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稻杆经佛说稻杆经视频06
Total words: 16,129. Estimated reading time: 1 hour and 13 minutes.
佛说稻秆经视频6
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我们闻思修行,或者是做任何善事的时候,都必须要发菩提心。这个大家应该知道的。所以我们首先,大家要发菩提心。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来听课,目的是什么?发心是什么?或者动机是什么?这个是必须要明确。这个非常重要。那么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讲,我们虽然目前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我们有这个心,就是要让天下所有的众生离苦得乐。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现在就要去学佛,因为学佛成佛以后才可以做到。所以我们要成佛,为了成佛我们今天来听课,这样子发菩提心。
接下来我们讲这个课的内容。今天我们讲的课是《佛说稻秆经》。《佛说稻秆经》的上部分我们已经讲过了,现在开始讲它的下部分的内容。
《佛说稻秆经》主要讲的是缘起。缘起分外缘起和内缘起,外在的和内在的。外在的缘起就是讲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形成的,这个之前已经讲过了。外面的大自然的成因不是某一个神或某一个造物主创造的,而是每一个外面的事情、事物、物质都有自己的因缘。它的因缘决定了它的诞生、发展。所以一切都是因缘。这个因缘也就是外面的这些物质,另外一个就是众生的业力。除了这些以外没有其他的像造物主、万能神之类的,佛教不承认有这样的造物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佛教是无神论的。
佛教讲缘起,大部分的内容跟自然科学完全一致,只不过多了一个众生的业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除了这个以外,都是跟自然科学完全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是内在的因缘。内在的因缘是佛教的一个独特的学说。这个内在的十二缘起,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哲学、科学,都不会讲十二缘起,这是佛教的一个独特的观点。
今天我们开始讲内在的十二缘起。内在的十二缘起主要是解释我们人怎么样,我们的生命是怎样诞生的,然后我们的生命的最后的归宿是什么。也就是说哲学上一个古老的话题—-我从哪里来?我去什么地方?佛教就用十二缘起来解释我从哪里来,我去什么地方。十二缘起主要是讲这个。对现代人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很多人打坐修行,当下就感觉到一些打坐的能力、感受。这个每个人都相信,因为这个是,除非是不打坐的人,凡是打坐修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所以大家都比较容易相信的。但是因果,还有就是轮回,很多人都是不太相信。表面上是佛教徒、是修行人,但是还没有深信因果和轮回。西方其实有这样子的佛教徒比较多。是佛教徒,但是因为西方的文化和宗教,都不是讲佛教讲的这样的生死轮回,所以他们的传统上没有这样的概念,所以一下接受这样的观念有些难度。所以很多人愿意学佛教的很多很多的内容,他都能够接受,也非常的相信和喜欢,比如像慈悲心、缘起性空这类都很喜欢,但是轮回是有些人还不能全盘地接受,有这样的问题。然后东方相对来说好一点。但是我们很多的年轻人,也因为缺乏这方面系统的学习教育,然后我们经常听到的都是负面的,也就是说是否定轮回的,从小就听这方面的,所以很多人也有这个问题。轮回到底有没有?因果到底有没有?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所以我们需要深入地思考,这个确实非常的重要。佛教的独特的观点主要是生死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很多宗教都承认,比如印度教等,很多的宗教都承认善恶因果。但是轮回,就没有像佛教讲的这么全面。所以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地去思考。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呢?我们曾经讲过很多次,第一要明白的是:到目前为止,如果说要否定轮回的存在,这个是没有任何支持否定轮回的证据,包括科学、哲学都没有任何的证据可以充分地说明轮回是不存在的,这样子的证据到目前为止,哲学科学里面都没有,尤其是科学不能提供。因为轮回有还是没有,这个涉及到人的意识。人的意识在科学的领域当中是最最最难解释的。甚至有些科学家希望没有意识这个东西,但是人已经有意识,所以就没办法。如果没有意识这个东西,全部都用物质来解释,就很容易解释。但是自然界当中因为有意识,所以很多问题都不好解释,很多的观点经常都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所有有些比较极端的科学家不太喜欢人的意识。但是这个没办法,这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所以没办法否定,只能去解释。怎么解释?到目前为止,科学不能完全否定意识不是上一世来的,他们没有证据说清楚意识是如何从大脑产生的,只是暂时这么说而已。另外我们要知道,虽然轮回这个观点接受或不接受的人很多。不接受的人,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比如传统文化、环境、教育等各方面的原因,目前他还不太适应轮回这个观点而已,而并不是他找到了一个能够否定轮回的证据,所以他不相信。
第二,从佛教自身怎么来解释呢?人的意识是怎样诞生的?怎样发展的?最后又是什么样?轮回是怎么一回事?佛教自己解释很重要,也应该要解释。仅仅说没有找到否定的证据,所以这个不能否定,佛教的观点成立,当然不是这样。可能别人只不过目前还没有找到否定的证据而已,但自己要自圆其说。这个是很重要的。佛教是怎么解释的呢?用十二缘起来解释。十二缘起在佛经里,主要在《稻秆经》、《缘起经》里面做了解释。《稻秆经》《缘起经》里内容差不多。论里面解释得比较多,比如像大乘的《阿毗达摩》、小乘佛教的《俱舍论》、大乘佛教中观的如《现观庄严论》等,这些论里面对十二缘起解释得很清楚。佛经和论里面都讲了十二缘起。大乘小乘这些论里面讲的十二缘起的来源就是《稻秆经》《缘起经》等。我们现在看看《稻秆经》是怎么解释的。
“如是内因缘法”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外因缘法,现在跟外因缘法一样,“如是”就是同样的意思。外面的自然现象是因和缘形成的。因为有了它的因,因为有了它的缘,所以就诞生了,并没有其他的造物主之类的参与。同样的,人的生命诞生的过程,也没有造物主,也没有万能神,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亦以二种而得生起”
内因缘法也有两种。
“云何为二。所谓因相应。缘相应。”
两种是什么呢?“所谓”这两个字大家应该知道,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常说“所谓的什么什么”,含有一点点开始否定的意思。但这里不是,意思是:上面所讲的,是一个中性词。“因相应”是因后面一系列的果是与“因”相应的东西。因为“缘”产生的后面的一系列的这些果是跟“缘”相应的。所以“因相应,缘相应”就是这两个。
“何者是内因缘法因相应义。”
首先我们要看看什么是内因缘法。内因缘法分因相应义和缘相应义。首先是外缘起和内缘起,外缘起又分为因相应和缘相应、内缘起也有因相应和缘相应,这样一共是四个。
“所谓始从无明缘行”
这里先是简单地说,后面再进一步稍微详细地讲什么是无明,什么是因,什么是缘。下面进一步地讲,这里首先是简单地说。首先说“所谓始从无明缘行”,首先是无明,就是它的因缘,因为无明的因缘就产生了十二缘起中的“行”。“行”是什么呢?就是各种各样的行动,比如行善、造罪等等,就是“行”。因为有了无明,所以就会有“行”。所以无明是十二缘起中“行”的缘。因为无明做了这个缘,所以产生了后面的“行”。所以无明是因,“行”是果,这两个是因果的关系。什么是无明?什么是行?下面会解释。首先简单地了解十二缘起到底是哪些,它们为什么是缘起,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先了解这些,然后再进一步解释。
“乃至生缘老死”
“无明”是十二缘起当中的第一,“老死”是十二缘起中的最后一个。中间的就不一个一个地讲,把前面的和最后的讲一下,中间的这一部分我们就知道,十二缘起中间也是这样子。因为有生,“生”就是诞生,就有老有死,如果没有生,就不会有老和死。所以“生”就是缘,“老或死”这两个是果。为什么其他的都是分开的,老和死放在一起呢?把生命的两个过程,老和死放在一起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让我们了解生命无常,不是每一个人都先老再死,有些人还没有来得及老就死了,老和死谁在前谁在后说不清楚的,所以老和死放在一起。因此这个缘起当中,老和死放在一起是有这样意义的。乃至生缘老死,因为“生”是缘,所以就产生了“老”和“死”。“生”是因或者缘,“老”和“死”就是果。十二缘起中间这些都是这样,前面是因,后面是果。
“若无明不生,行亦不有。”
如果从源头上就没有无明的话,行也不会有的。因为有了无明才会造罪行善,这里的善就是有漏的善。行善造罪都是因为有无明造业。“行”简单说就是造业,业有善业恶业,造业就是因为有无明,没有无明则不会造业。所以“若无明不生,行亦不有”。造业就是因为有无明,如果没有无明就不会造业。所以这两个有因果关系。十二缘起中间的都不需要讲了,都是一样的。
“乃至若无有生。老死非有。”
如果没有生,老和死也不会有。所以生和老死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因果关系,所以它们都叫作缘起。
“如是有无明故。行乃得生。”
就是因为有“无明”,所以“行”(造业)得生,造业诞生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无明,有了无明,造业得生。
“乃至有生故,老死得有。”
任何一个生命因为有了诞生,最后就会有老和死。老死为什么得有?是因为有生。所以这两个是因果的关系。虽然它们都是这样的因果关系,但是有一个必须要知道。
“无明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行。”
我们之前讲过,虽然因为有了无明,然后行得生,但这纯粹是自然的因缘,不是有一个人刻意去思考:我要创造一个这样的世界。不是有一个万能的神首先去想,先把它设计好,然后再去创造这个世界。如果这样,他就有这个念头:我要造一个这样的地球、我要造一个这样的太阳系、我要在地球上创造水、空气、人、动物等等。但是佛教认为这些根本不是某一个人先去思考,然后设计,然后再去创造的。佛教认为根本不是这样。这些都是因缘,是缘起。没有因,是不会有果的。但因从来都没有去想:我要发挥作用,我要产生这样的果。它从来都没有这样想过。之前讲过,种子发芽的时候,这个种子有没有想过“我要产生一个这样的果”,这个豆芽有没有想过“我是来自于豆种”,都没有想过。这些叫作自然的规律,自然的法则。有因就一定会有果,但因和果之间没有一个人或神,或者它们自己也没有去思考我要创造什么东西。果也不会去想:我是谁谁创造的。虽然没有这样思维,但是有因就会有果,这叫作自然的规律。这里是佛教跟其他宗教很不一样的地方。“无明亦不作是念”,“不作是念”就是说,它不会这么去想,它没有想过。没有想过什么呢?“我能生行”。无明它从来没有想过“我能造业”。
“行亦不作是念,我从无明而生。”
果有没有想过:我是来自于因?它也不会想。但它就是来自于因。果是因产生的,但是因不会去想:我要产生什么样果。不会有这样的思维,没有思维也是可以的。意思就是说:不需要一个有思维的人先去思考,再去创造这个世界。不需要的,有因就有缘,因和缘之间,物质本身有自己内在的规律,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不需要谁去思考,只要产生果的因缘具备了,果就会诞生。但是它们之间没有这样的沟通,没有这样的思维思考,这是不可能有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个万能神,首先去思考,然后再去创造这个世界,不是这样。这就是佛的意思。这是佛教的一个独特的观点。
“乃至生亦不作是念。我能生于老死。”
“生”也不会起想,我能够生老或者死。
“老死亦不作是念。我从生有。”
“老和死”也不会想,我是从生有的,如果没有诞生,不会有我的存在。它们也不会这样思考。没有这样的思考。因和果确实是有关系,但没有这种思维的关系,不需要这样思考,只要因缘具备,自然可以诞生果,这叫作缘起,这就是自然的规律。
“虽然。有无明故。行乃得生。”
因为有了无明,产生了行。
“如是有生故。老死得有。”
因为有“生”,就有老和死。
“是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因相应义。”
“是故应如是观”意思是我们就要这样去看。要这样去看内在的因缘。内在的因缘上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有无明就有行,没有无明就没有行。后面也都是这样。这叫作内因缘法的因相应法。这以上讲得比较简单,复杂的东西后面会讲。前面简单地说了有无明就有行,有了生就有老和死,它们之间是这样的关系。这叫作内缘起。内缘起又分因相应和缘相应,这叫作因相应。
接下来我们再看内缘起的缘相应。
“应云何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
内因缘法有因和缘相应,因相应刚才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缘相应。
“为六界和合故。”
刚才我们讲的内十二缘起是因相应,那么缘相应的是什么呢?缘相应的是六界。六界就是六个东西,因为有了它们的和合,就可以产生十二缘起。十二缘起前面的产生后面,这是它的因;缘是在它的侧面帮助它的助缘。
因和缘我们曾经也讲过。比如说种一个苹果。那么苹果树和苹果之间的关系是因和果的关系。苹果树是它的因,不是它的缘。因为这个树上面长苹果、长栗子还是长什么其他东西,是由这棵树决定的,它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发挥最重要作用的这部分叫作因。比如苹果树上长出来的果,一定是苹果,但是苹果也有很多不同的品种,颜色、味道都会有区别,但不论如何,它都是苹果,这一点不会有变化。起到这个作用的就是因。
缘,比如说它是一个苹果,这是由这棵树决定的。但是苹果的颜色、甜度这是什么决定的呢?这是缘决定的。比如按照以前古老的栽种方式,有些果农种苹果的时候会往苹果树上倒牛奶或者是其他一些甜的东西,这样以后,这个苹果比其他苹果的味道会更甜,这就是它的缘。
因和缘的区别就是这样。所以十二缘起的因是无明、行等等,缘就是六界和合。因为六界和合这个因缘会决定它不同的形式。所以需要缘。
“以何六界和合。”
什么是六界和合呢?六界和合简单地说,地水火风这是四大,再加上空、识,一共六个,这六个就是六界。六界是一个载体,因为有了这六个东西,无明等其他东西就在这上面产生。如果这六个不存在,比如人的意识不存在,无明就根本没办法了。我们的意识就是无明和造业的载体,意识不存在的话,没办法成立十二缘起。十二缘起也要成立在一个人的身体上,一个人的意识上,或者是另外一个众生的意识上。如果连意识都没有了,根本就不可能形成十二缘起,所以这就是它的缘。
“所谓地水火风空识界等和合故”
“地水火风空识”,“地水火风”这四个是我们的身体,物质方面的;“空”就是空间;“识”就是精神。简单地说,人的肉体和精神,或者是动物的肉体和精神。有了肉体和精神,才有十二缘起。所以它们是它的缘。
“应如是观内因缘法缘相应事”
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应该怎么去看?我们应该这么去看:六界和合是内在的缘相应法。
简单地说完后,进一步解释什么是地水风火?它怎么样起到作用?下面进一步开始深入地讲。
“何者是内因缘法地界之相。”
什么是“地”?内因缘法当中的“地”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作“地”?通常我们把大地称为地,这里不是。佛教中地水风火这四个叫作四大,这个“地”和平常我们说的地意思不一样。什么是“地”呢?
“为此身中作坚硬者。名为地界。”
人的身体当中坚硬的部分都叫做“地”,坚硬不仅仅指骨头、肌肉,是指凡是能够阻碍其他东西的,比如我们把衣服放在身体上面,衣服就不会掉下去,这是因为我们身体的阻碍。所以骨骼、肌肉、皮肤、头发等所有的这些都叫作坚硬。坚硬不一定就是像木头、砖头、石头这样的东西,肌肉、皮肤也叫作坚硬。这部分叫做“地”。平时佛教里面讲的“地”,有些时候就是一种能量,能量也叫作地水风火;有些时候地就是地,水就是水,和平时讲的一样。有些时候它是一种能量。有些时候比如我们刚才讲的,坚硬的部分都叫作“地”,这跟我们平时的理解不一样。在我们平时的理解里,我们的身体骨骼不叫“地”,我们平时不会这样理解,但在这里不是这样。
“为令此身而聚集者。名为水界。”
“水”是什么呢?我们人的身体是无数的原子分子构成的,这些原子分子为什么不解散呢?有什么东西把它们聚在一起?我们身上所有的分子、所有的原子,人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不会出现人走了以后,人身上的分子原子就解散或留在其他地方。是什么东西把它们聚在一起呢?有一种力量,这个力量,这个能量叫作水。比如一个干燥的泥土,它的每一个微尘像我们吃的面,干燥的泥土会解散的。但是有了水,它就可以聚在一起不会解散。同样我们身体中各种各样的物质,也有一个力量把它们聚在一起,这叫作“水”。
“水”在小乘佛教的《俱舍论》中讲过,实际上它讲过了我们现在讲的万有引力,佛经里面是讲过的,几千年前的文字现在我们都可以看到。为什么我们人的身体或者是外面的物质很多的最小的微尘为什么不解散呢?它就说,比如有一个咒,念了这个咒以后,可以让蛇或者其他的动物不能动,比如想让一条蛇不动,念了这个咒以后,蛇就不动了,或者念了以后鸟飞不起来,有这种咒。但是我们嘴巴里念的这个声音跟它动不了有什么关系呢?这里有一个无形的力量,这就是咒语起到的作用。这些微尘之间就有这种力量,这个力量把这些所有的微尘聚在一起。它没有说万有引力,但这就是引力。佛经里就是这样讲,但这里没有那么详细地讲。说这是“水”,但实际上它不是水。
比如说干燥的东西,像砖头等,根本没有一点点水,这些干燥的东西它也可以聚在一起。比如金属、钻石等,它们当然不是水。所以佛经里面说的“水”,不是我们通常讲的液体。它就是一种能量。“名为水界”,我们讲的“水”就是这个“水”,称之为“水 ”。
“能消身所食饮嚼啖者。名为火界。”
身体吃了东西、喝了东西以后,能够消化的这部分叫作“火”。我们咀嚼食物,吞咽下去以后,在我们的胃里就消化了,这个能量就叫作“火”。在人的身体上,这叫作“火”。“火”和“火界”不一样,“火界”不是“火”,“水界”也不是“水”,“地界”也不是“地”。“火界”就是一种能量。胃里面的食物它要发酵,就需要温度,如果没有体温,人是没有办法消化东西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也叫作“火界”。
“为此身中作内外出入息者。名为风界。
呼吸,名为风界。我们的呼吸,在这个地方就叫作风界。
“为此身中作虚通者。名为空界。”
“虚通”,比如口腔、鼻腔、腹腔等等,人的身体中有许多这样的空间。“通”就是这个空间都是通的,不会阻碍,所以叫作“虚通”。人的身体需要有这样的空间,没有空间我们没有办法呼吸、消化、运动等等,血液也不能循环,所以需要这样的“虚通”,这叫作“空界”。
“五识身相应。及有漏意识。”
更重要的是什么呢?“五识”,就是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的知觉、视觉、听觉、触觉等,佛教里就叫作“五识”。“身相应”,就是身体上的这些感官,它有五个知觉,还有一个是意识,凡夫人有漏的意识。这些叫作“识”。我们有了这样的意识,然后就会产生我们的身体。
我们不能认为因为有了父母的精卵这种物质,逐渐逐渐成熟以后,然后产生了一个生命,最后产生了意识,根本不是这样。西方早期的科学家的说法是什么呢?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转动以后会产生热量,我们的意识就像热量一样,先有汽车发动机,最后产生热量、温度。但现在西方很多科学家也不是这么认为,他们都认为意识确实没有这么简单。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也不怎么讲了。
现在很多的领域当中,心理学、医学,包括脑神经科学等,这些领域当中出现了很多很多意识的一些特别独特的功能。这个出来了以后,现在很多的科学家也不像以前那么忽略、轻视意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也在关注意识,但是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大家都非常头痛,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要不然这个意识在任何一个领域当中都给他们带来很多很多的麻烦,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到现在没有找到解释。十多年以后、几十年以后,他们一定会找到合理的解释,那时这个合理的解释一定是佛教讲的这样。
这个意识本身用佛教的语言讲,“物质”这两个字当中已经包含了精神,精神也叫作物质,我们的意识也叫作物质。但是我们现代的词汇里面,物质不包括精神,物质精神不一样,尤其是很多人把意识理解为物质的产物,大脑的产物。但是在佛教中不是这样,佛教中“物质”这个词怎么解释呢?凡是对其他的东西能够产生作用的这样的东西,都叫作物质。不管它的性质是什么,形式是什么,能够给其他东西产生作用的这样的东西,都叫作物质。那么这样的话,外面的物质也是物质,精神也是物质,我们的内心也是物质。我们生气的时候脸色立即会变、心脏跳动变快,血液循环加速等,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所以它一定是物质。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物质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存在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有固体的物质、液体的物质、气体的物质、能量的物质、意识,意识也是物质,都是不同的形式。科学家的解释最后一定会是这样,只不过现在的研究实验还没有得到这个结论,达不到这个水平。现在知道的是,物质就是能量,两个可以转换。但是精神现在还没办法解释。但很多时候意识参与进来以后,就发生很多很多事情,所以意识在微观世界当中起到的作用更多,所以他们现在不能不解释,不能不重视。
所以佛教一定是这样解释:这个物质世界,我们内外都叫作物质,如果要分的话,可以分三个层面。一是物质的层面,固体、液体、气体都在物质的层面上,这是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大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二是能量的层面。能量我们感觉不到,我们的眼睛没有办法接触到,但是物质的本质就是能量的层面。最深处最基本的层面就是精神,所以能量、物质、精神,实际上都是物质,是物质不同形式的存在。目前的科学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步,但是实际上一定是这样,再过十年二十年大家就会走到一起,最后都是这样。
所以我们在这里讲,不是因为先有物质然后再有意识,就是因为有了意识,所以父母的精卵就变成了人的身体。如果没有意识的参与,这个精卵它不能成为人的身体,这是相互依赖的。
犹如束芦
束芦是什么?芦就是芦苇,长在水边的一种草。束就是捆在一起。把芦苇从一头捆在一起以后,可以站立。如果其中的一小束不存在,它站不起来,会倒下去。它的四条腿五条腿相互是依赖的,只要有一个不存在,尤其是像三角架这样的,只要缺少一个脚,另外两个肯定站不起来,会倒下去。意思就是说,没有我们的意识,前面讲的地水风火空都不能成为人的身体。六界和合,六界就像支撑捆着的芦苇站立的六个脚一样,如果这六个脚缺了一个两个,就不能站立,会倒下来。就像三角架一样。尤其是意识在这当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其他的也很重要。比如只有一个意识,一个幽灵没有身体,他能不能存在呢?他也不能存在。佛教的观点是这样的。
我们的身体,不管是现在的肉体或者是梦中的意识体,包括中阴身的身体,意识都必须要有这样的身体才能够存在。意识如果没有这种身体,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同样,我们的身体如果它没有意识,那它根本就不能形成人或动物的身体。即使它所有的构成——人体的因缘都具备,但缺了意识,就不能成为人或动物的身体。这六界相互依赖的,所以说“犹如束芦”,像芦苇捆在一起一样,放在哪里都可以站立。但这里如果少了一部分,就不能站立,会倒下去。就是这个意思。
这是佛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根本不是因为先有了物质,然后在物质当中产生意识。科学是这么讲,但科学家也说了,只能这么说,这样讲比西方的宗教或其他讲的理论稍微合理一点而已。他是不是真正非常清楚地知道意识是怎么样从大脑当中产生的过程?他知道吗?他根本不知道意识是怎样从大脑当中产生。科学家也说:我们不知道这个过程,根本没有办法确切地知道意识是怎么诞生的。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目前这个是比较合理的。比如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也是有漏洞的,但这个说法比其他的某些宗教里面讲的更合理些,所以科学家也接受了。但这个也并不是天衣无缝,还是有漏洞的。同样,这些问题只是目前这么说,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而且反面的证据越来越多。因为高科技的技术产生了以后,它在很多领域当中知道的比以前多,比以前更加深入,这个技术不太支持意识是一种产物,它越来越支持意识是最重要的。
意识可以改变大脑。二十年前,科学家根本不承认大脑可以改变,后来斯坦福的一位女科学家对老鼠做了研究,她发现老鼠的大脑可以改变。但这时很多科学家都不承认。后来真的是这样,现在大家都承认了,现在通过禅定、打坐完全可以改变人的大脑。现在科学家接受了,二十多年前是完全不接受的。所以意识没有那么简单,它反过来可以改变大脑。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意识是大脑的产物,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简单地说,它就像摄影机的三脚架一样,三脚架少一个脚它就不能工作,一定会倒下来。同样,六界当中都需要的,尤其是意识。意识如果不参与,这些物质不能称为众生的身体,父母的精卵也不能称为众生的身体,最后还是需要有意识的参与,有意识的参与,最后才能逐渐变成身体。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即使成立,解释的就是人和动物身体的进化,身体为什么这么进化?背后还有没有什么东西?大自然有这么多的物质、分子、原子,这当中有一部分的物质可以变成人的身体,有一部分的东西永远都不能成为人的身体,这背后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呢?说不出来。达尔文讲的也许可以,这跟佛教没有任何矛盾。人也许是这样进化来的,但是人为什么这样进化呢?就是因为有意识的参与,所以他会这样进化,最后变成一个生命。这张桌子和这个砖头,这些东西当中没有意识的参与,所以它不能变成人。比如计算机,到现在智能水平已经非常高,但是目前还没有意识。如果有一天意识可以参与了,因为意识参与,它也就可以变成像人的大脑一样。前几天就有一个机器人,它已经有了身份了,它属于一个国家的公民,但是它没有任何的意识,全部都是人编成的程序,问什么它都可以回答,这是因为它的程序已经编好了,指令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应该这么去回答。都是人编的程序,它不能自己思考。如果这种程序有一天真的可以让意识参与,那么从此以后它就变成了一个生命。没有意识都是死的。前几天说这个机器人是活的,但根本不是活的,它是死的。它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思考。所以如果有一天意识能够参与,那从此以后它是活的。所以意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佛教里面讲“犹如束芦”,就是这个意思。这个都是相互依赖的,其中一个不存在就不能成为一个生命的个体。
“能成就此身名色芽者,名为识界。”
“名”是什么?人的精神的,比如感受、观念等这些叫作“名”。“色”就是身体。从怀孕投生到出生之间,怀胎期间的变化,胎儿的物质的部分叫作“色”。就像豆芽从豆种中诞生一样,一个比喻而已。就像豌豆会发芽一样,那么谁让精卵发芽呢?能够成就这个身体发芽的实际上就是意识。因为有了意识,意识参与了以后,就产生了人的身体。
就像一粒豌豆,如果它没有温度和湿度,那么它永远都是一粒豌豆。如果有一天它的周边有了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参与进来以后,它就开始发芽。如果没有它们的参与,它永远都不能发芽。同样的,比如像克隆、试管婴儿,任何一个东西,这个物质最后能不能成为一个生命,就要看有没有意识参与,如果没有意识参与,试管婴儿或者是克隆都会失败,最后这些物质都会腐烂。如果有意识参与,他开始有活力,开始有生命,最后变成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动物。
所以这个当中,能让它发芽的是什么呢?主要是有漏的意识,这非常重要。这就是“名为识界”,这就是意识。
“若无此众缘”
如果前面讲的六个缘都不存在
“身则不生”
人的身体或者动物的身体都不会诞生。尤其是没有意识,最后不能成为身体。
“若内地界。无不具足。”
如果内因缘当中的地界不具足,那么它就不能成为人的身体。
“如是乃至水火风空识界等。无不具足。”
都是一样的。如果其中一个不存在,那么其他的都不能形成。尤其是像意识这样核心的因素不存在,就不能成为一个身体。
“一切和合。身即得生。”
这些因缘全部和合以后,才能够成为人的身体。克隆、试管婴儿等这些我们能看到的、能操作的,就是人的物质的部分。然后物质部分的背后还有没有其他的什么东西参与?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所以我们就认为,只要这些物质足够就可以成为一个人或者一个动物,但实际上是不对的。
过去大家都认为我们的地球几千几万年的时间都在太阳的周围,一直在这个轨道上转绕是因为万有引力,虽然有很小很小的变化,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除了引力没有发现别的东西。后来又发现了其他的物质,像暗物质、暗能量。然后发现,不仅仅是引力,还有其他的物质的作用,才能够让地球这么上百万年这样不停地转绕。同样我们现在也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物质的层面,精神意识的参与目前还没有看到,但这个背后有意识的参与,有了意识的参与才能够变成生命。
一些得过诺贝尔奖的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他们的书里面已经承认了,他们认为是需要意识的参与。但是目前还不是主流的想法。但是佛教这么几千年来都是这样认识的,如果没有意识的参与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意识、需要物质,这两个结合了以后,一切和合,全部都聚集了以后,身即得生。然后我们的身体就可以得生。如果不具备这些东西,我们人的感官看到的非常非常有限。
目前的科学已经非常非常厉害了,但也不是全知,未知的东西太多太多,所以这个当中有没有意识之类的东西还说不清楚。目前还没有看到意识。我们一般看不到意识。比如在没有显微镜的时候,我们的肉眼可以看到物质,但物质的原子部分,没有显微镜是看不到的。但佛教一直都说物质是原子构成的。有了显微镜以后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但还没有办法看到能量。后来像量子力学这样的科学技术产生以后,不仅仅是原子,最后看到了这些最基本的粒子都是能量,但是再往下,目前还没有看到,只是一直都跟佛教所讲的走得越来越近,但目前只看到这一点,最后还没有发现意识到底要不要参与。
佛教认为没有意识,人的身体不能称为身体。比如没有意识的物质,可以称为电器、机械、家具等。因为它们没有意识的参与,所以它们不是生命的身体。如果它们要变成某一个生命的身体,就必须要有意识的参与。这就是佛教的观点。
这是内因缘当中的缘相应。
“彼地界亦不作是念。我能而作身中坚硬之事。”
这个我们刚才讲过了,跟前面的内容一样。“地”会不会想:我能够把这个身体变得坚硬。它不会这么想,它没有这种想法,没有这种思维。
“水界亦不作是念。我能为身而作聚集。”
“水”界会不会这么想?它也不会。
“火界亦不作念。我能而消身所食饮嚼啖之事。”
“火”界也不会这么想:我能够消化身体所吃的所喝的。它没有这种思维。
“风界亦不作念。我能作内外出入息。”
“风”它会不会想:我能够给这个身体呼吸。不会这样想,没有这个思维。
“空界亦不作念。我能而作身中虚通之事。”
“空”界会不会想:我能够给这个身体创造空间。它会有这种想法思维吗?没有。
“识界亦不作念。我能成就此身名色之芽。”
“芽”我们刚才讲过,就是一个比喻,发芽一样。真正让这个东西发芽的是意识,但是意识也没有这种想法。意识参与了以后,发生了后面这些事情,但它也不是刻意地参与。但它参与了以后,就发生了后面的事情,因为这是自然规律。
“身亦不作是念。我从此众缘而生。”
身体也不会想:我是从众多因缘中诞生的。它也不会这样思维。
“虽然。有此众缘之时。身即得生。”
虽然它们都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众缘和合的时候,身体就得生。它们都没有这样思维,这些因和缘都没有要让身体诞生的想法,身体也没有思维“我是从众缘当中诞生的”,都没有这种思维。但是这些因缘具备的时候,因为自然规律,果就会产生。因和果都没有思维。
今天就讲到这里,接下来会讲因缘即是空性,我们大家可能都记得,《佛说稻秆经》最开始的时候就讲过了,谁发现了因缘就会解脱,谁发现了因缘就看到了法。“诸比丘。若见因缘。彼即见法。”“法”是什么?“若见于法。即能见佛。”什么是法?下面就开始讲。因为这些都是所谓的人的身体,众生实际上就是这样的因缘和合,这里没有人,没有我,没有自我,这叫作法。“谁见法”,法就是无我。
问答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既然意识是成就身体的一个重要部分,每一个众生又都有独立的八识,一个新的八识是如何产生呢?众生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上师答:众生是无限的。八识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明天讲无明的时候会讲到。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信愿持名阿弥陀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不是阿弥陀佛的方便说?极乐世界真实的意义是否代表着我们的本心自性?
上师答:不是代表我们的本心自性。极乐世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是佛的世界。《佛说阿弥陀经》中,尤其是净土里面讲的这个极乐世界,就像我们的娑婆世界一样,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但是密法里面有些时候讲五方佛,其中有一个阿弥陀佛,他的刹土叫极乐世界,这个就不是真实的世界。这个就是我们心的本性当中的一个部分。这两个要分开讲。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水界是科学所说的引力吗?
上师答:差不多这样。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脱离轮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和状态?是神识往生到另一个世界,然后永远不生、不死、不老、不灭吗?
上师答:不是。比如人的贪嗔痴以及产生贪嗔痴的因素,比如执著,这些全部消灭了。消灭了以后,我们人的意识就从贪嗔痴中解放了,这叫作解脱。但是人还要回到这个世界。比如像释迦牟尼佛以及各种各样的菩萨,他没有去什么地方,还要回来或者到其他的刹土去度众生。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要有意识的参与才会有人,那么人工精卵的结合,意识是怎么样投胎的呢?
上师答:这个时候有无数的中阴身的意识都徘徊在中阴身,他们都在寻找身体。当他们发现这个机缘成熟的时候,无数的中阴身的意识当中,有因缘的就会投进来。我们应该学一下《阿难入胎经》,里面讲的很清楚。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如果烧一些烟布施给饿鬼道的众生,必须在室外吗?
上师答:这不一定。但是在室内在烟供不太合适。如果自己不介意的话应该没问题。
想请上师开示做烟供的注意事项。
上师答:注意事项就是发菩提心,祈祷观音菩萨,念观音心咒,念仪轨,比较简单的差不多就这样。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意识可以理解为灵魂吗?
上师答:是,在佛教里面一般叫作意识。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证悟了空性,了知万法真相,那个时候还有意识吗?
上师答:意识还有。是意识去证悟。
顶礼上师,如果学佛修到了两边不着相,是否还有意识?如果存在,那是一种着相吗?如果不存在,是否就达到了空性的状态?
上师答:不存在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如果这个不存在是指证悟空性在胜义谛当中不存在的话,就是证悟空性了。证悟空性需要用意识去证悟,意识去投入。但是证悟了以后,意识逐渐逐渐就转化为智慧,最后转为智慧的时候,意识的这部分就不存在了。但是开始的时候需要意识去体悟,所以这个时候意识还在。
顶礼上师,如果有一天,一些高智慧的意识可以通过新技术进入到人工智能的身体里面,是不是说这种高智慧的意识人类有可能会统治地球取代我们?比如天人会不会和我们抢地球?
上师答:不会,我觉得这些是永远都不会的事情。天人对我们的地球根本不感兴趣,不会夺我们的地球。他认为我们的地球整是一个垃圾,天人根本不会感兴趣的。高智慧移植到电脑中也只是一种说法而已,是科幻小说。昨天那个机器人,你问他,会不会机器人控制人类,他也回答:你是不是好莱坞的电影看多了?实际上这也是人让他说这样的话,不是他自己说的。所以这个不太可能。
比如说人的意识要投入到某一个载体上,这个载体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我们都不太清楚。目前是人或者其他的生命是他的载体。但是换一个,比如计算机等其他东西可不可以呢?也许可以,这说不清楚。但是以人的技术,把一个人的意识移植到另外一个电脑,这个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我们的任何一个仪器没有办法去操作我们的意识,所以我觉得这个不太可能。
去年我们在GOOGLE,有一个脑神经科学家和我们交流的时候,那时候也有一位听众问了这个问题。那个科学家的回答是,人这么几千几万年的精华,到了今天才可以支配意识,这些电脑没有这样的精华,所以他觉得不太可能。这是他的观点。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植物人有意识吗?如果有意识,为什么不能够思考、生活?如果没有,他还是人吗?
上师答:植物人当然有意识。深层次他肯定有感受,但是不能表达。仪器有可能测量不出来,比如他的脑电波。我们普通人高兴或痛苦的时候,大脑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植物人虽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我想他是有感受有感觉的。
顶礼上师,植物没有意识,为什么还可以生长而不腐烂?植物算是有生命的生命体吗?
上师答:植物的生命跟我们讲的生命是术语上的区别。科学家、生物学家讲的生命,人也可以有,动物也可以有,植物也可以有。佛教讲的生命是有情感的才叫作生命,除了人和动物以外,植物是不会有的。是生命的定义不一样。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禅修能改变大脑,那么我们能够说意识决定物质吗?
上师答:意识当然可以决定物质。意识可以改变一些物质的结构,这是完全可以的。佛教很早以前就讲过,近期也有很多科学试验证明确实是可以的。当然这是有限度的,不是说我想把这张桌子变成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没有那么简单,但某些物质是可以改变的。
顶礼上师,弟子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听佛法已经有三年,但仍有如下疑问。学佛的终级目标是了生死,脱轮回,佛说极乐世界的菩萨还要重返娑婆,示现表演,普度众生,但是极乐世界的菩萨在娑婆世界也要生老病死,因为我们没有发现谁在世界上是不老不死的。那为何说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就永远脱离轮回了,这不是很矛盾吗?
上师答:人投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以后,虽然没有我们这样明显的变化,但是我们曾经讲过,极乐世界里他的身体也在变化。比如说苦苦他不会有,变苦他也不会有,但是最细微的变化,极乐世界的众生也是有的。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至少是证悟了一地的境界,从极乐世界再回到我们这个世界度众生的话,表面上的这个载体——他们身体,不是他们从极乐世界带来的,是我们父母的精卵。只不过是极乐世界的智慧参与到父母的精卵,但是父母的精卵不是极乐世界的精卵,是这个地球上的精卵。这个地球上的精卵变成了身体以后,任何一个身体都会逐渐衰老,最后毁掉。我们今天讲的老、死都有的。但是这个物质的变化不会给他带来痛苦,因为这个物质当中参与进来的不是地球上的意识,而是已经证悟了的极乐世界的智慧,所以他的身体虽然有变化,但是他的内心没有痛苦。所以这是不矛盾的,身体是变化的,衰老、死亡都有,但是没有痛苦。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打坐的时候身体出现檀香,或者闻到檀香味,这是什么原理?
上师答:是不是周边有檀香?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心理学催眠和禅定是一样的吗?
上师答:不一样,深度不一样。有一点点相同的地方,但是本质上不一样。
顶礼上师,菩萨可以通过愿力投生,如果可以利益众生的话,那他是不是可以投生为机器人?
上师答:在佛经里面说菩萨可以愿力投生。但愿力投生的意思是,比如以地狱众生或者以动物的身份能够度更多的众生,他就会投生到这些地方。但《入行论》当中也讲过,佛也好,菩萨也好,他会变成某种药物,或者过河的桥、船只等等都有的。所以机器入当中菩萨会不会投入呢?如果机器人、电脑能够利益众生,能够帮助众生,他有可能变成。应该是变成机器人或者变成某一种电脑的程序来帮助大家解决心理上的问题、生理上的问题,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但并不是说他投生到机器人当中,然后这个机器人就变成像人一样,这不一定。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如果意识不能够投生在物体上,为什么佛经上说孤独地狱的众生有可能是一根木头呢?
上师答:比如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海底的生物,它根本不像一个生物,像植物一样。孤独地狱的意识就投生到这样的身体上,它的身体不太像动物的身体,而是像植物的身体。就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完全没有意识的一个石头或者木头是孤独地狱,不是这样的。但是有些时候因为他自己的错觉,比如我们烧火的灶,它以为是它的身体,烧火的时候它以为它肚子里烧起了火,产生痛苦,这是它自己业力的错觉。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宣化上师说过,一个人投生到畜牲,并不是一个人做一种畜牲,有时候会分开,一个人可以分开变成马、牛、羊、鸡、犬等不同种类的畜牲,这叫作分灵。是不是灵魂可以分成很多种?是不是造恶业堕恶趣不单要从时间上去思维小因生大果,还可以这样思维?
上师答:这个我不知道。如果是变化,比如他有神通,一个人可以变成很多很多的人,这个佛经上是有的。但是佛经上说一个人的意识永远不会变成两个人,除了神通的变化以外是不可能的。我看到的佛经上是这样子。宣化上人讲的肯定有他的道理,但这个应该怎么去理解,我还不知道。去研究一下应该知道。
顶礼上师,请问上师妖魔是六道里面的什么道?
上师答:饿鬼道。世俗人讲的这些各种各样的神、鬼、妖魔都是属于饿鬼道。
还有天魔的说法
上师答:有天魔这种说法,四种魔当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