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班笔记(仅供参考请勿转发) / 慧灯之光3

慧灯之光慧灯之光3

Total words: 126,197. Estimated reading time: 9 hour and 33 minutes.

慧灯之光三

居士五戒

有不少皈依佛门多年的居士,仍然对居士五戒的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为了令大家能够正确地取舍,此处简单地介绍一下居士五戒。

一、总述

戒律包括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等等。其中的居士五戒,是佛陀对佛教徒的起码要求。

自古以来,学佛的人就可分为两种——在家人和出家人。因为出家人不用处理很多的世俗事务,可以毫无牵挂地将所有身心都投入到修行当中,所以对出家人的要求就比较高。作为出家人,就应受持难度较大的沙弥戒与比丘戒等等。

而作为在家人,则需要面对各种生存的压力、世事的牵绊,所以相对而言,就往往达不到太高的标准。因此,佛陀对在家人戒律方面的要求也就比较低。即便如此,作为在家人,也必须受持不同层次的居士戒。

居士五戒属于别解脱戒。为什么称为“别解脱戒”呢?所谓别解脱,也即别别永久解脱或分别永久解脱的意思。分别解脱的内涵虽然有多种,但最主要的,就是谁受持该戒,谁就会得到永久解脱的意思。比如说,两人当中一人受戒,而另一人不受戒,则受戒的人可以获得永久的解脱,不受戒的人就不能获得解脱。

是否所有人所受持的杀盗淫妄酒五戒都称为别解脱戒呢?并非如此。杀盗淫妄酒五戒可分为三个层次——世间的五戒、小乘的五戒以及大乘的五戒,共计十五条戒。也就是说,不杀生戒可以分为世间的不杀生戒、小乘的不杀生戒以及大乘的不杀生戒三种。举一反三,不与取(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酒戒也都可分为三种。区别三个层次的依据,就是以前所讲的三个差别。

同样,沙弥十戒也可分为三种,也即三十条戒,包括世间的十戒、小乘的十戒以及大乘的十戒;依此类推,二百五十三条比丘戒、三百六十多条比丘尼戒等等,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世间的戒律、小乘的戒律以及大乘的戒律。

是否属于别解脱戒,就要根据受戒人的动机来判定。如果一个人受持五戒的动机,是为了今生的健康、长寿,为了来世可以转生为天人,或者具有名利、地位、财产、健康等等的人,就只能称为世间五戒,世间五戒与外道的戒律是没有区别的。

包括现有的和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古印度的很多宗教在内的外道,都制定了本宗教特有的戒律,其中有些外道的戒律比佛教的戒律还要严格。比如说,佛教认为:在走路的时候无意间踩死蚂蚁,或者在烧火以及点灯的时候,无意中烧死了飞蛾、小虫,因为当事人不是故意而为,即没有杀生的动机,所以就既没有犯戒,也没有罪过。但有些外道却认为,以上行为也有杀生的罪业;另外,有些外道认为:即使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如果没有人将水井、河流等处的水给予自己,自己却擅自饮用,就犯失了不与取戒(盗戒)。尽管外道的戒律比较严谨,但这些戒律却只能称之为戒律,而不能称之为别解脱戒。

为什么这些与外道相同的五戒不属于别解脱戒呢?因为,在不具备出离心的前提下,所有的戒、定、慧,都只能属于世间的戒、定、慧,其果报充其量就是在以后流转六道轮回的时候,可以享有好的善报,除此之外,绝不会让我们超越轮回而获得永久的解脱。比如说,如果断除了杀盗淫妄酒,最多只能临时性地让我们脱离恶趣,投生善趣,却不能彻底脱离六道轮回,所以不能称之为别解脱戒。

而在具备出离心的前提下,所受持的戒体,就属于别解脱戒。守持别解脱戒,就可以令我们获得永久的解脱。

别解脱戒可分为大乘的别解脱戒与小乘的别解脱戒。如果要使所受的戒体成为小乘的别解脱戒,就必须具备出离心。出离心是小乘别解脱戒的起码要求,如果具备了出离心,则所受的戒体至少可以算得上是小乘的别解脱戒。

因此,如同受持菩萨戒之前,需要有不造作的世俗菩提心,只有在世俗菩提心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菩萨戒一样,我们在受五戒之前,最好也要培养起出离心,在具备出离心的前提下,哪怕受持一条戒,也属于别解脱戒,否则,就只能成为一种形式,而不能获得别解脱戒的戒体。至于出离心的内涵,我们以前已经讲过多次。修持出离心的方法,就是四个外加行的修法。

总而言之,无论所受持的戒条再多、再严格,如果不具备出离心,则所受持的戒体都不是佛教所特有的,所以不能称之为别解脱戒,而只能称为世间的戒律。

请大家回头反观一下,自己在受持居士戒的时候,究竟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如果发现自己当时并不具备出离心,则从受戒之日起直至今天,我们心中所有的戒体,就并不是佛教所说的戒定慧三者之一的戒,而只能算是一种与外道相同的世间之戒。

怎样才能使其变为别解脱戒呢?是否需要重新受戒呢?不需要。要改变目前的现状,使以前的所有戒体变为别解脱戒,只需从现在开始培养出离心。在生起出离心的当下,我们以前所受的戒体立即就可以成为别解脱戒。

因为,所谓的戒律、智慧、禅定,都是指某人心中的功德,这些东西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在生起出离心以后,出离心就会对原有的戒体起作用,既不需要舍弃以前的戒体,也不需要重新受戒,自身所有的戒体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成为别解脱戒。

如果我们还能更上一层楼,在生起出离心的前提下,进一步培植起无伪的菩提心,则以前所受的戒体就可以成为大乘菩萨的别解脱戒。

以前我们也讲过,如果没有这两个关要,包括大圆满都有可能变成世间法。既然连无与伦比的大圆满都可以成为世间法,位居其下的其他法又怎么可能不成为世间法呢?由此可见,出离心、菩提心是通往解脱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培养起出离心与菩提心。

在此之前,也许大多数居士并不清楚如何才能受持一个完整的别解脱戒,今天了解以后,也许很多人都会有一种芒刺在背的感觉,因为以前自以为是的戒律、行善、修心等等,都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很多事情都需要从头开始。但这也不要紧,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我们能抓住当下的时机,就还来得及。

戒律是为了规范日常行为而制定的条款。因规范程度的不同,而分为在家戒、出家戒等各种层次的戒律。作为佛教徒,如果不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规范,而毫无顾忌地杀、盗、淫、妄,则所谓的学佛就不会有什么效果。佛陀也讲过,只有先将一块布洗净,才能为这块布染上颜色。如果布上满是污垢,就不可能染上纯正的颜色。同样,如果要学佛,就要先将行为规范以后,才能在此基础上修行。

作为居士,最关键的是要受持杀盗淫妄的戒条,但因为在饮酒之后,人就会因迷乱而无法自制,在精神失控之后,杀盗淫妄的行为也就会随之而陆陆续续产生,所以,为了保护前四种戒体,佛陀就制定了酒戒。

关于饮酒的规定,小乘佛教内部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凡是饮酒,都属于罪业;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对于没有受持酒戒的人而言,因为酒也是一种饮料,在不喝醉的前提下,适当的饮酒也不算是罪业。

但是,从戒律的角度而言,大多数人的立场还是站在饮酒就是罪业的一方。暂且不论饮酒是否有罪,只要佛陀在戒律当中明令规定不得饮酒,我们就应当严格遵照执行。

虽说随着时代的更替、思想的变迁,传统的习俗、旧有的观念、往昔的行为就会因跟不上潮流而成为过去式,新时代的人是不会再对其感兴趣的,但佛陀对弟子们的这个五戒要求,是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都不会因过时而被淘汰的。

有些宗教也规定了一些教条,但只有虔诚信奉这些宗教的人才会去遵守这些教条,其他人就不一定会接受。比如说,基督教认为,上帝在六天中创造出了世界,第七天是休息的日子,所以,世人在每周第七天的星期日也应当休息。如果有人在第七天不休息,就会有罪过。

有些基督教徒曾在英国与别国打仗失利的时候写信谴责英国政府,认为导致战争失败的原因,就是英国政府在星期天没有休息而造成的。不知这些说法是否有确切的证据,如果没有就很难说服别人。虽然人人都喜欢休息,但这种类似规定星期天必须休息的种种理由,就有可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历史的车轮辗得粉碎。

但是,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进步,即使在一万年,乃至几十万年以后,任何人也不可能打破伦理道德观念,而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去杀盗淫妄。只要人世间需要和平与幸福,就需要有断除杀盗淫妄的要求。如果不对杀盗淫妄的行为加以约束,整个社会就会乱套,在动荡不安的生活环境中,又怎么可能有什么幸福、和平可言呢?因此,佛陀所制定的杀盗淫妄戒,是永远符合历史潮流的。

关于守持五戒的功德,在经书中的教证可谓卷帙浩繁,此处无法一一列举,归纳而言,则可分为现世的功德与来世的功德。

现世的功德为:如果现世当中没有戒律,就不会有禅定;如果没有禅定,就不会有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就无法断除烦恼、获得解脱。

来世的功德为:《等持王经》云:“经恒沙数劫,无量诸佛前,供养诸幢幡,灯幔饮食等。若于正法坏,佛教将灭时,日夜持一戒,其福胜于彼。”也就是说,在恒河沙数的大劫中,每天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胜幢、饮食、黄金、白银等宝物供养诸佛菩萨,其功德也不能与在末法时代一昼夜中受持一条戒的功德相比。

佛经中还说过,某人在佛陀住世时,出家受比丘戒长达五百年,并始终保持戒体的纤尘不染。但是,如果有人在人类烦恼极其粗大的末法时期,在二十四小时内仅仅守持一条戒的功德,也远远胜过前者。这里所说的戒,并不仅仅指出家人的戒,包括在家人的戒也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推算,清净地持守五百年的比丘戒是多么地难得。“人生七十古来稀”,以现在人的寿命来衡量,能够活到七十岁的几率并不是很高。而戒律规定,在二十岁之前是不能受比丘戒的,如果每世在年满二十岁时受比丘戒,然后持守净戒五十年,直至风烛残年的七十岁,也至少需要十世。能够在漫长的十世中都将一生中的最佳时光用来守持比丘戒,其功德应当是不可思议的,但与末法时代持戒功德相比,就显得望尘莫及了。当然,如果能在具备菩提心的基础上持戒,其功德就更是不可估量。

关于持戒的功德,在《赞戒论》等论典中讲得十分详细,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参阅有关论著。

受持居士五戒的机会并非俯拾可得,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大家还是应当珍惜。现在普遍存在着自称已经皈依,却没有受持皈依戒;自称是居士,却没有受持居士戒的现象,这是很可惜的。如果没有受持任何戒律,就算不上是佛教徒。

因为,所谓的四众弟子,包括比丘、比丘尼、居士(优婆塞)和女居士(优婆夷)。只有在皈依的基础上,受持相应的戒律,才能成为这四种人。如果不具备任何一条戒体,就不能自称为佛教徒。所以,受戒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一定要加以重视。

如何受戒呢?沙弥戒与比丘戒是无法对其中的戒条进行选择的,除非不受戒,否则就必须受持全戒。也就是说,如果要受比丘戒,就必须受持所有的二百五十三条戒,其他的比丘尼戒、沙弥戒与沙弥尼戒也是一样。

但居士戒却并非如此,它与菩萨戒一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因此,在受居士戒之前,就可以先对各个戒条的要求详细地了解一番,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能受持几条就受持几条。

但在这一点上,也有不同教派的观点,这里所说的不同教派,并不是指藏传佛教内部的不同教派,而是指一切有部与经部的观点。

一切有部认为:受戒的时候,必须将五条戒全部受完,否则就只能成为普通的行善,而不能成其为戒体。但在持戒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挑选,能持几条戒就持几条戒。

但经部却对此观点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如果受戒的时候已经将五条戒全部受完,而在持戒的时候却并没有全部守持,就应当属于犯戒。

所有的大乘宗派都不承认一切有部的观点,而认为经部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们也应当按照经部的规定去作。也就是说,在受居士戒之前,就应当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抉择,能守持多少条就受持多少条。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酒戒是别无选择的。如果不受持酒戒,其他的戒就不能成为完整的戒。戒除杀盗淫妄,都必须建立在戒酒的基础之上,如果不能戒除饮酒,其他的恶业都有可能因此而引发,所以不能成为完整的戒体。

但是,也有一种人嗜酒如命,即使遭遇命难,也无法做到不饮酒,那么这种人也可以受持其他杀盗淫妄戒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戒条,但却不能称之为戒律。不过,发誓断除这些恶业仍然具有很大功德,所以,即便在名称上有所区别,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当尽力受持其他的戒。

酒戒之外的其他四条戒虽然好像没有选择的先后规定,想受持其中的任何几条戒都可以,但最好能受持不杀生的戒律。首先,因为杀生的恶业最为严重;其次,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也不应该残酷无情地杀害生命;另外,在经书当中也说过,不杀生戒是所有戒律中最重要的一条戒。

受持一条戒的居士称为一戒居士;受持两条戒的居士称为二戒居士;受持三条戒的居士称为多戒居士;受持四条戒的居士,名称上也称为多戒居士;受持五条戒的居士,就是圆满居士。受持的戒条越多,资粮积累得越快,断除罪业的力量也越强。比如说,虽然受持三条戒与受持四条戒都称为多戒居士,但实际的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受戒肯定是多多益善,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多受一些戒条。

受持戒体的程序是:首先,在正式受戒之前,应当发菩提心,至少也必须要有出离心;其次,在受戒的同时,也必须受皈依戒,因为所有的戒律,都必须建立在皈依戒的基础上;第三个程序,才是正式受戒。

有人也许会怀疑:在我们念诵了三遍仪轨之后,善知识就会告诉我们已经得戒,但我们所得到的戒体究竟是什么?在哪里呢?

一切有部认为:我们所受的戒体,是一种称为“无表色”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像防洪水的堤坝一样。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真正的戒体,就是发誓从现在起直至离开人世为止(尽形寿),绝不违背自己所受戒条的决心。但仅仅有决心,还不能成其为戒体,只有在自己有了决心,并参加了受戒仪式之后,才能具备戒体。

如果有朝一日自己舍弃了当初的决心,并作出犯戒的行为,原有的戒体就不复存在了。由此可见,是否具备戒体并不神秘,只需抚躬返视,观察一下自己的相续便心知肚明。

二、居士五戒的具体规定

(一)不饮酒

什么叫做不饮酒呢?关于酒的概念,在经书中讲过很多,包括谷酒、酒粉、能醉、放逸之物等等。这些都是释迦佛在世的时候,也即两千多年前,世人所享用的酒类。其中的谷酒,也就是至今尚存的、用粮食酿制的酒类;所谓“酒粉”,是指带有酒精成分的粉末,用其泡水便可成为酒;所谓“能醉”,是指该酒必须具有使人喝醉的能力,如果无论怎样喝,也不会喝醉,就算不上是酒;所谓“放逸之物”,也就是指能醉,因为在醉了以后,就会放逸、懒惰、不精进、丧失意志,所以称为放逸之物。无论如何,只要有酒味,能使人喝醉,则不管是白色、红色、还是其他颜色,都称为酒。

饮酒的概念,就是要一口口地咽下去。经书规定,只要吞下了超过一滴的酒,就算犯戒。如果是外用,虽然通过毛孔也可以让酒类进入身体,但却不属于饮酒。甚至在口腔需要消毒时,用酒类漱口,然后吐出的行为,也不算犯酒戒。

有些食品以及药物里面也含有酒的成分,如果在食用或者服用的时候,发现有酒的味道,就应当用其他的食品和药物代替。如果在这些食品以及药物中,酒的味道并不明显,则即使食用或者服用也不算是违犯酒戒。

另外,如果将一公斤的酒熬到只剩下半公斤,在原有的酒味以及醉人的能力已经彻底消失以后,用来泡药服用以治疗疾病,就不算是犯戒。

另外一种情况我们以前也讲过,就是在灌顶或者会供的时候,也不能直接喝酒。在密宗会供的时候,食物一般是用右手来接,而液体状态的饮料一般是用左手来接。在接受酒类的时候,只需用左手的无名指沾在酒里,然后涂在嘴唇上,就既表示已经接受誓言物,同时也没有违犯酒戒。

目前在包括藏地在内的某些地方,偶尔会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很多人可能也曾经遇到过。有些所谓的成就者,将“加持香烟”、“加持酒”等所谓的“甘露”,散发给盲目无知、不明真相的居士,并告诉对方只要抽这些烟,喝这些酒,就“可以治病”甚至“打通中脉”。居士当中有一些人也自欺欺人地帮助这些人进行煽动、鼓吹,很多没有听过正规佛法,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居士一听到这些宣传,就难辨是非、信以为真。也许在喝了这些酒、抽了这些烟之后,暂时可以减少一些病痛,但究竟是好是坏,谁也说不清楚。一些魔障与世间的小鬼神也有这样的雕虫小技。但这种以讹传讹,公然违背佛陀教言的行为,是会令很多人对佛教产生误解并继而大失所望的。

我们不能否认有些成就者可以将烟酒变为甘露的说法,我们也不去评论谁有成就,谁没有成就,谁有能力将酒变成甘露等等,虽然这些情况也不能排除,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在佛教群体里,没有比释迦牟尼佛更具权威的人物,佛陀在很早以前就规定,只有佛才有制定与修改戒律的资格,除了佛陀以外,包括僧众都没有资格修改戒律。因此,我们的所有行为,都必须以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为原则,全盘地按照佛陀的要求去做,任何人都不得违越。

在末法时代,即使是佛教徒,也很难严格遵守教规,而有可能会犯错误,并作出杀生、偷盗等等的恶行,这是情有可原的,但这不是佛教的过错,而是个人的问题。如果自己做不到,就要有自知之明,就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引咎自责:因为我有贪嗔痴的烦恼,所以达不到佛陀的要求,这是多么地令人惭愧啊!而不能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将自己违背教规的行为,堂而皇之地说成是藏传佛教的特点,让别人产生这是正统佛法,是佛陀要求的错觉,并使别人因此而对佛法生起邪见。

现在就有这些问题,人们往往在还没有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之际,便将佛教圈内个别人的行为与佛教混为一谈。如果某位藏传佛教的教徒行为好,就说藏传佛教好;如果某位藏传佛教的教徒行为不妥当,就说藏传佛教不好。实际上,个人的行为与整个团体是毫无瓜葛的,谁的行为出了问题,就是谁的问题,这既不是藏传佛教的问题,也不是禅宗、净土宗等任何一个宗派的问题。

众所周知,世间团体的某个人犯了错误,其他人也只能指责这个人是败类,或者要求团体内部给此人予以处分,但谁也不能将某个具体的人所犯的错误强加给整个团体。

佛教团体也是一样,确定是否为佛教的问题,就需要去翻阅佛教的经典,如果佛经中有让人去做坏事的说法,就是佛教的问题,而不是个人的问题,如果有人按照佛陀的指令去作了错事,就应当归咎于佛教。但是,如果有人胆敢超越戒规界线,违背佛陀言教,那就是他个人的问题,大家应当将这两点划分清楚。如果能将此二者分得泾渭分明,就不可能对整个佛教产生误会。

同样,在看待现在经常出现的打着藏传佛教旗号,或者假冒活佛之名进行骗钱、骗财等问题方面也是这样,如果在藏传佛教的经典中有这样的规定,就是莲花生大师等前辈上师的毛病;如果他们不但没有这样要求,而且反复强调要严格遵循佛陀教言,不能作出有辱佛法的事情,我们又怎能将罪责推给藏传佛教呢?

只有佛陀在即将示现圆寂之际,曾经制定的一个言简意赅的简略戒规,其中对戒律的界线留了稍许的余地:就是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允许戒律随着时代的变迁、区域的不同而因地制宜。在以后因各地的风俗习惯而无法完全依照戒规执行的时候,也可以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地入乡随俗。除此之外,谁也没有权力对戒律进行根本性的更改。

但其他宗教却并非如此。在古代的西方,因为教皇与国王之间往往是瓜葛相连的,为了政治背景的需要,为了加大统治的力度,就进行过宗教改革,也使宗教的内涵发生了转变。比如说,在早期的《圣经》旧约中,是有前世今生提法的,但教皇与罗马帝王出于某种目的,就取消了这一说法,在后来的《新约》中,就不再承认前世今生的存在。

言归正传,虽然我们在介绍酒戒的时候列举了这些问题,但不仅仅是酒戒,包括所有的戒条,我们都应当按照佛陀的规定,如理如法地进行取舍。

曾经有人问我,为了工作、为了应酬等等,是否可以喝酒,在此明确地告诉大家,无论为了什么,都不能破例。凡是喝了酒,就必然犯酒戒,这没有回旋的余地。

(二)不杀生

居士五戒中的不杀生,与十不善中的不杀生是不相同的。十不善中的不杀生,是指不杀害所有的生命,而居士五戒中的不杀生,是指不杀害特定的生命,也就是指人类。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戒律只要求不杀人,是否就表示允许杀害其他生命呢?决不可能!

十不善是不需要由谁来制定的,本体、自体的不善(自性罪),是在任何时间、任何条件、任何环境下,都不可能对包括佛陀在内的任何人有所开许的。一旦有人违反,而去杀害了其他生命,就必然会承受堕入地狱的果报。但不杀生戒的对境,就只是特指人。在守戒的时候,就必须遵守不杀人的戒条。虽然杀害其他生命从根本上来讲不会违犯居士戒,但也会违犯居士戒的支分或者类似的戒条。

放生的时候偶尔也可以看到,在放生念经之际,有的居士一旦被蚊虫叮咬,就会在不经意间,随手“啪”的一下就结束了蚊虫的生命。虽然这不一定是故意杀生,但因为有了很长时间的串习,所以一不注意,就会有这种动作。在此再一次重申,无论对境是动物还是人,杀生的罪业都是十分严重的,我们不应该因为戒律没有规定,就随意地去杀害其他生命。

以前也讲过,违犯每一种戒条,都需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个为对境;第二个为思想或者精神;第三个为行为或者行动;第四个为究竟或者结果。这四个条件是确定是否犯戒的分水岭,如果所有条件都完全具备,就会彻底犯戒。下面一一就不杀生戒的详细界线进行阐述:

1、对境

杀生的对境,就是指人。人可以分为两种:第一为成人,这里所说的成人,是指已经出生的人,包括从呱呱坠地到撒手归西之间的所有人;第二种为胎儿,就是指尚未出生的人。

从戒律对生命的定义来讲,并没有住胎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的分别,在精卵和合的那一刹那,就是生命的开始。从该瞬间直至新生儿出世,这一阶段的生命就叫做胎儿。因此,作为不想生育的夫妇,就必须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并力争做到万无一失。因为,如果故意堕胎,就属于犯戒。

2、思想

思想分观念和动机两方面:

所谓观念,是指认定对境。如果观念已经错乱,则不犯根本戒。比如说,如果想杀死张三,而实际上却杀死了李四,即使具备了其他的所有条件,就事实而言,是实实在在地杀了一个人,但也不算犯根本戒。因为当事人的观念已经发生了错乱,并没有超越这条界线,所以不算彻底的犯戒;

所谓动机,是指要有杀人的动机。如果没有杀人的动机,只是想吓唬对方一下,但对方却因为惊吓过度而死亡;或者只是想打对方一顿,却不小心失手将对方打死。这种意外的过失杀人,也不算彻底的犯戒,在忏悔之后就可以恢复。

如果是现役军人,在因战争爆发而必须上前线打仗的情况下,只要事先发愿:无论遇到什么危险,自己也决不杀害对方,则即使因枪炮走火而杀了人,也不会犯根本戒。

3、行动

小乘的别解脱戒非常重视外在的行为,犯杀生戒的判定标准之一,就是必须具备为了杀死对方而枪击、殴打、令对方服药或者其他导致对方死亡的行为。如果只是在内心计划、谋算,却没有付诸行动,就不会犯戒。菩萨戒与密乘戒在这一点上的要求往往要严格得多,在仅仅具备内心打算、念头的情况下,也时常会犯戒。

4、结果

对境死亡也是区分是否犯戒的标准之一。

在确定对境是人,没有认错对象,具备杀人动机以及开枪等等的杀人行为,却没有最终将对方杀死,而只是使对方受了伤的情况下,就不算是犯根本戒。

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四个条件,才是彻彻底底地犯戒。在了知了这些细微界线之后,就既可以善加取舍、防患未然,也可以在作出某些行为之后,根据以上标准来判定自己是否彻底犯戒,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

(三)偷盗

1、对境

偷盗的对境有三个条件:

首先,必须是包括食物在内的所有财产。有人认为食物与饮料不包括在内,但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有人对此反驳道:如果食物不是偷盗的对境,那么在某个国家或者地区遭遇饥馑的时候,是否就可以随意地去偷盗急需的食物呢?这种说法既没有教证的依据,从逻辑上来说也站不住脚。因此,凡是财产,都是犯戒的对境;

第二,就是所盗财产必须属于没有产权纠纷的合法主人,财产主人与当事人在所盗财产的权益上也没有任何经济上的纠葛。

如果失主认为所丢失的财产不可能再找回,便放弃了寻找的念头,而从心里舍弃了该丢失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人在之后偷取了该物,但因为当事人所偷取的是无主物的缘故,所以不算是犯戒。

经书中也讲过,在释迦佛住世时的古印度,有的人是以浆洗衣服为生的,如果风将洗衣人晒在外面的衣服吹走了,洗衣人也产生了“这些衣服已经不可能失而复得,我只有自己赔偿衣服”的念头,如果有人在此之后去偷这些衣服,就不算是犯戒。

但这只是戒律上的一种界定而已,在窃取财物的时候,除了有神通的人之外,又有谁能知道什么东西是主人已经放弃了的呢?所以,我们也不能胆大妄为地去钻戒律的空子。

但是,荒凉无人之地的森林、矿产,却并不是无主物,而是属于国家的财产。因此,我们就不能无视法律而随意地去山上砍柴、伐木,或者私自开采矿藏;

第三,就是所盗窃的财物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这种价值,是用纯银的价值来衡量的。以目前的纯银价值来计算,就是人民币两元钱左右。如果价值达到了两元,则具备了对境的条件之一。

偷税漏税也算是偷盗,当然,这里所指的偷税漏税,是指故意偷缴、漏缴价值足够的合法税金,如果是某些机关巧立名目的非法摊派等等,则不属于此范畴。

另外,在乘坐飞机、火车等的时候,如果在运输单位没有同意的前提下,故意不补超重行李费,或者船票、车费等等,都算是犯戒。

在作买卖时,也只能正大光明地赚取合理合法的利润。如果有欺骗的成分,比如说,明明进货成本为五元,却向买主说是十元,则其中五元的差价就不是正当的利润,而是骗来的。如果所骗金额超过了规定价值,也算是犯戒。

2、思想

首先是观念不能错乱。如果准备偷盗的物品与实际偷到的物品不一致,也不会犯根本戒。虽然不会犯根本戒,却不能认为没有过失,因为无论如何这也是偷盗的行为。

偷盗动机是违犯盗戒最重要的条件,如果没有盗心,则不会犯戒。

另外,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是为了供养三宝、帮助乞丐,或者是为了孝顺与自己没有经济关系的父母,也不会犯根本戒。

3、行动

巧取豪夺、明抢暗偷,以及利用各种各样的手段非法地骗取他人财物,都属于盗窃的行为。

另外,在借回他人财物之后,利用债主已经忘记的时机,而故意不归还,有人以为这样就没有行动,所以不算是犯戒。其实,虽然没有表面的行动,但该做的不做也算是一种行动,所以也会犯戒。

还有,在借回他人财物以后,如果故意拖欠,而不按时归还,在拖欠期间致使该物因损坏而价值降低,则也有可能犯戒,因为通过这种行为,而有可能会使主人损失超过两元以上价值的财产。

4、结果

虽然戒律中有许多细微的划分方式,但最根本的界线,就是是否具备所盗窃的物品已经彻底地属于自己的想法。

在已经据为己有的念头尚未产生之前,还不算是彻底犯戒。如果在此期间被人发现,则因为尚未违越这一界线的缘故,所以没有犯根本戒。

因此,除了经济条件比较好、信心很大、在因果取舍方面非常谨慎的人以外,我们一般会建议年轻人在受盗戒之前要慎重考虑。其实,这只是因为盗戒的规定比较细微而已,如果在了知细微界限之后,守持盗戒也不是很难,希望大家也不要知难而退。

(四)妄语

1、对境

所谓妄语是指:第一,说妄语的对方必须是会说话、能懂事的人;第二,所说的妄语是指特定的妄语,而不是指所有的妄语。

所谓特定的妄语,就是谎称自己具备在欲界之内,也就是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之内的普通人所不可能具备的,类似于自己可以看到天堂、地狱、前世、未来等等的功能,以及神通之类的超凡功德。一般日常生活中的妄语,不在犯戒界线之内,因此,妄语戒是比较容易守持的。当然,如果将日常生活中的妄语也纳入持戒的范畴,妄语戒就很难守持了。

2、思想

观念不错乱:是与其他戒条的规定一样,比如说,如果想说自己可以看到未来,却说成了可以看到前世,心中所想与口中所说不一致,就不算是犯根本戒。

动机:要有故意骗人的动机,犯戒必须是故意而为,如果是有口无心,而不是有意去说,就不算是犯戒。

3、行为

必须要用自己的声音去说。通过电话来传递信息,也属于犯戒的行为之一。

4、结果

必须对方能听见并懂得其内在含义。除此之外,通过一些手势或文字来表现、展示自己,则不属于犯戒。

具体的细节不需要一个一个仔细地讲,你们只需依此类推即可。

(五)邪淫

一般说来,邪淫包含非行境、非处、非境、非时、非量以及非法的行淫等等。

所谓的非行境是指:与受种族、主人、国王保护的对象以及非法的对境,包括他人的性伴侣、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七代以内的亲属、僧尼、别人已经支付了钱财的人以及未成年的少男少女作不净行;

所谓的非处是指:在除了密处之外的口腔、肛门等非行淫处作不净行;

所谓的非境是指:在父母、老师、上师以及僧众等附近,三宝所依存在的佛塔、佛像、经书前(包括在佩戴系解脱、佛像、加持品等的情况下),于对方有害的地方(如凹凸不平的地面等等)、有光线的地方以及人群聚集的地方作不净行;

所谓的非时是指:在白天、受持斋戒日、哺乳期、妊娠期、月经期间、生患不能作不净行的疾病期间、产妇尚未完全康复期间以及伤心忧愁之时作不净行;

所谓的非量是指:在一夜之内作超过五次以上的不净行;

所谓的非法是指:通过殴打等强迫手段所作的不净行。

只要符合以上六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并且具备对境、思想、行为以及结果四个条件,就会犯邪淫戒。另外,手淫以及同性之间的非梵行,也属于邪淫的范畴。

当然,这里所说的邪淫,是针对在家人而言的,如果是出家人,则其内涵又有所不同,因为出家人必须从根本上断除不净行。

在现代社会,由于世人观念的逐步开放,在邪淫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从政界要人到平民百姓,从大亨富贾到电影明星,各个阶层的人都卷入了性丑闻的风波,无以数计的家庭都遭到了婚外恋的沉重打击,即使处于热恋期的情侣,也是互相猜忌、貌合神离……

虽然在佛陀住世之时,并没有如此猖獗的、涉及家庭伦理道德方面的社会问题,但佛陀却以其远见卓识预知到了这一点,并为在家佛教徒制定了这一戒规。这一戒规的制定,使很多重视因果、渴求解脱的佛教徒避免了因此而造成的家庭破碎、妻离子散。

因此,作为佛教徒,为了防止家庭问题的出现,为了树立佛教徒的良好形象,为了缓解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为了自他的暂时安乐与究竟解脱,最好能克服一切困难而受持此戒。

三、结语

杀盗淫妄四条根本戒,加上护持四条根本戒的酒戒,就是所谓的居士五戒。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能严格遵守这五条戒,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持戒人。如果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行,就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修行人。

现在有些居士时常被是否出家的问题所困扰,其实,虽然出家比在家具有不可比拟的功德,从各方面来说都比较好,但出家毕竟是一个牵涉面很多、需要付出极大勇气的长远打算,要付诸实施也有一定难度。如果暂时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出家,就尽量在前面所说的四条或者五条根本戒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并持之以恒地精进修行,力争使自己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修行人,这在末法时期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在古往今来的在家人,特别是藏地的在家人中,也涌现过很多超群出众的成就者。我们也亲眼见过一些并不具备超常智慧,在平时也没有守持很多戒律、修持太多禅定,只是因为值遇了一位伟大的上师,适当地修持了无上大圆满的人,在临终之时,却出人意料地显示出有异于常人的非凡表现。这种情形,就像释迦佛在世时,每天会有数不胜数的人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就一样。在如今的藏地,修行人获得成就的标志、现象也比比皆是,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不以为异了。这就是藏密,特别是大圆满的功德。

关于五条戒的概念,已经简单地为大家作了介绍。现在请各位反省一下,首先,自己所受的戒体到底属于哪一个层次,是否需要重新发心;其次,从受戒到现在,自己是否作过犯戒的行为,如果犯过戒,则即使依照小乘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重新受持,并且没有受戒次数的限制。在发现自己犯戒以后,就立即忏悔,忏悔之后,再重新受戒。

当然,还有一些细微的界定是否犯戒的方法没有作介绍,我们也不必了解太多。也许有些人在了解到一些细枝末节之后,便以为戒律有隙可乘,从而作出损人利己却又不犯根本戒的恶行来。若是这样,我们今天的开示,也就在无意间起了助纣为虐之效。

在此必须提醒诸位,我们此处所说的,只是不犯根本戒的尺度,但因果却是丝毫不爽的,如果以自私心而作出任何恶行,都必将会受到业力的制裁。作为一名佛教徒,我们应该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逐步趋于完善。

戒杀放生的功德

关于戒杀放生的功德,想必大家都多多少少地知道一些。在以前关于放生的开示中,也讲过一些戒杀放生的功德,所以一看到这个题目,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已经是老生常谈,是不值重提的话题,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此,显得有点多此一举。

但此处要讲的,也有一些不同往常的新鲜内容。这些内容,就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讲的一些戒杀放生的概念以及戒杀放生的功德。一旦知道这些教证,它们就会成为一种动力,对我们奉令承教、励力戒杀放生起到鼓励、鞭策的作用,所以在这里还是有必要再讲一讲。

戒杀放生虽然是佛陀对佛弟子的最低要求,可做起来却并非易事,若能无惧艰困、难行亦行,其功德也远远超越了守持盗、淫、妄戒的功德。

一、关于戒杀

(一)戒杀的必要性

在十不善中,有两种不善的罪业是最为严重的,一个是杀生,另一个是邪见。

为什么杀生的罪业有那么严重呢?首先因为杀生对其他生命构成了极大的伤害;其次从自己的角度而言,杀生的严重果报是惨堕地狱,所以将杀生的罪业排在了第一。

为什么邪见的罪业有那么严重呢?唯识宗认为,在众生的阿赖耶识中,储藏了许多善恶的种子。一旦我们的心里生起了邪见,这些邪见就会摧毁所有善法种子的力量,从此以后,相续中的所有善种或者善根都会因此而间断。

平时所说的邪见,不一定属于十不善中的邪见。十不善中的邪见是什么呢?《具舍论》中讲过,就是认为不存在善恶因果,不存在前后世之类的观点。因此,从破坏善根的角度来说,十不善中最可怕的就是邪见。

这里我们暂时不强调邪见,而只以戒杀放生为主题。

为什么要戒杀呢?要想意识到戒杀的重要性,就需要从将心比心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

首先我们应当这样思维:每个人在来到世上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地去寻找自己的理想、追求与爱好。比如说,有些人因为贪图钱财,而愿将体力、青春,以及千载难逢的人间岁月等所有的一切,都花费在追逐金钱的“事业”之中;有些人因为崇尚地位,为了赢得高官厚爵,宁可舍弃包括辛苦换来的钱财在内的所有一切;另有一些人却垂青于名声,为了名满天下、流芳百世,又置钱财、地位于不顾。尽管每种人都各有图谋,但愿意为了金钱、地位与名声而付出生命的情况却异常罕见。由此可见,对于所有人来说,生命的价值都是极其珍贵的,一切世间万法均无法与之比肩。

但很奇怪的是,虽然人类万分珍惜自己的生命,却将其他众生的生命视若草芥。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会亲自动手去杀害这些众生;即使自己不动手,也会在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或者在为了获取利润的情况下,眼见他人灭绝人性地残杀这些无辜生命,却熟视无睹、冷眼旁观,不愿尽己所能地规劝阻拦。

我们自以为人类文明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但由人类发明的残酷杀害、虐待其他生命的方法,却在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层出不穷。这些现象除了能证明人类的愚蠢、无知、贪婪与野蛮之外,又能说明什么呢?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文明吗?既然人类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又怎能随意剥夺他众的生命呢?

人类不仅肆无忌惮地屠杀无辜生灵,还为自己的恶劣行径寻找了一些所谓的正当“理由”与“依据”。

基督教以及释迦佛住世时的一些婆罗门的宗教认为:动物是上帝等神灵赐给人类的食物,以动物为食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

另外,很多人都知道,二元论的缔造者笛卡儿甚至认为:动物只不过是一种自动的机器,是没有任何感觉的物体。自从他创立了这种学说之后,西方医学界就开始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残忍地对动物进行活体解剖,使无数生命遭受了惨无人道的凌虐。

本来依照常规,在各个宗教、各种学术之间,大家都应当互相尊重、和平共处,而不应该以严厉的态度去驳斥对方。但上述观点不但导致了自己观念上的错误,而且还对其他众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我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给予破斥。

首先,认为上帝等神灵将动物赐给人类为食的观点,是绝对无法证明的。时至今日,上帝存在之说已经成为令西方人深感头痛的一种尴尬,虽然无数人都在绞尽脑汁地去证明上帝的存在,但至今尚一无所获。

当然,我们并不是想否认上帝的存在,但既然上帝存在之说尚是一个悬案,那么所谓“上帝”将动物赐给人类为食的观点又如何以理服人呢?

至于笛卡儿的观点就更是不堪一击,包括小孩子都知道,像黑猩猩之类的很多动物,其智力、情感都跟人类不相上下。如果认为动物没有苦乐感受,就真是可笑荒唐了。因此,这两种说法都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荒谬之说。

既然动物也跟人类一样具有知性与感受,不愿意承受痛苦的折磨,那么人类究竟该如何对待动物呢?关于这个问题,世间人以前并没有拿出明确的答案,后来在近几百年间,西方才开始制定了一些善待动物的法律条文,以约束世人日益疯狂的残暴行为,但这些条例所规定的范围,却是极其狭窄的。哲学与其他宗教,也没有在此问题上给出完整的答案。而世人奉为圭臬的科学,又根本无法以自己的结论唤醒人们的良知,建立起伦理道德的观念。唯一能够全面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释迦牟尼佛的经典。

(二)戒杀的三种层次

佛在小乘的经典当中,提出了戒杀的三种层次:

第一种,是最低的要求。就是如果做不到发誓不杀害所有生命,就可以在动物当中进行选择,比如不杀猪、鸟、鱼、羊或者牛等等;或者发誓除了鱼类之外,不杀害其他的所有生命;或者发誓除了在生病的时候,为了治疗疾病,而杀死体内的寄生虫之外,绝不杀害其他的所有生命;或者发誓不杀害现在不太可能杀害的老虎、大象、熊猫等等珍稀动物,包括发誓不杀害现在根本不存在的恐龙,也有一定功德。虽然这是一种不完整的戒杀,也比完全不戒杀要稍强一筹;

第二种,是中等的要求。就是只有当遇到命难时才杀生,比如在肺、肝等器官中发现了寄生虫,如果不打死,自己就会死亡,为了保住性命,才不得已而杀之;或者在仅剩的少量食物中发现了虫子,如果自己不吃完这些食物,就肯定会饿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赶走小虫,独吞该食,除此之外,绝不杀害任何生命;

第三种,是上等的要求。就是无论遇到何等的困难,也绝不杀死任何生命。仍以前面所说的情况为例。

如果在身体内发现了蛔虫之类的寄生虫,要治疗疾病,就必须将其打死,不然自己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细菌是否属于众生,至今还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答案,所以这里暂时将细菌排除在外。

另外,在仅剩的食物中发现了虫子,如果将这些虫放到其他地方,它们就会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食物而必死无疑;若将仅有的食物布施给虫子,自己又将命丧黄泉。在不是将虫子扔到一边,就是要放弃自己生命,二者不可两全之际,若有纵然牺牲自己的生命,也绝不故意伤害其他众生的决心,就算是最崇高的发誓。

疾风知劲草,岁寒知松柏。在西藏动乱期间,曾涌现过很多这方面的公案:

有一位上师,在有人将四肢被捆绑的牛、羊等动物放在他的面前,又将屠刀交给他,强迫他去杀害这些生命的时候,曾大义凛然地将屠刀对准了自己的脖子,甘愿以死来捍卫自己的誓言,也绝不向残害众生的邪恶势力低头;

在“除四害”的年代,一位在监狱服刑的出家人,从管教干部处得知了第二天将要捕杀麻雀的计划后,就偷偷去厕所,用小刀割断了自己的血管。旁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抢救过来;

前几年有一个小出家人,他因为病得苦不堪言而到医院去治疗,结果发现折磨他的病因,是腹腔内的大肠已经腐烂坏死。只有杀死一条狗,并用狗的大肠来替换他自己的大肠,才能把病治好。当他知道后,便急切地告诉周围的人:千万不能为了自己的病,而杀死狗的性命,宁死也不肯接受这种治疗方案。他的上师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开心,并赞不绝口地说道:“学佛的人就是应该这样!学佛的人就是应该这样!!”

这些都是真实的事例,前面两个公案中的其中一个当事人至今还在,另一个是否在世我不太清楚,按年龄推算,应该已经去世了。不仅在藏地,包括在汉地等其他地方,也发生过很多类似的公案。这种为了维护其他众生的生命,而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精神和行为,就是最上等的戒杀。

事到如今,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低贱”的动物而舍弃自己的生命呢?我们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又会如何选择呢?也许很多平时将佛理讲得头头是道的人,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却只能闪烁其辞,环顾左右而言他了。

很多人都自诩为了不起的大乘佛教徒,但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内心深处的软弱就会暴露无遗。请大家衡量一下,自己是否有堪称大乘佛子的资格?如果没有,就应坦然承认,而不要自命不凡。如果现在能有为了众生而舍弃自己生命的决心与勇气,不论将来是否能够做到,也算得上是守持上等戒杀之人。

对于每个人而言,从无始以来心相续中所积累的杀生罪业是非常严重的。而杀生的果报,就是惨堕地狱,这是非常可怕的。如果这一世养成了浓厚的杀生习气,下一世也会因串习而酷爱杀生,并在以后的生生世世都酷爱杀生,也因此而积累更多的杀业,如果不设法让它中断,就只能在地狱中永世不得超升了。

(三)佛经中的戒杀定义

佛陀在佛经中说道:如果在房间内发现有蚂蚁、蚊子、蟑螂、青蛙、螃蟹之类的小生命,纵使它们没有太大的罪过,其存在也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或者因为老鼠会吃掉衣服、食物等东西;或者在睡眠的时候,一些小生命从天花板上掉下来,将自己从美梦中吵醒,在这种日常生活被打扰的情况下,即使感觉不方便,也尽力忍受而不杀害这些众生,就是一种戒杀;

但一般人的行为却并非如此。一旦某种生命的存在对自己稍有不利的影响,就会千方百计地去消灭它,只是碍于法律、舆论的制约,才不敢去杀害同类,否则也不会手下留情的。

佛陀又说道:如果在青稞、大麦、小麦等粮食中发现有小虫,便考虑到:“如果将这些粮食送到磨坊去推成面粉,就会碾死这些小虫;而将这些明知不能食用的粮食销售出去,不但不能转嫁罪过,反而会有偷盗的过失。”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于是自己不食用,也不卖给别人,则也是一种戒杀;

当牛、马、骆驼等牲口因为驮运货物过久、过重,而引起背部溃烂生疮,疮口里面繁殖了很多小虫的时候,就不再让这些牲口去驮东西,而且还用柔软的鸟翅羽毛,将这些微小柔弱的生命从疮口中取出,并放到安全的地方;或者在发现肉食中孳生小虫的时候,就不食用、不销售,也不用来喂养猪狗等家畜,并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小生命安全;如果发现被褥下面存在啃食、损坏垫褥等东西的小生命,也不去伤害;或者在走路的时候,虽然知道无意间踩死蚂蚁等小生灵不是罪业,但也小心翼翼,尽可能地不伤害它们。以上这些善待生命的态度,都是戒杀;

上等的戒杀,就是在内脏器官中寄生了虫类,如果不杀死它们,自己不但会疼痛,还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打死它们,就可以结束痛苦,获得健康。在面对这种重大抉择时,也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而不伤害其他生命的行为。

佛陀又说道:什么是戒杀呢?如果在仅剩的食物中发现了虫子,若将这些虫子放到其他地方,它们就只有死路一条,如果不吃这些食物,自己又会饿死。于此紧要关头,宁可自己饿死,也绝不伤害众生,就是戒杀。

以上内容,就是佛陀在经书中所宣讲的戒杀概念。这些要求不是佛陀对大乘菩萨特有的要求,而是对大小乘佛弟子的共同要求。

我们以前总以为,自己不去饭店中点杀鸡鸭鱼兔,也不亲自去宰杀猪马牛羊等,就算是戒杀。这虽然是戒杀的一部分,但戒杀还有很多细微的要求。在了知这些要求之后,我们也应该尽力去做到。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戒杀,以及佛陀所宣说的戒杀概念。

(四)综述

有人会认为佛教的这种要求太过分、太不近人情,简直是匪夷所思,但不论是否理解,佛就是这样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地珍爱生命。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珍爱生命,但他们所珍爱的对象,只是人类自己的生命。而佛陀所指的生命,却不仅是指人类的生命,而是包括蛔虫在内的所有生命。只有佛陀,才是珍爱生命的典范,将博爱的意义发挥到了极致;也只有在佛陀的博爱世界里,才没有任何片面、偏袒、狭窄、自私的成分。由此可见,佛不但在宣说如来藏、空性等胜义谛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在劝诫后人善待生命方面,也是如此。

既然我们自称为学佛的人,就应当按照释迦牟尼佛的要求去做。比如说,遭遇疾病的时候,不但自己不去服用杀灭寄生虫的药物,而且也力劝他人放弃这一念头。是否堪称佛教徒的试金石,就在于生死关头能否严格履行佛陀言教。如果仅仅在平时精进地磕头、念经,外表看起来非常虔诚,但遇到具体情况的时候,却仍然怙恶不悛,随意违背佛陀教言,就不配进入佛教徒的行列。

如果根本没有善待动物的心,只是一味地去接受各种灌顶,拜见很多上师、活佛,修持所谓的“大圆满”等等,都是没有用的。连佛陀的最低要求都做不到,又怎能修高层次的法呢?

我目前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从这些方面入手。高层次的要求做不到,是可以原谅自己,理解自己的。比如说,如果不能证悟大圆满,生起次第的本尊观想得不清楚,或圆满次第的气脉明点修得差劲,我也不会伤心失望,不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因为大圆满、生圆次第等等不是像我这样的人可以证悟的,我离证悟这些高深之法的境界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没有必要勉为其难。但如果我发现自己连佛陀的最低要求都达不到,居然在小的基础方面停滞不前,就会伤心失望甚至万念具灰。

不知道你们是怎样要求自己的?是往高处着手,还是从低处落脚?如果选择的是前者,我就不得不告诉你们,这种眼高手低的选择是错误的,我们只能从最低处起步,先奠定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一步步地往高处走。

很多人的岁数已经不小了,在几十年人生历程中,你们也耳闻目睹了很多令人动容的事情,但是否看到世间有哪一本书有这种善待生命的要求?或者听到世间有什么人是严格遵循这种要求去做的呢?虽然西方也有一些动物保护协会,我们也非常赞叹、随喜、敬佩他们的行为,但在有人申请做动物试验的时候,他们还是会批准。而佛却不会开许这种做法,绝不允许任何人为了任何目的,去剥夺其他生命生存的权力。

按理来说,任何生命都有生存权和自由权,虽然杀戮行为也不时地在自然界中发生,但除了人类以外,没有哪个生命会自认握有对他众的生杀大权。人类的蛮横无知常使其变得禽兽不如,往往仅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凶残地侵犯其他生命,直至物种灭绝的地步仍不为所动。

希望大家不要再对这一切充耳不闻,也不要仅仅将这些要求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付出实际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在客观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尽己所能地在以上三种层次中,作出符合自己的选择,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严格遵照执行,尽量以自己的行动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五)戒杀的功德

1、现世的功德

佛经中说过:诸佛菩萨、世间神灵都会对戒杀行为感到满意、高兴,并竭力赞扬戒杀之人。

也许有人会想:诸佛菩萨是否会了知我的戒杀之愿呢?关于这一点,相信很多对佛教常识有稍许了解的人,都会轻而易举地作出解答。我们也有无数的例证可以证明,佛陀是全知的正量夫。

另外,戒杀之人还可以获得健康。当然,如果前世的杀业重于今世的戒杀功德,或因为其他原因,就仍有可能会生病。但发誓戒杀之人即使偶感小恙,却可以代替堕入地狱的巨大痛苦。

戒杀之人纵使到了晚年也是耳聪目明、五根敏锐。

戒杀还可以消除寿障,延年益寿。有很多人在遭遇寿障之际,会惊恐不安地延请僧众念诵很多仪轨。其实,念诵仪轨虽有作用,但最奏效的方法,无疑是戒杀。通过戒杀,就可以遣除所有的寿障。

戒杀之人不仅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庇护,就连世间的罗刹、魔鬼等非人,也会保护此人。护法以及其他世间神灵,也会昼夜围绕,严加守护。

很多居士都在坚持供护法,并念诵格萨尔王等各种护法仪轨,但如果不吃素戒杀,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如果能戒杀吃素,则仪轨可念可不念。即使不念,护法等鬼神也会履行保护、照看戒杀之人的责任。

以上这些戒杀的现世功德,都是佛陀亲口所说的。

2、后世的功德

经书中讲了很多戒杀的后世功德,归纳而言就是:在没有出离心、菩提心以及特别回向的情况下,戒杀之人来世可以投生为天人。

戒杀、放生还有一个重要功德,就是可以成就戒杀之人的任何一个心愿。

比如说,如果在戒杀放生时发愿:愿我能以此功德,而成就阿罗汉的果位,将来就会成为阿罗汉;如果发愿:愿我能以此功德,而成就缘觉的果位,将来就会成为缘觉;如果发愿:愿我能以此功德,而成就佛的果位,将来便会成就佛的果位。其他愿望也可依此类推。愿力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在有了戒杀放生功德的配合之后,更会如虎添翼,成就所愿。

因此,在我们每次放生结束,念诵《普贤行愿品》作回向时,大家一定要珍惜这个难得的特殊机会,尽力地强调自己的心愿。要知道,这时的回向之力与平时是迥然不同的。

二、关于放生

(一)放生的概念

佛陀对放生所下的定义是:在市场上看到有鱼贩、鸟贩为了宰杀而销售鱼类、飞禽(包括鸡鸭等家禽以及其他动物在内)时,以钱买下这些众生剩余的寿命,并用自己的手将其放回原处。所谓原处,是指如果是水生动物,就放回湖泊、河流或者海洋当中;如果是森林动物,就放归森林等等。不但自己作,而且心生欢喜,并动员他人参与且随喜此事。当自己做完之后,又满心欢喜地想:我今天完成了一件很有益的事情,将来我还要继续坚持下去。

总而言之,真正意义的放生包括三个必不可少的程序:前期加行、中期正行以及后期结行。

前期加行:就是拿钱去购买生命的过程。此时的每一个步伐、每一次呼吸,都是为了放生而作的预备工作;

中期正行:就是在购买之后,用自己的双手将所买众生放回原处的过程;

后期结行:包括随喜,竭力劝勉他人放生,并发誓再接再厉等所有的行为。

毫无疑问,我们一向的放生完全符合佛陀的要求。

(二)放生的功德

在不少的《放生功德文》及以前的放生开示中,已经讲了很多的放生功德。在这里,我们只补充性地讲一下,其他书中没有收集的,小乘佛经中佛陀亲口宣说的教言。

经中云:“万法之根本乃为生命。”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生命而言,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生命更重要、更宝贵。如果有人赐予他众生命,也就赐予了对方所有的幸福。

比如说,在我们买下一头牛用于放生之后,假如这头牛以后可以活五年,那么就说明,我们这次不仅给予了它重生的机会,在直至它临死为止的五年当中,它所享受到的,就它自己而言的所有幸福,也都是我们给予的。因为万法的根本就是生命,如果这头牛失去了生命,就不可能有幸福可言。只有在生命能够延续的情况下,才能享受到所谓的幸福。

同样,在一个人即将死亡之际,如果让他在自己的生命与全世界的所有财产之间进行选择,他肯定会选择自己的生命。因为如果保不住生命,全世界的财产都毫无价值可言。

因此,佛陀才谆谆地教导后人:“诸布施中,放生第一。”

如同戒杀的功德一样,如果作了无畏布施(放生),在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的情况下,死后立即可以投生为天人。若希望能享用轮回世间的圆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回向,便可以随己所愿,转世为天界的梵天、帝释天,人世间的转轮王,或者非天界的阿修罗之王。当然,如果能具备出离心与菩提心,则效果更是不可估量。

经书中还讲过:如同金匠可以将金银加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首饰、容器与佛像等等一样,戒杀放生的功德可以帮助自己实现各种各样的心愿。因为戒杀放生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不管怎么回向发愿,都必定可以成就。

戒杀放生的人还可以自然而然地令心相续中生起慈心和悲心,因为生起慈心与悲心的主要因素,就是戒杀、放生和吃素。

佛陀还说道:大悲心是一切正法的种子!戒杀放生的人是轮回众生的怙主、救星,是轮回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佛陀又说道:“诸持戒中,戒杀第一。”

因为,小乘所有戒律的基础,就是不伤害众生。而对他众最严重的伤害,非杀生莫属。如果能守持这条戒,就断除了对众生的严重伤害,所以是最殊胜的持戒。

平心而论,作为一名佛教徒,虽然在其他的高标准方面我们不能做到,但在杀生以及跟杀生直接有关的吃荤方面,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千万不要出尔反尔,作出草菅他命的伤天害理之事。

要受持杀戒,只需要自己私下发愿即可,不需要外在的仪轨、仪式。

如果我们能心系众生,将戒杀放生作为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就是名符其实的佛弟子。能竭力倡导这种精神,可使佛法进一步发扬光大,使佛之慧灯更长久地照亮世间!

如何自受菩萨戒

在没有传戒上师的情况下,自己如何受菩萨戒呢?下面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受菩萨戒的必经次第

目前在汉地有“三坛大戒”之说,其中就包括了菩萨戒的传授。同样,在藏地也有受菩萨戒的仪轨,我们每天在讲课或放生时念诵的受菩萨戒仪轨就是其一。

但只念仪轨是否就可以得到菩萨戒呢?这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在受菩萨戒以前,必须先修菩提心,也就是在加行修法中讲过的菩提心修法。在没有菩提心的基础上念诵受菩萨戒的仪轨,是不能真正得到菩萨戒的。如同在没有出离心的基础上受居士戒,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别解脱戒一样——能得到的只是一个戒体,而这个戒体与外道的戒体别无二致,它并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别解脱戒。也就是说,必须具备了出离心,才能得到佛教所特有的别解脱戒。再说,如果受居士戒时,没有断除杀盗淫妄的决心,只是徒具形式地念了仪轨,则连与外道相同的戒体都无法得到,更遑论得到佛教的别解脱戒了。同理,要得到完整的菩萨戒,就必须要有菩提心。

如果没有得受完整的菩萨戒,是否能接受密乘戒呢?往昔许多藏地的高僧大德对此皆持否定态度。所以,三戒——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中,前前皆是后后的基础,没有前面的基础,就无法得到后面的戒体。菩萨戒对大乘佛教而言,不论显密,都自有其重要性。但要得到菩萨戒,就要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要能生起菩提心,就必须先修四无量心,不然菩提心也很难生起。

如果已经有了菩提心,为何还要受菩萨戒呢?其原因是:如果不受菩萨戒的话,菩提心就无法变成戒体;如果不是戒体,菩提心就只是一个发心而已,谈不上是大乘的菩萨戒,所以,仅有菩提心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仪轨受戒,才能得到真正的菩萨戒。

反之,要是没有菩提心作基础,就算重复念诵受菩萨戒仪轨成千上万遍,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戒体。在我们佛学院听课时,都要先念受菩萨戒的仪轨。凡是大乘佛法的仪轨或修法前面,都有或长或短的发菩提心与受菩萨戒的偈子,但如果只是嘴上念,而没有生起菩提心,就得不到戒体,所以,戒体是很有讲究的。

就菩萨戒而言,首先是通过四无量心的修法生起世俗菩提心,再通过受菩萨戒的仪轨得到戒体。受戒时如果有上师在场当然最圆满,即使没有的话,也可以凭自己的观想与发心自受菩萨戒,如此即可得到完整的大乘戒体。但小乘所有的戒律,不论是居士戒或出家戒,都必须由善知识授予,佛像或经书都不足以胜任。

平时我们往往自以为:念念仪轨就有了菩萨戒;或是参加一个仪式隆重的受戒法会,如汉地的“三坛大戒”,就深信能得到菩萨戒。其实这很难说,因为是否有菩萨戒,与菩提心具备与否有很大关系。如果有菩提心,就要让菩提心变成戒体;要变成戒体,就必须通过释迦牟尼佛和菩萨所制定的特殊仪轨;一旦成了戒体,我们就正式步入了大乘解脱道,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小乘的别解脱戒也有先后的次序,如果没有出离心在先,而且内心深处也没有断除杀盗淫妄的决心,如此受戒也不可能有什么结果。大乘菩萨戒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先进行菩提心修法的锻炼。当无造作的世俗菩提心生起后,再去受菩萨戒,否则,如果在此以前受戒,就不会有任何结果。

虽然我们自以为是具有菩萨戒的大乘修行人,但没有菩提心是绝不会有菩萨戒的,所以,请大家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具备菩提心,在这一点上的次第绝不能错乱。

下面简单谈谈受菩萨戒的方法。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受菩萨戒仪轨广为宁玛巴修行人所用,我们平时念的仪轨,就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其他的教派,如格鲁巴传承也有受菩萨戒的仪轨,但它们基本上是一样的。

二、预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该受几条戒律。就像受居士戒时,要选择受五条戒还是只受其中的两、三条戒一样,受菩萨戒也有三种选择。上等根基的人可受比较广的二十条;中等根基的人受四条戒,但每一条又可分为二支,所以总共是八条戒;下等根基的人可以只受一条。这条戒是释迦牟尼佛为一位国王而特别宣说的,但并不是受这条戒的人都必须是国王,佛陀当时只是考虑到国王公务繁忙、时间有限的情况而制定了这条戒,所以,在时间、能力等不允许的条件下,每个人都可以受持这条戒。这条戒并不涉及行菩提心,只是一个愿菩提心。戒条的要求,就是在内心深处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决心——从现在起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誓愿成佛!有了这个决心,就是最简单、最起码的一条戒,再加上发誓纵遇命难也不舍弃度众生的决心,这个决心就是愿菩提心的戒体。

发心与戒体该如何区别呢?前者——为了度化众生而誓愿成佛是发心;后者——发誓绝不舍弃度众生的决心是戒体。如果无法受八条或二十条的戒,则只受愿菩提心的戒也可以,但这是最下等的受戒。如果能生起菩提心,则八条戒或二十条戒在意义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有的只是数量上的差别而已。作为一个大乘的修行人,要守持八条或二十条戒应该不是很难,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只受一条戒。至于究竟受八条戒还是二十条戒,则可由个人选择。

三、正式受菩萨戒

(一)修七支供

一旦完成了前期的预备工作,并确定好所受的戒条内容,就可以正式受戒。

此时如能在善知识前受戒是最圆满的,如果实在没有大乘善知识,则通过自己的观想受菩萨戒也是可以的。具体方法是:在自己前面的空中,观想诸佛菩萨及善知识,至于分布方式,则可按照五加行中的皈依境来观想,因为在皈依境中,就包括了十方诸佛菩萨以及金刚上师。在非常清楚地如此观想之后,又该在观想的佛菩萨前做什么呢?首先作七支供,因为,要使自己心中能生起菩提心的话,就需要有因缘,这个因缘就是积累资粮。

以前阿底峡尊者进藏传菩萨戒时,当地的高僧大德每人手中只拿着一条小小的哈达去受戒,阿底峡尊者就说:“你们的供品太微薄了,这样是不可能生起菩提心的!”这句话就说明,如果没有积累资粮,菩提心就无法生起。

如何才能积累资粮呢?是否要发了大财才能积累资粮呢?不是。其实,最好的积累资粮的方法,就是供曼茶罗和七支供,因此,在接受菩萨戒前,先要积累资粮,而此处所讲的,主要是七支供。

在《普贤行愿品》及加行仪轨中,都有不同层次、或广或略的七支供,如果七支供修得好,就可以积累广大资粮,所以先讲讲七支供的修法。

第一支是顶礼,也就是磕头。平时顶礼时有很多不同的对境,但此处就是向诸佛菩萨及善知识顶礼。顶礼的方法以前讲过,现在只简略地说一下:顶礼时先合掌于胸口,以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然后合掌放在头顶发旋儿处,表示向佛菩萨及善知识的身顶礼,同时清净自己以身所造的杀盗等罪业;再合掌于喉间,观想向佛菩萨的语顶礼,同时清净自己以口所造的妄语或恶语等口业;最后合掌于心间,观想向佛菩萨的智慧顶礼,同时清净自己以意所造的罪业;接着五体投地,观想向佛的身、语、意、功德、事业顶礼,以清净自己阿赖耶识中非常细微的业障。

观想自身不仅是一个,而是变成无数个,并且不仅是自身,而是偕同天边无际的众生,同时以身语意向佛菩萨及善知识顶礼。在磕头的同时,还需口中念诵对佛菩萨及善知识的赞颂词(任何赞颂词均可),并在心中忆念佛菩萨、善知识的功德,如此即是身口意三门一致的顶礼。能这样完整地磕一个头,其功德都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没有这些观想,只是形式上作个顶礼,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第二支是供养。平时供佛时,供品的多寡与质量要视个人的能力而定。当然供品越好,就越有功德,就越能积累资粮。如果没有条件,那么供沙石也是可以的。可是如果有能力却不尽力供养,将最好的留给自己,次等的供养佛,这样不仅不能积累资粮,还可能有忽略供养或是有贪着之心的过失。

平时供鲜花、水果就已经很好了,尤其是汉地有那么好的鲜花,这在藏地根本不可能有,用这些鲜花供佛是可以积累很大资粮的。以前讲加行时已经提到过五供或八供,现在就无需重复。这是第一种供品;

除了实物供品以外,还有心所观想的供品。如果心里能真实地观想,则观想的供品与实际的供品是不分轩轾的,其所能积累的资粮也是一样的。其实,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清净、美妙的物品,都可观想为供品。这是第二种供品;平时在路边看到美丽的鲜花、清净的泉水或绚丽的风景,都可以用来供佛,这是第三种供品。虽然这些东西不属于我们,但如果我们能真心诚意地以这些来供佛,也会有同样的功德。无论是自己亲手种的或是别人种的鲜花,只要是以清净心作供养,其积累资粮的效果都是同样的;反之,如果心不清净,则无论如何都不能积累资粮,所以关键在于心。

然而,是不是只要心清净,供品就无所谓了呢?倒也不是。如果心清净,供品也胜妙,这样供养的功德就很大;要是心清净,供品却不是那么好,则功德虽然还是有,但却不如前者。所以,尽管我们修行的关键是在于心,可其他事项也不能忽略。譬如在上下班的路上,我们常可看到诸如鲜花等曼妙的物品,如果用来供佛,则每天都可以积累很多资粮,也不用等到发财了。

当然,平时修法只需作简单的供养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太多的供品。如果愿意作,供养就是这么简单。

第三支是忏悔罪业。忏悔的方法就是在不离四力的基础上,念诵金刚萨埵心咒等,除此之外,七支供中也有忏悔罪过的仪轨。此处不广讲忏悔,因为加行中讲过非常广的金刚萨埵修法,其他所有忏悔的修法几乎都包括在金刚萨埵的修法中,所以不再多说。

第四支是随喜。什么是随喜?一般居士的概念是拿点钱作功德就是随喜,这样虽然有随喜的意义,但并不是随喜的定义。真正的随喜,是当看到别人行善或闻思修行时,不仅心中没有嫉妒,反而生起欢喜心。也就是说,在见到他人作功德时,就如同是自己作一样地感到欣喜,这才是真正的随喜。

通常凡夫人的烦恼较粗重,如果看见别人做得好,心中就不是很痛快。这种情况不仅针对于世间法有,即使针对出世间法,也有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譬如看到他人的修行或功德胜过自己时,心中就有不乐意的念头,这就是嫉妒。随喜应该是对他人的功德或善行感到高兴并赞叹,就像是自己作的一样。

随喜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个非常善巧的积累资粮的方法。譬如在西藏,有些人会从很远的地方一路磕头到拉萨。如果有一个人这样去做,而另一个人虽然没有这样做,但心中却真诚地替那个人高兴,就像是自己磕头到拉萨一样,那这两个人谁的功德较大呢?其实两人都有同等的功德,这是佛说的。显然有人会对此心生怀疑,但在因果关系上,除了佛以外,没有任何人能洞悉其中的奥妙。佛如此说,我们也没有任何根据能指出这是不了义的。

可是,当我们凡夫人看到佛三转法轮度化了无数众生,或看到后来的大成就者、大菩萨度化众生,从而生起欢喜心时,我们是否就会得到和佛一样的功德呢?不会的,由于我们是凡夫人的缘故。要是随喜就能得到佛所有的功德,那我们随喜之后不就成佛了吗?这显然不合理。但即便如此,我们随喜佛还是能得到相当大的功德。然而,如果凡夫与凡夫之间互作随喜的话,就肯定能得到相同的功德。因此,平时看到一般人行善时,我们要随喜;而对佛菩萨和大小乘成就者度化众生的功德,我们也要视其为修随喜的对境,这是积累广大资粮的方法。

第五支是请转法轮。平时遇到善知识时请求转法轮,是真实的请转法轮,这是有很大功德的,但打坐修请转法轮时,却是凭观想来作的。该如何观想呢?

首先观想自身变成无数个身体,一一到十方诸佛的刹土中,在尚未转法轮的诸佛座前请求传法,就如同释迦牟尼佛成道后七七四十九天中不传法时,梵天和帝释天请转法轮一样,继而观想诸佛也应允了我们的请求。平时打坐的观想就是这样。

虽然打坐时的观想不是真实的请转法轮,但这与打坐修随喜时不可能看到或听到别人在积累资粮,而只能通过观想来随喜是一样的,都可以由此而积累众多的资粮。

第六支是请佛不入涅槃。当释迦牟尼佛即将涅槃时,有一位居士请佛住世,佛就延长住世了三个月。同样,此处要观想自身变成无数个身体,到十方诸佛刹土中,在某些度化众生事业即将结束的佛菩萨座前祈请住世,接着观想佛菩萨也答应了继续住世。

第七支是回向。回向的方法以前讲过好多次,此处就不再介绍,大家可以看书。

以上讲的是七支供。七支供在平时走路、坐车、上下班时,随时随地都可以作,并不一定要回家关上门打坐时才可行,但因为打坐时能将心静下来,所以,那时修七支供,效果会明显不同。以前我也一再地要求过,每个人起码早晚要各用一小时把心静下来认真地修行。当然,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不离大乘菩提心、慈悲心、四无量心、七支供等修法,那么打坐时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修行上的进步也会更快。

受菩萨戒仪轨前行中的七支供修完后,还可以供修三十七堆或三身曼茶罗,因为修曼茶罗的功德非常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程序是:观想我愿意为众生奉献自己的身体及我所拥有的全部财产,并将自己三世所有的善根都回向给众生,但这部分不作也可以,在七支供作完后,就可直接受戒。以上都是受菩萨戒的前期预备工作。

(二)祈祷

正式受菩萨戒时要念诵发心仪轨,首先念诵:“祈请十方一切出有坏正等觉,安住十地之菩萨大菩萨及上师金刚持垂念我!”经书中说,他们都是我发菩提心的证人。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为了禀告诸佛菩萨及上师:我现在要在你们的座前开始发菩提心,请你们作我的证人。

(三)皈依

然后是皈依。在所有的受戒之前,都要先受皈依戒,不然就得不到戒体。皈依时念三遍:“乃至菩提果,皈依诸如来,正法菩萨众,如是亦皈依。”这四句偈颂的意思,就是皈依佛法僧。皈依的修法已经介绍过,此处不再重复。

皈依最关键的要点,就是要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坚定不移的决心:从今乃至生生世世,不论遇到顺境或逆境,不论身处苦乐尊卑,我都只依止三宝,除了三宝以外,不再有其他的依处。真正的皈依,就是心中要如此发誓。

(四)正式受菩萨戒

接着就是正式发菩提心的修法,此处的两个偈子“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是最重要的,也要念三遍。

“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这两句是指愿菩提心,意思是说:如同往昔十方诸佛,譬如释迦牟尼佛,在其未成道前是如何发世俗菩提心的。

所谓愿菩提心,就是在心里发愿:我从现在起,要为度化所有众生而誓愿成佛。只是在心中发了这样的誓愿,而并未付诸任何行动,就是愿菩提心。

“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这两句是指行菩提心,意思是说:他们是如何按照次第来修学菩萨的行为,修持行菩提心的。行菩提心的意思,是不仅心中发愿,更要有实际的行动。

所谓“次第”,是指什么呢?就是各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去修学,如受菩萨戒时,自己选择受八条或二十条戒就是次第。下等根基的人不可能受上等根基的戒体,所以,最下等根基的人先受一条戒;等能力足够之时,再受八条戒;然后再受二十条戒,如此一步步地往上走,就是循序的意思。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立刻守持所有的戒,而且当下便能行持菩萨所有的行为。能作的先作,不能作的等有能力时再说,次第就是这个意思。

归纳以上四句,则前两句是愿菩提心,后两句是行菩提心。这四句的意思就是说:如同往昔诸佛是如何发愿,是如何依次第修学菩萨的行为。

后四句大致的意思就是:三世诸佛如何发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也以他们为榜样而如是发心。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的意思是说:为了利益众生,我也同样地发愿菩提心。譬如,释迦牟尼佛传记中描述佛在入门前是如何发心,我也就如何发心。

“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的意思是说:我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循序渐进地修学菩萨的行为。总而言之,就是从今以后要朝这个方向走,能作的先作,现在不能作的,留待以后再看,如此一步步地学习菩萨的行为。譬如六度也是有顺序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施应该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即使不能受戒的人,都做得到。如果暂时还不能持戒,就只作布施,不用持戒,等能持戒时再受戒;能持戒的人,又不一定能忍辱,所以要等能力足够时,再行忍辱;然后是精进、禅定、智慧,就这样一步步地去作。

受菩萨戒的仪轨有两种:中观派与唯识宗。虽然两派的词句有些不同,但其内容都是一样的。所有中观派的受戒仪轨,包括华智仁波切的广的仪轨在内,其中最根本、最关键的就是这八句,其他仪轨只是在前后的供养与回向等处有所不同而已。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念这八句,但念归念,可我们心中发过誓、下过决心吗?如果下了决心,则反复念三遍这个仪轨,就可以得到菩萨戒。

在具备菩提心的基础上,第三遍仪轨念完的同时,就得到了菩萨戒。其实很多戒律都是在念完第三遍仪轨时得到的。但如果没有菩提心,则无论念多少遍仪轨,都得不到菩萨戒。

之后,观想前面的佛菩萨说:“此乃方便。”自己则说:“善哉!”

(五)自他欢喜,发愿回向

接下来是随喜,分自他两部分。首先要让自己生起欢喜心,仪轨中:“今生吾获福,善得此人身,复生佛家族,今成如来子。尔后我当为,宜乎家族业,慎莫染污此,无垢尊贵种。犹如目盲人,垃圾中获宝,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是自生喜的偈子,这些都是《入行论》中的词,广的意思可参考各种《入行论》的注释。

接下来的四句,是让其他众生生起欢喜心:“今于一切怙主前,恳请众生为贵宾,宴飨成佛及余乐,愿天非天皆欢喜!”为什么要让其他众生也生起欢喜心呢?其目的是要告诉他们,我为了你们已经发誓成佛,成佛后我会将所有世出世间的利乐布施给你们,所以你们应该生起欢喜心。

如果没有发菩提心,或是发心后又退失了菩提心,就违背了这四句的内容,也就等于欺骗了所有众生,这个罪过是很大的。经书中说,一个出家人如果舍戒或还俗,他顶多是欺骗了五到十个人而已,因为受出家戒时最多有十位比丘在场。可是在受菩萨戒时,不仅观想了三世诸佛菩萨及善知识,还向众生宣布自己已发誓受菩萨戒,受戒后很快就会成佛,成佛后会带给他们所有的利乐。如果后来退转了菩提心,就欺骗了诸佛菩萨、善知识及所有众生,所以罪过相当大。

接下来就是发愿:“胜宝菩提心,未生者愿生,已生愿不退,日日其增上;愿不舍觉心,委身菩提行;诸佛恒提携,断尽诸魔业;愿菩萨如愿,成办众生利;愿有情悉得,怙主慈护念;愿众生得乐,诸恶趣永尽;愿登地菩萨,彼愿皆成就。”这一段是受完菩萨戒后的发愿。在回向之后,受持菩萨戒的仪轨就可以说是结束了。

四、学习菩萨的学处

受持菩萨戒之后,立刻要做的,就是广学菩萨的学处。不论是选择受多少条戒,受完戒出座后,立即就要去学习自己选择的那些戒条。如果受菩萨戒后不马上学习戒律,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犯戒。菩萨戒的戒本,简单的有宁玛巴的《三戒论》,目前已有汉文本;较广、较详细的,则有宗喀巴大师所着的《菩萨戒品释》,这本书也已有汉文本。所以,要进一步了解菩萨戒的戒条,就可从这两本书着手,之后才知道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什么是可行或不可行。了解后就要开始真正去实践菩萨的行为。

什么是菩萨的行为呢?从刚开始发心到最后成佛之前,也就是十地以下所有菩萨的行为,均可归纳为六种,或称六度。从布施到智慧,包含了所有菩萨的行为。真正开始行持时,从闻思的角度而言,最好能学习《入菩萨行论》,然后学《集学论》,此二者都是寂天菩萨的著作,也都有汉文版本。当较略的经论学过后,就应该学习这两部论典。如果还要学得更多,就要参阅《大藏经》中佛所说的大乘经典。如不能学习更多的经论,则看完《入行论》与《集学论》以后,也足以了解菩萨的所有行为。要是这些都无法学的话,则绝对要学《三戒论》与宗喀巴大师的《菩萨戒品释》。在学完以后,就要按部就班、点点滴滴地去作,这才是所谓的学法——学大乘佛法,也才能真正地走上大乘解脱道,这一点非常重要。

菩萨戒可以反复天天受,虽然戒体只有一个,但每受一次都自有其功德。居士戒或出家戒则不然,除非是破了戒,否则受过一次后就不必再受,因为多次受戒也不会得到更多利益,而菩萨戒却是受得越多越好,每天都可以受。这些是极为重要的,真要学习大乘佛法,就必须如此才行。

所谓学法修行,就是佛、大乘菩萨及标准的善知识们如何教导,我们就如何去作。虽然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教法及传法方式,有的不需要学加行,有的不需要修正行,但这些都是个人的行为,不能作为修学大乘佛法的纲要。现在有些居士的基础不仅不扎实,而且根本就是十分糟糕,如果照他们目前自以为是的修行方法持续下去,则终有一天连其对佛法的信心都会完全崩溃。所以,如果真要学大乘佛法,就要走佛菩萨所公认的路,而不是个别人所指的路。

由于目前一般人都没有受过系统的佛学教育,也没有人不用学天生就会走大乘的路,所以在学法方面出现一些不如法的地方,也是在所难免的。但只要能沿着佛菩萨及善知识们所指定的路去走,就能进入大乘佛法的正途,就是真正的修行人。

自他平等的修法

菩提心修法,包括了四无量心的修法、世俗菩提心的修法、广略不同的菩提心修法,自受菩萨戒的方法,以及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等修法。此处讲一讲后三个修法,至此,有关菩提心的修法就比较完整了。

一、总义

(一)修法的重要性

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最崇高的思想。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古代,虽然除了佛教以外,也有许多原始宗教,其中的很多宗教也是提倡爱心(慈悲心)的,但没有一个教派能够说出这么伟大的思想;在近现代,虽然也有许多宗教和哲学派别,也涌现过大批的思想家,其中的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伦理道德观,但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出这么伟大的思想;不但过去、现在没有,即使在将来,也不会有人提出更崇高的思想。

从古至今,唯有佛陀才能宣讲如此殊胜的思想和修法。因为这三种修法已经达到利他境界的巅峰,任你再怎么冥思苦索,也不可能找到超越其上的利他思想。特别是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简直就是一种纯粹的、毫无自私的奉献。虽然口头上很多人会说“要无自私地奉献!”,而实际上,却往往只是徒有其表而已,名副其实的这种奉献精神及其修法,只有在大乘佛教里才能见到。由此可知,在大乘佛教中,不但其胜义谛的见解,如空性、如来藏、光明等等,是无比殊胜的;其世俗谛的自他相换等思想,也是举世无双的。所以,这三个修法至关重要。

佛说,不但发起菩提心,是希有难得的,而且仅仅听闻自他相换等菩提心的修法,也是难值难遇的。现在我们有机会来学习这些思想,进而去修行——体会、感受、向往这样的境界,真可谓千载难逢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去修!

可是,尽管近年来我讲的菩提心修法已经详细得不能再详细了,而你们修持菩提心的深度、精进度,却可能还差得很远,若是这样,则自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进步。究其原因,只有两个,与这两个原因相应的,就有两种不愿意修菩提心的人:一种人是因为非常重视世间的圆满,如升官、发财等,而忽视了这些珍贵的修法。当然,在家人为了生存,肯定要适当地考虑钱财等等,但如果将这些作为人生的全部意义和目的,就实在是太可惜了;另外一种人也想修行,却因为轻视加行的修法,认为它们不值得修,所以不想修菩提心等法,而只愿意修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以及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高深大法。例如,有些人本来正在修加行,却在修加行的过程中停了下来,原因就是有某某上师已经开许他可以不修。这两种人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呢?他们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没有任何成就!

第一种人根本不修行,自然不会有何成就;第二种人虽然想修行,却因根基不够,又缺少基础修法,最终也不会有何成就。所以,闻法后一定要去修!而修行的重点,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这是宗喀巴大师等所有的高僧大德和成就者们所共同提倡的,也是我们反反复复讲菩提心的原因所在。

一直以来,在佛学院的教学课程以外,我总是不太愿意讲密法,而最喜欢讲的,就是出离心、菩提心之类的法,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应该想一想,闻法或传法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借由听闻或传讲佛法,而令每一个人的心中得到相应的法益,这是所有佛教徒的共同期望。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家距离大圆满或其他生圆次第还很遥远,对这些深奥的密法最多只有一个概念而已,只知道大圆满、生圆次第很殊胜,却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些殊胜的法。既然是这样,传讲这些密法对我们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实际上不会有什么作用!

这样讲既不意味着大圆满或其他生圆次第有什么过失,也不意味着无论我们再怎么努力地修生圆次第,都没有希望获得一点儿法益。毫无疑问,这些法都是非常殊胜的,但我们距离生圆次第太远了,再说又缺少加行的基础,所以想缩短这个距离,几乎是不可能的。

总而言之,如果根基不够,即使修再殊胜的法,也很难获得真实的法益。

相反的,虽然大家离出离心、菩提心等法也有一定的距离,但只要肯花一些时间精进地修习,就可以拉近此距离,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高僧大德都说过:“凡是能够断除烦恼的,都是佛法;凡是不能断除烦恼的,都不是佛法。”那么,大家不妨反省一下,在传完大圆满、生圆次第等密法后,你们有没有办法依靠所传的法来断除烦恼呢?如上所讲,这是极不容易的;相反的,传讲出离心、菩提心等法,对于你们断除烦恼却是大有裨益。

比如说,如果我们能修好四个外加行,从而生起出离心,则贪恋轮回之心就会有所减轻,这是很有可能的。因此,传讲出离心的这堂课,便对控制我们的烦恼起到了作用;另外,在讲完世俗菩提心的修法后,如果我们能够精进修持,把修法融入到自己的心中,则即便未能彻底断除无始以来所培养、串习的极端严重的自私心,但至少也会有所减轻。所以,传讲菩提心的这堂课,也对控制我们的烦恼起到了作用。这就是我比较喜欢讲基础修法的两个原因。

(二)修法的次第

至于何时修自他平等等三个修法,存在着两种观点:一些大德认为,在真实的世俗菩提心尚未生起时,就需要修这三个法,由此而令相续生起菩提心,这是一种观点;另外一种观点是,待世俗菩提心生起以后,再修这三个法,由此而令已发的菩提心不断提升,并越来越稳定。

这两种观点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因为自他相换等三个修法,本身就具有两种能力:其一、在未发菩提心时,通过这三个修法的锻炼,就可以使自心产生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其二、在已发菩提心后,通过这三个修法的锻炼,就可以使已经生起的菩提心得以发展——更加成熟、稳定、不易动摇。所以,这三个修法是非常重要的。

(三)自私心的过失

不论是否学佛,大多数人都认为:最可怕的东西,是存在于外面的魔鬼。

其实,即使在饿鬼道中确实存在着所谓的鬼,他们也只是某一类众生而已,并非真的那么可怕。那最可怕的、对我们伤害最大的是什么呢?大乘佛教认为,对我们伤害最大的魔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内心深处,也就是自私心,以及与自私心密切相关,与慈悲心、菩提心完全相违的嗔恨心,这些才是真正的魔。这是我们首先需要认识的一点。

为什么说自私心是魔呢?因为,虽然人们把能够伤害众生、令人恐惧的有情称作魔,但自私心对我们的伤害力,实际上却是外在魔、鬼的成千上万倍。从无始以来直至今天,因为有了自私心,我们才会始终自重他轻: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一切都为自己着想,而纯粹地、诚心实意地为他人考虑的利他之心则少之又少,有些人甚至在一生当中,也从未生起过这样的念头;即使偶尔会为他人着想,也都是有目的、有条件的,而不是像佛陀所讲的那样——纯粹地无自私地奉献。正因为我们缺少了纯粹利他的心行和习惯,一切都为自己打算,才会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因);既然有了因,肯定就会有果,于是因果便循环不息,我们也无休止地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所以说,正是自私心,才让我们流转轮回,并在轮回中承受了无量无边的痛苦。内在的自私心,才是真正的魔。

(四)断除自私心的方法

既然我们心里存在这样可怕的魔,那需不需要把它驱逐出去呢?当然需要。如果现在不想办法赶走此心魔,则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它还会令我们感受无边无际的痛苦。

那么该用什么方法赶走它呢?譬如,念诵很多密宗仪轨时,都需要观想把魔、鬼赶出坛城,是不是用这种方法呢?这是行不通的;又如,能否依靠磕头、布施、放生等方法赶走它呢?这也是很困难的,因为做这些事也可能是出于自私自利之心。

真正可以驱除自私心的方法只有两种:一是世俗菩提心;二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虽然空性的智慧能够彻彻底底地解决自私心,然而证悟空性却是我们现在难以办到的事情。所以,目前驱除自私心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他相换等三个修法。

(五)赶快行动

从无始以来,我们在轮回里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生死,但是到今天为止,仍然是一无所得。仅就这一生来看,很多人已经三四十岁、五六十岁了,大家都是从小就开始上学读书,学业完成后,为了养家糊口又不得不工作,辛辛苦苦几十年,可是今天我们得到了什么呢?我们所得到的,只是在人世间没有饿死而生存下来而已。如果今天我们死了,则真正能够带走的,对自己有真实利益的东西又是什么呢?我们仔仔细细地想一想,里里外外地看一看,家里的哪样东西是真正有用的?一样也没有。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既不是造物主的安排,也不是无因无缘的偶然,而是因为从无始以来,我们自始至终只为自己打算,不但对自己非常执着,而且对自己的亲友和财产也有着非常强烈的贪欲心,对伤害自己及亲友的人或非人则有着非常强烈的嗔恨心,所以我们才一无所获,空手而归。对此,大家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现在应该是回头的时候了!无论这辈子还能活多久,我们都要让余生变得有意义;不但这一世如此,而且要想办法令生生世世的生命,都变成有意义的。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生命变得有意义呢?就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换和自轻他重三个修法。

总之,想走大乘道,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地往无私利他的方向迈进,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做到的事情。虽然在大圆满的法本里,“成佛”讲起来很容易——上等根机者只需要六个月,但像我们这样的人,肯定是不可能在六个月里成佛的。所以对我们而言,学佛、成佛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计划。

可是再长远的计划,也总得有个开始。如果始终没有开头,根本不往这个方向努力,就会永远为自己打算——这一世就这样过去了,下一世、下下一世也会如此。如果是这样,则永远都不可能踏上大乘菩提道;相反的,只要我们肯迈出走向菩提大道的第一步,就一定能够成就。因为,在有了一个开始以后,尽管各人的精进程度不同——有的人进步快一些,有的人稍微慢一点,但是,我们都可以将大乘佛法的所有功德,包括最微小的功德逐渐地累积起来,只要能够这样坚持下去,就总有一天可以成就。

所以,现在不谈各人的境界有多高,只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往这方面努力的打算,必须有一个这样的开头,这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

二、自他平等的修法

(一)自他平等修法的标准

华智仁波切以一个譬喻说明了自他平等的标准:下了一场大雪后,“我”和某人一起走在路上,此时“我”穿着一双鞋,那人却光着双脚,“我”就脱下一只鞋送给他。于是,“我”的右脚和他的左脚都没有鞋穿,同样地受寒冷之苦;而“我”的左脚和他的右脚都有鞋穿,同样都避免了寒冷之苦。如果在一切实际行动当中,都能够这样做,就是真正的自他平等心。

值得注意的是,“雪中让鞋”只是一个小小的譬喻而已,有人肯定会想:“这很简单,我也办得到”,而实际上,假如路途不是很远,时间不是很长,而且只是偶尔一两次,有些人也可能会把自己的一只鞋让给别人;可是在所有的事情上,我们都能这样做吗?做不到的!既然如此,那我们所发的菩提心是不是很虚伪呢?也不是。虽然我们发起了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决心,而现在却尚未达到自他平等的境界,还需要一个锻炼的过程。佛也没有要求在发了菩提心后,必须立即全盘接受大乘菩萨的所有思想和行为。因为即便这样要求,我们也是做不到的。

从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在培养自重他轻的念头,此念在心里早已根深蒂固,所以要立即做到自他平等,自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就很不错了。往昔所有的佛菩萨、高僧大德,也都是从我们这样的凡夫位走上去的,如果从现在起,我们能够在打坐时和出座后如理地思维、修习,则一定可以达到菩萨的这些境界。

(二)自他平等的具体修法

做完打坐前期的预备工作后,就静下来正式入座。这时,要反复地观想、思维知母、念恩、报恩等修法,并深深体会到:“天下所有众生都是我的母亲,在作我母亲的时候,对我都是恩重如山。他们是我的母亲,是我的家人;我是他们的儿女;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母子俩应该同甘共苦。”

即便在出座以后,当我们看到人或动物的时候,也要立即如此观想。在日常生活中,就要这样反复地锻炼。这些观想内容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符合事实的,只是由于无明的暗覆,才使我们不能明见而已。

在此基础上再思维:既然我是他们的儿女,众生是我的家人,那么我就有责任为他们遣除痛苦、创造利乐。(“利”是指暂时的利益,如在轮回中享有健康、长寿、无病等福报;“乐”是指解脱的利益,如成佛、获得阿罗汉的果位等。对此也有相反的解释,“乐”是指世间的圆满,“利”是指出世间的圆满。)

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我非常想望自己能享有幸福,其他众生也跟我完全一样;我非常希望自己能远离任何痛苦,其他众生也跟我一样。在趋利避害上,我和他们是平等的;

其二、既然所有众生都是我的父母、亲人,那么我是怎样对待家人的,也应该同样地对待一切众生。从今以后,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而至少要将自己一半的快乐分予众生,为众生承担一半的痛苦,这就是自他平等的核心思想。

此后,再加上四无量心的修法。

第一、慈无量心。这时要观想:以前,我做的很多事情都仅仅是为了自己一个人的幸福;现在,即使我做不到根本不为自己打算,至少也要将百分之五十的幸福送给其他众生,将百分之五十的幸福留给自己。譬如,如果工作了两天,就把第一天挣的钱留给自己,把第二天挣的钱无条件地送给他人。以此类推,如果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够这样做,这就是修自他平等的结果;在没有达到此标准之前,如果有心朝这个方向努力,这就是正在修自他平等。此时算不算是菩萨呢?如果具备世俗菩提心,则也算得上是一个初步的菩萨,因为不一定所有的菩萨都层次很高。

第二、悲无量心。这时又要修知母、念恩、报恩,并由此深深地体会到一切众生都是母亲。然后,再按照外加行轮回痛苦的修法,观察众生的痛苦,从而体会到一切有情每时每刻都在感受不同层次的痛苦。这时再思维:“既然他们是我的母亲,我是他们的儿子,我就应该为他们遣除痛苦!无论我现在的能力怎样,都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不做是不行的!我有这个责任!”

大乘菩萨必须要有责任感,这是最关键的!如果看到众生的痛苦不生悲悯之情,看到佛菩萨的功德不起羡慕之心,没有任何责任感的话,就不是大乘菩萨。

比如说,有些居士听到一些禅宗公案,就说这个不能执着,那个不能执着,连放生也不能执着。可是,作为凡夫如果什么也不执着,什么都无所谓,就会没有责任感;如果没有责任感,就没有动力,就不会积极地修行。这样一来,人家肯定会说佛教是消极的。因为你这也不做,那也不做,什么都不做;觉得这也没有意思,那也没有意思,什么都没有意思,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当然是消极的。

大乘佛教认为:并非世间的一切作为都没有意义,只有一切都为自己打算的,类似于争权夺利等等之类的作法,才是没有意义的;而为了利益众生,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却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是我们必须积极努力去做的事情。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在打坐观想时,一定要感觉到“我有这个责任”,即使在出座以后,我们也要培养这样的责任感。平时,在看到任何众生时,都必须想到:“他是我的母亲,我是他的儿子。”从世间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儿女有没有责任来减轻、断除母亲的痛苦呢?肯定是有责任的!这是最起码的道理,任何人都知道。不过,一般世人却只重视这一世的父母。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很讲究孝道,但其所要孝顺的对象,却仅仅是这一世的父母而已,并未涉及前生后世。而大乘菩萨却把父母的概念扩大到前世、后世,乃至生生世世,这样推理的结论是——所有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这个结论是有根有据,一点儿也不过分的。如果对现世的父母应该孝顺的话,那么对生生世世的父母,为什么不该孝顺呢?为什么可以没有责任感呢?所以,必须要有责任感!

现在我们有没有责任感呢?这很难说。如果有人能够做到完全不为自己着想,只为众生打算,愿意承担为众生减轻痛苦、创造幸福的责任,那么他就是菩萨。但是,如果再严格一点来看,仅仅这样做还是不够的。比如说,一些基督教徒建立了很多慈善机构来利益大众,虽然这也属于无自私的奉献,可是其结果却并不理想,因为这样做只能帮助对方减少一些人世间的痛苦,却根本无法解决最关键的生老病死之苦。所以,我们不仅要有责任感,而且要以佛陀的智慧来利乐有情,这样,利益众生的层次和范围就大不一样了。当然,即使现在我们不能立即或在短时间内全盘接受菩萨的所有行为,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我们要有往这方面努力发展的决心,要向往、羡慕菩萨的境界。

在最开始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一个认识问题。如果我们认识不够,不觉得所有众生都是父母,不能推翻、超越心里那些早已根深蒂固的旧观念,而始终认为:“我只有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哪会有那么多的父母呢?”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走上大乘菩提道。

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大乘佛教就是教我们如何解放思想。解放什么思想呢?一个是一切为自己打算的自私心;另外一个是无明,又叫愚痴。正是这两样东西把我们紧紧束缚在“自我”的小圈子里——从不为他人着想,只考虑自己,而且只知道计划自己现世这几十年的事情而已。现在,我们静下来反反复复地修自他平等,就是在解放思想,其结果就是培养责任感。因为,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责任感,自然就有了动力,才会愿意积极地为实现一切众生的利乐而精进,并且不会因为任何人的阻碍而退缩;相反的,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责任感,就没有动力,即使经人百般劝导,也不愿意为众生奉献自己的一切。

总之,若从为众生创造利乐的角度来观想,就是修自他平等的慈心;若从为众生遣除痛苦的角度去观察,就是修自他平等的悲心。

第三、喜无量心。这时也要从知母、念恩、报恩修起,最后要思维:一切众生是我的父母,为他们创造利乐、减轻痛苦,是我的本分、我的工作。但是,如果不需要我的帮助,他们已经有能力为自己创造幸福、遣除痛苦,那么这不正是我所希望的吗?我为什么还要嫉妒他们呢?

譬如,某项工作本来是要我来做的,如果另外一个人帮我做了,那我有没有道理嫉妒他呢?当然没有道理!从这个角度进一步扩展,我们就可以意识到:当众生享有幸福的时候,我们不但不应该嫉妒,而且还要发愿——祝愿他们永远不离开这样的幸福!如此深深地思维,就是修自他平等的喜心。

第四、舍无量心,此处又叫做平等心。自他平等的舍无量心,是指不片面地对所有众生修慈、悲、喜心,同样地善待所有的生命。凡夫的观念与平等心正好相反,比如,有些人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从而忽视了动物等其他生命的幸福和利益;进而又把人划分成很多种族;再把一个种族划分出很多阶级;又把一个阶级划分出亲友和仇人。但是,在大乘菩萨的境界中,却要将所有这些差别全部化为平等,这就叫做修自他平等的舍心。

这里的四无量心与其他修法中的四无量心有何不同呢?修自他平等四无量心的特点是:第一、修慈无量心,即给予众生安乐。此时要观想,至少要把自己一半的安乐分给众生;第二、修悲无量心,即遣除众生的痛苦。比如,以前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自己减轻痛苦,而此时要观想,至少要把以前一半的精力用来为众生减轻痛苦;第三、修喜无量心,即对众生的安乐心生欢喜,就像自己在远离痛苦、享有幸福时,心里会无比高兴一样,此时也应观想:愿将自己一半的喜悦之心分给众生,即众生幸福快乐时,我也非常欢喜;第四、修舍无量心,即指对一切众生修自他平等的慈、悲、喜心,这就是自他平等的四无量心修法。

还需要注意的是,修四种无量心时,都必须修四个具备。如修慈心时,这四个具备即指:一、具备想望——强烈地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获得利乐;二、具备发愿——在想望的基础上,祝愿一切众生都能获得利乐;三、具备发誓——发誓从现在起,要根据自己的能力为众生创造利乐;四、具备祈请——祈请上师三宝加持我能够为一切众生创造利乐。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时,都不能离开这四个具备。

最后再强调一下自他平等的原则:在没有修自他平等之前,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自己考虑;在修好自他平等之后,则是百分之五十考虑自己,百分之五十考虑其他众生,简单地讲就是——我是怎样对待自己的,也要怎样对待其他众生。这时还没有完全放下自己的事情,因为修菩提心也需要次第,如果一开始就要求我们完全放下自己的一切,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只要求我们一半为自己,一半为众生,这就是自他平等的原则。

在起座前,如果有可能,就修一修空性,在空性的状态当中安住一段时间,五分钟、十分钟都可以,之后再回向、起座。这就是自他平等的修法。

自他相换的修法

一、总义

(一)修法的重要性

前面讲过,自他相换等三个修法具有两种作用:其一、在未发菩提心时,虽然不容易产生真实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的念头,但通过这三个修法的锻炼,却可以生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其二、在已发菩提心后,通过这三个修法的锻炼,可以使已经生起的菩提心更加稳固和发展。

另外,前面也曾经讲过,菩提心和自他相换等修法是非常伟大的。虽然没有单独修忏悔的法,但在菩提心生起来的同时,就连五无间罪、谤法罪之类非常严重的罪业,都会得以减轻,而杀生、偷盗等一般的罪业,则能从根本上得以清净。所以,菩提心自身就具备了清净罪业和积累资粮的两种能力;同样的,自他相换等修法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许多人可能尚未生起无伪的、不造作的菩提心,但正如前面所讲的一样,对我们这样的凡夫而言,菩提心的修法并非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肯下功夫精进修行,就一定可以生起菩提心,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虽然许多学佛的人每天都在打坐、修行,但有些人所谓的打坐、修行,实际上却是很盲目的。比如,有些居士只懂得念诵一些密法的仪轨或本尊的心咒,根本不理解仪轨的含义,却自以为在修生起次第或圆满次第。其实,仅仅念诵仪轨的词句与修生圆次第是有天渊之别的。如果不具备菩提心,则其所修之法也不会成为有实质意义的生圆次第。

在宁玛派里,其密宗修法的着重点是什么呢?比如,在每一个生起次第本尊修法的前面,都有两个修法是绝对不能缺少的,那就是空性和大悲心(菩提心)。每次修本尊法之前,首先,不但必须精通空性,而且要或长或短地实修空性;之后,还要修大悲心。只有修完这两个法后,才能正式进入本尊的修法。当然,其圆满次第的修法也有同样的要求。

宁玛巴的经续中有这样的记载:在没有证悟空性和没有生起菩提心的前提下,即使将忿怒本尊观想得再清楚,也不一定能得到修法的真实利益,反而有可能会引起一些解脱的障碍。由此可知,空性见和菩提心是修习密法的基础,而菩提心又是证悟空性的基础,所以我们要从菩提心开始做起。当然,在修菩提心之前,还必须具备出离心。只是有关出离心的修法,我们已经讲得很多了,这里就不再重复。

正因为菩提心至关重要,所以就不能简单地认为,打坐时仅仅念诵仪轨,就是在修生起次第或圆满次第,绝对不是这样的。现在对我们而言,不要谈修什么生起次第或圆满次第,就是让我们准确地说出生圆次第的意义,也是很困难的。由此可见,我们现在离生圆次第尚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万万不可操之过急,而要先修菩提心。

不过,菩提心和自他相换等修法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我们要想马上达到这个要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在修菩提心的过程中,我们无法立即达到修法的真实境界,但若能在每一座中都造作地发菩提心,或者造作地修自他相换等法,其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在一座当中,以造作之心修菩提心的功德,已远远胜过了以自己为中心所行的布施、放生、念咒等等的功德;在缺乏菩提心的情况下,即使行持成千上万次念咒、顶礼、绕塔等善行,都不如修一座自他平等、自他相换的善根。这不是我信口说的,佛陀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所以,你们在每一座中,都一定要认真地修,这点非常重要。

(二)修法的最佳时机

该于何时修自他相换呢?严格地讲,只有在基本上修好自他平等以后,才能考虑自他相换的修法。因为,在修好自他平等之前,只可能造作地修自他相换。虽然从积累资粮、清净业障的角度来讲,这样造作地修也有很大功德,而且有一定的必要和意义,但从修行进步的角度来说,此时若想修出真实不虚的自他相换之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首先应该修自他平等之心,在有了一定的体会之后,再修下一个法——自他相换。

以前,藏地的那些高僧大德都是这样教导弟子的。每当弟子们向上师请求换一个修法的时候,上师往往不会同意,而是要求他们花很长时间在同一个修法上。其原因就是我们反复所讲的——尚未修好前面的法,便去修后面的法,这是标准地修好每一个法的最大违缘。因前前是后后的基础,所以不能忽略前面的基础修法,否则后面的修法便会受到影响。故而,修自他相换的最佳时机,是在基本上修好自他平等以后。

(三)自他相换的标准

华智仁波切以一个譬喻说明了自他相换的标准:有五个放牧的人,其中却只有一个人,有一件仅够四个人使用的雨衣。当他们遇到一场大雨时,雨衣的主人就把雨衣让给其他四个人,而甘愿自己挨雨淋。如果在一切实际行动当中,都能够这样做,这就是真正的自他相换之心。

华智仁波切讲过,自他平等之心虽然达到了自他的“平等”,但还是比较偏重于自利,其中的自私心,还是比较重的。比如,我只有一双鞋,当自他平等的心生起时,我只愿意给别人一只鞋,另外一只还是要留给自己;当自他相换的心生起时,我就完全舍弃了自私心,而纯粹以他人为中心,那时就会把两只鞋都送给别人,丝毫不考虑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正像上次所讲的一样,这仅仅是一个譬喻而已。若只是让雨衣这件小事,那我们肯定也做得到。另外,在某些事情上,我们也有可能做出相似的自他相换。比如,对于一些比较轻微的痛苦,如果需要两个人中的一个来承受,那么其中对大乘佛法稍有概念的人,就很有可能站出来说:“我可以替他受苦”。

但实际上,只有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够这样去做,才是真正的自他相换。比如,必须杀死两个人中的一个,而且是可以选择的,此时一个人就毫不犹豫地站出来说:“我可以去死,不要杀他。”如果有这种不造作的发心,并且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够这样做的话,这就是自他相换之心。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做到自他相换呢?非常难!不过,现在做不到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修行的目标。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达到这个目标呢?只有在登地以后。当我们证入第一地时,便完全破除了我执,那时就不在乎自己,而能够完全做到自他相换。但在此之前,作为一介凡夫,要真正做到自他相换,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正如我以前所说,自他相换等修法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这样讲有什么根据吗?

我们对古印度的宗教、西方的宗教和哲学伦理道德等,都有一点儿概念,它们之中有没有这样的思想呢?没有!古往今来,惟有佛陀才倡导、宣扬了这样的思想。

《入菩萨行论》中也讲过:一般凡夫对于这些无私利他的心行,不但是为了他人想不出来,即便是为自己,也连做梦时都不曾梦到。因为这些崇高的思想与凡夫的自私心差得太远了。

然而,现在的关健问题,不是达不到标准,而是不往这个方向努力。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很多人不但做世间法是为了自己,而且连出世间的闻、思、修,也全是以自己为中心,这就是当前我们修持大乘法的最大障碍。

所以,尽管我们现在不能完全接受这些思想,但仍要往这个方向努力,大乘菩提道本来就是需要一步一步走上去的。而所谓的往这个方向努力,就是指修习自他相换等菩提心的修法。

其实,修行就是一种锻炼。譬如,一个运动员在开始锻炼的第一天,可不可能马上达到其最终目标呢?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他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同样的,“现在”就是我们修自他相换的第一天。因为从刚刚开始到最终达到上述标准,肯定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而且要持之以恒,这才是最关键的。

二、自他相换的具体修法

该怎样修自他相换呢?其入座的方法和以前所讲的没有任何差别。在打坐的前期工作全部做完以后就静下来,首先要按照四无量心的修法,详细地修一遍知母、念恩、报恩,并由此深深地体会到:一切众生都是我的母亲;而且每一个众生作我母亲的时候,对我都有这么大的恩德;由此又进一步想到,今天就是轮到我去报答母亲深恩厚德的时候了。

因为,以前曾经作过我父母的那些众生,现在绝大多数都堕落在恶趣里,正在忍受着剧苦的折磨。虽然他们中的一些也能暂时享有某种安乐,比如说,野生动物在没有受到人类侵扰、猎杀的时候,也能相对自由地生活;但他们还是有无明的痛苦(所谓无明,即指什么也不懂、愚蠢),以致没有修行的机会。

而我现在已经明白了这些道理,并且也有修行的机会(如有适当的时间、自由等等),总之,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具备了,所以,现在就是我来报答母亲恩德的时候了。

那么,该如何报恩呢?此处首先需要修两点:其一、是以大悲心领受众生的痛苦;其二、是以大慈心布施自己的快乐,也即以大慈心将自己的幸福带给众生。

1、以大悲心领受众生的痛苦

(1)思维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一下,以前曾经对我有这么大恩德的父母众生,他们现在是幸福,还是痛苦呢?这就需要从外加行中的轮回痛苦的角度去观察,由此就会发现:所有众生都在经受着不同层次痛苦的折磨,没有一个众生是没有任何痛苦的;不仅如此,他们不但正在感受痛苦的果,而且同时又播下了痛苦的种子(因),所以他们的苦难将是永无休止的。在了知父母众生的现状和未来后,我们又该怎么修呢?

接下来,就应该修一遍四个具备:第一、具备想望,即非常渴望每一个众生都能远离一切大大小小的痛苦;第二、具备发愿,即从内心深处真诚地祝愿所有众生,都能够远离一切大大小小的痛苦;第三、具备发誓,即发誓从现在起,我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减少乃至断除众生的一切痛苦;第四、具备祈请,即祈请上师三宝、诸佛菩萨加持我,能够遣除众生的痛苦、清净众生的罪业。与此同时,还要念诵相应的偈颂。

然后,就开始修自他相换。这时应当思维:这些罪苦的父母有情是多么地可怜啊!虽然我已经发誓为他们断除痛苦,但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一种发心而已,并没有产生什么实际的效果。既然我做得这么不够,现在我就必须真诚地发愿:但愿一切众生的所有痛苦及痛苦之因都能够同时迁移到我的身心之上。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众生的痛苦,不是无因无缘产生的,而是“自作自受”的结果,即因自己所造的罪业,而令自己感受相应的苦果,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是不可能代替众生受苦的;另外,如果某人的痛苦真的能够迁移到另外一个人的身心上,那么六道众生的所有痛苦,肯定早已迁移到释迦牟尼佛的身心上了,然而这却是不可能的。

也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为什么要发不可能实现的心愿呢?”在大乘经典里也记载着类似的问题:“菩萨所发的一切誓愿,是否都能实现呢?”答案是:“不能,菩萨的某些心愿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发这种不可能实现的心愿呢?”答案是:“这不但不是菩萨的过失,反而恰恰反映了菩萨的精神和勇气。”这也是我们所要培养的一种精神。

因为,只有当具备了这种“连不可能办到的事情,都愿意去做”的精神和勇气之后,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做到无自私地奉献,真正地去实践大乘菩萨的六度万行,也才能够义无反顾地度化众生,这就是我们修习自他相换的原因所在;

反之,如果内心没有这种勇气和精神,就很难克服自私的心理,并很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情:虽然一开始时说的、做的都挺好,但是最后却依然是为自己打算。譬如,我们首先纯粹是为了众生而布施,可是当看到自己没有饭吃的时候,就仍然会为自己着想:“看来我不能把全部财产都送给别人,否则我自己会饿死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就是因为锻炼的功夫还不到家的缘故。

所以,我们修自他相换时,就要在心里诚心实意地反复思维:祝愿对我恩深似海的父母众生身心上的一切痛苦及痛苦之因,都能够在这一座当中,立刻成熟在我的身心上。而且这样思维时,也要加上四个具备:

第一、具备想望:非常希求所有众生的痛苦及痛苦之因,在这一座当中,就于此时此地,快速地成熟于我身心上;

第二、具备发愿:祝愿一切有情的所有痛苦及痛苦之因都能够立即成熟于我身心上;

第三、具备发誓:这时该怎样发誓呢?若是发誓让所有众生的痛苦及痛苦之因,立即成熟于我身心上,则此誓言必然是无法实现的;但我们可以这样发誓:当众生受苦的时候,发誓愿意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一些事情,帮助其他人解决一些问题、承担一些痛苦,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办到的。

譬如,一个人生了病,却无人照顾,那我们就应该去照顾他;又如,某人十分贫穷,那么即便是在自己的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地与他分享自己的财产。因为这些财产原来是属于我的,而布施之后,它们就不属于我了,虽说我所能承受的只不过是如此,但这也算是领受了他人的痛苦。总而言之,我们要点点滴滴地去做,甚至连这么一点点的小事也不能忽略。

藏地有一句俗话:“小善(功德)不屑做,大善(功德)不会做,最后无一善。”实际的情形也是这样。所以,千万不能因为善小而不为,而应尽己所能、实实在在地替别人承担责任和痛苦。此时就是要这样发誓;

第四、具备祈请: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我,能够真正实现以上誓言。

以前在讲四无量心时,每一个无量心的修法都离不开这四个具备;现在修自他相换时,这四个具备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下面是观想的方法。

(2)观想

观想的目的,是为了使思维的能力更强,也就是说,是为了更容易生起自他相换的心。此时,先要观想自己的母亲,她正在经受着内心和肉体所有痛苦的煎熬,而且烦恼炽盛,并正在造作恶业。简单地说,就是观想母亲痛苦的因和痛苦的果,都变成一股黑色的气体,并随着空气被排出体外;这时再观想,当自己吸气时,这股黑色的气体就随着吸入的空气进入自己的体内;于是,母亲就因此而远离了一切痛苦和痛苦的因,而她所有的痛苦和痛苦的因,便都成熟于我的身心之上了。要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观想。

如果在观想的过程中觉得很累,就停下来,并依照以前所讲的休息方法休息一下,然后又从头开始:时而思维,时而观想。在一座当中这样反复锻炼,这就是第一个修法——以大悲心领受众生的痛苦。在一座中即便只修这一个法,也是可以的。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在对母亲观修好之后,还要对父亲等其他亲友进行同样的观修;这样修好之后,还要将观想的范围逐渐地扩大——从素昧平生的路人到冤家仇敌,从一村、一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后,在开始起座时要观想:众生所有的痛苦和痛苦的因,都变成黑色的气体融入自己的身体,从而使一切众生远离所有的痛苦及痛苦之因。

所谓观想黑色气体融入自身,是指观想黑色气体从自己的鼻孔进入身体,并完全融入住在心脏里的我执。其实我执是不可能住在心脏里的,之所以这样观想,是为了故意破坏我执的缘故。这就是观想的方法。

2、以大慈心布施自己的幸福

(1)思维

这时,要从内心深处一心一意地思维:祝愿在这一座当中,即就在此时此地,自己所有的幸福和幸福的因,如闻、思、修,或持戒、布施、忍辱等善业,都能立即成熟于父母众生的身心上。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缺少了前面的知母、念恩、报恩等修法,便很难产生这些念头。因为,只有在修好知母、念恩以后,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所有众生是我的母亲,而且她们对我的恩情比大海还要深。

虽然作为一介凡夫,我自己都不得不流转于轮回之中,自然我也不会享有太多的幸福,具备很深的善根,而且令众生离苦得乐的能力也是很微弱的,但尽管如此,我仍然愿意把所有的善业和幸福都送给母亲。

这样思维以后,还是要加上四个具备:

首先是具备想望:非常希望能够将我所有的幸福和善业都迁移到母亲的身心上;

其次是具备发愿:一心祝愿我所有的幸福和善业都能够成熟于母亲的身心上;

再其次是具备发誓:其方法与“以悲心领受众生的痛苦”中的发誓方法相似;

最后是具备祈请:祈请诸佛菩萨加持我,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誓言。

下面是观想的方法。

(2)观想

此时的观想方法与前面的恰好相反,即:把自己以前所造的善业,出离心、菩提心等善的心念,还有所有的幸福,包括内心的快乐,都观想为白色的气体;再观想,当自己呼气时,此白色气体就随着空气一起被排出体外;又观想,当母亲吸气时,此白色的气体就跟着空气一起进入母亲体内;然后再观想,就像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别人穿上一样地,将自己所有的幸福和善业都送给母亲。

具体修行的时候,在一座当中要反反复复地思维、观想,观想、思维,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修法。如果觉得累了,就可以休息一下,然后再从头修起。

还需要补充的是:观想时,在对母亲修好之后,也要将观想的对境慢慢地扩大:从父亲等其他亲友 → 陌生人 → 仇人;再从一村 → 一县 → 全国 → 全球;最后,在开始起座时要观想:自己所有的快乐和快乐的因都变成白色气体,并融入所有众生的身体,从而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这就是观想的方法。

3、两首偈颂

前面讲了自他相换的思维和观想方法,打坐时还要念诵相关的偈颂,即:

སྐྱིད་ན་བདེ་བ་ཚོགས་སུ་བསྔོ།།

接纳得瓦错色哦

若幸以乐转诸众

ཕན་བདེས་ནམ་མཁའ་གང་བར་ཤོག །

潘帝南夸岗瓦效

祈愿利乐遍虚空

སྡུག་ན་གཞན་གྱིསྡུག་བསྔལ་ཁུར།།

德纳先机德阿可

若苦领受他众苦

སྡུག་བསྔལ་རྒྱ་མཚོ་སྐེམ་པར་ཤོག །

德阿加措干巴效

祈愿苦海尽干涸

另外还有一首偈颂是:

མཁའ་མཉམ་འགྲོ་བའི་སྡུག་བསྔལརྒྱུ་དང་བཅས།།

夸念卓沃德阿界当觉

愿普天众离苦及苦因

བྲལ་ནས་བདག་གི་རྒྱུད་ལ་སྨིན་གྱུར་ཅིག །

扎尼达各界拉门界戒

悉皆成熟于吾之相续

བདག་གི་ཕན་བདེའི་དགེ་ཚོགས་མ་ལུས་པ།།

达各盘递给错玛丽巴

吾之一切利乐之善资

མ་གྱུར་འགྲོ་བར་ཐོབ་ནས་སངས་རྒྱས་ཤོག །

玛界卓唯托尼桑吉效

愿宿母众获而成正觉

这两首偈颂具有非常殊胜的加持,哪怕是以造作的发心来念诵,其功德也远远超过了只为自利而念诵成千上万遍本尊心咒的功德。

虽然所有的佛法都很殊胜,但其殊胜程度还是有所差别。(这主要是由于修法者发心的不同而造成的。)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应当了知哪一个法是最殊胜的。因为,在不那么殊胜的法上,即使下再多功夫,其结果也不过如此;然而在非常殊胜的法上,哪怕只有稍许的精进,其收获也是非同寻常的。

4、三个相换

下面要讲的,是自他相换中十分重要的修法——三个相换,即:执着的相换;疼爱的相换;苦乐的相换。无论是在打坐中,还是在日常生活里,我们都要进行这三个相换的锻炼。

(1)执着的相换

何为执着的相换?从无始以来,我们从来不曾把其他众生执着为我,而始终执着自己的身心是我;所以从今以后,我们就要反过来——对所有众生生起我执心,也即:把天、非天(阿修罗)和人等三善趣有情,当作自己的上半身;把旁生、饿鬼和地狱等三恶趣有情,当作自己的下半身。要以六道众生作为自己的身体,并且要像以前执着自己的身体那样来执着所有众生。

由于有了这样的观想,我执的范围就与以前大不一样了:从前是自己一个人;现在是所有众生。若能反复锻炼“执着的相换”,最后就的确可以待他如己般地对待一切众生。

可是,很多人在刚开始时,不要说对这个想法有什么体会,甚至连理解它也相当困难。我们的心里难免会生起这样的疑问:天、非天和人怎么可能是我的上半身呢?旁生、饿鬼和地狱有情又怎么可能是我的下半身呢?

当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仅仅是一种精神上的观想,并不意味着三善趣众生真的是自己的上半身;三恶趣众生真的是自己的下半身。然而从究竟的意义上讲,自己的身体其实也不是“我”。

虽然人们总认为身体是“我”,可是,对轮回稍有认识的人都知道,我们现在的身体不是从前世带来的,而是由另外的因缘所产生的,因此,我现在的精神,肯定也曾经(如前世)是属于六道中另外一个“有情”的,而不是属于“我”的,(这里所说的“有情”和“我”,都是指有情和我的身体。),由此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的身体并不是我。而且由中观的推理,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既然在这个身体上根本不存在一个我,而我们却可以把它执着为我的话,那么为什么不能把六道众生的身体执着为我呢?这是同样的道理!只是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的习惯而已。所以,我们要从现在起,开始逐渐地去习惯这种“执着”,这样做是很有道理的!

下面再以一个事例来说明,“执着的相换”是十分合情合理的。

譬如,当全村的人集中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视自家人为我方,视其他人为他方,而且会对自己生起我执,并对自己的亲眷生起我所执。(我所执,是指对我所拥有的人或物的执着。)这时,如果有人对我方不好,我就会生起嗔恨心;

接着,再将范围扩大。比如,当全县的人集中起来举行比赛的时候,则我所执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到我们全村的人,如果我们村在比赛中输了,那我肯定会不高兴的;

同样的,当全省的人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则我所执的范围又扩大到我们全县的人;

而在奥运会等世界级的比赛中,自己所执着的,就会是自己国家的人。

其实,这些执着都是毫无根据的。因此,现在我们所要执着的,不是一个村、一个县或者一个国家的人,而是执着所有众生是我的身体。若能这样精勤思维,最后就可以打破国家、县、村和他家、我家的界限,而对所有众生生起我所执。这就是执着的相换。

佛经里也有这样的说法:“众生头痛,故菩萨心痛。”意思是说,无论是哪一个众生感受痛苦,菩萨都会心痛的。

有些人听到这话,就情不自禁地担心起来:“我现在连全家人的痛苦都承受不起,如果要把所有众生的痛苦都加在我的身心上,我又怎么承受得了呢?”

当然,在证悟空性以后,就不会有这种担心了;而在证悟空性之前,有一些压力和痛苦,是在所难免的。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我们来讲,目前的这些痛苦同样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样的痛苦,是我们修行的动力和勇气,它可以使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譬如,学生在校读书时,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比如说,他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考试不及格,将来也找不到工作,若是这样,他就没有了生活的保障等等。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压力,他就不会用功读书。   正因为有这些痛苦,他才有了学习的动力,从而发愤图强,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又如,在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种人:平时,他在各方面都一帆风顺,于是他就高枕无忧地沉醉在这些“幸福”之中。但是,当不幸到来的时候,他往往会痛苦得难以自拔。这时他才感觉到,原来生活也不是那么美好。如果以前能够居安思危的话,现在他至少会有一些心理上的准备。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需要一定的痛苦和压力,否则就会懒散、放逸地混日子,最后只会落得个一无所获、悔恨交加的下场。

不过当修行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再需要这种动力了。因为在证悟空性以后,内心就有了非常大的、自由自在的空间,那时即便没有这样的动力,也会精进地修行。但在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对于大乘修行人而言,痛苦就是必不可少的良师益友。

这是第一个相换——执着的相换。

(2)疼爱的相换

何为疼爱的相换?以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十分疼爱自己而不顾别人;所以从今以后,我们就要反过来——不再那么地疼爱自己,而是疼爱其他众生,一心为其他众生着想。

这是第二个相换——疼爱的相换。

(3)苦乐的相换

何为苦乐的相换?

以前,即或是在一件小小的事情上,我们也是尽量把好的留给自己,不好的才送给别人,一切都为自己着想,这是所有凡夫人的基本原则;所以从今以后,我们就要反过来——把世出世间的一切快乐、善根、光明等利乐都送给众生;把一切痛苦、烦恼、黑暗等衰损都留给自己。

这是第三个相换——苦乐的相换。

以上修法非常重要,我们不但在打坐时需要这样思维,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吃饭、睡觉的时候,还是走路、工作的时候,都不能离开这两首偈颂和三个相换的精神内含,而且要根据我们的能力去做。即便我们不可能在第一天就做得很好,但这也不成问题,可以一步一步来。

因为这三个相换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有人想修大乘佛法,并想成为一个标准的大乘修行人的话,就必须做到这三个相换。如果不能实践这三个相换,仍旧像以前那样,一切都是为自己打算,就永远都没有资格作大乘修行人。

5、三个发愿

下面再讲三个发愿,这三个发愿有什么作用呢?

作为一个菩萨,应该使所有与自己结缘的众生,都能因此而变得有意义,而所谓的“意义”,主要是指在解脱上的意义。虽然菩萨也希望有缘众生都能够健康、长寿等等,但此处所说的“意义”内涵,却远远不止于此。简单地说,作为一个菩萨,凡是与他有缘的众生都应该能够从他那里得到利乐。

虽然现在我们不是菩萨,但将来我们也要像菩萨那样,使所有与自己有过接触的众生,都能够获得解脱的利益。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呢?

要想将来实现这个目标,现在就要发三个愿:第一个愿是有关身体的;第二个愿是有关受用(财产)的;第三个愿是有关三世善根的。

第一个是有关身体的发愿。即祝愿:从现在起乃至生生世世当中,无论我是作帝释、梵天等众生当中伟大的人物也好,还是作蚂蚁、蚯蚓等微贱的生命也罢,凡是听到我声音,看见、接触或者思维、观想过我身体的所有众生;不管他们是以信心、恭敬等与我结成善缘,还是以贪心、嗔心等与我结成恶缘,总之,凡是与我结缘的一切有情;甚至于总有一天,当我的身体被扔到尸陀林中,并且因腐烂而散发出臭气的时候,哪怕是那些闻到我尸臭之气的众生,都能够暂时远离内心和身体的痛苦,并最终得到究竟的解脱。这是第一个发愿;

第二个是有关财产的发愿。即祝愿:从现在起乃至生生世世当中,我无论是作腰缠万贯的亿万富翁也好,还是作食不果腹、流落街头的乞丐也罢,凡是听到我财物的声音,看见、接触或者思维过我财产的所有众生,而且,不管与我结的是善缘还是恶缘,他们都能够因此暂时远离身心的痛苦,并最终得到究竟的解脱。这是第二个发愿;

第三个是有关三世善根的发愿。虽然凡夫是不会拥有无漏善根的,但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还是会拥有一些有漏的善根,比如出离心、菩提心等大善根,以及缺少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世间小善根,所以我们就要祝愿:但愿依靠我三世所有的善根,能够令一切众生暂时远离身心的痛苦,并最终得到究竟的解脱。这是第三个发愿。

这三个发愿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每次我们都要这样发愿,特别是在放生的时候。佛经里多次讲到:当救了一个众生的性命之后,无论发什么样的愿,都是能够实现的。佛无虚言,我们对此也应该深信不疑,故而,在我们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之后,若能这样发愿,则此愿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实现。

当修完以上这些修法之后,出座时,还要像以前在出座入座的方法里所讲的那样回向。这就是自他相换的修法。

6、如何面对各种顺缘和逆缘

在《修心七要》和《普贤上师言教笔记》中还特别强调了一点,那就是:无论是面对生活或修行的各种顺缘或违缘时,大乘修行人与凡夫的反应都是截然不同的。

(1)如何面对顺缘

在人的一生当中,不可能没有任何的幸福。当享有世间的幸福或修行上的圆满(如在闻、思、修上的进步)时,凡夫的表现往往是:

首先无休止地拼命追求幸福、快乐,当事业、家庭等各方面都非常圆满时,却不去修自他相换等修法,从而让幸福白白地消逝。因为没有什么压力,即没有为救渡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的决心,这时就会得意扬扬,无所顾忌,而不会去考虑其他众生的幸福和解脱;

而大乘修行人的表现却与此迥然不同:

虽然大乘修行人不曾费尽心机地谋求自利,可是当福德因缘具足的时候,他们仍然会享有世间的幸福和出世间的圆满,但他们却不会浪费这份幸福和圆满(所谓的浪费,是指像凡夫那样让幸福白白地过去。),而是抓住这些机会,使它们成为修行的资粮。具体的办法是什么呢?

具体的办法,就是要随时随地发起这样的心念:虽然我所拥有的幸福和圆满是有漏且微不足道的,但我仍愿一心一意、诚心实意地把它们全部无条件地送给一切众生,就像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衣服,并让别人穿上一样。实际上,这种发心比回向还要深一些。

(2)如何面对各种违缘

在人的一生当中,不可能完全是幸福,多数都是不同层次的痛苦经历。当我们遇到各种违缘,尤其是在造作犯戒等罪业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呢?

此时,如果是用世俗的方法去面对,就不是修行人的作法,而只是一般人面对违缘的方式而已。这样做只会让这些痛苦白白地过去,最终它除了会伤害我们的身心之外,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那么,一个修行人应该怎样应对这些痛苦呢?是不是以空性的见解来应对呢?虽然这是很好的办法,但是对于没有证悟的人来说,这种办法就很难见效。

那么通过其他途径,比如说,请僧众念经来解决问题,行不行呢?虽然它可以起到作用,但其效果却不一定是立竿见影的,而且也不一定十分理想。就算它能很快奏效,其作用也只限于帮助我们忏悔了这个罪过而已。

实际上,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在遇到各种难忍的痛苦时,特别是在违犯了密乘戒或别解脱戒之后,他一定不会悲伤沮丧,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忏悔之意。

因为,当凡夫遇到相同的痛苦时,就会立即想尽一切办法远离痛苦,而大乘修行人却会勇敢地面对并承受各种痛苦及痛苦之因:既然事已至此,我就应该把它们转变过来——不但不能让这些痛苦或破戒等罪业成为我修行的障碍,更要把它们变成我修行的顺缘。

对于这种作法,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犯密乘戒”怎么可能成为修行的顺缘呢?

因为菩萨有善巧的方法,所以就能做到世人无法理解的事情。这个善巧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就是以上所讲的自他相换的修法。

比如,当我们破戒之后,就要这样思维:我不应该太难过,而要把它变成修慈悲心的顺缘。虽然现在我事事不顺,而且罪业缠身,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如牛毛的人,造了更为严重的罪业。既然是这样,我就应该就此而发愿:但愿以我现今所造的犯戒等罪业,能代受所有众生所造的犯密乘戒以及出家、在家别解脱戒等数之不尽的罪业;但愿在我接受这些罪苦之后,他们就能摆脱痛苦的折磨;祝愿我的违缘能够真实地代替他们的违缘。若能诚心实意地这样发愿,则这些违缘一定不会成为修行的障难,反而会变成前进的顺缘。同样的,这时也可以修三个相换或三个发愿。

如果能以这种方法将痛苦转为道用,那么对于一个大乘修行人来说,痛苦和快乐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因为对他而言,哪怕再大的违缘,都不再是违缘,反而变成了在修行道路上前进的因缘。这样一来,他的修行就只会进步而不会退步,所以这是很重要的。

但是,在将痛苦、罪业转为道用之时,特别要留意自己的发心是否真诚。比如在生病时,我们若是因为修法里讲过:“观想代受众生的痛苦,会有很大的功德”,便为了自己早日恢复健康而去修所谓的“自他相换”。假如真的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而修自他相换,那么很显然,这种发心与自他相换之心就是完全相违的。因此,以这样的发心而修自他相换,不但是毫无功德,而且会增长自私心。佛经里讲过,这样修是不管用的。

所以,我们首先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即在健康顺意时,就提前锻炼自他相换。但是,不管何时修自他相换,我们都必须诚心实意,不能有半点虚假,否则就是自欺欺人,这就是修行最重要的诀窍。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不仅要在静坐时这样思维、观想、发愿,而且还需要把这些修法落实到日常生活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之中。若能这样去做,则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就会因此而完全改观。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变得没有任何原则呢?答案是:不会,改变之后我们不仅没有丧失原则,而且还有了更好的原则。

因为,凡夫的原则就是——我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活得非常快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无论给别人造成多大的伤害,我都愿意去做,也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而大乘菩萨的原则却与此完全相反——只要能为众生带来任何利益,无论让我奉献什么,我都心甘情愿、乐此不倦。修好自他相换以后,我们就会变成一个这样的人。

请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企业的职工,全部变成这样的人,这个企业会是什么样子?如果一个国家的上上下下,包括普通的老百姓在内,全部变成这样的人,这个国家会是什么样子?姑且不说那么广,只假设我们自己变成了这样的人,那么我们的人生价值会有怎样的改变?最后我们又会获得何等的收获?

从这些角度来看,就可以明白这些思想、修法的价值和功德。它们就是大乘佛法的精髓,所以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应当了知:谁能够做到自他相换,谁就是大乘修行人;谁做不到,谁就不是。这是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成为大乘修行人的一个比较严格的标准。

虽然自他相换的修法要求很高,不过在上述的所有修法中,都没有强求我们必须立即达到修法的标准。但是,如果想作一个大乘修行人的话,这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并脚踏实地地为实现这一志向而精进,这才是最重要的。

自轻他重的修法

一、总述

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的修法,是按照深度逐渐加大、难度逐渐加强的修行次第来进行排列的。仅是自他平等的修法已不容易做到,后面的修法就更是难上加难。但无论再难,经过我们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以前那些真正实实在在地修出来的善知识、成就者们,都是从凡夫开始,经过点点滴滴的积累,从而走到巅峰境界的,没有一个是先天的佛。

大家都知道,像密勒日巴那么伟大的人,当初也可谓罪恶滔天,但依靠佛法的力量,也最终获得了成就。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如果能以他们为表率,仿效他们进行修习,就肯定会获得成就。

无始以来,我们在世间法方面费了很大的劲,操了很大的心,花了很长的时间,最后却劳而无功。我们都知道,一个世俗人仅仅这一世从小到老为了读书、婚姻、工作、生活、儿女等等,也是不遗余力,不惜工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些代价也不仅仅是一些身外之物,我们将包括青春、情感以及时时刻刻的生命等珍贵之物,都不止一次地奉献在这些方面,但所谓的收获和回报却是微不足道的。比如说,虽然我们终日操劳、费尽心机,但在生病、衰老、死亡时,却只有独自一人去面对,既不可能由亲人、儿女来分担,也不可能由科学、哲学来解决。孑然一身、六亲无靠,没有任何人、任何学问可以给我们提供任何援助,唯一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难题的,就只有佛法。关于这一点,大家应当深有体会。

在世间法方面,我们可以说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只不过是没有饿死、冻死地活在了人世间。如果将拥有的一点财产看作回报,那与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却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将得到的名利作为回报,但世间的名利究竟有多大的用处呢?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平时人们将名利财产当作了不起的东西,但在功成名遂之后,如果真正要面临痛苦,这些东西都是毫无意义的。

但是,如果我们能在修法方面,付出用于世间法的哪怕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的精力,我们现在就已经获得成就了,即使没有成就,也肯定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遗憾的是,我们在修习佛法方面,几乎没有花过什么时间,下过什么功夫,没有付出过什么,一直都在争权夺利、斤斤计较,所以到如今仍然一无所获。

请各位反省一下,如果现在马上要离开人世,我们是否有掌控自己命运的把握呢?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那么该怎么办呢?虽然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放下所有的世俗事务,却可以对世俗生活进行重新安排,改弦易辙,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如果能在深奥、殊胜、伟大的修行中投入少量的精力,即使不成就,起码也有把握生生世世不堕恶趣。

很多佛教徒已接近或超过中年,谁都不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有多长,也许几天、也许几年、也许几十年。但无论多长,都总有一天会过去。在短暂的人生过去之后,我们是否还有选择的自由空间呢?绝不可能。如果不好好修行,与来之不易的人身失之交臂,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可以选择的机会了。

虽然我们现在也面临着生活等世间压力,却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修行,拥有着主宰自己来世去向的权力。因此,抓住现在的大好时机,尽量忙里偷闲地安排时间用于修行是十分重要的。

众所周知,古代人虽然也有烦恼,但与现代人相比,却显得很轻微。末法时期,众生的烦恼是极其粗大的。在有限的生命已经耗费了百分之三十、四十、甚至五十,生命的乐章已经接近尾声,属于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的时候,我们必须对症下药,修持一种立竿见影的殊胜之法。

虽然修行的道路有八万四千条,但一般的法门却很难解决我们的问题。所以,我们就必须提纲携领、抓住重点。所谓“重点”,就是两个——智慧和方便。所谓方便,就是指方法。总而言之,就是以菩提心为中心,其他的方法都围绕在其周围。如果有了菩提心,无论作什么都不为过;所谓智慧,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能够拯救我们的,就是这两个。除此之外,根本不存在什么救世主,也不存在什么挽救我们的其他方法。所以,我们要将自己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这两点上,通过它们,就能使我们获得自在。因此,我们必须要在菩提心上下功夫。

有些小乘的修法,是既严肃、又严格,在言行方面的要求也很高,但最终的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即使修到顶峰,也只不过是令自己获得了一种不究竟的解脱而已。但在有了菩提心的前提下,虽然在行为方面没有小乘的要求那么保守、严格,可在比较开放的条件下,也可以获得远胜于小乘的结果——快速地获得究竟的解脱。

有了菩提心以后,还要具备证悟空性的智慧,才能将我们的我执彻底摧毁,但这是下一步的任务。就目前而言,我们虽然也可以修习空性,但从严格的要求来说,还是先不急于修空性,在将菩提心踏踏实实地修起来之后,再进入修空性的程序。

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应当将菩提心当作一生修行的重点。千万不要认为在修习五加行的几个月中,念诵完十万遍发菩提心的偈颂,就算完成了修菩提心的任务,从此以后就万事大吉,可以与菩提心修法诀别,转而修习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等修法。这是荒唐之至的愚蠢之念!要知道,在我们的一生当中,始终都不能离开菩提心的修法。

作为一名凡夫,在一生当中既没有永恒的幸福,也没有永恒的痛苦。但无论是痛苦还是幸福,都不能将其作为修行的障碍,而应当像我们以前所讲的一样,将所有的幸福与痛苦都作为修菩提心的顺缘,化作利益众生的动力。虽然就本质而言,它们既不一定是修行的顺缘,也不一定是修行的违缘,但我们却可以将它们变成顺缘或违缘。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感觉自己非常幸福,就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而失去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紧迫感,这样一来,就会在碌碌无为当中错过所有的修行机会。另外,如同《中观四百论》所说:“有情无慢少,有慢则无悲。”凡是有钱、有地位的人,都有不同层次的傲慢心,以傲慢心就绝对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慈悲心。

阿底峡尊者在进藏时也曾经说过:“你们藏地这些所谓大德的作法,会影响、破坏我的慈悲心。”如果有了名利地位,就会因傲慢而使慈悲心受损,既然慈悲心已经受损,菩提心又从何而起呢?因为基础已经动摇了的缘故。由此可见,幸福并不一定是修行的顺缘。

我们都害怕痛苦、逃避痛苦,将痛苦视为洪水猛兽。但如果能善加利用,也可以转祸为福,将其化为菩提心的顺缘,这就是大乘修法的善巧方便,小乘修法中就缺乏了这一点。如果真正能够做到这点,就是不折不扣的大乘修行人。

有些所谓的修行人,只是在平时没有痛苦、没有折磨、没有压力时,才心不在焉地作一些形象上的修行。一旦遇到麻烦,就将佛法扔到一边,像普通人一样地怨天尤人,这样就不会有进步。即使有,也是暂时的、不稳固的进步,虽然在几个月、几年当中显得有一些成效,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很快就退转了。但是,谁有把握在一生中不会遇到痛苦呢?决不可能。所以,大乘修法就竭力提倡将菩提心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将痛苦转为道用,将痛苦变为修持菩提心的动力。

有一个比喻可以很恰当地说明这一点:森林大火在遇到狂风时,可以借助风力而变得更加猛烈,风刮得越大,火焰就燃烧得越旺;但炉灶中的微弱之火,却会因一阵微风的吹动而熄灭。痛苦就像风,而菩提心就像火,如果善于利用如风一般的痛苦,就能使其成为修菩提心的助缘;如果不会利用,就会因极小的痛苦而一蹶不振。

比如说,如果一个长期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修法的人,在遇到工作上的一些意外、困难以及不公待遇的时候,仍然顽梗不化地认为:我已经修持了这么久的菩提心,积累了这么多的福报,凭什么还要受到这样的侮辱,遭遇这样的处境?这种忿忿不平的嗔恨心,具有极强的破坏力,足以令前世的善根毁于一旦。

作为一个合格的修行人,即使遇到强烈的痛苦,也能将其化为勇气和力量,不但可以战胜痛苦,还可以使菩提心日益增长。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方法。所以,我们千万要加以重视。

轮回是无始无终的,哪怕这一世做得再多、再好,也不能保证下一世可以坐享其成。就算在此生,也是直到体力衰竭、精力不济的时候,忙碌的生活才算告一段落。但修行却不是如此,即使利用几个星期的时间,精勤地修持一种法,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明显效果。如果能将修行的时间加长,其效果更是可想而知。

以上内容,是针对所有修法而言的,下面转入正题,讲一讲自轻他重的具体修法。

二、自轻他重的修法

(一)修法的标准

阿底峡尊者的一位上师的感人事迹,就是自轻他重修法的标准。

他虽然是一位凡夫,所修学的理论也属于小乘一切有部的经典,而没有接触到大乘经典。但由于长期熏习慈悲心的缘故,所以就产生了十分强烈的慈悲心。

一次,他身边的一个人患了疾病,生命垂危,奄奄一息。医生说,只有用活人的新鲜肉,才能治疗他的病;如果找不到,就别无他法了。

人们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所需的新鲜人肉。这位专修慈悲心的上师在知道这个情况之后,便亲自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送给了病人。在服用了新鲜人肉之后,患者的病很快就痊愈了。

但因为这位上师并没有证悟空性,只是一名普通凡夫,所以也深受剧痛的折磨,感到苦不堪忍。得知真相的病人走到他的床榻前,满心歉疚地说:“非常感谢您的无私奉献!因为治疗我的病,让您承受了如此的痛苦,实在是过意不去。”上师和蔼地回答说:“没有关系,只要你的病能够康复,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当晚,因为伤口烧灼般地疼痛,上师一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直至凌晨,才朦朦胧胧地进入梦乡。在梦境中,来了一位身穿白衣的人,慈祥地对他说:“善男子,修菩提道的人,就是应当如此!”说完,又轻柔地抚摸了一下伤口,剧痛不止的伤口当即恢复如初。等上师醒来之后,发现伤口果然已经复原。原来梦中的白衣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正是因为慈悲心的力量,才打动了观世音菩萨,而使这位上师能够获得如此神奇殊胜的加持。

虽然自轻他重修法的标准是这样的,但我们目前肯定无法做到。即便如此,我们也应当将其作为一个前进的目标、努力的方向。最关键的,就是要往这个方向走。

(二)具体的修法

前面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修法,主要是在打坐时精神上的修行,而自轻他重就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因此,自轻他重的修法就包括思想与行动两个方面。当然,行为上真正完全彻底的自轻他重,只有在证得第一地以后才能实施。因为在获得第一地之后,即使将自己的身肉割下布施于人,也不会有任何痛苦;即使有人前来砍下自己的头颅,也如同斩割外面的石头、树木一般毫不在乎。但在慈悲心十分炽烈的时候,就像前面所说的那位上师一样,凡夫也有可能做到自轻他重,可这是很不容易的。对于登地菩萨而言,舍弃自己的身体、头颅是易如反掌的事,所以不足为奇,但作为一名凡夫,如果能忍受痛苦,做到自轻他重,就的确是令人感动。此处所讲的,就是打坐时在精神上的一种锻炼。首先我们必须经过精神上的培训,才能适应下一步的要求。

1、打坐时的修法

在打坐之初,也像其他修法的程序一样,在准备工作做完,使心平静下来以后,就修持知母、念恩、报恩三个修法,之后就是以大悲心接受别人的痛苦,以及以大慈心布施自己的幸福,每一点上都应该有四个具备。这些内容前面已经讲过,此处就不再重复。

在这些修法结束之后,就进入自轻他重的正式修习。首先思维:之前我在修习菩提心方面,只是意识上的思维与观想,但从现在起,即使我自己不能获得解脱,如果真有这样一个身临其境的机会,可以将他人的痛苦以及痛苦之因——恶业转嫁于自己,将自己的幸福以及幸福之因——善业赠送于他人,我也义不容辞。在我身强力壮的时候,如果看到一个病人,就必须当仁不让地代受对方的苦痛,将他人的病痛完完全全地迁移到自己身上。作为一名大乘修行人,我必须要做到这点。

如果我的死亡可以消除或者代替一切众生的死亡,我就应当义无反顾地去领受死亡;如果我的病痛可以减轻众生的病患之苦,我也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受病痛。就这样将轮回世间的生老病死等所有痛苦以及痛苦之因一一进行观想。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观想,而应发自内心地想,如果现在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也一定要真正地去做。

当然,现在只是一种思维而已,实际上我们是做不到的。但经过天长日久的锻炼,让自轻他重的念头生根、发芽,并逐步成长到十分强壮之后,总有一天,我们在行为上也能够做到。

刚开始的时候虽然可以这样思维,但却是很虚假的,只有经过反反复复地修炼,才能够学会并付诸实践。以上是思维的部分,下面讲观想的部分。

观想的时候,将自己的上半身观想成三善趣的众生——天人、非天(阿修罗)以及人。然后观想:为了令善趣众生远离痛苦,我将由自己的上半身去承受善趣众生的痛苦——生老病死等等,因为我的上半身承受了这些痛苦以及痛苦之因,善趣众生的痛苦也就因此而灰飞烟灭;

然后,又将自己的下半身观想成三恶趣——地狱、饿鬼以及旁生道的众生。然后观想:为了令恶趣众生远离痛苦,我将由自己的下半身去承受它们的痛苦以及痛苦之因。

经过日积月累的熏习,就能逐步培养出一个坚定不移的决心:如果有一天真有这样的机会,我也一定能做到为了断除众生的痛苦,而去接受它们的痛苦。这样再三地反观自心,看自己能否真实地生起这样的念头。

刚开始的时候虽然有这样的愿望,也会心血来潮地作一些虚伪的观想,但一想到这是真真切切的事实,就会临阵脱逃、退缩不前。此时,就应当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将隐藏起来的自私心、贪欲心都彻底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让它们无地自容,然后又继续修持。

要知道,哪怕在一刹那间,我们心里能昙花一现般地生起这样的想法,也是不可多得的福报,顷刻就可以积累无量的资粮,清净无量的罪业,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生起这样的念头。

但勉强是没有用的,而需要有因缘。这里的所谓因缘,就是指知母、念恩、报恩以及四个具备,这些修法是所有菩提心修法必不可少的程序、框架以及重要结构,其他修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不同的内容而已。

我们也可以将自己的身体观想成与天下众生的数量等同的无数身体,然后由观想而成的每一个身体分别去替受每一个众生的痛苦。

这种一再反复的观想方式,就是以大悲心领受众生痛苦的内容。

以大慈心布施自己幸福的修法内容,与以前所讲的差不多,就是要培养出这样一种念头:如果有一天真正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将自己的幸福及幸福之因——善业赠送给他人,我也必须毫不犹豫地做到。

现在我们不可能有这样的念头,否则就不会是一名凡夫。正因为我们缺少了这样的概念,才会从无始以来漂流轮回至今,付出了无以数计的代价,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以至于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长劫以来养成的自私恶习,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持之以恒地修习以大悲心领受众生痛苦,以及以大慈心布施自己幸福的两个修法。

刚一开始,只能强迫自己去观想,但我们的心根本不愿意真正地接受这种理念。此时,就应当查找原因,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呢?就是因为在知母、念恩、报恩的修法上有所欠缺的缘故。然后又回过头去再次修持知母、念恩、报恩的修法,直到有把握真正做到的时候,才算达到了修法的标准。在没有达到标准之前,就决不能轻言放弃。

至于出定以及回向的方法,以前已经讲过,此处就不再重复。以上是打坐时精神上的训练,下面宣说日常生活行为中的修法。

2、行为上的修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现在起,我要为断除众生的痛苦而努力,无论自己是否能获得解脱,也始终将利益众生放在第一位。哪怕为了一个众生的解脱,而奋斗成千上万个大劫,也心甘情愿。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勇气,并在这种勇气的基础上,去作利益众生的事业。虽然因每个人的能力不同,而在利益众生的深度方面有所差别,但只要尽己所能地去作,就是行为上的自轻他重。

这些说起来轻松简单,可要落实到行动上,就有很大的难度。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锲而不舍,全力以赴。我们以前可以在面临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遇到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时不低头、不屈服,并自以为是地将其看作勇敢。其实,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并不是真正的勇敢。如果能直视,甚至战胜,在修持自轻他重等修法上所遇到的困难,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勇敢,这样的人,才是当之无愧的勇士。作为修行人,我们应当将自己培养成这样的勇士!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将好的东西当作不好的,将不好的东西当作好的。世人想望追逐的钱财、名利等等,往往是在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利益的时候,一夜之间就不辞而别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张国荣在临死的时候,拥有三亿港币的身家,但万贯家财却不能化解他的苦楚;而继韩国现代集团创始人,富可敌国的大亨——郑周永扔下偌大家业去世之后,今年八月,其爱子——韩国现代集团总裁郑梦宪,也选择了以跳楼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今年五月,菲亚特总裁翁贝尔托·阿涅利因患肠癌医治无效而辞世;麦当劳公司前总裁吉姆·坎塔卢波也是赤条条地猝然离开了人间,除了因制作“巨无霸”、炸鸡腿等等而欠下的累累血债之外,没有带走一分一厘、一针一线……这样的事例简直是举不胜举。他们当初所挣的这些钱财,并不是像下雨一样,不费吹灰之力便到手的,他们也为此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但这些金钱、名利不但不能拯救他们,反而往往是因这些金钱、名利,才结束了他们自己的性命。

有一位心理医生曾经讲过,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去,每二十个人当中至少有三名精神病人。虽然他们享受着卫生、绿化等方面的优厚待遇,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在光鲜精致的外衣、养尊处优的面孔下,却隐藏着纷纭的烦恼,隐藏着杀盗淫妄等恶业。

因此,物质上的享受并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只有用大乘佛法的甘露水来洗涤自己的内心,力争将肮脏的自私心彻底洗刷干净,才算走上了菩提道。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如果我们能坚持不懈地修持,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世界和平共处的诀窍——平等生存

顶礼无缘大悲观世音菩萨!

如果从月球上回首遥望,就会看到在浩瀚无垠、一片漆黑的太空中,密布着无数的行星和恒星,这就是佛陀所说的大千世界之一隅。其中如同沧海一粟般极不起眼的、有山有水的蓝色星球,就是我们的故乡——地球。

在每个星球上,超越人类肉眼范畴的生命肯定是存在的。迄今为止,人们也尚未找到,其他星球上存在以普通肉眼可以观测到的生命的确切证据。因此,地球目前就成为无数生命的唯一故乡,成为这些生命的诞生之地、生存之地,以及其尸身的归宿之地。

由此可见,地球属于所有的生命,而不仅仅是人类的。人类只不过是这些生命中的一个成员而已,仅有在此星球上生存的权力,而没有随意破坏地球资源及支配其他生命的权力。

地球和其上的所有生命不是人类所创造的,也没有谁赐予人类独自占有它们的权力。作为人类,根本无权伤害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生命。每个生命不但拥有生存的权力,也拥有自主的权力,如果人类无端地侵犯这种权力,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绝大多数的其他生命,从来到这个世界直至生命的终结,在一生中没有故意破坏过地球上的一草一木,最终也是静悄悄地死去,就像蜜蜂采蜜,却没有伤害花儿一样。而人类却常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无休无止地对地球的环境肆意破坏,对依存于此的无辜生命,百般虐待、屠杀,在整个世界已是千疮百孔之际,才在满怀遗憾中,不情愿地离开人世。

虽然动物之间也会相互残杀,但却是在遭遇饥饿、别无选择、不懂取舍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而不是像人类一样,明明有其他的食物可以选择,却不知满足,完全无视甚至是蔑视其他生命的权益。

在所有的生命当中,很少存在同类之间的相互残杀,不像人类那样阴险狡诈、骄奢、贪婪,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毫不犹豫地残杀和折磨同类,我们有大量的铁证足以证明这一点。

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血腥的一个时代。二十世纪上半叶,各国政府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抢占殖民地,争夺商品市场,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个战争持续了四年零三个月;亚、非、欧三大洲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三十三个国家卷入了这场战争;参战士兵逾七千万;阵亡官兵达八百六十万;超过十五亿的人口,受到了战争的侵害。

之后,又是长达六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参战;一亿一千万士兵奔赴战场;被战争夺去生命的官兵及百姓超过了五千五百万;二十亿人饱受战争的创伤,这个数字是当时世界人口的 80%;直接军费开支一万三千亿美元,占参战国国民收入总数的 70%。战争使人类付出了无比惨重的代价,生命与财产的损失让人痛心,整个东西方都沉浸在血泪之中。直至 1945 年,这场战争才宣告结束。惨痛的教训、沉重的代价,在世人心中敲响了警钟:这就是人类野心无限膨胀与滥用科技的后果!这一切,我们永远也不能忘怀!

战争使世人受尽煎熬,战争的残酷使历经劫难的人们恐慌、畏惧,最终也埋葬了挑起战火的野心家们。有鉴于此,向往和平的愿望、呼唤和平的声音,如今充满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但令人痛惜的是,仿佛需要和平的只有人类自己,而曾经有过的一些维护其他生命、和平共存的呼声,却显得那么微弱,只是在大多数人的不经意间一掠而过,仅能起到微不足道的作用。所以,对其他生命而言,随时都可能要面临比一、二次世界大战更加悲惨的遭遇。

人类需要和平,其他生命必然也希望和平,因为不愿受苦、希求快乐是所有生命的共同愿望。每一个生命都拥有生存和自主的权力。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人类自以为可以主宰地球,便恣意妄为地破坏自然环境,残害无辜生命,这完全是蛮横无知的愚蠢之举;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尚未诞生之前,这个世界就有其他生命存在,人类只是途中的匆匆过客,理应尊重地球上已有生命的生存和自主的权力,绝不能随意践踏其他生命!

地球是所有生命的家园,在自己家园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应当是这些生命最起码的权力。大多数动物的繁衍生息并没有对人类构成太大的威胁,它们只是安分地享用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资源。但是,丧失了仁爱之心的人类,却残忍地夺走了本应属于它们自己的皮、毛、骨、肉……,这真是罪不容诛的暴行!

虽然人们口中常讲伦理、道德、自由、和平,但这些词语似乎只是人类的专利,大多数人没有将它们与其他生命联系在一起。人类自诩为高等动物,智慧生命,自以为远远优越于其他生命。若任由这种随意残杀动物的习气逐渐衍变下去,人类之间的相互残杀必将愈演愈烈,终有一天会不可避免地为了私利,也将人命视若草芥一般任意地摧残,使全球笼罩在血腥残暴的气氛中。距今二百多年前,抢夺掳掠非洲黑人,并像对待动物一般地奴役他们的现象,就是活生生的明证。如果任由这种恶习滋长下去,终将使人类自身趋于毁灭。

因此,我们必须养成真心诚意地尊重、珍惜和爱护所有生命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人类自身获得和平的根本诀窍。保护其他动物的生命,就是捍卫人类自己生命的绝佳良方。要想世界和平,首先要从善待动物做起。如果能养成这一习惯,就绝不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伤害动物,更何况自己的同类?因而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反其道而行,继续对其他生命肆意残害,则必将导致人类之间,为了利益的争执,而使用杀伤力极强的高科技武器,自相残杀,并最终使所有生命都走向灭亡。

总之,人类可以随意杀害、啖食其他生命的观念,如果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和平。有鉴于此,一切宗教组织、社会团体以及重视生命的各界有识之士,都该为了自他所有生命的福祉而努力,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而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佛教的物种起源说

虽然佛教的物种起源说不是一个具体的修法,而只是一些理论上的知识,但这个知识却与修行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十分重要;另外,除了少数一心念佛的老人之外,很多佛教徒也极其关注这个问题。鉴于这两个原因,所以有必要讲一讲。

一、轮回的起源

1、总说

首先提出问题,佛教对于生命的开始、物种的起源究竟是如何解释的呢?换言之,众生、轮回或者所有的生命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呢?

基督教以及现代科学等宗教与学科,都对宇宙的产生表明过自己或清晰、或模糊的观点,所以很多人也想了解佛教究竟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另外,如果能将这个问题了解得比较透彻,就能成为修行的动力,无论对修习密法,还是显宗的空性和如来藏都会有一定的帮助。所以,今天就以生命的开始或者诞生,即佛教的“物种起源说”为话题来进行讲述。

对于这个问题,显宗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他们认为:轮回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如同十二缘起中所讲的一样,在十二缘起的最后是老死,老死结束之后,又是无明,就这样周而复始、轮转不息。

对于这个问题,密宗却有着非常具体而确切的解答,但此处不讲密宗的实际观点,而只向大家介绍一些不显不密、亦显亦密的中立观点,以便使大家能对此有一些浅显的了解。在将加行修得比较好了以后,就要进入正行的修法,在进入正行修法之前,如果能掌握这些理论,修行就会更有把握,并会成为激励下一步修行的动力。

基督教等外道认为:世界是由上帝等造物主创造的;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雨水的聚集汇成了海洋,在海洋当中形成了有机物,有机物又形成低等生物,就这样逐渐地从海洋动物、两栖动物演变成爬行动物,从而进入陆地,最后慢慢进化成人类。

关于这些观点,大家应该比我更精通,所以这里不必广讲。

2、建立佛教的观点

佛教认为:轮回的起源用一句话就可以准确地加以概括,那就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为什么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轮回中经历过无数次生死,除了佛陀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统计出我们转生轮回的次数。正因为轮回的漫长遥远,所以说是“远在天边”;

又因为每个众生在每一次生死,每一天的深度睡眠,每一个念头的产生与消失之际,都经历了轮回的开始与结尾,所以,又可以说轮回的开始是“近在眼前”。

首先我们讲最远的轮回开始。在凡夫人所能感受到的外在世界与六道众生尚未产生之前,既不是轮回,也不是涅槃;既没有佛,也没有众生。

这种状态,与地球没有诞生之前,天体物理学家称之为“真空”的状态,以及佛教《具舍论》等论典中所讲的成住坏空中“空”的阶段虽然不是完全一致,但也有些相似。在这些状态中,都不存在任何物质。

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在真空当中蓄积着能量,在能量挤压之后,就产生了原子核等微小粒子,众多微小粒子的聚合,就形成了肉眼所见的物体,继而产生了星球以及星球上的万事万物。

佛教认为:在这个没有佛、没有众生、没有轮回、没有解脱、没有山河大地、没有任何星球、没有时间概念、没有东南西北上下等方位的,非常宁静的空间中,只存在着如来藏的光明。

如来藏的光明是佛的境界,已经超越了凡夫感官思维的范围,无论说如来藏的光明是有还是没有,都同样不能如实地表述如来藏的本体。但以我们的语言来描绘如来藏,就只能说它是光明,因为它一尘不染、清明纯净,不存在任何污垢、烦恼与执着。因此,我们可以说,生命的起源是如来藏,物种的起源也是如来藏。

与外道所讲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大相径庭的是,众生的第一个念头,产生于如来藏光明的境界。

为什么从光明清净的境界中,会产生具有执着的不清净念头呢?因为,虽然本基如来藏是清净无垢的,但由于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产生过轮回,也没有经历过修行,所以具有某种非物质的、产生执着的可能性或者能力。这种可能性,佛教称之为习气或者种子。因为这种习气的存在,所以在如来藏中随时都可能产生第一个念头。

这就像水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是静止不动的,但在微风的吹拂下,就会泛起层层涟漪;吉他、琵琶的琴弦,在经过轻微的拨动之后,就会发出声响一样。

在第一个念头产生之后,就会产生各种幻觉,如同中阴身所看到的一样,一旦这些幻觉产生,众生就立即将这些幻觉分成了“他”、“我”、“内”、“外”,“我在里面,幻相在外面”的执着。此时还没有形成外面的物质,只是一种内在的感觉。随着执着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就逐渐形成了外面的山川草木等等幻象。这就是最远的轮回起源。

这种说法有没有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呢?有。这个证据,就是“近在眼前”的轮回开始。

除了因车祸、暴病等而突然死亡的情况之外,每个人的死亡,都会经历一系列的程序。当然,不具备人身的天人等众生,则不会经历这些过程,因为人体具有独特的气脉明点,依靠与其相应的意识,就可以感受到其他五道众生所不能感受到的特有程序,在这些程序结束之后,所有的人都会昏厥,这才是死亡的最边缘。

现在经常会有一些所谓从死亡边缘回来的人,津津乐道地向人们讲述自己的“死亡”历险记。但这些经历只是早期的一些感受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死亡,更不是中阴的现象。

昏厥的时间也因人而异,有的是几分钟,有的是几小时,有的是一两天,在从昏厥中苏醒过来之后,就会进入轮回尚未开始之时的,既非轮回、也非涅槃的境界。

虽然说是“进入”,但这只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方便而已,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不进入,由谁进入,进到哪里等等的概念。以前所有的意识,以及在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有概念、观点、感受都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如来藏。这里的如来藏,与轮回尚未产生之前的境界完全是一回事。

虽然每个人都会进入这个光明境界,但没有修习过密宗的人对此就不会有什么感觉。对于他们而言,这种境界只是在一分钟、一秒钟,甚至一秒钟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一瞬间就飞逝而过。

但修行人在进入这个状态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个状态进行修行。西藏很多上师,特别是修习大圆满的上师,常常在死亡之后的七天或者三七二十一天之内,即使在严寒的冬天,身体也不会冻僵,因为他们还处于这种状态之中。按照经书的说法,这种状态还不能称之为死亡,因为它与生前打坐时的状态是完全相同的。在这种状态中,有些人的肉体就缩小了,这些情况在藏地比比皆是,你们肯定也听说过很多,对于懂得藏密的人而言,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为什么他们的肉体在死亡之前不缩小,而在死亡之后却会缩小呢?因为在这个空间当中,生前的所有杂念已经消失殆尽,没有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识,也没有意识,甚至连阿赖耶识都不存在;没有执着,没有烦恼,只剩下纯净无垢的境界。所以,死后修行的能力,可以远远超过生前打坐的能力。

无垢光尊者说过:无论这个空间有一小时、两小时,还是一天,此时的境界与佛的境界是完全一样的。也就是说,佛的境界、轮回尚未诞生之前的境界,以及死亡之后从昏厥中苏醒过来的境界三者是完全一体的。因为佛陀经过修行,已经彻底地断除了烦恼,对于佛而言,烦恼永远也不会再生。虽然凡夫也能在片刻当中处于这种境界,但因为没有修行,就不能阻止烦恼的产生,而只能让这种境界停顿一会儿,其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轮回,并产生新的中阴身。中阴身的第一刹那,就是在这个境界中产生的。由此可见,这也是一种轮回的开始。这种轮回的开始,与生命诞生初期轮回之始的境界、过程是毫无差别的。

这些说法有没有证据呢?有。所谓证据,就是有些修行人在把握住这个机会之后,就可以处于这个状态中永远不出来,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属于上等破瓦的法身破瓦。当然,对于没有任何证悟、没有这方面概念的人而言,这就谈不上是什么证据。因为这些证据只是修行中的感受、直觉,不是来源于外界,而是存在于内心,不是眼睛往外看,一门心思往外寻求所能找到的。所以,他们就无法理解这些说法。

怎样就可以在内心找到证据呢?这就要看西藏的修行人是如何修行的。

很多西藏的修行人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修行当中,经过了千锤百炼,修行境界也日臻圆满,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之际,他们深知:虽然在其他时候也存在解脱的空间,但只有在死亡之时,这种空间才是最明显的。在这种境界来临之际,如果能好好把握,就有可能于这种境界中获得成就。因此,他们一直在迫切地等待着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死亡对于这些修行人而言,非但不是不愿接受的可怕灾难,反倒是个稀有难得的突破口。

虽然每个凡夫也必然会回到这种光明境界,但却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就一晃而过。虽然上一世的轮回已经结束,但下一世的轮回却会接踵而至。产生中阴身之后,就会去投胎,并再次经历生老病死,最后又回到光明当中,就这样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每五六十、七八十年就要经历一次这样的轮回开始。

更近的轮回开始,就是每个昼夜的二十四小时所经历的轮回始末。在白天的一切活动都结束之后,就会进入深度睡眠,在深度睡眠当中,又有可能经历类似于前面所讲的空间——粗大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已经消失,但细微的阿赖耶识却没有中断。之后,这个空间会随着梦境的出现而结束。当然,如果整夜都处于梦境当中,那么这种位于深度睡眠之中的状态就不会出现。这也是一种轮回的开始,这种轮回的开始,我们几乎每个晚上都会经历,所以说它是“近在眼前”。

你们也许听说过,有的修行人可以昼夜连续不断地处于光明境界当中,对于这些人而言,打不打坐、睡不睡觉已经无所谓了。这种修法就称为“睡眠光明”。

离我们最近的轮回开始,就是一个念头的产生。每个人在每一刹那都会产生千奇百怪的念头,这些念头从产生到消失的过程也许是一秒、两秒,乃至百分之几秒、千分之几秒,虽然时间极其短暂,但其间也经历了一次轮回的始末。

比如说,我们心中产生了一个比较强烈的嗔恨心,无论这个嗔恨心持续多长时间,当它最终在没有任何去处的情况下结束时,假如又产生了一个忌妒心,则在嗔恨心的结束与忌妒心的诞生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光明空间。修行人白天所修的光明,就是这种每个念头之间的,最原始、最古老的光明。

但这个空间对我们来说却没有任何用处,因为我们没有这方面的锻炼,缺乏修行的经验,所以抓不住这个机会,在尚未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这个空间已经转瞬即逝,我们又会被新的念头所控制,就像忌妒心的产生,这也就是一个最短暂的轮回开始。

最远的轮回开始,位于轮回诞生之际;其次的轮回开始,位于众生每次死亡之后;再其次的轮回开始,位于众生每天的深度睡眠之后;最近的轮回开始,则位于刹那刹那的念头之初。这些轮回的开始,既不可能用任何仪器来测量,也不可能用世间逻辑来推理,只有通过修行人自己的内证才能找到。一旦能找到这种开始,也就找到了轮回诞生的初始。

如果想了解更详细的解释,就只有在密宗的经续当中去寻找。在这些经续中,将轮回的起源剖析得非常透彻,因为密乘修行人要想把握各种契机,就必须了解这些程序。但我们今天却只讲了以上这些略高于显宗,又稍逊于密宗的观点。

3、讲述他人的观点

所谓“上帝造人”,以及“有机分子产生生命,大脑产生意识”的所谓轮回开始,以及物种起源的说法,只不过是一种猜测而已。到目前为止,既没有任何人可以直接地感受到这一切,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用某种仪器来证实这一切。

科学是无法驳倒上帝造人之说的。虽然有人认为这种说法不科学,但大名鼎鼎的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说过:“事实上科学并不能否定神的存在,而相信科学又同时相信神并不会构成冲突。我同意科学无法否定神的存在,这点我绝对同意。我也同意,相信科学与同时相信神并没有冲突。我认识很多相信神的科学家。”由此可见,即使触及到现代尖端科学的人,也无法推翻神的存在,因为这两种思维的境界是互不相关的。但迄今为止,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证明神的存在、造物主的存在,更无法证明造物主创造世界的说法,这种猜测只会越来越站不住脚。

我们大家都知道,以前西方也存在着人类有灵魂与没有灵魂的两种观点。后来笛卡儿创立了二元论,人们就人云亦云地认为:人是肉体与灵魂的结合体。但这种学说在西方并没有成为主流思想。

后来又诞生了神经科学,他们认为:因为在大脑的某些部分受到破坏之后,就会对意识产生影响,所以意识应当是从大脑中产生的。很多人在听到这些宣传之后,都信以为真,继而使这种思想成为一种主流,其他思想又开始逐渐淡化。时至今日,很多人又对这种说法产生了怀疑。因为这种说法虽然可以解释某些方面的问题,但同时又出现了很多其根本不能解释的脑外记忆等生命奇迹。

关于世界与人生的种种解释就这样不断地推陈出新,却始终没有一种学说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这些证据是直观的感受,从世俗谛的角度而言则不可能被驳倒。佛所讲的理论就是不但有直接的感受,也有逻辑的推理。当然,这种逻辑不是普通的逻辑,而是佛教所特有的、极其深奥的逻辑。

二、依佛言教,斩断轮回

我们在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恍然大悟:轮回的开始、如来藏、光明、佛的境界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在生生世世、每一天、每一瞬间,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经历。它时时刻刻与我们同在,只是因为无明的阻碍,才将我们与解脱隔断,并使我们产生了烦恼执着。解脱与轮回之间虽然看似有天地之遥,但如果能够证悟,也就近在咫尺。任何人通过修行,都可以从凡夫俗子的境界到达光明涅槃的境界。

如果有了这样的体悟,我们就会看到希望的曙光,从此以后,就不会再因为解脱的渺茫而失望退却了。

佛陀将各种屡试不爽的方法告诉给世人,每个人只要能按照佛陀的指点去锻炼,依照佛陀的方法来控制无明,轮回就会露出原有的本来面目。如果能断除大部分的烦恼,就可以显露出大部分的空间,这就是密宗与禅宗所说的“开悟”或者“明心见性”。用这种方法来寻找轮回的开始,应该说是非常容易的。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寻找轮回的开头是没有用的。因为,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每个人的经历都如同一场梦,如果在梦中去寻找梦的起源,是不可能有所收获的,因为梦境中的东西本来就不存在,所以也谈不上什么起源。什么时候开始做梦,也就是所谓梦境的起源。

同样,在原本空性、犹如梦境的轮回中去寻找所谓的起源,也只能碰一鼻子的灰。当从梦境般的轮回中惊醒过来以后,也就不存在所谓的起源,一切都是一种幻觉而已。什么时候产生幻觉,也就是轮回的开始;什么时候幻觉消失,也就是轮回的结束。

外面的物质世界,就是内心的一种反映。当然,我们并不是在宣扬唯心主义。我曾很肯定地说过,佛教既不是唯物主义,也不是唯心主义;既不是物理学,也不是心理学;但佛教中既有唯物主义的部分,也有唯心主义的部分,还有科学的一部分观点。那么,佛教究竟是什么呢?佛教就是佛学。为什么叫佛学呢?因为:一、它讲述了佛的观点和要求;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成佛,所以称之为佛学。

佛学或者佛教的物种起源说,就是这样的。在通达了这些理论之后,我们该怎样加以运用呢?如何利用这个理论来获得解脱呢?修光明、修大圆满或者其他的藏密都可以,只是大圆满修起来比较容易而已。

如果在今生当中没有证悟、没有锻炼、没有修行,却守株待兔般地等待着中阴身的来临,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为,在每天晚上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我们都会进入这种境界,但却从来没有发现、没有抓住,甚至没有丝毫的感觉。那么,将来在中阴身时,也只会是这样。

因此,现在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地获得证悟。如果能证悟,则在睡眠的时候也能找到这种机会。在证悟之后,如果能在证悟的境界当中停顿五分钟,中阴的光明就可以停留五分钟;如果能停顿十分钟,中阴的光明就可以停留十分钟。在证悟境界中停顿的时间越长,中阴光明停留的时间也就越长,如果能认识光明,并不中断地在中阴光明中停顿一小时不起任何杂念,我们就有充足的时间可以从容地修行。但现在不要说一小时,在根本没有经历过空性光明的情况下,在中阴时就不可能有任何感受。

证悟的基础,就是出离心、菩提心等加行修法,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要想获得证悟,纯粹是异想天开。衡量加行是否修完的标准,就是观察自己相续中是否具备出离心与菩提心。在所有的加行修完之后,就可以开始大圆满的修法,之后就有可能证悟。

证悟并不是万事大吉的最终结果,之后还要经过一些阶段。在这种基础上,如果今生的修行始终没有太大的进步,就可以等待中阴的来临,这样才会有一些把握。如果根本没有开悟,却自不量力地妄想通过中阴法门来获得解脱,就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真正想这样一步步走的人是为数不多的,而真正能够这样一步步走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我们随时都在经历轮回的起点与终点,开始与结束,但我们却希望轮回能够永远结束,而不再有开头。其实,如果自己能够努力,这个目标也并不是达不到的。在开悟之后,解脱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以上的观点,是成千上万的拥有高度智慧的人,在佛陀的指导下,于我们自己的实验室里反复研究、实验的结果,它超越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物种起源之说。

其实,佛教的轮回起源说既可以当成一个常识来了解,也可以作为一个修法来运用。但愿大家能各得其所,并学以致用。

佛教的世界观

一、学习佛教世界观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讲佛教的世界观呢?因为,虽然佛教的世界观是一门普通的常识,但对佛教徒或研究佛教的人来说,却是相当重要的。

有些人认为,因为佛教讲空性,所以就没有什么世界观或人生观等概念;也有人认为,佛教只不过就是烧香磕头,劝人向善而已。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其实佛教并非如此简单。虽然佛教是讲空性,但并不是说万物皆不存在;烧香磕头也不能代表佛教,更不能阐明佛教教义;还有,劝人向善的确是佛教所宣扬的,但却并不是佛教独一无二的特点,例如:传统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教导,也同样是在劝人向善。由此可见,上述这些观点,都是因为对佛教的一知半解所造成的。为了让更多的人弄清这一点,所以有必要就此问题进行一些研讨。

要讨论这个题目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佛教经典对宇宙构成的描述,与现代自然科学所发现的结果,从表面上看似乎有部分冲突。一些不懂佛教教义的人,就因此而认为佛教不科学,并连带地将佛教的一些修法与见解,也认定为是不准确、不合理的。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主要是由于没有系统地学过佛教,因此也就无法透彻地了解佛教的真正见解。

在西方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宗教与科学之间的争论。每当此时,自然科学往往能提出强有力的、具说服力的证据,来驳斥宗教的部分理论;然而,不但现代科学无法推翻或证明西方宗教所阐述的造物主,就连这些宗教本身,也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这一点。如此一来,有些人就以点代面,想当然地依此类推,对所有宗教、所有教派,以及所有的修法和见解,都抱持同样的观感,认为它们都是迷信、愚昧、消极、落后的代名词,佛教当然也难逃此劫。为了澄清这些误会,为了消除这些成见,就理当以研学佛教世界观作为切入点。

因此,虽然佛教特有的教义包括缘起性空、大空性、大光明、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等一系列的见解和修法,但此处暂时不讲这些,而只就佛教的世界观进行一些必要的讨论。

这个题目如果深入地讲,就必须要对宇宙形成理论作广泛的研究,其复杂性可想而知,所以今天只是浅谈而已,希望能以此提供给诸位一些思维的线索。

二、佛教的微观世界观

要完整地叙述佛教的世界观,就要从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两个层面来讲。

首先讲微观世界:佛教的很多基本教派在对微观世界的观点上,都存在着许多分歧,其缘由可上溯到近三千年以前,佛在转法轮时,曾有意地宣讲了不同的教言,人们根据各自所听到的法语,从而创立了不同的教派。基本教派有四:一切有部、经部、唯识宗与中观派。(如果将密宗单独分开,则就是第五派了,但此处暂时不讲密宗的见解。)如从大小乘的角度来分,则一切有部和经部属于小乘,唯识宗和中观派属于大乘。四大基本教派的见解像楼梯一样,分成四种不同层次,一层高过一层。

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层次,是因为佛考虑到众生的承受能力不同。如果一开始传法就讲中观或密宗,闻法者会难以接受,并因此退失信心,从而不能进入解脱道。如果这一世不能走解脱的路,下一世能否再有这样的机会就很难说了。为了给众生培植相应的善根,为了适应不同众生的根基,佛才会以不同教言的方便来因材施教。也可以说,是因为众生需要不同的引导,才会有这些教派的创立。这一切,都是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而并不是佛教论师或高僧大德们彼此之间的观点存在着分歧或者矛盾所导致的。

下面分别就四大基本教派的观点一一进行介绍:

(一)一切有部的观点

一切有部认为:外界的山河大地、房舍以及肉身等所有的粗大物质,都是由微尘所组成的。佛经中所谓的微尘,就如同科学目前所发现的基本粒子——质子、中子、光子、介子、超子等等一样,是构成物质的极小单位。他们认为,所有粗大的物质,都是由细小的微尘所组成的。虽然《具舍论》中对非常细微的、最小的物质结构体,安立了许多不同的名词:极微、微尘、铁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象毛尘、日光尘等等,但我们暂时知道是“微尘”就足够了。微尘又是由最细小的极微尘组成,这个极微尘已经细小到不能再被分割,或说已经分到不能再分的地步,所以叫做无方分极微尘。这种极微尘是实有的,它是物质构成的基本元素,所有粗大的物质,则只不过是极微尘的产物而已。

也就是说,山河大地、人体、房舍等粗大的物质,都是由许多极微尘堆积而成的,除了极微尘以外,这些物质实际上都不存在。众多极微尘的累积,就会使人形成幻觉。所谓的幻觉,就是以为物质确有形状、颜色等等。然而,这些错觉中的山河大地、人体、房舍等却并不存在,只不过是一些没有形状、颜色的极微尘而已。

极微尘与极微尘之间,有空间相隔。这种极微尘之间的空隙,虽然从宏观世界的角度来看是很渺小的,但在微观世界里,它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

一切有部同时认为:精神也可以被分割,但无法像物质那样由方向来分,而是经由时间来分。譬如一个人心中冒起了一刹那的念头,虽然这一刹那的念头在宏观世界里是非常短暂的,但从微观世界的角度来看,这一瞬间的念头也可以再分成许多前后的阶段,直至最后分到实有的无分刹那。

另外,一切有部还将时间、空间、速度、方向等法都抉择为实有。

由时间将精神分割到不能再分的无分刹那,与物质的最小单位极微尘相结合,这两个元素就构成了人,除此之外,我与众生都不成立。一切有部就是经由极微尘以及无分刹那来抉择人无我,再以此为理论基础,从而证达阿罗汉的果位。

(二)经部的观点

经部关于微观世界的观点,基本上与一切有部相似。二者之间的差别,在于经部进一步将时间、空间、速度、方向等判定为非实有。

何谓空间?所谓空间,就是在一个范围内没有被任何物体所占据的位置,这种没有被占的位置,就是空间,除此以外,并没有空间的存在。如果有东西占据了某个位置,这个位置就没有空间了;当物体被移走后,腾出来的位置就是空间。由此可见,所谓的空间,实际上是假立的、不实在的。

再说时间,不论是一分钟或一小时,一个月或一年,都只不过是物质变化的过程而已,除此之外,并不存在所谓的时间。我们只能通过世上万物的变化来判定时间,譬如根据气候的变化过程,而建立起春夏秋冬的时间概念等等。这种物质变化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时间。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太空中没有任何星球的话,我们能算定时间吗?不能。由此可知,时间只不过是以物质变化为基础,由人的意识而增上安立的法。

虽然现代物理学对时间也有不同说法,到底时间存不存在,它的本体究竟为何,都是学术界激烈讨论的课题之一,但经部的论师们却认为,时间只是人的一种概念而已,除了物质的变化以外,实际上并不存在独立的时间本质。

那么速度又是什么呢?只是物质运动的过程而已。除了物质以外,并没有速度可言。譬如,当某个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它是处于零的位置;在第一刹那,它进入第一个位置;在第二刹那,进入第二个位置……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速度”。由上可知,无论物体是在零的位置,还是正进入第一、第二、第三等位置时,都是除了物质自身的本性以外,不存在任何实质上的速度。

虽然从宏观而言,用我们的肉眼可以看到一个物体迁移的速度;但从微观的角度而言,它却不存在任何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因为一个极微尘才刚产生,在还来不及迁移之际,就当即消失了。这个观点,与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比较接近。

方向也是如此。譬如,我们如果以一个基点为中心,来指出东南西北的方向,这些所谓的方向也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如果向东移动一段距离,重设一个基点的话,原来的东方就变成现在的西方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故不一一陈述。

以上内容,为经部与一切有部的差异。

二者的共同点是,经部也同样认为粗大的物质并不独立存在,所谓的存在只是由许多的极微尘占据了空间而已。但极微尘为什么会聚集在某个空间而不分散呢?他们对此解释道,这是由于每一个微尘都可分成地、水、火、风四大的缘故。请大家注意,这里所说的地、水、火、风,并非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地、水、火、风,而是指某种能力。

所谓“水”,是指将微尘聚集在一起,而不让它们分散的能力。由于每个微尘中都有水的成分,即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所以不会散开,但在经部的一些论著中,却将其归为风的力量。而在物理学中,则称其为“粒子之间的引力”;所谓“地”,不是指宏观世界里的地,而是指所有坚硬的物质,如骨头、金属等物质中的坚硬成分都属于地;除了四大之外,还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就是众生的共业,这是现代科学所无法证明的。

以上内容,是经部关于微观世界的观点。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西方的科学家们就提出过原子学说。他们认为,世界最基本的成分,是物质的最小碎片,这种碎片希腊文称为 atomos,即不可再分割的意思。原子的英文写法 atom,即来源于此。几千年来,人类一直认为原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小单位,但事实证明,原子根本不是坚实而不可分的物质,而是极为微小的能源贮藏室。直至二十世纪初期,科学家们才对原子的结构有了新的了解,并开始探讨潜藏于原子中的巨大能量。在每一个原子的中心,是由质子(proton)和中子(neutron)组成的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电子(electron)围绕旋转。

而夸克学说的提出,更使世人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尺度分别缩小到原来的十亿分之一(相对于原子)和万分之一(相对于原子核)。但即使是夸克、轻子和传播子(即传递力的粒子)这些现代科学目前所发现的更为基本的粒子,其细微程度仍远远不及经部与一切有部所说的极微尘。

更重要的差别是,经部和一切有部通过对微尘的发现,从而抉择出人无我,并由此走向解脱;而物理学对基本粒子的研究结果,却不幸被用于现代武器的推陈出新方面。双方所走路线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

(三)唯识宗的观点

唯识宗认为,如果不详细观察的话,外界的物质在表面上是存在的;要是深入地进行观察,则外界物质的实有性就无法成立。为何无法成立呢?因为,如果用最简单的分解方法来观察物质,就根本找不到物质终极的实有性,也就是说,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基本粒子,表面上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这也是佛教独有的论点之一,其他学说都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

在唯识宗的微观世界里,没有真正的物质存在,所有的物质经过观察后,都是内心的现象。这种观点的某些部分,有点像贝克莱的“经验论”,但二者的差异之处也很多。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它们有一点像,便认定唯识宗就是唯心论。这好比牛羊头上都有角,却不能因此而认为牛就是羊,羊就是牛一样。既然所有的教派都是人创立的,其间必定会有某些共同点,但细微的共同点不足以认定此即彼,彼即此。

总之,唯识宗的微观世界,是一个非常内在的精神世界,外在的物质世界对他们而言并不存在。

(四)中观派的观点

中观派有两种观点,其中最究竟的见解就是空性。从空性的角度来说,已经不存在所谓的微观或宏观世界,一切都是空性。但中观也讲世俗谛,所谓世俗谛,就是从眼耳鼻舌等感官所得出的结论。

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中观也有两种:一种是与唯识宗类似,即认为不存在物质的微观世界;但大部分的中观世俗谛见解,也可以称之为世间观。所谓世间观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以眼耳鼻舌身能够感知到某种物质,就承认它的存在。譬如,如果能看到或听到某种事物,就承认这个事物的存在。

佛曾说过:“世间人会与我争论,但我不与世间人争论。世间人认为存在的,我也承认是存在;世间人认为不存在的,我也承认是不存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外在的山河大地等不可能不存在,肯定是存在的,只不过这是世俗人的见解,是眼耳鼻舌所得出的结论。这就是世间观,很多中观世俗谛的境界就是如此。

在世间观的世俗谛境界中,也存在着物质的微观世界。这种见解与经部的观点十分相似:外界粗大的物质是由许多极微尘构成的,很多极微尘堆积成不同的形状,并由人替这些不同的形状取了不同的名字,如房子、车子等等,而实际上它们只是一堆堆的微尘而已。

总结四个基本教派的论点如下:由于唯识宗认为没有物质的微观世界,所以就暂且不谈;其他三派大部分的见解,都承认物质的微观世界。

中观派则是将一切有部与经部认为不可再分割的无方分极微尘分解尽了,什么都不存在——虚空一片,物质的本体越往深处寻找就越找不到,最终达到无中无边的空性境界。就像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没有天地万物、喜乐悲苦,这就是中观的空性。

小乘的微观世界观,与早期自然哲学的原子论,或经典物理在物质结构上的发现,是有一点点相似的。但是中观派和唯识派遮破了这种论点,而认为:根本就没有任何基本粒子的存在。但目前科学领域的研究结果却尚未达到这种境界,量子力学虽说比较接近,但也只是接近而已。

我曾与几位数学家,以及权威的量子物理学家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都认为物质最终是不可能变成虚空的,即便质量可以转变成能量,但能量却不可能消失。目前科学的观点仅止于此,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还不够深。

这几年我看了一些物理学方面的书,并多次向物理学专家请教,也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对我来说却是了无新意,因为其中的许多观点与佛教是一致的,而且在经书中都已讲得非常透彻。只是他们的结论是靠仪器实验出来的,而我们的结论则是由推理或前辈的证悟而来,差别仅此而已。不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或是玻尔等人的量子力学,我都不觉得特别新鲜,反倒认为这些理论还未达至巅峰,有必要继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观的微观世界观,其境界已经超越了最先进的物理学说。至于密宗,则更有着非常奥妙的、准确的、实用的微观世界的观点,但现在还不必急着讲,此处只讲显宗的观点。

仅就微观世界的论点而言,纵观全世界所有的学说,不论是宗教的、科学的还是哲学的,没有一个能比佛经讲得更为透彻。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佛教的微观世界观,已经远远超越了所有目前已知的其他学说。如果量子力学能不断发展进步,也有可能达到佛教微观世界的部分境界,但即便经过成千上万年的发展,它也不会超越佛教的究竟境界。

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世间的科学理论永远无法抵达究竟,终将被新的观点所替代。我们都知道,虽然经典物理学家也曾宣布: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了顶峰!但随着爱因斯坦等人的相继出现,经典物理学的观点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而不得不被推翻。

佛教中观的微观世界的境界却不是这样,在这种境界中,物质世界已经被分解到虚空的状态,所以没有再超越它的可能。

有些人因为不了解佛教的推断方式,所以不能接受上述观点,不接受也无妨,这是个人的问题,能否接受通常要看个人的理解程度。诸位也许对量子力学的观点比较精通,但对佛经中的观点却不一定能了解得十分透彻,所以自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无论如何,绝不是因为我是佛教徒才如此自卖自夸,如果单纯因为我们是佛教徒才这样说,那就是片面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假如无根无据地夸大其词,也就毫无意义;如果所讲的观点有根据、合逻辑,则在任何情况下都经得起考验。 总之,佛教教理的无懈可击,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只需拿几本其他宗教或者学科的书与佛经比较一下,就可以一见分晓。

言归正传,佛教的微观世界观为何要如此抉择物质呢?其宗旨,是要借此打破我们对人、对事、对钱财名利等世间万法的执着。至于其他学说,则有着与佛教截然不同的目的。

三、佛教的宏观世界观

世人对佛教的最大误解,主要是在宏观世界的问题上。譬如:有人认为,《具舍论》中没有说地球是圆球形;《时轮金刚》也没有提到这个世界是圆形的;佛经中对须弥山、月亮、太阳以及四大部洲等等的描述,与科学家们从月球上或太空中所看到的情形也是大相径庭;还有,佛经所说的太阳围绕四大洲的观点,也与现代科学所发现的事实恰恰相反;另外,经书中在描绘月球的时候,提及了月球上的天人以及天人的宫殿等等。但大家都知道,一九六九年的七月二十日下午,阿波罗十一号正式在月球上登陆。三位太空人在月球上进行了长达二十一小时的探测,却没有发现任何的天人或宫殿……这些事实是无法回避的,因为这在佛经中叫做现量,就是能清清楚楚地见到。

难道是佛的错误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呢?是不是现代科学发达以后,就出现了新的世界观,所以我们才要去寻找答案?这一切,就是今天要讲的主题。

其实,释迦牟尼佛住世时,就早已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现代科学的历史只有三百多年,二千多年前结集的佛经,虽然不可能存在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相抵触的问题,但在当时的佛经中,就有了自己的问题和答案。当时的佛教学者,便已经就佛经与佛经之间对宇宙构成,以及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不同描述提出过疑问。譬如《具舍论》与《时轮金刚》对宇宙构成的描述就有非常大的出入,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说法也有很多种,以至于后来的佛教学者对此产生了诸多疑问:难道是有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有几种不同的描述?于是乎学者们就到佛经中去寻找答案,结果他们找到了。那么,佛经中对这些差异是如何解释的呢?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讲解:

第一、关于对宇宙不同描述的解释,有以下的几种:

1、在《时轮金刚》的一个大疏里将此问题讲得非常清楚。这个《时轮金刚大疏》,是以前的香巴拉人写的,距今有二千一百八十一年的历史。后来西藏人也写了很多这方面的书,距今也有七、八百年左右,所以,这些都不可能是为了应付登陆月球或物理学的发展,才被动地来思考该如何进行解释的。

针对《具舍论》与《时轮金刚》对宇宙结构描述之间的巨大差异,《大疏》以恰如其分的理由向我们一语道破:问题的关键,在于佛陀传法的内容不是根据自己的证悟境界,而是取决于听众的接受能力。其主要考量,是看对方能否受益。

如果能利益众生,就算所讲的与事实不尽相符,佛也会暂时先这样讲,然后再慢慢地引导;如对众生有害,就算事实的确如此,佛也不会如实告知。听众能承受到什么程度,唯有佛才知道。因为佛有他心通,所以十分清楚地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下,只有这么讲才能让听众接受,从而利益那些众生。由此可知,佛之所以说大地是平面的,中间有须弥山等等,都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权巧方便。

不仅《大疏》之类的论著这样进行解释,包括佛陀自己也作过类似的解答。比如,针对释迦牟尼佛在不同场合谈及当初自己是如何发菩提心,如何走上解脱道前后说法之间的偏差,一位弟子就曾问道:为何从前您说是在某尊佛前发心,现在又说在另一尊佛前发的心呢?佛陀对此回答道:我传法的内容是随众生的根基而定,针对以前那些人,就要那么讲,他们才能接受;对于后来的这些人,只有这样讲,才能对他们有益。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众生的利益。由此可见,佛陀传法的内容,是随众生的根基而变的。

这是否意味着佛永远都不讲真理,只随众生根基而说呢?也不是。这只能说明:因为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所以进入佛门的途径也是各不相同的。在经由不同方法逐步将各类众生引导入门之后,最终的解脱道还是只有一条。

佛经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之所以有多种不同的描述,其原因就在于此。至于佛经的描述与现代科学发现之间的差异,想必也就不难理解了。

2、无论是《具舍论》或《时轮金刚》,其中对宇宙结构所作的描述,从空性的角度来说,都是众生的幻觉,都不可能实有存在;但从世俗谛或众生的角度来看,两者的描述都有可能。也就是说,在某些人的境界中,宇宙的结构正如《具舍论》所言;而在另一些人的境界中,宇宙的结构又如《时轮金刚》中所说的一样。因此,针对不同业感的众生,佛的开示也不只一种。

另外,《时轮金刚大疏》中还提到:在一个五肘深五肘宽的岩洞里,可以容纳转轮王与他的四部大军。也即是说,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而言,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山洞;但对另一个众生而言,则可以容纳转轮王以及他所率领的千军万马。

《大疏》中又说道:令人类垂涎三尺的一桌丰盛美食,在饿鬼众生的境界中却根本不存在;对于造作过杀生等严重罪业的地狱众生而言,在如同针尖般大小的微尘上,也会出现险恶峻峭的高山。

对于这些看似矛盾重重的描述,该如何解释呢?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不同众生会有不同的认知或者“业感”,因为这些景象都不是外在的,而是一种内在的缘起。这好比密勒日巴尊者钻到牛角中去,牛角没有变大,密勒日巴也没有缩小一样,但这却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事实。

依照佛陀所讲的观点,不同的众生看同一个星球,各自会看到不同的形状,因为内在缘起的差别会影响到外在的缘起。佛教所讲的这些奇妙现象,蕴含着现代科学与哲学以前从未接触过,将来也不可能彻底知晓的真理。

当修行不足的时候,外在的诱惑会变得强大有力,从而使内在的能力无法与之抗衡;当修行达到一定程度,而使内心获得自在之后,内在的能力就能随意改变外在的状况。现代科学无法解释这一点,即使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其深度和广度却远远不够。

虽然佛陀将这个世界描述成很多不同的形状,但并非意味着这个世界同时存在这么多不同的形状,而是表明一个世界在不同众生的眼里,会显现出不同的面貌,其原因就在于内在因缘的不同,只有佛才能知道个中奥妙。佛经中对这个世界的各种描述就是由此而来的。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没有一部佛经中的描述,符合现代科学所发现的世界“真相”呢?

因为,在当时人的概念中,大地就是平面的,太阳围绕着大地而转。虽然从现代人的角度而言,这些观念是错误的,但在这些相对来说不是很关键的问题上,佛陀都不会与世人争论。不论地球是圆的还是平的,对希求解脱的人来说并不重要,对修行也不会有丝毫影响。因为这些都是小问题,佛也就无需与世人争辩,但在重要的关键问题上,佛却非常认真,力图要推翻世人的错误观点。譬如,我们始终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对此,佛就不遗余力地加以破斥。佛的说法原则,是抓根不抓枝。

佛陀传法先后只持续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宣讲《具舍论》与《时轮金刚》中间相隔的年头也只有三十多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以佛陀浩瀚如海般的智慧,怎么可能讲到后面就忘了前面是如何讲的,然后又重新再讲一个不同的观点呢?即使普通人在说话时,也会注意到前后的一贯性,不可能前后颠倒,信口开河。所以,佛陀如此传法,是有世人无法测度之密意的。

实际上,不要说我们生存的这个小小的世界,就算是太阳系、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所有成员的一切运动,佛也了解得一清二楚。关于这一点,我们只需将《时轮金刚》天文学与现代天文学的某些数据作一比较,就可以真相大白,譬如:

+——————+————–+——————–+ | 古今天文学比较 | 现代天文学 | 《时轮金刚》天文学 | | | | | | 主要天文数据 | (单位:天) | (单位:天) | +——————+————–+——————–+ | 地球公转轨道周期 | 365 | 365 | +——————+————–+——————–+ | 月球轨道周期 | 27.3217 | 27.395343 | +——————+————–+——————–+ | 火星轨道周期 | 686.980 | 687 | +——————+————–+——————–+ | 水星轨道周期 | 87.968 | 87.97 | +——————+————–+——————–+ | 土星轨道周期 | 10759.2 | 10766 | +——————+————–+——————–+ | 金星轨道周期 | 224.701 | 224.7 | +——————+————–+——————–+ | 木星轨道周期 | 4332.6 | 4332 | +——————+————–+——————–+ | 黄白道交点周期 | 6793.460 | 6792.99 | +——————+————–+——————–+

注:两个天文学的小数进位取值不一定相同。

其中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在《时轮金刚》天文学中取名为罗睺罗的头和尾,罗睺罗是传说中的动物,因此有些人就误解了佛教的天文学,以为这只不过是一些神话传说而已。但从上面的数字可见,除了土星的周期以外,其他结果与现代天文学的计算结果有着惊人的相似。

我们都知道,为了研究月球等天体的运动,几个世纪以来,许多天文学家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但是,没有借助于任何精密仪器,仅凭着超人的智慧,佛陀便早已用精确度极高的数据,十分准确地描述了月球在其轨道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和近地点与远地点的速度,以及其他星球的顺行、留、逆行[1]等运动的情况。

具有如此智慧的佛陀,又怎么可能毫无意义地说出先后矛盾的话来呢?绝不可能!

3、佛经对宇宙结构的描述众说纷纭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如果经书中只有一种描述,大家就会从此认定宇宙只是这个样子,世界肯定就是这样,继而使其成为固定不变的一种执着。正因为佛经中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孰是孰非很难确定,世人就不会固守一见,从而最终了解到:原来外境是随着众生的因缘而变的。

所以,要了解佛教或是想研究佛经,就必须饱览佛教经论。无论是要支持或是批评佛教,就算没有读遍所有的经论,至少也要掌握其中的关键。如果只是翻过几本经书,就想对佛教妄加评论,是非常草率的做法,谁也没有资格这么做。在仅知皮毛的情况下,任何评语都是盲目的、无知的。这就像要评价基督教的观点,首先就必须熟读圣经,假设除了知道耶稣这个人以外,对基督教的其他教义都一窍不通,又如何去加以评论呢?

上述观点除了在《时轮金刚》中提过以外,在一千多年前的学者所着的《般若波罗密多释》中也宣说过同样的道理。

第二、佛经中曾讲道:月球上有天人和天人的宫殿。可是当宇航员登上月球时,却只能失望地看到一个毫无生机的星球。

如果要问其中谁对谁错,应该是双方都没错。我们在承认科学发现的同时,也要记住佛曾亲口所说的话:“世间人与我争论,我不与世间人争论;世间人认为存在的,我也承认是存在;世间人认为不存在的,我也承认是不存在。”所以,佛教的包容性很大。不仅是现代的,就是千百万年以后的科学新发现,佛教都可以包容。

佛所说的“世间人”,并不是指任何一个人的胡思乱想,而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以人的眼耳鼻舌等感官所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们看到此屋中没有骆驼和大象,佛也会认定是没有;如果我们看到此屋中有很多人,佛也会承认有很多人。当佛站在我们世间人的立场来看问题时,由于这些是我们眼睛所得到的结论,佛就会予以承认。

同理,虽然现代科学是依靠各种仪器来作实验,下定论,但仪器最终还是要靠人的眼睛来观察。说穿了,实验都是人作出来的,而人靠的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在正常情况下所得到的结论,佛永远都不会否定。只要是经过无可非议的实验所得到的结论或新生的事物,佛教都会接纳。只要是佛教徒,都应该知道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的宏观世界观有着无限发展的空间,这是非常重要的。

既然我们不否认现代科学对宇宙的准确认知,那么佛陀为什么要在荒凉寂寥的月球上描绘出美丽的天人和华丽的宫殿呢?

其实,佛并没有说月球上存在着以普通人类的肉眼可以看到的天人和宫殿,并不是说在月球上存在着人类的城市,而是说有天人的城市。如果佛说有人类的城市在月球上,人们就应该能看到;如果月球上只有天人的城市,则人类就不一定能看到。

佛曾说过,两种不同道的众生在看同一个东西时,会得到两种不同的结论。人只能看到人的世界,而看不到天人的世界。就像人的肉眼只能看到粗大的物质,而看不到无线电波等更细微的物质形态,但却不能说因为我们看不见,无线电波就不存在。同样,天人的世界也不是我们所能看到的。

这种说法合乎逻辑吗?其逻辑性非常强!两种完全不同道的众生,其器官的构造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都截然不同,当他们同时看一个东西时,看到的会是两种不同的结果。如同有些鱼类和人类的感受不同一样,天人和人类之间的差别就更大,他们在观察同一外境时,所得出的结果就更不相同。由于天人比人类高一个生命档次,所以天人可以看到人的世界,而人却不能看到天人的世界。总而言之,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因为佛并没有说月球上有人可以看到的城市,所以佛的说法没有错。

这不是新的答案,而是几千年前就有的答案,也是非常精妙的回答。如何能证明这一点呢?佛经中讲过:以前有一种老鼠,专门住在火坑中,以火为食却毫发无损;过去还有一种衣服,穿脏了不能用水洗,而是要扔到火里,以熊熊烈火来清除衣服上的污垢,却不会烧坏衣服,因为这种衣服的原料是石材。在中国的史籍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因为那种老鼠的身体构造与我们不同,就像用石材做的衣服与用普通布料做的衣服不同,所以能够承受烈火的高温一样,老鼠对火的感觉也与我们人类完全不一样,因此就可以生活在火里。虽然现在没有再听说有此类动物,可能是已经绝种了,但很多人都知道,在海底的火山口附近,即使水温高达摄氏二百度,却仍然有一些鱼类常年生活于其间,完全不受高温的影响。如果是人类或其他鱼类,则绝对无法在这种环境中生存。

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是所有众生对冷热疼痛的感受都一样。既然感觉可以如此不同,那么眼睛所看到的现象不尽相同也是合情合理的。类似的逻辑还有很多,此处无需赘述。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推理的话,就根本没有理由执持一般人所谓“眼见为凭”的正确性。难道在整个宇宙中,唯有人眼所见才算是真理吗?并非如此!我们不能排除有比我们看得更清楚、更透彻的生命存在,而且也不能排除他们在看我们所了知的太阳系之时,会看到一个跟我们所见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们对外在冷热疼痛等等的感觉,其实也是一种内在的特殊因缘反映在表面上而已。而人类正常的感官反应,也只是相对地准确,而不是绝对真理。人类的许多传统观念已经被量子力学推翻,而量子力学无法推翻的观念,却早已被佛理所推翻了。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固守己见地坚持:只有我们所看见的才是唯一的真理!

对佛教修行人来说,这是很容易接受的。譬如:密勒日巴尊者能自在地穿越悬崖,或双盘坐在空中;有些成就者的脚踩在石头上,就像是踩在泥地上一样,立刻可以现出脚印;又有些瑜伽士能够穿越墙壁等等。这些不可否认的事实,便足以颠覆传统的旧观念。

现代人很傲慢,总喜欢将自己没看到或想不通的归结为不存在。没有看到是事实,但这却不能说明不存在。譬如,在三百多年前,还没有量子力学理论的出现,可它当时是不是绝对不存在呢?当然不是,只是未被人发现而已。同样,有关月球的问题,也要从这个角度来分析。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并不是在人类登陆月球,并发现它是个不毛之地之后,我们才开始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是由于佛学家们考虑得非常周到,所以二千多年前的佛教典籍中,就已经有了答案。

总结以上各点可知,佛教的微观世界境界不仅超越了早期的自然哲学原子论,也超越了现代量子力学的论点;而佛教在宏观世界领域中,已经令人心悦诚服地分析出:宇宙构成的许多类型,是由于众生内在因缘的不同所致。反观科学和其他学说,他们只是一成不变地死认一个我们熟知的圆形地球,月球则是死寂一片,从没有推测过一个地球或月球同时有不同现象存在的可能性。仅从这一点而言,我们也无法否认佛教宏观世界观的先进性与包容性远胜于现有的其他学说。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学说,或是像佛教这样极具逻辑性的宗教,其所有的观点都必须有根据、合逻辑。在佛教的世界观中,微观世界与现代的物理学既有相同点,也有超越其上的地方;而宏观世界与现代科学的相同点,大家可参阅《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九品。在第九品中讲道:太空中漫布着许许多多的世界,其数量是无边无际的。这不仅与现代科学的发现一致,更远远超越了日心说和地心说;至于宏观世界与科学的不同点,则是佛陀为了令众生入道的一种权巧方便;还有许多佛教特有的、超胜于科学的观点,则是现代科学根本无法解释的。

在西方,时常有媒体或科学工作者到寺庙或佛学院去探讨这类问题,可是我们这里目前还没有,除了一些人在看过《具舍论》后,有时会私下进行讨论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交换意见的机会。但自然科学的观点现在连小学生都知道,当佛经中所讲的与其发生冲突时,大家就会产生怀疑。有些人打骨子里就轻视佛经,认为里面的全部内容都是不科学的。

针对这些现状,就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佛教的世界观,这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着手:微观世界观包括相同的和超越的部分;宏观世界观则包括相同的、表面上不同的以及超越的部分。一旦建立起这些框架与思路,讲起来就比较容易被了解。凡是稍有智慧与思维能力的人,都不太会排斥佛教的理论及行为,而佛教也永远无惧于智者的观察。

由于不了解这些论点,就会产生诸多误解。

以前,我们比较了解的是东方文化,所以只认为大乘佛法是整个东方文明中最辩证、最透彻、最顶峰的思想。后来逐渐看到了西方哲学和科学理论,才深深地体会到,佛法不仅是东方文化的顶峰,而且也是全人类所有文化中最伟大、最顶峰的思想。

仅仅从世间的角度来说,佛法所强调的自由、和平、平等、民主、真诚、环保、素食、卫生、节约等理念,也是真正的跨世纪思想。因此,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对任何人来说,没有机会读佛书都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在这个充满着冷嘲热讽的世界里,深广理性的智慧从古至今就容易被世人所忽视,但我们深信,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定能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希望!

[1]  顺行、留、逆行:都是指行星的视运动,即我们在地球上所看到的行星运动;顺行是指自西向东运动;逆行是指自东向西运动;留是指行星与恒星的相对位置基本不变。这三种视运动是地球和行星两者的公转运动合成后,在天球上的反映。

阿弥陀佛的修法

一、宣讲阿弥陀佛修法的原因

在关于临终诀窍的开示中曾讲过,当我们活着时,需要作一个选择:是期望往生莲花生大师的刹土,还是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以便在中阴身或是临终时,能够一心一意地再三祈祷,往生至自己选择的清净刹土。这种十分确定的渴望往生之心非常重要,这就是讲阿弥陀佛修法的由来之一。

另外,阿弥陀佛修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原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已经证悟大圆满的人,或者是修持密法已臻很高境界的人,不一定需要修阿弥陀佛的修法,因为他们即生便可以成就,最晚在中阴之时也可以解脱,所以他们不会有来世,也就不需要选择往生的刹土。但对其他人来说,往生极乐世界却是相当重要的。

佛教历史上来看,即使是达到很高境界的龙树菩萨,最终也是去了极乐世界;像法王如意宝那样的大圆满成就者,从表面上看,还是选择去往极乐世界。当然,这只是劝勉后人要向往极乐世界的一种方便示现,对于法王如意宝等大成就者来说,去极乐世界或是其他地方都是一样,哪里有度化众生的事业,他们就会到哪里去,不会有这样的分别,但从表面上来看,是会有这样的选择。这也更突显了阿弥陀佛修法对一般修行人的重要性。

因为此修法既没有深奥的理论,也没有复杂的仪轨,简单易行、方便快捷,所以无论是藏地还是汉地,在没有文化,连字也不认识的老婆婆、老爷爷当中,也出现了很多成功往生极乐世界的例子。他们在临终时,亲眼看到往生的前兆,因而对死亡毫无恐惧,高高兴兴地就去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一切,都是因为此修法很简单,能修成的几率也很高的缘故。

虽然密宗的修法非常殊胜,修得好的可以即生成就,不需要再投生,从这个角度来说,密宗确实胜过往生极乐世界等修法;但即生成就首先需要上等根基,其次还需要很多复杂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法;而阿弥陀佛的修法就不需要这些,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比密宗的修法还要好。

密宗可以“即生成就”,即在几十年的时间当中就可以成佛,而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也具有同样的能力。如果这一生当中念佛念得非常好,那么下一世就不会投生到别处,而将直接往生极乐世界。这种人一到极乐世界,即可花开见佛,成为一地菩萨,因为极乐世界中的所有众生,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萨。

但有一种情况也许是例外,就是在修持阿弥陀佛修法时,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有信心和渴望心,同时也抱持怀疑态度的那些人,他们虽然能够往生极乐,却会在莲花里待上五百年而不能出来,在此期间只能听到阿弥陀佛的声音,却不能见到佛陀。

对于这种人,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们很可能还没有登地,即不是一地以上的菩萨。因为一地菩萨在刹那间可以面见一百尊佛,而不会有这些障碍。

由此可见,除了上述这种人以外,正常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萨。

显宗的很多经典里也讲过,西方极乐世界一地以上的菩萨,如果愿意,七天之内便可以成佛;如果不愿意那么快成就佛果,而希望以菩萨的身份去度化众生,也可以在几百、几千甚至几亿个大劫当中都不成佛。这里所说的七天,是人间的时间。

这样看来,如果一个人专心专意地念佛,几十年后死亡并立即往生极乐世界,就算加上在极乐世界的七天,也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便成佛了。虽然这不是即生成佛(从这个角度来讲,密宗的修法还是要快些),但往生极乐世界后可以如此快速地成就,则是不是即生也无太大差别了。因此阿弥陀佛的修法也能很快成就。

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除了这两种修法以外,可以让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几十年的过程当中,完完全全成佛的修法还有没有呢?答案是否定的。总而言之,一个是密宗,一个就是阿弥陀佛的修法,这两个是最关键的修法。西藏的其他显密法要有很多,汉传佛教也有禅宗等法,虽然它们都各有千秋,但却没有一个能与大圆满以及阿弥陀佛的修法相比。

大圆满修法从时间上来说成就很快,但前面讲过这是有条件的:主要是对根基的要求;还要找到有证悟的上师,能如实地赐予灌顶并传授诀窍,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圆满具足的情况下,才能够获得成就。

净土的修法则不需要那么多条件,对一个不十分精进,根基一般的人而言,净土修法比密宗的修法还要好,从这个角度来看,净土修法非常重要。这是宣讲阿弥陀佛修法的另外一个原因。

二、阿弥陀佛修法的重要性

法王如意宝生前主持的最后一个法会是极乐法会。他当时给大家讲了三个要点,其中的一点就是:“所有的弟子都要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法”,这是他老人家的遗教。不仅如此,他老人家在生前,也是在各地广泛宣讲极乐世界的功德,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因为此法门三根普被,可以使很多人受益,我们因此也应该依教奉行。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为了日常起居、工作等各项事物,整日都是匆匆忙忙,难得空闲。只有少数人,才能具备修持一个完整正规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条件。为数众多的佛弟子虽然仍在坚持修行,可条件却极为有限,困难重重。所以,要是能在兼顾其他修法的同时,还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修法,则成就的把握就更大。

我们学院的惯例也是这样,年纪比较大的人,其修行重点肯定是放在大圆满及其加行上,但同时也修净土法门。这是法王如意宝的规定,每个人都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原因何在?就是考虑到万一在修持大圆满等密法方面收效甚微的话,还可以寄希望于往生极乐世界,因而有此要求。

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阿弥陀佛的修法如此殊胜,那为什么不仅修此法,还要修密法呢?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密法本身具有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功德。假使阿弥陀佛的法修得不很成功,那么密法的灌顶和传承也会在我们心相续中播下极其殊胜的解脱的种子,其成熟只是早晚的问题:若不精进修行就会晚一些,但再晚在十六世之内也肯定会成佛。更确切地说,即使不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只要不破密乘戒,成就的最终期限就不会超过十六世,这是密宗特有的功德。所以,我们不能因为阿弥陀佛修法的殊胜,而放弃修习密法。

第二个原因,是缺乏闻思有可能给修持净土法门、往生极乐世界带来不利的影响。修持阿弥陀佛的修法,必须要有极其强烈的信心,这是往生极乐最关键的条件。目前有些念佛的人不喜欢闻思,不曾学习佛法的许多重要内容。他们虽然在念佛过程中,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没有太大的怀疑,但在因果取舍等其他方面却会存在很多问题,出现问题以后,因为缺少闻思,就会因不知如何解决而备受其困扰,以致久久不能释怀。所以一定要闻思、要修密法,从净土法门和密法这两个方面来修行是最踏实的。

有些汉地的法师提倡所谓的一门深入,也就是说,如果修净土,则其他任何法门都既不能看、也不能修。这样做行吗?当然,如果能非常认真地修持净土法门,这样也是可以的,但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千万不能认为,除了阿弥陀佛修法之外,其他所有的显密法要都没有意思;而是应该在对所有佛法都具备信心的基础上,自己选择专修往生极乐的法门,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尽管可以专修净土法门,可是我们好不容易来到人世间,得到如此暇满的人身,遇到了大圆满等非常殊胜的法,若仅仅因为执着“一门深入”,而对其他殊胜的法不看、不闻、不修,必将会是一大损失,确实非常可惜。所以对一般人而言,最好能够兼顾闻思和净土法门,这一点非常非常地重要。

我的建议是,如果是年纪比较大,文化水准又偏低的人,修行重点就要放在阿弥陀佛修法上;其他人若不具备时间等条件,也可以这样做,但只要有一点可能,还是应该尽量闻思、修学密法。这两种法都要修,这一点至关重要。

即便是修阿弥陀佛往生法,也要讲究方法,应如理如法地修持才对。

怎样是如理如法地修持呢?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密宗的阿弥陀佛修法;另一种是显宗的阿弥陀佛修法。

密宗阿弥陀佛的修法,是在显宗的基础上,加了一些简单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诀窍。有了这些诀窍,就会修得更快,往生的时候也更容易,这是一个特点;其另一个特点是,这种修法需要灌顶。而显宗的修法既不要求灌顶,也无需修生圆次第,所以比较简单。

这里再补充一下:对于很多老年人而言,现在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是既来不及也不能修了;而且因年老体衰,想修很多需要体力的法,如磕大头等,也不太现实。所以,作为老年人,其唯一的选择,就是净土法门,不需要考虑太多,只要认真地去修阿弥陀佛的修法就可以了。

那么他们还需要听其他的法吗?因为听法本身就有很大的功德,只要有闻法的机会,还是不要放过;可实修时只需修净土一法即可,不论依显宗或密宗的方法都可以,自己得到哪一种修法的传承,就修哪一种往生极乐的法。

前面也讲过,很多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压力极大,想成就一个真正的生起次第或圆满次第修法,必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要再次强调:阿弥陀佛的修法,不但老年人需要,年轻人也同样需要。为什么呢?因为,人在一生当中,应当选择并确定一个自己以后要走的方向。这个方向是什么呢?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大家都应当修持阿弥陀佛的修法。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阿弥陀佛修法的重要性。

三、具体的修法

(一)远离两种违缘

《佛说阿弥陀经》是往生净土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其中讲了往生极乐世界需要远离两个违缘,具足四个因素。

需要远离的两个违缘是什么呢?《佛说阿弥陀经》中讲道:第一是五无间罪;第二是谤法、舍法罪。除了这两种罪业以外,其他如杀、盗、淫、妄等等所有罪业,都不会障碍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罪业虽然也很严重,但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之心,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功德,以此功德就能消除这些罪障;而上面所说的两个违缘却是极其严重的罪业,必须通过其他方法才能忏悔清净。

一个违缘是谤法或舍法罪。它有很多种,其中最严重的,是指妄说不存在因果、轮回,无所谓善恶报应,也没有西方极乐世界等等;简单地说,就是认为佛教所讲的都是虚假的、欺骗人的。若这样想就是舍法,这样说就是谤法,这是最严重的。假如我们曾经有过这种想法或说法,就一定要励力忏悔,使其清净。

另外一个违缘是五无间罪。五无间罪虽然有五种,但其中恶意出佛身血[1]与破僧和合[2]这两种,现在不会发生了。当前有可能违犯的,是弑父、弑母与杀死阿罗汉这三种罪业。

一般的人都很清楚,自己有没有故意杀死亲生父母(如果不是故意,就不是无间罪)。至于杀死阿罗汉的罪业,我们也可以通过推理得知:因为阿罗汉是人或天人的身份,如果没有杀死过人,就不可能杀死阿罗汉。

现在堕胎的事常有发生,于是有人会问:被堕胎的胎儿当中会不会有阿罗汉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阿罗汉是在现世当中修出来的,他证悟之后,就不会再投生。这一点不象菩萨,胎儿当中可能会有菩萨,却不会有阿罗汉。因此可以排除因堕胎而杀死阿罗汉的可能性。

而故意杀人的情形是很少的,因此如果没有杀过人,即可确定没有杀死过阿罗汉。通过如此观察,可以清楚地了知自己这一生当中是否造过五无间罪。那么我们上一世有没有造过五无间罪呢?

在上一世,我们应该是没有造过五无间罪,即使造过也已经清净了。要是上一世造了五无间罪而没有忏悔清净,这一世就绝对不可能获得人身。因为造五无间罪的人在死亡的当下,可以不经过中阴而直接堕入无间地狱,而不会有其他的投生机会。

将以上罪业都一一排除后,我们要特别留意的,就是谤法和舍法的罪过。

学佛以后我们肯定没有造过最严重的谤法或舍法罪,而以前是否造过就说不清了;对我们来说,最易造作的是较细微的谤(舍)法罪。

一种比较容易发生也比较危险的情况,是佛教内部不同教派之间相互诋毁。比如:学显宗的人认为密宗不是佛陀宣说的,是邪教,并数落密宗的种种不是;或者学密宗的人认为显宗低劣,修学显宗得不到佛的果位等等;还有学藏传佛教的人诽谤汉传佛教,学汉传佛教的人又诽谤藏传佛教;另外,因为藏传佛教内部有不同的教派和传承法脉,有些人就以世俗的浅陋眼光去看待这些教派,在这样的基础上,以贪、嗔、痴为起因,相互之间进行争论和诽谤。这些都是谤法或舍法。

佛陀在经中还讲到另一种更细微的谤法,即认为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有些法好,有些法不好,这样的分别念,也叫作谤(舍)法。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各种不同的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是不是同一个层次呢?层次是不一样的,但层次的不同并不代表法的好坏。就像小乘的一切有部,虽然从层次的角度来说没有密宗的法高,但有些人只能用这样的法来度化,而不能以大圆满等其他方法去度化。对于这些人而言,一切有部的法就是最殊胜的。为了适应每个人的根基,就需要各种各样的法门,所以,对任何一种法,我们都不能轻视或诽谤。

这是比较细微也比较容易犯的谤法罪。

西藏有些学者,执持片面的门户之见,喜欢议论自他教派的长短;汉地有些格鲁巴、宁玛巴的追随者,也爱谈论这种是非,这种人还不在少数。

现在几乎每个城市的佛教徒都分成了好几派,相互之间不能团结友爱,却喜欢去比较各自上师的好坏、传承的清净与否……,很多人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就是谤法的罪过。所以上述这些行为是很危险的,我们绝对没有必要去争强好胜。

自己想修哪一个法就修哪一个法,无论是在显宗或密宗,汉传佛教或藏传佛教,或者是宁玛巴、格鲁巴之间都可以作选择,这是个人的自由。选择的时候,还是需要先观察,再修学。即使修不了其他的法,也绝不能对它们持有任何成见。

对所有佛法,我们都要有恭敬心;凡是修行人,就一定要团结。如果所有的修行人都团结起来,定能成办广大的弘法利生事业。反之,经常进行无意义的争论,造成派系林立的局面,会使一些本来就很缺乏真实佛法的小城市,更难受到珍贵的佛教教育,这都是自己造作违缘的结果。这种糟糕的情况在汉地比较多。

我们一定要断除这些坏习气,虽说不一定要依止所有的上师,也不一定要修所有的法,自己选择一个法就可以了,但必须对所有的佛法都有恭敬心,对所有的上师和出家人也应如此,这是作一个佛教徒的最基本的原则。

很多地方的人作不到这一点,这和他们没有系统化地接受过这种珍贵的佛教教育有关。若没有受过这样的教育,就会以世俗的眼光去看佛法,而用世俗的眼光所能看到的,也是非常世俗的东西!

以上所讲,是非常细微、十分危险、也极易造作的罪业,可是这些罪障是可以清净的。以前法王如意宝广弘净土修法的时候,首先就要求我们通过简单的金刚萨埵修法——念诵十万遍的百字明,或念诵四十万遍的金刚萨埵心咒“嗡班杂萨埵吽”,来断除这些违缘。

断除这两个违缘是第一步,然后在违缘消失的前提下,再创造四个因素,即四个顺缘。

(二)往生极乐的四个因素(顺缘)

1、观想净土和阿弥陀佛

观想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及其眷属,这是第一个顺缘。观想的时候,无需像密宗所要求的那样,一定要反复地看唐卡,直至观想得非常清楚为止。

此处的观想很简单,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去过拉萨,另一个人没有去过。去过的人给没有去过的人讲述他的拉萨见闻:拉萨有大昭寺,大昭寺里面有释迦牟尼佛的像,这尊佛像是什么样子等等。那么没有去过拉萨的这个人,心里也就大致有个概念:“哦!原来拉萨是这样的。大昭寺是如此这般,寺庙里的释迦牟尼佛像是如此这般,……”。

同样,经书中也曾讲过:西方有一个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环境是何等庄严;极乐世界当中有一尊佛叫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容貌、身色等又是何等庄严……虽然我们没有去过极乐世界,但在看了经书或听了关于极乐世界的介绍之后,就有了一些概念:原来极乐世界是这样的……如果心里能有这种概念,就足够了。

若是修持密宗阿弥陀佛的修法,则需要反复观看阿弥陀佛的唐卡,用正规的生起次第方法去修。不过显宗的经典中所讲的上述观想方法,也是简单而有效的,所以不需要观想得非常清楚。

这样的观想说起来简单,可却是经常要作的功课,最好能昼夜不间断地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即在每一刹那的每一个念头中都不离开观想。显然,我们大多数人现在肯定做不到“念念不忘”,但也应当日夜精进,尽量做到使正念随时不离自心。

具体的观想方法,可参阅《大藏经》中有关极乐世界的描述,例如:净土宗所推广的《净土五经》,特别是《佛说阿弥陀经》;以及藏传佛教中恰美仁波切所撰写的《极乐愿文》;还有拉喇曲智仁波切所着的《极乐愿文大疏》(堪布索达吉已经将其翻译成汉文)。在这些经论中,非常清晰地描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和阿弥陀佛及其眷属的庄严。看了这些经论以后,对极乐世界有了大概的印象,即应时刻不忘地去观想净土。这是第一个因素。

2、积累资粮

这里所讲的积累资粮的方法,主要是指七支供。在“上师瑜伽”与“菩萨戒”的开示中,也曾经讲过七支供,和这里要讲的基本上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以前所讲的供养对境,是十方三世的佛菩萨和金刚上师;而极乐世界修法中七支供的供养对境,则是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住于阿弥陀佛净土当中的诸大菩萨。除了这点差别以外,磕头与供养等的观想方法都是一模一样的,这里就没有必要再重复。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大家可以去看《极乐愿文大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和透彻。这就是积累资粮的方法。

其实,积累资粮还有很多方法,比如守戒、放生、布施、念咒等等。尤其是在佛陀诞辰日、转法轮日、涅槃日等佛教节日里,守戒、放生或作其他善行,其功德更是会呈十亿倍地增长;而日食、月食出现的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行善修法之机。

当月食出现时,从开始到完全恢复通常会持续三到五个小时,我们在此之前就需作好修法准备。此时睡觉是不重要的,半夜三更也要起来修法念经。如果没有什么固定的本尊修法,就修金刚萨埵,励力忏悔,或是念阿弥陀佛心咒等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前两天曾出现过一次月食,但我们当时没有留意,又错过了一次机会,实在很可惜。

为了避免错过这些行善修法的良好时机,你们以后就要养成看历书的习惯。大家可以去买一本由西藏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计算出来的历书,然后学一下藏文从一到十的十个数字:1(1)、2(2)、3(3)、4(4)、5(5)、6(6)、7(7)、8(8)、9(9)、0(0),藏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排列方式一样,如:11(11)、23(23)、999(999)等,所以学起来很简单。学完以后,就可以找到佛教节日所对应的公历日期了。

西藏的正统历书认为佛陀涅槃至今已有二千九百多年了,而汉地或其他地方的佛历却只有二千五百多年,但年代有多久远,是学术界要研究的问题,对我们的修行并不重要。以我们的立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准确地认定每年的佛教重要节日,以便利用最佳时辰来修行。

为什么月食和日食是非常重要的修法时机呢?从世俗人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太阳和月亮,只不过是普通的恒星和卫星,月亮因地球引力而围绕其旋转,地球又围绕着太阳旋转;但从《时轮金刚》的观点来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临终诀窍”里面讲过,中阴身的时候,神识已经脱离了气脉明点,即使有些神识可以在中阴的境界中待上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但由于没有红、白明点,所以他们从来看不见外面的日、月。

这就说明,外在的日月,是人体内在气脉明点的一种投影,就象人照镜子,镜子里的人并不是真正存在,只是人的影子而已。同样的,其他星球的运行,也是内在气脉明点运行规律的一种外在反映。

修气脉明点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呼吸来推测什么时候月盈或月亏。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想知道月相的盈亏,根本不需要看历书,仅仅通过自己的呼吸即可观察出来。由此可见,外在星体的运行与内在气脉明点的变化,关系极其密切。

有些人看到藏历有时有两个十五日,有时又没有十五日等现象时,觉得很奇怪。实际上这种根据人的呼吸,即依据内在因缘——业气和智慧气的次数,与外在因缘——月球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而推算出来的历书,有着非常强的逻辑。

《时轮金刚》通过内在气脉明点的变化规律,来推算出外在日月星辰的运行方式,而我们根据外在星象的变化,就可以反推出内在气脉明点的状况。因此,若能在出现日食、月食或每月的十五、三十等日子,即气脉明点运行的某些特殊阶段,精进修行的话,其效果一定会非同寻常。

为什么在此期间会有显著的效果呢?藏密认为,我们每个人每天的呼吸次数是二万一千六百次(每分钟十五次),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业气(不清净、起杂念的因素),智慧气(跟业气的定义相反)的成分很少。但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多数的业气就变成了智慧气,这就是在这些时候修行会有很大功德的原因。

有时在我们这个半球看不见月食,而在地球的另一面可以看到,但看到与否并无大碍,只要在出现日食或月食的日子里,无论是念经、放生或作任何善行,都会有非常大的功德,这是特殊的积累资粮的方法。

但净土修法中的积累资粮,用的是诀窍性的方法。诀窍是什么呢?就是七支供。也许由于我们天天在念七支供,司空见惯了,觉得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实际上却不应该这样轻视七支供,因为它是整个大乘显宗和密宗最殊胜的积累资粮的方法。

当然,积累资粮的方法还有供曼茶罗等等,但这里就不再多讲了。这是第二个往生极乐世界的因素。

3、发菩提心。

我们需要反躬自问:自己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是由于娑婆世界当中充满了痛苦,比如人有生、老、病、死等八种痛苦,其他五道众生也有各自的苦处,特别是三恶道,就更是苦不堪言,连学法修行的机会都没有,因此希望能逃离娑婆世界,早日到极乐世界去享受,这就不是大乘菩萨的行为,更不是大乘菩萨的修法。所以不能有这样的念头,而要发菩提心。

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我们不是发菩提心,要在娑婆世界当中度化众生吗?那为什么还要到极乐世界去呢?

法王如意宝曾多次讲过这个问题:如今在末法时代,很多人想在修行上有出色的结果是很难的,所以就需要先往生极乐世界。正如前面所讲,往生极乐世界以后,立刻就是登地菩萨了。以菩萨超强殊胜的能力,即可自由自在地度化众生。因为在登地之后的一刹那(大约几秒钟,还不是最小的时间单位),就可以成熟一百个人的善根,也就是可以让一百个人入门,而每天则能度化成千上万的人。从那时起,才算得上是真正地度化众生。

即使我们现在有不造作的强烈的菩提心,这也只是很好的发心而已,毕竟能力有限,还是不能真正地、广泛地度化众生。要想早日具备度化众生的能力,首先就要往生极乐世界。

法王如意宝在最后的教言当中也讲过:我圆寂之后,如果有自由的话,不会立即回到娑婆世界,也不会到其他地方去,而是首先去往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获得了广大的度生能力之后,就立即回到娑婆世界来度化众生(见附录 2)。

菩萨在极乐世界当中获得成就之后,绝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幸福而继续待在那里。因为菩萨肩负着度化众生的重任,那就是他的工作。这种使命感,会激励他立即回来度化众生,到那个时候,其度化众生的能力与现在相比,就有着天地之别了。

由此可见,若想度化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从表面上看,一方面发心度化众生,另一方面自己却要去极乐世界,二者似乎有点矛盾。但经过上面的观察即可了知,类似“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我要发誓成佛;为了快速成佛,我首先要去极乐世界修行”的这种发心,和菩提心是不矛盾的。

如果不发菩提心,这个修法就不会成为大乘的法,所以务必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修法,我们已经完整地讲过,这里就不再重复。这是第三个因素。

4、回向和发愿

该如何回向和发愿呢?在每一次打坐、放生等善事结束之际,就应当将这些善业进行回向。普通的回向方法以前也讲过,即“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何回向”。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就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加入“愿以此善根,往生极乐刹”的心愿,这是回向的方法。

其次,每次发愿的时候,也要加入“愿我能往生极乐世界”的心愿。

发愿与回向的差别是:发愿时有无善业可以依托。比如说,在做完善事之后发心:“以作此事的善根,我想怎样……怎样……”,这叫作回向。其特点是,发愿之前作了善业,可以说依靠我们的善根而发愿,即是回向;那么什么是发愿呢?无论有没有行善,心里所发的一切愿望,都叫作发愿。其特点是,发愿之前不一定有善行。如果我们能时常发愿:“祝愿我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那么死亡之后,就能立即往生,所以平时最好能常常这样发愿。

今后,我们无论是回向或是发愿时,一定要在普通的发愿和回向的基础上,加入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愿望,每次都要加,这点非常非常重要。

这是第四个往生极乐世界的因素。

以上四个因缘,在恰美仁波切的《极乐愿文》当中讲得非常完整,你们修这个法的时候,如果时间充裕,最好能常念《极乐愿文》。念诵时,不能只念仪轨而不作思维、观想,因为仪轨是为了方便观想而造的,二者皆不能忽略。

我们在走路、坐车等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要这样发心,并观想阿弥陀佛,祈祷阿弥陀佛。要祈请阿弥陀佛加持自己,于临终之时能够立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念诵阿弥陀佛的圣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 NAMO”是顶礼的意思),另外也可以念诵阿弥陀佛的心咒“嗡阿弥德瓦阿依斯德吽舍”,或是念诵“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阿弥陀佛”等等。念诵这些圣号和心咒要达到一百万遍,藏地很早以前就有这样的规矩。

只要能避免两个违缘,同时又能具备四个条件,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有佛陀教证的。只要能这样照着去作,就可以保证,此人必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以上是往生极乐世界四种顺缘的修法。

四、遣除疑惑

有人会怀疑:仅仅有信心和渴望心能否往生极乐世界呢?好像在汉地也有关于带业往生的争论。那么究竟能不能这样往生呢?

麦彭仁波切和很多高僧大德用了大量教证来证明:“只要有信心和对极乐世界的向往之心,普通人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为什么这么方便、容易呢?比如说,显宗在一地之前的资粮道和加行道中,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即使是密宗,也需要花费一段时间。但这个修法却什么也不需要,只要有一种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以及对极乐世界的强烈希求和渴望之心,就一定可以往生,这似乎也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呢?

当然,如果只靠我们自己的修行,自然很难。若仅靠自力,则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行者,在一地之前都会经历很多磨炼。但往生极乐世界却不是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而主要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佛陀的愿力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佛陀在三个无数大劫当中积累了众多资粮,再将这一切善根回向于成就自己的心愿,所以,佛经中所讲的四种不可思议之一,即是佛陀的愿力不可思议。

也就是说,修持净土法门之所以可以如此轻松地往生极乐,并不全是依靠我们自身的功德,其中的绝大多数功德都是由阿弥陀佛的愿力所致。当然,仅仅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自己不修也不行,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对此不需要有丝毫的怀疑。

如果有怀疑,能否往生极乐呢?佛经里讲过:若有人认为:“这样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吗?也许能吧……”这种人还是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前面也讲了,这样往生后,在五百年中,都将待在莲花里,不能出来。虽然可以听见阿弥陀佛说法的声音,却不能见到阿弥陀佛,由于无法见佛,以致证悟和获得广大神通等等的时间都将推迟。无论如何,我们最好不要有这样的怀疑,信心最为重要。

麦彭仁波切也讲过,虽然往生净土的条件有四个,即净土四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只有两个:第一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第一因);第二是对极乐世界的渴望之心(第四因)。如果能具备这两个条件,往生就没有什么问题。

在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当中,包含了信任的成分,所谓信任,就是类似“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我肯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之类的信念。

信心有三种:清净信、胜解信和现求信。其中的现求信,就是指渴望之心。所以,作为第二个条件的渴望心,即强烈渴望往生极乐世界,希望变得像阿弥陀佛一样的希求心,也应当属于信心的范畴。

如果对阿弥陀佛根本没有信心,就很难往生,因此最首要的,就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麦彭仁波切还说过,若能具备这两个条件,却不具备其他条件,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不需要积累资粮了呢?

麦彭仁波切就此告诉我们:积累资粮是肯定需要的,但以对阿弥陀佛的强烈信心和对往生的热切渴望,就可以积累无以数计的资粮,即使没有专门去修七支供等法也无妨,因为这两个因素其实已经包含了积累资粮。

菩提心也是不可缺少的。为了使这个修法成为大乘佛法,且往生极乐世界之后,能继续做菩萨,就需要有菩提心。但如果没有菩提心,也不曾专修七支供等,而只具备前面两个条件,也是可以往生的。

这时有人又会生起怀疑:哪怕是刚刚入门的人,也可以具备这两个条件,难道往生这么容易吗?有些学者也有这样的看法。但麦彭仁波切等很多诸佛菩萨的化身,已经用大量的教证证明,在这种条件下往生极乐世界,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里再次强调一下:通过这个修法往生极乐世界,不是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如果只靠自力,当然不可能这么容易往生,但凭借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愿力,加上自己个人的努力,绝对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五、珍惜暇满人身,力争往生极乐

虽然密宗的修法很容易成就,但阿弥陀佛的修法更容易成就。由此可知,能否解脱其实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解脱是自己可以把握,可以轻轻松松作到的。

现在我们获得了来之不易的人身,但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身都很难得。很多人除了生活方式不同以外,其生存的终极意义跟其他动物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的人身并不难得。而像我们这样的,可以自由选择解脱,并有修法机会的暇满人身却真的是很难得。只有以此暇满人身,才可以得到如此殊胜珍贵的佛法教育,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

在修加行和大圆满法的同时,一定要安排阿弥陀佛修法的功课。老年人最关键的功课,就是阿弥陀佛的修法,其他法也可以修,但只需适当安排一些时间就可以了;而比较年轻的人,则在修菩提心等加行的同时,也需要每天单独抽出一段时间(半小时或一小时皆可),来修阿弥陀佛的修法。如果暂时作不到,也要每天坚持念诵阿弥陀佛心咒和名号,并观想阿弥陀佛。

此外,修法时间也应这样安排:在白天修极乐四因;晚上睡觉时,要修“临终诀窍”所讲五力之一的引发力,即在入睡时,要至真至诚地发心:“我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我一定要见到阿弥陀佛!”

作为凡夫,这样去想有用吗?以前也讲过,引发力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通过引发力的作用,晚上作梦的时候都会梦见阿弥陀佛。虽然这只是一种虚幻的梦境,但至少能够说明,自己对净土的修法有了一定的串习,在阿赖耶识中已经播下了比较好的种子。如果继续修行,临终之时就可以见到阿弥陀佛。

一些念佛念得好的人,并不是在中阴身的时候,才能见到阿弥陀佛;也不是像“临终诀窍”所讲的,会在中阴身的时候,见到那些寂静本尊或忿怒本尊;而是在呼吸即将停止,人还没有死亡的时候,在其面前的虚空中,就会显现阿弥陀佛,然后他就高高兴兴地往生了。

大家肯定也听说过,很多藏地或汉地的老婆婆在临终时,会兴奋地说:“阿弥陀佛来迎接我了!”“我看见阿弥陀佛了!”等等,还会出现很多佛经中所讲的往生瑞相。很多人都是这样,在没有丝毫痛苦的情况下,轻轻松松地走了。平时也许有人会装模作样,但临终的时候是装不出来的。这些都是非常真实的往生事例,不是像造物主之类的神秘之说,而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真实体会到的。

当然,如果你始终什么法也不修,这些感应肯定就很神秘,而且永远也无法体会;如果你能接受此修法,并且亲自去实践,就会感受到佛法的力量,体会到佛所说的一切真实不虚,对此就再也不会有神秘感了。所以,阿弥陀佛的修法极为重要,在修其他法的同时,一定要修阿弥陀佛修法。

特别是我们,如果选择修往生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修法,也许会更容易一些,因为法王如意宝这么多年一直在弘扬此法。往昔很多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也曾预言过,与法王如意宝接触过的所有人,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当然自己也要努力)。本来阿弥陀佛的愿力就不可思议,加上法王如意宝的接引和自己的信心,往生极乐世界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平时要修一个真正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非常难,但再难我们也要修,不能说因为难就不修了;不过能修到什么程度却很难预料。而阿弥陀佛的修法简单易行,成功率也很高,因此,我们一定要修阿弥陀佛的修法,绝不能忽略这一点。

[1]  恶意出佛身血:此处所说的“佛”,是特指释迦牟尼佛之类的,以教主身份出现的佛,而不包括其他佛的殊胜化身。

[2]  破僧和合:特指令僧众背离释迦牟尼佛,在佛与僧众之间搞分裂的行为,不包括破坏普通僧众之间团结的挑拨离间的行为。

附录:壹 受戒行善的殊胜日

藏历是根据密续《时轮金刚》中所说的星象规律与天文历算法推算出来的结论。千百年来的事实证明,无论是藏历的日食、月食日,以及每月望日与晦日的确定,其精确度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其他历算方式所得出的结果。

因此,如果想在殊胜日行持各种善法,最好能依照藏历来执行。

每个月都有一些殊胜的日子:初八、初十、十五、二十五、三十等等。而在一年中又有四个月有极其殊胜的节日:藏历正月上弦的初一至十五为神变节;藏历四月初七为释迦牟尼佛诞辰日,四月十五日为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与涅槃日。因此,该月就汇集了三个节日;藏历的六月初四,为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日,六月十五日又为佛陀入胎日。因此,该月又汇集了两个节日;而藏历的九月二十二日,又为释迦牟尼佛天降日。因为认定方式的不同,而使这些节日的具体时间会有少许差别,但其中最可靠的,就是以上结果。

据经书记载:在普通殊胜日行持善法也有极大功德,尤其是在四大节日中行持念咒、顶礼、供养、为僧众供斋、持戒、修持慈悲心与菩提心等任一善法,其功德都会呈十亿倍地增长。也就是说,仅仅念诵一遍咒语,就能得到念诵十亿遍的功德,其他所有善法也可依此类推。

因此,请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这些大好时机。能够尽己所能地在这些节日中食素、戒杀、放生等等,是十分重要的。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在藏历中,时常会有缺日或者闰日的现象,这是由月球在轨道上运行速度的快慢所导致的,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与必要;否则,就会出现十五的时候月亮不圆,或者初一的时候反而月光皎洁的情况。

守戒的时候如果遇到缺日,则可以将守戒日提前一天。比如说,如果某月没有三十,则可以在二十九日守戒;如果遇到闰日,则只需守持第一天即可。比如说,如果某月有两个三十,则只需在第一个三十日守戒。

附录:贰 法王如意宝的遗言

法王如意宝的遗言

—慈诚罗珠由录音整理

你们要经常思维:这次我们有幸获得了非常难得的人身;不仅是得到了人身,而且还值遇了真正的善知识;

不但是遇到了善知识,而且善知识还为我们宣讲了断恶行善的方法。虽然你们听不懂所有的内容,但却要把握其中的主要精神,并且去身体力行。比如,当一位法师在宣说一个深广法要时,闻法者不一定需要听懂全部内容,但却要掌握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东西。

这次为了参加极乐法会,各地来了很多僧俗信众。所有人的共同目的,就是为了自己、亲友以及所有的有缘众生现世能够长寿、健康,具足圆满的幸福,并在后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家一致认为,参加这次极乐法会,就能达到这一目的,实现这一心愿。

今天是极乐大法会的第六天,会期只剩下明后两天。在这两天当中,大家必须认定今生具体要修什么法,并发誓修持。其实,对自己真正有益的法,主要就是祈祷阿弥陀佛的修法,你们平常也要祈祷阿弥陀佛,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在任何地方,也没有像极乐世界一样极易往生、又具有超胜功德的刹土了。

《极乐愿文》云:“八百一十万具胝,那由他佛之佛刹,功德庄严皆合一,愿生胜过诸刹土,无上殊胜极乐刹。”也就是说,阿弥陀佛在行菩萨道时,曾将千百万净土的功德汇集一处,并发愿:我成佛时的净土,将成为这样的净土。如今,阿弥陀佛的心愿已经实现了,只要我们发愿,就肯定比其他任何刹土都更容易往生。有些刹土虽然可以往生,但功德却不是很大。比如说,人间的五台山、普陀山,虽然也是刹土,但却是为凡夫众生而现前的,所以相对来说没有太大功德。往生极乐世界,不但身无疾病、心无痛苦,而且没有生老病死的折磨,以及贪嗔痴等烦恼;唯有快乐,寿命也很长。《极乐愿文》中也说过:“彼刹阿弥陀佛尊,住无数劫不涅槃。”总之,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就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

大菩萨在修行时,可以创立自己的净土,但我们现在却很难做到这一点。比如说,新建一栋楼是很难的,但使用别人已经建成的房屋却很容易。同样,目前我们不必创建新的净土,因为阿弥陀佛经过无数劫的集资净障,已经建成了这样的净土,我们只需直接往生就行了。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在学道的时候,曾多次转世为关系亲密的国王和王子,因此,任何释迦牟尼佛教法下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你们千万不要放弃这种发愿,平时也不要忘记这一点。无论住在学院也好,还是回家也好,都要努力地念诵阿弥陀佛圣号,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受持不杀生的戒,这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戒律呢?戒律有很多种,包括比丘戒、沙弥戒、居士戒以及皈依戒,哪怕受持其中的一条戒也可以。仅仅受持不杀生这一条戒,其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不杀生的这条戒,千万不要杀生。明白吗?

现在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罪行,在末法时期魔障危害极其猖獗的时候,所有人都会造作各种各样的罪业,其中杀生的罪业更是不可思议。如今的喇荣佛学院,拥有着在智慧、持戒、利他事业以及成就等各方面都无比圆满的堪布和活佛,这并不是我的浮夸之谈,他们在利益众生的时候,主要就是动员大家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及断除杀生的罪业。

这次也有一些村落发愿不杀生等等,这虽然也是不可思议的善业,但与我们学院的有些堪布、活佛所作的善业相比,我们的善业是微不足道的。即便如此,我们大家同心协力所造的善业却是不可分割的,尤其是放生的善业。

几年前,我梦到了托嘎如意宝,他在梦中向我宣讲了放生的功德,并赞叹了放生。我把这件事告诉大家之后,因为是佛菩萨加持语的缘故,堪布、活佛们像得到甘露一般感到无比高兴,之后便开始动员大家断除杀生。

迄今为止,我们所放的生命已经达到了数亿个。慈诚罗珠前几天给我打来电话说,好像仅仅今年放的一种大约一卡长的鱼类(泥鳅)数量都已经将近一亿条,放完以后他就要回来。先后几年所放的数量加起来,已经有好几个亿。

目前有些地方的屠宰场,因为没有太大利润,也应该关闭。无论如何,希望大家能努力地去戒杀放生!

善男信女们,此生是唯一的机会,你们千万不要杀生!人生是很短暂的,我们不会长久地住在人间。死亡的时候,就像佛经(《教王经》)中所说的:“国王趋入死亡时,受用亲友不随身,士夫无论至何处,业如身影紧随后。”一样,走的时候,即使是再富有的人,也不能带走一针一线;即使是管辖上万村寨的官员,也无法带走一个侍者,只有独自一人两手空空地上路。经过中阴身的艰险,在阎王前清算善恶后,绝大多数的人只有堕入恶趣,很难投生善趣。请你们反省一下,自己究竟造了多少能得解脱的善业?造了多少堕入恶趣的罪业?我们所造的大多数业,都是堕入恶趣的因。其中堕入地狱的因,就是嗔恨心和剥夺他众的生命。

其实我们每个人即使完全戒除杀生,也能照常存活。比如,学院现在所有法会的食物,已经完全改变为素食,却没有遇到任何生活困难。各个地方的很多施主听说后,也时常前来供养酸奶、素斋。以前很多僧人非常盼望能够吃到酸奶,有些尼姑甚至将所有的糌粑都拿去换酸奶,最后虽然吃到了酸奶,回家时却没有维生的糌粑了。自从吃素以后,因为有很多酸奶吃,大家吃酸奶的愿望也就不太迫切了。这就是布施和持戒的回报,也是断除杀生和荤食的功德所感。你们如果能够戒杀,在生活上也不会有困难的。尤其是不要杀害无辜的野生动物,政府也在号召大家保护并禁止杀害野生动物。所以,大家一定要尽力发誓戒除杀生。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

第三点,是要以善心去对待所有众生,善良的心是无与伦比的。所谓善心的最低要求,是作一个好心肠的人,善良地去对待每个众生,不作杀生、偷盗等伤害众生的行为。你们一定要努力地去培植善心,一切正法都可以包含在善心当中,这是我要讲的第三点。

我今天给你们讲了三个要点:第一点,是为了自他一切众生而往生极乐世界,哪怕念一句玛尼,也要为此回向。往生还要具备发菩提心等其他因素,但这些要素在这个发愿回向当中已经包含了;第二点,是尽量受持自己所能守护的戒律,如果不能做到太多,也要受持不杀生这一条戒;第三点,是随时随地地发善心,善心既可以解释为信心和慈悲心,也可以解释为世人所说的好心。即使在平时,你们也要努力地行善。

因为前世的因缘,而使我们能在此生聚集在同一个地方;不但是聚集在同一个地方,而且也共同参加了同一个法会。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有些上师说我能活到九十五岁,但这是不了义的,不要说九十五岁,我今年刚七十出头,就已经感到体力衰竭了,所以肯定不会住世很久。多病是死亡的前兆,我十分清楚自己能活多久,也就只有像一只衰老绵羊的生命一般长短。

这次我们的相聚,也许是最后一次。但愿不是,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还会见面。明年,也即猴年的猴月初十,是莲花生大师走遍雪域的纪念日,我们会举行简单的仪式来庆祝这个节日,但只能由常住学院的人参加,如果规模太大,政府也不会批准。另外,在持明大法会、金刚萨埵法会期间,我们也有可能见面,但愿此生能够再三地重逢。

但也许我会去世,死后我会不会回来呢?在我死了以后,你们会认为有转世活佛,也许连怀胎期尚未经过,就会去寻找、辨认我的转世。但是,如果我有自由的话,以我的愿力决不会马上回到这个世间,而准备在死后立即就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目睹阿弥陀佛的金颜,聆听阿弥陀佛的法音,他将如同莲花般细腻的右手放在我的头顶,使我得到获证菩提的授记、自在慧眼和神通,度化众生的能力也不会像此生一般微弱。

当我像《普贤行愿品》的“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一偈中所说的一般,获得了无量功德,当我在世俗红尘中获得了方便、智慧、精进、禅定与神变的时候,我永远都不会放弃度化全世界的众生,特别是其中的雪域众生,尤其是我生长的故土——色达的众生。除非是我堕入恶趣而失去了自由,如果能往生到净土,我在任何时候也不会忘记诸位同乡和亲人,你们也要努力地行善,我们双方都要努力。俗话说:“众人抬木负担轻”,所以你们也要加倍地努力。

我说这些话绝不包含任何自私的成分,我弘法事业中的大多数,也绝对没有什么自私心,不是为了贪图名声,因为我在很多国家中已经享有了足够的声望,很多人也将我视为当之无愧的上师,但我本人却并没有什么可以享有更高名声的功德;就财产而言,在我妹妹的后事处理完以后,即使一无所剩,也立即会有人供养衣食,但事实上也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两人(指上师本人与门措空行母)除了行动不便需要一些侍者之外,即使不作任何事情,在明年春天之前也不会有任何生活上的困难,所以绝对没有对财产的希求。以前有时在看到一些东西,比如玩具等等后,偶尔在一两天之内会有点兴趣,但现在连这种感觉都消失了。因为不缺钱财,所以没有贪欲心。当然,如果因为缺钱而整天吃不上饭的话,也有可能会产生欲望。但如果有欲望,又何必向这么多的僧众撒谎呢?即使全世界的财产现在可以任我挑选,我也不会有一点儿占有欲。因此,你们以后不要拿很多的财物来跟我结缘,没有任何必要。我只希望你们能努力地行善,并劝勉他人行善。

犯失密乘戒的界线与忏悔清净的方法

在讲密乘戒的时候也曾经提到过,密乘戒的优点,就是在犯戒之后可以不断地重新恢复。恢复的时候,也不一定需要上师在场,只需通过观想,便可恢复戒体。

一、犯戒的界线

在宣说恢复的方法之前,首先讲一下犯失根本戒的界线。因为,无论是犯别解脱戒、菩萨戒还是密乘戒的根本戒,都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在不具备所有条件的情况下,就不算犯根本戒。

密乘十四条根本戒的违犯界线,以前已经讲得十分清楚。而大幻化网五条根本戒的界线,有些与十四条根本戒的相应戒条是相同的,至于存在差异的地方,在宣讲五条根本戒的时候,也已经讲过,今天再讲一下这两种戒的共同界线。

经书中有四条或者七条界限的两种说法,下面分别进行讲述:

(一)四条界线

1、对境

几乎每条戒的犯戒对境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舍弃上师的对境就是上师,嗔恨道友的犯戒对境就是金刚道友……

怎样就算是不具备犯戒对境呢?以嗔恨道友为例,比如说,假设两个人以嗔恨心吵架或者打架,如果两位当事人都得过密乘戒,并且在吵架的当下也具有密乘戒,就具备了犯戒对境;如果其中一个人从来没有灌过顶,或者是曾经灌过顶,属于密乘弟子,但在吵架之前,却因犯戒而失毁了戒体,并且还没有恢复,其戒体已经不复存在,这样就不具备犯戒对境,因为此人与其他没有学密的普通人完全相同,所以不能作为犯戒的对境。身为密乘弟子与其吵架或打架虽然会违反密乘根本戒以下某些比较严重的支分戒条,却不会犯失密乘根本戒。

同样,如果舍弃的对象不属于六种上师或善知识之一,就不会犯失根本戒。举一反三,其他戒条的犯戒对境也可以依此类推。

2、动机或思想

这里所说的动机,首先就要以精神是否正常为临界点。在经续中规定,违犯包括别解脱戒、菩萨戒以及密乘戒在内的所有戒条的人,必须是精神正常的人。如果精神失常,丧失了取舍之心,则无论如何也不会犯戒。因为作出该行为的人意识已经失控,头脑中根本没有犯戒的概念,并不是故意去违犯戒条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没有出现精神不正常的症状,却因为出现了一些错觉,产生了一些误会,从而导致犯戒行为的发生,但当事人的本意却并非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犯戒;

其次,就要以是否有意为准绳。所有的犯戒,都必须在当事人故意而为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如果是在无意间不知不觉地作出了犯戒行为,则即使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没有问题,也不算是犯戒。

由此可知,纵使精神不正常的人以嗔恨心去打骂金刚道友,并且辱骂的内容对方已经听见,但因为其精神已经颠倒错乱的缘故,所以就不会犯戒。

3、行为

这里所说的“行为”,不包括意识上的行为,而是特指身语的行为(多数的戒条都要求具备身语的行为,但也有少数只需要起心动念就会犯戒,其差别见于十四条根本戒和五条根本戒中)。

以嗔恨金刚道友为例,如果具备了非常严重的嗔恨心,但却不具备打骂的行为,就不会犯根本戒。同样,在十四条根本戒当中有些是需要肢体行为或者言语为前提的,如果不具备,虽然会有过失,却不会彻底犯根本戒。

但有一些戒条却不需要身语的行为,譬如,十四条根本戒中的第四条舍弃慈心,以及第五条舍弃菩提心,就不需要行动,只要在心里有了“我再也不去为了度化众生而发誓成佛”的念头;或者在看到众生遭受痛苦的时候,心里反而幸灾乐祸;或者在心里默默发愿,无论此人多么苦不堪忍,即使我有帮助他化解的方法,也一定袖手旁观,决不出手襄助。如果有了以上的这些念头,即使阳奉阴违,并没有在言语中表达出来,或者在身体行为上有什么表示,也算犯失根本戒。

但类似诋毁宗派,或者诋毁女性之类的戒条,就需要以语言表达为前提,要违反这些戒条,就必须有言说的行为,否则,就不会犯根本戒。

4、结果

以偷盗为例,假设某人有偷盗的行为,却不具备所盗窃的物品已经彻底属于自己的想法,则虽然有一些罪过,但不会犯根本戒。其他戒条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最终犯戒的结果,没有完整的犯戒过程,也就是说没有作到底,也不会犯根本戒。

十四条根本戒与五条根本戒中每一个戒条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些犯戒的条件全部具备,就是彻彻底底的犯戒。

另外,经书中也有七个条件的说法,下面简要地进行介绍:

(二)七条界线

1、犯戒能否最终成立,观待于当事人的犯戒行为是否被强烈的贪心或者嗔恨心等烦恼所摄持。所有大乘的戒条都认为,如果作出了杀盗淫妄等行为,但不具备贪嗔之念,就不会犯戒。大乘菩萨最忌讳、最反对、最讨厌的,就是自私心。如果犯戒行为是以自私心为中心所引发的,就属于犯戒。如果所作所为的发心是为了利益众生,就不一定会犯戒。说得透彻一点,如果没有丝毫的自私心,而完完全全是以大悲为出发点,为了对方自身的利益,就不但不会犯戒,反而有很大功德。关于这一点,在经书中有很多公案,想必你们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一些例证,所以此处也不必赘述;

2、犯戒能否最终成立,还取决于当事人是否清醒地了知对境。此条的要求与前面所讲相同,故无需重复;

3、如果戒条要求具备身体的行为,以嗔恨道友为例,则在打金刚道友的行为结束之时,就会犯戒;如果戒条要求具备言说的行为,则要求对方必须听见,在对方的耳根接收到该信息的当下,就算犯戒;

4、如果属于意识行为的犯戒,其犯戒的界线一般是指,假使将一昼夜的二十四小时划分为六等分,则其中每一等分或者阶段为四小时,如果在一个阶段,也就是四小时之内,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悔改之心,已经决意痛改前非,就不会彻底破戒;但是,如果超过四小时,却始终没有悔改之意,反而视若儿戏,甚至引以为荣,就会犯戒;

5、如果发生了犯戒行为,且在四小时之内没有进行对治,则会犯戒。还有一点就是,所有的犯戒,都要求当事人必须精神正常,并且是存心有意而为;

6、如果在事发当下,当事人不仅没有后悔心,甚至还存在着满足的快意,且符合以上条件,就肯定会犯戒。请大家注意,这里所说的后悔心,不是指事后的后悔,而是指犯戒当下的后悔。譬如,当下生起后悔心,立即放弃犯戒的行为;

7、每一种戒条都有特定的忏悔时间界线,如果超过这一时间点,就再也无力挽回犯戒的事实。这时除了励力恢复,便别无它途,否则,就只有在无数个来世中抱恨终天了。

与四条标准不同的是,在犯戒之时,以上的七条标准不一定要完全具备。比如,第三条身语犯戒界线,与第四条意识犯戒界线的要求就不可能同时具备。但无论是四条还是七条标准,只是划分方式不同而已,其内在含义并没有太大差别。如果具备了相应的所有条件,其犯戒的程度就会十分严重。

综上所述,三戒中的每一戒条都有各自的细微条件,如果不具备所有细节,则虽然有罪过,却不会犯根本戒。如果我们能够详细地掌握每一戒条的所有界限,能够精确地把握犯戒的尺度,就能更便于取舍,以免因无知而铸成大错。

以上宣说了犯戒的细微界限,下面讲述忏悔以及恢复的方法。

二、忏悔清净的方法

清净破戒罪过主要有四种方法:(一)以证悟空性的智慧来清净;(二)以禅定的能力来清净;(三)以世俗菩提心的能力来清净;(四)以伟大的行为来清净。下面分别进行讲述:

(一)以证悟空性的智慧来清净

这是最殊胜的清净方式,证悟空性的人通过修习空性,不但可以彻底地清净违反三戒的所有罪业,甚至可以消灭罪业的习气和种子。

但是,这种方式却是凡人所无法企及的,我想应当离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当然,这只是我管窥蠡测,以自己的狭隘之见来衡量你们的境界。这种无凭无据评价他人的作法是佛陀所不允许的,也许你们当中有的人已经证悟到很高的境界了。但无论如何,我在这里只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对于修行层次较低的人来说,虽然证悟空性的方式极其殊胜,但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二)以禅定的能力来清净

这是我们一般凡夫都有希望做到的、简便有效的一种法门。密宗有很多清净罪业的修持方法,但我们不用去求取其他纷繁复杂的修法,金刚萨埵修法就是最殊胜、最典型的禅定忏悔方法。观想金刚萨埵主尊,观想百字明降下甘露,甘露充满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罪障被彻底清净等等,都是以观想,也即以禅定来清净罪障的最佳良方。

阿底峡尊者也曾经说过:虽然密乘的戒条要求比较高,也比较容易违犯,但密乘也有非常具体的、不同寻常的、针对性极强、对治力超胜的忏悔方法。

金刚萨埵也有广中略的各种修法,法王如意宝有金刚萨埵的略修法,麦彭仁波切还有更简略的金刚萨埵修法,较复杂的就是五加行中的金刚萨埵修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所有清净罪障的修法,都必须具备四对治力:

第一为依止力,所谓依止力,是指忏悔罪业所依止的对境。修金刚萨埵的时候,金刚萨埵是依止力;修菩提心时,菩提心是依止力;修空性时,空性就是依止力;

第二为破恶力,即后悔心,也就是必须要对以前所犯的罪业生起强烈的追悔之意,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后悔心,念诵百字明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罪业,但却很难使其彻底清净;

第三为恢复力,也即要有发誓从今以后改过自新、绝不再犯的决心,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心,所言所行依然如故,就只能减轻罪业,而不能彻底消除罪业,这也是十分关键的;

第四为对治力,为了清净罪业所做的任何一种善事,包括念金刚萨埵咒、磕头、放生等等,都统称为对治力。

无论依照哪一种方式来清净罪障,都必须具备以上四种对治力。虽然我们没有能力以其他禅定方式来忏悔罪业,但广中略的各种金刚萨埵修法就是简便易行、首屈一指的禅定忏悔方式。在具备四对治力的前提下,念诵十万遍百字明,就保证能清净无始以来的所有罪业,这是佛在金刚密乘的续部中说过的、了义的最终之义,不是为了度化引导个别众生而采取的权巧方便之说。

佛陀在密乘续部中还说过,哪怕只念诵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嗡班扎萨埵吽”(ཨོཾ་བཛྲ་ས་ཏྭ་ཧཱུྃ),也可以清净乃至犯失密乘根本戒在内的所有罪障。但在佛陀住世的时候,世人的烦恼并不是十分深重,所以十万遍就已经足够;而在众生烦恼罪孽深重的五浊恶世,要想彻底清净罪业,就需要念诵四倍的数量,也即四十万遍。因为这个要求并不是很难,所以法王如意宝在每年的金刚萨埵法会期间,都要求大家要诚心竭力地念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

按照这个道理来推论,末法时期的人也应该念诵四十万遍百字明,但因为百字明音节较多,念诵时间太长,要想完成四十万遍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就没有这样严格要求。即便如此,如果能够认认真真地念诵十万遍百字明,也肯定能清净包括没有受戒之前造作杀盗淫妄的罪业,以及受戒之后犯失密乘戒在内的所有罪业。

本来,违犯别解脱戒的罪业与犯失菩萨戒的罪业相比,则属于疥癣之疾;而犯失菩萨戒的罪业与失毁密乘戒的罪业相比,又只能算是皮毛之伤。犯失密乘戒的罪业,远远超过了违犯别解脱戒的罪业。但即使罪业如此严重,通过这一方式,也可以将犯失密乘戒的罪业彻底清净,至于违犯其他戒种的罪业就更是不言而喻了。这并不是我在信口雌黄,而是佛在续部中亲口所说的,我们有充分的教证可以证明这一点。

所以,如果有犯失戒条的情况,也不必失望甚至绝望,我们应当相信,通过金刚萨埵修法是完全可以清净所有罪业的。

虽然以禅定清净罪业的方法有很多种,但这里只简单地介绍了金刚萨埵修法的重要性及殊胜意义,具体的修法大家可以参照有关法本。

(三)以世俗菩提心的能力来清净

菩提心是万能的,只要有了菩提心,无论是想积累资粮、忏悔罪业,还是走解脱道等等,都是唾手可得之事;反之,如果缺少了菩提心,即使千方百计地集资忏障,绞尽脑汁地寻求解脱,其力量都是极其微弱的。

《入菩萨行论》中讲过:“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旦具备了世俗菩提心,所有的罪业都可以在一刹那间彻底清净无余。

所以,具有无伪菩提心的人如果犯失了密乘戒,也不要伤心失望,而应该鼓励自己:虽然犯失了密乘戒,但我必须重新站起来,因为我是发愿度化众生的人,即使犯了戒,也不能放弃我的目标,无论前面有何等的艰难险阻,无论将来会承受怎样的果报,我还是要继续向前,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弘法利生的事业当中。这样一来,则即使没有以专门的方式来清净罪业,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清净包括犯失密乘戒在内的所有罪业。菩提心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武器,是包治百病、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我们万万不要将其束之高阁,而应当随时随地加以利用。当然,如果能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忏悔的修法,就更是再好不过了。

至于菩提心的修法,在《普贤上师言教》以及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疏》中已经讲得十分清楚透彻,而藏传佛教包括格鲁派、萨迦派等在内的公认的菩提心修法,在《慧灯之光》中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大家可以参照实修。总而言之,菩提心是所向披靡的、最有力的对治力,虽然我们并不排斥金刚萨埵之类的忏悔方式,但菩提心修法就足以替代一切忏罪方法,这一点是千真万确的。

(四)以伟大的行为来清净

所谓伟大的行为,主要是度化众生,就是指无论自己的能力大小,皆能心甘情愿、全力以赴、勇往直前地投入到利益众生的事业当中。虽然身为凡夫,如果能实实在在、点点滴滴地去作,在利益众生的同时,也可以清净自己的罪业。

例如,布施就是很好的清净罪业之方,无论是财产布施、法布施,还是无畏布施,都能够清净犯失密乘戒的罪业。虽然很多佛教徒不具备为他人传法的条件,但在放生的时候为所放众生念诵咒语或者佛的名号,也是一种法布施。因为我们念咒的目的,不是为了从这些众生那里得到任何回报,而完全是为了利益这些生命,所以没有自私心,这就是十分清净的法布施。佛在经书中讲过,所有的布施当中,最殊胜、最上等的是无畏布施;所有的持戒当中,最殊胜、最上等的是不伤害众生。所以,作为无畏布施的放生,是十分有意义的。

除此之外,还有四种伟大事业,就是在没有自私心、不是为了获取利润、不带有商业化成分的前提下,建立医院,救护病人;修建学校,宣传佛法,或者教授作为佛法基础的语言文字;设立佛事活动的道场,用于公众念佛共修;为他人提供闭关的场所,或者以饮食资具供养闭关修行人等等,以上四种行为都属于可以清净罪业的伟大行为。

另外,修建佛塔、做小佛塔(即擦擦像)、做火供,磕头、七支供等等,也属于伟大的行为之一。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火供以及会供是有很高要求的,必须具有一定的禅定以及生圆次第的能力。在所有前提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作火供以及会供的确可以清净很多罪障。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比较流行的,仅仅是将很多食物堆积在一起,或者扔到火中进行焚烧的所谓会供或火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供和火供,而只能算是一种已经变味的表面形式而已。

经书中还专门提到了放生,可见放生也是十分有力的忏罪之法。但是,我们在放生的时候,千万不要抱着为了清净自己罪业的目的去放生,而是要为了解决这些众生临时的痛苦(无畏布施的目的)与究竟的安乐(法布施的目的),去积极放生。如果仅仅为了自己,虽然也有一定功德,但因为动机不纯正,反而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释迦牟尼佛从发心到成道之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利益,一切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众生去付出、去奉献,但却在利益众生的同时,也解决了自己的生老病死。

我们从无始以来到如今,从未考虑过众生的利益,所有的言行,都是为了自己的幸福,时至今日,仍然一无所获,甚至连主宰自己上升下堕的权力都无法掌握。由此可见,为满足私欲所花费的功夫,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只有不考虑自己,单纯是为了众生而做的努力,才可以圆满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另外,听闻佛法也是伟大的行为之一。无论是否听懂,只要坐在听法者的行列中听闻甚深妙法,都具有很大功德。

同样,为听法的人提供闻法场所、住宿之地、生活资具;刻印经书,这里所说的经书,包括大小乘的所有经典;以及思维四谛、中观等等在内的佛理,都属于伟大行为的范畴。

以上所介绍的清净罪业方法,是宁玛巴的一代高僧——荣森班智达将密宗续部中所提及的相关内容汇集整理而成的。我只介绍了其中起点不高、易于实施的部分,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就要求必须有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的基础,作为初学道的修行人,即使依样画葫芦地去作,也不一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就暂时没有为大家宣讲。

在前面所介绍的方法中,菩提心修法与金刚萨埵修法,是很容易掌握的,能否以此清净自己的罪业,主要取决于自己的精进程度;空性修法离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在加行圆满之后,我们也可以慢慢地进行尝试;至于伟大的行为,虽然有些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也有不需要钱就能做到的方法,所以不一定要以钱为前提,也就是说,能否清净罪业的关键,并不在于身外之物,而是取决于个人内在的修行。特别是放生,我们每一年都有很多机会,大家也在积极地参与,如果能够调正发心,就一定能清净从无始以来所积累的不可思议之罪障。

以上讲了很多清净罪业的方法,如果能将上述善法一一付诸实践,当然是绝佳之事,可是也不一定要全部都做,只要能够将其中的一种方法做得尽善尽美,就足以达到清净所有罪业的效果。但只要是善事,肯定是多多益善的,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应当尽力而为。

三、结语

佛陀曾经说过,有两种人是他所赞叹的对象,第一种是戒律清净无瑕,也即根本不犯戒的人;第二种是虽然犯戒,却没有掉以轻心,而是及时忏悔、勇于忏悔,并想方设法进行恢复的人。

阿底峡尊者曾经说过:我从未犯过别解脱戒,菩萨戒却会偶有所犯,而犯密乘戒的次数却很多。阿底峡尊者本身是佛的化身,不可能犯密乘戒,他这样说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调三戒的层次,令后人在受持密乘戒之前,慎重地进行考虑,如果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守持密乘戒体,才可以受戒,如果守持戒体尚有困难,就应知难而退,先受持难度不大的戒种,在机缘成熟之后,再受持密乘戒。

但是,阿底峡尊者又接着说道,虽然我犯过戒,却没有发生过与罪业共住超过一昼夜的情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犯失任何一种戒律,阿底峡尊者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进行了彻底忏悔。

不犯戒是很难的,但如果能在犯戒之后认认真真地对待,郑重其事地忏悔,也可以恢复戒体,所以,佛陀所说的两种人都能获得解脱。当然,从未犯戒与犯戒之后进行忏悔的两种人,在解脱时间等方面是判然不同的,所以,我们还是应当防意如城,束身自爱,将一切可能导致破戒的苗芽消灭于尚未萌生之际。

如果犯了戒,就要立刻忏悔。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即使我们不能保证自身戒体的纤尘不染,至少也不能讳疾忌医,拒绝忏悔。如果任随罪业蔓延滋长下去,等到病入膏肓之际,恐怕就回天乏术了。菩提心与金刚萨埵修法是既容易修持,又极其有力的忏悔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就必定能清净我们的罪障。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是心存侥幸、依然故我,以至最终无可救药;还是悬崖勒马、亡羊补牢,相信有智慧的人都会做出明智选择的。

中阴的诀窍

一、中阴概论

所谓临终的诀窍,就是讲述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往生。

藏密关于临终的诀窍,基本上就是宁玛巴的闻解脱法。藏文典籍中宣讲临终诀窍的《中阴闻教得度》(即《闻解脱》),已经在二十年代先被翻成英文,再从英文翻译成中文。因为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广,所以也可以作为修习中阴法门的一个参考资料,只是不知道翻译得如何。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这次不可能讲厚厚的整本书,而只能简略地讲一讲其中的要点,以后有机会再学广的内容。

藏传佛教的几个教派,如萨迦、格鲁派,都有临终诀窍的教言,但宁玛巴的《闻解脱》,却讲得非常具体,它属于大圆满的一部分。

作为一个修行人,对如何面对死亡,应当有相当程度的把握。不然的话,就算这一世修得很不错,但在经过中阴以后,由于前后世的相隔,这一世修学过的到下一世可能都遗忘了。另外,如果不懂得中阴修法,就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解脱机会,所以,中阴修法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能修中阴法,就能将前世的所修与后世的修法机会连接起来,如此则一世世的修行才能得以绵延不断;要是没有连接的方法,即使这一世修得再好,也不能保证下一世也同样好。当然,修行层次很高的人不会有这种顾虑。除此之外,临终诀窍都是必要的。

每个人迟早都要面对死亡,在临死之际,没有任何人或东西能起到作用,唯有绝对的孤独与恐惧,因此要有所准备。平时行善、回向也算是一种准备,但针对性不够,也不具体。而宁玛巴的闻解脱法所讲的临终诀窍,则是面对死亡最实用的方法。

《具舍论》认为,前后世之间的过程是中阴,这与我们通常的认定相同,但在密宗的中阴法门里,生老病死的过程都称为中阴。从投胎出生到这一世临终前的中阴阶段,称为生中阴。在临终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走过了,这个阶段的中阴要到下一世才会再重复,所以我们暂时没有办法去管他。但未曾经过的三种中阴,却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将来还要面对的中阴有三种:临终中阴,法性中阴,轮回中阴或有中阴。如果在这三个中阴当中都没有获得解脱,就得经过更多的中阴,也就是要再投胎、出生。

三种中阴的定义如下:如果生了致命的大病,则是从发病开始,逐渐走向死亡,直到死后法性中阴出现之前的过程,就是临终中阴;在临终中阴之后,开始看到强光、听到嘈杂的声音、出现很多忿怒本尊等景象的过程,就是法性中阴;从投胎前寻找身体以及开始投胎的过程,就是有中阴,或说轮回中阴(受生中阴)。在这三种中阴期间,都有获得解脱的机会。

密法中讲到许多死亡的前兆。例如,《上师心滴》中就讲了最远的乃至最近的前兆,此处就不多作说明。最近的前兆,叫做隐没次第。因为人在健康时,是依靠气脉明点的能力而生存的。到临终时,气脉明点内外的能力便逐渐消失,这个消失的过程,就是隐没次第。

如果能掌握最早的死亡前兆,然后修一些密宗里的长寿仪轨,是有可能避免死亡的,但前提必须是当事人的寿命还未走到尽头,眼前的死亡征兆只是一种违缘而已。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仪轨则可遣除此种违缘,让寿命延续下去。最近的前兆,应该是在死亡前短短的时间内出现的。在其他的中阴法门中,也讲到过隐没次第。在《普贤上师言教》的破瓦法中,也有相当完整的叙述隐没次第的内容,能知道这些内容基本上就足够了。

这些前兆是非常准确的,无论是在自己或病人身上发现这些前兆,都表示已经接近死亡。我们也见过有些人在出现了一两个书中所讲的征兆之后,便在短短的时间内死亡了的情形。

前兆出现之后,就要准备中阴法门。人在生前必须最少对一个法门,比如生圆次第、菩提心或最好是上师瑜伽的修法有一定的把握才行。如果生前没有修过任何法,到中阴时就会比较困难,但中阴法门对这些人还是会有些帮助的。所以,生前修法很重要。修过法的人在看到隐没次第出现时,就知道自己已经接近死亡了,然后就可以开始准备修持中阴法门。但这只限于因病而逐渐死亡的人,如果是意外死亡,比如车祸等,就来不及修中阴法门。

当眼耳鼻舌的功能开始逐渐停止时,就是外在的隐没次第。内在的隐没次第虽然每个人都有,但因为出现得太快,所以不一定能感觉到。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当外表的呼吸完全停止,心脏不再跳动之后,大脑的细胞也彻底死亡而不会再运作,但从佛法的角度就不是这样看。佛教认为:当外表的呼吸停止之后,人就进入一种昏迷的状态,虽然心跳停止了,但内在的功能并没有完全消失,此时,旁边的人说话、念经的声音都还能够听见。

这个阶段过后,就会出现一个空间,我们称之为基光明,这是生命最原始的状态。当所有的杂念都消失之后,就会回到这个最原始的状态当中。

一个上等根基的人,将生前所证悟的道光明,与死后的基光明融合在一起,就是基道合一;还有一种说法将原始的基光明称为母光明,将修行所证悟的道光明称为子光明。所谓的“基道合一”在此处被称为“母子光明合为一体,无二无别”。中阴时能在这种状态中修行是最关键的,如果此时能证悟,就不会再流转轮回。

如果在这一生中对光明、空性或大圆满的境界没有任何概念的话,中阴时要证悟就非常困难,因为光明的出现极为短暂。然而,对大圆满的境界有一定把握的人,此时就有可能获得解脱。

另一种临终中阴是:如果在上述的光明境界没有获得解脱,则在基光明中又会产生意识。意识的出现,是由于没有彻底断除烦恼所致。从产生意识到法性中阴出现之前,也有一段比较安静的时间,这又是一个可以获得解脱的机会。否则,在法性中阴开始后,愤怒与寂静本尊出现的同时,也会有可怕的声音及景象伴随而出,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吓得昏过去,根本无法抓住这个机会修行。但在法性中阴出现前,却有一段比较安静的时间。在光明中又产生意识,也可以说是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身心,从自己的感觉来说,这个心和身体与从前的没有两样,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实质的肉身,只是一个像在梦中那样的身体而已。

因为在这段比较安静的时间中,仍可以看到自己从前的家与亲人等等,所以有些人会因此而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死亡。虽然在这个时候也有可能证悟,但对修法没有任何概念的人,连自己死了都不一定知道,所以就更顾不到其他的了。

以上简略地介绍了临终的过程,下面讲述临终解脱的诀窍。

二、中阴的诀窍

1、临终中阴的诀窍

当隐没次第出现之后,就可以确定自己即将死亡。此时该做些什么?也就是说,临终中阴的诀窍是什么呢?

第一、要断除所有对世间的留恋。不论是对亲人、财产或其他世间妙欲的留恋,都要完全断除。如果做不到,就不能得解脱,因为这些贪恋会牵引我们再入轮回,而且再回来时,也不一定投生到人间,而是在六道中轮转。所以,我们首先必须要断除所有世间的牵连;

第二、要忏悔以往所造的罪业。如果是没有受过戒的人,这一生中所犯的就是一般的罪业;如受过戒,则不论是别解脱戒、菩萨戒还是密乘戒,任何违背戒律的罪业此时都要忏悔;

第三、对一生中所造的罪业不能有后悔心。原因何在呢?因为,如果此时对过去的罪业心生后悔,则会畏惧死亡,以致使后来要修的一系列法都受到影响,甚至被破坏。所以,这时对过去所造的罪业不能看得太重,只需在心中轻描淡写地带过就够了,不能因此而后悔,更不能对死亡产生恐惧。

不仅没有恐惧,而且要对即将面对的死亡心生欢喜。一般人恐怕难以达到这个境界,但修行人,或修行到一定层次的人,或对中阴解脱有相当把握的人就做得到,因为对这些人来说,死亡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可以得解脱的修行机会,这在平时是不可能有的。既然对死亡无所畏惧,且能欢喜面对,自然就能安心地修接下来的法。修法的具体内容如下:

我们应当思维:自己从无始以来到现在,虽然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死亡,但却一直没有利用死亡的机会来提升自己的修行,所以到如今仍没有解脱。但这次却不一样,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临终的诀窍,所以,自己一定要抓住死亡的机会,依靠这个诀窍而得到解脱,这是第一个发心;

生前发愿要往生莲花生大士的刹土,或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的人,此时就要发起猛厉的渴望心。如果平时修的是阿弥陀佛,就祈愿通过这些临终的诀窍,让自己成功地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平时修的是莲花生大士,就祈愿通过这些临终诀窍,让自己成功地往生铜色吉祥山。这是第二个发心。

这两个发心非常非常的重要!这也是华智仁波切的一个非常略的临终诀窍,是集《西藏度亡经》的精华而成的。他强调了两点:一是提醒自己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得到解脱,二是要极度渴望往生到极乐世界或其他净土。这两点是最关键的,我们必须要做到。

在发心之后,接着就修自己平时修的法,然后在这个修法中停止呼吸,能这样做是最好的。如果平时是修菩提心,此时也不要改变,就修自他相换等法;如果平时是修本尊法,如金刚萨埵或上师瑜伽,此时就照样修,然后在修法中自然停止呼吸。若不能停止呼吸,就要反复地修,直到呼吸停止。

西藏曾有个笑话:一个老喇嘛带着个小喇嘛。一天,老喇嘛告诉小喇嘛说:“我要往生了。”并叫小喇嘛将他的法衣拿来,然后穿上法衣,照着佛涅槃时右侧平卧的样子等待着死亡。而小喇嘛却只有哭着坐在门外。可老喇嘛躺了大半天还是没死,最后只好起来了。我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好死亡的前兆吧!如果隐没次第掌握得好,就不该有这种情况出现。

上述内容,是华智仁波切讲的临终中阴诀窍。他认为,在这些要点中,最关键的就是强烈的希求心——一定要往生净土!

2、法性中阴的诀窍

能在临终中阴获得解脱的,必须是上等根基的人,因为只有在生前将大圆满修得很好,才有这种可能,所以这种人不多。至于其他人,就要看能否在后面的两个中阴获得解脱。临终中阴过后,就是法性中阴。何谓法性中阴呢?

前面提到,在临终中阴的光明中,又有意识或念头出现,开始时还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死亡,后来因为发现天空中没有太阳和月亮,脚踩在泥地上不见脚印,照镜时不见身影,才晓得自己已经去世。

中阴时的天空,是像秋天凌晨的天空,只微微地透出一点光,中阴身的世界就是这样。为什么天上没有日月呢?因为,人在脱离肉体以后,就离开了气脉明点,所以也脱离了中脉。中脉的上下两端有红白明点,而日月正是红白菩提(明点)的显现。人活着时能见到日月,就是因为有红白明点;而死后却不再有红白明点,所以就见不到日月。

因为此时能看到自己的尸体,看到亲友在哭泣,并看到自己生前住过的房间等等,所以才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死了。但有些人仍然会跑到亲友前高喊:“你们不要哭啊!我在这儿!”可是,因为亲友们都听不见,所以也不加理会,死者便会因此而生起嗔恨心。此时,法性中阴的景象就开始显现。

在法性中阴时,会出现地水火风四种恐怖的声音。水声像汹涌的海涛声,地声是如同整座山崩塌下来的巨大恐怖声,火声像大森林在燃烧的声音,风声是犹如一连串的巨雷声。然后出现红、黑、白三种悬崖,虽然这三种悬崖实际上是贪嗔痴的现象,但因为不能了知,所以会生起极大的畏惧。继而,又会出现寂静本尊、五方佛,最后是忿怒金刚。

如果不是学密的人,此时会极端害怕。就算是将五部大论学得再透彻,戒律再清净,平时闻思再精进,如果只学过显宗经典,而没有学过密宗的临终诀窍,此时仍然会非常惧怕。由于惊恐万分,就四处寻找依处,但始终找不到。法性中阴的过程就会在这样的惊慌中度过,而根本无法在其间掌握任何有用的时机。如果是学密的人,哪怕是最下等的根基,此时至少能认出这些都是常见的本尊,就不会太惊吓,也才有机会修习中阴法。因此,相对来说,修习密宗的人更容易把握在这个阶段获得解脱的机会。

法性中阴的诀窍,是当四个恐怖的声音、三种悬崖、四十二尊寂静本尊、五十八尊忿怒本尊出现时,首先绝不能惧怕,继而要了知这些都是心的现象,并且要知道这些声音和悬崖对自己不会有任何伤害,因为自己已经脱离了肉体,虽说有一个梦幻般的身体,但这个身体不会受到外在的影响,所以无需害怕。就是要这样安慰自己,从而断除恐惧。

当本尊出现时,要认清他们只是本尊而已,没什么好怕的,这点极为重要。然而,生前没有见过本尊的人,此时要不怕也很难,因为忿怒本尊的相貌确实是很可怕。经书中讲的诀窍,就是生前要多看这些忿怒本尊的像,要认得这些忿怒本尊。譬如忿怒本尊中也有忿怒相的五方佛,大幻化网则有一百尊本尊,这些都有唐卡可以请,对每一个忿怒本尊手中的法器、面相、身形都要熟悉。在中阴时,这些本尊一定会出现,因为他们都是自己内心的现象。

为什么这些内心的现象现在没有出现呢?因为,在活着时,呼吸的气不是在中脉,而是在左右二脉;在死亡以后,气就会自然回到中脉。纵使现代医学无法证明这一点,但往昔的高僧大德都亲身经历过,我们每个人也无可避免地会有同样经历。当气回归到中脉以后,就会现前心的本性。心的本性有显空两方面,空的部分在生死之时都没有什么差别可言,但在显现上,死后就会有这些本尊的出现。这些内容不仅现在的医学、科学无法解释,就是显宗的经典,对此也没有提及。

藏传佛教有前译与后译之分,前译是当佛教在印度还未遭到破坏时传进来的,所以相当完整。除了前译宁玛巴一些非常殊胜的续部讲到过这些细节以外,在后译的经典中只提到有各种光及声音的出现,而前译不仅讲到光及声音,更对本尊的出现有巨细靡遗的描述。

中阴时本尊的出现是必然的,而我们当前能做的,就是去认识他们,只有这样,在中阴见到本尊时,才不仅能认出,并且可以知道他们都是自己心的本性,然后祈祷本尊加持自己在中阴时能得到解脱,这是较低层次的诀窍;而高层次的诀窍,是了知本尊是自己心的本性,之后就安住在大圆满的境界中。外在本尊的现象此时会逐渐消失而融入心的本性之中,如同修金刚萨埵时,最后要化光融入空性一样,中阴时也会有这样的次第。以上是法性中阴的诀窍。

不论是临终中阴或法性中阴的诀窍,之前都必须要有所准备。当确知自己将死时,如果只靠自身的能力去做这些观想,会相当困难。这时,如果能有曾经为自己传讲过闻解脱或大幻化网等续部的上师在场,就最好不过;假使没有的话,找一位密宗戒律清净的金刚道友也可以;再不然,就找一位戒律比较清净的学密者;实在都找不到的话,就只好请一位口齿清晰的人,将《闻解脱》的内容按照七七四十九天的划分方式,在四十九天中,每天将当天的内容清楚地念出来。

在念诵之前,念诵的人要告诉临终者:“某某,你将要死了,我现在要给你念诵《闻解脱》,你一定要记住我所念诵的内容。”并要讲明中阴时会经历怎样的状况,到时该如何面对、观想、认识等等。

一个将死之人能记住这些吗?一定能。因为,人在生死关头要过的关是最难的,为了面对这样的难关,所以听者一定会听得非常仔细。再说,人在中阴身时,会比生前聪明九倍,因此一定能记得清楚。

死后的诀窍,就是要在亡者的耳边,按照《闻解脱》中每天的内容,来念诵介绍中阴的词句。如果有尸体,就在尸体的耳边念;如果没有尸体,则可以通过密宗的方法将灵魂召回来。例如,在亡者生前住过的地方,或平时睡的床旁念经都是有用的,当然最好能在尸体边念。在念诵之前,先要呼唤三遍亡者的名字。有些人在中阴阶段的时间不到四十九天,这是比较特殊的情况,通常替人超度是要念诵四十九天《闻解脱》。

到了法性中阴时,不论是五方佛或是忿怒金刚的现前,都有一定的顺序。因此,书中都已根据这些顺序安排好每天要念什么。中阴阶段的所有现象,在《闻解脱》这本书中都讲得非常清晰,包括一百位本尊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每位本尊的面貌、饰物、法器等等细节。

虽然书中的内容很多,但在描述每位本尊现前时,最关键、最有用的词句是:这是你心的本性现前,不是魔,所以你要放下所有的恐惧。不仅无所畏惧,还要知道这是心的本性,并安住在本性当中。当然,如果已经证悟大圆满,需要安住时自然就会安住;如果没有证悟的话,要安住也不是那么容易。但学过密法的人至少不会惧怕,并且也会知道这些都是本尊。在了知这两点的基础上祈祷本尊,则中阴时就可获得解脱。

3、有中阴(轮回中阴)的诀窍

虽然很多人都能在法性中阴时得到解脱,但业障深重的人在这个阶段还是不能解脱,在五方佛及忿怒金刚等等都过去之后,就要开始投生,这就是有中阴或轮回中阴的开始。

中阴身是有神通的,如果超度的人不用心,或是密乘戒不清净,具有他心通的中阴身立刻会知道并产生邪见,从而堕入地狱。书中也讲到,中阴身时稍微有一点烦恼,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此时特别要防止所有烦恼的产生;同样,如果能有一点出离心或菩提心的话,其正面影响也是可观的。

在有中阴的阶段,最关键的诀窍是持清净观。所谓的清净观,就是在看到他人的不足或短处时,心中不起邪见。譬如,在脸上有污垢时去照镜子,镜中就会显出污垢,但这些污垢不是镜子里有的,而是脸上的。因此,在看到他人有所不足时,也要思维是自心不清净,而不是他人有过失,并将这些人都观想为本尊、上师及大悲观世音菩萨,继而将他们观想在头顶并猛厉祈祷。

在有中阴时,会出现很多投生的前兆:四周像是在刮风下雨,又感到寒冷,并急于找一个可避雨的地方,这就是快要投生的征兆,而且是要投生到恶趣;或是看到楼阁亭台花园等,并想要进入,这就是投生到善趣的征兆。将要投生时,就会看到父母交合,如果要投生为男人,就会对母亲生贪心;如果要投生为女人,则会对父亲生贪心。在看到这些前兆时,就要持清净观,并利用诀窍来防止投生轮回:

1、要将父母观想为上师佛父佛母,并向他们祈祷、顶礼、做意幻供养、求法。虽然这时已是中阴的后期,马上就要投生,但还是有可能防止投生而获得解脱;

2、如果还未能防止投生,就把上师佛父佛母观想为任何本尊佛父佛母或大悲观世音菩萨,做意幻供养,并猛厉祈求以获得加持和成就;

3、如果还未能防止投生,就要坚决断除对父母的上述贪心;

4、如果还未能防止投生,就要了知所有中阴现象都是自己内心的幻觉,都是如梦的假象,所以不能执着;

5、如果还未能防止投生,就要了知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心的本性本来清净光明,然后专注于光明的境界之中。依靠这五种诀窍,就一定能防止投生而获得解脱。

以上是密宗所讲的中阴诀窍。

修生起次第的人,如果能在平时经常观想金刚萨埵等本尊,在中阴时,则将见到的所有景象,包括山河大地,乃至临终中阴时的四种可怕声音和三种悬崖,都观想为佛的坛城,就可获得解脱;修圆满次第的人,则始终都要强调心的本性,要知道一切都是心的本性,然后安住在本性的光明中,则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在这些过程中,都没有得到解脱的机会,就要预备投生了。

这次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三种中阴,各个中阴阶段的具体诀窍以及临终前的准备步骤。作为个人的中阴诀窍,这些应该是足够了,但如果是替人超度,则需要更广的诀窍。

以上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了宁玛巴的临终修法。

三、修持菩提心的临终诀窍

有些人在一生当中都只强调修菩提心,他们在临终时的诀窍又是什么呢?就是要依靠五种力量往生:

1、善种力,就是要在死前播下善的种子。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断除对自己所有财产的留恋,然后供养给三宝。而对自己认为最有功德的善行,则可以特别强调。譬如,如果认为放生最有功德,就可以将财产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用来供养三宝,其余的都拿去放生;如果认为供养僧众最有功德,也可以同样地将少部分的财产作其他用途,多数拿去供养僧众。这只是比喻而已,经书中并没有提到确切的比例;

2、愿力,就是要发愿。如果当时有能力的话,就应该作七支供,包括观想和念诵七支供的颂词。如果没有能力,就应当思维:但愿依靠自己三世所积累的所有善根,可以令自己生生世世不忘菩提心,并且能生生世世修持菩提心;再进一步发愿,但愿生生世世都能遇到讲经说法的大乘善知识。然后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自己能实现这些愿望。这种一心一意的发愿,就是愿力;

3、破斥力,就是要破斥我执。此处主要不是指人我、法我,而是在人我、法我基础上所生起的自私心,这才是最关键的破斥对象。

破斥的方法,就是要认清自己多世以来受苦的缘由就是自私心。包括这一世遭受的死亡痛苦,以及过去世曾受过的无数次死亡痛苦等等,都是因为自私心。自私心在世俗谛中是一种错误的念头,在胜义谛中则既无我,也无生死的存在。因此,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坚决断除世俗谛中出于自私心而常有的我要、我恨、我喜欢、我……等等念头,这就是破斥力;

4、引发力,这既可以说是一种动机,也可以说是一种发心。譬如,如果准备明天早上五点起床,则在今天晚上睡觉时,就下定决心到时一定要起来。一旦有了这样的决心,则明天早上就算没有闹钟,也会自动醒来。阿罗汉要入灭定时,同样需要引发力,譬如,如果要入五天的灭定,而要在第六天出定,则在入座前就要预先发心,不然的话,在入了灭定之后,就不会生起任何念头,如果没有引发力在先,又怎么能在第六天出定呢?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临终时,引发力的作用就是决定从临终、中阴、直到往后的生生世世,都不离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一定不要忘记修此愿、行菩提心。如此强烈的决心,就是引发力;

5、串习力。如果生前修过愿、行菩提心,临终时也照样修此二菩提心的话,其修法的能力会因此而增强,到临终时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此时的行为也很重要,如果能坐起来,就以毗卢七法而坐;如果做不到,就右侧而卧,右手托腮,并以右手小拇指压住右边鼻孔,然后从左鼻孔出气,并修持慈心与悲心,及以呼吸法来修自他相换等等。继而要知道所有内在、外在的现象,不论轮回或涅槃,都是心的显现,而心的本性从无始以来就是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了知后,心就安住在空性中,然后在这个境界中等待呼吸停止。如果呼吸仍然没有停止的话,就要反复地修,直到呼吸停止为止。这就是修菩提心的临终诀窍。

《闻解脱》中也提到:虽然临终的诀窍有很多,但最好的就是修菩提心的临终诀窍。由于我们现在已经在修菩提心了,万一在来不及修生圆次第之前就要死亡的话,能以修菩提心的临终诀窍而死也是很好的。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修持菩提心的临终诀窍。

因为法王如意宝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所以我们当然也要选择往生极乐世界。如果平时修过往生极乐世界的法,临终时就会有一个稳定的方向;如果生前没有任何准备,死时就会手忙脚乱,从而不知何去何从。所以,我们绝不可忽视修法与诀窍的重要性。

密乘大幻化网之誓言

没有得过或者不准备接受无上密法灌顶者,请勿阅读下文。

一、总述

密乘十四条根本戒与八条支分戒,是所有无上密宗,也即所有内密的共同誓言。任何一位修学密宗的人,都必须遵守该誓言,所以大家务必要清楚地掌握每一戒条的具体界限。不了解的人,可以参看《慧灯之光》的相关资料,以便能遵照执行。

此处所讲的密乘戒,是大幻化网的戒律。很多人都知道,宁玛派的修法可分为玛哈瑜伽、阿努瑜伽和阿底瑜伽三种不同的瑜伽,其中最基础的续部是玛哈瑜伽。玛哈瑜伽分为十八大续部,如同中观六论的根本是《中论》一样,十八大续部的根本续,就是《大幻化网》。也就是说,所有玛哈瑜伽的内容,都包含在《大幻化网》当中。因此,《大幻化网》也属于宁玛派的续部之一。

《大幻化网》的戒律,包括五条根本戒与十条支分戒,一共十五条戒。如果能够严格护持这十五条戒律,就可以算是清净持守了密乘戒。虽然在这十五条戒律之上,还有阿努瑜伽与大圆满的不共戒律,但主要的戒律,在十四条根本戒与今天所讲的五条根本戒中已经涵盖。所以,我们今天就继续宣讲大幻化网的戒律。在十四条根本戒的基础上,再加上大幻化网的戒律,则所有密乘的戒律就基本上介绍得比较全面了。如果能不违背这些戒律,就应该算得上是个值得称道的密乘行人。

密宗戒律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就连别解脱戒与菩萨戒也含摄在此范围之内。归纳而言,密乘戒包含三个层次,第一是共同的戒律;第二是不共的戒律;第三是特殊的戒律。

共同的戒律是指别解脱戒以及菩萨戒;不共的戒律为类似十四条根本戒、五条根本戒之类的戒律;特殊的戒律是指在修持一些特殊修法的过程中,所必须严格行持的戒律。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就属于不共戒律的范畴。

受持三种戒体的层次,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能够受持出家戒就受持出家戒,退而求其次,还可以受居士戒。在别解脱戒的基础上,再受持菩萨戒。至于受持菩萨戒的程度,也可以进行选择。利根者可以受持要求较高、戒条较多的二十条菩萨戒;如果自身的情况不允许,中等根基的人可受持四条戒,由于其中每条戒都可以分为两部分,所以也可以说是八条戒;不能接受行菩提心的下等根基者,就只需受持愿菩提心即可。在菩萨戒的基础上,才可以受持密乘戒。

别解脱戒及菩萨戒属于显宗与密宗、大乘和小乘共同的戒律,虽然密乘行人也应该守持这些戒律,但在密乘不共的五条或十四条戒律中,不会出现遮止杀盗淫妄的戒条,因为这两种戒不属于不共或者特殊的戒律。

受戒的时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受别解脱戒,然后受菩萨戒,最后受密乘戒,三种戒体受持的时间有先后之别,受持的仪轨也各不相同;另一种是在获得密宗灌顶的时候,因为密宗的戒律已经包含了受持别解脱戒与菩萨戒的意义,所以在灌顶时,也就同时得到了其他两种戒体。其中最可取、最稳妥、最有把握的,还是第一种方法,也即按照先后次第,从别解脱戒开始,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受戒。

如果得到了密宗的灌顶,并严谨持守密乘戒,即使没有修持生起次第或圆满次第等修法,也会在十六世之内得到解脱。如果能在严守三昧耶戒的基础上,一丝不苟地遵照上师言教进行修持,则能起到如虎添翼之效,在即生、中阴或者下一世就能得到解脱。但是如果失毁了密乘戒,并且拒不忏悔,就不但与解脱无缘,而且更会惨堕金刚地狱。在金刚地狱中所承受的痛苦,是任何显宗所描述的地狱之苦都远远不及的。

然而密乘戒有一个优点,就是在第一次如理如法地得受灌顶之后,如果有意或无意地破了戒,随后又想挽救破戒的过失,则即使没有上师在身旁,自己也可以再次以观想本尊、观想金刚上师的方式恢复戒体。

现在有些修行人完全忽略了戒律以及出离心、菩提心的修法,而只对本尊修法、生起次第修法、气脉明点修法以及大圆满的观明点等修法情有独钟。其实,如果不打好基础,成就这些修法的机会离我们就还有十万八千里。即使我们夜以继日地修持,也无法真实受益。

要想走解脱道,修学真正的密宗,就必须从出离心、菩提心入手,出离心与菩提心的培养方法,就是外加行与内加行的修法。现在有些居士问:我的上师开许我不修加行,应该不用修吧?我觉得,这个开许等于是开许你不用解脱了!在基础打牢之后,就可接受灌顶,灌顶之后,最重要的就是严守密乘戒。如果在修行过程中犯失了密乘戒,就需要立即忏悔并重新受戒。

本来在此之后也可以修持生圆次第,但现代人所面临的诱惑太多,整日汲汲于名利,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内心杂念纷飞,烦恼极其粗重,在这种无法令人专心致志地精进修法的年代,想通过复杂的生圆次第修法来解决问题,无异于杯水车薪,是很难从根本上断尽轮回之根的。因此,对我们这些浊世众生而言,就需要一种针对性强、简单易行、力量强大,能够轻而易举地化解我执的修法。这种殊胜修法,就是大圆满的修法。

当然,也不一定所有人都是大圆满的根基。如果不是的话,修持大圆满也不一定能受益。决定根基高低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信心。如果对大圆满有强烈的希求、渴望之情,十分希望能修持大圆满法并最终获得大圆满的成就,就应当是大圆满的根基。

但是,无论修持大圆满还是其他密法,严持戒律都是首要之务。如果不守持戒律,则所有成就的希望都将化为泡影。为了令大家能进一步意识到密乘戒的重要性,今天再从另一个侧面来宣说密乘戒,让大家耳熟能详,从而起到警示提醒的效果。

得到密乘戒的途径,就是灌顶。但是,目前包括藏地在内的很多地方,于灌顶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汉地,其现状就更为糟糕。虽然这些问题以前我们已经反复强调过,但为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里还是有必要再重申一遍。

在当今的不少地方,灌顶的上师比比皆是,灌顶的机会多如牛毛,大家都对灌顶充满了兴趣。但是,很多人却将与灌顶紧密相连的密乘戒忽略了。接受灌顶的人只知道自己得到了灌顶,至于往后必须守持的戒律,却一概不知。所谓的学密成了一种形式,能得到密宗实际利益的人也就屈指可数了。

第一个问题出现在灌顶之时,由于接受灌顶的人并不懂得如何得到灌顶,授灌顶者是否具有灌顶的资格以及自己是否具备接受灌顶的条件,却盲目地接受了灌顶,在这样的前提下学密,也就不会获得什么收获与进步;第二个问题,是接受灌顶的人在得到灌顶之后,却不注重密乘戒,仍然我行我素,即使已经犯失了密乘戒,自己却浑然不知。虽然世人喜欢用“不知者不为过”来开脱自己的过咎,但因果报应却是不留情面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就是因为在汉地缺乏密法方面的系统教育,以及传播密法的方法不当而导致的。目前汉地的所谓密法,无非就是灌顶、加持摸顶、请宝瓶、作火供、会供等等,但这些是否是真正的密法很难判别。因为这些原因,致使不少显宗的高僧大德对密法抱持负面的看法。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法师并没有真正领会到密法的实质含义;另一方面则与密法在汉地的弘扬方式欠妥有关。

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代表密法本身有问题,而是修学密法的人没有按照正规的要求去做。要消除这些后遗症的危害,就需要为已经得到灌顶,却又茫然无措的人们进行补课,使他们能通过各种方式来及时弥补。这是宣讲密乘戒的第一个目的。

第二个目的,也是为了加强这方面的知识教育,事先晓以利害,使有意修学密宗的人能引以为戒,防患于未然,从而有助于自己的修行。

由此可见,推广和弘扬密法知识是势在必行的。以上宣说了传讲密乘戒的意义。下面介绍大幻化网三昧耶戒的具体内容。

二、大幻化网誓言的主要内容

大幻化网的戒律包括五条根本戒与十条支分戒,总共为十五条戒。

(一)五条根本戒

1、恭敬上师

十四条根本戒中的第一条也是恭敬上师。二者的要求是完全相同的。宁玛派的很多续部中都一再强调,密宗大大小小的一切成就,都纤悉无遗地依赖于金刚上师的加持。能否从金刚上师处获得成就,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即使金刚上师是真正的佛陀或者金刚持,我们也无法获得任何加持和成就。

多年以来,在修学密法的过程中,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如果没有上师的加持和诀窍,即使精通了显密的诸大论典,学富五车、素养深厚,也不一定有任何实际上的价值。

譬如,我依止法王如意宝以后,在五明佛学院待了二十年,其间也学了五部大论等不少经论,勉强可以算得上是有点知识,可这也只不过是懂得了书面上的理论而已,在具体问题上应该如何应对,就必须依靠上师。除了金刚上师的加持与窍诀之外,我们所学的书本知识,在关键时刻是无法起作用的,也是很难令我们获得解脱的。对此我们有过无数次的深切感受。

在跟随上师的日子里,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来自上师的阳光雨露般的关怀。每当遇到困难或者挫折的时候,金刚上师的加持更是无处不在。正是因为上师的加持,才使无数人在修心的旅途上能战胜如狂风暴雨般的袭击,解决纷繁棘手的问题,度过不可逾越的难关。

如果没有上师的加持和诀窍,无论是修行,还是弘法利生事业,都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只有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上金刚上师的加持,才能使我们体会到佛法最深奥的含义。因此,不仅麦彭仁波切等前辈高僧大德为我们再三强调了上师的重要性,我们在实际的修行过程中,也真切地体会到这些道理的真实性。所以,在密宗的所有修法中,都特别注重对上师的信心。

修学密法就是这样的,首先必须找到一位非常标准的金刚上师,之后就必须生起与之相当的信心。只有将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品尝出密宗的味道,体味出密法的意义。在不具备信心的前提下学密,就只能是徒有其名的一种形式而已。所以,能够对上师怀有坚如磐石的信心,在修学密法上是非常重要的。

此处的所谓上师,包括在宁玛巴续部中所提到的六种上师:① 引导师:即引导我们跨入佛门的上师,比如传授皈依戒、居士戒、出家戒的上师等等;② 讲解续部师:即传授密法的上师;③ 窍诀传授师:是指不仅讲解一般密法,而且为自己传授修行次第等密宗精华的上师;④ 酬忏师:在犯密乘戒以后,向其忏悔罪业的上师;⑤ 誓言灌顶师;⑥ 一般传承师:是指除了上述五种上师之外,使自己稍得法恩的善知识,也即于其前得受过显宗四句以上佛法的上师。

在舍弃其中任何一种上师是否犯失根本戒的问题上,密宗较具影响力的诸位高僧大德所持的观点略有不同,关于这一点,在十四条根本戒中已经介绍过。

但灌顶、讲解密宗续部以及讲授密宗修行窍诀的三大恩师,绝对是犯戒的对境,如果对这三大恩师存有不恭、舍弃之心,就必然犯戒。在这一点上,各位前辈的说法都是不谋而合的。至于其他三种上师,迄今为止,我都没有看到任何两位上师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例子。

对其他三种上师应持的态度,以前我也讲过。有位上师认为:“密乘十四条根本戒中的第七条——‘诋毁他宗'中的所谓自他宗,就是以显密作为划分界限的。其中的所谓自宗,就是指密宗;而所谓他宗,也就是指显宗。既然显宗的法都不能随意毁谤,那么显宗的上师也必须得到应有的恭敬,如果不恭敬这些上师,就应当会犯戒。”他的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所以我们还是应当以最保守的方式来对待一切上师。

多年以来,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比如说,在密法方面,除了法王如意宝邀请一些上师来为我们灌顶,或者传授一些重要传承以外,我从来没有接受过其他的灌顶,所以也没有更多的上师。仅有的几位上师,都是法王指定安排的。如今,我拥有的灌顶和传承已经足够,所以将来也不打算再去接受新的灌顶。时至今日,这些上师多已纷纷离世,仍在世的也已所剩无几,所以对我来说,在此方面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在显宗方面,早期学院中的很多道友相互之间都得到过一些传承。因为这些原因,我们现在还是将这些道友视同密宗上师一样地恭敬对待。虽然没有时刻不离左右地尽心承侍依止,但心里却十分小心谨慎,时刻提醒自己至少不能出现不恭敬或伤害对方的行为。你们如果能这样做,就很保险了。千万不要因为对方是显宗师父就恣意妄为,以至于在无意当中失毁了密乘戒。在所有的密乘戒中,犯失这条戒的后果是最严重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以重视。

怎样作算是不恭敬呢?这与曾经所说的界线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犯此戒条不一定需要身语的行为,只要心中产生以下念头:“自己该得到的法已经到手,从此以后就无需假求于上师,不必再依止恭敬上师”,就算是舍弃金刚上师。不需要身体行为上的打骂,只要产生这样的念头就会犯戒,如果还有行为相配合,其后果就更为严重。正因为在这一点上的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密法中极度强调在依止之前必须观察上师。

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在汉地,时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很多人不经过观察就去接受灌顶,上师灌顶完毕,前脚才刚离开,弟子们就开始肆意毁谤上师,到处宣扬上师的过失,这是非常可怕的。但这种所谓的灌顶,有可能接受灌顶的人根本就没有得到。因为若授予灌顶之人不具备灌顶的条件,或者得受灌顶的人也不具备得受灌顶的资格,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可能没有得到灌顶。如果没有得到,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如果得到了灌顶,又因为无知而诋毁上师,就会犯根本戒。

有关依止上师的细节要求,在已经翻译成汉文的无垢光尊者所着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疏》,以及《普贤上师言教》中讲得十分详细,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每个密乘弟子都要对作为金刚上师所必备的条件,及正确依止金刚上师的方法了如指掌,以免发生令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

虽然在《大幻化网》中,恭敬上师的这条戒律位于第二,但因为这条戒是最重要的,违犯此戒的后果也是最严重的,为了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此处将其提至第一。

2、不舍无上

所谓“无上”,是指密法的见解或者密宗所证悟的境界。因为这种境界是大小乘、内外密等佛法的最高境界,是一切诸法的究竟实相,所以称之为“无上”。

对没有开悟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简单地说,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中观宗在《中论》、《入中论》中所讲的空性,以及我们以前在开示“人无我、法无我”等时,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所描述抉择的空性见解;第二,是以《涅槃经》为代表的第三转法轮的精髓——如来藏,也即心的本性光明。

虽然在讲的时候,二者是各自分开的,但实际上它们却是互为一体、密不可分的。二转法轮所诠释的空性,与三转法轮所诠释的光明二者相结合,就是密宗的境界。这些境界虽然在显宗的经典里也有提及,但却是比较模糊、比较隐讳的,而在密宗里却讲得很透彻、很清晰。无论如何,密宗的境界并没有超越显宗的内容,都隶属于二、三转法轮的范围。以上内容,是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的“无上”;

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密宗的“无上”,就是“一切万法都是佛的坛城”之见解。在这个层面上,密宗的见解与显宗的观点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小乘认为:一切万法是痛苦、无常、无我、空性等等;唯识宗执持万法唯心的见解;中观派认为一切万法都是缘起空性。密宗这种“有悖常理”的观点,就很难令各方接受。

虽然现在以我们的肉眼来直接观察,看不出万法都是佛的坛城。眼前的一切,均是由烦恼炽盛的众生与不清净的山河大地组成的,而在佛的境界中,这些显现无异于如同极乐世界一般的清净之法,通过生起次第以及托嘎(超越)的修法,就可以现量看到、感觉到这一切就是清净的坛城。然而这是将来的事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境界离我们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但无论多么遥远,我们也应当了知万法的本性就是这样。以上是密宗世俗谛角度的“无上”。

这里所说的胜义谛和世俗谛,是从密宗的角度来区分,与以前所讲的中观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内涵是不相同的。这里所说的“无上”,就是指密宗胜义谛和世俗谛的最高境界,如果舍弃了无上,就算是犯戒。

怎样算是舍弃无上呢?其实,无上与我们的心是无法割裂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真正舍弃无上。如果认为:“密宗虽然讲过诸法的本性是光明、是佛的坛城,但这些只是为了度化某些众生,为了让他们放弃一些执着或者烦恼的方便而已,是不究竟、不了义的说法;只有我们的肉眼所见,才是最真实、最准确的,诸法的真实本性不可能是佛的坛城,不可能是光明清净的。”就是舍弃无上,这是极其严重的过失。

凡夫人的傲慢心是非常强烈的,很多人都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五根,也就是五种感觉器官来抉择一切。认为自己不能感觉到的,就肯定是不正确的。但这些器官所分辨、判断出的结论,只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当权威,在深奥的层次中是站不住脚的,它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放下一切我慢,尽力守护此戒。

如何护持此条戒律呢?从今以后,无论自己是否证悟,或是否能够理解密宗的境界,都应当时刻提醒自己:“纵然我现在还不能证悟、理解或体会这些境界,但这些都是佛亲口所说的,也是无数的高僧大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证明过的,所以肯定自有其道理,只是我目前的根基以及修行还有所欠缺,才不能体会、领悟到这些,但总有一天,我会领悟到这一切。”至少应该有这样的态度,才算是不犯戒。所以,即使没有证悟空性,也不算是犯此密乘戒,是否违犯的界限,是以对密宗境界所持有的态度来区分的。

在十四条根本戒中也包含了这条戒的内容,只是没有单独列出而已。

3、不间断密咒及手印

所谓“密咒”,包含了很多内涵,但一般是指我们平时所念诵的本尊心咒等等;“手印”一词的含义也极为丰富,但一般也是指用手所做的手印。

所谓“不间断”,有三种层次。上等的,是在每一个日日夜夜中,时时刻刻都不间断密咒手印;中等的,是在每月的初八、初十、十五、二十五、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殊胜日里,行持念咒及作手印;最低的层次,也不能超过一个季度,如果超过一个季度,就算是犯戒。尽管书上是这样讲的,但犯戒的真正界线应当是,如有从今以后不再念诵密咒和不作手印的想法,才是犯戒;如没有这些念头,只是因为时间来不及,或者因为匆忙而忘记了,也应该没有犯根本戒。但书上认为,只要超过了一季度或者两个月,就是犯戒。所以,我们也不能去违背这条戒规。可能每日坚持有一定难度,但要求在一季度中不间断密咒和手印应当是不过分的。

有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担心:自己曾经得到过很多灌顶,每个灌顶的主尊心咒都要求念诵,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密咒归为一体,用一个密咒来代替所有密咒,这样一来,只要不间断一个本尊心咒和手印,也就可以视同不间断所有心咒。如果一个本尊的心咒都不念诵,就会犯根本戒。

以上是关于第三条根本戒的说明,这条戒一般不容易违犯。

4、慈愍已入正道者

这条戒的主要内容,是要求金刚道友之间要和睦友爱。虽然违犯此戒的后果不如舍弃金刚上师严重,但这条戒极易犯失,所以也很重要,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此处所谓的“正道”,就是指密法。凡是学密的人,无论是在宁玛派门下,还是在格鲁派门下,只要是密乘弟子,都是金刚道友。虽然经书上说过,因为一切众生都被如来藏所摄,故都是道友,但犯此戒的界线,则是以是否得受灌顶作为衡量的标准。

在同一上师前得受灌顶,或在同一坛城中得受灌顶的道友之间犯失密乘戒,其果报更为严重。

所谓“在同一上师前得受灌顶”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某一道友在法王如意宝处得受了大幻化网的灌顶,而另一位道友又在法王如意宝座下得受过时轮金刚的灌顶,虽然二者得受灌顶的坛城不同,但因为是在同一上师座前得到的灌顶,所以就像是同父的兄弟姐妹一般;

所谓“在同一坛城中得受灌顶”,我们也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某一道友在法王如意宝座前得受了时轮金刚的灌顶,而另一位道友又在另一位上师座前得受了时轮金刚的灌顶,虽然二者得受灌顶的上师不同,但因为是在同一坛城前得到的灌顶,所以就像是同母的兄弟姐妹一般。因此,在这些金刚道友之间,就更应当注意团结,以礼相待。

犯此戒条并不需要是这么密切的金刚道友,只要是学密的道友,都属于此戒条的对境。这条戒很容易违犯,大家千万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现在汉地金刚道友之间的情况十分令人担忧。在有些城市,金刚道友之间四分五裂,形成了杂七杂八的很多派别。有的派别是以格鲁、宁玛等教派作为划分标准;有的又是以同一教派的不同传承,比如宁玛派内部所分成的白玉派、竹钦派等等作为划分标准;也有的是以不同的上师作为划分标准。大家各行其是、水火不容,派与派之间互相轻视、争长论短,都认为自己所学的法、自己所跟随的上师是最好的,对其他派别的法与上师都不屑一顾。

某些大德到这些地方去传法或者组织放生,也不得不面临一些尴尬局面:如果住在这一派的人家里,另一派的人就会不高兴;如果在这一派安排的地点传法,另一派的人就拒绝参加;如果跟这一派的人去组织放生,另一派的人就立刻退出……经常讲一些不利于团结的无聊话,从而导致金刚道友之间的矛盾甚至分裂。这种各立山头的做法是十分愚蠢而又幼稚的,金刚道友之间必须杜绝这种想法和行为。我们非常希望佛法或藏传佛教在汉地能健康地发展,正确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解除人们心中的烦恼、压力、忧虑和无知,进而引人走向幸福、光明;而不希望给人们带来没有必要的争论和烦恼。

怎样作就算是犯戒呢?此处的界限与以前所讲的完全一致。首先必须具有嗔恨心,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如果没有嗔恨心,只是出于利益对方的考量,就象父母打孩子一样地与道友发生争吵,或者说一些不中听的话,就不算犯戒。但是,如果是在以自私心所摄持的世俗嗔恨心的基础上,只要具备打骂中的任何一种行为,并且自己所骂的言语对方已经听见,就算犯戒。仅仅具备嗔恨心,却没有打骂的行为,是不会犯根本戒的。这些界线与《密宗十四条根本戒》所讲的一样,具体细节大家可以参看以前的《慧灯之光》。

大家务必注意,这条戒是很容易违犯的,只要以嗔恨心摄持,与密乘道友之间发生吵架的行为,就会犯此密乘戒。众所周知,类似吵架这种事情是随处可见的,但在金刚道友之间却必须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不懂戒条的要求,还情有可原,现在大家对这些界限都已经十分清楚,如果还明知故犯,就于理不容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谈举止,小心谨慎,安分守己,千万不要作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来。

5、对非法器保守秘密

此戒的主要宗旨,就是不能对非法器宣说秘密。

这里所说的秘密,可以分为十种。其中前四种,属于永恒的秘密,也就是永远都需要保守的秘密;后四种,则属于临时的秘密,这种秘密有时间限制,超过一定的时点,就不需要再保密;

第九种秘密,称为“应密”,也就是通过思维抉择出的应当保守的秘密。比如,在发现金刚上师、金刚兄弟的过失等等之时,以自己的智慧去思考后得出结论:如果将这些说出来,就会让人产生没有必要的误会,并使对方生起邪见,所以不能随意宣说。这种秘密,就属于应密;

第十种秘密,称为“委托密”,也即他人委托自己的所修本尊的名称等秘密。这里所说的“他人”,是指金刚上师与金刚道友。只要他们嘱咐自己不要外传,自己就切记不可外传。以上内容,就是违犯此戒所涉及的十种秘密。

这些秘密不能对什么人宣讲呢?就是尚未获得灌顶,或者对密法有成见的人等等。如果对方因此而对密法生起邪见,就算犯密乘戒。如果在自己泄露一切万法都是本来清净的佛的坛城等秘密之后,对方并没有因此而惊疑,继而使信心动摇,也没有生起一丝一毫的邪见,就不算犯根本戒。

其中四种永恒秘密中的第一种,就是前面已经讲过的密宗见解。

对于胜义谛方面诸法本性为空性光明的见解,修学大乘的人一般不会生起邪见,因为显宗经典中涉及这一内容的教证比较详实;

在世俗谛方面,密宗认为,一切万法都是本来清净的。一切众生,包括一位正在行持杀盗淫妄恶业的人,其本性当下就是佛,可如果不能当下证悟,便只能是一名烦恼深重的凡夫。

对此观点,很多修学显宗的人是难以理解的。虽然对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可如果将一位高举屠刀的恶棍认定为佛,他们却会惊得目瞪口呆,继而提出异议:这样说来,地狱的众生岂不也都成了佛吗?……对于这些见解,他们认为是愚蠢之至、荒谬之极的。所以,密宗在世俗谛方面的见解,就不能口无遮拦地向其他人随意公开,除了得受过灌顶,正在修持密法的金刚道友以外;

第二种永恒秘密,就是密宗的行为。修持密宗,有可能会作出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伟大行为。为了防止对方产生邪见,这些行为的内容,对已经得受过灌顶,却没有完全理解其内在含义的人,也不能够泄露。只有在他们逐渐了解适应之后,才能有次第地向他们逐步透露;

第三种永恒秘密,就是本尊的名字和本尊像;

第四种永恒秘密,就是修行的瑞相。也就是在修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验相。

后面这两种秘密,是对任何人都不能讲的,即使对方是金刚道友,也应当三缄其口。密宗甚至认为,如果自己的金刚上师不善于保密,自己担心将这些秘密向其表白,他可能会在上课或者聊天的时候向其他人泄露,也可以对金刚上师保守这些秘密。不是因为金刚上师不能听到这些秘密,而是因为他可能会告诉别人。如果别人知道这些秘密,自己的修行就不会有进展,就会停滞不前。当然,如果上师性格严谨,能够严守秘密,则告诉上师也无妨,因为他是金刚上师。但对金刚道友,就千万不要讲出自己本尊的名字、身形以及修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汉地很多居士对这个话题都非常感兴趣,经常乐此不疲地聚在一起谈论这些内容。比如自己梦见身色庄严的佛菩萨,见到奇异的光芒,或者见到一个美丽的天人等等,说得手舞足蹈,天花乱坠。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如果看到的是幻觉,那就只不过是一种无利无害的现象而已。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去执着它,也没有必要向他人炫耀,让它自生自灭便可。如果真正是修行的瑞相,就更不能向除了上师以外的任何人透露。讲出这些内容,会对自己的修行造成障碍,使自己的修行受损。若是为了欺骗别人,而胡说自己见到了本尊、空行母等等,因为是在撒谎,则有可能犯妄语戒;若是实情,则切切不可外传。虽然这样讲出去,对整个密法不会构成损害,但却会成为自己修行的绊脚石。

学佛就必须脚踏实地,不要随意向他人夸耀外道所津津乐道的诸如看到光,看到彩虹,感觉到气流等等之类的所谓感受,讲出来不但没有任何益处,反而会自招其损。

以上四种秘密,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永恒秘密。

关于临时的四种秘密,我们可以用一个比方来说明。比如,如果某人准备与三四位伙伴到山上去闭关一个月修习本尊的话,其修行的地点、时间、在同一坛城中共同修行的同伴,以及修行时所用的供品及法器,这四个内容都属于应当保密的范围,在闭关没有完毕之前,不能向他人透露。一个月的闭关结束之后,就不需要再保密了。

针对这一规定,荣森班智达认为,在密法已经为世人所接受并普遍公开的时代,泄露这些秘密也不成其为问题。可是密宗早期的传播不是很普及,世人对密法都心存戒备,在那种环境中,就应当保密。

在修行的时候,最好还是保守秘密,否则可能会带来人与非人的扰乱与障碍。所以,这四个内容在定期的修行没有完成之前,最好不要公开。

以上四种,属于临时的秘密。

第九种秘密前面已经讲过,就是可能会因引起人们的误会而对佛法、金刚上师、金刚道友不利,或者会给众生带来损失的种种自己认为应该保密的内容;

第十种秘密为委托密,是由金刚上师或金刚道友特意嘱托应当保密的事情。

以上十种秘密中无论哪一种都不能向未得灌顶的人,失坏誓言又不愿意忏悔的人,以前修习密法后来又退出的人,不信密法的人,以及不信因果、不信轮回的人透露。如果任意透露,对方一旦生起邪见,自己就犯失了根本戒。即使对方没有生起邪见,自己也会犯支分戒,此戒条与十四条根本戒中第七条的规定是相似的。

这些秘密并不意味着密宗里有什么问题,只是为了让人们慢慢地适应密法,在不伤害众生的前提下传播密法,因为密宗有一些显宗所没有的内容,而只听过显宗的人,就不一定能接受,就像禅宗刚到中国时和有些新的科学理论刚刚出来时,很多人不接受一样。

以上内容是《大幻化网》的五条根本戒,在《大幻化网》的颂词中说过:这五条戒包含了所有的密乘戒以及别解脱戒,任何人只要能清净护持这五条戒,就密宗而言,便算是戒律清净。但于此之上的大圆满戒律中却认为:这五条戒只包含了《大幻化网》以下的所有三昧耶戒。

以上介绍了根本戒的内容,下面讲支分戒。

(二)十条支分戒

支分戒分为两组,每一组有五条戒。其中第一组为不舍五毒;第二组为不舍五甘露。

1、不舍五毒

所谓五毒,就是指贪、嗔、痴、慢、嫉五种烦恼。

所谓“不舍”,应当这样理解:小乘认为,贪嗔痴等五毒,是实实在在的、必须断除的烦恼;而菩萨乘认为,贪嗔痴等五毒,不一定是必须断除的烦恼,如果有菩提心的摄持,以菩提心为前提或者助缘,就可以将烦恼转为道用;密宗的境界是很高的,它认为,实际上根本就不存在贪嗔痴慢嫉,所谓的贪嗔痴慢嫉,一旦证悟的话,就是佛的智慧,所以不需要舍弃。

当然,从凡夫人的角度而言,绝不能说五毒是佛的智慧,但证悟之后,在佛菩萨的境界中,这一切就是佛的智慧。

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如何行持呢?虽然通过我们修行境界的逐步提升,最终能真真切切地感悟到万法的原貌就是佛的智慧,但如果修行达不到这一层次,就永远不能体会或者触及这种境界。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境界,所以就必须先断除烦恼。以贪心为例,密宗也允许修持不净观,这种见解虽然与万法皆为佛之坛城的观点相违,但在尚未达至该境界之前,也可以用显宗不净观的修法来对治贪心,而不能信口雌黄地说出贪嗔痴应当存在,因为都是佛的智慧,修持不净观纯粹是愚蠢之举等等之类的话。

因此,请大家不要误解,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现在就不必断除烦恼,而只是将证悟之后,如拨云见日般豁然开朗的境界稍作描述而已。

2、不舍五甘露

五甘露的内容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要接受五甘露呢?因为这是密宗特有的、用以快速破除众生执着的一种方便。显宗推翻原有执着所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保守方式,而为了能更快捷地达到这一目的,针对具有一定密宗见解、修行基础以及承受能力的人,就有接受五甘露的要求,使其亲身体会到一切万法皆为平等,所谓清净与不清净只是心的执着这一真理。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密宗特有的行为之一。但是,密宗也极力反对强迫初入密道的弟子接受五甘露的做法。

针对这一戒条,在实际行持中应当如何处理呢?在无垢光尊者等上师的论著中说过,当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之前,首先可以享用以前辈成就者的甘露做成的甘露丸。现在的很多甘露丸中都含有少量的这些成分,如果服用这些甘露,就不算违犯此戒。如果没有这样的甘露丸,则可以在每日或者殊胜日吃饭的时候,将食用的饭菜等食品观想成五肉五甘露,这样作也可以算是接受五肉五甘露。

这十条支分戒比较容易守持,而根本戒的守持难度相对而言较大。如果违犯了支分戒,虽说有很大过失,可与犯失根本戒相比就微不足道了。如果破失了根本戒,并拒绝忏悔,就会对今生来世造成极大的危害,并使修行的功德受到破坏,甚至全盘毁灭,这是相当可怕的,所以称之为根本戒。而破失支分戒,只会因破戒的严重程度而使修行功德受到不同层次的破坏,但却不会受到根本性的毁灭,所以称之为支分戒。

三、结语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大幻化网》的根本戒与支分戒,作为学密的人,即使将来没有学到大圆满、生起次第等修法,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必须要遵守密乘的戒律,最好不要违犯。如果在迫不得已或故意的情况下破戒,就必须快速忏悔与恢复,这一点尤其重要。

有的人对此满不在乎,随意违犯戒律,之后又不励力忏悔,这是最危险的。这样不但会使长劫的修行善根付之一炬,而且等待他们的也将是万世不得超升的金刚地狱。

很多人在法王如意宝座前得受过灌顶,无论灌顶之时观想是否清楚,以殊胜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一定能使我们所有人都得到灌顶,这一点勿庸置疑。剩下的事,就是护持戒律了。如果在得到灌顶之后犯了戒,密乘戒的优点就是,如找不到任何上师,通过观想金刚上师,就可以在上师座前重新接受灌顶。至于接受灌顶的方法,在《普贤上师言教》中“上师瑜伽修法”的最后,就有领受灌顶的相关章节,通过这一方法,即可恢复密乘戒。

小乘别解脱戒在这一点上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没有破戒后的恢复方法。密乘戒超胜于其他戒种的长处之一,就是具有殊胜的忏悔与恢复方式。

如果能够清净持守密乘戒,即使今生不能得到解脱,在不久的将来,也必然会获得成就。这是作为正量士夫的佛陀亲口所说的,佛陀是绝对不会打妄语的,而我们也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密乘戒可以使我们快速成就金刚持的果位,也可以将我们打入惨不忍睹的金刚地狱。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何去何从,任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