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班笔记(仅供参考请勿转发) / 藏传净土法31-40

藏传净土法藏传净土法31-40

Total words: 71,723. Estimated reading time: 5 hour and 26 minutes.

第三十一课

作为一个三宝弟子,本来应该经常供养三宝,但有些人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差。记得很早以前,我就要求道友们,每天在用餐前念一遍供养偈:“无上本师即佛宝,无上救护即法宝,无上引导即僧宝,供养皈处三宝尊”,可是到目前为止,有些道友还不会背这个偈颂,有些发心部门用餐前也没有念这个偈颂。也许我说话分量太低,也许我说的不是佛法,所以有些人把我的话当成耳边风。我没有他心通,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内在的证悟,但从学佛的经历看,他们学佛的时间不长,平时也很散乱,所以不一定有很高的境界。如果内心没什么境界,又不重视身语的善法,连一天念一遍供养偈都做不到,这是非常惭愧的事。如果是一些高不可攀的境界,做不到也情有可原,但这么简单的一个偈颂,我强调了不止一次,时间也过去这么久了,除了一些老人之外,再笨的人也不可能背不下来。

我觉得这些人不是智慧有问题,而是学佛的态度有问题。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虽然我根机下劣、智慧浅薄,但有一点自己是问心无愧的——不管哪位上师吩咐的事情,只要符合正法,自己总是尽心尽力去做。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像华智仁波切所说的“舍弃今世琐事如唾涎,苦行修习追随先辈迹”,这一点自己是谈不上的,但至少内心有随学传承上师,老老实实依教奉行的意乐,根本不像有些人那样,上师再怎么讲都不去做。我每天辛辛苦苦地传法,有些人虽然坐在听法的行列中,但只是听一听,从来没有身体力行,没有以所闻之法调正自相续,这样最多有一个闻法的功德,对改变自相续没有多大意义。结果佛法是佛法,相续是相续,佛法和相续南辕北辙,最终会成为佛教油子。这种人就像《水木格言》所说的那样:“多闻若未实修,则于自心无益,百年住于水中,石性干燥而存。”希望每个人好好观察自己:我听了这么长时间佛法,到底有没有依照善知识的教言行持过?我的相续到底有没有改善?

下面我们继续讲意幻供养。

现在介绍轮王七宝。这七宝是转轮圣王拥有的宝物,所以叫“轮王七宝”。转轮王的福报非常大,以前阿私陀仙人为悉达多太子看相后授记:太子若不出家会成为转轮圣王,若出家会成为三界导师。转轮王出世时,以其巨大的福德力感召,会自然出现轮王七宝。轮王七宝有殊胜的功德,它们能满足转轮王的一切所欲,可以出生无量财富和资具,也能顺利成办各种事业。许多佛经中都提到过轮王七宝。《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华严经》、《宝积经》和《佛说轮王七宝经》等经典,《俱舍论》及有关论典中都对轮王七宝有所介绍,在《丹增意吾布美传》中也有轮王七宝的故事,尤其在《正法念处经》中,对轮王七宝介绍得比较细,大家可以翻阅。

有些人可能会想:既然经论中说有轮王七宝,为什么现在我们见不到呢?这是不是佛教的传说呢?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佛经和论典里讲得很清楚,轮王七宝只有在转轮王出世时才出现,现在的五浊恶世没有转轮王出世,因此见不到轮王七宝是很正常的。经论中还说,有些宝物在劫初时有,有些宝物在北俱卢洲有,有些宝物在天界有。所以有些孤陋寡闻的人不要认为:因为我没有见过,所以肯定不存在。这种想法是不符合逻辑的。

以稀有难得的轮王七宝作供养能积累巨大的福德,如今正处于五浊恶世,虽然没有真正的轮王七宝,但我们可以将它们的模型供在佛堂里,并将其观想成真正的轮王七宝作供养,这样也能积累巨大的福德。下面我们依次介绍轮王七宝。

一、金轮宝。昔日,转轮王于十五日清晨沐浴清净,换上洁净的衣服,并受持斋戒,站在皇宫顶层说谛实语。以其福德力所感,东方的虚空中忽然出现自然所成的轮宝。此轮宝具有千辐,光明灿烂,殊胜微妙,以轮宝的威力,其余六宝也随之而至。依靠轮宝,转轮王和眷属能随欲周游四大部洲和天界。依靠轮宝,还可以慑伏一切人民,各地的小国王见到转轮王乘轮宝到来时,都主动献上珍宝以示归顺。

二、如意宝。如意宝的颜色碧蓝,内外毫无瑕疵,它的光芒可照亮八十由旬,其光芒能遣除一切寒热之苦,夏天能遣除酷热,冬天能遣除寒冷。如意宝能遣除众生的贫穷,赐予众生一切饮食,在旷野无水之处能出甘泉,在无有饮食之处能出饮食。如意宝还能遣除百由旬内的一切疾病和横死,而且它所在之处,龙王不会降下恶雨,若降雨都是好雨,并且当地的人众不会互相杀害,甚至连旁生都不会互相残害。总之,如意宝具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功德。现在虽然没有如意宝,但某些高僧大德出世后,依靠他的威力,给世间带来了种种吉祥,而且在他的道场里,弟子之间很少有嫉妒竞争、打架斗殴的现象,我想这样的高僧大德也是一种如意宝。

三、玉女宝。玉女相貌端庄,令人见而生喜。一般的女人身体没有香气,只有不断在身上喷香水,但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过了一会儿香味就没了,不得不重新喷香水,而玉女的身体能自然发出旃檀妙香,口中能发出青莲花的香气。玉女的身体十分细柔,触摸后可以产生安乐,就像迦陵伽鸟的羽毛一样。玉女的身体夏天凉爽,冬天温暖,能给转轮王带来悦意的感受。佛经中说,玉女远离了不贞良等五种过患,具足随顺转轮王等五种功德,还具有三种特殊功德——口无绮语、心无邪见、不为欲妙左右。此外,一切男人见到玉女都不会产生烦恼,只会生起善良之心,而一般的美女不是这样,男人见到她们会产生烦恼,最后会导致许多痛苦。

玉女与世间的美女表面相似,实则完全不同,佛法中有许多与世间法看似相同、实则完全不同的法。有一个记者曾问一位大德:“世间人讲爱,佛门也讲爱,你怎么看待这两者?”这位大德说:“佛教所谓的爱是在希望对方自由和幸福的前提下喜欢对方,而世间的爱没有这个前提。”我觉得他回答得非常好。世间的爱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其实这不是真正的爱,这是一种自私的占有;而佛门所说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因为它允许对方拥有自由和幸福。

听到玉女的功德后,有些男士不要对自己的妻子产生厌烦心:“哎,如果我能拥有玉女该多好啊!现在这个妻子真该换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作为一个出家人,虽然我没有在家人的感情经历,但许多居士经常向我倾诉他们的痛苦,所以基本上也了解在家人的状况。许多男女最初接触时有一种好感,但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久了,就会发现对方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完美,渐渐会对对方产生厌离心,甚至会像仇人一样吵架打架,最后会背着对方做出不负责任的事情。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一个人做事情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对父母、孩子负责任,既然能结为夫妻,这也是前世的缘分,无论如何要和睦相处,要尽量接受对方,包括对方的缺点。对于生活和感情方面的痛苦,应该通过学习佛法来化解,我认为这是解决许多家庭危机的最好途径。

四、大臣宝。大臣宝的福报巨大,他的财富犹如多闻天子一样圆满,如果转轮王下令以黄金铺满三千大千世界,他一瞬间就能办到。大臣宝非常随顺转轮王,转轮王有任何想法,他都知道并且会立即去做。此外,大臣宝还具有慷慨博施的贤善品德,他经常对众生作广大的布施,不像现在的有些领导那样只知道贪污受贿、挪用公款。

五、大象宝。大象宝是肤色雪白的大象,它有六颗灰白色的牙齿,头顶有红色的顶髻,身上覆盖着珠宝和璎珞。大象宝身体高大,具有一千头普通大象的力量,像天界的护地大象之子一样威力巨大,能在陆地、水中、空中作战,善于降伏敌人,而且是以不流血的方式降伏敌人。虽然具有如此威力,但大象宝性情温和,妇女和小孩见了也不会产生恐惧心。大象宝非常驯良,转轮王想去哪里,它不需要吩咐就会主动到那里,而且行走时神速无比,一日内能绕南赡部洲三圈。

六、骏马宝。骏马宝的身色湛蓝,就像孔雀颈羽般悦目,它的身体无有任何疾患,发出的嘶鸣声可以传遍整个南赡部洲。骏马宝也能了知转轮王心中所欲,当转轮王需要时,它会立即来到面前。一般的马不是这样,不需要时它整天围着你,需要时连影子都见不到。骏马宝奔跑起来迅疾如风,一日内可绕南赡部洲三圈,就像巴拉哈马王一样。

巴拉哈马王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释迦牟尼佛广传》中记载,往昔佛陀成为桑嘎拉商主时,曾经和众商人到大海中取宝,结果不幸误入罗刹洲,众商人与当地的罗刹女结婚成家。后来,桑嘎拉发现了罗刹女的真面目,准备和众商人逃离罗刹洲。当时观世音菩萨化现为巴拉哈马王,每月十五日到罗刹洲享用自然成熟的庄稼并返回南赡部洲。众商人恳请马王将他们带回南赡部洲,马王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当商人们骑在马王背上即将离开罗刹洲时,罗刹女们带着与商人所生的子女赶来,她们哭哭啼啼地喊道:“诸位大哥,求求你们将我们当作家属,我们没有任何家人,只有你们是我们的怙主、投靠处、亲人。这是你们的饮食、妙衣、右旋海螺……”其他商人由于生起贪执之心,结果全部相继落马,众罗刹女顷刻将他们吃光。只有桑嘎拉商主没有产生任何贪执,乘着马王安然返回南赡部洲。

七、将军宝。将军宝具有坚韧的毅力,擅长武艺,有指挥作战的善巧方便,与他随行的有象马步车四大军队。将军宝如同帕吉波国王那样威风凛凛、势不可挡,不待真正开战,仅以挽弓射箭的表示便令敌军胆战心惊、望而却步。将军宝也能善巧了知转轮王的意图,转轮王怎么想,他就怎么做,从不违背国王的意愿。在行事的过程中,将军宝远离一切非法,总是依正法而行。将军宝在行事时无有任何苦恼,而一般人不是这样,他们在给上师或者领导做事时,经常产生烦恼和痛苦。如果有将军宝那样的下属该多好啊。

以上介绍了轮王七宝,了知它们的功德后,大家应经常观想它们来供养三宝。

许多佛经和论典中都宣说过以观想供养三宝,所以意幻供养不是藏传佛教的发明创造。从一些公案来看,汉地也有高僧大德以意幻作供养。隋朝的时候,五台山有一位解脱和尚,他出家后精进修持佛法,后来在修行的境界中见到文殊菩萨而获得证悟。一次,解脱和尚到代州传戒,回来的路上经过一处旷野,他忽然想要焚香供养诸佛菩萨,但当时身上什么供品都没有。正在此时,空中传来声音:“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烟布。”解脱和尚知道这是佛菩萨的开示,就依此作了供养。接着空中又发出声音:“诸佛闻此香,寻声求救度,众等勤精进,终不相疑误。”后来,解脱和尚的事业非常广大,许多高僧大德纷纷向他求法,据说他弘法利生长达五十年之久。

解脱和尚做了五十多年的弘法利生事业,我们不敢说要像他那样,即生中要做五十年利益众生的事情,但内心最起码要有利益众生的愿望。所谓的弘法利生,不一定是给成千上万的人讲经说法,只要在发了利他心之后,能尽心尽力地帮助众生,这就是在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因此各位道友要尽量发大心。

在这个公案里,解脱和尚就是以意幻作供养,他没有任何外在的资具,就是将自己的身、语、意观想为供品供养诸佛菩萨。这是一种殊胜的意幻供养方法,道友们也可以这样供养。

下面我们讲自成供养。

己三、自成供养: 所谓“自成”,是指由人类共同业感所显现的供品,即器世间最初形成时,由众生共业而自然形成的三千大千世界,这其中有百俱胝数的须弥山、日、月等以及五种自然供品。

五种(或六种)自然供品是指东方日月明灯、南方旃檀妙香、西方雪山食子、北方清澈甘泉、下方遍地金花以及上方苍龙妙音(即雷声)。以前上师如意宝在古屋神山给我们传《六中阴引导文》时,曾赞叹那座神山具有六种自然供品。那座神山确实非常殊胜,仔细观察时,东方日月明灯不用说了,南方有一片旃檀林,西方有食子形状的雪山,北方有清澈的甘泉,下方遍地都是美丽的黄花,上方的天空经常传来隆隆的雷声。不仅是古屋神山,藏地的许多圣地都具足这些自然供品。藏地一般建寺院都要选在风水好、有自然供品的地方,汉地的很多寺院周围的风水也很好,也有种种自然供品。

在作自成供养时,首先以心缘取上述种种自成供品,以及上方天界的受用、下方龙宫的受用、地上人间的受用,将这些供养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内心观想:虽然您们没有接受供养的执著,但为了我和一切众生暂时往生极乐世界、究竟获得佛果,祈请您们以大慈大悲心接受,并且以欢喜心享用。如果有些人无法想象天界、龙宫、人间的所有财富,也可以观想一百万元钱,之后再供养阿弥陀佛,这跟真正拿出一百万元作供养没有差别。今后你们遇到一些上师时可以说:“我供养您一百万元。”他一定会很高兴:“好!好!我接受。”过了一会儿,看你没什么行动,他催问道:“钱在哪里?怎么还不拿来?”你可以回答:“我是观想供养的。”(开玩笑)

自成供养没有任何限制,大家可以自由运用想象力观想广大的财富作供养,像国家金库里的黄金,要把它们拿出来作供养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用心将它们“搬出来”作供养,谁也不可能控制我们的心,不允许我们这样观想作供养。不仅是财富,一切悦意的东西,都可以心缘取来供养三宝,我昨天看了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的画片,这些都是冰雪建造的美丽宫殿,这些冰宫也可以供养三宝。

自成供养是一种非常清净的供养,因为供品是由众生的共业形成的,没有执为你的、我的,任何人都可毫无吝啬地供养。如果进行真实供养,本来你想供养五块钱,结果把十块钱抽了出来,想塞回去又不好意思,不得不供养十块钱。这样一来,虽然你供养了十块钱,但在这个过程中掺杂着吝啬心,结果供养就变得不清净了。而如果观想自成供品作供养,这不会有任何吝啬心,由于发心清净,所以供养的功德也较大。

有人可能会怀疑:以观想来作供养,诸佛菩萨到底能不能享用?其实这种怀疑是多余的,只要你有观想的能力,诸佛菩萨绝对有享用的能力。如果你能观想南赡部洲的一切财富供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有接受供养的能力,这与真实供养南赡部洲一切财富的功德没有区别。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密宗的续部中有这样的教证,“诸三千界中,所有佛刹土,以欲妙严饰,供养圆佛智”,所以只要能观想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中遍满种种欲妙和资具,将其供养诸佛菩萨,毫无疑问诸佛菩萨会接受供养,自己会以此而圆满成佛的资粮。

心的运作是最重要的,大家在作供养时,心一定要猛厉虔诚,这样得到的加持和功德才大。莲花生大士说:“令自心变之同时,他心亦变事业成。”意思是,在修行时自己的心要有所转变,这样在自心转变的同时,上师和诸佛菩萨的心也会转变。说得具体一点,在祈祷上师时,如果对上师有强烈的信心,泪水长流或者汗毛竖立,以这样的信心就能引发上师的悲心,一定会得到不共的加持;如果自己的心“如如不动”,一直是平庸的状态,那就很难引发上师的悲心。不管修什么法,自己的心都要有所感觉,如果什么感觉都没有,那肯定不会有成果。讲经说法也是这样,首先自己对所说的道理要有所感悟,然后讲出来的话才会感动别人。出世间的佛法如此,世间法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内心平平,没有任何想法和激情,此人一定是个平庸之辈,在世间也不会做出一番大事业。

在供养时,最好以胜义空性的见解摄持。应当认识到:供品本身是世俗缘起的游舞,仅仅以名称而假有,并非真实存在,因此内心观想的供品和外境的供品在本质上没有差别,对诸佛菩萨来讲这两者是平等的,所以供养如幻的供品可以圆满如幻的资粮。从真实道的角度来说,供养时执著实有是一种过患,《摄集经》(《般若摄颂》)云:“如吃杂毒上等食,佛说缘白法亦尔。”意思是,如同吃了杂毒的上等食品,那么美食也被毒所侵害,佛陀说以实执之想缘白法也与杂毒之食一样。因此,如果在供养时安住于无缘的境界,即供养者、供养的对境和供物都像虚空一样了不可得,这种供养就是最殊胜的供养,能获得超越分别思维的无量智慧,如《大方广宝光明经》云:“了知供谁如虚空,何者无缘亦无执,彼为最胜之供养,尽获超思无量智。”

当然,这个要求比较高,有些人不要说真正做到无缘亦无执,连什么是无缘都搞不懂。佛经中经常出现“无缘”等说法,这本来是指远离实有的执著,可是汉地有些人经常误解这些说法。我看过一篇文章,本来“无缘大悲”是指无有实执的大悲心,但作者却解释说:“要对没有缘分的众生生起大悲心。”这样解释会闹笑话的。所以,真正在远离执著相的境界中作供养,这对一般人来说有一定难度。但我觉得,初学者即使在供养时做不到远离实执,只要能以信心和恭敬心作供养也是可以的,心清净也同样能积累大福德。

这几天我们讲了许多供养的道理,听了这些道理以后,道友们要采取实际行动,要依照这些教言去作供养。如果我嘴皮都磨破了,有些人听后还是无动于衷——大的功德做不来、小的功德又不屑去做,结果临终时什么功德都没有做,那就完全空耗了人身。这种人听再多的法也没有意义。不要说我这样的凡夫,即使佛亲自来也没法度化这种人。因此,听了这些殊胜的教言后,希望道友们不要停留在了解上,要尽量去实践。

第三十二课

如今在学佛的人群中存在两种情况:有些人对佛教的信心非常虔诚,但由于没有接受过佛法的教育,虽然辛辛苦苦地做了一些善事,但往往都流于形象上,没有得到很大的功德;而有些人虽然学佛多年,也懂一些佛法的理论,但目光一直盯着高深的大法,从来没有踏踏实实地积资净障。前者因为不懂佛法而不知道如何行持,后者虽然懂一些佛法,但因为见解偏颇,也没能实地行持。我们现在学的这部《极乐愿文大疏》对如何积资净障讲得非常具体,也引用了大量的教证和公案来说明积资净障的重要性,可以兼治以上两种人的毛病。这部论典中有许多藏传佛教的窍诀,也宣说了显密圆融之理。我相信学了这部法之后,以前对藏传佛教不了解的人会有所了解,以前对密法有疑惑的人会遣除疑惑,有宿世善缘的人也会对密法产生信心。

从我个人来讲,这次跟大家共同学习藏传净土法以来,内心有很大的收获,我也愿意与更多的人分享这些殊胜的正法。在一次典礼上,一位道友说:“每当我在享受佛法的甘露时,就情不自禁想起那些处于迷茫中的同事。”我对这句话很有同感,现在我们自己懂了一点佛法,但许多与我们有缘的众生还在浑浑噩噩中度日,为了让这些人得到正法的利益,我们应该发大心,广泛地弘扬佛法。

为了让大家得到佛法的利益,我们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顺缘。我讲完课之后,发心人员整理出《讲记》,当一本本《讲记》发到手中时,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感觉。有些善根深厚的人得到法本时非常高兴;而有些善根浅薄的人恰恰相反,得到法本时没什么感觉,拿到工资时却激动得手都在发抖。道友们应该观察自己对法本和钱财的反应,看自己属于哪种人。

得到法本后,不要从来都不看,应该反复看,认真思维其中的道理,这才能有所收获。佛法非常深奥,一个看似简单的公案也蕴含着甚深的道理,其深度完全不同于世间法。也许大家有这样的体会:世间的小说看了一遍后,基本上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以后再看也看不出什么新意;而佛教的道理完全不同,如果反反复复地看,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去年许多人学完了《入行论》,今年我们要求部分人重新学习,有些人正在进行第二次学习。最近有人向我反映说:这次学习的收获比上一次还大,因为上一次学习时,自己没有佛教的基础,许多道理听起来懵懵懂懂的,而现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学起来理解得更深入了。所以佛法非常深奥,仅仅学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反复深入学习。

下面开始宣讲正论。前面我们讲了真实供养、意幻供养和自成供养,今天着重宣说要尽己所能供养三宝之理。

每一个修行人都想积累广大的资粮,怎样才能积累广大的资粮呢?如果能把握住几个要点,则会轻而易举地积累资粮。这些要点是:一、随时随地作上供下施;二、在传法善知识前作供养;三、对僧众共修的法会作供养。以下我们分别宣说。

首先,欲求广积资粮者应当在一切时处精进供养。对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来说,见到任何悦意的对境时,都要将其供养阿弥陀佛,并发愿令自他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见到悦意的外境,如公园里的鲜花,蓝天上的白云,路边的清泉,外出旅游时能见到优美的自然风景,到商场购物时能见到精美的商品……在见到种种悦意的外境时,道友们不要轻易放过,这其实是积累资粮的大好机会,大家应该马上将其供养三宝。不仅无情法可以供养,甚至人也可以供养,《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说,当见到俊男美女时,要作意将他们供养三宝。此外,当自己得到一件新东西时,也要首先供养三宝,然后自己再享用。比如得到一件新衣服时,先在空中甩一下,心里想或者口中说“供养三宝”,再观想三宝将衣服赐予自己使用。许多藏族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前几天我和几个藏族人吃饭,一个人佩戴了一件精美的银饰,另外两个人见到后,马上异口同声地说:“真好看啊!供养三宝!”

这里讲在见到悦意对境以及得到新东西时都要供养三宝,这是要大家养成随时随地作供养的习惯。一旦有了这样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顺便就能积累广大的福德。有了广大的福德,必然会出生世出世间的一切安乐。所以我们应恒时精勤供养三宝。

如果欲求世间的安乐,应当精勤供养三宝。《地藏十轮经》云:“三界中安乐,皆由三宝生,故求安乐人,常供养三宝。”不信佛教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一切安乐都是三宝带来的?但不管他们怎么想,以供养三宝而出生一切世间的安乐,这就是如来所说的真实语,也是无欺的世俗缘起。

欲求出世间的安乐,也应精勤供养三宝。有些人认为,只要有高深莫测的境界,就会得到出世间解脱的安乐,因此他们往往轻视供养三宝。其实这种好高骛远的想法是错误的。《前行备忘录》中有一个比喻,“头从高处系,颈从低处断”,意思是如果只抓住身体最上端的头,很可能身体从细细的脖子处断掉,而没有了身体的头也没有什么用处。这比喻有些人一味希求像头部一样的正行法,但因为没有积资净障等前行法作为基础,最终他们得不到任何实义。相反,如果从身体般的基础法起步,不管修任何法都能成功,因此,欲求解脱者千万不能轻视积资净障等前行法。

这些道理极其殊胜,我因此也非常感念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上师老人家通达了一切显密佛法,并且以身作则去实践这些道理,受他老人家言传身教的影响,传承弟子们对世俗和胜义的善根都很重视,真正做到了二资双运。在当今时代,这样的上师和弟子都是非常罕见的。能值遇大恩上师,这确实是多生累劫的福报,每当我想到这一点,内心总是有说不出的欢喜。我并不是故意说一些溢美之辞,自己内心深处确实有这样的感激之情。

下面讲在传法善知识前作供养。

我们在善知识前求法时,不应两手空空,什么供养都没有,这样的求法是不合理的。虽然正法与上师不需要财富,但如果自己明明有财富,却舍不得供养,这会耗尽自己的福德。具有法相的善知识不会为财富而传法,但为了不致耗尽自己的福报,尤其是为了显示佛法的珍贵,也为了表明对佛法的尊重,弟子应该慷慨供养。

《米拉日巴尊者传》中有一则鄂巴喇嘛为求法而供养上师的故事。鄂巴喇嘛是玛尔巴上师的弟子,有一次,鄂巴供养了玛尔巴上师大量财物后,对上师说:“上师啊!我的身口意都属于您老人家。这次我把所有的财产都带来了,家里只剩下一只母山羊,它是羊群的祖母,因为它实在太老,又是跛脚,所以才把它留下了。我把这些都供养给上师,请您赐予我殊胜的灌顶与口诀,特别是耳传派的甚深口诀!”说完向上师顶礼。玛尔巴上师笑着说:“哦,深远殊胜的灌顶和口诀是金刚乘的捷径,依靠此口诀,不需要旷劫修行,此身就能成佛,这是一切口诀中的特别口授,为上师、空行所付嘱。既然你要求法,那只羊虽然又老又跛,不拿来还不算全部供养,我的口诀还是不能传给你,别的法我早已传给你了!”鄂巴问:“如果我把这只老山羊供养了,您老人家肯传法吗?”玛尔巴上师说:“只要你亲自去拿来,我就传!”于是鄂巴一个人跑回去,把老山羊背过来供养上师。他把所有的东西供养后,玛尔巴尊者非常欢喜地说:“所谓秘密真言乘的学人,就是像你这样的弟子。其实,一只老山羊对我有什么用呢?但为了尊重法必须要这样做。”接着玛尔巴上师便赐予他殊胜的灌顶和口诀。

没有信心的人会觉得,玛尔巴上师的贪心真大,弟子供养再多财产都不满足,连一只老山羊都不放过。其实根据密宗的观点,在依止上师时,弟子必须对上师观清净心,应当想到:上师的任何行为都有甚深的密意。但现在有些人分别念很重,总觉得上师的行为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甚至上师说一句话,他能挑出一百个毛病。这样的恶心劣行会障碍自相续产生觉受和证悟。其实上师本来没有任何过失,是弟子的心、眼不清净,才觉得上师有过失,这就像镜面上若有垢障,镜中显现的面容也会不清净一样。所以莲花生大士有这样的教言:应当一心一意祈祷上师,平时要以清净心和慈悲心来修炼妙力。

这里讲应该对上师作供养,但如果上师不愿意接受供养,弟子也没必要强迫上师接受。我曾见到这种情况:有一个弟子供养上师一百块钱,上师把钱推回去,对弟子说:“我不接收供养。”但弟子哀求道:“上师!您一定要接受。”又把钱塞到上师的衣服里。上师把钱掏出来扔得远远的,弟子又把钱拾回来,跪在上师面前苦苦哀求。上师想离开,弟子一直挡着不放,一定要上师接受……为了一个供养,给上师增添了许多麻烦。其实,在这种事情上,弟子应该随顺上师。法王如意宝曾说,如果上师不愿意接受钱财,弟子也没必要供养这些有漏的财物,只要内心作意幻供养就可以了,这同样可以积累资粮。

按理来讲,求法者本应对传法者慷慨供养,但是在现实中,有些吝啬者就是舍不得供养。这些人要好好想一想:死死抓着有漏的财物有什么意义呢?有些人一辈子辛辛苦苦积累财富,但死亡来临时,即使他的财富多如须弥山,也没有权利带走芝麻许,只能两手空空离开人间,随着业风漂泊在中阴界。也许在那个时候,这些吝啬鬼才会醒悟过来:人死后再多的财富也用不上,为什么自己生前不用这些钱财作供养呢?

托尔斯泰有一篇小说,小说中讲了一个地主和土地的故事。俄国有一个贪婪的地主,他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来购买土地,最后他的地盘极其辽阔,从地界的这边到那边需要骑上马来丈量。当地有一个习俗,死者生前要选择自己死后埋葬的地方。当这个地主快死时,他为自己选择了一处墓地,在看到自己的墓地时,地主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他感慨地说道:“一个人其实只需要六尺长的土地就足够了,这一点土地就可以把自己放进去,但我却把一辈子都浪费在多余的土地上。”

现在有些富人把钱存在银行里,自己舍不得享用,也不愿意贡献给社会,他们的财富仅体现为存折上的数字,此外无有任何实义。当他们离开人间的时候,一分钱也带不走,一辈子积累的财富被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瓜分一空。这些富人虽然暂时拥有广大的财富,最终却一无所有,用佛家的话来讲,他们的财产就是不坚实的财产,最终必定会被劫夺。

怎样让不坚实的财产成为坚实的财产呢?《法化谈丛》中说,以前有位富商,他一直苦于无法保管自己的钱财,他想:若将钱财埋在地下,恐怕地鼠会偷走;若藏在森林中,恐怕猿猴会搬去;若藏在水里,恐怕水中的动物移动;要是交给亲人,恐怕他们挥霍无度……想来想去,还是自己随身带着保险,于是他将所有的财产兑换成黄金,天天缠在腰间。一次这个商人路过某地,见到街道中央摆着一个大钵,来往的行人都向钵中扔钱。富商问一个人:“这些人在干什么?”那个人说:“你不知道吗?这是公共福田,舍一得百千万亿倍酬报,往后会受用不尽。佛在《宝积经》中说:‘我不舍财,财将舍我,我今当舍,令作坚财。’这口大钵就是坚牢藏,金钱财物一入其中,五家不得共享,唯供养者独自享有。”富商听后欢喜雀跃,说道:“我得到寄托财物的好地方了!”就解开腰带,将黄金放到钵中,又到寺院里皈依三宝,众比丘为他诵经忏罪,他心开意解,获得了须陀洹果。这个商人通过供养三宝,把被五家共享的财产变成了坚财,看了他的故事后,大家懂得该如何保管财产了吧。

《大智度论》中说:“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譬如猕猴不能暂住;人命逝速,疾于电灭,人身无常,众苦之薮,以是之故,应行布施。”财富虽然能带来暂时的快乐,但一切都是无常的,最终自己的财富会被五家共用,而且人的心会因为财富而散乱不定,这也是一种痛苦;而且,人什么时候死是说不准的,因此生前有自在时,除了留下生活必需的资具以外,多余的财物都要用来上供下施。

有些人说:不是我不愿意供养,而是我太穷了,没有供养的能力。其实,供养不在于钱多钱少,只要有供养的意乐,再穷的人都能供养。即使作不了大供养,供养几朵花总可以做到吧,你可以在野外采几朵花,或者买几朵花来供佛,以这样的供养也能积累广大的福德。

道理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因此无论贫富贵贱,任何人都应精勤作供养。但现在存在这种现象,在断恶行善方面,有的人对于广大之事怯懦不为,对于微小之事不屑一顾,这样高不成低不就,最终一无所成。现在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当我们劝有些人做大的善事时,比如出家受戒、终生吃素或者做慈善事业,他们觉得这太难了,根本做不到;劝这些人做小的善法时,如供一盏灯、点一支香、念一句佛,他们又觉得这微不足道,甚至反过来还讲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搞这些有什么用啊?人生就像阳光下的露水,很快就过去了,还是及时行乐吧……”其实,对大的善法怯懦、对小的善法轻视,这都是不应理的,我们应该遣除这两种心态。

如果有勇气,有些大的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困难。每个人都是一盏灯,每盏灯都有一份光和热,都能遣除黑暗、带来温暖,如果不愿意放出光和热,这就是自己的不对了。有些人学习大乘佛法已经多年了,心态还是很怯懦,一提到为三宝发心做事情就摇头:我哪有这个能力?只要自己有吃有穿就已经不错了。我觉得这些人应该改变心态,要握紧拳头给自己打气:别人是人,我也是人,为什么我这样脆弱?如果能激发出勇气,肯定会有一番作为。

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以前曾经有这样一件事:德国有两兄弟移民到美国,最初他们在纽约谋生,生活很艰难。当时两兄弟的心态完全不同,哥哥认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很难有所作为,于是到乡下买了一块地种菜,而弟弟没有低头,他白天打工,晚上求学,他的专业是地质学和冶金学。四年后,弟弟大学毕业了,他到乡下去看望哥哥,哥哥问他:“你现在拥有什么?”弟弟说:“除了文凭,别的什么都没有。”哥哥说:“你还是跟我扎扎实实地干活吧。我带你去看看我的菜地。”在菜地里,弟弟蹲下来看了看菜,又看了看菜底下的土,然后进屋拿了一个脸盆,在里面盛满水,把土一捧一捧地放在盆里漂洗,渐渐地,在盆底出现金灿灿的金属屑。弟弟抬头看着哥哥说:“哥哥,你知道吗?你是在一个金矿上种卷心菜!”由于兄弟俩最初的心态不同,导致他们中间的行为不同,最终在同一块土地上获得的收益也完全不同。

再举一个例子。四个人去同一个花园,一个人精神不正常,他认为这是地狱,花园中的美景反而给他带来痛苦;第二个人觉得这个花园很美,在花园中自得其乐;第三个人见到花园中的美景,以自我解脱的心供养诸佛菩萨;第四个人以菩提心摄持,将花园中的美景供养诸佛菩萨。同去一个花园,由于内心的状况不同,每个人的收获也完全不同。所以,心是决定一切的,道友们如果善用此心,完全有能力在佛法上做一些大事。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轻视小的善事,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资粮。有些善法看上去不起眼,实际上它的功德非常大。《大悲白莲花经》中说:“观想如来后,仅向空中抛一朵花,其善根我以善逝佛智也难以衡量宣说。”一般人认为,供养一朵花是非常小的善事,可是这个教证说,观想如来后,仅仅将一朵花抛向空中作供养,连佛的智慧都难以衡量其功德。好好想一想这个道理,我们确实不能轻视任何看似微小的善法。我对这些道理是深信不疑的,每天早上起床后,内心都要观想诸佛菩萨,然后一边念供养咒一边向空中喷香水作供养。

《妙法莲华经》中说:“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供养于画像,渐见无量佛。”这个教证讲的非常清楚:是以散乱心供养,没有要求安住在生圆次第或者禅定的境界中供养;是在墙壁的画像、唐卡或者佛像前供养,不是亲自在佛面前供养;是供养一朵花,不是供养许多花,以这样的供养也能逐渐见到无量的佛。再退一步讲,即便对佛没有信心,只是以某种偶然的因缘对佛作供养,这也必定有功德,佛经中有许多这方面的公案。

所以行持善法并不需要太高的要求,但现在有些人经常说:“心散散乱乱的,还供养什么啊?这没有任何功德,应该放下这些勤作,只要自然安住就可以了。”这些人说的话很大,但他们在实际行动中,该安住的本性一刹那也安住不上,而不该放下的断恶行善却全都放下了。道友们应当注意,不要被这些似是而非的语言误导了。我们毕竟是凡夫人,在做善法时肯定会产生各种妄念,甚至是非常恶劣的念头,但不能因噎废食,放弃一切善法。暂时有一些分别念并不要紧,只要能经常提起正知正念,并采取各种对治法,使恶念逐渐减少,善念逐渐增加,这就是一种修行。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许多善法的形象虽然不大,但功德并非微不足道。如果拿出一大笔钱作供养,或者安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这些一般人很难做到,但刚才讲的善法人人都能做到,功德又巨大,想积累资粮的人为什么不去做呢?

接着讲在僧众共修的法会中作供养。

在举行大规模的法会时,因为法会中有密宗的仪轨(此为藏地的情况),具有前行、正行、结行(即三殊胜),并且僧众当中有许多高僧大德,所以行持善法具有巨大的变数,功德能成百上千倍地增上,因此尤其要在这样的大法会中精勤作供养。

我们学院每年都开极乐法会,每次都有成千上万的僧众参加共修,这些都是清净戒律的出家人,在极乐法会中要修持密宗的仪轨,而且有前行发菩提心,正行的念修,结行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因此,如果能对极乐法会作供养,功德确实非常大。不仅如此,现在我们每天学习净土法,这也可算是开极乐法会,因为我们每堂课都有前行发心、正行闻法念佛、后行回向,所以此时若能作一些供养,比如供灯、供水、供花,也会有很大的功德。

今后学院开大法会时,希望各地的道友积极参加共修。能亲自来学院当然很好,如果不能来学院,可以在当地举办共修法会:集中在各自的道场中,在佛像前陈设精美的供品,然后一起念咒诵经。现在汉地有些居士喜欢做火供,如果有生圆次第的境界,这当然有很大功德,但不一定人人都有这些境界。而刚才讲的共修法会不需要很高的境界,不管什么样的人都能参加,而且绝对有很大的功德,所以今后道友们要广泛发动人们参加共修。

总而言之,一切今生来世安乐的根本就是积累资粮。许多人罪业深重、善根薄弱,好不容易遇到了三宝,此时千万不要空过了,要以三宝作为积累资粮的对境,好好作供养,多多积累资粮。人生非常短暂,我们的时间非常宝贵,大家要抓紧时间断恶行善。如果是造恶业,应尽量往后推,最后舍弃这件恶业;如果是行持善法,不能明日复明日地往后拖,这样有可能会落空,一定要当下行持,争取早日圆满此善法。

第三十三课

现在许多学佛的人都有这种毛病,虽然明白一些佛教的道理,但往往只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从来不去实践,导致闻思和修行成了背道而驰。以供养三宝而言,许多人也知道这有很大的功德,可是从来不见他们有什么实际行动,以至于错过了许多积累资粮的好机会,这非常可惜。当然,很大的供养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得到,但每个人都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一些供养。希望道友们今后遇到殊胜的对境时,应当尽己所能地作供养。作为凡夫人,要完全做到经论中的要求是很困难的,但闻思经论以后,无论如何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或多或少地行持其中的道理。

下面继续宣讲应当精进供养之理。在拥有财富时,如果没有上供下施,则财富对自他都没有利益。

吝啬之徒就像守护宝藏的饿鬼、头具宝珠的毒蛇或者守着骨头的无牙老狗一样。有些饿鬼以前世的业力,虽然守着宝藏,却没有享用的权利;有些毒蛇虽然头上顶着珍宝,却也无法享用;有些无牙的老狗虽然守着骨头,自己却啃不动,又不愿意让给其他的狗。与这些相同,有些人虽然拥有一些钱财,但因为相续被吝啬所缚,自己舍不得用,也不愿意给亲戚朋友用,更不愿意作上供下施。现在许多人把钱存在银行里,密码不让任何人知道,甚至妻子的存款不让丈夫知道,丈夫的存款不让妻子知道,这些人死后,所有的存款都沉淀在银行里,一辈子的辛勤积累成了给银行作贡献。

古今中外有许多此类吝啬之徒。欧洲文学作品中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理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中国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吝啬鬼,著名的如《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这些吝啬鬼对钱财有强烈的占有欲,同时吝啬心也非常强,活得非常可怜。

如果生前对钱财过于贪执,临死还紧抓不放,死后很可能转生为饿鬼。《百缘经》中有一个公案,佛在世时有一位比丘,因为他的福报比较大,施主对他的供养非常丰厚。但这位比丘非常吝啬,从来不肯将多余的资具布施给他人。以悭吝恶业,他死后转生为一个饿鬼,身体像烧焦的木头,面容十分可畏,一直守着生前的钵盂和衣物。比丘们把这件事告诉佛陀,世尊亲自来到他的房间呵斥说:“你因为生前贪著利养、不肯布施,如今堕为饿鬼,感得如此丑陋的身形。现在你为什么不生惭愧心,还要守着这些东西?”佛陀呵斥了悭贪的诸多过患,并为饿鬼宣说了种种佛法。饿鬼听后心开意解,生起大惭愧心,将钵盂和衣物布施给僧众,这才脱离了痛苦之身。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想一想:为什么有些人如此吝啬,从来不肯将钱财用在对自他有利的事情上?其实这都是不了知钱财的过患所致,如果知道了钱财的过患,人是不会这样吝啬的。下面我们作一番详细的观察,看看有漏的钱财到底有什么过患。

首先,有些人虽然拥有许多财产,但这些财产不得不和怨敌盗贼共同享用,或者成为引发争论之因。

佛经中说:“须知世上有为财,水火盗贼俱可夺。”钱财是众矢之的,强者会强行掠夺,卑者会悄悄偷走,损耗鬼等鬼神会伺机损坏。有些人揣了几百块钱出门,好像没买多少东西,不知道怎么搞的,钱一下子就花光了,这就是损耗鬼在捣乱。总之,一个人有钱后,许多人和非人都会打他的主意,会给他带来许多麻烦。世间的有漏财富是不坚实的,如果要求财,就要求坚财,像上节课讲的那样,若能将财富作上供下施,不坚实的财富就会变成不可劫夺的坚固之财。

现在有些黑社会一直盯着有钱人,这些有钱人也害怕遭到歹徒的暗算,日夜处于担忧之中,甚至出门都非常谨慎,一定要保密行踪。他们的财富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有一个人以前从事传媒,本来他非常喜欢这一行,后来却改行做房地产。他的理由很简单——为了给孩子幸福的生活,他需要更多的金钱。他的房地产生意很成功,资产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朋友们觉得他钱挣得差不多了,生活应该很幸福了,但他却忽然宣布要移民到一个遥远的国家,而且让妻子带着孩子住在国外,他自己留在国内继续挣钱。朋友们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过这种妻离子散的生活?这个人的回答让所有的人都想不到,他说:“以我现在的家产,如果孩子在国内上学,很可能被人绑架,所以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国外。”

有钱人的生活并不快乐,而没钱人的生活却常常充满欢笑。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富人,他每天都不开心,而他的邻居是一对卖豆腐的老夫妻,日子虽然清贫,但过得非常快乐。每次听到隔壁传来朗朗的笑声,富人总是觉得很奇怪:自己这么有钱,为什么却坐立难安?他们那么穷,为什么却笑声不断呢?他怎么也想不通,便问账房先生,账房先生说:“你不必多想,隔墙扔几锭银子过去便会明白。”趁夜黑无人,富人扔了五十两银子到邻居的院子里。卖豆腐的老夫妻得到这笔飞来横财后,整天操心如何保存银子,又要考虑怎么花……从此之后,富人再也听不到隔壁的笑声了,富人这才明白,原来自己不快乐的原因就是银子。

律藏中说:“倘若一鸟衔肉块,余鸟见后随围绕,如是了知欲妙过,当如犀角独自行。”在天葬场经常能见到这样一幕:一只秃鹫衔着一块人肉,其他的秃鹫往往会群起围攻,都想抢这块肉。这个比喻非常贴切,世人都像群鸟逐肉一样追求钱财,当一个人发财以后,与他有关系、没关系的许多人都会集聚在他身边,会倍加“关心”他。现在有些部门得到上级拨款后,大领导把这笔款项牢牢地掌握着,就像一只鸟嘴里衔着一块肉,其他的小领导一直围着大领导,就像群鸟围着第一只鸟,最后大领导得到大利益,小领导得到小利益。律藏中的这个道理说的非常好,有漏的钱财确实具有极大的过患,因此我们要舍弃对钱财的贪执,像犀牛一样过着无牵无挂、悠然独处的生活。身无分文的人白天不会被人跟踪,晚上可以敞开门户安然入眠,如果有小偷来造访,也可以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欢迎他的光临。

此外,财产还有最初积累的痛苦,中间守护的痛苦,最后无常毁灭的痛苦。

寂天菩萨曾经说:“积护耗尽苦,应知财多祸。”财富在初中后三个阶段都是痛苦的来源,最初积累财富就充满痛苦,现在积累财产很不容易,许多在家人为积累财富而饱尝艰辛。中间即使得到了一些财富,又要面临守护的痛苦,甚至连睡个好觉的机会都没有。最后财富会以种种因缘而耗尽,人们又会因此而痛苦。

财富就像流水一样,非常容易耗尽,《别解脱经》中说:“财富如流水。”有漏的钱财都是动摇性的,没有什么实质性可言,《亲友书》中也说:“知财动摇无实质。”只要观察一下,自然就会对这些道理生起信解。许多人以前很富裕,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短短几个月就丧失了所有的财产。所以暂时拥有财产时,不要认为自己会永远富裕,也许今天你是众人羡慕的富翁,明天就会沦为沿街乞讨的乞丐。有些人以前世的善业而拥有许多财产,如果没有以此作上供下施,一旦往昔的善业穷尽,以后将一无所有。

过多的财富还会障碍修行。

一个人的钱如果太多,他的修行将很难成功。有些人没有钱时,生活很简单,修行也很用功,一旦发财后就完全变了,整天贪执金钱,生活非常散乱,再也没有修行的机会了。正因为财产能障碍修行,所以噶当派的高僧大德都一再呵责积累财产的行为。米拉日巴尊者在一个教言中也说,财产具足众多过患,只有过简朴的生活才有悟道的机会。

通过以上的详细分析,大家应当清楚财产的诸多过患。因此,今后我们要舍弃对财产的贪执,不要像某些守财奴一样死守着钱财,应该合理地使用自己的财产。

卑劣者将财产耗尽在造恶业上。有些人有了财产后,没有干有意义的事,反而做许多非法的事,如打官司、抽烟、喝酒、杀生、买武器。像这样的人最好不要有钱,如果他们没钱也不至于造这样的恶业。中等者将财产耗尽在宴请亲朋好友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样的中等者也和卑劣者没什么区别了,因为现在请客基本上是这样的:一、肯定要吃肉,二、肯定要喝酒,然后还要造许多其他的恶业。所以从吃饭来看,真正的中等人是不多的。高尚者将财产用于正法方面。如果能以财产作上供下施,就会像商人放高利贷,或者在良田中播下种子一般,自己的福报不但不会耗尽,反而会成百倍增长。看看这三种人,前两种人将财产无义耗尽,只有第三种人的财产才用得有意义。希望道友们回顾一下,看自己以前是如何使用财产的,今后大家要有正确使用财产的智慧。

我们反复宣说了上供下施的道理,如果有些人还是不能舍财作上供下施,以后必定会感受贫穷的果报,这就是无欺的因果。

以藏地而言,虽然佛法非常兴盛,人人都信仰三宝,但经济确实比较落后。在喇拉曲智仁波切住世的时代,不要说一般的富人,即使国王的财产也无法和往昔印度的大施主相比。现在藏地依然很贫穷,前一段时间,我收到一个藏族居士团体的放生款,总共只有一百五十元钱,这些钱都是一毛、五毛、一元等积累起来的,最大的是一张十元的钞票。当然钱不在多少,交一分钱也是行持善法,但如果是汉地的居士团体筹集放生款,肯定不会是这个样子。为什么藏地这样贫穷呢?一方面是因为时值福报日趋衰减的浊世,但主要的原因就是藏人的吝啬心重,没有以上供下施来积累福德。

以前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的时候说:“在你们藏地,甚至没有一个享受供施一把青稞果报的人,简直成了饿鬼世界。”尊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按照因果的规律,在殊胜的对境前作小小的供养,也必定会成熟巨大的果报,如果藏地的人们曾经作过一把青稞以上的供施,一定会比现在富裕得多,既然藏人现在非常贫穷,这说明他们没有作过一把青稞以上的供施。

阿底峡尊者经常说藏地非常贫穷,甚至将藏地比成饿鬼世界,也许是当时印度比较富裕,所以尊者才这样说的。但现在印度并不富裕,法王如意宝曾经说:“阿底峡尊者天天说藏地很贫穷,可是我们在印度呆了六个月,觉得印度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印度和中国都是亚洲的大国,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都很贫穷,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很快,远远超过了印度。记得法王带我们去印度时,印度首都新德里没有一个条件很好的宾馆,印度的天气很热,但有空调的宾馆很少。在印度南方南卓高级佛学院时,虽然院方对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我们总觉得没有在藏地吃得好。印度的敏珠林寺想让我留在那里,本来我已经同意了,但同行的索东管家一直劝我:“你不要呆在印度,这里连饭都吃不饱,最好还是回藏地。”

透过阿底峡尊者“甚至没有一个享受供施一把青稞果报的人”的语言,大家要明白,因和果之间有放大效应,这就像“微小的种子能生大果实、少量的种子能产众多果实”一样。这方面的公案非常多,我们看三个例子。

《杂譬喻经》中记载:往昔舍卫城郊外有一个妇女,一次佛陀到她家门前乞食,妇女供养了一钵饭。佛说:“种一生十,种十生百,种百生千,种千生万,种万生亿,而能现见真谛之道。”妇女的丈夫听了佛陀的咒愿不相信,他说:“布施一钵饭能获得这样大的福德,还能现见真谛之道,瞿昙沙门说话为什么这样夸张呢?”佛陀问他:“你从哪里来?”他回答说:“从城里来。”佛说:“城里的尼拘陀树有多高?”他说:“高达四十里,每年结数万斛的果实。”佛又问:“树的种子有多大?”他回答:“只有芥子那样大。”佛说:“你说的话太夸张,一粒芥子大的种子怎么能长成四十里高的大树,而且每年结数万斛的果实?”他回答说:“这是我现量所见。”佛说:“无情法的大地尚且能成熟这么大的果报,何况人以欢喜心供养佛一钵饭,福报一定会不可称量。”夫妇二人听后心开意解,当时就证了初果。

看了这个故事,大家应该明白,对殊胜的对境作微小供养,福德也是不可思议的,而且以供养的功德,最终能断除烦恼障垢,获得圣者的果位。《华严经》中也说:“供养诸佛少功德,必断烦恼至涅槃。”

此外,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曾经转生为我乳转轮王,当时他统治了整个四大部洲,并与三十七代帝释天王在三十三天的宝座上平起平坐。我乳转轮王之所以有如此广大的福报,这是因为他前世成为穷人时,见到德护如来后生起欢喜心,供养了七粒豌豆的果报。

现在有些人经常惊叹:“这个人真有钱啊!他有一亿美元!”其实与我乳转轮王的福报相比,这一点财富根本算不上什么。所以有些人稍微有些钱财时,也不要过于傲慢,认为自己福报这么大,自己太了不起了。实际上,任何人若能像我乳转轮王前世那样,以清净心对殊胜的对境作少许供养,轻而易举便可获得常人难以想象的大福报。

想想我乳转轮王的公案,确实任何人都不能轻视作供养。在作供养时,钱多钱少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心要清净。如果自己的心清净,供养多少钱都有功德;而如果心不清净,供养时掺杂了烦恼,那即使供养的钱再多,也没有很大的功德。我们的心态有时候会受行为的影响:比如供养的钱很多时,可能会产生吝啬心;当着众人的面作大供养时,可能会产生傲慢心。所以为了能保持清净的供养心,大家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为了避免产生吝啬心,就不一定要拿很多钱作供养(当然,若没有吝啬心,还是供养的钱越多,所获的功德越大);为了避免产生傲慢心,就不要当着大众作大供养,可以悄悄地作供养,或者可以像南方一些地方那样,把供养的钱封在红包里,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供养的钱再多,别人也看不到,自己也不至于产生傲慢心,一张薄薄的红纸保住了一个清净的供养心。

以前,松西城市有一位名叫乐的施主,他的福德十分广大,只要看一眼空空的仓库,里面立刻会重新充满金银财宝。他的妻子、儿子、儿媳、男仆、女仆也都具有同样的福报,不管需要什么财富,只要一想就能如愿以偿。一点点饮食到了他们手中,就会成百上千倍地增长。不仅如此,在佛陀面前听闻佛法后,他们六人还获得了解脱。这家人之所以有这么大的福报,也是由于前世曾积累过福德:很久以前,鹿野苑境内的梵施国王执政期间,当地发生了十二年之久的饥荒,当时有位施主的仓库已经空空荡荡了。在清扫仓库时,他找到了一升大米,一家人把大米煮熟,正准备食用时,一位独觉来化缘。那位施主想:我即使吃了自己的一份米饭也无济于事,终究不免饿死,不如把我的一份供养这位沙门。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赞同他的想法,他又对儿子、儿媳、男仆、女仆讲了,他们也都赞同。于是这家人把所有的米饭都供养了独觉。接受供养后,那位独觉示现种种神变,令他们生起无比的信心。以供养的功德,施主家的仓库立即充满金银财宝,并且结束了整个国家的饥荒。从那以后,这六个人一直转生在富裕之家,甚至连乞丐、饥荒的声音都没听过,最终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成为具有广大福报之人。

那位独觉在接受供养后,示现神变令施主一家生起无比的信心,而现在有些人在接受供养后,以种种非法行为令施主生起无比的邪见。有些弟子最初不观察,匆匆忙忙地供养“上师”,供养后又退失信心,甚至和“上师”打官司。这样的供养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供养虽然是好事,但一定要供养真正的福田,这才能出生福德。

现在许多人喜欢对个人作供养,如果接受供养的人是大成就者,供养他肯定有很大的功德,如果是个凡夫,那就不一定有很大功德。我认为,今后最好能够供养僧众,这样的供养肯定是不会虚耗的,因为僧众里有许多戒律清净者,也肯定有出世间的圣人。《佛说诸德福田经》中说:“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出家弘圣道,愿度一切人。五德超世务,名曰最福田,供养获永安,其福第一尊。”出家僧众因为具有五种功德而成为最殊胜的福田:一、毁形,在家人化妆打扮,追求华丽的服饰,而出家人剃除须发,身著坏色衣。二、守志节,出家人远离一切非法的行为,一心一意行持善法。三、割爱无所亲,出家人舍弃了亲朋好友,这种看破放下的精神非常可嘉。世间人在这方面是很困难的,总是放不下自己的亲人,有些放不下父母,有些放不下妻儿。有一个人曾对我说:“我现在能放下父母,但有一个人怎么也放不下,所以我暂时不能出家。”四、出家弘圣道,出家人一心弘扬佛法,虽然有些在家人也能弘扬佛法,但跟出家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五、愿度一切人,大乘的出家人都是发了菩提心的,他们都发愿要度化一切众生。因此,出家僧众具有如此功德,如果你的上师是公认的大成就者,那就另当别论,如果他是一般的上师,要超越僧众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还是应该尽量供养僧众。

第三十四课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藏传净土法。

现在有些人自认为有密法和禅宗的最高境界,所以对供养、顶礼等积累世俗福德资粮没有兴趣。其实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真正的大修行人都是二资双运的,正因为他们有空性的境界,所以才格外注重世俗中的积资净障。我们看《莲花生大士传》、《米拉日巴尊者传》、《八十四大成就者传》以及汉地高僧大德的传记,这些大成就者们证悟的境界越高,越是注重积累资粮。没有一个高僧大德的传记中说,因为他们的修证境界很高,所以就放弃了取舍因果、积资净障。全知无垢光尊者也曾强调,在没有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前,每个人都有要清净的业力与习气,都有需要获得的上上功德,因此精进积累资粮是不可或缺的。

积累资粮的最好方法就是供养三宝,所以每个佛教徒都要有供养三宝的强烈意乐,大家应经常在诸佛菩萨面前作供养,有钱的人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作供养,没有钱的人也应随喜他人的供养。供养的前提是发心要清净,如果心非常清净,即使供品很微小,得到的功德也很大。相反,如果在供养的过程中,掺杂了傲慢心、嫉妒心等不良心态,比如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或者为了跟别的施主进行竞争,这样即使供养的钱再多,功德也不大。因此以清净的意乐作供养非常重要。藏地有这样的说法,“小小花朵也是供品”,意思是只要自己的发心清净,供养一朵花也能积累大福德。所以,有些人即使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只要安住于清净的心态,然后再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供养,也同样能积累大福德。以前藏地的许多寺院在迎请法王如意宝时,这些寺院的住持们也经常引用这句话,如:“人天导师我等怙主法王如意宝来到本寺,四众弟子非常欢喜,为了表示我们的心意,在这里献上供品,虽然我们的供品很微薄,但俗话说‘小小花朵也是供品’……”

永明延寿大师在《万善同归集》中说:“若有人能于佛法僧,少作微善,如毫发许,所生之处,受报弘大,无有穷尽。”有些地方有很好的传统,每逢吉日到寺院里供养花、香、水果的人络绎不绝,虽然这些人供养的目的各不相同,不一定都以出离心、菩提心摄持,但毕竟在殊胜的对境前作了供养,所获的功德还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今后大家在遇到上师三宝,或者去一些寺院朝拜时,应该尽量作供养。比如路过一座寺院时,可以到大殿里供上一支香,然后向佛磕三个头。这样的事谁都能做,经济条件再差,也不至于连一支香都买不起。可是,有些人由于不知道供养的功德,所以没有作供养,有些人虽然知道这些道理,但因为懒惰懈怠,也很少真正去作供养,这是非常可惜的。

佛经云:“若以一华,散虚空中,供养十方佛,乃至毕苦,其福无尽。”根据这个教证,以一朵花抛向空中,观想供养十方如来,以此功德,乃至轮回中的痛苦灭尽之间,福德都不会穷尽。供养鲜花是非常容易的事,可以供养真实的鲜花,也可以观想鲜花来供养。在夏季的藏地,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鲜花,以前我放牛时,每次见到遍地的鲜花就观想供养诸佛菩萨。汉地有很多公园,里面有许多美丽的鲜花,每逢节假日都是游人如织,这些人在享受美景时,有几个人能想到供养三宝呢?以前我在《入行论》中讲了观想供养后,许多居士说他们旅游时都作观想供养,但凡夫行持善法的习气很微薄,不知道这些人现在还有没有这样做?

这几天我们讲的是“对治吝啬或贪心之供养支”,既然供养是对治吝啬或贪心的,反过来说,吝啬和贪心就是供养的违品。

如果思维就不难发现,舍财作上供下施有巨大的功德,而吝啬和贪心有巨大的过患。可是众生非常颠倒,有些人本来已经非常富裕了,可是不但不作上供下施,仍然贪得无厌,到处寻觅财富。《广大游舞经》中说:“喜爱一切欲妙者,如饮盐水无厌足。”意思是,贪心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越享用色声香味触等欲妙,人的贪心会越大,就像越喝盐水越干渴一样。像对欲妙的贪求一样,有些人对钱财的贪求也始终无法满足,即使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财产为他一人拥有,也不会觉得满足。

不管在哪里,都有不少此类贪财之辈。一般来讲,这种人的习气是很难改变的,但是有时候如果能对他们宣说一些佛法的道理,也许有部分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在现实中有这样的例子,有些人以前特别贪财,而且自己的钱财只是自己享受,皈依佛门后却完全变了,经常舍财作上供下施。我觉得这样使用财富才是最有意义的。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无衣无食、疾病缠身的人,自己的钱是用来帮助这些可怜的众生,还是花在个人的享受上,到底怎么花钱才有意义?我觉得有智慧的人应该好好考虑。

藏地有这样的说法,“人有财发疯,畜有草发疯”,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许多人在没吃没穿的时候,好像也没有特别大的贪欲,一旦有了钱后,贪欲反而被激发出来,会疯狂地追逐财富;畜生也是如此,放过牛羊的人会有经验,在没有草的地方,这些牲畜还比较听话,而一到了草多的地方,它们一边吃一边跑,根本不听主人招呼。这个比喻很符合某些人的状况。所以人应该以智慧来调伏自己的贪欲,不能简单地想用外在的受用或者钱财来平息贪欲,这样只会如同火上加油那样使欲望更加炽盛,最终会变成彻底被贪欲左右的疯子。

如果没有调伏贪欲,即使再多的钱财和受用也无法填满贪欲的深坑。《方广大庄严经》中说:“一切欲妙一人得,然彼不足仍寻觅。”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调伏内心,即使一人独享世上的一切五欲受用,他还是会觉得不满足,仍然会不断地寻觅欲妙和受用。《因缘品》中说:“虽降珍宝雨,贪者不满足。”连天上降下珍宝雨,贪欲者都不会满足,可见人的贪欲实在是难以满足。实际上,在内心没有满足之前,积累财产的行为是不可能停止的,什么时候内心满足了,积累财产的行为才会停止。前一段时间我去了一个地方,当地有人问我:“我们这里有些人年年修房子,什么时候房子才会修完啊?”我说:“如果贪心没有止息,房子是永远修不完的,今年有条件会修二层楼,明年条件更好会修三层楼,人的贪心一年比一年大,房子也会一年比一年高。”

现在有些大老板、大官员已经非常富裕了,他们的钱几百年都花不完,按说这些人应该知足了,可他们还是觉得不够,还要到处扩充财富:在一个城市有房产还不够,还要在另一个城市有房产;在国内的银行有存款还不满足,还要在国外的银行有存款。在贪欲心的推动下,有些人甚至走上自我毁灭之路,现在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到处都是经济犯罪的新闻: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偷税漏税……许多罪犯在供词中都是这样说的:本来我也知道这是犯法的,可是在金钱的巨大诱惑下,不得不铤而走险……明知是一条绝路,为了钱却偏偏要走,人的贪欲实在可怕!如果一个人没有克制自己的贪欲,到一定的阶段会不可收拾,那时谁也控制不了他,甚至法律也不管用。所以欲不可纵,应当及早刹车,人人都要以佛法对治内心的贪欲,要经常自我反省:我是什么人?我在做什么?应尽早发现自己的问题,趁烦恼尚处于萌芽阶段时就将其消灭。

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佛教提倡的知足少欲理念更具现实意义,谁拥有这种理念,谁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可惜大多数人根本不懂这些道理,一味地追求金钱,道德和行为水准日趋下滑,最终导致了巨大的痛苦。《水木格言》中说:“愚者财富圆满,不离痛苦之因。”在许多时候,过多的财富不仅不会带来快乐,反而会带来痛苦,有个人说:“以前经济条件虽然比较差,但我们全家非常和睦,日子过得很快乐。现在条件虽然好了,但家人经常在外面做许多坏事,日子过得并不快乐。”这也是许多人的同感。

有些人认为:现在的潮流就是这样,必须跟上时代,所以我需要更多的钱。这不是个合理的理由。愚人总是盲目地随大流,而智者不会轻易盲从,他们在思考后才会采取行动。如果我们冷静考虑,就会明白一个非常朴素的真理:一个人即使有再多钱,除了一天吃三顿饭、穿一身衣服以外,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可享受的。我们学院的许多出家人,除了三衣一钵之外身无长物,虽然他们生活过得很清贫,但内心的宁静和快乐是帝王也享受不到的。如果这些出家人没有看破放下,也像那些世间人一样,每天在熊熊欲火的推动下追逐钱财,他们是不可能拥有现在的安乐的。

许多人有不经观察、盲目攀比的毛病。如果别人在财富上超过了自己,自己就会有强烈的不平衡感,进而想超过对方。比如同一所学校毕业的两个人,一个人在财富上超过另一个人时,落后者就会想:他的能力不如我,现在却比我有钱,我一定要超过他!产生竞争心之后,就会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奋斗,在此过程中必定会感受许多痛苦。现在的社会是经济社会,人人都在拼命追求金钱,许多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昨天有两个北京的居士来学院,我问:“你们过得可以吗?”“还可以吧,不过工作很忙,压力也很大。”他们说只能在学院呆几天,很快就要回去工作。我非常理解他们,许多人虽然有学佛的意乐,但面对生活的巨大压力,不得不做许多没有意义的事,很难有全身心学习佛法的机会。

有些人的财富已经多如山王,在我们看来应该知足了,可是他们还是不满足,还要为了芝麻许的利益而奋斗,最终悲惨地死去。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为财而丧命的可怜之辈。

有这样一个故事:秋收时节,有个人挑着一担豌豆行路,途中他将担子放在一棵树下,就去解小便了。这时,一只猴子从树上下来抓了一把豌豆,在上树的过程中,有一颗豌豆落到地上,猴子扔下手中的一把豌豆,又下来找那一颗豌豆。恰巧那人回来了,他抛出一块大石头击中了猴子,结果猴子丧了命。一位天人看到此事后说:“舍弃一把豆,而寻一粒豆,历经百般苦,此猴真愚痴。”

许多人就像这只猴子,本来他们已经拥有许多财富,可是还要去追逐财富,最后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人身非常难得,为了一点身外之物而失去了人身,这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前一段时间,我家乡有四个人到外地偷牦牛,他们一共偷了十六头牦牛,在回来的路上被公安局发现了,双方发生冲突,最后这四个人一死三伤。这些人实在愚痴,本来他们的生活没什么困难,但还想发不义之财。现在一头牦牛最多值四千块钱,按一个人分到四头牦牛算,也就是一万六千块钱,为了这点钱把命丢了,实在不划算。但钱迷心窍的人却经常做出这样的蠢事。

还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兄弟,父母去世后,弟弟和哥哥一起生活,后来哥哥娶了一个妻子,这个女人很讨厌弟弟,最终将弟弟赶出了家门。无依无靠的弟弟到处流浪,一天他来到一处山谷,想到自己的悲惨遭遇,不禁放声大哭。这时飞来一只神鸟,这只鸟会说人话,它问弟弟:“你为什么这么痛苦?”弟弟说:“我父母去世了,本来还有哥哥可以依靠,现在又被嫂子赶出了家门,想到自己的苦楚,所以在这里哭泣。”神鸟安慰他:“别哭了,我可以帮助你。你趴到我背上,闭上眼睛,我让你睁眼你再睁眼。”弟弟按神鸟的吩咐,趴到它的背上,闭上了眼睛。神鸟背着他飞向天空,飞了很久后,神鸟落在地上,对弟弟说:“到了,睁开眼吧。”弟弟睁开眼睛,不禁大吃一惊:满地都是耀眼的金子!神鸟说:“这是天边,我们不能在这里呆太久,太阳升起来后会把我们烧死的。你现在赶紧捡金子,过一会儿我接你回去。”弟弟就开始捡黄金,捡了一袋金子时,神鸟催他赶紧回去,于是他就趴在神鸟背上飞了回来。回到家乡后,弟弟盖了房子,买了田地,还娶了漂亮的妻子,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不久嫂子听到这个消息,她非常纳闷,不明白弟弟为什么突然发财了?后来她实在忍不住,便厚着脸皮到弟弟家,说了几句客套话后,嫂子问:“好弟弟,你是怎么变得如此富裕的?”弟弟也没有隐瞒,就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嫂子。嫂子听后非常高兴,回家后马上跟哥哥商量,让哥哥像弟弟那样找神鸟。哥哥便到山谷里装哭,神鸟果真又飞来了,神鸟问他为什么哭,哥哥也像弟弟那样说。于是神鸟带着哥哥飞到了天边,神鸟叮嘱哥哥:“我们不能在这里呆太久,太阳升起来后会把我们烧死,趁太阳还没升起来,你抓紧时间捡金子,过一会儿我来接你。”哥哥开始拼命捡金子,过了一会儿,神鸟催他回去,但哥哥的贪心非常大,不肯停下来,还在继续捡金子。神鸟等了一会儿,又催哥哥回去,但他还是不听。眼看太阳就要升起来了,神鸟实在等不及了,就自己飞走了。最后贪心的哥哥再也没回来。

这是藏地的一个民间故事。以前藏地的老人都会讲许多精彩的故事,我小的时候,父母也经常给我讲故事。现在的许多父母都不会讲故事了,他们白天拼命赚钱,晚上回家后累得连力气都没有,哪里还有讲故事的心情?有些故事虽然是民间的传说,但非常有意义,我们应以佛法的眼光来读解这些故事。

还有些人将优质的财物贮存起来,而使用下劣的财物,妄想以后再使用优质的财物,但这些人往往没等到使用优质的财物,就遇到违缘而死去,这方面也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去打猎,他放出毒箭射中了一头大象,大象在临死前也杀死了猎人。不久,有五百个盗贼来到此处,他们看到了大象的尸体,因为当时正值饥荒年间,这五百人立即进行分工,一半人煮大象肉,另一半人去提水。这些盗贼还有些赃物要分,因此煮肉的那些人心怀鬼胎地想:我们把该吃的象肉吃了,在剩下的肉里下毒药,如果提水的人死了,我们就能拥有所有的财物。商议之后他们就这样做了。提水的人也生起同样的恶念,首先他们喝饱水,在剩下的水中下了毒药。最后五百个人全部命绝身亡。此时,一只饥饿的老狐狸来到这里,它看见所有的尸体,生起强烈的贪心,将这些尸体据为己有。因为吝啬者的本性是将好的贮存起来而使用不好的,老狐狸心想:我现在拥有了大批食物,这些应当逐渐来吃。想到这里,它首先准备吃弓背上的皮革,于是将弓背放在嘴里一拽,结果弓弦断了,弓背触进它的上腭,老狐狸一命呜呼了。一位天人看到后说:“积累尚情可,不应过分蓄,且看因贪积,愚狐死弓下。”

贪欲者始终没有满足的时候,汉地流传着一个“人心不足蛇吞相”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农民,一次他上山砍柴,在山上见到一条冻得发僵的小蛇。农民动了恻隐之心,便把小蛇带回家中喂养,等到蛇的身体恢复以后,他又把蛇送到山上。后来,这条蛇长成了一条大蛇,它生活在一个山洞里,洞口长了一棵珍贵的灵芝。许多人都想得到这棵灵芝,但因为有这条大蛇在守护,谁都不敢去采。后来这事被皇帝知道了,皇帝贴出一道黄榜,说谁能献上这棵灵芝就有重赏。那个农民想得到赏赐,就去求大蛇把灵芝送给他,大蛇为了报答农民的相救之恩,便把灵芝给了他。农民把灵芝献给皇帝,得到了大批金银财宝,从此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又过了些日子,皇后害了眼病,御医说只有龙蛇的眼睛才能治好这种病,皇帝又想到了这个农民,就让他去挖大蛇的眼珠,并许诺:事成之后封他为宰相。这个农民有了钱又想当官,就又来找大蛇,央求大蛇给他一只眼珠,大蛇想到从前的恩情,还是忍痛给了他一只眼珠。皇后服用蛇眼配的药后,果然眼睛好了,农民也就当上了宰相。当了宰相后,他尽情享受荣华富贵,后来他害怕死后会丢下万贯家产,于是便想长生不老。他听说吃了龙蛇的心能长生不老,于是就又到山上去找大蛇,要求大蛇把心给他。大蛇见他如此贪心不足,终于生气了,就张开口要他到肚子里去挖,这个人真的去挖,结果被大蛇吞到肚子里了。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相”。

还有一个王婆酿酒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妇人叫王婆,她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喝酒,喝了上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也没跟道士要。一天,道士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一直也没给钱,就给你挖一口井作补偿吧。”说完,院子里就出现了一口井,井中打上来的都是美酒。从此,王婆不用酿酒,只要舀酒卖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道士又来了,他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是很好,可惜喂猪的酒糟却没了。”道士听后,笑着在墙上题了一首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写完后,这口井再也不出酒了。

看看这些故事中的人,当他们的贪心过于强烈时,不但不会如愿以偿,反而会失去已经拥有的财富。

如果想拥有财富,与其向外驰求,不如向内积累福德。无有福德者不可能拥有财富,即使偶尔得到一些财富,很快就会以种种因缘耗尽,而以福德力所感召的财富是坚固的,可以自在地享用。《毗奈耶经》中说:“若人不作福,常受于苦报,若能修福者,今世后世乐。”这是一种无欺的因果规律,谁能依此行持,今生来世都会快乐,即使今生没有现前果报,来世也一定会现前;如果不作福,今生不会快乐,来世也会遭受痛苦。大家应该对这个道理生起诚信,为了今生来世的安乐,要去努力修积福德。

第三十五课

往生极乐世界需要四个因:明观福田、积资净障、发菩提心、发清净愿。我们首先要懂得这四种因,懂了以后还要去实地修持,修持时应该拿出最大的精进,最好能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修持,如果仅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专门修持,这就不会有太多修行的机会。以积累资粮而言,凡是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应当抓住一切机会,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前作供养,这才能积累足够往生净土的资粮。佛经中有“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的说法,如果我们坚持不断行持善法,终将积累起巨大的资粮。

每一个人都会死,当死亡来临的时候,没有必要耽著世间的财富、名声、地位和种种欲妙,那时应该放下万缘,一心祈祷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前法王如意宝曾授记,只要能念一百万遍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许多老道友都在法王面前发愿念一百万遍阿弥陀佛名号,这些人一定要趁早完成发愿的任务。如果我们和阎王签订了协议——约定多少年以后才死,现在安闲而住也可以,但谁也说不准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因此现在就应当精进修持。

我们的时间非常少,而需要修的法却非常多,需要做的利生事业也非常多,不精进肯定是不行的,而且在精进的过程中还要合理分配时间,每个人既不要放弃自己的修行,也不要放弃利益众生的事业。有些人觉得修行很重要,因此完全放弃了利益众生的事业。我觉得这很可惜,虽然修行是好事,但也不能轻易放弃利益众生的机会。有些人一直忙着利益众生,从来没有修行过。我觉得这也是不对的,虽然利益众生很好,但自己毕竟是具缚凡夫,如果没有好好修行,以后不要说利益众生,甚至连能否再得到人身都不好说。在这些问题上,希望道友们掌握好平衡。

昨天我们讲了一只老狐狸的故事,它将优质的食物贮存起来,先食用下劣的食物,结果还没等到食用优质的食物,就悲惨地死去了。许多吝啬的人就像那只老狐狸一样,辛辛苦苦积累了许多财富,但一直舍不得使用,结果在突然暴死或者被怨敌杀害后,一辈子积累的财富全部留在人间,一点都没有用上。下面我们继续讲这方面的道理。

许多富人被吝啬的绳索紧紧缠缚着,虽然他们有许多财产,但自己舍不得享用,更不愿意作上供下施。藏地有些人的箱子里装满了金银财宝和绸缎,仓库里装满了茶叶、酥油、青稞,草原上遍满了马牛羊群,虽然财产已经很丰富了,可是他们仍然希求更多的财产,而且总是担心财产会用完,穿的是破破烂烂,吃的是清水加糌粑,过着非常寒酸的生活。这些守财奴表面上看是富人,实际上跟乞丐没有什么区别。

许多人不仅生前非常贪执财产,甚至到死的时候还放不下。像《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临终总断不了气,一直伸着两个手指,大侄子问他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见面,二侄子问他是不是有两笔银子没吩咐明白,严监生只是摇头,最后他的太太说:“老爷,只有我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两茎灯草,害怕费了油,我挑掉一茎就是了。”说完挑掉一根灯草,严监生这才点点头,垂下手咽了气。严监生就要死了,还放不下一点点灯油,这实在太吝啬了。现在此类为了财富死不瞑目的人非常多,有的人放不下存款,有的人放不下房子,有的人放不下车子……这样的人断气之后极有可能立即转生为饿鬼。尤其修行人死时如果放不下财产,就会障碍自己的解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戒律中也要求出家人不能积累太多财产。

在世间,虽然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但也不能过头,否则有可能变成吝啬。如果自己有丰裕的财富,也没必要穿得特别破烂,吃得特别差,只要条件允许,该享用的也要适当地享用,如果一直拼命地积累,从来不舍得享用,生活也太没味道了。我认识一些很有钱的人,他们也许是故意装作没钱,也许是不舍得花钱享受,在钱财方面好像过于节省了,这样也不是很好。

有些人已经拥有了许多财富,但内心仍然不满足,恒时希求更多的财富,这些人活得非常辛苦。当然在家人跟出家人不同,出家人有信众的供养,生活也很简单,不需要积累许多财产,而在家人上有老、下有小、中有亲友,没有一定的财产是不行的,但也不能过于追求,否则会一直处于希求和担忧的痛苦中。

其实许多人对财富的追求是很盲目的。在非洲大草原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当一只野兽在前面奔跑时,成百上千的野兽会毫无理由地跟着跑。许多人就像这些没头脑的旁生一样,看到别人追求财富,立刻不加思考地盲目跟风。这些人应该想一想:我一定要跟着别人去做吗?别人买一栋豪宅,是不是我也要买?别人买一部轿车,是不是我也要买?通过思考,有智慧的人会明白,其实一个人并不需要太多的财物,如果自己的欲望超出了经济承受能力,很可能会以造恶业的方式聚敛钱财,而且在追求钱财的过程中也充满种种痛苦,这样自讨苦吃有什么必要呢?

许多人说:“我是为了摆脱贫穷,过上富裕的生活,才不断地追求钱财的。”其实贫穷和富裕是在心上安立的,在外境上寻求钱财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宝积经》中说:“积财虽千亿,贪著心不舍,智者说此人,在世恒贫苦。”意思是说,有的人虽然积累了许多钱财,可是他一直处于贪著的状态,智者说这种人恒时处于贫穷中。现在有些人已经有好几亿元资产了,但他们还是不满足,实际上这种人就是标准的穷人。此经中紧接着说:“彼虽无一物,安住舍离心,智者说斯人,世间最富贵。”意思是说,有些人虽然没有任何财产,但内心很知足,经常处于清净的舍心中,智者说这种人是最富贵的人。

思维上述的道理后,我们要舍弃对财富的吝啬和过分贪求,应当合理使用自己的财富,尽量将财富用在对今生来世有意义的上供下施方面。

当然,在作上供下施时,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为之。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些人本来没有多少钱,连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这样的人作上供下施时就要适度。如果是牦牛,它随便吃点草、喝点水就可以活下去,但我们毕竟是人,没有一点钱是无法生存的。因此,如果自己的条件比较差,首先应当保证自己的生活,然后再将余下的钱财作上供下施。可是现在有的人太“大方”了,有些刚来学院的人本来没多少钱,但还要供养这个、供养那个,最后连自己的生活都维持不下去,又不好意思天天到道友家吃饭,最后不得不离开学院。为了作供养而放弃闻思修行的机会,我觉得这种做法不妥当。

如果现在能积累福德,以后无需辛勤也会财源滚滚。古德有“辛勤如山王,不如积星福”的教言,意思是即生中付出山王般的精勤来寻求财富,这远不如前世积累火星般微小的福德。如果前世没有积福,想获得财富是很困难的,如果前世积过福,很容易就会得到财富。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成为福力王子时,由于前世积累了深厚的福德,根本不需要任何勤作,无量财富随欲就会涌现,甚至当他到穷人家时,这些人的家中也会出现众多财富。

此外,如果精进积福,不仅本人直接受益,后世子孙也会蒙受荫庇。《周易》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中蕴含着甚深的道理。我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文中详细分析了祖上如果积德行善,子孙后代必定兴旺发达的道理,作者以近代中国的著名家族——宋氏家族为证。清朝晚期,海南岛文昌县有一位叫韩鸿翼的长者,他热心慈善,经常赈济穷人,以至于渐渐把家产耗尽了。韩鸿翼有一个儿子,名叫韩教准,因为韩氏后来改姓宋,韩教准就改名为宋耀如。宋耀如有六个子女: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安、宋子良。长女宋蔼龄嫁给了财政部长孔祥熙。二女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财政部长。次子宋子良曾担任外交部总务司司长、中国国货银行总经理、广东财政厅厅长等职务。三子宋子安曾任中国国货银行监察、香港广东银行董事长。虽然韩鸿翼老先生行善积德,一生默默无闻,但上天赐给他的孙辈却是闻名全国的能人。这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明证。相反,如果祖上积恶,子孙后代必定遭殃。有些猎人和屠夫终日杀生造业,他们的后代非常低劣,在相貌、财富、势力等方面都很不如意。

积福享乐、造恶受苦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因此,为了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安乐,大家应当精进积累乃至火星以上的福德。

从前,阿育王经常大力供养僧众,有一次宫中的一个婢女见到阿育王供养僧众,心中非常感伤:国王前世修福,现在享受富贵,如今继续修福,将来福德会更深厚;而我前世造了罪业,现在身份卑下,如今无钱修福,将来会更卑下,不知何时才有出期?僧众应供之后,婢女在扫地时得到一枚铜钱,她以欢喜心将这枚铜钱布施给僧众。不久婢女患病死去,死后她转生为阿育王的公主,这个公主一生下来右手就紧握着。王妃将此事告诉阿育王,国王唤来公主,打开她的右手时,手中居然出现一枚金钱,而且随取随生,一直取不尽。阿育王觉得非常稀奇,问耶奢阿罗汉:“我这个女儿前世造了什么福德,手掌能生出金钱?”耶奢阿罗汉回答说:“她前世是您宫中的婢女,以扫地得到的一枚铜钱布施僧众,所以能成为大王您的女儿,并且手中金钱取之不尽。”贫穷卑下的婢女以拾到的一枚铜钱作布施,这样不起眼的善根成熟后,就感得了如此稀奇的果报。如果人们能了知这样的因果,相信人人都会精勤积累福德。

当今时代,许多人不懂善恶因果之理。有些富人常说:我是凭着自己的本事,通过辛勤劳作而发财致富的。有些领导常说:我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才有了现在的地位。其实,此类说法都是错误的,说这样的话是对因果之理愚昧无知的表现。这些人只是将往昔积累的微小善法的果报,误认为是今生辛勤努力的结果。

我曾经看过一个牧民的故事:有个牧民一直生活在偏远的牧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这个牧民发现城市里的人都在使用电灯,他想:这个能发光的东西真好,我应该买一个回去,这样我也能过上光明的生活了!于是他买了一个灯泡。回到家乡后,他满怀希望地在帐篷里挂起灯泡,可他摆弄了半天,灯泡也没有放出光明。这个牧民见到灯泡放出光明,就想当然地认为:只要买一个灯泡就能照明了。实际上,灯泡只是照明的一个因缘,要照明还需要电、电线等其他因缘,但他不知道这些隐蔽的因缘。同样的道理,任何苦乐果报都有近缘和远因,我们的肉眼只能看到眼前的近缘,看不到隐藏在背后的远因。比如一个人发财了,我们看到他通过努力做生意而发财,却无法看到他前世曾经积累过福德。正因为凡夫根识的能力有限,对因果法则存在短视,所以导致在现实中经常出现各种偏差。

从这里引出了一个问题:看问题要有全面、透彻的眼光,否则很容易犯错误。拿一个人的成长来讲,本来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许多人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的成功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概否认他人的帮助,这个人不是愚者就是忘恩负义之辈。我资助过不少贫困大学生,有些学生还是比较愚笨的,当他们从学校毕业后,认为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智慧,才有了现在的成就。其实,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有自己的努力,还有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善心人士的资助,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他们根本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可是他们完全忽略了这些因素。

大家应对上面的问题引起重视,今后我们一定要以佛教的因果观看问题,只有在具有因果正见的明目后,才谈得上修行获得成就。现在有些人虽然学佛多年了,对因果仍然愚昧无知,甚至还存在种种误解,这种人的学佛肯定是不会成功的。我对这样的佛教徒非常担心。

以上从正面宣说了“辛勤如山王,不如积星福”之理。由于这些因果的道理非常深奥,不是凡夫现量的境界,所以我们主要以教证和公案抉择。如果对此理还有疑惑,我们可以从反面来宣说这个道理。

如果有人认为,不需要福德、仅以努力就能够积累财富,那为什么到处可以看到:有些人终生勤勤恳恳,每天早出晚归,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积累财产上,却一辈子饱尝艰辛,今年富富有余,明年却一贫如洗,甚至死的时候没有烧一次焦烟的财物?请想想这是为什么?

有些人千方百计积累财富:搜刮信财亡财,偷盗掠夺,打猎杀生(以造恶业的方式寻求财富,不但不会如愿以偿,反而有巨大的过失,下文对此有专门阐述),经商务农,外出打工……用尽了一切手段,简直就像“从石头里抽出血,从鸟儿体内吸出骨髓”一样,这些人为积累财富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尽管日日夜夜如此精勤,他们也只能勉强糊口而一无所剩,甚至连维持生活也很困难。

有些人可能会想:是不是这些人的能力、智慧不够,才落得如此贫穷?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福报,即使他再有能力和智慧也没有用。许多非常有能力、有智慧的人,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积累财富,可是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命运。有些硕士、博士的智慧应该说没有任何问题,可他们就是找不到工作。我在汉地遇到过一些人,虽然很有才华,但令我难以相信的是,他们一个月只能拿两百多块钱的工资。以前我超度过一个人,这个人的家是一个破烂的房子,家中仅有一个陈旧的钢炉和一个茶壶,食物就是两三斤糌粑,除此之外什么东西都没有。据说这个人的智慧很不错,而且也很能干,但他一辈子苦干,死时就是这副凄凉的光景。

所以一个人如果福报不够,再有智慧、能力也得不到财富,即使偶尔得到少许财富,有些损耗鬼也会暗中作祟,将他们的财富逐渐损耗殆尽。有些人好不容易有了一点钱,但过不了多久就一分不剩,自己也经常怨自己:我怎么花钱这么厉害!学院有些女众天天埋怨自己:我的钱这么快就没了,是不是零食吃得太多了,以后再也不能这么贪吃了!其实,这些人也没必要老是埋怨自己,如果福报稍微大一点,钱也不至于流得那么快。

与那些历尽艰辛却依然贫困潦倒的人相反,有些人根本不需要任何勤作,一切财产都是不劳而获,无财不需要寻求,有财不容易耗尽,无论到哪里,受用都会自然现前,就像《入行论》中所说的“由行所思善,无论至何处,福报皆现前,供以善果德”一样,这就是在感受往昔所积累的福德的果报。

人和人的差别就是这么大。甚至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姊妹的命运也截然不同:有些历经艰辛却贫穷度日,有些未加勤作却财源滚滚。这样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今生的苦乐跟前世的业有关,否则根本无法解释这些现象。很多人说苦乐都是“命”,但我们对所谓的“命”深入分析,除了佛法的因果律之外也没有其他的。现在有些人不懂因果,总是怨天尤人,有的抱怨父母,有的抱怨领导,有的抱怨政策不好,有的抱怨老天爷。其实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如果这些人知道自己前世造了什么业,肯定会心平气和的。佛经中讲得很清楚,“施心无所逆,于财无吝惜,信解诸佛法,生生获财富”,如果前世不违逆求乞者的心意,并且对所施物不生吝惜,后世自然会获得财富。如果前世没有积累资粮,父母再好,领导再关心你,政策再优越,自己也不可能获得财富。

以一个比喻来说明此理:只有在田里播下种子,才会有五谷丰登的好收成,如果没有在田里播下种子,再怎样辛勤耕耘也终将一无所获。同样的道理,要成为富裕之人,必须上供下施,如果没有积累资粮,只是拼命地经商、务农、打工,怎么可能成为富裕之人呢?

《杂宝藏经》中有一则公案:以前有兄弟二人,他们的生活很贫困。哥哥让弟弟去种田,他自己每天到神庙祈求毗摩天,希望天神能赐给自己财富。有一天,毗摩天变成弟弟的样子来到哥哥身边,哥哥责怪他:“你为什么不去种地,到这里来干什么?”天神回答说:“你在神庙日夜祈祷,希望发财,我今天想效仿你。”哥哥说:“你不去老老实实种田,怎么可能收获庄稼?”天神反问道:“真的要种田才能有收获吗?”哥哥不能回答。这时毗摩天现出天身,告诉哥哥:“你往昔没有布施,所以很贫穷,现在你求我又有什么用呢?就像即使祈祷百千万天神,希望冬天的庵婆罗树能结出果实,这终究是不可能的。你也是这样,以前没有修因,现在即便向我希求财富,我也没办法帮你。”现在有些佛教徒很想发财,天天抱着财神像苦苦哀求,当然有信心非常好,也许财神真的会出现,但财富会不会出现很难说。财富与福报有直接的关系,这些人如果想发财,应该去作一些功德,若能在殊胜的对境前作功德,即生也可能会成熟果报。

以上从正反两方面详细分析之后,对于“辛勤如山王,不如积星福”的道理,我想每一个人都应该能接受了吧。

既然今生的安乐来自前世的积福,那么同样,来世的安乐也取决于今生的积福。人不是活了这辈子就完事了,如果没有从轮回中解脱,这辈子之后还有无数的生世。因此,如同要为明天的生活有所准备一样,我们也应当对后世有所准备。除了噶当派古德那样的修行人外,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贫穷,谁都愿意成为富裕之人,拥有比较丰裕的财富时,可能都会有一些舒心的微笑。因此,如果想避免来世贫穷的命运,现在就一定要广积福德,不管再怎么困难,也要想尽办法积福,如果现在不努力,死后想积福也来不及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我们提到,有些人为了成为富裕之人,从事偷盗、掠夺、打猎等恶业,这在当今时代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人的所想与所行完全是背道而驰。《法句经》中说:“行恶得恶,如种苦种……习善得善,亦如种甜。”意思是说,造恶业必定会得恶果,就像播下苦种出现苦果一样,行持善法必定会得到善果,就像播下甜种出现甜果一样。所以妄图以造恶业来发财,这完全是颠倒的想法。

即便以造恶业的方式暂时获得了财富,但在有智慧的人看来,这种不清净的财富根本不值得羡慕。如果一个学生经常偷东西,暂时他也许会很快乐——每天都有钱买零食吃,但这种快乐不会长久,总有一天他的恶行会暴露,那时等待他的只有痛苦。因此,造恶业也许暂时能获得一些财富,但将来必定会感受痛苦的果报,佛经中也说:巧取豪夺者要以贫穷还债。所以,我们没必要为了现世的温饱,而令此身成为恶趣的坠石。如果以造恶业而苟活于世,这就和鹞鹰、豺狼等旁生没有区别了。

在如今的浊世,人们普遍没有三世因果的世间正见,由此导致大多数人为了眼前的利益,日日夜夜肆无忌惮地造作严重的恶业,最终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许多痛苦。如果有了因果正见,公务员不会贪污、受贿,商人也不会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人人都会自觉地按因果行事,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人间的净土。因此,这个时代的人们非常需要佛教的因果观,我们也祈愿诸佛菩萨大力加持,让人们都拥有清净的因果正见。

第三十六课

在正式讲课之前,首先讲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大家应当以三殊胜摄持来听闻佛法,最初要发菩提心、中间要专注听闻、最后要如理回向。尤其中间在听闻时,一定要如理如法,心不能向外散乱、过于内收,身体要杜绝来回走动、吃东西等不如法的行为。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佛法教育,以前外面的很多居士不懂闻法规矩,在听闻佛法时许多行为不太如法,现在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很多人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前一段时间,我在一些城市作了突击调查,我悄悄到一些听课现场去观察,见到学员们都在认真地听法,希望大家今后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其次,在学习佛法时,佛友们不要有门户之见。阿弥陀佛与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甚深的因缘,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和加持,能够轻而易举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每个人都应当学习、修持净土法门。许多人虽然属于不同的教派,有自己的传承上师,但在希求往生极乐世界这一点上,我觉得大家都是相同的。大乘的各宗各派都有净土法门,这些法都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在最初发菩提心、中间行持六度万行、最终往生极乐世界上都没有区别,就像上山虽然有不同的道路,但最终的目的都是登上山顶。我看过宗喀巴大师净土方面的教言,基本上与麦彭仁波切净土方面的教言相同。

因此,内道各宗派教言的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究竟的密义和最终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所以各派佛弟子完全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自从法王如意宝建立喇荣五明佛学院以来,藏汉各教派的四众弟子纷纷到学院求学宁玛巴法要。我出家的寺庙(炉霍县多芒寺)属于宁玛巴的白玉派,因此我算是白玉派的弟子,但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白玉派,就不学习、修持其他教派的法。现在各宗各派的弟子,大家都在精进地学习佛法,我觉得这是很好的现象。学习其他教派的法并不意味着舍弃自己的宗派和上师,前一段时间有些人问我:“修上师瑜伽时,不观想法王如意宝,观想自己以前的上师行不行?”我说:“完全可以,如果你的法脉和我们不同,你完全可以观想本派的上师。”

佛教的各个清净宗派都有真实的解脱道。在迦叶佛时代,哲哲国王曾梦见十八个人在争扯一块布,各人手中所获均完整不破。迦叶佛解释说,这预示着释迦牟尼佛的声闻教法分成十八部,但每一部都有真实的解脱道。佛法从印度传入藏地和汉地后,出现了许多宗派法脉,各派的祖师在慈悲和智慧方面没有差别,这些教派也都有真实的解脱道。所以佛教徒应当团结起来,共同弘扬佛法。

从总体上看,现在各派的佛教徒很团结,但也有人因为不太懂佛法,很轻率地毁谤其他宗派。如现在有些人经常毁谤藏传佛教。我认为这些人要么是不明正理,要么是别有用心。真正要以理破斥藏传佛法是很困难的,我学习了这么多年藏传佛法,根本没有发现它有任何不合理之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有个别藏传佛教徒的行为不如法,但这是人的过失,不是法的过失。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不如法的人,佛世时有些人的行为不如法,汉地有些佛教徒的行为也很不如法,但我们不能把这些人的过失归于佛法。

此外,还要向道友们提醒,我在讲法时引用了不少教证和公案,希望大家能记住这些内容,这对自己的修行非常有利。佛经云:“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如果心中恒时有佛的教言,自己就会得到佛的加持。而世间的一些语言,像有些流行歌曲就没必要去记,这些绮语只会染污自己的相续,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有些人看到不清净的东西后记得特别清楚,好像有不忘陀罗尼一样,而看了佛教的教证和公案以后,一会儿就忘得干干净净。以前有一个人帮我校对《释迦牟尼佛广传》,平时他记性很不错,谈起好莱坞电影来滔滔不绝,而《释迦牟尼佛广传》中的一个简单的故事,他却总是记不住,后来他自己也不好意思,一个劲向我道歉:“堪布仁波切,实在对不起!实在对不起!”这样不是很好。

下面开始讲正课。昨天我们讲到,有些人因为不明因果之理,企图依靠杀生等造恶业的途径来致富。下面继续讲这个问题。

一般来讲,从事杀生的人每次的收入都很多,但这些人最终是不会富裕的。有些猎人天天打猎,有时候一天能猎杀好几只獐子和鹿,獐子的腹部有麝香,鹿头上有鹿茸,这些都是非常昂贵的药材,每次出售能得到许多钱,如果按照每次获得的收入来看,这些人应该非常富裕,但事实上,这些人往往非常贫困,甚至负债累累。汉地也有这种情况,有些人承包了养鸡场、养鱼塘,还有些人天天在市场杀鸡、杀鱼,虽然每天都有许多收入,可是这些人并不富裕。

如果钱财的来源不清净,即使暂时收入很不错,但最终不会有任何实义。藏地有“无功德者之信财,罪犯骗子之受用,得时虽有积时无,积财无有实义也”的说法。意思是说,没有清净戒律和闻思修行功德的出家人聚敛大量的信财,在家人通过杀生、欺诈等途径得到钱财,这些钱财在获得时好像很丰厚,但最终不会积累下来,很快就会以各种因缘耗尽。所以千万不要以邪命养活,如果以邪命养活,暂时也许会比较富裕,但这不会长久,而且这种财富对自他都有害处,不仅自己死后会堕入恶趣,甚至与自己结缘的人死后也会堕入恶趣。

如果观察一些杀生之家,不难看出这些人都活得非常可怜。藏地的许多猎人家穷得一无所有,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这些猎人家一般都没有牦牛,因为他们一贯杀生,牦牛基本上都被杀光了,即使有一些牦牛,也不产酥油和牛奶。他们的食物也没有精华和营养,家里的每个人都面无光泽、无精打采,看上去就像饿鬼一样。藏地常有这样的说法:“这家人经常杀生,他们家肯定有损耗鬼,在他家做客连一顿饭都吃不饱。”

为什么从事打猎的人会如此可怜呢?因为野兽是非人的家畜,如果杀了这些动物,非人们会跟随猎人来到他们家,悄悄地夺去他们家的福寿。以前我翻译过《烟酒杀生过患》一书,里面有很多莲花生大士的教言,莲花生大士说:狮子、大象、龙是天人的牲畜,马熊、狼、豺是魔的牲畜,雪鹿、猞猁、岩羊是妖精的牲畜,鱼、毒蛇、蛇是龙的牲畜,虎、豹、鹿是星曜的牲畜,狐狸、猴子、獐子是独角罗刹的牲畜,羚羊、穴熊、山兔是鬼王的牲畜,如果猎杀这些旁生,就会激怒许多天龙鬼神,他们如果不高兴,就会给人带来许多灾难。

人与动物、人与环境之间是息息相关的,现代人不懂这些奥秘,肆无忌惮地猎杀野兽,破坏自然环境,最终必定会自食苦果。有的人精神癫狂,罹患种种怪病,有些地方出现各种自然灾害,这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尤其是在汉地,有些人天天杀蛇杀鱼,这直接损害了龙王的利益,这些人肯定会遭到龙王的报复。法王如意宝曾经讲过,龙王跟其他的非人不相同,它不轻易害人,一旦它害人,也不会轻易放下。有些造恶业的人长期罹患怪病,这有可能就是遭到龙王的报复。

我觉得现代人很需要了解这些道理。可是有些人的分别念很重,不仅自己不懂这些道理,还经常以一些相似的理由来驳斥这些道理,最终自欺欺人、毁坏自他。道友们不要学这些愚人,一定要诚信这些道理,大家要保护周围的动物、环境,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样自己的生活和修行才会吉祥顺利。

总而言之,妄图以造恶业来致富,这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而且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痛苦。

如果想真正拥有财富,唯一的办法就是精勤积累福德。因此,所有的人都需要积累福德,不管有钱人还是没有钱的人,都应尽己所能地慷慨供施。拥有万贯家财的富豪可以供养大象、骏马等,一贫如洗的穷人也可以供养针线、油灯等。其实人再穷,还是有一点点财产的,只不过有些人觉得微小的供施没有意义,所以就轻易放弃了积累福德的机会。有些人认为:别人供养了一万块钱,我才供养一块钱,这太不好意思了,还不如不供养。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如果一个富人有一百万元,他拿出一万元作供养,而一个穷人有一百元,他拿出一元钱作供养,他们都拿出了全部财产的百分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个人的供养是一样的。

2007 年 2 月 16 日,安南卸任联合国秘书长的职务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在那次晚宴上,比尔•盖茨捐了八百万美元,沃伦•巴菲特捐了三百万美元,但他们都没有成为晚宴的主角,而一位捐了三十美元二十五美分的小女孩却成为当天晚宴的主角。这个小女孩说了一句非常令人感动的话:“我知道受到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会拿出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钱,但这是我所有的钱!”虽然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捐了几百万美元,但这对他们来说是九牛一毛,那个小女孩虽然只捐了几十美元,但这是她所有的钱,这才是最为难得的。

我们还可以用供佛说明这个问题,许多经论中都说,如果有人欲往生极乐世界,要经常祈祷供养阿弥陀佛,但这些经论中并没有说:一定要拿许多钱作供养,阿弥陀佛才会接引你往生,如果供养的钱少,阿弥陀佛就不接引你往生。事实上,阿弥陀佛根本不会因为一个人供养的钱多,对他的态度就非常好,而另一个人供养的钱少,对他的态度就不好。我们能否得到阿弥陀佛的摄受,关键是看自己的心是什么状态,而不是看供养了多少钱,只要自己的心虔诚清净,就能与阿弥陀佛相应。

因此,积累福德并不在于钱,关键是自己的心,所以穷人完全有积累福德的机会。

对那些想摆脱贫穷的人来讲,与其长年累月辛辛苦苦地寻求财富,不如在遇到殊胜福田时作一次清净的供养;与其在百年之中以唾液作饮料来解渴、以空肠作腰带地辛勤劳作,这远不如在极乐法会期间作顶礼、转绕、皈依,或者观想阿弥陀佛后向空中撒一粒米作供养。如果这样缘三宝福田作功德,不仅能出生巨大的世俗福报,更重要的是能得到解脱。《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中说:“如是昼夜思维极乐世界无量寿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志心皈依顶礼供养。是人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这个教证讲得非常清楚,如果长期思维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并且至心祈祷、供养阿弥陀佛,此人命终后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现在我们有幸生而为人,又值遇了殊胜的三宝福田,此时一定不要空过人生,应当精勤积累资粮。

在一切福田中,具有圆满断证功德的佛陀是最殊胜的福田。《过去现在因果经》中说:“于诸福田中,佛福田为最,若欲求大果,当供佛福田。”《长阿含经》中说:“天及世间人,唯佛为最上,欲求大福者,当供养三宝。”所以,佛陀是一切福田中的最胜福田,如果想获得大福报,就应当精勤供养佛陀。现在虽然见不到真正的如来,但在佛像前作供养也能获得同样的功德。

有些人通过虔诚供佛,出生了非常稀奇的功德。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一位死后肉身不坏的“香河老人”,香河老人名叫周凤臣,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于 1992 年 11 月 24 日逝世,世寿八十八岁。老人去世后,家人遵照她生前的交待,将遗体安放在老家的土炕上,在没有任何防腐处理的情况下,经过十多个春秋,老人的遗体一直没有腐烂。许多人认为这是个谜。实际上,周凤臣老人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生前她有一个特别的习惯:每天早中晚三次供佛,一辈子从没有间断过。老人晚年行走不便,就扶着窗台、桌子一步一挪地挨到佛前供佛,实在动不了时,就在床上燃三炷香,让重外孙女帮她把香献到佛前。逢人送来水果、点心,老人都要先供佛,然后自己再食用。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老人对佛陀的供养一直没有中断。我想,周凤臣老人能成就不坏肉身,这也许就是供养的功德所致吧。藏族人也有随时供养的好习惯。前几天,有六个读书时的同学来看望我,我请他们喝酸奶,有三个人在喝之前,首先作献新供养,我说:“你们还可以,还有古人的传统,随喜你们。”其他三个人没有作献新就喝了,听了我的话,这三个人有点不好意思。

此外,僧众也是殊胜的福田,供养僧众的功德也非常大。《前行备忘录》中说:“‘活生生的佛陀、活生生的佛法、活生生的僧众。’供养僧众能够获得供养三宝的福德,供养佛、法虽然能得到供养的福德,却得不到对境接受的福德,而供养僧众既能得到供养的福德,也能得到接受的福德。”如果自己没有许多钱,在别人供斋时,即使随喜一袋奶粉,也能积累巨大的福德。最近有几个青海的藏族居士到佛学院供斋,虽然他们供养的钱不多,但看得出来,他们对僧众非常有信心,供养的心非常虔诚,我非常随喜他们的供养。

如果由于往昔没有积累福德,导致今生自己非常贫困,没有财物作真实供养,也可以用鲜花、净水、蓝天和白云等无主物作供养,甚至通过观想作意幻供养,这也能积累巨大的福德。寂天菩萨曾说:“福薄我贫穷,无余堪供财,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这种人确实是没有福报了。当然,现在很多人的行为有点颠倒,有钱人舍不得作真实供养,反而要去意幻供养,没钱人本来可以作意幻供养,但非要把所有的钱财供养出去。我觉得穷人应在保证生活的前提下作供养,没必要把全部财产都供养完,否则要想长期行持善法有一定的困难。当然,如果自己的心特别清净,供养的心非常真诚,确实把一切钱财看破了,那也可以毫无保留地作供养。

如果没有钱,只要心清净,即使供养土石也有很大的功德。以前佛陀与阿难去化缘,途中有两个小孩在路边玩耍,他们用土粉建造房屋等,并且说:“这是住房,这是仓库,这是如意宝。”一个小孩远远看见佛陀过来,生起了很大的欢喜心,于是捧了一把“如意宝”来到佛陀面前准备供养。由于他的个子太矮,够不着佛陀,便对另一个小孩说:“你弯下腰,我站在你身上把‘如意宝’供养世尊。”那个小孩照着他说的去做了。他站在同伴的背上,这时佛陀也将钵盂放低来接受他的供品,小孩把一捧土粉倒在世尊的钵盂里面。佛陀回过身来将钵盂交给阿难说:“将这些土粉和成泥涂在经堂的墙壁上。”并授记道:“这个孩童以供养一捧土粉的福德,于我涅槃百年后转生为南赡部洲的阿育王,另一个孩童变成他的大臣,阿育王将会在南赡部洲建造八万四千座佛塔。”

按理来讲,一捧土粉没有什么用处,但为了圆满这两个小孩的福德,佛陀却以慈悲心接受了他们的供养。佛陀的弟子们也有类似之举,曾经有一位患麻风病的女人供养迦叶尊者一碗米汤,当时有一只蚊子落入汤里,麻风女试图除去蚊子,结果手指断落于米汤中。迦叶尊者为了满麻风女的心愿,没有任何嫌弃心地享用了这一碗米汤。麻风女因此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死后转生到了三十三天。诸圣者们为了让众生积累福德,就是这样做的。但现在有些出家人却不是这样,施主们辛辛苦苦地做好饭菜,但有些人在应供时却挑三拣四,觉得这也不好吃、那也不好吃。我觉得这样的行为很不好。即使施主供养的物品不是很好,但为了让他们积累资粮,出家人也要以欢喜心享用。如果有些供品自己实在用不上,也要合理地用在其他方面,尽量不要浪费施主的财物。

如佛陀授记的那样,佛陀涅槃一百年后,阿育王在印度出世,他在位期间极力护持佛教,推动对佛经进行了第三次集结,修建了八万四千座佛塔,还在许多佛教圣地树立了纪念石柱。以前我去印度时,在佛陀诞生地见到了阿育王立的石柱,上面铭刻着阿育王的敕文:“……这里是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印度的许多圣地都有阿育王立的石柱,现在看来这些石柱很有意义,因为可能是为了搞旅游,现在印度出现了许多真真假假的圣地,一般人也无法辨认到底哪里是真的、哪里是假的,但只要有阿育王石柱的地方,肯定是真正的圣地。阿育王对佛教的贡献非常大,他是佛教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大护法,他的果报就是供养世尊一捧土粉得来的。看了他的故事,有些没有钱的人应该有所启发,知道该如何做了吧。

有些人由于没有福德,始终过着贫寒的生活,这种人一辈子辛勤劳作也无法获得的财物,具有福德的人一天便可以获得。

从前王舍城有一对婆罗门夫妻,他们无论如何勤劳,始终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最终沦为沿街乞讨的乞丐。有一次,他们听说供养僧众斋食能变得富裕,夫妻俩便将当乞丐、雇工得来的食品供养僧众,当天婆罗门女也受了斋戒。那一天胜光王到城外游玩,在返回途中遇到一个被绑在树上、濒临死亡的囚犯。囚犯向国王索要食物,国王随口答应了。可是国王一回到王舍城,就忘了这件事,到了午夜才想起来。因为王舍城外半夜三更到处是魔鬼罗刹,所以谁也不敢去送食物。国王下令:“在我的国境内,如果有人能于此时送饭给那个囚犯,奖赏黄金一千两。”其他人谁也不敢前往。那位婆罗门女心想:我今天受了八关斋戒,一定不会遭到鬼魔加害。于是她从国王那里领取了饮食,毫不犹豫地向王舍城外走去。在路上,她遇到一个刚生下五百个孩子的罗刹女,那个罗刹女非常饥饿,准备前来吃掉婆罗门女。此时她立即忆念斋戒。罗刹女知道后惊恐不已,请求道:“优婆夷,请你布施我一点饮食吧!”

有些人胆子特别小,晚上一个人上厕所都不敢,其实只要受持八关斋戒以上的戒律,根本不会受到鬼神的伤害,但关键是要忆念相续中的戒体,如果能这样想,鬼神知道后就会离开。如果是出家人,也可以忆念自己身穿的法衣,这也能遣除鬼魔的危害。《地藏十轮经》中说:“善男子。当观如是过去罗刹。虽受无暇饿鬼趣身。吸人精气饮啖血肉。恶心炽盛无有慈悲。而见无戒剃除须发。以片袈裟挂其颈者。即便右绕尊重顶礼恭敬赞颂无损害心。”此外,如果随身携带佛经、法器,也能遣除鬼魔的危害。当年莲花生大士在尼泊尔的洋列秀山洞修行时,当地许多非人制造违缘,莲师派遣弟子从印度迎请《金刚橛续》,法本刚刚拿来,做障碍的非人都吓跑了。

那个婆罗门女施给了罗刹女少许食物,以斋戒的加持力,少量的食物变成了许多食物,罗刹女和它的孩子们都得以满足。罗刹女十分高兴地告诉她:“我住的这个地方有一个金瓶,我把它供养给您!”在剩下的路途中,她又饶益了另外几个鬼神,那些鬼神也供养了她三个金瓶。她将饮食交给犯人后便返回王舍城。胜光王将一千两黄金也赏给她。从此以后,夫妻俩变得非常富裕。他们知道这是供养僧众的福报所致,就更精勤地供养僧众,结果变得越来越富有。后来,那位婆罗门成了胜光王的大臣。

我想起认识的一个藏族商人。以前他生意不景气时,曾到一座寺院供养僧众,当时他供养的财物很少,供养之后,他很快就卖古董发财了。前一段时间,他又到那座寺院作功德,发心为寺院修桥,给僧众供斋,还帮寺院的上师印了许多经书。

从这对婆罗门夫妻的经历可以看出,仅以乞讨得来的饮食供养僧众,以及受持一天的斋戒,现世中也会成熟如是的果报,更不用说后世的广大果报了。

大家要多看这方面的公案,这会引发自己对作供养的信心。我记得在《佛说诸德福田经》中讲了许多供养的公案,经中记载:有一个长者之子,曾供养僧众一枚药果,以此果报他在九十一劫中转生于人天善趣,每一世都尊荣富贵,相好庄严,而且从来没有生过病,最后值遇释迦牟尼佛而成就阿罗汉道。还有一部经中记载,以前有一个人看见佛塔前供的花枯萎了,他重新供上新鲜的花,以此功德,他在九十一劫中不堕恶趣,享受人天的安乐。看了这些公案后,大家应该明白供养的功德,希望不要把这些道理停留在了解的层面,应当尽量去作上供下施,要经常在阿弥陀佛前作供养,并回向令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第三十七课

我们应当经常忆念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任何悦意的外境时,都要以心缘取来供养阿弥陀佛及其眷属,这样很容易就能积累广大的资粮,这就是所谓的修行。有些人认为,只有紧闭房门、闭目打坐才是修行,而行住坐卧中忆念上师三宝,为佛法和众生做事情不是修行。其实,只要能以信心和菩提心摄持,一个人的任何所作所为都是修行。

下面继续宣讲应当精勤供养之理。在现实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通过辛勤劳作获得钱财,或者以往昔积累的资粮现前而拥有钱财时,人们往往没有布施的心;当有了布施的心时,人们往往又没有钱财。有个人以前拥有上亿元的资产,但那时他经常在不清净的场合过花天酒地的生活,从来没有想过要作上供下施,后来他生起了上供下施的心,但所有的财产已经耗尽了,不要说上供下施,甚至连维持生活都成了问题。他经常感慨地说:“唉!我以前太奢侈了,为什么那时没有想到作供养呢?”

布施的心和钱财很难同时具足,所以在有钱财时,应尽量供养三宝。有些人担心:如果经常作供养,自己的财产会不会很快耗尽?其实,就像佛经中讲的那样,布施可以得福,越作布施福报就会越大,所以这些人应该放下顾虑,趁有钱财时多作供养,如果有钱时不作供养,以后没钱的时候,再想作供养也没有能力了。因此,每个人要尽量拿出维持生活之外的财产作供养,有钱供钱,有物供物,甚至自己用不上的东西也可以供养,这些用不上的东西与其浪费掉,还不如用来积累资粮。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钱财,就绝对无法作供养。有些人觉得:我前世没有积累资粮,现在一点福报都没有,我是没有办法积福了!其实,只要自己有心,没有钱财还是可以积累福德。佛经中讲了七种不花钱而能获大果报的布施:一、眼施,以和善的目光看别人;二、和颜悦色施,以和蔼悦意的表情对待别人;三、言辞施,对别人宣说柔和的语言;四、身施,起立、迎送、礼拜父母师长,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别人;五、心施,以善良、恭敬之心对待别人;六、床座施,为父母师长铺设座位,或者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人坐;七、房舍施,将自己的房子提供给别人住。所以只要有供养的意乐,就会有作供养的机会,即使你没有财产,也可以用身口意来善待别人,这一点任何人都能做到。

下面讲几则穷人舍财作供养的公案。

从前有一对夫妻,当他们财产富足时未能上供下施,后来他们的财产全部用光了,沦为一无所有的乞丐。他们担心以后生生世世都会成为乞丐,便想对僧众作供养。这对夫妻在空空的仓库里仔细寻找,结果竟然找到了一枚金币,他们将金币放在装满净水的瓶子里供养僧众,僧众用这瓶水来洗脚,并用金币买了鲜花,从而享用了他们的供品。以此福德,这对夫妻无论转生于何处,刚一出生,家中便会出现一个纵广八肘的水井,而且井中能随欲出生金银财宝。

在这个公案中,僧众把供养的财物都用上了,这对施主是非常有利的。施主的钱财来之不易,除了极少数福报现前的人,一般人都需要勤作才能得到财产,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付出许多血汗,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别人供养的财物。但有些修行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有时候施主很不容易得到一些钱财,当他们恭恭敬敬地献上供品时,这些修行人不但不欢喜接受,反而说一些刺伤人心的语言。这样做是很不好的。作为一个出家人,当自己受到别人的供养时,为了护持施主的善心,不管供养的物品合不合心,都应该尽量欢喜接受,为了让施主得福,也要合理使用这些供品,如果自己实在用不上,也不能丢弃浪费,应该转用在其他合理的方面。

大家还需要注意的是,接受别人的供养后,不要忘了替施主回向。即使是具足一切功德的释迦牟尼佛,在接受供养后都要为施主作回向,我们这样的凡夫更应如此。我去泰国时对这一点深有感触,泰国的出家人受供后,必定会为施主念经回向。这种做法很符合世尊的教规,接受供养者也能避免染上虚耗信财的罪垢。今后大家收到供养后,不能像世间人那样说句“谢谢”就了事,最好当场作回向,如果当时不方便,过后应该及时作回向。

记得我刚出家时学过一遍《极乐愿文大疏》,那时自己对因果方面特别谨慎,也算比较苦行,别人供养十元钱,我都担心消受不了,一定要给施主念一万遍观音心咒。但凡夫人有一个毛病,如果经常受到许多人的恭敬,自己渐渐就会生起傲慢心,在一些细微的因果取舍方面就不会很谨慎了。现在一方面法务比较繁忙,一方面自己的修行比较差,别人即使供养很多财物,有时候连念一遍《普贤行愿品》作回向都没有。有时候我想:自己接受了这么多信财、亡财,如果没有好好给施主念经回向,死后肯定要用自己的血肉来补偿施主,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不如现在早点给施主们念经回向。我常有这样的想法:人生非常短暂,如果当一个普通的修行人,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什么供养都没有,这样过一辈子才是清净的,临死时也不会有许多信财和亡财的债务,如果能这样度过一生该多么快乐啊!每当看到那些过得很清贫的修行人,自己总是非常羡慕他们,也经常默默地发愿:但愿我生生世世都能成为这样的修行人。

刚才那对夫妻以供养僧众的福德,后世无论转生于何处,家中都会出现一口能出生金银财宝的水井。从世间的眼光看,这似乎有点太玄了,但这的确是事实。有福报的人家里出现财宝是很正常的事。前年我去东北一个油田时,有些人的地里一挖就能出油,这些人很快就发财了,而他们的邻居在地里怎么挖也不出油。藏地也有这样的情况,在炉霍、道孚那一带,有些人家的田里能挖出许多金子,而紧挨着的人家的田里怎么挖也挖不出金子。所以人和人的福报的确有差别。

要想致富,必须要有福报。有些人想:我这么聪明能干,为什么发不了财?其实聪明能干不等于有福报,如果前世没有积累资粮,再聪明能干也没有用,甚至连饭碗都找不到。而前世积累过资粮的人,即使不是很聪明能干,也照样能发大财。我认识有些大老板,他们连字都不会写,每次签名的时候都很麻烦,想找别人代签,别人也不愿意,实在没办法就随便画一个符号,但他们的财富却远远超过很多知识分子。

通过上面这对夫妻的公案,大家应当认识到,僧众是非常殊胜的福田,供养僧宝福田能够出生巨大的功德。我一直有这样的观点,具有福报者才会值遇殊胜的福田,而没有福报者很难值遇,即使遇到了也不一定会生起信心。去年我们学院的大经堂竣工后,很多喇嘛都赞叹说:“现在每天有那么多僧众在经堂里闻思修行,这些施主们的福报真大啊!”而有些人在作慈善方面很有兴趣,他们愿意建学校、修桥、筑路,但对供养僧宝福田却没有兴趣,这就是福报不够的表现。

还有些人喜欢供养个人,这也特别需要慎重。当然,如果上师是具相的善知识,他为弟子指示了真正的解脱道,弟子供养他肯定有功德。甚至弟子的信心特别大的话,即使上师不懂佛法,也没有为弟子开示佛法,供养他也能获得利益。佛经中有一则公案,以前有一位优婆夷经常供养僧众,她每天请一位僧人应供,每次供养完之后,她都要请僧人开示佛法。有一次轮到一位老比丘应供,由于这位比丘出家很晚,对佛法一窍不通,所以不愿意去应供。但僧众要求必须去应供,最后他只好硬着头皮去了。老比丘吃完饭后,优婆夷铺设了高大的法座,请他坐上去说法,自己在下面恭恭敬敬地闭目听闻。老比丘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出要讲什么佛法,他特别不好意思,最后非常惭愧地自言自语道:“愚无所知实在是痛苦之本啊。”说完,趁优婆夷闭目之际,就悄悄溜回寺院了。听了老比丘的话,这位优婆夷便开始思维:愚无所知是指十二因缘的根本,由此导致生死不绝,感受无量的痛苦……通过认真思维,她当下获得了须陀洹果。开悟之后,优婆夷非常感谢老比丘的“传法”,于是带上丰盛的供品到寺院找他。老比丘听说优婆夷来了,以为她要找自己算账,吓得到处躲藏。最终优婆夷还是找到了老比丘,感谢了他传法的恩德。老比丘觉得非常惭愧:自己接受了别人的供养,连一句佛法都没讲,结果人家已经开悟成为圣者了,而自己却还是个凡夫。老比丘因此而精进修行,后来也获得了须陀洹果。因此,对信心特别大的人来说,供养个人也能获得大利益。关键是看自己的信心,大家要观察善知识的功德,不能观察善知识的过失。佛经中说,一个人在漆黑的夜晚拿着火把做向导,即使他长相丑陋、衣著破烂,我们也应跟随这个人,不能因为有一些缺陷就舍弃他,否则自己会迷失方向;同样,只要善知识有菩提心和正知正见,即使他存在长相不庄严、说话不好听、身体有缺陷等过失,我们也没有必要舍弃他。

但一般来讲,对个人作供养比较容易产生后悔心,而供养僧众不容易产生后悔心,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觉得大家今后最好是供养僧众。汉地有些人刚开始信心特别大,对上师作种种丰盛的供养,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他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要求上师把以前供养的财物还给他。以前一个汉地的居士和一个藏地的上师打官司,居士说:“我以前供养过你许多钱财,现在你必须还给我。”上师说:“我以前给你传过许多法,如果要我还供养,那你必须把法还给我。”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影响非常不好。

今后大家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如果你真要依止某人,事先必须做好观察,按照《上师供讲义》的要求,弟子应该观察上师十二年,确定是真正的善知识后,才能去依止。但现在有些人就像华智仁波切所说的“饿狗遇到肉一样”,遇到一个上师后根本不去观察,随随便便就依止。前一段时间,有个人打电话问我:“我们这里来了一位上师,据说他要举行灌顶,我想去参加灌顶,但不知道他是不是合格的上师?”我说:“这个上师是谁啊?”“他今天刚到,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在世间,找对象都要反复观察,看对方的财富、人品、门第怎么样,可是在依止上师这么重要的事情上,有些人连最基本的观察都不作,就非常盲目地去依止,这样最终会得到什么结果?很可能师徒互相毁谤,最后双方都被毁坏。如果是结婚,两个人过不下去可以离婚,可佛法不是这样,一旦师徒之间结上法缘,绝对不能互相舍弃,否则会导致非常可怕的后果。

需要说明的是,许多汉地的居士因为没有观察,结果被一些藏地的假上师骗了,这些人由此对整个藏传佛教产生邪见,从此以后到处毁谤藏传佛法。其实,这些人应该怪自己不懂依止上师的程序,不能把过失一股脑推到藏传佛教上。藏传佛教本身是非常清净的,只不过有些藏传佛教徒的行为不如法而已。不仅藏传佛教有这种现象,在汉传佛教中,由于有些修行人的行为不如法,也导致了世人的讥嫌,但这并不能说明汉传佛教有过失。所以我们应该把人和法分开,现在有些人根本不加区分,轻率地将个人的过失推到整个佛法上,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我在《密宗断惑论》里面,对这些问题也作了分析,大家可以看一看。

下面我们讲一个贫女供衣的公案。以前印度有一位富裕的施主,他家生了一个相貌端庄的女儿,她刚出生时就身著一件珍宝白衣,而且这件白衣也随着她的身体一起长大,因此父母给她取名为白母。这个女儿虔诚信仰佛教,后来她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她的白衣也自然变成了法衣,最后她证得了阿罗汉果。诸比丘问佛陀:“白母比丘尼往昔造了什么业,一生下来就有俱生的珍宝白衣,出家后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佛说:从前,有一对以乞讨为生的夫妻,他们仅有一件衣服,谁出去乞讨时便穿上那件衣服,另一个人就躺在土堆里。一次妻子说:“我们因往昔未曾积累福德而成为这种惨状,现在将这件衣服供养世尊来积累福德吧。”丈夫听后却不以为然。

现在许多家庭都是这样,要么妻子想供养三宝而丈夫不同意,要么丈夫想供养三宝而妻子不同意。有一个人对我说:“我是性格外向、对上师三宝有信心、喜欢作供养的人,而我的丈夫是性格内向、对上师三宝没有信心、非常吝啬的人,我们天天吵架。”许多夫妻虽然在一个房子里生活,但因为来自六道轮回的不同之处,性格、爱好自然会有所不同,有时候一个人说要看电视,另一个人说不要看电视,一个人说要吃稀饭,另一个人说要吃干饭,经常为一些小事吵吵闹闹,过得非常痛苦。

但那个妻子非常有主见,不管丈夫怎么反对,她还是决心作供养。有一天,她看见一位化缘的比丘,便躺在树叶下面,委托他将衣服供养佛陀。那位比丘代她将衣服供养了佛陀,佛陀为她作了回向。当地的王妃听说此事后非常随喜,将身上的一套衣服及所有的珍宝饰品都给了那位贫女,结果她即生就成了富裕之人,并且在许多世中都有与生俱来的妙衣。那位贫女即是现在的白母比丘尼。

本来一件旧衣服算不了什么,但这是贫女一家仅有的一件衣服,她能以毫无吝啬之心作供养,所以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果报。佛经中还有一个难陀贫女,她以乞讨到的一文钱供养佛陀一盏灯,这一文钱是她一天的全部收入,但她毫无吝啬地作了供养,从而获得了未来成佛的授记。想一想这些稀奇的因果,我们为什么不去作供养呢?当然她们供养的对境是圆满正等觉佛陀,在如今的末法时代,要值遇这样的对境很困难,但僧宝也是殊胜的福田,我们可以供养僧宝,这同样能积累巨大的福德。

《律藏》中说:“莫想善微小,无益而轻视,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智者渐积累,可圆胜福德。”《法句经》和《贤愚经》中也有类似的教证。意思是说,不要认为某些善法非常微小,所以就轻视而不去做,就像水滴逐渐积累可以盈满很大的容器一样,智者渐渐地积累微小的善根,最后就能圆满殊胜的福德。相反,如果吝惜钱财,不愿意作供养,这种人舍身之后必定会转生饿鬼中受苦。佛经中说:“惜财不布施,藏举恐人知,舍身空手去,饿鬼中受苦。”现在许多人虽然很有钱,但他们一直牢牢地抓着自己的钱,从来不肯作上供下施,这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一个人生前再怎么执著钱财,死后这些钱财也只能留在人间,不可能被带到后世。因此,我们应当从微小的善法开始积累资粮。在积累资粮时,除了个别利根者之外,一般人都需要长期行持。《无量寿经》中说:“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因此,如果能长期积资行善,一定会拥有光明和安乐,即使今生没有获得成就,来世也会获得成就。

不仅自己要精进积累资粮,我们也要以种种方便令众生积累资粮。有些居士的父母特别吝啬,如果正面劝他们作上供下施,也许他们永远都不会去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父母的钱包里拿一些钱去放生、布施,表面上看这是偷父母的钱,实际上是在利益他们。有些居士曾经问我:“我很想让父母行持善法,但他们根本不信佛,我该怎么办?”我说:“如果实在不行,你可以骗他们,说你今天特别忙,要他们帮你磕三个头。”他们按我说的办了以后,父母也确实磕了头。

我们这样做是有据可依的,佛陀和一些高僧大德为了让众生积累资粮,有时候也会采取各种方便。比如,佛陀曾经让一个婆罗门童子说一句“我不要”,以此令他种下了未来获得解脱的善根。《百业经》中记载:以前有一位施主供养世尊甘美的食物,一个婆罗门童子看到后,飞快地跑到佛陀面前祈求:“把它给我吧!”佛陀对他说:“你说一句‘我不要’,我就给你。”婆罗门童子迫不及待地说了后,佛陀就慈悲地将食物给他了。事后,诸比丘问佛:“为什么世尊初时不给他食物,要他说‘我不要’后再给他?”佛说:“此婆罗门童子的贪心很重,在过去的百千世中,无论他见到什么食物都说‘给我吧’,从来没有说过‘我不要’。今天他说了一句‘我不要’,以此善根,将来他会在山王如来教法下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位。”以前华智仁波切也曾以各种方便让贫穷的人积累资粮,如在举行极乐法会时,他老人家经常让参加法会的乞丐们去乞讨,并要求将乞讨得来的饮食供养他。华智仁波切并不是无法得到供养,而是为了让这些乞丐积累资粮才这样做的。

华智仁波切的许多故事都与乞丐有关。有一次,华智仁波切到石渠主持极乐法会,路上遇到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也去参加极乐法会。见到她们孤儿寡母很可怜,尊者便背起一个孩子与她们同行。有时候尊者背着孩子去化缘,有时候女人抱着小孩子去乞讨,有时候大孩子去乞讨,他们共同分享乞讨来的食物,人们都以为他们是一家人。这样朝夕相处一段时间后,那个女人觉得“老乞丐”为人忠厚、心地善良,便对他说:“我们孤儿寡母一路上多亏你照顾,你也是孤身一人,不如我们一起生活吧。”尊者说:“这件事以后再说吧。”法会前一天,华智仁波切对那个女人说:“你们在此休息,今天我先走一步,明天法会中见。”女人说:“只差一天了,不如明天我们一起去吧。”尊者说:“不行,我必须先走。”

次日,华智仁波切登上法座,在传法之前对众人说:“本来我不接受供养,但今天我有一位特殊的客人,你们要供养财物尽管供养吧。”于是与会的信众纷纷供养。那个女人到了法会现场后,由于参加法会的人密密稠稠,她只是在远处模模糊糊地看见法座上的人,却看不清面容是什么样。她在人群中到处寻找,但一直没找到同路来的“老乞丐”。到了法会最后一天,她想:那个老头子也不管我们了,现在我应将乞讨到的这点财物供养华智仁波切,一方面超度过世的亡夫,另一方面自己也种下善根。她来到法座前,恭敬而又惶恐地将微薄的财物举过头顶,当她抬头看时,才发现法座上的华智仁波切竟是为自己带孩子的“老乞丐”,她顿时目瞪口呆,想到昔日自己说过的话,不禁羞愧难当。华智仁波切慈祥地说:“我说过一定会让你们母子过得好,这些财物你全部拿去吧。”

南赡部洲是业力相杂之地,人和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别,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情。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父母对他们平等对待,他们分到的家产也相同,可是后来的生活却大不相同——有些过得富裕快乐,有些却过得贫穷痛苦。两户人家在同一个田地里播撒种子,一户人家的收成非常好,另一户的收成却很差。两个人同样从银行贷款做生意,有的人一下子就发财了,有的人连本钱都收不回来。两个人在同一个单位勤奋地工作,最后得到的结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学院的道友有出家人,也有在家人,每个人的福报也各不相同,有些福报大的修行人经常受到别人的恭维:“你的福报比较大,要不要你做东下馆子吃个饭……”而有些修行人生活一直非常困难,有个人曾伤心地对我说:“我实在是没有福报,吃的也没有、穿的也没有,家里也不给我寄钱。上师啊!我该怎么办呢?”

表面上看来,人和人之间的贫富差别好像是以一些偶然的因缘,或者以现世的勤奋等因缘所致,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富人的财产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由于他们聪明能干才致富的,而是由于他们往昔积累过福德所致。穷人之所以贫穷,既不是遭到别人掠夺,也不是因为不努力工作,而是由于他们往昔未曾积累资粮以及造恶业所导致。《三世因果经》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要想知道前世造了什么业,看一看现在感受的果报就会明白,要想知道后世将转生于何处,看看现在造的业也会知晓。所以我们一定要精进行持善法。当然,就像《慧海请问经》中所说的那样,“修善违缘多,造恶顺缘多”,行持善法并不是很容易,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违缘,但既然明白了善恶因果之理,再困难我们也要坚持下去。所有的高僧大德都是从布施、持戒开始,以坚强的毅力一步步地精进积累资粮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第三十八课

今天继续学习藏传净土法。现在我们讲的是供养支,对许多修行人来讲,这部分内容是不可缺少的,在座的道友们应当引起重视。在供养支这部分,喇拉曲智仁波切引用了大量的公案,道友们不要觉得,每天上课讲这么多故事有什么必要啊?其实,这些公案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些非常简单的故事,好像一看就懂,似乎用不着专门来讲,但如果认真思维,才会知道它们的意义非常深,而且如果以之对照自相续,也会发现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以前法王如意宝也经常传讲《百业经》、《贤愚经》、《释迦牟尼佛广传》等有许多公案的经论,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佛教的公案非常有意义,对促使弟子们断恶行善有很大的加持力。所以希望道友们不要轻视这些公案。

这里讲的公案都是喇拉曲智仁波切背下来的,并不是翻了很多书之后抄下来的。现在有些学者写文章要花许多时间查资料,然后才东拼西凑出一篇文章。而宁玛派的一些高僧大德完全不是这样,他们通过修行打开了智慧之灯,不管讲经说法还是著书立论,都能源源不断地流露出教证和公案,根本不需要苦思冥想,也不需要事先翻许多资料。原来有一个不信佛的公务员,他听法王如意宝讲课后非常惊讶:法王已经七十岁了,居然能流利地背诵那么多的教证和公案!当然,在有些具体情节上,喇拉曲智仁波切的说法和其他的经论略有不同,但凡夫人无法揣测圣者的金刚语,所以我们应该以恭敬心、欢喜心、希求心来学习,这才是对自己的相续最有利的。

下面继续讲供养支的道理。任何人都应当尽己所能地积累资粮,尤其是没有福报的人更需要积累资粮。在世间,最贫穷的人就是乞丐了,但这些人也应该从乞袋和乞碗中取出饮食来作上供下施。只要发心清净、善良,那么供养的供品没有多少、优劣之别,都能积累巨大的资粮。但我比较担心的是,如果真有乞丐从自己的口袋和碗里拿出东西来,有些出家人愿不愿意接受他们的供养?道友们不能认为:这些乞丐太肮脏了,我怎么能吃他的东西?如果谁有这样的想法,说明这个人的相续中还没有生起悲心。所以,如果今后真的有乞丐愿意供养,希望道友们不要有嫌弃之心,应当想到让这些可怜的众生积累资粮,并以欢喜心接受他们的供养。

下面我们看几则穷人作供养而得福的公案。

首先是贫女施灯的公案。从前舍卫城有一个四处流浪的乞女,她的名字叫做年嘎姆。当时,国王、大臣和施主们请佛陀和僧众应供并且供养许多油灯,见到这些富裕之人广作功德,她一方面非常随喜,另一方面暗自想:我往昔造了什么恶业而转为乞丐?现在虽然遇到三宝,却无有可积累福德的钱财。有一天,她乞讨到一枚铜币,于是到油店去买油,店主问:“一文钱只能买很少的油,你要这一点油做什么?”贫女说她想供灯,店主怜悯她的善心,于是多给了一倍的油。贫女非常欢喜,她做了一盏油灯,供在佛前,并发愿说:“今天我以小小的一盏灯供养佛,以此功德愿我将来具有智慧灯,并遣除一切众生的无明黑暗。”贫女顶礼如来后便离开了。

第二天,目犍连去收灯器时,其他的灯都已经熄灭了,唯独贫女供养的灯就像刚刚点燃一样燃烧着。目犍连想:白天点灯没有意义,也很浪费,应在晚上佛陀传法时再点。想到这里,他便去熄灭那盏油灯,但他用种种办法也无法熄灭那盏灯。世尊看见后说:“目犍连,停下来吧!身为声闻的你是无法熄灭这盏灯的,因为这盏灯是以利益诸多众生的广大发心供养的。”并授记道:“年嘎姆未来将会成佛,佛号灯光如来。”

做完供灯等善法后,及时作如理如法的回向发愿非常重要。现在在寺庙中烧香拜佛的人不少,但许多人的目的就是为了现世的利益,如四季平安、财源广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当然这些世间的愿并不是不能发,但这些世间善愿都不究竟,只有出世间的大愿才是最究竟的。我希望今后大家在供完灯后,应当像那位贫女那样,发愿获得如来的智慧明灯,并且遣除一切众生的无明黑暗。

如来的智慧能够遣除世间的一切无明黑暗,所以将其比喻为明灯。《华严经》中说:“慧灯破诸暗,是彼之境界。”《大集经》中说:“为令众生燃慧灯故。”在无上大圆满中,有所谓的自然慧灯,这种自然慧灯其实就是如来的究竟智慧,它能遣除世间一切众生的无明痴暗。当然,如果要在即生现前自然慧灯,除了少数修持大圆满获得成就的人以外,一般的人还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可以发愿获得这种自然慧灯。

藏地历来非常重视供灯。不管在寺院还是俗家,到处都有人供灯,有些藏族人还供长明灯,每隔一段时间添一点油、换一根灯芯,有些人的长明灯已经燃了三四十年了,从来都没有灭过。尤其是如果有人死了,即使他们家再穷,也要为亡人供四十九天灯。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对供灯非常有信心,也经常供酥油灯。酥油是藏族人的主要食物,夏季是产酥油的旺季,这时供灯的酥油都比较充裕,但到了冬季,夏天积累的酥油基本上都用完了,除了少数富裕的牧民以外,许多贫穷的牧民连吃的酥油都没有。当时我家的经济条件比较差,可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我家夏天每天至少要供一盏酥油灯,冬天每天供酥油灯有一定的困难,但至少在每个月的初八、十五也要供灯。我记得那时供灯的灯器质地也很差,不是现在的金银铜铁的灯器,而是一些灰黑色的陶土做的灯器。前一阵子我和童年的一个朋友聊天,他说自己保存着奶奶的一个灯器,也是灰黑色的陶土灯器,他觉得这种古老的灯器很有价值。我当时就想起我家的老灯器,但这些后来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在座的许多人以前没有供灯的习惯,有些人也许是不知道供灯的功德,有些人虽然大概知道一点,但没有引起重视,我希望大家今后要重视供灯。虽然汉地跟藏地的环境不同,也许家人和朋友不理解你的行为,但大家应该克服这些困难。我觉得每天供一盏灯或几盏灯不是很困难,即使做不到每天供灯,至少在一个月也要供几天灯,可以在每月的初八、十五、三十供几盏灯。这么一点事情,工作再忙的人都能做到。而且不管什么身份的人都应该供灯,以前法王如意宝要求学院每天集体供三千盏灯,不但是一般的出家人,许多活佛堪布都亲自去做这些事,现在我们学院依然每天不间断地供这么多盏灯。所以有些法师也不要认为:我是大法师,我不需要作供灯这样的小事!连目犍连那样的圣者都要亲自收灯器,所以法师也应该亲自去做。

从表面上看,在佛前供灯谁都能做到,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但实际上它的功德是无法言说的。如果经常作供灯,不仅来世能获得不可思议的果报,甚至今生的命运也会改善,如延长寿命、遣除厄运等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改造命运”。如果是决定要成熟果报的定业,即使药师佛亲自来也没办法挽回,但除此之外的许多恶缘,通过积累善业都可以转化。这一点从大家熟悉的《了凡四训》可以看出。在这部书中,了凡先生讲了自己改造命运的经历:袁了凡年轻时遇到一位精通算命的孔先生,这位孔先生为他推算了一生的命运。按孔先生的推算,袁了凡的命并不是很好,没有子女,寿命也不长。随着时光的流逝,孔先生推算的事一一都应验了,于是袁了凡也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对人生再没有什么想法了。后来,袁了凡在南京遇到云谷禅师,在云谷禅师的开导下,他知道了改造命运的方法,从此以后便精进积德行善,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如果我们精进行持供灯等善法,以无欺的因果律,我们的命运也必定会得到改变。

下面是贫女供花的公案。以前舍卫城有一位施主,他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相貌非常庄严,而且出生时空中降下花雨,他长大以后出家为僧,最终证得阿罗汉果位。这个人前世造了什么业,今生会如此呢?原来,在很久以前,此人曾转生为一个贫女,有一次她见到一片遍满鲜花的草原,当时她以心缘取来供养三宝。以此功德,在以后的九十一世,她都转生于富贵之家,而且每次出生时都天降花雨,并且最后从轮回中获得了解脱。

在《贤愚经》中,有一个与此类似的公案:以前舍卫城有一个豪富长者,他家生了一个相貌端严的男孩,因为这个孩子出生时天上降下花雨,所以父母给他取名为华天。华天长大以后,见到佛的相好庄严非常欢喜,心中想:我来到人间,值遇了如来,应当供养佛和僧众。于是华天请佛和僧众到他家应供,佛陀知道度化他的因缘成熟了,就接受了邀请。第二天,佛陀和僧众来到华天家,华天变化出珍宝床具,请佛和僧众入座,接着变化出甘美的饮食供养佛和僧众。接受供养后,佛陀给华天全家说法,结果他们全家都获得了须陀洹果。经父母同意后,华天来到佛陀前,顶礼佛足请求出家,世尊说“善来比丘”后,华天须发自落,袈裟著身,成了比丘。他依照佛的教言精进修持,最后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阿难问佛:“华天比丘曾经种了什么福德,出生时自然天降花雨,还能变化出床座饮食供养世尊和僧众,后来又在世尊前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佛说:“过去有一位毗婆尸佛,当时僧众们经常到聚落度化众生,许多豪贵之人都大兴供养。一个穷人见到僧众非常欢喜,可是他没有供养的资具,于是便到野外采了许多花抛向僧众作供养,并且至心顶礼僧众,然后就离去了。”佛告阿难:“那时的穷人,就是现在的华天比丘。因为他以信心和恭敬心供养僧众鲜花,九十一劫以来,所生之处都相貌端严,饮食床具等随念便会现前,最后还能证道。所以,一切众生都不要轻视微小的布施,以为微小的布施没有福德。”

华天拥有常人很难想象的福报,心中想要什么样的饮食资具,立即就能幻化出来,这样稀奇的福报的因并不大,仅仅是前世供养僧众一把鲜花。现在有些人生活非常困难,拿住房来说,首先要买房子,买房子后还要装修,然后又要买家具、电器,前前后后要花许多钱,经济压力非常大,为了摆脱这种贫穷的命运,这些人也要像华天的前世那样供养三宝。

还有一个农夫供养稀粥的公案。有一个贫穷的老农夫,他到田地耕耘时带了一罐稀粥,当他看到富裕的人们供养佛陀后,心中想:由于我前世没有造善业,现在没有福报供养佛。世尊知道他的想法后,便来到他面前接受他的供养,老人欢喜地将一罐稀粥倒在世尊的钵盂中,佛陀作了加持后,稀粥变成许多,佛陀与僧众享用了稀粥并作了回向。以此供养的功德,老人的田地里长满了金穗。胜光王听说这个消息后,将老人的田地夺为己有,另外给了他一些普通的田地,结果这些田地中的麦穗又变成了金穗,而胜光王抢去的田地中的金穗却变成了麦穗。老人仅仅供养一罐稀粥,便彻底消除了今生的贫穷。

还有的佛经中记载:曾有一位农夫供养舍利子尊者斋饭,以此供养的功德,农夫田中的麦穗当下就变成了金穗。听说这件事情后,当地的国王将农夫的田地没收,给了农夫另一块田地。但农夫的田地一到国王手中,田中的金穗就变成了一般的麦穗,而农夫田里的麦穗又变成了金穗。连续七次都是如此。无奈之下,国王只好将霸占的田地还给农夫。

《百业经》中有一个“农夫供佛,庄稼变金”的故事,与上述的公案非常类似。舍卫国有一个贫穷的农夫,因为他的农田离家很远,所以妻子总是把午饭送到田地里一起吃。每当他们见到佛陀和僧众都非常欢喜,有一次夫妻俩发愁:我们前世肯定没造善业,才导致今生如此贫穷,若再不供养布施,来世会更加贫穷。农夫问妻子:“我们家有没有可作供养的物品?”妻子说:“尽管没有太多物品,但供养不在于供品多少,只要发心清净,就算对世尊供养微少之物,功德也很大。为了以后不再受贫穷之报,我们应该供养世尊。”妻子所说与丈夫所想不谋而合。于是妻子回家准备了家中最精美的饮食,次日带到田地里恭候世尊应供。佛陀观察到调化这对夫妻的机缘成熟了,便前来化缘。夫妻俩见到佛陀走来,欣喜不已,跑上前去祈求:“世尊能否接受我们的供养?”佛陀默许了,供养圆满之后,夫妻俩发愿:以此供养世尊的善根,愿我们从此不再受贫穷之苦,愿我们田里的庄稼变成黄金。

以其清净心供养的功德力和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田里的庄稼立即全部变成了黄金,夫妻二人欣喜若狂。妻子对丈夫说:“庄稼变成黄金固然很好,但我们应该得到国王的开许,否则不一定能享用这些黄金。你先去宫中禀告国王并献上一份黄金。”农夫便去王宫向国王禀告,并请国王接受供奉。国王半信半疑:“真有这样的事?”农夫说:“确有此事,陛下若不相信,请亲自去查看。”国王派人去观察,可使者根本见不到黄金,只见到一般的庄稼。农夫又祈求:“国王陛下,请您亲自去看一下,在我们的眼前,庄稼确确实实变成了黄金。”国王问:“你是造了极大的福报,还是遇到了殊胜的福田?”农夫说:“我遇到了殊胜的福田。”国王方觉可信,便随农夫去田里查看,结果看到农夫田里的庄稼真的是黄金。国王觉得非常稀有,问道:“你是如何现前这样的福报的?”农夫回答说:“我是供养释迦牟尼佛并至诚发愿,才得到这样的果报的。”国王听后,告诉农夫:“这是你的福报,你有权享用,不过我希望你尽量上供下施。”

此外,《杂宝藏经》中记载:佛在世时,有婆罗门五兄弟,四个哥哥入山修习外道,最后获得了五神通,最小的弟弟以种田为业。一次,这个最小的弟弟在耕田时见到佛来乞食,便供养世尊上好的饮食。供养之后,他田里的苗稼都变成了金禾,而且随割随长。国王听说后也来收割,其他许多人也来收割,但一直割不尽。后来四个哥哥在山上想念弟弟,不知道他生活得如何,便一起来看望弟弟。结果见到弟弟的福报比国王还大,他们问弟弟:“以前你很贫穷,为什么忽然暴富了?”弟弟说:“我供养世尊一钵饭,便获得了如是的果报。”四个哥哥听后非常欢喜,他们也到佛前作供养,佛陀为他们每人传讲了一句佛法,给老大讲了“诸行无常”,给老二讲了“是生灭法”,给老三讲了“生灭灭已”,给老四讲了“寂灭为乐”,他们修行之后都获得了圣者果位。

在这几个公案里,都是对三宝作了微小的供养,便获得了巨大的果报,可见供养殊胜福田的功德。《杂宝藏经》中说,如果有人以清净心,向佛陀、僧众、父母、病人布施一掬水,以此功德,在数千万劫中都会感受无穷的福报。但现在有些地方的人不供养三宝,却经常供养太上老君、文昌帝君、龙王、城隍等,许多乡村都有一些神仙庙,据说这些神仙有的保平安,有的保风调雨顺,各有不同的分工。当然我们也不完全排斥他们,因为这里也许有诸佛菩萨的化现。藏地也有许多佛菩萨化现的神灵,像莲花生大士就化现为格萨尔王。所以,对各地的古圣、神仙,我们也不能轻率地排斥,但是从保险起见,我认为还是应当供养三宝,这是绝对有功德的。

这些供养的道理非常重要。有些参禅、修密的人自认为境界很高,经常说大话:“在究竟的境界中根本没有上供下施,这些要通通放下!”这样笼统地讲是错误的。在胜义当中是可以通通放下,但在世俗当中还是要通通行持。如果是根机好的人,尤其是宿世种过善根、今生又精进行持善法的利根者,他们直接修最高的法很容易开悟;但许多人的根机还没有成熟,如果最初就放下一切身语的善法,直接修最高的法是很困难的。有个人到藏地某个道场闭关了一百天,回来后我问他:“你修得怎么样?”他说:“太痛苦了,差点发疯!”我问:“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要在一百天里安住,其实我一点都安住不来。”我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念咒语、祈祷三宝?”他说:“在关中不允许做这些。”从他的语言和神色来判断,可能这次闭关没有得到什么利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就是没有打好基础。我并不是一味反对修高深了义的法,但一定要打好稳固的基础,否则最初就直奔最高的法而去是很困难的,甚至会有一定的危险性。

我还遇到过一个老居士,她在汉地某个道场打了四十九天禅七,据说也是非常痛苦:坐香时屁股特别痛,根本就坐不住,但又不敢离开,就这样一直硬撑下来。我问她:“你修得怎么样?”她说:“唉,什么感觉都没有。禅堂里的师父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参!’我想了想,不知道什么意思。师父又问:‘狗子有无佛性?参!’我还是不懂……”其实,禅宗的窍诀非常深奥,像“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狗子有无佛性”这些话头相当于大圆满中的直指窍诀,只有少数根器成熟的人才能参得进去。有些人没有佛法的基础,连“佛性”还是头一回听说,直接要参“狗子有无佛性”还是很困难的。我觉得这些初学者还不如去念佛,这样比较保险。

【附:上师开示】

修行人不仅要自己修行,也要关心身边的众生,现在有些人只关心自己的修行,从来不管众生,这不是很好。如果谁都不管身边的众生,自己的证悟再高,对众生也没有利益。我小时候,宗教政策还没有开放,但因为父母和一些善知识的影响,自己的内心还是充满了正法的光明。那时父母经常给我讲佛教的故事,邻家的一位老喇嘛也经常教育我们:在玩耍时不要造恶业,要尽量作一些供养三宝的游戏,比如拣几块石头、骨头作为佛像,拣几块牛羊的蹄骨作供器,里面盛一点土作“供品”,然后把这些“供品”供养“佛像”。因为受到这些良好的熏陶,所以我从小就对三宝有信心。

人就是这样,如果从小就有良好的串习,将会一辈子受益无穷,这个过程中关键是父母和师长要做工作。现在离“六•一”儿童节还有一个多星期,今年(2009 年)的 5 月 31 号是星期天,是儿童读经班学习的日子,也是释迦牟尼佛的诞生日(藏历四月初八),正好我们学院当天开金刚萨埵法会。在这么吉祥的日子里,希望道友和儿童读经班的老师带领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以前许多家长在儿童节时,只是给孩子买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东西,从来不注重孩子的心灵教育,其实这些物质享受只能增长孩子的欲望,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是不利的。所以我希望居士们能把孩子集中起来,过一个佛教的儿童节,可以带孩子去放生,或者集体供灯,或者表演佛教的歌舞节目,等等。如果没有集体活动,父母也应该自己带着孩子做一些功德。

第三十九课

在往生极乐世界的四个因中,现在我们正在讲第二个因——积资净障,而积资净障的最胜方便就是七支供,现在我们讲的是第一支——供养支。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讲了许多佛教的公案,道友们不要把它们看作神话故事,这些公案都出自可靠的佛经和论典,每个公案都有甚深的意义,而且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果大家能认真学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以前法王如意宝传讲过《释迦牟尼佛广传》,在没信心的人看来,这好像是玄妙的神话故事,但在有信心的人看来,这就是佛陀往昔行菩萨道的真实事迹,通过法王的传讲,我当时对世尊产生了无比的信心。所以大家不要轻视现在讲的公案,而且在学习这些公案时,不能满足于在文字上了解,还应当反复思维其中的意义。

在学习佛法时,一定要有长期的精进。许多凡夫人都有这样的毛病:刚接触佛法时有一种新鲜感,都能精进如法地闻思修行,然而时间长了,最初的这股新鲜劲一过去,这些人的态度和行为就不太如法了。道友们应该观察自己,看有没有这种毛病,要尽量杜绝这种情况。希望大家始终如一地认真闻法,不要在放逸散乱的状态中混时间,要争取每一堂课都有所收获。如果把听闻佛法当成形式,虽然身体坐在听法的行列中,但心里一直在胡思乱想,甚至还默默地祈祷:这堂课赶紧结束!这虽然有一些闻法的功德,但不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因此每个人都应当拿出精神,全神贯注地精进闻法。

大家在闻法时,发现有价值的内容,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以前我在上师座下闻思时,每天听课都要做笔记,无论是上师的教言还是经论中的教证,只要觉得有价值就记下来,这样日积月累,最后自己的收获非常大。当然,我不是什么高僧大德,也谈不上精通显宗和密宗的教法,但毕竟多年以来一直在闻思佛法,相续中或多或少有一些佛法的沉淀,与许多初学佛者比起来也算比较懂佛法,所以也可能会像老狗吐金那样讲出有价值的教言。即使我的语言没有加持力,但我引用的教证理证和公案都出自佛教的经论,这些肯定是有价值的。如果道友们重视这些,每天能做笔记,下课后也经常复习,一定会有比较大的收获。

在学习净土法门的时候,大家始终要想到死后如何获得解脱这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不死的人,在死亡来临之际,我们唯一的依怙就是上师阿弥陀佛,只要能祈祷他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依靠阿弥陀佛的伟大愿力,就一定能顺利往生到净土。当然,临终时要有解脱的把握,生前身心自在时下功夫实修是很重要的,所以道友们平时要身体力行去修持佛法。学佛不能仅仅落到口头上,如果只是表面上懂一点道理,一点都不去实际行持,不可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在讲了顶礼的功德后,现在大家每天共修十五分钟的顶礼,我觉得这非常有意义。本来十五分钟非常短暂,如果没有用来行持善法,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现在大家一起磕头,我每天能磕一百二十个头,有些身体比较好的人磕得更多,这样不知不觉就积累了巨大的资粮。

下面我们继续讲供养支的道理。如果以善良的心念作供养,则供品无有贤劣之别,都能获得巨大的果报。我们看一则公案。

从前,一个边远的山村举行节日宴会,许多施主的妻子身著盛装、佩戴饰品,在尽情地嬉戏。一位乞女见到后,不禁为自己的贫困而忧伤。当时有一位独觉来到此处,乞女对他生起信心,她想:我是因为往昔未曾对如此之人作供养,才导致如今沦为乞丐,如果这位沙门愿意接受我的供养,那么我乞袋里的这少量乞食,自己吃了也没有什么用处,不如供养这位沙门。那位独觉有神通,知道贫女的想法后,就来到她面前接受供养。贫女以信心和欢喜心供养了食物,并发愿:愿我生生世世不再感受贫穷之苦。以此功德,她在许多世中都转为富贵之人,最后于释迦牟尼佛出世时,转生为一位富裕婆罗门的妻子,在恰嘎尊者面前闻法而获得解脱。

这位独觉不是一般的修行人,所以他能接受乞女的供养,如果是现在的某些出家人,不要说食用乞丐的食品,可能连碰都不愿意碰这些东西。其实,作为众生的福田,无论任何人以清净心供养自己时,出家人都应该欢喜接受。

在这个公案中,贫女供养独觉后发愿永远摆脱贫穷,由此她在以后的许多生世都如愿成为富裕之人。看了这个贫女的故事,道友们要认识到,做任何善事后都要及时回向发愿。最近有许多人来学院开金刚萨埵法会,这些人千里迢迢来到学院,不要只是满足于到处拍照片,然后回到汉地后向别人炫耀:你看,我去过五明佛学院!我觉得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和僧众共修金刚萨埵,之后要将共修的善根如理如法地作回向发愿。

以前我和法王去印度时,我觉得许多圣地非常殊胜,最好能在这里给法王如意宝拍照留念,所以每到一个地方,我首先是给上师拍照,然后才念经发愿。有一次法王批评我:“你到哪都拿着照相机拍照,为什么不首先念经发愿?”后来我深深地认识到:与这些伟大的上师们相比,初学佛者在何者主要、何者次要的问题上往往搞不清楚。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到任何圣地去时都不能拍照留念,但这些行为是次要的,应该在念经发愿之后再去做。

此外,在殊胜的对境面前,如诸佛菩萨、僧众、父母,对其供养微小的物品也会获得广大的果报。

以前,佛陀的衣服上破了一个小洞,一位婆罗门见后,剪下一块白布供养佛,并说:“请您老人家用这块布补好衣服。”世尊接受了他的供养,那位婆罗门无比欢喜。以此善根,他获得了未来成佛的授记。

《大智度论》中记载:一次佛陀和阿难到一个城市里化缘,这座城市的国王信奉婆罗门教,他下了一道命令:谁如果供养佛、听佛说法,就要罚款五百枚金钱。佛陀和阿难到城中乞食时,城中的人都闭门不应,结果佛陀空钵而回。在回来的路上,一个大户人家的老佣人正准备丢弃腐败变质的食物,她远远看到佛陀过来,心想:这样庄严的人应该享用天人的食物。她见到世尊的钵盂是空的,便对佛说:“我想供养您,但没有好的食物,如果您不嫌粗劣,希望接受这些饮食。”佛陀知道她信心清净,便接受了她的布施。之后佛陀舒颜微笑,放出五色光芒普照世间,阿难合掌问佛:“世尊为何微笑?”佛说:“你见到这个老女人以信心布施佛饮食没有?”阿难回答:“见到了。”佛说:“这个老女人以布施佛饮食的缘故,于十五劫中在天上人间享受安乐,以后出家学道成就辟支佛果。”

可见,遇到殊胜的对境后,仅仅供养少许财物,也能获得巨大的果报。但能值遇殊胜的对境也是需要福报的,有福报的人能遇到殊胜的对境,他们的财物会供养到真正的福田。我觉得学院大经堂的施主们的福报就非常大,因为每天有这么多清净戒律的僧众在经堂里闻思修行,毫无疑问,这些施主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没福报的人遇不到殊胜的福田,他们遇到的往往是颠倒的福田。什么是颠倒的福田?诸如戒律不清净者、具邪见者都是颠倒的福田。供养这些对境不会出生功德,特别是供养破誓言者,不仅没有功德,自己反而会堕入恶趣。所以今后在作供养时,一定要供养真正的福田。为了避免虚耗自己的钱财,我觉得大家最好是供养僧众。而供养个人则要慎重,事先一定要反复观察。如果某人真的是圣者,供养他肯定有功德,如果这个人只是名气大,实际上是个“冒牌货”,那你的供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我们还应知道,因地如何作供养,以后会获得相应其因的果报。此类公案如下:

以前有一位婆罗门的妻子,因为供养了一位独觉极为甘美的饮食,而于五百世中获得犹如天女般细柔的身体,后来她成为胜光王的王妃,名字叫做畅旦玛。婆罗门的另一位妻子因供养色香味俱全的食品,而于五百世中转生为相貌端严的人,最后成为胜光王的另一个王妃,名字叫做雅策玛。

这个公案具体是这样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经》中记载:以前有一个人带着妹妹在山中修行,一天兄妹俩下山到一个婆罗门家化缘,主人见到他俩后问:“为什么隐修之人还有妻室呢?”哥哥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是我的妹妹。”婆罗门又问:“她婚配没有?”哥哥说还没有,婆罗门说:“既然这样,不如把她嫁给我。”哥哥说:“她是修行人,已经远离了世间的恶法。”但妹妹欲望炽盛,她说:“我不愿意再和你在山里以泉水、水果为食,我愿意和这个人一起生活。你还是自己回山里修行吧。你获得圣者果位后,不要忘了回来看我。”哥哥答应了她的要求。

后来,通过精进修行,哥哥获得了独觉果位,他想起与妹妹的约定,便去看望妹妹。哥哥在空中显示了各种神变,妹妹见后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于是和丈夫商量供养哥哥饮食。这个婆罗门还有一个妻子,妹妹供养的食物外表粗糙而味道好,另一个妻子供养的食物外表美观而味道差。以此果报,独觉的妹妹生生世世相貌不是特别好,但身体的所触(皮肤)非常细柔,婆罗门的另一个妻子生生世世相貌庄严,而所触却很一般,后来她们都成为胜光王的王妃。由于她们以前供养的物品有差别,所以生生世世也获得了相应这些因的果报。所以,为了获得圆满的果报,今后在作供养时,我们要供养表里俱佳的供品。

从前迦叶佛涅槃后,四众眷属们为佛修建遗塔,一位商主的女儿在佛塔的中柱上系了一面镜子。以此功德,她在许多世中成为相貌端严之人。后来她转生为舍卫城一个施主的女儿,当她入胎后,由于胎儿的影响,母亲也具有敏锐的辩才和智慧,而且她生下来时有如同太阳般的光芒,因此取名为贤光姆。

从上面几则公案看,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无因无缘出现的,这的确与前世的业有关。以前佛陀也曾向胜鬘夫人开示过这个道理,胜鬘夫人是波斯匿王之女,她虽然地位很尊贵,但长相却不是很好,她心里常常对此生起疑惑。有一次胜鬘夫人问佛:“世尊!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穷苦卑贱?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是大富大贵?为什么有些女人长得美丽出众,却很贫苦,出身也卑贱?为什么有些女人长得美丽端庄、清秀可敬、有财有福,身世又高贵?”佛陀开示说:“胜鬘!女人面容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贫苦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容易发怒,有人稍微说她不是就心怀怨恨;她也不布施沙门、婆罗门;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恭敬和利养,就生妒忌。胜鬘!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却大富大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有人说她不是就愤怒,可是她却常布施供养沙门、婆罗门;她又没有妒忌之心,看见别人得到恭敬和利养,她能随喜赞叹。胜鬘!女人面目姣好、美丽动人,却贫苦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有人讲她坏话也不生气,又能忍让,可是她却不肯供养沙门、婆罗门,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恭敬和利养,就生妒忌,且常自傲慢。胜鬘!女人长得端庄美丽、多饶财富、出身高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又能忍让,有人说她的不是,毫不计较,亦不生气,又能供养沙门、婆罗门,并广行善事,对别人不生妒忌之心,言行谦逊有礼,而且对他人之好时常随喜赞叹。这就是妇女们贫富贵贱和美丑不同的因缘。”(了知这些道理后,道友们观察自相续,如果自己有上述的缺点,应当尽量改掉这些缺点,这样来世就不会感受不悦意的果报了。)

下面接着讲这方面的公案。

还有一位名叫斗得的施主,他生了一个福德广大、相貌庄严的儿子,此子天生就佩戴着价值连城的珍宝耳饰。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福报,是因为往昔迦叶佛的遗塔濒临坍塌时,一个商主变卖自己的珍宝耳饰来修复佛塔,以此福德,他生生世世都有与生俱来的珍宝耳饰。

有许多人经常以身上的饰品供养三宝。以前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时,有一个姑娘对尊者生起了强烈的信心,将身上佩戴的金银饰品都供养了尊者。能这样对殊胜的对境作供养,以后必定会成为有福报的人。现在拿出一点点金银饰品作供养,以后果报成熟时,得到的是无量的金银饰品。有福报的人很容易就拥有许多金银饰品,而没福报的人就像从水中提炼酥油一样,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这些东西。我家乡有个老太太,从年轻时她就一直说:“我好想有一串珊瑚项链啊,以后一定要攒钱买一串。”但直到她七十多岁离开人间,这个心愿一直没有实现。有些人非常苦恼:为什么我和别人同样努力,别人非常成功,而我却不成功呢?这就是没有积累福德的缘故。所以这些没福报的人应当精进积福。当然,富贵的人也要积福,因为凡夫的福报是有限的,如果没有继续修持善法,这些有漏的福报总有耗尽的时候。

再看阿那律尊者的公案。在释迦牟尼佛的声闻弟子中,阿那律尊者是天眼第一,这样的功德是如何来的呢?往昔人寿四万岁时,拘留孙佛涅槃以后,在为如来举行法会时来了许多盗贼,当时盗贼首领的鞋子破了,他看到佛塔内殿里燃着油灯,便走进去补鞋子。这时油灯的灯芯燃尽了,灯光暗下来,于是他加了一个灯芯,灯火重新盛燃后,他看见了庄严的佛像。由此他生起了信心,便将油灯供在佛像前,并发愿说:“以此善根,愿我具有天眼。”以此功德,他在许多世中都具有天眼,最终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天眼第一的弟子。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到,即使在佛像前供养一盏灯,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在末法时代,要遇到真正的佛菩萨,并在他们面前作供养是很困难的。有些人最初遇到了“如佛陀般”的上师,拿出全部的钱财作供养,可是一段时间后,这些人对上师退失了信心,对以前的供养也产生了后悔心。如果这些人能在佛像前供灯,则肯定不会产生后悔心。所以不管是从功德还是从保险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提倡大家供灯。

藏地的佛教徒都有供灯的好习惯,希望今后汉地的佛教徒也要精进供灯。供灯等善法对今生来世有很大的意义,凡是关心自己的人都应当精进行持。现在许多人没有信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除了吃喝玩乐以外,根本不考虑今生来世的安乐和解脱,每天谈论的就是:“今晚有什么电影”、“今天吃得怎么样”、“你喝了多少酒”、“打麻将赢了多少钱”……可以说这些人跟旁生没有什么区别,我们不能像这些人一样混日子,要抓紧时间精进行持善法。

还要再次向大家强调:在做完供灯等善法后,要及时回向发愿!如果没有回向发愿,虽然自己做的善法是有功德的,但这些功德不会按自己的意愿成熟。这就像考大学前,一定要填报自己想读的学校,否则即使分数够了,也不会被自己想读的学校录取。做完善事不仅要回向发愿,还要懂得如何回向发愿。法王如意宝曾经说:现在发愿的人比较多,但是会发愿的人非常少。的确是这样,许多佛教徒在寺院里烧香拜佛后,往往为了一些眼前的、生活上的事而发愿,像婚姻成功、家庭平安、开车顺利、生意兴隆等。这些世间愿不是不能发,但更重要的是发出世间的愿,尤其对大乘修行人来讲,主要应当发大乘的愿。我们可以跟随普贤菩萨而发愿——生生世世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或者随顺阿弥陀佛的愿力而发愿——自他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跟随托嘎如意宝和法王如意宝发愿——生生世世不离佛法并度化一切众生。如果能如是发大乘的愿,则自己无需勤作,一切财富、名声、地位自然会具足,那时会恒时处于安乐中,即使身体不一定健康,但内心也不会有痛苦。当然,如果在发了大乘的愿之后,为了成办究竟自他二利,也可以附带为自己发一些具体的愿,如:愿一切生世远离病苦、戒律清净、不离善知识,等等。

在今天这堂课上,我们讲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公案和道理,这些都是佛法宝库中的珍宝,如今我取出这些珍宝奉献给大家,有缘分之人知道它们的价值,能以此遣除内心贫乏的痛苦,可是无缘分之人却把珍宝当作牛粪,得不到任何利益。从我的内心来讲,我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些佛法的价值,并且在学习之后都能按照这些道理行持,最终能得到利益。即使有一个人有所改变,我觉得自己的传法也有意义了;如果所有的人都把我的话当耳边风,那我每天辛辛苦苦地讲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在座的道友应该观察,看自己有没有从我的传法中得到利益。

人和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有些人对善法有很大的信心,有些人对善法处于等舍的状态,有些人对善法很反感;有些人听了净土法门后非常有信心,有些人没有什么反应,有些人反而生起怀疑和邪见。在我弘法利生的过程中,有些人对我的传法非常有信心,每次都以欢喜心来听闻;而有些人不知道是为什么,不但没有信心和欢喜心,反而邪见、烦恼一大堆。有个人打电话给我说:“我看你的光盘时,经常会无端地生气,有一次差点要动手打你,但后来想到我是在看光盘,才没有动手。”我问:“你是不是精神有问题?”他说:“没有啊!我精神非常正常,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看到你就不舒服……”后来我想:自己不认识他,也没有害过他,而且还通过讲经说法来利益他,为什么他这么恨我呢?也许是我前世曾经害过他,也许是他的业力现前。总之,大家要看看自己是哪一种人,如果发现自己是对正法没有信心、没有欢喜心且不希求正法的人,就要好好反省了。

当然,如果有些人发现自己问题比较多,也不要过于灰心失望,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解脱的希望了,只要这些人能长期坚持闻思修行,许多缺点都会逐渐消失。比如,以前对净土法门疑惑重重,通过再三闻思净土方面的经论,并经常以经论中的道理来驳斥自己的怀疑,最终一定会打破相续中的邪分别念。当然,短期的闻思修行,不一定会有明显的改变,关键是要长期坚持,这样最终一定会有大变化。这个道理就像读书一样,我们从幼儿园一直读到大学,这期间很难看出每天有什么改变,但最后一比较,才知道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有个人问我:“我现在越修行,自己的烦恼越重,我的修行没希望了吧?”我说:“你错了。修行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修行是长期的积累,只要能坚持下去,最终自相续一定会有改变。”

道友们不要觉得现在讲的净土法太简单了,有些人对我说:“现在每天讲的都是简单的公案,您还是讲一些深一点的法吧!”讲深的法不是不可以,我在上师座下闻思修行这么多年,如果要讲中观、大圆满,从理论上划过去也可以,但如果听者没有一定的基础,即使听了这些深法也很难有收获。所以大家应该从基本的法入手,按照次第来闻思修行,等自己的因缘成熟时,再趋入比较深的法,这是比较合理的。

其实,我觉得净土法并不简单,有些公案从情节上看似乎不难,有些人可能看过比这些精彩得多的小说,但这些佛教的公案有耐人寻味的甚深道理,如果好好思维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关键是自己要有信心,要诚信这些公案揭示的甚深因果之理,否则,如果没有信心,听得、看得再多也没有实义。本来,即使大海离开波浪,佛陀的金刚语也不会欺惑,可是现在有些知识分子虽然有一点智慧,但由于对佛陀的教言没有信心,所以根本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因此大家在学习时必须具足真实无伪的信心。

第四十课

在宣说供养支时,我们引用了许多公案,虽然这些公案字面上不难,但每一个公案都有甚深的意义。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分析:为什么要引用这个公案?这个公案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如果自己有信心,并且反复、深入分析,就会领悟其中的甚深道理,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当然,有些人可能是希求的法太高了,觉得这些公案太简单了,好像学了之后没有什么大的利益。其实,如果从这些“简单”的公案中都得不到利益,那高深的大法对他们也不会有利益。

从前有一个贫女,她没有任何供品,于是将卖草得到的两枚金币供养佛陀,以此供养的功德,她生生世世手中能出现金币,而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出,作上供下施不一定非要有丰厚的财产。有些人认为:我是穷人,我根本作不了上供下施。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只要有作上供下施的心,无论富贵还是贫穷,甚至“穷得叮当响”的人也能积累福德,不一定要拿出多少万元钱才是作上供下施,即使一毛钱、一分钱都可以作上供下施。

在作上供下施的过程中,关键是心要清净,不能掺杂傲慢、吝啬等烦恼,这才有功德。比如,你遇到一个乞丐,本来想给他五元钱,但如果觉得有点舍不得,为了避免在布施时夹杂吝啬心,布施他一元钱也可以。而且,作上供下施也不要仅限于在特定的日子去作,要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去作,这样日积月累方能积累大福德。

我曾经再三强调过,作供养虽然有功德,但要选择好对境,最好是供养佛陀和僧众,而对个人的供养则要慎重。虽然供养个人完全是可以的,佛经中曾说,凡是穿着红黄色袈裟的人都值得恭敬供养,但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是供养佛和僧众(四个以上的比丘),这样不容易产生后悔心。如果你遇到了真正的圣者,供养他当然有很大的功德,但在末法时代,真正的圣者不那么容易遇到,如果你不幸遇到了一个持有邪见、戒律不清净、行为不如法的人,供养他有没有功德也不好说。

从前,来自印度南方的五百个仙人前往印度中部地区,因为途中得不到水,仙人们口干舌燥,他们来到一棵树下向树神祈求:“请赐给我们水吧!”从树中出来了一位右臂佩带珍宝装饰品、手拿金瓶的天人,他以八功德水使仙人们得以满足,之后便重新融入树中。仙人们问:“您是谁呀?以什么业力转生于此?”从树中发出声音说:“你们南赡部洲的人很难相信,所以还是不说为好。”仙人们说:“我们已经现量见到了,怎么会不相信呢?请您一定要说。”树神说:“既然如此,就请你们听好。往昔我曾转生为舍卫城的陶师,有一次来自各地的乞女们问我给孤独施主的家在哪里,当时我以善心伸出右手为她们指点,她们因此而获得了财食并生起了欢喜心。以此善业,我转生到四大天王的天界中,现在住在这棵树中为疲惫干渴的人们提供净水,并且我的手臂也成了以珍宝饰品装饰的。”仙人们听后赞叹而去。

这个树神前世是个陶师,那时他并没有许多财富,但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善心,在乞女们找不到施主家时,他仅仅以善心为她们指点,结果就转生为具有福报的天人。

汉地有一部《佛说阿鸠留经》,内容与这个故事非常类似。经中讲到:以前有五百个商人去取宝,途经一处旷野,他们在数日之中没有找到任何饮食。在接近死亡之际,商人们见到在一棵树下有一位面目端正的男子,商人们祈求他布施饮食,这个男子从右手的指端变化出水、饭食和各种珍宝,商人们享用饮食后问:“您是天、龙、鬼还是人?”这个人说:“我是饿鬼。迦叶佛时代,我是个穷人,经常坐在城门下,虽然我很穷,但心很清净,见到他人布施,就生起欢喜心。诸比丘来向我乞食,我虽然没有供养的饮食,但以好心伸手为比丘们指点:这家人心善,可以化到斋饭;那家人心不善,化不到斋饭。当比丘们回来时,我见到他们有所得,内心就生起欢喜心。以此善业,现在我的指端能够随意流出饮食和珍宝。但因为我当时不受持斋戒,饮食无度,而且喜欢饮酒,所以现在成为旷野中的饿鬼。”

按照《俱舍论》的观点,这个男子前世造下了杂业:以曾经为比丘们指点化缘之处的白业,感得面目端正无比,而且右手能变化出饮食财宝;以不持斋戒、饮酒的黑业,转生为旷野中的饿鬼。

如今有些人虽然很富裕,但是相貌不好,有些人虽然相貌好,却很贫穷,这也是由于往昔的杂业所致。当然有些人的宿业是纯粹的白业,所以今生既富裕又相貌好;而有些人的宿业是纯粹的黑业,今生既贫穷又相貌丑陋。所以善恶果报是毫厘不爽的。有些人觉得:既然无法做到彻底断恶行善,那索性一点善事都不做了,干脆当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这种想法非常愚痴,即使现在不能断除一切恶业,也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做善事,这样的话,将来恶业成熟之后,虽然会感受不悦意的果报,但是善业成熟后,也会相应地感受快乐的果报。

我们要诚信这些因果之理,如果连这些道理都不相信,那即使修再高深的法,也不会有真实的利益。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人,讲起道理来高深莫测,可是真正观察时,连因果都半信半疑。还有些佛教徒,虽然口头上说相信因果,但与他们深入交谈后就知道,他们内心并不相信因果,只是人云亦云而已。甚至有些出家人也是这样,虽然头发剃得光光的,身披如来的袈裟,可是从言谈举止上可以看出,他并不相信业因果的道理。在佛教中,因果正见是根本,如果连这个基础都没有,学佛就只是一种形象而已,其他的修行根本谈不上,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好好下工夫。

佛在世时,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相貌丑陋、遍体疤痕的女孩,父母秘密地把她抚养大,之后便将她逐出家门。这个女孩流浪到一个地方,悲伤地坐在那里,阿难见到后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悲伤?”女孩叙述了自己的经历。于是阿难给了她一些香并说:“你将这些香涂在如来的舍利塔上,就可以治愈你的麻风病,净除你的罪障。”这个女孩依照阿难的说法去做了,结果身体的疾病和丑相全部消失了,变得像天女般美丽。

在《百业经》中,有一个金色比丘尼的公案,与这个故事非常类似。当年佛陀在舍卫城时,一个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了一个具有十八种丑相的女孩,父亲说:“这样丑陋的孩子,干脆到晚上把她溺死喂狗。”母亲说:“这毕竟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暂时养着她,等生活能自理时再把她赶出去。”丈夫思虑再三也同意了。此后父母把她关在家中悄悄抚养,不让任何人看见。等这个丑女刚能独自行走,就被逐出家门。从此她流浪街头、四处行乞,每天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后来她又染上了麻风病,更是痛苦难忍,在街道上辗转呻吟。阿难尊者见此情景后,对丑女生起了悲心,问她:“你是谁呀?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丑女悲伤地说:“尊者,这是我前世的业力所感,求求您消除我的恶业吧。”阿难安慰道:“不要伤心,我来教你行善,以善业之力一定能消尽你的恶业。”阿难找来芝麻油、妙香等供物,并把她带到佛陀的头发和指甲塔前作供养。这时,给孤独长者刚好路经此处,他怜悯丑女无衣蔽体,就布施给她一件衣服。此时佛陀知道度化丑女的因缘成熟了,也亲自降临到塔前。丑女见到世尊的相好和威仪,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她脱下自己的衣服供养世尊,并在佛陀前欢喜地合掌祈祷,然后在对佛陀的清净心中去世了。

她死后转生为一个商主之女,生下来就相貌端庄、身色金黄,父母给她取名“金色”,后来出家获得了阿罗汉果位。众比丘问世尊:“金色比丘尼为什么生在富贵家,而且相貌庄严、身色金黄?”佛问:“你们还记得舍卫城有个具有十八种丑相的女孩吗?”众比丘说:“记得。”佛说:“因为她前世以妙香供养佛塔,以妙衣供养我,所以能投生到大商主家,并且身色金黄。”(用妙香供佛的功德很大,但现在许多人不用香供佛,却供养自己——成天在身上喷各种香水,也许这些人是把自己观想为佛来作供养吧。)又有比丘问佛:“世尊,她以前造了什么业,成为具有十八种丑相的贱女呢?”佛说:“迦叶佛出世时,她是一个比丘尼,由于个性刚强,时常恶口骂人为‘贱人’、‘丑人’等。在临终前她发愿:我今生出家修持虽无成就,但以我出家的功德,唯愿于释迦佛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获证阿罗汉果,愿我恶口骂人的恶业不要成熟。但是因果不虚,因为往昔骂人的恶业成熟了,所以成为具十八种丑相的劣种女;又因为出家修行的善业成熟了,所以她能够值遇我并生起信心,出家后获证阿罗汉果位。”

有些人经常用“笨蛋”、“青蛙”、“老猪”等字眼来骂别人,还有些人喜欢给别人取外号,像“大胖子”、“大个子”、“小矮子”、“大鼻子”、“小眼睛”等,其实我们说一次恶口,自己至少会感受五百次这样的果报。以前法王如意宝讲《百业经》时曾经反复叮嘱:千万不要给别人取外号,否则因果不虚,自己将来也会感受这样的果报。法王如意宝教诫之后,全学院的人再也没有互相取外号。我希望在座的道友们今后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尽量不要恶口骂人,也不要给别人取外号。

在释迦牟尼佛的声闻弟子中,舍利子尊者是智慧第一,他之所以拥有超胜的智慧,也是由于前世在殊胜的对境面前作供养所致。佛经中记载:以前有一个人和妹妹在山中修行,有一次兄妹俩下山化缘,他们来到了一个婆罗门家,婆罗门见到他俩,便向哥哥提出想娶妹妹为妻。妹妹由于受不了山中的清苦,对哥哥说:“我现在不想和你回去,山里什么吃的都没有,我愿意嫁给这个婆罗门,如果你获得圣者的果位,一定要回来看我。”哥哥听妹妹如此说,只好答应她的要求,之后就独自回山修行了。后来,哥哥通过精进修行获得了独觉果位,他想起以前与妹妹的约定,便到婆罗门家去看望妹妹。找到妹妹后,他在空中显示了各种神变,妹妹见后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供养哥哥三个月丰美的饮食,还供养他一根针和一把剪刀。独觉用那把剪刀割布,因为剪刀非常锋利,裁割布匹非常迅速,妹妹见后便发愿:愿我的根性像剪刀一样锐利,能成就锐利的智慧。独觉又用针来缝补法衣,妹妹见到针能无碍地缝刺,又发愿:愿我的智慧像这根针一样深远,能够无碍通达一切。以此因缘,后来她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成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尊者。

如果像佛陀在因地那样,将自己的身体布施给老虎、罗刹,对许多人来讲是很困难的,但像舍利子尊者前世那样,遇到殊胜的对境时供养一把剪刀、一根针,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所以想获得智慧的人也应该这样作供养。当然现在许多出家人的衣服很漂亮,尤其是汉地有些大和尚穿得特别好,他们用不着缝补法衣,如果供养针和剪刀,可能他们会说:“我的法衣这么好,你为什么要供养这些东西?”(开玩笑)

关于舍利子尊者为什么拥有殊胜的智慧,在《释迦牟尼佛广传》中有不同的说法:久远之前,胜伏如来出现于世。有一天如来与两大弟子及菩萨、梵天众眷属去皇宫化缘,途中遇到三个童子,这三个童子一见到佛陀立刻生起信心。一个童子提议说:“值遇了殊胜福田,我们应当尽心供养。”另外两位则为难地说:“此处没有鲜花等供品,拿什么作供养呢?”倡议的孩童从颈上取下双股珍珠项链,准备以此供养佛陀,两位伙伴见后效仿他,也各自取下双股珍珠项链准备作供养。这时,倡议的童子问:“你们俩供养后欲发何愿?”一个童子说:“我愿成为如来右边智慧第一那样的人。”另一个童子说:“我愿成为如来左边神变第一那样的人。”这两个童子反过来问他:“你欲发何愿?”他则坚定地说:“我愿成就与佛陀无二无别之果。”当时的这三个孩童,就是后来的舍利子、目犍连和释迦牟尼佛。

看到这些不同的说法,大家不要觉得矛盾,其实一个人的成就,常常是以前发过很多次愿的结果,也就是说,舍利子在往昔的不同生世中,在不同的环境下,多次发下要拥有殊胜智慧的愿。所以佛经中有不同的公案完全是合理的。

在释迦牟尼佛的声闻弟子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拥有不忘陀罗尼,通达三藏,佛经中曾赞叹道:“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阿难之所以有超常的记忆力,是因为前世曾供养一位阿罗汉一钵食物,并且发愿:犹如此钵盛满食物一样,愿我的相续充满正法;犹如此钵纹丝不动、稳固置于垫上一般,愿我的相续牢记不忘所闻之法。

与阿难相比,许多人恰恰相反:本该牢记的善法一点都记不住,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不该记住的恶法却记得清清楚楚,过了许多年都忘不掉。有些人辛辛苦苦背了一个偈颂,过了九个小时就全忘了,而听到别人说自己一句坏话,过了九年都忘不了,这是非常颠倒的。今后大家要像阿难那样,要牢牢记住善法,尽快忘掉恶法。

在这几堂课里,我们介绍了佛陀的大弟子们往昔以何等因缘,在释迦牟尼佛出世时各自获得了不共的功德(如阿那律的天眼、舍利子的智慧、阿难的不忘陀罗尼)。其实这些圣者最初造的善法很简单,像供养一盏灯、一把剪刀、一根针、一钵斋饭这样的善法,任何人都能做得到。如今我们生在南赡部洲,值遇了三宝福田,正是培植福德的大好时机,大家要像这些圣者从前一样,及时在福田中播下善法的种子,以后一定会丰收福德的庄稼。

不仅如此,在作完供养后还要回向发愿,现在有些人不知道怎么发愿,其实发愿很简单,只要心里想:以此善法的功德,愿我变成如何如何,这就是所谓的发愿。只要在作完供养后,这样想一想就可以了,这最多是几分钟的事情,并没有要求从此以后,内心永远不离这种念头。此外,发愿的内容也要慎重,佛经中说:“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所以,如果作功德后发了善愿,以后会现前善果,如果发了恶愿,也会现前恶果。我看到在汉地的很多寺院里,有些人供上花果、点上香后,一直闭目合掌、口中念念有词,很难说他们发的是善愿还是恶愿。道友们一定要发善愿,千万不要发恶愿,否则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总的来讲,我们应当发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愿,如果能以清净心念一遍《普贤行愿品》,这就是非常好的发愿;分别来讲,我们应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如果能往生极乐世界,自然而然会具足一切福德妙相,并能成办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事业。所以大家今后作完任何善法,不管是上供下施、闻思修行还是讲经说法、著书造论,都要将善根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以前的许多高僧大德都是这样发愿的。如世亲论师在《往生论》中说:“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意思是,以我造《往生论》的功德,愿我能面见阿弥陀佛,并与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宋代的永明延寿禅师日诵十万遍弥陀圣号,平时为众人传菩萨戒、施食放生,一切功德也都回向众生,作为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法王如意宝也经常强调:我们每天都要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同时观想将自己的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愿自他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没有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时间,也可以念“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以这个偈颂来发愿。

在佛教的历史上,以上供下施而获大福德的人非常多,上面讲的公案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我们像这些人一样精勤上供下施,也会成为具足福德之人。有了福德,就会像如意宝那样,无勤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历史上有许多具大福报者,如福力王子、善义王子、大施商主(这三位都是佛陀的前世)以及阿育王。福力王子的福报非常圆满,当他还在母胎中时,就能加持母亲说出“积福得安乐,故人当造福,精勤常积累,对福生信解”的偈颂。善义王子为了遣除众生的贫穷,曾经和弟弟恶义一起到大海中取宝,在回来的路上,恶义用木条刺瞎了善义的双眼,并抢走了如意宝,还骗父母说善义被淹死了,但善义依靠自己的福德力,后来不仅双目复明,而且重新获得了如意宝。大施商主为了遣除众生的贫穷,到大海中的龙宫取宝,结果以他的福德力,取到了三枚如意宝,并在南赡部洲降下了珍宝雨。阿育王是佛涅槃一百年后出世的一位国王,他役使鬼神一夜之间造了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据传记中记载,阿育王的福报超过龙王,当他来到大海边时,龙王都亲自出来恭敬承事他。此外,许多高僧大德也有巨大的福报,像法王如意宝就是有大福报的人,许多人见到他老人家的尊容就胆战心惊。

福报确实非常重要,有福报的人和没福报的人差别非常大,有福报的人能够轻而易举做许多善事,而没有福报的人费尽力气却连一件善事也无法成办。《因缘品》中对此也有比较:“诸福真奇妙,其果极善妙,无似福解脱,是故当积福……福德浅薄者,难化堕恶趣,如沙中无油,彼者岂有乐。”讲得非常清楚:福德非常奇妙,它的果报极其善妙,没有像福德那样能令众生获得解脱的,因此希求解脱的人应当积累福德……而福德浅薄的人很难度化,即使给他们宣说再多的佛法也没用,这些人的前途只有堕入三恶趣,就像沙子里榨不出油一样,福德浅薄者不可能拥有安乐。此外,《毗奈耶经》中说:“福应常修造,无福遭苦厄,若有修福者,现受当安乐。”也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应当经常造福德,如果没有福德,就会遭受各种苦厄,若能修造福德,今生来世都会获得快乐。

总而言之,道友们要想尽办法来积累福德。在一切积累福德中,最殊胜的方便法就是供养三宝。唐代的法照大师在五台山亲见文殊菩萨时,文殊菩萨对他说:“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佛经中说:“一切世间诸安乐,皆由供养三宝生,故当恒勤供三宝。”《地藏十轮经》中也说:“三界中安乐,皆由三宝生,故求安乐人,常供养三宝。”如果能精勤供养三宝,广积福德,不但能获得今生来世的安乐,而且能远离诸魔的境界,很快成就无上菩提,如《华严经》中说:“若彼常于三宝中,恭敬供养无疲厌,则能超出四魔境,速成无上佛菩提。”所以供养三宝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但关键是要长期去行持,即使供一盏灯、一杯水、一支香,也要在有生之年长期坚持,不能今天高兴了就供养,过两天不高兴了就不供养。现在有些人行持善法只是图新鲜,等新鲜感一过去,就舍弃原来的行为,另换一种新的行为,这种人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捡起新的丢了旧的。这种习惯非常不好,大家应该持之以恒地行持善法。

本来,没有一个众生不希求今生来世的幸福安乐、受用圆满,而幸福安乐、受用圆满必须通过上供下施才能获得。如《入中论》中云:“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可是有的人甚至连一把青稞也不供施,却奢望获得一切所想的东西,这种贪心将毁灭一切希求,结果一无所得。

藏地有一种说法,“未曾击鼓无成就,未经摇头无本尊”,意思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否则不可能成功,就像没有击鼓就不会发出声音,或者连摇头动身的勤作都没有就不会成就本尊一样。以发心建一座经堂为例,自己事先就要明白,这肯定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觉得自己无法付出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干脆就不要去建这座经堂。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可是,有些人虽然想拥有福德,但在实际行动中连一把青稞的供施都舍不得,这怎么可能拥有福德呢?

还有些人更过分,从来没有为积资净障而努力过,却妄想获得高深的修行境界,甚至增上慢地认为已经开悟了。在金刚萨埵法会期间,我问一个人:“你念金刚萨埵心咒没有?”他说:“不用念,我已经开悟了!”他对自己的开悟深信不疑,但我有点怀疑,因为我遇到过许多藏地、印度公认的高僧大德,他们每天都要不断地行持善法。在汉传佛教的历史上,许多公认的开悟者每天也不断地行持善法,像永明延寿大师每天要念十万遍佛号。与这些大德相比,有些人没有做过任何积资净障,就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到底他们悟了什么也不好说。《教王经》中说,人死的时候,一切财产受用、亲友眷属都不会跟随自己,只有生前造的善恶业会跟随自己。如果自己本来没有证悟,却自欺欺人,不精进积累善业、忏悔罪业,到死亡的时候,该跟随自己的善业一点也没有,而不该跟随的恶业却紧随身后,这样的“开悟者”是不是有点奇怪。

因此,希望道友们不要说大话,要老老实实地积累资粮,尤其要以三宝为对境来积累福德。

现在我们能够见到供养处的佛像,这说明自己往昔曾经积资净障,如果能把它们观为真佛来作供养,则与供养真正的佛没有任何差别。如《右绕佛塔经》云:“谁以等信心,供养在世佛,与其舍利塔,福德无有别。”作为末法时代的众生,从一方面看,我们无缘见到佛陀的真容,可以说福德浅薄,但从另一方面看,佛法还没有彻底隐没,还能见到三宝所依和佛陀般的传承上师,我们还算是有福报的。

有些出家人说:“我真是没有福报,还不如当初不出家修行。”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其实,没有生在边地、能见到三宝,这就是巨大的福报。有些人脖子上挂着一大串像章——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莲花生大士……走起路来叮叮当当响,这也是有福报的象征,如果没有福报,连这些像章也见不到。所以,现在值遇这些殊胜对境之时,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机会,应该以这些对境来积累资粮,只要自己的心清净,就可以积累巨大的福德。

为了方便积累资粮,今后大家无论到哪里,最好随身携带一尊佛像,每天在佛像前磕头、供水、供灯。这样每天都可以作许多功德,依靠这些功德,暂时自己会获得广大的福禄,死后将转生于善趣或往生清净刹土。这些供养不是凡夫无法企及的玄妙境界,只要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只要自己有供养的心,谁都能做到这些事。

在今天这堂课上,我们引用了许多教证,这些教证的道理非常殊胜,大家在学习时不要囫囵吞枣、泛泛了解,一定要通达其中的意义。要把这些教证牢牢地记在心里,最好能花时间背下来,以便随时忆念其中的道理。现在我们刚刚讲完课,许多人都能记住这些道理,但是过几年以后,有些人也许会忘得一干二净,这是非常可惜的。有智慧的人每学一个道理,都牢牢地记在心里,最后的收获非常大;而愚者学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的,最后所剩无几。我们要成为牢记佛法的智者,不要当忘失佛法的愚者。