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班笔记(仅供参考请勿转发) /

大圆满心性休息kepan-output

Total words: 268. Estimated reading time: 0 hour and 10 minutes.

02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译 序 大圆满心性休息颂颂词 总 论

第一品 暇满难得

  • 甲一(总说暇满难得)分二
    • 乙一、略说暇满难得
    • 乙二(广说暇满难得)分八
      • 丙一、宣说十八暇满
      • 丙二、虽得暇满然无可信之理
      • 丙三、劝勉勤于正法
      • 丙四、今当精进之理
      • 丙五、暇满难得之理
      • 丙六、今若不勤则受轮回之苦
      • 丙七、暇满为诸法之依处
      • 丙八、宣说暇满难得之比喻
  • 甲二(认识暇满之自性)分二
    • 乙一、总说
    • 乙二(别说)分六
      • 丙一、宣说相似人身
      • 丙二、宣说中等人身
      • 丙三、宣说珍宝人身
      • 丙四、当思正法之理
      • 丙五、如是思维之功德
      • 丙六、于业地修法具大义
  • 甲三、(明确观察能依所依之自性)分六
    • 乙一、法之根本为心
    • 乙二、应当日夜精勤修法
    • 乙三、宣说功德令生欢喜
    • 乙四、成办超人善妙之理
    • 乙五、暇满为诸乘之所依
    • 乙六、观修难得之方法
  • 甲四、回向此品善根

第二品 寿命无常

  • 甲一、略说
  • 甲二(广说)分十三
    • 乙一、所爱之身亦是无常
    • 乙二、虽得梵天果亦是无常
    • 乙三、乃变化性故为无常
    • 乙四、器情世界皆为无常
    • 乙五、以诸佛佛子示现涅槃而说无常
    • 乙六、以无增唯减而说无常
    • 乙七、外内皆为无常
    • 乙八、以比喻说明无常
    • 乙九、终舍一切故为无常
    • 乙十、三世均为无常
    • 乙十一、三有皆是无常
    • 乙十二、刹那亦无常
    • 乙十三、诸缘时境皆无常
  • 甲三(劝勉精进)分三
    • 乙一、具足上师窍诀时当修法
    • 乙二、若不精勤则不得解脱
    • 乙三、于不听善妙教诲者生悲心
  • 甲四(结行)分二
    • 乙一、欲越轮回者当观无常之理
    • 乙二、宣说功德
  • 甲五、回向本品善根

第三品 轮回痛苦

  • 甲一(总说痛苦自性)分八
    • 乙一、略说痛苦
    • 乙二、宣说痛苦之比喻
    • 乙三、宣说为欲所诱之比喻
    • 乙四、不断受六道痛苦逼迫
    • 乙五、怨亲不定之理
    • 乙六、投生无数痛苦之理
    • 乙七、纵得梵天乐之果亦终将受苦之理
    • 乙八、变化之性故痛苦
  • 甲二(分别广说)分三
    • 乙一(迷基)分二
      • 丙一、宣说三界迷乱之所依
      • 丙二、宣说八识聚迷乱之基
    • 乙二(迷理)分二
      • 丙一、了知本面而解脱与未知本面而迷乱之理 可以承认外境是由心之习气所生的迷乱显现
      • 丙二、以我所执漂泊轮回受苦之理
    • 乙三(分类)分七
      • 丙一(地狱之苦)分三
        • 丁一(热地狱之苦)分十二
          • 戊一、复活地狱之苦
          • 戊二、黑绳地狱之苦
          • 戊三、众合地狱之苦
          • 戊四、号叫地狱之苦
          • 戊五、大号叫地狱之苦
          • 戊六、烧热地狱之苦
          • 戊七、极热地狱之苦
          • 戊八、无间地狱之苦
          • 戊九、彼等之摄义
          • 戊十(孤独地狱)分二
          • 戊十一(近边地狱)分二
          • 戊十二、摆脱此等痛苦之教言
        • 丁二(寒地狱)分三
          • 戊一、宣说八寒地狱
          • 戊二、宣说彼等寿量
          • 戊三、摆脱地狱痛苦之教言
      • 丙二(饿鬼痛苦)分三
        • 丁一、住界饿鬼
        • 丁二、空游饿鬼
        • 丁三、劝勉不贪三有勤修正法
      • 丙三(旁生痛苦)分二
        • 丁一、痛苦之理
        • 丁二、劝勤修法
      • 丙四(人类痛苦)分三
        • 丁一、总说受八苦之理
        • 丁二(别说八支分苦)分八
          • 戊一、生苦
          • 戊二、老苦
          • 戊三、病苦
          • 戊四、死苦
          • 戊五、怨憎会苦
          • 戊六、爱别离苦
          • 戊七、求不得苦
          • 戊八、近取蕴苦
        • 丁三、劝诫为摆脱人间痛苦勤修正法
      • 丙五(非天之苦)分二
        • 丁一、无乐之理
        • 丁二、劝勉精进修法
      • 丙六(天人之苦)分四
        • 丁一、死堕之苦
        • 丁二、投生之苦
        • 丁三、有漏苦乐
        • 丁四(当修解脱法之摄义)分四
  • 甲三、思维轮回痛苦之理
  • 甲四、回向本品善根

第四品 业因果

  • 甲一、略说本体
  • 甲二(广说自性)分二
    • 乙一(修世间之法)分三
      • 丙一、略说
      • 丙二(广说)分三
        • 丁一(所依)分十
          • 戊一、宣说阿赖耶与阿赖耶识
          • 戊二、识积业之方式
          • 戊三、宣说识位
          • 戊四、各位之识
          • 戊五、宣说三界以何者为主
          • 戊六、融入方式
          • 戊七、各自分类
          • 戊八、无色界四名蕴依心之理
          • 戊九、认识四禅无色界之心
          • 戊十(欲界识一异之理)分三
        • 丁二(能依)分二
          • 戊一、宣说根本无明
          • 戊二(宣说不善业)分二
        • 丁三(果报)分三
          • 戊一、略说自性
          • 戊二(各自分类)分四
          • 戊三、彼等摄义
        • 丁二、不住有寂之理
        • 丁三(宣说果)分二
          • 戊一、略说
          • 戊二(广说)分九

第五品 依止善知识

    - 戊一、劣法器弟子之法相
    - 戊二、未观察之过失
    - 戊一、贤善弟子之法相
    - 戊二、思师功德忏前戒后
    - 戊三、勿令师不喜所作当请示
    - 戊四、于师前断除身之罪行
    - 戊五、断除一切语之过患
    - 戊六、断除意之邪分别念
    - 戊七、观察己过恒敬上师
    - 戊八、持一切恭敬行为
    - 戊九、修持正知正念不放逸
    - 戊十、以三喜恭敬承侍上师
    - 戊十一、以方便遣除他人之诽谤
    - 戊十二、如是而行之功德

第六品 皈 依

  - 丁二(别说因皈依境)分三
    - 戊一、总说三宝
    - 戊二(别说法宝)分二
    - 戊三、别说僧宝
- 丙三、宣说后得
- 丙四(皈依学处)分二、一、因皈依学处;二、果皈依学处。
  - 丁一(因皈依学处)分四
    - 戊一、不舍三宝
    - 戊二、不欺应供
    - 戊三、皈依三宝之戒
    - 戊四、以信供养
    - 戊一、真实学处
    - 戊二、失毁之因

第七品 四无量心

第八品 发菩提心

  • 乙三(发心仪轨)分三
    • 丙一(前行)分二
      • 丁一(积顺缘)分六
        • 戊一、受戒之对境
        • 戊二、清净法器
        • 戊三、布置所依摆放供品
        • 戊四、幻化会供
        • 戊五、如是而行之合理性
        • 戊六、迎请沐浴佩饰
      • 丁二(七支供)分三
        • 戊一(真实七支供)分七
        • 戊二、净化自相续之理
        • 戊三、以此可积无量福德之理
  • 乙八(分说护持二菩提心)分二
    • 丙一(愿菩提心之守法)分二
      • 丁一、略说
      • 丁二(广说)分二
        • 戊一、断除四黑法之教言
        • 戊二、行持四白法之教言
      • 丁三(安忍度)分七
        • 戊一、总说分类
        • 戊二、宣说修法
        • 戊三、宣说多种对境归于一心
        • 戊四、宣说以害缘修安忍之方法
        • 戊五、思维嗔恨之缘由自生
        • 戊六、思维是否可改
        • 戊七、宣说嗔恨之自性为空性
      • 丁四(精进度)分四
        • 戊一、了知精进之人
        • 戊二、宣说精进之违品
        • 戊三、宣说精进具有无量功德
        • 戊四、了知功德后应当精进之理
      • 丁五(静虑度)分十
        • 戊一、宣说成就禅定之因
        • 戊二、宣说静虑之违品
        • 戊三、宣说资具为痛苦之因
        • 戊四、宣说与世人相处之过失
        • 戊五、教诲有生之年依止静处
        • 戊六、赞叹林园静处
        • 戊七、宣说于静处生起无常之理
        • 戊八、于彼处心将堪能之理
        • 戊九、依止园林之功德
        • 戊十、宣说修法、分类、功德
      • 丁六(智慧度)分三
        • 戊一、宣说二大法藏
        • 戊二、宣说诸法无生
        • 戊三、若具智慧则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