故。佛陀的相续当中三毒的种子习气彻底已经远离了,所以佛陀的语言最极清净无垢,可以这样的。

音声和美呢,佛陀的音声非常的柔和,非常的婉转,然后众生听了之后当下生欢喜,听了之后马上悟解法义,然后随着法义修持获得解脱的,所以这个是佛陀音声和美。音声和美展开讲的时候,就是讲六十种梵音或者六十四种梵音。语言清净展开讲的时候,离开八种过失,就是我们在学习《庄严经论》的时候,八种语言的过失佛陀离开了,佛陀具备六十种梵音,所以说就可以理解成语言清净,音声和美这两个含义。

下面是佛陀身的功德、身的事业:

观身无厌,身无与等。

就是说佛陀的身相示现的事业,令一切众生百看不厌,怎么样观想怎么样观看根本没有丝毫的厌足的,不要说真正的见到了佛陀,就现在我们见到了一个画的非常非常庄严的唐卡的时候,画了这样佛像的时候,我们就百看不厌的。我们想佛陀的妙相这么圆满,佛陀的眼神、佛陀的微笑,或者说佛陀的仪态,像这样观看的时候,再再观想的时候没有一个厌足的。所以说佛陀为什么有这样一种功德呢?百劫修持或者说无数劫修持善根,这个是善根所引发的等流缘故,所以说必定是最极圆满的,让众生百看不厌。

身无与等,佛陀的身相无与等,无与等的意思就是无有伦比的意思,无有伦比是和谁相比无有伦比?世间的一般的人道的众生,或就是说欲天的众生,色界这些天人的众生、身份,就是说大梵天王啊、帝释天王啊,或者说这些色界天人,一般来讲都是很圆满的,他们的相貌都是很庄严的。但是和佛陀相比无有伦比,没有办法和佛陀身相的功德相比,这个方面就是佛陀的身体无有伦比。这个以上讲完了佛陀利他的功德。

下面讲自利的功德:

不染诸欲,不染众色,不染无色。

这三句主要是讲佛陀从三界当中脱离的。不染诸欲这个欲字就是讲欲界,诸字是因为欲界有地狱啊、饿鬼啊、旁生啊、人道啊、欲界天等等,有很多种类,所以说这个叫诸欲。不染诸欲的意思就是说佛陀对整个欲界的习气烦恼根本不会沾染的,所以叫不染诸欲。或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佛陀他投生到人间的时候是投生在欲界,安住母胎,出胎,然后受用这些王妃,然后开始修行,他的心没有一刹那沾染诸欲的,确实没有一刹那沾染诸欲。所以安住欲界,不被欲界的烦恼所染,这个叫不染诸欲。

不染众色,这个色就是色界的意思,就是指色界,或者说色界的禅定。佛陀已经圆满了这些色界的禅定,能够现前这个色界的禅定,但是佛陀对于这些色界的禅定根本没有丝毫的杂染,没有丝毫的贪执心,这个叫做不染众色。而色界天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贪欲,虽然离开了欲界贪了,但是对于他们的禅定,对于他们一切的境界还有贪执的,所以说没办法从他们的一禅以及四禅当中解脱出来,这方面叫做染众色。但是佛陀有能力现前,根本不染这些众色的。

不染无色,佛陀有能力现前四无色定,但是也根本不会有丝毫的耽执,或就是说在无色界当中没有这些身相,这些众生不堪受法器,没办法听法的缘故,佛陀不会在无色界现身的,不会在无色界去示现的,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叫不染无色。

这三句主要是从佛陀远离三界烦恼垢染而解释的。

解脱众苦,善脱诸蕴,不成诸界,防护诸处。

这个主要是讲佛陀离开了一切痛苦,离开一切苦果这方面讲的。解脱众苦是总说,下面三句是别说,就是这样的。解脱众苦意思就是说佛陀从一切的痛苦当中彻底的远离了,佛陀从一切粗粗细细的痛苦当中彻底的超脱了所以叫做解脱众苦。当然在众生面前示现,尤其是在一些不清净的所化面前示现的时候,佛陀还有这些身体生病啊,或就是说其他的,好像还要感受不悦意的事情,但是真正的从佛陀相续当中讲,一切的痛苦,身苦也好,心苦也好,彻底一点没有了,从这个方面总的来说是解脱众苦的。

为什么呢?因为感受一切众苦的因,就是这些烦恼啊,这些不清净的业啊,这些业的习气啊,彻底已经远离了,所以说连因都没有了,哪里有他苦的果呢?所以从这方面讲叫解脱众苦。

下面是别说,别说的意思就是说善脱诸蕴,不成诸界,防护诸处,为什么是别说呢?因为一切痛苦的所依靠处就是蕴界处,有了蕴界处,有了所依,有了蕴界处的所依在上面就会安立痛苦的。佛陀善脱诸蕴,善脱诸蕴就是从五蕴当中能够解脱出来,怎么解脱五蕴呢?并不是说是好像从一个房子逃脱出来这个叫解脱,实际上在《心经》当中讲的很清楚,像《心经》当中讲的这些境界,一方面讲佛的境界,一方面讲菩萨的境界都可以。佛陀早就知道五蕴皆空了,像这样不会再有丝毫的五蕴的,近取五蕴的本体存在,所以说叫善脱诸蕴。

不成诸界,这个界就是种子的意思,归纳讲有十八界,实际上再分就是无量无边的界,无量无边的种子。佛陀从一切的界当中,一切的种子当中都已经解脱出来了,不成诸界,所以这个是佛陀证悟的功德。

防护诸处,这个处就是生门的意思,什么样的生门呢?就是生处或者生门。就是说通过我们的六根缘外面的六境这个是生门,通过这两个生门产生什么?产生六识,所以说就是十二生处,就称之为生门。一般的众生眼根接触了外境就会产生眼识,这个眼识就是这种染污,有了眼识,有了耳识、鼻识之后他就可以分别产生受啊,产生爱取,就开始流转。佛陀防护诸处,实际上根本不可能说有一个什么眼根见到外面的色,然后再生起什么样一种眼识等,根本没有这些,所以叫防护诸处。

这方面蕴界处彻底远离,没有所依的缘故,也不可能有诸苦,这方面就是讲,这四句就是讲佛陀从苦果当中脱离。

下面是讲佛陀从集因当中脱离,就是说苦谛的因是集,这个集就是讲意惑,就是讲烦恼。

永断诸结,脱离热恼,解脱爱染,越众瀑流,妙智圆满。

永断诸结,脱离热恼,这个诸结和热恼就是他的作用,爱染和瀑流就是他的本体。也就是说也可以这样理解,诸结和热恼是果,爱染和瀑流是因,就是这样的。

那么什么样一种因果呢?就是永断诸结和解脱爱染这是一对,脱离热恼和越众瀑流这是一对,就是这样的。也就是说如果相续当中有了爱染的本体,之后他必定产生诸结,也就是说我们众生是被谁捆缚的呢?这个结就是捆缚,那么被谁捆缚?就是被这个爱染所捆缚的。所以说当我们相续当中有了爱染之后必定会产生诸结,就是这样的。

然后瀑流,这个瀑流是个比喻而对照烦恼的,这个瀑流就是烦恼的比喻。被烦恼的瀑流所冲,那么自己必定会产生热恼,所以说通过烦恼的这个瀑流而产生热恼的。现在在看的时候,因为佛陀解脱爱染的缘故,所以说永断诸结,因为佛陀越众瀑流的缘故,所以说脱离热恼。所以从苦果的因当中,就是从集谛当中彻底解脱彻底远离的,这方面就是讲脱离苦因。

下面再讲妙智圆满:

住、去、来、今诸佛世尊所有妙智;

妙智圆满主要是从佛陀的广大的智慧,为什么妙智圆满是广大智慧呢?实际上这个方面的妙智是前面我们在讲佛宝的时候,二十一句,二十一种无漏智,就是从四念处开始,从三十七道品这一类,这第一类的智慧开始乃至于最后第二十一类的一切种智为止,这方面有二十一类。二十一类无漏智慧实际上是非常广大无边的,所以说妙智圆满主要是广大侧面讲的。

住、去、来、今诸佛世尊所有妙智,是从甚深的侧面讲的,去、来、今诸佛世尊所有妙智,过去的佛陀妙智,未来的、现在一切诸佛的妙智,现在的佛陀、如今的佛陀都能够安住,和三世诸佛的智慧无二无别,所以这个叫甚深的侧面讲的。

不住涅槃,住真实际,安住遍现一切有情之地。

不住涅槃,信真实际,主要是从他的功德方面去示现的。佛陀的功德不住 涅槃,住真实际,我们就知道声闻他是住于涅槃的,凡夫是住于轮回的,这两个都是边,佛陀不会住于涅槃当中,不会像小乘罗汉一样处于无余涅槃当中根本不会度化众生,不可能这样,所以说叫不住涅槃。不住涅槃他就恒常的在三界当中示现化身,对于所化做殊胜的饶益,这个方面不住涅槃。但是在现化身的时候,在显现无量无边的化身度化众生的时候,没有丝毫的散乱,住于真实际当中,这个叫做住真实际的意思,住真实际就是住于真如的境界当中,根本没有丝毫的散乱,就是说虽然示现无量的化身了,但是他相续当中,佛陀的相续没有丝毫的动摇,没有丝毫的散乱,恒时的安住真实的边际,恒时安住真如的法界,这个叫做不住涅槃,住真实际,这个是从功德方面讲的。

安住遍现一切有情之地,这个遍现的现字在注释当中就是变观,不知道以前的现字,没有说是错别字,反正再做个旁注就可以。就是安住遍观一切有情之地。

那么什么是安住遍观一切有情之地呢?实际上就是讲佛陀调化众生的事业,佛陀的这样一种作用。遍观一切有情,一切有情是哪些有情?一切有情就是从凡夫乃至于十地菩萨这个叫做一切有情。遍观一切有情,那么就是说普遍饶益,佛陀安住普遍饶益一切有情之地,那么怎么样安住的呢?比如说佛陀对于不清净的所化,一些外道啊,或者一般的世间人、声闻、缘觉,对于不清净的所化他就显现化身,然后引导他们解脱。在如来坛城当中对于清净的所化,一地到十地的菩萨,像这样示现报身进行安置,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叫做安住遍观一切有情之地的意思。

是为如来正智殊胜功德。

这个是摄义。这个以上讲完了佛陀的他利的功德,还有自利的功德,然后最后这一句是为如来正智殊胜功德,这个以上是讲完了如来正智的殊胜功德,这个以上就是随念佛经,已经讲完了。

下面是讲随念法经:

正法者,谓:善说梵行。

所谓的正法,谓善说梵行,梵行的意思,梵就是讲涅槃道,梵行就是涅槃道的意思,佛陀能够善说涅槃道,能够善说趋向涅槃的方法,这个叫做正法,这个叫做善说梵行,这个就是一种略说了。

那么下面通过三善、二妙、四梵行,然后进一步开显的。

初善、中善、后善。意妙、文巧。纯一、圆满、清净、鲜白。

“意”字改成胜义谛的“义”,不是意思的意。

首先讲三善,三善就是初善、中善、后善。什么是初善,什么是中善,什么是后善呢?按照一种观点讲,实际上安立三善的观点很多种,佛经当中也有很多种安立,我们按照一种观点讲。所谓的初善就是最初的时候对于佛法进行闻思生起一种信解,就说是对佛法闻思之后生起一种信解,这个叫初善。最初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智慧,所以说闻思佛法,在闻思佛法的时候对佛法产生一种信解的心这个叫初善。

中善,就是中间思维的时候,对于能够获得究竟的利益生起一种殊胜的定解,生起一种欢喜心,这方面是思所生慧,这个叫做中善。

然后后善,缘这样一种定解进一步修习,现前法义的功德,就是说真正现证这个功德,这个叫后善。

殊胜的正法就是初善、中善、后善,那么我们为什么说这个闻、思、修就是初善、中善、后善?因为我们闻思修的所缘是什么,闻思修的所缘就是正法,我们最初的时候,听闻的时候也是缘正法听闻,思考的时候也是缘正法思考,现证的时候也是现证法义的,所以说叫初善、中善、后善的意思。

然后下面再讲义妙、文巧,义妙的意字就是讲二谛的意思,就是讲世俗谛和胜义谛这个叫做意,妙的意思就是宣讲胜义谛和世俗谛绝对有大意义,有殊胜的必要性,什么殊胜的必要性呢?就是能够引导众生现证心性,然后趋向于解脱。

其他除了胜义谛和世俗谛之外还有很多意义,比如说世间上的有这些文学知识啊,很多很多意义这个不叫妙,因为他们学习了这些意义,通达这个意义之后没办法让我们现证法义,没办法让我们解脱烦恼相续。所以说能够帮助我们趋向于解脱的意义就称之为真正的妙义或者义妙。

文巧是讲他宣说的语言很巧妙,文字很巧妙,总的来说这样一种文巧,佛陀的佛经或者宣讲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按照方言,都能够让大家听的懂的,没有故弄玄虚的,没有把文字搞的非常难懂的,没有这样的。我们就知道佛经的文字最简单易了的文字,所以说一般都是通过很多众生的方言去宣讲的,从这个方面讲。还有佛经的文字很连贯,没有说前后抵触,或者没有前后相违,或者不通顺不顺畅的,这个都没有,所以这个叫做文巧。

纯一、圆满、清净、鲜白。这个叫四梵行,或者叫做梵行四德,梵行四德是涅槃道的四种功德。第一个是纯一,纯一的意思就是说不共外道,不共外道叫纯一,单单佛法才有的,单单佛法才有这个叫纯一,如果外道也有就不叫纯一了。那么什么法是外道没有的,只有佛法有的呢?比如打比喻讲,第一个细无常,讲的刹那刹那生灭这个无常的教义只有佛法有,粗无常外道也有的,所以说细无常的教义是纯一的。

行苦,宣讲行苦也是纯一的,宣讲苦苦、变苦,这些其他的众生也可以通达的,所以这个不是佛法不共的,真的宣讲行苦才是真正佛法不共的。再一个宣讲无我,宣讲无我绝对是佛法不共的。外道你怎么宣讲没有宣讲无我教义的,没有宣讲空性的教义的,而佛法当中就给你宣讲一个无我的空性,就是这样,所以叫做纯一,就是根本不和外道相同。

圆满的意思就是说佛陀的这样一种教法,不是单单对治一个贪欲心,也不是单单对治一个欲界的烦恼,这样一种圆满的教义可以对治一切的烦恼,对治整个三界的烦恼,这些方面叫做圆满,就是圆满的意思。

清净、鲜白,实际上是从两个侧面,一个是本来清净,一个是离垢清净。清净、鲜白当中,清净就是讲本来清净,本来清净的教义在佛法当中给你清清楚楚的指点出来,这方面叫本来清净,不管你证悟不证悟,反正是具备这样一种清净的。

鲜白是讲通过修行将相续当中的一切的垢染彻底的消尽,一点都不剩留,这个叫鲜白,非常非常清净这个叫鲜白,所以说这个叫离垢清净,这个叫梵行四德的功德。

下面再继续讲:

佛、薄伽梵,善说法律。

法律是佛、薄伽梵善说的,为什么叫善说法律呢?这个法律实际上就是讲佛法的意思,法义或者佛法就叫法律,此处的法律就是这样理解的。那么为什么称之为善说法律呢?因为佛陀所讲的这些教法,每一个法都能够断除一切的过患,都能够圆满一切功德。或是说每一个法,没有哪一个法不能够断尽一分障碍,不能够获得一分功德的。

整个教法来讲,佛陀的法义能够断除一切的过患,获得一切的功德,这个叫善说。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特点,没有这样的体性也不叫善说了,所以说这样讲善说法律的意思。

正得,无病,时无间断。

正得就是讲真正说,真正见,正得的意思从字面上不好理解,但是在注释当中讲,这个正得的正就是真正的意思,得叫做见,见到或是宣说的意思。麦彭仁波切说真正见和真正说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为什么呢?因为你要真正见到之后才能真正说,你没有真正见就没办法真正说。

那么这个就是讲法宝的特点,法宝的特点就是佛陀真正见到了,佛陀真正宣说的,就是这样的。如果其他的外道,其他的外道没有真正见到法界,没有见到这样一种殊胜的本体,他怎么说呢?说不出来。所以说圣法是正得,或者说圣法是正见,圣法是正说,就是因为佛陀彻证了法界之后,然后这样宣讲出来的,所以叫正得,所以叫真正见和真正得的意思。

无病,这个病的意思是讲烦恼,就是讲漏,或者说无病就是讲无漏的意思。那么什么叫无漏呢?就是说圣法他自己本体来讲,绝对是无漏的自性,没有其他的病,没有其他的烦恼杂染,其他的这些外道,或者其他的世间法有病、有漏,就是这样的,所以无病就是讲圣法是宣讲无漏的,可以让众生获得无漏的体性的。

时无间断,就是正法在饶益众生的时候,没有什么间断的,这个间断是怎么样理解呢?比如说吃饭,吃饭的时候我们可以依止饭食,依止饭食我们可以遣除饥饿,可以获得吃饱的感受。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经常吃的话,过一段时间又开始饿了。或者说吃药,我们有病的时候,我依靠这个药,但是依靠药之后,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病又可以卷土重来,这个方面就叫有间断。我们所依止的东西有间断,就是这样的。

那么圣法在利益我们的时候,这个时间有没有间断呢?会不会说我们依止圣法,修持断除烦恼,证悟功德之后,就是在一段时间当中保持这种状态,然后一段时间不串习之后,又返回来了,会不会有这样一种间断性呢?不可能有间断性。也就是说真正的正法,如果通过修行正法,断掉了烦恼,一断永断,证悟的功德一证永证,不可能像世间的食品,世间的药品一样,我用的时候就可以起作用,我不用的时候又返回到以前的状态,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说真正的圣法,你证悟,真正你缘它修行证悟了,就永远证悟。比如说这些阿罗汉或者这些菩萨,断掉了烦恼永远断除,不可能再卷土重来的,这个叫做时无间断,所以这个方面是圣法的殊胜功德。

极善安立,见者不空,智者各别内证,法律善显,决定出离,趋大菩提。

极善安立,意思就是说圣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相续当中安立殊胜的安乐,安立殊胜的安乐意思就是说能够将我们相续当中苦和集彻底的消尽,将苦集彻底消尽之后,在我们相续当中安立一个不退的无漏的解脱,无漏的安乐,这个叫做极善安立,其他的法没有办法这样极善安立,只有真正的圣法,只有真正的佛法才能够极善安立殊胜的安乐在我们相续当中,所以说叫极善安立的意思。

见者不空,这个见字有广义和狭义的,见比如说我们见到法宝了,见到法宝之后就永远不空耗的意思,永远不空耗,一利耳根永为道种,也有这样的讲法。但是这个方面的见,不是从广义,是从狭义讲的。比如说这个见就是前面明行圆满的明行的明字,就是说了知,一种见解。如果你对于佛法生起一种了知,对于佛法生起一个正见,生起一个定解之后,只要有了这个见,见者不空,肯定不会空耗的,绝对会获得正法的利益,这个叫见者不空的意思。

智者各别内证,就是说这个法义是智者各别内证的行径,而不是一般凡夫人的行径,不是分别念的行径。这个圣法谁能够现证?智者各别内证的智慧能够现证这个圣法的含义,所以它是极其甚深的含义,极其甚深的行径,这个叫智者各别内证。

法律善显,就是说佛法的含义能够善巧的显示,善巧的显示实际上就是说佛陀所宣讲的一切的正法都是善显的,对于不同的众生宣讲不同的教法,所以说不旦没有矛盾,而且是善显,为什么?因为众生的根性这么多,单单宣讲一种正法不能够满足一切众生的需要,所以说佛陀在四谛法轮当中,在无相法轮当中,在善抉择法轮当中,在三转法轮当中所宣讲的法义不一样,这个不是抵触,这个不是矛盾,这个不是一个过失,而是法律善显,而是佛陀他的一切智智一切众生需要各种各样的教法,所以说才宣讲各种教法,这个叫法律善显,法律善显的意思就是这样的。

决定出离,趋大菩提。这个是相观待的,决定出离就是说缘圣法修行绝对可以出离,决定可以从声闻当中出离,可以从粗大的轮回当中出离,这个是第一种,就是我们修持正法可以从粗大的轮回的状态当中解脱出来获得解脱。第二种出离,是可以从比较微细的无明习气地,或者说可以从比较微细的变异生死当中出离,你修持圣法绝对能够出离的。

那么决定出离之后,那么当然就趋大菩提了,就绝对能够趋大菩提,你既然已经从烦恼所知障,既然从障碍当中已经出离了,你不趋入大菩提都不可能,所以说决定出离趋大菩提就是这样的。

无有违逆,成就和顺,具足依止,断流转道。

无有违逆就是说佛陀的教法当中没有丝毫的违背之处,有的时候说蕴界处有,有的时候说蕴界处没有,有的时候说非有非空,这些方面都没法有违逆的,所以说佛法的教义没有丝毫的违逆。

成就和顺,不旦没有违逆而且成就和顺,成就和顺就是无有违逆的深一层次的宣讲,就是说下下的教法的功德在上上的教法当中圆满,这个叫做成就和顺。也就是说不但没有违逆的地方,就是说这个法和那个法,下面的法和上面的法不但没有抵触矛盾,而且下面的法在上面的法当中都圆满具备了。

小乘的出离心在大乘的菩提心当中,进一步的圆满进一步的升华,从这个方面作意我们就知道,下下乘的教法功德利益在上上乘当中进一步的圆满具备,这个叫做成就和顺的意思。

具足依止,断流转道。具足依止就是说真实的依止处,圣法就是我们真实的依止处,有些世间法不是我们真实的依止处,就是说你依止到最后就会失去的。比如说现在我们依止了大地,还有我们小时候依止的父母,还有现在很多世间上的人,妻子依止丈夫,这些方面都不是具足依止,因为这些依止处一段时间之后,死的死亡的亡,坏的坏灭的灭,所以到最后的时候没办法作为依止处的。而圣法就是具足依止的,圣法不变化的,什么时候你依止它,都能够作为你的依止处,所以说永远不变化的时间方面讲,永远不变化叫具足依止。

断流转道,就是说圣法还有一个断流转道。那么什么是断,什么是流转道呢?流转道并不是从流转生死这个流转而讲的,也不是说心、心所流转讲的,也就是说这个流转,比如说上师的注释当中打比喻,我们要从成都到北京的八大处的话,首先我们要依止飞机,从成都坐飞机到北京,这个是一个依止处,到了北京机场之后,飞机不能作为我们的依止处了,我们要转其他的汽车,这个叫流转。就是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都要变换,都要变换这个叫流转,就是这个意思。佛法有没有这种流转,也就是说会不会我们现在依止佛法到一个地方之后,这个佛法再没有能力运载我们了,我们要舍弃这个法,然后再去寻找另外一个阶段的依止处,没有这个事情的。

那么为什么没有这个事情呢?这个圣法就是从现在发心乃至于成佛之间都不需要转变的,都不需要转移的。现在我们依止的正法,从现在到成佛之间一个法就够了,不需要说从成都到北京还需要坐一个飞机,然后下飞机还坐一个出租车,然后再转来转去,没有这样的,所以说这个流转道上断了,断的意思就是说不再迁变,永远不迁流,没有了,这个方面叫断流转道。

因为从现在正法到成佛之间就是一个道,不需要流转,这个叫断流转道的意思。所以从这个方面就体现圣法就是一个究竟的依止处,不需要中间转变,不像其他的法,一段时间依止,另外时间不需要依止,没有这样一种特性的。

这个以上就讲完了随念法经。

下面讲随念僧经:

圣僧者,谓:正行、应理行、质直行、和敬行。

所谓圣僧的圣字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圣是超越世间叫圣,比如说小乘的圣僧,大乘的圣僧,这个圣字都超越了世间的行径这个叫圣。第二个圣是观待大乘来讲,具有七种大,具有所缘大,修行大,这方面我们在学《庄严经论》的时候有七种大,他具有七种大的缘故称之为大僧,称之为圣僧,就鉴别(甄别)了小乘了,所以说这个方面讲圣僧。那么圣僧当中也有时候讲小乘圣僧的功德,也有讲大乘功德,反正这个方面是共同来讲的。

圣僧,谓:正行、应理行、质直行、和敬行。就是说正行、应理行、质直行,这三种行分别可以从戒定慧来解释的,和敬行是从所有的圣僧和敬,一起趋向于涅槃来讲的。

首先我们看正行,正行就是讲戒律,戒律的功德。这个地方戒律不是一般的戒律,戒律是无漏戒,无漏戒律,按照大乘来讲初地菩萨获得无漏戒,这个是正行。然后二地菩萨的戒律极为清净这个方面在初地菩萨的基础上面获得无漏戒和正行。还有一种正行的解释方式,行于正道叫做正行,正道就是远离衰败的道叫做正道,佛道、佛法就是远离衰败的道,所以说入于这样的道,行持这样的道就叫做下午的意思,这是第二种。

然后第二类应理行。应理行就是讲戒定慧当中定的功德,这个定也不是一般的禅定,这个是无漏定,无漏定就是应理行,这个无漏定在他入定的时候,现见一切万法的实相,出定的时候安住一切万法如梦如幻的境界不动摇,这个叫应理行。还有一种应理行的解释,这个理,涅槃叫理,行就是入于涅槃,就是说入于涅槃的行持叫做应理行,这个从果方面讲的,我们获得涅槃,入于涅槃道叫做应理行。

质直行,第一种解释就是戒定慧当中的慧学,慧学叫做质直,什么叫质直呢?不偏两边叫质直,不偏两边,不偏有无边,不偏于常断边,这个叫慧学,慧学就具备这样的功德。还有第二种解释的方式,这个质直行,也就是说正道叫做质直,这个方面从因的方面讲的,应理行是种果,质直行从因,从道的侧面讲的,所以叫质直。很多经典当中讲,质直就是道,直接这样讲质直就是道,所以质直行直接安立成道的功德,修道的功德。

和敬行一个解释就可以了,和敬就是所有的圣僧,所有的见,所有的戒律,所有的利他的行为,没有很多分歧,唯一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趋向于涅槃。这个就是和敬,不像其他的团体当中,不像其他的道不和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个方面有很多的分歧,但是所有的圣僧的目的就是一个,都是趋向于涅槃的,所有的圣僧的见、所有圣僧的戒律、所有圣僧的利他行为全部是趋向于涅槃,所以叫做和敬行。

所应礼敬,所应合掌。清净功德,净诸信施。

首先讲所应合掌,再讲所应礼敬。为什么是所应合掌呢?因为圣僧他现见法界,他从他自己现见法性的侧面来讲所应合掌,他是我们合掌恭敬的对境,这个叫所应合掌。什么叫所应礼敬呢?因为圣僧他是能够引导众生趋向解脱的导师,对于这样一种导师礼敬可以获得殊胜的利益,所以叫做所应礼敬的意思。

清净功德,净诸信施。清净功德藏文当中解释成吉祥福田,吉祥福田和清净功德的意思实际上是一样的。什么叫吉祥福田呢?实际上圣僧他就是吉祥的福田,就是说如果我们在这样的福田当中种下,就是说做供养、布施、顶礼等等,像这样就获得很清净的功德,这方面叫做吉祥福田的意思。净诸信施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圣僧他已经现证了法界,相续当中离开了贪嗔痴,他能够清净诸信施,一切信施,一切信心的信财供养给圣僧之后,他可以清净,他不会受到这些接受信财的染污,不会像一般的凡夫人一样,你没有功德你接受了,你接受不了会产生障碍,但是圣僧他经得住信施,他可以清净信施,不会获得过患的。

所应惠施,普应惠施。”

佛陀又教诫我们,对于这样圣僧所应惠施,我们应该对圣僧做清净的供养,做清净的布施,这个叫做所应惠施。普应惠施的意思就是说不但要供养,而且在一切时间、一切处所、一切种类的众生都可以、都必须要供养他的。那么在世间的供养处,就是说有的时候某个地方的供养处,有些时候是某个时间的供养处,有的时候是某类众生的供养处,但是圣僧不管是一切时间都应该供养他,一切地点都应该供养他,所有的众生乃至于大梵天王以下都应该供养他,所以说这个叫做普应惠施的意思。

这个以上讲完了随念僧经了,后面的双引号应该放在普应惠施的后面,这个以上就是随念三宝经就圆满了。后面是无垢光尊者注释当中的他的文字。

后行回向善根。如此而行,则可灭尽罪业,增上善法,迅速成就菩提,生生世世不离三宝。

(后引号放到前面去)在正行的时候随念三宝,念诵随念三宝经,然后一边随念一边忆念他的功德,实际上这个随念三宝经的意义还是很深的,如果没有长时间去观看,没有去思考的话,在字面上不知道在讲什么,所以如果不知道意思,我们随念的时候,只是有一个功德,但是真正的意义不大。所以说应该把字句通达,然后念的时候功德无量的。

后行的时候将随念三宝的功德回向大菩提,回向众生,这样行持的话,可以灭尽罪业。我们相续当中的罪业通过随念三宝就可以灭尽,如果我们在念随念三宝经的时候,发愿作意,就是我相续当中的罪业,一切众生的罪业通过念诵随念三宝经消灭的话就可以消灭。增上善法,如果说通过随念三宝经圆满资粮就可以圆满资粮,可以增上善根的。迅速成就菩提,如果发愿说我通过随念三宝而发愿成佛,就可以迅速成就菩提,所以说这个就像如意宝一样的,生生世世不离三宝。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回向本品善根。

甲三、回向本品善根:

赞扬大乐胜德故,诸众谨持正士行,

愿依罪业劣境者,疲劳心性今休息。

赞扬大乐胜德,无垢光尊者在皈依品当中通过很多的语句赞扬了三宝的功德,赞扬了三宝的体性,所以说叫赞扬。大乐胜德,大乐就是讲三宝的体性,他是大安乐的体性,所以说大乐;胜德就是殊胜的功德。

通过赞扬大乐胜德的缘故,愿一切众生谨持正士行,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安住、趋入到正士行,正士行就是说皈依三宝,依靠三宝所开示的道而行就叫正士行。要求众生谨慎的行持,谨慎的守持正士的行为。然后再发愿依罪业劣境,罪业劣境就是讲不究竟的皈依处,或是讲不正确的皈依处。依止罪业,以罪业为皈依,或者以下劣的对境为皈依,这方面只能够合自己的心性疲劳的,所以说愿一切没有皈依三宝的人,邪皈依的人通过这个功德使他的心性得以休息。

以此珠连妙语赞颂福德所发出的苍鸣声,愿长久依于劣境为三有数千痛苦折磨得精疲力竭的众生于佛陀出有坏胜乐处得到休息。

福德后面加“云中”二字。

珠连妙语就是说比喻,珠连就是比喻,好像一颗珠子一颗珠子串起来,不间断的意思,珠连是不间断的意思,通过不间断的妙语赞颂三宝的福德,通过这样的福德大云当中,发出苍鸣声,就是龙声,龙音叫做苍鸣,这个比喻。然后愿这样一种福德成熟众生相续,愿长久依靠劣境,就是说正确的皈依境不是劣境,依靠以轮回为所依的劣境,在轮回三有当中的一切的无量无边的痛苦折磨的精疲力竭的众生,在佛陀出有坏的胜乐处得到休息,也就是说依靠佛陀的功德获得殊胜的休息。

后面就是注释的一个结文:

以此寂灭正法甘露雨,愿众心之善法皆增上,

恒时享受佛果如意云,具有殊胜解脱之智慧。

通过寂灭,寂灭烦恼或者殊胜寂灭正法的甘露雨,降落到众生的相续当中,愿众生相续当中的善法的种子都增上,然后通过增上的缘故恒时,长时间的享受佛果如意云的加持,然后具有殊胜解脱的智慧,这个是第一个发愿回向。

第二个:

祈愿十方所有世界中,一切善逝普降法甘霖,

佛子以利乐光照有情,三恶趣处皆空成正觉。

然后愿功德善根回向十方所有世界当中众生,然后祈愿十方世界当中的一切的善逝佛陀恒讲妙法,普降妙法甘露雨,一切的诸佛弘化的佛子也以一种利乐的光芒普照有情,愿一切三恶趣都变成空无,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正等正觉。

愿于无有导师世盲众,听闻三宝一切诸功德,

令彼皆入解脱之正道,无余成就佛陀之果位。

“听闻”改成“普传”两个字。

愿于,愿自己或者愿一切众生对于无有导师的世间的盲人,那么就是没有皈依三宝的,没有入佛门的,这个叫做无有导师的世盲众,世间的一些盲人。普传,对于这些盲人普遍的传讲三宝的一切功德,比如说讲解皈依品,或是说讲解道次第当中的皈依的引导,或讲解随念三宝经,讲解这些让他们知道三宝的功德,然后对三宝生起信心而皈依,这个叫普传三宝一切诸功德。

令彼皆入解脱之正道,然后生起信心之后,皈依三宝,然后进入到正道当中,让他们都进入到解脱正道。无余成就佛陀之果位,最后因为皈依正道,进入正道修行的缘故,都能够无余成就,成就佛陀的果位。

大圆满第六品皈依释终!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第七品四无量心

第七十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继续宣讲全知无垢光尊者所造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车疏》分了十三品,十三品当中前四品主要是宣讲如何生起出离心,也就是修持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业因果这四个重要的引导,修持四个重要引导主要是帮助我们内心生起殊胜的出离心,对以后大乘的修法作一个准备,后面要讲到的入道或者修持正法的殊胜根本就是依止善知识,依止善知识可以遣除罪障圆满获得资粮,还有授学善知识的种种身语意的行为,使我们自己也获得可以和上师无二的果位。

第六品讲皈依,皈依讲因皈依和果皈依,对于我们来讲、对于佛教弟子来讲的话,皈依的修法必不可少,皈依了上师三宝,得到上师三宝的帮助救拔,然后自己可以顺利地修持,今天开始讲第七品四无量心,因为做了皈依之后单单是一个皈依还不足够的,相续当中必须要修持大乘的殊胜的修法,大乘的殊胜修法就是一个菩提心和空性的智慧,菩提心和空性的智慧也有这样种愿心和行心,我们就知道这样种菩提心的修法,实际上是涵盖了一切方便和一切智慧的资粮,我们相续当中要顺利地生起菩提心没有这样种前方便和前加行是不行的,所以必须要修持前加行前方便,前加行前方便有很多种,比如皈依就是一种,还有其他的四厌世心,这也是方便,但是我们要知道真正生起菩提心近方便,它的前加行真正的近因,应该是四无量心,四无量心作为生起菩提心的真正的近因,我们就知道他的修法是极其关键极其重要的,四无量心的修法如果在我们相续当中顺利地生起来,就是修持四无量心获得相应之后,那么我们相续当中的菩提心是一触即发的,就是所有的因缘都具备了,四无量心的修法修得很圆满,只要我们的心一转依,然后心再一作意的话,相续当中的菩提心愿菩提心非常容易生起,所以我们就知道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就是能够成熟我们的心,能够将我们的心转向于利他转向于利他、转向于菩提道的一种方便,因此四无量心的修法放在菩提心的前面进行广述,先让我们修行也是很大的必要性。

当然我们生起了菩提心之后,还是可以通过四无量心来作为助缘,也就是说我们相续当中的菩提心如果再在地修四无量心的话,它这种菩提心会有更加地稳固,菩提心会更加增上,所以一方面四无量心可以作为生起菩提心的因,一方面可以作为菩提心生起之后的一种帮助、一种助缘,而且四无量心修持圆满之后,无垢光尊者后面还要讲,四无量心修圆满之后可以获得清净的五种智慧和四种智慧等等,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殊胜的功德,还有在大乘的经典论典当中讲,如果一刹那当中须臾之间作意或者修持慈心、修持悲心的话,功德超胜整个世间大千世界遍满珍宝供养佛陀的殊胜功德。。。。。。讲了很多殊胜的功德和利益,所以我们就知道菩萨的修法就是慈悲心为主,有了慈悲心可以堪能修持殊胜的菩提心,没有慈悲心的话,我们说要发菩提心、我们说菩提心很重要,实际上都没办法顺利地生起,而修持了菩提心,修持了四无量心之后,缘这样种四无量心的道路继续修下去,一作意转变之后马上就可以生起殊胜的愿心,所以我们就知道四无量心的修法极其重要的。

第七四无量心品分十:一、宣说承接文与修四梵住;二、宣说差别;三、宣说所缘境之差别;四、不清净所缘境之过患;五、宣说真实所缘境;六、宣说意相;七、宣说修持方法;八、宣说其它修法;九、宣说修行之果;十、回向本品善根。

首先讲第一个科判:

甲一、宣说承接文与修四梵住:

承接文就是承上启下,前面已经讲了皈依,所以修完皈依之后如何再进一步地修持四无量心,这个叫承接文。

修四梵住,实际上四梵住也叫作四无量心,在《庄严经论》当中就叫梵住品,在这个地方叫四无量心品,当然无垢光尊者在下面的这些注释和讲记当中将四梵住和四无量心分开宣讲了也有,将四梵住对应成修梵天的因就是轮回三有的根本,将四无量心对照成出世间的根本菩提心的进取方面,这样对照也可以的,反正如果是广义来讲的话,四梵住也好四无量心也好是一个意思。宣讲了承接文和修四梵住就在这个科判当中宣讲。

如是已具皈依者,慈心大地开悲花,

喜心凉荫舍净水,为利众生修自心。

第一句就是承接文,如是已具皈依者,通过第六品当中所讲的皈依,因为无垢光尊者的词句善巧或者加持力很大的缘故,如果真正认认真真地学完皈依品之后,相续当中肯定会发起一个非常坚定的誓言,这种誓言这种承诺实际上安立为皈依的本体,具有了皈依的本体发了宁舍生命不舍上师三宝的殊胜誓言之后,这个修行人就称之为具皈依者,如是已经具有皈依之后,又如何修行呢?下面就开始通过形象化的修饰法来宣讲,进一步应该修持四无量心。

慈心大地开悲花,将整个慈悲心比喻成大地,然后在大地上面开满了悲心的花朵,在广阔的大地上面还有凉荫,凉荫比喻成喜心,有了凉荫可以乘凉可以避免太阳的直接照射,有凉荫之后众生也可以获得殊胜安乐。

舍净水,在广阔大地上面还有很多湖泊当中流淌的水,或者瀑布飞泻下来的水,这方面清净的水严饰这片大地,所以说慈心大地开悲花,喜心凉荫舍净水,这方面讲到了慈悲喜舍的这样种殊胜的功德。

为利众生修自心。一方面一切的众生如果得到了菩萨四无量心的加持,他们自己也可以获得种种清凉,可以获得休息,为利众生修自心,也就是说一个菩萨,他如果按照四无量心的修法,来进行修持的话,他自己的心也可以转变,他自己的心可以通过四无量心的修法,从非常非常狭隘的作意,很狭隘的心转变成无比的广阔,以前只是缘自己一个人,或者说稍微把这样种范围放广一点的话,就是自己的父母、亲人、妻儿等等,这方面所缘非常地狭窄,通过修持四无量心之后,自己的心就无限地扩展,无限地扩展之后,自己的自私自利的心在修持四无量心的过程当中逐渐就融化了,逐渐被压服,堪能接受或者修持殊胜的大乘妙法,所以说通过如此的方式来修炼自己的自心,通过这种修法让自心堪能。

此处以极为舒心悦意的林间比喻来加以说明。在众生喜爱的休息处绿草荫荫的慈心大地上,到处盛开着形态各异的悲心鲜花,

慈心就是前面所讲的一样,比喻成整个大地而且是绿草茵茵的大地,大地上面以慈悲心为基础,以慈悲心为根本,慈心大地上面也盛开了非常多的各种各样悲心的鲜花。

并有喜心的凉荫遮阳,还有许许多多鸟类野兽生存着,

在大地上面有高大的大树,高大的大树可以提供遮阳的凉荫,这个就是一个喜心,众生的相续当中或者菩萨相续当中有了个喜心之后,它就会提供一个遮阳的凉荫。

还有许许多多鸟类野兽生存着,

在大地上面,在这片非常好的林间有很多的鸟和野兽如是的生存。

湖泊、池塘中流淌着、瀑布飞泻着舍心的净水,那么这个舍心呢也是很清净的一种状态,所以说呢比喻成这样清净的水。那么这样清净的水呢就象湖泊当中,湖泊当中就说充满着,池塘当中充满着。还有呢就说从高山的瀑布下面飞泻的这些呢都是清净的水,这些呢都比喻成这样一种殊胜的舍心。三有中疲惫的众生在这里得到安慰,自心也得到休息。那么整个三有当中这些这个疲惫的众生呢,疲惫的众生主要是他们的这个心和身体,他们都是非常疲倦的这样众生呢在这里,在这样一种慈悲喜舍的修法当中得到安慰,得到安慰的意思就是说菩萨通过修持四无量心,通过菩萨修持四无量心的这个能力,这样一种加持,象这样的话能够帮助众生获得这个殊胜的安乐,所以说呢众生得到安慰意思是这样的。或就是说呢这些众生,三有当中的众生已经了知,啊很多菩萨在修持四无量心,他们知道呢菩萨修持四无量心就是针对自己修持的,或者说菩萨的四无量心修持圆满成就之后呢可以获得菩萨的这些佛果。所以说呢他们自己了知菩萨修持四无量心呢就获得安慰,啊内心当中就非常的宽慰,因为知道有人在关怀他们,有人呢在专门为了救度他们而修法,所以说呢这些三有当中的众生呢会获得安慰的。自心也得到休息,这个自心就是指修行者本人,啊修行者本身本人呢他自己的心呢通过修持这样一种这个殊胜的四无量心呢,疲惫的心也可以获得这个休息的,获得这个殊胜的功德利益。这以上即是以形象化修饰法来说明四无量心。那么这个上面呢主要是通过形象化修饰法,形象化修饰法是一种文法的一种,文法的一种呢在这些这个比喻和一一对照的时候呢,它不使用什么好象啊、就说是好似啊,这方面的词没有,就说是直接将这样一种比喻意义合为一体,比如说慈心大地,那么慈心大地如果不是形象化修饰法的话,那么就是慈心犹如大地一样,等等等等有这样一种这个,有这样一种这个修饰,或者这样很明显这样的词句。但是呢在这些当中没有这些好象啊,或就说是这个好似啊视同等等,这方面的词句就没有,直接呢就说是这个,直接呢成为一体的方式来进行这个一一对照。这方面就叫做这个形象化修饰法,通过这个方面呢来说明这个四种无量心。

然后呢《中般若经》中云:“须菩提,菩萨大菩萨当修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心也。”,那么就说是菩萨、大菩萨,就说菩萨摩诃萨,那么就说是这个一切的菩萨和大菩萨呢都要修持这个四无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这个方面这个心呢都要修持,所以有的时候,有些时候将初发心的菩萨呢称之为就是菩萨,将登地的菩萨呢称之为大菩萨,有这样一种说法,或者说八地以上的菩萨称之为大菩萨,这个也有说法的。但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初心也好,还是说是久行菩萨行的大菩萨也好,反正呢都要修持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心,就四无量心都要修持。

下面说第二个科判呢是宣说差别:

若与解脱道脱离,则四梵住三有因,

灭道所摄此四者,越过有海四无量。

差别呢就说是这个对于这个四无量心宣讲一般的修法和殊胜的修法。那么就说一般的修法和殊胜的修法有种种的差别,所以说呢我们在修四无量心之前,无垢光尊者通过殊胜的慈悲心呢来告诫我们,首先呢就指出这个四无量心也不是单纯的一种,四无量心呢有两种,所以说呢避免我们修持一般的四无量心,要引导我们修持殊胜的四无量心。那么要让我们这样去修持呢,必须要在我们相续当中安列二者的差别,我们就是说知道了二者的差别之后呢,我们就不会以暂时的四无量心来做为究竟,就会就说是这个可以说了知究竟的四无量心之后呢,就修持安住于这个究竟的四无量心当中。这个就是第二个科判的这个它的必要性和它的含义。若与解脱道脱离,则四梵住三有因,那么这个就是讲这个四梵住的修法。四梵住的修法呢就是讲这个三梵天的因,或者说是声无色,这个色界的因呢就称之为四梵住,这个是一般的四无量心的修法。那么从哪个方面来体现它是一般这个,一般的这样修法呢,与解脱道脱离。那么与解脱道脱离呢修持这个四无量心呢称之为四梵住,这个四梵住呢是三有轮回的因,啊是三有轮回的因,没办法成为这个殊胜解脱的因。虽然呢在这样一种四梵住当中呢,它也缘啊就说是很多众生修持慈悲喜舍这样四种修法,但是它必定没有真实发起一切??(14 分 57)的心,或者说呢没有随顺这样一种法界而修持,没有随顺这样一种真实发心而修持的缘故呢,所以说呢它是称之与解脱道脱离的。这样一种四无量心的修法呢,它是一种这个特殊的一种慈善法,特殊的一种善道,但是这个特殊的善道呢也有有漏和无漏的差别。有漏和无漏呢就是说有没有烦恼啊,或者说是与这样的法界实相靠不靠近,随不随顺啊,这方面呢可以安列真实的就说有漏无漏和这样一种随顺的有漏无漏。真实的无漏修法当然就是圣者,相续当中已经证悟了空性,现见了法性之后呢他相续当中具备真实的无漏。然后呢就一般的这个修行,以一个凡夫心打比喻讲,一个加行道的修行者,加行道的修行者,相续当中呢还没有真实的就说现见法性,没真实的列出障碍,从他的本体来讲应该是有漏,他相续当中,他的相续当中应该是有漏,但是他的修法呢靠近,或者说随顺于真实义,随顺于法界的缘故呢,也可以将他的修法安列成无漏的修法当中,就这样的一种含义了。所以说呢这样一种中无量心,一般的这个四无量心呢与解脱道脱离的缘故,也就是说又没有生起真实无漏的功德,又没有生起无漏去修持,他这样一种修法呢完全是与解脱道脱离,与解脱道脱离就和世间三有轮回相顺,就说是相顺于世间轮回,所以说呢这样一种四梵住,这样一种四无量心呢三有因,就成为转生三界轮回的因。当然呢转生修持三无量心呢他也会获得这个梵天的果,也会转生到凡世间,但是呢就是说毕竟发起真实的出离心,没有发起真实的菩提心,没有与空性摄受的缘故,他最终就还是要堕落到地狱当中,堕落到这个轮回当中继续受苦。所以说从整个侧面来讲它是一个还是流转三界轮回的因,只不过他的修法比一般的实战啊比一般的恶业要超胜而已了。

下面就讲这个就说殊胜的四无量心,灭道所摄此四者,什么是灭道所摄,这个灭道呢就是寂灭的道,那么寂灭的道称之为灭道,那么什么道是寂灭的道,佛道,或者说是真实的就说随顺于法界的这样一种道就称之为灭道。那么就是说是这个灭道所摄这样一种此四者呢就是讲慈悲喜舍啊这四种修法,慈悲喜舍四无量修法,因为灭道所摄的缘故,越过有海四无量,它就可以超越三有的大海,越过有海,超越三有的大海,也就是说成为解脱的因,成为登地的这样一种真正的因,啊这样一种称之为四无量心。所以说呢在这个颂词当中在注释当中,那么就说是为了让我们了知二者的差别呢,于名称上面一个叫四梵住,一个叫四无量。那么就说前面我们讲的一样,一方面讲的时候呢二者之间确实是从这个颂词当中来区别的时候有它的差别,但是如果按照《庄严经论》这样一种这个校正来看的时候,这个四梵住和四无量就是一个意思。四梵住就是四无量心,四无量心也可以叫四梵住,只不过呢二者之间的内涵,内涵呢有很大的差别而已。所以说呢如果要让我们去分别四梵住和四无量心的差别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就说是主要就是从它的内涵上面去区别。名称上面也可以这样去区别,但主要的还是从它的内涵。比如说这个颂词当中讲的很清楚,与解脱道脱离的这样一种四种修法就是四梵住,三有的因。然后呢灭道所摄的四者呢,能够超越三有大海,这个就称之为四无量心。总之呢和解脱道相顺,和解脱道背离,这个二者之间就是这个二者之间的差别了。

《胜藏经》中云:“舍利子,未真实发心或未随真实发心之慈悲喜舍四者即是四梵住,现行于三有中;”那么在佛经当呢也是这样讲过的。未真实发心,未真实发心就是说相续当中没有发起这样一种这个解脱心,没真实发起解脱心,或没真实发起这样一种这个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有两种,有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有胜义菩提心,反正呢就是相续当中没有真实发起这样一种这个向胜义解脱道的心呢就称之为未真实发心,或未随真实发心。就说是这个真实发心没有发起来呢,这个方面呢就说是一个标准。但是呢就说我们现在正在努力,我们在随顺这个真实发心,靠近这个真实发心,这也可以算是一个真实的这个殊胜的修法,但是呢既没有真实发起这个心,也没有随顺发起这样一种心,也就说没有靠近这样一种真实发心,这个方面呢慈悲喜舍四者呢就称之为四梵住,现行于三有中,现行于三有中就是说还会流转,继续在三有当中不停的流转,这个方面就是现行于三有当中,就说没办法获得殊胜解脱。“若是真实发心或已随真实发心之慈悲喜舍则是四无量,行于涅槃道之故。”真实发起了解脱心,或者说这个大乘心摄受,或者说虽然没有真实发起但是现在呢正在努力,想要靠近这样一种真实发心,象这样一种慈悲喜舍呢就是四无量心,啊行于涅槃道之故,用它可以相顺人间梵道,或行于涅槃道之故,这个方面呢就称之为真实住的修法。

《胜藏经》中云:“舍利子,未真实发心或未随真实发心之慈悲喜舍四者即是四梵住,现行于三有中;

既没有真实发起这个心,也没有随顺发起这个心,没有靠近这样的发心,这方面慈悲喜舍四者就称之为四梵住,现行于三有中,现行于三有中就是继续在三有中不停的流转,没办法获得殊胜解脱。

若是真实发心或已随真实发心之慈悲喜舍则是四无量,行于涅槃道之故。”

真实发起了解脱心或者大乘心摄受或者虽然没有真实发起,但现在我正努力想要靠近这样子发心,像这样的慈悲喜舍就是四无量心。行于涅槃道之故,因为它可以相顺于涅盘道,或者行与涅磐道之故,这方面就称之为真实殊胜的修法。

下面讲第三个科判:

甲三、宣说所缘境之差别:

所缘众生为有缘,周遍法性为无缘。

所缘境有有缘和无缘的差别。无缘呢,以前也讲过,有执着,有缘取,就称之为有缘。无执着无缘取就称之为无缘。这个方面主要是按照境来讲的。对众生对有情真正生起一个四无量心的对境。这方面就称之为有缘。然后缘周遍的法性。一切众生也好,一切诸法也好,缘他们的法性修持,就称之为无缘。所以说所缘众生为有缘,周遍法性为无缘。这方面主要是从所缘境的侧面分析和安立的。

四无量心的所缘境若是一切众生则生起有缘四无量心,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所缘境,就是我们自己所缘的对境,如果说是直接缘接众生而修持,因为一切众生是自己所缘的缘故。所以说这样一种心态这样一种修法就称之为有缘四无量心。

如果所缘境是诸法之真如法性,则生起无缘四无量心。

如果说自己的所缘境是诸法的真如法性。这个时候生起无缘四无量心。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怎么理解这含义呢?如果说我们缘一切万法的空性缘一切万法的真如法性。外面所缘性就是真如法性了,可不可能对真如法性生起四无量心?所以说我们知道,一切万法还是说众生的本体也好,一切山河大地器世界间也好一切万法的本体就是真如法性,空性光明无二的。众生不了知一切万法都是真如法性。所以说生起很多很多的颠倒,菩萨修法时他就了知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实际意义上根本不可能缘一切万法生起实执,不可能缘一切万法生起爱取,也不可能以一切爱取造这些业,众生不知道一切万法是空性的,不了之这些,而颠倒执取的缘故,所以说菩萨了知一切万法本体,在看到众生的颠倒执着之后,这个时候就自然而然的对一切众生生起离苦得乐的这样的心,也能够真正的修持四无量心。所以说可以从这个方面了解分别。

《瑜伽师地论》云:“依于众生与法性分别生起有缘与无缘四无量心。”

这个和前面的意义是一样的。

前面讲第四个科判:

甲四(不清净所缘境之过患)分二:一、宣说不净所缘境之过患;二、教诲修学解脱之四无量心。

前面不是讲了一个不清净的所缘境,不清净的所缘境称为有缘。或者前面讲的若与解脱道脱离之四有因这个叫不清净的所缘境的过患。若缘不清净的所缘境的过患,是怎么安立的?首先讲这样第一个问题。

一、宣说不净所缘境之过患;

在科判和颂词之间加两句话。前者有限量,这是第一句,第二句是缘于少量众生。前者有限量,缘于少量众生。这个是引文。为什么称之为不清净呢?不清净的所缘境的原因是什么样的?比如说前面讲的四梵住。四梵住他是有限量的,她自己所生的心量有限量。或者所缘的众生有限量。功德有限量。它自己的作用有限量。这方面都是有限量的。它自己的所缘只是缘少量众生的缘故。称之为不净所缘境,

缘于不清净的所缘境的过患是怎样的。

不清净之所缘境,有缘之故梵天因。

不清净的所缘境因为有缘的缘故,成为梵天的因,对于很多众生来讲,很多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梵天了。外道他修很长时间的苦行就是想生到梵天当中并不一定想获得和梵天的一样的果位,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永远会做梵天的子民。梵天是一切万法的创造者。梵天是一起切万法的主宰。像是上帝一样,所以说每一个教徒不可能妄想说当一个上帝,或者当一个梵天。但是他生在梵天的时候,比如说梵天有三种:大梵天,梵伏天梵众天,生到梵众天就足够了。像这样修持四无量心就会获得梵天之因。

四梵住之所缘境为一两个等有限的众生,则生起有相慈心等四无量心,未被解脱之心所摄持,如母女二人同过恒河时,相互生起了慈心,因此死后转生于梵天中,这样的四无量心只能成为三有之因。如《入行论》云:“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

四梵住的所缘境就有一两个有限的众生,是什么意思呢?一两个有限的众生实际上是从最少最低的层次来讲的。从最低的层次来讲他们可以缘一两个众生修持慈心悲心等等。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和下面的比喻可以对照的,下面的比喻就是如母女二人同过恒河时,相互生起了慈心,。母女二人过恒河这个公案,大家很熟悉,不需要再讲了。在分析的时候。母亲缘女儿,女儿缘母亲。他们的所缘境就一个,母亲缘的就是一个女儿,女儿缘的就是一个母亲。所以说,他们缘对方生起慈心。生起慈心之后,直接转生梵天。她也没有修持四禅定,单单因为有一念的慈心就生在梵天当中。所以说所缘境最低是一个两个有限的众生。缘有限的众生生起的是什么样的慈心的?有相的慈心,因为不知道对方是刹那刹那的无常,也不知道对方是本体空性的,缘对方是实实在在的问题。然后生起一种有相的慈心有相的悲心有相的舍心有相的喜心。还有未被解脱之因摄受,根本没有这样的功德、作用,回向或者最后获得这样解脱的果位,或者说成佛度化众生,这些都没有的。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它是一种有限的修法。它是一种不清净的所缘境修法,所缘境很少,两个,生起慈心的本体是有相的慈心。作用的是根本没有被解脱心摄受的,也就是说只能转生在这样的轮回当中,是这样的一种修法。所以说,通过这样修持之后转生梵天当中,转生为梵天当中的天人,不一定转生为梵天王。转生为梵天王需要修持很殊胜的圆满的资粮,才可以真正地作为梵天王。梵天王修持的时候,一般认为梵王他也认为这些众生是自己所生的。虽然梵天王也有神通啊,但是是不是通过一种业力或者什么样的无明障碍他就认为这些动物都是自己的子民,都是我生的,全部都是我所产生的,都是我创造出去的,这样安立的。

在学《俱舍论》的时候也是这样学习过的。通过这样的修法,或者生为梵王或者生为梵天的子民,这样的四梵住只能称之为三有之因。这样一种四梵住的修法,没办法超越轮回。因为它的果被它的因所限制。它的因已经讲过了,一两个有限的众生,还有是有相的慈心,根本没有被解脱的心所摄受。所以说只能成为三有之因。我们在分析,实际上二乘小乘的修行者,他也修四无量。他的所缘算是一两个有限的众生,反正就是说它修持的众生的对象是有限的,很少很少的。还有他的慈心,他所生起慈心的本体严格来讲也是有相的。但是这些声闻缘觉他所修持的慈心,是了知一切万法是刹那生灭的这种波动的自性。所以说虽然是有相,但是有相当中,也算是被法所摄受的。第三点最不共的一点是,它被解脱的心摄受了。声闻缘觉所修持的四无量心,它被解脱的心摄受,他自己要离开轮回。

我修持四无量心是为了在轮回当中度脱,是被解脱之心摄受的,他能够成为三有解脱的因。一般外道的修法或者世间的这种修法那就没办法成为解脱因的缘故。原因,前面三个条件一分析下来。上师在这个地方也讲过,真正要生梵天的话,是不是像注释当中所讲的,一两个有限众生呢。上师讲这一两个众生是从最低的层次讲的。

声闻缘觉所修持的四无量心呢,他被解脱的心,就是说自己要离开轮回,我修持四无量心是为了从轮回当中度脱,他是被解轮回心摄持的,所以说他能够成为三有的因。那么就是说是一般的这些外道的修法,或者世间的一些修法呢,它就没有办法成为解脱的因的原因呢,就说是前面三个条件一分析下来之后就了解。还有上师在这个地方也是讲过,那么就是真正要升梵天的话,是不是真像这个注释当中讲,就是一两个有限的众生呢?这个上师讲了,这个一两个有限的众生是从最低的层次讲的,真正的这些外道也好或者声闻缘觉也好,他们在修持四无量心的时候,他的这个所缘也是无量的众生,他也缘无量的众生修持的。那么只不过为什么说是有限呢?或者说有限量的众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观待于大乘的这样一些修法来讲,这些修梵天的因的这些外道的修行,他们的所缘就成了有限的非常非常少的。他们可以说他们自己所缘的这些众生呢,缘这些苦苦,最多缘一个变苦,实际上行苦的众生根本缘不了,根本缘不了。还有呢他自己没办法缘自己,还有大梵天以上的这些二禅、三禅、四禅的众生缘不了,无色界的众生缘不了,就是这样他只能缘下界的。所以从这个侧面来讲的话就是有限极其有限的,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了知为什么他是有限的。而为什么又能够安立他们的这个因是四无量心呢?所以说我们就说无量和有限二者是不是冲突的?是不是矛盾的?我们就知道呢,如果从他自己修梵天的因,大梵王他以前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他的四无量心在修的时候,他也是缘无量的众生修持。所以说从这个侧面可以安立成无量心,但是呢和大乘的这个所缘来观待的时候呢,他就成了有限量的,所以说二者之间是从不同的分位,不同的层次来进行安立的,实际意义上没有矛盾。而也就是说呢这样一种四梵住也可以称之为四无量心,也可以称之为四无量心的原因就是必须要了解的。

下面用教证来说明,如《入行论》云:“身一明净心俱得梵天果。”那么生起一个明净的心呢,也可以获得梵天。主要是对照母女过恒河的时候,互相之间生起一个比较坚定的,比较明清比较坚定的这样的一种心念,然后通过这样的一念的慈心呢,就得到了梵天果,从这个方面来进行解释的。

而第二个科判呢:教诲修学解脱之四无量心。

先了知差别后,再修四无量心,那么首先了知了前面这些这样不清净的修法它的差别,它的过患,了知之后再修持这个解脱的四无量心。所以说先了知差别,这几个字呢,主要是对照前面它的不清净的所缘它的过患,然后再修持四无量心呢,就是科判当中讲要修学解脱的四无量心的意思。所以说我们要比较这样二者之间的差距之后呢,然后呢就要舍弃不清净的修法,要受学真正清净的能获得解脱道的修法,否则的话我们如果不了知这个差别,我们用几十年的时候去修持这样的四无量心,当然修来修去最后转生到梵天当中的时候就划不来。所以我们就知道首先把他这样一种所修的这样一种对境啊,把所修的对境搞的清清楚楚,生起了定解之后呢,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可以避免很多很多的歧途。确确实实我们修一个法,它就是一个解脱的因,修第二个法又是一个解脱的因,这个完全来自于修法之前的这个闻法,思维法生起了定解。有这个定解做前提,我们的修法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成就。因为避免了很多歧途的缘故,否则的话我们看一看其它的,或者说是自己以前的,这样的一种状态呢就可以很清楚。以前呢对什么是三宝也不知道,就说是如何皈依也不知道,如何发心也不知道,空性怎么样修持也不知道,那么乃至于如何修四无量心也不知道,像这样的话,在这样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当中,我们说碰巧得到一个解脱果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我们要知道要修持一个可以说是正确无误的解脱道,要获得一个正确无误的解脱果,这个方面必须来自于他的正见,非常的端正,非常的正确。正见一端正了一正确了,我们的修行跟随就端正了,所以说我们就知道,刚开始多学这样一种法义,生起定解对我们后面的修学,指导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此为无缘入解脱,具悲心者当修学。“此为”呢就是真实的修法,真实的四无量心,这种真实的四无量心呢,就是无缘观待于前面的有缘,观待于前面的不清净,所以称之为无缘,称之为清净的这样的一种修法。入解脱通过这样一种无缘的修行,可以入到解脱道当中。具悲心者当修学,所以说相续当中具有悲心的人,具悲心者的意思啊,这个方面当修学呢。就是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本来四无量心当中就有一个悲无量心,这个悲无量心,是我们入道之后的所缘的修法。为什么这个地方讲具悲心者?这个具悲心者可以理解成,具有悲心种姓的人,就是具有大乘种姓的人可以理解成具悲心者。那么就是说相续当中有这样一种大乘悲心种姓的人,应当修学四无量心的修法,应该以真实清净的四无量心做为我们的所缘境然后进行这个修持的。欲求解脱者唯一应当修学真实所缘境与四无量心,那么想要求解脱道的人啊,就说明他的相续种姓已经萌发了苏醒了。如果就是说不管怎么样上师诸佛菩萨怎么样宣讲,自己一丝一毫求解脱的心都没有,就说明他相续当中的这个种姓还没有苏醒,如果现在不管怎么样,想求解脱道有一个求解脱的心,就说明我们的种姓已经苏醒了。所以说苏醒了解脱种姓的人啊,应该修持真实的修法。那么修持真实的所缘境,就是对于慈悲喜舍四种缘有情的慈心,四无量心或者说是缘法的四无量心,缘无边的四无量心真实所缘,还有四无量心的真实的这个修法呢,都应该真实的去学习真实的去修习,这个方面就是一种教诲。

那么下面讲第五个大科判呢:就是宣说真实的所缘境。那么就是一方面要教诲我们修学真实的所缘境,那么到底什么是真实的所缘境呢?我们必须要了知。所以说无垢光尊者在科判当中进一步马上跟我们宣讲,真实所缘境是什么样的一种体相?宣说四无量心之所缘境,不具快乐之有情,痛苦所逼可怜者,幸福贪心嗔疏者,慈悲喜舍之对境。那么慈悲喜舍之对境的这个对境呢,就是这个前三句所讲的这样的一种对境,首先是不具快乐的有情,这个是慈心的所缘境,就是我们这个慈心的所缘境呢,或者我们慈心所缘的有情是谁,所缘的有情是不具快乐的有情。那么反正就是相续当中没有获得快乐的,不管是身体方面没有快乐,心没有快乐,或者说是整个轮回当中,因为行苦所逼没有快乐,不管是怎么样,反正呢就是没有快乐的有情,愿他获得快乐,这个叫做慈心的对境。痛苦所逼可怜者这个是悲心的对境,那么悲心就是拔苦,拔苦为幸的,所以呢我们看到痛苦所逼的可怜的众生的时候呢,这个时候就可以做为一种悲心的所缘境。不具快乐和痛苦所逼这个是两个侧面,所以说我们就讲不具有快乐的众生让他获得快乐,痛苦所逼的众生让他离开痛苦,这方面是两个侧面的。所以说我们就知道从慈和悲啊,它是一本体一反体,那么就可以从他的所缘境,一个是缘他不具快乐的有情让他获得快乐。第二个悲的所缘境是痛苦所逼已经现前痛苦的众生,让他就离开痛苦,这个方面是慈悲二者的分别所缘。幸福就是喜心的所缘境,就是讲已经获得快乐的,现在这个世界上有些身体很好的,相貌端严的,或者就是说具有财富的,或者就是说一切都是幸福美满的。这个呢我们要缘他,缘他怎么样呢?生起喜心,我们相续当中缘这个幸福的众生呢,内心当中生起这种欢喜,生起什么欢喜呢?愿就是真心诚意的愿这类幸福的众生呢,从现在乃至于成佛之间,永远不要离开这种快乐,永远不要离开这个幸福,他现在这种幸福越来越增上,然后就是说是越来越增上,越来越圆满。就是比如说现在的幸福呢,只是一个人道的幸福,然后愿这些人道的幸福呢,不要丧失不要失去。然后他的幸福一直增上,增上到欲天,增上到色界,然后就是超出这样一种轮回,获得这样一种解脱的安乐或者解脱的幸福,乃至于成佛的果,我们的喜心就是这样缘的。那么这种喜心绝对是没有嫉妒的状态的,一丝一毫的嫉妒心的状态,那么看到一个众生的时候,反正每个众生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一种幸福,或者有些众生的幸福很明显,有些众生的幸福不太明显,有些众生的幸福比较长久比较稳定,有些众生的幸福呢不是很稳定。不管怎么样反正呢我们缘一个众生的时候,比如说我们比较熟悉的众生,比较熟悉的众生呢,有一段时间他具有痛苦没有快乐,我们就对他修慈悲心。那么有一段时间他就是方方面面春风得意了,或者说方方面面很顺利就是很幸福的时候,我们就缘他修持喜心。反正呢从这个方方面面来修的时候呢,那么对境呢就是我们自己修慈悲喜舍的对境,不一定按照我们的这个想法去改变的,不一定是这样,比如说我看到很苦的一个众生,我内心当中可以对他修悲心的,可以对他修悲心,但是对方会不会因为我修悲心马上转变了,不一定马上有这么明显的效果。但是慈悲喜舍在对境上面虽然没有办法明显转变,但是对我们的心来讲,对我们自己的心他可以做明显的转变,可以迅速的转变,以前我们的心不是这样的,不愿众生就是离苦得乐的,不愿这些安乐的众生再再增上的,没有这样一种心,但是我们修了慈悲心,四无量心之后,我们的心就会大幅度的转变,就会转变在利他的方面。

转变成慈悲喜舍的状态当中,这个也是必须要了解的。

还有贪亲嗔疏者,这个就是舍心的对境。贪亲嗔疏这个就是不平等,不是等舍,这个舍就是等舍的意思。就说是不平等,如果对亲人有贪著,对其他的非亲人,这个疏字,非亲、怨敌称之为疏,如果对我的亲人贪著了,那么肯定对其他的人就会生起嗔恨心,对于怨敌就是生起嗔恨心,这个是很明显的对比的。

所以说缘这样一种贪亲不平等的人生起舍心,就愿他们都能够放弃对亲人、对怨敌的贪嗔心,助于平等的境界当中,从这个方面就是舍心的对境,所以说宣说四无量心所缘境,我们在修的时候就是缘这四类众生一个一个去修持,修持完之后因为一切众生不包括在四类当中的根本没有的,全部都是四种对境当中,所以说我们修持四种对境就自然引发慈悲喜舍的这样一种四无量心的状态。

缘于众生之四无量心的所缘境:不具安乐者、痛苦可怜者、快乐富裕者、贪亲嗔疏者分别是慈、悲、喜、舍之对境。

前面颂词当中讲的很清楚了,实际上我们修持四无量心的时候,缘于众生的四无量心的所缘境就是在颂词当中所讲的这四者。

《经观庄严论》云:“寻求安乐者,痛苦可怜者,安乐具惑者……”

这个方面就讲到了这四种对境。寻求安乐者就是讲不具快乐的众生他寻求安乐,所以说是慈心的对境;痛苦可怜者他被痛苦所逼迫处于可怜状态,是悲心的对境;安乐就是前面所讲的幸福的对境;具惑,这个惑就是讲舍心的对境。为什么叫具惑呢?贪亲嗔疏这个就是一种惑,这就是一种烦恼,具有这样贪亲嗔疏的状态就叫做具惑,所以说具惑就是前面所讲到的贪亲嗔疏的对境就叫做具惑众生,具有贪嗔的烦恼称为具惑。

下面讲第六个科判,宣说意相,这个意相就是讲心态的意思。宣说我们什么样的一种心态,最后生起什么样的意相,或者生起什么样的心态呢,就是第六个科判讲的。

甲六、宣说意相:

许相得乐离痛苦,不离欢喜心堪能。

许就是讲承许的意思,相就是指意相,承许意相就是下面所讲的这些,得乐就是愿众生得乐的这样一种意相,这种心态。愿众生离开痛苦的这样一种心态,不离欢喜心的心态,然后心堪能的心态。心堪能就是说缘一切众生一视同仁,舍弃贪心、嗔心而平等观待,这个叫心堪能。

如果说是自己对亲人有贪著,对怨敌有嗔恨,这个心就没有堪能,为什么没有堪能呢?这个心还有不平等状态的缘故,叫心堪能。所以说我们能对一切的贪心生起的众生,或者对于一切亲的和怨敌都能一视同仁的话,这方面自己的心都能平等,对于安住于平等方面就是有一定的能力,所以这个方面称之为心堪能。

愿慈心对境的众生无有痛苦、悲心对境的众生具足安乐,

就是自己祈愿或者修的时候,内心当中生起真实的想法,生起这样一种想法愿什么呢?愿慈心对境的众生无有痛苦。因为我们慈心的对境的众生是不具安乐的,那么现在我们慈心所对境的众生,愿他们没有痛苦的获得安乐。

悲心所对境的众生是痛苦的众生,痛苦的有情,那么现在愿他们离开痛苦获得安乐。那么这方面讲的是不是和前面颂词当中有不一样的地方呢?颂词当中讲许相得乐离痛苦,得乐是对照慈心的,离痛苦对照悲心。为什么在注释当中慈心的对境是无有痛苦,悲心对境的众生具足安乐,应该把具足安乐放在慈心对境的众生具足安乐,悲心对境的众生无有痛苦,这个不是更合适吗?实际上我们前面讲过,在《庄严经论》当中讲过,慈悲二者一本体的,那么我们缘众生远离痛苦,或者说缘众生获得安乐这种心态,修慈心的时候我们说愿众生获得安乐,那么他获得安乐了,肯定我们愿他们没有痛苦的。

悲心的对境,愿他们离开痛苦,离开痛苦干什么?离开痛苦肯定是让他们得到安乐,所以说拔苦予乐,就是说具足安乐没有痛苦这是两个侧面,一本体两个反体而已,所以说在注释当中讲,慈心对境无有痛苦,悲心对境具足安乐,这个就是一个意思,因为它们就是一个本体的缘故。一个本体都可以用,反正你说是无有痛苦他也是具足安乐就没有痛苦的,然后具足安乐肯定是没有痛苦而具足安乐的,所以这两个方面没有什么痛苦之处。

喜心对境的众生不离欢喜、舍心对境的众生舍弃贪嗔后一视同仁。

这个也是和前面的愿字一切对照,第一个愿字和下面的这个都要对照的。愿喜心对境的众生不离开欢喜,喜心对境的众生就是获得幸福安乐的众生,愿他们永远不离开欢喜心,然后愿舍心对境的众生舍弃贪嗔之后一视同仁。因为我们舍心对境的众生他就是贪亲嗔疏,那么愿我们舍心对境的一切贪亲嗔疏的众生,舍弃贪嗔之后,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全部都是一视同仁的。

现在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会生起这个是我们的亲友,这个是我们自方的人,然后对方就是一个怨敌,敌对方的人。像这样有不平等心,这样不平等心我们在发心的时候,我们在愿解脱的时候,愿谁解脱?自然而然愿我们这边的人首先得到安乐,那么其他的众生就是下一步考虑的。

这个方面就不符合大乘道的精髓,所以说我们要修持舍心的时候,就愿世界上的一切众生都能够平等舍,都能够舍去贪嗔,一视同仁。如果愿别人能够做到这样,那么我们内心当中肯定也是愿一切的亲人,愿一切的怨敌,中等的人都能够获得殊胜的安乐,这个方面就是修持舍心。

《经观庄严论》云:“慈爱诸众生,不离乐心者,不离喜心者,顶礼利乐尊。”(合心及离心,不离利乐心,怜悯诸众生,顶礼利乐尊)

像这样就讲到了四无量心。合心就是讲慈心,离心就是讲悲心,为什么合心就是讲慈心呢?因为我们发心愿众生的相续和安乐和合,就是说他们内心当中不是没有安乐,现在我们菩萨修行的时候,或是说真正修行的时候愿快乐和他的相续和合起来,所以这样一种慈心叫合心。

离心就是愿痛苦离开众生的相续,那么我们发起这样的悲心就叫离心,所以说合心就是愿众生获得这样的安乐叫合,然后愿众生离开痛苦叫离,所以这两种心态分别称之为慈心、悲心,或者合心和离心。

不离利乐心,就是喜心安立的,因为众生他自己获得幸福利乐的时候,愿他们继续的不要离开这样一种利乐,这种愿众生不要离开利乐的心态就称之为喜心。

怜悯诸众生就是舍心,这个诸字就是一切众生的意思,为什么怜悯诸众生叫舍呢?因为不是一类众生,而是诸众生,诸众生当中就有自己亲人方面的众生,怨敌方面的众生,中等的众生,那么平等的怜悯一切众生这个叫做舍,舍无量心。

顶礼利乐尊,这个利乐尊实际上就是佛陀,佛陀叫利乐尊。那么为什么这个方面这样讲?因为这个方面我们学过,主要是《庄严经论》二十四品当中第一个颂词,第一个颂词是指佛陀相续当中圆满具备四无量心,这个侧面讲叫做利乐尊,所以从佛的相续当中圆满具备四无量心的侧面顶礼佛陀,这个是顶礼利乐尊的意思,是净佛品的第一个颂词,最后一句顶礼利乐尊,翻译的方式稍微不一样,但实际意义上是一样的。

四无量心之本体即远离各自之违品。

四无量心的本体就是离开各自的违品,从这个方面安立的。

彼论又云:“舍梵天违品,具无分别智,趋入三所缘,成熟诸众生。”

彼论是指《庄严经论》。梵天两个字就是讲梵住,就是讲四无量的意思,梵天就是讲四无量心或者梵住的意思,所以虽然用了梵天两个字,但实际上意义应该说是这样一种梵住或者讲四无量心。

这个也是在第二十品的时候,二十品讲梵住品,梵住品第一个颂词讲这个含义的,实际上就讲菩萨的殊胜的四无量心的修法有四种特色,四种特色离障是第一个,合治是第二个,然后转进是第三个,成生是第四个,这个方面是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分别解释的。

舍梵天违品,第一句就讲违品,违品方面要舍弃,就是说按照《庄严经论》的注释,麦彭仁波切的注释来讲的时候,这个违品怎么理解呢?违品有四种,因为四无量心有四种的缘故,所以说违品有四种,那么第一个慈心的违品是什么?慈心的违品就是嗔心,如果自己相续当中有嗔恨心,不可能说是对众生,愿众生生起一种得乐的心,不可能的。

第二个方面悲心的违品是什么?就是损害心,损害众生的心就是修悲心的违品,如果现在我们对众生有损害心,愿他倒霉也好,或者说是愿他死亡也好,愿怎么样衰败也好,反正这样一种损害心肯定是悲心的违品。

喜心的违品是什么呢?喜心的违品就是不欢喜心,对众生所获得的一切的增上的圆满,自己相续当中嫉妒、不欢喜,不愿意他获得这个,这方面就是喜心的违品。

然后舍心的违品是对于贪嗔的一种不平等心,对于亲人、对于怨敌都不平等,对于亲人愿意照顾、帮助,对于怨敌就愿他倒霉失败,这个方面就是不平等心。

所以说这四种心态就是四无量心的违品,舍弃四无量心的违品这个就是菩萨四无量的第一个特色。

第二个特色,菩萨的四无量心的第二个特色是具有无分别智,就是说他在修持四无量心的时候,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好像有一个有相的慈悲喜舍,他是和无分别智和合的,合字的意思就是和无分别智慧相和合,这个方面就称之为菩萨的四无量。

趋入三所缘,转境,菩萨的作意缘境而转,这个境有多少呢?所缘境有三种,所以趋入三所缘,趋入三所缘的意思就是从对境的侧面来讲有三种,一个是缘有情的四无量,第二个是缘法的四无量,第三是缘无缘的四无量。在《入中论》当中讲是缘众生的悲心,然后缘法的悲心,缘无缘的悲心,但是这个方面是讲四无量心的缘故,所以所缘境一个是缘有情,第二个是缘法,第三个是缘无缘,就是这三种。

趋入三所缘,然后成熟诸众生,这是第四个特点。第四个特点是成生,成生的意思就是成熟众生。菩萨的四无量心不单单是获得三有梵天的果,他是能够成就一切众生,能够成熟一切众生的相续,这个方面就是菩萨第四个特点,所以说无垢光尊者这个方面引用《庄严经论》来介绍菩萨的四种修法。

舍弃各自之违品即是指《经观庄严论释》中所云:“不分别他境,缘快乐者、痛苦者、中等者三对境而利益众生。”

舍弃各自的违品就是指注释当中所讲的这个含义,舍弃各自的违品就是说实际意义上从注释当中讲,各自的违品从前面四种违品,那么这个方面舍弃各自的违品的意思是怎么样的呢?意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舍弃了违品之后,他的那种状态,舍弃违品之后的状态就是这样四种。第一个不分别他境,可以理解成无分别智慧,对于他境的不分别,上师在讲的时候这样讲解,这个是无缘,这个是一种无缘的四无量心。

然后缘快乐者、痛苦者、中等者三对境,就是有缘的,反正有缘、有缘取的,这个是缘对境有快乐的众生,然后痛苦的众生,然后就是中等者的众生,缘这三个对境而转入,就是舍弃了违品之后如是安立这个状态。

如何趋入所缘境呢?

下面加几个字,以三种心态趋入,就是不具苦乐前面加上“以三种心态趋入”。

(以三种心态趋入)不具苦乐之中等对境,痛苦可怜或具有贪嗔苦因苦果之痛苦对境,幸福快乐之安乐对境,心趋入此三种对境。

就是说以三种心态来趋入下面三种对境,不具苦乐之中等对境,这个不具苦乐的中等对境就是说不明显的意思,不明显,就是说某些众生的对境当中苦也不明显,乐也不明显,好像是安住一种舍受,但实际上这种舍受安不安立成苦乐呢?这样一种舍受实际上是,如果要详细分别的时候肯定要包含在苦当中,因为他必定是一种行苦。所以像这样不具苦只能说他苦乐的状态不是很强烈,不是很明显。那么对这一类众生怎么样观待呢?对这样不具苦乐的众生反正愿他获得安乐,愿他离开痛苦,这个方面是一样的。

然后对第二类众生,就是讲痛苦可怜的,或是说具有贪嗔、苦因苦果的这样一种痛苦的对境,这方面痛苦可怜就是讲已经现形了非常严厉的身心痛苦,这个方面愿他们离开痛苦。然后具有贪嗔苦因,或字是连接,或者具有贪嗔苦因的,或者贪嗔苦果的对境,这个方面也可以安立的。就是说这方面对境主要安立成舍心的对境,因为众生他安住在贪嗔的苦因当中,那么必定会显现贪嗔的苦果,所以对这方面贪嗔苦因苦果痛苦的对境。

还有幸福快乐的安乐对境,这个方面就是指喜心的对境,幸福安乐快乐对境,心趋入此三种对境,或者加前面的不分别他境,前面讲四种。这个方面讲后面缘快乐者、痛苦者、中等者三种,就是有三种对境,那么心趋入于这三种对境而进行修持,这方面就是如此趋入所缘境。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