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辅导rxl-fd02
Total words: 1,336. Estimated reading time: 11 hour and 24 minutes.
入行论辅导第2品(15-28)
《入菩萨行论》第15节课
今天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帮助有情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的殊胜方便,未生菩提心令生起,已生菩提心令增上。这部论典对于学习大乘佛法的后学者相当殊胜。
《入行论》前三品主要讲述菩提心未生令生起;四、五、六三品是已生令不退;七、八、九品是不退而增上;第十品是将善果回向利他。现在我们的学习还属于第一阶段:菩提心未生令生起。
为了让我们有兴趣修学菩提心,寂天菩萨在第一品以善巧方便宣讲了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我们如果认真学习了第一品,相信对菩提心的殊胜功德一定会产生信心,有信心之后,我们就会想到应该怎样发起菩提心。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真实生起菩提心方法,这是第二品和第三品的内容。第二品是忏悔罪业,第三品是受持菩提心,忏悔罪业实际上是受持菩提心的加行。
我们要想发起菩提心,如果罪业很深重是相当困难的。菩提心是一种非常清净、非常伟大的利他心态,如果我们的内心罪业深厚,相续非常污浊,就难以产生出殊胜清净的菩提心,所以在发起菩提心之前必须要清净罪业。
除了清净罪业,还要积累资粮。在第二品和第三品中,还没有通过仪轨受戒之前,都是宣讲顶礼、皈依、忏悔、随喜等修法。这些修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清净罪业;另一类是积累资粮。我们要生起菩提心,首先要再再串修“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的菩提心本体,对正行的所缘再再串习是非常重要的;然后还要从清净罪业和圆满资粮两方面入手,才可以具备生起菩提心的机缘。
大乘的两大车轨——无著菩萨和龙树菩萨,他们对此的观点略有不同。龙树菩萨的观点是,要受持菩提心必须清净罪业;无著菩萨认为,要受持菩提心必须有广大的资粮。要忏悔罪业肯定需要圆满资粮,要圆满资粮肯定需要清净罪业,只不过他们强调的角度各有侧重,所讲与本论内容非常相合。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既需要忏悔罪业也需要圆满资粮,所以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要忏悔相续中的罪业。在受戒的传承中,我们在受菩萨戒之前,有时会陈设非常庄严、殊胜的供品,通过殊胜的供品得到殊胜的善根,有了善根之后,内心就有了受菩萨戒的所依,所以第二品、第三品在正行发心之前,属于加行的部分。
丁二(受持之方法)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第一、总义。总义即总纲。关于菩提心的总纲,上师在讲义中说,虽然这个总义在第二品忏悔罪业之前出现,但内容不是对忏悔罪业总义的描述,而是宣讲受持菩提心的总义。为什么要安排在第二品之前,而不安排在第一品之后呢?分析下来,第一品主要宣讲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引发我们对菩提心的兴趣,知道了菩提心的利益之后,我们就有了想要发起菩提心的心,生起了想要求得菩提心的意愿。所以第一品学完之后,我们开始准备受持菩提心,所以在第二品之前宣讲菩提心的总义是非常合适的。我们要发菩提心,需要知道菩提心的本体到底是什么?它的分类如何?受戒如何受?犯了戒之后如何忏悔还净?这些都需要对菩提心的总义有所了解。明了总义之后,学修菩提心就有了一个总的指导思想,以这个总思想去修学,我们的思想、行为就不会出轨。这对于学习正法的初学者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讲菩提心的时候会牵涉到总义、别义等方面,实际上学中观时,对中观的总义也要了知;学唯识对唯识的总义要了知;学戒律对戒律的总义要了知,等等,都要有一个总纲性的描述。总义的字数不多,但是意义非常精要,掌握总义对理解论义有很大帮助。
戊一(总义)分二:一、抉择发心;二、随发心而行持。
首先讲第一、抉择发心。对发菩提心这个问题怎样抉择?菩提心的本体、体相、分类等等,在藏地各大寺院是属于辩论很多的问题,自从弥勒菩萨造了《现观庄严论》到现在,这些问题一直都在辩论。这是非常广大、甚深的问题,所以历来有很多辩论。对我们来讲,可能没有时间、精力或者机会去学习很多不同侧面的辩论,但是只要掌握了基本内容,再加上不断串习,内心中是可以生起菩提心的。就是说,知道修行的窍诀对于我们生起菩提心已经足够了。当然,如果能够进一步深入了知菩提心,对我们的发心会有更深层次的帮助;但是如果经常辩论菩提心的体相等问题,却从来不实修,我们的内心还是生不起菩提心。相反,如果掌握了一些修法,慢慢去串习、修学,我们的内心还是可以渐渐产生菩提心。所以学习这些内容,使内心中真正生起利他的菩提心,这才是最重要的。故有机会可以广闻博学,实在没机会,《入行论》总义所讲的内容,作为我们目前修学的指导已经足够了。
首先讲第一本体。
〖一般来说,如果对诸位大德的论典进行详细分析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大乘道所摄的一切心均是发心。〗一般来讲,从普遍的角度看,如果对诸位大德的论典(主要指大乘论典)进行详细分析,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大乘道所摄的一切心都是发心。这个发心就是指发菩提心。大乘道所摄的“一切心”,前提是为大乘道所摄,这个“一切心”有些论典讲菩提心,有些讲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际上,慈悲喜舍被大乘道所摄,也离不开菩提心的范畴。有的论典讲是信心。信心是为了利益众生而缘智慧的一种心态,也属于发心。发心有两个体性:一个是以大悲缘众生,一个是以智慧缘佛果。信心主要是缘佛果的一分,这一分是菩提心的一部分;慈悲喜舍缘众生的一分也是菩提心的一部分。所以大乘道所摄的心都是围绕发菩提心而展开的,虽然有时候把发菩提心当成单纯的发心,但发心的意义是非常广的。前面我们也学习过发心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包括发愿、行为。行为也是发心,属于行菩提心的范畴。综上所述,大乘道所有的心态,都围绕菩提心而开展,或是利益众生的心,或是为利益众生而发誓成佛的心,都不会离开这两类心态。
〖而在此场合的发心本体,正如《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此处宣讲菩提心的本体如何认定呢?这里引用了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是五部大论中的般若,对般若经中修证次第的隐蔽部分做了非常明显的开显,其中包括发菩提心的内容。此论认为:菩提心的体性就是“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这是一个我们经常引用的著名教证,有关菩提心的体性都是从这个教证认定、开显,
所谓的发心是什么?发心是“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这里面含有两种心态、两个不同的所缘:第一个是“为利他”,是以大悲缘众生。发菩提心就是为了一心一意利益所有众生,暂时要利益、究竟也要利益。如对缺衣少食的众生暂时赐予安慰,或做一些公益事业都属于暂时利他;究竟的利他是将众生安置于佛地。为了暂时和究竟利他而求正等菩提,就是为利益众生愿成就佛果,为了利益众生我要发愿成佛、发誓成佛。
“求正等菩提”是菩提心的第二个体性,是以智慧缘佛果,为了利他而求正等菩提。为什么呢?因为在所有能够利他的身份中,只有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才能够最大程度利益众生,没有丝毫缺憾地利益众生。如果你是个凡夫能力有限,虽然有利他的心但没有利他的力量;如果你是声闻或者菩萨,虽然也具足了一些力量,但是因为障碍没有完全消尽,种种功德没有完全获得的缘故,也没办法真实利他;只有在成就了佛果之后,利他的方方面面才圆满了。既可将众生安置于暂时的安乐地,也可将众生安置于圣者地、乃至佛地,佛具足了全面利他的能力。所以我们真正想利他,就不能在利他过程中因能力有限而留下遗憾,只要自己成佛了,能力就圆满了,就可以全面利他。
第二个所缘是“以智慧缘佛果”。以智慧缘佛果的前提也是为利益众生而求正等菩提,不是为了自私自利。如果没有前面利他的前提,求正等菩提有可能落到为自己获得安乐的陷阱中去。所以发心为利他,一定是利他在前,为了利他才求成佛果位。以上讲了以大悲缘众生、以智慧缘佛果是菩提心的本体。
第二个科判是讲分类,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侧面进行分类。
〖通常而言,发心从地界的角度来分〗首先从地界的角度来分,发心可以分为四种:〖有凡夫信解行发心、不清净七地殊胜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以及佛地断障之发心四种。〗第一类是凡夫地所摄,中间二类是菩萨地所摄,最后一类是佛地所摄。
最初一类凡夫所摄为信解行发心,也叫胜解行发心。信解行发心主要是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发心,为什么称之为信解或者胜解呢?它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对于利他发菩提心或者修菩萨道的方法,内心中已经有了殊胜的信解,相合于信解的行为、发心,称之为信解行发心;另一个是相对于菩萨地而言,(菩萨地的发心是能够真实发起的一种殊胜意乐的发心,)在凡夫地的时候主要是信解,还没有广大利他的善巧方便或能力。总而言之是属于信解的阶段,还没有达到实际获得或实际行持的层次。
第二类是不清净七地殊胜意乐发心。什么叫不清净七地?一地到七地的菩萨,在初地已经获得了圣者菩萨的果位,但是相续中还存在烦恼障的种子,从这个角度就称为不清净七地,这是一种主流的解释。还有一种解释是说:一地到七地菩萨,在出定位时所看到的景象,仍然是不清净的显现。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柱子、山河大地,一地到七地菩萨在出定位的时候,看到的也是这些。从一地到七地之间有七个地,所以叫不清净七地。虽然一到七地菩萨的相续中存在烦恼障的种子,但是绝对不会如凡夫人一般产生强烈的烦恼。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存在种子,但是没有让种子现行的缘——非理作意。菩萨从初地起已经证悟了实相,了知了万法的本体,不会对外界产生的颠倒认知,缺少了非理作意的缘故,相续中虽然有烦恼的种子,但是绝对不会现行粗大的烦恼。
为什么叫殊胜意乐发心呢?一地之后的菩提心属于殊胜意乐,有别于凡夫的非殊胜意乐,已认知了殊胜法界,自他平等的修法、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已在相续中真实生起,从这个角度讲叫做殊胜意乐。一到七地菩萨利益众生的心非常真实,所以称之为殊胜意乐发心。
第三类是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第八、九、十地称之为三清净地。解释的方式参照不清净地可以了知:一地到七地之间相续中存在烦恼障的种子,从这个角度讲叫不清净。到八地之后,相续中烦恼障的种子已经彻底消亡,所以八到十地叫做三清净地。还有一种解释方式:从八地开始在出定位,自然见到一切山河大地不再是不清净的显现,而是呈现为清净的佛刹土、无量殿,所有外境全部转为清净的显现,从这个角度讲称之为清净地。
三清净地的发心称之为异熟的发心,什么叫做异熟呢?从果的角度来讲,异熟果一旦成熟是没办法改变的,因为已经属于果位。到了八、九、十三清净地,以前的发心、发愿经过修持都已经成熟了,自然而然就会利益众生,自然而然就会趋向于佛果,属于果成熟的阶段,所以称为异熟发心,所发的愿都会成熟。
在凡夫地所能利益众生的数量非常少,没办法真实利益众生;在不清净七地,因为有了殊胜的意乐发心,有了现证空性的智慧,所以能力很强,相对于凡夫地,不清净七地可以利益部分众生,让部分众生相续成熟;而到了三清净地可以让更多众生相续中的功德成熟,因为已经到了异熟地发心,到了果地,发的愿很容易成熟;最后到佛地,可以让所有众生的相续成熟。
第四类是佛地断障之发心。十地之后就到了佛地,到佛地的时候,一切的障碍已经远离,一切的功德已经圆满,已经到了大乘的无学地。断障发心是指所有的障碍完全断除,所有障碍的种子习气都完全不存在了,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阻碍佛陀展开任运自成、无勤无作利益众生的事业,从这个方面称为断障发心。以上讲了以地界分类的四种发心。这种分类法来源于弥勒菩萨所造的五部论之一:《大乘经庄严论》。〖《经庄严论》中云:“诸地信解行,增上净意乐,异熟许别义,断障四发心。”〗《大乘经庄严论》这样讲:发心从诸地的来分,有凡夫的信解行发心、一到七地的增上清净意乐发心、三清净地的异熟发心、(“许别义”是讲异熟的发心和清净意乐的发心是有差别的。)断障四发心。第四种是指断除一切障碍的佛地发心,总共有四种发心。
〖从助伴,比喻的侧面来分。〗从助伴和比喻的侧面来分,〖如《现观庄严论》中云,〗《现观庄严论》分了二十二种,不但《现观庄严论》这样分,《经庄严论》第五品发心品也同样分为二十二种。此处二十二种发心,按照全知无垢光尊者的观点,〖如《现观庄严论》中云:“如地金月火,藏宝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何流云。”〗是从大乘的小资粮道到大乘菩萨十地之间的发心,不包括佛地。
“如地金月火”这一句当中有四种发心,“地、金、月”分别属于大乘的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和大资粮道三种阶段的发心。第一个“地”是大乘的小资粮道,从发起了无伪的菩提心开始,就进入了大乘的小资粮道,小资粮道是最靠近凡夫的界限。我们要进入真正的大乘五道,就必须发起殊胜的无造作的菩提心,如果生起了无造作的菩提心,就进入了大乘的小资粮道。然后次第修行到中资粮道、大资粮道,再进入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加行道结束后,就进入大乘的见道初地,然后经过大乘十地最后成佛。
第一“如地”。如地就好象是大地一样,是一切有情无情的所依。小资粮道的发心犹如大地一样,能够令其它功德生成、增长和依靠。这是如地的发心。
第二“如金”,如金是中资粮道的发心。黄金是很纯净的,品质不会随便改变。到了中资粮道的时候,发心犹如黄金一样非常稳定。这是如金的发心。
第三“如月”,这个月是新月。新月是什么意思呢?新月代表不断的增长、圆满。到了大资粮道,菩萨的功德——所有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犹如新月一样不断增盛。这就是大乘的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大资粮道的发心。
然后是“如火”。加行道的发心用“火”作比喻,火有焚烧的作用,加行道的功德就是烧尽一切障碍。另一方面,《经庄严论》的注释是从火上加薪的角度讲,不断增添柴火,火就会越烧越旺。在加行道中,通过菩萨不断的加功用行,不断的精进修持,种种功德犹如火上加薪一般,会越来越旺盛。
火之后开始宣讲菩萨地的发心。从“藏”开始到“歌”,分别宣讲十地菩萨的发心。
首先,初地菩萨的发心如“藏”。“藏”是宝藏,宝藏是一切快乐的源泉。初地菩萨主要是布施度,和布施相应的发心犹如宝藏一样,能够成为一切众生快乐的源泉。一切众生通过菩萨的布施而得到财布施、无畏布施和法布施。宝藏是一切众生快乐的源泉,大乘菩萨的布施也能成为众生快乐的源泉。
二地菩萨的发心如“宝源”,宝源就是宝库,或是宝矿,是很多珍宝的产地、来源。同样的道理,二地菩萨相续中的功德是持戒增盛,菩萨所守持的清净菩萨戒的本体,也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佛法中高度赞叹持戒的功德,这个比喻是讲,有了持戒的功德,其它功德都会源源不断具足,其它功德的来源都是持戒波罗蜜多,所以和持戒相应的发心就称为宝源。
三地菩萨的发心如“海”。大海很深很广,大鲸鱼在海中翻腾,轮船在海面航行,都不会影响大海的本体。虽然有时候狂风大作,巨浪滔天,也只是起一些波浪而已,整个大海仍然不增不减。三地菩萨是安忍增盛,根本不会因为世间人的辱骂或做一些非法的事情而无法忍耐,菩萨的安忍如大海一般,非常平静深广。
四地菩萨的发心如“金刚”。金刚无坚不摧,不被其它金属所坏。菩萨相续中的精进犹如金刚一样,根本不会被各式各样的懒惰所胜伏。四地菩萨非常精进,对善法有很强的意乐,他会不会因为某种原因停止自己的修行呢?根本不会。菩萨对正法的欢喜已经远远超胜了对任何法的兴趣。犹如金刚不被其它金属所摧毁一般,菩萨的精进也不会被任何形式的懒惰所摧毁。上师提到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讲,东方人的懒惰和西方人的懒惰不一样。东方人的懒惰就是晒太阳、闲聊、无所事事;西方人的懒惰是忙碌于琐事,虽然忙碌但对善法没有兴趣。形式虽不一样,总之都是在善法方面不精进,跟善法没关系,都叫懒惰。菩萨对任何形式的懒惰都已经超越了,对善法非常有兴趣、非常有希求心。这是四地菩萨的发心,犹如金刚一般。
五地菩萨的发心如“山”。山指须弥山王,不是一般的山。须弥山非常高大、稳固,再大的狂风也没办法动摇须弥山。同样,五地菩萨相续中的禅定犹如须弥山一般稳固,任何散乱没办法动摇菩萨的禅定。
六地菩萨的发心犹如“药”一般。药是灵药、妙药。《经庄严论》的注释中讲,有的药仅仅接触就能治病,如仅闻药香就能治病,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就如闻到妙药就能治病一样,菩萨相续中增盛的智慧波罗蜜多犹如良药一般,能够有效治愈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病。
七地菩萨发心如“友”。七地发心与方便度相应,这时称为如亲友一般的发心。真正的亲友,无论在自己富裕还是贫穷的情况下,都不会舍弃自己。和“友”相似,七地菩萨相续中的菩提心不会伤害众生,也不会舍弃众生。按《经庄严论》的注释,具体表现为四无量心。菩萨相续中的四无量心犹如亲友一般,在众生缺乏快乐的时候,以慈心给予欢乐;众生痛苦的时候,以悲心拔除痛苦;众生欢乐的时候,以喜心愿欢乐再再增上;众生堕于贪嗔的时候,以舍心让他远离。所以不管众生处于哪种状态,菩萨都不会舍弃众生,都能够通过慈悲喜舍度化众生,让众生获得快乐。
“如意宝”是相应于第八地菩萨的发心。如意宝可以随心所欲降下一切所欲之物,满足众生的愿望。八地菩萨相续中的功德,犹如如意宝一般,能够满足众生的一切所欲。在《经庄严论》中是以神通进行安立,通过天眼通、天耳通等等五种神通如意帮助众生。
九地菩萨的发心比喻为“日”,就是太阳。太阳能成熟地上的谷物、庄稼等,有成熟万物的力量。同样,如“日”一般,菩萨相续中的十力[1],也能够帮助众生相续中的善根成熟,将众生安置于解脱地,或是殊胜的佛地。
十地菩萨的发心如“歌”。美妙的歌声众生都喜欢听闻,十地菩萨的智慧犹如美妙的歌声一样,令众生十分快乐、欢喜。此处的智慧度,主要表现在菩萨的四无碍解[2]上面。菩萨对一切万法的名称、所表达的意义,乃至不同的方言所表达的意思,对它们的意义展开宣讲的时候,都能够让众生非常快乐、满意。这样就表现了菩萨的智慧度非常超胜。
以上讲述了一地到十地菩萨的十种助伴和比喻。
下面对菩萨相续中其余的功德用不同的比喻进行安立:
“王库及大路”:首先讲“王”,犹如国王一样的殊胜发心。如国王非常自在一样,菩萨相续中的菩提心也非常自在;或者菩萨相续中的殊胜神通也能够自由自在帮助众生,这是一种解释方法。还有一种解释方法:就像国王下令之后不能违越一样,同样,众生对四依四不依也不能违越。菩萨和众生相应的心所,主要是表现在四依四不依上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违背了国王的意志会受到惩罚,违越了四依四不依,也会对自己的相续造成很大的伤害。
“库”,库就是仓库。仓库的比喻对应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仓库具足很多物资,同样,菩萨相续中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犹如仓库一样,具有很多殊胜的功德。仓库中有很多资具,能够帮助众生过上幸福生活。菩萨相续中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也能够让菩萨得到自利利他的功德。
“大路”:士夫都是经由大路进入城市,没有路就无法进城,如同由大路能够到达目的地一样,菩萨相续中的三十七道品(即四念住、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也犹如大路一般,一切众生依靠大乘三十七道品的大路可以顺利到达成佛的大城。
“车乘”:乘坐车乘可以帮助我们趋向目标,车乘具足两个轮子不能缺少。同样,菩萨相续中的发心也具足大悲和胜观(有的讲寂止和胜观,大悲和胜观就是悲智,或者寂止和胜观即止观),止观双运、悲智双运,就像车乘的两个轮子一样,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就没办法起到车乘的作用。所以具足寂止和胜观也是菩萨殊胜的修行发心之一。
“泉水”:泉水有个特征就是源源不断,我们在山里看过泉水,它总是不断地涌出,没有停留的时候。菩萨相续中总持和辩才的智慧也是源源不断,犹如泉水一般不断涌出。总持就是陀罗尼——句不忘、义不忘、句义皆不忘等等,辩才是无有穷尽。这是和总持、辩才相应的殊胜菩提心。
“雅声”从字面上讲,好听的声音叫雅声,能够带来好消息的声音也称之为雅声。麦彭仁波切在《大乘庄严经论》注释中讲解雅声时打了一个比喻:一个人到外地做生意,把钱弄丢了,人生地不熟,正在非常痛苦之时,有人告诉他:“你的亲友马上来了!你丢的钱也找到了!”这个消息就是雅声,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欢乐。一方面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居然亲友就要到了;另一方面赖以生存的资金也失而复得,这个消息对他来讲简直太好了。或者一个人病入膏肓已经无可救药,后面突然得知某种药可以完全治好他的病,这个消息就叫雅声。能够让众生得到欢喜的一种声音,就称之为雅声。雅声这个比喻所对应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四法印。四法印所宣讲的“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法义,能够将众生从痛苦的深渊中解救出来。众生正在痛苦不堪的时候,如果能够听到四法印的声音,就会非常欢喜,所以四法印的声音就称之为雅声。
“河流”:比喻源源不断、无勤作的自性。指八地以上菩萨的发心如河流一样。一个八地菩萨修一种法,其他所有的八地菩萨都同样修一种法的境界叫同行道,有了同行道之后,八地菩萨就可以像河流无勤流入大海一样,无勤作地成熟、利益众生。
“云”:和法身相应的心所犹如云。云中饱含雨滴,可以降下雨水,普遍利益地面上的众生。同样,菩萨的相续中也充满了种种智慧,从智慧云中降下法雨普润众生。
以上简单地宣讲了《现观庄严论》和《经庄严论》当中22种发心的分类和比喻,大概可以了知发心的部分分类。
〖从获得方式的角度来分,有以名相而得与以法性而得两种,〗“名相而得”是指通过仪轨获得菩提心。通过善知识宣讲一种仪轨,受者跟着重复,通过这种名相而获得菩提心,这是一种方式。“以法性而得”指通过法性获得,什么时候证悟了法性,什么时候就获得了菩提心。这里主要是指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通过法性而获得的,世俗菩提心可以通过名相而得。
〖从所缘境的角度,有世俗与胜义两种发心,〗从所缘境的角度讲,缘世俗有世俗菩提心,缘胜义有胜义菩提心,这是从所缘境的角度分的。〖从意乐加行的角度有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两类,〗从意乐的角度是愿菩提心,从加行的角度是行菩提心。〖适应此场合的分类是最后一种。〗《入行论》的分类主要是以意乐安立愿菩提心,以加行安立行菩提心。
己二(随发心而行持)分三:一、受戒方法;二、护戒方法;三、还净方法。
第一、我们要受戒,受戒必须知道要具足什么条件;第二、受戒之后怎么护戒;第三、如果犯了戒,怎么样还净,让戒律重新变清净?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讲都是相当重要、关键的。
庚一(受戒方法)分三:一、受戒之对境;二、受戒之补特伽罗;三、受戒之仪轨。
第一、受戒之对境:就是说受戒在什么样的人面前受。受戒的对境是必须要考虑的,能够传菩萨戒的人,必须要具足一定的法相、条件才可以传戒。不是随便找一个人,或者我觉得他可以给我传戒,就在他面前受戒。受菩萨戒的对境是需要观察的,如果传戒者有功德,我们可以在他面前受,如果不具足功德,受戒能不能得到戒体就需要观察了。受戒的对境对我们来讲是很关键的。
〖《菩萨别解脱经》中云:“得传承、受律仪亦从守护菩萨学处真实具戒者处得受。”〗《菩萨别解脱经》中说:如果要得大乘的传承,受大乘的律仪,必须从守护菩萨学处者获得。传戒者第一要具戒,第二必须要认真守护菩萨戒、没有犯根本戒。如果他根本就没有戒,我们在他面前就得不到戒;即使他受过戒,但是后来犯了菩萨根本戒,并没有真实恢复,也没办法得到戒。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守护菩萨学处者、真实具戒者处得戒,这是总原则。下面就引用不同的论典,分别宣讲具体的法相。
〖《菩萨戒二十颂》中云:〗《菩萨戒二十颂》是月观论师旃札古昧宣讲菩萨学处的一个论典,有二十个颂词。里面说:〖“当于持戒具智慧,具力上师前受戒。”〗这里讲了三个条件:第一是持戒。持戒首先必须要有菩提心,菩萨戒的基础就是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当然也得不到真实的菩萨戒。所以第一个条件是具有菩提心,在菩提心基础上具有菩萨戒,并且守持殊胜的菩萨戒。
第二是具智慧。具智慧就是对得戒的方法、受戒的方法、还净的方法很了知,对大乘六度修法也很精通,并不是一无所知、非常愚笨的人。所以必须要具足了解大乘的经论、大乘修法等等的智慧。
第三是具力。要具足断烦恼的能力、传戒的能力等等。我们必须在具力的上师前受戒。
〖此论中也说,〗此论是指《入菩萨行论》,《入行论》第五品静虑品中说:〖“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就是说:我们对具足两种条件的善知识应该经常依止,即便舍弃生命也不要离开。哪两种条件呢?第一是“善巧大乘义”,第二是“安住净律仪”。“善巧大乘义”是对大乘的教义非常精通,对大乘的基道果、见修行果非常通达,叫做“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是对大乘的戒律非常重视,经常守护大乘戒律。大乘的学处也包括了大乘的修法。“善巧大乘义”我们可以理解为见解很殊胜,“安住净律仪”是行为很殊胜。净律仪实际上就是讲了护持菩萨道的修持方法,后面要学习:禁恶行戒,遮止一切恶行;摄善法戒,修行一切善法;饶益有情戒,饶益一切众生。实际上把大乘的戒律守护清净,已经基本上圆满了大乘的修行,所以“安住净律仪”指行为上非常清净。“珍贵善知识”:对于这种珍贵的善知识应该舍命也不离开,要经常依止。
〖如果实在寻觅不到这样的善知识,就在三宝所依前受戒。〗如果找得到,一定要在这样的善知识面前受菩萨戒。因为在殊胜的菩萨面前受菩萨戒,容易产生惭愧心,(因为在某位上师面前受戒时有一种承诺,这种承诺比较容易引发惭愧心。)如果后来遇到犯戒的违缘,也容易忆念当时的承诺,所以受戒的对境也有一种遮止的力量。在我们这个时代,殊胜善知识还是有的,只不过是时间长一点,距离远一点,还是能找到。在汉地、藏地,都有具相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这样的善知识。如果各方面条件实在不具足,实在找不到这样的善知识,自己又很想受戒,此处就说了,在佛法僧三宝所依面前也可以受戒。
〖这是《菩萨地论》中说的。《学集论》中云:“若无有善知识,则尽己所能观想安住十方之诸佛菩萨现前而受戒。”〗在找不到善知识的情况下,尽己所能地观想皈依境,观想安住于十方的诸佛菩萨,请他们来到前方的虚空中,然后在他们面前,通过如理如法地念诵仪轨之后,(第三品中有受戒仪轨,《喇荣课诵集》也有受菩萨戒的仪轨)最后还是可以得到菩萨戒,这也是受戒的一种对境。有善知识在善知识面前受,没有善知识,就观想在三宝所依面前受戒。
辛二、受戒之补特伽罗
就是说受戒者需要怎样的身份。〖虽然《道灯论》中说:“恒具余七种,别解脱戒者,乃有菩萨戒;善根非余有。”〗在阿底峡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灯论》中说:真正具有殊胜所依的受戒者是“恒具余七种,别解脱戒者,”即具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男居士、女居士,还有在家正学女这七种别解脱戒的人,他们可以受菩萨戒,也就是受戒者的身份至少是一个居士,有五戒或者一戒。“善根非余有”:除了具有这些善根者之外,其他的人不能够受菩萨戒。
无著菩萨对阿底峡尊者的教言做了分析,认为有一定的密意和必要:〖但如果菩萨戒的所依身份必须是具足声闻别解脱戒者,那么清净刹土中的菩萨就成了不具备菩萨戒,〗如果所有受菩萨戒的人必须先具足声闻比丘戒,那么住在清净刹土中的菩萨就不具足菩萨戒了,因为在清净刹土中的菩萨不是声闻,不需要受别解脱戒。还有在《宝积经》等经典中记载:一些天人、天龙夜叉等,在听完佛讲法之后,相续中发起菩提心,受持菩萨戒而成为菩萨。如果如上所说,他们也是没办法受菩萨戒的,因为他们无法成为别解脱戒的所依。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也不应具足菩萨戒了。
这样有两个过失:第一是住在清净刹土中的菩萨不具足别解脱戒的缘故,他们也不能具足菩萨戒,因为所依的身份必须具足别解脱戒,有这个过失。第二是〖并且在死亡时也会失去菩萨戒等等有许多过失。〗死亡的时候也会失去菩萨戒,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别解脱戒是尽形寿的戒律,如果菩萨戒必须在别解脱戒的所依上才能够具足,就是说别解脱戒成了菩萨戒的所依,那么别解脱戒是一种尽形寿的戒,死亡之时别解脱戒自然失去;如果别解脱戒失去了,那么依靠它的菩萨戒也会失去。好比壁画是依靠墙壁而存在的,如果墙壁倒塌的话,壁画也不会存在。所以如果菩萨戒要以别解脱戒为所依,那么死亡之后菩萨戒也会失去。但是菩萨戒不是尽形寿的戒律,菩萨戒是从现在开始乃至于到成佛之间都一直存在的一种戒体。所以如果我们在很多世之前曾经受过菩萨戒,而且一直没有遇到菩萨戒的违品,实际上相续中还是具有菩萨戒的。上师也讲过,有些旁生如果以前受过菩萨戒,而且菩萨戒没有毁坏,虽然因业力转为旁生,但它相续中的菩萨戒还是有的。所以有这样的过失。
〖关于这些,在《释论》中都有宣说。想来,阿底峡尊者对大乘法藏了如指掌,决不可能承认菩萨戒的所依身份必须具足别解脱戒,〗就是说,想来阿底峡尊者对所有大乘法都是非常了知的,肯定看到很多经典中讲一些天龙夜叉具有菩萨戒的身份,所以他不可能说必须具足别解脱才算具足菩萨戒。
〖我认为,阿底峡尊者实际上是为了遮破当今许多人士连一分别解脱戒也不能守护却自诩具足菩萨戒〗这是第一个必要。什么必要呢?因为当时有些人看不起别解脱戒,连一分别解脱戒也不想受持,却自诩自己是菩萨,具足菩萨戒。为了遮止具有这种观念的人,让他们重视别解脱戒,所以阿底峡尊者说,菩萨戒只有在七种具有别解脱戒的人身上才能够生起。
第二个必要:〖以及认为菩萨戒意义微小而戒条繁多的这些分别妄念,〗还有些人认为受菩萨戒意义微小而戒条繁多,不愿意受菩萨戒,觉得别解脱戒很殊胜,意义很大等等。实际上阿底峡尊者认为菩萨戒的意义很大,为什么呢?因为它必须要在七种别解脱戒的基础上才能受,以别解脱戒作为基础、所依。为了打破这些分别念,〖才说必须是具别解脱戒的身份。《道灯论自释》中这样写道:“只是为宣说殊胜所依,而其它所依也可生起戒体。”〗所以在《菩提道灯论自释》中,阿底峡尊者这样解释:实际上宣讲受持菩萨戒必须以别解脱戒作为所依,只是为了强调殊胜所依。所依可以有很多种,殊胜所依是别解脱戒,其它所依也可以受持菩萨戒。
关于这个问题,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也有一番讲述:甚深见派的观点没有说一定要以别解脱戒做为所依;广大行派的观点如无著菩萨、阿底峡尊者,他们说必须要以别解脱戒作为所依,实际上二者之间是不矛盾的。分析而言,殊胜所依最好是以别解脱戒为基础,其它所依虽然没有说,比如甚深见派虽然不需要以别解脱戒为所依,但实际上也没有说:你不发誓断除杀生也可以受菩萨戒,虽然没有讲别解脱戒这个名称,但实际上你要受菩萨戒的话,也必须要发誓不杀生,以这一条戒律为所依,才可以生起菩萨戒,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受菩萨戒,如果连这个承诺都没有,想受菩萨戒是不可能的。所以对甚深见派、广大行派这两种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我们就知道实际上是不相违的。
〖由此可见,具不具足别解脱戒都可以,只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的有情就必定能生起菩萨戒体。〗通过前面的内容可知:具足别解脱戒成为殊胜所依;虽不具足别解脱戒,但是有发誓不杀生等善行以上的基础都可以受戒。最关键的是,要具足对众生的悲心、对大乘道的信心和想受戒这三种条件,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有情就必定能生起菩萨戒体。以上讲了受戒之补特伽罗。
对我们来讲也是如此,学法的人有些是出家人,有出家戒,有些是在家人,有居士戒,以这些戒律作为基础就可以顺利地受戒;如果没有这些戒律,至少也要承诺不杀生等善行,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受菩萨戒。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最好是有了殊胜所依再来受菩萨戒,因为受持的戒律多,断掉的恶习就多,修持善法具足的顺缘就多,从而可以顺利地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对于受戒者补特伽罗的身份,我们需要如是了知、如是宣讲,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1]《大智度论第二十五卷》问曰:佛有十力四无所畏,菩萨有不?答曰:有。何者是?一者、发一切智心,坚深牢固力;二者、具足大慈故,不舍一切众生力;三者、不须一切供养恭敬利故,具足大悲力;四者、信一切佛法,具足生一切佛法及心不厌故,大精进力;五者、一心惠行威仪不坏故,禅定力;六者、除二边故,随十二因缘行故,断一切邪见故,灭一切忆想分别戏论故,具足智慧力;七者、成就一切众生故,受无量生死故,集诸善根无厌足故,知一切世间如梦故,不厌生死力;八者、观诸法实相故,知无吾我无众生故,信解诸法不出不生故,无生法忍力;九者、入空、无相、无作解脱门观故,知见声闻、辟支佛解脱故,得解脱力;十者深法自在故,知一切众生心行所趣故,具足无碍智力。是为菩萨十力。
[2]《大乘庄严经论卷十》次说菩萨四无碍解。偈曰:“于门相言智,通达无比伦。此即是菩萨,四种无碍解。”释曰。第一者谓知门智。能知义中所有名门差别故。第二者谓知相智。能知此义属此名故。第三者谓知言智。能知异土言音故。第四者谓知智智。能知自能说法故。知此四种是无碍解。
《入菩萨行论》第16节课
下面继续学习第三个科判:
辛三、受戒之仪轨
“受戒之仪轨”即受菩萨戒需要什么仪轨。对于发愿菩提心需不需要仪轨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不需要仪轨。〖《菩萨地论》中没有提及说愿菩提心的仪轨。〗在《菩萨地论》、《瑜伽师地论》中,没有提到单独受愿菩提心仪轨的方式。〖法友尊者等也认为愿菩提心并不观待仪轨。〗大乘著名的法友尊者等大德也认为:单单发愿菩提心不需要观待仪轨,因为它是一种愿心,一种发誓愿成佛的决心,所以不观待仪轨就可以生起愿菩提心。
另一种是需要有仪轨。〖阿底峡尊者依次造了愿行菩提心仪轨。〗因为阿底峡尊者造过发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仪轨,所以阿底峡尊者的观点是需要以仪轨来受愿菩提心。
〖本论按照《释论》的观点来讲,是从殊胜补特伽罗的角度同时受愿行菩提心的仪轨。〗同时受的意思在第三品这样宣讲:把这两个颂词[1]一起念三遍。第一遍念完,发愿获得愿菩提心;第二遍念完,观想获得行菩提心;第三遍念完,观想已经获得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得以稳固。从殊胜者的角度来说,可以同时受持愿行菩提心;如果不是殊胜的补特伽罗,就可以单独受愿心或者行心。为何阿底峡尊者分别造了两种仪轨?他是考虑到有些众生的根基暂时只能受愿菩提心,或者只愿先受愿菩提心,所以念愿菩提心的仪轨发起愿心就够了。如果想进一步受持行菩提心,就可通过行菩提心的仪轨受持行菩提心的菩萨戒。
〖那波瓦尊者说:“愿菩提心是发心,行菩提心是菩萨戒。”〗可以这样理解:愿菩提心是为利益众生而发誓成佛的愿望,是缘果的一种发心,所以不一定有菩萨戒和修行的方法;行菩提心是缘因的发心,包括断除恶业、修持善法、饶益众生等等很多善行。所以把行菩提心安立为菩萨戒的学处很合理。
〖并且认为此论宣说了次第或同时受愿行菩提心的两种方法,〗那波瓦尊者也认为,《入行论》宣讲了次第或同时受愿心和行心的两种方法。
〖慧源尊者等也认为:愿菩提心是发心,行菩提心是菩萨戒。〗慧源尊者也认为:愿菩提心是单纯的发心,行菩提心就是菩萨戒。
下面无著菩萨发表自己的观点:
〖尽管众说纷纭,但在此只是稍稍加以分析,其实,愿菩提心不是依靠仪轨而生起而且不成为菩萨戒这种情况的的确确也是有的。〗各位大德是针对不同的根基、场合、主要、次要等等而宣说,有不同的必要,所以有很多不同观点。有些大德肯定说,的确有愿菩提心不依靠仪轨生起、不成为菩萨戒的情况。因为它只是一种缘果的发心,如前面分析,它是一种愿心,如只是想要趋向某个地方,并未成为具体的行动。
〖然而,依靠仪轨而生起也不相违,〗通过仪轨生起愿菩提心和菩萨戒也可以安立。一方面可以通过仪轨受愿心,另外通过仪轨也可以受持菩萨戒。〖如果依靠仪轨在证得菩提之前具足断除一切所断的心,那么也就成了菩萨戒。〗虽然只是发愿菩提心,没有做其他的加行,只要具足断除一切所断的心,也可称为菩萨戒。〖本论中说:“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第五品讲到六度依心时说“持戒依心”——戒律依靠心安立,所以戒律圆满就是“断尽恶心”。假如戒律在外境上安立,那么为了守护不杀生戒,就要把可能被杀的众生全部转移到他方,不杀生戒才能圆满,实际上并非如此。虽然存在众生,但是断尽了害心、杀心,不杀生戒就是圆满的。不偷盗也一样,东西虽然存在,但是我没有不与取的想法,不偷盗的戒律就是圆满的。本论说断尽恶心时戒律圆满,也可以包括在菩萨戒中。
〖当然,行菩提心绝对属于菩萨戒所摄,不管是次第还是同时受愿行菩提心,都未尝不可。〗前面只是对愿菩提心属不属于菩萨戒有不同观点。行菩提心是为了成办如海的菩萨行愿,要成办和具足修法,包含有严禁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众生戒,所以行菩提心属于菩萨戒所摄是毫无疑问。“不管是次第还是同时受愿行菩提心,都未尝不可。”次第受、同时受都没有理证上面的妨害,而且有这样的传统和仪轨,都是可以的。〖因为经论中这两种受戒方法都出现过,并且不存在以理妨害〗如果安立一个法,通过理证观察有理证妨害,就无法合理安立。通过正理观察时,绝对不能次第受愿行心,或者绝对不能通过仪轨来受愿行心,在这方面绝对没有理证妨害,所以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本来,受戒的方法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在这里按照本论所讲的加行、正行与后行来受。〗加行就是清净罪业,或者修持回向、随喜、顶礼等等,让相续中罪业远离、福德具足;正行就是我们念诵受菩萨戒的颂词,念三遍得到戒体;后行就是令自他都欢喜。本论受戒是通过加行、正行、后行的方式很圆满、很系统地进行安立的。
庚二、护戒方法
很多人都喜欢受菩萨戒,甚至一听到有受菩萨戒的机会,就一定要去。实际上,受戒只是护戒的开始,必须承担护戒的责任。如果别人受戒也去受戒,别人灌顶也去灌顶,好像不去就吃大亏了,去就捡了大便宜,其实不是这样的。一方面,不管是受菩萨戒还是灌顶,都是非常殊胜的,对我们断除恶业、修持善法非常关键;另一面,自从受持菩萨戒、得到灌顶之后,也意味着很多责任、很多修行需要去做,是很多修法的开始。所以受戒之后,应该认真地了解所受戒律是什么,怎样去护持戒律。
在讲别解脱戒的时候有一种说法:如果某堪布、善知识给一个人传戒,但不告诉他所守的戒条,就相当于交给人一把刀,然后让他自杀一样。传了戒必须讲怎样护戒,如果传了戒不讲怎样护持,受戒后不断地犯戒,又不知忏悔,最后导致堕落恶趣,不就如同交给他一把刀,然后让他去自杀是一样的吗?实际上受菩萨戒、密乘戒都必须告诉守戒的方式。一切有部中讲:受持戒律之前首先应该学习戒条,如果觉得自己能够守持就去受,觉得自己守持不了就不去受。内地四分律有所不同,是受戒之后才可以学戒,受戒之前不可以学戒。所以护戒最好的方法就是了知戒条,对开许、不开许之处,怎么样受持都必须了知得清清楚楚,了知之后才能够认真护持。了解护戒的方法对于想受菩萨戒的人来说非常关键。
下面我们开始讲护持戒律的方法:
〖断除菩萨的一切所断,修学一切学处。〗这是总的原则。所断就是指对自己的身心、对众生或者修菩萨道有障碍的心行都要断除,菩萨护戒时要断除一切所断。三聚戒当中的禁恶行戒就是全部的所断之处;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即是要修学之处。所以护戒的总原则就是断除所断,修学应该修学之处。
〖对于所断,《菩萨地论》中宣说了四种他胜罪,四十五种恶作罪。〗关于所断有两种观点:广大行派的观点和甚深见派。广大行派的观点主要是根据《菩萨地论》中所宣讲的学处——四根本罪和四十五种恶作罪(在《三戒论》等论中为四十六种恶作罪,四十五可能是笔误)。菩萨四种他胜罪就是四种根本罪。为什么叫“他胜”?“他”代表罪业烦恼,在护戒的过程当中被罪业烦恼胜过了,就叫做“他胜”。四种根本罪在很多地方都有直接讲述。
第一种是以贪心自赞毁他。这是比较容易犯的,因为众生都有自赞毁他的一种习气,对自己的国家、对团体、对自己的传承、自己的上师都有一种维护之心,对自方经常赞叹,对他方经常打压,这就叫做自赞毁他。实际上,单凭自赞毁他不一定是一种过失,因为要看出于何种发心。如果是为了随顺某种众生的根性,为了调伏烦恼、增上信心、破除邪见等等,有时说自己的传承殊胜,说其他的传承不殊胜,也有一种必要。但是有一个前提:不是以贪心、烦恼心自赞毁他。第一个他胜罪即是以贪心自赞毁他,通过贪欲心引发,然后做自赞毁他之事称为他胜罪,这方面必须要注意。
第二种他胜罪是以悭吝心不布施财物和正法,这个罪业的前提也是悭吝心。比如在乞丐或旁生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以悭吝心如是想:如果把财物、钱给他,我就没有了,我就变穷了。哪怕只是一点点财物,因悭吝心不作布施,就比较容易犯这条罪业。还有一些法师或其他人,通过学法了知到一点法义,在别人请问的时候,认为如果把这个观点告诉别人,他就会和我平起平坐,就显不出我的智慧高超,这个难点应该我一个人掌握。如果有这样的悭吝心,就会犯第二条他胜罪。如果不是悭吝心,其他作意也不一定犯这个罪:比如自己实在很忙没时间传法;或者觉得这个人很傲慢,如果给他传法没有什么好处,为了折服他的傲慢而未传法等等,这些情况不犯他胜罪。有人说自己的确很忙,没时间布施乞丐;或者不是以悭吝心作意,觉得这样的乞丐如果给他会造很多罪业,比如毁谤三宝,或造其他罪业,这个不算他胜罪。他胜罪的关键就是悭吝心。
第三种根本罪是以嗔恨心对待众生,然后别人忏悔了,不接受别人的忏悔,这就犯了第三条他胜罪。所以发了菩提心的人,首先不能嗔恨别人,如果有人知道了错误来忏悔,也不能以嗔恨心不接受,这种情况也是犯根本罪。
第四种根本罪是以愚痴心信仰邪法,诽谤正法。对佛陀所宣讲的正法不信受,出于愚痴信仰邪法并去宣讲。发了菩提心的人应该注意,对于佛陀所讲的正法不能诋毁,对于似是而非的讲法也不能以愚痴心去信受,否则很容易犯第四条罪业。这四种根本罪业是按照《菩萨地论》的四种他胜罪宣讲的,四十六种恶作罪在这里没有细讲,上师也没有细讲。如果以后有机会可以学习,它不像根本罪严重,是比较容易犯的一些戒律,属于轻罪。
下面我们学习甚深见派的观点。〖《虚空藏经》中所说的十四戒在《学集论》中归纳为偈颂:〗佛陀在《虚空藏经》中宣讲了这种根本戒律,然后在《学集论》、《三戒论》等不同的论典中也宣讲、归纳了这个颂词。此处有十四条戒的提法,后面又出现十八条、十九条戒律的说法,这些说法并不矛盾,因为有不同的安立方式。《虚空藏经》所说的十四条戒是按照实际戒条安立的,数字上是十八条根本戒。对于十八条根本戒我们还是要相当关注。
首先第一条是〖“盗夺三宝财,许为他胜罪;〗通过偷盗、霸占或其他的方式把三宝财物据为己有。如通过贩卖佛像、法宝敛财供自己挥霍,就是盗夺三宝财的行为,属于他胜罪,这是很重的一条罪业,因为三宝是我们的皈依处,不是一般的世间财物,如果我们把三宝物视同世间财物,连内心的皈依戒也会失去。所以作为大乘菩萨,对于三宝这个根本所依,必须要非常慎重地去对待。
第二条〖舍弃微妙法,佛说第二条;〗“微妙法”就是佛陀所宣讲的能够让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安乐、获得解脱的法义都称之为微妙法。如果自己说小乘法没用,没办法断烦恼,我们根本不需要去看、去学;或有人说大乘法没用,密乘的法太繁琐,没有解脱道是邪法等等。对于佛陀所宣讲的三乘妙法经常有一种舍弃心,嘴里也宣讲舍法的语言,这样就很危险,很容易犯第二条罪。当我们进入不同派别学习佛法之后,不小心很容易犯这条戒律。比如说其他派别的法不好,然后开始诽谤、舍弃,罪是非常重的。实际上每个佛法都是引导众生趋向解脱的,只不过是针对不同众生的根性,有不同的传统、仪式而已,实际上每一种都是让众生断恶行善、获得解脱道,根本上没丝毫不足之处。
第三条根本戒:〖于破戒比丘,殴打抢袈裟,关入牢狱中,及令彼还俗,制死为第三;〗破戒比丘虽然已经破了戒律,但是我们不可以殴打,也不可以抢夺他的袈裟和财富,佛没有这样的开许。《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对这个问题有详细宣讲,这样做的罪过非常大。当然,也不是对破戒比丘抢袈裟犯戒,对具戒比丘抢袈裟就不犯戒,没有这种说法。对破戒比丘都不能这么做,更何况是对具戒的比丘。
还有一种情况是把破戒比丘或具戒比丘关入牢狱中,古代这种事情很多,很多比丘还是高僧大德。破不破戒的关键是:受过菩萨戒这样做就犯戒,没有受菩萨戒就不犯。如果是不学佛、没有受菩萨戒的人,这样做虽然没有犯菩萨戒,但并不是没有罪过,还是犯了自性罪,因为比丘是非常殊胜、严厉的对境。此处都是针对受了菩萨戒的人而言,宣讲什么是毁犯菩萨戒的因缘。
“及令彼还俗”即让比丘还俗,这是针对国王和有权有势的人制定的。国王把比丘关在牢狱里、命令他们还俗。这样的事情,在古今中外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如三武一宗[2]灭佛的时候、文革时期等等。如果国王是受了菩萨戒的人,就会犯菩萨戒。“制死为第三”:“制死”就是下令置比丘于死地、判死刑,都属于犯菩萨戒。此处是针对国王制定的五定罪,是指国王比较容易犯,实际上一般人做这些事同样有罪过。
第四条〖造五无间罪〗[3]国王造五无间罪就会犯菩萨戒。五无间罪比较容易犯的是前两条:杀父、杀母。虽然世间中造作杀父、杀母罪的机率不高,但是从古至今仍有很多杀父杀母的案例。不论国王还是一般人,杀父、杀母就是造了五无间罪,罪业相当重。五无间罪第三条是杀阿罗汉,这条不太容易犯。因为现在阿罗汉也不多,不太容易找,更何况把阿罗汉杀死而造下五无间罪。但也并不是绝对没有可能,因为还是有阿罗汉入世的,如果通过某种因缘把阿罗汉杀死了,就犯了五无间罪。最后两条五无间罪是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现在基本上犯不了,因为这两条罪的前提是佛在世的时候。破和合僧罪是指佛在世时,像提婆达多那样有能力的人,能够把僧团分成两派,当时必须是在舍利弗、目犍连尊者在世的时候,而且必须在一天中把僧团重新和合,在这样的条件下才会犯此罪。所以随着佛陀涅槃,二位圣者入灭,根本的五无间罪现在没法犯。挑拨、破环两个僧团的关系是相近于五无间罪。因为佛陀色身已经入灭了,所以也没办法犯出佛身血这条戒律。
第五条是〖执持诸邪见〗:守持无因无果的断灭见、邪见等等。〖这是讲国王五定罪〗,国王的五定罪就是指国王比较容易犯,而不是说其他人犯这些戒律就不犯菩萨戒。国王五定罪、大臣五定罪、平凡人所犯八条罪,总共加起来是十八条戒。
大臣的五定罪,〖“彼之前四条,复加毁城等,佛说根本罪”,这是讲大臣的五定罪。〗大臣的五定罪实际上与国王五定罪的“盗夺三宝财;舍弃微妙法;于破戒比丘,殴打抢袈裟;造五无间罪。”前四条是相同的,只是把“执持诸邪见”换成“复加毁城等”。如果大臣受过菩萨戒,毁坏大中小城市、毁坏村落、毁坏房屋等等就很容易犯根本罪。大臣的五定罪和国王共同的有四条,不共的只有一条“复加毁城等”。
下面讲平凡人容易犯的八条罪。第一条〖“于未修心众,宣说空性法;〗对于“宣讲空性法”必须要非常注意,因为空性法是很殊胜、甚深的法,一般人不一定马上能接受。空性法如果讲给没有修心的人听,他很有可能认为一切善恶都不存在,就会诽谤业因果;或者认为空性法根本不是佛说,就会诽谤空性法门,这样对他们不但不能产生利益,反而产生很多的过患。所以宣讲空性法的对象,应该是那些相续中根性比较成熟的人——或有宿善,或在今生已修了无常等法,有能够接受空性法的基础,对这类人可以宣讲空性法。
第二条〖令诸佛教徒,退失圆菩提;〗佛教徒就是大乘的佛弟子,所谓退失圆满菩提,就是对佛弟子说:大乘的修道非常困难,众生无边无际,刚强难化,为了度化众生要布施头目手足,要修持三大阿僧祗劫的资粮,所以还不如从大乘道中退下来趋入小乘道,很快得到自我解脱、自我涅槃。现在也经常可以看到,某些佛教徒大肆宣扬大乘非佛说,不能学大乘法,让别人改学小乘。如果让别人退失菩提心,退失修学大乘佛法,过失是很重的。如果他是菩萨就会犯菩萨戒,他不是菩萨也会犯很重的其他罪业,所以不能劝别人从大乘退失。
第三条〖尽舍别解脱,修行大乘法;〗反过来,劝说他人舍弃别解脱戒修行大乘法也犯菩萨戒。如对人说:守持小乘别解脱戒很麻烦,过午不食、夜不倒单很着相,还不如修大乘法,一切都是空性。大乘非常洒脱自在,小乘束缚心胸等等。所以不能劝别人舍弃别解脱戒、修持大乘法,否则很容易犯这条戒律。
第四条〖执说小乘法,不能断贪等,令他亦持此;〗“执说小乘法”:就是自己执著小乘法不能断贪的见解,并如是宣讲;或进一步诽谤:单单修持小乘法不能断贪,也不能从根本上断除烦恼,不能获得解脱。“令他亦持此”:到处宣扬自己的这个观点,通过公开演讲、著书立说等方式宣传,让别人也接受这种观点,如果这个人是菩萨的话就犯菩萨戒。
第五条〖宣扬自功德,为利养恭敬,以语诋毁他;〗这条与广大行派他胜罪第一条“自赞毁他”相似,就是为了利养恭敬,宣传自己的功德,诋毁他人。如果想获得利养恭敬,应该在善法上着手,因具足了,果就自然获得。但是众生因为愚痴不了知这个道理,为了得到利养恭敬而自赞毁他,实际上自己的威德和福报反而受损,利养恭敬反而得不到。所以经常赞叹、宣扬别人的功德,以这种心态去做善行,可以逐渐得到利养恭敬。尤其是发了菩提心的人,虽然不想获得利养恭敬,但实际上发了利益众生的菩提心,无量无边的利养恭敬都可以获得。
第六条〖谓我深安忍,言说颠倒语;〗这条相当于“上人法妄语”。甚深的安忍是指安住在甚深法忍空性的境界当中,获得殊胜的圣果。没有获得这种法忍的殊胜圣果而说自己获得了,宣讲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颠倒语言,就毁犯了菩萨戒。
第七条〖惩令惩沙门,三宝财行贿,以及受贿赂;〗“惩令惩沙门,三宝财行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人想方设法在国王与大臣面前挑拨离间,令他们对沙门产生不好的看法,从而对沙门进行惩罚或罚款,以此讹诈沙门的财富。沙门受打压时没有办法,只有用三宝的财物去给这些国王大臣行贿送礼,以求出离祸端。此人收取一份贿赂,或者拿走一份罚金,这个人就会犯菩萨戒。这条戒律主要针对谁呢?主要是挑拨离间的人。其他的人犯不犯菩萨戒?如果是受了菩萨戒的国王或大臣去惩罚沙门,就犯了国王五定罪中的第三条“于破戒比丘,殴打抢袈裟,关入牢狱中,及令彼还俗”。用三宝财去行贿的沙门如果是个菩萨,也犯菩萨戒,他犯的是前面的第一条“盗夺三宝财”。平凡人八定罪第七条主要是指中间挑拨离间的人。
第八条〖令舍弃寂止,修者诸受用,施于闻思者。〗是指把修行者的资粮夺走施与闻思者,让修行者舍弃修行。“令舍弃寂止”就是说修行者在寂静处修寂止、或者胜观、止观的时候,某个菩萨把这个修行者的受用夺走或者没收,把他的财富拿来布施给闻思者,令修行人中断寂止的修法,这样就会犯第八条戒。
〖此等根本罪,众生大狱因。”〗这些都是菩萨的根本罪,“众生大狱因”——是众生堕于大地狱的主因。一般来说,我们对别解脱戒律很重视,觉得如果犯了别解脱戒的根本罪一定会堕入恶趣,但是很少有人对菩萨根本戒破了之后会怎样引起重视。有些居士、出家人对自己所受的在家、出家根本戒倒背如流,如果问他菩萨戒的根本戒是哪些?可能很少有人回答得出来。如果受了菩萨戒,又犯了菩萨戒,实际上这是“众生大狱因”,不注意是很容易堕地狱的。如果犯了之后马上知道、马上忏悔还可以忏净,如果自己再三犯戒都不知道,一直不忏悔的话就会堕地狱。一般来讲,受菩萨戒的功德远远超胜别解脱戒的功德;反过来讲,犯了菩萨根本戒的过失,也远远超胜犯小乘别解脱戒的过失。颠倒之处就在于:我们对小乘别解脱戒的功德和过失了知得很清楚,也很严谨的去防范,但是对于菩萨根本戒的功德和过失就没有这么清楚的了解,所以我们就要通过学习经论来了知关键之处,让我们对守戒产生一个高度重视,尽量守护这些戒律。当然守护戒律的因是首先要了知戒律,了知之后再去守护不要犯,这样比较好。
〖按照这其中所说,国王与大臣共有十定罪,再加上舍弃愿菩提心,总共有十九种菩萨堕罪。〗前面我们讲到有十四条戒,这方面又讲十八条戒,如果不加舍愿菩提心就是十八条戒,实际上前面我们分析过,国王、大臣五定罪的前四条戒是重合的,里面真正针对大臣的戒律就只有一条,国王的五定罪加大臣的一条戒律共六条,再加上平凡人八条是十四条,这样算是十四条;但从数字来看,国王五定罪、大臣五定罪,总共加起来就是十条罪,再加八条就十八条罪,十八条戒律是数字上的十八条,实际上戒律本身只有十四条,再加上一个舍愿菩提心戒,就有十九条,再加上一条舍弃行菩提心戒,共有二十条,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安立方式。以上主要宣讲了部分护戒方法。本课就讲到这里。
[1]如昔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
[2]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四位帝王。
[3]五无间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入菩萨行论》第17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宣讲凡夫如何经由发菩提心修菩萨道,从而获得殊胜觉悟,再去利益众生的殊胜方法。第一品我们学习了菩提心的利益,知道菩提心具有超胜世间的巨大功德,已经在我们的相续中引发了生起菩提心的强烈愿望。
下面我们开始宣讲修持菩提心的次第。前面对受戒的所依、受戒的方法做了介绍,现在讲第二个问题——护戒方法。上节课依照《菩萨地论》宣讲了四种他胜罪,依照《虚空藏经》的学处宣讲了十四条或者十八条菩萨戒律,今天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密意庄严论》中所说的这十八条可以归纳在《菩萨地论》所说的四条当中。〗在《密意庄严论》中把《虚空藏经》中宣讲的十八条归摄在四条当中,其实不论是十八条还是四条,只是开合不同,展开宣说为十八条,归摄而言安立为四条[1]。
比如:第一条“依贪心而自赞毁他”在十八条中宣讲为“宣扬自功德,为利养恭敬,以语诋毁他”;第二条“吝惜布施财与法”也包括对众生不宣讲正法或依悭吝心不愿布施众生;第三条“对众生起嗔恚心,他人忏悔不予接受”,与十八条不一定能一一对应,但意义还是有相应之处:如具有嗔恚心,就会舍弃众生、毁坏城市、让比丘还俗或盗夺三宝财都可归摄其中;第四条“颠倒妄说法”归摄了诸如对未修心众宣讲空性,令守持大乘者退持大乘,守持小乘戒律者舍弃别解脱戒,以及诋毁小乘法非佛所说等内容。
十八条和四条两者的内容并无冲突,只是传承不一样。一个是广大行派无著菩萨的传承,另一个是甚深见派龙树菩萨的传承。不同传承随顺不同众生的根性而安立,因为众生根性不同的缘故,有的可以被广大行派的戒律所调化,有的能被甚深见派的戒律所化,所以分成这两大类是有必要的。
〖概括而言,一般菩萨戒有断除所断的严禁恶行戒、行持六度的摄集善法戒以及唯一利益众生的饶益有情戒三戒中。〗所有菩萨戒律都可以包含在三聚戒当中:
第一、“断除所断的严禁恶行戒”。指要断除一切与修持菩萨道相违的所有身、语、意恶行。
大乘严禁恶行戒的标准很高。有些在世间不算恶行的行为,在小乘中就是恶行。如:世间人认可杀人肯定是恶行,必然受到法律的惩治,如果杀条鱼,就几乎没有人认为是恶行,但在小乘就属于恶行;又如以自私自利的心修持佛法,或者发了菩提心又退失菩提心,还没有退失其余的善法,这些行为在小乘不一定是恶行,但以大乘菩萨戒来衡量,首先要断除的就是自私自利的心,以自私心修行就是恶行;退失菩提心伤害了众生的利益,所以属于恶行。因此同样是严禁恶行戒,大乘的标准更严格,在界定恶行标准的时候远远超过小乘。
上师在讲记中讲到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总的来讲大小乘都是一样的,都要断除恶业修持善法,要调伏自己的心,这就是整个佛教的思想。但是在“诸恶莫作”方面标准有所不同。小乘有小乘的标准,大乘有大乘的标准,大乘的标准更为严格。在大乘中不能舍弃利益众生的心,必须要救度众生,如果生起了不想救度众生的心,就是很大的恶行,必须要断除。
“众善奉行”就是要修持所有六度的善根。小乘也修持六种善法,但在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为真正的六度,因为无法到达彼岸。大乘的六度因为有菩提心、空性慧等摄持的缘故,善法的标准更高。
“自净其意”在小乘主要是断除伤害众生的心,断除人我的执著,证悟部分空性,清净自心的垢染。在大乘还需要进一步断尽法执、习气。所以,同样的偈颂放在小乘、大乘当中解释时,含义完全不相同。
为什么说大乘佛法功德很大呢?从对严禁恶行戒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它的标准很严格,所以功德也很大。如在菩萨三聚戒中,严禁恶行戒不仅包括了现在我们认为不该做的恶行,还包括一些在小乘当中非常推崇的善法,因为这些善法以大乘的标准看,还没有真正完全断尽恶心,在大乘中还属于严禁之列。
第二、“行持六度的摄集善法戒”。菩萨应修持的善法全部归摄于六度中:如全知麦彭仁波切所著的《释迦佛广传》,就以六度分品讲述了佛陀因地行持善法的故事;《六度集经》也将佛陀因地修道的内容以六度归摄。佛陀通过修持六度圆满了资粮,我们也要通过行持六度的方式圆满资粮。
第三、“以及唯一利益众生饶益有情戒”。大乘的终极思想就是唯一利益众生,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目的:哪怕是自己修持善法、观修空性,实际上都是为了救度众生、利益众生。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众生,菩萨不会修持这种善法。此处包括所有菩萨学处:所有恶行要断除,所有善法要修持,其目标或动机唯一是为了利益众生。如果我们严格遵照上述要求去修持,相续中一定会很快生起殊胜的菩萨功德。
〖略而言之,菩萨的学处就是要断除有害自他的一切因素,脚踏实地利己利他。〗如何归摄菩萨的学处[2]呢?我们需要断除的是有害自他的一切因素,主要是恶心、恶行和自私自利的作意。因其有害于自他,所以必须首先根除,然后才能脚踏实地利己利他。菩萨的利己也是利他,利他就是利己。从不同的侧面、反体来看,利己、利他完全不同,但从本质上讲,菩萨修持菩提心到达了一定境界之后,利己和利他已经没有很严格的界限了,看起来利己的修法实际都是在利益众生,在利他中自利也顺便得以成办。倘若真正一心一意利他,自己的利益会不求自得,但如果一心一意利己,那么利他的功德将无法获得,也无法获得究竟的自利。这就是菩萨道的核心、关要和窍诀。这就是为什么在学习《入菩萨行论》时,必须要想方设法抛弃自私自利的发心和行为,一心一意培养利他观念的原因。我们应该把自心从利己的状态调整到利他的状态。利他观念的产生也要观待相续中的宿善深厚与否:宿善比较深厚,利他心比较容易产生;如果宿善比较薄弱,观修利他就会受到我执分别习气的阻挠。所以,要产生纯净的利他心还要付出很多努力。如果方法正确,加上精进祈祷上师三宝,内外因缘具足,自心就可以被改造为纯粹利他的菩提心。
〖成办利益的方式也是依照《菩萨戒二十颂》中所说:“无论于他抑或己,虽是痛苦凡有利,一切利乐皆当为,虽乐不利切莫行。”〗《菩萨戒二十颂》中讲:凡是对于自己或他人有利的行为,虽然暂时看起来有痛苦,但都应该去做。如在学习菩萨戒律的过程中,碰到难懂之处;在修学菩萨行时,看到佛法的标准和自己实际的心行差距很大;有时观修很长时间却没有什么觉受;有时看到菩萨戒和自己的职业有冲突,这些情况都会有痛苦。但我们要想到:修学是为了自他二利,我们暂时忍受这些痛苦,把自己的心调整到菩提心的高度,与菩提心完全一致,逐渐减少对自他有害的行为,慢慢就可以从痛苦走向安乐。
“虽乐不利切莫行”:虽然现在显现上很快乐,比如通过杀生赚了很多钱,通过放荡得到一些短暂的快乐,但以后都会有不利的后果,所以不应当做。同样,我们现在放逸不好好修行,对自他也不会有任何利益,所以要“切莫行”,这是一个总的原则。世间也有类似的情形,如果先过几年苦日子,以后能够幸福快乐,大家都愿意接受。相反,如果现在享乐,以后要过苦日子,谁都不会愿意。
西藏有一部修心的窍诀《开启修心门扉》,在这个论典中有一个故事:过去藏地有一对夫妻,妻子有一天试探性地问:“你是愿意选择喝三年的粥,以后过好日子,还是过三年好日子,以后永远喝粥?”丈夫想都没想就说:“我当然选择先喝三年粥,熬过三年喝粥的日子,以后我永远快乐,当然选这个。”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的修学就属于喝三年粥的阶段。虽然在求学过程中,身心会感受到一些痛苦,但是如果坚持下去,求学圆满了,内心逐渐生起菩萨功德,以后会让自他都永远安乐。相反,倘若选择现在过三年好日子,以后永远喝粥,就相当于有些人通过各种非法或不正当的手段赚钱,虽然在显现上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因为没有符合于缘起规律,造下了以后永远受苦的因。作为有智慧的人,应该对这个问题认真思考之后做取舍。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观察是否有堕罪:绝对没有堕罪;绝对有堕罪;堕罪的形象;非堕罪的形象。
第一类是绝对没有堕罪:〖也就是说,如果心存善意、行为善妙,则绝对没有堕罪;〗“心存善意”即发心非常善妙,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或者是为了利益某个众生;“行为善妙”是符合业果的规律、符合善法、符合菩萨道的行为。心意好、行为好当然没有堕罪,这比较容易理解。
第二类:〖与之相反,心怀歹意、行为恶劣,可以肯定是堕罪;〗与前相反,如果怀着伤害别人的心,也做了伤害别人的行为,心恶、行为也恶,在菩萨戒当中肯定属于堕罪。
下面两类从表面上不是特别容易判断,一件事情是对还是错,有时很难抉择。但在法本中已经给出了指导意见,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标准反复衡量自己,仔细闻思这些教义并记在心中,处理事情的时候就能够正确取舍。
第三类:〖如果是好心好意,那么即使外表行为显得为非作歹,也只是堕罪的形象;〗“堕罪的形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看起来好像是堕罪,但实际上不是堕罪。好心好意是指发了利他心。真正为了利益他人,即使表面形象与善业相悖,做了一些为非作歹的事情,但只是堕罪的形象,不是真正的堕罪——不但没罪,还有很大的功德。
经论中经常提到佛陀因地为大悲商主的公案:当时为了救护五百个商人免遭杀害,也为了使短矛黑人不要因杀死五百商人而长时间堕在地狱中,大悲商主发起了强烈的利他心、大悲心,毅然杀死了凶手。发的是利他心,表面的行为是杀人,此行为非但没有沾上过患,反而圆满了八万大劫的资粮。
我们要注意,有时表面上好心好意,实际上是自私自利。所以取舍行为要非常谨慎,不能以好心作为幌子,行持自私自利的事业,这样当然无法获得真正的功德,有可能成为真实的堕罪。在开许菩萨身三语四恶业方面,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的,初学者最好不要行持非法的事情。如果不是很大的问题:比如为了救度众生说妄语;或者父母很吝啬,平时没有做什么功德,把他们的钱偷一点出来放生,这些情况不会有很恶劣的后果,可以开许。但是像大悲商主杀人反而圆满资粮的行为,不是随便一个初发心、具备相似菩提心的人就可以做的。
第四类:〖相反,如果居心不良,那么即使行为上显得多么道貌岸然,也是无堕的形象。〗反过来讲,即使表面上显得非常如理如法,如给别人传法、做善事,实际上居心不良,并没有利他心,就是一种无堕的形象:即表面上是善业,没有堕罪,但真实成了堕罪。在修菩萨行的过程中,外表的形象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如果居心不良,就好像树根有毒,其树枝、树叶等分支都会有毒。所以心不好,行为也被染污,当然只会是堕罪,死后有可能堕入恶趣之中。
庚三、还净方法
上师经常讲菩萨戒不同于别解脱戒律,尤其是出家人的别解脱戒律,犯别解脱戒如果有覆藏心,基本上就没有重受的机会了。如果犯了菩萨戒,还可以通过忏悔重新获得戒体,所以了知还净的方法很重要。如果自己不小心犯了戒,就不会惊慌失措,也不会破罐子破摔,认为反正破戒了,干脆就不学习、不修行了;或者如果其他道友遇到这种情况,自己也不会犹如盲人想引导盲人一样无从着手。因为菩萨戒有还净的方法,只要我们好好学习掌握,是可以处理这些问题的。
佛法中具足所有的修行方法,关键就看我们学不学,如果认真学习就能够逐渐在见解和修行上趋于殊胜的行列;如果不学,就将一直愚痴下去。虽然顶着佛教徒的名称,实际上离真正佛教徒的标准还差得很远。以前一位大德这样讲过(我当时看到这位大德的教言,内心震动很大):一个佛教徒,如果不懂佛教的教义,那是一种耻辱!说自己是佛教徒,凭什么?如果对佛在经典中讲了什么,佛的教义是什么一无所知,那就是一种耻辱。所以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学佛这条路,就应该对佛教大小乘的主要思想有所了知。我们真的很幸运,上师发大悲心加持我们有了学习的机会:我们从一个一无所知的人,慢慢地知道了菩提心、菩萨戒的重要性,知道了很多修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受益最大的还是我们自己。所以选择做一个佛教徒,必须要了知佛的教义,否则就是我们的耻辱。
下面看还净方法,分为两类:广大行派的观点和甚深见派的观点。
首先看广大行派的观点:〖《菩萨戒二十颂》中云:“大缚罪当重受戒,中缚三人前忏悔,余罪于一人前忏,有无染污依自心。”〗在《菩萨戒二十颂》中宣讲了忏悔的方式。“大缚罪”也翻译成“上品缠犯”。“缠”和“缚”意思相同,“上品缠犯、中品缠犯、小品缠犯”,分别对应“大缚罪、中缚罪和小缚罪”,颂词中没有小缚罪。
首先讲“大缚罪当重受戒”。怎么判断大缚罪呢?上师在讲记中提到:毁坏愿行心、犯很多戒律是判断大缚罪的一个标准;《菩萨戒二十颂》的注释对大缚罪也有细致的定义,大缚罪所犯一定是根本戒。
以广大行派为例,四条根本罪是:“以贪欲心自赞毁他;以悭吝心不施财物、正法;对众生起嗔恚心,不接受忏悔;通过愚痴心选择非法舍弃正法”。倘若犯了根本戒,如何确定什么情况要重受戒?什么情况不用重受戒呢?罪业分为三类:大缚罪、中缚罪、小缚罪,其中“大缚罪当重受戒”。如果犯了根本罪同时也属于上品缠犯、是大缚罪,则必须重受戒。
什么是大缚罪?一些注释讲具足下面四个条件就是大缚罪:
第一条是相续不断。就说一个人再再地造根本罪,连接不断,不是造一次就停止了。如再再地自赞毁他,就叫相续不断。
第二条没有惭愧心。造罪之后根本没有一点后悔的心态,没有一丝惭愧心。学习《亲友书》时提到过,如果一个人造罪之后有惭愧心,罪业就不会很重。如果因为烦恼很重,或形势所迫,无法避免自己造罪业,那么能够生起惭愧心是很重要的:“佛制定了戒律不能做这件事情,但是现在我做了,真对不起佛……”心里有一种惭愧之意。如果能够产生这种惭愧心,罪业不会变得很重;相反无有惭愧心,就具足成为“大缚罪”的一个条件。
第三条无厌生欢喜。犯了戒不但没有惭愧心、厌烦心,反而还很高兴,这是一种随喜的心态。随喜有自随喜、他随喜,适用于功德也适用于罪业。在功德方面是因为自己造了善业感觉很高兴,并且随喜别人的善业,在罪业方面,则是造了罪业根本没有惭愧心,反而很欢喜,就是大罪业的一个标准。
第四条见彼为功德。不认为犯戒是一种过失,反而认为是一种功德,这是严重的颠倒邪见,将大罪业认为是有功德的事,认为是好事,这是一种颠倒见。
如果犯了根本戒,并且具足“相续不断、没有惭愧心、无厌生欢喜、见彼为功德”这四个条件就是大缚罪、上品缠犯。如果犯了大缚罪,单单忏悔不能够还净,因为在这四个条件具足的情况下,戒体已经失坏了,颂词中说“当重受戒”。当然,首先要将罪业忏悔清净,才能重新受戒。按照无著菩萨的观点,只能重受三次。这对有些人来说就有了压力,再次受戒就会小心。
中品缠犯和下品缠犯不需要重新受戒,通过忏悔可以清净。
第二“中缚三人前忏悔”,如何安立中缚罪呢?中缚罪未圆满具足成为大缚罪的四个条件,倘若犯了根本戒之后,生起少许忏悔心,通过善知识的教诲,终止了恶业,不再造作。因有惭愧心,则不具足大缚罪的条件,而变成了中缚罪。中缚罪未破根本戒,还有戒体,但已被染污了,需要忏悔还净。忏悔时需要三位具足菩萨戒、戒律很清净没有失犯的人为对境,可以在他们面前忏悔自己所犯的菩萨戒,不需要重新受戒。
第三“余罪于一人前忏”,余罪就是下品缠犯,即小缚罪。即造罪之后有惭愧心,没有再犯,犯戒后没有感到高兴,心里很难过,不认为建立了功德,所以叫做小缚罪。小缚罪在一位菩萨面前忏悔就可以了。
法本中清楚说明了判断的标准,我们应牢记在心。作为一个凡夫人,经常难免生起此类过患,是否需要重新受戒,应当怎样忏悔,此处讲得很清楚。
“有无染污依自心”,是否有染污,依靠观察自己的心就可以了知,别人不一定能够明了自己的心,是否处于染污的状态要依靠自己观察。以上就是广大行派的观点。
接下来是甚深见派的观点。〖《学集论》中云:“梦境中住于,虚空藏前忏。”〗《学集论》的依据主要是《虚空藏经》。若犯了十八条根本戒律,并且是上品缠犯,此时戒体已经没有了,必须要重新受戒,受戒之前必须首先忏悔清净罪业,所以先讲忏悔罪业的方式。
破了根本戒,失毁了戒体,那么自己要在虚空藏菩萨面前忏悔。虚空藏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我们常念的《八圣吉祥颂》中就有虚空藏菩萨,他的身相是蓝色,手持一朵莲花,莲花上有一把宝剑。虚空藏菩萨是一切菩萨的总集,犯了菩萨戒的菩萨,依止虚空藏菩萨进行忏悔容易获得加持。我们在虚空藏菩萨面前顶礼、供养、念诵他的名号忏悔,再再地发露,就会在梦中见到虚空藏菩萨,菩萨会告诉你:“你的罪业已经清净了。”罪业清净之后就需要重新受菩萨戒。
依靠龙树菩萨的观点,重复受戒的数量没有三次的限制,可以重复受戒。三次的限制也有其必要性,对受戒者有一些压力,以后就会小心护戒。但对于一些钝根者或烦恼深重者而言,如果严格规定了界限,按照三次受戒的标准,三次之后再犯就不能再受戒了,很有可能会放弃大乘。龙树菩萨也许正是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没有规定重新受戒的次数,有忏悔心就值得鼓励,还是有机会继续学习大乘佛法。此处讲到了破根本戒及重新受戒的情况。
接下来宣讲支分戒或者中品缠犯和下品缠犯。
〖本论也说:“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依佛菩提心,悔除堕罪余。”〗“本论”即指《入行论》,在第五品中讲到“昼夜当各三,诵读三聚经”,这是指忏悔根本罪之外的其他罪,或不需要重新受戒的情况。“昼夜各三次”意为白天读三次《三聚经》即《三十五佛忏悔文》,此经在藏地流传较广。汉地课诵晚课中的大忏悔文是《八十八佛忏悔文》,其中三十五佛就是《三十五佛忏悔文》或称《三聚经》。过去诸佛发愿清净众生的罪业,所以依靠佛陀,依靠菩提心可以“悔除堕罪余”,即其余的堕罪可得以清净。这是忏悔其他的分支罪的情况。
以上讲了总义,学习总义之后对于怎样受戒、受戒的身份、所受的戒条、还净的方法等可清楚了知,对于一个学菩萨道的人而言是非常珍贵的教言,可以帮我们在修道的过程中合理地做取舍。
戊二(论义)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后行。
己一(加行)分二:一、净化自相续;二、为利他而修心。
加行是受菩提心戒之前的前行。
庚一(净化自相续)分八:一、供养;二、顶礼;三、皈依;四、忏悔;五、随喜;六、请转法轮;七、祈请不涅槃;八、回向福德。
很多修法仪轨之前都有净化相续的修法,多为七支供,其中去掉了皈依,此处加上皈依就是八支。这个修法可以迅速地圆满资粮、清净相续。倘若内心很污浊,就无法生起菩提心,所以清净自心之后修菩提心就相对容易了。
辛一(供养)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首先宣讲供养。在这些修法中,供养放在第一。供养能够迅速地圆满资粮,保护我们的清净心,也能使我们心胸开阔,同时也比较容易操作。不管在家、出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修供养。此处讲到了意幻供养及其他供养方式。
壬一、总说:
为持珍宝心,我今供如来,
无垢妙法宝,佛子功德海。
为了守持犹如殊胜珍宝一般的菩提心,我要供养三宝。首先供养如来,再供养既无垢染也无过失的殊胜妙法宝,之后供养具有大海功德的佛子。三宝是所有供养对境之中最殊胜的,没有超过三宝的福田。以三宝作为所供对境,能够产生很大的福德。所以为了守持珍宝心,为了让我们能够生起菩提心,要对三宝做广大供养。
以前阿底峡尊者进藏时,有一次弟子祈请他传菩萨戒,阿底峡尊者说:“好吧,你们去准备供品。”弟子们都尽量准备殊胜供品,大家都觉得很满意了,才把阿底峡尊者请过来,但尊者一看说:“不行。供品太差了。这样是得不到很大功德、生不起菩提心的。”大家看到尊者严格的态度,就再次地寻找,陈设了更庄严的供品,尊者这才满意了。
要生起菩提心必须要有很大的福德,因此第一供品要庄严,第二要有一种殷重的心态。有时我们可能对待善法不是很用心,不是非常重视。如果以殷重的心态、准备庄严的供品并精心摆设,从内到外都非常如法,就会产生巨大的福德,由此而产生菩提心。所以平时在供佛时,即使只是供清净的水,也要以很恭敬、很殷重的心态来供养。有能力就准备非常珍贵的供品,经济能力有限,也要以恭敬心准备最干净的供品,这样可增长福德。如果态度轻慢,随便供养一些不好的东西,非但得不到功德,反而会损害自己的福报。供养是为了得到福报而不是损害福报,如果供养时行为不如法,心态不如法,反而可能成为损害福报的一种因。
〖为了受持珍宝菩提心,我今在对境一切善逝、无有分别实无实之垢染的所有妙法以及具有无量无边如海功德的诸位圣者菩萨,也就是三宝面前,〗首先供养的目的是为了守持珍宝菩提心,所供的对境是一切善逝,即一切佛。佛已经圆满了一切资粮,清净了一切罪障,是最为清净圆满的供养对境,所以我们要观想供养一切佛。
平时在佛堂上供佛时,千万不要认为这些供品只是供养佛堂中的几尊佛像,其实佛像只是一种代表,让我们有一个观想供养的对境。看到佛像时应该立刻想到:安住在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佛陀都成为了我们供养的对境。心量广大功德就大,不能认为供品只是放在桌上的几杯水或一盏灯,只能供养佛堂中的佛像。很多供养的窍诀中说:应观想所供的香云周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所供的净水周遍于所有十方诸佛菩萨的面前;所供的灯油犹如四大海洋,灯芯犹如须弥山,灯器犹如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供养的光明周遍十方世界。如果以这样的心态去观想会获得很多功德,不能小看供养。供养有很多窍诀,可以让我们通过短时间的供养得到巨大的善根。如进一步以菩提心摄持,通过三轮体空的方式做供养,所获功德更大。
接下来讲供妙法。妙法是离欲尊,“欲”即指种种垢染,妙法没有分别有实无实的垢染。提到妙法很容易想到经书,经书也是一种法,但它属于等流。真正的妙法属于道谛、灭谛所摄,也就是智慧的本体所摄,因此没有分别有实法和无实法的垢染。分别有实法、无实法都是一种垢染,都不符合于实相,若圆满息灭了一切的分别念,才能够真正现前实相,所以妙法是远离一切分别念的殊胜对境。
“以及具有无量无边如海功德的诸位圣者菩萨”:一地至十地的菩萨以及佛所化现的菩萨都可以包括在内,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等,实际上他们早已成佛,只是示现为菩萨。佛示现的菩萨和安住十地的菩萨都具足无量无边的如海功德,对他们做供养也能获得殊妙善根。
下面讲以三宝为对境通过六种方式供养。〖以想获得佛果的意乐、为一切有情、供品善妙悦意、三轮清净、无有违品的垢染、回向大菩提这六种方式来供养。〗
六种方式供养:
第一,我们要生起的意乐是“想获得佛果”,不是获得世间有漏的财富。获得佛果的意乐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有此意乐,世间财富也可顺便得以成办,所以供佛时心态要广大,要想到我现在供佛是为了成佛。
第二是“为了一切的有情”。只是为了自己、家人、亲朋好友做供养,所缘境就很窄,功德就很小。若是为了一切众生,所缘很广大,所获得的功德也广大。供养三宝是为了一切的有情都能够得到利益,要打破自私自利的心。
第三是“供品善妙悦意”。不论供养高级的物品,还是一般的物品,供品要善妙、清洁,陈设要庄严悦意。我们不愿看到自己的房子乱糟糟的,供台上更不能杂乱无章,供品既要清洁善妙,也要赏心悦目。实际上,佛陀没有对供品好坏的分别,但是如前所说,这代表了自己的一种心态。心态善妙功德也就自然而然生起,如果不当回事随便做一下,想获得功德很难。所以供品善妙悦意非常关键。
第四是“三轮清净”,就是说对所供的佛、能供者、供品都没有执著,要做到三轮体空、三轮清净。如果能做到如梦如幻的供养最好,做不到就观想胜义当中万法都是空性的,然后在名言当中做供养;或者观想这是在梦中供佛,我们知道梦不是实有的,也能够做到相似的三轮清净。
第五是“无有违品的垢染”。“违品”就是烦恼的心态:如别人供养我就要供养,别人摆得好我就要摆得好,这种供养并不是出于殷重心而是竞争心;或者有悭吝心,虽然供养了,但是内心有一种舍不得。“没有违品的垢染”是指以对三宝的恭敬心,为了利益众生、为了自己能够如理如法修行、为了得到上师三宝加持而进行供养。这是打破自己的悭吝心的一种修法。有时我们把供养当成任务,觉得不做不好,这种发心很不善妙。实际上做供养本身就可以调整我们的心态,调整我们的修行方式,要为了利益众生而做等等,所以如法供养就是在修持菩萨道。
第六是“回向大菩提”,将供养的功德回向大菩提,愿众生都能够成就佛道,愿自己成佛度化众生。这是很善妙、很重要的供养方式。
壬二(别说)分六:一、供养无主物;二、供养身体;三、意幻供养;四、发愿供养;五、无上供养;六、赞叹供养。
癸一(供养无主物)分二:一、真实供养;二、供养彼等之原因。
子一、真实供养:
无主物和意幻供养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无主物是真实存在的东西,只是不属于私人所有,属于大自然。虽然在地球上不属于某个国家的东西,除了南极北极以外基本没有,但是无主物是指没有任何人有私人所有权,可以属于某个国家:如野外的东西、草原上的鲜花就是无主物,而自己家花盆里的花属于私人所有。它是一种真实供养,有实际存在的供品,和意幻供养不同。意幻供养的供品不一定存在,是通过心念幻变出来做供养的。
鲜花与珍果,种种诸良药,
世间珍宝物,悦意澄净水。
我们在供养时,将所有世间各种各样的鲜花供养三宝。汉地的花非常多,四季都开着鲜花,藏地夏天的草原上、山里面也有很多的花,看到这些花之后,应自然而然生起将其供养上师三宝的心。“珍果”有时指珍宝,极乐世界有黄金果,珍宝果;有时指世间的水果,如苹果、梨等众生福报所形成的水果,都可以用来供养三宝。“种种诸良药”:如雪莲、藏红花等生长在野外的天然良药;或者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或专治某种疾病的合成药、配方药,中药、藏药、西药都可以。虽然此处没有讲西药,但只要可以治众生疾病就是良药。例如西药的青霉素能不能供养?是良药当然就可以供养。“世间珍宝物”指世间当中的黄金白银等珍宝物品。“悦意澄净水”是看起来非常悦意的净水。有时在野外看到山间的水、池塘里的水清澈明净,内心会很欢喜,可以用这些澄净的水,供养上师三宝。
〖如《等持王经》中云:“十方世间界中净水、平原中所长之鲜花、珍宝等未属他者所有物皆当供养。”〗《等持王经》也叫《三摩地王经》或《禅定王经》,名字翻译不同,实际上是同一个经典。《等持王经》经中说:十方世间我们看到或看不到但真实存在的清净水,还有平原上盛开的片片鲜花,以及种种山里的珍宝,凡是不属于任何人所有的资具即无主物,都可以供养。
〖世界上所有争奇斗艳的鲜花、珍贵的果实,〗虽然科判是讲无主物,但世间有很多鲜花,不一定都是无主物。有时在某个地方看到鲜花,或者别人家里的鲜花,虽然属于他人,但是通过观想的方式供养上师三宝,对主人本身没有损害,反而有一定的利益,所以也可以供养。把各种各样争奇斗艳的鲜花——形状好看、香味独特、或有药用价值,把这些人人喜爱的鲜花供养上师三宝。《贤愚经》有些公案说,一些穷人用野外采来的鲜花供养了佛,果报成熟时,长相端正、财富众多,然后在佛前出家而获得解脱。
“珍贵的果实”指珍宝果实,或者珍贵的水果。供在佛堂上的水果,或观想十方世界中,地球上及地球之外的很多地方生长着的众多果实,都可以用作供养。
〖应有尽有的各种妙药,品种各异的奇珍异宝,令人舒心悦意具八功德的净水,〗各种各样的妙药、如意宝、黄金白银、钻石、琉璃等奇珍异宝,看到、想到的都可以作为供品。关键是自己的心量,心量如果很开阔,想到的东西都可以供养。“令人舒心悦意具八功德的净水”:悦意的澄净水具有八功德,虽然有时候不一定完全具足八功德,但只要能够让我们舒心悦意的清净水都可以供养。山沟、小溪、草原里面流淌的清清河水,或者藏地的雪山水,看起来都非常清净,令人欢喜,就可以供养上师三宝。
下面讲八功德。〖如云:“清凉香轻柔,澄清无有垢,饮时不损喉,饮已不伤腹。”〗八功德水有时指无热恼大池中有一种八功德水,有时指三十三天的水,或指极乐世界的水,也有说恒河的水是八功德水,总之只要对人们有益无害的水都可以叫八功德水。
第一、清凉。水非常清凉,喝了之后能让人们消退暑气。
第二、香。没有臭气,闻起来非常清香。
第三、轻。主要相对于重而言,有些水矿物质很多所以很重,八功德水没有很多矿物质因此很轻。
第四、柔。很柔和,口感非常舒适。
第五、澄清。水质很清净。
第六、无有垢。是指没有杂质。
第七、饮时不损喉。喝的时候不会伤害喉咙。
第八、饮已不伤腹。喝下去不会伤害肠胃。有些水喝下去之后喉咙不舒服,喝完之后拉肚子,但是八功德水喝完之后对身体没有任何的伤害。以上就讲了八功德水,应将其供养上师三宝。本课就讲到这里。
[1]四条根本罪:以贪欲心自赞毁他;以悭吝心不施财物、正法;对众生起嗔恚心、不接受忏悔;以愚痴心选择非法舍弃正法。
[2]学处有时是指戒律,有时是指菩萨应该修学之处。
《入菩萨行论》第18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入菩萨行论》,现在讲供养修法。供养在整个菩萨道的修法中非常重要,可分为上供和下施两部分。上供,即对境为三宝、父母、师长,以供养的方式安立;下施,即对境为痛苦的众生,以布施安立。上供下施既可包括于布施中,也可包括在供养中。为了让我们生起菩提心、受持菩萨戒,所以应对具有殊胜功德的三宝进行供养。
上供的目的:第一是为了累积资粮,在相续中生起殊胜菩提心的所依。有了巨大的福德作为基础,就能生起具有大福报的清净菩提心;如果福报不具足很难生起菩提心,即使生起来也容易退失。所以想要顺利地生起菩提心,让菩提心不退失,平常不间断地供佛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强调空性、强调禅修,容易说供养是一种着相、没有什么必要。实际上,我们修持一些高深的法,也需要福德资粮作为有力的支持。内心福德深厚,修行才能走得长远。如果福报浅薄,最初可能很有兴趣修行,但渐渐在不知不觉中就会退失修行的兴趣。所以具有福报对于成就所有世出世间利益都非常关键,供养能够真正圆满我们的福德资粮。
第二、在供养时对上师三宝产生恭敬心,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通过供养能够打破自己的悭吝心。悭吝是一种放不下的心态,如果我们对世间财富等放不下,怎能成佛呢?想要获得菩提,应该把里里外外的一切都放舍,否则无法成功。上师三宝是一个让我们放下的殊胜对境和助缘,我们也很愿意对上师三宝作供养,这是很重要的。
第三、通过供养也能提醒我们自心具有殊胜的佛性。供养时看到佛、法、僧三宝像,依此反观内心,实际上我们的心也具足佛法僧三宝的自性。所以通过供养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内在具有殊胜的功德。
另外,供品和所得之果之间也有不共的缘起。比如:我们供养水,水是很清净、透明、柔软的,通过供水会使我们的相续逐渐变得清净、调柔。因为水很清净的缘故,我们内心很多污浊的罪业,通过供水的方式也可以得以清净;灯具有光明的自性,所以供养明灯,能够遣除我们内心种种的无明黑暗;供养妙香,香气周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三世诸佛,我们的相续也能逐渐具足功德、戒律、禅定的妙香;供养食品能够让我们获得禅悦食。花、果、药等每种供品都有其不共的缘起,都能帮助我们获得不同的功德,因此对供养要认真学习。同时,供养时要发清净愿,以此可获得殊胜的功德。
巍巍珍宝山,静谧宜人林,
花严妙宝树,珍果垂枝树。
“巍巍珍宝山”指须弥山。须弥山入海八万由旬,海平面以上八万由旬,其四面由四种珍宝组成:黄金、白银、红宝石和琉璃。有一种说法是:我们南赡部洲处在靠近须弥山南面的位置,须弥山蓝琉璃的光反射到南赡部洲,所以我们的天空是蓝色的。而其余三大洲,天空是红、白、黄不同的颜色。这是说明须弥山不是土石山,而是由珍宝组成的珍宝山。因此供曼扎的时候,也把须弥山作为供品供养上师三宝。须弥山四周还有七大金山、铁围山层层围绕,可以把这些珍宝山作为供品来供养。
还有一些山具有“巍巍”的功德,但不具有珍宝的自性。比如世间一些很著名的山: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峨眉山等等,有的看起来很雄伟,有的很秀丽。有时登上山顶能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虽然山里不一定有宝藏,但具有“巍巍”的自性,也具足各种功德。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山就可以作为供品供养三宝。
“静谧宜人林”。有些森林或树林,除了动物之外,白天夜晚都无人打扰,非常安静宜人。但是有的森林外表看起来很不错,深入之后并非如此。比如我曾经看过一个记录片,片中介绍的热带雨林风景非常好,早上山峰和树林被云雾缭绕,看起来很吸引人,但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再深入就不觉得了。为什么呢?如片中描述,树林里有很多毒蛇猛兽和奇形怪状的动物,树底下有很多水蛭和各种爬虫,林子里面很可怕。不过有的森林风景迷人,也没有这些令人恐怖的动物,进入之后就很舒适。比如西藏有个热振寺,寺中有一个柏树林。这个树林据说是以前松赞干布国王有一次剃发之后,把头发洒在山坡上长出来的。这个柏树森林非常殊胜,进去之后让人内心感到非常清净,加持力很大。以前噶当派的很多大德都在这个森林中修行。既静谧又宜人的森林当然很适合作为供品供养上师三宝。除了这些著名的森林之外,家乡的小树林若是很舒服、很宁静,令人感到舒心悦意,也可以供养三宝。
“花严妙宝树,珍果垂枝树”。分开讲,“花严妙宝树”是指在天界或极乐刹土中由珍宝花严饰的宝树。《无量寿经》描绘极乐世界七宝行树是以黄金为干,白银为枝,珍宝为花等等。当然,没有亲眼见过很难想象,但佛经中描绘得非常清楚,我们应当诚信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以大悲愿力回向功德形成的,因此一定十全十美,不可思议。天界的妙宝树由天人的福报所形成,也是殊胜悦意的。人间也有很多树开满了鲜花,这些花树也可供养三宝。“珍果垂枝树”指果实累累压弯了枝条,看起来令人欢喜,这些各种各样的水果树都可以作供养。
合起来讲,可以理解为妙花庄严、珍果垂枝的妙宝树。通常花和果不会同时处在一个位置上,因为先开花,才结果。但是有时因众生的福报因缘不同,会有一边开花一边结果的情况。通过观想或亲眼所见,把这样花果庄严的妙宝树供养给上师三宝,同时发愿愿自他一切众生都能够生起菩提心。如此供养就能获得极大的福报。
〖巍峨高耸的金山等宝山,远离喧嚣愦闹、舒心悦意的森林,由本身的花朵点缀得无比庄严、累累硕果压垂了枝干的妙树。〗佛经中描绘了巍峨高耸的金山等宝山,现在的人没有见过,是因为不同众生的根基、业力不同,佛陀并没有说所有众生都能看到这些景象。比如一些具有特殊眼根和功德的人,自然而然就能够见到须弥山、日月上的宫殿等等;再如,同一道菜,不同口味的人吃了会有不同的感觉。所以,世间有福报和没福报的人所见、所感不同很正常。
安住在远离喧嚣愦闹、非常安静的森林,会让人感到十分舒心悦意。安静的森林有一种殊胜的缘起:佛陀乃至很多大德都是在森林中修法最后获得成就的,因为没有人打扰,修法很容易成就。中国有很多名山,也有悦意的森林,但很多已经开发成了旅游区,是否允许你去修法也不知道,去修也很难真正远离喧嚣,因缘不一定具足。不管怎样,宁静的森林的确具有很多殊胜的功德。
世间妙芳香,如意妙宝树,
自生诸庄稼,及余诸珍饰,
莲花诸湖泊,悦吟美天鹅。
此处介绍了几种善妙的供养。“世间妙芳香”指因众生福德显现的世间种种妙香。在热带有白檀香、红檀香、沉香,香味让人非常悦意、头脑清醒,很远就能闻到,这些天然妙香可用来供佛。还有一些和合的妙香是用不同的原料调制而成,比如藏香、汉地的很多香都是这样。在佛前点燃各种妙香之后,我们观想香云周遍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在所有佛法僧三宝面前做殊胜供养,愿一切众生能够具足善妙的戒定慧功德。
“如意妙宝树”:初劫的时候众生福报很大,南瞻部洲生有如意树,能够满足众生的种种愿望,树上会自然显现众生希求之物。三十三天也有如意树,天人们所需之物都可以在如意树上自然获取。因为如意树的树根长在阿修罗界,果实却在天界,阿修罗对此非常不满,因而引发与天人的战争,所以可知天界存在如意树。各个净土也有对如意树的描绘。我们也把如意树供养给诸佛菩萨。如意树的观念在汉地不是特别普及,过去汉地有摇钱树之说,一棵树上挂满了金钱,摇下之后又结满,具有与如意树相似的作用。聚宝盆、摇钱树并不一定是神话,有时众生福报很大就会显现具有这种功能的物品。不过如今众生贪欲横流、罪业深重,此类大福报的妙物,现在已无法出现。
“自生诸庄稼”是不需要耕种劳作,自然而然就能够生成的庄稼。按照佛经和《俱舍论》[1]的说法,器情世界经历成、住、坏、空四个劫。器世界形成之后,当时南瞻部洲还没有人类,有些天人从光音天飞到地球上游玩。当时地球上有一种东西叫地油,最早有个天人生出一念贪心尝了尝,觉得非常可口,随后其他天人也纷纷品尝,结果越吃贪心越大,身体也变重了,最后飞不回天界,只好在地球上安家。地油隐没之后,出现了不需要烹调、可以直接食用而且非常美味的自生庄稼。自生庄稼最初是随吃随长,但随着众生贪欲的加重,变成白天吃完晚上长。后来有一个懒人很贪心,一次就取走几天的粮食,众人纷纷效仿,最后庄稼就不能自生了,只有依靠耕种才有收获。所以根据佛经的描述,自生庄稼在地球上的确曾经出现过,现在北俱卢洲也有,我们可以把具有妙味的自生庄稼供养上师三宝。
“及余诸珍饰”指世间当中的很多珍宝饰品,有些是人工打造的,有些是无主物。如果居士逛金店看到许多珍宝饰品、金项链、金手镯等,可以观想将其作为供品供养给三宝。这样的观想对金店没有损失,自己也可以圆满资粮,因此各式各样的珍宝装饰都可以用作供养。
“莲花诸湖泊”和“悦吟美天鹅”:合在一起解释是指在充满莲花的湖泊当中有很多天鹅,分开解释是说先供养湖泊再供养天鹅。尤其在汉地,很多公园里的湖泊都有种莲花的习惯,夏天会开满很多美丽的莲花,这样的湖泊可以将其供养三宝。有些湖泊没有莲花,风景也很美。上师在讲记中举出了青海湖、扬州湖、西湖等几大名湖,我们把这些湖泊供养给上师三宝,愿自他众生都能够生起菩提心。
“悦吟美天鹅”:天鹅姿态优美,叫声让人闻而生喜,而且有白色、红色、黄色等多种美丽颜色。除了天鹅之外,还有各种漂亮的飞禽也可以供养。国外有些野生鸟的羽毛五彩斑斓,不知道怎么长的,甚至怀疑是不是有人用笔画上去的。如果我们在电视上、图片上或者亲眼见到好看的飞禽,也可将其观想为供品,恭敬供养三宝,让自他生起菩提心。
〖天等世界中合成而散发的芬芳香气、沉香等涂香〗天界、人间或龙宫都有各种妙香。过去龙树菩萨传法时,常有两个小孩来听,他们的身上经常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味,但因大菩萨的威德力,到菩萨面前就消失了。龙树菩萨问他们:“你们是什么地方的人?”他们说:“我们是龙子,很喜欢听法,因担心到人间会被传染上疾病,所以涂了龙宫的妙香。”龙树菩萨当时想用龙宫的檀香造一些佛像,便说:“你们能不能给我供养一些这种香呢?”他们回答说:“我们做不了主,需要回去问一下龙王。”回来禀告说:“如果菩萨您能够去龙宫,我们就可以供养,否则就不能。”龙树菩萨心想:去龙宫一方面可以利益龙宫的众生,另一方面可以取香,还可以取一些珍贵的经书,就答应了。龙树菩萨在龙宫里看到了很多大乘的经典,取了一些如《般若经》、《华严经》,同时也把檀香取回来了。据说有一部分《般若十万颂》龙王没有交给龙树菩萨,说是等菩萨下次来时再给,但因龙树菩萨再没去过,所以如今藏文版的《般若十万颂》仍然缺少后面的部分。
天界当然也有很多妙香。有的经中说天树发出来妙香,顺风五百由旬,逆风二百五十由旬,有这样的说法。那种香气十分浓郁,闻了之后不会令人眩晕,反而让人身心愉悦。人间的天然香也具有很多功德,如沉香、檀香涂抹在身上不但可以清凉,还可以消除疾病。现在世间各种各样的涂香、香粉、熏香、香块都可以供养。平时我们不一定能找到这么多种类的香,如果这些香在世间当中以无主物的方式存在,可以通过观想的方式供养三宝。
〖能满足所需的如意树、奇珍异宝所形成的妙树,未经耕耘自然生长的庄稼〗任何世间愿望都可以满足的如意树,由各式各样奇珍异宝形成的妙树,以及劫初时或在北俱卢洲自然生长的庄稼用来供养三宝。
佛经中有一个公案:过去有五百乞丐对乞讨产生了厌离心,在佛陀面前发愿出家,佛陀同意了并悉心教导,五百乞丐很快证得了阿罗汉果。当时有一位太子不理解佛陀开许乞丐出家,心想如果请僧众应供,这些乞丐就可以坐在我的床上,染污了我的床榻。请佛和僧众来应供时,他就特地告诉佛陀:“由于我家位置不够,佛陀刚剃度的那五百个比丘请他们不要来了。”第二天,佛陀告诉五百阿罗汉:“今天太子供斋,但是没有准备你们的饭,你们到北俱卢洲取回自然成熟的粳米,再到太子家享用。”五百阿罗汉即以神足通飞到北俱卢洲,采回自然成熟的粳米,装满钵盂又飞回来。他们如大雁一般降落王宫,随处落座打开钵盂,开始食用带回的米。太子等人看到五百阿罗汉从天而至,威仪庄严,所食之物香气扑鼻,不由得生起了强烈的信心请问佛陀:“这些比丘来自哪里?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功德?”佛陀说:“这五百个比丘就是昨天你不愿请的那些阿罗汉,因为没有他们的位置和食物,我就要求他们以神通飞去北俱卢洲采回自然成熟的米来食用。”此时太子等人的傲慢心完全被打破了,就向佛陀及阿罗汉诚心忏悔。因此按照佛经所说,北俱卢洲的确有自然成熟的庄稼而且美味可口。
〖以及除此之外值得供养的所有珍贵饰品〗除了以上供品之外还有很多值得供养的珍贵饰品,将这些饰品都供养三宝。
〖包括由莲花点缀的湖泊、池塘中不断传来天鹅悦耳动听的吟唱声。〗莲花点缀的湖泊、天鹅动听的声音,都可以作为殊胜供品供养三宝,并且诚心发愿:愿自他众生都能够产生殊胜的菩提心。
浩瀚虚空界,一切无主物,
意缘敬奉献,牟尼诸佛子,
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
如果继续广讲的话,供养的物品会很多,此处作了窍诀性归纳。浩瀚虚空界中一切无主的胜妙供品,不论现实中能否获得,通过我们的心缘取,然后恭敬地奉献给佛、法、僧三宝。
“祈请胜福田,悲愍纳吾供”:祈请殊胜的福田一定要悲悯我们这些众生,为了让我们圆满资粮,一定要接受供品。为什么我们要这样祈请?实际上佛陀、乃至登地以上的菩萨,早已现见了法性,泯灭了对财富的执著,对世间的妙欲毫无兴趣,早已对法生起决定信解。对他们而言,世间财物可有可无,没有任何执著;但是对我们而言,一方面因为对境很殊胜,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圆满福德资粮。如果佛和菩萨安住在自己的境界中,因为不需要而拒绝接受供养,我们则无法圆满资粮。因此,为了圆满资粮,为了顺利生起菩提心的所依,即使佛菩萨不需要,也请求他们能够接受我们的供养。供养上师也是这样,上师并不需要财富,但是为了圆满我们的资粮,为了众生的利益,我们要祈请上师接受供养。供养也是一种缘起,上师三宝是殊胜福田,供养一点点东西也会产生巨大的福德;同时,为了让我们真正生起菩提心,顺利成为佛菩萨的接班人,祈请上师诸佛以悲悯心接受我们的供养,这样的祈请有很大的利益和必要。
以前有一位学佛不久的居士,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他认为供佛就是贿赂佛、贿赂三宝,就像贿赂世间人一样。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的,供佛并不是世间的贿赂。
首先,佛菩萨根本不需要供品,但因其是殊胜的福田,我们供养之后能够得到加持和利益,所以理应供养。
其次,佛菩萨是以悲悯心接受我们的供品,而世间人是以贪欲心接受贿赂。佛菩萨本身的发心就是为了利益有情,众生供养也好,不供养也好,都一直以悲心垂念众生。那么我们供养佛有什么缘起呢?我们供佛之后,自己的心得以清净,与佛接上了清净的缘,圆满地获得加持。有这个必要的缘故,因此我们一定要修供养。
再次,虽然佛陀恒时关照众生,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主动结缘,没有去祈祷、没有做供养,没有促成加持的因缘,那么佛也无法直接利益我们。这不是能贿赂与所贿赂的关系。真正的意义是:我们的心因供养而得以清净,成为能够获得加持的法器。如果存在悭吝心,或者由于不供养而缺少福德,就不具足获得加持的因缘,这对我们自己是无利的。佛菩萨已经获得十种自在,其中之一即是财富自在,如有必要安住于某种禅定,即可降下珍宝雨。他们早已安住于最殊胜的如来藏法性之中,除非为了度化众生,否则他们不需要受用财富。所以,凡夫人的想法和佛菩萨的境界差得太远了。
〖诸如此类,以上浩瀚无边虚空界中,清净刹土以及北俱卢洲等处所有的无主物〗诸如此类的供品来自浩瀚无边的虚空界。宇宙浩瀚无边,现在我们只是大概了知地球及周边极其有限的情况,虚空中还有无数世界,无数的清净刹土。
〖我均以心观想取来,郑重地供养释迦牟尼佛以及一切殊胜的佛子〗整个虚空中,只要是善妙的无主物,我们都以殷重的心观想取来对佛陀作供养。我们怎样做供养呢?首先了知清楚颂词的意思,之后一边慢慢念诵,一边观想、发愿:愿自他众生都能够产生殊胜的菩提心!如此一遍一遍地念,一遍一遍地修,念一遍修一次供养。我们不要小看这样的供养,心的力量是很大的。上师在讲记中经常说:“如果我们有供养的能力,佛一定有接受的能力。”佛是遍知,完全能观照我们的心,如果我们通过观想在心中显现供品的总相,或者想到把浩瀚虚空界中一切无主善妙之物全部供养,那么佛也能够完全了知,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就能获得殊胜的福德。所以应该郑重地供养释迦佛和一切殊胜的佛子。
〖祈请供养能获得大果报的殊胜福田为利众生而接纳,〗祈请佛和菩萨等能够获得大果报殊胜的福田,为了利益众生而接纳我的供品。
〖祈求大慈大悲的尊主慈爱垂念我而接受我的这些供品。〗祈祷大慈大悲的佛陀为了慈爱我、垂念我,一定要接受这些供品。佛菩萨并不需要这些供品,但是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有时也会显现欢喜地接受。
全知无垢光尊者的传记有这样的描述:当年无垢光尊者在求法时很贫穷,没有足够的财富可以安住一地听法,但他的上师很慈悲,即使没有供品也传了最殊胜的法。后来无垢光尊者经过苦修获得了大圆满证悟,成为大圆满的教主,他开许座下听法者不必供养都可以听法。尊者对可怜的众生非常慈爱,大官员、大施主来了,他一定有什么表示;如果是一些非常可怜的人,如乞丐、孤儿寡母等,即使只供养一点点食物,不管多么下劣,他都会在供养者面前津津有味地享用,显得非常高兴。不但当面享用他们的供品,而且还专门为他们回向。尊者为什么要这样示现呢?就是为了让供养者生起欢喜心、生起善心、清净心,为了让他们能够积累殊胜的福德而如此示现。看到这些公案真是很感动,祖师大德尤其悲悯下劣者,在世间他们是弱势群体、受欺负的对象,但真正的圣者菩萨则专门慈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有机会积累资粮。他们的供养获得无垢光尊者的接受,会生起很大的欢喜心,依靠这一点就足以从下劣的身份中解脱出来,而且和祖师大德接上缘之后,因缘成熟时也会成为直接度化的对象。所以我们祈祷佛菩萨等殊胜福田,以悲悯心接受我们微薄的供品。
子二、供养彼等之原因:
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
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
我的福德很浅薄,非常贫穷,没有其他可供养的财富,现在将整个浩瀚虚空界中一切无主物,通过心缘取之后供养诸佛,祈求具有慈悲心的怙主,为了利益我及一切众生的缘故,一定要接受我的供养。这是供养的主要原因,下面还会讲其他原因。
〖若有人问:为何不供养自己的财物而供养这些无主物呢?〗前面讲了很多无主物,有人就会想:为什么不供养自己的财物而供养无主物?这个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太贫穷,没有财富无法供养;另一种情况是不太贫穷,有能力供养一些供品,这两种情况都不妨碍我们再以广大的心去做无主物的供养,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即使我们有一些财富,但相对于广大虚空界中的无主物而言,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相当于还是非常贫穷——我们买不起湖泊、高山吧?所以就用观想的方式供养无主物。
〖由于我往昔没有积累过福德,极为贫寒,除了这些供品以外我实在无有任何其他可以供养的财物。〗原因何在呢?往昔我没有积累过福德,没有修过供养,所以今生非常贫寒。今生是贫、是富都有前因,今生中某些条件不具足:如自己不勤奋、机遇不好、运气不佳等等这些是近因;另一方面的远因或主因是:过去是否累积过福德。如果具足福德资粮,外缘很容易具足。福报大的人,获得财富的因缘很容易出现。世间有一个笑话:一个穷人说,我年轻时没有一个好爸爸,老的时候没生一个好儿子,所以我一辈子贫穷。有些人有个好父亲,留下很多财产;有些人生了个好儿子,儿子发达了,他也跟着发财了。这个笑话其实说明他没有积累过福德因缘,因果是不虚的,所以导致今生极为贫寒。如果曾经做过无主物供养,或真正供养过上师三宝,相续中积累过深厚的福德,很多机缘自然而然会遇上,很容易发家致富。那么认知了这个道理之后,补救的方式就是努力去做供养。如果没有其他财物可供养,就供养无主物。
〖真心诚意想供养您,祈盼唯一利他的诸位怙主为了利益供养者我而纳受这所有的供品。〗佛菩萨最初是为了利他而发菩提心,中间也是为了利他而积累资粮,最后也是为了利他而成佛,所以他们是唯一利他的怙主。我现在诚心诚意地把这些供品供养给您,祈盼唯一利他的怙主,为了利益我,一定要纳受所有的供品,让我获得广大的福报。获得广大的福报主要是为了让自己顺利生起广大的菩提心、利他心。具足菩提心之后,其余的善根会得到更加迅速的增长。
以上讲完了第二个科判,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1]《俱舍论问答》367、初劫时的人类是怎样的?答:初劫时,人类从光明天化生,依靠神变行于空中,身体发光,禅悦为食,寿无量岁,后来因贪食地味,而身体沉重不能飞行,身光也消逝了,这时日月出现,后来人们食用自然稻而出现男女根,由此而行非梵行,并开始建房舍以行非梵行。因为懒惰而出现积蓄,并出现了看管田地的长官即五先王,后渐渐因过分造恶业人寿渐减而至十岁。
《入菩萨行论》第19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第二品忏悔罪业。
为什么在受菩萨戒之前要忏悔罪业呢?若未忏悔罪业,心即被无始以来造作的罪业所染污而不清净,在污浊的相续中就难以产生殊胜清净、功德广大的菩提心。比如天上的月影要清清楚楚倒映在水盆里,首先就要准备好清水,月影才能明现,如果水不清净,虽然有所显现,也是污浊不净的一种自性。所以要发菩提心,首先应让自己的心清净。
忏悔罪业品包括了很多修法,现在讲的是八支修法中的供养支。我们有财富可以用财富供养三宝,没有财富也可以做无主物供养,即通过“意缘”的方式,将所有能想到的一切世间的无主物供养诸佛菩萨。在讲供养之因的时候说过,即便是很贫穷的人也可以修集非常广大殊胜的资粮,这个善巧方便就是意缘供养、幻化供养等。如果我们没有深入学习佛法,没有正规学习经论,单凭自己的分别念,就会认为有钱才能做供养,没钱就不能做供养。实际上很多经论都讲了不需要钱财的多种供养方式。前面颂词讲到“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就是说没有钱财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心缘取善妙的供品做供养,主要是有一颗非常虔诚的心,有一种为了度化一切众生、为了在相续中生起殊胜菩提心的清净愿,有了如此善妙的作意及因缘,那么这样供养的果报一定是非常广大、清净的。
子二、供养身体:
供养身体的必要是什么呢?实际上,在众生所有的执著中,对身体的执著是最为严重的。一般来讲,我们对财富都非常执著,但是如果遇到钱财和身体两者不能兼得的情况,往往会毫不犹豫舍弃钱财来保全自己的身体。
我们在没有发菩提心、没有学菩萨道之前,每天都是花很多时间,围绕这个不净身体、为它做很多事情。当然作为欲界众生来讲,吃饭、睡觉、运动也是必要的。但有些人过于贪著自己的身体,甚至把身体的安乐建立在众生的痛苦之上——为了身体好而去杀害其他众生,这种恶行都是来自于对身体的过分执著。
比如早上应该修法、听课的时候,起不了床,也是因为这个身体贪舒服、好想睡;或者和有人约你吃饭,就忍不住要去。这样就荒废了闻思修行、利益众生等很多事情。不打破对身体的执著,我们很难真正一心一意地修持佛道,所以此处是以供养身体的方式打破身执。一方面,身体在我们所拥有的所有资具、财富中是最珍爱的,供养身体远远超胜以其它供品来供养三宝的功德,所以理应供养。身体供养上师三宝之后,严格来讲就不属于我了,既然不属于我,就不应该为了它的享受做非法的事情,而应该像上师三宝一样,尽量利用身体修行正法、弘法利生。
愿以吾身心,恒献佛佛子;
恳请哀纳受,我愿为尊仆。
尊既慈摄护,利生无怯顾;
远罪净身心,誓断诸恶业。
“愿以吾身心,恒献佛佛子”:愿以我的身心,恒时供献于一切诸佛、佛子,这是供养身体。“恳请哀纳受”:虽然诸佛菩萨并不需要我这三十六种不净物所组成的身体,但是还是恳请他们哀悯纳受我的供养。“我愿为尊仆”:供养身体之后,我愿成为上师三宝的仆人,我们应该这样发愿。
〖在胜伏四魔的佛陀及其一切佛子前,我愿恒时供养自己的身体,诚恳祈请诸位圣尊菩萨能完全接纳。〗佛陀已经完全战胜蕴魔、死魔、天魔及烦恼魔四魔,已没有任何障碍,所以称佛陀为胜伏四魔者。在佛陀和一切随学佛子面前,我们愿意恒时供养自己的身体,恳请诸位圣者菩萨能够完全接纳。
〖我心甘情愿做忠实的仆人,对您们言听计从,祈愿您能慈悲摄受。〗我们心甘情愿做上师三宝忠实的仆人,对他们言听计从,祈求他们能够慈悲摄受。
发愿把身体供养给上师三宝,与世间中把我们的身体交付于有钱有势的人完全不一样,我们的发心和动机是为了能够利益众生,圆满成佛的资粮,而实际上佛菩萨并不需要我们的不净身,也不需要很多仆人给他们做事情,那我们为什么要心甘情愿做忠实的仆人呢?有些刚学佛法,或者没有真正接触佛法的人,看到佛教徒发愿做佛的仆人就认为是一种不平等。实际上为佛菩萨做仆人与世间中当仆人的意思完全不一样:世间的仆人依止主人,是为了得到钱财能够养家糊口,主人雇佣仆人是为了帮自己做事情。所以二者的发心、行为、意乐完全不相同。
一方面,上师三宝身语意都与实相完全相应,我们把身体供养给上师三宝即是随顺实相,所以也是相应于实相的一个缘起,很有必要。
另一方面,诸佛菩萨完全利他、利益众生,做佛菩萨的仆人也就是放弃自我、利益众生。如同仆人听从主人之话一样,我们对诸佛菩萨的话也言听计从,从此开始放弃自私自利的心、行为和作意,令我们与佛菩萨的事业和发心等完全相应,而不会再像凡夫人的那样,为了自己的利益、名声而去奋斗。所以,向上师三宝供养身体,主要是为了圆成自他二利,如果不是出于这个目的,供养身体就没什么特别大的意义。佛菩萨接受身体供养,也是为了令我们趋向于佛法,否则也不会接受。所以,主尊佛菩萨是为了利他,供养者也是为了利他,二者和合之后,供养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心一意利他的行为。
“尊既慈摄护”:前面我们祈请上师三宝能够哀悯我,纳受我的身体,纳受我的供养,现在我们观想上师三宝已经非常慈悲地摄受了我的身体。
“利生无怯顾”:如果我已经被上师三宝摄护了,我在做利生事业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可害怕、顾虑的。从世间角度讲,我们被上师三宝所摄护,就像找到了一个非常稳固、势力很大的靠山一样,就不会有什么害怕的事情。同样的道理,我们去做弘法利生的事业时,可能会顾虑:凭我自己的力量能不能真实地利他?能不能真实地弘扬佛法?会有这种却步的心态,但现在我已经把身体供养了上师三宝,上师三宝已经摄受了我,我已经找到了依靠处,再去弘法利生就不是孤军奋战了:有诸佛菩萨不断地加持、不断地鼓励和提携我们,为我们扫除种种障碍。所以这样供养之后,自己就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
“远罪净身心,誓断诸恶业。”如果想要利益众生,但是如果不清净罪业,我们连自己都度化不了,更何况说要度化众生呢?所以必须要远离一切罪业,要清净自己的身心。“誓断诸恶业”:我要发誓断除所有的恶业。
〖我依靠大尊主的呵护,才能在三有中不畏痛苦而饶益众生。如果我罪恶深重,则无法利益有情。因此,为了真正摆脱以往的罪业而诚心忏悔,立誓今后再不造罪。〗因为我们皈依上师三宝之后,上师三宝也饶益我们、加持我们。依靠上师三宝的呵护,我们在三有中修道、利益众生才不会痛苦,从而一心一意地利益众生。
在修学佛法时,不要忘记我们已经把身体供养给上师三宝,其实在皈依时我们就已经置于上师三宝的护佑之下,不过有时我们遇到困难就忘掉了,总是想通过自己来解脱痛苦,实际上上师三宝的威德不可思议,越是遇到危急的事情,越是要对上师三宝呼唤、祈祷,祈求上师三宝给予我们帮助加持。我们自己的能力非常有限,如果不祈祷上师三宝,不以上师三宝的加持遣除畏惧,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以从各种违缘中脱离出来。所以我们应该养成一种习惯:经常忆念上师三宝。我们遇到快乐的事情,也不会过度飘飘然,遇到一些非常危难的事情,也不会手足无措。因为我们必定和没有信仰的人不一样,我们皈依了三宝,必定是有依靠处、有依怙处。要经常通过清净的信心来祈祷,很多事情通过上师三宝威德力完全可以心想事成。
虽然我们这一生很想利益有情,但是如果罪业很深重,就没办法利益众生。罪业深重就会导致相续中不断地冒出恶心,不断地做出恶行,这样怎么能够利益众生呢?所以利益众生之前,首先要清净自己、调伏自己。就好像一个医生,必须自己保持健康,才能够帮其他人恢复健康,如果自己不健康,那就没办法真正帮助其他人。因此“为了真正摆脱以往的罪业而诚心忏悔”。
以往的罪业有的想得起来,有的想不起来。对于想得起来的罪业,在主尊佛菩萨面前,把它们从记忆的仓库里面全部拿出来,一心一意地发露忏悔。对于想不起来的罪业,祈祷上师三宝帮助我忏悔、清净这些罪业。忏悔时必须要真心忏悔,同时要立誓今后纵遇命难也不再造作。如果有这个决心忏悔起来比较容易清净,如果认为今天造点罪无所谓,反正以后可以忏悔,如果有这种心态,以后忏悔时罪业不一定能够清净。
这里讲到了四种对治力,在颂词当中比较明显。“尊既慈摄护”主要是指所依对治力。我们要忏罪必须依靠清净的所依和皈依境,上师三宝、金刚萨埵、三十五佛都可以作为所依对治力。“尊既慈摄护”实际上包含了我们依靠的主尊。“远罪”即是第二个对治力——厌患对治力:对自己曾经造过的罪业非常后悔,就好像自己吃了毒药一样,极其想清净罪业,认为罪业不能和自己呆在一起,否则如同吃了毒药自己很快就会死一样,对罪业有很大的厌烦心、厌离心,很想清净这个罪业,这就叫做厌患对治力。
第三个对治力叫做现行对治力,即颂词“净身心”。我们发愿要清净罪业,然后再修一系列善法来清净罪业,如顶礼、念咒和听法等方式来清净自己身心上的罪业,这就叫做现行对治力。如金刚萨埵忏罪法,就是仪轨念到心咒部分时一直持诵,通过金刚萨埵的心咒来清净自己的身心。有的通过三门恭敬顶礼三世诸佛的方式清净自己的罪业。用这个善行来清净这个罪业,目标相当明确,所以叫现行对治力。
有时说善业和恶业不能够互相抵消,善恶业在我们相续中平等共存,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指我们没有想过用善业去对治、清净罪业的情况。比如有人造了一个杀生罪,之后看到佛像做了个顶礼,又造罪业,又做善法,最后导致善业和恶业在相续中并存。但是现行对治力不一样,现行对治力是专门以善业来清净罪业,它有明确的目标,在这方面调伏身心。
第四个叫做返回对治力,即颂词“誓断诸恶业”。誓断诸恶业就是恢复力,恢复到以前清净的状态,发誓以后不再做了,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再造罪业,它是很强的一种愿心。所以我们忏悔的时候要忏前戒后:忏前就是忏悔以前的罪业,戒后就是发誓以后不再造。这个意思在颂词里面很明显,我们在忏悔的时候尽量抓住这些要点,罪业就比较容易忏悔清净。
子三、意幻供养:
意幻供养和意缘供养是有差别的。意缘供养是通过自己的心缘取人天世间中真实存在的无主物供养给三世诸佛,即便是有主人的东西:如花朵等,看到后用缘取供养也是可以的。意幻供养是通过我们的心意识幻变出供品来做供养,可以是现实中存在的,也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的。真实的供品和幻化的供品有没有差别呢?有时会认为真实的供品是真的,幻化的供品是假的,但在佛法中一切都是唯心所造,不存在心外之法,谁真谁假呢?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对于安住于平等的境界的佛菩萨来讲,一个修行者为了供佛,准备真实的供品也好,在自己的心中幻化也好,他们有殊胜的智慧和神通,完全可以了知这个人供养诸佛的意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幻化的供品和真实的供品完全一样,没什么差别。
上师曾经讲过,意幻供养有时还超胜真实供养。为什么呢?因为,要找齐很高档的东西做真实供养,对我们来说没有这么大的财力和因缘,不大现实。但意幻就供养不同了,只要心能够想到、能够幻变出来的东西都可以供养,所以种类比较多。从供养的心态来讲,我们供养真实供品会有点舍不得:这是一个黄金的佛像,或者黄金的什么东西,容易夹杂一些不清净的心态。意幻供养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幻变出来的东西舍不得供养,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对我们来讲,真实供养的同时也可以意幻供养,二者之间没什么矛盾,只要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圆满资粮、成就自他二利,所有的善行我们都要去做。
〖如云:浴拭妙衣饰,香薰花神馐,灯地室宝伞,意幻十二供。〗有些论典把《入行论》中的意幻供养分成了十二类。我们在听课的时候,一边听一边随文作观,在脑海中构现出这些供品,然后观想把供品供养三世诸佛,最后祈祷我们的相续中能够产生殊胜的菩提心。
〖意幻供养可分为十二种:〗
馥郁一净室,晶地亮莹莹;
宝柱生悦意,珠盖频闪烁。
“馥郁一净室”:具有馥郁香气的清净房室。“晶地亮莹莹”:水晶所铺成的地面,看起来莹莹发光。因为寂天菩萨出生在印度,印度很热,观想水晶宝地有一种清凉的自性。“宝柱生悦意”:柱子也是珍宝所形成的,看了之后马上产生悦意的感觉。“珠盖频闪烁”:柱子上面悬挂了很多珍珠宝盖,频频闪烁着光芒。
〖一、沐浴:用旃檀薰染的浴室散发出扑鼻的芳香,水晶地晶莹剔透,光彩夺目,打扫得十分清洁。〗相当于我们在世间中请一个很高贵的客人去沐浴一样,一定要把浴室准备得非常好。此处说用栴檀熏染过的浴室散发出非常扑鼻的芬香,水晶地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到处打扫得非常清洁,没有一点灰尘。
〖光芒闪烁、各种珍宝的柱子上悬挂着闪光珍珠装点的华盖。〗我们再观想光芒闪烁的珍宝柱子上,悬挂着很多闪光珍珠装点的华盖。如果曾经去过一些比较高档的建筑物,观想的时候可以作为参照,通过我们自己的心改造一下,想象为浴室。以上颂词讲的是浴室的总结构,下面讲细节:
备诸珍宝瓶,盛满妙香水,
洋溢美歌乐,请佛佛子浴。
“备诸珍宝瓶”:浴室准备了很多珍宝造的玉瓶,玉瓶中盛满了妙香水。浴室中有各种非常好听的音乐,有些是赞佛偈,以美妙音乐供养诸佛。“请佛佛子浴”:邀请诸佛和佛子到这个浴室受供,供养三世诸佛来圆满资粮。
〖在此,已备好盛满涂香配成的悦意香水、鲜花的许多金等宝瓶,伴随着歌声乐音而请一切善逝及佛子沐浴。〗首先,我们已经备好宝瓶,里面装有用各种涂香调配好的悦意香水和鲜花,伴随着歌声乐音,迎请一切善逝一切佛子来沐浴,沐浴之后,我们观想愿一切众生获得殊胜的菩提心。
在堪布根霍仁波切的入行论的注释中,就把浴室观想成三层楼的结构。第一层楼安住一切众生,如请客的人和其他六道众生都在第一层楼;第二层楼是真正的浴室,即是“馥郁一净室,晶地亮莹莹,宝柱生悦意,珠盖频闪烁”;第三层楼是一个大厅,是诸佛菩萨安住、接受供品的地方。在第二层楼和第一层楼中间有水管连接。
我们不能把浴室观想成一个小的房子,要观想为很大、很大的一个无量殿,一切诸佛菩萨我们都要迎请,请诸佛菩萨来接受我们的供养,然后自己幻变出很多供养的人或供养天女,以宝瓶中的水给佛和佛子沐浴。实际上佛和佛子的身体都是很清净的,上师在讲记说,初地菩萨之后的菩萨,他们的身体是非常干净的,不会有垢染、也不会有虱子、小虫等等。佛陀的三十二妙相,就是宣讲佛陀的皮肤、身体等的种种功德。所以并不是因为佛菩萨身体脏了,必须要接受洗浴,是从为了让我们圆满资粮的角度来讲。而且供养沐浴的功德利益非常大。所以如果我们能以清净的发心观想,很多罪业都可以忏悔清净。通过给诸佛菩萨沐浴的这种善行来清净相续中的很多垢染、罪业,这是非常殊胜的一种修法。
佛菩萨沐浴后的水,从二楼和一楼之间的水管流到了一楼,我们就观想浴过佛菩萨的水流从我们的头顶进入,清净我们相续当中的种种垢染,清净我们的贪嗔痴、嫉妒慢,所有的烦恼、无明、愚痴全部清净,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到内外清净的功德。如果能够这样观想沐浴供养,就能够自他二利。
《佛说浴身经》还是《洗浴经》中讲到,如果能够给僧众造浴室,供养僧众洗浴,功德利益非常巨大,既可以积累资粮,又可以清净罪业,最后还可以获得涅槃的果位。所以沐浴供养是有来源、有根据的,其他经典中也有记载。在佛陀降生日那天,佛教中好多地方都举行浴佛节,就是对释迦佛的太子像进行沐浴。藏地是把开光物品的影像摄入镜子,然后用宝瓶水一边念咒一边冲洗镜面,观想需要开光的物品变得非常清净,有很多不同的仪轨,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一边念诵一边来观想,如果今天讲的时候没来得及观想,下课时可多念几遍这个颂词,一边念一边观想供养诸佛菩萨沐浴,从而清净自他众生的罪业,这是我们圆满资粮的一种方式、一种意幻供养,只要自己能够想得到,佛菩萨就可以接受供养。所以从这方面来讲,邀请一切善逝和佛子沐浴可以清净我们的罪业。
香薰极洁净,浴巾拭其身,
拭已复献上,香极妙色衣。
颂词中有两项意幻供养:一个是擦拭供养;一个是妙衣供养。沐浴完之后,我们再观想供养的人手上拿了很多非常干净、用殊胜妙香熏过的浴巾,来擦拭佛和菩萨的身体,在显现上把水珠擦拭干净,这个就叫擦拭供养;然后“拭已复献上,香极妙色衣”就是妙衣供养。给诸佛和菩萨献上非常善妙、散发着浓郁香气的妙色衣服。因为供养要挑选最好的供品,所以此处一方面衣服的质地非常好,另一方面散发出芬芳香气,让人非常悦意,可以突出我们供养的殷重之心。如果随便找件衣服换上去,心不殷重的缘故,在修法的时候就会产生过失。虽然诸佛菩萨看供品好坏是平等的,但关键是我们并不是诸佛菩萨,我们需要累积资粮,所以就要用自己能够想到的最好、最洁净的供品来供养三世诸佛。
〖二、擦拭:等待诸佛菩萨沐浴之后,用妙香薰染、清洁柔软、无与伦比的衣物(浴巾)擦拭他们的身体。〗等待诸佛菩萨沐浴之后,我们用妙香熏染过、非常清净柔软的浴巾擦拭诸佛菩萨的身体。我们可以观想很多供养者给诸佛菩萨进行擦拭,这样的观想很有必要。就好像平时在佛像上、经书上落了很多灰尘,就显得对佛菩萨很不恭敬,所以需要经常擦拭佛像,不要让它沾上很多灰尘。同样的道理,诸佛菩萨是功德非常圆满、利益众生的殊胜主尊,所以我们应该经常用很好的浴巾来擦拭佛像。佛堂中的佛像,我们可以用柔软的布经常擦拭,如果上面灰很多,我们自己看起来也不容易产生恭敬心;如果已经擦拭过,佛像显得很干净、很庄严,这个时候自己和其他人看到也容易产生信心。擦拭佛像实际上也非常重要。
〖三、妙衣:擦拭完毕以后,对于出家装束的佛菩萨,供上袈裟等适合出家身份的芬芳妙衣;对身着在家装束的尊众,献上色彩各异、柔软飘逸的妙衣。〗擦拭完毕之后,对出家装束的佛菩萨,我们就供上三衣、袈裟等适合出家身份的芬芳妙衣。诸佛如在印度金刚座或其他刹土以八相成道示现成佛,基本上都是以出家身份证道。佛弟子、菩萨现出家相的也非常多。虽然很多菩萨现的是在家相,但是当时在印度,很多菩萨都是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出家的,比如弥勒菩萨、文殊菩萨等等。但就大多数人的根基而言,多数菩萨现的是报身相,就是在家相。
“对身着在家装束的尊众,献上色彩各异,柔软飘逸的妙衣”:佛菩萨度化众生可以通过出家、在家两种方式,所以我们供养僧众菩萨妙衣,他们不一定都是出家人。《宝性论》说获得一地菩萨以上果位都是大乘僧众,既有出家身份,也有在家身份,其他很多经论也讲得很清楚,不值得奇怪。所以在家也有僧众,为在家装束的僧众“献上色彩各异,柔软飘逸的妙衣”,献上这种报身的衣服。如是报身相的佛,就供养报身佛的服饰,报身相的菩萨也供养相应的服饰,总而言之为诸佛菩萨供上妙衣。
做完第二、第三擦拭供和妙衣供之后,我们就开始观想愿自他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无伪的殊胜菩提心。
亦以细柔服,最胜庄严物,
庄严普贤尊,文殊观自在。
第四、饰品供。“亦以细柔服”:以非常细柔的衣服,最好、最庄严的饰品来供养庄严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和观自在菩萨等诸大菩萨。菩萨实际上并不需要很多饰品来装饰自己,但有的众生有时必须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调化。所以菩萨调化众生的时候,具足一切善巧方便:有时示现知足少欲的出家相;有时示现佩戴很多饰品的大长者相、大富豪相等等;有时是直接硬夺这些众生的心;有时是示现其他众生很喜欢的一套。所以他们看到菩萨装饰这么好,他们内心也慢慢产生一种亲近心、欢喜心,这样便于调化众生。所以我们以最胜庄严物来庄严普贤菩萨等大菩萨。
〖四、饰品:以成百上好的冠冕等装饰品庄严现见真谛而成为圣者的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自在菩萨、金刚手菩萨、弥勒菩萨等根据所化众生的根基而持在家相的诸位大菩萨。〗一般来讲,现见万法真谛是初地菩萨,但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等等,显现上虽然是十地菩萨,实际早已成佛,是倒驾慈航来度化众生。这些大菩萨根据所化根基而持在家相。在藏地绘画的八大菩萨像,无一例外全都是在家相,属于持报身相的菩萨。佛在世的时候,有一部分菩萨还是守持出家相,经论有很清楚的记载。汉地一些菩萨是出家相,一些在家相:比如峨眉山的普贤菩萨,五台山的文殊菩萨,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全都守持在家相形象。而弥勒菩萨示现的就是一个出家相,没有显现在家相,平常我们说的大肚弥勒,这个名号比较普遍;还有地藏菩萨也是显现出家相。但是在藏地八大菩萨无一例外全都是示现在家相。所以根据所化的根基而持在家相的这些大菩萨,我们对他们做广大清净的供养,愿自他众生因为供养这些圣者殊胜饰品缘起的缘故,也能够迅速产生清净无造作的菩提心。
本课就讲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20节课
现在学习第五种妙香供养。
香遍三千界,妙香涂敷彼,
犹如纯炼金,发光诸佛身。
按照堪布根华仁波切的讲法,在二楼浴室里供养佛陀沐浴,擦拭干净并供养妙衣饰品之后,我们就观想把诸佛菩萨请到第三层楼,那里是请诸佛菩萨应供的大厅,我们开始供养其他的供品。
首先是妙香供。我们要观想所供妙香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妙香涂敷佛和佛子的身体,佛和佛子的身体涂敷之后,犹如纯炼金一般发出奕奕光芒。本来佛菩萨的身体就非常庄严,因为他们的身体是通过修持殊胜善业引发的,能让众生看到后产生信心、欢喜心,再加上涂敷了非常好的妙香,使得佛身如纯炼金一般显得更加光明。
“香遍三千界”:什么是三千大千世界呢?〖五、妙香:《俱舍论》中云:“四大部洲与日月,须弥山王及欲天,梵天世界一千数,许为小千之世界,彼之千数承许为,二千中千之世间,彼之千数三千界。”〗首先我们要对三千大千界有一个大致的概念,然后再观想香遍三千世界这个总相。三千大千世界是由很多世界组成的,什么是一个世界呢?“四大部洲与日月”:按照佛经的说法,一个世界有四大部洲,我们所在的地球属于南瞻部洲,此外还有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四大部洲共有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四大部洲的中央是须弥山王。在须弥山王之上有六欲天,六欲天的一部分——四大天王天位于须弥山的山腰,第二欲天是三十三天,在须弥山的山顶,四大天王天和三十三天属于地居天,因其依靠地而住的,故称地居天;三十三天以上是空居天,因为它们并不依靠大地而住;三十三天之上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化乐天可以随心所欲地幻变种种妙欲供自己享乐,故称化乐天;欲界天的最后一层天——六欲天是他化自在天,自己不去幻化,但是夺取别人的幻化自己享受,故称他化自在天;六欲天之上属于色界天,把色界的第一层——梵天界包括在内,加上前面所讲的四大部洲、须弥山、欲界天,就是一个世界的范围,一千个这样的世界称为小千世界。
“彼之千数承许为”:即是说一千个小千世界,成为一个中千世界;再以一个中千世界为单位,累计到一千个数量:“彼之千数三千界”,就成了三千大千世界。所以说三千大千世界的范围是非常巨大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在这样的所有三千世界等无量刹土中恒时飘散着阵阵的芳香,遍及各处,〗在所有三千世界等无量刹土中,恒时飘散着阵阵的芳香,遍及各处。虽然我们平时供佛只有一根香,香气很弱,但是我们要观想这个香如周遍我们的房间一样,周遍整个三千世界,对三千世界所有诸佛菩萨做供养,这就是“遍及各处”。
〖以如此殊胜的妙香涂敷宛如纯金般奕奕发光的佛身。〗以这样的妙香涂敷奕奕发光的佛身。“纯炼金”:金矿刚挖出来还带有杂质,必须在炉火上冶炼去除杂质,冷却之后再熔化,反复做十六次之后基本上除净杂质,即可称为纯炼金。佛身就好像经过十六次冶炼的纯金一样奕奕发光。因为佛陀在因地时候修了很多殊胜的善根,积累了广大的福德,不仅获得广大的智慧,而且在显现十二相成道的时候,身相可以说是十全十美,毫无瑕疵之处。我们把妙香涂敷在佛身上,然后发愿:愿自他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是第六妙花供养。
于诸胜供处,供以香莲花,
曼陀青莲花,及诸妙花鬘。
我们观想:在一切具有殊胜功德的所供之处,供上最好的香莲花、曼陀罗花、青莲花,以及各种花串成的花蔓。供花的功德非常大,一般供塑料花,若有条件,最好是供养鲜花。尤其是供养莲花,有非常善妙的缘起。当然也不是除了莲花就不能供了,只要自己非常喜欢,香气浓郁,形状和颜色非常美妙,就可供养给诸佛菩萨。
供花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上师在讲记中引用《法华经》的教证,在佛前供一朵花,逐渐能见到无量佛。[1]我也看过一个公案,说明供花有很大的功德:印度有一个贫穷的女人,一次在野外得到一朵很美丽的花,她想:我的身体很下贱、低劣,把花插在自己的身上或头上没什么利益,还不如供养佛塔。于是她就找到一个寺庙,把这个花供养给佛塔,然后发愿:“愿我和像我一样的女人罪业都能清净!”发完之后心里感到非常欢喜。(如果我们做了善根:如放生、听法等,内心会感到很高兴,法喜是一种非常殊妙的功德。)女人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想知道功德有多大,就去问寺里的僧人。僧人说:“我刚出家道行很浅不知道”;又找住持问,住持是四果阿罗汉有智慧有神通,他入定一会儿说:“我还观察不出究竟,等我去兜率天问弥勒菩萨。”阿罗汉用神通到了兜率天请问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怎么回答的呢?他说:“等我成佛后再回答你。”弥勒菩萨显现上是十地菩萨、佛的补处(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第四佛,弥勒菩萨是第五佛)。他的意思是:我现在是十地菩萨,但以十地菩萨的智慧,都衡量不到这个善行的功德边际,只有等成佛之后,成了遍智才可以回答。
这个公案我看后触动很大,我们不能小看一些善法的功德,像这样供一朵花的功德,连十地菩萨都衡量不出来。所以我们要经常积累善根,像这个女人一样,在供花的时候有一种善妙的作意:她没有想通过供花我的相貌会怎么庄严(因为供花的缘故会长得很漂亮,这是一种缘起),而是想到很多女人都很苦、很可怜,就发愿以此功德消尽她们的罪业,因为这个善妙的作意就导致了此善行的功德没有办法衡量,否则以阿罗汉的智慧,或者弥勒菩萨的智慧,对一般善行的功德应该可以看到边际。
所以我们就知道了:如果我们在供花的时候,能够善妙作意: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愿一切众生产生殊胜的菩提心。能够在每天供水、供花、供香的时候都如是作意,念念之中就获得了无数无尽的功德。这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想要成道,功德的累积必不可少。要累积最善妙的功德,必须要抓住核心:什么是它的方便善巧?如果有了方便善巧,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就能够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多的功德。因为我们的寿命有限,修行的时间有限,怎样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获,就必须使用大乘经论中的提到的菩提心、空性慧等等方法。如果能够经常串习,一方面能让自己的心逐渐变得宽广,另一方面也能够让自己的心与大乘道和实相完全相应。实相是一个开放的状态,菩提心也是开放的状态,这个心和实相是可以相应的。很多大德开悟的时候,都是在串修大悲心之时,突然悟到了诸法实相,因为二者之间本来就有相通之处,当他放弃自己的时候,实相就现前了。所以我们做任何功德的时候都要想到众生。上师在讲这堂课的时候,前前后后提了好多次:不要忘记众生!此处我们通过供养鲜花,以此缘故能够让自他都能够生起殊胜的菩提心
〖六、美花:在堪为殊胜福田的一切佛像等前供上令人感到惬意、香味沁人肺腑的曼陀罗、莲花以及青莲花等所有天花,还有用这些美花及珍宝等精心穿成五颜六色悦意的花鬘、宝鬘。〗曼陀罗花是一种美妙的天花,佛经中经常有这种描写,佛陀讲完法之后“天雨曼陀罗花”,天人会撒花供养佛陀。莲花和青莲花:上师在讲记中说,莲花是太阳出来的时候开放,太阳下山就闭合;青莲花是月亮出来的时候开放,太阳出来的时候闭合,此处是指天界的莲花和青莲花。还有用天花串成的花鬘,用珍宝串成的宝鬘。印度现在也有这样的传统,去迎接大人物的时候,用花鬘挂在脖子上表示祝愿,代表吉祥。我们用这些花鬘、宝鬘供养上师诸佛,也愿自他众生相续中都能产生殊胜的菩提心。
亦献最胜香,香溢结香云。
复献诸神馐,种种妙饮食。
除了前面的供品,我们还在诸佛菩萨面前献上最好、最殊胜的妙香。“香溢结香云”:香腾起来之后结成各式各样的香云、图案,旋转于虚空中供养上师三宝。“复献诸神馐”:而且把种种的神馐——神馐就是指神的饮食、佛菩萨的饮食。“种种妙饮食”:妙饮食就是我们觉得非常好的种种食物,也献给上师诸佛。
〖第七、香云:殊胜合意的妙香洋溢各方,结成香云,旋绕遍布空中,这些也都供养佛菩萨。〗我们观想烧很多悦意妙香,妙香烧起来之后结成巨大的香云,有时显现为各色各样的图案:八吉祥、八瑞相,七轮宝等,把这些香云献给诸佛菩萨。
九十年代末的时候,在我们佛学院,有一天早上在护法台上烧了一些柏树枝,柏树枝冒出来的烟就结成了八吉祥的图案。当时法王仁波切从窗口看到了,就用大喇叭通知僧众:今天可能是很善妙的缘起,因为从护法台冒出来的烟是八吉祥的缘故,可能是非常好的缘起。在功德很增胜、很吉祥的时候,的确会有这种现象。
很多的香气结成香云,一般人是很难接受的。法王在世的时候,每天要供三千灯、三千水、三千食子、三千香。有时候轮到我们烧香,就把几千根香放到一起烧,烟特别浓,烧香的人根本受不了:眼睛睁不开、嘴巴张不开、鼻子也很难受。最后我们就开玩笑说,肯定这是供佛的缘故,一般凡夫人根本受不了这样大的香云供养;佛菩萨的功德很超胜,他们可以接受这样的供养。我们也把香云观想成不同的吉祥图案,全部供养诸佛菩萨。
〖第八、神馐:又敬献上白糖、核桃汁等花样繁多、味道鲜美的神馐。〗神馐也叫朵玛,或叫天饮。供护法有专门的神馐,修本尊法也有专门的神馐。神馐是圣尊的饮食,有特殊的形象,代表特殊的缘起,有特殊的意义。在印度和藏地有很多寺庙对神馐非常重视。如果我们不会做神馐,用其他东西代替也可以。比如我们供护法的时候,可以供一些饼干和其他东西。此处把我们喜欢的饮食:如白糖、核桃汁等等,花样繁多、味道鲜美的种种神馐和种种饮食供养上师诸佛。汉地的佛弟子用碗盛饭菜供养,在藏地是用护法杯在吃饭前做供养,也叫做献新。我们看到很多好吃、好喝的东西时,可以观想把这些饮食都供养给上师三宝,祈愿自他相续中都能够产生殊胜的菩提心。
亦献金莲花,齐列珍宝灯。
香敷地面上,散布悦意花。
此处供养宝灯。有的说灯的外形是金莲花;有的说珍宝灯有金莲花的图案;有的说是在金莲花中间安放宝灯;有的是在金莲花的旁边放宝灯,既供金莲花又供宝灯;如果把灯做成金莲花的样子,既是金莲花的供养也是珍宝灯的供养;各种解释都有。
“香敷地面上,散布悦意花”:在妙香涂敷的大地上散布各种各样悦意的花朵,以此供养诸佛。总而言之,只要是非常悦意的、能够产生供养功德的对境,都可以这样供养,以此方式累积资粮,让我们能生起殊妙的功德。
〖九、宝灯:井然有序排列着的金莲花中安放有各式各样光芒闪闪的宝灯,这些也供养诸佛菩萨。〗无著菩萨的解释方式是:首先井然有序排列金莲花,然后在金莲花中间安放各式各样光芒闪闪的宝灯,再以宝灯供养诸佛菩萨。我们自己在真实供养的时候,如果有珍宝灯也非常好。供品的质量越好、价值越高,供养的功德也越大。在汉地很多寺庙中,佛前的供灯有的是纯金打造的;去过拉萨大昭寺的很多道友也知道,那里有巨大的黄金宝灯;布达拉宫和其他寺庙还有各种金灯、银灯、钻石镶嵌的灯。用这些珍宝灯供养具有一切功德的佛并不过太过分,应该是很合适的,因为佛圆满具足一切功德,能够帮助救度一切众生。我们要对佛表现感恩之心,或者我们要获得巨大的功德,都要用好的供品做供养。供养宝灯里面要放灯油,用点燃灯芯的方式供养光明,不是供养灯器。供灯有着殊胜的缘起:众生的相续具有无明愚痴黑暗,而诸佛菩萨具有智慧光明,供灯喻示着光明遣除黑暗,因此可以通过供灯的缘起消除自他相续中的无明黑暗。上师在讲记中提到一些供灯的善巧方便:观想灯器犹如三千大千世界一样大,灯油犹如四大海水般深广,灯芯犹如须弥山王一般高。点燃之后光明周遍一切世界,照破一切处所的黑暗。虽然只是一盏灯,要把它观想为无量无边,法界、虚空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要观想有无数盏这样的灯,用来供养上师三宝。养成经常供灯的习惯非常好,供灯非常吉祥:即生经常供灯的话,后世能拥有很好的眼根和锐利的智慧,很容易证悟诸法实相。所以边供灯边发愿,这是非常殊胜的一种修持方法。
《贤愚经》中有贫女供灯的公案:难陀贫女以清净心供养佛一盏灯的缘故,就得到了佛的授记,说她以后成佛的名号为灯光如来。现在我们以清净心经常供灯,祈愿上师诸佛相续中的智慧能够融入我们的相续,让自他一切众生都能够生起殊胜的菩提心。
〖十、地面:香水涂敷的地面上,遍满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朵,以此作供养。〗首先我们要观想很干净、没有一点污秽的地面。以香水涂敷的地面上,遍满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朵,以此作供养。有时我们看到开满鲜花的大草地,令人非常悦意,可以用此作为原型,观想赏心悦目的地面,供养上师诸佛。
地面是一切有情无情的所依,一切有情和无情都要依靠大地生存,现在我们把这个众生生存的大地用来供养三世诸佛,这个方面也有很大的必要。在修曼扎的时候,第一句也是用妙香涂抹的大地开始供养[2],这就是第十个供养——地面供养,依靠这个缘起能够让我们获得殊胜的功德。
广厦扬赞歌,悬珠耀光泽,
严空无量饰,亦献大悲主。
“广厦扬赞歌”:首先我们观想一个大厦,里面有很好听的赞歌、音乐,悬挂了很多珠宝装饰,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严空无量饰”:庄严虚空的无量饰品,也全部奉献给大悲主尊、诸佛菩萨,愿自他众生也能产生殊胜的大悲心。
〖十一、宫殿:具有庄严等功德的无量宫殿,〗无量宫殿具有庄严等功德,非常巨大。在极乐世界、天界都有无量殿。为什么叫无量殿?因为它的长宽高和装饰都超越了凡夫人的心量。我们看到一个大房子,就觉得很大,实际上无量殿超越一般房子无数倍。修一个大房子对众生来讲也没什么利益和作用,而无量殿是福德所成,具有无量功德。
〖传颂着天子天女们所吟唱的悦耳动听的赞歌,〗在这个宫殿中,天子天女们吟唱着悦耳动听的赞歌供养诸佛;〖各种珍珠宝珠串悬垂的饰品将宝幢等严饰得光怪陆离、光芒万丈,遍布虚空界。〗悬挂着各种珍珠、宝珠串成的饰品,把宝幢、宝柱等严饰得非常庄严,闪耀着种种光芒。〖成为虚空庄严的这些装饰品也都供献给大慈大悲的诸位尊主。〗这些装饰品供献给大慈大悲的一切主尊,祈愿自他众生都能够获得殊胜的加持和法益。
要探究无量殿到底是什么样?这很难说。我们看过一些描绘极乐世界、天人宫殿的画。真正来讲,很多人没有见过真实佛刹的无量殿,都是根据想象或者古代皇宫的建筑样式描绘的。现在还有一些非常豪华的建筑,如果见过也可以想成无量殿,把这个无量殿供养给具足大慈大悲的诸位尊主。
金柄撑宝伞,周边缀美饰,
形妙极庄严,亦展献诸佛。
第十二是宝伞供养。“金柄撑宝伞”:伞柄是用最好的黄金打造的,撑起了这种殊胜宝伞;“周边缀美饰”:宝伞的周边有美妙的装饰;“形妙极庄严”:撑开之后形象非常善妙、非常庄严。把这种珍宝伞展开来献给诸佛菩萨。这个宝伞平时可以挡雨,也可以挡阳光,在炎热的时候给人们带来清凉。此处我们供养宝伞,愿自他众生都能够获得清凉的果位:比如涅槃的果位等。因为没有热恼的缘故,都称为清凉果位。
供养佛陀宝伞也是一种缘起。一方面佛陀本来已获得最具清凉的果位,再将能够带来清凉的宝伞供养佛也非常相称。而且为佛撑宝伞是代表一种恭敬,如果佛出世度化众生时无人恭敬,众生对佛不一定产生信心。所以虽然佛陀不需要很多人来撑伞、打扫道路,但是为了度化众生的缘故,也需要这种表示。上师在讲记中讲:佛陀在三十三天为母亲讲法圆满之后回到人间,帝释天和梵天撑起了黄金伞和珍宝伞来迎接佛,所以后世有这种做法:迎请高僧大德的时候撑宝伞、幢幡,奏音乐,列队迎接……实际上这些法事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佛法在世间弘扬时,要给其他众生带来一种形象上的震撼。如果只是一般的说法,他不一定能够产生信心。虽然佛法最主要还是内在的闻思修功德,但是有这种外在形象作为一种方便,也能让一些众生产生信心。
〖十二、宝伞:周围有珍珠等饰品严饰的悦意金柄高高撑起珍宝组成、造型美观、令人见而生喜的胜妙宝伞,也恒时供养一切如来。〗宝伞周围有珍珠的饰品,造型也非常美观、令人一见之后就能产生信心和欢喜心,将此宝伞供养佛陀。通过意幻供养,我们把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宝伞供养佛和佛子,愿自他众生都能够获得清凉,获得殊胜的菩提心。第二堂课就讲这里。
[1]《妙法莲花经方便品第二》:“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
[2]曼扎供词:遍地香涂鲜妙杂花敷,须弥四洲日月顶庄严,以此所缘诸佛佛土献,愿诸众生清净佛刹行。
《入菩萨行论》第21节课
《入行论》已经囊括无余修菩萨道需要面对的所有问题:如怎样清净罪障?怎样生起菩提心?怎样作意等大乘道的殊胜修行窍诀。如果我们真正想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入菩萨行论》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宝典。既然我们有因缘、有福报遇到了,就应该认真对待,以殷重的心态来学习。
《入行论》第二品忏悔罪业是宣讲受菩萨戒之前的方便、加行。假如想要获得广大、殊胜的功德,如生起菩提心、得受菩萨戒等等,都需要积累福报和清净相续。
前面用了很多篇幅讲述: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和方式对佛菩萨作意幻供养,如果我们能够随文入观,就能获得广大的福德。但并不是就不需要再做其他方式的供养了。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多串习供养。我们相续中的福报是非常微薄的,正因为福报微薄,更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圆满资粮。
今天讲第四个科判发愿供养。发愿供养和意幻供养的差别在于:意幻供养是用自心幻化出悦意的供品供养上师三宝;而发愿供养则是发愿清净一切有情的痛苦,愿一切有情获得殊胜的快乐,以此愿力在诸佛菩萨面前供养。一方面是将发愿本身作为供养;另一方面是为了成就这个愿力而供养诸佛。两种解释皆可。
别此亦献供,悦耳美歌乐。
愿息有情苦,乐云常住留。
唯愿珍宝花,如雨续降淋,
一切妙法宝,灵塔佛身前。
“别此”:是指除了前面所讲殊胜广大的供品之外,再以其他方式供养,或在修供养时应保持不满足的心态,再三供养。
“悦耳美歌乐”:是用悦耳的歌声和音乐供养上师诸佛。“美乐”:是通过各式各样善妙的乐器发出的动听音乐。以前佛在修火瑜珈的时候,帝释天带着乾达婆(乐神)来到佛安住的洞前以妙音供养,当时迦叶尊者和佛陀都从定中起来,赞叹了妙音供养的功德,说明佛在世时就有供养妙乐的传统。后来僧团和寺庙在迎请诸佛菩萨降临或开法会的时候,也会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营造出清净庄严的气氛。
我们的心很容易受外界影响:比如在某些场合中,放一些美妙动听的音乐,我们就很容易生出善心,脸上的表情都会显得特别慈爱。清净的佛乐能够让听到的人引发出离心和对上师三宝的敬信之心。藏地在开法会的时候,中间专门有人用音乐供养,令人生起欢喜心和恭敬心,这是一种缘起。供养何种美乐看自己的情况而定:有人喜欢中国的乐器,有人喜欢外国的乐器,凡是能让自己产生欢喜悦意的乐器都可做供养。
“美歌”:即是让人喜欢的歌曲、佛曲。赞佛的歌曲是对佛的身语意、法报化三身进行赞颂。佛歌一方面颂扬了殊胜的具功德者,另一方面也可让世人了知世间还有如是具功德之人,从而产生随喜之心。对初入佛门者来说,他们不一定能马上通达甚深广大的教义,如果放一些佛乐、佛歌,他们的心就比较容易契合于善法,这也是一种善巧方便。
“愿息有情苦,乐云常住留”:愿能息灭一切有情的种种痛苦及苦因(导致一切有情痛苦的因是贪、嗔、痴三毒)。通过这种殊胜的缘起,愿能够息灭一切有情的贪嗔痴,息灭一切有情的苦苦、变苦、行苦。痛苦息灭后,一切有情自然而然会获得快乐。发愿一切有情能够离苦得乐。愿这种快乐之云,能够常留世间中。
有人怀疑:纯粹的世俗歌乐,怎么可能息灭一切有情的痛苦呢?实际上这是一种缘起。比如我们在很烦燥的时候听听音乐,可以让心情得到放松。尤其是唱颂证悟者安住在极其殊胜、明空无二的境界中写下来的金刚歌,当下就能够解脱忧苦、遣除一切有情相续中的痛苦种子。因为金刚歌是成就者通过殊胜的见解、证悟发愿创作的,具有完全不同于一般歌舞的等持作用。我们要经常祈愿:愿这种能够息灭有情痛苦的快乐之云,常留世间,为有情带来快乐。
“唯愿珍宝花,如雨续降淋,一切妙法宝,灵塔佛身前”:我们发愿以种种黄金、白银、珍宝打造的珍宝花供养诸佛。“如雨续降淋”:比喻恒时持续供养。在一切的法宝灵塔和佛陀的身相前,绵绵不绝降下殊胜的珍宝花雨,供养上师三宝。以此广大供养方式,愿自他都能够迅速生起无有造作的菩提心。发愿非常重要,如果忘记了发愿,或发愿没有切中要害的话,善根很容易损耗。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供养,一方面要发愿。
供养的对境是什么呢?“一切妙法宝,灵塔佛身前”,代表了佛陀的身语意功德。“一切妙法宝”是指佛陀的语功德,佛陀的语言开显了一切殊妙正法。佛陀已经圆满证悟了法界本性,在证悟法界本性的基础上,相合于所证悟的法界宣讲了很多的教言,这就是佛经。
经典是引导众生趣向于究竟实相的法宝。佛证悟了法身,从法身流现出妙法,妙法分为教法和证法。比如法本即是教法所依;证法则是行者相续中生起的空性智慧、菩提心、出离心、信心等。哪怕产生了一念信心、守持一条戒律,也是证法。妙法是开示取舍之道的方便,能引导众生逐渐趣向于解脱之道。
第二类是佛的意功德——佛塔。我们看到佛塔的时候,不要认为只是一个佛教的建筑,实际上装藏了佛舍利的佛塔与佛无二无别,代表佛的意——智慧。看到灵塔时要生起清净心:“哦,这就是佛!这就是佛的智慧!佛在这个地方利益有情。”自然而然生起恭敬心,愿意缘灵塔做供养和转绕等各种善根。灵塔的种类非常多,有些是属于密宗的塔(比方说坛城、大幻化网坛城),有些是显宗密宗共同承许的八大灵塔[1]。后代弟子看到八大灵塔,就能了知当年佛陀弘法利生不同阶段的事迹。佛陀已经入灭了,如果随着时间流逝,我们遗忘了佛陀的功德事迹是很可惜的。修建灵塔有纪念的作用,是显现弘法利生事业的殊胜方便。
当年净饭王为了纪念佛陀降生,在蓝毗尼花园中修建了莲花塔;菩提塔是为了纪念佛陀在金刚座证悟大菩提而修建的;还有一种菩提塔在藏地各种寺院后面很常见,能够让众生忆念佛陀当年降魔成道的过程;转法轮塔是为了纪念佛陀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宣讲四谛度化了五比丘而修建的;佛陀去三十三天为母亲说法后回到人间,为了纪念佛陀天降修了天降塔;佛陀在舍卫国用十五天的时间降伏了外道六师,《贤愚经》当中有精彩的公案,为纪念佛陀调伏外道修了神变塔;在佛陀涅槃的时候,弟子们劝请佛不入涅槃,佛陀就告诉他们修建尊胜塔代表佛陀的法身;当年提婆达多破和合僧,僧众分裂成两部分,佛陀和目犍连、舍利弗尊者和合僧众之后,为纪念这件事修了和合塔;最后一种叫涅槃塔,是为了纪念佛陀在拘尸那城入灭而修建的。
如果我们在八大佛塔面前恭敬顶礼、供养等等,能够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现在有很多铜制的小型八大佛塔,非常精美,我们可以请到家里装上舍利和加持品供养。供养佛塔能够遣除许多违缘,能够让我们每天都有犹如亲近真佛一般的机会。其实供养这些灵塔是非常重要的,是后学佛弟子圆满资粮的一种方便。
第三类是佛的身功德——佛像,代表佛陀的身体。佛在世时,一些人就开始塑画佛陀的身像,以此作为供养的对境。当年有很多人对佛陀信心非常坚定,经常想念佛陀,希望能经常见到佛陀,为了满足他们的愿望,安乐利益众生,佛陀逐渐慈悲开许造了一些佛的身像。众生见到佛陀身像之后,能够寄托对佛陀的想念,能够对佛身作顶礼、供养等等,有这些必要。
世间中有很多著名的佛陀造像。比如在金刚座有佛陀三十五岁的身像,西藏大昭寺有佛陀十二岁的身像,小昭寺有佛陀八岁的身像。佛陀的身像有非常清净的能力,加持力非常大。有些佛像是佛陀亲自开光的,有因缘遇到了这样的佛像时,应该在佛陀面前好好发愿,好好供养。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供养代表佛陀身语意的所依,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生起殊胜的菩提心,愿一切有情都能够获得到佛陀甚深的加持。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五个科判——无上供养:
犹如妙吉祥,昔日供诸佛。
吾亦如是供,如来诸佛子。
什么叫无上供养呢?以凡夫的分别念,随学诸大菩萨的供养方法,他们如何供养佛我亦如是供养,这就叫无上供养。除了有无上供养之外,还有无上回向:“普贤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文殊菩萨如何回向我亦如是回向”。我们念《普贤行愿品》当中的“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这两个颂词,就叫无上回向。我们能念诵《普贤行愿品》非常好,如果没时间,仅念这两个颂词也叫无上回向。这个回向的效力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回向的效力可以说一模一样。此处只不过是把回向变成了供养,原理是一样的。
“犹如妙吉祥,昔日供诸佛”:以文殊菩萨为主的诸大菩萨他们怎样供养诸佛,我也是如是供养。这是一种非常简便易行而且收获甚大的殊胜修法。我们对这样的修法必须高度重视,不要觉得太简单了。修习佛法应该平等的观待内容的深浅难易,不要深的地方修不下去,浅的地方也不愿意学,最后什么都学不了。深的地方不要畏惧,比如后面讲到空性;浅的地方也不能轻视。何况我们认为浅的不一定浅,有时看上去文字非常简单,但实际上意义非常深刻。
我们应该知道无上供养是一种非常殊胜的修法:“犹如文殊菩萨怎么样供诸佛我亦如是供诸佛”。文殊菩萨的菩提心早已圆满,非常殊胜稀有,据说文殊菩萨自从发菩提心以来从来没有失坏过。而我们自己发菩提心之后,有可能遇到一个小违缘就失坏了。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的智慧总集,他的智慧已经达到圆满,可以遍观一切、遍知一切,什么地方需要回向、怎么样回向,绝对一清二楚。文殊菩萨还是力量圆满,因为他悲心、智慧已经圆满,度化众生的能力、供养的能力都非常圆满,这就是他的功德。他还完全具足一些善巧方便——大乘不共的禅定。在《三摩地王经》等经典当中开显了不共于小乘、世间的大乘禅定如:虚空藏三昧、首楞严三昧、狮子奋迅三昧等。佛菩萨所修的不共禅定都有不共的效用,比如安住于虚空藏三昧,可以在虚空中降下珍宝雨,通过这种方式利益众生。
文殊菩萨完全具足怀、增、息、诛等功德,这样的大成就者完全具足智慧、悲心、能力和善巧方便的禅定,他们做供养是面面俱到的,不会有哪个地方有欠缺。所以说,他们即便只是供养一朵花,福报也完全没办法衡量。菩萨安住于自己的境界中作供养的话,所获得的功德利益远远超胜凡夫以庸俗的分别心,或有能所二取的状态中所做的供养。但是我们真正百分之百做到像文殊菩萨那样的供养还不现实,因为我们还有很多分别念和垢染,但这是一种善巧方便。虽然我没办法做到与文殊菩萨一模一样的供养,但是我观想和念诵:“文殊菩萨如何供养我也如是供养;犹如妙吉祥昔日供诸佛,我亦如是供如来诸佛子。”自己真心诚意地念诵,真心诚意地随学,把自己的心与文殊菩萨的智慧融为一体,得到文殊菩萨的摄受,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做供养,也能够成办不可思议的利益。我们在佛堂里面供水、供花的时候,如果能够如是观想念诵,就成为了无上供养,能得到殊胜利益。
供养应该依照善知识的技巧去做。有些人花很多时间精力修法只得到很少的功德,有些人却用很少的时间、精力得到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后者就属于技巧。我们要懂得善巧方便,学习佛法,也要学习菩萨的修行方式,我们跟随他们的方式去学习,可以在短时间中累积无量无边的资粮,这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文殊菩萨这样的供养,普贤菩萨的供养方式——普贤云供,也是非常善巧圆满功德的殊胜方法。课诵集里的云供咒,就是以普贤云供的方式供养的。供养的时候一边念云供咒,一边观想,功德利益会非常巨大。怎样观想呢?首先观想一尊普贤菩萨放出无数光,然后每个光端都有一尊普贤菩萨,这些普贤菩萨再放光,充满了整个世界,如是反复观想几轮;有时首先观自己发光,然后顶上有普贤菩萨再放光、不停放光最后就逐渐遍满了虚空,虚空遍满了之后,最外面有很多供养天女,拿着各种各样的供品去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这样的供养方式叫普贤云供。普贤云供和一般供养差别非常大,因为它幻变了无量无边的普贤菩萨,每一个普贤菩萨都具有无法衡量的功德,再加上周遍虚空的无量供养天女,把一切供品供给所有诸佛菩萨,所获功德利益远远超胜自己以很狭窄的心态去供养点点供品的功德。
现在讲第六个科判赞叹供养:
我以海潮音,赞佛功德海。
愿妙赞歌云,飘临彼等前。
第六个供养是赞叹,通过赞叹的方式来供养三世诸佛。通过什么样的音调赞叹呢?就是以海潮音。上师讲海潮音的特点是无量无边,另外海潮音稳定而有节拍,听了之后烦乱的心会平息下来,有这种功德。印度某地念经的时候就是属于海潮音,以一波一波的这种方式来赞颂佛功德。
实际上我们没办法了知佛陀相续中所具足的功德大海。有一个大鹏金翅鸟的比喻:大鹏金翅鸟的飞行能力无比强大,它从所站的地方朝着虚空展翅而去,飞了很长时间之后,后来突然又回来了,是不是因为它已经飞到了虚空的边际呢?其实根本没有到达虚空边际,而是自己的能力有限,只好回来了。比如我们在赞佛时候,用了很多非常华丽的词句,配了很多美妙音乐,写了很多文章,最后可能会发现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因为自己的智慧已经穷尽了。实际佛陀的功德和虚空一样无法穷尽,没办法衡量。我们现在能够了知的一点功德,只是佛陀功德大海当中的一点一滴而已。
“愿妙赞歌云,飘临彼等前。”有些大德写了很多赞佛颂,如《胜出天神赞》、《殊胜赞》等,都是赞叹佛陀的功德,篇幅一般不大但是内容非常殊胜。有很多是把佛陀的殊胜修行概括起来进行赞叹,如全知麦彭仁波切所写的《白莲花论》,就汇集了佛陀因地的修行故事,能引发后人赞叹、仰慕、随学之心,也算是一种妙赞歌云。
“愿妙赞歌云,飘临彼等前”,愿这样的美妙赞叹的云朵,飘临到遍虚空如无边大海一样的诸佛菩萨面前,对他们进行赞叹。虽然我们的赞不尽诸佛菩萨的功德,但如果通过善心和信心去赞叹,我们都能获得无边的功德。另外,我们赞佛会有一种细微的因果,能够让我们获得三宝的加持,获得佛陀的加持和庇护:一方面遣除自己的很多违缘;一方面通过殊胜的意乐赞叹佛的缘故,生生世世自己的容貌很端严,声音非常美妙,这些都是赞佛的殊胜功德。当然最大的实际利益是:通过赞叹佛的菩提心、赞叹佛的殊胜功德,我们自己也能生起菩提心,最后我们也能成佛,成佛之后利益一切有情。
以上就是供养支的内容。供养是比较容易行持的,不需要很深刻的理论,我们明了供养的理论之后可以随时做供养,相对来讲,这是比较简单的一种修行方式,对在家人非常适合。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把六度做了个区分:在家人比较适合修布施、持戒和安忍,禅定和智慧是佛陀专门为出家人说的,精进是二者的助伴。《入行论》讲的很多供养方式,也是适合在家人的修行方法,其实不需要很多物质条件,都是心缘供品之后作供养。我们认认真真把词义搞清楚,一边念诵一边供养,就能得到很多功德。学习这些广大供养的殊妙窍诀,是为了让我们修持菩萨道,与菩萨道相应。
现在要讲第二支顶礼。顶礼支是殊胜的修法:
化身微尘数,匍匐我顶礼,
三世一切佛,正法最胜僧,
敬礼佛灵塔,菩提心根本,
亦礼戒胜者,堪布阿阇黎。
顶礼的方式是“化身微尘数”。如果只是一个身体在顶礼,功德虽然大,但必定有局限。而我们的心力是可以无限拓展的,是无穷无尽的,为什么要局限它呢,所以在顶礼的时候,最好观想自己的身体化成无数个微尘这么多。“匍匐我顶礼”:匍匐即是五体投地,双手掌、膝盖和额头磕在地面上开始顶礼。顶礼的对象是“三世一切佛,正法最胜僧”。即顶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正法和僧众。
敬礼佛灵塔,菩提心根本,
亦礼戒胜者,堪布阿阇黎。
我们也敬礼佛的灵塔,以及菩提心的根本。只要是让自己生起菩提心的地方都应该顶礼。“亦礼戒胜者,堪布阿阇黎”:戒胜者是指那些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内心守持着清净、无漏戒律的人,叫做戒律超胜者,也顶礼堪布阿阇黎。
下面讲一讲顶礼。第一个顶礼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大的。顶礼可以对治众生相续当中的傲慢。如果众生相续当中有傲慢,就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也看不到别人的功德,这样怎能调伏自己的身心呢?为了让我们打破傲慢,必须要修持顶礼。如果我们愿意放下身价来顶礼,尤其是把额头、手掌都放到地上作顶礼的话,实际上说明折服到了极点(如果心里没有折服,谁都不愿意弯腰,不愿意做顶礼。如世间领导觉得自己是一个大人物,就不可能对一般的人弯腰顶礼)。我们对诸佛菩萨不能有这种傲慢、自大的心态,我们要对诸佛菩萨产生一种殊胜信心,这非常重要。总之,顶礼可以折服我们的傲慢。傲慢主要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实际上认为“我存在”就是傲慢。要去除这个傲慢,做顶礼可以做到吗?当然可以,但需要一定的胜观智慧。我对三宝做顶礼的时候若如是作意:“我所顶礼的对境:佛陀、正法、僧众根本没有丝毫的傲慢,我相续中的傲慢也应该废除,这样才能相应于所顶礼的对境,才能够相应于所顶礼对境的实相。”对于最细微的傲慢:二取、神我等执著,通过安住三轮体空方式顶礼,也能够息灭。所以顶礼有巨大功德。
佛陀在《毗奈耶经》说,我们每做一次顶礼,从身体所覆之处往下一直到金刚地基,中间经过的所有微尘数,就是自己当转轮王的次数。当然我们修行并不是为了做转轮王,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修行,但是我们要知道顶礼的功德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要在出离心、菩提心的摄持下作顶礼,把顶礼所获得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
顶礼之前首先要合掌,合掌的时候指尖接触、掌心中空,这个和汉地的一些传统不一样。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也说,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顶礼规矩,只要自己内心中发出恭敬心即可。汉地的佛弟子,合掌的时候是实心的,在藏传佛教中是空心的,里面可以放一个鸡蛋,据说是代表自他本性空,顶礼的本性也是空性;或者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
顶礼时首先合掌当胸,表示对所顶礼对境的恭敬,其次放在头顶上,之后放回自己心间,最后匍匐顶礼——双掌、膝盖、额头着地,站起来之后算是完成一个,第二个顶礼又从合掌心间开始。
顶礼有大礼拜和小礼拜的差别。如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允许的话,磕小头也可以;如果自己时间多,磕长头也可以。正如前面所讲,顶礼所压之处到金刚地基之间的微尘都是你做转轮王的次数,磕长头的话当然功德更大了。
磕头的时候我们不要想是自己一个人顶礼,不单是自己一个人化成微尘数顶礼,还要观想六道众生和自己一起顶礼。自己的父亲在右边,母亲在左边,我和他们一起修持殊胜的菩萨道,这在《大圆满前行》中讲得非常细致。
“敬礼佛灵塔,菩提心根本”:我们还要顶礼佛陀的灵塔。什么是“菩提心根本”呢?上师在讲记中讲得很清楚:自己在什么地方通过什么方式产生了菩提心,这就是菩提心根本。如果我们通过《入行论》产生了菩提心,菩提心根本就是《入行论》;有些人通过上师的加持产生了菩提心,上师就是菩提心根本;自己在受菩萨戒的时候,上师给我们传戒,这也是菩提心根本;如在共修的过程中产生了菩提心,共修的地方也可以说是菩提心的根本。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之后开始宣讲菩萨道,后面才有了菩提心的修法。所以佛陀的出生地、证悟之地、转法轮地、涅槃地,包括佛陀到过的地方,都可以说是菩提心的根本。或者比如说,我们的修法、功德、信心来自于喇荣佛学院,也可以把它作为菩提心的根本。现在我们对于菩提心的根本也要顶礼。
第三是“亦礼戒胜者”。戒胜者:就是戒律非常超胜,超胜到什么程度?就是完全能够守持无漏的戒律。很多注释中都解释为:并未出家,显现在家,内心的证悟非常圆满,戒律已经完全受持到了无漏戒的状态。这样一种戒胜者也应该顶礼。他的内心具足证悟的智慧和殊胜的无漏戒体,所以当然应该顶礼。
第四是堪布阿阇黎。要顶礼自己的堪布和阿阇黎,堪布在藏语里是亲教师的意思,主要是给自己传戒的,如传三昧戒、比丘戒的堪布,现在藏地堪布也代表法师,很多的时候都是指法师、讲法者、持教者。有些堪布也传法也传戒,有些堪布传法不传戒,有些传戒不传法。阿阇黎:密宗当中给自己灌顶、传密法的上师称阿阇黎。显宗当中可以指自己皈依的阿阇黎,传戒的阿阇黎等。只要是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比如说我们以前没有皈依,一个师父给我们授皈依,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这些皈依师都应该值得我们尊敬,也值得我们去顶礼。如果没有他的因缘,我们现在也没办法学佛,因此他对我恩德很大,对他们也应该恭恭敬敬地顶礼。
本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1]八大佛塔:莲花塔、菩提塔、转法轮塔、神变塔、天降塔、和合塔、尊胜塔、涅槃塔。
《入菩萨行论》第22节课
辛三(皈依)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壬一(总义)分二:一、抉择皈依;二、随皈依而行持。
皈依的总义抉择了皈依的分类和体性等问题。平时我们常说皈依,城市里去寺庙中皈依的人也比较多。那么参加了皈依仪式,拿到了皈依证,表面上是皈依了,但内心有没有真正皈依,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外在的仪式固然重要,关键还要看内心有没有真正皈依,真正的皈依必须要了知皈依的本体。
信心是皈依的本体、前提和基础。我们皈依的对境是佛法僧三宝,那么我们对三宝具有何种信心?认为它是神?还是另外一种法?这些问题不经过学习很难了知。真正的皈依必须要了知佛法僧三宝的功德,了知之后才会真正去信赖它、依靠它。如果对皈依对境——三宝的能力、功德一无所知,盲目地去皈依,那么即便皈依了,也无法得到皈依的真实利益。
内道和外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皈依,皈依就是进入内道之门。当我们对所皈依的三宝产生不共的信心,发誓不管遇到何种情况——即便是有生命危险也绝不舍弃三宝,内心有这样一种信心、决心时,才可以说是真正发自内心地皈依了。如果随随便便念头一动就去皈依,遇到一些事去归依,只是暂时皈依一下就不对了。只有通过学习,了知所皈依对境的巨大功德,才会一心一意、信心强烈地去皈依,才能达到加行修皈依到量的标准:“我的一切全都依靠您,安乐依靠您,痛苦也依靠您,绝不自作主张,不管怎样一切都依靠您。”内心中有这样的决心,完全以三宝作为依靠处,才可以说与皈依有一点相应的意思。通过皈依的修法可以达到这样的标准。
对皈依境生起清净、彻底的信心,是获得三宝加持、获得证悟的不共前提。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信心是不可缺少的。如果相续被疑惑染污,对所皈依的法没有清净的信心,是没办法真正获得三宝加持的。要遣除这种犹豫和疑虑,必须通过学习来了知所皈依三宝的自性,全方位认知三宝所具有的功德。了知了皈依的本体,我们就会对它产生信心,远离种种怖畏之处。
比如在世间找到一个很好的依靠处,也需要了知对方的功德:如种姓高贵、能力很强,钱财很多等等,这样就会产生信心,相对离开种种怖畏。同样的道理,在皈依的时候,也必须了知三宝所具足的、远远超出一般世间人天的功德。了知之后才可以将三宝作为生生世世的皈依处。只要对上师三宝产生信心,清净的皈依就有了依处。
皈依的本体是清净的信心,是我们得到加持和解脱的根本因缘。它还是一种强大的誓愿力:即便遇到生命危险,宁可舍弃生命,也绝不舍弃三宝。
这方面要对照自己进行观察。如果我们的认知还没有达到用生命去换取对三宝信仰的高度,觉得这样做没有必要,可能就会选择维护生命、舍弃三宝。如果这样我们就失去了依止处,失去了信心,我们的修法也不会有成功的机会。舍弃三宝虽然可能暂时得到一点喘息的机会,苟活十几二十年,但实际上损失了极为重大的利益。虽然还可以再次皈依,但是只要对三宝没有坚定的信心,还是很难与上师三宝的自性相应。
事实上,我们越放下自己,信心就越清净坚固,上师三宝的加持力就越猛烈。上师三宝的加持力是无与伦比的,威力非常大。按理说只要皈依了上师三宝,就不会出现很多违缘。但是因为皈依者前世的一些因缘或信心不坚固,还是不可避免会遇到。有些皈依者信心不坚固,一遇到事情就马上开始怀疑,产生不好的分别念。没有真正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上师三宝,所以无法得到遣除违缘的殊胜加持。我们皈依的对境是功德圆满的佛法僧三宝,如果我们能以清净的信心和坚定的誓愿皈依三宝,毫无疑问一定能得到圆满的加持。
皈依的意义是很深的,它既是内道的入门,也能清净我们的心相续。为坚定皈依的誓言,必须修皈依。首先认真观察所皈依的上师三宝的功德,然后郑重发誓愿,按加行要求修十万遍皈依,这是很有必要的。以上讲了总义。
癸一(抉择皈依)分三:一、本体;二、分类;三、各自之自性。
子一、本体:
〖为了遣除恐怖而依止皈依处。〗这是对皈依本体的总认知。人在世间中,都会因前世和今生的因缘产生很多恐怖,为了遣除恐怖而寻找皈依处,不管是世间的皈依还是出世间的皈依,都具有这个特点。
皈依:有些典籍解释为归投、依靠。从表面上看,皈依是寻找一个比自己的力量更强大的人,作为自己的保护者;另外,皈依也有认同的意思,皈依三宝首先是一种认同,然后才会相应。这是两种不同的讲法。
子二、分类:
〖皈依有世间皈依与出世间皈依,出世间皈依又分为大乘皈依与小乘皈依两种。〗为了遣除恐怖而依止皈依处,可以分两类:世间皈依和出世间皈依。世间皈依不以出离轮回为目的;出世间皈依以出离轮回获得解脱为究竟。不管出离不出离,轮回中都有很多恐怖和痛苦,都需要以皈依遣除。出世间皈依分为大乘皈依与小乘皈依两种:大乘的皈依,是不忍心看到一切众生感受痛苦而发菩提心——为了拯救众生,遣除他们的痛苦怖畏,我要皈依三宝;小乘皈依并不是因为不忍心看到众生痛苦而皈依,而是为了自己的解脱——通过皈依三宝、依靠三宝的威德力尽快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没有更多考虑众生的解脱利益。
皈依以不同心态分三类:大乘皈依——发心的心态非常勇猛慈悲;小乘皈依——只想自己从轮回中解脱;世间皈依——只是为了从各种痛苦和恐怖中暂时脱离。
子三、各自之自性:
〖世间皈依:为了摆脱某些恐惧而皈依世间的天神等,这并不是殊胜的皈依。〗首先讲世间皈依。如农民遇到冰雹或干旱的天气,会觉得非常恐怖:天时不好就会没有收成,为了遣除这种恐怖而皈依龙王、土地神等等,想依靠他们超凡的能力帮助自己度过难关,摆脱这些恐惧。天神、龙神等世间神都有超胜世间凡夫的能力,也能帮助一些众生。所以遇到怖畏的时候,一些人自然而然就会去皈依他们。但这并不是一种殊胜的皈依,世间神也不是殊胜的皈依处,因为他们自己还在轮回中,烦恼粗重,自己都没办法将自己安置在解脱道中,又怎么可能将他人安置在解脱道中呢?所以世间皈依的本体是为了摆脱某种恐惧而皈依,没有殊胜的发心,也不是殊胜的皈依。
〖《胜幢经》中云:“处于畏惧恐怖地,多数依止山森林,寺院树木及佛塔,彼非主要皈依处,依止彼等皈依处,不能解脱大痛苦。”〗《胜幢经》讲:有人处于畏惧恐怖的境地,为了摆脱这种恐怖才去寻找归依处。有的人以山为皈依处,比如战争来了,呆在家里容易被杀被抢,很多老百姓都带着粮食躲到深山中;有的躲进森林;有的依止寺院、树木、佛塔。我们会想依止寺院和佛塔当然好了,应该算是主要的皈依处吧?但是后面说“彼非主要皈依处”:这个还不能算主要的皈依处,因为“依止彼等皈依处,不能解脱大痛苦”:依止这样的皈依处不能解脱轮回的痛苦和烦恼。实际上有些人依止寺院和佛塔是为了遣除目前的恐怖。比如在家里面和家人闹翻了,觉得很烦、很恐怖,就到寺庙中暂住,把寺庙当做避难所。进寺庙并不是为了皈依寺庙,也没有认为皈依寺庙能获得解脱。有些佛塔有门、有屋子,下大雨的时候躲到里面避雨,也是一种皈依,但这种皈依不是通过清净信心、通过发坚定的誓言去皈依的,而只是为了暂时躲避恐怖,把佛塔作为一个避雨、遮阳或休息的地方,所以怎么可能属于皈依处呢?即便是依止了这样的皈依处:到佛塔里避雨也好,到寺院里躲清闲也好,暂时能息灭一点恐怖,但并不能解脱大痛苦。
类似这样的皈依处还有很多:比如小孩以父母为皈依处,在外面受了欺负就回家找妈妈,实际上就是把父母看成遣除恐怖的皈依处;有些青年男女、老年人也相互把对方作为皈依处,都是为了遣除生活的恐怖而皈依,并不是为了解脱而皈依。
〖出世间皈依(有小乘皈依与大乘皈依):其中为了自己脱离轮回的痛苦,在有生之年皈依三宝,这是小乘的皈依。〗小乘的皈依也是为了遣除恐怖而寻找皈依处,他们以轮回痛苦为恐怖之处。轮回痛苦无量无边,只要没有解脱就会一直感受,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而发起勇猛意乐,尽形寿皈依三宝,以三宝作为皈依处。(尽形寿就是从现在开始到生命结束为止。)这就是小乘的皈依。
〖以大悲心引发,为一切有情脱离痛苦,而欲求自己获得佛果,时间直至菩提果之间,这是大乘的三皈依。〗大乘的皈依也是为了遣除恐怖而依止皈依处,大乘以自己一个人获得解脱为恐怖之处,个人解脱在小乘认为是一大功德,但在大乘中只管自己解脱、根本不管有情痛苦与否,就是一个大恐怖之处。为了遣除这个恐怖,以大悲心引发,为了一切有情能脱离苦海,从现在起乃至于成佛之间皈依三宝,这就是大乘的皈依。
综上所述,在了知了世间皈依、小乘的皈依不圆满之后,理当发起大乘的皈依,在相续中生起真实救度众生的皈依心,这是非常关键的。
癸二、随皈依而行持:
〖经中云:“皈依佛宝者,彼为真居士,何时不皈依,其他诸天神。皈依正法者,远离损害心。皈依僧众者,不交外道徒。”〗根据上师的讲记,经中指的是《大涅槃经》,里面讲了皈依的戒律。
皈依佛的戒律是“皈依佛宝者,彼为真居士”。从皈依佛宝开始,这个人就变成了真正的居士、修行者,之后“何时不皈依,其他诸天神”,不管在何时何地都不皈依其他天神。为什么呢?因为其他天神还没有获得解脱,相续中还有很多烦恼,所以不应皈依他们。而且有些天神以伤害众生为业,皈依它们之后就要做血肉供养、杀生祭祀。如果皈依天神,就破了皈依戒,失去了皈依三宝的纯净意乐,意乐不纯净就很难获得三宝纯净的加持。
“皈依正法者,远离损害心”,皈依了正法之后应该远离损害心,不能伤害众生。伤害众生就破了皈依戒。
“皈依僧众者,不交外道徒。”皈依了内道僧众,就不能和外道徒交往。不和外道徒交往怎么理解呢?现在城市中有很多不信佛的人,还有很多皈依了基督教或其它宗教的外教徒,我们不可能不和他们打照面,有时还要和他们一起工作、生活等等。这里不交往并不是说不能和他们交谈、不能和他们接触,而是说不能与他们过于接近。对刚皈依的人来说,对上师三宝的信心还不是很稳固,与持邪见的外道徒交往会影响自己对三宝的认知,也会影响自己修持佛法的意乐。所以我们皈依僧众之后不交往外道徒,是指不故意和他们交往。有时不是刻意的、也不是很欢喜的和他们交往,也不算破皈依戒。这方面要自己把握得很准才行。
〖首先在上师面前受皈依戒以后,依照经中所说于一切时分中诚心依赖三宝,心怀恭敬之情精进供养,〗皈依之后,还必须要学习支分的学处。
皈依佛宝之后,必须要恭敬佛像,即便是看到一尊破损的佛像,也要当成真佛恭敬顶礼。皈依法宝之后,应该非常恭敬胜法,即便是破损的经书,也要当做真正的法宝来对待。皈依僧之后,哪怕是对僧众袈裟上的红色、黄色或其他颜色的补丁,也要恭敬顶礼。
阿底峡尊者也规定了五条皈依戒:
第一、纵遇生命危险或者为了大的奖励也不舍弃三宝,比如别人给你王位,让你舍弃三宝,那自己不干;或者让你舍弃三宝,给你很多奖赏,也不干。
第二、遇到重大的事情时,不寻求其他方法,唯一认为三宝能救护。
第三、恒时忆念供养三宝,哪怕是一盏灯、一根香也尽量供养。作为一个皈依者,每天要多多少少在佛堂中供水供花,不间断供养三宝,这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我们皈依三宝之后,尽量劝别人皈依。
第五、如果要去另外一个地方,今天晚上或者明天出发之前,首先要顶礼那个方向的佛、三宝。这是皈依戒,也是不忘失三宝的一种殊胜方便,是很重要的。
〖不害任何有情,不交往恶友等等。我们要依靠这种方式避免失毁皈依戒。一旦不慎失毁,就要通过再次受戒等途径来断除罪业,增上功德。〗诚心诚意地依赖三宝,怀着恭敬之心对三宝做供养,对任何有情也不损害,也不交往恶友。这些方面都要认真对待,不要失坏了皈依戒。如果失坏了皈依戒,我们应该重新受戒,通过这种途径来净除相续中的罪业,增上功德。
壬二、论义:
乃至菩提果,皈依诸佛陀,
亦依正法宝,菩萨诸圣众。
前面总义讲完了,现在讲论义。“乃至菩提果,皈依诸佛陀”:从现在开始,乃至菩提果之间,我非常殷重地、诚心诚意地皈依佛陀,以佛陀为导师;“亦依正法宝,菩萨诸圣众”:也皈依正法宝,正法宝是我们是非取舍的标准;还需要皈依初地以上的菩萨圣僧众,或者僧团,或者几个居士以上的小僧众。严格意义上来讲,都是需要皈依的。
从现在开始到菩提果之间皈依圣僧宝,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与前面总义所讲相同。所皈依三宝的自性是怎样的?大家可以看《随念三宝经》和《宝性论》,里面对佛宝、法宝和僧宝的功德做了详细清楚的讲述。通过学习这些经论,我们对皈依的对境产生不变的信心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的信心今天有、明天没有,变来变去,就离开了三宝的加持机缘。该学的必须要学,该串修的必须要串修,把这些基本的内容串习得很好、记得很清楚,在修皈依的时候就会有一个比较敦实的基础。如果不打好基础,该用的时候就用不上,不该犯错误的时候,也容易犯过失。所以我们在学习皈依的时候,应该把所皈依的对境、皈依的方法、清净的信心、坚固的誓愿反复串习。如果我们每天都串习皈依、忆念三宝,就会每天处于三宝的庇护之下。三宝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如果我们能经常皈依、观想、赞叹,就能获得殊胜的加持,这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其实给大家讲解皈依,也是一个非常善妙的因缘。皈依的法要再再地修,特别是通过皈依圆满所获得的戒律有很大必要。在修不共加行的时候,皈依的修法最好修十万遍,在心中真实产生坚固的信心和誓愿是非常关键、不可缺少的。
以上讲到了皈依佛、皈依正法、皈依僧众。下面讲第四忏悔。
辛四(忏罪)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首先讲忏悔的总义。我们在修忏悔之前,必须要了知哪些内容比较重要,了知之后就可以好好地修持忏罪了。
壬一(总义)分三:一、所净罪业之六门;二、能净四对治力;三、净法加行正行后行。
癸一、所净罪业之六门:
〖所净罪业的途径有时间、因、门、加行、对境与形相六种。〗所清净的罪业有六个方面:第一是时间;第二是因;第三是门;第四是加行;第五是对境;第六是形相。
首先讲第一个时间。时间有长有短,有的人连续造恶业,有的没有连续造,有的是正在造。有的人造了之后马上忏悔,有的没有忏悔,不管是哪一类罪业,我们都必须忏悔清净。如果罪业留在我们相续中,一旦成熟之后,我们就无法自由自在地享受快乐了。所以一定要忏悔内心的罪业。凡夫人身语意的罪业每天都在不间断地生起,所以每天做忏悔是非常关键的。
第二个是因,即以什么样的因来造业。主要有三类:贪心、嗔心和痴心,以此为因造下罪业。
第三是门,指三门。有些罪业是身体造的,比如杀生、偷盗等等,属于身业;有些是语言造的,比如妄语、恶口、绮语等,属于语业;还有贪心、害心、邪见属于意业。我们忏悔的时候,贪嗔痴、身语意的罪业都要忏悔。
第四是加行。加行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造业,比如自作、教他做、见作随喜等等。自作是自己跑去偷东西;指使他人偷盗,是教他做;自己没有做,也没叫别人做,但是知道别人做恶时很高兴,叫见作随喜,虽然自己没有做也获得同样的罪业。前面讲随喜善根可以轻松获得福报,同样随喜造恶也轻松获得罪业。
第五是对境。对境是缘何种对境而造恶业。比如是缘三宝所依而造?还是缘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而造?缘一般人而造等等,罪业都有差别。
第六是形相。是属于自性罪,还是属于佛制罪?
以上六门都要一一观察加以区分,对六门所引发的罪业要有全面的认知,忏悔的时候也要全面忏悔清净。
癸二(能净四对治力)分四:一、厌患对治力;二、所依对治力;三、现行对治力;四、返回对治力。
子一、厌患对治力:
〖见到过患后追悔莫及,如同饮毒者见到后果一般,这就是厌患对治力。〗在四对治力中,第一个是厌患对治力。厌患对治力是对以前所造的罪业产生很大的后悔心。如同无意中服了毒药,毒性发作时非常后悔,想把毒取出来,这种心态就叫做“厌患对治力”——对自己以前造恶业的行为非常厌患、非常不喜欢。厌患对治力有一种与罪业不共住的意乐,如果没有厌患对治力,就会自认为戒律清净,沾沾自喜。只有对罪业非常后悔,看做真正的过患而极为厌恶,此时忏悔者的心才有真正的动力。忏悔时把厌患对治力放在最前面,就因为它非常重要。我们以前因为贪嗔痴通过身语意造过很多很多的罪业,现在我们学习了佛法,知道了这些罪业的过患,相续中就不能再与罪业共住下去,一定要通过忏悔的方式将其遣除。这是厌患对治力。
子二、所依对治力:
〖依止能摆脱罪业的方法,如依止药物一般,这叫做所依对治力。〗第二个叫做所依对治力。所依对治力就是忏悔时需要依止具力的对境。比如前面说中了毒就要依止有效的药物,只有得到有效的药物,才可能有治愈的机会。同样,我们现在想摆脱罪业,必须要有殊胜的所依——在悔罪时有一个可依靠的对境。比如以金刚萨埵作为所依,金刚萨埵佛尊在因地时发愿清净一切众生的罪业,如今善业已经圆满,清净一切众生罪业的善因已经成熟,所以我们依止金刚萨埵佛、念金刚萨埵心咒,就可以很快清净罪业。所依也可以是菩提心、空性慧,总而言之,我们的罪业必须要依靠一个具足对治力的对境,这叫所依对治力。
子三、现行对治力:
〖奉行善法,如同服药一样,这是现行对治力。〗第三个叫现行对治力,就是真正开始行持。以前面中毒的比喻来说,就是真正开始吃药了:药喝下去,把毒吐出或解毒,这样病才能痊愈,有一个过程。所以现行对治力相当于服毒药后再服解药一样。我们在行持时,现行对治力就是要行持善法,比如念百字明、听法、念大乘经典等等,通过修持善法与罪业作战,把罪业完全消灭,这叫做现行对治力。
子四、返回对治力:
〖从今以后纵遇命难也不造罪,如同以后不再服毒一样,此为返回对治力。〗第四个叫返回对治力。返回对治力是发誓以后不再造这样的罪业。就像自己好不容易把肚子里面的毒全部清净,获得了痊愈,此时就痛下决心,以后不管怎样也不服毒了。从此行为上非常小心、非常注意,不再去吃这个毒。就如同发誓以后不再服毒药一样,自己发愿从今以后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决不再造这样的罪业。
〖我们必须要具足以上四种对治力,如果具足了这四种对治力,那么必定能净除罪业。〗我们通过厌患对治力、所依对治力、现行对治力清净以前的罪业,再通过返回对治力,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也不再造相同的罪业,这样四对治力就圆满了,罪业可以完全清净。
〖四对治力的数量是确定的,《宣说四法经》中云:“弥勒,菩萨若具四法则清净一切所造所积之罪业。何为四法?即厌患对治、依止菩提心(所依对治)、现行对治、返回对治。”〗四对治力在《宣说四法经》当中讲得很清楚。我们忏罪的时候,最好具足四对治力,如果不具足,虽然忏悔了也不一定清净。如果依止了四种对治力,忏悔清净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平时在忏罪的时候一定要依止四对治力精进地进行忏悔。
癸三、净法加行正行后行:
〖加行皈依发心,正行以具足四对治力的方式念诵忏悔文、观修罪业清净,后行观想依靠忏悔对境的加持而净除一切罪业、作回向等,这是诸位上师的窍诀。〗修持这样的忏罪法,它的加行、正行、后行均为殊胜。首先发心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修持,这是加行;然后以具足四对治力的方法念诵忏悔文、金刚萨埵心咒、观修罪业本来清净等等,这叫正行;最后观想依靠忏悔对境的加持,使罪业得以清净,这是后行。以上总义讲完了,下面讲论义。
壬二(论义)分四:一、厌患对治力;二、所依对治力;三、现行对治力;四、返回对治力。
论义是把前面总义中的内容,在颂词和论文中,做进一步的开显。我们学颂词时,要对应哪些是厌患对治力,哪些是现行对治力等等,还要进一步深入了知忏罪的方式。
癸一(厌患对治力)分二:一、总说忏悔罪业之方式;二、依殊胜对境而忏悔特殊罪业之方式。
丑一、总说忏悔罪业之方式:
我于十方佛,及具菩提心,
大悲诸圣众,合掌如是白:
这是明观对境。首先观想:在安住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以及具足菩提心的大悲圣尊面前,自己恭恭敬敬地合掌,如是陈白。以此行为表示真正有忏悔之意,具足所依对治力和厌患对治力。
无始轮回起,此世或他生,
无知犯诸罪,或劝他作恶,
这里把今生所造的罪业与他世所造的罪业联系起来了。颂词当中说“无始轮回起”:从轮回开始到现在的过程中;“此世或他生”:今世的罪业基本都能回忆起来,这是此世;他生指过去世或未来世,过去世造了很多罪业,一个修行人如果没有舍弃今生好好修持,未来肯定还会去轮回,也肯定还会造业,所以说“此世或他生”。“无知犯诸罪”:犯罪是一种无知,犯了罪不忏悔也是一种无知。不了知业因果之道,不了知造罪会导致一系列的业果,也不了知造了罪之后要忏悔,这些都是无知。世间人常说“无知者无罪”,但这只是一般人的一厢情愿而已。无知有没有罪恶呢?比如火有烧的作用,只要你把手放在上面,不管知道不知道都会被烧。所以,不管是了知某种行为而导致罪业,还是不了知而导致罪业,实际上只要是造了自性罪,都会成为罪业。再加上造罪者相续中贪欲、嗔心等造罪的因都具足,所以只要因缘具足,就会造罪业。所以不管是明知故犯,还是无知造罪,只要造罪就要忏悔。“或劝他作恶”:不是自己造恶业,而是劝他人作,或者自己作也劝他人作。
或因痴所牵,随喜彼所为,
见此罪过已,对佛诚忏悔。
“或因痴所牵,随喜彼所为”:被愚痴所牵,以为只要不是自己亲手所作就没有后果,去随喜杀生等罪业,这种愚痴的想法背离了因果,导致自己跟他人一样也犯了这种罪业。造罪有自做、教他作、见做随喜三种:无知犯罪属于自作,劝他作恶属于他作,看到不如法的事情产生随喜心,叫见作随喜。不管造了哪种罪,自己都需要忏悔。“见此罪过已,对佛诚忏悔”:我们了知了罪业之后,知道它不会给自己带来安乐,不会为修法带来顺缘,也不会给其他众生带来幸福。这样的罪业留在我们的相续中有什么后果呢?每个人的寿命都是相当短暂的,如果去世时自己的罪业已经清净了,那还可以。然而,如果到了死的时候这些罪业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还在继续往上累积着,那么虽然不愿意感受罪业的痛苦,但是业果不虚,缘起的规律是不会虚耗的,一定会感受痛苦,自作自受。所以我们应该知道,自己造罪业是不对的,然后趁现在自己还活着,还有忏罪的机会,忏罪的方法也懂,就应该对自己所造的罪业发露忏悔。在忏悔的过程中能具足四种对治力,或具足菩提心、三轮体空的智慧是最好的,尤其是空性的智慧,能直接照见罪性本空,罪业本来不存在。只要智慧力够大、够深,直接观察罪性本空能够很快清净罪业。这方面有很多窍诀。我们在忏悔的时候,应该配合中观、菩提心等方法忏罪,这些方法是非常殊胜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讲完了总说忏悔罪业。
《入菩萨行论》第23节课
现在宣讲的是第二品忏悔品。忏悔品中除忏悔的内容之外,还宣讲了皈依等殊胜内容,这些对于一个学佛者或修行人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窍诀。讲忏悔时讲到了四种对治力:厌患对治力、所依对治力、现行对治力和返回对治力,这四种对治力是修行忏悔时非常关键的要素。因为我们在有意无意中造下了很多罪业,如果不想让罪业成熟就必须提前忏悔,如果罪业成熟之后就必须以受苦的方式才能得以清净,所以在我们有时间、可以修法之时,应当提前把罪业在因上忏悔清净。
忏悔必须要抓住四个要点:第一个是厌患对治力,是指对自己以前造过的罪业产生很大的后悔心,在此前提之下我们才愿意忏悔,厌患对治力非常关键;第二个是所依对治力,指忏悔需要依止一个具力的对境来帮助我们清净罪业;第三个是现行对治力,依止了殊胜对境之后,要修持善法来对治恶业;第四个是返回对治力,即发愿以后不再造恶业。忏悔时如果圆满了这四种要素,罪业可得以清净,否则就不能达到究竟圆满的清净。
现在宣讲厌患对治力,有两个科判,第一总说忏悔罪业的方式已经讲完了,今天讲第二依靠殊胜对境而忏悔:
子二、依殊胜对境而忏悔特殊罪业之方式
此科判中包括“依靠殊胜对境”而“忏悔特殊罪业”的方法,所以颂词也可以分成两部分来进行解释,第一部分是:
惑催身语意,于三宝父母,
师长或余人,造作诸伤害。
主要宣讲了依殊胜对境而造业,并说明什么是殊胜对境。即:三宝、父母、师长、余人,依靠殊胜对境所造的业比普通对境严厉得多,依此对境造善业功德很大,造恶业过失也非常大。
首先是三宝。依三宝所造的罪业称之为特殊的、非常重大的罪业。为什么呢?因为三宝是福田,是整个世间中的明灯,是引导众生趋向解脱的殊胜引导者。佛宝具足非常圆满究竟的福德、智慧及善巧方便,可以称之为世间的导师,是非常殊胜、严厉的对境;法宝是方法、方便,犹如患病时所获得的药物一样,具足清净、殊胜、离欲的功德,是我们的依靠处、皈依处;僧宝是修行者,大乘僧宝主要是指从一地到十地的菩萨,这些圣者相续中具足断证的功德:断除了相应的、部分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及其所依无明、我执,证悟了殊胜的智慧,具有种种善巧方便和神通,僧宝也是一个严厉的对境。如果对三宝进行皈依、顶礼、供养,可以获得殊胜的福德;如果对三宝造恶业,也是极大的罪业。三宝成为殊胜、严厉对境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福田、是引导我们出离世间的殊胜对境。
第二是父母。针对胎生的众生而言,都是依父母这种特殊因缘才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否则无法投生,也无法生长,更无法在世间享受快乐或修道。所以父母对我们具有生养之恩,让我们来到世间,并且养育我们长大成人,对我们的恩德非常之大。所以如果对父母造罪业,也称之为严重的、特殊的罪业。
第三是师长,包括两种:第一种是引导我们出世间修法的堪布、善知识、上师等,给予我们种种教诲,引导我们学习佛法,让我们知道善恶取舍道理的出世间的师长。如果没有他们的引导,我们就无法了知佛经当中的究竟意趣,无法了知佛法所讲的真实的、清楚无误的修行方法。所以让我们内心当中产生殊胜智慧、了知修行方法的师长也是殊胜对境。另一种是世间的师长,即教给我们很多世间知识的老师,对我们而言也具有殊胜的恩德。当然此处主要宣讲的是出世间的师长。
第四是余人,就是对我们有恩德,给予我们很大帮助的人,是我们的恩人。有一些人虽然不是圣者,不包括在三宝当中,也不是师长,不包括在出世间的引导者当中,但他是一个具有福报的修行者,也可称为殊胜对境。比如说最后有者可以称为余人:大乘最后有者指十地菩萨,小乘最后有者指一生可以解脱的、相续中具有很大福报和修行功德的凡夫。
此处宣讲了对殊胜对境造善可以获得很大的功德,造恶则有很大的罪过。颂词当中讲到“造作诸伤害”,即对他们造作种种伤害,造作的方式是“惑催身语意”,因无明愚痴发动身语意三门造作。
身体造作的伤害:对于佛宝而言,如摧毁佛像、佛在世时提婆达多推山压佛等等,都属于通过身体对佛宝造作伤害;对法宝造作伤害的情况包括:撕毁佛经、烧佛经、用脚踩佛经等等;对僧宝造作伤害,如殴打修行者、殴打菩萨,这些都属于身体造作伤害。
语言造作伤害是通过语言诽谤佛陀、佛像、法宝,诽谤或辱骂修行者等。
意造作伤害是指内心当中经常对佛、法、僧三宝产生邪见,通过自己的心对三宝造作伤害。不论依靠身、语、意三门之中的哪一个,造作伤害之后都会在相续中留下很严重的罪业,都是需要忏悔的。对父母造作伤害可以类推:打骂父母属于身语伤害,内心当中对父母产生不好的想法属于意伤害。对师长、余人也如此类推,所有的伤害都是通过身语意造作的。
而造作伤害的起因是什么呢?颂词第一句讲得很清楚,即“惑催”——通过烦恼催动。有时无意之间造作,不是刻意的,但因对境很严厉,不能说完全没有过失。通过很强烈的烦恼故意去造作,罪业就更严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烦恼很深重,不是故意去造罪业,比如在修行过程中不知不觉从内心中冒出一些邪见,自己不想生起而突然冒出来,这种情况经常令我们困惑。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对上师三宝产生了邪见,对父母产生了不好的想法,很痛苦,不能说完全没有过失,但从另外的角度看,并不是自己故意生起的,所以如果马上忏悔可以得以清净。这个颂词讲到了依靠殊胜对境造恶业:通过烦恼催动,以自己的身语意对三宝、父母、师长、余人造作了很多伤害。
第二部分讲针对殊胜对境所造的恶业一定要忏悔。
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
一切难恕罪,佛前悉忏悔。
佛陀在经典中讲:真正的智者有两类:一类是不造罪,一类是造罪之后懂得忏悔。在《极乐愿文大疏》中忏悔支主要是对治愚痴,因为造罪是一种愚痴,造了罪之后不忏悔也是一种愚痴,过去因为愚痴造下罪业,现在懂得忏悔,实际上就是对治愚痴的一种方式,所以现在我们精进进行忏悔是有必要的。
“因昔犯众过,今成有罪人”:因为以前自己烦恼深重,或者愚痴心深厚,犯下了众多的过患。有时想起自己今生当中因为智慧不明,或者烦恼愚痴很严重的缘故,不管是针对三宝、父母、师长还是余人,多多少少造过一些罪业。有些人认为这些罪业今生我都没有造过,是不是就不用忏悔了?今生没有造过不等于前世没有造。所以现在我们要用这种机会来忏悔今生及过去世所造的种种罪业。如果自己还没有解脱,相续中还有比较深厚的现行烦恼,由此可知我们相续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罪业,所以这些罪业也是需要忏悔的。
颂词第三句讲到“一切难恕罪”,难恕并不是完全不可以饶恕。对于佛法僧三宝、圣者和修行有素的修行者,不可能因为你诋毁、打骂过他而根本不接受你的忏悔。之所以能够成为圣者,就是因为他调伏了相续中的烦恼、嗔恚,内心当中对众生具有非常深厚的慈悲菩提心,所以对圣者而言,一定是能够宽恕罪业的,因此我们不可能存在真正难以饶恕的罪业。有时候父母等凡夫人口头上会说:“我绝不饶恕你。”是不是这个罪业就无法清净、完全没办法解脱呢?但是通过罪性观察,也不是。究竟来讲,“难恕罪”的意思就是相对于普通罪业而言难以清净的罪业,称之为难恕罪,但究竟来讲,一切罪业都是可以清净的。
将一切难以饶恕的罪业在“佛前悉忏悔”,在以佛为代表的三宝等殊胜对境面前,全部发露,一一忏悔。我们必须要认知这些罪业,生起厌患对治力,在佛前或殊胜上师面前,把罪业说出来、发露忏悔。相当于我们不小心吃了有毒的食物,如果想让自己的身体获得安乐,必须要把它吐出来一样,同样我们想要清净相续当中的罪业,也必须发露忏悔。当然有一部分是过去所造的罪业,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但通过观想,在具有神通和一切遍智的佛陀面前,也发露忏悔这些罪业,这是非常有必要的。颂词中讲到必须忏悔依殊胜对境而造的特殊罪业,因为这些罪业难以清净,如果现在再不忏悔就更难以清净了。另外,这些罪业的果报也是非常严重的,我们现在如果任其发展,根本不忏悔的话,业果一旦成熟,我们就会极难忍受,所以现在有忏悔的机缘,必须要忏悔。
接下来讲第二个科判所依对治力,即四对治力中的第二个对治力——所依对治力。它指依止一个具有功德的殊胜对境来忏悔。因为我们修行或调伏烦恼,依靠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往往很难做到究竟和圆满,所以要让内心当中的罪业很快得以清净,必须依靠一个具有圆满功德的殊胜对境,因此我们要修第二个所依对治力。
癸二(所依对治力)分三:
一、皈依原因;二、所皈依之对境;三、如何皈依。
第一,皈依的原因就是分析为什么要皈依?只有把原因弄清楚,才可以真正做到诚心诚意地皈依;第二,我们要认清皈依的对境是什么,因为在世间当中有很多自称能够作为皈依境的人,我们要分清到底哪些能够作为我们的皈依境,哪些不能,否则我们的资源、时间、精力都十分有限,找错皈依境只能是浪费暇满人身,不可能达到非常圆满的目标,所以我们要认清所皈依的对境;第三,我们要懂得皈依的方法,必须要掌握。
子一(皈依原因)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略说和广说在意义上没有大的差别,略说是对广说的含义先做一个提示。下面的科判当中会出现很多“略说”和“广说”,我们要看略说、广说从何而分。此处略说是从皈依的原因分出来的,所以是皈依原因的略说,首先讲第一个略说:
丑一、略说:
罪业未净前,吾身或先亡,
云何脱此罪,故祈速救护!
这个颂词讲了为什么要皈依。如前所说,我们每个人相续当中都具有很多的罪业,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今生没有造什么很大的罪业,所以相续是清净的。一个人的罪业是否清净,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判断:烦恼是否轻微?对于空性等深广佛法的认知是否清楚?对众生的慈悲心是否非常地猛烈?内心是否已生起断证的功德?虽然有些人今生没有造大的罪业,但是内心烦恼分别念不断,对众生发不起菩提心,或者对深奥的佛法难以通达,这些都是具有罪业的表现。这些相就是一种果,通过这个果来推因,说明内心还具有比较深厚的罪业。在我们的罪业没有清净之前,难以现前清净的道,难以现前证悟之果。如果罪业未清净,就会障碍我们修行。在罪业没有清净之前,实际上我们没办法真实获得安宁,因为罪业一旦成熟,一定会让我们感受难以承受的痛苦。于是我们要提前思维:为什么要皈依?为什么要精进忏悔?如果在罪业没有清净之前“吾身或先亡”——我的身体可能已经提前死亡了,就说罪业没有清净我就死了,那么这个罪业一定会成熟在我下一世的身体上,到那时就只有在无可奈何中感受造罪的痛苦。所以我们要想:如果在死之前罪业还没有清净——“云何脱此罪”?
当我堕入恶趣中,正在感受痛苦时,怎么样才能摆脱罪业呢?想到这里我们就要皈依三宝,皈依忏悔的对境,所以第四句讲:“故祈速救护”,因为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很难自我救赎。虽然修行不是单纯靠他力,但是他方的助缘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一方面修行靠自己的决心和誓愿,另一方面也要依靠殊胜对境的引导和提携,自他两方面的因缘如果都具足了,我们再做修行也好,忏悔也好,就比较容易完成。
有些人最习惯认为现在还有时间,现在自己还要忙于其他的事情,反正有的是时间,所以现在不着急忏悔,总是想以后再做。但是时不我待,就在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当中,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那个时候才开始后悔、着急,往往已经难以补救。佛菩萨在很多经论中都提醒修行者,在死亡到来之前、在还有机会、还自在的时候,一定要先认清楚自己处于什么情况:如果我们正处在火坑的边缘,形势非常危急,就要马上采取补救措施。如果没有认清这一点,很容易堕到火坑中。如今的问题是:众生本已处于很危险的境地,却不认知自己的处境,根本不做补救,不提前做准备。当死亡突然来临、痛苦突然来临的时候,我们就会措手不及、手忙脚乱。
在很多经论中,佛菩萨都苦口婆心地通过各种的教言、比喻和公案告诉修行者,现在一定要认清自己所处的时局、环境和状态。我们的内心环境充满了各种烦恼、罪业,就好象装有无数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如果自己不注意、提前把它清理干净,说不清楚哪一天在什么时候,这些炸弹就会爆炸。所以处于这样危急的情况下,就不能装作一点事都没有,不能忽视这种情况的存在,我们要依靠颂词去思维,并不是听到这个道理就可以了——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不能够满足于此。这个颂词提示了一个很深的道理,主要是让我们生起一种紧迫感。有了这个紧迫感,我们才愿意去皈依;没有这个紧迫感,我们即使皈依了,力量也不强。所以我们要想到:自己的罪业很重,如果现在死了就无法得以清净,而真正能够帮助我的,就是殊胜的皈依境,所以现在我要祈祷佛菩萨、圣尊,迅速救护我,所以颂词第四句是“故祈速救护”,祈祷圣尊迅速地救护我。这方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要皈依殊胜对境的原因就在于此。
丑二(广说)分二:一、思维疾速死亡而生起皈依之心;二、思维死亡极恐怖而生起皈依之心。
这两个科判的意思是:要生起皈依,就要从死亡的角度进行思考。前面略说讲到“吾身或先亡”,也提到了无常;广说把无常和皈依的道理更加紧密、广大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宣讲。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皈依呢?当思维到死亡疾速之后,就会觉得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马上能生起很清净、急迫、坚固的皈依之心;第二,思维很快就会到来的死亡是非常恐怖的,因此生起真实、无造作的皈依之心。
有时我们表面上做了皈依仪式,在道友面前,都认为我是皈依的人,但实际上观察内心,我们的皈依并不是非常深刻,只是表面形式——修法时念一念皈依偈,但内心中并没有对上师三宝皈依境产生非常清净、非常坚固的皈依之心,还带有一些疑惑。这种带有疑惑的、形式上的、假装的皈依,如果只是为了方便人与人的交往,或者在某个团体中需要皈依的身份,虽然暂时可以起一点作用,但毕竟是具有欺惑性的缘故,对修行不能起到真实的帮助。所以我们要思维切身利益,就要思维疾速死亡:这个死亡很快到来,而且非常恐怖,其他无可救护,只有所皈依的三宝能够救护。此时就会摆脱一切虚伪的皈依形式,从内心中对三宝生起一种清净的信心、皈投依靠之心,那才有用。
我们在忏悔时,会念皈依、金刚萨埵、三十五佛等仪轨。如果不是以很清净、很猛烈的信心做祈祷,实际上它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相反如果通过很猛烈的信心做祈祷,效果就会非常明显。作为一个真正想要解脱的修行者,必须要经常自我反省、自我思考:是只满足于做一个形象上的修行者?还是真正要做一个能够调伏内心、法能够对相续起作用的修行者?要达到这些目的,必须要思维死亡无常、死亡恐怖、死后有谁真正能够对自己有帮助的道理。只有把这些前行的内容思维透彻,再做皈依才会没有一点假装,才会真正发自内心地皈依,发自内心地忏悔,这样的修法才是真实的修法,否则就是一种伪装的修法,伪装的修法做得再好,终有一天会露馅的。在谁面前露馅呢?在死神面前。在自己真正遭受痛苦的时候,以前那些虚伪的修行就会露馅。如果早点思维这些道理,就不要虚伪修行,应该真修。所以现在我们要真实修行前行法,帮助自己从虚伪作意转变为真实作意。必须多思维无常,因为这真正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虽然死亡还没有在我们身上显现,但是终有一天会来临,而且那时是非常恐怖的,我们提前学习,提前思维,就能提前转变,能够帮助我们成为真正的修行者。
寅一(思维疾速死亡而生起皈依之心)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一、略说:
此处的“略说”是对思维急速死亡而生起皈依之心的略说。
死神不足信,不待罪净否,
无论病未病,寿暂不可恃。
我们的罪业如此深重,死亡也会很快到来,思维这些道理后必须要做一个决断:到底怎样利用自己的时间?只有把寿命不可靠的道理深深扎根在自己心里,才能保证我们利用每天的时间真正修行。
颂词第一句说:“死神不足信”。有时我们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或认为死亡是他人的事;虽然听过、看过很多人的死亡,但总觉得和自己无关。张三死了,李四死了,王五死了,或者国外发生战争、爆炸、车祸死了很多人,我们不深入思维总是觉得死亡与自己无关。还有人认为:反正我没有病,我的事没做完,我不会死。这些观念实际上都是不可靠的。死神足以信赖吗?是不是等到什么事情都做完了,我愿意死再死呢?不是这样的——“死神不足信”。我们不要以自己的分别念认为死亡不会到来,这只是一个愿望而已,因缘不一定能按自己的愿望成熟。以为自己不死,或者以为现在还不会死,都是一种分别妄念,不足以信赖。
实际上死亡随时会到来,“不待罪净否”。死亡不会等到自己罪业完全清净了才来。如果死神会等到所有众生罪业清净了才来,那么我们也不用着急马上修法。因为不管怎么样死亡会等到众生罪业清净才到来的,所以我们不用着急了。可是死亡不会等到罪业完全清净之后才来——“不待罪净否”,它随时会来临。此处清楚说明,事实是:死神不会等待众生罪业清净。有些人根本还没有修忏悔,死亡已经到来;有些正准备忏悔时死亡降临;还有一些人忏悔清净部分罪业时就死亡了;当然也有罪业完全得以清净之后死的,种种情况都发生过。现在我们还有选择权,还有自主权,自己该怎么选择?应该要抓紧时机,提前一分钟修,就有一分钟的把握,提前两分钟修,就有两分钟的把握,要知道死神不会等到我们罪业清净才来。现在我们是带罪之身,相续中充满很重的罪业,倘若死神现在降临,眼前贪执的所有东西都要抛弃,唯独无法抛弃的就是业。失去了今生的生命,带着这么沉重的罪业,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自己要思维,要抓紧时间皈依。
“无论病未病”:不管是病中还是健康的状态,死亡都会随时到来。如果得了癌症等严重的病,会想到死亡快来了;如果自己很健康,往往很难去思维死亡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重视死亡的观念。实际情况是无论是否生病都会死亡,比如遇到车祸、水灾、地震、战争等等,很多因缘都可能导致死亡。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倒地而死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这个颂词提醒我们:不管是生病的人还是健康的人,死亡降临的机率都是相等的,没有任何人可以保证下一刻自己不会死。我们再再讲过,在遭遇车祸而死亡的人中,有谁想到下一刹那自己会死亡呢?几乎没有,死亡就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发生了。
讲无常的时候,经常会有人提出一个问题:想也会死,不想也会死,那么想和不想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如果不思维死亡,致命之处在于:我们荒废了时光,不会想修行,即便修行,也只是形象上的修法。思维死亡也许今天到来,也许就在明天,这样忆念死亡有什么用呢?会让我们经常处于警觉中。想到今天可能死亡,所以不能荒废时光;明天可能死亡,必须抓紧时间修行。总是处于忆念死亡的状态中,就会尽量减少恶业,行持善法。
颂词讲到无论罪业清净与否和病未病死亡都有可能降临,不论事情是否完成,死亡也会随时降临。世间人会想:我不能死,因为我刚开始创业,事情还没做完。但实际上,死亡并不能随心所愿,它随时会发生。了解这一真相之后应深深思维,将死亡无常的观念扎进自己的心。
思维疾速死亡,就不能拖延时间,要马上产生皈依三宝之心,寻找依靠之处。皈依三宝并不是世间人所认为的:只是信仰佛教的人找一个精神的依靠而已,其实并非如此,三宝具有真实的功德。皈依三宝一方面的确有了精神依靠,但这种依靠并不是乌托邦,并不是不存在的某种寄托。我们经常皈依祈祷三宝,三宝必定会以威神之力赐予加持;忏悔时依靠三宝的威力,通过自己强烈的忏悔之心,两方面因缘和合,重罪都可以很快消除,何况轻罪。因此思维死亡速疾降临而产生的皈依心是非常清净、非常猛烈的。
因吾不了知,死时舍一切,
故为亲与仇,造种种罪业。
想到速疾死亡,为今生所造种种罪业实际上就没有任何意义。对于死亡无常我们往往没有深刻的了知,或根本不了知。问世间人他会不会死,他答:“当然会”,但没有更深入的思考。对于修行人,了知死亡无常有多深,可以观察自己的行为:了知得越深,念咒修法越精进;如果不精进修法,经常处于散乱之中,说明非常肤浅。我们要深刻思维,颂词虽然看似简单,容易理解,但是造论并不是只让我们明白字面意思,而是要对意义透彻理解并应用在修行中。如学习宣讲忏悔中皈依的颂词,一定要达到真心实意皈依三宝的目的。每个颂词要和所修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放在内心当中去思维,才能体会到颂词的真正殊胜之处。
因为我们对于死时必定会舍弃一切这个事实不了知,或了知得很肤浅,所以为了亲人和怨敌造作了很多罪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不了知亲人、仇人是无常的缘故,认为亲人一定会长久相伴,仇人永远会是怨仇,有常执之心。为了保护亲人,打击怨敌造很多罪业:有时依靠自己的身体或棍棒等武器亲自打击仇人;有时通过计谋报复;有时内心盼望怨敌遭受种种不如意的事情。身语意都有可能造作罪业。保护亲人也一样,内心经常贪执亲人,不论他们是否有功德都予以赞叹,做一些亲近、帮助的行为。越执著亲人,对伤害亲人的他方越会认为是自己的仇人;对亲人贪执越大,对仇人仇恨就越大,贪与嗔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我们为亲人和仇人造了很多罪业,但以佛法的眼光和通过智慧观察,所做的一切是否有真实意义呢?如果不学习佛法,会认为保护亲人打击怨敌理所应当。但实际上这些行为都是由愚痴所导的种种贪执或嗔恚烦恼所发动的,发起的主因是我执和无明,起因就错了。我们在护亲灭敌的时候往往不择手段,为了保护亲人杀生偷盗,为了打击怨敌造作罪业。但实际上亲和仇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要了知,在死的时候一切都会舍弃,千般不舍的亲人要舍弃,万分痛恨的仇敌也要舍弃。事情发生的当下我们觉得问题很严重,但到死的时候,不过是一阵烟雾,一切都消于法界中,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实有的存在。
更深层次分析:所谓的亲不是恒常不变的,所谓的仇也是依某种因缘而出现的,亲仇全是自己的分别念。亲人经常反目,对自己造成伤害,就会变成仇敌;所谓的仇敌,或许对方并没有这么认为,或者并没有对你造成伤害。从佛法的角度来讲,亲和仇都是无常的,前世的亲人是后世的仇敌,今生的仇敌会成为后世的亲友,所谓亲仇都是暂时性的。但是我们因为不了知无常性,赋予了过多的偏执,由亲仇而起造作了种种罪业。
修行者必须要有智慧和观察能力,佛法教育我们用清晰的智慧去分析亲仇和罪业之间的关系,到底值不值得为了死时必定会舍弃的亲仇而留下让自己感受难忍痛苦的罪业?这个问题必须在心中好好思考,否则亲仇的分别念仍然会占上风,善分别念就会落在下风。无始以来我们对亲仇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保护亲人、打击怨敌天经地义。而现在要放弃这种没有利益的分别念,用善分别念取而代之。但这种力量还很弱,所以现在必须要仔细思维亲和仇的关系,为之造罪自己将感受痛苦,而那时亲与仇都已死亡成为过去。将这些问题思维透彻,这样学习论典,串习善念才会真正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广说:
仇敌化虚无,诸亲亦烟灭,
吾身必死亡,一切终归无。
紧接着略说的内容进一步进行阐释。当我们死亡的时候,不论是仇敌还是亲友,乃至我们的身体,一切最终都会化为乌有,何必为了虚妄不实的东西而造作很重的罪业?
“仇敌化虚无”的意思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我们现在执著的仇敌,也许过一段时间反而变成自己的朋友,所以以前认定的怨敌化为虚有,这是一种理解方式。其次,我们牢牢执著而不可原谅的怨敌也会自然死亡,这是第二层意思。
“诸亲亦烟灭”:自己认为关系很好的亲友,或许因为很小的因缘,比如玩耍时稍有不和,或者因为钱财产生纠纷,乃至于因为一些误解亲友反目成仇。从这个角度来讲,亲友已经灰飞烟灭。从第二个方面理解,虽然关系很好,但死亡之后化为灰烬,我们执著的亲友最后也会消亡。
最重要的一点:“吾身必死亡”,我的身心是执著亲怨、造作罪业的来源,但它最终也会死亡——“一切终归无”,所有仇敌、亲人、我的身体都会死亡,说明了世事的虚妄性,在仇敌、亲友和我之间发生的事情,有时是微不足道的,但却衍生了很多的矛盾、贪爱、罪业,然而就连造恶者本身都会死亡、会消散。如果我们能够提前看清这个事实,就不会因为过度的贪著亲怨关系而造下很多的罪业。
这个颂词主要让我们思维“一切终归无”的道理,体会执著亲怨毫无意义,进一步了知缘这些对境造罪业毫无意义,进而认识到现在必须要忏罪,为了忏悔的质量必须皈依三宝,这样将无常、皈依和忏悔连接起来,修行才有了很清净、很坚实的基础。
本课就讲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24节课
现在一起学习《入行论》,这个颂词也是宣讲思维无常。
人生如梦幻,无论何事物,
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复见。
颂词引导我们了知:一切身心世界都是虚幻的、如梦如幻的,实际上并不存在。我们为了并不实际存在的身心、亲友、很多世间事物,去造作让自己受苦的罪业并没有实际意义。尤其在遇到痛苦的时候,有的人虽然知道一切都是假的、如梦如幻般无实义,但是内心对于“人生如梦幻”的道理理解得并不是特别深入。人的一生是从童年、少年、青年……逐渐经历的,很多人都认为这一切实际存在,但是运用中观、般若的道理进行分析,我们会很深刻地发现:人的身心、世界或者外在的器情万物,都是空性的,其实质、本质都不存在。第二品还没有深入地分析空性,此处是以无常的道理来教导我们,万法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性,一切都是“人生如梦幻”。
“无论何事物,受已成念境,往事不复见”:首先我们要知道“受已成念境”的这个“念”,就是忆念、回忆的意思。无论我们经历怎样的痛苦、安乐,实际上,所经历的任何一个事物,在感受之后只能成为一种回忆。当时所经历的事情,在第二刹那就不复见、不存在了。为了进一步了知这个问题,我们以“梦幻”和“念境”来对照,再结合现在的人生做分析就更加清楚了。
首先,人人都有做梦的经历。当我们做梦的时候,我们都认为梦中出现的人物、事情是真实的,梦中的吃饭、走路及交谈也觉得是真实存在的。无论在梦中经历了怎样的喜怒哀乐或是大喜大悲,但在感受完之后就是“受已”——醒来之后如果还记得比较清楚,能回忆起来,也仅仅只能是个回忆。因为醒来后,梦中的一切事物都已经找不到了,全都已经消失了,只留下一个回忆的对境而已。我们的第六意识可以回忆起晚上做的梦:梦中的景物、梦中做的事、梦境快乐或忧伤……实际上醒来后,一点都找不到了。
幻术也是这样的,幻变师幻变象马的时候,当时人们觉得它们是存在的,境也很真实,但是幻变结束之后,象马和境都不存在了,只留下回忆。
现在我们来分析“人生如梦幻”。为什么说人生如梦幻呢?我们都觉得梦是假的,人生是真的,但实际上人生和梦幻是一样的,都是“受已成念境”。无论是过去经历的事情,还是现在正在经历的事情,或者以后会经历的事情,无论何种事物、何种喜怒哀乐,“受已成念境”——感受完之后,除了剩下一个回忆的对境之外,不会重新显现,“往事不复见”。我们可以这样想:昨天感受过的快乐,或者别人扇你一个耳光的痛苦,吃了一顿美餐的滋味……今天再来观察的时候,就只剩下一个回忆的对境了,只能回忆当时吃饭的感觉怎样,被扇耳光的感觉怎样,但无论是扇耳光还是吃饭,都不存在了,只是回忆的对境。从这个角度来讲,梦中的事情成为回忆,所谓真实人生的事情,同样也只剩下回忆。
无垢光尊者曾经在《虚幻休息》中讲过:“昨天经历的事情就好象昨天的梦一样,今天经历的事情就好象今天晚上做的梦一样。明天将要经历的事情,就好象明天晚上做的梦一样。”所以最后剩下什么?最后只剩下回忆的对境。我们真正观察的时候,除了回忆的对境之外什么都没有得到。但是,众生往往不能够了知这样的情况,总是认为梦是假的,人生是真的。如果我们真正分析观察,道理完全相同。所以无垢光尊者首先讲到:“这一切都如梦如幻”,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说:人生是梦是幻。如梦和是梦之间,我们觉得有差别,但是分析到最后,整个人生就是梦幻。
假如我们在梦中能够梦到白天的事情,会怎么样认识这种情况?这样的经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现在我们来观察分析:我们在白天的时候回忆梦境,会认为梦是假、现在是真;在梦中梦到白天的事情,我们就会认为梦是真的,白天是假的。实际上,在梦中回忆白天的时候,它只剩下一个回忆;白天在回忆梦的时候,我们认为梦是一个回忆。从实际情况观察:白天走路、吃饭、种种事情,都是因缘合和而成的;做梦也是因缘合和才会做梦,有些梦长有些梦短,有些模糊有些清晰。从这个角度讲,做梦也好,真实的生活也好,都是依靠各种因缘合和而显现,完全没有差别。可是我们就认为白天是真实的,晚上的梦是虚假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假如我们能够恒常做一个连续剧一样的、比较清晰的梦,我们会不会把梦认为是真实的呢?这种可能性完全有。从众生的习气来讲,梦比较短暂、比较模糊,但是从道理上分析,人生是一场梦,是因缘合和的、虚假的一种显现。
如果我们对梦幻的道理了知得越深,就会越觉得把如梦幻般的事物执为实有而造罪是多么可笑。因为什么呢?因为一切都是如梦幻的,不管任何事物,在感受完之后,都会成为回忆的对境,任何曾经感受过的东西,都已不复见。此处教诲我们:当事情正在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要认知它就是假的、终究会失去。我们何必为这些终究会失去的东西,去造作一些没有意义、很可笑的事情呢?我们观察后就知道,实际上没有这个必要,为了这些如梦如幻的事情,去造作很多受苦的因并不划算。
下面紧接着宣讲颂词:
复次于此生,亲仇半已逝,
造罪苦果报,点滴候在前。
此生我们一半亲仇都已经逝去了。为什么说“复次于此生,亲仇半已逝”呢?因为我们流转于轮回当中,前世、再前世的很多亲友都已经死了,即便在此生中,所谓的亲人和仇人,也是一半以上都已死去、不存在了,我们曾经为他们非常执著,造作了很多罪业,这些罪业成熟的痛苦果报“点滴候在前”:一点一滴都等在我们前面,每一个罪业都会成熟果报,让我们感受痛苦。
通过颂词的对比,我们就知道:造罪时的对境——亲友都已全部不存在了,但我们为他们所造的罪并没有随着他们的死亡而消失,点点滴滴全都候在自己前面,只能自己去感受。我们造罪的时候,就是几分钟,但痛苦成熟的时候,却是几个劫。所以我们通过这样的对比要思考:到底有没有必要为了虚幻的亲友、人生去造作大罪业。必定都要死亡,死亡之后一切都不存在了。自己死亡的时候,虽然亲友还活着,但对你而言,你死了亲友就已经死了,整个世界已经不存在了,投生之后,是另外一个世界。但我们为了所执著的亲友而造的罪业,却一直等着让我们感受,所以我们必须要忏悔。
现在我们设想一下:我们所造的罪业在成熟时会是什么样一种情况?我们在死亡时会遇到怎样的痛苦?先设想,就可以提前做准备。就像我们要去一个地方,就要了解将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做些准备及防范。如果根本不做准备——相续中累积了大量的罪业而不知忏悔,当业果完全成熟的时候,真正感受痛苦的还是自己。造了很大的罪业,对修道而言是很大的障碍,即便对一般不修道的众生,也会感受很大的痛苦。地狱的痛苦就不用说了,通过佛经我们都了知得非常清楚,即便是在世间中,也会感受种种痛苦。
实际上世间的种种痛苦,没有一个是无因无缘而产生的。有时我们看到世界上那些悲惨的众生:有的生了很严重的疾病,没有钱治疗;有的遇到车祸、地震、战争——非洲等国家天天打仗。这些悲惨的痛苦,难道是无因无缘的吗?绝对不是,都是以前所造罪业成熟的果报。这个业就是行为,你现在所做的行为以后要负责。比如你今天偷了东西,以后就要承担偷东西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个就叫做业和果。罪业也好,善业也好,它都是一种行为。好的行为带来一种好的结果,不好的行为带来不好的结果。所以善业叫善行,善业带来安乐;罪业和不好的行为带来痛苦。以前造了不好的行为,现在到该为不好的行为负责的时候了。所以在佛法当中,它就是业。造这样的业,在不忏悔的前提下,果报一定会成熟。
还有一种补救方法:做了不好行为之后及时地忏悔。佛教是在加持力很大的对境前,内心真正忏悔,通过行持善业方式,发誓以后不再造,就可以把罪业提前清净。清净罪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受苦的方式来清净。造了罪业不忏悔,只能通过受苦、堕地狱的严厉方式来消尽。当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很痛苦的,谁都不愿选择这种方式;还有一种是通过修善法的方式来清净。不学佛的众生只有以感受痛苦的方式来消尽恶业。
佛弟子不会这样选择:我们不了知地狱痛苦,但了知旁生的痛苦:如喂猪,养肥就被杀掉;养鸭,是通过非正常方式强迫灌食;人间的痛苦如得了很多严重疾病之苦,基本我们都知道,所以说通过痛苦的方式来消尽业,对一个学佛的人来讲,一定不愿意选择。我们一定会选择另一个方式:就是提前、主动地来做忏悔。因为我们以前已经造下了这些罪业,假装没有造是没有用的,假装造了没有后果也没有用,只是欺骗一时,欺骗不了一世。因果报应是世间规律,不随自己的意愿而转移。所以我们既然已经造下了,就要正视它、肯定它。我造了这个业怎么办?佛开示了清净恶业的方法,我们一定要重视,重视这个方法,我们才愿意忏悔。在罪业果报成熟之前,提前把罪业清净了,我们现在完全做得到。为什么有些人做不到?因为没有重视,或者没有把这个问题看清楚、分析透彻。在这些人的相续当中,现在暂时的安乐已经掩盖了他所认知的一些受苦的情况,所以他对这些问题不重视,对无常不重视。虽然了知通过忏悔可以清净罪业,但总是不愿意去真实修行。
如果现在不忏悔清净,以后只有通过受苦的方式去清净。有人觉得:堕地狱就堕吧。但真正感受地狱痛苦的时候,谁都不会愿意。不要说堕地狱,就是得了很严重的病去医院开刀,都是很痛苦的。有些穿骨刺髓的治疗,简直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但这只是人间的痛苦而已。我们看到别人痛苦的时候,因为是别人相续中的苦,自己感受不到;有时听到别人撕心裂肺的哭喊,觉得别人很可怜,但是我们根本没有感受到对方那种真正的痛苦,自己亲身体会与在旁边看别人痛苦,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没有受苦之前不要充英雄,觉得堕地狱的痛苦自己可以忍受,或者其他的痛苦可以忍受,实际上根本无法忍受!有时候,我们连自己有点感冒头痛都无法忍受,何况是更强烈、更猛烈无数倍的痛苦,更是无法想象。我们与其到时候被动地去感受痛苦,还不如现在及早忏悔。当然在忏悔时也会经历一点苦行,但这点所谓的苦比起被动受地狱的苦,简直是轻到不值一提了。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造了这么多的罪业——“点滴候在前”,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了,不能再假装它不存在。所以思维之后,我们就会认识到:罪业一定存在于我的相续当中,我一定要忏悔!忏悔的时候一定要真切!我们要找一个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的皈依境。现在众生还有福报:上师三宝的加持还存在这个世上,还可以皈依上师三宝,还可以对佛像做顶礼、供养等等善法。如果真正到了佛法完全隐没的时候,不幸生在那个时代,整个世间中根本找不到忏悔的对境。但现在我们还是幸运的:眼睛还可以看到佛像、经书,耳朵还能够听到法音,嘴巴还能讲佛法、还能念咒,心还可以思维佛法,所以我们还是很幸运,关键是怎样去抓住这个机会。
修学佛法,就要深刻思维法义,在思维法义的过程中,才会产生一种与一般世间的分别念完全不同的正见,有了正见,就会督促、鞭策我们去进一步思维、做更有意义的事情。理解之后,一定要好好思维,如果我们不好好思维,就是浪费自己的光阴。
下面讲第三个问题摄义:
因吾不甚解:命终如是骤,
故起贪嗔痴,造作诸恶业。
我们在世的时候,就要观想我们正处于死亡的那一刻,把那时的情形放到现在来思考,就能精进起来。因为我们不了知:死亡到来的那一刻是如此之快,所以在活着的时候,产生了很多贪嗔痴,造作了很多恶业。一般人都认为离死亡的时间很远,不会很快到来,就在不会死亡的这种妄执中贪著世间,一旦贪著世间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粗猛的、细小的、很多的贪、嗔、痴,通过贪嗔痴造作很多罪业。如果我们能够思维死亡很快到来,再进一步思维,死亡到来的时候,只有善业是有用的,就会精进地修持善法。如果没有思维死亡很快到来,就会贪著世间。三毒本来在我们相续中就很自在,在不思维善法、不精进修行善法的时候,相续中贪嗔痴的种子遇缘就会生起来,就会产生很猛烈的贪嗔痴,造作很猛烈的罪业。
现在经常听说有杀父杀母,造作五无间罪的事,也有诽谤佛法、诽谤僧人的。众生在很短时间内,就会突然产生很粗重的烦恼,造成很大的罪业,令众生去向于痛苦。所以我们思维死亡很快会到来,就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我们知道自己还有两年可活,就会赶快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一般人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吃喝玩乐:吃好的、穿好的、去旅游等等,认为这些才是世间有意义的事情,但佛法中不这样认为。
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就会了知:如果知道自己很快会死亡,你就会做有意义的事情,放弃无意义的事情。思维无常,就会认知无常很快会到来,因为知道死亡很快会到来,就要抓紧时间修善法,及时做忏悔,多念咒、祈祷往生等等,如果不了知这些,只会做一些无用的世间事。如一个人被关进监狱判了死刑,他就会后悔当初不应该犯罪,如果没有判刑他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可能还会认为可以继续逍遥法外。我们要把这样的想法刻意地挑出来,刻意地激发我们精进思维佛法、思维无常,这样就不会造作恶业,也不会有造作恶业的想法。
昼夜不暂留,此生恒衰减,
额外无复增,吾命岂不亡?
这是说明死亡肯定会到来的道理,我们分析这里面讲的几个问题,第一个是“昼夜不暂留”,就是说我们的生命随着白天和夜晚的消逝而减少。昼夜更替会不会停留片刻呢?是不会的。“此生恒衰减”:我们的生命在恒常衰减。所以佛法中说,过一年你的生命就减了一年。世间人很喜欢庆贺生日,过生日的时候,都会说“生日快乐!”但是从佛法的角度来讲,生日到来,就表示你的生命又少了一年。从生命消亡角度来讲,生日是没有什么可高兴、快乐的事情。对经常思维无常的人来讲,生日时就会思维自己离死亡又近了一年,就要抓紧时间精进修法。“额外无复增”:时间一直在衰减,自己的寿命不会有额外增加的可能性,过一天少一天。虽然可以通过放生、修长寿法增长寿命或者延缓死亡,但终有一天死亡还是会到来,寿命是有限的。
《广论》中讲,真正能增寿的方法很难做。虽然告诉你方法,但是一般人很难如理如实地做到里面的条件而使自己增寿,所以说额外很难增长。还有一种情况是:本来可以活八十岁,但是因为我们造了一些罪业,中途就会出现一些违缘如车祸、灾难等,活不到八十岁,甚至在五十岁、四十岁、三十岁就死了。通过一些善法如放生、修长寿法,虽然能够顺利圆满寿命,但作用有限,终究还是会死亡。真正死亡降临之时,《前行》中讲,就算是药师佛亲自降临,也没有办法挽救。对于每一个众生,死亡都是绝对会到来的。“昼夜不暂留,此生恒衰减,额外无复增,吾命岂不亡?”怎么可能不死呢?肯定会死。前面我们提到,一般的人也会想到“我会死”,但是绝对不会像修行者这样,把这个问题专门提出来着重地、深刻地去思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亡,小孩子也知道自己会死,但是对于一般的人,真正谈到死亡的时候,就会避而不谈,觉得不吉利、不吉祥等等。
一般的世间人,就喜欢听自己愿意听的话,如果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这样,没有去听应该听的佛法真理,在死亡到来的时候,因为平时根本没有做任何准备,就会在手足无措当中死去,对他来说死是痛苦的、恐怖的。我们应该选择应该听的佛法,因为死亡每个人都会面临。我们如果做了正确的选择——平时做准备,每天主动观修死亡无常、轮回痛苦等,当死亡到来时,就不会觉得很恐怖。《前行》里讲,只想“我要死了”肯定不够,关键是想:我要死了,现在应该做什么?为了死亡的到来,应该勤修善法、经常串习死亡无常。就如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书》中所讲,他一直串习无常,所以当死亡到来时,他就不会觉得恐怖,反而觉得是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今天出现在面前,完全没有死亡的恐怖,这是一种很自在的境界。每个人都怕死,但是修行人不怕,他会很欢喜地迎接死亡,这是其一;第二,因为在死亡来临之前做了很多准备,有什么可怕的呢?已经修了足够多的善法,所以死后往生净土或者解脱是必然的。即便暂时没有往生净土,也会转生善趣,有什么好怕的呢?比如说从一个很不好的地方搬到了一个环境各方面都很好的地方,有什么害怕呢?只会欢喜没有什么害怕。所以我们要正视死亡、串习死亡,刻意地去迎接它,串习多了之后,才能以一个非常正确的心态面对无常的到来。
有的论典这样比喻无常:如在广场上烧蜡烛。(我们可能见过,人死了或发生灾难,很多人都在广场上点蜡烛以示悼念。)在广场上点蜡烛,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广场上无风,它自然而然烧到最后,烧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熄灭。还有一种情况是:点燃不久一阵风吹来了,结果还是熄灭,都是熄灭。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就会知道,人生就是这样子:一种人在今生可以很顺利走到终点,病很少、痛苦很少,没有遇到横死的因缘,结果怎么样?死亡。还有一类是什么呢?就是在两三岁、五六岁,或三四十岁的时候,忽遇横祸、违缘而死亡,还是死亡。所以,不管是顺利地活到死,还是中间死,都会死,跟蜡烛的比喻一样,都会死。关键就是:知道必定死亡,要做什么事情?有些人不知道必定死亡就会造罪,知道死亡就会做有意义的事。所以对我们来讲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下面讲第二个问题:
卯二(思维死亡极恐怖而生皈依之心)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第二要思维死亡到来的时候,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形?如果死亡到来是让我们欢喜的事情,就不用恐怖了,但关键是:针对绝大多数众生而言,因为在世时没有为死亡做准备,一旦死亡降临,就会产生极其强烈的痛苦和恐怖,在这种情况下,只会更增加痛苦。所以我们现在要提前思维死亡到来的恐怖,从而生起皈依心。为什么要生起皈依心?皈依是为了更好地忏罪,因为它是所依对治力。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梳理好之后,四对治力当中的第二所依对治力才能修得圆满,才能更加有利。四对治力都修好、修有力了,在忏悔的时候就能把重罪、轻罪全部忏净。
第一是略说:
临终弥留际,众亲虽围绕,
命绝诸苦痛,唯吾一人受。
这是死亡到来的恐怖之一。“临终弥留际”:我们临终要死的时候,躺在病床上;“众亲虽围绕”:虽然旁边很多亲人团团围绕,但是痛不欲绝的死亡痛苦只是自己承受。虽然其他人也很悲伤,但是他们的悲伤和临终者的悲伤完全不一样,亲友悲伤是觉得这个人将要离开世间,很可怜,而临终者的悲伤是自己要离开世间、离开身体,要和所有的亲人永别,一个人面对死亡的痛苦。这就是一般世间人的想法,
但是更深层的恐怖来自于哪里?一般世间人不会分析,佛法认为:真正最深层次的痛苦,是来自于众生执著有一个“我”要死了。平时遇到紧急情况、死亡要来临的时候,感到很恐怖的原因什么呢?就是无始以来认为“我”是存在的,有强烈我执,那时无形当中就认为这个“我”要灭尽了,“我”要断灭了,要死亡了,所以深层的痛苦带来了绝望。虽然死了之后还会投生,生命还会延续,但是这个串习我执的心太久了,即便是修行者,如果修行不好,遇到死亡的时候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包括我在生病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想法,但幸亏学过一点佛法,会以佛法的智慧来对治,所以痛苦没那么严重,稍微好一点。一般没有修行佛法的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都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恐怖心理。
所以我们要提前去想,死亡一定会来临:在临死的时候,无论多少亲友围绕在身边,虽然想真心为你分担痛苦,但是命绝的苦痛谁都分不了,只能是自己一个人感受。所以我们观察之下,死亡真是恐怖,真正能救护自己的只有善业。但是修不修就看自己了,修的质量怎么样也看自己。所以现在就要开始高质量的修,否则到了死亡的时候,死苦只能是你一个人感受,那种痛苦是非常强烈、非常恐怖的,所以我们要经常如是观想,生起皈依之心。
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
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魔(死亡)来的时候,亲友有什么意义呢?有时我们想,我临死的时候还是需要亲友,但是当阎罗狱卒——死神的使者把你牢牢抓住的时候,这些亲朋好友有什么利益呢?他们怎样帮助你?你要死的时候什么都挡不住。如果亲友能帮助的话,那么很多的将军、有钱有势的人,肯定会竭尽全力保住自己的命了,但到了死亡的时候还是必死无疑。既使是有权有势的人,他的财富能不能帮助他不死?也不能,再多的钱也没办法挽回。乔布斯死的时候,他虽然是一个大富豪,但他的钱能帮助吗?要死的时候还是会死。所以说穷人会死,富人会死,一般的人会死,高高在上的人也会死。
我们通过分析就明白了:亲朋在自己死的时候,没有办法利益我们。有时我们会想,可以帮助念念经啊,但是我们观察一下整个世间,亲友真正能够为自己念经、放生修福的比例相当之少。即便是他们能做,还要看自己的罪业是轻是重,如果不是很重,通过念经超度,还能够获得一份利益;如果自己的罪业特别重,这些善法能够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何况亲友为自己做福报,自己也不能够百分之百得到。《地藏经》中讲,给别人念经十分功德自己得七分,对方得三分。对方给自己做功德,也可理解为他们得七分,自己得三分。而且还要看做质量如何,发心是否清净。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把所有的安乐、解脱,以押宝的方式完全押在亲友上是不明智的。虽然亲友能够帮助我一点利益,我们也不能完全抹杀这个作用,实际上我们应该抓住主动权。
只有自己主动、提前修积的福德,能够在死时救护自己。如果自己从现在就开始好好修行,认真忏悔、积累资粮、祈祷:遇到殊胜对境的时候祈祷、供养;遇到殊胜的法要观修;遇到菩提心的时候就认认真真修行,这些都做了,死亡的时候,巨大的福德就能够帮助我们、救护我们。亲友在身边也好,不在身边也好,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福报,就能成为一种救护处。
可是这里讲“然我未曾修”,但是我没有修福德。没有修福德的原因何在?就是因为没有观修无常,太过于贪著世间、贪著亲友,没有在最佳时机修行佛法,没有修持福德怎么能够保护自己呢?如果没有修福德,临死就只有在恐怖中死去。罪业没有清净,十之八九会堕落恶趣,虽然不能说永远打入十八层地狱,不可解脱,但是在地狱的时间相当之长,而且所受的痛苦无法忍受。《正法念处经》、《前行》、《广论》当中所描绘的恶趣痛苦,一秒钟我们都没办法忍受,实在太恐怖了,完全超胜世间所有的刑法,在那样的环境当中要待几十万年、甚至无数劫。因为现在我们处在安乐当中没有感受痛苦,所以无法想象那种痛苦,当真正去感受的时候,真是无法忍受的。现在我们能做什么?现在我们能做的是忏悔、修福德,既然现在有这个机缘,一定要珍惜,认认真真地修行。
颂词中给我们描绘了死亡之后会遇到的事情,提前让我们防范,提前让我们去修行,这个时候对于无常、忏悔、皈依等等,我们才能够真正观修到量。
今天就讲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25节课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殊胜论典——《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引导凡夫趋入菩萨道的殊胜修心法要,包含了很多菩萨道修法,文字虽然非常简单,但是修行方式和意义却非常深奥。有人认为《入行论》仅在“智慧品”部分比较难懂,其他品不是很深奥。实际上“深奥”一方面指文字难懂,或牵涉到空性内容,意义比较抽象而难以理解;另一方面也指它所宣讲的教理,对于凡夫而言很难完全做到、难以安住其中,这也是它的深奥之处。
所以,在学习《入菩萨行论》时,不能仅满足于词句上的了知。颂词所表达的含义是菩萨行,菩萨行就是菩萨的行为。我们是具有众多习气的凡夫众生,不能认为《入行论》的内容很简单。如果我们真正能够将自己的行为与《入行论》所宣讲的意义完全相合,我们也就成为菩萨了。从另一个角度讲,《入行论》所宣讲的是菩萨的修行方式,虽然作为凡夫,我们很难完全和它相应,但是我们可以将它作为目标,然后再将自己的心、行为慢慢向它靠近,这就是我们学习这部论典的必要所在。
《入行论》共分十品,现在我们学习的是第二品,内容是受菩萨戒之前积累资粮和忏悔罪障,总共包含了八个分支的修法,现在宣讲的是忏悔分支。忏悔的修法又分为四个部分:厌患对治力,所依对治力,现行对治力,返回对治力,现在学习的是“所依对治力”。
如果我们要忏悔罪业,必须要依止一个具力的对境,因为它具有圆满的福德和圆满清净障碍的断德、无与伦比的大悲心和善巧方便,也具有我们想要获得的加持的能力。我们在忏悔业障的时候,能够依止这样的对境,绝对是很殊胜的因缘。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皈依呢?皈依的必要是什么?如前所说,因为我们了知死亡很快就要到来,思维死亡非常恐怖,所以生起皈依之心。此科判分为略说和广说,前面略说已讲了两个颂词,今天继续宣讲“思维死亡极恐怖而生起皈依之心”:
放逸我未知:死亡如是怖,
故为无常身,亲造诸多罪。
字面意思是讲:放逸的我不知道——这是向谁祈祷,呼唤呢?实际上就是对三宝上师等等具有功德的皈依境在呼唤,以他们做为对境,在他们面前呼唤:我没有了知死亡的到来是这样恐怖,为了无常的身体造下了很多罪业,产生了一种后悔之心。
学习时要了知它预设的是怎样一种场景。实际上我们现在还没有死亡,要先体会死亡到来时的那种恐怖。所以需要把场景预设成自己真正面临死亡、或者已经死亡之后的情景,才能够真正体会到死亡到来的痛苦和恐怖。内心中要真正产生这样的体会,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思维和观修,只有这样才能进入那种预设的境界当中。只有内心体会到了这样的境界,或者和颂词中所讲的意义完全相合,才能真实体会到:的的确确死亡是非常恐怖的,那么在死亡到来之时,我必须要修持善法,必须要将罪业清净。如果我们没有真正体会到这样的境界,只是泛泛地在词句上看了几遍,或者能够讲解一下,实际上对我们的修行没有很大的必要和意义。因为我们学佛、学习这部论典,必定不只是为了理解词句,主要是为了能够真正的修行,能够产生修行的境界。所以对于颂词所表达的意义,绝不能停留在满足于对词句的理解等肤浅层次上,一定要从内心生起修行的境界。
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也不是没有体会过死亡到来的恐怖。有时我们生病或遇到危险时都会觉得:哎呀,是不是死亡要到来了?!那时就显出我们对死亡非常地恐怖。只有当我们真正体验到死亡即将到来时的心境,才知道死亡真正是非常恐怖的!我们很快乐或者很自在的时候,很难有这样的体会。
虽然每个人最终都要趋向于死亡,而且无始以来,我们也曾经历过很多次死亡,但是都忘记了,将要到来的死亡还没有经历,所以我们总以为死亡对自己来说,不是特别重要,对死亡到来的恐怖,还没有很深刻的认知。就是说:如果我们内心没有产生对死亡的深刻认知,我们在修行上面很难真正去付出,以最大的精力去投入修行。所以我们要求,在观修死亡的时候,一定要抓住核心、扼要,内心产生对死亡恐怖的一种体会,这种体会对于我们修行佛法是非常必要的前提。
有一个世间的故事,虽然不是佛教的公案,但对于修行人来讲也有启示的作用。有一次拿破仑率军攻打另一个国家,在路上他和军队失散了,被很多敌兵追杀。他拼命逃跑,躲到一位裁缝的家里,裁缝好心把他藏起来躲过了一劫。拿破仑和军队重逢之后准备奖赏裁缝,当时裁缝好奇地问道:“皇帝陛下,我很想知道当时您面对死亡的感想和心境是怎样的?”拿破仑听了之后勃然大怒,对他说:“你竟敢对皇帝说这样的语言!”马上命令卫兵把裁缝捆起来,执行枪决。裁缝被蒙上眼睛押到刑场,当他听到传令兵说:“举枪、瞄准!”的口令时,觉得死亡要来了,脚开始发抖,在死亡即将到来的刹那,回想起很多过去的事情。他感到以前的种种经历如邻居之间的摩擦、自己很执著的东西、过去放不下的事情等等,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时,拿破仑突然下令把他押回来,然后问:“现在知道了吧?死亡来临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感受。”拿破仑用这种方式让他自己体会面临死亡的感受。
我讲这个故事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如果真正对死亡有一种体会,就会产生另外一种心境,和在世时完全不同。这种心境,对于修行人也是一样。当我们没有真正体会到死亡到来的恐怖时,我们修行的态度,就是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把修行不当回事,非常执著世间事。觉得这个也不能放,那个也不能放。但是当我们真正体会到死亡的确是很快、很迅速、很恐怖的时候,这些东西可说不值一提。真正体会到的时候,那时的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就是要得到这种心态。这种心态,裁缝得到了,可能拿破仑也得到了,还有很多的世间人,在被医生宣判得了癌症,只有六个月生命的时候,也得到了。但是它能够保持多久呢?当裁缝从死亡恐惧中走出来,他觉得只是一场试验,又回到以前的思维模式和生活当中,当时的心态不一定能够保持下去。同样,我们偶而生起死亡恐怖、死亡迅速的体会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要长期保持这种警醒的态度,这需要长时间的观修,如果没有长时间对善妙佛法进行观修,我们产生了紧迫感、想要修法的这种心态,很快就会消亡的。
这个颂词描绘的就是死亡当下的场景,在观修时,要让自己进入场景之中。我们打坐的时候,就要想:哦,已经到了死亡的最后,预想我们真正已经到了命终了。这时就觉得死亡真正到来了,所有的东西都要抛弃,一切死亡的恐怖都要降临到自己的身上。自己观修一、两次是产生不了觉受的,但是如前所说,如果抓住了核心扼要,再去反复观修的话,觉受就能够产生出来。以前放不下的东西,现在可以放下了,以前产生不了的精进态度,现在可以产生了。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人有十大计划,但总是没有勇气去实现,计划一推再推,总想自己的事业做到某个程度之后再去完成。有一天他接到一个通知,说是查出了癌症,突然他觉得时间非常紧迫,任何事情都不重要了,马上要着手去实施十大计划。此时又接到通知说,之前是误诊,他并没有得癌症,他又觉得十个计划不重要了。所以,人的心态是不断变化的。当感觉死亡即将到来,时间不多的时候,人往往会抓主要问题,其他的东西可以放弃,但如果觉得时间很多,就会把最重要的事情往后推迟。
实际上修行也一样,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生起死亡无常的感受,就会抓住最重要的东西——去做死亡时对自己有用的事:如念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修寺院、修行回向等,这些善法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舍弃,唯一抓修行。如果觉得还有很多时间,修行就会往后拖延。
在学习《入行论》的时候,我们要把自己放到颂词所描述的境界中去观想,让自己的心和所观想的境界合二为一,这样修行才会产生作用。观想自己到了临终之时,就会感觉到皈依上师三宝是非常重要的。死亡的时候的确很需要皈依三宝,死后堕入地狱也很需要三宝的救护。但皈依还有一层意思,主要是思维死亡非常恐怖从而产生真实的皈依心,这是修忏悔四对治力时必不可少的修法。所以,在学《入行论》忏悔品或其它忏悔修法时,需要具足四对治力。比如念修《金刚萨埵修法仪轨如意宝珠》时,有表示四对治力的几个颂词,但只是念一遍,有没有具足四对治力呢?就要看自己在念的时候,内心的状态如何了。如果真正对罪业产生了发露忏悔、绝对不保留的决心,就具足了厌患对治力;如果从内心深处产生了皈依三宝、宁舍生命也绝对不舍弃三宝的坚定誓言,就具足了所依对治力。所以在学习颂词的时候,为了保证忏悔的质量,必须要从内心深处生起皈依心。
那么如何生起皈依心呢?颂词引导我们通过思维死亡迅速来临而且极其恐怖,一步步地从内心生起皈依心。科判中也讲得很清楚:“思维死亡极恐怖而生起皈依之心”。所以我们在学习论典时,不要忘记科判,它把颂词的主要内容归纳得非常清楚,不会导致我们在理解颂词的时候,偏离了颂词的本意,无法真实体会它的作用。
总之,我们在学习颂词的时候,要深入意义;在观修的时候,要观想自己临死时的真实状态。如同演电影一样,把死亡的恐怖情形观想得清清楚楚,反复思维。诸佛和上师都说过,心有一个特点,一方面我们会觉得它很难调伏;但是另一方面,它就像揉好的面团,可塑性非常强。如果经常观修、训练,就会变得非常柔软,之后我们用它做什么都可以,就像面揉好之后,可以用它做包子、做馒头、做饺子,所以关键是调伏自己的心。通过学习,首先了知如何观修,之后反复观修训练,我们的心就会逐渐变得柔软,逐渐和正法相应,那时法就融入于心,或者说心就和法相应了。
回到颂词上,就是说如今自己已经处于非常恐怖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大声呼喊、哀嚎:放逸的我以前没有修善积福、没有防护众多烦恼等有漏法,因为处于放逸中,没有认真思维法义,不知道死亡是这么的恐怖。
究竟死亡是何等的恐怖呢?我们曾经经历过,但是已经忘失了,现在需要通过另一种方式让自己的内心体会到。我不了知死亡是这么的恐怖,所以在死之前,为了无常的五蕴身的种种享受,亲身造了很多罪业。这么多罪业的来源是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没有真正观修死亡恐怖无常的道理,所以导致了放逸,没有精进地取舍善恶,没有好好地观修善法。造作了这么多罪业,如果不忏悔清净,根本没有办法获得安乐,所以我们要了知死亡是极其恐怖的。以上是略说的部分,接下来开始讲广说的内容。
此处四个颂词通过对比,进一步宣讲死亡的恐怖情形。世间人如果被警察逮捕或判处极刑,内心会感到非常恐怖,但这仅仅是世间的恐怖,与对死亡之后堕入地狱的畏惧或已经堕入地狱的恐怖是无法比拟的。这里举了一个例子,帮助我们清楚地理解:
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
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
字面意思是说:比如一个犯人即将被押赴刑场,会非常恐惧,因为知道自己的生命不长了。从监狱里被提出来,每走一步,就向死亡靠近一步,所以他会感觉非常惊怖。惊怖到什么程度?颂词中稍作描述:“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即将被处决的犯人,会因为恐惧而导致口干舌燥。很多人都曾经历过,有时因为紧张会口干:在大众场合发言,心里很害怕,突然感觉口干,喉咙像被堵住一样,说不出话来;有时遇到危险,也会感到口干。所以,当犯人被执行极刑的时候,自然就会出现口干的现象。同时,因为恐怖而导致双眼突出、面目狰狞,与平时的容貌完全不同。没有犯罪时表情很自然,但因犯法而被判刑的时候,因为恐怖而形貌与以前完全不相同,通过外表的改变也可以看出内心极为恐惧。这是世间人被判刑时,内心的恐怖会在外表上显现出来,以此与死亡的恐怖相比较。
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
大怖忧苦缠,苦极不待言。
世间人被监禁,也就是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虽然很苦,但是还有重获自由、远离痛苦的希望;最严重的莫过于被处以极刑,这是每个众生都很害怕的事情,但这些恐怖之事与死后堕地狱的恐怖还是无法相比。
“何况形恐怖,魔使所执持”:通常罪犯被警察逮捕的时候,他会觉得警察非常恐怖。世间的警察也是普通人,并没有令人生畏的外表,遵纪守法的人还会觉得警察和蔼可亲,但当罪犯被逮捕的时候,他会觉得警察很恐怖。在死亡到来的时候,整个环境非常昏暗,到处充满了形象恐怖的魔使,如世间塑造的牛头马面等阎罗狱卒的形象,非常令人恐怖,倘若被这些魔使抓住,自然是“大怖忧苦缠”,内心被很强烈忧愁和痛苦所缠缚,非常后悔,自然“苦极不待言”。我们要经常这样观修。如果我们觉得《入行论》的颂词过于简略,还可以参考《正法念处经》等其他佛经论典,其中详细描绘了死后的情况,阎罗狱卒的恐怖形象,以及堕入地狱的情形。学习之后运用到观修当中。
谁能救护我,离此大怖畏,
睁大凸怖眼,四方寻救护,
四方遍寻觅,无依心懊丧,
彼处苦无依,惶惶何所从?
这段颂词描绘了在如此恐怖的环境中,找不到皈依处的心境。如果我们处于恐怖的环境之中,突然找到一个依靠处,可以帮你脱离危险的境地,内心会得到很大的安慰;但当你被团团围住,孤独无依时,心里会感到非常绝望。所以,如果没有皈依三宝,便没有依靠处,身处这样痛苦的环境中,自己会更加绝望,苦上加苦。
“谁能救护我,离此大怖畏”:因为每个众生都趋乐避苦,当我们处于死时或死后的恐怖中,内心自然而然就会寻求:谁能救护我?离开这个大怖畏?!此时睁大了凸怖的双眼,四方寻找能够救护的对境。但是对于一个造了很重罪业的人,他的目光所及之处全都是让人恐怖的环境,根本找不到皈依之处。所以“四方遍寻觅,无依心懊丧”,找遍四方没有一个皈依处,内心非常的懊丧。“彼处苦无依,惶惶何所从?”在这痛苦的环境中,根本没有可依靠处,自己的心处于无依无靠的境界中,究竟该何去何从,感到非常绝望。
此处讲到:当我们造作了非常大的罪业,又没有救护处的情况之下,自己是怎样一种心情。不论在世间还是死后,如果能找到皈依的怙主,就可以得到安慰,倘若没有皈依之处,内心会非常痛苦。
子二(所皈依之对境)分二:一、皈依共同三宝;二、皈依具愿力之菩萨。
前面讲到死亡的恐怖,接下来讲所皈依之对境。我们之前提到了必须要皈依,才可以依靠具有殊胜功德的皈依境得以安慰。既然要找皈依的对镜,找错了也是不行的。在学习皈依的学处时,我们知道不能把身心交付给山神、世间神或非人等,因为他们自己都没有从轮回中得到解脱,还具有很深重的烦恼。自己没有解脱就不能作为别人的皈依处,所以寻找清净的皈依处是非常必要的。
皈依处分两个方面:第一皈依共同三宝;第二皈依具愿力之菩萨。三宝和具愿力的菩萨都是皈依境。此处有一个疑问:佛法僧三宝当中的僧宝包括了具愿力的菩萨,因为僧宝是指从一地到十地的大菩萨。在三宝中已经有了僧宝,对于共同的佛法僧三宝需要皈依,为什么还要将具愿力的菩萨单独列出来呢?这是因为八大菩萨发了殊胜的愿,他们在解救众生痛苦方面有不共的能力。所以,一方面我们要皈依共同三宝,另一方面要皈依与我们南瞻部洲众生很有缘的、具有愿力和能力的大菩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丑一、皈依共同三宝:
佛为众怙主,慈悲勤护生,
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
首先讲皈依佛宝。前面讲了很多皈依三宝的功德,此处主要是从忏悔的角度,观待三宝是我们的所依对治力,故而诚心皈依。“佛为众怙主”:从能依的角度来讲,佛具有圆满的断证功德,无有亲疏远近的分别,完全有能力做一切众生的怙主。“慈悲勤护生”:佛陀最初发心是为了救护众生,中间也是为了救度众生而积累资粮,最后必然是慈悲地、精勤地护持众生。“力能除众惧,故我今皈依”:佛陀的能力完全能够遣除众生内心当中的畏惧,如前所说,我们在死亡恐怖的环境中,内心迫切需要一个依靠处,如今找到了具力的皈依境,应当至诚皈依。
此处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当死亡来临的时候,趋入中阴阶段,迫切需要皈依处,而如今痛苦还未降临,需要修持忏悔,同样也需要皈依三宝,这两方面虽然方式不同,实际意义是相同的。如果现在能够依靠清净的信心皈依三宝,忏悔自身的罪业,死亡来临时就不会感受巨大的恐怖,死后不会堕入地狱感受更强烈的痛苦,这个方面是很有意义的。第二,如果在世时皈依过佛陀,但是由于没有认真修行,因某种因缘堕入恶趣,那时如果能忆念起三宝、佛陀,也会成为毫无欺惑的皈依处。
作为佛法的修学者,需要具备对佛陀、三宝的清净信心和皈投依靠的决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倘若我们以清净的信心将自己的身心毫无保留的托付给三宝,内心放下诸多疑惑,则很容易与清净的三宝相应。但如果在皈依的时候,内心对佛法僧三宝存有怀疑,虽然每天念皈依颂,内心却夹杂许多分别念,这种不清净的心很难与清净的三宝功德相应,很难获得三宝的加持。所以并不是三宝不愿意加持我们,而是自己在祈祷的时候,并没有全身心的皈依。
为什么一定要全身心的皈依呢?当我们真正全身心皈依,毫无保留将身心交托给三宝的时候,此时就具备了清净无染的信心和对三宝极大的信任。比如说,要出去旅游,可以把自己的家、所有的财产乃至儿女,都交托给朋友看管,这是出于对他的一种极大的信任。所以,当我们能够全身心皈依三宝,就说明自己对所皈依的对境极其信任无有丝毫怀疑。倘若内心尚有疑惑存在,信任就会有所保留,在交托东西的时候,自己就会掌握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在皈依的时候,如若有所保留,其中就夹杂了对三宝的不信任,这是一种怀疑的杂念,这种不清净的心态与上师三宝清净实相的功德就不相应了。就像月亮的影子要清楚地显现在水里,水池必须要保持非常清净不动摇。我们的心就如“水池”一般,如果水池很脏,那么显现的月影就不会清净;如果心有所动摇,那么显现的月影也会动摇。所以我们皈依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对上师三宝的信心不坚定,产生了波动,那么内心中的功德就不容易产生,倘若始终具有稳固的心态修行佛法,才可以真正获得加持利益。这个方面对我们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了知了佛陀的慈悲和能力之后,应当全身心地皈依。
为什么皈依时总会有疑惑呢?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能够托付身心的皈依境的能力和功德,所以才会有所保留。通常世间人会认为:如果将身心完全托付了,万一被欺骗,自己不就一无所有了吗?自己有所保留,万一受骗还有路可退。所以在学佛时就带有这种习气,对上师、三宝,只是部分皈依而已,可以拿出一部分财产做供养,但是无法将全身心都交托给三宝。以这样的心态处理世间事也无可厚非,但是从学习佛法的角度,从众多佛经论典的教言当中可以知道,这种自作聪明的做法,实际上是障碍自己生起功德、产生清净信心的自我束缚。
那么怎样遣除这样的疑惑呢?我们需要去了解所皈依的佛到底具有怎样的功德。佛陀宣讲了《随念三宝经》,很多大德也专门宣讲佛陀的功德,我们通过认真学习,通过理证分析,就会认识到佛陀真正是完全可以交付身心、完全不会欺惑的皈依处。佛陀的功德并不是经由我们的学习,从不圆满变得圆满,佛陀的功德一直是圆满的。只是我们内心存有疑惑,对佛的功德不了知而已。倘若我们了知之后,就会产生极大的信任感。就好像世间人,对一个陌生人方方面面不太了解之前,不敢把所有的事情都托付给他,但是在非常了解和信任之后,就可以完全托付毫无保留。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佛陀的功德,多学习佛陀在经典中,或者祖师大德在论典中所宣讲的三宝的真实功德,学习之后疑惑会一分一分地减少,信心也会一分一分地增长,功德就逐渐在内心中生起来了。
本课就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26节课
下面继续宣讲:
如是亦皈依,能除轮回怖,
我佛所悟法,及菩萨圣众。
除了皈依佛之外,我们也要皈依能够遣除轮回怖畏的、我佛所证悟的证法,以及实践证法的菩萨圣众。“我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及十方诸佛。法分为教法和证法,经书文字属于教法;我们内心产生受戒、证悟等功德称为证法。从三宝来讲,法宝为道谛、灭谛所摄,在《宝性论》中有论述。前面已经分析过,法宝的本性离一切欲染、不清净,是非常清净的一种自性,所以称之为离欲尊。依止法宝能够得到一种无欺的救护处,也能够引导我们趋向于解脱。法宝本身具足圆满殊胜的加持力,因此我们要依止法宝。同时我们还要依止已经实践、正在实践,已部分证悟佛所宣讲正法的菩萨圣众。佛陀圆满地了悟了法界实相,菩萨则是部分了悟——菩萨圣众是实践法义的、修行没有达到完全圆满的圣众。因为他们已经证悟了法性的缘故,所以也具有遣除众生轮回恐怖的能力。因此我们也需要皈依这样的圣众。
讲到这里,有人会怀疑:论典中不是说佛具有圆满救度众生的能力,能够遣除众生的一切怖畏吗?为什么众生还有那么多怖畏呢?佛陀不是对每一个众生都很慈悲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众生受苦呢?佛陀看到这些苦众生难道不会主动去帮助吗?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在此我们就稍微分析一下。
就佛而言,救度众生的种种能力都是圆满的。圆满到什么程度呢?从自性的角度讲,是断证圆满;从救度众生的角度讲,是能力圆满。既然佛陀救度众生的能力是圆满的,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众生没有被救度呢?实际上,将众生安置在善趣的能力,将众生安置在一地菩萨的能力,将众生安置在佛地的能力,这些能力在佛证悟的功德中没有一个是不具足的,既然佛具足这样的能力,为什么众生还不解脱?
这就要进行分析了:救度众生不是佛一方面的事情,而是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佛要具有救度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考虑所救度的众生的因缘、福德是不是圆满具足。为什么呢?前面已经讲了,能否救度众生牵涉到救度者和众生两方面。救度者——佛陀,已经功德圆满、能力圆满,但是众生如果根本不想解脱,或得度的因缘不成熟,佛虽然具足能力,但是从被救度众生的角度讲,由于因缘欠缺,还是不能成为所度。救度只有两方面因缘和合,才可能发生。所以,即便佛具有很大的能力,但是如果被救度的众生本身没有因缘,仍是不能成为所度。比如发生地震的时候,因为众生的罪业非常严重,相续中以前所造恶业的果报此时已经成熟了,当下就不具足被救度的因缘。佛陀出世度化众生,是仗缘方生,一切法都是仗缘方生。众生如柴,佛如火,有了柴就可以生火;如果众生不是可燃之柴,而是一块石头,就不会成为生火的因缘。
对于救度众生的问题,有时会出现这些矛盾和疑惑,其实救度众生一定是两方面的。所以,要成为被救度的对境,自己必须具足某种因缘,如果一点被救度的因缘都没有,就不能成为所度。虽然佛的大悲心是圆满的,但如果自己不具足被救度的条件,度化的事情无缘也不会发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一方面佛有大悲心度化众生;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具有信心,忏悔罪业和积累功德。只有功德慢慢具足之后,我们相续中的罪业才能逐渐得以清净,此时被度化的条件才算成熟了。
佛出世是一种助缘。有些众生人天善果的因缘成熟,佛陀就宣讲这方面的法来帮助他们成就人天善道;有些人发小乘心的因缘成熟了,佛就帮助他获得阿罗汉的果位;如果是菩提心一下子涌发了,佛陀就把他安置于菩萨的果位。能度和所度一定是观待的,能度方面条件圆满,所度方面条件如果不圆满、不具足,有所欠缺,或者方向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有些众生根本没办法度化,而有些成为人天善报的所度,有些成为小乘的所度,有些成为菩萨的所度,甚至有些众生因缘圆满了,就可以直接安置于佛地,这就是因为所度方面的因缘不同、根基不同,度化的情况就不同。
因此,我们要成为佛救度的对象,也需要自己去努力。一方面上师佛陀要救度我们,已经把手伸出来了,想拉你一把,但是你就是不伸手,还怪佛陀没有救你,这种想法是不公平的。虽然我们自己想解脱,上师也为我们宣讲了很多法,指导我们修行,但是如果我们不配合,上师能帮我们什么呢?因为被救度是两方面的事情。上师诸佛、三宝虽然很想救度我们,也需要我们的配合,如果不配合,上师一个人也无法完成救度众生的事。所以我们要配合,要学习佛法、守持戒律、生起信心。上师来帮助,我们也配合,这时两方面的因缘都成熟了,就和佛法相应了,之后解脱等功德都容易生起。
丑二、皈依具愿力之菩萨:
前面我们分析了,这是具特殊发愿力的八大菩萨。颂词中只提到了六位,没有提到八位,但实际上“等”字包括了八位菩萨。
因怖惊战栗,将身奉普贤,
亦复以此身,敬献文殊尊。
八大菩萨在佛教中是非常著名的,他们都具有不共的功德愿力,与南瞻部洲众生有很深厚的因缘。在汉地、藏地很多地方的寺庙中,都能看到这些菩萨的塑像。菩萨安住在殊胜的智慧中,一般凡夫人很难真正见到菩萨的尊颜,当面听闻正法。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塑像的方式,菩萨也能和众生结缘。看到普贤菩萨像,看到文殊菩萨像,对他们鞠一个躬、点一支香,都能够与之结缘。因为菩萨有殊胜的愿力,跟他结缘之后,虽然今生不一定马上成为菩萨救度的对境,但是毕竟结了殊胜的缘,以后也能为他所化。
“因怖惊战栗,将身奉普贤”:此处讲非常害怕罪业成熟,害怕地狱痛苦。因为想到自己曾经造了这么恐怖的罪业,一旦成熟,自己就会深陷地狱,难以脱离。明白这个后果之后,因恐怖而身体发抖。因为如此恐惧,就把身体完全奉献给普贤菩萨,全身心地供养普贤菩萨,祈愿普贤菩萨能够帮助我摆脱这种怖畏。
这是一种修行方式,里面有很深的意义。因为对普贤菩萨非常信任,才愿意把自己的身心完全奉献。如果是学佛比较浅的人;没有深刻理解佛法的人;或者根本没有学习过佛法,是学习其他的宗教的人,会认为佛法是不是在搞个人崇拜、搞偶像崇拜?让教徒全身心奉献,是不是有这种嫌疑?从表面看,不学习佛法的人当然可能有这种想法,但是为什么说这里面很有深意呢?实际当我们学习佛法时,只有放下一切杂念、分别念,完全放下自己,这时才能得以解脱。如果有所保留,不能完全奉献,这就难以和圣尊相应。普贤菩萨不需要我们的身体,他已经证悟了空性,对他来讲一切财产、珍宝都完全是空性的,何况是一个血肉之躯,对菩萨来讲没什么用处。供养身体是表示我们一种全身心的付出,自己没有任何东西留下,全都奉献给普贤菩萨。它代表一种心境,一种决心,一种誓愿力,从自己的角度讲就是这样。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在所有东西中,我们对身体最执著,认为身体最重要,现在连身体都可以奉献出来,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奉献呢?这代表一种决心。这种决心在修道过程中非常重要。对普贤菩萨来讲,他虽然不需要这些,但供养是为了圆满我们的资粮,因为我们执著身体远远超胜身外的钱财。供养分很多层次:供养外在的财物不如以身奉献,奉献身体代表打破了对身体的执著。因为我们最执著身体,而且与财富比较起来,我们对身体的执著更重。如果我们能够将身体完全舍弃做供养,其他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普贤菩萨为了圆满我们的资粮,也接受这样的供养,对我们做加持、圆满我们的资粮。
这个颂词表现了一种皈依的誓愿力,因为非常恐怖,所以将身心奉献给菩萨。“亦复以此身,敬献文殊尊”:文殊菩萨代表三世诸佛的智慧总集,是千佛之师,也是一切诸佛之师。所有的佛都是由文殊菩萨最初劝导发菩提心而进入菩萨道的。在一部经典中,佛陀专门宣讲了文殊菩萨是怎样劝他发心的,赞叹了文殊菩萨的恩德。文殊菩萨的功德、智慧、证悟是不可思议的,完全与诸佛无别,为了度化众生而显现菩萨相。我们要把身体完全敬献给文殊菩萨,祈求他加持自己。当然我们完全靠菩萨加持,自己一点都不努力也不行。
此处“将身奉普贤”,实际上指出了一种修法的要素。这个要素是什么呢?就是完全、清净的信心和坚固的誓愿力。我们不能小看,这是修行中非常关键的要素,即便密乘中有很多很多复杂的修法,真正最重要的修法就是清净的信心。如果对诸佛化现的殊胜上师、善知识有清净的信心,就代表了一切修法。有清净的信心就能得到一切诸佛的加持,这就是最殊胜的修法。这也是圆满修持皈依和所依对治力所需要的条件,虽然这个条件有点高,但我们要逐渐达到。只有达到了这些条件,四对治力具足了,忏罪才有力量。否则,有时候我们想:我念了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念了很多很多忏罪仪轨,为什么还没出现瑞相呢?是不是法有问题?还是什么问题?实际上并非如此。要出现修法仪轨中所宣讲的瑞相或者功德,首先我们自己的修行要如理如法。比如在修法上要具足四对治力,念一遍四对治力的颂词并不等于具足了四对治力。此处讲到怎样去具足所依对治力:“因怖惊战栗”是厌患对治力的一部分;“将身奉普贤”是一种全身心的皈依,这些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这样全身心的皈依,内心当中还留有疑惑,就很难和佛菩萨的智慧功德相应。
哀号力呼求,不昧大悲行,
慈尊观世音,救赎罪人我。
前面讲了文殊普贤两大菩萨,现在是祈祷观世音菩萨救度我。观世音菩萨具有圆满的大悲心,是一切三世诸佛大悲心的化现。“哀号力呼求”:哀号——内心非常痛苦、非常想得到救度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发自内心大声地哀号。同样,当我们真正非常想清净罪业的时候,也会大声哀号。“力呼求”:呼唤的对象是什么呢?就是“不昧大悲行”——具有没有造作的大悲心和行为的怙主:慈悲的观世音菩萨。我们呼唤观世音菩萨的时候,都是称为:寻声救苦、大慈大悲、广大灵感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救护众生的事例非常多,这与众生前生的因缘和今生的信心福德有一定关系。原因我们前面也分析了,有的人得到救度,有些人得不到救度,并不是观音菩萨的大悲心有欠缺、有偏袒,而是与你的信心、前世的业力和正在承受的果报有关,所化的因缘条件不一定成熟。有些人没有祈祷,没有得到救度;有的虽然祈祷了,也不会马上得到救度,原因也是如此。即便这样,我们也要在忏罪的时候祈祷: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现在我是造了大罪业的罪人,一定要以您的大悲威神之力来加持我!救赎我!让我迅速清净罪业。
复于虚空藏,及地藏王等,
一切大悲尊,由衷祈救护。
前面讲了三位菩萨,下面讲“复于虚空藏,及地藏王等”菩萨。受过菩萨戒的道友都知道,前面讲戒律时已介绍过虚空藏菩萨。一个大乘修行者如果犯了根本戒,要在虚空藏菩萨面前如理如法地忏悔,所犯的根本戒可以清净,然后通过仪轨可以重新受戒。虚空藏菩萨在忏悔菩萨戒方面,是一位具有大愿力的圣尊。菩萨成就的根本就在于菩萨戒,如果菩萨戒清净,就说明你的菩提心、菩萨行,修得比较好,很自然会获得解脱;如果菩萨戒有衰损,不清净,虽然平常也做很多修法,但不能成就菩萨果位。菩萨戒并不是条条框框的教条,它有很多遮止的方面,没有一条不含摄菩提心、不包括利益众生。菩萨戒如果有衰损,说明你的菩提心和菩萨行有衰损,如果这样,那么你成就菩萨果位的条件就缺损了,就不能顺利获得菩萨的证悟。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菩萨戒,菩萨戒包括了菩提心和菩提行两方面。我们既然知道了菩萨戒的重要,那么对于能够帮助我们清净菩萨戒的圣尊——虚空藏菩萨,当然就应该产生信心了。虚空藏菩萨的功德、恩德、誓愿力不可思议。我们对虚空藏菩萨也要祈祷,因为我们所犯的戒律,不单是小乘戒,也有菩萨戒,所以要忏悔所犯的菩萨戒,当然要祈祷虚空藏菩萨。
还有地藏王菩萨也要祈祷。地藏王菩萨是满愿本尊,通常我们觉得地藏王菩萨是专门救度地狱众生的一位菩萨,是幽冥界的圣尊,实际上,这只是地藏王菩萨大愿的一部分,只是他所有救度众生行为的一部分。按藏地的佛教传统,在宣讲地藏王菩萨功德的时候,并没有把他作为专职救度地狱众生的一位菩萨,而是安立为满愿本尊。地藏王菩萨能够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不管是你想得到世间的财富、地位,还是清净的小乘戒律、圆满的大乘戒律、清净的智慧,只要供养、祈祷地藏王菩萨,全能满愿。地藏王菩萨就像如意宝一样,所以称之为满愿本尊。在藏区,有些地方干旱,需要降雨的时候就祈祷地藏王菩萨,因为他是满愿本尊;而要止雨的时候也是念地藏王菩萨;有时庄稼要成熟也念地藏王菩萨;守持清净的戒律也是念地藏王菩萨。所以地藏王菩萨是满愿本尊,他的功德、智慧、神通不可思议,我们一定要祈祷他。
“等”字包括颂词没有提到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从刚开始发心、修行,主要就是修持大慈心。弥勒菩萨修成菩萨果位之后,名字叫慈氏,弥勒就是慈氏的意思,乃至他成佛的时候,也叫弥勒佛。弥勒菩萨对众生的慈心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要祈祷具足一切慈心的弥勒菩萨。还要祈祷遣除一切垢障、一切障碍的除盖障菩萨。后面还有金刚手菩萨,加起来一共是八位菩萨。“一切大悲尊,由衷祈救护”:一切大悲尊者,我在这里诚心诚意地祈祷。
下面讲第八尊菩萨,金刚手菩萨。
皈依金刚手,怀嗔阎魔使,
见彼心畏惧,四方速逃逸。
现在我也皈依金刚手菩萨。金刚手菩萨的能力很超胜,他是一切诸佛能力的化现。能力大到什么程度呢?“怀嗔阎魔使”即是地狱中的阎罗狱卒,他们看到金刚手菩萨马上心生畏惧,不由自主地向四方逃窜。金刚手菩萨具有这样的功德、能力,不但能威慑地狱中的阎罗狱卒,平常我们在修行、生活中遇到违缘、障碍、疾病时,如果能够皈依念诵金刚手菩萨,也能得到巨大的加持。以前我们遇到违缘的时候,法王如意宝和上师都让我们念诵金刚手菩萨的心咒“嗡班匝儿巴热吽”。经常念诵这个心咒,能够遣除一切障碍、违缘。因为金刚手菩萨是三世诸佛能力的化现,诸佛的威德力就是如此。
还有一种说法是:从众生开始发心之时,金刚手菩萨就会跟随他了,乃至众生成了菩萨、成了佛,金刚手菩萨都会一直跟随护持。在金刚手菩萨面前,佛没有秘密可言,为什么没有秘密可言?因为佛从初发心开始,金刚手菩萨就开始跟随他、完全了知他的修行经历,所以佛在他面前没有秘密可言。因此金刚手菩萨是秘密主,是一切众生成佛道的护持者。
八大菩萨各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平时我们都要皈依、祈祷。当然,有些众生与观世音菩萨有缘,有些对金刚手菩萨有信心,有些对文殊菩萨有信心,种种因缘不同,但是八大菩萨都是我们需要共同祈祷的。我们念诵的《八吉祥颂》中,八位佛陀之后就是八大菩萨,他们是能赐予吉祥的八位圣尊,所以对这八位菩萨应该经常供养皈依。
子三、如何皈依:
昔违尊圣教,今生大忧惧。
愿以皈命尊,求速除怖畏!
前面讲了皈依的必要和皈依境,现在来讲如何皈依。怎样皈依呢?如是思维:以前我违背了圣尊、佛陀、上师的教授,现在产生了很大的畏惧心。为什么会生起畏惧心呢?是不是像一些外道的教法中讲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或者皈依我的上天堂,不皈依我的下地狱?表面上看也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事实上,违背尊圣教是一个堕地狱的因,因为尊圣教完全是按照因果规律来制定的,如果遵守圣教而行、守持戒律而行,相当于随顺了因果之道。所有戒律、圣教都要求取舍因果,所以修持圣教就是随顺因果,违背圣教就是违背因果。违背因果之后,该做的没有做,不应该做的已经做了,造了罪业,果报一定会成熟在自己身上。所以违背圣教就相当于违背了世间规律、因果规律。了知此理之后,自然产生很大的畏惧心。
“愿以皈命尊”,“皈命”是皈依的极致,是发自内心地以生命来皈依。生命都可以拿出来皈依,何况其它呢?以生命来皈依这些圣尊,“求速除怖畏”!祈祷你们、以你们的能力来遣除我的怖畏。这些圣尊是很大的助缘,他们具有这样的能力,我自己也有皈命的决心,这时救度的条件就非常圆满。一方面圣尊完全是有能力的;另一方面,我们是以皈命的决心来祈祷,两方面的因缘一和合,很快会成就。
第三句“愿以皈命尊”的“皈命”就是通过生命皈依,表示了内心很大决心;“皈命尊”的“尊”是圣尊——上师三宝,或者八大菩萨,他们是具有能力的。所以,我们以生命来皈依了具有很大能力的圣尊做为助缘,那么我们内心的罪业为什么不能清净呢?
罪业也是有为法,罪业再大也是有为法,没有遇到违品之前,罪业的力量很强大,成熟之后带来巨大痛苦;但是一旦令它清净的因缘具足了,也能很快清净。所以就怕我们自己不具足这样的条件,如果我们自己具足条件,能够皈命圣尊,找对了皈命的对象,罪业再大也不足畏惧。因为让罪业清净的条件、因缘已经圆满了,还有什么罪业不能清净呢。
颂词要一个一个好好地去思维、回味,里面讲了很多修行的要诀。在讲现行对治力的时候,我们应该认认真真观察、思维,能够对自己的修行起到很大的帮助。本课就讲到这里。
《入菩萨行论》第27节课
前面宣讲了四对治力中的厌患对治力和所依对治力。现在讲第三个科判现行对治力。所谓现行对治力是指:在了知罪业过患、找到所皈依对境之后,真正开始对治自己的罪业了,这种付诸实践的修行就称为现行对治力。
癸三(现行对治力)分三:一、理当精进对治;二、迅速精进;三、如何精进。
总科判是现行对治力,但分科判都是在讲精进:理当精进、迅速精进、如何精进。精进和对治之间有什么关系?精进是什么呢?在后面精进品和其他论典中都会提到,所谓精进即行善,就是勇于善法。精进是对善法的一种欢喜,是修持善法的一种方式。精进的本体和现行对治力的本体,实际上是一味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忏悔罪业,是通过修行善法来实现的,善法和恶业二者之间是对治的关系,我们就是通过修行善法来对治恶业的,所以此处现行对治力和精进的意义完全相同。
子一(理当精进对治)分二:一、以患者之喻说明;二、以险处之喻说明。
此处颂词宣讲理当精进对治,就是要让我们发起勇悍之心。为什么要精进对治?此处通过两个比喻来说明应当精进。
丑一、以患者之喻说明:
若惧寻常疾,尚需遵医嘱,
何况贪等患,百罪恒缠身。
字面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害怕平常疾病,尚且需要遵守医生的嘱咐才能够痊愈,何况贪心、嗔心等过患带来的无数恒缠自身的罪业之病呢?如果没有依照佛的教言,没有依止善法对治,怎么能够痊愈呢?以患者之喻说明,我们在治病时尚且需要遵守医嘱,那么在忏悔时,更应该遵照佛和上师的教言精进地忏悔、精进地实践。
在其他论典当中,把依止善知识或佛陀的教诲,从几个方面与治病的比喻相对应。首先,把内心具足烦恼罪业的修行者比喻成病人——病人具足病灶和病根,被种种疾病折磨;同样,众生具有烦恼因而感受种种痛苦。病人受到疾病折磨的时候很痛苦,一心想要远离病痛,相当于修行者感受到世间的种种痛苦之后,想要追求解脱之道。病人想要远离病痛,找谁才能解决问题呢?只有找医生,要寻求经验丰富的专家,绝不能找错对象;同样,众生想要解脱轮回的种种烦恼和痛苦,找谁才能解决问题呢?也不能找错对象,必须要找佛陀、上师三宝。因为只有上师三宝才有解脱的妙法,只有佛陀才是对治轮回疾病的专家,可以这样对照理解。
找到了医生之后,虽然医生可以通过仪器、把脉等进行诊断,我们首先还需要叙述自己的病情。同样,我们在修忏悔的时候,需要对所依境描绘自己的病情——发露自己的恶业,在求解脱道的过程中应该清楚了知自己的病情,祈祷时把自己的痛苦说出来,祈求上师三宝予以救护等等。实际上上师三宝具足殊胜神通,知道众生到底得的是什么病,需要什么样的方式才能予以治疗,但我们需要在三宝面前坦诚自己的病情。
然后如同病人信赖医生一样。如果病人对医生心存疑惑,治病的时候就不一定就能够真正地按照医生的嘱咐去治疗,我们也需要信赖上师三宝,才会按照上师三宝所开示的方法去修行。医生是病人的依靠处,上师三宝也是轮回众生的依靠处。
医生会给病人开药,同样上师三宝给我们宣讲解脱的教言,就相当于药。拿到药之后病人要服药,我们听受教言之后也必须修持。有些疾病如果不是很严重,吃几副药,几个月的时间就好了;有些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吃几年的药才能慢慢痊愈。所以我们在修持教言的时候,因为病很重的缘故,仅仅观修几座,修几次善法,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要付出一生乃至多生的时间来修持。如菩萨发下三个无数劫这样很长远的誓愿,依靠这样的誓愿力,只要自己还有烦恼没有对治之前,一直要修持,如同病人在自己的疾病没有治愈之前,需要一直服药一样。
医生还会告诉病人,每天要吃三次药,分别在什么时候吃等等,病人必须遵照医嘱服药,相当于上师、佛陀也会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每天要观修三座或者四座,我们上座观修,就相当于服药。当然不是说修完座上观修,下座之后就不用修行了。病人除了吃药,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医生规定需要忌口,必须注意哪些东西不能吃,否则对服药的效果或者病情不利。同样佛陀也告诉我们,在修法之余要守护戒律,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我们也需要遵守佛陀的教言。该做的事情如观修、放生、念咒、听法都要努力行持,对自己的病情有利;不能做的事情如杀生、偷盗、邪淫等等,违背菩提心,有自私自利的想法就不要做,否则非但没有利益,反而会加重病情。这些方面也和吃药是一样的。
那么医生开了对症的药,自己也相信医生服了药,应当避免的避免了,该做的做到了,病自然会逐渐好起来。我们修法的时候也是一样,如果遇到了殊胜的对境——上师善知识,得到了殊胜的法,我们也依教奉行了,假以时日,内心的烦恼会逐渐减轻,很多痛苦会逐渐消失,从而走向解脱。所以患者之喻和修行佛法是完全可以对应的。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按照诸佛菩萨所说的教言去做?为什么要守持戒律?为什么要避免很多不好的行为?实际上和吃药是一样的。如果作为一个病人,完全不听医生的话,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让你吃药你不吃,不能吃的东西反而去吃,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这样做对自己的病情是不利的。因为自己并不是疾病方面的专家,不知道真正应该做什么。所以我们在修习佛法的时候,为什么强调依教奉行,要依止佛陀的教言去行持呢?因为佛陀正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很清楚众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就像医生清楚病人一样。所以,医患之间应该建立信任,我们修习佛法时,也应该与传授教言、指导修行的导师、正法、助伴建立信任,这种信任就叫做信心。有了信心我们才会认认真真地按照医生、佛陀开示的教言去做,这样行持下去毫无疑问对我们调伏烦恼绝对是有作用的。
我们就是这样,有时得寻常的疾病如头疼、感冒,有时得比较严重的病,我们就知道:哦,病来了,一方面很害怕,一方面患病之后的确很痛苦,很想马上把病去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有可能变成很严重的疾病,甚至伤及性命,我们都很害怕生命消失,所以会积极去看病,并且非常严谨地遵守医生的嘱咐。然而,一般的疾病即便死亡,也只是今生死亡,下一世不一定继续患同样的病,所以它只是短期的危害。
“何况贪等患,百罪恒缠身”:我们对于寻常的疾病尚且如此认真对待,何况众生得的是更深层的贪嗔痴的烦恼疾病呢?其病根更深,由此所导致的罪业可谓罄竹难书,无量的罪业恒时纠缠着我们的身心,为什么不去依靠一个良医,遵守医生的嘱咐治疗呢?一般的病尚且能够谨遵医嘱,何况这么多烦恼导致的疾病更应该遵守医嘱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精进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内心当中的烦恼太重了,罪业太多了。我们的精进并非已经足够或是过了头,而是我们根本缺乏精进,才会导致罪业不断地发生。因为没有精进,相续中的烦恼才会如此炽盛。我们观察到这一现实情况,的确应该精进。所以我们仔细观察,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很严重的病人,如果还不着急看医生,对自己的病情还是漠不关心,那么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烦恼已经到了非对治不可的时候,现在我们还具有人身,还有时间精力修行,为什么不寻找殊胜的教法呢?寻找到了一定要精进,否则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并不是说一旦失去了人身,就永远失去了修行的机会。而是很长一段时间当中我们再也得不到人身了,因为以恶趣众生的身份很难再具有修行的机缘,虽然善趣稍有快乐,但是这些快乐完全不可靠,轮回就是这么恐怖,以后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生老病死,重复恶趣的痛苦,所以现在是一个修行解脱的好机会。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疾病是可以治疗的,所以应当抓紧时间,赶快依止教言去行持。以上通过患者之喻说明我们应该精进。
下面进一步宣讲
一惑若能毁,赡部一切人,
疗惑诸药方,遍寻若不得。
“一惑若能毁”的“惑”就是指烦恼,不论是一个贪心,还是一个嗔心,都能够毁坏赡部洲的一切人。“一惑若能毁,赡部一切人”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指如果世界上一个人具有很强的嗔心,并且有能力,则可能把赡部洲的一切人全部摧毁。比如一个人拥有足够当量的原子弹,加上嗔心很重,那么有可能赡部洲的一切人都会死在他手上。还有一种解释是:赡部洲的一切人只需要一种烦恼就能够被完全摧毁。每一个人相续中,如果有一个嗔心或贪心,就可以被摧毁。一个人能够被摧毁,一切人也能被摧毁,一种烦恼能够毁坏一切人。如果所有人都具足烦恼的话(当然每个人都具有烦恼),现在如果不对治,通过烦恼造业,再通过这个业堕地狱,相当于这个人就被毁掉了。所以说赡部洲的一切人都能够被烦恼摧毁。我们在两种解释当中,偏向于后者。
第二种解释就是说,一种烦恼能够摧毁一切人。比如说我们自己如果具足强烈的贪心,因贪著财富而去偷盗;因贪著异性犯了邪淫、不净行,通过烦恼让自己累积大罪业。或贪著名声说一个大妄语或上人法妄语,自己明明不是圣者说成是圣者,毁坏了根本戒,因大妄语的罪业堕入地狱,那不是把自己毁了么?每个众生都或多或少具有烦恼,或者贪心重,或者嗔心重,或者嫉妒重,或者傲慢重,而这些烦恼都能够摧毁每一个众生,所以说“一惑若能毁,赡部一切人。”
一个烦恼如果能够摧毁南赡部洲的一切人,那么真正具有智慧的众生就会想:怎样才能远离烦恼,从贪心、嗔心中获得解脱?很多人开始寻找药方。世间人也发展出一套体系,包括世间的道德、法律规范等等,这些体系有时也能发挥一点“治表”的作用,比如法律规定不能杀人,否则会判死刑,贪污了会被关起来,在某种程度遏制了众生的贪欲心或嗔恨心。但是只能遏制并不是从根本上对治,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治本。众生的烦恼仍然真实存在,只是不明显了,所以还是有众生在受到利益驱使时会铤而走险。
有些人觉得世间的方法不够,应该从心灵上去寻找解脱方法,因此出现了许多外道,世界各地的外道都想解脱,觉得烦恼太可怕了,因而开始修禅定、修苦行。有人认为通过修苦行的方式折磨自己的身体,就可以得到解脱,获得涅槃,所以引火烧身或者做其他很多苦行;有人认为修禅定,心进入了某种状态,就能解脱烦恼,外道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找解脱之道,解脱烦恼的药方。虽然这些方法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如禅定修到非想非非想天,能够在八万四千大劫当中一念不生,安住在不生烦恼的状态中,烦恼被压伏住了,没有贪心、嗔心,是一种很轻安的觉受。但是毕竟只是压伏,就像大石头压草一样,表面上石头把草压住了,但是草的根还在慢慢生长,石头移开之后仍然会复发,甚至从石头下面慢慢长出来。这个情况是绝对会发生的,因为他没有真正找到烦恼的根本,只是体会到了烦恼的存在,但是没有找到烦恼的根本,相当于治病没有找到病灶,怎么能真正从根本上对治疾病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虽然也在治疗,也有药方,但是病根没有找到就不能把病连根拔除,比如吃点头痛药把疼痛压住,虽然疼痛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是疾病还在发展,所以这样的方法是不可靠的。这就相当于世间人和外道都在积极地寻找药方,但是“疗惑诸药方,遍寻若不得。”根本的疗病方法没有找到。
还有些人觉得如果物质丰富了,就能够让自己快乐,不会有痛苦,这也是世间的方法,但是真正从根拔除痛苦的药方是找不到的。为什么找不到呢?因为他们没有了知引发烦恼的根本在哪里,所以就没有办法把烦恼和痛苦全部拔除。
接下来通过对比,了知佛陀的殊胜功德智慧。
医王一切智,拔苦诸圣教,
知已若不行,痴极应呵责。
“医王”就是遍智佛陀。医生可以治疗身体的疾病,而佛陀能够医治身心二病。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很多公案说明佛陀精通一切医药,身体的疾病也能够医治,能够从身体上找到病根,把疾病连根拔除。佛陀出世的时候通过放光、摩顶等方式解除了很多众生身体上的痛苦。但是佛陀最不共的特点是:不仅能医治身体的疾病,而且还能医治众生的烦恼心病。佛陀通过遍智,完全能够通达众生心病的病根,而且了知拔除这种心病病根的方法,同时还给众生宣讲了疗病的药方,众生能够通过这个方法离苦得乐,这就是佛陀最稀有、最不共的功德。
很多众生不知道一切烦恼的根本是我执,是在我执的基础上去寻找灭除烦恼之道,怎么可能成功呢?众生在修道的时候,希求“我”要解脱,甚至为了解脱发展出一种不可思议的“我”,变相增长了烦恼和无明。佛陀讲了“我”是假立的,这个“我”根本不存在,因此“我执”也不存在,通过“我”不存在而破除“我执”。没有修道的时候,一切烦恼都是围绕“我”为中心而展开:“我”要过得好一点,“我”要害某人……这些想法全都是以“我”为中心。当开始觉得烦恼不好,会引发很多痛苦时,又觉得“我”要解脱,有一个“我”在修道,最后“我”要享受解脱的果,“我”要获得永远的快乐,“我”寂灭了、“我”涅槃了,实际上还是在围绕“我”在进行。为了保持这个“我”而发展出一个不可思议的、具有五种功德的“我”。根本没有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没有找到病根怎么可能真正把病连根拔除呢?所有的治疗都是在围绕表面进行。
佛陀以一切智照见一切烦恼的根本就是“我执”,佛陀教法最不共之处就是无我的教法,就是让众生知道“我”是假立的,根本不存在。“我”一旦被打破之后,“我执”就被消灭了,没有执“我”的心,也不会为了“我”的享受,“我”的痛苦而去奔波了,不会为了“我”的解脱而有自私自利的心态了,把“我”完全打破,然后救度众生的想法会自然而然产生。从空性的角度讲,“我”根本不存在,在无我的状态当中,才会显现心性的究竟如来藏光明,佛陀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已完全现证一切诸佛的真心。现在佛以大悲心引发,宣讲了“拔苦诸圣教”。圣教是拔苦的,从自利圆满的角度讲,佛陀通过这样的方式,已经遣除了身心的一切痛苦;证悟之后给众生宣讲了如何才能拔苦的圣教:苦、集、灭、道四圣谛,包含了众生如何流转轮回的因果——苦谛和集谛,如何还灭解脱的因果——道谛和灭谛。首先宣讲苦,再宣讲苦的因就是烦恼我执,然后再宣讲如何从中解脱,即宣讲道,通过修道、修无我就可以获得灭谛,灭除苦和集。
我们是有很大福报才能够听闻到佛陀以一切智照见的殊胜拔苦圣教,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一种世间学问。我们想想看,从古至今,多少世间人处于迷惑找不到药方,多少外道为了寻找付出了无数苦行,还是没有找到彻底拔苦的方法。如今我们依靠福报显现,已经学习闻思到了像《入行论》之类的拔苦圣教,能够皈依佛陀,已了知了拔苦的殊胜方法,之后最应该做的就是去实践这些教言。就像我们拼命寻找良医,获得药方之后却不吃药,我们的病还是无法好。同样,现在我们听闻到了能够从轮回中解脱的教授,如果不去实行,对解脱烦恼也没有利益。
“知已若不行,痴极应呵责”:这是最愚痴的行为。旁生的愚痴是由业报所致,被杀的时候也不知道逃跑,世间的众生或外道因为没有接触到圣教,愚痴也情有可原,但是为什么我们作为佛弟子还是最愚痴的呢?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药方,如果去实行就能够解脱,但是我们没有实行,把这个最好的药方放在一边,比旁生还愚痴,非常可惜,错过了解脱的机会。实际上,现在每个人都还有机会,如果把握住这个机会,认认真真地去实践,就可以解脱烦恼。但是就怕什么呢?了知之后不行持,这就白白地丧失了解脱的机缘,这就是愚痴当中最愚痴的行为,所以寂天菩萨也毫不客气地呵责这个对象:愚昧之极!以上通过患者比喻说明,我们应当精进修行对治力,修行善法。
丑二、以险处之喻说明:
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
况堕千由旬,长劫险难处。
此处通过险处的比喻说明我们应当精进。“若遇寻常险,犹须慎防护”:平时如果遇到很平常的危险情况,比如旅游的时候遇到山洪把路冲断了,或者行走在很深的悬崖边上,路又窄又滑,面对这些“寻常险”,我们会非常害怕、非常小心地保护这个身体,采取一切防范措施。我们在城市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谨慎的地方,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过马路,城市中尤其在高峰时段车非常多,此时如果稍不注意很有可能被车撞伤甚至死亡,这也属于一种危险,大家都知道“一停二看三通过”:先停下来不能冒失地往前冲,再观察能不能通过,或者等待红绿灯的指示,第三步才通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这是一个危险的环境,为了不受伤,保护生命,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然而,虽然这些情况非常危险,但是此处说是“寻常险”。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危险或许会导致自己受伤,甚至死亡,但是即便是死亡也只是这一世的结束,生命还会延续,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只是一种寻常的危险。对于寻常的危险,我们都需要谨慎防护的话,“况堕千由旬,长劫险难处”,更何况堕到千由旬之下的时间很漫长的险难之处呢?这里的险难之处指的是地狱,如果堕到地狱中,那里充满一切痛苦,而且要在很漫长的时间当中去感受,对于这种危险为什么不谨慎、不防护呢?
上师在讲记中说,此处的“千由旬”只是一种普遍的说法而已,关于地狱有不同的说法,一些经典称从地面往下两万由旬甚至更深的地方是地狱所在,好像有一种实在的环境和公里数可以衡量,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执著外境实有的一类众生——佛陀说有地狱,那么地狱在什么地方呢?给他宣讲实实在在处于某个地方,这一类众生的业力所现,地狱就会出现在那里。但是不是完全如此呢?也不一定。众生根基不同,地狱会显现在不同的地方。有些说法是,在什么地方死亡,就会在这个地方显现地狱。虽然在你的眼前显现的是地狱的境界,但是其他的有情如自己的亲友是没办法看到的,因为地狱属于另一个空间,两层空间互相之间没有什么阻碍的,应该这样理解。还有一些地狱比如说孤独地狱的有情,有的在灶里,有的在门中,还有在笤帚或冰块里面等等。总之,因众生的业力不同,环境处所会有不同的显现,所以“千由旬”虽可以从环境、公里数等方面去计算,是指很深的意思,也有很难出离的意思。
“长劫”是指时间很漫长。比如我们在世间,一失足落下了悬崖摔死了,因为时间很短,所受的痛苦有限。然而,“长劫险”是指从死后堕入地狱感受痛苦开始,之后几十万年、几个劫在地狱中感受痛苦,而且地狱痛苦非常强烈,时间又非常长,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很难忍受的。为了避免自己不堕入这样一种险难之处,难道不需要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吗?如前面颂词所讲,过马路这般的寻常险我们都要慎防护,何况说在千由旬下的地狱中感受长劫痛苦的危险,作为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来讲,更加应当防护了。可是众生颠倒之处就在于:对于寻常险非常严谨防护,但对于更大的危险却无所谓。但是无所谓的心态是不能解救自己的,只是欺骗自己而已,虽然你现在无所谓,以后真的堕地狱就有所谓了,那就非常痛苦了。如果造了业不忏悔的话,以后肯定会堕入“长劫险难处”,等到真的堕入地狱的时候就会非常痛苦。所以说我们提前学习了颂词,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谨慎防护。怎么防护呢?现在依靠现行对治力进行忏悔对治是非常必要的。以上通过险处的比喻说明应该精进。
接下来讲第二个科判“迅速精进”。不但应当精进而且要迅速精进,分三个方面阐述:
子二(迅速精进)分三:一、寿命不可靠;二、受用不可靠;三、亲友不可靠。
“寿命不可靠”:就是说死亡很快就会到来,因为时不我待的缘故,所以我们应该迅速地精进于善法。“受用不可靠”:是指我们现在不能精进的原因是耽著于受用,总觉得自己受用还不足够,刚开始创业,钱还不够多等等,觉得还应该积累更多,但是受用是不可靠的,总有一天会离开自己,所以还是应该迅速精进。“亲友不可靠”:有些人耽著亲友、恋人、家庭、儿孙等等而不肯迅速精进,然而亲友是不可靠的,所以应该迅速精进。
观想无常之后会生起迅速精进之心,实际上迅速精进和无常修法是有关联的,如果把无常这个总的修法修好之后,其他修法自然而然会具足,以前的大德都是这样讲的。从精进修法来讲,应该迅速精进就是说:明年精进和今年精进比较起来,应该选择今年就开始精进;下个月精进和这个月精进,应该选择这个月精进;明天开始精进和今天开始精进,应该选择今天;下午和上午,应该选择上午……因为我们的寿命是不可靠的,所以应该迅速精进。
下面讲第一个道理:
丑一、寿命不可靠:
若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
吾生终归尽,死期必降临。
如果心里认为虽然自己罪业深重,但是可以以后再忏悔,于是安住于这种心态中虚度时日,寂天菩萨说:“此非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我的这一生总有一天会归于穷尽,死期必然会降临。
我们应该多思考这个问题,就会有一种紧迫感,就会有现在就精进的想法。如果不了知死亡很快会到来这一点,或者认为现在不死就可以安逸度日,就会拖延修行的时间。所以从这方面观察,我们一定要精进。前面已经宣讲了需要精进的理由,因为寿命是无常的,死神不可能等待罪业清净之后才降临,很多人就是在想忏悔而没有忏悔的时候死了,还是要随着自己的恶业堕落。所以想到寿命不可靠,死亡一定会很快到来的事实,我们现在就要精进。当然寿命无常已经讲过很多次,现在是配合迅速精进这一点进行思维,如果把寿命无常的道理了知得很清晰,再把它放在修行精进上观察,我们就会对这个颂词有很深的体会。
谁赐我无惧?云何定脱苦?
倘若必死亡,为何今安逸?
颂词进一步宣讲寿命无常,需要精进的道理。我们应当思维:究竟有谁能赐我无惧呢?怎么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脱离痛苦呢?倘若没有人能赐我无惧,没有人能够保证我顺利脱苦,为什么现在还如此放逸度日呢?
“谁赐我无惧?”:我们平时很放逸,不精进度日,或许相信一些朋友所说的:“不用怕,没事的,死亡还很遥远,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就解脱了。”但是他们能赐予我无惧吗?只是一句空话而已!当时能够麻痹自己,自我安慰,实际上是欺骗自他的一种说法。他根本没有能力赐予你死亡的时候不恐惧,也不可能说你不死你就不死,更不能确保死亡到来时你不会遭受痛苦;或者他根本没有权利说你死亡之后犹如油灯一样,完全就灰飞烟灭了。不是这样的,生命还会延续,只要因缘具足,你的心没有断尽,业没有断尽,一定还会再投生。怎么投生呢?就是跟随业力而定。所以世间朋友的这些语言无法赐予我们无惧。另外,倘若我财产丰厚能赐予无惧吗?真正观察下来,拥有巨大财富的人还是一样悲惨地死亡,所以财富也不能赐予无惧。那么,高高在上的权力能赐予无惧吗?在世的时候拥有权力,能够呼风唤雨,一呼百应,但当死亡来临,拥有权力的人也没有办法指挥死亡不来。同样,拥有名声也没有任何用处。所以真正逐一观察的时候,亲友、财富、权力、青春、无病,都没有办法赐予你无有死亡的畏惧,这就说明死亡无可阻挡,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死亡的到来,所以无人能够赐予你不死的无惧。
“云何定脱苦”:谁能确定你在不修持善法的前提下,能够摆脱死亡的痛苦?没有任何人能够这样保证。生死跟随业因果而转,这是世间的规律,不会随着人的意愿而转移。然而我们的愿望是什么呢?只要我有钱,就没有痛苦;只要我有很多朋友,就不会痛苦,等等。但依靠这些条件都无法摆脱死亡和死后的恐怖,我们又怎么可能有把握说没有死亡的畏惧,不会有死亡的痛苦呢?这只是我们内心的愿望而已,实际上谁也没有办法赐予无畏。
“倘若必死亡”:我们真正这样观察之后,一定会死亡的,倘若死亡一定会到来,痛苦一定会降临,“为何今安逸?”:为什么现在放逸度日?我们需要认真观察是否有放逸度日的理由。实际上,所谓的理由都只是虚妄的分别念,欺惑自己而已,根本找不到一点真实依据。因为死亡会到来,“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跟随我们的只有业力。
进一步分析:业力主要分为两种——善业和恶业。如果带走的是恶业,当然就是堕入地狱等恶道感受痛苦;如果带走的是善业,能够让我们获得安乐和解脱。既然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其他的东西都可以放弃,同时,善业对我们有利,恶业对我们无利,那么应当如何抉择呢?现在答案就非常清楚了,当下就要忏悔罪业,精进修持善法。
我们依靠世间分别念,财富、地位、名声等是没有办法摆脱痛苦的,死亡一定会降临,所以应当迅速精进。
《入菩萨行论》第28节课
丑二、受用不可靠:
除忆昔经历,今吾复何余?
然因执著彼,屡违上师教。
颂词讲到,实际上受用完全不可靠。“除忆昔经历”:忆的是什么呢?就是回忆以前曾经享受的情景。按照佛经的观点,现在我们虽有一点财富,但是在我们前世的再前世,从无始以来,没有不曾享受过的财富,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转生为梵天、帝释、大长者、大富豪,享尽了世间中所有的荣华富贵。但是随着业力转生之后,以前的受用除了回忆之外,一点也不剩了。这些经历,有的是通过禅定或宿命通能回忆,有的是通过催眠、上师或佛的加持能回忆,有的是通过有神通的人告诉。不管通过什么方式,都只剩下回忆,受用完全不存在了,一点不剩。而在享受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以正法摄持,往往受用越多,越容易生烦恼,造下很多罪业。当然这方面在颂词中不是主要问题,主要是说受用不可靠。
“然因执著彼,屡违上师教”:我们因为执著这些终究会抛弃的财富,屡屡违反了上师和佛陀的教言。为了根本不值得贪著的受用而违背上师的教言,实在是不合理,因为财富受用等都是不可靠的,会逐渐消亡。我们有时会想:痛苦也是有限的,也会过去。的确如此,今生中快乐会过去,痛苦会过去,随着时间的消逝,一切快乐和痛苦都会成为回忆。但是当痛苦发生的时候,的确很难受,我们一点都不愿承受。有时仅为今生的一点受用,还会导致后世更严重的痛苦。有些不相信前生后世的人,认为反正就此一生,不会觉得死亡之后还有更大的痛苦,因果观仅在短暂的一生中安立,认为虽然现在有些执著、烦恼和痛苦,但是死后就一了百了了。经由佛陀的智慧眼观察,世间的客观规律是:人死并不如灯灭,生命还会延续。因果规律通三世,今生中自己的种种执著、烦恼和行为,都会导致后世更大的痛苦。
为了今生少许的快乐,换来后世漫长的痛苦,的确是不值得。佛经中比喻为“犹如舔食刃上蜜[1]”:锋利的宝剑刃口上有一点点蜂蜜,贪著美味的人,为得到一点点甜味而去舔食,结果舌头当即被割断了。为了不可靠的无常受用,违背上师的教言,实在是不值得。上师教导我们断恶修善,趋向解脱,违背上师的教言,就是违背因果道理,违背善恶取舍,相当于背弃了解脱道,从而失去解脱的机会,还会因颠倒因果造业而感受痛苦。
当我们牢牢执著受用不愿意精进时,应当通过学习颂词反复思考,放下对受用的执著,用更多的精力对治恶业,修持善法,可是我们往往十分耽著受用而不愿意精进。正在享受时无法修持善法,去追求受用时也没有时间修持善法,过度耽著受用荒废了时间。当然欲界众生如果一点受用也没有,也无法生活、修行。但是,对受用的希求应该有个限度,要知道最主要的事情是修持佛法。其次,为了修佛法而寻找一些受用也未尝不可;或者因为前世福报,自然显现的受用也不必刻意制止。关键是:不要因执著受用而成为修行的障碍,为了追求受用而不精进,那就本末倒置了。
以上宣讲了受用不可靠的道理。了知受用不可靠之后,不论是否拥有财富受用,都会处在知足的状态中,不会因过度耽著受用而忘失了精进修行。
丑三、亲友不可靠:
此生若须舍,亲友亦如是,
独行无定所,何须结亲仇?
有时我们因为耽著亲友而不愿意当下就精进修行,我们需要了知一个事实:亲友不可靠。如果因为执著亲友而放弃了精进,除了带来违缘,对修行无有任何益处,还会影响到以后的安乐乃至生生世世的解脱。有时我们会想:不修行也可以,只要与亲友生活得幸福,还是有快乐的。实际上所有的快乐都是通过修善而来,现在我们是在坐享过去种下的果,如果现在不修行,以后如何还能再得到安乐?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修行目标有深有浅,有人修行是求人天善报,有人修行是求解脱圣道,但不论如何,都需要精进于善法才能获得。如果因为耽著亲友而不能精进修行,就会失去解脱道,也会失去世间的安乐。
因此,此颂引导我们了知:“此生若须舍”——现在的身体都是需要舍弃的,“亲友亦如是”——所有亲友在死亡的时候也要和自己分开。“独行无定所”:死后要抛弃一切亲友,孤零零地前往后世。自己非常执著的亲友,为之奋斗了一生,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分离,独自一人孤苦伶仃地去往后世。而且最可悲的是,我在耽著亲友的过程中,没有修行任何善法,这是最不值得的事情。我们了知这样的情形之后,“何须结亲仇?”——有什么必要结下亲仇的因缘呢?的确没有必要。
亲仇不过是因缘的暂时显现,不必过多执著,清楚这个情况之后,对于亲人是应该爱护,对于仇人就应尽量地宽恕,把精力主要用在修行解脱道、帮助众生方面,这也是发起精进的殊胜修行方式。
“理当精进”和“迅速精进”的道理讲完之后,接下来宣讲第三个科判:如何精进,这就牵涉到究竟如何修持现行对治力,如何忏悔罪业等内容。
子三(如何精进)分二:一、意乐;二、加行。
第一、意乐就是想法,内心中的作意,我们修忏悔、修善法的时候,应该以怎么样的心态来修行。第二、加行就是实践。就是说我们要以怎样的心态开始修持忏悔。
丑一、意乐:
不善生诸苦,云何得脱除?
故吾当一心,日夜思除苦。
我们忏悔的意乐从何而来呢?我们怎样能够脱离这种痛苦呢?必须去观察、分析:我们所经历的苦苦、变苦、行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等等痛苦,都是通过不善业产生的。“云何得脱除”?既然痛苦都是通过不善业产生的,所以我们如果想要离开痛苦,必须要通过善法来断除不善业、清净不善业。后面讲“故吾当一心,日夜思除苦”,所以应当一心一意地、日日夜夜思维除苦的方法。
世间的众生认为除苦的方法就是:疾病的痛苦通过治疗可以消除;贫穷的痛苦通过挣钱可以消除等等,都只是在表面上消除痛苦。实际上,只有彻底铲除不善业,才能够从根本上断除痛苦。当然在凡夫阶段,要彻底断除粗大的烦恼和现行的痛苦还是很困难的,首先要通过忏悔的方式清净罪业,然后不断修持让善法的力量增上,通过善法压制恶业而使后世转生善趣,继续保持修行的身份;或者通过修持善业清净罪业,往生极乐世界,获得不退转的把握,再修持永远解脱轮回的殊胜了义的佛法。
所以我们应当以怎样的心态来精进修行呢?应该日日夜夜为了断除痛苦,不断修持断除不善业的殊胜解脱道。
丑二、加行:
加行就是真实的修行,此处宣讲了具备正确的心态之后,怎样修持忏悔。
吾因无明痴,犯诸自性罪,
或佛所制罪,如是众过罪,
无明愚痴是造罪的因,我因为无明愚痴犯了自性罪和佛制罪。自性罪是指不论是否受戒,有些行为造作之后就会成为罪业,比如杀生、偷盗等。佛制罪是指佛陀将某些行为界定为一种罪业,其中一部分也属于自性罪,比如说杀人首先是自性罪,同时佛陀规定不可做,所以也属于佛制罪,违犯佛制罪还有违背佛陀教言的罪过。
“如是众过罪”是指我们的相续中有很多过失和罪业。如果不详细分析,会觉得自己相续中的罪业很少。但在听闻十不善业等自性罪或学习戒律时,越学越会觉得自己身上具足众多过失,好像解脱已经没有希望了,甚至连人身都难以保住。粗看自己像是个修行人,但真正详细观察,似乎这些罪业与自己都一一对应,这说明相续中肯定有众多的过失和应当忏悔的罪业,但也不能坐以待毙,了知罪业之后就应当忏悔。
接下来讲究竟如何忏悔:
合掌怙主前,以畏罪苦心,
再三礼诸佛,忏除一切罪。
在怙主上师三宝面前恭敬合掌,内心发起害怕痛苦、想要清净罪业的心态,再三礼拜诸佛,通过礼佛的方式忏除所有的罪业。
此处宣讲现行对治力只提到了礼佛,这只是一种忏悔方式,其他经论如《前行》当中,还宣讲了通过礼拜菩萨、佛塔、上师善知识等殊胜对境来忏除罪业。其次,还可以通过转绕寺庙、佛的舍利塔、具有加持力的佛经等进行忏悔,也可以清净罪业。另外,念诵具有殊胜加持力的大乘经典如《金刚经》、《心经》、《法华经》、《华严经》等也可以忏罪。除此之外,观修金刚萨埵念诵百字明或金刚萨埵心咒、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等都可以忏悔。总的来说,只要是修持善法,都可以成为现行对治力。
忏悔最殊胜的方式是念修金刚萨埵,因为金刚萨埵佛尊发过誓愿:赐予造罪者清净。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一心一意观修祈祷金刚萨埵,就可以非常快速地清净罪业。其他诸佛菩萨如:阿弥陀佛、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三十五佛、八十八佛等也发过这样的誓愿,因此在他们面前忏悔,绝对具有清净罪业的作用。我们要用一切方法进行忏悔,当然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修法会有偏好,有些人喜欢念诵金刚萨埵,有些人喜欢礼拜,有些人喜欢抄经,各种方式都可以选择,善法做得越多越好,关键是要具足菩提心、空性见,以具足四对治力进行忏悔。
以上以礼拜为例,宣讲了现行对治力的殊胜修法,以及如何精进。所以我们平时通过顶礼诸佛,发心为自他一切众生忏悔相续中的所有罪业,如是罪业可逐渐得以清净。
癸四、返回对治力:
返回对治力就是决定不再造恶的一种誓愿。比如服了毒药之后通过看医生、吃解药已经把毒素清理干净,恢复健康之后,我们再再发誓要时刻注意,不管有意无意,决不能再去碰毒药,否则永远没有彻底清净的机会。最严格的方式就是发誓:“即使遇到生命危险,我也不再造同样的罪业!”有了这样的誓愿力,就能够帮助自己清净罪障。在《大圆满前行》当中讲到,有人忏悔时这样思维:“我现在造一点罪也无所谓,反正可以忏悔。”如果有这种心态,即便修忏悔也不能完全清净罪业,所以第四力返回对治力很重要。
诸佛祈宽恕,往昔所造罪,
此既非善行,尔后誓不为!
首先祈祷诸佛宽恕我以前所造的罪业。佛陀一定会宽恕的,因为佛来世间就是为了度化众生,绝不会因为我们违犯了佛陀制定的戒律而不予宽恕。佛陀制定戒律、宣讲因果,就是为了让众生从最初开始,对不该做的事情就有所防护,如果自己仍旧造作了恶业,佛陀还是会宽恕的,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够忏悔令罪业彻底清净。所以,对于以前所造的罪业,先在佛面前祈求宽恕。
恶业既然不是善行,不是令佛欢喜的事情,我就发誓以后绝不再造。如果有这样的决心,罪业很容易清净;如果在忏悔时稍有犹豫,没有决心,效果就不明显。我接触过一些人,他们在忏悔时,前三种力都可以具足,惟有最后发誓:“乃至遇到生命危险也不再造罪业”这一条做不到,因为无法具足这样的心态。虽然念了很多忏悔文和咒语,但始终没有出现罪业清净的验相。因为因不具足,果也很难产生。对于修行者而言,如果真想彻底地清净罪业,或者真正认识到今生的种种受用并不重要,无穷的后世乃至解脱道才最重要,内心就会非常想马上清净罪业,那么一切要求都愿意做到,具足返回对治力就不是很难。既想获得清净又想有所保留,心态就会自相矛盾,很难真正产生返回对治力。同样,忏悔时不愿意发露,很难具足厌患对治力,会障碍自己的忏悔。所以,如果真正想要快速清净罪业,具足四种对治力是很重要的。
以上就讲完了第二品忏悔品,我们共同将善根回向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能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
第二品 思考题答案
(注:问题中若提到写出自己的感想、打算等,均请自己发挥。)
第15节课
108、前三品相互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答:前三品是讲菩提心没有生起者令其生起的方法。其中,第一品宣说菩提心的功德,第二品讲自相续得以清净,第三品主要讲菩提心怎样受持。因为我们相续中如果要生起菩提心,首先就要知道菩提心到底有什么样的功德;知道了以后,自己的相续如果没有清净,菩提心不会无缘无故于不清净的法器中生起来,所以必须要忏悔加以清净;最终生起菩提心以后,怎样按照大乘经典所讲的那样去受持。
109、请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说明:菩提心在相续中如何生起、护持,以至失坏后如何恢复等过程。
答:比如说买空调,我们先要觉得它对日常生活有用,才会想买,这就是了知它的“功德”。若要买的话,肯定要弄清它的质量,这相当于菩提心的“本体”。空调有多少种类型,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标价,根据自己的财力选择适当的价格,如果经济状况不好,买价格高的也许力不从心,同样的道理,菩提心的分类中,讲了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作为凡夫人,只能付得起世俗菩提心的价钱,想“买”胜义菩提心,自己的资粮暂时不够。
知道了质量和价格以后,下一步就要开始买了,买的时候,有些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从对境上讲,空调的厂家信誉度怎么样、资金实力是否雄厚,这相当于受菩提心对境的善知识;考虑买了空调后,自己的住宅或身体能不能适应,这相当于受持者的身份具不具足,到底是以七种别解脱戒为基础,还是一般众生都可以接受,这是对自身的考虑。
一旦自己和对方的条件已经具足了,购买的方式有几种选择——可以打电话让厂家送货,可以亲自去公司挑选,可以托别人的关系购买,同样,我们受持菩提心的时候,可以依靠善知识传授仪轨,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想,这是受持的方法。
空调买到了,在使用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这相当于我们获得了菩萨戒以后,怎样在日常行为中护持。
最后,如果空调坏了,是要重新买、还是维修,同样,如果我们相续中的菩提心失毁了,是重新受持还是通过忏悔来“维修”,这些我们也必须要了解。
110、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
答: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111、菩提心的违品是我执,二者就像光明和黑暗一样,那么有我执的凡夫相续中是否具有菩提心?
答:有。凡夫人在刚开始发心的时候,没有自我希求菩提的心是不可能的,但就算有一点“我”,这与菩提心也不相违,为了利益众生,现在“我”一定要尽快获得佛果。噶当派经常有这样的比喻:好多人陷在泥坑当中,有一个人特别想救旁边的人,但他自己还沉在泥坑里面,救他们没有能力,所以他全力以赴想要解脱出来,目的是什么?不是自己想解脱,而是为了救身边这些人。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先让自己出来,然后再救他们,到了那个时候,才具足了利他的力量,否则根本没能力救别人。
112、平时的行住坐卧中,怎样做才算是把菩提心运用到生活中了?
答:行住坐卧,念念不忘的就是“我要帮助众生”。这种心态不仅要在心里发,在实际当中也一定要运用起来。不管是在哪个场合,只要有帮助众生的机会,我们就要把自己的利他心运用起来,哪怕是看到路上有块大石头,也要想“这可能对过路的人有影响,或者对车辆有影响”,然后把它扔在旁边。这种行为是无条件的,不希求什么果报,帮助别人,别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什么样都可以,只要能给他人带来一分快乐、一分幸福,这就是我们活在这个人间的意义了。
113、有人说:“很多教言都说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所以为了出离轮回、获得究竟安乐的佛果,我必须要发菩提心。”请分析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关键要看是为了谁而获得佛果。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获得佛果,享受安乐,那这种说法不合理,因为直接与菩提心的本体相违;假如是为了利益众生而获得佛果,这种说法就很合理了。
114、请解释信解行发心、殊胜意乐发心、异熟发心、断障发心,并说明这是从什么角度安立的。
答:发心从地界的角度来分,有凡夫信解行发心、不清净七地殊胜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以及佛地断障之发心四种。
1)资粮道、加行道的发心属于凡夫位,叫做信解行发心。为什么是“信解行”呢?因为这种发心有一种刻意的作意——“我要度众生、我一定要帮助众生”,时时刻刻对自己有一种监督提醒,有一种自我要求,认为“利益众生是我愿意做的,我需要这样”,这种心态叫做信解行发心。
2)不清净七地(从一地到七地之间)是殊胜意乐的发心。为什么是“殊胜意乐”呢?因为一地到七地之间,真正证悟了自他交换、自他平等的境界,自私自利的心断掉了,这种发心相当清净,不像凡夫位时始终杂有一些我执和不清净的念头。
3)三清净地(八地到十地)的发心叫做异熟发心。为什么叫“异熟”呢?学《俱舍论》的时候知道,所谓异熟果,不管你想也好、不想也好,反正必定会成熟。同样,到了八地以后,对于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并不是需要刻意执著,就像河水往下流一样自然而然,在无勤当中利益众生。
4)到了佛地时,一切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包括最细微的习气全部断尽,自相续中的智慧圆满通达,这个发心就叫做断障发心。
115、从比喻、助伴的角度,菩提心分为二十二种,请问具体是从哪些侧面相似而安立的,并一一说明。
答:1)如“地”:小资粮道的发心(求菩提的意乐)是最初的发心,犹如大地。大地是一切功德的来源,同样,小资粮道希求菩提的意乐,实际上是产生一切道果功德的基础。
2)“金”:中资粮道的发心犹如黄金。黄金本质没有改变,同样,到了中资粮道的时候,这种发心不会有迁变。
3)“月”:大资粮道的发心犹如新月。新月越来越增上,同样,大资粮道的功德也会越来越增上。
这是资粮道三个发心的比喻和助伴。
4)“火”:加行道的发心犹如烈火。烈火能摧毁一切薪柴,同样,加行道的发心能断除一地以前的一切违品分别念。
下面从“藏”一直到“歌”,分别对应十地的发心:
5)“藏”:一地与布施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宝藏。宝藏能满足一切众生,同样,一地菩萨的发心也能以布施满足一切众生。
6)“宝源”:二地与持戒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宝源。宝源是一切珍宝的来源,同样,二地菩萨的发心是一切功德(地、度、力等)的来源。
7)“大海”:三地与忍辱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大海。大海不会被狂风动摇,同样,三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嗔恨心等违品动摇。
8)“金刚”:四地与精进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金刚。金刚不会被任何金属物所摧坏,同样,四地菩萨的发心也不会被懒惰等违品摧毁。
9)“山”:五地与静虑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山王。山王不易被狂风撼动,同样,五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禅定的违品——散乱分别念所动摇。
10)“药”:六地与智慧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妙药。妙药可以断除各种疾病,同样,六地菩萨的发心能寂灭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的惑病。
11)“友”:七地与方便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亲友。亲友永远不会舍弃自己,同样,七地菩萨的发心永远都不舍弃任何众生。
12)“如意宝”:八地与愿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如意宝。如意宝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所愿,同样,八地菩萨以佛法甘露无勤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
13)“日”:九地与力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日轮。日轮能够遣除一切黑暗,成熟庄稼,同样,九地菩萨能遣除众生的无明痴暗,成熟善法的各种功德。
14)“歌”:十地与智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歌声。歌声能让无数人获得快乐和欢喜,同样,十地菩萨依靠智慧能让许许多多的众生获得快乐。
下面是五种殊胜的发心(三清净地所摄):
15)“王”:与神变神通相应的发心,犹如国王。国王能驾驭一切,不容易被人控制,同样,清净地的神通能制服一切。
16)“库”:与智慧和福德二资粮相应的发心,犹如宝库。宝库可以具足一切,同样,具有这种发心的菩萨,善法的资粮全部具足。
17)“大路”:与三十七道品相应的发心,犹如大路。大路可以任人行走,同样,一切圣者都是依靠这种大路而行持。
18)“车乘”:与悲心与胜观相应的发心,犹如车乘。车乘可以载人去往任何地方,同样,菩萨不堕轮回涅槃二边而圆满到达自己随心所欲的目的地。
19)“泉水”:与总持和辩才相应的发心,犹如泉水。泉水用之不竭,同样,清净地菩萨的功德永远也没有穷尽。
下面三种发心是十地所摄:
20)“雅声”:到了十地的时候,菩萨以四种法音来利益众生,这种发心犹如雅声。
21)“河流”:菩萨的平等心,或者说唯一道的发心,犹如河流,利他的事业永不间断。
22)“云”:与法身相应的发心,犹如大云。具足这种发心时,即使菩萨居住在兜率天等天界当中,利益众生的甘露妙雨也能让世间人享受。
116、菩提心的获得方式有哪几种?请具体分析。
答:从获得方式的角度来分,有以名相而得、以法性而得两种。“以名相而得”是指通过仪轨、上师的言教等方式而获得,这种以粗大名言而发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以法性而得”是指通过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而获得,这种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
117、我们应在什么样的上师面前受菩萨戒?为什么?
答:《菩萨别解脱经》对上师的要求只有一条,就是上师相续中一定要有菩萨戒,且从来没有失坏过。
《菩萨戒二十颂》中说,授菩萨戒的上师应该具备三个条件:具有清净的菩萨戒律,这是第一条;对大乘佛法比较精通,具有相当殊胜的智慧,这是第二条;具有摄受弟子、调化众生的能力,这是第三条,在具足这三条的上师面前,可以得受菩萨戒。
《入菩萨行论》对授菩萨戒上师也有一定要求,是什么样的呢?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舍弃具有善巧方便的大乘佛法,具有坚定信心,这是第一条;第二条,他的相续中一定要有清净的菩萨戒。
118、入显宗的佛法和入密宗的佛法是否一样?为什么?
答:不一样。入显宗你自己也可以,比如你想皈依,在三宝所依面前就可以,想受菩萨戒,在一个佛像面前受也可以,但密宗一定要依靠上师而趋入,因为入密宗的坛城,必须要有上师的灌顶,没有灌顶是不行的。
119、受菩萨戒是否必须先要受一种别解脱戒?如果不需要的话,这是否与阿底峡尊者“恒具余七种,别解脱戒者,乃有菩萨戒”的说法相违?
答:不需要,这与阿底峡尊者的说法不相违。阿底峡尊者之所以那样说,实际上是为了遮破当今许多人士连一分别解脱戒也不能守护却自诩具足菩萨戒以及认为菩萨戒意义微小而戒条繁多的这些分别妄念,才说必须是具别解脱戒的身份。
120、具有哪些条件才能在相续中生起菩萨戒体?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第一是要有悲心,否则大乘佛法很难在我们心中建立;第二是对诸佛菩萨的论典和广大行境有一定的信心,这样才能真正了知大乘的学处;第三是自己愿意受菩萨戒,假如没有意乐的话,相续中也不一定能得到戒体。所以,只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就必定能生起菩萨戒体。
第16节课
121、名词解释:
1)以理妨害:自己所承认的观点,根据理论无法成立。比如说“火不是热性”,这一点不管是从现量、比量哪方面观察,都有理证的妨害,这就叫做以理妨害。
2)他胜罪:又叫根本罪,是指从根本上失毁了戒律。意即受戒的人跟罪业两个在作战的过程中,最后受戒的人在罪业面前彻底失败了,罪业已经战胜了,因此称为他胜罪。
3)恶作罪:虽然没有犯根本戒,但也造下了轻微的罪业,在心的相续中已经种下了恶业的种子、染上了恶业的习气,这就叫做恶作罪。
4)五无间罪: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恶心出佛身血。
5)学处:是指菩萨戒的每一条戒律。别解脱戒的戒律叫做“律仪”,菩萨戒的戒律叫做“学处”,密乘戒的戒律叫做“誓言”,虽然说法不相同,但实际上都是戒律的意思。
122、按照本论的观点,仅发愿要利益众生,是否就已经得到了菩萨戒?如果不是的话,那在什么情况下才得菩萨戒?
答:按照那波瓦尊者的观点,仅仅发一个愿菩提心,不算受了菩萨戒,但受持行菩提心的话,那就真正守持了菩萨戒。慧源尊者等也认为:愿菩提心是发心,行菩提心是菩萨戒。
123、我们可以同时受愿行菩提心吗?为什么?
答:作为利根者,同时受愿、行两种菩提心是可以的;作为钝根者,则应次第地先受愿菩提心,然后再受行菩提心。
124、菩萨戒条中,哪些是你最容易犯的?你打算平时怎样护持这些学处?
答:请自己发挥。
125、犯了菩萨根本戒以后,是否像违犯小乘别解脱戒那样不能恢复?对此,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各有什么观点?
答:菩萨戒与别解脱戒不相同,如果犯了根本戒的话,可以重新受持。不过,重新受持的方式,龙猛菩萨与无著菩萨的观点各不相同:按照无著菩萨的观点,犯了菩萨根本戒之后,可以重新受三次,三次过后不能再受,就像别解脱的某些戒律一样;按照龙猛菩萨的观点,违犯菩萨根本堕罪后,可以屡次受持。
126、请写出平凡人容易犯的八条定罪,并作具体解释。
答:第一、在自相续尚未成熟、不定种性的人面前宣讲空性,致使对方舍弃菩提心,而慕求声闻道。
第二、在已趋入大乘道者前故意说“你行持六度也无法获得圆满菩提果”,令其退心,之后又继续说“修持声缘果位吧,必能出离轮回”,使对方发小乘心。
第三、有些人明明是小乘根基,小乘戒律也守得相当好,你对他讲大乘的功德,要他舍弃小乘戒律、小乘的见修行果,之后趋入大乘。
第四、在持执小乘戒律、见解的人面前说:“你不要学小乘,它不能断除相续中的烦恼,你一定要趋入大乘!”自己舍弃小乘所有的法而受持大乘法,在无有特殊必要的情况下,让别人也舍弃小乘法。
第五、为了名闻利养,在嫉妒心的驱使下,自己本无功德却说有而加以褒扬赞叹,对于众人恭敬的其他菩萨,真实或者妄说加以诋毁。
第六、为获得名闻利养,自己明明未证悟却大言不惭地说“我已经开悟了”、“我通达了甚深法性”,说上人法妄语来自我炫耀。
第七、通过离间语的挑拨,让有权势的人惩罚沙门,令沙门盗取三宝的财物贿赂离间者,离间者自己接受或送给掌权者。离间者、掌权者、行贿者如果受过菩萨戒,则都犯堕罪,否则,离间者自己犯堕罪。
第八、在没有特殊必要的情况下,逼迫住在寂静处的修行人离开那里,去往城市。还有,将闻思者的财物供养给修行者,将修行者的财物供给闻思者。
127、一个人受了戒但不懂戒条,会有什么后果?请举一实例说明。
答:会有犯戒堕入恶趣的后果。就像一个人开车不懂交通规则和驾驶技术,必然有车毁人亡的后果出现。
譬如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有个别居士和出家人,虽然受了皈依戒和菩萨戒,但仍然对蚊子、蟑螂等大打出手,认为这些该打、该杀。如是虽自诩为佛教徒,却做出损害众生的行为,完全与佛陀慈悲的精神相违,这就是不懂戒条的原因所致。但不管怎么样,因果毕竟不虚,这种杀生犯戒的行为,既是自性罪又是佛制罪,《正法念住经》亦云:“杀一众生,需一中劫住于地狱。”
128、有些人认为:佛教的皈依受戒都是表面形式,有心就好了,这些仪式完全是多余的。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答:并不是多余的。没有任何仪轨的发心,只能算是愿菩提心,举行仪式才是真正受了菩萨戒,是真正的大乘佛教徒。
129、我们平时在街上看到乞丐时,作为受了菩萨戒的人,怎样对待才不犯学处?
答:应该相应地给一点,否则,作为发了菩提心或受过菩萨戒的人,不给是犯菩萨戒的。如《菩萨戒二十颂》云:“于彼有苦无怙者,悭吝财法不施与。”“于求财者不给施。”这些教证都说了对乞丐不布施是犯菩萨戒。
130、大乘菩萨的根本戒有哪四条?请一一解释。
答:无著菩萨在《菩萨地论》中说:第一、以贪心来自赞毁他;第二、以吝啬心不作财法布施;第三、以嗔恨心损害别人,且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忏悔;第四、以愚痴引发谤说大乘三藏不是佛语并舍弃,自他由于愚昧而信解假法,并说为正法。
131、受了菩萨戒的居士,如果引诱出家人还俗,双方会犯哪些戒律?后果会怎么样?
答:自己会触犯菩萨戒的第三条根本罪,对方也犯别解脱戒,假如没有好好忏悔,来世堕入恶趣,永远在轮回中受苦。
132、如果梦里佛陀显现让你做破戒的事,你会怎样处理?为什么?
答:应随佛陀、上师及善知识在经论中的教言,不随迷乱的梦境。
因为梦大多是迷乱分别念的显现,是自己贪心增长而做这样的梦,或是魔王以佛菩萨的形象来引诱你的,让你真的认为这对修行有帮助,从而舍戒还俗,那这一辈子就没有希望了。
133、在家居士如果挑拨上师与上师之间、僧团与僧团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你打算今后怎样注意?
答:这种现象基本上属于造五无间罪。
134、有人说:“小乘是焦芽败种,不要学小乘,应该学大乘。”或“密宗是婆罗门教,不是真正的佛法,应该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说这种话的人,会有什么危险性?对此你应当怎么做?
答:一方面会触犯菩萨戒的根本罪,另一方面,众生的因缘各不相同,如果他的根基还没成熟,或者他的因缘不是这个法门,你强迫地将他引进来,反而会毁坏他的善根,对他的解脱造成障碍。
135、菩萨的堕罪共有几条?请具体说明。
答:按照本论所说,国王与大臣各有五条定罪,平凡人有八条定罪,再加上舍弃愿菩提心,总共有十九种菩萨堕罪。《宝积经》、《虚空藏经》、《月藏经》中讲:若加上舍弃行菩提心,共有二十条菩萨罪。
第17节课
136、受戒时必须具备哪三条才能得到菩萨戒?
答:对大乘佛法有信心、对众生有悲心、自己愿意受菩萨戒。
137、有了戒牒,是否就意味着自己已得菩萨戒?
答:这也不一定。如果不知道菩提心的重要,尤其对大乘佛法没有信心、对众生没有悲心、自己也没有发愿受戒,不具足这三条的话,菩萨戒仪轨作得再好,自相续中也得不到戒体。
138、菩萨戒明明有十八条,为什么《虚空藏经》中只说有十四条?
答:大臣的前四条与国王的前四条相同,所以从本质上归纳,菩萨戒律可以摄为十四条。
139、“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大小乘分别是怎样解释的?二者的关键差别在哪里?
答:按照小乘别解脱戒的解释方法,所谓的佛法就是不作恶业、奉行十种善法、调伏自己的相续。而在大乘当中,前二者基本相同,“诸恶莫作”是严禁恶行戒,“众善奉行”是行持六度等摄集善法戒,但调伏自相续的“自净其意”与小乘不同,大乘所提倡的调伏自相续,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而按照小乘观点,只要能够调伏自己、发起出离心从轮回中解脱就足够了。所以,大乘菩萨戒还要增加一条“饶益有情戒”,这就是大小乘的差别。
140、我们从来不造恶业,天天拿着转经轮念佛,对众生也不起贪心、嗔心,而且灌过很多殊胜的顶,这样算不算大乘修行人?为什么?
答:不一定。如果相续中不具备利益众生的菩提心,表面上作了再多的善法,也不算是大乘修行人。
141、弘法利生、闻思修行那么辛苦,还不如喝酒、打麻将、上舞厅快乐,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有智慧的人会怎样选择?为什么?
答:我们做事情时,首先要观察对今生来世、对众生有没有利,如果都有利的话,那就一定要去做。比如弘法、放生、闻思修行,这些事情虽然做起来困难,但对众生有利、对自己也有利,这就是大乘修行人应该做的。相反,有些事情虽然暂时让人享受快乐,但从究竟来讲,对众生和自己都没有利益,这样的事情不能做。就像吸鸦片、喝酒、赌博,或者到歌舞厅里混时间,表面上看来很快乐,自己也觉得快乐,但这些对今生来世都是不利的,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这样做。
142、在家人创办公司选择行业时,是否只要能给自己带来一本万利就行了,至于对众生有害无害,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选择?为什么?
答:不是。在办公司、办企业时,首先应该观察做这些事情会不会造恶业?是不是对众生的生命有害?如果对众生的生命有害、对自己来世也不利,那最好不要做。毕竟世上的行业那么多,人生短短几十年,如果非要以造恶业来养活自己,一旦无常到来,自己的来世是非常可悲的。
143、我们在守持菩萨戒时,什么情况下是堕罪形象、在什么情况下是无堕形象?对此,请以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具体分析。
答:如果是好心好意,那么即使外表行为显得为非作歹,也只是堕罪的形象;如果居心不良,那么即使行为上显得多么道貌岸然,也是无堕的形象。
144、有些人经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虽然逼不得以造了一些恶业,但我的心是很好的。”他们这种情况会遭受恶果吗?心好的标准是什么?
答:关键要看他的发心。如果心非常好,没有掺杂丝毫自私自利,为了帮助众生,甚至愿意冒生命危险去偷盗,那在戒律中身语七业是可以开许的。但如果产生了贪心、嗔心、痴心、邪见等,罪业即已形成,就算你说自己的心很好也没用,仍然要感受所造的恶果。
145、现在有一种不好的传统:犯了小乘的根本戒,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犯了大乘的根本戒,很多人认为只要忏悔一下,重新再受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请自己发挥。
146、早上修菩提心时,你对自己满意吗?实修菩提心和口头上说说有什么差别?请谈一下你的亲身感受。
答:请自己发挥。
147、如果毁犯了菩萨戒,还净的方法是什么?无著菩萨和龙猛菩萨各自的观点有什么差别?你如果犯了,会用什么方法还净?
答:无著菩萨的观点:按照毁犯的程度不同,还净有上、中、下三等之别:上等的罪业相当大,如舍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或者犯了很多戒条,这叫做大缚,具有这种大罪业的人需要重新受戒;中等的犯根本戒,要在三个具菩萨戒的人面前忏悔;下等的犯戒,虽没有完全犯但有相当程度的失毁,只要在一人面前忏悔就可以了。
龙猛菩萨的观点:上、中、下三种根基的忏悔方法不同:上根者自己安住端坐,心入空性等持,以能忏所忏皆不存在的方式忏悔,即安住于本性而忏悔。中根者应在虚空藏菩萨面前忏悔,即观想虚空藏菩萨在面前的虚空中,对他进行祈祷、供养、忏悔,之后在自己的梦境中,虚空藏菩萨将以人等形象指示罪业已得清净。下根者是依靠四对治力来进行忏悔。
无著菩萨要求一定要在人的面前忏悔还净,龙猛菩萨认为只要以佛像等三宝所依为对境即可忏悔。
148、仲敦巴尊者认为令菩提心圆满生起、圆满受持的方法是什么?知道了这个方法以后,你有什么打算?
答:有两种方法,一是以七支供来积累善根,二是依四对治力来精进忏悔。
149、若要生起珍贵的菩提心,在加行阶段首先应当做什么?
答:首先要在三宝面前供养,然后修七支供积资净障、为利他而修心。
150、清净的供养必须要具备哪六个条件?你能做到几个?
答:第一、为了获得佛果而供养;第二、为利益有情而作供养;第三、供品应该洁净庄严;第四、三轮清净;第五、无有违品的垢染;第六、将供养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和无上的大菩提。
15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随时随地修供养?
答:看见任何庄严悦意的东西,最先想到的就是供养诸佛菩萨。
152、八功德水有哪八种功德?
答:“清凉”,喝起来特别清爽,可以消除酷热,具有解毒之功效;“香”,水质甘美香甜,没有任何臭味;“轻”,矿物质含量少,饮后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对身体不会有任何损害;“柔”,水感柔软可口;“澄清”,不浑浊,很清净;“无有垢”,没有任何杂质;“饮时不损喉”,喝完后对嗓子没有伤害;“饮已不伤腹”,喝了以后不会闹肚子、生病。
第18节课
153、到名山胜地旅游时,作为修行人,你怎样才会不虚此行?
答:作为大乘佛教徒,最关键的就是不管亲自看到这些山、听到山的名字,或者仅在心中忆念,都一定要先意取供养三宝。
154、修行人如果没有钱,是否就无法圆满自己的资粮?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不是。不管什么景象,只要自己觉得悦意好看,第一个念头就要想“供养三宝”。口里可以这样说,心里也可以这样观想,如此一来,自然而然就能圆满很多资粮。
对瑜伽士或修行境界比较高的人而言,所有境相跟真正的实物没什么差别,这是由于一方面他的观想能力特别强,另一方面他对外在的金银财宝并不执著。
155、我们在坐车或乘飞机时,看到外面的美丽风景,第一个念头应该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供养三宝!”这样无形中便能积累很多资粮,这就是修行。
156、供养的时候,印度的无著菩萨认为必须具备哪六种条件?你能做到几条?
答:第一、想到三宝具有无上的功德;第二、三宝可以成办无边利益;第三、在众生界中,诸佛菩萨是至高无上的;第四、三宝犹如昙花一样很难出现于世,非常难得;第五、三千大千世界中,唯以三宝作为供养对境;第六、世出世间一切功德的来源就是三宝。
157、自己一分钱也不花,仅仅观想山河大地作为供品,这样供养真能积累资粮吗?此举的原因是什么?
答:能。因为外境不存在实质,所以意幻供养与实物供养没有两样,只要自己有观想的能力,诸佛菩萨就有取受的能力。
158、佛陀圆满了一切功德,完全断尽了贪心,为什么还需要我们的供养?
答:诸佛菩萨并不需要这些财物,我们进行供养,佛菩萨也不会得到什么利益,因为他们已圆满了一切功德,不需要这些。那为什么还要供养呢?对我们来说,一方面可以断除自相续中的吝啬心和贪心,另一方面,依靠这种方式供养十方诸佛菩萨等殊胜对境,能很快圆满自己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
159、意幻供养是藏传佛教独有的吗?请以教证成立你的观点。
答:不是。佛在《善巧方便经》中说:“真正具有善巧方便的菩萨,以慧心摄取十方所有的鲜花、花鬘、妙香、涂香、山河大地等无主之物,供养诸佛,有无量功德。”可见,意幻供养并不是藏传佛教的独有说法。
160、自己明明有财物,却不舍得供养,只是口头上说“意幻供养就可以”,这样能否得到真实的功德?为什么?
答:不能。如果自己实在没办法供养真实的供品(比如出家人或一些贫穷的佛教徒),那在十方诸佛菩萨或上师面前,可以这样意幻供养,但如果明明有能力、有财物,一点也不舍得供养,口头上说一些好话,是得不到什么功德的。
161、对上师最好的供养是什么?为什么?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答:法供养。因为上师传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所有的众生获得快乐,而获得快乐的唯一方法,就是佛法!如果你作法供养的话,当下就能令上师很高兴,以后也不会有各种说法和伤害。
第19节课
162、我们为什么要对诸佛菩萨供养身体?供养身体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因为每个人都有我执,这种我执一定要彻底断除,如果没有断除的话,始终都会依靠“自己”而造业。向殊胜的对境供养身体,能够减少我们相续中的我执,我执少了,利益众生、发菩提心等做任何一件善事都是很容易的。
燃指供佛;在诸佛菩萨或者上师面前,诚心诚意将身口意全部供养;在心中发愿“我依靠这个不净躯体,从今以后乃至生生世世,都为佛教做事情。”
163、如果将身口意三门供养了上师,今后你应怎样对待这个身体?
答:身体就不属于自己了,以后再也没有理由去执著它。而且从今以后,三门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应按上师的意愿去做,即三门恒时饶益众生。
164、有人说:“学了密宗以后,身体就是清净的坛城了,燃指供佛犯密乘戒。”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答:这一点,应根据我们相续中的烦恼与执著来区分:如果自相续确实与如来的坛城无二无别,或者对身体没有执著而观为清净坛城的话,即使你是显宗的修行人,不用燃指供佛也可以;如果对自己的身体特别贪执,认为身体很不清净,就算你是密宗的修行人,燃指供佛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165、别人说我们长得不好看,或者太胖了,自己马上就不高兴了,这是什么原因?作为修行人,应当如何对治?
答:这说明我们对身体相当执著。如果将身体供养给上师、供养给佛教,这样一来,身体就不属于自己了,以后没有理由去执著别人怎么评价它,更不值得因此而产生嗔恼,因为这不是你的东西了,你又何必去计较?
166、燃指供佛时,由于特别痛而产生了后悔心,这样的供养还有功德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答:有没有功德,以凡夫的分别念也很难判断。如果是我的话,在没有真正对无我空性产生一定的证悟之前,不敢贸然行事,但现在可以随喜、发愿,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燃指供佛,舍弃对身体的执著。
167、燃指供佛有哪些教典依据?
答:《楞严经》:“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象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
168、如果给佛菩萨作沐浴,是否他们的身体也像我们一样不干净?为什么?此举有什么功德?
答:不是。《般若经》、《现观庄严论》中说,得到了一地菩萨的果位,身上的不净部分,如污垢、尘垢、虱子等小含生全部都没有了,更何况是佛陀了。之所以作这样的沐浴,实际上是为了清净我们相续中的罪业。因为佛陀是一切功德圆满的智慧身体,如果把他作为对境,以清净心来作沐浴的话,所有的资粮就会得以圆满,所有的罪业就会得以清净。
169、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的浴佛仪式有什么差别?
答:汉传佛教:人们将佛像置于花丛当中,舀取清净的水,一边念诵偈文一边给佛像沐浴。
藏传佛教:在作沐浴仪式时,首先要准备一面明镜,维那师以赞佛的偈颂进行赞叹,如果是释迦牟尼佛,则念释迦牟尼佛的偈颂,若是药师佛,则念药师佛的偈颂。然后一边手持宝瓶,一边观想佛菩萨融入明镜中,在明镜上作沐浴。
170、供养衣服有什么功德?请以其他公案加以说明。
答:以清净心供养衣服,生生世世可获得特别庄严的身相。
如《百业经》中的金色比丘尼,她前世是一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的女孩,被驱出家门流浪街头四处行乞,每日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又染上严重的麻风病。后来,给孤独长者见她无衣蔽体,就给她一件衣服。她见到佛陀后,生起极大信心,把身上脏血垢染的衣服脱下来,以清净心供养佛陀,且于佛前无比欢喜地合掌祈祷,在对佛生起欢喜心中去世。她死后转生为当地一商主之女,诞生时端庄异常,身色金黄,故取名“金色”。七岁时对佛生起信心,恳求父母同意她在释迦教法下出家。她出家后昼夜精进,很快灭尽烦恼,获得罗汉果位,具大神通。
第20节课
171、意幻供养与意缘供养有什么差别?请举例说明。
答:意缘供养是指心中缘取真实物作供养,比如,看到一个非常好的物品,或者一朵美丽的鲜花,心里首先缘取这个外境,然后再进行供养。意幻供养则是以心意幻化、观想无量无边的供品作供养,虽然不一定有真实外境存在,但也有如是的功德。
172、三千大千世界是怎么计算的?
答:按照《俱舍论》的观点,须弥山、日月、四大洲、欲界天、梵天为一个世界,一千个这样的世界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三千大千世界。
173、如果有一瓶价值昂贵的香水,你打算喷在自己身上,还是供养佛菩萨?为什么?
答:供养佛菩萨。以此可以积聚菩提资粮,而若喷在自己终将坏灭的有漏不净肉身上,非但没有功德和利益,反而增加自己对肉身的贪执而紧紧束缚于生死轮回!
174、供养佛陀等殊胜对境时,如果自己发心不清净,会有功德吗?请举一公案说明。
答:也会有。往昔人寿四万岁时,正值拘留孙佛的教法时期,当时有一群盗贼,盗贼首领的鞋子破了,由于晚上看不见,为了补鞋子,他找到一座佛堂,里面供了一尊金灿灿的佛像,但佛前的酥油灯马上要灭了,于是这个首领加一个灯芯,借着灯光把鞋子补好了。因为灯光十分明亮,这位首领看到了佛像的笑容,当即对佛像生起信心,以恭敬心将灯移到佛像面前,并且发愿:“以此功德,愿我生生世世获得智慧,将来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成为天眼第一!”此人即是“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之前世。
175、如果平时没有条件供养,那该怎么办?
答:没有条件的话,应该在心里观想供养十方诸佛菩萨。
176、什么叫散乱心?以散乱心供养有功德吗?请以教证说明。
答:所谓散乱心,是指在无意当中,或者处于一种烦恼心的状态中,这样的供养也有如是大的功德。
《法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
177、供养以后千万不能忘记什么?你平时做到了吗?
答:不要忘了发愿回向。
178、诸佛菩萨已经断尽了饥饿感,为什么还要对他们供养神馐?不供养只发愿行吗?为什么?
答:诸佛菩萨早已经断除了饥饿或难受的感觉,但自己若以吝啬心而没有作这样象征性的表示,你的发愿也不一定成功。喇拉曲智仁波切在《极乐愿文大疏》中说:“如果我们连十盏灯和十个神馐也没有,却经常祈祷圣尊菩萨帮助自己、利益自己,这样的请求不一定能够实现。”
179、在发愿的时候,最关键不能忘记什么?你平时是怎么发愿的?
答:发愿的时候,前提应该是“为了众生”,然后再说出自己的心愿。
180、依靠什么样的观想方式,即使你只供一盏小小的灯,也能积累无量无边的资粮?
答:将整个器世界观为灯器,须弥山观为灯芯,七大海洋或四大海洋观为灯油,点燃此灯时,整个世界变成一片光明,将此光明世界供养诸佛菩萨。
181、有些人认为:“供酥油灯实在太浪费,还不如自己吃了好,或者布施给贫穷的人。”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请自己发挥。
182、供养宝伞的缘起是什么?这样供养有什么象征性?
答:释迦牟尼佛到三十三天为母亲传法后回到萨登城市,当时右边以梵天为主的五百眷属撑着珍宝伞,左边以帝释为主的五百眷属撑着黄金伞,迎接佛陀来到世间转法轮。
宝伞可以胜伏一切违缘,尤其是白顶的宝伞,更具有此种殊胜的缘起。
183、很多人对佛教的这些供养不理解,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怎样对治自己的这些分别念?
答:这些都是不懂佛教道理而导致的。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见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佛教的正见,慈悲观、智慧、缘起观等上上功德根本没办法生起,就像没有大地的话,万物不可能有生长的机会。因此,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树立正见非常重要,对佛教的基本观念、基本看法一定要摆正。
第21节课
184、名词解释:
1)普贤云供:凭借普贤菩萨的等持力,自己心间放射出等同于百千俱胝无量佛刹尘、五颜六色的光芒,每一光端又化现出一尊与前面相同的普贤菩萨,他们每一位心间也都放射出与前面一样的光芒,并且光端又幻现出无数不可思议的普贤菩萨,他们每一尊也都以不可思议无量无数的供品供养十方佛及佛子,这就是所谓的“普贤云供”。
2)阿阇黎:在密宗中,所有的金刚上师都可以称为阿阇黎;在显宗中,“阿阇黎”是指轨范师,意即传授弟子,使之行为端正如法,而自身又堪为弟子楷模之师。可以分为传法阿阇黎、传戒阿阇黎、灌顶阿阇黎等等。
3)戒胜者:指孜孜不倦地行持解脱之事、修持密法的大成就者。
185、发愿供养和意幻供养有什么差别?
答:意幻是指心里幻化出一种供品作为供养,发愿则是在心中发愿,希望世间上的众生能够获得快乐、息灭痛苦,而在三宝所依面前降下珍宝雨、鲜花雨等等。
186、为什么要以悦耳的歌声供养诸佛菩萨,难道他们也喜欢听音乐吗?
答:不是。诸佛菩萨已经断除了习气垢染,不会像凡夫一样有喜欢听音乐的分别妄念,但是如果我们以真诚、清净之心供养诸佛菩萨悦耳歌声,则能积累无量的资粮,因为诸佛菩萨是殊胜对境之故。
187、有些高僧大德让弟子唱金刚歌、跳金刚舞,这种行为是否不如法?此举对众生有什么利益?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对于高僧大德的有些行为,我们凡夫人不能以自己的分别念妄生邪见,而应理解这是大德们利益众生的方便。因为有些众生烦恼很深重,经常特别痛苦,当他听到一些佛教音乐时,就能从中获得清宁慈悲的感受,马上息灭相续中的烦恼,所以这些大德有特别甚深的密意,通过这种方式能使很多众生获得快乐。
188、请举例说明下面三种情况:1)有教法、有证法;2)有教法、无证法;3)无教法、有证法。
答:1)有教法、有证法:具足闻思修行的道场;
2)有教法、无证法:《大藏经》、论著摆放得整整齐齐,但大家没有去研究、参阅和修行;
3)无教法、有证法:一天到晚念佛,但从来不闻思的道场。
189、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将佛法弘扬开来?你真的去做了吗?
答:自己懂得佛教的道理后,应将这些道理尽量传给有缘众生。每个人的周围都有很多具有善根的人,在他们面前,应宣讲一些阿弥陀佛的修法、菩提心的功德,或者一些简单咒语的力量,他们的相续若因此而逐渐改变,这种改变即称之为证法。所以,弘扬佛法不一定非要在法座上,或者举行一些特别隆重的仪式,只要能对身边的人起一点作用,让他们的心里有所改变——原来是恶人,现在变成善人;原来对佛法有成见,现在对佛法有正见,这就是弘扬佛法。
190、显宗共称的佛塔有几种?每种塔的建造因缘是什么?
答:显宗中有共称的八大佛塔。八大佛塔是:一、莲花塔,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的降生,净饭王在蓝毗尼花园所造之塔;二、菩提塔,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成道,降伏四魔而大彻大悟,影胜王等建此佛塔,也称之为降魔塔;三、转法轮塔,佛成道四十九天后,在鹿野苑为五比丘为主的众生转四谛法轮,此后整个娑婆世界响起法鼓之音,为纪念此举而造,也叫做吉祥门塔;四、神变塔,为纪念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降伏外道六大本师,勒扎波国王等所造;五、天降塔,佛陀到三十三天为母亲说法,返回人间后,人们为纪念而造此塔;六、和合塔,提婆达多为主的一些人破和合僧,佛陀在曼迦达和合僧众后建此佛塔;七、尊胜塔,释迦牟尼佛接近涅槃时,众多弟子祈请佛陀不要入灭,佛告诉大家建此佛塔以代表法身,此塔在汉地很多地方都可见到;八、涅槃塔,为纪念释迦牟尼佛在拘尸那城涅槃,后人所造。
191、佛塔只是土木堆成的建筑,为什么对它要恭敬?见到佛塔时,心里应该如何观想,行为上应该怎么做?
答:佛塔是佛意的代表,《绕塔功德经》中说:“若人清净心,供养住世佛,灭后之遗塔,功德无差别。”由此可知,佛塔虽是土木堆成的建筑,然佛在经中亲自授记,对佛塔作供养与供养真正佛之功德无有差别。所以,以后无论见到哪里的佛塔,心里都应观想这是真正的佛陀,应马上摘帽、合掌、转绕、发愿,如是做一次的功德也不可思议。
192、哪些佛像是释迦牟尼佛亲自开光的?现存于何处?若人们朝拜顶礼会有什么功德?
答:佛陀二十五岁等身像,现供养于兜率天;佛陀八岁等身像和十二岁等身像,分别安放在拉萨的大昭寺和小昭寺。这三尊佛像都是佛陀亲自开光的,与真正的佛陀没有差别。据《红史》等史料记载,北京故宫中还有一尊檀香木佛像,据说也是佛陀亲自开光的。
193、如果我们凡夫也想获得文殊菩萨供养诸佛的无上功德,应该怎么样观想?这种供养与一般的供养有什么不同?
答:心里观想:“文殊菩萨怎样供养,我也怎样供养。”
这种无上供养的功德相当大。因为文殊菩萨是诸佛菩萨智慧的总集,其禅定、智慧、总持力等是无与伦比的,他就算供养一朵花,这种发心和功德一般人也无法相比。我们若能这样观想供养,则可获得与文殊菩萨同等的善根功德。
194、什么样的顶礼才如法?这样顶礼一次,会获得多大功德?请引用教证说明。
答:《大解脱经》中说:顶礼合掌的时候,双手要形如含苞待放的莲花,手掌并非完全合拢;站起来时身体要端直,也即平时所说的身直则脉直,脉直则风直,风直则心直;跪下去时要五体投地,站起来后又这样顶礼。
佛对阿难说:作一次这样的顶礼,可获得身下所压面积至金刚大地之间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但善根仍不会穷尽。
195、菩提心的根本都包括哪些?为什么要对其顶礼? 你平时是如何做的?
答:菩提心的根本不仅可以是法本、上师,还可以是地方,比如上师降生、转法轮、圆寂的地方,以及佛陀降生、成道、转法轮、涅槃的地方,这些都是我们菩提心的来源地。
因为是我们自相续中菩提心如意宝的来源,故应对其恭敬顶礼。
第22节课
196、名词解释:
1)世间皈依:为了摆脱世间上的恐惧、避免某些痛苦,而皈依天神、树林或者世间上的一些人。
2)僧众:凡夫僧众有大僧众和小僧众,大僧众包括四位比丘以上,小僧众是指凡守持戒律的四众弟子,乃至居士以上都可以称为僧众。登地以上的菩萨,只需一位即可称为僧众。
3)因皈依:把佛陀当作导师,正法当作正道,僧众当作修道之助伴。
4)四对治力:厌患对治力、所依对治力、现行对治力、返回对治力。
197、以前有些人为了避免非典而躲到山里去,这是皈依吗?如果是的话,属于哪一种皈依?它有什么特点?
答:是,属于世间皈依。为了摆脱世间上的恐惧、避免某些痛苦,而皈依天神、树林或者世间上的一些人。这并非最究竟、最殊胜的皈依处,因为它们不能解除轮回的大痛苦。
198、皈依寺院、佛塔不是很殊胜吗,为什么佛在《胜幢经》里说这种皈依不能解除大痛苦? 请说说你的体会。
答:主要原因在于发心,因为世间皈依不是害怕轮回的痛苦想获得解脱,而是为了躲避一些暂时的怖畏,如被敌人追杀、被债主讨债,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躲在寺院里面。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世间皈依。
199、世间皈依、小乘皈依、大乘皈依在时间和发心上有什么差别?如果别人问你是哪一种皈依,你会怎么回答?
答:小乘的皈依只是“有生之年”,大乘的皈依是“乃至菩提果之间”,世间皈依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小乘皈依是指自己特别害怕轮回的痛苦,为了从中获得解脱而在有生之年皈依三宝,这种皈依一定要具足出离心;大乘皈依是指为了救度天边无际的可怜众生,自己发愿要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世间皈依是为了躲避一些暂时的怖畏。
200、有人说“我只皈依显宗,不皈依密宗”,或“我只皈依上师不皈依普通的出家人”,这种说法合理吗?为什么?
答:不合理。如果你真正皈依了显宗,密宗已经包括在里面了,因为显密都包括在大乘当中,你在皈依大乘佛法的时候,间接上已经皈依了密宗。所以,皈依显宗与皈依密宗并不矛盾,只不过有些人对皈依的概念根本不懂,认为只皈依显宗而不皈依密宗,只皈依密宗而不皈依显宗,只皈依上师而不皈依三宝,有各种各样的谬论。所以,希望大家擦亮慧眼,真正看清楚皈依的涵义。
201、皈依以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你平时做到了几条?
答:不应做的三条:皈依佛陀后,不能皈依其他天神、外道、邪师。皈依正法后,不能故意损害众生。皈依僧众后,不能与外道徒交往。
应做的三条:皈依佛后,要恭敬佛陀;皈依法后,要认真行持佛陀的妙法,对教法与证法乃至一言一字都要恭敬;皈依僧后,对所有的圣者、僧众要恭敬,哪怕僧衣上的黄色碎片也要恭敬顶戴。
202、对于皈依的学处,阿底峡尊者和《瑜伽师地论》中是怎么规定的?
答:阿底峡尊者规定了五条皈依戒:第一、纵遇生命危险或者为了大的奖励也不舍弃三宝;第二、遇到重大的事情时,不寻求其他方法,唯一认为三宝能救护;第三、恒时忆念供养三宝;第四、尽心尽力地令自他趋入佛门;第五、无论去往何方,都要顶礼佛陀,自己随身携带佛像,在住的地方早晚向佛像恭敬顶礼。
《瑜伽师地论》中讲了八条皈依戒:第一、皈依三宝后要恒时依止上师;第二、要听闻正法;第三、如理作意;第四、如理修法;第五、守护根门,我们的五根经常散于外境,如果未以正念护持,很容易造下种种恶业;第六、悲愍有情;第七、恒常尽心尽力地供养三宝;第八、守持戒律。
203、有些居士特别讨厌蟑螂、蚊子,一看到它们,就边念佛边打死它们,嘴里还说希望它们早日超生,这种行为是否会破皈依戒?为什么?作为大乘行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所谓的害虫?
答:如果故意杀生,那就是破了皈依戒。因为皈依三宝以后不能伤害众生。
应随学本师释迦牟尼佛,如佛陀在因地时曾用自己的鲜血、生命来救护众生,他的所作所为如此伟大,作为佛陀的随学者,也应该宁舍生命也不伤害任何有情。同时,多给它们念皈依、佛号,令其相续中种下解脱的种子,早日摆脱这种恶趣之身,趋入佛门。
204、如果我们不慎破了皈依戒,能恢复吗?怎么样恢复?
答:能。如果不慎失毁了皈依戒,就要在上师或三宝所依面前再次受戒,通过这种途径来净除相续中的罪业,增上功德。
205、大小乘的皈依以什么来区分?如果按照这种标准,你属于哪一种皈依?为什么?
答:二者的皈依以是否具足菩提心来区分,具有菩提心的皈依叫做大乘皈依,不具菩提心的皈依叫小乘皈依。
206、“反正都是行持善法,皈依不过是个仪式而已,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在行持善法方面,皈依与不皈依有什么差别?
答:这种观点不正确。阿底峡尊者曾说:“内外道以皈依别。”如果你没有正式的皈依,则不能称为内道的佛教徒。世间上结婚、当总统尚且要在对境面前发誓,所以仪式非常重要,有了皈依的仪式以后,自相续中才有皈依的戒体。
从功德、意识、心里约束等各方面来讲,皈依与不皈依完全不同。皈依以后念诵咒语、行持善法的功德相当大,而且也能与日俱增;没有皈依的话,即使也在行持善法,但功德并不是那么大。因此,对于想解脱轮回的人而言,首先一定要皈依。
207、果皈依和愿菩提心都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希求佛果,二者从哪个角度有差别?
答:愿菩提心是从利益众生的侧面讲的,果皈依是从自己想获得佛果的角度而言的。
208、请引用教证说明:皈依的利益非常大。
答:《日藏经》云:“有情谁人皈依佛,俱胝魔众不能害。”《无垢经》云:“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满虚空界,彼将胜虚空。”
209、我们需要忏悔的罪业是由哪六种途径产生的?
答: 1)时间:有漫长和短暂两种,“漫长”是指从无始以来到现在的罪业,“短暂”是指昨天造的、今天造的、刚才造的,这种罪业的时间比较短暂。2)因:依靠贪心、嗔心、痴心、傲慢等三毒或五毒烦恼为因而造。3)门:指三门,即依靠身体、语言、心而造。4)加行:指行为,比如自己亲自造,或令他人造。5)对境:依靠上师、父母等严厉对境而造,或依靠六道众生等一般对境而造。6)形相:包括自性罪的形相、佛制罪的形相。
210、有人认为四种对治力是藏传佛教独有的说法,没有权威性,所以不愿意学。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并非如此,佛在《宣说四法经》中说:“弥勒,菩萨若具足四法,则清净一切所造所积之罪业。何为四法?即厌患对治、依止菩提心(所依对治)、现行对治、返回对治。”可见,四对治力的修法并不是藏传佛教所独有的。不管学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我们相续中的罪业都是黑色的,为了遣除这样的罪业,一定要依止最殊胜的法门,既然如此,修金刚萨埵或依止四对治力为何要有教派之分呢?不管哪一种甘露,东方来的也好,西方来的也好,只要能治病就行,为什么要有这么多分别念?都已经病入膏肓了,还在执著“我只用我医院的药,其他医院的都不用”,这实在是一种愚痴之语。
211、忏悔的前行、正行、后行是什么?平时你忏悔时做到了吗?
答:前行一定要发菩提心,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忏悔;正行依止四对治力来念诵《三十五佛忏悔文》,或者念金刚萨埵心咒、百字明,观想依靠金刚萨埵的威力,使自相续的罪业完全得以清净;后行观想金刚萨埵等忏悔对境发光融入自己,所有的罪业得以清净,并将修法的一切善根回向给众生。
212、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动作、语言来忏悔才如法?什么样是不如法的忏悔?
答:身体、语言、心里全部都要恭敬,身体是五体投地顶礼,然后跪在诸佛菩萨面前恭敬合掌;心中一定要有愧疚、惭愧之心;语言上陈白自己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所造的种种罪业。
比如有的人在忏悔时,没有恭敬心、惭愧心、改过心,而是一边撇着嘴一边恨恨地说:“那我忏悔吧,嗡班杂萨埵吽!”这种行为一看就知道不是发自内心的,只不过表示一下而已,这样的忏悔不能清净相续中的罪业,是不如法的忏悔。
213、有些居士看到家里有白蚁,自己不能杀生,就花钱请别人杀,这会触犯根本戒吗?此举与他自己杀有什么不同?
答:如果受了菩萨戒,则会犯根本罪。《梵网经菩萨戒》云:“佛言:若佛子,若自杀,若教人杀,……是菩萨根本重罪。”
不同的是叫别人去杀生的过失更大。因为如果是自己去杀,那只有自己一个人堕恶趣,不会连累其他人;但若让别人去杀的话,两个人都会堕入恶趣的。
214、有些居士在看记录片时,见到坏人被杀死,就觉得大快人心,连声说“活该、活该”,这样会犯戒吗?为什么?
答:会犯根本戒。《梵网经菩萨戒》云:“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是菩萨根本重罪。”经中也讲:随喜他人造善业或造恶业,都会得到同等的果报。
215、学习了这几天的课程,你有什么体会?你早上是怎么观修菩提心的?
答:请自己发挥。
第23节课
216、你以前有没有对殊胜的对境造过罪业?如果有的话,今后打算怎么弥补?
答:请自己发挥。
217、对于《八十四大成就者传记》中的那个公案,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一方面,金刚上师是严厉的对境,不用说生恶心,哪怕仅是违背上师教言,果报也是非常可怕的;另一方面,这个公案乍听起来,也许有些人觉得害怕,认为这种忏悔特别残忍。但这是没有深入了解佛教教义的原因,如果真正是将佛法融入内心的一些虔诚弟子是会这样做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们发自内心的一种忏悔。
218、我们为什么要忏悔,带着罪业死去不可以吗?
答:不可以。如果罪业未忏悔清净而提前死亡,那只有随着恶业的牵引而堕入恶趣,长时间不能从中解脱。
219、你为自己的来世考虑过吗?不忏悔会对来世有什么影响?
答:请自己发挥。
220、汉传佛教的忏悔中有四种对治力吗?请举例说明。
答:有。比如白云禅师的忏悔法中有三种忏悔法和七种发心,其中三种忏悔法是指作法、取相、无生,作法是指观想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在他们面前忏悔;取相与厌患对治力没有差别,即反观自心,对所造的罪业生起极大的后悔心;无生指发起惭愧之心,发誓今后绝不再造这种罪业。此三种方法包括了四种对治力。
221、有些人说:“忏悔是应该的,但我现在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忏悔。”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答:不对。如果没有尽早忏悔,死主什么时候到来,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不可能等你所有的罪业都清净了,所有的修法都圆满了,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才姗姗出现带你步入死路,而是会突然降临在你的头上,令你不得不承受所有的业报。
222、有些人认为身患重病的人才容易死,自己现在健康得不得了,根本不用想“死”这回事。你曾经有这种想法吗?学习了这节课,你的想法是否有所改变?为什么?
答:请自己发挥。
223、怎样才能将佛法融入内心,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请具体说说你的体会。
答:请自己发挥。
224、“梁皇忏”的来源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答:梁武帝的郗皇后经常对六宫嫔妃心生嫉妒,她死后梁武帝非常伤心。有天晚上房顶上出现一条丑陋的蟒蛇,它以人语对梁武帝说:“我生前嫉妒成性,故现在转生为这样的旁生,感受极大的痛苦,你能不能想办法帮我脱离这样的恶趣?”说罢就不见了。梁武帝遂召集宝志禅师为主的高僧大德,制忏悔文十卷,请僧众礼忏。法会方毕,有一位天人出现在梁武帝面前,谢道:“我现在已脱离了恶趣之身,转生于天界,此次前来答谢。”
225、在杜昌妻子的身上,能找到你的影子吗?学习了这个公案,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答:请自己发挥。
226、为什么说依靠佛教的观点,亲人和仇人都是一样的?
答:佛在经中讲到,处在生死轮回时,亲怨的关系是无常的:所谓的怨敌,到了一定时候,有些已经离开了人间,有些与你冰释前嫌、化敌为友;所谓的亲朋好友,暂时虽与你关系密切、形影不离,但到了一定时候,也不见得对你如是的亲热,而且他们迟早也会离开人间,最终全部灰飞烟灭。
第24节课
227、为亲朋好友造业,他们会因为感恩而对我很好,这样不是很有意义吗?对此谈谈你的想法。
答:为了亲朋好友也勿造恶业,因为造恶业的果报别人无法为你分担一毫,唯你自己承受苦果。再说,今生中的亲朋好友也是暂时的一种因缘聚合而已,没有必要太贪恋,几十年的人生就如一场梦,在此短暂的人生中,不应把精力花在伏怨护亲上面,而应为后世积累福慧资粮。
228、生活中快乐和痛苦都是实实在在的,为什么说这些就像一场梦?你真的这样认为吗?
答:因为不管你曾经享受快乐也好,感受痛苦也罢,这些事情经历过就消逝了。不管当年自己是如何的兴盛快乐,或者感受过怎样的衰败痛苦,就像昨天的梦一样,只能成为回忆的对境了。虽然生活中的快乐和痛苦是实实在在的,但也只是在具有我执迷乱的众生心前才成立。观待圣者来讲,这一切就是如梦如幻,没有实体。比如一个做梦的人,在他梦未醒之前,梦中的苦乐对他来说是真实不虚的,同样,未解脱轮回的众生,轮回的苦乐也是实实在在的。可一旦证悟, 这一切都不复存在,如永嘉大师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229、“既然人生如梦,那我在梦中造业有什么关系,反之一切都是假的”,这种说法正确吗?请具体分析。
答:就像你在梦中造业,也在梦中感受苦果一样,虽然人生如梦,但在未脱离轮回之前,也即你未从三有的迷梦中觉醒过来之前,如梦般的地狱之苦对具实执的众生来说是真实不虚的。所以虽然造业受苦在真实中不成立,但在你没有证悟实相之前,这些都不会空耗的,故取舍因果很重要。
230、有些人杀一些蛇、甲鱼、刺猬等动物,用它们的血肉给父母治病,这种“孝顺”是否令人称叹?为什么?如果你周围有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做?
答:不值得赞叹。为他们杀生造恶业,来世必定感受苦果,作为子女,最好的孝顺就是劝父母皈入佛门,若能如此,才算真正报答了他们的恩德。
231、有些人口中说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行为上经常大肆造恶业,这是为什么?你平时应该怎么做?
答:可从两方面分析:1)这只是一种口头禅而已,如果真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心底里生起诚信,则不会造恶业。因为每个众生都害怕痛苦,一旦造恶业就会堕入恶趣,谁又肯自掘坟墓呢?2)由于不了知寿命是如此短暂,以致受烦恼的牵制依靠身语意造了许多恶业。
232、有些大老板经常用上万元做善事,而有些穷人最多只有几十块来供养三宝,两者相比,是否前者的功德就大?为什么?请引用教证加以说明。
答:不一定。判断业力的大小,不在于外表的形象,而在于内心。平时不管你供养了多少钱,如果起了贪心、嗔心、痴心,或者只是为了自己发财、健康,都没有太大的功德;假如你的心非常虔诚,就算没有很多钱供养,也会积累不可思议的功德。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也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
233、如果我们没有遇到天灾人祸,是否就不必忆念寿命无常了?为什么?
答:不是。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无常的,就像截断了水源的水池一样,只有减少,没有增加,同样,我们的生命也是一个月一个月,一天一天,一刹那一刹那地靠近死亡。并且我们活在这个人世间,导致死亡的因缘是非常多的,比如出车祸、四大不调等,而生存的因缘却非常稀少,即使有那么一点生缘,有时候也会变成死缘,因此,我们的生命即使没遇到什么违缘,也不可能活很长时间。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说:“纵然无有诸损害,士夫寿命亦流逝,昼夜刹那皆变化,逐渐靠近死主域,犹如江河汇于海,或似日落于西山。”
234、世间有句话“能死在亲人的身边,这是一种幸福”,你觉得这样死真的很幸福吗?为什么?
答:这并不是一种幸福,反而是获得解脱的障碍。因为亲人的哭泣会引起你对他们无限的眷恋,由于贪恋他们而不能顺利往生。另外,死亡时亲朋好友、眷属、财产都没有用,只有自己去感受临终四大分离的痛苦。佛在《无量寿经》中也说:“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来独去。”
235、作为佛教徒,假如你身患绝症、家庭破裂、生意破产,你会选择自杀吗?为什么?
答:无论陷入什么绝境,作为佛教徒,切勿选择自杀。因为自杀不但无法遣除痛苦,反而会让你苦上加苦,华智仁波切在《前行》中也说:自杀而死的人,每隔七天,就要重新感受一次以那种方式死亡的痛苦。所以自杀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好好地祈祷、发愿才是最好的办法。
236、学过佛和没学佛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一般会有什么不同?
答:我们佛教徒死也是快乐的,活也是快乐的,怎样都能随缘而转。但世间人完全不同,他们一定要活下去,一听到死亡的消息就非常恐怖、非常伤心,而佛教徒早就有准备了,有些修行比较好的,可能已经准备二三十年了,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平时做的准备马上就能用得上。所以,在对待死亡的问题上,学佛和不学佛有很大的差别,世间上的博士、博士后平时讲得天花乱坠,但死亡落到头上时,惊慌失措、恐惧万分,而有些不认识字的老太太、老爷爷,平时特别虔诚地一心念佛,在死亡来临时,他们对往生充满了信心。
237、死亡来临的时候,唯一能救护自己的是什么?平时你是怎么做的?
答:死亡来临的时候,唯一能救护的就是三宝和自己所积累的善根福德,除此以外,世间中的任何事情都没用,对自己的临终没有任何帮助,《广大游舞经》中也说:“临死时唯有善法用得上,若依靠其他任何法,会让你变得无依无怙。”
第25节课
238、学习了《入菩萨行论》以后,你现在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吗?
答:请自己发挥。
239、有些人说:“我没有学佛前,工作特别顺利,但学了佛以后,什么都不顺,身体也不好……”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佛在经中说:“修善违缘多,造恶顺缘多。”我们行持善法的时候,要么身体不好了,要么工作不顺利了,要么家庭不和睦了,这都是一种必然规律。比如学习《般若经》,学得越好,魔王波旬就越不高兴,千方百计地制造违缘,但如果想办肉联厂,或造一些恶业的时候,魔王波旬就特别高兴,总是为你提供顺缘。现在是末法时代,白法护法神的能力比较脆弱,魔众的力量非常强大,想造恶业的话,所有魔众眷属都会帮助你的。现在学佛以后,家里人反对,亲戚朋友也不理解,敌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实际上,这说明你的境界越来越高了。另外,学佛后受苦也是消除自己堕入恶趣之业。所以,你不应该特别伤心,任何成就都是需要斗争的。
240、“若今赴刑场,罪犯犹惊怖,口干眼凸出,形貌异故昔”,这一颂的比喻有哪两种解释方法?
答:一种是犯了不是特别严重罪业的人,被法官判处砍断手脚,只是这样的刑罚,那人也与以往完全不同,以前很英雄、很有勇气,现在的神情大大异于平常,非常害怕。
另一种解释就是从判死刑的角度来讲的。当然,不管是什么人,如果被判了死刑,一定是非常害怕的。
241、到了中阴界时,为什么所感受的痛苦会比生前大许多倍?
答:因为中阴身的感觉特别敏锐,心志也非常脆弱,再加上阎罗狱卒极为可怖,身躯是常人的七倍高,手持各种骇人的兵器,口里 喊着“打啊”、“杀啊”震天动地,这种可怕的场面谁也无法忍受。假如生前被判死刑都特别害怕,那死后到了中阴界时,以敏感的心去感受如此恐怖的场面,怎么受得了啊!
242、每个人死后都要经历中阴吗?你相信中阴的存在吗?为什么?
答:除造五无间罪的众生死后不经中阴直接堕入地狱外,其余的众生都需要经历中阴。
因为这是佛陀亲口所说,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他是世间上唯一的量士夫,在不同的经典中,如显宗的《阿含经》、《地藏本愿经》,密宗的《中阴解脱法门》、《中阴窍诀》,佛陀将中阴境界描述得非常清楚。
243、有些人认为所谓“中阴”,是藏传佛教独有的说法,汉传佛教中根本没有听说过。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佛在很多经典中都提到了今世、来世、中阴,不仅是大乘的显宗、密宗,就连小乘的《俱舍论》中,也将中阴的经过讲得非常清楚。如果你不承认中阴的存在,那也不应该承认晚上的梦境和白天的经历了。
244、有些人想:“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的,即便我现在没有好好修持,死后陷入中阴恐怖时,他们也会来救护我,所以不用害怕。”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请举一公案说明。
答:这也需要一定的福德因缘,没有因缘的话,就算佛陀大慈大悲、神通无碍,也不可能救度你。倘若不需要因缘,那依靠往昔诸佛的大悲加持,我等众生早已往生清净刹土了,但我们现在仍处于轮回苦海中不得自在,这说明解脱也需要依靠自己。《心性休息》中云:“如是解脱依自己,释尊已示解脱法,他众骤时不能度,如眠醉梦无他遣。”
《大智度论》中有一个公案:有次佛和阿难到舍卫城化缘,阿难见到一个非常贫穷可怜的妇女,便祈请佛陀去度化她。佛陀说:“她与我没有因缘,所以对我没信心,我没办法度化她。”阿难不相信,再三地祈求,佛陀也不得不听阿难的话,亲自走到那个妇女面前。但这个妇女根本不愿意看佛陀的相好庄严,立即转身背向佛陀。佛陀于她的四方分别出现,她马上背过身去,不见佛陀。后来实在没办法,佛陀就示现神变,于她的四方上下同时显现身相,这个妇女索性闭上眼睛,什么都不看……。此时阿难才深深意识到:即便是功德圆满的佛陀,对没有因缘的众生也不能度化。
245、为什么说佛教在生死这个大问题上,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请具体说明。
答:因为若按佛陀亲口所说的教言如理如法修持,必定会出现往生净土等成就的验相。很多修行人在活着的时候,对死亡和来世已经有了一定准备,即使真的到了中阴界,也不会有任何恐惧,就像起程到他乡只需要收拾行李般非常轻松,这与世人面临死亡时手足无措大不相同。
246、“亲人死后一定要大声地哭,以此才能表现你对他的依依不舍,不哭的话,太没有人情味了”,这种说法正确吗?你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答:不正确。人死以后,家人最好不要哭,这样对死者的境界不利,本来他马上就要往生了,家人一哭,他很容易起分别念,随着哭声就下来了。所以人死后,应该为他念经、放生、回向,如果有上师为他安住在大圆满的境界中,这样对亡人有不可估量的利益。
247、为什么说想皈依时不能推延,有了信心就要马上皈依?
答:藏族有句俗话:“晚上睡觉时的念头,早上起来后就没有了。”你今天对佛陀有信心,过段时间就不一定有了。所以你要趁现在有信心的时候,不要问父亲,也不要问母亲,不用征求任何人的同意,马上皈依,有了皈依,这一生就有了真实的意义,没有皈依的话,那是非常遗憾的!
248、谁是众生唯一的怙主?为什么这样说?
答:断证圆满的佛陀是众生唯一的怙主。
从断德方面而言,佛陀已彻底断尽二种障碍的种子与习气。从证德方面而言,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以及如所有智、尽所有智等功德都已圆满证得。
世间仙人、转轮王、天王都无法与其相比,包括菩萨、阿罗汉也没有佛陀那样圆满的功德。所以佛陀是众生唯一的怙主,他能遣除众生的苦因与苦果,赐予众生暂时与究竟的利益,能于一切怖畏中做救护。
249、如果坚信“佛陀是万能的,能够遣除一切痛苦”,这会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力量?请举一公案说明。
答:有了这种信心,没有任何事情不能做到,绝对能遣除一切痛苦。
以前扎扬堪布带一群人去朝拜拉萨,途中遇到了一伙强盗,要求他们交出所有的财产,当时眷属们惊惶失措、四处逃避,堪布告诉他们:“你们跑也解决不了问题,不可能得到究竟的救护,大家应该一心一意地念佛。”然后他自己坐在一块毫无遮拦的大石头上,专心地祈祷佛陀。强盗们特别不高兴,向堪布放了一阵枪,但除了在衣服上留下子弹的痕迹外,根本没有伤害到堪布,这些强盗见此情景,吓得四散而逃。
第26节课
250、这节课中又讲了皈依三宝,与前面讲的难道不重复吗?为什么?
答:没有这种过失,因为前面是从总说的角度而言,此处是从别相的角度来讲的,也就是说,在忏悔的时候,皈依三宝是不能缺少的,只有依靠一切佛陀、佛法、大乘圣众来忏悔,我们相续中的罪业才能全部得以清净。
251、按照无垢光尊者的观点,教法和证法是怎么理解的?
答:教法分为因法与果法,因法是指十二部经典,果法是指密宗的一切续部,包括事部、行部、瑜伽部等。证法是指凡夫相续中的信心、恭敬心、大悲心、空性正见,乃至凡夫以上五道十地的所有境界。
252、此处所讲的僧众是否包括普通的出家人?请具体说明。
答:不包括。这里的僧众,主要指以八大菩萨为主的大乘圣众,包括相续中证悟了二无我的一至十地的所有菩萨。他们能够帮助我们解脱轮回的痛苦,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不再为种种过患、染污、烦恼等束缚。
253、皈依三宝以后,对佛经、佛像、出家人应当如何对待?你做到了吗?如果没有做到,现在你该怎么办?
答:佛陀虽然现在不住世了,但实际上佛像就是佛陀,《白莲花经》中说:“化为众多佛像已,利益众生令行善。”意思就是,佛陀化为塑像、画像等,以此来利益众生,使其行持善法。不管汉地的哪个寺院,我们都能看到佛像,见到之后一定要恭敬礼拜,这个非常有必要。现在很多人可能有些学处不太懂,经常在佛像、佛经上随便跨越,这是极不合理的,肯定会毁坏皈依戒。而且,不管在哪里,见到僧众一定要恭敬,如果出家人坐在下面,在家人坐在上面是不允许的。
皈依三宝以后,对佛像、佛经的一点碎片也要恭敬顶戴,将其置于洁净之处,不能随便践踏。经书不能放在不干净的地方,或者与世间杂书放在一起,甚至放在自己的床下,这些行为都相当不如法。
254、有些人说:“真正的皈依是能所双亡、什么都不执著,所以没有必要经常随念三宝,这些都是著相而修,不究竟!”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
答:虽然从最了义的角度来讲,真正的三宝远离一切戏论,唯一是现空双运的本体,皈依三宝也是一种执著相。但对我们初学者来说,暂时还没有这么高的境界,所以首先应该按照《随念三宝经》中所说的那样皈依三宝,这样会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
255、什么才是最大的孝顺?对父母承欢膝下,为他们买房买车,还是别的?你做了吗?
答:作为子女,最好的孝顺就是劝父母在临死之前皈入佛门、修持佛法,若能如此,才算真正报答了他们的恩德。
256、佛陀的教法分别由谁来护持?我们祈祷八大菩萨有什么特殊的缘起?
答: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分大乘和小乘,小乘的教法由十六阿罗汉护持,他们承佛敕命不入涅槃,永住此世以济度众生;大乘的教法由八大菩萨护持,他们有责任兴盛大乘教法,令其永不隐没。
如果祈祷八大菩萨,可使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永远住世。
257、八大菩萨指哪八位?祈祷普贤菩萨、虚空藏菩萨、金刚手菩萨各自有什么利益?
答:八大菩萨指文殊、普贤、观世音、虚空藏、地藏、弥勒、除盖障、金刚手菩萨。
诸佛菩萨之发愿聚会于一体的就是普贤菩萨,如果希望自己的所愿实现,就一定要祈祷普贤菩萨。
作为大乘修行人,如果违犯了大乘菩萨戒,一定要祈祷虚空藏菩萨,通过菩萨的加持,才能使相续中的罪垢得以清净。
金刚手菩萨是诸佛菩萨力量的总集,是诸佛无坏之金刚本体。不管你学显宗还是密宗,在遇到一些违缘时,若能祈祷金刚手菩萨,能使所有的违缘消于法界。
258、我们如果去朝拜四大圣山,多照一些相、多往功德箱里放钱就够了吗?怎么做才真正有意义?你以后会这样做吗?
答:这些不是很重要,作为一名佛教徒,应当一心一意地祈祷和发愿,祈祷诸佛菩萨加持自己的相续生起出世间的地道功德,对众生生起大悲心,发愿成为利益众生的人。并且希望这些菩萨在自己临终时现前,接引往生清净刹土。
259、乾隆皇帝的公案说明了什么道理?作为在家人,你以后应该怎样做?
答:作为在家人,不应该评论出家人的过失。因为有些出家人尽管表面上吃肉喝酒,但他们的内在境界是不好说的,不能单凭一些外在形象就判断他们的好坏。
在家人只要看到佛陀的袈裟,就应该把它当作皈依境,这样才不会有任何危害,唯一只能对自己有利。
260、为什么至心祈祷佛菩萨,对今生、来世都有不可思议的利益?请举公案说明。
答:因为诸佛菩萨恒时以大悲双目凝视众生,如母亲对独子般慈爱,所以只要以信心祈祷他们,诸佛菩萨以悲心一定会赐予加持。
1)对今生有利益:一个叫勒滚秋嘉的猎人,赤身裸体,从一棵树后准备暗中向獐子射火箭。这时一个人熊从后面走过来,把他压在下面搓揉。他念诵莲师遣除违缘的祈祷文“虎豹熊罴及毒蛇,旷野险隘猝相逢,意勿疑豫敬祈请,我与勇猛护法俱,驱除毒有情无疑,祈请邬金莲花生,遂欲赐成愿加持”,祈祷莲师救护。结果人熊放松下来,呆了一会儿就从他身上缓缓下来了,仅用眼角看了一下便逃走了。
2)对来世有利益:一位具有强烈信心的老妇女,持诵了三亿遍观音心咒及十万遍度母赞颂偈。结果,一日晚上梦中有一位不同寻常的女人给了她一件蓝色衣服。又一天晚上梦到一位顶具发髻、身着白衣之人给她一串水晶念珠。尽管那位老妇人全然不知观修二位本尊的身色、标帜,但她心中铭记二尊名号,并生起虔诚的信心,仅以此念诵及信心力便获得了成就。
261、选择本尊有什么意义?知道了自己的本尊后,你是否是这样行持的?
答:因为一切悉地的来源是本尊,如果自己对某位佛菩萨非常有信心,将其奉为本尊,一生持诵本尊心咒,将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加持和成就。
262、佛陀没有亲自给我们传法,为什么说我们违背了佛陀的教言?违背后有什么后果?应当怎样弥补?
答:虽然佛陀没有直接给我们传法,但上师传的全部是佛陀留下的教言,如果我们违犯且没有忏悔,则定会堕三恶趣无疑。
唯一办法就是将自己身心一切全部交付给上师、诸佛菩萨,切切实实地依教奉行。如果没有这种坚定誓愿,忏罪解脱不可能成功。
第27节课
263、请通过比喻说明,我们想解脱轮回必须要依靠上师和佛陀的教言精进修持。
答:比如世间人生病后,会立刻去寻求医治。为了摆脱疾病痛苦,他会老老实实地遵照医生的吩咐,吃药、打针、戒除影响医疗的饮食、行为等等,丝毫不敢违犯;同样的道理,我们凡夫无始以来沉溺于轮回的泥坑中,相续中充斥着贪心、嗔心、痴心、傲慢、嫉妒等成千上万的烦恼病,这些病与普通的病不同,不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都在害我们,如果没有以佛法来治疗,它一定会永无止境地继续下去,将我们不断投入到轮回的火坑中。既然我们平时有一点小病,都要马上到医院看医生,那无始以来罹患了这么严重的烦恼病,为什么不依靠大医王佛陀的教言来对症下药呢?
264、烦恼疾病与普通的疾病有什么不一样?
答:普通的病只能危害一部分人,而且只能短时间的伤害,无法生生世世作危害;而贪嗔等任何一种烦恼,对每一个众生在久远之间都有巨大损害,谁即使只患上一种,便从根本上摧毁了安乐。
265、我们是否能够依靠自学来治愈相续中的烦恼疾病?
答:这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佛法高深莫测,凡夫人再怎么聪明、再怎么有智慧,也难以真正通晓它的甚深意义,佛在经中言:“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如果没有善知识的讲解,纵然你的世间学问再高,也很难通达佛教的深奥之义。
266、学习佛法时为什么不能有傲慢心?
答:因为“傲慢的山顶上,留不住功德的泉水”, 如果有了傲慢,根本不可能生起真正的道智。《现观庄严论》中说:天人由于傲慢的缘故,菩萨的道智在他们相续中无法生起,于是佛陀身体发光,令天人因福报而现前的身光隐没、黯淡,以此来消除他们的傲慢,然后才为其宣讲般若法门。
267、精通三藏是否就意味着修行很好?请以公案说明,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不一定。以前佛陀身边有个善星比丘,他当佛陀的侍者已经有二十年了,获得了一禅的境界,并能将三藏十二部倒背如流,但后来的结果却因为自己相续中蔓延邪见,转生到舍卫城的一个粪坑中,成为具足诸多丑相的饿鬼。
268、为什么说一种烦恼就可以摧毁南赡部洲的一切人?
答:贪嗔烦恼疾破坏力极大,任何人只要患上其中一种,现世不得安乐,来世堕入地狱。南赡部洲的一切人如果生起“嗔”这一种烦恼,依靠此嗔心造作恶业,那整个南赡部洲之人今生来世的安乐都被摧毁无余了。
269、我们为什么要对佛陀产生信心?你平时是怎样行持的?
答:因为佛陀传下来的教言能治愈我们相续中的所有疾病,若想摆脱轮回或恶趣的痛苦,除了佛陀的教言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方法了。
270、有些人认为佛陀只能治疗心里的疾病,身体上的疾病只有医生才能治,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答:不正确。佛陀在世时,耆婆医师自认为医术特别高明,有一次对佛陀说:“医治众生内心的疾病,您的教法甘露是举世无双,但治疗众生身体的疾病,我耆婆应该是世间第一。”佛陀为了摧毁他的傲慢,遂将他带到一个雪山上找了很多草药,并将每种草药的来源、功效、药性、治病方法讲得清清楚楚,而耆婆医师对这些草药,有些根本不认识,有些只知其名称而不知作用……。经过这件事情后,他完全消除了傲慢,心悦诚服地认为佛陀不仅是烦恼病的医王,在治疗身体疾病方面,自己也是望尘莫及。
271、在不同的经论中,对地狱的描述各不相同,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众生根识前所显外境,并非存有坚固实质,只是自己业力之幻现。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中说,不同业力众生,一水可显现铁汁、脓、甘露等不同境相,因此针对不同根基意乐之众生,各经论随顺众生业力对同一境有不同说法。《入中论》中说“有情世间器世间,种种差别由心立”,因此,不同业力众生,对同一境有不同印象、感受。
272、请通过比喻来说明,我们对罪业烦恼一定要小心翼翼?
答:比如遇到平平常常、微不足道的险处,人们也是为了避免堕落其中而小心翼翼,万分谨慎,那么对堕入极度痛苦、长久不得解脱、深达千由旬的恶趣深渊,更需要谨小慎微就不言而喻了。
273、有些人想:“算命的说我能活到八十岁,所以我今天肯定不会死。”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想法而已,其实谁也没有“今天不死”的理由。人寿皆由业力感召,善恶业成份不断变化,寿命也不停变化,而算命先生无法测准业力变化。大家都知道袁了凡居士,他的一生充分说明了这点。算命先生的卜算难以成立“现在我们不会死亡”这种观点,其它理由也无法找到。所以,谁也不敢保证今天不死。
274、“知道自己会死又怎么样呢?反正要死的话也逃不掉”,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答:你应该问问自己:如果当下死去,有没有面对死神无惧的把握,自己是否一定可以从轮回恶趣中解脱呢?从因果不虚方面详细观察,自己一生中造的恶业,是否已忏净了?如果没有忏净,用不着有神通者观察,必堕轮回苦海无疑。
翻开《百业经》,看看一切智智者宣讲的公案,定会对罪业生起大怖畏,对自己解脱之把握也会去慎重考虑。明白了这些道理,自己还有什么理由再去懈怠、放逸,而不去精进修法对治,解脱必将来临之大怖畏呢?
275、修行人的两大事情是什么?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答:要么为众生做事情,要么自己好好地修持,这是修行人的两大事情。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云:“智者或为人讲经,或者静处自修行,如同宝石或顶饰,或者住留海岛中。”
第28节课
276、金钱、轿车、别墅那么诱人,为什么说这些不可靠,跟梦境没什么差别?了知此理后,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答:我们现在回想以往经历,自己曾经贪著的各种财富受用、誉名高位,拼命逃避的讥苦贫贱,除了一些虚幻影像外,其余毫无遗留,与梦境无异。无垢光尊者说:“昨日前去之诸法,如昨夜梦乃意境,今现无而常现心,昨夜今夜梦相同。”一切法如同梦境,都无有实义。
了知此理后,不会再为获得这些而违背上师佛陀的教言。我们无始以来因贪恋妙欲而屡屡违背上师的教言,没有如理如实地修行,现在知道一切受用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没必要再去执著,应该断除对今世的贪恋,一心忏悔往昔所造的罪业,好好利用这个难得的人身解脱轮回。
277、“你也会死、我也会死”这句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为什么它可以让一个人成就?
答:依此可以鞭策自己忆念死亡无常,精进修持对来世唯一有利的善法,忏悔罪业,获得解脱。
278、我们死的时候,什么东西能带走?对此你有何打算?
答:“善恶之报,如影随行”,“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舍弃对今世亲友、财产、名利的执著,在有生之年尽量地行善断恶。
279、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无故毁谤你,莫名其妙地打骂你,令你非常痛苦,这些都是由什么造成的?为什么?
答:这都是由于前世所造的恶业而感现的,佛在经中说:“何人造善业,彼人得安乐;何人造恶业,彼人得痛苦。”
280、为什么说因果正见十分重要?请举一公案加以分析。
答:因为有了这样的正见,对于以前所造的恶业,自己会猛厉忏悔。如同米拉日巴尊者一样,年轻时虽然造了极大的恶业,但由于他有因果正见,相信死后定会堕入恶趣,于是以最大的恭敬和虔诚的信心依止上师,获得教言后到山中修持而终获成就。
281、有些人修行不精进,一天到晚睡懒觉,这是源于什么心态?这对解脱有什么影响?
答:一方面没有观修死亡无常,另一方面对转生恶趣没有恐惧感,对自己所造的罪业,也没有惭愧之心。解脱生死的念头不切,缺乏强大心力的推动,所以不会精进修行,解脱更是遥遥无期了。
282、请分别解释佛制罪与自性罪,划分此二者有哪四种情况?
答:自性罪是指某些行为其自性为罪业,不待佛制,任何人为之即有罪过;佛制罪指受佛戒后违背戒律而造下的罪业。
可有四种情况:一、比如一般未受佛戒者造杀生等十不善业,是自性罪而非佛制罪;二、受戒之居士、出家人造杀生等十不善业,既犯自性罪,又犯佛制罪;三、如出家人犯过午不吃饭等,为佛制罪而非自性罪;四、未入佛门者在午后吃饭,既非佛制罪,亦非自性罪。
283、饮酒属于佛制罪还是自性罪?各大论师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是怎么认为的?
答:律藏中定为自性罪,巴智仁波切引用《圣欢喜经》说明饮酒是自性罪;功德光和释迦光两位尊者认为属佛制罪,《俱舍论》中也说为佛制罪。
《善恶所起经》、《圣欢喜经》、《大智度论》等经论中指出饮酒的种种过患,以及佛对病人也未开许饮酒,从这一点可知,饮酒本身是自性罪。又因为佛亲自制定不能饮酒可知,饮酒也属于佛制罪。
故由于侧重点不同,饮酒既可属于自性罪,也可属于佛制罪。
284、有些人想:“佛陀若不制定戒律,别人犯了也不会有过失,但制戒以后犯了就变成罪业,那佛陀岂不是成了罪业的因吗?”请具体分析这种观点。
答:这是非理的想法,萨迦班智达在《辨三戒论》中专门对此有答复,如农民在田地里种植庄稼,到夏天时下冰雹,庄稼被毁,对这种情况,谁也不能说“如果农民没有种庄稼,就不会有庄稼被毁,所以过错是农民造成的”;同样,佛制定戒律是为了众生得到解脱安乐果,而非让众生去造罪,所以过失的作者不是佛陀。
285、在忏悔的时候,我们的身语意应该怎样做才如理如法?
答:首先将十方诸佛(包括自己的传承上师、根本上师)迎请在前方的虚空中作为所依对治力,在他们面前,自己身体五体投地恭敬顶礼,双手以莲花待放式合掌;心中充满强烈的惭愧、追悔之心;语言上念诵“合掌怙主前,以畏罪苦心,再三礼诸佛,忏除一切罪”。
286、我们修行很长时间也没有验相,这是佛法或上师的问题吗?为什么?
答:不是。法王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我们相续中的如来藏明镜,若被两种障碍的灰尘遮障,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的影像就不会现前。”可见,我们相续中的罪业没有清净之前,修什么法也不会得到感应的。这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佛法或上师的过错。
287、怎样忏悔才能真正得以清净?你做到了多少?
答:依靠四种对治力,具足两种心态——后悔心、不再造的决心,这样的话,不管造过什么罪业,也会得以清净的。《金光明经》云:“千劫所造无边罪,一次作忏亦清净。”
288、学习了本品以后,你有哪些体会?
答:请自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