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班笔记(仅供参考请勿转发) / 佛说稻杆经视频07

佛说稻杆经佛说稻杆经视频07

Jump to Section

Total words: 19,541. Estimated reading time: 1 hour and 28 minutes.

佛说稻杆经视频7

首先请大家发菩提心。我们每一天都是一样,听课的时候要给大家提醒:大家发菩提心。这个就是说明这个菩提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菩提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闻思修,以及其他的所有的这些,包括烧香、拜佛、持咒等等,这一切就根本不是大乘佛教。根本就没有办法成为大乘佛教,所以这个菩提心是非常重要。

我们大家也要修菩提心。平时我要为一切众生成佛呀这种想法,有些时候看起来比较容易,但是这都是假的。实际上,就是遇到这个问题的关键的时候,这都是假的,根本就不是。所以我们要训练,就是反复地训练,也就是要反复地修菩提心。这样子以后,最后我们有菩提心是真实的。真正有菩提心,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会吧自己的事情作为头等大事。那个时候我们会懂得,在关键的时候就会懂得为别人着想,为一切众生着想,可以这样子。平时没有修行没有锻炼,这样子的话,那么我们偶尔有这样子的想法,根本就不是菩提心。那个就是假的。所以这个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修菩提心。

所以我们每一次听课的时候也要,不管是真的菩提心也好,假的菩提心也好,标准的、不标准的菩提心,不管是什么样的菩提心,大家都要发这样子的心。这个是不能没有的,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今天听课的时候,大家要发菩提心。我们下定决心,我要让天下所有众生离苦得乐,这个就是我们的生生世世的一个奋斗的目标、方向。我们让天下所有的众生离苦得乐,短期之内,我们没有办法做到。但是这就是作为一个长远的目标来看,往这个方向奋斗。这样子的话,也是可以的。那就是要发这这样子的菩提心,我们要让天下所有众生离苦得乐。怎么样让所有众生离苦得乐?首先我自己要成佛,成了佛才能够让众生离苦得乐,所以我要成佛。为了成佛,我要闻思修,所以今天我要听闻佛法。就是要这样子的发心,这个非常的重要。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佛说稻秆经》。

《佛说稻秆经》里面主要讲缘起,核心的内容就是缘起。缘起分外缘起、内缘起。我们学了外缘起以后,就有一个比较客观的、比较符合事实的世界观,我们会有一个这样的世界观。我们学了内缘起以后,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我们昨天也讲了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我从哪里来?我到什么地方去等等,这些问题在《稻秆经》里面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回答。虽然我从哪里来?我去什么地方?这是一个几千年的古老话题,但是这么几千年也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佛在《稻秆经》里面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满意、非常准确的答案。我们把十二缘起学好了以后,我们就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这个十二缘起学好了以后,同时我们也知道我们将来会到什么地方去。我们把缘起学好了以后,同时我们也知道,当下我是什么?我到底是个什么?这个也就知道了。那么今天我们就开始讲我是什么,就是这个内容。

前面内缘起当中讲了六界。那么六界是什么呢?六界就是我们的身体,还有我们的精神。大家都知道人是什么,精神和肉体的一个组合体叫作人。那么这个里面把肉体这一部分,分成了地风水火,然后再加上虚空,就把物质就分成了五个部分。意识和我们感官的知觉全部加起来就是一个,就叫作意识、识、识界。实际上我们人就是这六个,除了这六个东西以外没有所谓的人。我们平时都觉得,人不是一个东西,如果有人叫我是东西,那我会生气的。但是实际上除了地水风火这些东西以外,到底什么是我,到底什么是人,我们也找不出来。其实就是这些东西,除了这些东西以外没有我。《稻秆经》也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众生是什么,我是什么,讲得非常清楚,今天我们就学这个。

“彼地界。”

我们看前面讲的六界当中的地界,它是不是我呢?自我是什么呢?我们可以这么讲,比如说地球上七十亿人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有宗教信仰的,另外一类是没有信仰的。其中没有任何信仰的人,他们也认为有一个自我的存在,有这种盲目的观点。他从来没有观察过到底有没有一个我。是不是观察、分析、判断过后,最后得出一个有我的结论?不是,从来没有分析过,从来也没有去观察过。但是生下来的时候就有这样盲目的观点。他们所有人,没有信仰的人,都认为有一个自我的存在,我是存在的,这叫作我执。

另外一类就是有宗教信仰的。有宗教信仰的这个群体当中,有佛教的信仰也有其他宗教的信仰,又分两类。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都认为有一个自我的存在。佛教还没有诞生的时候,已经存在的宗教,像婆罗门教、印度教,这样非常古老的宗教,还有比印度教更年轻一点的这些宗教,不管是哪一个宗教,都认为有一个自我的存在,不仅它们认为有一个自我的存在,而且有各种各样的语言来描述这个自我,然后用各种各样的逻辑来证明这个自我的存在。它们都是认为有一个自我。

佛教是另外一个。佛教里面也分两种,一个是什么呢?一个是虽然信佛,是一个佛教徒,但是学人天佛教,还没有学大乘佛教,也没有学小乘佛教,就是学人天佛教。他们虽然是佛教徒,但是因为他还没有学到空性、无我,所以他们也有可能认为有一个自我的存在,佛教它从来不会告诉我们,有这样自我的存在。但是佛教会说,当我们不观察的时候,在我们的错觉当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自我是不能否定的,有我、有他、有你,这是不能否定的。再进一步地观察这个现实当中存在的你我他,是不是真实存在?还是一个虚拟的、抽象的?如果这样进一步去观察的话,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没有我。如果我们相信佛,相信轮回,相信因果,只是相信这一点,其他的我们没有学过。没有学过大乘佛教讲的空性,也没有学过小乘佛教讲的无我,那这样的话,佛教徒也不一定能够明白无我。

所以佛教徒最后也要分两类,其中一类是学人天佛教的,那么他们不一定明白无我,他们跟普通的人一样,他觉得有一个我。我现在去行善断恶,这样我下一世就可以受到果报——下一世可以享受人天的福报。他也一直都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

另外的一少部分是学大乘佛教或者是学小乘佛教的人,他们怀疑自我的存在。

其他全世界其他的所有的人,他们不会怀疑自我的存在。像笛卡尔这样的西方哲学家,他也会说:“我思故我在。”因为我在思考,所以我是存在的。不要去怀疑自我的存在,包括他都是这样。西方哲学也用这样的逻辑来证明自我的存在。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宗教,它们用自己的观点来阐述自我,以各种的方法来证明自我是存在的。

唯一就是佛教认为这些都站不住脚,如果进一步观察,以客观公正的心态去看,然后我们得到结论:不是自我而是无我。所以佛教在这一点上面绝对地尊重真理。比如说,佛的语言当中,佛经里面如果有不符合实际、不客观的东西,连佛讲的佛教都不会承认。佛讲的里面会不会有这样的话呢?有的。为什么有?因为二千五百多年,甚至是将近三千年前的时候,佛教诞生在印度。印度当时已经有各种各样的宗教,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有多元化的文化,佛陀每一次讲课的时候,听众有各种各样的背景。所以佛有些时候为了引导这些人,也会讲一些,但实际上不是这样,佛知道暂时这样讲才能够帮助到他们。

一开始的时候把真实的真相告诉他们,反而他们不会接受,从此以后他们再也不会学佛,断掉了他们的善根,佛考虑到这些,所以有一些方便的说法,这个在佛经里面就叫作不了义。不了义的意思就是说,这个话还没有说完。不了就是这个话、这个内容没有说完,有所保留。把真实的东西直接告诉大家,把这句话说得已经很到位的这种语言叫作了义。了义就是它的意义已经说得很到位了,没有任何的保留,全部讲完了,这叫作了义。所以我们佛教的传统上就是这样,到我们这里也是这样。

如果佛经里面有一些语言,跟现实当中的一些真实的东西不符合,我们不会说因为这是佛说的,一定会是这样。不是的。那怎么说呢?会说:佛虽然这么讲,但是佛有其他的考虑,事实不是这样,事实是什么样呢?事实就是: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所以佛教在这个方面绝对地尊重真理。连佛说的都要这样去解释,佛的语言都要这样看符不符合事实的话。更何况是其他人,比如说像龙树菩萨,还有佛教历史上的最了不起的这些人物,包括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历史上出现过的非常了不起的这些大德、这些成就者。所以佛教在这个问题上是绝对地尊重真理。

因为佛教是这样,所以佛教一观察的时候,它发现没有自我。那么没有自我了以后,佛教没有用各种各样的逻辑来证明这个自我的存在,佛认为这是没有办法的,用这样的逻辑来掩盖这个真相是不可以的,没有意义。所以唯一佛教讲无我。

我们昨天也讲过了,所有宗教里面,唯一佛教讲没有造物主,佛教大胆地告诉大家,没有万能神。当时佛陀转法轮的时候,现在的这些宗教都还没有,只有印度教那个时候有。印度教里面也有很多不同的派,但是所有的派都认为有一个造物主。有些人认为这个造物主是梵天、帝释等等,他们都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神创造的,他们的想法都是这样。唯一佛陀告诉大家,没有这样的神,不存在这样的神,万事万物都是因和缘决定它们的诞生和它们的毁灭。这个当中不需要神或者造物主的参与,这也是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样的地方。当时印度各种各样的宗教都认为有一个自我的存在,佛大胆地告诉大家,没有自我的存在,自我是非常盲目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果客观公正的心态去观察,你立即就会发现没有我,这些都是佛教的观点。

第一个,无神,没有神。万事万物都是自己的因果决定,这个我们昨天也讲过了,跟自然科学完全一样。但是无我这一点,科学它没有观察过有我还是没有我,科学家恐怕对这些暂时还不感兴趣,所以他没有去观察,也没有什么结论。如果他观察的话,那么他也一定会发现最后是无我的,这是肯定的。以下就讲,当下的我是什么。

“彼地界,亦非是我。”

前面我们讲过了,这个身体和我们的精神就是六界。六界一个一个地看,它们是不是自我?会发现这六个都不是自我。这六个都不是自我,那么我们一个人的身上还能有什么东西呢?没有任何其他的,除了这六个东西以外没有人,人就是这六个东西构成的。如果这六个东西上面没有我的话,那这个自我就是我们的意识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抽象的概念。准确地说,自我就是我们意识的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具体的东西有六个,地水风火空识这六界是具体的东西。自我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根本不是具体的。如果它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我们去寻找,到底是地?还是水、风?这六个当中哪一个是自我?这样去观察的时候得不到。所以,地亦非是我。

第一个是我们普通人概念当中的自我,这是没有被其他的宗教加工的一个普通的、原始的、自然的我执,这是很单纯的,所有人的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大家都认为有我,就是这样。

另外一个我执就更严重了,这个我执是由各种各样的宗教,用各种各样教条性的东西,和各种各样的相似的逻辑(表面上看是一个逻辑,但实际上不是真实的逻辑,是站不住脚,有漏洞的逻辑,叫作相似的逻辑),把我们普通人的我执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然后用宗教的思想观点去解释。

有两种我执,这两种都叫作我,是这里讲的我。“彼地界,亦非是我。”地界不是我,为什么不是我呢?我们一观察就知道了。

我是什么?平时我们问问自己,我们平时在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有一个自我的存在,那么这个是什么样的呢?“地”是什么呢?我们身体里里外外坚硬的部分,比如说骨头、肌肉、皮肤、每一个细胞,坚硬的部分都叫作“地”。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我是一个坚硬的,比如说骨头、肌肉,我们不会这样认为。坚硬部分叫作“地”,如果说这个是自我的话,液体、气体都不是自我了,这六个当中,我们只选地是我,其他的不是,这没有任何道理,所以不是我。

“非是众生,非命者。非生者。非儒童。非作者。”

众生是一切众生。“非命者”,命是什么?这下面有十几个不同的名词,比如说“命,生者,儒童,作者,男,女,黄门,自在,我所”,有十多个不同的名词。大部分的这些名词都是当时的外道,当时的宗教,它们所用的一些名词。比如命、生者、儒童、作者。还有自在,自在就是梵天,大梵天,就是神。其他的都是当时的宗教用的一些词汇。有些宗教用“我”这个词汇,有些是用“众生”,有些用“命者”,有些是用“生者”。

什么是命者呢?有命的就是自我。什么是生者呢?诞生者也是自我。儒童,儒童就是小孩的一个统称,这也是说明它的这个自我永远都是年轻的,自我不会衰老,不会死亡,它永远都处于一个非常年轻的状态。他们想象当中的这个自我是这样,所以有些宗教用“儒童”,还有“作者”。“作者”是说自我是作者,万事万物或者很多很多事情都是它创造的,所以叫作作者。

这些不同的名词,实际上在描述一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自我。所以在很多很多佛经里面经常都会出现这些名词,为什么出现这些名词?因为当时的这些宗教用这些名词来形容自我的存在,然后佛就否定,这些都不是自我,没有这样的自我。比如说六界当中的地,不是我,不是众生,不是命者,不是生者,不是儒童,不是作者,你们讲的这些都不是。那它是什么呢?到底是什么呢?它就是我们身体上一个坚硬的部分,这个我们昨天也讲过了。所谓的坚硬,也不是像石头、骨头这样,是比如我们衣服放在皮肤上面,它不会掉下去这类的。比如说一粒米放在我们的手心上,它不会掉下去,那么这个也叫作坚硬,不是虚空的都叫作坚硬,它就是一个这样的东西,它就是一个物质,根本就不是自我,这个意思。

“非男、非女、非黄门”

黄门大家应该知道,非男非女的。

“非自在”

自在就是大自在,大自在就是梵天。比如我们练的瑜伽来自于印度教,瑜伽里面有讲四个字——梵我一体。当然现在练瑜伽,只是一个肢体上的动作,为了养生,它的深层次的这些宗教的内容已经不存在。但是“梵我一体”在瑜伽里面经常会出现。梵我一体的梵是什么,就是这个自在,大自在。我们平时的念诵,一些课程里面,佛教的一些仪轨里面,也有自在、大自在。那到底是外道还是佛教呢?到底是一个普通的天人,还是是一个造物主呢?

首先,梵天不是一个人。自古以来有很多的梵天,有些是在佛陀面前听法,比如当时释迦牟尼佛成佛,七七四十九天不讲法的时候,那个时候向释迦牟尼佛请法的也是梵天。所以有些梵天他是菩萨,所以他会出现在我们的一些仪轨当中。我们仪轨当中出现的梵天或者是自在、大自在,他是菩萨,所以他出现在佛教的仪轨当中。外道的梵天实际上就是一个天人,佛教认为梵天就是天界比其他的天人福报大一点的天人。就像我们人间,比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势力稍微大一点的这种人一样。就是这样的天人,他根本不是一个造物主,这是佛教的观点。其他的宗教把梵天上升到万能的、主宰这个世界的程度,说他是造物主,说这个世界是他创造的。但是佛教不这样认为。佛教就说有这样的天人,这个当中的天人有一部分是菩萨。不是菩萨的这些也是天人,但是他根本不是造物主。所以“非自在”就是说:地——我们的身体当中的坚硬的部分,它不是自在。

“非我所”

我和我所,我是我们对我们身体的这个执著,它就是我。我所就是我所拥有的这些东西,有些是我们身体上的,比如我们的每一个感官,有些是身外的东西,比如我的房子、车子等等,这些也叫作我所。不是我所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不存在了,那么我所也就不会存在、不会成立。所以它不是,这些都不是。

“亦非余等”

除了这些以外,它是不是另外一个自我呢?除了我们上面讲的这十几个名词以外,地界是不是另外一种我呢?亦非余,其余的我不是。根本不是一个自我。等,再进一步观察,另外都是这样。

“如是乃至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亦非是我。非是众生。非命者。非生者。非儒童。非作者。非男。非女。非黄门。非自在。非我所。亦非余等。”

这些都不是我。这很简单,我们可以去观察,我们的身体当中的“水”就是凝聚在一起的能量,或者是我们身体的当中的这些水份,不管哪一个都不是我。“火”就是身体的体温,能够让我们胃里面的食物发酵、消化。它是不是自我?也不是。“空”和“识”都不是,如果有一个自我的话,也许是我们的意识。很多人也觉得身体不是自我,但是意识有可能是自我。但意识也不是自我。为什么呢?意识它也就是一瞬间一瞬间生灭,灭又生,生了又灭,这样的连续的东西,实际上意识它自己观察的时候,都站不住脚,都不成立,它自己都不成立,更何况是自我。

这些东西如果我们要学得要深入,就要去学中观。通过这种方法去观察,我们会发现,这里面的六界,每一个都不是我,都不是众生,都不是命者、生者、儒童、作者、男、女、黄门、自在、我所。这都不成立。那么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名词以外的我是不是呢?亦非余等。也不是。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名词,其余的更多的名词,用几百、几千、几万个名词词汇来描述自我也没用,因为根本不存在。所以“亦非余等”就是这个意思。

那这一段讲什么呢?这一段讲实际上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人的一部分是意识。意识它有这个功能,可以去判断,可以去了解、理解这些客观的事物。它去了解的时候,有些时候它了解的是真实的、准确的,有些时候它是错误的。这个时候,自我的这种观念就是误解了,它把我们身体里里外外的,无数这样不相关的这些物质认为它们都是一个,而且这一个是我,它就产生了一个这样的错误的观念。所以这样观察的时候,其实我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之前也讲过,这个有点不好理解,所以我们要分二谛,中观的二谛:胜义谛、世俗谛。什么是二谛?为什么要分二谛?到底有没有这样两个不同的东西呢?

什么是二谛?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一下就明白什么是二谛了。比如我们的眼睛看这张桌子,我们看到这是长方形的,这是我们感官的结论。只要我们的感官不失去它的权威性,也就是说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的感官尤其是我们的视觉,它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我们俗人讲眼见为实,眼睛看到的都是真实的。它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有一定的地位,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它说了算。我们可以说现实生活当中,这张桌子它就是一个长方形。我们眼睛看到的这张桌子,它表面的木板是完全静止的东西,一动不动,根本看不到这个有什么运动,这是它的结论,这叫作世俗谛。然后还有一个结论是什么呢?用显微镜看这张桌子的时候,第一,这里没有长方形的桌子。第二,这里没有静止、静态的东西,是动态的。这张桌子表面的物质,构成物质的这个原子,它们都在运动,只不过我的肉眼没有看见而已。这时候又出现了另外一个结论。

这时,同样一张桌子,不同的两个结论。这时我们只能分为两个不同的结论,一个是显微镜下科学实验的结论,这是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用不上的。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不用显微镜来看这些东西。那我们用什么?用我们的眼睛看,它的结论是对的,但我们眼睛的结论不是绝对的正确,只是现实生活当中可以这样用它,它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它没有绝对的权威性,如果显微镜跟我们的视觉比较,哪一个更有权威性?当然是显微镜。

是不是有两张不同的桌子呢?当然不是,只有一张桌子,一张桌子有两种不同的结论。所以我们现在把这两个结论分开,一个是现实生活,另外一个是科学实验。这两个当中哪一个是真实的呢?当然显微镜的结论是对的。既然显微镜的结论是对的,那这个桌子实际上是动态的,它不是静态。动态、静态它们两个是对立的,它不可能既是动态又是静态,那么到底哪一个正确呢?当然动态是正确的,静态是错误的。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它也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我们暂时保留。也不要完全否定,暂时保留。

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不是绝对的真理,还有其它的真理。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其他的真理暂时用不上。虽然我们眼睛看到的不是真相,但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正常生活。所以这时候就分两个不同的结论,实际上没有两个。中观当中讲,实际上有没有二谛呢?没有二谛。没有两个,只有一个胜义谛,世俗谛是暂时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保留的一个观点、一个结论,不要完全否定,因为有必要,先暂时保留。就像我们眼睛看到静止的这张桌子,虽然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这样的桌子,但是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这个观点是可以保留的,为什么?因为在错误的感官的结论当中,有一个这样的桌子,所以暂时保留,实际上没有这样的桌子。

这样分开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以保留自我,有我,有众生。所以我们可以普度众生,所以我们可以帮助众生。有我,所以我要发菩提心,所以我要成佛,所以我要去帮助众生。所以所帮助的对象、对方、众生也存在,帮助的人是我,我也在,大家都在,所以我要去利益众生。这些都没问题,都是对的。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些都不是真理,这些都不是绝对的真理,暂时这样,最终不是这样。这样我们就知道了。

那自我是什么呢?我,实际上就是现实生活当中,在错误的判断下诞生的一个概念,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可以保留这个观点。比如我们享受生活,除了这些东西以外,没有什么追求,那我们可以不考虑、不思考、不学习中观讲的这些无我、空性,因为这些不需要。为什么?我们刚才讲过了,比如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只需要我们眼睛视觉的结论,只需要这个结论,不需要显微镜的结论。如果我们不需要知道这个桌子到底是什么东西,我只需要这个桌子现实生活当中能够用。这样的话,那不要去用显微镜来看它,用眼睛来看它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不想知道万事万物的真相是什么,我对真相不感兴趣,我只对吃喝玩乐这种生活感兴趣,其他都不感兴趣,就不需要去学中观、空性,这都跟我们没有关系,都不需要学。就像我们刚才讲的,现实生活当中不要用显微镜来看,如果用显微镜来看,我们很多东西都没有办法成立,所以这个时候不要用显微镜,只要用我的眼睛就可以了。

但是像科学家这样对真理感兴趣的人,他就想突破感官的层面,他要看清楚,他一定要知道这个物质到底是什么。这时就必须要用显微镜看,这时候不要用眼睛去看,因为这时如果用眼睛去看,那么这个结论肯定是错的,不真实的。你追求真理的时候,眼睛帮不上忙,所以不要理它,你就用显微镜去看,这是对的。

在生活当中不要用显微镜看。比如一个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面,他肯定用显微镜看这个物质到底是什么,但是他回到家以后不可能用显微镜看,他用眼睛看,这两个是分开的。同样,如果学人天佛教,只要有人天福报,有人天的生活,幸福快乐的生活就足够了,没有更多的追求,这样就不要去谈有我无我,不要去谈空性不空性,都不需要了。

所以这样分开以后,所有问题一下子就明白。刚才讲得非常简单,科学家在实验室不是用肉眼,是用显微镜。回到自己的家,不是用显微镜来看他家里的这些,是用眼睛看,一样的,就这么简单,这叫作二谛。这两个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以后我们知道,佛教讲无我,是追求真理的时候。佛教讲有我,这时就是保留我们感官权威性的时候,也就是正常生活的时候,不否定现实,在像人天佛教,或者是在积累福报的时候。所以这两个要分开,我们就知道了到底是什么。所以这以上就讲了我们当下的我是什么。

接下来再进一步详细讲十二缘起支。

首先讲无明,十二缘起支的第一个是无明,无明它到底是什么样呢?什么叫无明呢?现在开始讲无明。

“何者是无明”

什么是无明?什么东西叫无明呢?

“于此六界。起于一想.一合想.常想.坚牢想.不坏想.安乐想.众生.命.生者.养育.士夫.人.儒童.作者.我.我所想等。”

六界,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

“起于一想,一合想,常想,坚牢想,不坏想,安乐想,”这些,还有“众生、命、生者,”这些上面没有加“想”这个字,都要加。众生想、命想、生者想等等,佛教的表达的方式都是这样。比如说前面的几个加了“想”,一合想、常想,然后最后的一个我所后面加了“想”字——我所想,那么中间没有加的这些都是一样,都要加上“想”这个字。

无明它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它对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精神起了什么样的观念呢?想就是观念,观点。

首先是一想,一想是什么?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实际上我们一个人的身体可以至少先分六个不同的物质,就是六界。六界相互没有关系,六个都是不同的物质,各自都是不一样的物质,完全不相干的物质。但是我们的无明很迷茫,它盲目地认为这些都是一个,是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就只有一个身体,我不会有两个、三个、五个身体,只有一个身体,所以它就产生了一个一想,一想就是一个身体。这些都是我的身体,它不会这么去分析,它非常简单地、盲目地把这么多的东西认为是身体,就是一个身体。

到底它有没有一个身体?什么叫身体?分析的话,它就会发现,原来不是一个,原来有这么多的物质。先是六个,六界,然后再分析的话,不止六个,几百几千都可以这样分解。实际上是这么多的东西,但是它就盲目地认为,这些所有东西认为是一个,就是我的身体,或者是我,主要是我。这些是我,就是我的精神,刚才我们讲的六界,它就认为这些是我,就这么叫作“一想”。

一合想,一合想就是前面六个不同的东西合在一起,和合、组合了以后,又产生组合想,它就认为这六界都是可以组合的,组合了以后这个是我,实际上组合和不组合都一样,组合了以后也没有什么新的东西产生,就是没有组合之前的这些东西而已,实际上没有什么东西,但是它不这么认为,它认为组合以后,这些都变成了一个。

实际上组合了以后它没有变成一个,实际上组合以后还是各自不相干的这些物质,把这些不同的物质放在一起,堆在一起而已,实际上堆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之前也没有什么关系,它不是一体,都是各自不同的物质,但是它认为组合以后就是。

比如一辆汽车,它的部件、零件都是不一样的物质,相互之前没有任何关系的不同的零件。当他们把这个车拆下来了以后,就变成了很多几百上千个不同的零件,但是组合了以后它又变成了一辆车子。组合以后就变成了一辆车子。它现在拆下来以后是很多的物质,但是组合了以后就会觉得,它就是一个物质。

这个时候,它对这些上千个零件就产生了一个观念,或者是一个观点。是什么呢?叫作汽车。实际上组合之后和还没有组装之前没有区别,就是这些物质,但是观念就不一样。这就是“一合想”。然后又产生了一个这样的观念。这两个都是错误的,“一想”是错误的,“一合想”也是错误的。

“常想”就更加错误了。一个人诞生到死亡这个中间,比如一百年当中我们都认为这个人是诞生的。当他是胎儿的时候、婴儿的时候和衰老的时候,九十岁、一百岁的时候的人,虽然这个人的身体有变化,但我们始终觉得他就是一个人。所以我们会说:当他年轻的时候、当他是婴儿的时候、当他衰老的时候,会这么说。表面上我们肉眼看到的这些东西一直都在变化,但是我们的意识当中有一个不变的人。除了我们看到的一直在不停变化的他的外在的身体、内在的精神,除了这些变化无常的东西以外,有没有一个不变的自我呢?实际上没有。但是我们的意识一直都认为:除了这些变幻无常的东西以外,还有一个不变的。不变的是什么呢?不变的就是这个人,张三李四,小的时候、老的时候他就是张三,他就是李四。那么除了这些变化无常的东西以外,有没有张三李四不变的?没有。实际上客观地分析,没有。除了这个变化无常的东西以外,没有。

但是我们的意识当中有,我们的主观意识当中有一个这样不变的东西,我们始终认为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么这个不变的东西,我们认为它是自我:这是张三的自我、李四的自我,或者是我的自我,我们一直都这么认为。但是如果静下心来分析观察,除了这些里里外外变化无常的东西以外,什么是始终不变的东西呢?然后我们发现没有这样的东西。只是我们盲目地认为有一个这样的东西,有一个这样的自我。但现在我们就越来越找不到。

所以古印度有一个外道,最终它是根本没有办法从逻辑上找到这个自我,但是他就是不想、不愿意放下这个观点,最后就说这个自我是不可思议的自我。所以我们除了这个变化无常的东西以外,没有张三李四,都是不存在的。

但是我们刚才讲了,他们的这些情绪波动,内在的精神在变化,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虽然没有办法直接感觉到他们内在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推,很清楚一个人的各种各样的观点,他的三观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个都有变化,这个我们都感觉得到,内心在变化。外在的变化我们看得更加的清楚。这些都在变,这些都不是常。但是我们总是觉得有一个不变的东西,这个就是人或者是自我,这叫作“常想”。这常想叫“无明”。

什么是“无明”呢?我们认为有一个一体,就是一个这样的自我,这是“无明”;然后很多东西组合了以后就变成了一体,这种想法是“无明”;然后我们这个变化无常的,内外的这些物质精神上有一个不变永恒的自我的这种想法是“无明”;这些都叫作“无明”,这以下讲的都叫作“无明”。

然后“坚牢”,就是坚固的、不变的,比如我们会说梦里面的这些东西都不稳定、不可靠,梦里面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变化无常。相对来说我们现实生活稍微稳定一点,比如一栋楼,我们今天看明年看,都是这样,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一切都是非常非常坚定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变化无常的东西。

比如说,如果我们用显微镜一看,这张桌子上面的每一个原子都在变化无常,这叫作布朗运动。布朗是一个外国人他的名字,这个运动就是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他是一个生物学家,他用显微镜看植物、花的花粉的时候,他就发现有变化无常,所有的分子都在抖动,而且运动的方向都一样。一开始的时候他以为植物才是这样,后来他用显微镜再去看,比如砖头、石头、煤等等的时候,所有东西都一样,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后来就叫作布朗运动。我们这张桌子如果用显微镜看,那么这里根本没有静止的桌子,它是在运动,这里根本没有一个坚固的、稳定的东西。我们看起来这个桌子它是非常坚定不变的东西,所谓的稳定,那是我们的眼睛没有看到它的变化、它的运动。这是我们的错觉。

从这个角度一下就看到、一下就发现,我们认为这张桌子是坚牢、坚固、稳定的这种想法,是我们的感官通过我们的视觉产生了一个这样的错觉,因为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这个运动,他看到的是一个表面不运动的东西。所以我们的意识通过视觉的感受有一个判断的错误,它认为:桌子是不运动的,物体都不运动。它认为这是很坚固的,但是这个是错误,这叫作“无明”。我们认为这张桌子它是不运动的,它不是动态而是静态的,我们认为它是静态静止的,这就叫“无明”。

“不坏想”就是说它最终也不会坏掉的。比如外道就认为我们现在有自我,这个自我最后也不会坏掉,它会去天堂,到了天堂以后它也会存在,它始终都存在。所以它是不坏,这叫作不坏想。不坏想就是不灭的,这种不坏想也是错误的,根本没有自我,也不可能有不坏的自我,这种观念也是无明。

“安乐想”就是认为这个轮回是幸福的、快乐的。但是它没有发现,比如说佛教讲三种痛苦:苦苦,就是我们大家都感觉到的这个痛苦;另外一个是变苦,变苦是当我们的幸福和快乐结束的时候感受的,还没有结束之前,我们过的生活越快乐越幸福,结束的时候,当它发生变化的时候,之后就越会痛苦,之后的这个痛苦跟什么东西有关系?跟之前的快乐有关系,如果变化之前没有那么快乐的话,那么变了以后也不会有那么大的痛苦,这是它导致的,所以这样的痛苦我们常人没办法察觉。所以当他在过幸福快乐生活的时候,他就认为这个是快乐、安乐,但是隐藏在它背后深处的这些东西他都没有发现,也是看了它的表面然后判断它是幸福。就像我们的视觉看到这个桌子的表面,然后我们断定它是静止一样。这个“安乐想”也是无明,是错误的。

“众生、命、生者、养育”,“养育”也就是自我的另外一个不同的名称,“士夫”也是人的意思。比如说早期的时候,丈夫也就是大丈夫,小丈夫,也就是普通的人叫作丈夫,然后“士夫”,这些都是自我的称呼,自我的名称。

“人、儒童”,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作者”,然后“我、我所想”,那么这些都是“想”。

“安乐想,众生相,命想,生者想,养育想、士夫想、人想、儒童想、作者想、我想、我所想”,这些“想”都是它的观念,而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所以这些观念都是“无明”。

“及余种种无知”

除了这里提到的这些以外,还有各种各样愚蠢无知的想法,都叫作无明。所以佛教讲的无明,跟我们世俗人讲的聪明是不矛盾的。佛教的无明可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是聪明,我们生活当中的聪明,实际上是无明。无明跟聪明这两个不矛盾。聪明是在表面上,从现实生活的层面讲的。无明不是这个层面,是更深层次的,从这个层面去讲的,这两个层次不一样,所以不矛盾的。聪明,同时它可以是无明。无明在现实生活的层面讲,它可以是很聪明的,比如说有些人很聪明,这个聪明它建立在什么上?它基础是什么?基础就是无明,所以这两个不矛盾。

我们可以这么讲,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建立在各种各样执著上面的所有的这些观念,实际上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讲都是无明。比如说我们的眼睛,正常情况下看到的这些所有的东西,从显微镜的角度来讲,全部都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静止的;然后我们看到的都是这样的一整体的。显微镜看没有静止的东西,也没有一整体的东西,都是原子分子。所以从显微镜的角度来讲,我们的眼睛正常情况下看到的都是错误,都是错觉。但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不是错觉,这两个不矛盾。所以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聪明,跟佛教讲的无明,也不矛盾。原因就是这样。所以这些“想”都是无明。“及余种种无知”,还有更严重的无明。比如说认为不存在善恶因果,不存在前世、来世,这样的无明是比较粗大的无明,比较严重的无明。

“此是无明”

这些都是无明,这叫作无明。无明是十二缘起的开头,就像火车头一样。因为有了火车头,所以几十个车厢都跟着它走,我们有了无明,后面所有的缘起都跟着无明走,所以无明是我们轮回的源头。因为有了这样的无明,然后就产生了后面所有的十二缘起。如果无明不存在,后面的这些都不会出现,所以无明是轮回的源头。

所以我们学佛修心、想解脱的话,我们必须要去找一个能够破坏无明的东西,而且对无明的破坏力量很强的,杀伤力很强的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就可以把无明消灭、破坏,然后后面的十二缘起都会停下来。火车头不动了,那么后面的这些都不会动。同样,我们把无明消灭了,轮回它就不会再流转。

那这个东西是什么?就是智慧。什么样的智慧呢?我们前面提到的,比如说我想、 一想、一合想。一想对立的是什么?一合想的对立的是什么?最后就是乃至我想和我所想,这一切对立的东西是什么?比如常,常对立的是无常,我对立的是无我等等,要找到一个这样的智慧。那么当我们的心里无明比较占上风的时候,它的力量、势力比较强的时候,不会产生与它对立的,像智慧这类的东西都不会出现。然后我们的心里通过闻思修开始有跟一想、一合想、常想,跟这些东西对立的智慧产生的时候,产生而且逐渐逐渐地有势力,力量比较强大的时候,一想、一合想、常想乃至我想、我所想,它都可以减弱,最后就能够消灭。

所以我们想解脱的话,就必须要找到无我智慧。像《入菩萨行论》的智慧品里面也讲过了六度,六度当中除了智慧以外的其他的五度都是为了什么呢?都是为了智慧,都是为了智慧而诞生,都是为了智慧而存在。也就是说布施、持戒、安忍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智慧。为什么都是为了智慧呢?因为智慧才能够断除无明,断除了无明才能够解脱。所以我们最终要找到的就是智慧。

我们一再地强调,佛教徒需要找到的就是两个,一个是智慧,另外一个就是慈悲,除了智和悲这两个字以外,没有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就是这两个字,所以我们学佛就要学这两个,要学智慧、学慈悲。除了慈悲、智慧以外的这些表面上的学佛,比如说我们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自己的生活然后去烧香拜佛,到寺庙到佛菩萨面前去做一种交易,这些都不叫学佛。为什么不叫学佛?现在我们知道了最终需要的是什么,最终需要的就是智慧。因为智慧才能够解决十二缘起的来源、源头。有了智慧,轮回从源头上就解决了。没有智慧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一切都跟轮回没有任何冲突,永远都不能解脱。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智慧。但是智慧不会从天而降,智慧需要有产生智慧的这些因素,《稻秆经》一直都在讲缘起,一切都要靠因缘,智慧也不例外。要拥有智慧,智慧也需要因缘,智慧的因缘是什么?一个就是闻思修,闻思修就是智慧的因缘;另外一个福资粮,比如说布施、持戒、安忍,这些也需要。这些因缘都具备了之后就会产生智慧,然后这个智慧就可以消灭烦恼,最后就可以解脱。

所以最终大家必须要想一切办法证悟。在实际的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呢?要证悟、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前提条件就是有出离心、菩提心。所以为了出离心我们要去修四前行,四加行;为了菩提心要修五加行,五加行当中不仅仅是菩提心的内容,包含的内容更多一些。修五加行和四加行,四加行和五加行这些都修完了以后,这个因缘就基本上具备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去闻思修,然后就会证悟,然后才可以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以后,我们这里讲的一想、一合想、常想的这些东西都可以断掉了,断掉了以后十二缘起会停下来,停下来了这个就叫作解脱。

所以十二缘起当中的第一个是无明,实际上我们所有的功夫就是为了消灭无明,追求一个超凡的智慧。比如科学、哲学等等所有的这些世俗的学科,从世俗的角度来讲都是有非常非常大的成果,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他们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他们很聪明,很有智慧,但是他们的这个聪明实际还停留在佛教讲的无明这个状态当中,他还没有突破无明,他是很聪明、很了不起,但是他就是没有突破无明的层面,还停留在无明的层面,所以科学技术还有哲学的这些思想,从世俗生活的角度来讲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不能让我们解脱,因为它还在无明的层面,还没有超越这个领域、这个范围。所以我们刚才也讲到了,世俗的聪明可以是无明,不矛盾。还没有超越这个范围。要找到一个完全可以突破、超越无明的层面的话就是无我,证悟空性的智慧,无我的智慧才能够超越、突破。这个就可以解决我们所有的烦恼。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里。

问答

问:“顶礼上师,爱因斯坦散步的时候,曾经问他的学生,你是否相信月亮只有在我们看着它的时候才真正存在。请问堪布,从佛法的角度如何理解爱因斯坦这句话。”

上师答:“量子力学诞生了以后,其他人也提到过,宇宙到底存不存在?意思就是说,所有的这些东西,我们人观察看到的时候就存在,人不观察的时候就不存在。比如像量子力学当中的测不定原理。过去的经典物理学家认为,像地球转绕太阳一样,这些电子都在原子核周边的轨道上转绕,但是后来就发现其实不是。人一观察的时候,人的注意力针对什么地方,这个电子就在这个地方产生。所以它的位置是不确定的,这叫作不确定原理。

人的主观意识跟电子的轨道的诞生有非常大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去推的话,那么我们看到的这些,像月亮、地球,这些是不是也是当人在观察的时候才会出现,实际上是不是不存在一个这样的东西?宇宙存不存在?量子力学比较权威的这些书里面都有这样的疑问,所以这不是爱因斯坦一个人的想法。它们的问题的来源,我想应该是这样。

从佛教的角度讲,万法唯心造。就是说因为所有的,不管是任何一个东西,是从我们的阿赖耶识上面的某一个种子成熟的时候,我们的阿赖耶识它像是投影仪一样,把这个投影仪里面的任何一个画面、图,投影出来以后,可以出现在感官前面。实际上感官前面是没有这些东西的,是投影仪里面的一个投影出来的,不管是月亮、地球、包括任何一个东西,实际上佛教就认为是这样。

这两个确实有一些相同的地方,但是科学的这些观察目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深度,只是有一点相似的地方。还有一些科学里面,最新的高科技可能也有非常好的一些离佛教特别近的一些成果,但是很多可能还没有宣布。有些确实是佛教讲的跟他们的结论特别像,惊人的相似,有很多这样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完全一样,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问:“顶礼上师, 我的问题是:假若无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不是我,那是谁呢?仅仅是无数神识中的一个普通神识而已吗?如果这样的话,往生还有意义吗?”

上师答:“不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呀,比如说我明天坐飞机去北京,去北京的不是我,是谁呢?也可以这样提问题,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去什么地方,这都是从现实生活角度讲的。

我们刚才也说了,在现实生活当中,不要用显微镜来看,要用眼睛去看,然后一切都是正常的。这个时候如果用显微镜看,那所有东西都变得不正常了。所以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不能往生,这个时候不要用中观空性的观点去衡量,用它来衡量当然没有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连西方极乐世界都不存在,连阿弥陀佛都不存在。这样的话一切都不正常,所以这两个不能混在一起。佛也知道会出现这样混乱的状态,所以把它分成胜义谛、世俗谛,分开讲就没有这种混乱的问题了。”

问:“顶礼上师,以前的大圆满成就者,很多都能够在空中行走,这些圣者证悟了空性,心性已经解脱,可以不受轮回的束缚。但是其身体是否也已不再由五蕴的微尘构成,如果依然还是由微尘构成,那在地球上的所有微尘必然会受到地球万有引力的吸引作用,又怎么能够在空中飞来飞去呢?”

上师答:“空中飞来飞去不一定要证悟空性,如果他气脉明点的气修得好,他也可以飞起来,人可以飞起来。比如说我们现在呼吸的这个空气是氮和氧这两个东西构成的,是比较重的。体内重量比较大的空气排出去,然后另外一个比较轻一点,就是气球里面的这种气吸进来了以后,他不就飘起来了吗?所以这个跟证悟空性没有什么关系。

气球它也可以飞,因为火产生的热气,与其他空气的重量不一样,轻多了,所以它可以把人带到空中。如果把我们肚子里面重量大的气全部排出去,然后把这种气吸进来,我们人就变成了一个气球,就可以飞起来了。

所以过去我们传说当中,有什么成就者飞来飞去,这些确实是有可能的。气修得特别特别好的这些人,都可以飞起来,这也没有什么很了不起的。这跟证悟空性没有关系。

但是,比如说证悟空性的人,而且他的这个程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的人,确实他进入了空性境界的时候,他完全可以。比如说用他的脚踩在石头上,就像踩泥巴上面一样,脚印完全可以留在坚硬的鹅卵石上面。这个跟他的内在有强大的力量有关系。所以像米拉日巴的传记当中,米拉日巴也有穿墙、穿石头、飞来飞去。这个跟证悟空性有关系。

所以我觉得,比如说穿墙,也跟证悟空性有关系,也有没有关系的。飞起来,跟证悟空性可能是没有什么关系,跟气有关系。”

问:尊敬的上师,我们以何什么因缘而产生了自我,用什么因缘可以断除自我?

上师答:这个我们刚才讲过了。以什么因缘呢?因为盲目、无知产生了一想、一合想。用什么因缘断除呢?就是智慧。刚刚讲了,以无我的智慧就可以断除。

问:顶礼上师,请问上师八识中阿赖耶识、染污意识、第六意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阿赖耶识与阿赖耶是一样的吗?

上师答:阿赖耶跟阿赖耶识有一点点不一样.这两个功能上有一点点不一样,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染污识也是阿赖耶识的一部分,但是它的功能不一样。它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我执。我们平时一直都认为,我们有一个自我的存在。这个观念就叫作染污。但它还不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所有意识的基础。染污识是其中的一部分。第六识也是从阿赖耶识当中产生的一个意识,它的功能也不一样,它的功能是去正常地分析,它也可以建立正知正见,它也可以犯错误变成无明,都存在。如果它错了就会产生无明,对了就建立正确的三观, 这个叫作意识。

很简单,我们平时现实生活当中,情绪就是意识。然后我执比这个稍微再隐蔽一点,平时我们不观察的话就发现不了。观察了以后,我们的意识当中有一个观念始终都存在,这个就是我执。“我”的这种观念,比如说我去上班、我去学习、我要去怎么怎么样,始终都有一个我字,稍微隐蔽一点。阿赖耶识更加的隐蔽,因为阿赖耶识它没有这样明显地活动,但是它是最深层次、最基础的意识。所以我们打坐的时候把所有的这些杂念全部放下来了,全部抛开了以后,它才会出来。

问:这是一个关于八关斋戒的问题。在上师面前受戒,发愿终生在每月的固定几天守持八关斋戒,因为一生的时间比较长,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违缘障碍,如果中间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守戒,会不会有过失?如果有过失,念金刚萨埵能够忏悔清净吗?

上师答:比如说行善,我们先是发愿行善,后来不实践、不兑现的话,是有过失。这个过失如果忏悔当然是可以了,用金刚萨埵是可以的。

问:顶礼上师,这是一个慧灯禅修班的问题,弟子是慧灯禅修班的学员,请上师推荐一下适合每一个学习阶段的阅读书籍, 如禅修班教材一二册学习阶段、三册前行学习阶段等等,感恩上师。

上师答:修四前行和五前行的时候,我们应该阅读的是大圆满的前行《普贤上师言教》,这个非常的重要。还有一个是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的解释,还有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些是我们平时经常推荐的一些书。

问:顶礼上师,听说幽冥界的众生,不做皈依就不能够进寺院听法,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上师答:不知道,这个没有听说过。没有皈依就不能进入寺庙,这个没有听说过。幽冥界,不管是什么界的众生,都是没有听说过要皈依才能够进入寺庙。寺庙应该没有皈依的也可以进入吧,有些时候鬼神都会进入寺庙。

主持人:顶礼上师!网络问题。请问上师,虽然一辆汽车组装前和组装后物质都是一样,可是经过组装后却产生了功能,如果我们不给它安个名字叫作“车”的话,那您觉得称这种有功能的物质为什么更合适呢?就如人那样,如果不叫作“我”,那应该称什么才对呢?我叫空吗?那岂不是空也没有吗?

上师答:这些都是因为二谛混在一起以后才产生的问题。在现实生活当中这些零件组装了以后当然是车,一个零件怎么把我们送到另外一个地方?不可能的,只有一个车轮,把我们从这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是不可能的,有四个轮子才可以,这就是产生了新的东西,不是产生新的东西是什么呢?当然是呀。

一个车轮就是车轮,不是交通工具,四个车轮并且把其他东西都组装了以后,这个就是交通工具,生活当中当然有不一样,当然有区别。一个车轮就叫作车轮,不叫车;四个车轮和其他东西都组装了叫作车,这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想法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进一步观察的时候,组装了以后,这些部件、零件以外有没有产生了新的东西?这是这个辩论的焦点,这个时候我们进一步观察,这就已经开始超越现实生活的范围。这样进一步观察的时候,实际上除了这些零件以外,没有别的东西,所以车就是一个各种零件的不同的堆积方法。但我们的意识当中就产生了一种观念叫作车。这样深入观察的时候,在胜义谛的角度不成立。

在表面上这些都没有问题,“我”也是这样,刚才讲过了,就叫作“我”。从生活的角度来讲当然有我、有他、谁都有,都存在的,从这个层面不能否定。因为从这个层面不能去否定,所以佛就把这两个分开了。如果从现实生活的角度也可以否定的话,那就不需要分开了,就不需要胜义谛、世俗谛了。所以这个我们要深入地观察。

那这样以后会不会想,我们世俗谛当中,生活的层面存在,那不就存在了吗?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观察超越了我们生活范围以外的东西,为什么?这有用吗?有没有意思呢?也许有这样的疑问。和我们刚才讲过的眼睛和显微镜的结论一样,如果我只追求生活,其他的不追求,真理什么的我不感兴趣,那就不需要这个显微镜,也不需要学中观。有个四方形的桌子,我把书放在上面就可以了,不要去观察这个是原子、分子构成的,什么东西都无所谓。但如果我们想要明白,想看个明白的话,到底这桌子是什么?到底这个世界是什么?进一步观察,这个就是看自己的需求,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首先,追求的东西是生活不是真理,那就不要观察;追求的东西当然是生活,但更重要的是真理,这样的话,就进一步地去观察。这两个就是要看我们追求什么,来决定我们怎么观察。

主持人:顶礼上师!我们睁开眼睛看见光明,闭上眼睛看见黑暗,不管睁眼与否,能见这一分都是具足的,耳鼻舌身同理,这能见的一分是不受任何影响的。请问上师,这能见的一分是心识吗?这个心识是阿赖耶识吗?这是唯识宗所说的法性吗?所谓的转识成智,是指将阿赖耶识转成智慧吗?还有中观所说的阿赖耶识是有为法,那产生阿赖耶识的因和缘是什么呢?

上师答:太多的问题了。简单地说,我们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光,是我们的视觉;然后我们闭着眼睛的时候,看到的黑暗,也是我们的视觉,这个时候也有视觉,看到黑暗。有些时候我们闭着眼睛看光的时候,也可以感觉到外面的光,只要我们的眼根没有问题的话,正常情况下是可以看到的,这两个都叫作眼识,叫作视觉。

那么它们都是不是阿赖耶识的一部分呢?是阿赖耶识的一部分。但是八识当中,它虽然是来自于阿赖耶识,但那个时候,那个部分是不是阿赖耶识?不是!它已经离开了阿赖耶识了,阿赖耶识就变成了视觉,变成了眼识,但它不叫阿赖耶识,这个时候阿赖耶识跟这两个有一点不一样。

阿赖耶识是有为法,阿赖耶识是什么因缘呢?这类后面太多太多阿赖耶识的问题,原因是什么?因缘是什么呢?阿赖耶识的因缘就是它的前一刹那的阿赖耶识,前一刹那的阿赖耶识导致了后一刹那的阿赖耶识。

这个是不是唯识宗讲的法性?唯识宗讲的法性是阿赖耶识上面的闻思修的种子。

不能这样问,这个太多问题,一个一个问,这样才能够回答得比较清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